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735a 页
No. 349


* 维摩经疏科(二)

* 初释经题(二)

* 初释译人
* 二释经题(二)

* 初列旧注(二)

* 初释初题(二)

* 初标
* 二释
* 二释次题(二)

* 初标
* 二释
* 二伸今疏(二)

* 初总标五重
* 二各释五重(五)

* 初释名(二)

* 初释初题
* 二释次题
* 二辨体
* 三明宗
* 四论用
* 五判教
* 二释经文(三)

* 初释序分(三)

* 初依译标品
* 二约义释序
* 三正释经文(二)

* 初通序(六)

* 初所闻法体(如是)
* 二能持人(我闻)
* 三闻持和合(一时)
* 四说教主(佛)
* 五所依处(在毗)
* 六闻持伴(四)

* 初得果声闻(与大)
* 二菩萨众(五)
卷一 第 736a 页 X19-0736.png

* 初明气类(菩萨)
* 二举大数(三万)
* 三叹众德(三)

* 初略叹二德(二)

* 初叹自利德(四)

* 初为众所尊(众所)
* 二智行成就(大智)
* 三佛威建立(诸佛)
* 四堪能护法(为护)
* 二叹利他德(五)

* 初善能说法(能狮)
* 二名闻遍满(名闻)
* 三作不请友(众人)
* 四绍隆佛种(绍隆)
* 五降伏魔外(降伏)
* 二广叹二德(二)

* 初叹自利德(五)

* 初断诸烦恼(悉巳)
* 二获诸解解(心常)
* 三具诸持辩(念定)
* 四具足十度(布施)
* 五无得起忍(逮无)
* 二叹利他德(十九)

* 初转不退轮(巳能)
* 二解法知根(善解)
* 三盖众无畏(盖诸)
* 四三德庄严(功德)
* 五舍诸饰好(舍诸)
* 六名称高远(名称)
* 七深信坚固(深信)
* 八智断妙用(法宝)
* 九言音逾众(于众)
* 十缘起断邪(深入)
* 十一说法无畏(演法)
* 十二说法益众(其所)
* 十三过量无量(无有)
* 十四法宝满集(集众)
* 十五了达深法(了达)
* 十六善知众生(善知)
* 十七邻佛功德(近无)
* 十八离恶现恶(关闭)
* 十九能治众病(为大)
* 三总结二德(三)

* 初叹自利德(二)

* 初正报庄严(无量)
* 二依报庄严(无量)
* 二叹利他德(二)

* 初见闻获益(其见)
* 二功无虚弃(诸有)
* 三结其总叹(如是)
* 四列众名(卅四)

* 初列从观得名三菩萨(其名)
* 二列从自在得名二菩萨(定自)
* 三列从想得名二菩萨(法相)
* 四列从严得名二菩萨(光严)
* 五列从积得名二菩萨(宝积)
* 六列从手得名四菩萨(宝手)
* 七列从心得名三菩萨(常修)
* 八列从辩得名一菩萨(辩音)
* 九列从藏得名一菩萨(虚空)
* 十列从宝得名三菩萨(执宝)
* 十一列从网得名二菩萨(宝网)
* 十二列从无缘得名一菩萨(无缘)
* 十三列从慧得名一菩萨(慧积)
* 十四列从胜得名一菩萨(宝胜)
* 十五列从天得名一菩萨(天王)
* 十六列从坏得名一菩萨(坏魔)
* 十七列从电得名一菩萨(电得)
* 十八列从王得名一菩萨(自在)
* 十九列从巧用得名一菩萨(德相)
* 二十列从说法无畏得名一菩萨(师子)
* 二十一列从音得名二菩萨(雷音)
* 二十二列从象得名二菩萨(香象)
* 二十三列从勇于二利得名二菩萨(常精)
* 二十四列从生得名一菩萨(妙生)
卷一 第 737a 页 X19-0737.png
* 二十五列从严得名一菩萨(华严)
* 二十六列从观音得名一菩萨(观音)
* 二十七列从大势得名一菩萨(得大)
* 二十八列从梵网得名一菩萨(梵网)
* 二十九列从宝杖得名一菩萨(宝杖)
* 三十列从无胜得名一菩萨(无胜)
* 三十一列从严土得名一菩萨(严土)
* 三十二列从髻得名二菩萨(金髻)
* 三十三列从慈得名一菩萨(弥勒)
* 三十四列从德得名一菩萨(文殊)
* 五结大数(如是)
* 三杂众○
* 四修因声闻众○
* 二别序○
* 二释正宗分○
* 三释流通分○



* ○三列杂众(九)

* 初天众(三)

* 初梵王(复有)
* 二帝释(复有)
* 三馀天(并馀)
* 二龙众(龙)
* 三神众(神)
* 四夜叉众(夜叉)
* 五乾闼婆众(乾闼)
* 六阿修罗众(阿修)
* 七迦楼罗众(迦楼)
* 八紧那罗众(紧那)
* 九摩睺罗伽众(摩睺)



* ○四修因声闻众(二)

* 初出家二众(比丘)
* 二在家二众(优婆)



* ○次别序(二)

* 初现瑞(六)

* 初大众围绕(彼时)
* 二为众说法(而为)
* 三佛现胜身(譬如)
* 四长者献盖(尔时)
* 五佛示神变(二)

* 初所变盖体(佛之)
* 二盖中所现(四)

* 初现世界(而此)
* 二现诸山(又此)
* 三现诸宫(及日)
* 四现佛及说法(又十)
* 六众叹希有(尔时)
* 二赞叹(二)

* 初经家叙起(长者)
* 二长者说偈(三)

* 初总赞(三)

* 初赞色心俱胜(四)

* 初赞色胜(目净)
* 二赞心胜(心净)
* 三赞业胜(久积)
* 四赞慈胜(导众)
* 二赞神变难思(既见)
* 三赞法财普施(法王)
* 二别赞(三)

* 初赞顿初说法功德(二)

* 初赞内證殊胜(能善)
* 二赞说法微妙(说法)
* 二赞渐初说法功德(三)

* 初赞三宝(三)

* 初赞佛宝(始在)
* 二赞法宝(三转)
卷一 第 738a 页 X19-0738.png
* 三赞僧宝(天人)
* 二结成(三宝)
* 三赞美(以斯)
* 三赞渐中说法功德(四)

* 初赞佛心平等(毁誉)
* 二赞神力难思(今奉)
* 三赞应身普遍(大圣)
* 四赞说法微妙(三)

* 初一音各得解(佛以)
* 二一音随所解(佛以)
* 三一音获四益(佛以)
* 三汇赞(四)

* 初赞万行功德(稽首)
* 二赞永断生死(稽首)
* 三赞三智微妙(三)

* 初假智微妙(悉知)
* 二空智微妙(善于)
* 三中智微妙(二)

* 初赞双遮智(不著)
* 二赞双照智(常善)
* 四赞谛智皆空(稽首)



* ○二正宗分(十三)

* 初释佛国品(二)
卷一 第 739a 页 X19-0739.png

* 初补释品题
* 二正释经文(二)

* 初经家叙起(尔时)
* 二机应扣发(二)

* 初长者启请(二)

* 初述先巳发心(是五)
* 二请依愿修行(二)

* 初愿闻佛果(愿闻)
* 二愿说佛因(惟愿)
* 二如来许答(三)

* 初赞善许说(佛言)
* 二受教祗听(于是)
* 三正为宣说(四)

* 初总摽净土之因(三)

* 初全标(佛言)
* 二正释(二)

* 初徵
* 二释(四)

* 初横约所化众生取土广狭释(所以)
* 二竖约所调众生染净不同取土胜劣释(随所)
* 三横竖约何国入佛智慧取土胜劣释(随诸)
* 四横竖约何国起菩萨根取土胜劣释(随诸)
* 三重释(三)

* 初说法(所以)
* 二喻说(三)

* 初正喻(譬如)
* 二反喻(若于)
* 三双合(菩萨)
* 三合法(菩萨)
* 二别出净土之行(二)

* 初三心(三)

* 初直心(二)

* 初标
* 二释
* 二深心(二)

* 初标
* 二释
* 三大乘心(二)

* 初标
* 二释
* 二九行(九)

* 初六度行(六)

* 初布施(二)

* 初标
* 二释
* 二持戒(二)

* 初标
* 二释
* 三忍辱(二)

* 初标
* 二释
* 四精进(二)

* 初标
* 二释
* 五禅定(二)

* 初标
* 二释
* 六智慧(二)

* 初标
* 二释
* 二四无量心(二)

* 初标
* 二释
* 三四摄法(二)

* 初标
* 二释
* 四方便(二)

* 初标
* 二释
* 五三十七道品(二)

* 初标
* 二释
* 六迥向(二)

* 初标
* 二释
* 七说除八难(二)

* 初标
* 二释
* 八守戒不讥(二)

* 初标
* 二释
* 九十善(二)

* 初标
* 二释
* 三总结因行生起(二)

* 初约十二行展转生起(十二)

* 初直心能发行(如是)
* 二发行得深心(随其)
* 三深心意调伏(随其)
* 四意调如说行(随意)
* 五说行能回向(随如)
* 六𢌞向有方便(随回)
* 七方便成众生(随力)
* 八成众佛土净(随佛)
* 九土净说法净(随佛)
* 十法净智慧净(随说)
* 十一智净其心净(随智)
* 十二心净功德净(随其)
* 二以心净则佛土净总结(是故)
* 四因疑现土显净(二)

* 初承佛兴疑(尔时)
* 二佛知释疑(四)

* 初如来正告(二)

* 初喻说(二)

* 初如来问(佛知)
* 二身子答(对曰)
* 二法说(二)

* 初过归众生(舍利)
* 二责归身子(舍利)
* 二梵王助显(三)

* 初梵王见净(尔时)
* 二身子见秽(舍利)
* 三净归佛智(螺髻)
卷一 第 740a 页 X19-0740.png
* 三神力现净(五)

* 初按指现净(于是)
* 二敕令试观(佛告)
* 三身子颁旨(舍利)
* 四明了开示(三)

* 初法说(佛语)
* 二喻显(譬如)
* 三合法(如是)
* 五众会获益(当佛)
* 四佛摄神力(二)

* 初正明(佛摄)
* 二获益(二)

* 初远尘离垢(求声)
* 二漏尽意解(八千)
* 二释方便品○
* 三释弟子品○
* 四释菩萨品○
* 五释问疾品○
* 六释不思议品○
* 七释观众生品○
* 八释佛道品○
* 九释入不二法门品○
* 十释香积佛品○
* 十一释菩萨行品○
* 十二释见阿閦佛品○
* 十三释供养品○



* ○二释方便品(二)

* 初释品题(法华)
* 二释经文(二)

* 初序人名(尔时)
* 二序功德(二)

* 初序内證十德(四)

* 初叙道体(三)

* 初供佛多(巳曾)
* 二植善深(深植)
* 三證位高(得无)
* 二叙道用(四)

* 初道用器度(辨才)
* 二道用方便(善于)
* 三道用志遂(大愿)
* 四道用正旨(明了)
* 三叙道量(久于)
* 四叙敬服(诸佛)
* 二序外现善权(二)

* 初随缘善权(三)

* 初示现长者(欲度)
* 二以道胜人(二)

* 初正明(四)

* 初以六度摄(资财)
* 二以世相摄(虽多)
* 三以世道摄(虽明)
* 四以尊贵摄(十一)

* 初长者中尊(若在)
* 二居士中尊(若在)
* 三刹利中尊(若在)
* 四净行中尊(若在)
* 五大臣中尊(若在)
* 六王子中尊(若在)
* 七内官中尊(若在)
* 八庶民中尊(若在)
* 九梵天中尊(若在)
* 十帝释中尊(若在)
* 十一护世中尊(若在)
* 二结成(长者)
* 三总来意(长者)
* 二广大善权(三)

* 初示身有疾(其以)
* 二因疾致问(以其)
* 三因问说法(二)

* 初总标(其往)
卷一 第 741a 页 X19-0741.png
* 二别明(四)

* 初说当厌此身(二)

* 初总示身之过患(诸仁)
* 二别示身之过患(二)

* 初示身为苦本(为苦)
* 二示身之虚伪(三)

* 初约十喻求身不可得(是身)
* 二广释四大无我(是身)
* 三以六义示身过患(六)

* 初示身不净(是身)
* 二示身虚伪(是身)
* 三示身为灾(是身)
* 四示身有老(是身)
* 五示身无定(是身)
* 六示身怨毒(是身)
* 二说当乐佛身(二)

* 初标(诸仁)
* 二释(二)

* 初示所生之果(所以)
* 二示能生之因(三)

* 初总明(从无)
* 二别明(十二)

* 初从五分功德生(从戒)
* 二从四无量心生(从慈)
* 三从五波罗密生(从布)
* 四从方便生(从方)
* 五从六通生(从六)
* 六从三明生(从三)
* 七从道品生(从三)
* 八从止观生(从止)
* 九从十力等生(从十)
* 十从断恶生善生(从断)
* 十一从真实生(从真)
* 十二从不放逸生(从不)
* 三总结(从如)
* 三结归宗病本(诸仁)
* 四闻法获益(如是)



* ○三释弟子品(二)

* 初释品题(弟子)
* 二释经文(二)

* 初长者心念(尔时)
* 二如来遣问(三)

* 初遣诸弟子(二)

* 初广叙十人(十)
卷一 第 742a 页 X19-0742.png

* 初遣舍利弗(三)

* 初如来敕遣(佛知)
* 二尊者固辞(二)

* 初总辞不堪(舍利)
* 二别释所以(二)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三)

* 初总折(时维)
* 二别释(六)

* 初示以不现(夫宴)
* 二示非现而现(不起)
* 三示非舍而舍(不舍)
* 四示非住而住(心不)
* 五示不动而修(于诸)
* 六示不断而断(不断)
* 三总结(若能)
* 三结成不堪(时我)
* 二遣目犍连(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目连)
* 二释其所以(三)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总折(时维)
* 二别释(二)

* 初指所说法体(夫说)
* 二明法离诸过(四)

* 初正明离过(二)

* 初约所离明离(法无)
* 二约能离明离(四)

* 初明法无诸相(法事)
* 二明法体真实(法同)
* 三复明无相(法无)
* 四直言无相(法离)
* 二明法不可说(唯大)
* 三明无说而说(二)

* 初法说(夫说)
* 二喻说(譬如)
* 四示说法之要(二)

* 初鉴机运悲(当了)
* 二念报佛恩(念报)
* 三闻法获益(维摩)
* 三结成不堪(我无)
* 三遣大迦叶○
* 四遣须菩提○
* 五遣富楼那○
* 六遣迦旃延○
* 七遣阿那律○
* 八遣优婆离○
* 九遣罗睺罗○
* 十遣阿难陀○
* 二略叙五百(如是)
* 二遣诸菩萨○
* 三遣文殊菩萨○



* ○三遣大迦叶(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四)

* 初总辞不堪(迦叶)
* 二释其所以(二)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总折不等(时摩)
* 二别明平等(四)

* 初示以乞方(四)

* 初示等心行乞(迦叶)
* 二示不受而受(为不)
* 三示不受之方(二)

* 初示总相(以空)
* 二别示相(所见)
* 四示以受之方(三)

* 初示即邪而正(迦叶)
* 二示以邪相入正(以邪)
卷一 第 743a 页 X19-0743.png
* 三示以回为徵田(以一)
* 二结成功德(四)

* 初约所破能成中道功德(如是)
* 二约所修结成中道功德(非入)
* 三约所住结成中道功德(非住)
* 四约福田结成中道功德(其有)
* 三结成佛果(是为)
* 四结成不空(迦叶)
* 三结成巳益(时我)
* 四结成不堪(是故)



* ○四遣须菩提(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须菩)
* 二释其所以(三)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总折示其平等(谓我)
* 二别折示其平等(三)

* 初示平等(三)

* 初约即逆而显示(二)

* 初约法而示(二)

* 初约三道三德示(若须)
* 二约凡夫圣人示(三)

* 初约谛示(不见)
* 二约人示(非得)
* 三约结成(虽成)
* 二结成食等(乃可)
* 二约即逆而逆示(二)

* 初约法而示(二)

* 初荡其佛法二见(若须)
* 二随其六师而堕(彼外)
* 二结成食等(乃可)
* 三约即逆住逆示(二)

* 初约法而示(七)

* 初以邪见正见槩其平等(若须)
* 二以有难无难槩其平等(住于)
* 三以烦恼菩提槩其平等(住于)
* 四以正定不定槩其平等(汝得)
* 五以福田恶道槩其平等(其施)
* 六以波旬佛道槩其平等(为与)
* 七以三宝三途槩其平等(谤诸)
* 二结成食等(若汝)
* 二茫然不知(时我)
* 三慰令弗惧(二)

* 初以言慰(维摩)
* 二示其所以(二)

* 初问答(二)

* 初问(于意)
* 二答(我言)
* 二正示(二)

* 初示(维摩)
* 二释(四)

* 初示言说即幻(所以)
* 二示知幻故无惧(至于)
* 三示文字即解脱(何以)
* 四结解脱即诸法(解脱)
* 三闻法获益(维摩)
* 三结成不堪(故我)



* ○五遣满慈(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富楼)
* 二释其所以(三)

* 初叙其折事(所以)
卷一 第 744a 页 X19-0744.png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先呵满慈(二)

* 初呵不入定观机(时维)
* 二呵差机说法(六)

* 初呵以小投大(无以)
* 二呵以视大同小(当知)
* 三呵以小伤大(汝不)
* 四诲大弗示小(欲行)
* 五呵弗以小教(无以)
* 六智浅差机(富楼)
* 二后为说法(二)

* 初入定加被(二)

* 初得识宿命(时维)
* 二豁悟本心(即时)
* 二因为说法(维摩)
* 三闻法获益(于阿)
* 三结成不堪(我念)



* ○六遣迦旃延(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迦旃)
* 二释其所以(三)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总呵生灭心行(时维)
* 二别示实相之法(五)

* 初示真无常义(迦旃)
* 二示真苦义(吾受)
* 三示真空义(诸法)
* 四示真无我义(于我)
* 五示真寂灭义(法本)
* 三闻法获益(说是)
* 三结成不堪(故我)



* ○七遣那律(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阿那)
* 二释其所以(三)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折其两端(三)

* 初正质两端(时维)
* 二示两端义(假使)
* 三被折默然(世尊)
* 二示以中道(二)

* 初梵王启问(彼诸)
* 二大士开示(维摩)
* 三闻法获益(于是)
* 三结成不堪(故我)



* ○八遣优波离(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优波)
* 二释其所以(三)
卷一 第 745a 页 X19-0745.png

* 初叙其折事
* 二叙其折辞(七)

* 初诲当直除灭(时维)
* 二示罪性本空(三)

* 初约罪示(所以)
* 二约心示(如佛)
* 三约法示(诸法)
* 三直以已示(如优)
* 四示其垢净(唯优)
* 五示其垢本(二)

* 初示生灭不住(三)

* 初法说(优波)
* 二喻说(如幻)
* 三合法(诸法)
* 二示妄见而有(诸法)
* 六结成律行(其知)
* 七为彼所嗤(于是)
* 三闻法获益(时二)
* 三结成不堪(故我)



* ○九罗睺罗(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阿难)
* 二释其所以(三)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四)

* 初示无有为之利(三)

* 初呵不应谈利(时维)
* 二示无利无德(所以)
* 三结有利有为(有为)
* 二示有无为之利(二)

* 初总示无为无有相之利(夫出)
* 二别示无为有无相之利(二)

* 初先示其无为之体(罗睺)
* 二复示其无为之用(九)

* 初示所破所證(离六)
* 二示智圣受行(智者)
* 三示所降所度(降伏)
* 四示所净所得(净五)
* 五示不恼离恶(不恼)
* 六示摧伏超越(摧诸)
* 七示所出无出(出淤)
* 八示内怀外护(内怀)
* 九示所随所离(随禅)
* 三结成是真出家(若能)
* 四劝请长者出家(三)

* 初大士以佛世难值劝(于是)
* 二长者子以父母不听辞(诸长)
* 三大士以发心即出家劝(维摩)
* 三闻法获益(尔时)
* 三结成不堪(故我)



* ○十遣阿难(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尊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阿难)
* 二释其所以(二)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三)

* 初大士诲敕(五)

* 初诲如来无病(维摩)
* 二诲默往弗谤(默往)
* 三诲以劣况胜(阿难)
* 四诲行矣遮谤(行矣)
* 五诲佛身超胜(当知)
* 二尊者惭愧(二)

* 初尊者怀惭(时我)
* 二空声告论(即闻)
* 三结其慧辨(世尊)
* 三结成不堪(故我)

卷一 第 746a 页 X19-0746.png


* ○二遣诸菩萨(二)

* 初释品题(菩萨)
* 二释经文(二)

* 初广叙四大菩萨(四)

* 初遣弥勒菩萨(二)

* 初如来敕遣(于是)
* 二菩萨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弥勒)
* 二释其所以(三)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破其分别之心(三)

* 初先问其事(时维)
* 二正事破斥(三)

* 初约生破(三)

* 初牒定生位(为用)
* 二约位而破(若过)
* 三引佛说證(如佛)
* 二约无生破(二)

* 初牒定其位(若以)
* 二约义而破(无以)
* 三约真如破(二)

* 初结前生后(云何)
* 二正约如破(二)

* 初约真如生灭破(二)

* 初徵(为从)
* 二破(若以)
* 二约真如理性破(二)

* 初示一切皆如(一切)
* 二示皆应得记(二)

* 初立(若弥)
* 二释(二)

* 初约烦恼即菩提释(若弥)
* 约二生死即涅槃释(若弥)
卷一 第 747a 页 X19-0747.png
* 三结斥弗诱(是故)
* 二示无分别之道(二)

* 初结前生后(弥勒)
* 二示无分别(二)

* 初示无分别之本(所以)
* 二示无分别之行(廿五)

* 初寂灭行(寂灭)
* 二不观行(不观)
* 三不行行(不行)
* 四断行(断是)
* 五离行(离是)
* 六障行(障是)
* 七不入行(不入)
* 八顺行(顺是)
* 九住行(住是)
* 十至行(至是)
* 十一不二行(不二)
* 十二等行(等是)
* 十三无为行(无为)
* 十四知行(知是)
* 十五不会行(不会)
* 十六不合行(不合)
* 十七无处行(无处)
* 十八假名行(假名)
* 十九如化行(如化)
* 二十无乱意行(无乱)
* 二十一善寂行(善寂)
* 二十二无取行(无取)
* 二十三无异行(无异)
* 二十四无比行(无比)
* 二十五微妙行(微妙)
* 三闻法获益(世尊)
* 三结成不堪(故我)
* 二遣光严童子
* 三遣持世菩萨○
* 四遣善德长者子○
* 二略叙诸大菩萨(如是)



* ○二遣光严童子(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菩萨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光严)
* 二释其所以(三)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以处所问
* 二以理行答(二)

* 初正答(十八)

* 初以发觉四心示(答曰)
* 二以彼岸六行示(布施)
* 三以四无量心示(慈是)
* 四以自利二法示(神通)
* 五以利人二法示(方便)
* 六以正修二法示(多闻)
* 七以助道法品示(三千)
* 八以四谛圣行示(谛是)
* 九以因缘圣行示(缘起)
* 十以烦恼示(诸烦)
* 十一以众生示(众生)
* 十二以一切法示(一切)
* 十三以降魔示(降魔)
* 十四以三界示(三界)
* 十五以说法示(狮子)
卷一 第 748a 页 X19-0748.png
* 十六以果行示(力无)
* 十七以三明示(三明)
* 十八以一念知一切法示(一念)
* 二结成(如是)
* 三闻法获益(说是)
* 三结成不堪(故我)



* ○三遣持世菩萨(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持世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持世)
* 二释其所以(二)

* 初示其折事(六)

* 初魔来礼敬(所以)
* 二持世错谓(我意)
* 三戒弗自恣(而语)
* 四为其说法(当观)
* 五魔以女施(即语)
* 六持世弗受(我言)
* 二示其折辞(十一)

* 初示悟持世(所言)
* 二降伏波旬(即语)
* 三魔王惊惧(魔即)
* 四诸天劝与(即闻)
* 五为女说法(四)

* 初发无上道意(尔时)
* 二合乐法乐(总言)
* 三女问法乐(天女)
* 四大士为说(十八)

* 初乐三宝(答言)
* 二乐离五欲(乐离)
* 三乐离欲本(乐离)
* 四乐护道意(乐丰)
* 五乐益众生(乐饶)
* 六乐敬养师(乐敬)
* 七乐修六度(乐广)
* 八乐广道心(乐广)
* 九乐降众魔(乐降)
* 十乐净佛国土(乐净)
* 十一乐成就相好(乐成)
* 十二乐庄严道场(乐庄)
* 十三乐闻法不畏(乐闻)
* 十四乐三脱时(乐三)
* 十五乐近同学(乐近)
* 十六乐将护亲近(乐将)
* 十七乐心喜清净(乐心)
* 十八乐修道品(乐修)
* 六魔欲女还(于是)
* 七诸女不从(诸女)
* 八魔反乞之(魔言)
* 九居士还(维摩)
* 十女请开示(二)

* 初请(于是)
* 二示(三)

* 初譬说(维摩)
* 二合法(如是)
* 三结归(汝等)
* 十一女随魔还(尔时)
* 三结成不堪(世尊)



* ○四遣善德长者(二)

* 初如来敕遣(佛告)
* 二长者固辞(三)

* 初总辞不堪(善德)
* 二释其所以(四)
卷一 第 749a 页 X19-0749.png

* 初叙其折事(所以)
* 二叙其折辞(二)

* 初总夺其事(时维)
* 二以顿夺渐(二)

* 初问(我言)
* 二答(二)

* 初总明果上顿施(法施)
* 二别明由因起果(三)

* 初问(曰何)
* 二示(廿二)

* 初起四无量心之因(謵以)
* 二起六波罗密之因(以摄)
* 三起三解脱门之因(教化)
* 四起方便之因(护持)
* 五起四摄之因(以度)
* 六起除慢法之因(以敬)
* 七起三坚法之因(此身)
* 八起思念法之因(于六)
* 九起质直之因(于六)
* 十起净命之因(正行)
* 十一起净欢喜之因(心净)
* 十二起调伏之因(不憎)
* 十三起于深心之因(以出)
* 十四起多闻之因(以如)
* 十五起空閒处之因(以无)
* 十六起于宴坐之因(趣向)
* 十七起修行之因(解中)
* 十八起福德之因(以具)
* 十九起于智业之因(知一)
* 二十起于慧业之因(知一)
* 廿一起一切善业之因(断一)
* 廿二起助佛道法之因(以得)
* 三结(如是)
* 三闻法获益(世尊)
* 四因益行施(二)

* 初先行财施(我时)
* 二转为法施(四)

* 初行不思议施(维摩)
* 二现不思议应(一切)
* 三重明等施(时维)
* 四受者获益(域中)
* 三结成不堪(故我)



* ○五遣文殊菩萨(二)

* 初释品题(文殊)
* 二释经文(四)

* 初如来敕遣(文殊)
* 二菩萨谦辞(二)

* 初谦难酬对(文殊)
* 二叹其功德(深达)
* 三菩萨承命(三)

* 初正叙承命(虽然)
* 二叙其威仪(五)

* 初大众念往(于是)
* 二菩萨来仪(于是)
* 三大士预式(尔时)
* 四菩萨入见(文殊)
* 五主宾款酬(二)

* 初大士美其来仪(时维)
* 二菩萨以理酬对(文殊)
* 三问答(五)

* 初正问其疾(三)

* 初先腾已辞(且置)
* 二方致佛问(世尊)
* 三自伸其问(二)

* 初凡致三问(居士)
* 二凡致三答(三)

* 初答病之久近(维摩)
* 二答病当何灭(三)

* 初法说(二)

* 初标(以一)
* 二释(所以)
* 二譬说(譬如)
* 三合法(菩萨)
* 三答病之因起(又言)
* 二问室空无侍(二)

* 初发二问(文殊)
* 二以二答(二)
卷一 第 750a 页 X19-0750.png

* 初答室空问(二)

* 初正答其问(维摩)
* 二因答反问(二)

* 初三问答明果德之空(三)

* 初一问答以何为空(二)

* 初问(又问)
* 二答(答曰)
* 二一问答空何用空(二)

* 初问(又问)
* 二答(答曰)
* 三一问答空可分别(二)

* 初问(又问)
* 二答(答曰)
* 二三问答明因人之空(三)

* 初一问答空当何求(二)

* 初问
* 二答
* 二一问答见当何求(二)

* 初问
* 二答
* 三一问答解脱何求(二)

* 初问
* 二答
* 二答无空问(二)

* 初正答(又仁)
* 二徵释(所以)
* 三问此疾相因(三)

* 初问所疾何相(二)

* 初问(文殊)
* 二答(维摩)
* 二问此病何合(二)

* 初问(又问)
* 二答(答曰)
* 三问何大之病(二)

* 初问(又曰)
* 二答(二)

* 初明即大离大(答曰)
* 二明众病我病(而众)
* 四问云何慰论(三)

* 初问(尔时)
* 二答(六)

* 初不偏四印示慰喻(维摩)
* 二不入三世示慰喻(说悔)
* 三念已悯彼示慰喻(以已)
* 四修福净命示慰喻(忆所)
* 五弗忧精进示慰喻(勿生)
* 六当作医王示慰喻(当作)
* 三结(菩萨)
* 五问云何调伏(二)

* 初问(文殊)
* 二答(三)

* 初约从假入空明调伏(二)

* 初破人假入空(三)

* 初推谁受病者(维摩)
* 二释身亦无主(所以)
* 三示不应生着(又此)
* 二破法假入空(二)

* 初令当起法想(二)

* 初结前生后(既知)
* 二正明法想(二)

* 初明因法起灭(应作)
* 二明各不相知(又此)
* 二令当灭法想(二)

* 初颠倒应离(彼有)
* 二正明灭法(五)

* 初明离法(云何)
* 二明离我我所(云何)
* 三二空平等(云何)
* 四此二皆空(以何)
* 五当除空病(得是)
卷一 第 751a 页 X19-0751.png
* 二约从空出假明调伏(九)

* 初令无受而受(是有)
* 二令不灭取證(未具)
* 三令悯苦生悲(设身)
* 四令除病不除法(但除)
* 五令断本教道(二)

* 初标起(为断)
* 二转释(四)

* 初转释病本(何谓)
* 二转释攀缘(何所)
* 三转释断攀缘(云何)
* 四转释无所得(□□)
* 六发明功过(三)

* 初法说(二)

* 初结成功德(文殊)
* 二否无利慧(若不)
* 二譬说(譬如)
* 三合法(如是)
* 七令念病非真(彼有)
* 八令弗起爱见(四)

* 初正明(作是)
* 二显是(所以)
* 三出非(爱见)
* 四明功(若能)
* 九拣择是非(二)

* 初伹明其是(所生)
* 二證成是非(如佛)
* 三约从空假入中道(二)

* 初双即空假明调伏(三)

* 初结前生后(是故)
* 二徵起缚解(何谓)
* 三释明缚解(三)

* 初正释(二)

* 初先明缚解(贪著)
* 二释明慧便(二)
卷一 第 752a 页 X19-0752.png

* 初先标二义(又无)
* 二释明二义(二)

* 初明方便为首释(二)

* 初明无方便慧缚(何谓)
* 二明有方便慧解(何谓)
* 二以慧为首释(二)

* 初明无慧方便缚(何名)
* 二明有慧方便解(何谓)
* 二结成(文殊)
* 三重释(二)

* 初第一释(又复)
* 二第二释(又复)
* 二双非空假明调伏(二)

* 初双约空有结前生后(二)

* 初标(文殊)
* 二释(所以)
* 二双非空假正明中道之行(卅二)

* 初约调伏不调伏以明中道(是故)
* 二约生死涅槃以明中道(在于)
* 三约离凡夫圣贤以明中道(非凡)
* 四约离垢净行以明中道(非垢)
* 五约遏魔降魔以明中道(虽遏)
* 六约离时非时以明中道(求一)
* 七约离不生不入以明中道(虽观)
* 八约离缘起邪见以明中道(虽观)
* 九约摄生爱见以明中道(虽摄)
* 十约离远不离尽以明中道(虽乐)
* 十一约即三界法性以明中道(虽行)
* 十二约即行空而殖中德以明中道(虽行)
* 十三约即无相而度生以明中道(虽行)
* 十四约即无作而受生以明中道(虽行)
* 十五约即无起而行善以明中道(虽行)
* 十六约即行度而知生心数以明中道(虽行)
* 十七约六通不尽漏以明中道(虽行)
* 十八约行四心不生梵天以明中道(虽行)
* 十九约行禅而不随禅以明中道(虽行)
* 二十约四念处即即而离以明中道(虽行)
* 廿一约正勤不舍身心精进以明中道(虽行)
* 廿二约如意足自在神通以明中道(虽行)
* 廿三约五根分别众生以明中道(虽行)
* 廿四约五力求佛力以明中道(虽行)
* 廿五约觉支佛智以明中道(虽行)
* 廿六约八正道行佛道以明中道(虽行)
* 廿七约止观不堕寂灭以明中道(虽行)
* 廿八约诸法不生相好庄严以明中道(虽行)
* 廿九约现二乘不舍佛法以明中道(虽现)
* 三十约究竟应身以明中道(虽随)
* 卅一约空寂现土以明中道(虽观)
* 卅二约带果行因以明中道(虽得)
* 四闻法获益(说是)



* ○六释不思议品(二)

* 初释品题(不思)
* 二经文(四)
卷一 第 753a 页 X19-0753.png

* 初略寄借座明不思议(三)

* 初欲座兴念(尔时)
* 二知意呵斥(五)

* 初维摩泛问(长者)
* 二身子实答(舍利)
* 三正事呵斥(五)

* 初以为法不贪躯命斥(维摩)
* 二以求法非有三科三界斥(夫求)
* 三以求法不着三宝求斥(唯舍)
* 四以求法不着四谛求斥(夫求)
* 五以法身正义斥(唯舍)
* 四约成正意(是古)
* 五闻法获益(说是)
* 三借座与坐(十三)

* 初维摩问何处座好(尔时)
* 二文殊答座好之处(文殊)
* 三维摩现通借座(于是)
* 四灯王佛遣座与之(即时)
* 五座室大小相容(诸菩)
* 六维摩诘命各就座(尔时)
* 七诸菩萨变形就座(其得)
* 八馀众皆不能升(诸新)
* 九问身子何不就座(尔时)
* 十命身子礼佛可升(维摩)
* 十一依命礼佛得升(于是)
* 十二身子赞叹希有(舍利)
* 十三维摩诘示不可思议(维摩)
* 二广举众事明不思议(十二)

* 初须弥纳芥(四)

* 初牒解脱之本(若菩)
* 二示不思议相(以须)
* 三明机见不同(而四)
* 四结成法门(是名)
* 二毛入大海(又以)
* 三断界远掷(又舍)
* 四演日为劫(又舍)
* 五促劫为日(或有)
* 六以佛土示众(又舍)
* 七擎上不动(又菩)
* 八毛见供具(又舍)
* 九毛见日月(又十)
* 十口吸诸风(又舍)
* 十一腹内劫烧(又十)
* 十二取土过界(又以)
* 三广举现身明不可思议(三)

* 初神通现身(又舍)
* 二变声演法(又十)
* 三总结不思议力(舍利)
* 四总结智慧方便之门(四)

* 初迦叶赞叹自鄙(五)

* 初赞法门希有(是时)
* 二鄙小乘绝分(我等)
* 三显声闻应泣(一切)
* 四显菩萨自在(一切)
* 五显魔无如何(若有)
* 二天子闻赞发心(大迦)
* 三大士叹显菩萨(三)

* 初明菩萨多作魔王(尔时)
* 二明菩萨多现恶乞(又迦)
* 三明菩萨方便本心(二)
卷一 第 754a 页 X19-0754.png

* 初明有威德力(所以)
* 二叹是为难事(二)

* 初法说(如是)
* 二譬说(譬如)
* 四结成解脱法门(是名)



* ○七释观众生品(二)

* 初释品题(观众)
* 二释经文(二)

* 初正明观生(四)

* 初明所观众生(二)

* 初文殊以云何观众生问(尔时)
* 二维摩以二十九喻答(维摩)
* 二明能被四心(四)

* 初慈无量心(二)

* 初文殊以云何行慈问(文殊)
* 二维摩以为先说斯法答(二)

* 初正明(二)

* 初总举真实慈(维摩)
* 二别开三十慈(行寂)
* 二结成(菩萨)
* 二悲无量心(二)

* 初问(何谓)
* 二答(答曰)
* 三喜无量心(二)

* 初问(何谓)
* 二答(答曰)
* 四舍无量心(二)

* 初问(何谓)
* 二答(答曰)
* 三明所依功德(六)

* 初明生死有畏当何所依(二)

* 初问(文殊)
* 二答(维摩)
* 二明如来功德当依住(二)

* 初问(文殊)
* 二答(答曰)
* 三明欲度众生当何所除(二)

* 初问(又问)
* 二答(答曰)
* 四明欲除烦恼当何所行(二)

* 初问(又问)
* 二答(答曰)
* 五明云何行于正念(二)

* 初问(又问)
* 二答(答曰)
* 六明何法不生不灭(二)

* 初问(又问)
* 二答(答曰)
* 四明善不善根本(二)

* 初答明(六)

* 初一问答善不善孰为本(又问)
* 二一问答身孰为本(又问)
* 三一问答贪孰为本(又问)
* 四一问答虚妄分别孰为本(又问)
* 五一问答颠倒想孰为本(又问)
* 六一问答无住孰为本(又问)
* 二结成(文殊)
* 二兼明馀义○



* ○二兼明馀义(二)

* 初天女现身(五)

* 初现身散花(时维)
* 二花着不着(花至)
* 三弟子去花(一切)
* 四天问何故(尔时)
卷一 第 755a 页 X19-0755.png
* 五天女说法(五)

* 初示花无分别非不如法(天曰)
* 二示仁者自生分别故不如法(仁者)
* 三示若无分别是则如法(若于)
* 四指一切菩萨不着为證(观诸)
* 五指畏生死故五欲得便(二)

* 初譬喻(譬如)
* 二合法(如是)
* 二因事问答(二)

* 初天女彰其弁才(六)

* 初一问答明真解脱义(二)

* 初且往复泛问(四)

* 初问止此久如(舍利)
* 二答以耆年解脱(答曰)
* 三问止此久耶(舍利)
* 四反问解脱亦久(天曰)
* 二正示以解脱(二)

* 初身子显小乘解脱(二)

* 初以无言示解脱(舍利)
* 二以言语释无言(二)

* 初天女问(天曰)
* 二身子答(答曰)
* 二天女示大乘解脱(二)

* 初示文字解脱(三)

* 初竖义(天曰)
* 二徵释(所以)
* 三结成(是故)
* 二示诸法解脱(三)

* 初天女示以要义(所以)
* 二身子因疑兴问(舍利)
* 三天女示其所以(天曰)
* 二一问答明无得无證(二)

* 初身子问何得何證(舍利)
* 二天女答无得无證(二)

* 初竖义(天曰)
* 二徵释(所以)
* 三一问答明三乘何所志求(二)

* 初身子问(舍利)
* 二天女答(二)

* 初明随机化现(天曰)
* 二明唯求佛乘(五)

* 初立薝卜花譬况其所以(舍利)
* 二以方丈室合其功德(如是)
* 三示大乘机惟乐佛香(舍利)
* 四举十二年但闻佛香(舍利)
* 五示此丈室八未曾有法(三)

* 初总标(舍利)
* 二别出(八)

* 初金色光照(何等)
* 二不为垢恼(此室)
* 三大乘来会(此室)
* 四常说六度(此室)
* 五常奏法乐(此室)
* 六宝藏周济(此室)
* 七诸佛说法(此室)
* 八现诸净土(此室)
* 三结成(舍利)
* 四一问答明诸法无有定相(三)

* 初身子问天何不转女成男(舍利)
* 二天女答求女相本不可得(二)

* 初法说(天曰)
* 二譬说(三)

* 初以幻法变化问于身子(譬如)
卷一 第 756a 页 X19-0756.png
* 二以幻法无定答于天女(舍利)
* 三以诸法无定合于幻师(天曰)
* 三天女变转以问身子(六)

* 初身子何以不转女身(即时)
* 二答不知何转变为女身(舍利)
* 三示若能转此女身人亦当转(天曰)
* 四示佛说诸法非男非女(如舍)
* 五还摄神变问女何在(即时)
* 六示一切诸法无在无不在(天曰)
* 五一问答明无没何生(四)

* 初问此没何生(舍利)
* 二答佛化所生(天曰)
* 三问非没生耶(曰佛)
* 四答众生犹然(天曰)
* 六一问答明大道不可得(九)

* 初身子问久如当得道(舍利)
* 二天女答汝还为凡夫我当得道(天曰)
* 三身子答我还为凡夫无有是理(舍利)
* 四天女答我得道果亦复如是(天曰)
* 五身子问诸佛得道皆何谓(舍利)
* 六天女答世俗文字有去来今(天曰)
* 七天女反问汝得无生道耶(天曰)
* 八身子答无所得而得(曰无)
* 九天女答诸佛菩提亦复如是(天曰)
* 二维摩赞其功德(尔时)



* ○八释佛道品(二)

* 初释品题(佛道)
* 二释经文(三)

* 初明云何通达佛道(二)

* 初文殊问(尔时)
* 二维摩答(三)

* 初总答(维摩)
* 二别答(二)

* 初问行于非道(又问)
* 二答行于非道(十六)

* 初约三恶之果报示(三)

* 初地狱道(答曰)
* 二畜生道(至于)
* 三饿鬼道(至于)
* 二约色无色界示(行色)
* 三约三恶之因示(示行)
* 四约六蔽示(示行)
* 五约謟憍示(示行)
* 六约憍慢示(示行)
* 七约诸烦恼示(示行)
* 八约魔道示(示入)
* 九约二乘示(示入)
卷一 第 757a 页 X19-0757.png
* 十约辟支佛示(示入)
* 十一约贫穷下贱示(示入)
* 十二约资生眷属示(示入)
* 十三约讷钝示(观于)
* 十四约邪济示(示入)
* 十五约遍入诸道示(现遍)
* 十六约般涅槃示(现于)
* 三总结(文殊)
* 二明云何为如来种(二)

* 初维摩问(于是)
* 二文殊答(三)

* 初约有为明种(二)

* 初历法明种(五)

* 初总指苦道即法身(文殊)
* 二指惑道即般若(无明)
* 三重指苦道即法身(六入)
* 四重指惑道般若(七识)
* 五指业道即解脱(十不)
* 二举要明种(以要)
* 二斥无为明种(二)

* 初问起(曰何)
* 二释明(二)

* 初斥无为之过(答曰)
* 二双譬无为有为(三)

* 初重法譬明有为无为功过(二)

* 初譬喻(譬如)
* 二合法(如是)
* 二重法譬明有为无为功过(二)

* 初譬喻(又如)
* 二合法(如是)
* 三重法譬独显有为之功(二)

* 初譬喻(譬如)
* 二合法(如是)
* 三二乘自鄙绝分(三)

* 初法说(尔时)
* 二譬说(譬如)
* 三合法(二)

* 初约二乘单合(如是)
* 二约圣凡双合(二)

* 初立义(是故)
* 二释成(所以)
* 三明法门摄属(二)

* 初普现色身菩萨问起(尔时)
* 二维摩居士答出(四)

* 初历事明法(二)

* 初具足大体(十八)

* 初答父母(智度)
* 二答已身(一切)
* 三答妻子(法喜)
* 四答房舍(毕竟)
* 五答弟子(弟子)
* 六答知识(道品)
* 七答法侣(诸度)
* 八答妓女(四摄)
* 九答园林(总持)
* 十答浴池(八解)
* 十一答象马(象马)
* 十二答相好(具足)
* 十三答服饰(惭愧)
卷一 第 758a 页 X19-0758.png
* 十四答资财(富有)
* 十五答安寝(四禅)
* 十六答饮食(甘露)
* 十七答澡浴(净心)
* 十八答涂香(戒品)
* 二示现大用(十四)

* 初能摧灭烦恼(摧灭)
* 二能降伏魔冤(降伏)
* 三能无生示生(虽知)
* 四能现诸国土(悉现)
* 五能供养诸佛(供养)
* 六能常修净土(虽知)
* 七能随类现形(诸有)
* 八能觉魔示魔(觉知)
* 九能示老病死(或示)
* 十能示三灾(二)

* 初示大三灾(三)

* 初略现火灾(或现)
* 二众求菩萨(无数)
* 三种种化导(四)

* 初以技艺化(经书)
* 二化以众道(世间)
* 三化以诸天(或作)
* 四以四大化(或时)
* 二示小三灾(三)

* 初救疾疫灾(劫中)
* 二救饥馑灾(劫中)
* 三救刀兵灾(二)

* 初以慈悲息诤(劫中)
* 二以等力安和(若有)
* 十一能济三途(一切)
* 十二能令愦乱(示爱)
* 十三能示欲钩(或现)
* 十四杂明诸化(六)

* 初同事祐众(或为)
* 二宝藏济贫(诸有)
* 三消伏憍慢(我心)
* 四施以无畏(其有)
* 五离欲仙人(或现)
* 六僮仆供事(或须)
* 二指法无量(如是)
* 三诸佛所赞(口令)
* 四结指劝修(谁闻)



* ○九释入不二法品(二)

* 初释品题(入不)
* 二释经文(四)

* 初诸菩萨说入不二法门(二)

* 初维摩居士问(尔时)
* 二三十一菩萨答(卅一)

* 初约生灭二法说入不二法门(会中)
* 二约我我所说入不二法门(德守)
* 三约受不受二法说入不二法门(不眴)
* 四约垢净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德顶)
* 五约是动是念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善宿)
* 六约相无相二法说入不二法门(普眼)
* 七约声闻菩萨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妙臂)
* 八约善不善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弗沙)
* 九约罪垢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师子)
* 十约漏无漏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师子)
卷一 第 759a 页 X19-0759.png
* 十一约为无为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净解)
* 十二约世出间二法说入不二法门(那罗)
* 十三约生死涅槃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善意)
* 十四约尽不尽二法说入不二法门(现见)
* 十五约我无我二法说入不二法门(普守)
* 十六约明无明二法说入不二法门(电天)
* 十七约色空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喜见)
* 十八约异种空种二法说入不二法门(明相)
* 十九约眼色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妙意)
* 二十约布施[廷-壬+(同-(一/口)+己)]向二法说入不二法门(无尽)
* 廿一约空无相无作二法说入不二法门(深慧)
* 廿二约三宝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寂根)
* 廿三约身身灭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心无)
* 廿四约身口意二法说入不二法门(上善)
* 廿五约罪福二法说入不二法门(福田)
* 廿六约彼我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华严)
* 廿七约有所得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德藏)
* 廿八约明暗二法说入不二法门(月上)
* 廿九约乐涅槃不乐世间二法说入不二法门(宝印)
* 三十约邪正二法说入不二法门(珠顶)
卷一 第 760a 页 X19-0760.png
* 卅一约实不实二法说入不二法门(乐实)
* 二文殊菩萨说入不二法门(二)

* 初诸菩萨以入不二法门问(如是)
* 二文殊菩萨以言遣言答(文殊)
* 三维摩诘说入不二法门(三)

* 初文殊以入不二法门问(于是)
* 二居士以无言遣言答(时维)
* 三文殊菩萨赞叹其美(文殊)
* 四五千菩萨闻法获益(说是)



* ○十释香积佛品(二)

* 初释品题(香积)
* 二释经文(十五)

* 初乞食香积(六)

* 初身子念食(于是)
* 二知念呵许(二)

* 初呵(时维)
* 二许(若欲)
* 三神力示众(八)

* 初现其国土(时维)
* 二显其香气(香气)
* 三显惟菩萨(彼土)
* 四土惟香作(其界)
* 五香食周遍(其食)
* 六正共坐食(时彼)
* 七供自诸天(有诸)
* 八众皆目见(此之)
* 四问谁致食(四)

* 初维摩发问(时维)
* 二文殊威置(以文)
* 三维摩诃耻(维摩)
* 四文殊腾诫(文殊)
* 五径直显化(四)

* 初化作菩萨(于是)
* 二告敕当往(而告)
* 三示其致辞(汝往)
* 四当述所愿(愿得)
* 六菩萨承命(三)

* 初菩萨去仪(时化)
* 二述所致辞(又闻)
* 三述其所愿(愿得)
* 二彼众问佛(彼诸)
* 三彼佛答众(三)

* 初答第二问(佛告)
* 二答第三问(佛号)
* 三答第一问(三)

* 初彼佛正答(彼有)
* 二彼众更问(彼菩)
* 三佛为答之(佛言)
* 四彼佛与饭(于是)
* 五菩萨偕来(四)

* 初菩萨欲往(时彼)
* 二许可诫饬(三)

* 初诫摄身香(佛言)
* 二诫舍本形(又当)
* 三诫不轻碍(又汝)
* 三同至丈室(时化)
* 四化座与坐(时维)
* 六菩萨授食(时化)
* 七饭香远闻(饭香)
* 八闻香俱来(二)

* 初毗耶众集(二)

* 初月盖偕众(时毗)
* 二喜胜敬礼(见其)
* 二天神皆来(诸地)
* 九维摩命食(二)

* 初命食(时维)
* 二诫饬(大悲)
* 十声闻念少(有异)
* 十一诫其少智(二)

* 初正诫(化菩)
* 二徵释(所以)
* 十二众食不儩(于是)
* 十三受〔益〕获益(二)

* 初食巳安乐(其诸)
* 二毛孔出香(又诸)
* 十四彼此问法(六)

* 初此菩萨问法(二)

* 初维摩问(尔时)
* 二菩萨答(彼菩)
* 二彼菩萨问法(二)

* 初菩萨问(彼诸)
* 二维摩答(三)

* 初总指今佛说法
* 二别示今佛说法(言是)
* 三总结(三)

* 初法(以难)
* 二喻(譬如)
卷一 第 761a 页 X19-0761.png
* 三结(如是)
* 三彼菩萨赞美(二)

* 初赞如来(彼诸)
* 二赞菩萨(斯诸)
* 四维摩显胜(二)

* 初总说此土菩萨功德多(维摩)
* 二别释此土菩萨十事胜(二)

* 初标(所以)
* 二释(何等)
* 五彼土菩萨重问(彼菩)
* 六维摩诘为说法(二)

* 初总示八法(维摩)
* 二别示八法(何等)
* 十五闻品获益(维摩)



* ○十一释菩萨行品(二)

* 初释品题(菩萨)
* 二释经文(三)

* 初先历事故(六)

* 初俱归佛所(四)

* 初园庵现相(三)

* 初园地庄严(是时)
* 二庆喜问故(阿难)
* 三佛答所以(佛告)
* 二丈室来仪(二)

* 初维摩偕文殊见佛(于是)
* 二文殊答维摩往矣(文殊)
* 三神力擎众(维摩)
* 四广众俱往(三)

* 初维摩威仪(稽首)
* 二菩萨威仪(其诸)
* 三道俗威仪(诸大)
* 二世尊慰问(于是)
* 三佛显难思(四)

* 初问身子见不(佛语)
* 二答唯然巳见(唯然)
* 三问于意云何(于汝)
* 四答不可思议(世尊)
* 四园众闻香(五)

* 初庆喜问佛(尔时)
* 二佛答毛孔(佛告)
* 三身子复语(于是)
* 四问所从来(阿难)
* 五答其所致(曰是)
* 五明香久如(四)

* 初庆喜启问(阿难)
* 二维摩答之(维摩)
* 三庆喜复问(阿难)
* 四维摩复答(二)

* 初明分段势力(曰此)
* 二明入道势力(三)

* 初法(二)

* 初小乘入道(又阿)
* 二大乘入道(若未)
* 二譬(譬如)
* 三合(此饭)
* 六明佛事广多(二)
卷一 第 762a 页 X19-0762.png

* 初庆喜略以香饭而为生起(阿难)
* 二如来广说诸法而作佛事(二)

* 初明诸佛说法不可思议(七)

* 初先为印可(佛言)
* 二广为宣记(三)

* 初明有诸指示而作佛事(二)

* 初明以诸法而作佛事(二)

* 初正明(阿难)
* 二结成(众生)
* 二明以诸譬喻而作佛事(有以)
* 二明有诸言说而作佛事(有以)
* 三明无诸说示而作佛事(或有)
* 三无非佛事(如是)
* 四明其所以(阿难)
* 五结成法门(是名)
* 六诫其忧喜(菩萨)
* 七显慧平等(八)

* 初明慧无若干(二)

* 初譬喻(阿难)
* 二合法(如是)
* 二明法皆同等(阿难)
* 三明因实建名(三)

* 初正遍知(是故)
* 二如来(名为)
* 三觉(名为)
* 四明名称难思(阿难)
* 五明多闻难持(正使)
* 六显辨才难思(如是)
* 七庆喜自退多闻(阿难)
* 八如来诫弗退意(佛告)
* 二明菩萨神通不思议(二)

* 初诫弗限菩萨(且止)
* 二显维摩神通(阿难)
* 二正说行门(二)

* 初菩萨赞请(二)

* 初悔责赞善(尔时)
* 二请法还土(唯然)
* 二如来说法(三)

* 初总告(佛告)
* 二别释(二)

* 初释名(二)

* 初释尽不尽名(何谓)
* 二以为无为释成(如菩)
* 二释义(二)

* 初约二法开释(二)

* 初释不尽有为(三)

* 初标(何谓)
* 二释(三)

* 初建立根本(谓不)
* 二发弘誓愿(深发)
* 三以行填愿(十九)

* 初明填初愿行(教化)
* 二明填三愿行(于四)
* 三明填初愿行(故入)
* 四明填二愿行(于诸)
* 五明填三愿行(在诸)
* 六明填初愿行(见毁)
* 七明填三愿行(诸波)
* 八明填四愿行(以诸)
* 九明填二愿行(除一)
* 十明填初愿行(生死)
卷一 第 763a 页 X19-0763.png
* 十一明填四愿行(闻佛)
* 十二明填二愿行(以智)
* 十三明填初愿行(荷负)
* 十四明填二愿行(以大)
* 十五明填三愿行(常求)
* 十六明填初愿行(起神)
* 十七明填三愿行(劝请)
* 十八明填四愿行(得佛)
* 十九明填三愿行(修行)
* 三结(行如)
* 二释不住无为(三)

* 初徵(何谓)
* 二释(十)

* 初不住空无相无作无起(谓修)
* 二不住无常苦无我寂灭(观法)
* 三不住远离(观于)
* 四不住无所归(观于)
* 五不住无生(观于)
* 六不住无漏(观于)
* 七不住无所行(观于)
* 八不住空无(观于)
* 九不住正法位(观正)
* 十不住观诸法虚妄无牢等(观诸)
* 三结(修此)
* 二约二法合释(四)

* 初约福德智慧一双释(又具)
* 二约大慈本愿一双释(大慈)
* 三约集药授药一双释(集法)
* 四约知病灭病一双释
* 三总结(诸正)
* 三兴供赞叹(二)

* 初供赞(尔时)
* 二还国(忽然)



* ○十二释见阿閦佛品(二)

* 初释品题(见阿)
* 二释经文(五)

* 初明观佛方法(二)

* 初如来问以何等观(尔时)
* 二维摩答以观佛之法(二)

* 初总竖大义(维摩)
* 二别明观法(三)

* 初正明观法(四十一)

* 初以非三际观(我观)
* 二以非五阴观(不观)
* 三以非四大观(非四)
* 四以非六入观(六入)
* 五以非三界观(不在)
* 六以三脱观(顺三)
* 七以一异观(不二)
* 八以自他观(不自)
卷一 第 764a 页 X19-0764.png
* 九以无相取相观(非无)
* 十以此岸彼岸观(不此)
* 十一以寂不观(观于)
* 十二以彼此观(不此)
* 十三以智识观(不可)
* 十四以晦明观(无晦)
* 十五以名相观(无名)
* 十六以强弱观(无强)
* 十七以净秽观(非净)
* 十八以在方离方观(不在)
* 十九以有为无为观(非有)
* 二十以无示说观(无示)
* 二十一以蔽度观(不[旭-日+百])
* 二十二以来去出入观(不来)
* 二十三以言语道断观(一切)
* 二十四以福田不福田观(非福)
* 二十五以应供不应供观(非悲)
* 二十六以取舍观(非取)
* 二十七以有相无相观(非有)
* 二十八以同真际等法性观(同真)
卷一 第 765a 页 X19-0765.png
* 二十九以大小观(非大)
* 三十以见闻观(非见)
* 三十一以觉知观(非觉)
* 三十二以众结缚观(离众)
* 三十三以诸智众生观(等诸)
* 三十四以诸法分别观(于诸)
* 三十五以得失观(一切)
* 三十六以浊恼观(无浊)
* 三十七以作起观(无作)
* 三十八以生灭观(无生)
* 三十九以畏忧喜厌观(无畏)
* 四十以巳当今有观(无巳)
* 四十一以一切言说显示观(不可)
* 二承上结成(世尊)
* 三显观正邪(以斯)
* 二明无没无生(二)

* 初问何没何生(尔时)
* 二答无没无生(三)

* 初法(二)

* 初以汝得问明(二)

* 初问(维摩)
* 二答(舍利)
* 二结成无没(若诸)
* 二譬(二)

* 初问(于意)
* 二答(舍利)
* 三合(四)

* 初引佛说合(二)

* 初问(汝岂)
* 二答(答言)
* 二以此反诘(若一)
* 三示没生妄(舍利)
* 四示没生事(菩萨)
* 三明示没示生(三)

* 初如来示维摩没生(是时)
* 二身子赞叹希有(舍利)
* 三维摩示非妄合(三)

* 初立日光譬(二)

* 初问(维摩)
* 二答(答言)
* 二明日光用(二)

* 初问(维摩)
* 二答(答曰)
* 三明菩萨亦然(维摩)
* 四明显妙喜国(十四)

* 初大众渴仰欲见(是时)
* 二佛命维摩为现(佛知)
* 三维摩心念摄取(于是)
* 四维摩现通持来(作是)
* 五彼土菩萨求救(彼得)
* 六无动如来告知(无动)
* 七无通菩萨罔措(未得)
* 八此彼二土如本无异(妙喜)
* 九吾佛告众观否(尔时)
* 十佛令学佛之道(佛言)
* 十一经叙见土获益(现此)
* 十二众愿皆得往生(皆愿)
* 十三佛记当生彼国(释迦)
* 十四益巳还复本处(时妙)
* 五愿得土获通(二)

* 初佛问身子见否(佛告)
* 二身子得土(二)

* 初愿得土得通(唯然)
* 二显闻持功德(二)

* 初显现今善利(世尊)
* 二显现未善利(八)

* 初闻经善利(其诸)
* 二三慧善利(况复)
* 三手得善利(若有)
* 四解修善利(其有)
* 五供养善利(其有)
* 六书持善利(其有)
* 七随喜善利(若闻)
* 八信说善利(若能)



* ○十三释法供养品(二)

* 初释品题
* 二释经文(二)

* 初明法之供养(二)

* 初天帝发起(四)

* 初赞所说经(尔时)
* 二闻者必得(如我)
* 三况出修行(何况)
* 四供养护持(世尊)
* 二如来宣说(五)

* 初明喜天帝(佛言)
* 二明经力用(此经)
* 三受持福胜(是故)
* 四较量功德(四)

* 初举所较福(天帝)
* 二问其多不(天帝)
* 三天答其多(释提)
* 四受持功多(佛告)
* 五引古證成(四)

* 初所植福田(佛告)
* 二能植之人(天帝)
* 三财法供养(二)

* 初明财供(二)

* 初轮王供养(尔时)
* 二千子供养(过五)
* 二明法供(二)
卷一 第 766a 页 X19-0766.png

* 初月盖思惟供养最胜
* 二空声告以法供最胜(五)

* 初天声告与(以佛)
* 二反问法供(即问)
* 三命往问佛(天曰)
* 四行诣白佛(即时)
* 五佛明告之(二)

* 初示甚深经义(十二)

* 初示佛说深经(佛言)
* 二赞微妙难见(一切)
* 三夺思惟分别(非但)
* 四为法持摄印(菩萨)
* 五明深法力用(至不)
* 六明功德广大(善分)
* 七显生善灭恶(入大)
* 八显顺缘无相(顺因)
* 九显有大功能(四)

* 初能令坐于道场(能令)
* 二能令入佛法藏(能令)
* 三能拔毁禁众生(能救)
* 四能怖畏魔外(诸魔)
* 十显圣贤共叹(诸佛)
* 十一显背苦示乐(背生)
* 十二显诸佛所说(十方)
* 二如说修行(二)

* 初总示(又于)
* 二别明(十三)

* 初随缘离邪得果(随顺)
* 二因缘果报无违(而于)
* 三常能无违四依(四)

* 初依义(依于)
* 二依智(依于)
* 三依了义(依了)
* 四依法(依于)
* 四顺法无入无归(随顺)
* 五修行因缘迁灭(随顺)
* 六闻法获益(佛告)
* 七解衣供养(即解)
* 八愿行法供(白佛)
* 九佛为授记(佛知)
* 十出家證果(天帝)
* 十一灭后流通(白佛)
* 十二所化者众(月盖)
* 十三结〔果〕古今(三)

* 初宝盖因果(天帝)
* 二千子因果(其王)
* 三月盖因果(月盖)
* 四结成法供(如是)
* 二结最上第一


△第二正宗分竟。



* ○第三流通分即十四嘱累品(二)

* 初释品题
* 二释经文(三)

* 初如来嘱累(三)

* 初直以法付(于是)
* 二令广宣布(三)

* 初命无令断绝(如是)
* 二释当有大机(所以)
* 三明必多信乐(如此)
* 三拣机远恶(三)

* 初令当知二相(二)

* 初标(弥勒)
* 二释(何谓)
* 二告复有二相(二)

* 初标(弥勒)
* 二释(何等)
* 三告复有二相(二)
卷一 第 767a 页 X19-0767.png

* 初标(弥勒)
* 二释(何等)
* 二会众流通(四)

* 初弥勒流通(五)

* 初遵命远恶(弥勒)
* 二遵命奉持(奉持)
* 三与其念力(若未)
* 四皆我建立(世尊)
* 五佛助尔喜(佛言)
* 二菩萨流通(于是)
* 三天王拥护(尔时)
* 四庆喜流通(四)

* 初佛令广宣流布(是时)
* 二庆喜奉命流通(阿难)
* 三请问何名此经(世尊)
* 四佛说此经名字(佛言)
* 三会众信受(佛说)

维摩经疏科(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