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199-01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意原卷四

  宋 郑汝谐 撰

  卫灵公第十五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灵公诚冇意于用夫子虽问陈可以对也必其礼貌
辞色已无用之之意是以因问陈而遂行

卷四 第 1b 页 WYG0199-0170d.png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

  一贯之理惟语曾子子贡而已语曾子者其辞简语
子贡者其辞详曾子闻之而默会子贡闻之而致疑
二子之所得可见于此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卷四 第 2a 页 WYG0199-0171a.png
  合在穷斯滥矣之下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
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
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
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张务外者也故于问干禄问行皆以言行告之寡
尤寡悔告之浅也忠信笃敬告之深也子张之学亦
卷四 第 2b 页 WYG0199-0171b.png
少进矣不然不能书诸绅也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
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名之曰直止于直而已名之曰君子非有所偏也天
下之理未有独立而无对者故有屈必有伸有阖必
有辟然后通行而无弊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
亦可卷而怀之以其非偏也史鱼直则直矣虽欲卷
而怀之而不可得以其倚于偏也史鱼之死犹以尸
卷四 第 3a 页 WYG0199-0171c.png
谏况于生乎其直可取语道则未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
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不以死生为惧仁人则明死生之理可以死可
以无死惟曰不惧或未免于徒死荀息子路是也惟
仁人之心天理昭融见之之明处之之审其死也必
可成吾仁也故以志士仁人兼言之

卷四 第 3b 页 WYG0199-0171d.png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
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回所问者为邦乃告以四代之礼乐回可为帝王之
佐也诚使回得帝王而佐之正朔必用夏之时辂冕
必用商周之制乐舞必用帝舜之韶果能为虞夏为
商周乎使虞夏商周之治不出于此则帝王之盛甚
卷四 第 4a 页 WYG0199-0172a.png
易为夫人皆能为之何必回也此在学者深求其意
可也夫子自谓用舍行藏与回无间回之可为帝王
之事业固有素蕴不必告也告以四代礼乐之文盖
以是立万世之则所以为帝王之盛者不止此也夫
乐以象一代之治也英章濩武未始相沿必取韶舞
者以是明礼乐之正且明商周之不得已也商周以
子丒为正不若夏之建寅协于天时为正也周以象
章金玉为辂不若商之木辂甚简而质为正也夏商
卷四 第 4b 页 WYG0199-0172b.png
之冕未备不若周之五冕皆有等杀为正也大武之
乐𤼵扬蹈厉总千而山立一成而灭商再成而南国
是疆惟舜之乐舞无非揖逊之容韶其正也武其变
也正者德之盛万世可法也变者不得已有汤武之
志则可也横渠曰礼乐治之法也放郑声远佞人法
外意也一日不谨则法坏矣虞夏君臣更相戒饬意
盖如此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卷四 第 5a 页 WYG0199-0172c.png
  大寒而索衣裘近忧也所以有是近忧生于未寒而
虑之不远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臧文仲当时以贤称他人不足责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先儒云以责人之心而责已以责已之心而责人远
怨矣

卷四 第 5b 页 WYG0199-0172d.png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如之何如之何者急遽无所处之辞也夫子未尝为
是言事至于此无所用其力也起福于未形消祸于
未萌其圣人用智之所乎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
子哉

  此论君子之立事也义者宜也谓合于人心当于物
卷四 第 6a 页 WYG0199-0173a.png
理也必以是为质干然后品节其轻重高下以行之
雍容逊顺以出之纯笃诚实以终之不动则已动则
有成非君子而何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矜疑于争敬以直内故不争群疑于党义以方外故
卷四 第 6b 页 WYG0199-0173b.png
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欲不以人所不欲者而加诸人则曰非尔所及
子贡方人则曰我则不暇子贡之初年必不足于恕
不恕则物我为二乌可以入道及以一言终身可行
为问必已领其要矣晚年之所得其基于此

卷四 第 7a 页 WYG0199-0173c.png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此思古之
诗也周衰之时不复见此道惟从事于毁誉夫子以
身明之曰吾之于人未尝有毁誉也如有所誉者非
过情之誉也皆有所试也是道也即三代之民所以
直道而行者也以斯民为言见古者习俗之皆然且
叹后世之在上者曾古者斯民之不若也

卷四 第 7b 页 WYG0199-0173d.png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横渠曰鲁礼文阙失不以仲尼正之如有马者不借
人以乘习不曰礼文而曰史之阙文者祝史所任仪
章器数而已举近者而言约也(案包咸注有马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
以喻阙文以待知者横渠之说盖本此)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卷四 第 8a 页 WYG0199-0174a.png
  人有知觉故能扩充是道道本无为非能扩充人也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
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
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
之不以礼未善也

卷四 第 8b 页 WYG0199-0174b.png
  知者吾心之明也仁者吾心之诚也明足以见之诚
不足以守之虽得而必失也能见能守而临民不庄
是虽得于中而无以严于外则不足起人之敬矣三
者备矣有所施为而不中节虽未至大失亦不可为
尽善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
小知也

  君子如沧溟焉无所不容可以大受也测之而益深
卷四 第 9a 页 WYG0199-0174c.png
不可小知也小人如潢潦焉置舟则胶不可大受也
深不过寻丈可以小知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
见蹈仁而死者也

  民凡民也智不足以有明力不足以有行其于为仁
则逡巡退缩若有所畏盖甚于水火也夫水能溺火
能焚蹈之则死必逡巡退缩焉可也蹈仁不至于死
何所畏而不为乎所以深晓之也

卷四 第 9b 页 WYG0199-0174d.png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方其未觉必资于师及其既觉觉无先后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贞谓正而不变也不变则几于谅矣其不可为谅者
贞守正也谅硁硁也惟其近似是以辨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卷四 第 10a 页 WYG0199-0175a.png
  子曰辞达而已矣

  古者辞甚约而理无不该后世辞甚富而去道愈远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
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
然固相师之道也

  尧舜之鳏寡无虐不废困穷三王之泣辜祝网政必
先四者皆此心之用也

  季氏第十六

卷四 第 10b 页 WYG0199-0175b.png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
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以一颛臾而与冉求辨论反覆几三百言盖有深意
也立国以屏翰王室为之附庸以屏翰诸侯上下相
维持之势固然也周之先王封颛臾于东蒙山之下
使之主祭祀盖为鲁之附庸也三家之强各分鲁国
以为已有颛臾在邦域之中鲁所藉以为助也季氏
卷四 第 11a 页 WYG0199-0175c.png
又将并颛臾而有之是欲孤鲁也颛臾存则鲁存颛
臾亡则鲁亡是颛臾为鲁社稷之臣由求不知此意
夫子知之而力争之非存颛臾也盖存鲁也非折由
求也盖折季氏不臣之心也卒不闻季氏之伐颛臾
无乃夫子得行其言与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
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
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
卷四 第 11b 页 WYG0199-0175d.png
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
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
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
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
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卷四 第 12a 页 WYG0199-0176a.png
  季氏之不臣夫子洞见其必然不欲斥言之惟喻之
以理惧之以势而深折其欲为之心尔有国家者不
患民之寡患在亡上下之分而至于不均也不患财
之乏患在失上下之心而至于不安也均则民志定
定则不贫和则民志一一则不寡不贫不寡则安矣
安则不倾此喻之以理也谓颛臾近于费而或为子孙
之忧乎季氏子孙之忧盖不在颛臾也诸侯僭天子
则大夫夺之大夫僭诸侯则陪臣夺之势之所必至
卷四 第 12b 页 WYG0199-0176b.png
也季氏之僭鲁甚矣阳虎公山不狃相继以畔岂在
于颛臾盖在萧墙之内尔此惧之以势也夫子存鲁
之心切切如此宜深味之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
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
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以诸侯而专天子之政诸侯非不强也而乃失之于
卷四 第 13a 页 WYG0199-0176c.png
大夫以大夫而专诸侯之政大夫非不强也而乃失
之于陪臣始之夺也以力终之失也以理力无常也
理必至也力之众者其失也迟力之寡者其失也速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
三桓之子孙微矣

  公子遂杀恶及视而立宣公遂专宣公之政至定公
之时五世矣自季文子逐公子遂至武子专鲁国之
政历悼平桓盖四世矣桓子为阳虎所执而陪臣执
卷四 第 13b 页 WYG0199-0176d.png
国政三桓之孙其微可知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
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直能攻我之短谅能成我之信多闻能博我之识益
也便辟纳我于邪善柔惟我是从便辟导我以谀损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
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卷四 第 14a 页 WYG0199-0177a.png
  乐者人之所喜也益者三乐于私情为逆损者三乐
于私欲为顺节礼乐则动欲中理必逆其自便之情
道人之善则掩已所长必逆其自矜之情多贤友则
相与切磋必逆其自是之情凡逆吾私情者皆益也
骄乐也佚游也宴乐也其趋之也如水之顺下凡顺
吾私欲者皆损也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
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卷四 第 14b 页 WYG0199-0177b.png
  用力于谨言修辞之地致察于处人接物之际尚何
愆之有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
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人资血气以有生而亦为血气之所使君子知血气
之不常故立志以摄之穷理以胜之虽血气有少壮
衰老之异所以摄之胜之者不为其所夺是以终身
卷四 第 15a 页 WYG0199-0177c.png
由于义理而血气莫之能使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
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不畏天命则以人而灭天不畏大人则以下而陵上
不畏圣人之言则以愚而自专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猊思恭言
卷四 第 15b 页 WYG0199-0177d.png
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
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
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
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见善如不及有志于善也见不善如探汤未免于尝
试也夫厥疾不瘳则元气未必固去恶不果则善心
易以亡君子有志于善必力去不善以成之不然则
卷四 第 16a 页 WYG0199-0178a.png
好善之心终为不善之所胜也齐景公闻夫子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之言则深善之闻晏子惟礼可以为
国之言则又善之见善如不及也知陈氏之僭不能
已其僭知子荼之嬖不能忘其嬖见不善如探汤也
景公悠悠于善恶之间是以死之日虽有马千驷民
无德而称焉夷齐之隐居至于舍国而逃所以遂求
仁之志也其行义也至于叩马而谏所以达万世之
道也二人果于自信勇于力行是以饿死首阳民到
卷四 第 16b 页 WYG0199-0178b.png
于今称之夫子于景公盖见其人矣于夷齐则不见
其人也因其有是语而證之以其人故以其斯之谓
与结之程氏易解谓古之言未与不字同如劝齐伐
燕有语曰未也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
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
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
卷四 第 17a 页 WYG0199-0178c.png
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
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此记礼者之言必夫子亦尝称之也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
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
卷四 第 17b 页 WYG0199-0178d.png
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
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味此一节可识圣人之气象见恶人而不避遇暴慢
而不争必往拜以致其礼时其亡以权其宜对之之
辞甚直而不伤待之之色甚和而不狎自非从容中
道安能若此货虽责夫子以不仕未尝明言仕于货
也货虽有不逊之心盖已闻言而潜消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卷四 第 18a 页 WYG0199-0179a.png
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性
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㐄
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
之耳

  夫子警策诸弟子每每如此使子游转徙于圣人之
言非自得之学也前言非戏也托戏以实之也

卷四 第 18b 页 WYG0199-0179b.png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
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
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执季桓子以叛其私执之耶抑为鲁执之
耶是未可知也其召夫子也欲挟之以为乱耶欲用
之以尊鲁耶亦未可知也召之欲往不遽绝之也欲
往而不往观其所处也东周非叛臣所能为也以吾
心之精微难以语人姑以平日所存之心语之也

卷四 第 19a 页 WYG0199-0179c.png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
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问仁而告以求诸内可也今告以能行五者之于天
下无乃求之于外与盖子张务外者也因其务外也
而以能行五者告之若曰行于外者皆本于中其中
歉焉而求之于天下未见其可也欲不侮必本于恭
欲得众必本于宽欲任人必本于信欲有功必本于
卷四 第 19b 页 WYG0199-0179d.png
敏欲使人必本于惠张也欲务外乎求诸外而未能
不侮未能得众未能人任未能有功而使人则在我
者必有所不足也张也以是求之则心不外驰斯可
以言仁所以深救其务外之失也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
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
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湟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卷四 第 20a 页 WYG0199-0180a.png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
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
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
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
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卷四 第 20b 页 WYG0199-0180b.png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曰色厉而内任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厉其伪也荏其真也内欺诸身外欺诸人穿窬之类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无所得而窃其名故曰贼有所闻而不蓄诸已故曰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
卷四 第 21a 页 WYG0199-0180c.png
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
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
之愚也诈而已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
邦家者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
卷四 第 21b 页 WYG0199-0180d.png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知天之无言则知圣人之不必有言天虽无言观四
时之行百物之生斯可以知天圣人虽不言观无行
不与二三子者斯可以知圣人求之于言知之未也
求之于不言知之深也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
之闻之

  于绝之之中不忘教之之理圣人之心如天地之不
卷四 第 22a 页 WYG0199-0181a.png
弃物也其仁矣哉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榖既没新榖既升钻燧改火期
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
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
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
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
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卷四 第 22b 页 WYG0199-0181b.png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
犹贤乎已

  谢氏曰博奕之害止于博奕而已若放僻邪侈皆生
于无所用心心有所用则止止则不可谓之放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尚君子有勇而
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
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
卷四 第 23a 页 WYG0199-0181c.png
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
直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曰字当在乎字之下赐虽方人亦
非敢从事于徼讦也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
卷四 第 23b 页 WYG0199-0181d.png


  古今论者皆谓微子知纣之将亡去而归周以存宗
祀箕子谏纣不听被发佯狂而为奴其说害理之甚
夫二子之于商以分言之则君臣也以亲言之则庶
兄诸父也纣犹在位微子乃抱祭器以归于周是率
天下以叛其君也箕子佯狂以为奴是爱一死以忘
其君也诚如是夫子安得以为仁人乎盖微箕皆国
名子其爵也古者虽有封国皆入仕于朝故微子入
卷四 第 24a 页 WYG0199-0182a.png
为卿士箕子入为太师微子数谏不听遂去之去之
者舍卿士之位去而之国也武王既克商微子乃持
微国之祭器以告武王存商之祀武王遂释微子而
复其位谓其先归周者妄也武成曰释箕子之囚封
比干之墓是武王灭商之时箕子尚为纣所囚故武
王未及下车而释之谓其佯狂者亦妄也太史公于
商本纪载商之太师少师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
于是率诸侯伐纣其说既非矣至微子世家载太师
卷四 第 24b 页 WYG0199-0182b.png
少师劝微子去遂行武王伐纣微子乃持其祭器造
于军门肉袒面缚则是二书自相抵牾何以取信所
可信者夫子之言可以理推也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
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安于士师甘于三黜夫子未尝非之孟子何以谓之
不恭也无柳下惠之志而为柳下惠之事其弊至于
不恭故君子不由也

卷四 第 25a 页 WYG0199-0182c.png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当时列国之君无如齐景公可与为善欲以季孟之
间待孔子不可谓不知孔子者何以不为孔子留也
鲁之于季氏授之以政举其国而听焉孟氏虽俱为
三桓于政无预也考之左氏世家其事可见景公待
孔子谓不能如季氏欲处以季孟之间者非特爵秩
然也谓不专授以政也其言与色皆可辟矣

卷四 第 25b 页 WYG0199-0182d.png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
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
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
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
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卷四 第 26a 页 WYG0199-0183a.png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
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
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榖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
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
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
卷四 第 26b 页 WYG0199-0183b.png
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
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
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
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
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卷四 第 27a 页 WYG0199-0183c.png
  此一篇具载出处之大致蛊之上九不事王侯夫子
系之以志可则也楚狂接舆之徒其志为可取质之
以圣人之时中则非也虽然必如夫子之不磷不缁
则可若楚狂接舆乌能为夫子之所为乎夫子欲立
君臣之大义不得不辨明其非也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
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卷四 第 27b 页 WYG0199-0183d.png
必夫子亦尝称之不可考也

  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亦尝执之而心不广大亦尝信之而志不纯一以为
有耶而无充实之美以为亡耶而有执之信之之心
是谓一出一入若存若亡也

卷四 第 28a 页 WYG0199-0184a.png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
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
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
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由子夏之言其失必隘由子张之言其失必荡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卷四 第 28b 页 WYG0199-0184b.png
知其所亡进而不息也不忘其所能得而不失也虽进
矣而或忘之非著乎心也虽不忘而或弗进非曰日新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学之博能自反以笃志问之切能自反以近思心不外
驰由是以进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致之为言不期于至而必至也

卷四 第 29a 页 WYG0199-0184c.png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已也信而
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已也

  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闲若马之有闲惟有闲然后可以出入无闲而出入
无忌惮之人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
卷四 第 29b 页 WYG0199-0184d.png
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
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
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

  子游所谓末者洒扫应对进退之仪也所谓本者正
心诚意致知格物之理也子游之教求其速成裂本
末而二之子夏之教必以其渐举本末而一之子夏
之言近道子游失之远矣夫君子之道当知孰先而
必传孰后而必倦洒扫应对进退小子之所必传也
卷四 第 30a 页 WYG0199-0185a.png
既成人而教之彼必倦矣虽然教之以末而其本实
具焉此则存乎其人久而自得之也若曰不教以末
而直以其本者告之此诬也无是理也譬诸草木其
始也栽培灌溉之而已非可一旦求其敷华成实耸
干凌霄也草木之生犹当如是区别孰谓教人而不
然也至于始终具举本末一贯乃圣人之事必责天
下学者皆为圣人之事可乎此子游之失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卷四 第 30b 页 WYG0199-0185b.png
  学其本也仕其用也二者非相离也仕之所以有馀
裕者即学也非可于学外求仕亦非可于仕外求学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礼文不备不足以害礼之本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曾子曰堂堂乎
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狂而进取故为难能不出于诚去仁远矣

卷四 第 31a 页 WYG0199-0185c.png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
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子言孟献子有友五人焉此五人者皆无献子之
家者也夫献子于臣之贤则友之而为之臣者亦不
以献子为家而忘之则庄子不改父之臣可谓难矣
献子之政不可考观作三军而献子止取其半政之
善亦可知矣守父之善政用父之贤臣其为孝也岂
卷四 第 31b 页 WYG0199-0185d.png
他人之所谓孝哉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
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古之刑民罪在民也后之刑民罪不在民矣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
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方人夫子诲之以我则不暇以终身可行为问
又告之以其恕乎子贡服膺斯言至晚年尽化其气
卷四 第 32a 页 WYG0199-0186a.png
质矣不善莫如纣而子贡犹恕之回视前日方人之
心盖已洗涤无馀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
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
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
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一也惟曰文武举其近者言之
卷四 第 32b 页 WYG0199-0186b.png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
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
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
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
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卷四 第 33a 页 WYG0199-0186c.png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
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
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有所建立则必立有所引道则必行有所抚绥则必
来有所动化则必和尧舜巍巍荡荡至于有成功有
文章黎民于变者其道若此子贡晚年进德盖极于
卷四 第 33b 页 WYG0199-0186d.png
高远也

  尧曰第二十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
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
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
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
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传诸夫子故历叙数圣人之言
卷四 第 34a 页 WYG0199-0187a.png
以见其一出于正大也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
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
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
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
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
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
卷四 第 34b 页 WYG0199-0187b.png
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
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
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
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
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
有司

  犹之与人也疑其文有阙误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
卷四 第 35a 页 WYG0199-0187c.png
无以知人也







卷四 第 35b 页 WYG0199-0187d.png






















  论语意原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