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795-01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算全书卷四十九
             宣城梅文鼎撰
 句股阐微卷四
 几何增解
  方斜较求原方(几何约论线第十四/条有用法今解其理)
甲乙丙丁正方形 甲乙其对角线 戊乙为方斜之
较 于戊乙上作庚癸乙戊小方则丙庚与庚戊等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795-0155b.png
            论曰法于方之一角甲
            作员而以丙甲方径为
            员之半径则乙丙为切
            员线乙辛为自员外割
            员之全线乙戊较为割
            员在外之馀线而两线
            皆出一点则乙戊乘乙
辛之矩形与乙丙切线方形等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795-0155c.png
夫乙丙即原设方也今以同乙戊之癸乙为横乙辛为
直作乙已长方(即乙戊乘/乙辛之矩)又移切甲己长方为子甲长
方又移卯补午移辰补酉移丑补寅则复成乙丙甲丁
方形矣而丑卯午酉等斜剖半方形皆以乙戊较为半
方形之边是庚戊及丙庚皆与乙戊等而亦自相等又
何疑焉
用法 有方斜之较乙戊求原方形之一边法以乙戊
较作小方形取其斜乙庚再引长之截丙庚如乙戊得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795-0155d.png
乙丙如所求
从此图生一测员之法 假有员城八面开门正西门
如戊门外有塔如乙其距如乙戊西南门如丙距塔若
干步如乙丙问城径
法以乙丙之距自乘得数为实以乙戊之距为法法除
实得乙辛于乙辛内减去乙戊即员城之径 捷法但
倍乙丙即得城径
有员城正西之门如戊西南之门如丙人立于庚可两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795-0156a.png
见之而庚丙与庚戊皆等问城径
法以庚戊自乘成戊癸小方以方斜之法求其斜距为
乙庚以乙庚加庚丙为乙丙即城半径
 按此即几何约之用法也
又以句股法解之
又论曰试于庚丙上作丙子较线上方引庚戊至丁则
丁庚又为丙子方之斜而丁戊与乙丙等从丁戊作丁
壬甲戊为元方如所求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795-0156b.png
          又论曰此即句弦和较相乘
          开方得股也 乙甲丁甲皆
          如弦 戊甲甲辛(甲丙/甲壬)皆如
          句 乙戊如句弦较(丁丙/同)
          乙辛如句弦和 和较相乘
          成癸辛长方 开方得丁戊
(乙丙/同)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795-0156c.png
  切线角与员周角交互相应(几何三卷三十/二三十三增题)
乙丙丁三角形在员内有甲乙切员线则所作丙乙甲
         角与丙丁乙角同大又丁乙戊
         角与丁丙乙角同大所谓交互
         相应也
         论曰丁角以乙丙弧分论度而
丙乙甲角亦以乙丙弧分之度为度故丙乙甲角即丁
角也丙角以丁乙弧分为度而丁乙戊角亦以丁乙弧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795-0156d.png
分为度故丁乙戊角即丙角也 凡用员周度为角度
皆以两度为一度详后第三增题
若丁为钝角则丙乙甲亦钝角两钝角同以丙辛乙弧
为度故也其丙锐角与丁乙戊锐角则同以丁乙弧为
         度
         又增题 员内三角形一角移
         动则馀二角变而本角度分不
         变交互相应之角度亦不变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795-0157a.png
         如上图(三图/)丁角移至辛则丙
         角加大而相应之辛乙戊角亦
         从之而大以辛丁乙弧大于丁
         乙弧也辛乙戊大则辛乙丙小
矣其较皆为丁辛弧 若丁角虽移至辛而其度不变
相应之丙乙甲角亦不变以所用之丙乙弧不变也
又丙角移至壬则丁角加大相应之壬乙甲亦从之而
大以壬丙乙弧大于丙乙弧也壬乙甲大则壬乙丁小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795-0157b.png
矣其较皆为丙壬弧 若丙角虽移至壬其度不变相
应之丁乙戊亦不变以所用之丁乙弧不变也
 
         此图同论但丁角移则丙角变
         小丙角移亦然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795-0157c.png
  又增题 切员线作角与员周弧度相应图
有子甲戊员有乾艮线相切于子从子点出线与切线
作角必割员周之度其大小皆相应但皆以员周两度
当角之一度
如用子午正线则所作两旁子角皆正角(百八十度分/两正角各皆)
(九十/度)而亦剖员为半周(两半员并/百八十度)是两度当一度
又如用子辛线作辛子艮钝角(四十/五度)而本线割员周于
辛为九十度象限亦两度当一度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795-0157d.png
又如用子辛线作辛子乾钝角形(百三十/五度)而线割辛午
乾员分(为二百/七十度)三象限亦两度当一度
又如于员内任作辛子乙角形乙辛子角所乘之子甲
乙弧六十度乾子乙角同用子甲乙弧亦六十度然其
实度是坎寅弧实只三十度亦两当一也
又子乙辛角乘子癸壬辛弧(一象/限)艮子辛角亦割子癸
壬辛弧(一象/限)然其实度为震酉弧只四十五度亦两当
一也所以者何曰试作辛乙线移角于辛则所乘弧(子/甲)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795-0158a.png
           (乙/)六十度皆实度也今也
           角在心是员周也非员心
           也凡员周之角小于员心
           一倍故也
           论曰员周至员心正得员
           径之半故所作角为折半
           比例试作乙丙线成辛乙
           丙句股形又从心作心周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795-0158b.png
线与辛乙平行则所作周心丙角与乙辛丙等而此心
周线平剖乙丙句亦平分乙周丙于周而正得其半矣
系句股形平分弦线作点从此作线与股平行即平分
句线为两
又论曰查角度之法皆以切点为心作半员即见真度
此不论半员大小或作于员内或作于员外并同 作
于员外其度开明易于简查
又论曰试于所切圈心作横径线与切线平行如辛丙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795-0158c.png
线引长之出员外而以查角度之线割员周而过之则
皆成大小句股形而所过横线上点皆即八线中之切
线为句股形之股角度斜线为横线所截处即八线中
割线常为弦而切点至员心之半径常为句
如子辛角度线割横线于辛成辛心子句股形其所当
角度为酉中四十五度则辛心即四十五度之切线辛
子即四十五度之割线馀并同 其子心即半径也
又论曰角度半员有大小而子心半径常为句者以所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795-0158d.png
作横线在员心欲用员度相较也若于半员之端(如中/如外)
作横线与切线平行其所作切线割线亦同比例而即
以各半员之半径为句矣
不但此也即任于子心外直线上任作一横线其所作
句股并同但皆以十字交处距子点之度命为半径此
八线割员之法所由以立也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795-0159a.png
  量无法四边形捷法
          甲乙丙丁形求其容 先作
          乙丁对角线分为两三角形
           次自丙作丙戊横线与乙
          丁线相交于丑为十字正角
而取戊点与甲齐平则戊丑即甲庚也次以丙戊点折
半于己 次作壬癸线与乙丁平行而等 又作壬辛
癸子二线皆与己丙平行而等 得辛癸长方即原形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795-0159b.png
之容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795-0159c.png
  取平行线简法
           法曰乙丙线欲于甲点作
           线与之平行法于线外任
           取巳点为心甲点为界作
           辛甲丁庚圈分次以庚为
心取甲辛之度为界截员分得丁点末自丁作戊丁甲
线此线必与乙丙平行矣
论曰凡圈内两直线相距之度等则其线必平行如(丁/甲)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795-0159d.png
(庚/辛)两线俱在一圈之内而所距之(甲/辛)圈分与(庚/丁)圈分
等是相距之度等而其线平行也因读数度衍得此法
似较他处为捷
  补测量全义斜坡用切线法(系勿庵补/)
斜三角形有一角两边求馀边
           法用切线分外角求得馀
           角即以得边可不用垂线
           如甲乙己斜角形 有乙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795-0160a.png
甲及己甲二边 有甲角求乙己边
法以己甲线引长之成乙甲丙角为原有甲角之外角
(以元有甲角/减半周得)次分外角之度而半之为半外角而求其
切线为三率并乙甲己甲二边为首率又以二边相较
为次率次率乘三率为实首率为法除之得半较角之
切线以查表得半较角之度以减半外角得己角末用
正弦法得己乙边 法为己角正弦与乙甲若甲角正
弦与乙己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795-0160b.png
 三率法
一 两线之和   己丙
二 两线之较   己丁
三 半外角之切线 戊癸
四 半较角之切线 壬戊
用外角者乙己两角之和度而较角者乙己两角之较
(以用切线/故半之也)
论曰又如后图己甲引至丙而乙甲亦引至辛则乙甲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795-0160c.png
丙及丁甲寅两角皆原有甲角之外角再作甲戊线平
分外角则丁甲戊及寅甲戊皆半外角 又作甲壬线
              与乙已平行则壬
              甲癸角即同己角
              壬甲辛角即同乙
              角再于甲戊半径
              之端作癸戊辛十
              字线切员于戊则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795-0160d.png
戊癸及戊辛皆半外角之切线也再以壬甲癸角减壬
甲辛角其较为壬甲子角则壬甲戊即半较角而壬戊
其切线也
其比例为己丙(二边/和)与己丁(二边/较)若癸辛(外角全切线/即乙己丁角)
(和度之/全切)与壬子(较角度之/全切线)则亦若癸戊(半外角/切线)与壬戊
(即半较角/之切线)何也全与全若半与半也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795-0161a.png
理分中末线
          甲乙线求作理分中末线
          法以甲乙全线折半于庚乃
          作垂线于甲端为丙甲如半
          线甲庚之度为句全线为
股次作丙乙线为弦
次以丙为心乙为界作乙丁圈界 次引丙甲句至丁
则丙丁即丙乙也 末以甲为心丁为界作丁戊己圈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795-0161b.png
分则甲己为理分中末之大分己乙为小分其比例为
甲乙与甲己若甲己与己乙也
递加法 借右图以乙为心甲为界运规截丁已圈分
于戊自戊作线向甲成甲戊线与甲丁等乃自戊作戊
乙线与乙甲等成甲乙戊三角形
此形甲戊两角悉倍于乙角乃平分戊角作戊辛线此
线与甲戊并大亦与乙辛同大成辛戊甲相似三角形
则甲乙与乙辛(即戊/辛)若乙辛与辛甲也又平分辛角作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795-0161c.png
            辛壬线与壬戊与辛甲
            皆同大则成甲辛壬三
            角形与辛戊甲相似则
            乙辛(即戊辛亦/即戊甲)与辛甲
            (即辛壬/戊壬)若辛甲与壬甲
也如此递半则其角比例并同
(乙甲/)   二(乙戊即戊/辛戊甲) 三(辛甲即辛/壬戊壬) 四(辛癸即壬/癸壬甲)
(癸甲即癸/子壬子) 六(癸丑即丑/子子甲) 七(丑甲即丑/寅寅子) 八(丑卯即卯/寅寅甲)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795-0161d.png
(卯甲/) 若能知其数则以大分递乘全数除之得细数
       先得甲乙为大分而求乙己全分及
       乙庚小分 用此图亦为半圆内求
       容方法则以乙巳全分加乙庚小分
       折半于戊得戊己为半径若先得戊
己则以戊己(即戊/丁)为弦作丁甲戊句股使戊甲句半于
丁甲股则丁甲即为戊己理分中末之大分
解曰甲庚(即乙/己)全数与丁甲(大分/)若丁甲(大分即/甲乙)与甲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795-0162a.png
己小分(即乙/庚)
  以量分
甲乙线十数求作理分中末线
          先依甲乙线作甲乙丁丙正
          方形(四面皆/十数) 次任用一面
          平分之如甲丙平分于壬(甲/壬)
          (及壬丙/皆五数)甲乙之半数也(甲丙/与甲)
(乙等其/分亦等) 次自壬向乙角作乙壬斜线其数一十一(一/八)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795-0162b.png
(○三/三九) 次自壬量甲壬或丙壬之度(即甲乙/之一半)移置于乙
壬线上截壬癸如甲壬则其馀癸乙即理分中末之大
分其数六(一八○/三三九)末以癸乙之度移置于甲乙线上如
乙戊则乙戊为大分戊甲为小分其数三(八一九/六六○)
  简法
       作句股形 令甲壬句如甲乙股之
       半乃以壬为心甲为界作虚线圆分
       截乙壬弦于癸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795-0163a.png
末以乙为心癸为界作圆分截甲乙线于戊
则乙戊为大分甲戊为小分
  又简法
以甲乙全线为半径作半圆形则乙庚乙辛皆与甲乙等
        次平分乙辛于己
        次以己为心庚为界运规割甲乙
        线于戊(戊己之度/即同己庚)
        则乙戊为大分 甲戊为小分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795-0163b.png
  又简法
        作子寅丑卯十字线相交于乙
        次以乙为心甲为界运规截十字
        线于甲于庚于辛则乙庚乙辛皆
        与设线甲乙等乃折半(乙辛/)于己
以己为心庚为界运规截甲乙于戊 则乙戊大分甲
戊小分皆得矣 此法可于平面圆器上求之
  附长方变正方法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795-0163c.png
甲乙丙丁长方形欲变正方以长方形之横边(乙/丙)直边
(丙/丁)二线取其中比例即所求
          取中比例法以丙丁乙丙(即/戊)
          (丙/)联为一直线(丁/戊)而折半于
          己以己为心丁若戊为界作
          半圆次引乙丙横线至圆界
          截圆界于庚成丙庚线即乙
          丙及丙丁二线之中比例线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795-0163d.png
次于丙庚线上作小方形其容与甲乙丙丁长方形等
如右图丙庚线上方形为丙壬乃子壬癸句股形内之
容方也而甲丙长方形则子壬癸句股外之馀方也馀
方与容方等积
  简法
         先引丁丙边至午引乙丙边至
         未次以丙角为心乙为界作小
         员界虚线截引长线于戊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795-0164a.png
次以丁戊线折半于己次引乙丙至未次以己为心戊
为界运规作小圆界截引长线于庚 则丙庚即所变
方形之一边 末依丙庚线作方形与甲乙丙丁长方
形等积 其法以丙为心庚为界运规截丙辛与丙庚

  理分中末线用法
一用以分平圆为十平分
 法为半径与三十六度之分圆若全分与理分中末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795-0164b.png
 之大分也
一用以分平圆为五平分
 历书言以全分为股理分中末之大分为句求其弦
 即半径全数为股三十六度之分圆为句求得七十
 二度之分圆为弦
一用以量十二等面体
 法为立方边与所容十二等面边若理分中末之全
 分与其小分也又十二等面体之边与内容立方边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795-0164c.png
 若理分中末之大分与其全分也又立方内容十二
 等面体其内又容小立方则外立方与内立方若理
 分中末之全与其大分也
一用以量二十等面体
 法为立方边与所容二十等面边若理分中末之全
 与其大分也
一用以量圆灯
 法为圆灯边与其自心至角线若理分中末之大分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795-0164d.png
 与其全分也此自心至角之线即为外切立方立圆
 及十二等面二十等面之半径又为内切八等面之
 半径圆灯为有法之形即此可见
  用理分中末线说
言西学者以几何为第一义而传只六卷其有所秘耶
抑为义理渊深翻译不易而姑有所待耶测量全义言
有法之体五其面其积皆等其大小相容相抱与球相
似几何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卷诸题极论此理又几何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795-0165a.png
六卷言理分中末线为用甚广量体所必需几何十三
卷诸题全赖之古人目为神分线又言理分中末线求
法见本卷三十题而与二卷十一题同理至二卷十一
题则但云无数可解详见九卷其义皆引而未发故虽
有此线莫适所用疑之者十馀年辛未岁养病山阿游
心算学于量体诸法稍得窥其奥爰证历书之误数端
于十二等面二十等面得理分中末之用及诸体相容
之确数故以立方为主其内容十二等面边得理分线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795-0165b.png
之末二十等面边得理分线之中反覆推求了无凝滞
始信几何诸法可以理解而彼之秘为神授及吾之屏
为异学皆非得其平也其理与法详几何补编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0795-0165c.png
遥量平面法
                甲乙庚辛为
                所欲量之平
                面而不能到
                 如仰视殿
                上承尘而人
在殿外又如峭壁悬崖之上有碑若碣凡平面之物人
从地面斜视灼然可见而不能到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0795-0165d.png
或平面在下如田池之类人从台上俯视可见或临深
崖瞰谷底其理不异但倒用其图即是
欲量甲乙庚辛平面而不能到可到者丙丁则先知丙
丁之距及丙丁所作各角即可以知之
先求甲乙线 法于丙于丁各安平圆仪各以指尺向
甲向乙又自相向各作角成甲丙丁甲丁乙乙丁丙
凡三角形者三依第一法用甲丙丁形此形有丙丁线
(两测/之距)有丙角有丁角自有甲角可求甲丁线法为甲角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0795-0166a.png
之正弦与丙丁若丙角之正弦与甲丁也
次仍依第一法用乙丁丙形此形亦有丙丁线(两测/之距)
丙角有丁角自有乙角可求乙丁线
法为乙角之正弦与丙丁若丙角之正弦与乙丁也(此/丙)
(角与前形之/丙角不同)
次仍依第一法用甲丁乙形此形有甲丁乙丁两线及
两线间所作之丁角(与前形丁/角不同)可求甲乙线为所测之
一边 法自甲角作甲戊垂线至戊分乙丁线为两而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0795-0166b.png
甲丁乙三角形分为两句股形 其一甲戊丁句股形
有丁角 有甲丁线为弦可求甲戊句戊丁股
法为全数与甲丁弦若丁角之正弦与甲戊句 又全
数与甲丁弦亦若丁角之馀弦与戊丁股也
其一甲戊乙句股形有甲戊句 有乙戊股(戊丁减乙/丁得之)
可求甲乙弦
法以甲戊句乙戊股各自乘而并之开方得甲乙即所
测平面之一边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0795-0166c.png
第二求庚辛线 法亦于丙于丁各安平员仪(即先所/安之元)
(处/)各以指尺向庚向辛又自相向各作角成庚丙丁
庚丁辛 辛丙丁 凡三角形亦三
依第一法用庚丙丁形 此形有丙丁线(两测/之距)有丙角
 有丁角自有庚角可求庚丁线
法为庚角之正弦与丙丁若丙角之正弦与庚丁也(此/丙)
(角与前两/丙角不同)
依上法用辛丙丁形 此形有丙角(此丙角又/与上不同)有丁角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0795-0166d.png
自有辛角 可求辛丁线(丁角与/前不同)
法为辛角之正弦与丙丁若丙角之正弦与辛丁也
仍依上法用庚丁辛形此形有庚丁辛丁两线及两线
间所作丁角(此丁角/又不同)可求庚辛线为所测之又一边
法自庚角作庚己垂线至己分辛丁线为两而庚丁辛
三角形分为两句股形
其一庚己丁句股形有丁角有庚丁线为弦可求庚己
句己丁股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0795-0167a.png
法为全数与庚丁弦若丁角之正弦与庚己句亦若丁
角之馀弦与己丁股也
其一庚己辛句股形有庚己句有辛己股(己丁减辛/丁得之)
求庚辛弦
法以庚己句辛己股各自乘而并之开方得庚辛为所
测平面之又一边(即甲乙/之对边)
第三求甲庚线
法于丁点侧安平仪以指尺向甲向庚作甲丁庚角成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0795-0167b.png
甲丁庚形此形有甲丁庚丁两线及两线所作之丁角
(此丁角在甲丁/庚丁两线间)可求甲庚线为所测形之侧边
法自庚角作甲丁之垂线至壬分甲丁线为两而甲丁
庚三角形分为两句股形
其一庚壬丁句股形 有庚丁线为弦有丁角可求庚
壬句壬丁股(法同前用丁角/之正弦馀弦)
其一庚壬甲句股形 有庚壬句甲壬股(丁壬减甲/丁得甲壬)
句股法可求甲庚弦线为所测平面之侧边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0795-0167c.png
第四求乙辛线
法亦于丁点侧安平仪指尺向乙向辛作乙丁辛角成
乙丁辛形 此形有乙丁辛丁两线及两线所作之丁
角此(丁角在辛丁/乙丁两线间)可求乙辛线为所测形之又一侧边
法自辛角作乙丁之垂线至癸分乙丁线为两而乙丁
辛三角形分为两句股形
其一辛癸丁句股形有辛丁线为弦有丁角可求辛癸
句癸丁股(法亦同前用丁/角之正弦馀弦)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0795-0167d.png
其一辛癸乙句股形有辛癸句乙癸股(癸丁减乙/丁得乙癸)依句
股法可求乙辛弦线为所测平面之又一侧边
如此则所测形之四边皆具乃用后法求其幂
第五求乙庚线
法仍于丁点斜立平仪以指尺向乙向庚作乙丁庚角
成乙丁庚形此形有庚丁乙丁两线及两线所作之丁
(此丁角又在乙/丁庚丁两线间)可求乙庚线为所测形内之对角斜
线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0795-0168a.png
乙庚丁角形内自庚角作乙丁之垂线至卯分乙丁线
为两而乙庚丁三角形亦分为两句股形
其一庚卯丁句股形 有庚丁线为弦有丁角可求庚
卯句卯丁股(依上法用丁角/之正弦馀弦)
其一庚卯乙句股形 有庚卯句有卯乙股(卯丁减乙/丁得卯乙)
依句股法可求乙庚弦线为所测平面形内对角之斜
线
既有乙庚线则所测甲乙辛庚平面形分为两三角形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0795-0168b.png
可以求其幂积
其一乙甲庚形有乙庚底 有甲庚甲乙两腰 法以
两腰相减为较相并为和和乘较为实乙庚底为法除
之得乙午以减乙庚得午庚半之得子庚乃用句股法
以甲庚子庚各自乘相减为实开方得甲子垂线垂线
半之以乘乙庚底得乙甲庚形平积
其乙辛庚形有乙庚底 有乙辛辛庚两腰如上法以
乙辛辛庚相减为较又相并为和和乘较为实乙庚底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7a 页 WYG0795-0168c.png
为法除之得乙辰为底较以减乙庚得辰庚半之得丑
庚乃用句股法以丑庚庚辛各自乘相减为实开方得
丑辛垂线垂线半之以乘乙庚底得乙辛庚形平积
末以两三角形积并之为所测甲乙辛庚平面四不等
形之总积
 右法可以不用丈量而遥知亩步即有种种异态以
 三角御之足矣新法历书言测量详矣然未著斯法
 意者其在几何后数卷中为未译之书欤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7b 页 WYG0795-0168d.png
 庚午蜡月既望晤远西安先生谈及算数云量田可
 以不用履亩初闻之甚不以为然归而思之得此法
 然未知其所用者即此与否而此法固己足用矣
 若用有纵衡细分之测器指尺一量即得无烦布算
 矣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8a 页 WYG0795-0169a.png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29a 页 WYG0795-0169c.png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0a 页 WYG0795-0170a.png
测量用影差义疏
凡方形内从角剖成两句股形必相似而等(正方或长/方并同)
 
 
 
方形内作对角斜线分为两句股又于斜线上任取一
点作直线纵横相交如十字而悉与方边平行分方形
为大小四句股形此四句股形各两两相似而等(大形/丙与)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0b 页 WYG0795-0170b.png
(丁等小形/庚与辛等)
        则其四句股旁之两馀方形虽不
        相似而其容必等
        解曰于原斜线所分相等句股内
各减去相等之大小两句股则其馀亦等(丙戊庚形内/减去大形丙)
(小形庚馀戊又于丁己辛形内减去大形丁小形辛馀/己原形既等所减又等则其馀必等故戊己两长方虽)
(不相似而其/容必等也)
  句股测远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1a 页 WYG0795-0170c.png
            有甲乙之距人在戊立
            表又立表于丁使戊丁
            乙为一直线再于丙立
表使丙丁与乙戊如十字之半而与甲乙平行则丁戊
小股与丙丁小句若丙庚大股与甲庚大句也
法以丙丁小句为二率乙丁大股为三率(即丙庚/)相乘
为实戊丁小股为一率为法法除实得大句甲庚再以
庚乙加之得甲乙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1b 页 WYG0795-0170d.png
假如丙丁两表相距(三步/)人在戊窥丁到乙远(戊丁十/)
(二步丁乙十八步/)欲求甲乙之距
法以丙丁(三步/)乘乙丁(十八步/)(五十四步/)为实戊丁
(十二步/)为法除之得(四十五步/)为甲庚加丙丁(三步即/)
(乙庚/)共四十八步为甲乙
解曰此以乙丙长方形变为丙癸也依前论乙丙实形
丙癸虚形不相似而容积等故也
  重测法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2a 页 WYG0795-0171a.png
 
 
 
有巽乙甲井方池欲遥望测其甲乙之一面方并乙丁
之距
法立表于丁望测方池之东北角乙至东南角巽使丁
乙巽为一直线 再于丁横过立一表于丙使丙丁为
乙丁之横立正线(丙丁横六步四分/)次从丁退而北行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2b 页 WYG0795-0171b.png
(戊/)量得(十二步/) 从戊斜望池西北隅(甲/)不能当(丙/)
表而出其间如(戌/)又于戌立表(戌丁/)之距(四步/) 再退
而北行至(己/)(己/)(甲/)正过(丙/)表己丙甲为一直线量
得己丁之距(三十六步/)
法以(丙丁六步四分/)为一率(丁己三十六步/)为二率(戊/)
(丁四步/)为三率 二三相乘得(一百四十四步/)为实一
(六步四分/)为法除之得(二十二步半/)为辛己于辛己
内减丁戊(十二步/)(十步半/)为壬己是为景差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3a 页 WYG0795-0171c.png
次以(戌丁四步/)(丙丁六步四分/)(丙戌二步四分/)
戊丁(十二步/)乘之得(二十八步八分/)为句实 景差(十/)
(步半/)为法除句实得二步(八分弱/)为甲申大句之距加
丙丁(六步四分即申乙/)得共(九步二分弱/)为甲乙即方
池一面之阔
次以辛己(二十二步/半)减丁己(三十六步/)(十三步半/)
丁为二率丁戊(十二步/)为三率相乘得(一百六十二步/)
为股实 景差(十步半/)为法除之得(十五步八分半弱/)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3b 页 WYG0795-0171d.png
为乙丁大股之距
解曰此以四表重测改为三表乃巧算也 若测高则
重测本为前后二表者亦改用一表故当先知本法然
后明其所以然下文详之
  试先明四表本法
有甲乙之阔先立(丁/)表从戊测之戊(人目/)(表/)(远物/)
(之末端/)三者参相直 次于(丁/)表横过与(甲乙/)平行作
戊丁乙直线之横直线此线上取戊立表人目从(戊/)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4a 页 WYG0795-0172a.png
(戌/)表窥甲远物之西端亦参相直但于戊丁乙线为斜
弦成句股形 量得戌丁两表横距(四步/)丁戊(人目距/)
(东表/)直距(十二步/)
次于丁戊直线退而北行至己 又于西表戌作戌乾
癸直线与丁戊平行此平行线内取癸立西后表人目
(己/)(癸/)至甲参相直成己甲癸斜弦 亦从(癸/)横行
(丁己/)线寻(辛/)立东后表此后两表(癸辛/)之距为前表
(戌丁/)(四步/) 又量得(辛己/)为东后表距人目之数(辛/丁)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4b 页 WYG0795-0172b.png
(二十二步半/)次以丁戊(十二/)减辛己(二十二半/)(十步/)
(半/)为壬己景差 末以己辛(二十二半/)(己丁三十六/)
(十三步半/)为前后表间之距 以表横距(四步/)乘之
(五十四步/)为表间积(即丁癸长方/) 置表间积为实
以景差(十步半/)为法除之得(五步一半弱/)加表横距(四/)
(步/)  得共(九步二分弱/)为所测远物甲乙之阔
解曰前表测得成(戊乙甲/)句股形内有戌乙馀方与形
外戌坤馀方等积 后表测得(己乙甲/)句股形内有癸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5a 页 WYG0795-0172c.png
乙馀方与形外酉癸馀方等积 于(癸乙/)内减(戌乙/)
(酉癸/)内减(寅癸即丑戌/)则所馀之(癸丁/)(酉辰/)两馀方
亦必等积也故以(丁癸/)(辰酉/)而得(辰寅/)亦即(甲庚/)
  次明改用三表之理
用三表者于(丙丁/)两表间增一(戌/)表其实则于(戌丁/)
表外增一(丙/)表也前增一表而无后表则无从而得景
差故以三率法求而得之其实(癸辛/)即后表也其理与
四表同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5b 页 WYG0795-0172d.png
然不用(癸子/)形而用(戌子/)形何也曰准前论(辰酉/)形与
(丁癸/)形等积而(午癸/)形与(丁癸/)形亦等积(两馀方在己/丙丁句股形)
(内外/故等)(酉辰/)(午癸/)亦等积矣各减同用之(卯未/)则所
馀之(酉卯/)(卯癸/)二形亦自相等积而(卯癸/)原与(戌子/)
等故用(戌子/)变为(卯酉/)而得(卯寅/)即得(甲申/)矣是故(戌/)
(子/)可名句实也
其以(辛丁/)(戊丁/)为股实何也曰此三率法也(丁乙/)
(丁辛/)前后两测之表距故(辛壬即戊丁/)外亦加(壬己/)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6a 页 WYG0795-0173a.png
两测之景差法为壬己与辛丁若戊丁与丁乙也
准此测高可用一表而成两测(即借前测远之/图而以横为直)
假如有(甲乙/)高立(丙丁/)表人目在(戊/)测之则表之端不
相值而参相直于表之若干度如(戊/)退若干步至(己/)
之正对表端(丙/)其法并同
 因看数度衍中破勾测远条疑其图不真因作此以
 證明其说
  测量图说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6b 页 WYG0795-0173b.png
              一测股六十四尺
              八寸(壬丁/) 二测
              句四十三尺二寸
              (丙丁/) 三大股三
              千六百八十五尺
              二寸(乙丁即/丙午)四大
              句二千四百五十
              六尺八寸(甲/午)(午/乙)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7a 页 WYG0795-0173c.png
得二千五百尺为甲乙之高
解曰癸丁长方形即古人所谓表间积也以景差壬辛
(即丑/子)除之变为寅子形是寅子与癸丁同积也 而申
癸形原与癸丁同积则寅子与申癸亦同积也 于内
各减同用之申子而寅未与未癸亦同积矣夫未癸即
氐己也是戊丁(即亥己/)乘丙己之积也故可命为句实
而以景差壬辛(即申未/)除之得甲午句也(甲午即戌酉/)
其取股实何也曰三率法也表在丁其景丁戊 后表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7b 页 WYG0795-0173d.png
在庚则其景庚壬后表之远于前表者为庚丁故后景
之大于前景者为辛壬则其比例为辛壬与庚丁若丁
(即庚辛/)与丁乙也
试引癸庚至箕截庚箕如庚壬又截尾箕如壬辛于尾
于箕各作与庚乙平行线而于乙作垂弧为乙牛联之
作长方形又作丁心线截之作箕乙线斜分之则其理
著矣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8a 页 WYG0795-0174a.png
三角形求外切圆法
设如锐角形有甲丙边七十五尺甲乙边六十一尺
          乙丙边五十六尺 问外切
          圆径若干 答曰外切圆半
          径三十八尺一寸二分五氂
          法先求得甲丁中长线六十
          尺为一率甲乙边六十一尺
为三率甲丙边折半得戊甲三十七尺五寸为三率二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8b 页 WYG0795-0174b.png
率与三率相乘一率除之得四率(三八一二五/)为甲乙
圆半径
解曰此甲丁乙三角形与甲己戊三角形同式故其线
为相比例率也若甲为钝角其理亦同
以甲丙折半为三率故四率亦为半径若以甲丙全线
为三率则四率必得甲辛为全径矣盖甲辛丙形与甲
乙丁形同式也何以见甲乙丁形与甲辛丙形同式盖
两形之乙角辛角同当甲庚丙弧分则二角必相等而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9a 页 WYG0795-0174c.png
丁丙又同为直角则两甲角亦必等而为同式无疑矣
又界角比心角所当之弧大一倍今己心角所当甲庚
弧适当乙界角所对甲庚丙之一半则两角为等可知
而戊为直角与丁角等则两甲角必等故甲己戊与甲
乙丁亦为同式形也
三角举要有量法未著算例因作此补之
又如甲乙丙钝角形 求外切员径(甲/辛) 半径(甲/己)
法先求得中长线(乙/丁)(乙丁/丙)句股形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39b 页 WYG0795-0174d.png
           次作(乙/辛)线成(甲乙/辛)大句股
           形
           又甲乙半之于戊从员心
           (己/)作直线过戊至庚又成
           (甲戊/己)句股形
           一率 乙丁股(形内/垂线)
 
           三率 甲戊股(即甲乙/之半)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40a 页 WYG0795-0175a.png
四率 甲辛弦(即外切/员径)  四率 甲己弦(即切员/半径)
解曰三句股形皆相似故可以三率比例求之
问何以知其为相似形也曰原设形之丙角与甲乙辛
形之辛角所当者同为甲庚乙员分则两角等而乙丁
丙形之丁角与甲乙辛大形之乙角又皆正角则馀角
亦等而为相似形
又甲己为甲辛之半甲戊为甲乙之半戊正角与大形
乙正角等又同用甲角则己戊亦乙辛之半而为相似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40b 页 WYG0795-0175b.png

一系凡三角形求得形内垂线为法 垂线左右两原
边相乘 为实 法除实得外切员径 锐钝同法
假如甲乙丙钝角形求得中垂线乙丁六分为法 左
右两斜边(甲乙十八分/乙丙十分)相乘(一百八/十分)为实 法除实得
外切员径甲辛三十分 即可借用前图(分寸畸零/稍为整顿)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41a 页 WYG0795-0175c.png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42a 页 WYG0795-0176a.png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43a 页 WYG0795-0176c.png
 
 
 
 
 
 
 
 
历算全书 卷四十九 第 43b 页 WYG0795-0176d.png
 
 
 
 
 
 
 
 历算全书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