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a 页 WYG0795-02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算全书卷五十三
             宣城梅文鼎撰
 三角法举要卷四
 或问(三角大意略具首卷中而入算取用仍有疑端/喜同学之好问事事必求其所以然故不惮为)
   (之详复以/畅厥旨)
  一三角形用正弦为比例之理
  一和较相求之理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b 页 WYG0795-0223b.png
  一用切线分外角之理
  一三较连乘之理
   附三较求角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a 页 WYG0795-0223c.png
问各角正弦与各边皆不平行何以能相为比例曰凡
 三角形一边必对一角其角大者正弦大而所对之
 边亦大角小者正弦小而所对之边亦小故边与边
 之比例如正弦与正弦也
        两正弦为两边比例图
        乙丙丁三角形丁乙边大对丙角
        丁丙边小对乙角术为以丁乙边
        比丁丙边若丙角之正弦与乙角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b 页 WYG0795-0223d.png
之正弦
解曰试以丁丙为半径作丁甲线为丙角正弦又截戊
乙如丁丙半径作戊己线为乙角正弦丁甲正弦大于
戊己故丁乙边亦大于丁丙
问丁甲何以独为丙角正弦也曰此以丁丙为半径故
 也若以丁乙为半径则丁甲即为乙角之正弦
 如图用丁乙为半径作丁甲线为乙角正弦又引丙
 丁至戊令戊丙如丁乙半径作戊己线为丙角正弦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a 页 WYG0795-0224a.png
        即见乙角之正弦丁甲小于戊己
        故丁丙边亦小于丁乙
        解曰正弦者半径所生也故必两
        半径齐同始可以较其大小前图
 截戊乙如丁丙此图引丁丙如丁乙所以同之也
三正弦递相为三边比例图
 乙丁丙钝角形丁钝角对乙丙大边丙次大角对乙
 丁次大边乙小角对丁丙小边其各边比例皆各角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b 页 WYG0795-0224b.png
 正弦之比例
        试以乙丁为半径作丁甲线为乙
        小角之正弦又引丙丁边至戊使
        戊丙如乙丁作戊己线为丙角之
        正弦又展戊丙线至庚使庚丙如乙
 丙作庚辛线为丁钝角之正弦(如此则三边皆若/弦三正弦皆若股)
 其比例为以乙丙大边(同庚/丙)比乙丁次边(同戊/丙)若丁
 钝角之正弦庚辛与丙角之正弦戊己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4a 页 WYG0795-0224c.png
 又以乙丁次大边(同戊/丙)比丁丙小边若丙角之正弦
 戊己与乙角之正弦丁甲
 又以丁丙小边比乙丙大边(同庚/丙)若乙小角之正弦
 丁甲与丁钝角之正弦庚辛
问庚辛何以为丁角正弦曰凡钝角以外角之正弦为
 正弦试作乙癸线为丁角正弦(乙丁癸角外角也故/其正弦即为丁钝角)
 (正/弦)必与庚辛等何也庚丙辛句股形与乙丙癸形等
 (庚丙弦既同乙丙又同用丙角辛/与癸又同为方角故其形必等)则庚辛必等乙癸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4b 页 WYG0795-0224d.png
 而乙癸既丁角正弦矣等乙癸之庚辛又安得不为
 丁角正弦乎(凡取正弦必齐其半径此以丁甲为乙/角正弦是用乙丁为半径也而取丙角)
 (正弦戊己必引戊丙如乙丁其丁角正弦庚也/辛又即外角之正弦乙癸是三半径皆乙丁)
        试取壬丙如丁丙作庚壬线即同
        乙丁半径则壬角同丁角壬外角
        即丁外角而庚辛正弦之半径仍
        为乙丁(庚壬同/乙丁故)
        此以庚壬当乙丁易乙丁丙形为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5a 页 WYG0795-0225a.png
 庚壬丙则庚辛正弦亦归本位与前图互明
试以各角正弦同居一象限较其弧度
 如图甲乙丙形丙角最大其正弦乙丁亦最大所对
 甲乙边亦最大甲角次大其正弦丑壬亦次大所对
        乙丙边亦次大乙角最小其正弦
        丙卯亦小所对丙甲边亦最小(丙/乙)
        (二角正弦并乙丙为半径甲角取/正弦截丑甲如乙丙亦以乙丙为)
        (半/径)乃别作一象弧(如戊/己)仍用乙丙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5b 页 WYG0795-0225b.png
        为半径(取戊庚/如乙丙)而以先所得各角
        之馀弦取度于丁作乙丁为丙角
        之正弦于壬作丑壬为甲角之正
        弦于卯作丙卯为乙角之正弦即
 如元度而各角之差数睹矣(戊庚半径既同乙丙则/丁庚即丁丙而为丙角)
 (馀弦又壬庚即甲壬为甲角馀/弦卯庚即卯乙为乙角馀弦)
 解曰角无大小以弧而知其大小今乙丁正弦其弧
 乙己是丙角最大也丑壬正弦其弧丑己是甲角次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6a 页 WYG0795-0225c.png
 大也丙卯正弦其弧丙己是乙角最小也而对边之
 大小亦如之故皆以正弦为比例也
或疑钝角之度益大其正弦反渐小而其所对之边则
 渐大何以能相为比例乎曰此易知也凡钝角正弦
 即外角之正弦而外角度原兼有馀两角之度故钝
 角之正弦必大于馀两角而得为大边之比例也
 如乙丙甲钝角形丙钝角最大其正弦乙丁亦最大
 而所对乙甲边亦最大乙角次大其正弦丙卯亦次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6b 页 WYG0795-0225d.png
 大而所对甲丙边亦次大甲角最小其正弦丑壬亦
 小而所对乙丙边亦最小(截甲丑如乙丙从丑/作丑壬即甲角正弦)
        乃从乙作乙庚弧(以丙为心乙/丙为半径)
        丙外角之度又作辛丙半径与甲
        乙平行分乙庚弧度为两则辛庚
        即甲角之弧度其馀辛乙亦即乙
        角之弧度从辛作辛未正弦与丑
        壬等又自庚截癸庚度如辛乙则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7a 页 WYG0795-0226a.png
 癸庚亦乙角之弧作癸子正弦与丙卯等此显丙外
 角之度兼有乙甲两角之度其正弦必大于两角正
 弦也虽丙钝角加大而外角加小则乙甲两角必又
 小于外角又何疑于钝角正弦必为大边比例乎
试更以各角切员观之则各角之对边皆为其对弧之
 通弦
 如图三角形以各角切员则乙丙边为丙戊乙弧之
 通弦而对甲角甲丙边为丙己甲弧之通弦而对乙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7b 页 WYG0795-0226b.png
        角甲乙边为乙庚甲弧之通弦而
        对丙角则是各角之对边即各角
        对弧之通弦也夫通弦者正弦之
        倍数则三边比例即三正弦之比
        例矣
又试以各边平分之则皆成各角之正弦
 于前图内更以各边所当之弧皆平分之(丙戊乙弧/平分于戊)
 (点丙己甲弧平分于己点/乙庚甲弧平分于庚点)自员心(丁/)各作半径至其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8a 页 WYG0795-0226c.png
          点即分各边为两平分(以丁/壬戊)
          (半径分乙丙边于壬以丁辛/己半径分甲丙边于辛以丁)
          (癸庚半径分甲乙边于癸/则所分之边皆为两平分)
          弧之平分者即原设各角之
          度而边之平分者即皆各角
          之正弦(丙丁戊角以丙戊为/弧丙壬为正弦而丙)
          (丁戊角原为丙丁乙角之半/必与甲角同大故丙戊半弧)
          (即甲角之本度丙壬半边即/甲角之正弦乙丁戊角亦然)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8b 页 WYG0795-0226d.png
 (准此论之则甲丁己角原为甲丁丙角之半必与/乙角同大故甲己半弧即乙角之本度甲辛半边)
 (即乙角之正弦己丁丙角亦然又乙丁庚角原为/乙丁甲角之半必与丙角同大故乙庚半弧即丙)
 (角之本度乙癸半边即丙/角之正弦庚丁甲角亦然)夫分其边之半即皆成
 正弦则边与边之比例亦必如正弦与正弦矣(全/与)
 (全若半/与半也)
问三角之本度皆用半弧何也曰量角度必以角为员
 心真度乃见今三角皆切员边则所作通弦之弧皆
 倍度也故半之乃为角之本度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9a 页 WYG0795-0227a.png
 如图以甲角为心甲丁为半径作员则其弧丑丁子
 乃甲角之本度也而平分之丙戊及戊乙两弧并与
 丑丁子弧等(试作戊丙及乙戊两弦必相等又/并与丑子弦等凡弦等者弧亦等)故乙
           戊丙弧必为甲角之倍度
           (馀角/类推)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9b 页 WYG0795-0227b.png
问三边求角何以用和较相乘也曰欲明和较之用当
先知和较之根凡大小两方以其边相并谓之和相减
谓之较和较相乘者两方相减之馀积也
        如图甲癸小方丁癸大方于大方
        内依小方边作己庚横线又取己
        辛如小方边作辛壬线成己壬小
        方与甲癸等大方内减己壬小方
        则所馀者为乙庚及庚壬两长方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0a 页 WYG0795-0227c.png
形夫乙己及丁庚及庚辛并两边之较也甲己庚则和
也若移庚壬长方为乙甲长方即成丁甲大长方而为
较乘和之积故凡两方相减之馀积为实以和除之得
较以较除之亦得和矣
依此论之若有两方形相减又别有两方相减而其馀
积等则为公积故以此两方之和较相乘为实而以彼
两方之和为法除之得彼两方之较或以彼两方之较
为法除之亦必得和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0b 页 WYG0795-0227d.png
          (如图有方二十九之幂八百/四十一与方二十七之幂七)
          (百二十九相减成较二乘和/五十六之积)
          (又有方十六之幂二百五十/六与方十二之幂一百四十)
          (四相减成较四乘和二十八/之积)
          (两积同为一百一十二故以/先有之较二和五十六相乘)
(为实以今有之和二十八为法/除之即得较四为今所求数)
是故三角形以两弦之和乘较为实以两分底之和为
法除之得较者为两和较相乘同积也两和较相乘同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1a 页 WYG0795-0228a.png
积者各两方相减同积也
何以明之曰凡三角形以中长线分为两句股则两形
同以中长线为股而各以分底线为句是股同而句不
同也句不同者弦不同也弦大者句亦大弦小者句亦
小故两弦上方相减必与两句上方相减之馀积等而
两和较相乘亦等
如图甲乙丙三角形以甲丁中长线分为两句股形则
丙乙为两句之和(未寅及子/卯并同)丙戊为两句之较(未子及/寅卯并)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1b 页 WYG0795-0228b.png
          (同/)未卯长方为两句之较乘
          和也又丙己为两弦之和(辰/壬)
          (同/)酉丙为两弦之较(辰癸及/辛庚壬)
          (午并/同)癸壬长方为两弦之较
          乘和也此两长方必等积
问两弦上方大于两句上方何以知其等积曰依句股
法弦上方幂必兼有句股上方幂是故甲丙弦幂内(即/癸)
(甲大/方)必兼有甲丁股丙丁句两幂乙甲弦幂内(即辛己/小方)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2a 页 WYG0795-0228c.png
亦兼有甲丁股乙丁句两幂则是甲丁股幂者两弦幂
所同也其不同者句幂耳(股幂既同则弦幂相减时股/幂俱对减而尽使非句幂不)
(同巳无/馀积)然则两弦幂相减之馀积(于癸甲大方内减己/辛相同之申甲小方)
(所馀者癸辛申丙/两长方成磬折形)岂不即为两句幂相减之馀积乎(于/丁)
(子方内减丁寅相同之戊丑小方所形/所馀者丑子及戊未两长方成磬折)由是言之两和较
相乘之等积信矣(于弦幂相减之癸辛申丙磬折形内/移申丙补庚壬即成和较相乘之癸)
(壬长方又于句幂相减之丑子未戊磬折形内移戊未/补丑卯即成和较相乘之未卯长方两磬折形既等积)
(则两长方/亦等积)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2b 页 WYG0795-0228d.png
问和较之列四率与诸例不同何也曰此互视法也同
文算指谓之变测古九章谓之同乘异除乃三率之别
调也何则凡异乘同除皆以原有两率之比例为今两
率之比例其首率为法必在原有两率之中互视之术
则反以原有之两率为二为三以自相乘为实其首率
为法者反系今有之率与异乘同除之序相反故曰别
调也
然则又何以仍列四率曰以相乘同实也三率之术二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3a 页 WYG0795-0229a.png
三相乘与一四相乘同实故可以三率求一率(二三相/乘以一)
(除之得四以四除之即仍得一若一四相乘/以二除之亦可得三以三除之亦仍得二)互视之术
以原有之两率自相乘与今有之两率自相乘同实故
亦以三率求一率(原两率自相乘以今有之率除之得/今有之馀一率若今两率自相乘以)
(原有之率除之亦即/得原有之馀一率)但三率之术以比例成其同实互
视之术则以同实而成其比例既成比例即有四率故
可以列而求之也
如图长方形对角斜剖成两句股则相等而其中所成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3b 页 WYG0795-0229b.png
          小句股亦相等(甲壬戊与甲/己戊等则甲)
          (乙丙与甲辛丙等丙丁戊与/丙庚戊等并长方均剖故也)
          即所成长方之积亦必相等
          (于甲壬戊句股形内减去相/等之甲乙丙及丙丁戊两小)
(句股存乙丙丁壬长方又于甲己戊句股形内减去相/等之甲辛丙及丙庚戊两小句股存辛己庚丙长方所)
(减之数等则所存之数亦等故两长/方虽长阔不同而知其必为等积)今以甲乙为首率
乙丙为次率丙丁为三率丁戊为四率则乙丁长方(即/乙)
(丙丁/壬形)为二三相乘之积(此形以乙丙二率为阔丙丁三/率为长是二率三率相乘也)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4a 页 WYG0795-0229c.png
辛庚长方(即辛己/庚丙形)为一四相乘之积(此形以辛丙为长/丙庚为阔而辛丙)
(原同甲乙乃一率也丙庚原同丁戊/乃四率也是一率四率相乘也)既两长方相等则
二三相乘与一四相乘等实矣此列率之理也
 一  甲乙
 二  丙乙
 三  丙丁
 四  戊丁
在异乘同除本术则甲乙及丙乙为原有之数丙丁为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4b 页 WYG0795-0229d.png
今有之数戊丁为今求之数其术为以原有之甲乙股
比原有之丙乙句若今有之丙丁股与戊丁句也故于
原有中取丙乙句与今有之丙丁股以异名相乘为实
又于原有中取同名之甲乙股为法除之即得今所求
之丁戊句是先知四率之比例而以乘除之故成两长
(二率乘三率成乙丁长方以/首率除之必变为辛庚长方)故曰以比例成其同实

互视之术则乙丙与丙丁为原有之数甲乙为今有之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5a 页 WYG0795-0230a.png
数丁戊为今求之数术为以乙丙较乘丙丁和之积若
丙庚较(即丁/戊)乘丙辛和(即甲/乙)之积故以原有之乙丙较
丙丁和自相乘为实以今有之甲乙和(即辛/丙)为法除之
即得今所求之丁戊较(即丙/庚)是先知两长方同积而以
四率取之故曰以同实成其比例也
然则又何以谓之互视曰三率之用以原有两件自相
比之例为今有两件自相比之例是视此之差等为彼
之差等如相慕效故大句比大股若小句比小股(大句/小于)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5b 页 WYG0795-0230b.png
(大股几倍小句亦小于小股几倍又大句/大于小句几倍大股亦大于小股几倍)互视之用以
原有一件与今一件相比之例为今又一件与原又一
件相比之例是此视彼之所来以往彼亦视此之所往
以来如互相酬报故弦之较比句之较反若句之和比
弦之和(弦之和大于句故句之较反大于弦若和之数/弦大于句几倍则较之数句大于弦亦几倍)
是以别之为互视也
如图以甲乙为一率丙乙为二率丙丁为三率丁戊为
四率作甲戊弦成两句股次引甲乙及丁戊会于壬成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6a 页 WYG0795-0230c.png
          乙丁长方为二三相乘之积
          亦引乙丙至庚引丁丙至辛
          作甲辛及戊庚线并引长之
          会于己成辛庚长方为一四
          相乘之积是先有比例而成
          同实之长方
          如图乙丙乘丙丁为乙丁长
          方辛丙乘丙庚为辛庚长方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6b 页 WYG0795-0230d.png
          两长方以角相连于丙次引
          己辛及乙壬会于甲引己庚
          及壬丁会于戊乃作甲戊线
          则辛丙与丙丁若乙丙与丙
          庚是先知同实而成其比例
          也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7a 页 WYG0795-0231a.png
问三角形两又术用外角切线何也曰此分角法也一
角在两边之中则角无所对之边边无所对之角不可
以正弦为比例今欲求未知之两角故借外角分之也
然则何以用半较角曰较角者本形中未知两角之较
也此两角之度合之即为外角之度必求其较角然后
可分而较角不可求故求其半知半较知全较矣此用
半较角之理也
如图甲丙乙形先有丙角则甲丙丁为外角外角内作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7b 页 WYG0795-0231b.png
           丙辛线与乙甲平行则辛
           丙丁角与乙角等辛丙甲
           角与甲角等
 其辛丙庚角为两角之较而辛丙己角其半较也己
 丙丁及己丙甲皆半外角也以半较角与半外角相
 减成乙角(于丁丙己内减辛丙己/其馀丁丙辛即乙角度)若相加亦成甲角
 (于己丙甲加辛丙己/成辛丙甲即甲角度)
半较角用切线何也曰此比例法也角与所对之边并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8a 页 WYG0795-0231c.png
以正弦为比例今既无正弦可论而有其所对之边故
即以边为比例(角之正弦可以例边则/边之大小亦可以例角)是故乙丁者两
边之总也乙癸者两边之较也而戊己者半外角之切
线也壬己者半较角之切线也以乙丁比乙癸若戊己
与壬己故以切线为比例也
然则何以不径用正弦曰凡一角分为两角则正弦因
度离立不同在一线不可以求其比例其在一线者惟
切线耳而边之比例与切线相应切线比例又原与正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8b 页 WYG0795-0231d.png
弦相应故用切线实用正弦也
           如图甲丙丁外角其弧甲
           己丁于辛作辛丙线分其
           角为两则小角之弧丁辛
           其正弦卯丁大角之弧辛
           甲其正弦甲丑(小角正弦/当乙角之)
           (对边甲丙大角正弦/当甲角之对边乙丙)
今欲移正弦之比例于一线先作甲丁通弦割分角线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9a 页 WYG0795-0232a.png
于子则子甲与子丁若甲丑与卯丁(甲丑子与丁卯子/两句股形有子交)
(角等丑卯皆正角即两形相似而比例等然则子甲者/大形之弦子丁者小形之弦而甲丑者大形之股卯丁)
(者小形之股也弦与弦若股与股/故子甲比子丁若丑甲与卯丁)而甲丁即两正弦之
(甲丁为子甲子丁之总/亦即为甲丑卯丁之总)辰子即两正弦之较(以子丁/减子甲)
(其较辰子是辰子为子甲子丁/之较亦即为甲丑卯丁之较)平分甲丁半之于酉则
酉丁为半总酉子为半较其比例同也(全与全若半与/半故甲丁与辰)
(子为两正弦之总与较则半之而为酉/丁与酉子亦必若两正弦之总与较)
于是作午戊切员线(引平分线丙酉至己分甲己丁弧/于己自己作午戊线与己丙为十)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19b 页 WYG0795-0232b.png
(字垂线即此/线为切员线)与甲丁平行引诸线至其上(引丙甲至午/引丙丁至戊)
(引丙辰割庚点至未/引丙卯割辛点至壬)则午戊切线上比例与甲丁通弦
等而正弦之比例在切线矣(先以甲丁与辰子当两正/弦之总与较今午戊与未)
(壬亦可当两正弦之总与较则先以酉丁与酉子为半/总半较者今亦以己戊与己壬为半总半较矣)
故曰用切线实用正弦也(切线与正弦所以能同比/例者以有通弦作之合也)
问三较连乘之理曰亦句股术也以句股为比例而以
三率之理转换之则用法最精之处也故三较连乘即
得容员半径上方乘半总之积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0a 页 WYG0795-0232c.png
          假如甲乙丙三角形甲丙边
          一百五十甲乙边一百二十
          二乙丙边一百一十二术以
          半总一百九十二较各边得
          甲丙之较四十二甲乙之较
          七十乙丙之较八十三较连
          乘得数二十三万五千二百
          即容员半径自乘又乘半总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0b 页 WYG0795-0232d.png
之积也
 置三较连乘数以半总除之得数(一千二百/二十五)平方开
 之得容员半径(三十/五)倍之得容员径(七/十)
 置三较连乘数以半总乘之得数(四千五百一十/五万八千四百)
 方开之得三角形积(六千七/百二十)
 若如常法求得中长线(一百/二十)以乘乙丙底而半之所
 得积数亦同
 然则何以见其为句股比例曰试从形心如法作线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1a 页 WYG0795-0233a.png
 分为六句股形(形心即/容员心)又引甲丙边至卯使卯丙如
 乙戊引甲乙边至辰使乙辰如己丙则甲卯甲辰并
 半总(六小句股形之句各于其两/相同者而取其一即成半总)而丙卯为甲丙边
          之较(即乙戊/或乙辛)乙辰为甲乙边
          之较(即己丙/或辛丙)甲己为乙丙边
          之较(己丙同辛丙又丙卯同/乙辛则卯己同乙丙而)
          (甲己为其较若用辰戊以/当乙丙则甲戊为较亦同)
          从卯作卯壬十字垂线至壬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1b 页 WYG0795-0233b.png
 (此线与丁己/员半径平行)引甲丁分角线出形外遇于壬成甲卯
 壬大句股形与甲己丁小句股之比例等(从辰作辰/壬线成甲)
 (辰壬大句股与甲戊丁/小句股为比例亦同)术为以丁己比壬卯若甲己
 与甲卯也次以丁己自乘方为一率以丁己乘壬卯
 之长方为次率则其比例仍若甲己三率与甲卯四
 率也(乘之者并丁己故所乘之/丁己与壬卯比例不变也)
 以数明之甲己八十甲卯一百九十二为二倍四分
 比例丁己三十五壬卯八十四亦二倍四分比例丁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2a 页 WYG0795-0233c.png
 己自乘一千二百二十五丁己乘壬卯二千九百四
 十亦二倍四分比例故曰比例等
 又移辛点至癸截丙癸如丙卯则乙癸亦如乙辰引
 丙卯至午使卯午同乙辰(亦同/乙癸)引乙辰至未使辰未
 同丙卯(亦同/丙癸)则午丙及未乙并同乙丙又作丙壬乙
 壬午壬未壬四线成午丙壬及乙未壬及乙丙壬各
 三角形皆相等(丙卯壬句股形与未辰壬等则丙壬/必等未壬又午卯壬句股形与乙辰)
 (壬等则午壬等乙壬而午丙壬及乙未壬两三角形/必等矣其乙丙壬三角形既以乙丙与两三角形同)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2b 页 WYG0795-0233d.png
          (底又同用丙壬乙壬/两弦亦不得不等)于是自
          癸作癸壬垂线(卯壬辰壬并/垂线故癸壬)
          (亦必/垂线)成丙癸壬句股形与丙
          卯壬形等即成癸丙卯壬四
          边形与丁己丙辛小四边形
          为相似形(卯与癸俱方角而方/小形之己与辛亦)
 (角则大形之丙角与壬角合之亦两方角也而小形之/丙角原为大形丙角之外角合之亦两方角也则小形)
 (之丙角与大形之壬角等而小形之丁角亦与大形/之丙角等是大小两形之四角俱等而为相似形)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3a 页 WYG0795-0234a.png
 则丁己丙句股形与丙卯壬形亦相似而比例等(大/小)
 (两四边形各均剖其半以成句股则其/相似之比例不变全与全若半与半也)术为以丁己
 比己丙若丙卯与卯壬也
 一 丁己
 二 己丙
 三 丙卯 即甲丙之较戊乙
 四 卯壬
 凡三率法中二三相乘一四相乘其积皆等则己丙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3b 页 WYG0795-0234b.png
 乘丙卯之积即丁己乘卯壬之积可通用也先定以
 丁己自乘比丁己乘卯壬若甲己与甲卯今以三率
 之理通之为以丁己自乘比己丙乘丙卯亦若甲己
 与甲卯
 一 丁己自乘方   即容员半径自乘
 二 己丙乘丙卯长方 即甲乙之较乘甲丙之数
 三 甲己      即乙丙之较
 四 甲卯      即半总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4a 页 WYG0795-0234c.png
 复以三率之理转换用之则三较连乘之积(以己丙/较乘戊)
 (乙较为二率又以甲己较为三率/乘之是二三相乘即三较连乘)即容员半径自乘
 方乘半总之积也(以丁己半径自乘为首率以甲卯/半总为四率乘之是一四相乘也)
 (凡一四相乘必与/二三相乘之积等)
 以数明之丁己(三十/五)卯壬(八十/四)相乘得二千九百四
 十己丙(七/十)丙卯(四十/二)相乘亦二千九百四十故可通
 用
 己丙乘丙卯(二千九/百四十)又以甲己(八/十)乘之得二十三万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4b 页 WYG0795-0234d.png
 五千二百丁己自乘(一千二百/二十五)又以甲卯(一百九/十二)
 之亦二十三万五千二百故可通用
问三较之术可以求角乎曰可其所求角皆先得半角
即锐钝通为一术矣
术曰以三边各减半总得较各以所求角对边之较乘
半总为法以馀两较各与半径全数相乘又自相乘为
实法除实得数平方开之为半角切线捡表得度倍之
为所求角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5a 页 WYG0795-0235a.png
          假如甲乙丙三角形甲丙边
          七十五甲乙边五十六乙丙
          边六十一与半总九十六各
          相减得甲丙之较二十一甲
          乙之较四十乙丙之较三十
          五
          今求乙角术以乙角所对边
          甲丙之较(二/一)乘半总(九/六)得数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5b 页 WYG0795-0235b.png
          (二○/一六)为法以馀两较(甲乙较/四○乙)
          (丙较/三五)各乘半径全数又自相
          乘得数(一四○○○○○/○○○○○○○)
          实法除实得数(六九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平方开之得数(八三三/三三)为半
          角切线捡表(三十九度四十/八分一十九秒)
          倍之得乙角(七十九度三十/六分三十八秒)
 次求丙角术以丙角所对边甲乙之较(四/○)乘半总得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6a 页 WYG0795-0235c.png
 数(三八/四○)为法馀两较(甲丙二一/乙丙三五)各乘半径全数又自
 相乘得数(七三五○○○○/○○○○○○)为实法除实得数(一九/一四)
 (○六二/五○○)平方开之得半角切线(四三七/五○)捡表(二十三/度三十)
 (七分五十/二秒半)倍之得丙角(四十七度一十/五分四十五秒)
 次求甲角术以甲角所对边乙丙之较(三/五)乘半总得
 数(三三/六○)为法馀两较(甲丙二一/甲乙四○)各乘半径全数又自
 相乘得数(八四○○○○○/○○○○○○)为实法除实得数(二五/○○)
 (○○○/○○○)平方开之得半角切线(五○○/○○)捡表(二十六/度三十)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6b 页 WYG0795-0235d.png
 (三分五/十三秒)倍之得甲角(五十三度○七/分四十六秒)
问前条用三较连乘今只用一较为除法何也曰前条
求总积故三较连乘今有专求之角故以对边之较为
法也然则用对边何也曰对边之较在所求角之两旁
为所分小句股形之句今求半角切线故以此小句为
法也
如求乙半角则所用者角旁小句股(心戊乙或/心丁乙)其句(乙/戊)
(或乙/丁)并二十一即对边甲丙之较也术为以乙戊比心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7a 页 WYG0795-0236a.png
戊若半径与乙角(小形之角/即半角也)之切线
         其与半总相乘何也曰将以半
         总除之又以小形句(即对边/之较)
         之今以两除法(一半总一对边/之较即小形句)
         相乘然后除之变两次除为一
次除也(古谓之异/除同除)
用两次除亦有说乎曰前条三较连乘必以半总除之
而得容员半径之方幂今欲以方幂为用故亦以半总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7b 页 WYG0795-0236b.png
除也然则又何以对边之较除曰非但以较除也乃以
较之幂除也何以言之曰原法三较连乘为实今只以
两较乘是省一乘也既省一对边之较乘又以对边之
较除之是以较除两次也即如以较自乘之幂除之矣
馀两较相乘先又各乘半径何也曰此三率之精理也
凡线与线相乘除所得者线也幂与幂相乘除所得者
幂也先既定乙戊句为首率心戊股(即容员/半径)为次率半
径为三率乙角切线为四率而今无心戊之数惟三较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8a 页 WYG0795-0236c.png
连乘中有心戊(即容员/半径)自乘之幂(即三较连乘半/总除之之数)故变
四率并为幂以乙戊句幂为首率(即对边之/较除两次)心戊股幂
为次率(即半总除/连乘数)半径之幂为三率(即半径/自乘)得半角切
线之幂为四率(即分形/之乙角)
         一 乙戊  今用乙戊自乘
         二 心戊    心戊自乘
         三 半径    半径自乘
         四 乙角切线  切线自乘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8b 页 WYG0795-0236d.png
故得数开方即成切线
又术
以三较连乘半总除之开方为中垂线(即容员/半径)以半径
全数乘之为实各以所求角对边之较除之即得半角
切线
 一 乙戊(乙角对/边之较) 丙戊(丙角对/边之较) 甲己(甲角对/边之较)
 二 心戊中垂线 心戊中垂线 心己中垂线(亦即/心戊)
 三 半径全数  半径全数  半径全数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29a 页 WYG0795-0237a.png
 四 乙半角切线 丙半角切缘 甲半角切线
此即用前图可解乃本法也
论曰常法三边求角倘遇钝角必于得角之后又加审
焉以钝角与外角同一八线也今所得者既为半角则
无此疑实为求角之捷法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0a 页 WYG0795-0237c.png
补遗
问以边求角(句股第/二术)因和较乘除而知正角乃定其为
句股形何也曰古法句弦较乘句弦和开方得股今大
(壬/丁)与小边(癸/丁)以和较相乘为实癸壬边为法除之而
仍得癸壬是适合开方之积也则大边小边之和较即
句弦之和较而癸为正角成句股形矣(凡句股形弦为/大边而对正角)
(今丁壬边最大即弦也/故所对之癸角为正角)
试再以丁壬与壬癸之和较求之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0b 页 WYG0795-0237d.png
        如法用丁壬壬癸相加得和(一百/九十)
        (六/丈)相减得较(一十/六丈)较乘和(三千一/百三十)
        (六/丈)为实丁癸(五十/六丈)为法除之亦仍
        得五十六丈何则股弦较乘和亦
开方得句故也
然则句股弦和较之法又安从生曰生于割圜
试以丁壬弦为半径作戊丁丙己圜 全径二百一十
二 半径一百○六 乙丁正弦九十(即癸/壬股) 乙壬馀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1a 页 WYG0795-0238a.png
         弦五十六(即癸/丁句) 丙乙正矢五
         十(即句/弦较) 乙庚大矢一百六十
         二(即句/弦和) 正矢乘大矢得数八
         千一百开方得正弦(即句弦和/乘较开方)
         (得/股)
然则此八千一百者既为正矢大矢相乘之积又为正
弦自乘之积故以正弦自乘为实而正矢除之可以得
大矢大矢除之亦得正矢(即乙丁股自乘为实而以句/弦较丙乙除之得乙庚为句)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1b 页 WYG0795-0238b.png
(弦和若以句弦和/除之亦得句弦较)
更之则正矢乘大矢为实以正弦除之仍得正弦矣(即/句)
(弦较丙乙乘句弦和乙庚为实以/乙丁股为法除之而仍复得股)
论曰句股形在平圜内其半径恒为弦若正弦馀弦则
为句为股可以互用故其理亦可互明(以丁壬及丁癸/二边取和较求)
(壬癸边为句弦求股以丁壬及壬癸二边/取和较求丁癸边为股弦求句一而已矣)
问数则合矣其理云何曰仍句股术也
如上图于圜径两端(如丙/如庚)各作通弦线至正弦(丁/乙)之锐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2a 页 WYG0795-0238c.png
         (如庚乙/丙乙)成丙乙庚大句股形又
         因中有正弦成大小两句股形
         (乙丁庚为大形/乙丙丁为小形)而相似(以乙丁/线分正)
         (角为两则小形乙角为大形乙/角之馀而与庚角等即大形乙)
         (角亦与小形丙角/等故两形相似)则乙丁正弦
既为小形之股又为大形之句其比例为丙丁(小形/句)
乙丁(小形/股)若乙丁(大形/句)与丁庚(大形/股)也故正矢(丁/丙)乘大
(丁/庚)与正弦(乙/丁)自乘等积(丙庚全径为正弦所分其一/丁丙正矢为小形之句而乙)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2b 页 WYG0795-0238d.png
(丁正弦为其股其一丁庚大矢为/大形之股而乙丁正弦为其句)
一 丁丙正矢 小形句  凡二率三率相乘与一
二 乙丁正弦 小形股  四相乘等积故乙丁自
三 乙丁正弦 大形句  乘即与丁丙丁庚相乘
四 丁庚大矢 大形股  等积也
论曰凡割圜算法专恃句股古法西法所同也故论句
股者必以割圜而论割圜者仍以句股如根株华实之
相须乃本法非旁證也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3a 页 WYG0795-0239a.png
或疑切线分外角以正弦为比例恐不可施于钝角作
此明之
 
 
 
 
甲丙乙钝角形先有丙角及丙甲丙乙二边求馀角
一率丁乙(边/总)二率癸乙(边/较)三率己戊(半外角/切线)四率壬己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3b 页 WYG0795-0239b.png
(半较角/切线)
论曰试作壬丙线与乙甲平行分外角为两则壬丙丁
即乙角其正弦卯丁又甲丙壬即甲角其正弦甲丑以
两句股(丑子甲/卯子丁)相似之故能令两正弦(丑甲/卯丁)之比例移
于通弦以成和较(丑甲与卯丁既若子甲与子丁则丁/甲即两正弦之和辰子即两正弦之)
(较/)而半外角半较角之算以生(半外角为和半较角为/较并与两正弦之和较)
(同比例即与两边/之和较同比例)并如锐角
又论曰此所分大角为钝角故甲丑正弦作于形外然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4a 页 WYG0795-0239c.png
虽在形外而引分角线至丑适与之会即能成丑子甲
句股形与卯子丁相似而生比例
 
 
 
 
(丙乙甲形先有丙角求馀角与法为边总丁乙与边/较乙癸若半外角切线戊己 半较角切线未己)
(此亦因所分为钝角故卯丁正弦在形外馀又大边/为半径故乙癸较亦在形外而丁乙为和 并同前)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4b 页 WYG0795-0239d.png
 
 
 
 
 
 
(丙甲乙形先有丙角求馀角半法为边总丁乙与边较/乙癸若半外角切线己戊与 较角切线己壬 此因)
(先得钝角故所分之内反无钝角而正弦所/作之小句股并在外角之内同锐角法矣)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5a 页 WYG0795-0240a.png
 
 
 
 
 
(丙甲乙形先得丙角及丙甲句乙丙弦如法作丙壬线/与乙甲股平行分外角为两则句弦和丁乙与句弦较)
(癸乙若半外角切线己戊与半较角切线己壬所此以/丙甲为半径作外角弧而即用丙甲为正弦知 得为)
(正/角)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5b 页 WYG0795-0240b.png
 
 
 
 
 
(甲乙丙形先得丙角求馀角辛如法作丙庚线与乙甲/句平行次截辛丁如庚甲作 丙线分外角为两则小)
(角之正弦卯丁大角之正弦即丙甲而成两句股相似/为切线比例 法为句弦和丁乙与句弦较乙癸若半)
(外角切线己戊与半较角切线己壬辛此以丙甲为半/径作外角弧而即用丙甲为正弦知 丙甲为正角而)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6a 页 WYG0795-0240c.png
(丁辛同庚甲即辛丙甲同丁丙庚又即同丙乙/甲而乙为正角矣以乙正角减外角馀为甲角)
论曰右并以先不知其为句股形故求之而得正角凡
正角之弧九十度别无正弦而即以半径全数为正弦
得此明之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6b 页 WYG0795-0240d.png
(甲乙丙形先有正角求馀角己法为句股和丁乙与句/股较癸乙若半外角切线戊 与半较角切线己壬)
论曰此因先得者为正角故其外角亦九十度而半外
角四十五度之切线即同半径全数馀并同前
又论曰句股形求角本易不须外角而外角之用得此益明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7a 页 WYG0795-0241a.png
(以大边为半径作外角弧分角线丙未与次大边平行/ 边总乙丁与边较乙癸若半外角切线戊己与半较)
(角切线/壬己)
 
 
 
 
(以次大边为半径作外角弧分角线丙未与小边乙甲/平行大边总丁癸与边较乙癸若半外角切线己戊与)
(半较角切/线己壬)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7b 页 WYG0795-0241b.png
问平三角形以一边为半径得三正弦比例不识大边
亦可以为半径乎(小边次边为半径/已具前条故云)曰可
        如乙丙丁钝角形引乙丁至辰如
        乙丙大边而用为半径以丁为心
        作丑辰亥半弧从辰作辰午为丁
        钝角正弦又作丁斗半径与乙丙
        平行则斗牛为丙角正弦又截女
        丑弧如辰斗作女丁半径则女亢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8a 页 WYG0795-0241c.png
为乙角正弦合而观之丁角正弦(辰/午)最大故对边乙丙
亦大丙角正弦(斗/牛)居次故对边乙丁亦居次乙角正弦
(女/亢)最小故对边丁丙亦小
又问若此则三边任用其一皆可为半径而取正弦是
已然此乃同径异角之比例也若以三边为弦三正弦
为股则同角异边之比例也两比例之根不同何以相
通曰相通之理自具图中乃正理非旁證也试于前图
用乙丁次边为弦其股乙癸与斗牛平行而等则丙角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8b 页 WYG0795-0241d.png
        正弦也又截酉丁如丁丙小边为
        弦其股酉壬与女亢平行而等则
        乙角正弦也又辰丁大边为弦(即/乙)
        (丙/)其股辰午原为丁大角正弦也
        于是三边并为弦三对角之正弦
        并为股成同角相似之句股形而
        比例皆等可以相求矣
一大边(乙丙即/辰丁)    一丁角正弦(辰/午)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9a 页 WYG0795-0242a.png
二丁角正弦(辰/午)    二大边乙丙
三次边乙丁 小边(丁丙即/酉丁)三丙角正弦(乙/癸)乙角正弦(酉/壬)
四丙角正弦(乙/癸)乙角正弦(酉/壬)四次边乙丁 小边丁丙
此如先得大边(乙丙即/辰丁)与所对大角(丁/)故用辰午丁大
句股形为法求馀二句股也(乙癸丁/酉壬丁)皆同用丁角而形
相似故法可相求其实三正弦皆大边为半径所得故
其理相通未有理不相通而法可相求者故曰皆正理
非旁證也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39b 页 WYG0795-0242b.png
又试于乙丙丁形(或钝角或/锐角同理)以丁丙小边为半径作房
箕壁象弧(以乙/为心)如上法取三正弦(以尾壁弧为丁角度/其正弦尾虚又箕壁)
(弧为丙角度其正弦箕危又戍/壁弧为乙角度其正弦戍申)成同径异角之比例又
如法用三边为弦三正弦为股(乙戍即丁丙小边配乙/角正弦戍申原如弦与)
          (股又本形乙丁次边为弦则/丁甲为股与箕危平行而等)
          (丙角正弦也又引乙丁至子/成子乙即乙丙大边以为弦)
          (则子寅为股与尾虚平/行而等丁角正弦也)则并
          为相似之句股形而比例等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40a 页 WYG0795-0242c.png
一小边丁丙(即戍/乙)
(乙角/正弦)戍申
三大边乙丙(即乙/子) 次边丁乙
(丁角/正弦)子寅(即尾/虚) (丙角/正弦)丁甲(即箕/危)
此如先得小边(丁/丙)与所对小角(乙/)故以戍申乙小句股
形为法求两大句股也(丁甲乙/子寅乙)皆同用乙角而形相似
又试以乙丁次边为半径作象限如前(以丙/为心)取三正弦
(张娄为丁角弧度张井其正弦氐娄为丙角弧/度氐参其正弦室娄为乙角弧度室奎其正弦)成同径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40b 页 WYG0795-0242d.png
       异角之比例又仍用三边为弦三正
       弦为股(引丁丙至翌与大边乙丙等/成翌丙弦其股翌胃与张井)
       (平行而等丁角正弦也又乙丁次边/成氐丙弦其股氐参原为丙角正弦)
       (又丁丙小边为弦其股丁柳与/室奎平行而等乙角正弦也)即复
成相似之句股形而比例等
一次边乙丁(即氐/丙)
(丙角/正弦)氐参
三大边乙丙(即翌/丙) 小边丁丙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41a 页 WYG0795-0243a.png
(丁角/正弦)张井(即翌/胃) (乙角/正弦)丁柳(即室/奎)
此如先得次边(乙/丁)及所对丙角故以氐参丙句股为法
求大小二句股也(求翌胃丙为以小求大/求丁柳丙为以大求小)皆同用丙角
而比例等
问员内三角形以对弧为角倍度设有钝角小边何以
取之(或问内原设锐角两/边并大于半径故云)曰法当引小边截大边作角
之通弦(如图乙甲丙钝角形在平员内以各角切员而/乙甲边小于半径则引乙甲出员周之外乃以)
(甲角为心平员心丁为界作子丁丑弧截引长边于子/截大边于丑则丑甲子甲并半径与丁甲等而丑子为)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41b 页 WYG0795-0243b.png
         (通/弦)又平分对边作两通弦(从员/心作)
         (丁乙丁丙两半径截乙戊丙员/周为甲角对边所乘之弧而半)
         (之于戊作乙戊丙/戊二线成两通弦)则此两通弦
         自相等又并与丑子通弦等夫
         子丁丑弧甲角之本度也丙戊
弧乙戊弧皆对弧之半度也而今乃相等(通弦等者/弧度亦等)
甲角之度适得对弧乙戊丙之半而乙戊丙对弧为甲
角之倍度矣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42a 页 WYG0795-0243c.png
 
 
 
 
 
 
 
 
历算全书 卷五十三 第 42b 页 WYG0795-0243d.png
 
 
 
 
 
 
 
 历算全书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