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1a 页 WYG0489-04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景定建康志卷三十八  宋 周应合 撰
武卫志一
武事非圣人所先也而卫国卫民有不可废禹贡之制
奋武卫于绥要之间所以固内而备外者虽盛时未尝
忘也岂若后世敌至而惧敌去而玩者哉周文武时命
将帅遣戌役亦惟曰守卫中国而已又岂若后世黩武
逞威而至于弗戢自焚者哉自吴以来立国江南者莫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WYG0489-0463b.png
不恃江以为固江又恃人以为固人谋善而武事修则
江为我之江否则与敌共尔易曰天险不可升也地险
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必能设国乃可守
今之建康内屏畿甸外控淮堧寔长江之要会中兴以
来任重臣建大阃用名将宿重兵于此上接荆鄂下联
海道守卫至重安危所关审形势而后知政守之宜审
攻守而后知江防之要严江防而后知兵籍之不可单
兵政之不可怠兵船之不可不备兵器之不可不利兵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WYG0489-0464a.png
寨之不可不整烽燧之不可不谨而浚筑之不可不勤
也作武卫志
  形势
诸葛亮曰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丹阳记
曰石头因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 李
纲曰天下形势关中为上建康次之宜以长安为西都
建康为东都 卫肤敏曰建康寔是帝都外连江淮内
控湖海为东南要会之地 刘珏曰金陵天险前据大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WYG0489-0464b.png
江可以固守 张浚曰东南形势莫重于建康寔为中
兴根本 陈亮曰旧日台城在钟阜之侧据高临下东
环平冈以为安西城石头以为重带元武湖以为险拥
秦淮青溪以为阻是以王气可乘而运动如意 江默
曰自淮而东以楚泗广陵为之表则京口秣陵得以蔽
遮自淮而西以寿庐历阳为之表则建康姑孰得以襟
带表里之形合则东南之守不孤其来尚矣馀见江防
  攻守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WYG0489-0464c.png
张敦颐曰晋蔡谟曰时有否泰道有屈伸暴逆之寇虽
终灭亡方其强盛皆当诎而避之要终归于大济而已
为今之计莫若养威以俟时王羲之曰以区区江左营
综如此天下寒心久矣中兴之业政以道胜宽和为本
力争武功非所当作二人者能言之而不得行之行之
而足以安江南者孙权一人耳陆瑁尝劝权曰九域盘
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陆逊尝劝权曰施德
缓刑宽赋息调权报之曰发调者盖谓天下未定事以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WYG0489-0464d.png
众济若徒守江东修崇宽政兵自足用何以多为顾坐
自守可陋耳以此知权之志未尝不在于天下然以传
考之亦未尝肯求逞于中原曹公来侵则破之拒之而
巳治舰立坞筑堤遏湖作涂塘明烽燧始终所以备魏
者至矣及移笺于曹公曰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则权固
未尝得志也嘉禾中因蜀寇魏一攻淮南闻明帝东行
遽则敛避诸将之攻樊城司马懿救之亦引军亟退自
后世观之谓之怯可也而权不以为耻岂非天下之势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WYG0489-0465a.png
既未有可投之隙与其力争而取败不若退守而待时
也耶史称权继父兄之业有臣以为腹心股肱爪牙兵
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此权之所以为治也及嗣
主立诸葛恪为政首侵边以怒敌东兴之战幸捷顾不
能持胜复违众大举一败涂地恪既丧躯而孙氏之业
因以衰焉则权之兵不妄动利害果何如也其后孙皓
用诸将计数侵盗晋鄙陆抗曰苟无其时虽复大圣亦
宜养威自保不可轻动今不务力农富国审官任能明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WYG0489-0465b.png
黜陟慎刑罚训诸司以德拊百姓以仁而听诸将徇名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弊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
矣夫争帝王之资而昧十百之利此人臣之奸便非国
家之良策也抗之言兼有陆瑁陆逊蔡谟王羲之之论
而皓不知用此其所以亡也东晋自庾亮经营征伐皆
不能有成谢安父子乘苻坚倾败之馀图之如恐不及
也至于渡河入邺讫无尺寸之得宋文自以富强诘戎
兵于元魏檀道济再行无功皆诸将以败继败而胡马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WYG0489-0465c.png
遂至瓜步梁武遭魏世之乱陈庆之以数千兵入洛而
嵩高之袭几至歼尽及贪河南之地纳叛将弃睦邻而
身国颠覆陈宣帝辟土宇于北齐旋失淮泗于后周虽
以桓温刘裕非常之才度越历代诸将而温伐苻健慕
容炜皆几成而败裕平南燕灭姚秦亦既得而失则六
朝用兵攻伐之策可见矣(详见/表)
  江防
吴聿曰江出岷山自湖口合流而下奔放荡潏吐吞日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WYG0489-0465d.png
月山或矶之则其势悍怒触舞大艑兀若转梗至其广
处旷数百里断岸相望仅指一发而舳舻上下中流遇
风则四顾茫然无所隐避自金陵抵白沙其尤者为乐
官山李家漾至急流浊港口凡十有八处称号老风波
而玩险阻者至是鲜不袖手 吴志曰魏文帝有渡江
之志望江水盛长弥漫数百里便引退自叹曰魏虽有
武骑千群无所用也 干宝晋纪曰魏文帝之在广陵
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垣以木桢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WYG0489-0466a.png
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北望甚惮之
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 宋书元嘉二十七年魏
声欲渡江太祖大具水军为防禦之备领军将军刘遵
考左将军尹宏守横江少府刘兴祖守白下建威将军
黄门侍郎萧元邕守裨洲羽林左监孟宗嗣守新洲上
建武将军泰容守新洲下征北中兵恭军向柳守贵洲
司马到元度守蒜山咨议参军沈昙庆守北固尚书褚
湛之先行京陵使仍守西津徐州从事史萧尚之守练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WYG0489-0466b.png
壁征北恭军管法祖守谯山徐州从事武仲河守博落
尚书左丞刘伯龙守采石寻迁建武将军淮南太守仍
总守事游逻上接于湖下至蔡洲陈舰列营周亘江畔
自采石至暨阳六七百里船舰盖江旗甲星烛皇太子
出戍石头徐湛之守石头仓城 齐书建元元年魏主
宏闻太祖受禅其冬发众遣丹阳王刘昶为太师寇司
豫二州明年诏遣众军北讨初虏寇至缘淮驱略江北
居民犹惩佛狸时事皆惊走不可禁止乃于梁山置二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WYG0489-0466c.png
军南置三军慈姥置一军烈洲置二军三山置二军白
沙置一军蔡洲置五军长芦置三军徐浦置一军以备
之魏不能攻 周世宗问江南虚实孙忌答曰本国虽
小甲兵尚三十万世宗曰江南不过十数郡何见欺也
忌曰精兵虽止十馀万然长江一条飞湍千里险过汤
池可敌十万之师国老宋齐丘乃王猛谢安之徒又可
敌十万 张虞卿曰历考前世南北战争之地魏军尝
至瓜步矣石季龙尝至历阳矣石勒寇豫州至江而还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WYG0489-0466d.png
此皆限于江而不得骋者也然江出岷山跨郡十数备
之不至一处得渡皆为我忧使吾斥堠既明屯戍惟谨
士气振而人心固矣恃江为阻可也虽无长江之险亦
可也苻坚百万之众马未及一饮江水谢玄八千锐卒
破之于淮淝岂非其效欤不然任巢以奇兵八百泛舟
即渡吴人有北来诸军乃飞过之语韩擒虎以五百人
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袭取之由是观之徒恃江而不
足于守鲜克有济矣曹操初得荆州议者谓东南之势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WYG0489-0467a.png
可以拒操者长江也操既得荆州蒙冲战舰浮江而下
则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独周瑜谓舍鞍马而仗舟楫
非彼所长赤壁之役果有成功至于羊祜之言则以南
人所长惟在水战一入其境长江非复所用他日成功
略如祜言故臣以为有如瑜者为用则祜之言谓之不
然可也无如瑜者则祜之言不可不察也彼为说者谓
北人以马为强而江流迅急渡马为难北人便于作㭖
而江流迅急非㭖能济是未知侯景以马数百一夕而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WYG0489-0467b.png
渡王浚自上流来未尝用㭖也州县一也有最为要害
者津渡一也有最宜备豫者苻坚自项城来寿阳侯景
自寿阳移历阳孙恩自广陵趋石头王敦渡竹格苏峻
泛横江侯景渡采石考前世盗贼与夫南北用兵由寿
阳历阳来者十之七由横江采石渡者三之二至于据
上流之势以窥江左者未论也 建炎三年冬金兵自
黄州渡又自马家洲渡时杜充在建康闻敌至以军六
万列戍江南岸而闭门不出师无统一皆无斗志王绹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WYG0489-0467c.png
曰杜充提兵守建康不称任使事乃至此云云明年夏
四月韩世忠提舟师截大江以邀金兵相持黄天荡四
十八日乌珠遣使与世忠约曰会战世忠募海船百馀
艘进泊金山下仍植一旗书姓名表其上敌望见大笑
曰此吾几上肉耳世忠预命工锻铁相联为长绠贯一
大钩遍授诸军之强壮者平旦敌拥十舟噪而前比合
战世忠分海船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曳一舟而
入敌不得渡复遣使愿还所掠及献马三千世忠不听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WYG0489-0467d.png
曰只留下乌珠乃可去时达兰所遣之兵在仪真江南
北两岸皆敌众世忠据中流风帆浪楫飘忽若神乌珠
闭垒不敢出完颜宗弼谓诸将曰使船如使马何以破
之乃欲自建康谋北归凡古津渡又被世忠八面控扼
不得去或献谋于芦场地凿大渠二十馀里上接江口
舟从江背出世忠之上流一夜渠成次早出舟世忠大
惊尾击败之敌终不得济一日敌乘天霁无风我所用
海舟皆不得动彼乃以轻舠绝江而遁世忠曰穷寇勿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0489-0468a.png
追使去乌珠回江北屯于六合县达兰在山东遣人诮
乌珠入寇无功盍止于淮东候秋高相会再寇江南乌
珠以前日渡江之危为辞吕颐浩言敌人多诈难测诏
刘光世分兵以备江岸 绍兴三十一年金人万户高
景山以兵数万犯扬州刘锜提大军禦之于清河敌以
毡裹舟载粮挽而上锜募善没者凿舟沈之敌大惊俄
犯扬子桥锜以兵掠瓜洲敌骑逼江锜遣麾下员琦
伏于皂角林与敌接战诱敌入张弩俄发敌大败斩景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0489-0468b.png
山俘数百人逆亮亲统细军驻和州之鸡笼山临江筑
坛刑马祭天必欲由采石而渡朝廷诏王权诣行在以
池州都统制李显忠代权命督府参议官中书舍人虞
允文趣显忠交权兵时显忠未至允文夜见建康留守
张焘议禦敌之计焘但言已当死守留钥丙子逆亮登
坛建黄绣旗二中张黄盖亮执小红旗麾众渡江时王
权所留水军车船咸在而诸将未有统属莫肯用命尽
伏山崦惟提举张振王琪稍任其责允文自建康因使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0489-0468c.png
人督之敌舟稍近于是振琪与统制时俊盛新等徐出
山崦列右江岸敌初未之觉一见大惊欲退不可我军
用海鳅船迎击士皆死斗敌舟沈溺者数万其回北岸
者亮皆杀之遂不能济丁丑敌往来望见车船遽却我
军复以海鳅船先往北岸截横林渡口用克敌弓射之
敌兵弃船上岸者悉陷泥中而毙上急差杨存中措置
守江虞允文亦自建康驰至镇江时江岸有车船二十
四艘敌已瞰江恐临期不堪驾用存中允文临江按试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0489-0468d.png
命战士踏车船径趋瓜洲将迫岸复回敌兵皆持满以
待其船中流上下回转如飞敌众相顾骇愕亮愈忿召
诸酋约三日毕济过期尽杀之诸酋谋曰南军有备如
此进有渰杀之祸退有敲杀之忧奈何有总管万戴者
曰杀郎主与南宋通和则生矣众曰诺乙未诸酋集兵
射杀亮并杀其太傅三妃与谋事者十馀人 绍兴中
诏沿边修守备吴表臣言大江之南上自荆鄂下至常
润其要𦂳处不过七渡下流最𦂳者二建康之宣化镇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0489-0469a.png
江之瓜洲是也当择官兵修器械以谨其防 王彦恢
言建康古都乃用武之地欲保建康必内以大江为之
控扼外以淮甸为之籓篱又必措置兵食以赡国费然
大江以南千里浩渺决欲控扼非战舰不可大江以北
万里坦途欲遏长驱非战车不可舒庐滁和良畴百万
欲措置军食非营田不可舟车之法以轻捷为上彦恢
所制飞虎战舰傍设四轮每轮八楫四人旋干日行千
里又有神武战车下安四轮略同飞虎顶张布帷以避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0489-0469b.png
矢石傍斜冲击其用如神又有拒马车一人之力可以
转用比之蒙冲偏箱鹿角此尤至要淮西良畴不可以
数计不须朝廷给本祗以有无相济并力营田计其户
口什一养兵则淮西可以守矣如许令彦恢招兵教习
只乞那融淮西数州财赋可足舟车之用及以数州秋
成所得那融营田可足兵食之费万一敌人入寇及盗
贼猖獗彦恢当以此舟车摧锋陷阵以此士卒斩将搴
旗以此种莳飞刍挽粟保守江淮决无疏失诏彦恢就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0489-0469c.png
本军措置 时之论边防要害者有曰自古倚长江之
险者屯兵据要虽在江南而挫敌取胜多在江北故吕
蒙筑濡须坞而朱威以偏将郤曹仁之全师诸葛恪修
东兴堤而丁奉以兵三千破胡遵之七万转弱为强形
势然也淮甸郡县不必尽守故城各随所在择险据要
置寨栅守以偏将敌来仰攻固非其利若长驱深入则
我缀其后二三大将浮江上下为之声援敌之进退落
吾计中万全之策也又有曰无为军巢县之濡须及东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0489-0469d.png
西关山川重复盖昔人尺寸必争之地大率巢湖之水
上通焦湖濡须正当其冲东西两关又从而左右辅翼
之馈舟既已难通故虽有十万之师未能便寇大江得
逞其志淮西虽号地平而水陆要害皆可战守稍加措
置未易轻犯又有曰若敌重兵出淮西则池州军出巢
县江州军出无为军便可为淮西官军之援又有曰自
建康至姑孰一百八十里其险可守者有六曰江宁镇
曰碙砂夹曰采石曰大信口其下则有芜湖繁昌皆与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0489-0470a.png
淮南对境其馀皆芦荻之场或倚岸斗绝水势湍险难
施舟楫又有曰采石渡在太平州界下马家渡在建康
府界上宣化渡在府界之下采石江阔而险马家渡江
狭而平相去六十里皆与和州对岸昔金人入寇直犯
马家渡杜充以万众不能捍亦尝分兵犯采石太平州
以乡兵等禦之遂退虽杜充处置有未尽善亦形势使
然则马家渡比采石尤为要害又有曰和州乌江县界
可自江北车家渡径冲建康府马家渡滁州全椒县可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0489-0470b.png
自江北宣化渡径冲建康府之靖安兼泗州盱眙有径
小路曰张店上下瓦梁盘城亦可径至宣化不满三百
里乌珠曾于此路来至六合下寨并自上瓦梁下船直
至滁河口可以入江宜于靖安渡碙砂夹相对三处防
守所有北岸滁河口宣化两处来路应和州东地分尤
宜严切堤防(又有曰昨来金人自黄州张家渡渡江由/湖北路鄂州武昌县上岸方入兴国军大)
(冶县界取山路以犯江西宜于兴国军大冶县界通山/等处摆布防拒又有言曰汉阳沌口系汉江下流湖北)
(帅司所𨽻尤/宜严切堤防) 隆兴二年议幸建康张浚受任督府讲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WYG0489-0470c.png
论军务不遑寝食招来山东淮北忠义之士以实建康
镇江两军凡万二千馀人万弩营所招淮南壮士及江
西群盗又万馀人要害之地城壁皆筑其可因水为险
者皆积水为堰置江淮战舰诸军弓矢器械悉备两年
冬金屯重兵十万于河南为虚声胁我有刻日决战之
语将士望敌至成大功而敌亦知吾有备卒不敢动及
是浚又以宰相来抚诸军将士踊跃思奋敌闻浚来亦
檄宿州之兵归南京沿边清野以俟淮北来归者曰不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WYG0489-0470d.png
绝山东豪杰悉愿受节度敌益惧 景定元年马光祖
置镇巢军照得本司所部淮西三城独巢县正当要害
之冲北据焦湖南扼濡坞跨联合肥和阳无为三郡自
丙申被兵之后增城筑埧屯兵几至万人至假邑宰以
节制之权俾任干城之寄去秋上流之警谍报谓敌谋
于此窥觎欲掠焦湖之舟出从裕溪以瞰江面至烦宣
谕行下措置防拓本司随即调遣台项兵船把守终是
隔涉一江不过遥制而已况巢民每遇清野船多迂避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WYG0489-0471a.png
焦湖之中地𨽻合肥动以帅司临之使不得专守禦识
者病焉按图志此邑旧为巢州而南渡初张魏公丞相
经理淮西亦尝进军于此当孙氏有国时每于此进军
以扼魏师盖其形势足恃如此今既严为江防合于此
增屯加备谓宜升为军垒缓急之际庶可倚重保障急
务莫先于此奉圣旨将巢县升为军使仍令沿江制司
选辟一次续申乞以镇巢军为名辟武德郎江东副总
管建康府驻劄王珍充镇巢军使兼知无为军巢县事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WYG0489-0471b.png
仍带江东副总管建康府驻劄八月二日奉圣旨依
马光祖申措置下流江防本司被旨通制下流亦既立
递卒分隘兵摆战舰次第施行矣续据分司孙制参备
总统汤华申射阳湖通江港汊岂止三二十处惟最𦂳
河阔水深冬月不涸者七处一曰口岸即柴墟是也二
曰过船港即泰兴港是也三曰新河即魏村相对是也四
曰漾港即马驮沙相对是也五曰石庄河六曰天赐港
七曰通州新河并旧来泰兴县一城每遇潮生通彻城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WYG0489-0471c.png
下或有哨来为其占据返为寇基既不可守只当摊平
如钉塞港汊只可暂为间隔我既可塞彼亦可开兼钉
塞港口徒费民力须当于发源浅狭要路去处如芦沟
桥下左侧六七里用工填塞更填流复溪桥下及将泰
兴旧城土摊平填本县西北门河直至周桥以断泰兴
过船港新河漾港三口子来路等处本职再详汤知郡
所申得于足历目击之审极为详尽于江防事最有关
系然地分既𨽻淮东镇江节制司岂敢越境而问若非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WYG0489-0471d.png
于源头下手关防直待其侵逼江面与之相持则彼我
之势悬绝客主之权遂分力倍事难居然可见兼射阳
既迫涟水贼骑向后出没不常其中百姓一闻哨警必
是各随所通港汊迁避渡江民导其前贼乘其后仓卒
之际着手不及乘间窥伺岂不可忧此事合从朝廷下
之淮东制司着𦂳措置关防当于𦂳要来路浅狭源头
填塞使支港别汊不可得而通及将泰兴旧城摊平使
倏去忽来不可得而据然后用防江兵船移寔以备用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WYG0489-0472a.png
那缓以图急可合者则合可分者则分又将三流之兵
循江上下联络气势令首尾相应如常山蛇势彼此救
援然后江面方为牢寔缓急之际委可倚仗允为江防
之幸本职除已就诸隘点视却将敷布兵船斟酌𦂳慢
别行摆泊防拓续容开申外候指挥所据状申事理备
录在前本司照得参议官孙料院备汤知郡所申泰兴
县一带出江港汊合于近里措置关防其说利害甚明
合行备申朝廷乞赐劄下两淮制置使司照应施行寻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WYG0489-0472b.png
淮劄付沿江制置大使司照应已劄两淮制置使司照
所申差官点视速作措置具已施行状申枢密院等劄
镇江府节制司一体施行 马光祖筑宜城以固上流
宜城者雁汊对岸一要害处吴魏相拒时尝设疑城于
此其后方言讹疑为宜字义宜善于疑故袭称宜城其
地山从北来分为七枝中短而外长自西南以及于东
则大江环绕其东北隅则有段塘湖水为之限惟北当
备而有大小青龙山可以屯兵而设伏形势如此而古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WYG0489-0472c.png
今屡城不克者盖亦有说北隅山高而大城欲包之则
不可城于山趾则外高于内非城之利况山骨在此地
不可堑故昔人能为疑城而不能城也以二十馀年间
事体言之不可不城者有三说大江以北自黄州而下
和州而上中间无一城垒以为限隔城戍于比则自黄
而和之间声援易接利一也石箄菩萨石之间江面最
狭正在宜城之下曩汹汹时谍知敌谋欲窥此途有城
于此戍兵为守则敌有所惮而不敢睥睨利二也自旧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WYG0489-0472d.png
安庆府荒榛之后寓治杨柴洲上鸿雁飞鸣无城郭可
恃旧城既未可修复此地去寓治不远有险可恃徙民
为便利三也不可不城者其利三不可以城其害一此
自戊戌以来议而辄沮城而辄止盖知其利而未知所
以避其害也已未庚申之间制臣马光祖往还江上尝
舣舟而视其地语客曰旧日杨义所筑城基址临张家
港之滨客山高而下视之宜其不克城也城外即是山
脚宜其不能堑也曷不缩其城而小之移入主山之上
卷三十八 第 20a 页 WYG0489-0473a.png
盖北隅有张家港水通大江秋冬则涸客山在港之北
而近主山在港之南而稍远因注江而为城则视昔为
狭然城因山则用力省狭则守之易城在山上则内高
而外低险在我矣向所谓客山高而下瞰吾城者不足
虑也远北山之趾而为濠则向所谓石不可堑者亦可
避也察其故而未敢决其事会宰臣归阙舟过其下审
其形势察其利害果不可以不城一见决矣与制阃合
入告于上诏光祖城之速其成縻缗钱一千馀万米十
卷三十八 第 20b 页 WYG0489-0473b.png
万馀石筑城周十有三里高二丈八尺趾高七尺顶半
之城门凡七上皆为楼羊马墙一千二百六十二丈濠
长一千四百三十五丈而与江湖接虓将精兵坚甲利
器戍守其中遂为江上一巨屏有诏奖谕进光祖光禄
大夫任其事者自郡守而下赏有差(详见诏令录及侯/牧表 制纂官所)
(作安庆府新/城志尤详)
创宁江新军景定四年制使姚公希得任内准朝廷行
下沿江建屯招军防捍务使声势连属其分屯建寨招
卷三十八 第 21a 页 WYG0489-0473c.png
军置将优待犒给拨给军器衣甲各有条画
 分屯建寨建康太平池三郡江面计一千七十一里共
 建大小二十九屯建康八屯曰下蜀曰马家步曰沙
 河曰韩桥曰王沙曰新开河曰下三山曰汪蔡港太
 平七屯曰濮家圩曰褐山曰采石矶曰白泥浦曰上
 三山曰板子矶曰周家庄池州十四屯曰菖蒲山曰
 大通曰梅根曰冗港曰戚家沟曰李王河曰宝赛矶
 曰黄石矶曰吉阳湖曰祝家矶曰乌石矶曰香口曰
卷三十八 第 21b 页 WYG0489-0473d.png
 双河三郡诸屯共创制寨屋一万一千九十五间本
 府一千七百间太平四千四百间池州四千八百间
 准朝廷科下十八界六十万每间科四十贯共支过
 科下钱四十四万三千八百贯外馀钱续建各屯制
 领将佐衙屋本府一百三十间太平一百四十六间
 池州一百九十五间内本府寨屋每间贴助十八界
 二十贯计支过三万四千贯十八界将佐衙屋不计
 焉诸寨内有坐落低窊去处别议合并移改
卷三十八 第 22a 页 WYG0489-0474a.png
 招刺宁江军宁江前后军额六千二百人马公光祖
 刷具阙额凡一千一百七十馀名差将校分头招募
 每一名支等下钱三百贯七事件军装一副截至咸
 淳元年十一月终共招到一千三百七人
 教习宁江军及束并军分初宁江分屯二十有九然
 少者仅数十人为一屯非所以联队伍壮气势也马
 公光祖将前后两军束并前军二千六百九十一人
 并为八寨后军二千六百三十六人并为七寨每五
卷三十八 第 22b 页 WYG0489-0474b.png
 百人置正副准备将不及五百人置正副将然后稍
 成将队各有统纪又因巡江亲至诸屯阅习武艺士
 皆新募挽弓蹶弩鲜能应格遂遴选江淮精兵发下
 各屯夹持训习不时委官赍钱银激犒射箭撺抢行
 之稍久人渐精熟今秋敌闯濡舒诸屯旗帜鲜明炮
 坐森列步骑出入金鼓喧轰其习熟波涛者又操舟
 往来上连下接敌隔江觇其有备乃遁去 赏格(红/心)
 (箭一只支钱五贯文帖箭一只支钱三贯文垛箭一/只支钱一贯文抢手每撺三百撺支钱两贯文又各)
卷三十八 第 23a 页 WYG0489-0474c.png
 (屯支银掏一个一名射中独得二名以/上均给累给十六中以上补训练官)
 招军置将准朝省指挥将建康太平池三郡阙额六
 千二百八十人以宁江新军为额每人科下身子军
 装等钱十八界一百贯共科到六十万遂差官分往
 诸郡招募本司招到四千五百一十五人太平州招
 到八百五十人池州招到九百一十五人为数已足
 总支过六十二万八千贯十八界建康八屯派拨九
 百二十人太平七屯派拨二千三百六十人池州十
卷三十八 第 23b 页 WYG0489-0474d.png
 四屯派拨三千人建康太平一十五屯为宁江前军
 池州一十四屯为宁江后军各军置统制兼总制一
 员统制三员正副将各三员准备将六员
 优待将士制领将佐本身请给外本司务从优厚差
 兼帐前职事添帮月给成年该支钱三万四百八十
 贯旧措米四百四十四石酒一千六百三十二瓶各
 有等差其发遣新军着屯自制领将佐以至官兵等
 第支犒共支钱四万五千二百二十五贯其各屯器
卷三十八 第 24a 页 WYG0489-0475a.png
 具动用悉与办集如床荐席锅盆桶二万三千五百
 六十四件计钱一十六万八千七百二十九贯有奇
 其单身人创给冬衣白布绵袄三千领该钱一十八
 万三千三十八贯又造到旗帜大小三千一百七十
 面前后军各给其半为费五万八千八百八十七贯
 有奇又置惠军典本一十二万八千贯应副诸军急
 缺质当不许收息杂卖本钱六万四千贯以便诸军
 食用不许取利又置碓臼一百四十副分拨诸屯以
卷三十八 第 24b 页 WYG0489-0475b.png
 便舂伐以至聘娶教阅冬年节支犒及纸劄捉逃菜
 种等杂费钱通约计三十一万一千七百二十贯又
 新军入营之后多有不服水土病患者与之修合药
 饵支拨钱米木炭等选择医人优支月给节次差官
 提点医治又虑奉行未至分委募属同医人将带生
 熟药白米等前去诸屯家至户到点视医疗通支钱
 二万九千六百八十七贯有奇米一百二十七石六斗
 炭三千五百斤其新军老小住居各州县者支给路
卷三十八 第 25a 页 WYG0489-0475c.png
 费移文各处取发至司遣赴屯所又各支安家路劵
 等钱及不时差官吏往诸屯点检抚劳一应劵食杂
 支截日通用过十六万二十馀贯又恐诸兵着寨未
 久时加优恤差官逐屯支犒共支过钱六万六千馀
 贯旧凡百加意靡不脩至焉
 给军器衣甲付各屯桩管以备使用角弓九百四十
 二张弩六百二十八件枪一千五百七十条弓箭四
 万七千一百只弓䩴䩮九百四十二个弓弦九百四
卷三十八 第 25b 页 WYG0489-0475d.png
 十二条弩箭六万二千八百只腰刀二千五百一十
 二把弩䩴䩮六百二十八个手斧六百二十八把金
 一十八面鼓四十六面划车弩三十三座甲一千二
 百五十六副胖袄一千八百八十四领绵裙一千八
 百八十四腰衲袄三千一百四十领衲裙三千一百
 四十腰以上共发过一十三万九十四件(内除朝廷/科下殿司)
 (铁甲袄裙五千九十六件并建康府胖袄绵裙一千/八百八十七件太平州军器一万八千五百七十二)
 (件外馀从/本司库支)
卷三十八 第 26a 页 WYG0489-0476a.png
 制使姚公希得任内创买战马沿江守备虽以舟楫
 为要然上流万一有警牵溯必迟非得精骑疾驰巡
 连江面又恐坐失事机旧来此地号为多马考之尺
 籍戎司以数千计马司以万计近来减耗百无二三
 边备所关岂容偏废于是拨一百万贯专委都统赵
 纪祥以买战马以备调用自景定三年节次收买及
 解梱之日共买到三百一十四匹馀缗桩之司存接
 续收买
卷三十八 第 26b 页 WYG0489-0476b.png
 创建马寨有马无屋寒暑非便景定三年制使姚公
 希得解阃有日又与措置度地建寨以便牧养据所
 委官申武定桥东堤岸头可为寨地遂差濠寨计料
 创屋八百五十间约费四十五万二百六十馀缗旧
 楮米八百一十五石柴五千馀束用四月初三日兴
 工动土间续据白劄条陈寨基卑湿不便欲于北门
 寨骆驼寨两处旧基择其稳便者缘新政将至仓卒
 未容改作又虑移改增费遂再刷一十万通前共桩
卷三十八 第 27a 页 WYG0489-0476c.png
 立十五万并柴米等一面烧造砖瓦置办材料责付
 所差提点受给官范胜等任责桩管仍备申朝廷乞
 劄下新制使照应承续区处高平寨地起盖庶经久
 云
 先锋马并建寨先锋军马旧管止八十一疋姚公希
 得及马公光祖任内买到三百七十六疋通前共四
 百五十七疋初议建寨以便牧养而难其地景定五
 年夏四月定卜于南门外沙井头面势宽平水草饶
卷三十八 第 27b 页 WYG0489-0476d.png
 美以是月二十五日经始至九月二十四日毕工为
 屋八百七十八间官廨庙门楼点亭一一备具续以
 人马数增又益屋一百二十六间 寨记(南方倚舟/师为长技)
 (北人事鞍马利驰突南不言骑北不言舟师非习也/虽然用我之长兼彼之长彼以其偏我以其全何战)
 (不克何守不固哉中兴六飞南渡驻跸全吴天险在/前利在舟楫然是时命吴璘通马于西胡舜陟市骏)
 (于广至绍兴间李世辅以马司精锐一日驰安丰会/采石蹙逆亮而毙之其兼用所长之效如此升左臂)
 (淮右吭浙首枕荆蜀水陆上下之会武脩宜毕精制/司旧有先锋马军历岁久圉牧废存者不什一余奉)
 (命留钥始至百废如猬毛念未及兹再至则计宿储/考初籍欲举而未遂橘州姚公寔来方撙度费务而)
卷三十八 第 28a 页 WYG0489-0477a.png
 (余又三至矣先是姚公命都统赵纪祥市马得三百/一十四余不敢堕公志乃益选良骏籍厥毛齿慨聚)
 (之之难则厩而牧之其可易遂度地南门之外曰沙/井者平坡曼衍水草丰沃河浒近则洗之易刍茭便)
 (则饲之勤乃召匠经始程土物量事期计徒庸主费/有司护作有校役始于景定甲子四月至咸淳乙丑)
 (正月成列楹一千有四縻缗钱一十一万五千有奇/米八百二十三石有奇费一出于制帑役成升人不)
 (知因念隆兴乾道间张虞二公志在规恢士马精壮/马司移屯自兹始也余老矣方将为伏枥想何敢望)
 (二公然力不足意有馀倘尚此一日留尚当殚一日/力谋多务广终求以足余意而亦以成姚公欲为未)
 (竟之志焉异时驰劲骑三千蹀血虏庭不肯以天限/南北一语挂牙辅知必有不负余志者姑识诸石以)
 (俟观文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沿江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兼江南东路安抚)
卷三十八 第 28b 页 WYG0489-0477b.png
 (大使马步军都总管兼行宫留守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使兼权淮西总领金华郡开国公)
 (食邑四千一百户食寔封八百户马光祖记并书朝/奉大夫秘阁修撰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本路)
 (劝农使借紫/赵孟頫篆盖)
 买宁江军战马景定五年九月马光祖准省劄行下
 每宁江军一千人以二百人为骑军前后二军共合
 办马一千二百五十六疋江南非产马之地措置收
 买为力倍难所得之马皆择其齿嫩格高者鞍辔槽
 具色色齐备分派诸屯使善骑者训习弓矢矛槊各
卷三十八 第 29a 页 WYG0489-0477c.png
 有执艺今馀半年驰骤施放大略可观缓急足为战
 禦之备(宁江前军六百二十八疋第一将沙河寨一/百单四疋第二将韩桥寨三十六疋下三山)
 (寨三十六疋第三将褐山寨八十疋第四将乌石港/寨八十三疋第五将上三山寨九十一疋第六将板)
 (子矶寨一百疋第七将周家庄寨九十八疋宁江后/军六百二十八疋第一将菖蒲山寨八十疋第二将)
 (梅根寨一百疋第三将戚家沟寨八十疋第四将李/王河寨一百五十八疋第五将吉阳湖寨六十四疋)
 (第六将乌石矶寨八十三/疋第七将香口寨六十疋)
 
 
卷三十八 第 29b 页 WYG0489-0477d.png
 
 
 
 
 
 
 
 景定建康志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