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249-017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椒邱文集卷十一
              明 何乔新 撰
  序
   赠揭君尚文游南廱序
予友揭君尚文自居家塾时以温恭好学称选补邑庠弟子
员与邑之俊茂以经史道德相镌切学与行益进自邑大夫以
及师儒皆贤之贡之泽宫与四方之士偕试于天子之廷名在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249-0177d.png
高等遂升之上舍俾卒业焉将行凡与游者徵文于予以为
尚文赠予惟赠之为言增也谓其言有所增益也予将勉尚
文以学邪尚文学已成矣予将尚文以行耶尚文行已修矣
予虽欲喋喋于尚文何所增益哉虽然窃有见者不可不
为尚文道也昔之人有好游者泛舟长川于时春流骤溢潢
瀼滈溔微风鼓之舒者如云蹙者如鳞跳者如鹭以为极
水之美观矣已而下彭蠡上洞庭见惊风驱涛浊浪喷空
汹涌奫潾瀰漫澎湃浩无津涯而鱼龙百怪出没于其中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249-0178a.png
乃知向之所见者未极其大也他日乘舟东海之上百川所
委众流所汇杳不知其几千万里飞艎巨舶往来而上下
大鹏长蛟簸荡而遨嬉舟行弥日不知其际然后知彭蠡洞
庭犹未大也君子之学亦犹是已始尚文学于家塾犹泛长
川也及其学于邑庠犹泛彭蠡洞庭也今而游于南廱犹
泛大海也南廱者天下之俊茂萃焉六馆之士岂无节行
如符融者乎岂无仁勇如何蕃者乎抑岂无直道而行如
宋之六君子者乎尚文之往也与之相翼以进相规以修则其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249-0178b.png
学与行日㡳于大成异时峻跻华秩茂建丕功以追踪古
之君子斯无愧矣扬子云有言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
学山而不至于山谦与满之谓也以是为尚文赠可乎尚文
谢曰可矣乃书以赠之
   孙先生别号序
丰城孙君绎如由明经领江右乡荐擢南充邑庠教谕尝
以古愚自命及秩满考绩至京更号顺安介其友贵州佥
宪李君继之属予序其说予曰子欲逃名耶奈何屡易其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249-0178c.png
号且子之所以为古愚为顺安者何如绎如曰予世之介士
也年少气锐时言无顾忌有过举者正言以规之有隐慝者
肆言以斥之怨且怒弗恤也自以为有古愚者之风故自
号曰古愚及典教南充不幸俗不喜学虽疲精思以教之
卒莫有掇科跻仕者圣天子嗣位幸诏教官考满者得与
天下举子会试南宫而予又以科举不及额弗得预当道
有欲以学行荐者亦不果寻以乏科举左转司训是皆予
之命也至于奔走以媒进则义之所可也予知顺乎义安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249-0178d.png
乎命而已故更古愚之号为顺安愿求一言以发其义且
得以自勖焉吾叹曰绎如贤矣哉世之人不知尽言以相正
也喔咿嚅唲突梯滑稽而古之所谓愚者不可得矣不知
事有义命也据险乘机钻隙抵巇卒陷于祸悔者盖多矣
绎如守古之愚安天之命其贤于世人不亦远哉昔者李密
与人言每面质其过其亦古之愚者与苏子赡在齐安饮
酒赋诗泰然无迁谪意其亦顺义而安命者与求绎如者
可求于今世之人与然吾观绎如之学行岂久于下位者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249-0179a.png
哉守古道而不渝安义命而无悔则德业益修闻望益著
其都穹秩享厚禄以大建勋庸于国家盖有日矣吾知古
愚顺安之名天下后世将以为口实自号云乎哉
   送秋官大夫陈公致仕南归序
皇上践阼之初诏内外臣庶凡有疾者得自陈以礼致仕休
于家盖所以体群臣而优礼之也诏下之日其位望已崇者
眷眷而不能去秩禄犹卑者又汲汲于进取而不肯去维时
予友陈公廷仪属有微恙且闵亲之老思归养焉欲上章乞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249-0179b.png
如诏旨致仕予与二三僚友共挽留之不释也公以手书道
意于再于三至有恨望意予与二三子乃不敢复留章既
上优诏允之公即治装南归士大夫相语曰公之去高矣昔
钱若水三十八而致仕文履善三十七而致仕自二公之外有
驱之弗去者已今公年仅三十有九乃能勇退于急流中其
贤于人诚远矣哉又有惜之者曰公年力方壮不宜去材望
逾人不宜去虽有微恙行且勿药又岂宜去公之风操则高
矣然执政者当为朝廷爱惜人材奈何遽徇其请而不留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249-0179c.png
以为邦家用耶予解之曰公之去非以急流勇退为高也
执政者听其去亦非不为朝廷惜贤也公之意则曰吾父母
春秋高向者欲一归觐而不可得今天子幸许群臣自陈
而吾适以疾在告得归就医药且以展人子之私此吾之至
愿也至于感恩图报之诚则亦岂能一日而忘于怀耶执政
者之意盖曰近世士风愈下或贪禄固位而不知止或钻隙抵
巇而不知耻幸而有超然于富贵之累如廷仪者焉可不遂其志
成其美以为士风励耶于是众咸以予言为然骊驹既驾衣冠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249-0179d.png
载途相率赋诗以道其行而属予序之予谓公闵亲之老欲归
终养孝也身虽去不忘图报之诚忠也忠孝人之大节也而公
兼之矣予与公共事颇久辱知最深然公之去也曾不能如韩退
之于孔左丞抗章以尼其行又不能如疏少傅于太傅移疾以
以从其去徒怅然而己虽然圣天子方将畴咨海内举其俊茂
以臻咸五登三之盛廷臣之贤如公者无几公虽去岂能久于三
山之巅连江之涘哉予知驾未及税而使驺在路矣遄驾入朝
以兴道致治予与二三子为公愿也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249-0180a.png
   送太守邢君考绩复任诗序
予读史传而叹民生于三代之时者何其幸也自牧伯以及子男
私其土子其民以修其政教而求安利其所子焉其安利之也以
为职之当然不自以为德民之安且利也亦以为上之宜然而不知
所德当是时所谓贪吏庸吏者固无之矣亦恶有循吏之名哉封
建废而郡县兴于是苟且之政行而循吏之名始立焉吏以循称
名生于不足也西汉循吏六人东汉循吏十有二人唐循吏十有
五人夫以四海之广历千馀年之远而吏以循称者仅数十人焉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249-0180b.png
则其贪且庸者可胜计耶民之憔悴无聊者凡几郡几县耶
呜呼民生于三代之下者何其不幸也我国家地极四表皆为
郡县吏以循称者盖有之矣而畿内八郡其守焯有治效者
予知三人焉真定守邢君居敬保定守章君鸣凤广平守
熊君性安皆由秋官出秉郡麾者也三人者之政居敬尤称不
烦其始至真定也缓刑罚简条教兴庠序以变士习严勾稽
以防吏奸务以安利其民而不求赫赫之名未几逢掖之士安
于学袯襫之民安于耕抱布贸丝者安于市驱车负任者安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249-0180c.png
于旅境内晏然而莫知谁使之然也自部使者与凡公卿贵人道
真定者入其境见其民询其政莫不啧啧称叹曰循吏循吏云
呜呼民不幸生于三代之下而生于真定焉亦何其幸也乃者
居敬考绩至京予问其所以治郡者居敬曰吾何能为哉租
调有常法吾不能蠲之能不竭其有而已力役有常度吾不
能免之能不违其时而已礼义民所自有吾不能家喻而户
晓之先教化后笞辱以示之而已吾又何能为哉予然后益
信居敬有古循吏之风也真定之民不知所德而居敬之为政亦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249-0180d.png
不自以为德是盖三代之吏而非汉唐之吏矣居敬归凡与好
者赋诗以饯之而属予序之予故具道其为郡之迹异时太
史氏传皇明循吏者或有考于斯
   送泗州贰守杜君赴任序
天顺七年冬十月丰城杜君叔秀由明经擢凤阳之泗州
贰守捧牒云迈秋官熊君性安徵予言以赠之夫凤阳畿郡
也泗名州也其风土旷以夷其民俗淳以朴其官政简而不烦
叔秀推其素学而为之譬之骋盗骊于通衢奔放奋迅盖易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249-0181a.png
易耳虽然为人之佐亦难矣哉矫亢者或以取祸徇默者或以取
辱彼矫亢者则曰吾食君之禄而位乎民之上吾安能兀然尸居
如捧土揭木之为者于是务出意见以挠其政及其弊也怨嫉
交至而祸逮焉徇默者则曰一州之事上有长次乃有贰吾何
为者于是唯唯然惟长之听无敢出一言为异者及其弊也颓
惰不振而辱随之今之为人佐者大率类此政之不举民之不
乂职此之由耳予以为二者之所为皆非也为之长者果贤耶同
寅协恭以赞其政可也如刘先之佐饶州以范文正公为师是也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249-0181b.png
果不肖耶守法秉礼以裁其非可也如王舜良佐临江军以义
裁正二千石是也如是而政不举民不乂者未之有也叔秀以明
经之学抚淳朴之民处简易之政予知其固无难者独其为
长者之贤与否则予未知也长之贤叔秀如刘先之可也矫亢以
为异者非也长之不肖叔秀如王舜良可也徇默以取容者亦
非也此为人佐者之法也夫然故政以举民以乂而嘉闻日彰岂
特免于祸与辱哉叔秀行矣尚绎予言而处之他日闻淮泗间有
上下交誉以为贤而政声奕奕达于辇毂下者予知必叔秀也夫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249-0181c.png
    送曾惟重归赣序
兴国曾生惟重精于堪舆家之学挟其术来游吾邑邑有严氏
者葬其母廿馀年矣其子邀视之生曰亟迁之不尔遗骸且消
尽矣众未之信其子启之棺已腐遗骸仅存半焉吾弟之葬
亦馀十年诸侄邀生视之生登陇谛视良久谓吾侄瑛同璘同
曰此于葬法当有水且将有蚍蜉之患宜改卜吉壤启之水及半
圹蚍蜉齧其棺未穿也又为吾择乐邱得二处吾虽未能必
其吉凶然冈阜起伏风气蜿蟺有可观者吾因诘之曰地何为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249-0181d.png
而吉何为而凶生曰生气所萃为吉然择地非难择穴
为难穴太浅则气散太深则气不及浅深之间察其生
气所止而穴焉犹医师之诊脉也犹琴师之调弦也犹
匠人之斲轮也微乎微乎可以心悟而不可以言传也
吾曰世有暴慠恣睢人恶之如枭獍者使葬得吉兆其
子孙亦将蕃且昌乎富且显乎生愀然曰地理固不能
胜天理也彼为善者率礼蹈义是循天理者也葬又得
其地焉譬之木有生意者自将鬯茂荣硕而不可遏矣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249-0182a.png
为不善者毁信贼仁是绝天理者也葬虽得其地焉譬
之枯株朽蘖生意已尽虽植之膏腴之壤其能发生乎
予挟术以游富贵之家有年矣有再过之其门巷已萧
索矣有三过之其血胤已澌尽矣其葬岂不择地哉抑
岂青囊之术不验哉彼悖天理者其心已死枯朽之骨
虽乘生气亦无益也吾曰生之术精矣世之论地理者
类以祸福之说诳诱愚蚩生既知穴法之为难又以全
顺天理之为贵非俗师比也生将归所与往还者携酒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249-0182b.png
肴饯于银江之上而吾从孙丰请吾言以张之吾因述
其所尝论者赠之
   送大参陈君朝用赴任序
圣天子临御之二十年春天下藩臬郡县率职来朝诏
吏部御史台考其罢劣者黜之老且病者俾致其事而
慎简内外庶官材且良者往补之于是无锡陈君朝用
自虞部郎中选福建布政司左参政命下凡朝之大夫
君子皆喜曰是真足以任藩垣之寄者也而闽之士在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249-0182c.png
都下者亦相语曰是必能绥宁吾邦矣盖朝用东吴名
家以明经擢第初为司勋主事温恭慎密克举其职迁
考功员外郎再迁郎中廉公明恕黜陟惟允在虞部勤
敏有为处剧任裕如也其贤声孚于人人久矣故峻陟
名藩人皆以为宜喜之深而望之重也朝用将行其僚
友缮部郎中郑君龄等属予言赠之予之言何可取岂
以予尝佐闽台颇知闽之土风与官政之宜而欲闻之
耶予固愿为朝用道之闽为郡八为州一为县五十三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249-0182d.png
连山峙其北巨海浸其南自唐以来莅兹邦者若常衮
蔡襄之属皆一代之伟人而龟山考亭诸大儒皆生于
其间文物之盛风俗之懿冠冕他藩以朝用之贤往莅
之其政之易行职之易举可知矣虽然今日之为政者
亦难矣世之君子有尚严者严之弊驭下如束湿亦有
尚宽者宽之弊百蠹生焉有降志抑情蕲不得罪于巨
室者矣则讥之曰是闾右之厮役也有薙强狝暴以煦
妪小民者矣又讥之曰是窭家之乳媪也呜呼为政者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249-0183a.png
欲望名誉之光难矣哉然予闻之君子之政为其当而
已不必矫也矫则偏偏则其民病病则怨且诽生焉故
书曰不刚不柔厥德允修诗曰不侮鳏寡不畏强禦朝
用往敷其政宜何如严而不至于残也宽而不至于弛
也巨室不可得罪而亦不可纵恶也小民在所当恤而
亦不可惠奸也以是处之斯善矣异时成茂绩扬休声
跻显秩以垂光于简策以媲美于前代之伟人者非朝
用而谁哉遂书以赠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249-0183b.png
   送袁佥宪赴任序
景泰庚午予与雩都袁先生自中偕领江右乡荐明年
会试春官始相识暨榜出予与先生名俱列乙榜先生
学行老成遂就校职予自揆学不足为人师乃卒业胄
监又三年予登进士第历官中外而先生由程乡教谕
累迁顺庆府学教授音问不相闻者二十馀年及予典
宪汴台有自京师至者示予太学生袁庆祥奏章首论
国家经费当量入为出次言在廷大臣孰可任孰可去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249-0183c.png
末言内外百司之弊条列数千言其气浩然见于文字
间予读而壮之然不知其何许人有识之者曰此雩都
贡士袁德徵乃自中先生之子也予闻之喜动颜面盖
不独喜故人有子茂且贤又喜具论事剀切有乡先哲
孙立节曾子开之遗风焉后三年德徵中进士擢宰□
山临民务求所以安之部使者闻于朝请加旌异迁刑
部湖广清吏司主事时予入佐司寇而先生亦以亲老
乞终养归矣德徵居职以廉慎自持大小之狱必求其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249-0183d.png
情予或访以政事得失必据其心之所安以对未尝曲
徇予益知其向以布衣论天下事盖心有定见非若世
之奋激以求名者比也因叹曰子之贤如此先生所以
刑家者可知矣为主事四年迁员外郎未几又以吏部
推举迁广东按察司佥事奉玺书驰驿以往其朋旧官
京师者属予言为德徵赠予之言何足取然念德徵相
去日远又不能己于言也自道学不明士名一善而不
克终者盖多矣昔者胡邦衡论和议名动中外及归自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249-0184a.png
海南遂泯泯无闻焉陈宜中论丁大全之奸直声闻天
下至其晚节乃附奸相以求进此无他不能善养其气
故更忧患而馁耳德徵昔以布衣论时政天下识与不
识皆想见其风采及为邑宰以循良称为郎官以廉勤
著天下益信其贤今出佐外台凡拭目以观所为者岂
直岭南之士民哉德徵尚勉之充其刚大之气加以养
心之学凡事物之来揆之于心孰为道义而力求践之
孰为功利而无少眩焉行诸身不以祸福为前却施诸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249-0184b.png
人不以刚柔为吐茹胸中之浩然者常自若也庶乎德
业之光可以绍孙曾之遗休矣不然奋于始而隳于终
勉于暂而不能不变于久安知天下后世不以病邦衡
宜中者而病子耶古语有之行百里者半九十言晚节
之难也德徵勉乎哉归拜而翁为予道契阔兼道予所
以为赠者而翁亦必莞尔谓予言然矣
   送大理丞魏君赴任南都序
弘治四年夏五月两京大理丞皆缺天子命吏部慎选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249-0184c.png
法司堪其任者补之吏部选于刑部宪台之属得温良
明慎者四人具以名闻于是曲阜魏君廷佩自都官郎
中迁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命下朝之搢绅欣然胥庆以
为得人顾犹以为丞之职未足以展廷佩之材者盖其
贤名孚于士论久矣廷佩将行少司寇张公暨其同官
之旧徵予言赠之予曰丞之职重矣非宅心恕而听断
明者不足以堪之丞之职克举则凡天下之事处之无
难矣在唐之世李日知为司刑丞论囚每存平恕少卿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249-0184d.png
胡元礼欲杀一囚日知以为法不当死争之数四元礼
怒曰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活理日知亦曰日知不
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两状列上朝议竟从日知呜呼
人之死生系于丞之一言其职不亦重乎若日知者可
谓克举其职矣我朝设大理寺损益前代之制有卿有
少卿有左右丞得人之盛度越前古予生也晚不及见
之耳目所及者得三人焉若河东薛文清公庐陵萧文
昭公王恭毅公皆所谓杰然者也文清直犯妇之冤几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1249-0185a.png
陷大祸而不悔文昭驳舞文之吏人至于今颂之恭毅
以经术饰事平反尤多其所駇正讼牒凡官大理者传
录以为矜式三君子之后克绍前休者盖有之矣予独
于廷佩深有望焉廷佩少孤事母以孝闻母殁庐墓三
年州里皆称其孝及登进士第奉使亲藩凡所赠遗悉
却不受搢绅皆称其廉官刑曹数年精法比通故事凡
所听断罔不当乎人心而同官咸让其材夫孝者行仁
之始自孝而推之必能哀矜以全民命矣廉者范物之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1249-0185b.png
本自廉而推之必能明法以绳贪吏矣至于摧利口辨
疑狱非材鲜济以廷佩之材则其诘两造听五辞而察
于法之丽又其所优为者近追三君子之风猷远绍日
知之平恕非廷佩吾谁望哉昔吾先公为司寇最重文
昭以为异日必为名臣其后文昭由大理丞累官南京
兵部尚书贤声赫然论者咸称先公知人今吾重廷佩
犹先公之重文昭也廷佩往哉南都自是无冤民矣英
声茂实与文昭相望于后先有日矣廷佩尚勉之以成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1249-0185c.png
吾知人之名
   送宪副洪公赴任序
钱塘洪君宣之以明经登进士第擢刑部主事迁员外
郎再迁郎中其词学之美法比之精端慎之操称于人
人也久矣山西常有大狱宣之奉檄即讯具得其情以
报闽盗攻劫江右有司逐捕获千馀人圣天子虑其滥及
不辜敕宣之往鞫而后加刑焉宣之诛其渠帅释其胁
从所全活甚众由是贤声益著吏部两以大理丞荐不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1249-0185d.png
果用会外台之佐多缺天官卿慎选堪其任者宣之名
在选中遂迁江西按察司副使大夫君子咸谓天官卿
举得其人又谓宣之材且贤足以不负所举也凡江右
搢绅之士在京师者属予言赠之予典邦禁常资宣之
自助今其迁也予固不能无怅然者其何言诸君子请
予言者岂以予尝扬历外台颇知持宪之道耶则愿为
宣之陈之夫国家所以设宪臣者欲其擢良谪奸扶善
刑慝使吏称职民安业也居是职者公以宅心而不恤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1249-0186a.png
谤讪平以用法察其罪之所在而致辟焉斯得持宪之
道矣近者用法者严于吏而姑息于民严于巨室而姑
息于贫下凡顽民有讼其令长者辄移文逮之榜笞梏
拳轻则致其罚重则禠其职吏惴惴焉若辕下驹况能
修其职耶豪党武断于乡曲者不能无然自爱而重犯
法者亦有焉今之狡诈之徒或讼巨室之罪听者不复
覈其实急逮而痛惩之甚者没入其赀产呜呼彼巨室
独非人子乎此无他畏谤而欲便己也畏谤便己其得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1249-0186b.png
为公且平耶宣之官刑部十有馀年其处心公其用法
平予知江右十三郡六十馀县之吏与民自是得举其
职而安其业矣朝廷公卿之选取于外台者居多若大
司马华亭张公大司寇金堂杜公少司寇莆阳彭公吴
兴闵公皆起自外台以予不敏亦由外台累转至今官
宣之材且贤其膺晋锡承宠光以与群公接翮天衢有
日矣予未耄尚及见之
   送户部侍郎吴公归省序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1249-0186c.png
圣天子隆孝养于两宫爰推恩以及人老制诏群臣亲
在者归省亲殁者展省邱陇于是小大之臣捧命书望
桑梓而归者踵相躧于途乃弘治二年春户部右侍郎
漳浦吴公奏曰臣无似遭逄盛世自给事累迁至今官
先皇帝加恩存殁锡之诰命赠臣父以臣职封臣母太
淑人今臣母年八十而臣久宦辇下亲养缺然伏惟陛下
以孝治天下臣乞暂辍职务如令归省且展焚黄之礼
敢昧死以请制曰可其赐楮币千贯以为行费公将行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1249-0186d.png
闽之大夫士罔不艳公之荣而侈上之赐于是春坊谕
德林君亨大属予言为公赠予惟先王盛时臣之事君
未尝不急于公义而君之使臣亦未尝不恤其私情四
牡之诗概可见已至于后世为上者徒责其勤事而不
顾屺岵之孔悲为下者徒切于私养而不念王事之靡
盬故有弃官养亲者不可谓非孝然于臣职有缺焉绝
裾奉使者不可谓非忠然于子道有歉焉呜呼忠孝两
全在后世亦难矣哉圣天子推锡类之孝以及臣工予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1249-0187a.png
告之令式遵旧典恩礼优厚度越前代而比隆古昔哲
王矣公之归也燎黄隧道牲醴载陈荣光烂然贲于幽
壤抚松楸而薙宿草必将慨然曰吾君之赐也升堂拜
母凤冠鹤发俨坐中堂公偕妇子具水陆之品陈丹荔
黄蕉之珍捧觞以为太淑人寿又将欣然曰吾君之赐
也私情既伸式遄来朝励匪躬之节勤夙夜之虑以修
职业而答天休庶乎公义私恩兼尽无憾矣矧今圣心
孜孜求贤以图至治在廷大臣巍然负公辅之望如公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1249-0187b.png
者无几讵可久违阙庭哉明年惠和禁柳初绿诸君子
将连骑迓公崇文门外公其勿久滞于私哉
   送太守孙侯赴京序
建昌太守滇南孙侯循例入觐京师卜日戒行其寮友
同知耿君洵推官华君烈属予言为赠予为刑部尚书
时侯实为郎中以是知侯之为人及侯来守吾旴予致
仕家居又知侯之为政重以耿华二君之请故道予所
知者为侯赠且识予所感焉侯明敏好学以明经登进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1249-0187c.png
士第擢南京刑部主事再迁为郎中在官以廉慎特身
以明恕折狱自公卿大夫以至南畿士民皆称其贤司
寇或以公事出辄以侯摄部事侯察小大之狱审辟宥
之宜罔不当乎人心贤声益著吏部每以藩臬之佐荐
不果用及吾旴缺太守遂以侯补焉侯为守其廉慎明
恕如在刑部时其施于政奉法循理不立异以徼名视
人所利病而兴除之未尝出入阡陌以督耕也而人修
疆畎治菑畬无苦窳偷生者未尝月书季考以劝学也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1249-0187d.png
而士以文行相淬砺无荒嬉怠业者未尝戒师旅严逐
捕以禦盗也而大山长谷之间无带牛佩犊者徭赋均
狱讼平逋逃复闾阎无愁叹之声未有知其所以然者
盖有古循吏之风焉今之为有司者上官为之延誉或
再岁而迁或未考满而迁侯为郡三年矣廉静自修不
求知于人而人亦无能知之者故迁擢未及焉予每与
一二相知者言之辄为之深嘅岂所谓知德者鲜今犹
古耶抑奔走承顺世以为恭而端良恬静世以为简邪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1249-0188a.png
无乃当道知之虽深欲久其惠而大其用邪今之三年
朝觐即周典之述职汉法之上计也圣天子励精图治
察群臣功罪而黜陟之大宰三原王公少宰云间张公
又皆精白以承休德侯之入朝必有能知之者矣吏部
考郡县所上计而察其治行转以上闻旌能命德之典
舍侯奚适哉独恐侯膺晋锡被宠光不获终惠吾邦耳
耿华二君与侯恊心图治必知予非妄语人也故书以
赠侯且以塞二君之请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1249-0188b.png
   送方伯韩公赴四川序
四川在禹贡为梁州之域介乎华山黑水之间其水陆
有峡山栈道之险羌夷环其四境者溪洞阻幽易怨以
变故朝廷选用方伯常慎择其人非负材猷识治体者
不轻畀弘治六年秋四川缺左布政使圣天子诏以江
西右布政使韩公大经往补之盖以四川为西南一都
会非公不可故也公将行其寮友方伯沈公时旸等既
喜公晋陟大藩又念公远别不能为怀徵予言赠之予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1249-0188c.png
之耄言奚足为公赠而公之贤与其家世之懿则尝闻
之矣公世家会稽宋丞相忠献王之十二世孙而今襄
国左长史衡轩先生之长子也早以明经登进士第擢
官大理谳议称平迁淮阳太守循良之政为南畿诸郡
甲寻升陜西参政江西布政敦大体略细故吏畏而民
怀之所谓负材猷识治体者公实有焉今之往也慎固
封守使疆内无虞也和裕兵民使妇子宁而生理遂也
怀柔羌夷使服教承叙毋敢蜂屯而蚁杂也皆公所优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1249-0188d.png
为也矧公尝奉玺书虑囚四川多所平反西人德之公
固熟其民俗人亦习公禁令则其政之易成教之易行
岂他藩比哉异时入辅出镇或佐天子布政令于明堂
如忠献之在中书或秉旄钺董师旅于重地如忠献之
在安阳赫乎炳乎追前人之休烈著勋名于鼎彝非公
而谁哉传曰公侯子孙必复其始此沈公与诸君子所
望于公者也敢以此为公赠若夫山川行役之勤云树
暌离之念乃其琐琐者予可略也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1249-0189a.png
   送佥宪万君赴京诗序
成化十五年秋八月湖广按察司佥事安城万君公锦
捧表诣阙贺圣天子万寿将行其寮友相与为醵燕饯
于宪台之广视堂酒酣宪副马君启东取唐人早朝诗
和之为公锦赠宪使胡君尚愚暨在席者咸和之藩省
以及荆楚能言之士亦相属和之诗之意大率道山川
登览之乐帝都城阙之壮冠剑舆卫之盛以至友朋缱
绻之情而颂祷之意寓焉公锦稡为一卷属予序之予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1249-0189b.png
惟古之君子之相与其聚也有燕飨之设其别也有祖
饯之礼而其燕饯之也非徒荐之以庶羞贶之以嘉乐
而已又赋诗以道其志宣其情而观人者亦于此观威
仪卜祸福焉秦伯飨晋文而赋六月君子知其将有敌
忾之功印段飨赵孟而赋蟋蟀君子知其必为保家之
主令尹围赋大明叔向知其不终子展赋草虫赵孟知其
后亡言出于口而吉凶应之如影响焉此礼之废久矣
而宪台诸君子始复之彼之赋也取古人之诗而歌之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1249-0189c.png
此之赋也因古人之韵而和之然其意未尝不同也观
诸君子之为公锦赠者其辞清以淳其节和以畅思而
不惧乐而不荒其颂也不阿其好其祷也不牵于私有
忧深思远之情无谐谑笑傲之意盖治世之音而足以
鸣国家之盛也予虽非叔向赵孟之流然即诗而观之
则公锦与诸君子德业之昌声誉之光于此可卜矣公
锦安城名族气刚而材美其巡历郡县所至有冰蘖声
今其行也朱衣象简陟峻陛联鹓班捧金函而祝寿瞻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1249-0189d.png
咫尺之龙颜殆将去此而羽仪霄汉矣岂久于外台者
哉予与公锦皆楚产也故书此以弁群玉且以为他日
之徵云
   送李文盛通判兖州序
古之善观人者每于得失进退之际而得其心焉君子
之得志也直道而行不幸失志而退则安乎义听乎命
乐道而无闷小人之得志也穷凶肆慝及其失志而退
则戚戚嗟嗟若不可生者观人者于此察之百不失一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1249-0190a.png
二焉予友李君文盛以进士起家擢刑部主事其谳狱
也察其情辞附诸法律罔不心服长官有欲轻重其间
者辄毅然争之曰情如是法如是吾可拂人之情而骪
国之法乎僚友有以私废法者亦正色规之于是不以
好恶为喜怒者皆喜文盛之有守而亦不胜人之怨嫉
也文盛守益坚久之竟以微过出通判兖州予与诸君
子知文盛者往唁之其尤亲且厚者谓文盛曰子之得
罪某实挤之盍讼诸或又曰某有隐慝子讼之彼且得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1249-0190b.png
重罪文盛曰是吾过也且发人隐慝而泄己私岂长厚
者所为乃治装而行无几微不平见于颜面呜呼若文
盛者非所谓君子邪非所谓直道而行者邪非所谓安
乎义听乎命乐道而无闷者邪彼有墨以败官者一旦
抵法方且哓哓焉愬诸人以为非辜钻隙抵巇以觊幸
免其视文盛所为彼独何人哉初文盛得罪予与诸君
子请于司寇乞留之顾以朝命已下无及矣及文盛之
行相率赋诗赠之而属予序诸首昔邹志完与田承君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1249-0190c.png
以气节相激厉志完之贬也见承君出涕而道之承君
正色责之且曰愿君毋以此举自满士所当为者未止
此也予虽非承君愿举其所以责志完者以为文盛赠
文盛勉之使观人者将益信子为君子也
   送马二尹赴任序
成化元年冬天下群有司入觐者毕集京师明年春正
月朔上御奉天殿受文武群臣暨外有司朝乃诏天官
卿察外有司之良奸而黜陟之自藩宪以至于郡县吏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1249-0190d.png
以沓贪回遹黜者盖千有馀人又命有司慎简俊彦以
补其缺于是漷阴马君德良由上舍生擢单父丞除书
既下有惜之者曰德良育德邑庠卒业大学试事于大
行人盖达于从政者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夫岂不可
顾屈之县佐虽有材美亦何以自见邪譬之物然湛卢
豪曹虽利不可以补履骕骦駃騠虽良不可以守闾韫
奇抱异之士顾可使之汨没下寮哉予曰不然君子之
仕也行其道也道之所行岂以位之崇卑而有间哉子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1249-0191a.png
谓都尊位者可自表见邪自汉以来典大州守大郡专
制数十城者不为不多矣然奉法循理垂声汗简者几
何人哉其湮没无闻者盖不可称数也子谓处下寮者
无以自见邪汉之仇览一考城簿尔唐之崔斯立一蓝
田丞耳然惠泽洽当时声光照简策至今舄奕而不泯
也故一命之士苟志于行道于人必有济况丞为县之
上佐哉单父为县在齐鲁之间孔门高弟宓子贱巫马
期皆尝为宰焉以德良之才往为之佐民之被其惠泽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1249-0191b.png
也可几矣湛卢豪曹不必陆剸兕象而后知其利也骕
骦騠駃不必路极九有而后知其良也德良勖之哉夫
简修黜庸国家之彝宪也向之庸者既已黜之矣后之
克修厥职者其有不陟之乎异时政通人和循良之声
播于遐迩吾知栖棘之凤哕哕乎来鸣于阿阁盖有日
矣德良捧牒于迈其友董君惠为徵言赠于是乎书
   送兴化王太守赴任序
弘治三年春天下藩臬郡县百司各率其职来朝皇帝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1249-0191c.png
诏吏部考其治行庸鄙者罢归贪虐者禠职而慎简内
外臣寮有贤声者补之吏部承诏惟谨旁求博访务得
其人以称德意于是刑部员外郎天台王弼存敬有兴
化太守之擢存敬将行请于子曰弼承乏秋台奉教之
日久矣今为郡于数千里外不获朝夕请益愿得一言
以比弦韦之戒予曰子之尊翁尝倅和州以善政称子
之得于家庭之训者深矣矧予昔以进士宰溧水恺悌
之政通敏之才孚于上下今其往也施用其素得者而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1249-0191d.png
已奚以予言为哉其同官诸君子皆言先生素重存敬
愿终教之乃告之曰郡守之职在商周为诸侯在汉则
所谓二千石也上之所承有藩臬二司下之所涖有令
佐以及典幕其任不轻而重也较然矣然承上不以道
则镌诮及之涖下不以道则讪谤丛焉为郡不获乎上
下而能安其位者鲜矣况能行其政惠其民而无龃龉
乎今之为守者其中材则苟自便而已虑镌诮之及也
荐货献谄以阿之虑讪谤之丛也削觚毁矩以悦之君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1249-0192a.png
子固不为也其有反是者则矫亢以自高不以道事其
上暴戾以立威不以道遇其下于是乎上憎而下怨以
至于偾事败官者多矣循良之吏罕闻于时得非坐此
邪盖古之君子其律身也严其为政也勤其行已也恭
其存心也恕以是承上而上推其贤以是涖下而下安
其政夫何偾事败官之有颍川渤海之贤所以光于简
策者其道亦如是而已兴化闽南名郡其民秀而文名
卿伟人继迹于朝以存敬之贤往为之吾知期月间政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1249-0192b.png
通人和上下交誉而颍川渤海之治效不得专美于昔
矣嗟夫自汉以来宠禄烜赫名湮没而无闻者不知其
几而循吏如龚黄者乃独垂芳于汗简以彼较此果孰
重孰轻邪存敬勉之上推其贤下安其政膏泽洽于民
名声昭于后是予所望于子也宠禄烜赫而无闻者岂
予所望哉
   送李大伦归省序
古之人得一英才而训饬之未尝不喜动颜色若获宝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1249-0192c.png
璐然欧阳子之得苏子瞻也为之延誉惟恐不闻于时
子瞻之得秦少游也嘉奖之意每见于词章君子乐得
英才而教育也盖如此予自登第以来执经相从者多
有其人若河东李大伦尤予之所爱重者也始予家食
时大伦方丱角颖敏好学予固己爱之后数年大伦挟
所长与十三郡之士群试于有司主司得其文大加称
赏欲以首选处之同考者意见不同乃置诸第二由是
声誉赫然动江右及来京师不予愚而从之游予与之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1249-0192d.png
语其气温然以和其容肃然以恭其议论其文辞粹然
以正私心喜甚以为古所谓明睿之才若大伦者殆其
人邪予虽不敢自拟于古之君子然喜得大伦也不啻
若欧之得子瞻苏之得少游也乃者大伦与天下士偕
试于南宫予意其必首捷顾以一累黍不合有司之尺
度而黜凡知大伦者皆惜之大伦曰是吾过也旅馆孤
灯进修益力既而援例归省其亲于旴水之上辞予以
行予察其意若有不释然者乃告之曰科举者士之所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1249-0193a.png
由以进身者尔其得失何足置欣戚于其中邪士苟道
义无取焉虽甲俊造之选亦何足多邪予所谓望于大
伦者不在于是也吾邦自宋以来号称多士先达诸老
或以道德称或以功业显或以文章名皆他邑所鲜者
自诸老沦谢继者寥寥若予之昏且庸不足以追先达
之芳躅矣予独有望于大伦焉大伦之归也尚亦肆力
于学以植其德以修其辞以底于大成他日重来擢高
科跻显仕文章施诸典册勋烈著于鼎彝芳名懋绩洸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1249-0193b.png
洸乎赫赫乎追配乡之先达是则予之所望也科举云
乎哉予年未老尚及见之其为大伦喜殆有加于向之
得大伦而喜也大伦勉之哉归拜而翁为道予意其亦
含笑谓予言然矣大伦谢曰命之矣乃书以赠其行
   送广东参议于君赴任序
予宦游中外三十馀年士之以贤称者多获接焉廉介
者或短于才通敏者或不足于守求其材与行之兼优
者一何鲜哉曩岁承乏湖南藩司时襄府有大丧冬官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1249-0193c.png
主事于君尚德承朝命往治其莹域鸠工庀材诹日兴
役人不劳而事集众皆推君之材事竣将归宗藩所以
犒劳赠遗之者甚厚君悉辞不受襄世子甚重之为记
其春晖之堂具著其美由是君之廉声藉藉荆楚间予
询诸士大夫乃知君尝典陶甓之政于临清又尝监竹
木之税于江陵其廉以律身敏以涖事皆如在襄阳时
子因叹曰若尚德者非材与行之兼优者邪及予入佐
司寇而君亦再迁为郎中自筮仕至今十有八年而廉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1249-0193d.png
介勤敏不少渝其初殆所谓有恒者哉成化丙午春天
官卿择可以参议广东省事者宜莫如君乃以其名闻
遂迁广东布政司右参议予又叹曰君之清操懿材吾
君与吾相皆知之矣君将行其寮友郎中萧君冕等相
率请予言以赠之嗟夫君之材与行妥于人人久矣今
佐名藩率其素履而已矣本之以廉加之以敏政其有
不举人其有不服暴骜其有不化者乎合浦之蠙珠自
还连韶之钟乳复出番舶之朝贡者屏息听命而山谷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1249-0194a.png
黎獠咸率条教不敢违予知君之贤名将与吴隐之孔
左承相望于后先矣乃书以赠君且以塞诸君子之请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1249-0194b.png
 
 
 
 
 
 
 
 椒邱文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