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1a 页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 序品第一
* 拈华品第二
* 月轮品第三
* 法界品第四
* 六大品第五
* 降魔品第六
* 往生品第七No. 27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灵鹫山。与大比丘八万人俱。
尊者□。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连。尊者摩诃迦叶。
而为上首。与菩萨众八万人俱。观世音菩萨。阿逸陀菩
萨。行愿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梵
王。释提桓因。毗沙门王。大持国王。无量天众俱。海龙
王。夜叉王。阿修罗王。无量神众俱。阿阇世王。波斯耨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1b 页 X01-0441.png
王。宰官波罗门。无量人众俱。达多地狱。焰口饿鬼。金
色师子。六牙象王。无量非人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从多宝佛入塔下。大众围绕。飞行东方百
千里程。有一国土。名大七宝震旦。其国中央。有一高
山。名五宝台。文殊师利。常在说法。至于此山。告大众
言。昔于此国。观世音菩萨。化作三禅初梵王。化人间
故。没梵宫殿。下生王宫。大德龙身。说示天理五行气
变作吉凶法。地没还天。作春天主。观世音菩萨。化作
初禅二大梵王。化人间故。没天宫殿。下生王宫火德
牛头。说示地利百药医毒助人间气。地没还天。作夏
天主。观世音菩萨。化作帝释。化人间故。没天宫。下生
王宫。土德人质。说示人伦心法大道身法五伦。地
没还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强三才。说人性德。依
俗说法。示第一义。皆是观音大悲应化故。此国观音
有缘。末法世中。我法流布。馀佛缘灭。唯存观音。化益
永世。说是语巳。三王出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
如今佛说如是。
尔时世尊。从座而起。为三王及大众等。亦行东方万
里海上。海中有国。名大日发。东西南北。海中有国。是
眷属国。世尊至于此国海边。告大众言。往昔劫初。观
世音菩萨。化作色界第十梵王。告初梵王。汝下空中。
欲界天界。及下造地造。观世音菩萨。化初梵王。奉其
四禅大梵王。敕王及妃。供下下空中。次第造天下。造
大地。最后造斯国。及眷属海中国山河草木。有一天
色师子。六牙象王。无量非人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从多宝佛入塔下。大众围绕。飞行东方百
千里程。有一国土。名大七宝震旦。其国中央。有一高
山。名五宝台。文殊师利。常在说法。至于此山。告大众
言。昔于此国。观世音菩萨。化作三禅初梵王。化人间
故。没梵宫殿。下生王宫。大德龙身。说示天理五行气
变作吉凶法。地没还天。作春天主。观世音菩萨。化作
初禅二大梵王。化人间故。没天宫殿。下生王宫火德
牛头。说示地利百药医毒助人间气。地没还天。作夏
天主。观世音菩萨。化作帝释。化人间故。没天宫。下生
王宫。土德人质。说示人伦心法大道身法五伦。地
没还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强三才。说人性德。依
俗说法。示第一义。皆是观音大悲应化故。此国观音
有缘。末法世中。我法流布。馀佛缘灭。唯存观音。化益
永世。说是语巳。三王出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
如今佛说如是。
尔时世尊。从座而起。为三王及大众等。亦行东方万
里海上。海中有国。名大日发。东西南北。海中有国。是
眷属国。世尊至于此国海边。告大众言。往昔劫初。观
世音菩萨。化作色界第十梵王。告初梵王。汝下空中。
欲界天界。及下造地造。观世音菩萨。化初梵王。奉其
四禅大梵王。敕王及妃。供下下空中。次第造天下。造
大地。最后造斯国。及眷属海中国山河草木。有一天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1c 页 X01-0441.png
女。名妙辨财。是亦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以女像。作
大福田。来为王女。即成日轮及月光轮。主四天下。眷
属无量。住此国中。或主或伴。是故其国观音有缘。末
法世中。我法流布。馀佛缘灭。唯存观音。化益永世。说
是语巳。天女出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
说如是。
尔时世尊。从座而起。为天女及诸大众等。亦行东方。
于其海中。有诸国土。此国众生。质近畜生。虽我正法
渐渐流布。难有悟入。但作结缘。为成佛缘。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还至本处灵鹫山顶。敷座而坐。
告诸大众。我不久当般涅槃。诸大众意有欲问法。自
恣为问。时诸大众。默然而坐。一切无声。
尔时世尊。非现神而示妙相。成就妙大方广佛心真
如莲华。成就五百□□劫前受用法身。成就佛佛能
尽究竟诸法实相。成就华严阿含方等般若一实及
多宝佛。成法妙法莲华證明真如大愿。成就过去无
量劫前入灭不灭。成就宝塔。是法界塔。常寂光土。成
就分座。是即理智自他法身。如是成就二躬世尊牟
尼如来。面座灵鹫华藏世界。多宝如来。巳还宝成就
寂光世界二土融通。成就一土。是即开见凡夫心中。
元有佛心。凡夫成佛。至大妙法。是即欲以此妙法藏。
而付后师摩诃迦叶。所由相也。尔时世尊不起法华
妙道法座。
* 拈华品第二
大福田。来为王女。即成日轮及月光轮。主四天下。眷
属无量。住此国中。或主或伴。是故其国观音有缘。末
法世中。我法流布。馀佛缘灭。唯存观音。化益永世。说
是语巳。天女出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
说如是。
尔时世尊。从座而起。为天女及诸大众等。亦行东方。
于其海中。有诸国土。此国众生。质近畜生。虽我正法
渐渐流布。难有悟入。但作结缘。为成佛缘。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还至本处灵鹫山顶。敷座而坐。
告诸大众。我不久当般涅槃。诸大众意有欲问法。自
恣为问。时诸大众。默然而坐。一切无声。
尔时世尊。非现神而示妙相。成就妙大方广佛心真
如莲华。成就五百□□劫前受用法身。成就佛佛能
尽究竟诸法实相。成就华严阿含方等般若一实及
多宝佛。成法妙法莲华證明真如大愿。成就过去无
量劫前入灭不灭。成就宝塔。是法界塔。常寂光土。成
就分座。是即理智自他法身。如是成就二躬世尊牟
尼如来。面座灵鹫华藏世界。多宝如来。巳还宝成就
寂光世界二土融通。成就一土。是即开见凡夫心中。
元有佛心。凡夫成佛。至大妙法。是即欲以此妙法藏。
而付后师摩诃迦叶。所由相也。尔时世尊不起法华
妙道法座。
* 拈华品第二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2a 页 X01-0442.png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广。以三千大千世
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捧之上佛。退
以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今佛。巳成正觉五十年来种
种说法。种种教示。化度一切机类众生。若有未说最
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菩萨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
布演宣说。作是言巳。舍身成座。庄严天衣。令坐如来。
尔时如来。坐此宝座。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
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于时长
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
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
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
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言巳默然。尔时尊
者摩诃迦叶。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妙
哉。我念过去无量劫事。于燃灯佛。布说法处。发菩提
心。从佛修行。亦复世尊布说法。于说法中。得漏尽智。
成阿罗汉。亦复闻说诸法实相。入菩萨道。不动先果
成大乘道。得近如来一切种智。如是妙智。从何处来。
皆从凡夫久远心来。其久远心。等诸佛心。是为法身。
是名成佛。得见是心。非在言教理诲理解文字之中。
伹在以心示中。不假三昧。不期感果。因缘熟时。凡夫
即见是故佛道。传于凡夫人中不绝。若无此法。唯有
感果贤圣得道。而无凡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
夷得佛道者。若然于末法浊恶世中。證果人者。千万
人中。无有一人无證果故。佛道绝传。唯有名字。无有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2b 页 X01-0442.png
道象。有此法故。传佛道象。不结于末世。佛言善哉。摩
诃迦叶。如汝所言。七佛世尊。授法象然。七佛弟子。传
法象尔。我灭度后。以大法藏。今付于汝。能持传传弘
通正法。寻嗣心道。令不断绝。
尔时世尊从起梵王以身为座妙严天座。著于本座。
告大梵王。汝于过去无量中。修菩萨道。住高地位。能
问是法。于末法浊恶世中。相续诸佛大道心法。令不
断绝。咸是所以依汝力也。尚有所以思。悉恣问之。如
来为汝演说正法。大梵王言。善哉世尊听问如是。我
当问之。如来先经。为未说之。为未示之。为既示之。佛
告大梵王言。我先巳说。为既说之。为舍利弗谓。不可
以言宣是也。时舍利弗。面会此法。即得当成华光佛
记。亦复龙女。以一宝珠。无句上之。
龙女。以一宝珠。无句上之。如来又也速受宝珠。无句
受之。龙女又依此佛心道。即得成佛。亦复是也。大梵
王言。若如是者。今日如来。以此一法。为最真实。佛言
如是。如汝所言。舍利弗者。过去劫来。不离于我。今日
亦然。我俱不久入于涅槃。不留我后。龙女巳得他方
成佛。非我弟子。其法不传。皆如无耳。今日有独摩诃
迦叶。传真道象。我灭度后。至于末法五浊恶世后五
百岁。不绝佛道。唯在迦叶。独付传中。是故名曰唯是
真实。大梵王言。如来先说后五百岁。其五百岁是何
时也。佛言。夫其五百岁者。我灭度后。佛法住世。正法
八百年。像法千二百。末法五千五百年。巳去正法像
诃迦叶。如汝所言。七佛世尊。授法象然。七佛弟子。传
法象尔。我灭度后。以大法藏。今付于汝。能持传传弘
通正法。寻嗣心道。令不断绝。
尔时世尊从起梵王以身为座妙严天座。著于本座。
告大梵王。汝于过去无量中。修菩萨道。住高地位。能
问是法。于末法浊恶世中。相续诸佛大道心法。令不
断绝。咸是所以依汝力也。尚有所以思。悉恣问之。如
来为汝演说正法。大梵王言。善哉世尊听问如是。我
当问之。如来先经。为未说之。为未示之。为既示之。佛
告大梵王言。我先巳说。为既说之。为舍利弗谓。不可
以言宣是也。时舍利弗。面会此法。即得当成华光佛
记。亦复龙女。以一宝珠。无句上之。
龙女。以一宝珠。无句上之。如来又也速受宝珠。无句
受之。龙女又依此佛心道。即得成佛。亦复是也。大梵
王言。若如是者。今日如来。以此一法。为最真实。佛言
如是。如汝所言。舍利弗者。过去劫来。不离于我。今日
亦然。我俱不久入于涅槃。不留我后。龙女巳得他方
成佛。非我弟子。其法不传。皆如无耳。今日有独摩诃
迦叶。传真道象。我灭度后。至于末法五浊恶世后五
百岁。不绝佛道。唯在迦叶。独付传中。是故名曰唯是
真实。大梵王言。如来先说后五百岁。其五百岁是何
时也。佛言。夫其五百岁者。我灭度后。佛法住世。正法
八百年。像法千二百。末法五千五百年。巳去正法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2c 页 X01-0442.png
法末法。后所有年。五百岁是也。大梵王言。正法像法
末法。及后五百岁者。是谓何世何国然也。佛言。其世
是人间世。而非天世及龙世也。亦复其国。是阎浮中。
随机诸国。非必一国。所以者何。天世龙世。是圣者世。
而无年限。但有人世。上清下浊。上盛下衰。是故有限。
亦复国国。时改机变。或有天护。或有圣护。或无天护。
或无圣护。或有神护。或有仙护。或无神护。或无仙护。
人机无量。国随人机。是故非必一国然也。梵王白言。
世尊如是。如佛所说。国机不同。或有有缘。或有无缘。
或有护安。或有护难。兹兴彼废。兹废彼兴。佛法东渐
后五百岁。留法不绝。利益众生。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出世。四十馀年。种种说
法。云何有未曾有法耶。云何有及言语法耶。愿为世
间一切人天。能示巳自。言了金色千叶大婆罗华。持
以上佛。而退舍身。以为床座。真诚念愿。
尔时世尊著坐其座。廊然拈华。时众会中。百万人天。
及诸比丘。悉皆默然。时于会中。唯有尊者摩诃迦叶。
即见其示。破颜微笑。从座而起。合掌正立。有气无言。
尔时佛告摩诃迦叶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
相无相微妙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有智无智。得因
缘證。今日付属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未来世中奉事
诸佛。当得成佛。今日亦堪为世间师。佛告诸比丘。如
来今者不久灭度。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诃迦叶。入
大乘门。修行佛道。告摩诃迦叶。无有馀法。唯一心性。
末法。及后五百岁者。是谓何世何国然也。佛言。其世
是人间世。而非天世及龙世也。亦复其国。是阎浮中。
随机诸国。非必一国。所以者何。天世龙世。是圣者世。
而无年限。但有人世。上清下浊。上盛下衰。是故有限。
亦复国国。时改机变。或有天护。或有圣护。或无天护。
或无圣护。或有神护。或有仙护。或无神护。或无仙护。
人机无量。国随人机。是故非必一国然也。梵王白言。
世尊如是。如佛所说。国机不同。或有有缘。或有无缘。
或有护安。或有护难。兹兴彼废。兹废彼兴。佛法东渐
后五百岁。留法不绝。利益众生。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出世。四十馀年。种种说
法。云何有未曾有法耶。云何有及言语法耶。愿为世
间一切人天。能示巳自。言了金色千叶大婆罗华。持
以上佛。而退舍身。以为床座。真诚念愿。
尔时世尊著坐其座。廊然拈华。时众会中。百万人天。
及诸比丘。悉皆默然。时于会中。唯有尊者摩诃迦叶。
即见其示。破颜微笑。从座而起。合掌正立。有气无言。
尔时佛告摩诃迦叶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
相无相微妙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有智无智。得因
缘證。今日付属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未来世中奉事
诸佛。当得成佛。今日亦堪为世间师。佛告诸比丘。如
来今者不久灭度。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诃迦叶。入
大乘门。修行佛道。告摩诃迦叶。无有馀法。唯一心性。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3a 页 X01-0443.png
佛。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巳说今说当入而
巳。一切诸佛。依一心性。巳成说佛道。现成佛道。当成
佛道。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谓馀法。尚有更一。诸佛
成佛。众生成佛。即外道说。非七佛说。非十方佛说。迦
叶当知。汝所付属。八万藏经。是诸教者。是即乘一心
器也。譬如世间牛车马车。是为诸法乘之渡于道路
器也。所有教经亦复如是。汝能奉持。
尔时摩诃迦叶。欢喜踊跃。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
此法实难遭者。诚是直道。诚是妙道。我昔遇佛。出家
修行。偏厌生死。唯求涅槃。但修无为。不求是法。但了
空理。不知是法。难行苦行。多年作劳。得阿罗汉。思之
诚难。今日如来。最上妙示。唯刹那事。非年非劫。非难
妙易。令我成佛。无有疑惑。虽非实至劫数成时。三十
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妙觉成佛。实知法身。是心
是佛。三世诸佛。一躯妙体。今思巳前。于多年中。难行
苦行。是劳无功。亦多年中。求空无为。皆虚假法。更非
实法。今日见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体
无为。而性圆满。一切众生唯依是法。当得成佛。佛告
摩诃迦叶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汝于未来。当得成
佛。如我今日是法。尔时世尊。说此言巳。即从座起。还
坐本座。无语无动。众会亦复寂莫无声。皆含妙气。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能快说之。世
尊灭度。后世众生。云何入得。云何修行。愿为我入入
得修行精密法要。佛告大梵天王。天王谛听。善思念
巳。一切诸佛。依一心性。巳成说佛道。现成佛道。当成
佛道。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谓馀法。尚有更一。诸佛
成佛。众生成佛。即外道说。非七佛说。非十方佛说。迦
叶当知。汝所付属。八万藏经。是诸教者。是即乘一心
器也。譬如世间牛车马车。是为诸法乘之渡于道路
器也。所有教经亦复如是。汝能奉持。
尔时摩诃迦叶。欢喜踊跃。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
此法实难遭者。诚是直道。诚是妙道。我昔遇佛。出家
修行。偏厌生死。唯求涅槃。但修无为。不求是法。但了
空理。不知是法。难行苦行。多年作劳。得阿罗汉。思之
诚难。今日如来。最上妙示。唯刹那事。非年非劫。非难
妙易。令我成佛。无有疑惑。虽非实至劫数成时。三十
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妙觉成佛。实知法身。是心
是佛。三世诸佛。一躯妙体。今思巳前。于多年中。难行
苦行。是劳无功。亦多年中。求空无为。皆虚假法。更非
实法。今日见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体
无为。而性圆满。一切众生唯依是法。当得成佛。佛告
摩诃迦叶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汝于未来。当得成
佛。如我今日是法。尔时世尊。说此言巳。即从座起。还
坐本座。无语无动。众会亦复寂莫无声。皆含妙气。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能快说之。世
尊灭度。后世众生。云何入得。云何修行。愿为我入入
得修行精密法要。佛告大梵天王。天王谛听。善思念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3b 页 X01-0443.png
说之。众生机根。种种无量。或听理入。或禅定入。或因
缘入。或持示入。不一般也。天王唯有信心。能入是最
上道。云何起信不依心性。他不成佛。所以者何。于心
性外。无成佛路。如是了知。真实求者。能人是道。智慧
如舍利弗。多闻如阿难陀。辨才如布娄那。解空如须
菩提。持戒如优婆利。神通如目健连。天眼如阿那律。
如是此辈。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辈皆得心性假用。
未得心性真实体故。唯證性体。必灭佛道。如是了知。
真实求者。能入是道。天王或有知见心性妙实体者。
知见之时。即体妙理。无放无离。行住坐卧。心身融一。
见闻觉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在家菩萨。
出家菩萨。非异非别。唯以融一个之道。我于即时。成
佛道巳。世间出世。修行无咎。
尔时大梵天王。问迦叶言。世尊往昔。说种种教。其教
理之。今日仁者。从佛所受心。云何有所差别。语梵王
言。仁者莫问如是。此事若有世尊巳前所说教理。差
于今日所受心者。彼诸教者。即是邪说。若有世尊今
日所受心。差于巳前所说教理。是此心者。即是心。一
切教之。此一心理。无有毛端所差别所。若有学人。谓
诸教理与此心理有所差别。是即外道天魔所说。非
唯不知诸大乘经所说之理。亦不知我受一心理。若
知心理。应知教理一理无差。但有所差诸教理者。以
虽有益非真。今此知见教。唯是实无二。虽设有他教。
其益皆小分。不谓他无益分。性说一端。如星光日为。
缘入。或持示入。不一般也。天王唯有信心。能入是最
上道。云何起信不依心性。他不成佛。所以者何。于心
性外。无成佛路。如是了知。真实求者。能人是道。智慧
如舍利弗。多闻如阿难陀。辨才如布娄那。解空如须
菩提。持戒如优婆利。神通如目健连。天眼如阿那律。
如是此辈。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辈皆得心性假用。
未得心性真实体故。唯證性体。必灭佛道。如是了知。
真实求者。能入是道。天王或有知见心性妙实体者。
知见之时。即体妙理。无放无离。行住坐卧。心身融一。
见闻觉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在家菩萨。
出家菩萨。非异非别。唯以融一个之道。我于即时。成
佛道巳。世间出世。修行无咎。
尔时大梵天王。问迦叶言。世尊往昔。说种种教。其教
理之。今日仁者。从佛所受心。云何有所差别。语梵王
言。仁者莫问如是。此事若有世尊巳前所说教理。差
于今日所受心者。彼诸教者。即是邪说。若有世尊今
日所受心。差于巳前所说教理。是此心者。即是心。一
切教之。此一心理。无有毛端所差别所。若有学人。谓
诸教理与此心理有所差别。是即外道天魔所说。非
唯不知诸大乘经所说之理。亦不知我受一心理。若
知心理。应知教理一理无差。但有所差诸教理者。以
虽有益非真。今此知见教。唯是实无二。虽设有他教。
其益皆小分。不谓他无益分。性说一端。如星光日为。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3c 页 X01-0443.png
「 分光为星光
不谓星无光
小端如无益
四谛十二缘
五戒及十善
念佛往净土
具戒及坐禅
权大诸菩萨
皆是彼端小
此教如日光
他教如星光
众星虽□天
不谓之白昼
日光出现时
夜明天成昼
他教虽有世
不谓佛法者
众生正诸佛
秽土是净土
生死自涅槃
三世永一世
世法即佛法
有为实无为
如是知见教
及其修行者
谓之佛法有
又谓我世有
佛说是语时
众有百千人
皆了无上道」
言教令悟心性理。令成佛道传心理者。以心传之。得
心性理。令成佛道教者。渐入心者。顿入心者。迟速不
同。理则一同。譬如东国人指日轮。谓此日轮从我东
天往彼西天。西国人。亦指日轮。谓此日轮从彼东天
来我西天等。虽异彼此往来之言。不差谓日。日轮之
言。与语日东西理者不差。如来教示亦复如是。教传
心传。示相不同。于理一同。
白言世尊。此见性道。应唯比丘行此道哉。亦诸在家
可普行哉。佛言。天王心性之道。出家在家。天龙鬼神。
皆悉具足。何可限之比丘耳。唯有在家出家行相。于
相异非一。其出家行。
父母巳赦。出父母家。代父母事。三世诸佛无主君故。
代事菩萨布佛形家。如生身佛。有佛舍利。如在世佛。
出世俗故。不礼国王。不敬天仙。不求财宝。但持一钵。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4a 页 X01-0444.png
不畜衣服但持三衣。安住深山。树下岩洞。清意净身。
身明了觉知自巳本佛陀。方佛身一躬法。
* 月轮品第三
尔时世尊。造迦叶言。摩诃迦叶。七佛所说。无有异路。
诸佛成道。无有异法。唯以是一知见。明见自巳一心
形相性理。即成佛耳。若有他法令成佛者。即是天魔
波旬邪法。迦叶当知。我座菩提树下。降魔成等正觉。
当于其时。尽见心形。尽见心理。我见心体。如月轮形。
诸佛出现。即授印證。令我成佛。我者久远无量劫中
修行成故。现不成佛。虽未即。成佛身巳。我今印證此
人。即见巳身成本佛。是知见佛。我今授记此人来世。
是不久当成果满佛。如今会中摩诃迦叶。虽巳知见
自法身了。未满六度劫数成故。未得成佛妙觉法身。
虽然如是。知见自性佛法身体。十方诸佛。一体一躬
知成佛故。得佛印證。事于未来诸佛世尊当得成佛。
天王譬如世间月轮。朔弦望晦月不现。虽是月轮。人
不言月。朔月一分。以日近故诸人不见。虽俗不信。知
者知月。如初发心见性道人。世俗不知。道人知之。三
日夕天。现三分光。虽未成轮。世间知月。如见性人。能
彻显德。诸人知之。摩诃迦叶亦复如是。虽今日未实
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巳受未来当成佛记别。名
见性佛。云何道人心圆月轮。有十五分。
布施度者。大慈悲用。转悭贪心。饶益自德。利泽众生。
戒律度者。法仪性用。转邪恶心。坚固自巳。保持众生。
身明了觉知自巳本佛陀。方佛身一躬法。
* 月轮品第三
尔时世尊。造迦叶言。摩诃迦叶。七佛所说。无有异路。
诸佛成道。无有异法。唯以是一知见。明见自巳一心
形相性理。即成佛耳。若有他法令成佛者。即是天魔
波旬邪法。迦叶当知。我座菩提树下。降魔成等正觉。
当于其时。尽见心形。尽见心理。我见心体。如月轮形。
诸佛出现。即授印證。令我成佛。我者久远无量劫中
修行成故。现不成佛。虽未即。成佛身巳。我今印證此
人。即见巳身成本佛。是知见佛。我今授记此人来世。
是不久当成果满佛。如今会中摩诃迦叶。虽巳知见
自法身了。未满六度劫数成故。未得成佛妙觉法身。
虽然如是。知见自性佛法身体。十方诸佛。一体一躬
知成佛故。得佛印證。事于未来诸佛世尊当得成佛。
天王譬如世间月轮。朔弦望晦月不现。虽是月轮。人
不言月。朔月一分。以日近故诸人不见。虽俗不信。知
者知月。如初发心见性道人。世俗不知。道人知之。三
日夕天。现三分光。虽未成轮。世间知月。如见性人。能
彻显德。诸人知之。摩诃迦叶亦复如是。虽今日未实
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巳受未来当成佛记别。名
见性佛。云何道人心圆月轮。有十五分。
布施度者。大慈悲用。转悭贪心。饶益自德。利泽众生。
戒律度者。法仪性用。转邪恶心。坚固自巳。保持众生。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4b 页 X01-0444.png
堪忍度者。大诚信心用。转瞋恚心。守护自道。安稳众
生。精进度者。道理性用。转懈怠心。勤修自巳。劝进众。
静虑度者。大智慧用。辖生放逸心。接取自巳。接取众
生。智慧度者。智艺性功。转愚痴心。明彻自巳。明彻众
生。方便度者。仁者智性功。转碍碍心。易修自道。易修
自道众生。誓愿度者。仁勇性功。转发失心。成就自道。
成就众生。任力度者。智勇性功。转怯弱心。任住自巳。
任住众生。知智度者。大觉性功。转迷惑心。悟了自巳。
悟了众生。所作智者。应化觉德。转前五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妙观智者。他受觉德。转第六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平等智者。自受觉德。转我人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大圆智者。自性觉德。转含藏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法界智者。法身觉德。转无明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觉转无明。成法界性。是名如来法界体智。
是十五道。元来性具。是名心性。是名佛性。十五圆满。
不一可决。无首无尾。如环无端。但以方便。说示始终。
凡夫性者。虽有不现。犹如晦月。有轮无觉。初发心者。
始见性体。犹如朔月。现一分光。作修行人。智妄供有。
犹如弦月半白半黑。圣者性者。智见修满。犹如望月
圆轮满光。即说偈曰。
「 凡夫未知见
暗如晦月轮
地前诸菩萨
光如朔月等
地中大菩萨
明如弦月成
地上觉菩萨
圆如望月满
是此月轮者
是久远成佛
名无量寿命
决定王如来
生。精进度者。道理性用。转懈怠心。勤修自巳。劝进众。
静虑度者。大智慧用。辖生放逸心。接取自巳。接取众
生。智慧度者。智艺性功。转愚痴心。明彻自巳。明彻众
生。方便度者。仁者智性功。转碍碍心。易修自道。易修
自道众生。誓愿度者。仁勇性功。转发失心。成就自道。
成就众生。任力度者。智勇性功。转怯弱心。任住自巳。
任住众生。知智度者。大觉性功。转迷惑心。悟了自巳。
悟了众生。所作智者。应化觉德。转前五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妙观智者。他受觉德。转第六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平等智者。自受觉德。转我人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大圆智者。自性觉德。转含藏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法界智者。法身觉德。转无明识。成佛自巳。
成佛众生。觉转无明。成法界性。是名如来法界体智。
是十五道。元来性具。是名心性。是名佛性。十五圆满。
不一可决。无首无尾。如环无端。但以方便。说示始终。
凡夫性者。虽有不现。犹如晦月。有轮无觉。初发心者。
始见性体。犹如朔月。现一分光。作修行人。智妄供有。
犹如弦月半白半黑。圣者性者。智见修满。犹如望月
圆轮满光。即说偈曰。
「 凡夫未知见
暗如晦月轮
地前诸菩萨
光如朔月等
地中大菩萨
明如弦月成
地上觉菩萨
圆如望月满
是此月轮者
是久远成佛
名无量寿命
决定王如来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4c 页 X01-0444.png
亦名法界宫
常寂光净土
毗卢遮那佛
常住此月轮
十方诸如来
俱住于此殿
非因亦非果
三世常住者
凡夫行人者
应观如是理
端坐观月轮
我身成本来
毗卢遮那佛
法身遍法界
顶有五佛冠
坐千叶莲华
身著璎珞衣
身色紫磨金
百福本具足
万善庄严身
一念间知见
心性形月轮
一念间忆念
我身毗卢理
是人名真实
修念佛行者
为得大功德
东方阿閦佛
南方宝生佛
西方阿弥陀
北方不空成
如是等无量
恒河沙诸佛
称常念名号
恭敬礼供养
经于百千岁
是诸功德者
知见之功德
能作比量者
是诸功德者
不及于见性
须臾之功德
百分亦千分
百千万亿分
不及于一分
何况常住体
自性之本佛
应用中于法
世间与出世
一面而度世
自度亦化他」
天王出家菩萨者。
尔时世尊。说是偈巳。告大众言。巳前多说空法众义。
是为能破数多烦恼。成清净心。巳成清净。同佛空心。
是名成佛。是斯初位。今说心月。十五妙道。入最上道。
是未成佛时。能至佛佛位。是斯终位。十五修行。是名
诸位因佛。修行十五成就。是名诸佛果成佛道。一切
众生。身行相应是十五道。口意亦尔。一切行行。无恶
常寂光净土
毗卢遮那佛
常住此月轮
十方诸如来
俱住于此殿
非因亦非果
三世常住者
凡夫行人者
应观如是理
端坐观月轮
我身成本来
毗卢遮那佛
法身遍法界
顶有五佛冠
坐千叶莲华
身著璎珞衣
身色紫磨金
百福本具足
万善庄严身
一念间知见
心性形月轮
一念间忆念
我身毗卢理
是人名真实
修念佛行者
为得大功德
东方阿閦佛
南方宝生佛
西方阿弥陀
北方不空成
如是等无量
恒河沙诸佛
称常念名号
恭敬礼供养
经于百千岁
是诸功德者
知见之功德
能作比量者
是诸功德者
不及于见性
须臾之功德
百分亦千分
百千万亿分
不及于一分
何况常住体
自性之本佛
应用中于法
世间与出世
一面而度世
自度亦化他」
天王出家菩萨者。
尔时世尊。说是偈巳。告大众言。巳前多说空法众义。
是为能破数多烦恼。成清净心。巳成清净。同佛空心。
是名成佛。是斯初位。今说心月。十五妙道。入最上道。
是未成佛时。能至佛佛位。是斯终位。十五修行。是名
诸位因佛。修行十五成就。是名诸佛果成佛道。一切
众生。身行相应是十五道。口意亦尔。一切行行。无恶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5a 页 X01-0445.png
但善。一切时时。无迷但觉。如是行人。一生即得成圣
人身。人天恭敬。龙鬼供养。十方游行。无有障碍。无有
怨敌。一切安乐。一切无为。
* 法界品第四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见法界诸佛无量。众
生无量。万善无量。万恶无量。以何法为成是等本。佛
告大梵王言。善哉善哉。天王问之。有七法界。成就是
等。一者三法身法界。二者五缘因法界。三者四气法
界。四者七大法界。五者三世间法界。六者四顺逆法
界。七者十界法界。是法界集会。成就一切世间。天王
谛听。云何三法身法界。一者等流。二者智行。三者成
佛。云何五因缘。一者法性。二者无明。三者逢著。四
者执行。五者后会。云何四气法界。一者空气。二者阳
气。三者阴气。四者生气。云何七大法界。一者地大。二
者水大。三者火大。四者风大。五者空大。六者识大。七
者根大。云何三世间法界。一者器界。二者众生。三者
五蕴。云何四顺逆法界。一者五德。二者十善。三者四
谛。四者六度。云何十界法界。一者地狱。二者非情。三
者鬼界。四者畜生。五者人间。六者仙天。七者二乘。八
者空界。九者菩萨。十者佛界。云何等流法身法界。普
贤菩萨法身法界。其法界理。出生众生。无始无终。非
迷非觉。是名等流法身法界。云何智行法身法界。观
音菩萨智慧法界。其法界理。命具众生。无始无终。迷
变觉成。是名智行法身法界。云何成佛法身法界。毗
人身。人天恭敬。龙鬼供养。十方游行。无有障碍。无有
怨敌。一切安乐。一切无为。
* 法界品第四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见法界诸佛无量。众
生无量。万善无量。万恶无量。以何法为成是等本。佛
告大梵王言。善哉善哉。天王问之。有七法界。成就是
等。一者三法身法界。二者五缘因法界。三者四气法
界。四者七大法界。五者三世间法界。六者四顺逆法
界。七者十界法界。是法界集会。成就一切世间。天王
谛听。云何三法身法界。一者等流。二者智行。三者成
佛。云何五因缘。一者法性。二者无明。三者逢著。四
者执行。五者后会。云何四气法界。一者空气。二者阳
气。三者阴气。四者生气。云何七大法界。一者地大。二
者水大。三者火大。四者风大。五者空大。六者识大。七
者根大。云何三世间法界。一者器界。二者众生。三者
五蕴。云何四顺逆法界。一者五德。二者十善。三者四
谛。四者六度。云何十界法界。一者地狱。二者非情。三
者鬼界。四者畜生。五者人间。六者仙天。七者二乘。八
者空界。九者菩萨。十者佛界。云何等流法身法界。普
贤菩萨法身法界。其法界理。出生众生。无始无终。非
迷非觉。是名等流法身法界。云何智行法身法界。观
音菩萨智慧法界。其法界理。命具众生。无始无终。迷
变觉成。是名智行法身法界。云何成佛法身法界。毗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5b 页 X01-0445.png
卢遮那大薄伽梵大觉法界。其法界理。自然具足一
切众生无始无终转迷开觉。是名成佛法身法界。云
何法性因缘法界。普贤法性等流之因。自尔缘于观
音法性智行之缘。观音法性智行之因。法然缘于毗
卢遮那法性之果。是为众生因缘根之。是妙法性因
缘法界。云何无明因缘法界。一切众生一心之元。是
法性理。于其法性妙真理中。依众生缘。忽然出生一
念忘心。是为众生流转之元。是名无明因缘法界。云
何逢著因缘法界。一切众生。同法性生。法入同故。自
然相逢而作逢著。结生死缘。生生世世。如是结缘。是
性为众生流转生死。是名逢著法界。云何执行因缘
法界。一切众生相逢著故。于著法中。或生慈爱。或生
瞋恨。或作善业。或作恶业。是名为众生生死业因。是
名执行因缘法界。云何后会因缘法界。一切众生。此
生结缘。依此缘故。必得后生。亦会造业。是为众生生
死永劫。是名后会因缘法界。
云何空气成世法界。无始无终大空之中。无始无终
有一妙气。是如来藏。含诸妙理。能为成就世间之元。
是名空气成世法界。云何阳气成世法界。空气变作
主生动法。一水北方。三木东方。五土中央。七火南方。
九金西方。如是数行。成就世间。是名阴气成世法界。
云何阴气成世法界。阳气变化主死寂法。二火南方。
四金西方。六水北方。八木东方。十土中央。如是数行。
成就世间。是名阴气成世法界。云何生气。父气一月。
切众生无始无终转迷开觉。是名成佛法身法界。云
何法性因缘法界。普贤法性等流之因。自尔缘于观
音法性智行之缘。观音法性智行之因。法然缘于毗
卢遮那法性之果。是为众生因缘根之。是妙法性因
缘法界。云何无明因缘法界。一切众生一心之元。是
法性理。于其法性妙真理中。依众生缘。忽然出生一
念忘心。是为众生流转之元。是名无明因缘法界。云
何逢著因缘法界。一切众生。同法性生。法入同故。自
然相逢而作逢著。结生死缘。生生世世。如是结缘。是
性为众生流转生死。是名逢著法界。云何执行因缘
法界。一切众生相逢著故。于著法中。或生慈爱。或生
瞋恨。或作善业。或作恶业。是名为众生生死业因。是
名执行因缘法界。云何后会因缘法界。一切众生。此
生结缘。依此缘故。必得后生。亦会造业。是为众生生
死永劫。是名后会因缘法界。
云何空气成世法界。无始无终大空之中。无始无终
有一妙气。是如来藏。含诸妙理。能为成就世间之元。
是名空气成世法界。云何阳气成世法界。空气变作
主生动法。一水北方。三木东方。五土中央。七火南方。
九金西方。如是数行。成就世间。是名阴气成世法界。
云何阴气成世法界。阳气变化主死寂法。二火南方。
四金西方。六水北方。八木东方。十土中央。如是数行。
成就世间。是名阴气成世法界。云何生气。父气一月。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5c 页 X01-0445.png
父母气成众生身分。父气一月。成生肾。母气于时。成
生膀命。母气二月。能成心络。父气于时能成小膻。父
气三月能成肝口。母气于时。能成胆脑。母气四月能
成肝口。父气于时能成胃三。父气五月成就肺口。母
气于时。成就大膜。父气六月成骨耳。母气七月盛血
父舌。父气八月成眼母筋。母气九月成肉唇。父气十
月成皮母鼻。虽成同时。熟有不同。是名生气成世法
界。云何地大坚质法界。众生支大。骨肉质体。皆是地
大。是名身分地大法界。云何水大湿质法界。众生支
体。血液温体。皆是水大。是名身分水大法界。云何火
大温气法界。众生支体。君相温气皆是火大。是名身
分火大法界。云何风大动摇法界。众生支体。随念动
摇。皆是风大。是名身分风大法界。云何空大法界。一
切众生脏腑之间。气血通经。皆是空大。是名身分空
大法界。云何识大魂魄法界。众生心身。眼耳鼻舌身
意中有为其处主。知了灵识皆是识大。是名身心识
大法界。云何根大明彻法界。众生身心眼耳鼻舌身
意根处皆根大。是名身心根大法界。云何器界世间
法界。一切众生。所住之所。天地境界。是名器界世间
法界。云何众生世间法界。有情非情。迷觉众类。是名
众生世间法界。云何五蕴世间法界。一切众生。身者
是色。心者是受想行识也。是名五蕴世间法界。云何
五德顺逆法界。其顺五者。一者孝父。二者孝母。三者
忠君师。四者助圣者。五者归三宝。其五逆者。一者杀
生膀命。母气二月。能成心络。父气于时能成小膻。父
气三月能成肝口。母气于时。能成胆脑。母气四月能
成肝口。父气于时能成胃三。父气五月成就肺口。母
气于时。成就大膜。父气六月成骨耳。母气七月盛血
父舌。父气八月成眼母筋。母气九月成肉唇。父气十
月成皮母鼻。虽成同时。熟有不同。是名生气成世法
界。云何地大坚质法界。众生支大。骨肉质体。皆是地
大。是名身分地大法界。云何水大湿质法界。众生支
体。血液温体。皆是水大。是名身分水大法界。云何火
大温气法界。众生支体。君相温气皆是火大。是名身
分火大法界。云何风大动摇法界。众生支体。随念动
摇。皆是风大。是名身分风大法界。云何空大法界。一
切众生脏腑之间。气血通经。皆是空大。是名身分空
大法界。云何识大魂魄法界。众生心身。眼耳鼻舌身
意中有为其处主。知了灵识皆是识大。是名身心识
大法界。云何根大明彻法界。众生身心眼耳鼻舌身
意根处皆根大。是名身心根大法界。云何器界世间
法界。一切众生。所住之所。天地境界。是名器界世间
法界。云何众生世间法界。有情非情。迷觉众类。是名
众生世间法界。云何五蕴世间法界。一切众生。身者
是色。心者是受想行识也。是名五蕴世间法界。云何
五德顺逆法界。其顺五者。一者孝父。二者孝母。三者
忠君师。四者助圣者。五者归三宝。其五逆者。一者杀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6a 页 X01-0446.png
父。二者杀母。三者弑君师。四者杀圣者。五者破三宝。
是名五德顺逆法界。云何十善顺逆法界。其顺十者。
一者放生。二者正施。三者节贞。四者诚语。五者正语。
六者誉语。七者睦语。八者义舍。九者和慈。十者明慧。
其逆十者。一者杀生。二者偷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
五者绮语。六者恶口。七者两舌。八者贪欲。九者瞋恚。
十者愚痴。是名十善顺逆法界。
云何地狱受苦法界。此大地下。金轮际中。有恶鬼集。
在其世界。生诸众生者。为大鬼。所割食啖食。亦生亦
然。金轮际下。有水冰轮。水轮际下。有火炎轮。其水轮
际。其火轮际中。诸众生为冰所冻。为火所烧。昼夜无
间受大毒苦。是名地狱受苦法界。云何非情愚毒法
法界。愚痴无智。塞心塞念。诸众类。或为土石。或为。生
草木。是名非情极愚法界。云何诸鬼饿鬼贪鬼疫鬼
毒鬼夜叉罗刹毗遮俱槃多等众类。是名鬼界苦毒
法界。云何畜生龙等诸鳞。金翅鸟等一切诸羽。龟螺
等甲。狮子虎狼等之诸毛。猩猩等之一切裸虫。是名
畜生非正法界。云何人间正善法界。刹利。婆罗。毗舍。
须陀。五戒力及十善力。生得善界。是名人间正善法
界。云何天上善乐法界。大十善力。及八禅力。生欲界
天及色界天。是名天上善乐法界。云何七大。一地土
色身大。二水汁血精大。三火气灵温大。四风木动息
大。五空金虚气大。是五大分迷觉二道。二道各分依
正二报。迷道依报。成天地世界。迷道正报。成人天有
是名五德顺逆法界。云何十善顺逆法界。其顺十者。
一者放生。二者正施。三者节贞。四者诚语。五者正语。
六者誉语。七者睦语。八者义舍。九者和慈。十者明慧。
其逆十者。一者杀生。二者偷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
五者绮语。六者恶口。七者两舌。八者贪欲。九者瞋恚。
十者愚痴。是名十善顺逆法界。
云何地狱受苦法界。此大地下。金轮际中。有恶鬼集。
在其世界。生诸众生者。为大鬼。所割食啖食。亦生亦
然。金轮际下。有水冰轮。水轮际下。有火炎轮。其水轮
际。其火轮际中。诸众生为冰所冻。为火所烧。昼夜无
间受大毒苦。是名地狱受苦法界。云何非情愚毒法
法界。愚痴无智。塞心塞念。诸众类。或为土石。或为。生
草木。是名非情极愚法界。云何诸鬼饿鬼贪鬼疫鬼
毒鬼夜叉罗刹毗遮俱槃多等众类。是名鬼界苦毒
法界。云何畜生龙等诸鳞。金翅鸟等一切诸羽。龟螺
等甲。狮子虎狼等之诸毛。猩猩等之一切裸虫。是名
畜生非正法界。云何人间正善法界。刹利。婆罗。毗舍。
须陀。五戒力及十善力。生得善界。是名人间正善法
界。云何天上善乐法界。大十善力。及八禅力。生欲界
天及色界天。是名天上善乐法界。云何七大。一地土
色身大。二水汁血精大。三火气灵温大。四风木动息
大。五空金虚气大。是五大分迷觉二道。二道各分依
正二报。迷道依报。成天地世界。迷道正报。成人天有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6b 页 X01-0446.png
情。觉道依报。十方净土觉道正报。成诸佛菩萨。六六
识大。风木大灵成眼识。水汁大灵成耳识。空金大灵
成鼻识。地土大灵成身识。火大一身之主。故分二识。
从灵成舌识。主灵成意识。七六根大。风木大气成眼
根。水大气成耳根。空金大气成鼻根。地土大气成身
根。火大一身主也。故分二根。从气成舌根。主气成意
根。云何如来藏地土识根大。无量寿命决定王佛法
身等流。成水识根大。不空成就佛法身等流。成火识
根大。宝生佛法身等流。成风木识根大。无动佛法身
等流。成空金识根大。无量寿佛法身等流。成无始无
终无造无为。是名如来藏。
云何七大成佛。佛言娑婆世界中。有千百亿天地。其
中有无量世界。其中有无数众生。有智畜生。行五戒
道。死而生于人间界。不受自行。而成庶人。受持修行
而成大人。有智人间行十善道。死后必生成人间王。
受自行成小国王。受持。不修行。成大国王。是名菩萨
初行道者。十信菩萨成铁轮王。十住菩萨成铜轮王。
十行菩萨成银轮王。十向菩萨成金轮王。初地菩萨
成四天王。二地菩萨成忉利王。三地菩萨成夜摩王。
四地菩萨成兜率王。五地菩萨成化乐王。六地菩萨。
成自在王。七地菩萨成初禅王。八地菩萨成二禅王。
九地菩萨成三禅王。十地菩萨成四禅王。等觉菩萨
住于内院。入中修尽无明。下生人间。而成正觉于内。
院。是以最初修行故。
识大。风木大灵成眼识。水汁大灵成耳识。空金大灵
成鼻识。地土大灵成身识。火大一身之主。故分二识。
从灵成舌识。主灵成意识。七六根大。风木大气成眼
根。水大气成耳根。空金大气成鼻根。地土大气成身
根。火大一身主也。故分二根。从气成舌根。主气成意
根。云何如来藏地土识根大。无量寿命决定王佛法
身等流。成水识根大。不空成就佛法身等流。成火识
根大。宝生佛法身等流。成风木识根大。无动佛法身
等流。成空金识根大。无量寿佛法身等流。成无始无
终无造无为。是名如来藏。
云何七大成佛。佛言娑婆世界中。有千百亿天地。其
中有无量世界。其中有无数众生。有智畜生。行五戒
道。死而生于人间界。不受自行。而成庶人。受持修行
而成大人。有智人间行十善道。死后必生成人间王。
受自行成小国王。受持。不修行。成大国王。是名菩萨
初行道者。十信菩萨成铁轮王。十住菩萨成铜轮王。
十行菩萨成银轮王。十向菩萨成金轮王。初地菩萨
成四天王。二地菩萨成忉利王。三地菩萨成夜摩王。
四地菩萨成兜率王。五地菩萨成化乐王。六地菩萨。
成自在王。七地菩萨成初禅王。八地菩萨成二禅王。
九地菩萨成三禅王。十地菩萨成四禅王。等觉菩萨
住于内院。入中修尽无明。下生人间。而成正觉于内。
院。是以最初修行故。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6c 页 X01-0446.png
* 六大品第五
尔时舍利弗。即从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
依如来神力。得大智慧。普知世间及出世间一切诸
法上世之时。有转轮王。布于世间治世正法。而说众
生身心。即是木火土金水成也。如来所说异之。而说
空风火水地所成也。何为是乎佛告舍利弗。汝善如
来。问之如是。彼上世时。转轮圣王。依大梵天大圣王
说。唯说天地成后之法。七佛所说。见其未成天地时
事而说。此法未生众生。前成大地。未成大地。前成诸
天。未成欲天前成阴阳。未成阴阳有大气。大气者。是
大空之有空。无始无终。兹有大法。亦此大法无始无
终。与空同元。当知此法。是即正理。犹为空主。是名法
性。名如来藏。依此法故。大空有气。依此大气。能作阴
阳。依此阴阳。作上天。依上天故。亦作大地。成大地故。
生诸众生。众生亦依彼法成觉。成大觉者。即名诸佛。
是故七佛说六大法。所谓空风火水地识。是空者。是
即气兴一也。是名金行。成肺主属。风者气动。是名木
行。成肝主属。地者土成。名土行。成脾主属。火者火行。
成心主属。水者水行。成肾主属。何故不谓金。谓空大。
谓金行。则唯限实体。不通空处。谓空则通空兼实故。
何故不谓木。谓风大。谓木行。则唯限体支。不通用动。
谓风则通用兼体故。何故不谓上。谓地大。地者土成。
成以成大。依大成故。何故不谓五形。而谓为六大也。
谓五行则成天地后。唯当人间不当未成。谓六大者。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7a 页 X01-0447.png
天地前后皆摄谓之。何以故。圣者转轮大王。唯谓天
地。不谓天外。转轮圣王唯治人伦。不治外故。诸佛如
来知十界人业因报果。此业力成天地众生。乃至成
佛。谓始中终。故不同说。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转轮
圣王。误惑言耶。佛言不尔。转轮圣王。依梵天说。但治
世间。上者登天。中者化仙。下者治人。不说出世。是故
不说天地外法。三世诸佛导世出世。上者成佛。次成
菩萨。次成缘觉。次成声闻。能出世间。能成圣位。中者
登天。次登神仙。次治人闻。能治世间。能成王法。下者
脱于诸畜生界。次脱饿鬼。次脱地狱。能离苦界。能生
善道。是故能说天前天后因果正法。白佛言。世尊大
梵天王。长寿久存。七佛所说。面正闻之。云何不说七
佛说也。佛言善哉。如汝所问。虽然如是。七佛所说。久
而断灭。不传人间。劫初轮王出世之时。大梵天王虽
知此法。未成妙觉故。不尽知其因果法。能待后佛出
世时说而不说也。过去诸佛现在我佛未来一切佛
时。如是我法东渐东方诸国。次第流布。其诸国法亦
复如是。白佛言。世尊云何说空。佛言。空主肺脏。及主
身分。六腑六脏气血通道。九穴毛孔皆是空大。白佛
言。世尊云何说风。佛言。风主肝脏及主心身支大动
作。皆是风大。白佛言。世尊云何说火。佛言。火主心脏
及主身温皆是火大。白佛言。世尊云何说水。佛言。水
主肾脏主肾精心身支大。血腻津液。皆是水大。白佛
言。世尊云何说地。佛言。地主脾脏及骨肉坚体。皆是
地。不谓天外。转轮圣王唯治人伦。不治外故。诸佛如
来知十界人业因报果。此业力成天地众生。乃至成
佛。谓始中终。故不同说。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转轮
圣王。误惑言耶。佛言不尔。转轮圣王。依梵天说。但治
世间。上者登天。中者化仙。下者治人。不说出世。是故
不说天地外法。三世诸佛导世出世。上者成佛。次成
菩萨。次成缘觉。次成声闻。能出世间。能成圣位。中者
登天。次登神仙。次治人闻。能治世间。能成王法。下者
脱于诸畜生界。次脱饿鬼。次脱地狱。能离苦界。能生
善道。是故能说天前天后因果正法。白佛言。世尊大
梵天王。长寿久存。七佛所说。面正闻之。云何不说七
佛说也。佛言善哉。如汝所问。虽然如是。七佛所说。久
而断灭。不传人间。劫初轮王出世之时。大梵天王虽
知此法。未成妙觉故。不尽知其因果法。能待后佛出
世时说而不说也。过去诸佛现在我佛未来一切佛
时。如是我法东渐东方诸国。次第流布。其诸国法亦
复如是。白佛言。世尊云何说空。佛言。空主肺脏。及主
身分。六腑六脏气血通道。九穴毛孔皆是空大。白佛
言。世尊云何说风。佛言。风主肝脏及主心身支大动
作。皆是风大。白佛言。世尊云何说火。佛言。火主心脏
及主身温皆是火大。白佛言。世尊云何说水。佛言。水
主肾脏主肾精心身支大。血腻津液。皆是水大。白佛
言。世尊云何说地。佛言。地主脾脏及骨肉坚体。皆是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7b 页 X01-0447.png
地大。白佛言。世尊六大法者。持何道有。又有修行哉。
佛言。六大皆如来藏。合于本元。如来藏之。正善觉圣。
是名修行。是修行者。皆成佛道。背是修行。恣妄乱行。
如是众生。皆随生死。生生世世流转受苦。无有尽期。
如车轮回。识可悲悯。
白佛言。世尊云何说识。识主魂魄。及主命门。一切精
气。皆是识大。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情气。尽巳
命终时。地水火风空。皆散尽有何身分。向其中有。亦
向后生。佛告舍利弗言。如汝所问。众生身分依果报
限。以天命生。受父母气成身分故。果报尽时。天命限
时。至死期。而地水火风空。大散灭。虽五大灭。识大不
灭。何以故。识者不依果报有故。不命生故。不气受故。
无始无终。如来藏故。识以性理。地水火风空大为身。
空体以冥质存。俱依善恶业因成生。今生业。如其依。
业位。舍此地水火风空大。而亦受彼地水火风空大。
亦生生时。以湿胎卵化生随其界。而受相应生。随其
果报。生六道中。是名流转三世。诸位悲此境界。出人
间界。广说是理。能令众生归于六大如来藏理。日日
六大。时时六大。不舍不忘如来藏理。能合是理。是名
六大法身修行。
* 降魔品第六
佛告阿难。阿难当知此经诚实。难信难行。非谓此经
不相应人无信无行。此经最上成佛直路。为最上者。
必有魔障。以是理故。难信难行。何为魔事。有四种魔
佛言。六大皆如来藏。合于本元。如来藏之。正善觉圣。
是名修行。是修行者。皆成佛道。背是修行。恣妄乱行。
如是众生。皆随生死。生生世世流转受苦。无有尽期。
如车轮回。识可悲悯。
白佛言。世尊云何说识。识主魂魄。及主命门。一切精
气。皆是识大。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情气。尽巳
命终时。地水火风空。皆散尽有何身分。向其中有。亦
向后生。佛告舍利弗言。如汝所问。众生身分依果报
限。以天命生。受父母气成身分故。果报尽时。天命限
时。至死期。而地水火风空。大散灭。虽五大灭。识大不
灭。何以故。识者不依果报有故。不命生故。不气受故。
无始无终。如来藏故。识以性理。地水火风空大为身。
空体以冥质存。俱依善恶业因成生。今生业。如其依。
业位。舍此地水火风空大。而亦受彼地水火风空大。
亦生生时。以湿胎卵化生随其界。而受相应生。随其
果报。生六道中。是名流转三世。诸位悲此境界。出人
间界。广说是理。能令众生归于六大如来藏理。日日
六大。时时六大。不舍不忘如来藏理。能合是理。是名
六大法身修行。
* 降魔品第六
佛告阿难。阿难当知此经诚实。难信难行。非谓此经
不相应人无信无行。此经最上成佛直路。为最上者。
必有魔障。以是理故。难信难行。何为魔事。有四种魔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7c 页 X01-0447.png
大障弘通。一者天魔作障魔。二者外魔。三者他魔外
道邪见魔。四者自魔。有如是障。诚是难行。真是难治。
何为天魔依是经者。无不成佛。是故天魔常作障难。
虽至世间弘通之时。横遮不至其弘通时。或虽世间
有弘通人。又令无伴侣者。或令傍人为诽谤难。或招
灾难。令中生苦。或托于人。告此经非七佛说。或以说
弘于世间。令谓此弘人行邪道人。或付天子国王三
公。令欲不弘此经于国。悲哉此经为魔被遮。不广于
弘通流布。我以佛眼。见此难治。唯不依经文字章句。
以此经理。传于心心。广令世间弘通流布。又以方便。
令观音等诸大菩萨能藏持之。留此经卷。同我护念。
不永断绝。阿难当知。持传此经。是人即是大力菩萨。
真实行人。何为外魔。当有二种。一者归气断灭魔见。
二者成神鬼界魔见。何为世学归气道人。学世间教。
不知心造天地万物善果恶果乃至十界解知天地
五行万物人间五虫皆是气造。元气分散。心亦分散。
成虚无心。无后果报。因果拨无。当堕恶趣。悲哉此人
不知教。起此教法者。高地菩萨。作转轮王。出于世间
先见时节。为人间治。设气造教。心造教者。待起佛说。
虽此教宗。不说无心无神无报后出外道。以自凡心。
妄计妄解。转轮圣者。所设圣教。或失其传。私设无见
断见等旨。妄立此宗。此国他国。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劫初所出诸圣王者。皆是高地大菩萨也。是故所说。
一切教示。无有邪妄。皆是正教。以正以善。能治国土。
道邪见魔。四者自魔。有如是障。诚是难行。真是难治。
何为天魔依是经者。无不成佛。是故天魔常作障难。
虽至世间弘通之时。横遮不至其弘通时。或虽世间
有弘通人。又令无伴侣者。或令傍人为诽谤难。或招
灾难。令中生苦。或托于人。告此经非七佛说。或以说
弘于世间。令谓此弘人行邪道人。或付天子国王三
公。令欲不弘此经于国。悲哉此经为魔被遮。不广于
弘通流布。我以佛眼。见此难治。唯不依经文字章句。
以此经理。传于心心。广令世间弘通流布。又以方便。
令观音等诸大菩萨能藏持之。留此经卷。同我护念。
不永断绝。阿难当知。持传此经。是人即是大力菩萨。
真实行人。何为外魔。当有二种。一者归气断灭魔见。
二者成神鬼界魔见。何为世学归气道人。学世间教。
不知心造天地万物善果恶果乃至十界解知天地
五行万物人间五虫皆是气造。元气分散。心亦分散。
成虚无心。无后果报。因果拨无。当堕恶趣。悲哉此人
不知教。起此教法者。高地菩萨。作转轮王。出于世间
先见时节。为人间治。设气造教。心造教者。待起佛说。
虽此教宗。不说无心无神无报后出外道。以自凡心。
妄计妄解。转轮圣者。所设圣教。或失其传。私设无见
断见等旨。妄立此宗。此国他国。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劫初所出诸圣王者。皆是高地大菩萨也。是故所说。
一切教示。无有邪妄。皆是正教。以正以善。能治国土。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8a 页 X01-0448.png
依人民心。此国他国。今时后时。诸外道者。皆立私旨。
破我圣教。岂唯破我所说说教。还破上世圣王所设
说示教宗。如是长邪作妄解。故此人时见我知见徒
还作诽言。不知真理。妄迷颠倒。作无益行。大遮归向。
我知见门一切人民。无此经道。何为世学成神道人。
但守一世。不虑后世。唯知人死成鬼成神。不知出离
生死成佛。此教亦复圣王所设。圣教旨也。世下时。遍。
远圣者故。妄作此解。长记长才。妄学旨者。为修心身。
非为才记。妄巳不治。唯破他教。悲哉此人亦复不知
此教本是圣王所设。而不差于如来所说。还见知见
成佛道人。诽谓不解天真本性道。无成佛在法界宫。
亦无佛居十方净土。亦无作恶人居地狱。皆是佛者
以妄语。成此知见。人不知是理。是甚愚人。遮归向人。
何为释中典会魔。当有四种。一者文字博学见魔。二
等愚痴要约见魔。三者易行著相见魔。四者难行著
相见魔。何为文字博学见魔。著文沙门。于我所说诸
大乘经。尽藏尽部。分别文句。作解作传。讲之释之。唯
明文字章句义理。称我大智多闻强记一切经义通
达无暗。不知其经真实道理。皆在巳心。诸经言者。诸
言者。说巳心理。非文字义。侈学。侈才。立我立慢。还灭
我教。深入邪道。成魔伴侣。闻口说言。即是佛语。察意
解理。即是外魔。悲哉此人不知诸佛出世说法教化
本意。若不开悟佛知见道。不修行成修灭凡业。修成
圣业。修灭凡气。修成圣气。而但应长多闻多才口给
破我圣教。岂唯破我所说说教。还破上世圣王所设
说示教宗。如是长邪作妄解。故此人时见我知见徒
还作诽言。不知真理。妄迷颠倒。作无益行。大遮归向。
我知见门一切人民。无此经道。何为世学成神道人。
但守一世。不虑后世。唯知人死成鬼成神。不知出离
生死成佛。此教亦复圣王所设。圣教旨也。世下时。遍。
远圣者故。妄作此解。长记长才。妄学旨者。为修心身。
非为才记。妄巳不治。唯破他教。悲哉此人亦复不知
此教本是圣王所设。而不差于如来所说。还见知见
成佛道人。诽谓不解天真本性道。无成佛在法界宫。
亦无佛居十方净土。亦无作恶人居地狱。皆是佛者
以妄语。成此知见。人不知是理。是甚愚人。遮归向人。
何为释中典会魔。当有四种。一者文字博学见魔。二
等愚痴要约见魔。三者易行著相见魔。四者难行著
相见魔。何为文字博学见魔。著文沙门。于我所说诸
大乘经。尽藏尽部。分别文句。作解作传。讲之释之。唯
明文字章句义理。称我大智多闻强记一切经义通
达无暗。不知其经真实道理。皆在巳心。诸经言者。诸
言者。说巳心理。非文字义。侈学。侈才。立我立慢。还灭
我教。深入邪道。成魔伴侣。闻口说言。即是佛语。察意
解理。即是外魔。悲哉此人不知诸佛出世说法教化
本意。若不开悟佛知见道。不修行成修灭凡业。修成
圣业。修灭凡气。修成圣气。而但应长多闻多才口给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8b 页 X01-0448.png
辨。如来出世说法何益。如是愚人。还见真实。不立文
字。知见心性。作佛道人。太作诽谤。谓是魔徒。大遮归
向于此经道。一切行。如是邪人识难治之。三世诸佛。
一切人。菩萨。无有一佛。亦一菩萨。唯解文字。唯持多
闻。不觉心性。不修觉道。巳成佛道。当成佛道。如是愚
人。非我弟子。是为魔徒。何为要约。愚痴见魔。无智沙
门。于我所说。诸教经中取一要文。深著其理。悉舍他
教。甚深法门。非是真实。非是要道。择是择彼。一切废
舍。日日增信。自执妄见。时时增厌。诸佛广道。强著强
执。次第入暗。舍智舍觉。终成极愚。设诸佛现虽破此
邪。诸大菩萨虽破此愚。不闻不入还作瞋邪。亦作大
谤。道汝不知。妄破我法时见此经。知见道人。谓是迷
人不解要法。妄作觉解。诸佛如见。是知见道。广博无
益。云何愚人应能解之。设有能解示天何益。但舍知
见。入恶道。如是教化。遮我大道。悲哉此人不知诸佛
修行成事。一切诸菩萨者。生生增智。世世致理。劫初
益见。代代格觉。如是愚人诸佛诚度悲之。阿难当知。
如是愚人设得六通。现三昧相。如是天魔化来所作。
勿生一念归信之心。如是愚人诚难治之。三世诸佛
一切菩萨。无有一切。亦一菩萨以一句义。不通众理。
持一要文。不明性道。舍智成愚。一向无机。巳成佛道。
当成佛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何为易行
著相见魔。无力沙门。于我所说诸教经中。为化愚痴
无根之人。任于过去诸佛方便。亦不得止。设方便教。
字。知见心性。作佛道人。太作诽谤。谓是魔徒。大遮归
向于此经道。一切行。如是邪人识难治之。三世诸佛。
一切人。菩萨。无有一佛。亦一菩萨。唯解文字。唯持多
闻。不觉心性。不修觉道。巳成佛道。当成佛道。如是愚
人。非我弟子。是为魔徒。何为要约。愚痴见魔。无智沙
门。于我所说。诸教经中取一要文。深著其理。悉舍他
教。甚深法门。非是真实。非是要道。择是择彼。一切废
舍。日日增信。自执妄见。时时增厌。诸佛广道。强著强
执。次第入暗。舍智舍觉。终成极愚。设诸佛现虽破此
邪。诸大菩萨虽破此愚。不闻不入还作瞋邪。亦作大
谤。道汝不知。妄破我法时见此经。知见道人。谓是迷
人不解要法。妄作觉解。诸佛如见。是知见道。广博无
益。云何愚人应能解之。设有能解示天何益。但舍知
见。入恶道。如是教化。遮我大道。悲哉此人不知诸佛
修行成事。一切诸菩萨者。生生增智。世世致理。劫初
益见。代代格觉。如是愚人诸佛诚度悲之。阿难当知。
如是愚人设得六通。现三昧相。如是天魔化来所作。
勿生一念归信之心。如是愚人诚难治之。三世诸佛
一切菩萨。无有一切。亦一菩萨以一句义。不通众理。
持一要文。不明性道。舍智成愚。一向无机。巳成佛道。
当成佛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何为易行
著相见魔。无力沙门。于我所说诸教经中。为化愚痴
无根之人。任于过去诸佛方便。亦不得止。设方便教。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8c 页 X01-0448.png
或归一佛。的一菩萨。或持一咒。持一经句。归之信之。
不依难行。灭罪解毒。方便成路或有破戒劣根沙门。
倦修众圣真人正道。如渡得船。见之欢喜。悉舍诸佛
戒慧道。一向著住此方便道。不知诸佛不得止。设才
时方便。权假之道还以此权假方便。为最上法。谓无
上路。或作邪思。为我能得一切道人。未见未得最上
妙法殊胜妙路。招诸愚人。为彼愚人。设讲设会。广说
敷演。而谓此道最胜极妙。唯限此路。众生成佛。诸馀
经道皆是难行。一切凡夫皆是下根。若下根人依难
行道。百千万人中。虽一人。实不可有得成佛道。于兹
一切魔魅。得便加势加利。冥成助故。日日长其信心
气。亦日日弘长其邪法流。亦复一切愚人迷俗于。功。
兹得幸大作归伏。所以者何。一切愚人好恶。恶事。懒
于善行。虽然如是。一切贤圣一切诸佛。巳说今说。作
恶人者。非是人间。非是佛徒。今过罪害。后生恶趣。生
生世世得恶果报。永绝成佛得脱大路。是故舍好忍
懒。勤修。依戒。依定。依慧。修度。忍难。忍苦。依圣学教。恐
罪舍恶。趣向圣道。然今逢此大易行说。不依贤迹。不
依圣道。永离恶趣。直得成佛。大庆大喜。皆人此教。于
兹即废诸佛正法。岂唯废我成佛法。也即废王法仁
义圣道。所以者何。令诸人心深著易行。不知道理。以
是理故。亲罪亲过。亲迷亲妄。亲恶亲邪疏父疏母。疏
君疏臣。疏圣疏贤。疏天疏命。岂唯是自然废圣道也。
彼邪沙门。见此经知见道人。甚大恶之诽谤而谓此
不依难行。灭罪解毒。方便成路或有破戒劣根沙门。
倦修众圣真人正道。如渡得船。见之欢喜。悉舍诸佛
戒慧道。一向著住此方便道。不知诸佛不得止。设才
时方便。权假之道还以此权假方便。为最上法。谓无
上路。或作邪思。为我能得一切道人。未见未得最上
妙法殊胜妙路。招诸愚人。为彼愚人。设讲设会。广说
敷演。而谓此道最胜极妙。唯限此路。众生成佛。诸馀
经道皆是难行。一切凡夫皆是下根。若下根人依难
行道。百千万人中。虽一人。实不可有得成佛道。于兹
一切魔魅。得便加势加利。冥成助故。日日长其信心
气。亦日日弘长其邪法流。亦复一切愚人迷俗于。功。
兹得幸大作归伏。所以者何。一切愚人好恶。恶事。懒
于善行。虽然如是。一切贤圣一切诸佛。巳说今说。作
恶人者。非是人间。非是佛徒。今过罪害。后生恶趣。生
生世世得恶果报。永绝成佛得脱大路。是故舍好忍
懒。勤修。依戒。依定。依慧。修度。忍难。忍苦。依圣学教。恐
罪舍恶。趣向圣道。然今逢此大易行说。不依贤迹。不
依圣道。永离恶趣。直得成佛。大庆大喜。皆人此教。于
兹即废诸佛正法。岂唯废我成佛法。也即废王法仁
义圣道。所以者何。令诸人心深著易行。不知道理。以
是理故。亲罪亲过。亲迷亲妄。亲恶亲邪疏父疏母。疏
君疏臣。疏圣疏贤。疏天疏命。岂唯是自然废圣道也。
彼邪沙门。见此经知见道人。甚大恶之诽谤而谓此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9a 页 X01-0449.png
修行人。不知直路。远迷久惑。留难行道。知见道者难
解难入。浊恶世中绝不相应下愚人民。千万亿人于
中无迷□一。成就此道。诚可咍之。此邪言流布于世。
大遮入。于知见道人。悲哉此人不知诸佛设方便旨。
诸佛设此方便路意。欲先教之。因是为缘。起信近佛。
渐渐增益一切佛种。引入佛道。开示悟入佛知见道。
令得成佛。阿难当知。念三宝者。是为至于知见宝处
中路舟筏。尔此愚人不知舟筏。执此舟筏。还遮宝处。
诚可悲之。名非遮此佛知见道。还遮自巳念三宝道。
所以者何。或是念佛。或是念法。或是念僧。虽是皆实
诸佛说法。是愚沙门所念之心。即邪念故。念三宝法
即成邪法。修邪法故即堕魔道。自堕魔道故令他堕
魔。自堕他堕皆破佛法。破佛法故破念三宝。岂唯堕
魔邪类中也。终堕无间大火坑中。无量无边大劫数
间。受无量苦。永绝佛种。如是愚人诚难治之。三世诸
佛。一切菩萨。无有一佛亦一菩萨。不依此经。佛知见
道。念一如来。念一经句。念一菩萨。唯是一行。巳成佛
道。当成佛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白佛言。
世尊如是愚人云何得脱魔法魔徒。应还信佛。佛言
阿难。如是愚人即止慢心。回心还思。应当思念。我是
愚人。我是恶人。当堕三涂火坑之中。但有诸佛。以大
慈悲。能设方便。为我等故说此易行念三宝道。令我
愚人永离三涂。是尚庆馀应如是我往净土者。诚不
思议我法方便。更不应对他人胜道。如是思念。或念
解难入。浊恶世中绝不相应下愚人民。千万亿人于
中无迷□一。成就此道。诚可咍之。此邪言流布于世。
大遮入。于知见道人。悲哉此人不知诸佛设方便旨。
诸佛设此方便路意。欲先教之。因是为缘。起信近佛。
渐渐增益一切佛种。引入佛道。开示悟入佛知见道。
令得成佛。阿难当知。念三宝者。是为至于知见宝处
中路舟筏。尔此愚人不知舟筏。执此舟筏。还遮宝处。
诚可悲之。名非遮此佛知见道。还遮自巳念三宝道。
所以者何。或是念佛。或是念法。或是念僧。虽是皆实
诸佛说法。是愚沙门所念之心。即邪念故。念三宝法
即成邪法。修邪法故即堕魔道。自堕魔道故令他堕
魔。自堕他堕皆破佛法。破佛法故破念三宝。岂唯堕
魔邪类中也。终堕无间大火坑中。无量无边大劫数
间。受无量苦。永绝佛种。如是愚人诚难治之。三世诸
佛。一切菩萨。无有一佛亦一菩萨。不依此经。佛知见
道。念一如来。念一经句。念一菩萨。唯是一行。巳成佛
道。当成佛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白佛言。
世尊如是愚人云何得脱魔法魔徒。应还信佛。佛言
阿难。如是愚人即止慢心。回心还思。应当思念。我是
愚人。我是恶人。当堕三涂火坑之中。但有诸佛。以大
慈悲。能设方便。为我等故说此易行念三宝道。令我
愚人永离三涂。是尚庆馀应如是我往净土者。诚不
思议我法方便。更不应对他人胜道。如是思念。或念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9b 页 X01-0449.png
佛宝。或法佛宝。或念僧宝。向其念宝。一向专念。无他
思求。依我劣根。无由胜道。唯归如来方便之道。于自
他相。无是无非。不遮他道。唯向自身。拂心垢。欲专念
诵。则众魔退去。其三宝现。自无罪亦他无罪。故即成
我教。念三宝法若一念。生自胜他劣增上慢心。还作
魔行。亦离佛行。诸佛真实知见道。尚谓自胜他劣等
者。即为魔道。何以故。此佛知见者。为得作佛耳。非为
见自胜他劣生慢心故。何况于为修佛方便劣行尚
尔。以自劣为胜于他胜道也。何为难行著相见魔。有
沙门我法中。为极恶人。及极愚人。亦极邪人。亦诸阐
提。生盲生聋。诸佛神力。诸菩萨力。一切不及。以佛方
便。设一绝妙不思议术。以神咒。咒一切罪人。令得解
脱。于此咒术法尔。自然有十种功。何为其十。一者凡
夫转成圣仙。二者罪恶转成善德。三者阐授转成解
脱。四者流转转成往生。五者魔障转成贤业。六者病
恼转成治安。七者中夭转成长寿。八者天灾转成神
福。九者怨敌转成恩伴。十者兵乱转成静平其馀尚
有无量神验。此咒术者。难行苦行。而面前现种种神
验。或有邪念上根愚人。或利欲者。为世归依。或乐验
者。为验术故。入于山林识濯木食种种难行。得大神
验。出于世间。惊一切人。即谓是法诸佛法中最上最
胜化诸人民。引入邪道。不知如来方便所设。唯乐一
切奇怪妄事。永沈邪见。悉堕魔道。终必当堕三涂火
坑。岂唯自成奇怪。邪徒自失正道。还令诸佛大圣道。
思求。依我劣根。无由胜道。唯归如来方便之道。于自
他相。无是无非。不遮他道。唯向自身。拂心垢。欲专念
诵。则众魔退去。其三宝现。自无罪亦他无罪。故即成
我教。念三宝法若一念。生自胜他劣增上慢心。还作
魔行。亦离佛行。诸佛真实知见道。尚谓自胜他劣等
者。即为魔道。何以故。此佛知见者。为得作佛耳。非为
见自胜他劣生慢心故。何况于为修佛方便劣行尚
尔。以自劣为胜于他胜道也。何为难行著相见魔。有
沙门我法中。为极恶人。及极愚人。亦极邪人。亦诸阐
提。生盲生聋。诸佛神力。诸菩萨力。一切不及。以佛方
便。设一绝妙不思议术。以神咒。咒一切罪人。令得解
脱。于此咒术法尔。自然有十种功。何为其十。一者凡
夫转成圣仙。二者罪恶转成善德。三者阐授转成解
脱。四者流转转成往生。五者魔障转成贤业。六者病
恼转成治安。七者中夭转成长寿。八者天灾转成神
福。九者怨敌转成恩伴。十者兵乱转成静平其馀尚
有无量神验。此咒术者。难行苦行。而面前现种种神
验。或有邪念上根愚人。或利欲者。为世归依。或乐验
者。为验术故。入于山林识濯木食种种难行。得大神
验。出于世间。惊一切人。即谓是法诸佛法中最上最
胜化诸人民。引入邪道。不知如来方便所设。唯乐一
切奇怪妄事。永沈邪见。悉堕魔道。终必当堕三涂火
坑。岂唯自成奇怪。邪徒自失正道。还令诸佛大圣道。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49c 页 X01-0449.png
共成奇怪。法无其正道。诚可悲之。阿难当知。诸佛如
来。设此方便神验法者。第一为欲难救罪人。能救令
入解脱门也。是故诸佛以初五功为真实设。第二亦
以慈悲心故。于现世生。欲天下平万姓安故。以后五
功为次。实设其馀有验。皆是咒力自然功验。自然此
愚人。著其神验种种奇怪无益名誉。忘失本意成佛
实验。泷水逆流山岳移他。咒缚鬼神。咒水为汤。是事
何益。但实得脱。有道沙门。令损国水之逆流。令害人
鬼咒。之缚者。是有益故。即是佛事。除如是术。彼邪验
人。时见此经。知见道人。还作诽为无功无德。谓道人
愚痴。不知我有功德。修无功能。下劣浅道。大遮诸佛
真实正法。如是愚人诚难治之。三世诸佛。一切菩萨。
无有一佛亦一菩萨。不依知见成佛正道。修无益验。
巳成佛道。当成佛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
何为知见差路障魔。当有十类。一者禅坐不得迷魔。
二者辨达不悟迷魔。三者凡圣不别见魔。四者虑难
不发见魔。五者虑易差路迷魔。六者知见不修见魔。
七者能修不见迷魔。八者见空不中迷魔。九者见灭
不实迷魔。十者心教不同见魔。如是等有无量魔见。
但以略示此十类魔。学士观察。勿堕此中。何为禅坐
不得迷魔。趣向知见。一乘道人。为工夫故。修行禅定。
从朝至晚。从夕至晓。但空静虑。日久年久。如是渐了
见无。物心寂然空。无想无念。见此空。入为是佛性道。
我禅中。得佛知见。更无顾故。不知诸佛知见道者。心
来。设此方便神验法者。第一为欲难救罪人。能救令
入解脱门也。是故诸佛以初五功为真实设。第二亦
以慈悲心故。于现世生。欲天下平万姓安故。以后五
功为次。实设其馀有验。皆是咒力自然功验。自然此
愚人。著其神验种种奇怪无益名誉。忘失本意成佛
实验。泷水逆流山岳移他。咒缚鬼神。咒水为汤。是事
何益。但实得脱。有道沙门。令损国水之逆流。令害人
鬼咒。之缚者。是有益故。即是佛事。除如是术。彼邪验
人。时见此经。知见道人。还作诽为无功无德。谓道人
愚痴。不知我有功德。修无功能。下劣浅道。大遮诸佛
真实正法。如是愚人诚难治之。三世诸佛。一切菩萨。
无有一佛亦一菩萨。不依知见成佛正道。修无益验。
巳成佛道。当成佛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
何为知见差路障魔。当有十类。一者禅坐不得迷魔。
二者辨达不悟迷魔。三者凡圣不别见魔。四者虑难
不发见魔。五者虑易差路迷魔。六者知见不修见魔。
七者能修不见迷魔。八者见空不中迷魔。九者见灭
不实迷魔。十者心教不同见魔。如是等有无量魔见。
但以略示此十类魔。学士观察。勿堕此中。何为禅坐
不得迷魔。趣向知见。一乘道人。为工夫故。修行禅定。
从朝至晚。从夕至晓。但空静虑。日久年久。如是渐了
见无。物心寂然空。无想无念。见此空。入为是佛性道。
我禅中。得佛知见。更无顾故。不知诸佛知见道者。心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0a 页 X01-0450.png
是圣是智。是觉是理。但空寂体。是知一端。又未真实。
如是久修。习练定心。得定中静。又以非真佛性故。无
起时静。故于定中。心静空净起故。定时心散。生平有
人道之定时起时。心差别非于此。又迷不知心散。是
依不得实知见故。还唯心散。是依修禅尚未练。故益
修空定。随修入空。唯见绝空了。不得实佛知见道。学
者须知。勿入此魔。若误入者。设经劫数。不得知见。魔
恐此魔。何为辨达不悟迷魔。趣向见知。一乘道人。见
维摩等住不思议解脱大士。机辨活发。无碍自在。思
知见性机辨妙。而专代辨达。行住座卧。唯行机活。久
修之故。终得习练。而至得自在。而惟我巳得诸佛知
见辨自在。心不顾理。理不知诸佛知见道者。是诚是
雅。是静是德。但辨达机德。是知见一端。而未真实。
天鬼领气障魔十。一高智破戒报魔。二持戒轻智报
魔。三修定著怪报魔。四智戒四见报魔。五依宝不法
报魔。六妙解无报报魔。七智行慢心报魔。八有智无
质报魔。九表学诳人报魔。十长辨乐轮报魔。外道邪
见障魔。一归气断灭见魔。二成神无果见魔。释中邪
解障魔四。一文字博学见魔。二肝文要约见魔。三易
行倦厌见魔。四难行奇怪见魔。知见差路障魔十。一
禅座不得迷魔。二辨达不悟迷魔。三凡圣不别见魔。
四虑难不发迷魔。五虑易差别路魔。六知见不修迷
魔。七能修不见迷魔。八见空不中迷魔。九见灭不实
迷魔。十心教不同迷魔。
如是久修。习练定心。得定中静。又以非真佛性故。无
起时静。故于定中。心静空净起故。定时心散。生平有
人道之定时起时。心差别非于此。又迷不知心散。是
依不得实知见故。还唯心散。是依修禅尚未练。故益
修空定。随修入空。唯见绝空了。不得实佛知见道。学
者须知。勿入此魔。若误入者。设经劫数。不得知见。魔
恐此魔。何为辨达不悟迷魔。趣向见知。一乘道人。见
维摩等住不思议解脱大士。机辨活发。无碍自在。思
知见性机辨妙。而专代辨达。行住座卧。唯行机活。久
修之故。终得习练。而至得自在。而惟我巳得诸佛知
见辨自在。心不顾理。理不知诸佛知见道者。是诚是
雅。是静是德。但辨达机德。是知见一端。而未真实。
天鬼领气障魔十。一高智破戒报魔。二持戒轻智报
魔。三修定著怪报魔。四智戒四见报魔。五依宝不法
报魔。六妙解无报报魔。七智行慢心报魔。八有智无
质报魔。九表学诳人报魔。十长辨乐轮报魔。外道邪
见障魔。一归气断灭见魔。二成神无果见魔。释中邪
解障魔四。一文字博学见魔。二肝文要约见魔。三易
行倦厌见魔。四难行奇怪见魔。知见差路障魔十。一
禅座不得迷魔。二辨达不悟迷魔。三凡圣不别见魔。
四虑难不发迷魔。五虑易差别路魔。六知见不修迷
魔。七能修不见迷魔。八见空不中迷魔。九见灭不实
迷魔。十心教不同迷魔。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0b 页 X01-0450.png
* 往生品第七
白佛言。世尊四十馀年所说经中。常说应念应称佛
名。如药师佛阿弥陀佛。以心相念。以相舌称。得何功
德。佛言天王有四种义。一者亲近大圣。二者愿乐圣
□道。三者加受圣助。四者因缘圣入。以如是义。说功
德大。白佛言。世尊复说常念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
菩萨。普贤。弥勒。是亦云何。佛言天王说。念观音此菩
萨从耳根圆通。起大智慧。其智慧体。即大慈悲。其慈
悲心。即大行愿。是即一切诸佛道体。一切众生如是
行道。念文殊者得大智慧。念普贤者入大行愿。念弥
勒得者得大慈悲智。悲行者。佛道大纲。过去诸佛。现
在诸佛。未来诸佛。东西南北上下诸佛。及其大法。无
一入悲智行。佛法无一如来非智行得成佛者。无一
众生非非悲智行当成佛者。若说智悲行外有一成
佛之法。是外道说。非七佛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
切菩萨。为智悲行。难行苦行。度自化他。巳成佛道。当
成佛道。无有一佛及一菩萨不自修行智悲行道。而
依他佛他菩萨力得成佛道。若说有不自修行功。依
他力。得成佛道者。是波旬说。非说。佛说。白佛言。世尊
何故。修诸善功德及观佛称名。往生净土。其故云何。
佛言天王。初心菩萨。及下根士。大恐于此娑婆国。行
六度万行。及修开悟佛知见道。或有倦劳。或有退转。
以佛方便。净土成就根力而还。此土欲令成满万善
大行。而说此义。于如是类修行人中。有二种机。一者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0c 页 X01-0450.png
今生得利胜义。二者后生得利劣机。何为今生得利
胜机。初心中有利根敏慧。开见经道。即解彼佛阿弥
陀及我释迦佛。建愿示诲。劝往生者。是即诸佛善巧。
所以不得止。说其真实。为令诸众生修行普贤大道
是也。不求往生。即向普贤大道而行。即成大根菩萨。
或有菩萨为往生故。观佛身时见巳身了。是心是佛。
悟是理时。顿知此土时全是净土。不转是身。即是佛
身。应时知得。成就根力。不借往生。真行方善。或有菩
萨。为往生故。修行念佛者。不可得具十大心念。如巳
前依弥勒菩萨问之所答。是十念者。一切菩萨修行
本念。为念佛故。常修十念。念念通彻于十念者。即得
成就菩萨大行。不借往生。直行万善。或有菩萨。为往
生故。修行三心。无暴。无散。无乱。无垢。无邪。是得至诚
心。于其心相。无伪。无欺。无焰。无妄。无疑。无贪。无瞋。是
施是戒。是智是理。是慧入悲。是敬是让。是义是理。是
观音心。是即佛心。得大深心。于其心相。无粗无动。无
散无乱。无卒无暴。无暗无迷。是忍是定。是慧是觉。是
见是辨。是明是审。是慎是虑。是文殊心。入即佛心。得
发愿心。于其心相。无厌无倦。无懈无休。无退无转。无
放无逸。是进是方。是愿是力。是勇是猛。是活是发。是
格是致。是普贤心。是即佛心。是三心者。菩萨真行。心
心成就。即得大道。不借往生。直行万善。或菩萨能知
佛虑。能闻佛说。为往生故。修往生行。闻说唯称佛名。
修有福者。皆得胎生。或宫殿中。或莲华中。经五百岁
胜机。初心中有利根敏慧。开见经道。即解彼佛阿弥
陀及我释迦佛。建愿示诲。劝往生者。是即诸佛善巧。
所以不得止。说其真实。为令诸众生修行普贤大道
是也。不求往生。即向普贤大道而行。即成大根菩萨。
或有菩萨为往生故。观佛身时见巳身了。是心是佛。
悟是理时。顿知此土时全是净土。不转是身。即是佛
身。应时知得。成就根力。不借往生。真行方善。或有菩
萨。为往生故。修行念佛者。不可得具十大心念。如巳
前依弥勒菩萨问之所答。是十念者。一切菩萨修行
本念。为念佛故。常修十念。念念通彻于十念者。即得
成就菩萨大行。不借往生。直行万善。或有菩萨。为往
生故。修行三心。无暴。无散。无乱。无垢。无邪。是得至诚
心。于其心相。无伪。无欺。无焰。无妄。无疑。无贪。无瞋。是
施是戒。是智是理。是慧入悲。是敬是让。是义是理。是
观音心。是即佛心。得大深心。于其心相。无粗无动。无
散无乱。无卒无暴。无暗无迷。是忍是定。是慧是觉。是
见是辨。是明是审。是慎是虑。是文殊心。入即佛心。得
发愿心。于其心相。无厌无倦。无懈无休。无退无转。无
放无逸。是进是方。是愿是力。是勇是猛。是活是发。是
格是致。是普贤心。是即佛心。是三心者。菩萨真行。心
心成就。即得大道。不借往生。直行万善。或菩萨能知
佛虑。能闻佛说。为往生故。修往生行。闻说唯称佛名。
修有福者。皆得胎生。或宫殿中。或莲华中。经五百岁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1a 页 X01-0451.png
十二劫。不见佛身。不闻正法。若有开悟五大智者。即
得化生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所宝座之上。即
见如来。即闻正法。即发信心。速解五智。所谓佛智者。
心佛众生。圆通根本。普贤菩萨法界大智。不思入智
者。菩萨所住。不思议解脱。□□菩萨大权方便自在
大智不可言智者。真空妙空。文殊菩萨般若大智无
等无偏最上胜智者。诸佛知见。观音菩萨一乘大智。
往生修行菩萨。欲得彼化生故。修行五智。阿弥陀佛
以本愿力。加被开悟。如是五智。即證诸佛无上大道
不借往生。直行万善。如是四辈名为今生得利胜机。
何为后生得利劣机。若有下根愚痴菩萨。虽见如是
诸佛方便。不解不觉。不志菩萨大修行道。唯念著于
彼佛国土快乐长寿。愚人是也。或有菩萨。唯称名号。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一心不乱。唯入此道。不见他人
是非好恶。不思他法胜劣高下。不对住他行。毁誉信
难。不向他教远近向背。唯恐自巳罪咎邪恶。唯忏自
巳散乱粗动。唯责自巳无道无法。唯愧自巳不正不
和。修一心故。自然成善忘欲。亦忘邪见。及忘邪智。无
罪无逆。自然作成孝养慈悲柔和质直安乐之心。命
终时至。远离诸执诸著。即离生死。往生极乐下品莲
华胎生之中。无苦无恼。安乐欢喜。经多少劫时开莲
华。即见彼佛无上相好。即闻彼佛说一乘法。渐开圣
悟。次得圣位。或有菩萨强欲强恶。常作杀生。深著肉
味。偷盗他财。大求富福衣服殿屋。美色乱行。忧悲短
得化生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所宝座之上。即
见如来。即闻正法。即发信心。速解五智。所谓佛智者。
心佛众生。圆通根本。普贤菩萨法界大智。不思入智
者。菩萨所住。不思议解脱。□□菩萨大权方便自在
大智不可言智者。真空妙空。文殊菩萨般若大智无
等无偏最上胜智者。诸佛知见。观音菩萨一乘大智。
往生修行菩萨。欲得彼化生故。修行五智。阿弥陀佛
以本愿力。加被开悟。如是五智。即證诸佛无上大道
不借往生。直行万善。如是四辈名为今生得利胜机。
何为后生得利劣机。若有下根愚痴菩萨。虽见如是
诸佛方便。不解不觉。不志菩萨大修行道。唯念著于
彼佛国土快乐长寿。愚人是也。或有菩萨。唯称名号。
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一心不乱。唯入此道。不见他人
是非好恶。不思他法胜劣高下。不对住他行。毁誉信
难。不向他教远近向背。唯恐自巳罪咎邪恶。唯忏自
巳散乱粗动。唯责自巳无道无法。唯愧自巳不正不
和。修一心故。自然成善忘欲。亦忘邪见。及忘邪智。无
罪无逆。自然作成孝养慈悲柔和质直安乐之心。命
终时至。远离诸执诸著。即离生死。往生极乐下品莲
华胎生之中。无苦无恼。安乐欢喜。经多少劫时开莲
华。即见彼佛无上相好。即闻彼佛说一乘法。渐开圣
悟。次得圣位。或有菩萨强欲强恶。常作杀生。深著肉
味。偷盗他财。大求富福衣服殿屋。美色乱行。忧悲短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1b 页 X01-0451.png
命。强求长寿。欲无顶绝。不知世理。暗心迷倒。圣人下
教。贤人示化。尚不云何如是愚人。随于其人。其性其
意。闻说极乐世界妙事百宝庄严。宝珠充满。百味饮
食。甘露涌勃游行自在。无不随意。菩萨众生。寿命无
量无数沙劫。神仙不及。人相好妙美。绝口天女。欢乐
无尽。无昼夜春秋不来。无寒无热。如仙宫年。尚于彼
宫。绝出无对。言语道断。心行所灭。令诸愚人欲所欲
达愿乐往生。渐渐增进佛境界。乐改恶行。善合于圣
道。远离邪毒。现世安乐。命终如愿。即往极乐。莲华胎
生。时至开华。见净土相。绝出人间仙宫天堂。所愿满
足。修菩萨行。终至菩提。如是二辈。名为后生得劣机。
人相有如是等。二种得利。大利益故。诸佛如来往生
他方佛土。唯除以自愚痴无智。不知道理。闇昧之心。
而忘了解圣教义理。以自为胜。以他为劣。以私智教
他人。欲作自愚伴。以此劣行为胜。于其最上胜行。云
何除之。是谤正法。背彼如来本愿故。云何背彼本愿
心也。彼阿弥陀佛常说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
方一切众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为其本意。入
守常护。娑婆世界修行大道。不以极乐住安修行。为
其本意。但发弘愿。令得往生一心。愚人不堪于此修
行成。故尔。不得止。立往生愿。彼佛心念。无隔娑婆安
养之思。娑婆安养。一通平等。此界他界。更无有差。彼
佛心念无隔。念念他之心。何以故。尔一佛众佛。众佛
一佛法身一体。此佛他佛。无有差故。人间大君。尚无
教。贤人示化。尚不云何如是愚人。随于其人。其性其
意。闻说极乐世界妙事百宝庄严。宝珠充满。百味饮
食。甘露涌勃游行自在。无不随意。菩萨众生。寿命无
量无数沙劫。神仙不及。人相好妙美。绝口天女。欢乐
无尽。无昼夜春秋不来。无寒无热。如仙宫年。尚于彼
宫。绝出无对。言语道断。心行所灭。令诸愚人欲所欲
达愿乐往生。渐渐增进佛境界。乐改恶行。善合于圣
道。远离邪毒。现世安乐。命终如愿。即往极乐。莲华胎
生。时至开华。见净土相。绝出人间仙宫天堂。所愿满
足。修菩萨行。终至菩提。如是二辈。名为后生得劣机。
人相有如是等。二种得利。大利益故。诸佛如来往生
他方佛土。唯除以自愚痴无智。不知道理。闇昧之心。
而忘了解圣教义理。以自为胜。以他为劣。以私智教
他人。欲作自愚伴。以此劣行为胜。于其最上胜行。云
何除之。是谤正法。背彼如来本愿故。云何背彼本愿
心也。彼阿弥陀佛常说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
方一切众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为其本意。入
守常护。娑婆世界修行大道。不以极乐住安修行。为
其本意。但发弘愿。令得往生一心。愚人不堪于此修
行成。故尔。不得止。立往生愿。彼佛心念。无隔娑婆安
养之思。娑婆安养。一通平等。此界他界。更无有差。彼
佛心念无隔。念念他之心。何以故。尔一佛众佛。众佛
一佛法身一体。此佛他佛。无有差故。人间大君。尚无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1c 页 X01-0451.png
我。而念自念他。心不作差。何况于果满地如来。梵王
果报尚清净。而天上天下。目不见差。何况于果满地
如来。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于巳前。说光明遍照念
佛众生。此事云何。佛言。阿难。此光明照非有念我念
他差别。照之境界。众生能观佛三昧。三昧成见。是心
是佛。解法身理。通一乘道。法身光明常照十方。更无
照。彼照是差别。自心合彼光明。则自当于此光。唯有
彼佛因地本愿。取之不舍。白佛言。世尊。菩萨成就观
佛十念三心五智。其法何巳成就一。其菩萨永留此
土。定不可求往生净土。佛言阿难。若菩萨在无佛世
界。恋慕如来。欲得生他方净土。见佛闻法。受法乐乐
者。谓于法中成就一者。即得往生他方净土。及生都
率。于极乐者即得往生上品上生。时见彼尊阿弥陀
佛观音势至一切菩萨。即游他见一切佛。即闻正法
妙法华经华严般若一切大乘。于都率者亦得往生
四十九重摩尼宝殿。亲直见我牟尼佛。阿弥陀佛。阿
閦宝生药师佛等。即见供养教主。弥勒。观音菩萨。普
贤菩萨。文殊。地藏。维摩诰。及虚空藏等。难见菩萨及
见供养不动威德夜叉三世难见明王。亦见供养辨
才吉祥。多闻王等菩萨大天。亦复即见摩阿迦叶。舍
利弗等。菩萨声闻。即闻大乘。成佛法也。白佛言。世尊
入养都率。以何为难得安往生土。佛言阿难都率天
宫。是有漏土。一切凡夫修行十善。念彼弥勒。即得往
生。念药师佛。念观世音普贤文殊。一切亦然。诸佛常
果报尚清净。而天上天下。目不见差。何况于果满地
如来。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于巳前。说光明遍照念
佛众生。此事云何。佛言。阿难。此光明照非有念我念
他差别。照之境界。众生能观佛三昧。三昧成见。是心
是佛。解法身理。通一乘道。法身光明常照十方。更无
照。彼照是差别。自心合彼光明。则自当于此光。唯有
彼佛因地本愿。取之不舍。白佛言。世尊。菩萨成就观
佛十念三心五智。其法何巳成就一。其菩萨永留此
土。定不可求往生净土。佛言阿难。若菩萨在无佛世
界。恋慕如来。欲得生他方净土。见佛闻法。受法乐乐
者。谓于法中成就一者。即得往生他方净土。及生都
率。于极乐者即得往生上品上生。时见彼尊阿弥陀
佛观音势至一切菩萨。即游他见一切佛。即闻正法
妙法华经华严般若一切大乘。于都率者亦得往生
四十九重摩尼宝殿。亲直见我牟尼佛。阿弥陀佛。阿
閦宝生药师佛等。即见供养教主。弥勒。观音菩萨。普
贤菩萨。文殊。地藏。维摩诰。及虚空藏等。难见菩萨及
见供养不动威德夜叉三世难见明王。亦见供养辨
才吉祥。多闻王等菩萨大天。亦复即见摩阿迦叶。舍
利弗等。菩萨声闻。即闻大乘。成佛法也。白佛言。世尊
入养都率。以何为难得安往生土。佛言阿难都率天
宫。是有漏土。一切凡夫修行十善。念彼弥勒。即得往
生。念药师佛。念观世音普贤文殊。一切亦然。诸佛常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2a 页 X01-0452.png
在于此宫中。一切凡夫。常见诸佛。此土即是三世诸
佛补所土故。极乐世界净琉璃土。有此宫中。譬如维
摩断取东方欢喜国土入其室中。阿閦如来在于室
中。彼断取故。会毕时则其土还本。是宫即是补所土
故。三世常住。不还本所。依如是理。凡夫往生都率为
易。安养世界无漏土故未尽。比丘亦不得往。何以故
尔。虽巳尽漏。是小结。漏道行。彼安乐土大乘土故。以
是为难。但有往生。一切凡夫依二生者。云何二生。是
此依彼阿弥陀佛本愿力故。以方便功。造作莲华。其
品分九。华中胎生。上者一宿。下者十二大劫经中。随
其功德大小多入或其罪障轻重多少。莲华开有少
迟速。不同。所谓二生。其一生者。现生命终。从此土生。
于莲华中。此莲华者虽有彼土。莲华中者亦非彼土。
经多少劫。自然合于诸佛大道。忏悔先罪。罪巳消灭。
自然开悟。修行大道。是为一生。大道行时。莲华即开。
其时实生安乐世界。阿弥陀佛。诸大菩萨。围绕住所。
是实往生。为是二生。亦有九品。外有一生。此有四辈。
一者修行六度。开悟发智。菩萨道人即得直生弥陀
佛前。二者漏尽大阿罗汉忽回心发大乘道心。亦修
其道。即得直生。阿弥陀佛前。三者虽未得尽诸漏。亦
虽未得六波罗密。受持法华一佛乘典。如说修行。随
分。达得于佛智见。开示悟入。即得直生弥陀佛前。四
者受持无上神咒。毗卢遮那。阿閦宝生。不空成就阿
弥陀佛。三世诸佛。一同总持神便咒术。诸秘神咒。诸
佛补所土故。极乐世界净琉璃土。有此宫中。譬如维
摩断取东方欢喜国土入其室中。阿閦如来在于室
中。彼断取故。会毕时则其土还本。是宫即是补所土
故。三世常住。不还本所。依如是理。凡夫往生都率为
易。安养世界无漏土故未尽。比丘亦不得往。何以故
尔。虽巳尽漏。是小结。漏道行。彼安乐土大乘土故。以
是为难。但有往生。一切凡夫依二生者。云何二生。是
此依彼阿弥陀佛本愿力故。以方便功。造作莲华。其
品分九。华中胎生。上者一宿。下者十二大劫经中。随
其功德大小多入或其罪障轻重多少。莲华开有少
迟速。不同。所谓二生。其一生者。现生命终。从此土生。
于莲华中。此莲华者虽有彼土。莲华中者亦非彼土。
经多少劫。自然合于诸佛大道。忏悔先罪。罪巳消灭。
自然开悟。修行大道。是为一生。大道行时。莲华即开。
其时实生安乐世界。阿弥陀佛。诸大菩萨。围绕住所。
是实往生。为是二生。亦有九品。外有一生。此有四辈。
一者修行六度。开悟发智。菩萨道人即得直生弥陀
佛前。二者漏尽大阿罗汉忽回心发大乘道心。亦修
其道。即得直生。阿弥陀佛前。三者虽未得尽诸漏。亦
虽未得六波罗密。受持法华一佛乘典。如说修行。随
分。达得于佛智见。开示悟入。即得直生弥陀佛前。四
者受持无上神咒。毗卢遮那。阿閦宝生。不空成就阿
弥陀佛。三世诸佛。一同总持神便咒术。诸秘神咒。诸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2b 页 X01-0452.png
佛秘咒。所咒咒成。是故能成。非是诸佛私助私成。是
咒法成。咒恶成善。咒迷成觉。咒罪成福。咒凡成圣。咒
障成净。咒难成易。于咒力者。一切诸佛所不及力。意
念圆月中座五佛毗卢如来。放黄色光。阿閦青光。宝
生赤光。阿弥陀白光。不空紫光。右手能作五色光印。
口诵神咒光明真言。咒自咒他。即成法身。即得直生
弥陀佛前。是咒往生一切不择善人恶人智人愚人。
佛力不及。但咒力成。唯有一障于过去世。不结缘者。
不殖因者。不遇此咒者。虽有遇咒。不发信心。为失大
利。如是恶人。五佛诸佛不云之何。白佛言。世尊若有
恶人。闻此咒力。有如是功。以咒力故。还作恶行。为云
何之。佛言阿难。如汝所言依其理故。诸佛秘之。不妄
授人。唯有宿善。得遇此咒。虽然如是。信心持咒。依三
密力。自然忘恶。自然去罪。心身清净。作善人也。白佛
言。世尊巳前所说。十念生为下品下生。今为十念。化
生往生。云何解之。佛言阿难。巳前说者。临命终时依
知识教。具足十念。日□恶逆。其时功少。是故往生下
品下生。今所说者。常修十念至十念道道人是也。是
故往生宝座之上。白佛言。世尊。如阿弥陀本愿言者
除五逆生及谤法生。亦如下品下生人者。谤法五逆
皆得往生。云何如是有差别也。佛言阿难。如本愿言
是皆彼佛。成往生法故除之耳。若彼如来念我佛故
曲今逆罪。恶人往生。是不当理。若有尔者。阿弥陀佛。
不成就愿。不成佛道。应堕无理罪过之中。非是大圣。
咒法成。咒恶成善。咒迷成觉。咒罪成福。咒凡成圣。咒
障成净。咒难成易。于咒力者。一切诸佛所不及力。意
念圆月中座五佛毗卢如来。放黄色光。阿閦青光。宝
生赤光。阿弥陀白光。不空紫光。右手能作五色光印。
口诵神咒光明真言。咒自咒他。即成法身。即得直生
弥陀佛前。是咒往生一切不择善人恶人智人愚人。
佛力不及。但咒力成。唯有一障于过去世。不结缘者。
不殖因者。不遇此咒者。虽有遇咒。不发信心。为失大
利。如是恶人。五佛诸佛不云之何。白佛言。世尊若有
恶人。闻此咒力。有如是功。以咒力故。还作恶行。为云
何之。佛言阿难。如汝所言依其理故。诸佛秘之。不妄
授人。唯有宿善。得遇此咒。虽然如是。信心持咒。依三
密力。自然忘恶。自然去罪。心身清净。作善人也。白佛
言。世尊巳前所说。十念生为下品下生。今为十念。化
生往生。云何解之。佛言阿难。巳前说者。临命终时依
知识教。具足十念。日□恶逆。其时功少。是故往生下
品下生。今所说者。常修十念至十念道道人是也。是
故往生宝座之上。白佛言。世尊。如阿弥陀本愿言者
除五逆生及谤法生。亦如下品下生人者。谤法五逆
皆得往生。云何如是有差别也。佛言阿难。如本愿言
是皆彼佛。成往生法故除之耳。若彼如来念我佛故
曲今逆罪。恶人往生。是不当理。若有尔者。阿弥陀佛。
不成就愿。不成佛道。应堕无理罪过之中。非是大圣。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2c 页 X01-0452.png
如彼下品下生人者。依智识教。至诚忏悔先恶先罪。
一切舍恶。改心清净。即成正心。具足十念。成改新人。
当知是人正心无罪。而善人徒。是自往生。非彼佛私。
亦复如来加被力者。是人即是善人之徒。云何彼佛
不加被之。不论凡圣。于生一生。谓善人生。则为都率
天宫是易。为安养难。亦论凡圣。于生二生。谓恶人生。
则为安养世界是易。为都率难。唯于依咒。三密行与
行一乘道。佛知见者。安养都率。同共为易。更无有难。
白佛言。世尊于三密行咒。与印下凡夫下愚能堪修
之。于心月者。更所不堪。应云何行。佛言阿难。真言行
人。有四种根。上智行人。三。
薄伽梵在楞伽山中。为大慧菩萨等天仙大众。说极
大乘法。佛告阿难。汝等人天实欲成佛。当直修如来
真实禅。治身治口治意。以其散乱者。能入自觉圣智
境界。成就无上佛身。阿难当知。其禅那者。以三种义。
成就其体。一者工夫法相法理。解除邪理。證致正理。
二者摄取圣道。正心解治放心。證得道心。三者会感
三昧觉道解。转凡质證成圣果。佛告阿难。是如来禅
有前方禅中得道禅后真实禅。云何方便禅当观毗
卢遮那佛空理一道身。是此毗卢遮那如来。法性虚
空体法界身。遍一切界。佛告阿难。先欲观如来虚空
体。当□观得自巳一切心体。无相绝离。寂灭空莫。而
无一毛。我(我所有)是一虚无佛法身。观之了令心为绝
空真际体。而得一切无动境。是为定成。能入毕者。离
一切舍恶。改心清净。即成正心。具足十念。成改新人。
当知是人正心无罪。而善人徒。是自往生。非彼佛私。
亦复如来加被力者。是人即是善人之徒。云何彼佛
不加被之。不论凡圣。于生一生。谓善人生。则为都率
天宫是易。为安养难。亦论凡圣。于生二生。谓恶人生。
则为安养世界是易。为都率难。唯于依咒。三密行与
行一乘道。佛知见者。安养都率。同共为易。更无有难。
白佛言。世尊于三密行咒。与印下凡夫下愚能堪修
之。于心月者。更所不堪。应云何行。佛言阿难。真言行
人。有四种根。上智行人。三。
薄伽梵在楞伽山中。为大慧菩萨等天仙大众。说极
大乘法。佛告阿难。汝等人天实欲成佛。当直修如来
真实禅。治身治口治意。以其散乱者。能入自觉圣智
境界。成就无上佛身。阿难当知。其禅那者。以三种义。
成就其体。一者工夫法相法理。解除邪理。證致正理。
二者摄取圣道。正心解治放心。證得道心。三者会感
三昧觉道解。转凡质證成圣果。佛告阿难。是如来禅
有前方禅中得道禅后真实禅。云何方便禅当观毗
卢遮那佛空理一道身。是此毗卢遮那如来。法性虚
空体法界身。遍一切界。佛告阿难。先欲观如来虚空
体。当□观得自巳一切心体。无相绝离。寂灭空莫。而
无一毛。我(我所有)是一虚无佛法身。观之了令心为绝
空真际体。而得一切无动境。是为定成。能入毕者。离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3a 页 X01-0453.png
一切烦恼。永无归生死。是名前方便禅。亦名大乘初
门入道观。佛告阿难。云何中得道禅。菩萨欲观如来
法界身。当观自巳一个心相。元来妙理。圆满微尘藏
海。而自成自觉圣智体。常乐我净德。此有五菩萨德。
当修行是如来禅道。云何五菩萨德。今思过去无数
大劫。于阿弥拿之阿弥拿。劫前之阿僧祇之阿僧祇
劫前。出世阿弥拿之阿弥拿诸佛。阿僧祇之阿僧祇
诸佛于其诸佛。有一毗卢遮那佛。此毗卢遮那佛一
躬。分定慧身成二菩萨。第一智慧身菩萨。其名曰应
声菩萨。是毗卢遮那佛右身分也。第二禅定身菩萨。
其名曰普贤菩萨。是毗卢遮那佛左身分也。应声菩
萨。依智慧本体。分理智悲三体成三菩萨。元身理法。
是应声菩萨也。右手智慧。是空藏菩萨也。左手慈悲。
是地藏菩萨也。普贤菩萨依禅定本体。分智行二体。
成二菩萨。元身行愿。是普贤菩萨别身知见。是文殊
菩萨也。应声菩萨住行愿。西方主东方慈悲普贤菩
萨。住慈悲。东方主西方愿空藏菩萨住智慧行。南方
主北方仪业。文殊菩萨住仪业。北方主南方智慧。地
藏菩萨住诚信。中央主四方德用。故是一菩萨娑婆
有缘菩萨。此五菩萨法身自体周遍法界。故等流。而
成人天众生五理性心。云何五理性心。一释迦理性
心菩萨当观自巳元心。有一个大慈大悲心。是诸佛
心。是诸天心。世间有善人。是天地顺生。人世能饶益
世间。为是人生慈悲。是自然理性具心也。束诸心成
门入道观。佛告阿难。云何中得道禅。菩萨欲观如来
法界身。当观自巳一个心相。元来妙理。圆满微尘藏
海。而自成自觉圣智体。常乐我净德。此有五菩萨德。
当修行是如来禅道。云何五菩萨德。今思过去无数
大劫。于阿弥拿之阿弥拿。劫前之阿僧祇之阿僧祇
劫前。出世阿弥拿之阿弥拿诸佛。阿僧祇之阿僧祇
诸佛于其诸佛。有一毗卢遮那佛。此毗卢遮那佛一
躬。分定慧身成二菩萨。第一智慧身菩萨。其名曰应
声菩萨。是毗卢遮那佛右身分也。第二禅定身菩萨。
其名曰普贤菩萨。是毗卢遮那佛左身分也。应声菩
萨。依智慧本体。分理智悲三体成三菩萨。元身理法。
是应声菩萨也。右手智慧。是空藏菩萨也。左手慈悲。
是地藏菩萨也。普贤菩萨依禅定本体。分智行二体。
成二菩萨。元身行愿。是普贤菩萨别身知见。是文殊
菩萨也。应声菩萨住行愿。西方主东方慈悲普贤菩
萨。住慈悲。东方主西方愿空藏菩萨住智慧行。南方
主北方仪业。文殊菩萨住仪业。北方主南方智慧。地
藏菩萨住诚信。中央主四方德用。故是一菩萨娑婆
有缘菩萨。此五菩萨法身自体周遍法界。故等流。而
成人天众生五理性心。云何五理性心。一释迦理性
心菩萨当观自巳元心。有一个大慈大悲心。是诸佛
心。是诸天心。世间有善人。是天地顺生。人世能饶益
世间。为是人生慈悲。是自然理性具心也。束诸心成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3b 页 X01-0453.png
爱和心。束诸业成抚育业。是心是业。纯善心纯善业
也。世间有恶人。是天地逆生人也。会灾厄苦害。为是
人生悲心。是自然理性具心也。束诸心成恻怜心。束
诸业。成救济业是心是业。纯善心纯善业也。向父母
成孝。向子仆成慧。是心最上善心也。此心为天之性。
而覆盖育养万物。能练熟此心。成常恒不变之位。是
为定成二阿施理性心。菩萨当观自巳心理。有一个
义理坚固心。为是菩萨行。是天众道。一切世间皆依
义正乎而立。依道理而利。是心是道心。是理是道理
善人依之得利。非于义理心有利心。道理自有利。恶
人为焉被尅。非于义理心有尅心。道理自为尅。是心
向君主成忠。向众伦成宜。此心为天之体。而坚同保
持。能练熟此心。成常恒不变之位。是为定成三尸迦
理性心。菩萨当观自巳心理。有一个敬仪节格心。是
上天法是众圣法。其体常不变。其用应于时。大梵王。
天定是法于天。金轮圣王。定是法于地诸佛。定是法
于法界。菩萨定是法于人常。是心是正心。是法是正
法。是心能成世间方法及天地之尊卑上下位。能缘
熟此心。成常恒不变之位。是为定成四般若理性心。
菩萨当观自巳心理。有一个智慧照明心。是诸佛光。
是诸天明世间有山原溪谷河海桥船。无光明。则何
行往云。人间有物事是非万法迷悟。无智考。则何执
行云。多大少小。皆智慧之任也。能练熟此心。成常恒
不变之位。是为定成五昙末理性心。菩萨当观自巳
也。世间有恶人。是天地逆生人也。会灾厄苦害。为是
人生悲心。是自然理性具心也。束诸心成恻怜心。束
诸业。成救济业是心是业。纯善心纯善业也。向父母
成孝。向子仆成慧。是心最上善心也。此心为天之性。
而覆盖育养万物。能练熟此心。成常恒不变之位。是
为定成二阿施理性心。菩萨当观自巳心理。有一个
义理坚固心。为是菩萨行。是天众道。一切世间皆依
义正乎而立。依道理而利。是心是道心。是理是道理
善人依之得利。非于义理心有利心。道理自有利。恶
人为焉被尅。非于义理心有尅心。道理自为尅。是心
向君主成忠。向众伦成宜。此心为天之体。而坚同保
持。能练熟此心。成常恒不变之位。是为定成三尸迦
理性心。菩萨当观自巳心理。有一个敬仪节格心。是
上天法是众圣法。其体常不变。其用应于时。大梵王。
天定是法于天。金轮圣王。定是法于地诸佛。定是法
于法界。菩萨定是法于人常。是心是正心。是法是正
法。是心能成世间方法及天地之尊卑上下位。能缘
熟此心。成常恒不变之位。是为定成四般若理性心。
菩萨当观自巳心理。有一个智慧照明心。是诸佛光。
是诸天明世间有山原溪谷河海桥船。无光明。则何
行往云。人间有物事是非万法迷悟。无智考。则何执
行云。多大少小。皆智慧之任也。能练熟此心。成常恒
不变之位。是为定成五昙末理性心。菩萨当观自巳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3c 页 X01-0453.png
心理。有一个诚信道源心。是萨埵德道。人依世间出
世。失此诚信。则一切万法无得其据。上四心。皆得此
地而为位。能练熟此心。成常恒不变之位。是为定成。
佛告阿难。所谓释迦理性心。以大慧大宥为事。又有
阿施理性心制之。而不救令释迦理性心恣慧恣宥。
阿施理性心。以尤成败为事。又有般若理性心制之。
而不赦令阿施理性心恣成恣败。般若理性心。以广
计远识为事。又有尸迦理性心制之。而不赦令般若
理性心恣计识。尸迦理性心。以专让专节为事。又有
昙未理性心制之。而不赦令尸迦理性心。恣让恣节
昙未理性心。以偏实唯同为事。又有释迦理性心制
之。而不赦令昙未理性心。姿实姿同。如是有互互制
诘之理。而不赦毛端之妄。佛告阿难五理性心。得其
互制。居其本位。合本理而不乱。譬如转轮圣王城。堀
石石相叠。而互制之。互诘之以不散乱坠落。而城形
坚固德。五理性心。如是互制互诘。不令过分。不令不
足。于是释迦居善。阿施居宜。般若居理。尸迦居真。昙
末居道。而各位矣。世间悉依之。大保建立。佛告阿难。
是此五理性心者。唯一心也。共有共无。唯其有以为
其成。又其无以得其善耳。如环无端。能观其元体。而
成坚固。又其应用而成。正明以使物事无量。皆致善
也而巳。如是五理性心成就者。下品在人间。修贤圣
道利自利他。令世界安乐。导众生于菩萨道中品入
神仙。修菩萨道。化龙鬼妖魅导佛道。保护世界。上品
世。失此诚信。则一切万法无得其据。上四心。皆得此
地而为位。能练熟此心。成常恒不变之位。是为定成。
佛告阿难。所谓释迦理性心。以大慧大宥为事。又有
阿施理性心制之。而不救令释迦理性心恣慧恣宥。
阿施理性心。以尤成败为事。又有般若理性心制之。
而不赦令阿施理性心恣成恣败。般若理性心。以广
计远识为事。又有尸迦理性心制之。而不赦令般若
理性心恣计识。尸迦理性心。以专让专节为事。又有
昙未理性心制之。而不赦令尸迦理性心。恣让恣节
昙未理性心。以偏实唯同为事。又有释迦理性心制
之。而不赦令昙未理性心。姿实姿同。如是有互互制
诘之理。而不赦毛端之妄。佛告阿难五理性心。得其
互制。居其本位。合本理而不乱。譬如转轮圣王城。堀
石石相叠。而互制之。互诘之以不散乱坠落。而城形
坚固德。五理性心。如是互制互诘。不令过分。不令不
足。于是释迦居善。阿施居宜。般若居理。尸迦居真。昙
末居道。而各位矣。世间悉依之。大保建立。佛告阿难。
是此五理性心者。唯一心也。共有共无。唯其有以为
其成。又其无以得其善耳。如环无端。能观其元体。而
成坚固。又其应用而成。正明以使物事无量。皆致善
也而巳。如是五理性心成就者。下品在人间。修贤圣
道利自利他。令世界安乐。导众生于菩萨道中品入
神仙。修菩萨道。化龙鬼妖魅导佛道。保护世界。上品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4a 页 X01-0454.png
生天宫。修菩萨道。保天镇地。利益众生万物。最上品
不定。或交地狱饿鬼畜生。或住人间神仙天宫。或住
他方诸佛净土。分身无量。现形无数。而行佛道。自利
他益。佛告阿难如是善心。尚有制诘。成真善也。况于
恶心。一切恶心。皆为五理性心。被制诘不能生发。佛
告阿难。生发恶心。恶事有二源。一名善过源。二名虚
无源。云何善过源。五理性心。偏过于一以不五者并
在。亦复一一长过。不五者制诘。则其佛性之理性。为
无明妄气。遂被漂侵。为妄过。速成恶心。其慈悲者。成
爱著心。其义理者。成憎害心。其智慧者。成佞奸心。其
敬仪成謟婿心。其诚信者。成偏颇心。大损圣道。譬如
疗病人。服药治病。而过服。以还病药毒。云何虚无源。
以五理性心。不至常成。而忽放之。则于其间隙。即生
贪吝瞋恨愚惑妄想等邪意。若生此心。则此心速成
就恶作。身成杀害偷盗淫乱谩仪等邪业。口成恶口
两舌妄语绮语等邪言生而破人。损身耻名。亡子孙。
灭倒家门。死而落地狱饿鬼傍生修罗。终无离生死
轮回忧悲苦恼。汝等世。如出世六通声闻缘觉及世
间五通天神仙鬼等。若见掌中安罗果。始终森罗故。
不可委说。如是悉观世间微尘。得一切无惑一切成
德。位是为成定。是名中得道禅。亦名大乘中中常修
道观。佛告阿难。云何后真实禅。菩萨欲观如来全体
成佛身者。即以应声菩萨释迦心。修智禅离寿者相
得乐。德尽心意识有为。至无量寿佛果。證妙观察智。
不定。或交地狱饿鬼畜生。或住人间神仙天宫。或住
他方诸佛净土。分身无量。现形无数。而行佛道。自利
他益。佛告阿难如是善心。尚有制诘。成真善也。况于
恶心。一切恶心。皆为五理性心。被制诘不能生发。佛
告阿难。生发恶心。恶事有二源。一名善过源。二名虚
无源。云何善过源。五理性心。偏过于一以不五者并
在。亦复一一长过。不五者制诘。则其佛性之理性。为
无明妄气。遂被漂侵。为妄过。速成恶心。其慈悲者。成
爱著心。其义理者。成憎害心。其智慧者。成佞奸心。其
敬仪成謟婿心。其诚信者。成偏颇心。大损圣道。譬如
疗病人。服药治病。而过服。以还病药毒。云何虚无源。
以五理性心。不至常成。而忽放之。则于其间隙。即生
贪吝瞋恨愚惑妄想等邪意。若生此心。则此心速成
就恶作。身成杀害偷盗淫乱谩仪等邪业。口成恶口
两舌妄语绮语等邪言生而破人。损身耻名。亡子孙。
灭倒家门。死而落地狱饿鬼傍生修罗。终无离生死
轮回忧悲苦恼。汝等世。如出世六通声闻缘觉及世
间五通天神仙鬼等。若见掌中安罗果。始终森罗故。
不可委说。如是悉观世间微尘。得一切无惑一切成
德。位是为成定。是名中得道禅。亦名大乘中中常修
道观。佛告阿难。云何后真实禅。菩萨欲观如来全体
成佛身者。即以应声菩萨释迦心。修智禅离寿者相
得乐。德尽心意识有为。至无量寿佛果。證妙观察智。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目次¶ 第 454b 页 X01-0454.png
住无缘慈悲。以普贤菩萨阿施心。修圣禅。离众生相。
得常德。尽阿罗耶有为。至阿閦秘佛果。證大圆镜智。
住无作行愿。以空藏菩萨般若心。修自禅。离我相。得
我德。尽我我所有为。至华开敷佛果。證平等性智。住
无得福德。以吉祥菩萨尸迦心。修觉禅。离相人。得净
德。尽五根大识有为。至天鼓音佛果。證成所作智。住
无相知见。以地藏菩萨昙未心。修如来禅。离法非见。
得波罗德。尽无明惑有为。至大牟尼佛果。證法界体
智。住无漏觉果。三世诸佛皆依此道。转因成果。取正
觉名如来应供正遍智妙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名后真实禅。亦名大乘
终室得道观。佛告阿难。是修成佛禅者。下品行者。初
发心时。便成正觉。住凡夫地。即悟成佛。中品行者。得
成三时。入普贤道。上品行者。是名一生补所。最上品
行者。即是三世诸佛。佛告阿难。修是如来禅者。于前
中后位。虽未得实行实證。世间者。治人间道。下品道
者。得善人位。中品道者。得贤人位。上品道者。得圣人
位。现在明德。后生天宫。出世者。治沙门道。下品道者。
得善人位。中品道者。得觉悟位。上品道者。得三昧位。
现在妙异。后生净土。佛说此经巳。一切菩萨声闻天
仙鬼。一切人民大欢喜。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得常德。尽阿罗耶有为。至阿閦秘佛果。證大圆镜智。
住无作行愿。以空藏菩萨般若心。修自禅。离我相。得
我德。尽我我所有为。至华开敷佛果。證平等性智。住
无得福德。以吉祥菩萨尸迦心。修觉禅。离相人。得净
德。尽五根大识有为。至天鼓音佛果。證成所作智。住
无相知见。以地藏菩萨昙未心。修如来禅。离法非见。
得波罗德。尽无明惑有为。至大牟尼佛果。證法界体
智。住无漏觉果。三世诸佛皆依此道。转因成果。取正
觉名如来应供正遍智妙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名后真实禅。亦名大乘
终室得道观。佛告阿难。是修成佛禅者。下品行者。初
发心时。便成正觉。住凡夫地。即悟成佛。中品行者。得
成三时。入普贤道。上品行者。是名一生补所。最上品
行者。即是三世诸佛。佛告阿难。修是如来禅者。于前
中后位。虽未得实行实證。世间者。治人间道。下品道
者。得善人位。中品道者。得贤人位。上品道者。得圣人
位。现在明德。后生天宫。出世者。治沙门道。下品道者。
得善人位。中品道者。得觉悟位。上品道者。得三昧位。
现在妙异。后生净土。佛说此经巳。一切菩萨声闻天
仙鬼。一切人民大欢喜。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