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佛道品 第 834b 页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十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
* 佛道品
此下并章安私录也。二明从
空入假观二。初列章。二随释三。初明来意。荆
溪云。正成问疾品明别教等者。问通相三观
义在圆者。今那云别。答对出假边义云别耳。
前三教慰喻中文。通相仍存次第意者。良由
此也。二释品名二。初事释二。初正释二。初牒
名。略云从因达果者。因果虽殊理体无二。始
观名因观竟名果。因果初后咸不离理。能通
达到二义俱成。此以下总结也。佛即是智道
即是理。亦可云能所标名。佛是能觉道是所
觉。故亦可云人法标名。佛即是人道即是法。
虽此不同不出理智。以人有智能觉于理理
是所觉之法故也。二正如下徵文广释二。初
徵文。二言非下释义。有三种道者。此道亦以
通达为义。烦恼通业业通于苦。苦复通惑惑
仍通业。展转相通故名三道。非道之理等者。
荆溪云。文虽在假意复通中。故云之理。乃至
佛道功德智慧复是假摄所言理者。即指三
道。本是三德体复全是中道法性。出没释之
是通是极。方等之教故使尔耳。诸佛实相智
慧者。苦即实相。惑即智慧。业即功德。此三皆
理故云之理。二料简三。初明非道佛道即因
缘佛性三。初明非道即因缘三。初问。荆溪云。
问此品不约因缘等者。下八段中无十二名。
二答二。初明九界各具三道。荆溪云。答意者
佛道品 第 834c 页 T38-0834.png
虽无别标却成通具。岂非八段十二因缘耶。
所言一切非道等者。如此所列岂过三道。对
文点出其义自彰。况复九道。收界内外一切
三道以令非道即佛道。故言九界者具如下
列。二但此下明不简菩萨所以二。初约文不
简二。初菩萨之名通别圆。故荆溪云。以有四
教菩萨道故等者。前二菩萨但是二乘之菩
萨道故不云也。别教正当菩萨道也。圆教或
佛或菩萨也。今云别圆入中者以别初心亦
修中故且得云修佛道耳。二藏通悲愿扶圆
顿。故荆溪云。方便下指藏通也。进暂取之终
结其非。二复次下约义须简。荆溪云。复次此
品下举浅例深。一切诸道皆属方便。方便既
遍岂隔藏通。遍入复断故圆为正。然道对非
道非道具十。故知十界或从名摄或从体分。
或因果相形或与夺暂设。故佛界或唯在圆。
或退取别或俱取地住或没地唯住或复通因
或唯在果。究竟而论圆果为正。义通从体摄
圆初心。二明佛道即佛性二。初问。二答。三
明非道是三因二。初问二答。荆溪云。大经十
二因缘名为佛性等者。问佛性之名岂独缘
了。纵通缘了义涉生死。生死何故名缘了因。
若云唯正非缘了者。生死三道何名正耶。三
俱不成经意何在。故须依此三道三德三种
佛性之正种也。故重引大经以立中道。中道
若立缘了可成。况十界一心具多十二。百界
一一无非道场。故知此中莫非二身之正因
法身之缘了刹那之三性生死之三德。能如
是了方释今经。二明所诠佛性与大经无殊
所言一切非道等者。如此所列岂过三道。对
文点出其义自彰。况复九道。收界内外一切
三道以令非道即佛道。故言九界者具如下
列。二但此下明不简菩萨所以二。初约文不
简二。初菩萨之名通别圆。故荆溪云。以有四
教菩萨道故等者。前二菩萨但是二乘之菩
萨道故不云也。别教正当菩萨道也。圆教或
佛或菩萨也。今云别圆入中者以别初心亦
修中故且得云修佛道耳。二藏通悲愿扶圆
顿。故荆溪云。方便下指藏通也。进暂取之终
结其非。二复次下约义须简。荆溪云。复次此
品下举浅例深。一切诸道皆属方便。方便既
遍岂隔藏通。遍入复断故圆为正。然道对非
道非道具十。故知十界或从名摄或从体分。
或因果相形或与夺暂设。故佛界或唯在圆。
或退取别或俱取地住或没地唯住或复通因
或唯在果。究竟而论圆果为正。义通从体摄
圆初心。二明佛道即佛性二。初问。二答。三
明非道是三因二。初问二答。荆溪云。大经十
二因缘名为佛性等者。问佛性之名岂独缘
了。纵通缘了义涉生死。生死何故名缘了因。
若云唯正非缘了者。生死三道何名正耶。三
俱不成经意何在。故须依此三道三德三种
佛性之正种也。故重引大经以立中道。中道
若立缘了可成。况十界一心具多十二。百界
一一无非道场。故知此中莫非二身之正因
法身之缘了刹那之三性生死之三德。能如
是了方释今经。二明所诠佛性与大经无殊
佛道品 第 835a 页 T38-0835.png
七。初明方等亦明佛性二。初引古明非问。二
准经示谤答。荆溪云。今此方等等者。兼斥古
也。今此经中部无十二岂无佛性。意明大乘
无有不具广问记者。此意正明有三定大无
三定小。不必十二方乃名大。唯涅槃法华具
而复大。自馀诸部盈缩不常。问此经何文正
当三部。答皆不思议岂非方广。虽无别记而
有通记。一切众生即三道。故无有不具。当成
之理记岂过此。而云无耶。前方便品即无问
自记。初虽居士印竟何殊。况复涅槃指十二
部。望十二部以定大小。故但有方广十二善
成。无问及记犹通大小。故无此二义。亦善成。
二明二经名异体同二。初问二答二。初正示
名异体同。荆溪云。种性即是眼目异名。虽是
异名非无别义。若说能生应从种立。若说不
改以性为名。但随便标义理咸具。今经且从
能生为名。是故文中多从种立。应知种是性
家之种。性是种家之性。不变故能生能生故
不变。此二一切无始无终。久远常存足为良
信。二若谓下引常依二谛反难。三明种性各
三义合二。初问。荆溪云。若佛性有三等者。意
欲明同。先从异问。前文虽云道即是性。此但
通途消品题目。今问品内种有三不。二答二。
初会同涅槃。二种之下结示引證。荆溪云。种
相体性者。此中意引四名名异义同。今之种
性即令永异。相彰于外尚与性同。种从内生
理符于性。四明种性俱常理等二。初问。荆溪
云。问种以能生为义等者。一切诸佛二义为
本。故知真如法界法性秘藏皆应对种而为
准经示谤答。荆溪云。今此方等等者。兼斥古
也。今此经中部无十二岂无佛性。意明大乘
无有不具广问记者。此意正明有三定大无
三定小。不必十二方乃名大。唯涅槃法华具
而复大。自馀诸部盈缩不常。问此经何文正
当三部。答皆不思议岂非方广。虽无别记而
有通记。一切众生即三道。故无有不具。当成
之理记岂过此。而云无耶。前方便品即无问
自记。初虽居士印竟何殊。况复涅槃指十二
部。望十二部以定大小。故但有方广十二善
成。无问及记犹通大小。故无此二义。亦善成。
二明二经名异体同二。初问二答二。初正示
名异体同。荆溪云。种性即是眼目异名。虽是
异名非无别义。若说能生应从种立。若说不
改以性为名。但随便标义理咸具。今经且从
能生为名。是故文中多从种立。应知种是性
家之种。性是种家之性。不变故能生能生故
不变。此二一切无始无终。久远常存足为良
信。二若谓下引常依二谛反难。三明种性各
三义合二。初问。荆溪云。若佛性有三等者。意
欲明同。先从异问。前文虽云道即是性。此但
通途消品题目。今问品内种有三不。二答二。
初会同涅槃。二种之下结示引證。荆溪云。种
相体性者。此中意引四名名异义同。今之种
性即令永异。相彰于外尚与性同。种从内生
理符于性。四明种性俱常理等二。初问。荆溪
云。问种以能生为义等者。一切诸佛二义为
本。故知真如法界法性秘藏皆应对种而为
佛道品 第 835b 页 T38-0835.png
问也。二答。荆溪云。答中先取缘了而为种。义
从内求者。方便比说方出正性。亦名为种。故
知三道能生三性。何必专执外生耶。况复亦
应以类释种。具如法华药草喻疏中所明。故
非但正种非因而因。业惑缘了亦复如是。是
则下显有种义。故翻对云缘了亦得名为性
也。是则三名俱种并性义同。善须思之。心境
不殊义理自合。五明二经显密益同二。初执
涅槃显益明异。问二约今经密益示同答。答
意者菩萨显入二乘密入。见佛性理益同涅
槃。借使二乘及钝根菩萨未得即悟。亦因诃
折堪成醍醐。故二经谈常理无异辙。但开未
开故分高下。六明因缘对性通别二。初问。何
以偏判等者。谓以三道各对一性名偏判也。
二答。荆溪云。若如所问乃是通义者。通别秖
是离合之义。具如法华疏中及不二门。法性
五阴有无明恶业等者。无明惑也。恶业业也。
无记五阴本名法性。由加惑业计阴成迷。亦
是法性本来清净故使三种迷则俱迷。迷理
本净因果对说。故云有无明恶业即成生死。
转即名净。七明无明即是了因二。初问二答。
七识是执见者。暹云彼论第五云。二有染污
意与四烦恼相应。一身见二我慢三我爱四
无明。荆溪云。七识是一。所计成异。由此见识
是了因种。从了名智从迷曰见。古人不闲互
执成诤。六识为缘亦复如是。三明般若法华
谈性不异二。初问二答二。初明般若佛性五
名。既名般若。故知般若即佛性异名。二明法
华二观解。观即能观心即所观。能观是佛所
从内求者。方便比说方出正性。亦名为种。故
知三道能生三性。何必专执外生耶。况复亦
应以类释种。具如法华药草喻疏中所明。故
非但正种非因而因。业惑缘了亦复如是。是
则下显有种义。故翻对云缘了亦得名为性
也。是则三名俱种并性义同。善须思之。心境
不殊义理自合。五明二经显密益同二。初执
涅槃显益明异。问二约今经密益示同答。答
意者菩萨显入二乘密入。见佛性理益同涅
槃。借使二乘及钝根菩萨未得即悟。亦因诃
折堪成醍醐。故二经谈常理无异辙。但开未
开故分高下。六明因缘对性通别二。初问。何
以偏判等者。谓以三道各对一性名偏判也。
二答。荆溪云。若如所问乃是通义者。通别秖
是离合之义。具如法华疏中及不二门。法性
五阴有无明恶业等者。无明惑也。恶业业也。
无记五阴本名法性。由加惑业计阴成迷。亦
是法性本来清净故使三种迷则俱迷。迷理
本净因果对说。故云有无明恶业即成生死。
转即名净。七明无明即是了因二。初问二答。
七识是执见者。暹云彼论第五云。二有染污
意与四烦恼相应。一身见二我慢三我爱四
无明。荆溪云。七识是一。所计成异。由此见识
是了因种。从了名智从迷曰见。古人不闲互
执成诤。六识为缘亦复如是。三明般若法华
谈性不异二。初问二答二。初明般若佛性五
名。既名般若。故知般若即佛性异名。二明法
华二观解。观即能观心即所观。能观是佛所
佛道品 第 835c 页 T38-0835.png
观是道。故名佛道。以因缘三道本一心故即
三德。故具如止观禅境用十乘观因缘也。荆
溪云。观心者前虽已约十二因缘十界三道。
未云此等即是观境。今云十界十二因缘秖
是一念与前何别。恐人不了故别明之。于向
事中更无异辙。一心一色无非十界即空假
中。况复举心惑已成智。业随观转自得脱名。
究竟而论苦为正境。业惑之上苦亦灼然。故
苦色心三义具足。是则至不障三德者。能通
至极故名不障。如伊字者。因果事理俱得譬
伊。准他所明。理一修二因之与果皆不成伊。
常无常等理须显说。三入文解二。初分科叙
意。荆溪云。若就至名如来种者。然此三道俱
有能生缘了之义。能生缘了已如前立。更应
问云正岂非种。自行至功德者。从自行说。但
由二智能显法身及解脱。用二智权实般若
契境不名功德。化他二智共名一权。二初文
下随文释义三。初明佛道二。初分科。二随释
四。初文殊略问。二净名略答。荆溪云。应知答
意具于二义。一者出假二者即理。若不出假
无由显于通相次第。若不即理无由显于理
假通因。下去七段深了其意方称此品文之
大旨。复次下重更分别出假。非道约事佛道
具。指假智为非道等。见即入外道等者。入应
作是字误。三文殊重问。四净名广答二。初分
科。二随释八。初约无间因果二。初略示。荆溪
云。示受三涂之果者。问无间之果那感鬼畜
而总云三涂耶。答馀二即是无间眷属。以业
因时自有相从。二恶趣业亦可馀报通于馀
三德。故具如止观禅境用十乘观因缘也。荆
溪云。观心者前虽已约十二因缘十界三道。
未云此等即是观境。今云十界十二因缘秖
是一念与前何别。恐人不了故别明之。于向
事中更无异辙。一心一色无非十界即空假
中。况复举心惑已成智。业随观转自得脱名。
究竟而论苦为正境。业惑之上苦亦灼然。故
苦色心三义具足。是则至不障三德者。能通
至极故名不障。如伊字者。因果事理俱得譬
伊。准他所明。理一修二因之与果皆不成伊。
常无常等理须显说。三入文解二。初分科叙
意。荆溪云。若就至名如来种者。然此三道俱
有能生缘了之义。能生缘了已如前立。更应
问云正岂非种。自行至功德者。从自行说。但
由二智能显法身及解脱。用二智权实般若
契境不名功德。化他二智共名一权。二初文
下随文释义三。初明佛道二。初分科。二随释
四。初文殊略问。二净名略答。荆溪云。应知答
意具于二义。一者出假二者即理。若不出假
无由显于通相次第。若不即理无由显于理
假通因。下去七段深了其意方称此品文之
大旨。复次下重更分别出假。非道约事佛道
具。指假智为非道等。见即入外道等者。入应
作是字误。三文殊重问。四净名广答二。初分
科。二随释八。初约无间因果二。初略示。荆溪
云。示受三涂之果者。问无间之果那感鬼畜
而总云三涂耶。答馀二即是无间眷属。以业
因时自有相从。二恶趣业亦可馀报通于馀
佛道品 第 836a 页 T38-0836.png
二。此明菩萨利物之门。亦由初观逆心愿力。
故成观。因任运契有以。二何者下广释二。初
释五逆因二。初明自行二。初明通达佛道二。
初约因正示通达。荆溪云。何者下释出初观
以为假因。岂待入时方乃名顺。况有下以因
况果。即阿字等既是通相入假之观。故得通
用无生观门及无垢等以为其行。若尔亦得
名为不思议假。但于别教犹名次第。及钝菩
萨仍名生酥。于利根者即名入中。此会得入
既名上上。于上上中不无初后。处处结其得
道之相。从若知下至通达佛道即其文也。逆
心下以观心者。种性不同遍在诸教诸味诸
行诸道。言顿渐等者具腾始末。令知一化无
非佛道不思议假。故知通相具含三种菩萨
之假及以地住不思议假。准义亦含三祇之
假。但约显教非从空出。是故此中不得论之。
二此即下对果结成三道二。初正示三道。二
今取下举重况轻。荆溪云。今取最恶等者。以
居其初恶中之极。二本无下对问疾结示。二
菩萨下明化他二。初结前生。后二示有下正
示化他。荆溪云。所以具示二种相者。若唯示
可忏恐人谓。言逆罪无果。若唯不忏恐人谓。
言罪不可灭。为除邪计及生二善。故随其根
立斯二也。我受等者此有二义。今从内实灼
然不失楞严之乐。岂但独云三禅而已。若从
迹论乃示现拒抗无惭之极。故今从其出假
边说三禅。乃是开迹之言。所以得作本迹释
者。诸大乘经唯除如来久本之秘及以记小
成佛之言。调达开文经论共有。方等婆薮即
故成观。因任运契有以。二何者下广释二。初
释五逆因二。初明自行二。初明通达佛道二。
初约因正示通达。荆溪云。何者下释出初观
以为假因。岂待入时方乃名顺。况有下以因
况果。即阿字等既是通相入假之观。故得通
用无生观门及无垢等以为其行。若尔亦得
名为不思议假。但于别教犹名次第。及钝菩
萨仍名生酥。于利根者即名入中。此会得入
既名上上。于上上中不无初后。处处结其得
道之相。从若知下至通达佛道即其文也。逆
心下以观心者。种性不同遍在诸教诸味诸
行诸道。言顿渐等者具腾始末。令知一化无
非佛道不思议假。故知通相具含三种菩萨
之假及以地住不思议假。准义亦含三祇之
假。但约显教非从空出。是故此中不得论之。
二此即下对果结成三道二。初正示三道。二
今取下举重况轻。荆溪云。今取最恶等者。以
居其初恶中之极。二本无下对问疾结示。二
菩萨下明化他二。初结前生。后二示有下正
示化他。荆溪云。所以具示二种相者。若唯示
可忏恐人谓。言逆罪无果。若唯不忏恐人谓。
言罪不可灭。为除邪计及生二善。故随其根
立斯二也。我受等者此有二义。今从内实灼
然不失楞严之乐。岂但独云三禅而已。若从
迹论乃示现拒抗无惭之极。故今从其出假
边说三禅。乃是开迹之言。所以得作本迹释
者。诸大乘经唯除如来久本之秘及以记小
成佛之言。调达开文经论共有。方等婆薮即
佛道品 第 836b 页 T38-0836.png
其例也。二至于下释三涂果。入无垢三昧者。
荆溪云。此中诸文皆用二十五三昧中诸三
昧者。以王三昧秖是三谛三昧故耳。以依次
第但唯用俗。下去诸句一一悉然。婆薮如前
记。象等具如止观记中。鵽鸟笃括反。尔雅郭
璞注云。大如鸽似雌雉。二约色无色界。十一
三昧者。二十五三昧对破二十五有。具如前
记。今云十一即四禅四空梵王无想那含也。
三约三毒。四约十蔽。荆溪云。此十多是等者。
既不别分多分通说。然准破戒定属业道。馀
者多分皆是烦恼故云多也。故知若内起者
即属烦恼。不可制者多属业道。以无所受而
受十蔽者。虽即翻于十蔽成度于一一蔽皆
达于中。五约二乘。荆溪云。如身子善吉等者
当知受弹及以加被。但是从迹示次第行。今
据本说云不受等。六约人间恶报。荆溪云。示
入至受四天下等者。经无四名应从义立。何
者若准下贱丑陋之言多在南洲。老病妻妾
事通馀三。北洲复应不通于病纳。钝亦可通
于四洲。故得总云四天下也。经无脩罗及六
欲者。脩罗离合有无可知。六欲或是例上。故
略文中次第略出六欲。断于因缘。约四教者。
别圆因位犹属诸道。未纯净故。故断通诸。七
约入无馀。除圆妙觉者。荆溪云。他明非道其
事太近。今明。唯馀一品无明在者尚是非道。
故唯除佛究尽佛道。然罗什释非道有三种。
一者恶趣果报。二者恶趣行业。三者世俗善
业及善果报。比望今解灼然太近。八总结。二
明如来种二。初叙意分科。荆溪云。此二大士
荆溪云。此中诸文皆用二十五三昧中诸三
昧者。以王三昧秖是三谛三昧故耳。以依次
第但唯用俗。下去诸句一一悉然。婆薮如前
记。象等具如止观记中。鵽鸟笃括反。尔雅郭
璞注云。大如鸽似雌雉。二约色无色界。十一
三昧者。二十五三昧对破二十五有。具如前
记。今云十一即四禅四空梵王无想那含也。
三约三毒。四约十蔽。荆溪云。此十多是等者。
既不别分多分通说。然准破戒定属业道。馀
者多分皆是烦恼故云多也。故知若内起者
即属烦恼。不可制者多属业道。以无所受而
受十蔽者。虽即翻于十蔽成度于一一蔽皆
达于中。五约二乘。荆溪云。如身子善吉等者
当知受弹及以加被。但是从迹示次第行。今
据本说云不受等。六约人间恶报。荆溪云。示
入至受四天下等者。经无四名应从义立。何
者若准下贱丑陋之言多在南洲。老病妻妾
事通馀三。北洲复应不通于病纳。钝亦可通
于四洲。故得总云四天下也。经无脩罗及六
欲者。脩罗离合有无可知。六欲或是例上。故
略文中次第略出六欲。断于因缘。约四教者。
别圆因位犹属诸道。未纯净故。故断通诸。七
约入无馀。除圆妙觉者。荆溪云。他明非道其
事太近。今明。唯馀一品无明在者尚是非道。
故唯除佛究尽佛道。然罗什释非道有三种。
一者恶趣果报。二者恶趣行业。三者世俗善
业及善果报。比望今解灼然太近。八总结。二
明如来种二。初叙意分科。荆溪云。此二大士
佛道品 第 836c 页 T38-0836.png
等者更相问答正当二槌更扣之相。二随文
释义五。初净名问。二文殊答二。初悬谈义旨
二。初略示。二言如下广释二。初正解如来种
二。初引论总明。荆溪云。如法相解等者如彼
非道即是佛道法相。生解还依彼说方称如
来。能依此观即如来行。是故引之通于说行。
二三种下约义别释二。初离解二。初约种明
三。二言如下约如来明三。以前三种生三如
来。正因生法了因生报。缘因生应。二如法下
合释二。初引文略立。二种以下约义释成。荆
溪云。种以能生类性三义者。前已和会今更
对辨。故更论之。其实能生生于种类。此生类
永无改也。若无苦道何有一相。若无业道何
有弹指。若无烦恼何有智慧。顺方便教犹名
不类。故诸馀经皆悉别立。今明。有类生义可
成。生必无段。直至于果。故今立之共成化相。
故释种类乃附近情。由约类明。恐人不了谓
灭种非类。故附时情简出馀教。识方便教不
明真种。即附情明义。已下文是。二今约下约
众生释成二。初结前总示。三无前后者。以惑
业与身同时而有。终无一人先有惑业然后
有身。若惑业先有何异冥初。以此推之知无
前后。若言同时何谓惑业为身作因故知虽
无前后要因烦恼而得有身。譬如灯明同时
而有。要云因灯有明。不见说言因明有灯也。
故云亦非一时。故知迷妄三道尚不纵横。达
妄三道即真三德。岂纵横耶。二若附下约义
别释二。初附情约思议释二。初约障正明二。
初明破障成种。二此多下结示判释二。初结
释义五。初净名问。二文殊答二。初悬谈义旨
二。初略示。二言如下广释二。初正解如来种
二。初引论总明。荆溪云。如法相解等者如彼
非道即是佛道法相。生解还依彼说方称如
来。能依此观即如来行。是故引之通于说行。
二三种下约义别释二。初离解二。初约种明
三。二言如下约如来明三。以前三种生三如
来。正因生法了因生报。缘因生应。二如法下
合释二。初引文略立。二种以下约义释成。荆
溪云。种以能生类性三义者。前已和会今更
对辨。故更论之。其实能生生于种类。此生类
永无改也。若无苦道何有一相。若无业道何
有弹指。若无烦恼何有智慧。顺方便教犹名
不类。故诸馀经皆悉别立。今明。有类生义可
成。生必无段。直至于果。故今立之共成化相。
故释种类乃附近情。由约类明。恐人不了谓
灭种非类。故附时情简出馀教。识方便教不
明真种。即附情明义。已下文是。二今约下约
众生释成二。初结前总示。三无前后者。以惑
业与身同时而有。终无一人先有惑业然后
有身。若惑业先有何异冥初。以此推之知无
前后。若言同时何谓惑业为身作因故知虽
无前后要因烦恼而得有身。譬如灯明同时
而有。要云因灯有明。不见说言因明有灯也。
故云亦非一时。故知迷妄三道尚不纵横。达
妄三道即真三德。岂纵横耶。二若附下约义
别释二。初附情约思议释二。初约障正明二。
初明破障成种。二此多下结示判释二。初结
佛道品 第 837a 页 T38-0837.png
示非圆。二若除下约人判释二。初明二乘无
种。二故大下證凡夫互有。荆溪云。故大经至
善根人无者。显非道可灭善道可成。复将此
无以入后句善人有者是也。又善人有指有
漏善。至后开时堪成缘因。故此缘初已名为
种。言俱无者即指了因。何妨无始全无一句。
故今从于全无者说。或是了从显了者说。若
尔缘亦容无。何独于了为成四句。故缘从有
说。了因且从覆相而说。二约识兼解二。初约
识正明。荆溪云。无八识则无生死涅槃者。八
是异熟故云生死。即此生死体是涅槃。又此
识性体含此二。若尔六七亦是生死之识。何
不得名即涅槃。答若通对者。义亦可尔。二真
谛下两师异执二。初叙二师解。荆溪云。若地
论用七识断六识智障灭者。说第七识能取
八中清净之相。真修未显皆属六也。故今六
中智障灭者。即显八中清净真修。二依中论
破。荆溪云。地师以八为自。摄师以八为他。故
为中论捡破。二今经下附理约不思议释二。
初明即障成德三。初法。荆溪云。此经识烦恼
不善等用论中破已方显今经三道之种。言
身等者。身中六七自有报法俱属苦道。起烦
恼者即属烦恼结业成就即属不善。三即三
因。何徒纷诤。二譬。三合。二若菩下约證悟显
融二。初约六番明證悟。即住行向地等妙也。
借璎珞六种性以明之。三种等修者前非不
等。但此邻果别得等名。二此三下结三性显
互融。荆溪云。非前后等者。秖三道时自非纵
横。岂得至果方如伊字。种若纵横果非本有。
种。二故大下證凡夫互有。荆溪云。故大经至
善根人无者。显非道可灭善道可成。复将此
无以入后句善人有者是也。又善人有指有
漏善。至后开时堪成缘因。故此缘初已名为
种。言俱无者即指了因。何妨无始全无一句。
故今从于全无者说。或是了从显了者说。若
尔缘亦容无。何独于了为成四句。故缘从有
说。了因且从覆相而说。二约识兼解二。初约
识正明。荆溪云。无八识则无生死涅槃者。八
是异熟故云生死。即此生死体是涅槃。又此
识性体含此二。若尔六七亦是生死之识。何
不得名即涅槃。答若通对者。义亦可尔。二真
谛下两师异执二。初叙二师解。荆溪云。若地
论用七识断六识智障灭者。说第七识能取
八中清净之相。真修未显皆属六也。故今六
中智障灭者。即显八中清净真修。二依中论
破。荆溪云。地师以八为自。摄师以八为他。故
为中论捡破。二今经下附理约不思议释二。
初明即障成德三。初法。荆溪云。此经识烦恼
不善等用论中破已方显今经三道之种。言
身等者。身中六七自有报法俱属苦道。起烦
恼者即属烦恼结业成就即属不善。三即三
因。何徒纷诤。二譬。三合。二若菩下约證悟显
融二。初约六番明證悟。即住行向地等妙也。
借璎珞六种性以明之。三种等修者前非不
等。但此邻果别得等名。二此三下结三性显
互融。荆溪云。非前后等者。秖三道时自非纵
横。岂得至果方如伊字。种若纵横果非本有。
佛道品 第 837b 页 T38-0837.png
理性伊者。深观三道为在何处。既在一念不
可纵横。故知因果悉如伊也。二就文下分科
总示二。初分科六段。二结成三种二。初示三
种通别。荆溪云。凡三门不同。苦门通门别门
下文一一次第出之。若就苦门明义者三道
相从皆是苦摄。通相既云一一皆三。对本苦
门故有离合。三道复别不可专通。二然众下
显了因功能。由慧达烦恼者。翻惑成智。故在
迷既由惑润生。在悟则由智显理。迷悟虽异
功能实同。若约位者了因即名字位。闻圆起
信翻惑成智达本有理。理即正因以智导行
行即缘因。谓观行相似也。三因成就者。此乃
一性二修共成三因。理即正因名字等三即
缘了也。如向分别以智导行。行智契理。三法
相符不异而异。至于十信名为成就。入初住
位破无明惑见本有理。故云法身显现。然至
初住修性一合无复分张。三法俱显。今从胜
说且云法身。故文下引證了因功能也。是知
一切本有由无智故日用不知。由有智故导
行诣果有行。无智生死因耳。二有身下随文
释义六。初约苦道。初有身等者。荆溪云。前文
已将身为苦道。即是正因。六为缘因。七为了
因。今复合之而为正因。又身为种者。能生福
慧者。对三可知。此是三种之经文。恐犹执权
勤勤示耳。如人眼翳等者正约方等。形于二
乘而作譬也。初譬二乘次譬凡夫。俱不见性
譬以眼翳。二乘厌患生死加以苦痛喻之。凡
夫不厌但云患眼。若诣拙师者。机发喻诣。三
藏教主名为拙医。析法观智如针灸。小乘助
可纵横。故知因果悉如伊也。二就文下分科
总示二。初分科六段。二结成三种二。初示三
种通别。荆溪云。凡三门不同。苦门通门别门
下文一一次第出之。若就苦门明义者三道
相从皆是苦摄。通相既云一一皆三。对本苦
门故有离合。三道复别不可专通。二然众下
显了因功能。由慧达烦恼者。翻惑成智。故在
迷既由惑润生。在悟则由智显理。迷悟虽异
功能实同。若约位者了因即名字位。闻圆起
信翻惑成智达本有理。理即正因以智导行
行即缘因。谓观行相似也。三因成就者。此乃
一性二修共成三因。理即正因名字等三即
缘了也。如向分别以智导行。行智契理。三法
相符不异而异。至于十信名为成就。入初住
位破无明惑见本有理。故云法身显现。然至
初住修性一合无复分张。三法俱显。今从胜
说且云法身。故文下引證了因功能也。是知
一切本有由无智故日用不知。由有智故导
行诣果有行。无智生死因耳。二有身下随文
释义六。初约苦道。初有身等者。荆溪云。前文
已将身为苦道。即是正因。六为缘因。七为了
因。今复合之而为正因。又身为种者。能生福
慧者。对三可知。此是三种之经文。恐犹执权
勤勤示耳。如人眼翳等者正约方等。形于二
乘而作譬也。初譬二乘次譬凡夫。俱不见性
譬以眼翳。二乘厌患生死加以苦痛喻之。凡
夫不厌但云患眼。若诣拙师者。机发喻诣。三
藏教主名为拙医。析法观智如针灸。小乘助
佛道品 第 837c 页 T38-0837.png
道如药涂。出三界苦如痛止。不得佛智佛眼
如根坏。迷中道理如不见色。无如来种四字
即合喻也。若人下譬凡夫也。烦恼全在则如
来种存。故喻眼根不坏。后若遇师者。此即巧
医但用禁咒。如圆教主唯说圆顿达障即德。
喻以痛愈。五眼具足见三谛理故喻眼根清
净。二广约烦恼道。荆溪云亦是三佛如来种
者。意亦如前苦道明之。贪爱虽即已属烦恼。
依身藉业亦具有三。岂犹观惑能坏惑耶。必
观惑具及以惑由业苦故也。烦恼既尔。于五
盖中睡掉二盖犹是报法。以相带故故亦同
苦。所以皆云三故也。若离取我者。别列于三。
通别有我故但成三。若离出我我遍有三乃
成等分。别门明义者。倒计于阴故总属身。常
等别故故于苦门若道之中离出四倒。别门
即是别相念处加能观念故处名生。若从相
生身等复受正勤如意乃至觉道等名。故知
有身等文亦转入下之六门。此等皆应无作
释之。当知四倒非道出生三十七品之佛道。
能生根本等者。问盖能覆禅与禅相违。盖去
禅发能生何在。答若约小乘盖是相违。若从
大教违盖成定。故约大教名相生也。若尔何
故生于根本禅耶。答事理并明故兼发事。或
是元以小助于大此于别于通无妨。以由盖
中亦具三道故约道说三。重约苦道。华严明
十种六根等者。暹云。旧经三十五云。佛子菩
萨摩诃萨有十种眼。所谓肉眼天眼慧明法
眼佛眼智眼明眼出生死眼无碍眼普眼。佛
子是为菩萨十种眼根。若菩萨成就此眼则
如根坏。迷中道理如不见色。无如来种四字
即合喻也。若人下譬凡夫也。烦恼全在则如
来种存。故喻眼根不坏。后若遇师者。此即巧
医但用禁咒。如圆教主唯说圆顿达障即德。
喻以痛愈。五眼具足见三谛理故喻眼根清
净。二广约烦恼道。荆溪云亦是三佛如来种
者。意亦如前苦道明之。贪爱虽即已属烦恼。
依身藉业亦具有三。岂犹观惑能坏惑耶。必
观惑具及以惑由业苦故也。烦恼既尔。于五
盖中睡掉二盖犹是报法。以相带故故亦同
苦。所以皆云三故也。若离取我者。别列于三。
通别有我故但成三。若离出我我遍有三乃
成等分。别门明义者。倒计于阴故总属身。常
等别故故于苦门若道之中离出四倒。别门
即是别相念处加能观念故处名生。若从相
生身等复受正勤如意乃至觉道等名。故知
有身等文亦转入下之六门。此等皆应无作
释之。当知四倒非道出生三十七品之佛道。
能生根本等者。问盖能覆禅与禅相违。盖去
禅发能生何在。答若约小乘盖是相违。若从
大教违盖成定。故约大教名相生也。若尔何
故生于根本禅耶。答事理并明故兼发事。或
是元以小助于大此于别于通无妨。以由盖
中亦具三道故约道说三。重约苦道。华严明
十种六根等者。暹云。旧经三十五云。佛子菩
萨摩诃萨有十种眼。所谓肉眼天眼慧明法
眼佛眼智眼明眼出生死眼无碍眼普眼。佛
子是为菩萨十种眼根。若菩萨成就此眼则
佛道品 第 838a 页 T38-0838.png
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慧眼。馀耳等五根各
有十种。名相俱别一一皆结。云得诸佛无上
耳乃至无上意。故今云因是得入如来六根
也。所以然者下应知。言识住者。识得安住也。
识念分明无有恼患。无坏者是名为住。恶趣
则苦痛坏。四禅无想坏。非想灭定坏。亦彼地
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识不安住也。问曰欲
界亦恶趣所坏。云何立识住也。答曰取地坏
不取界坏。欲界恶趣善趣趣乖地异苦乐。殊
致义不相涉。故不相坏也。荆溪云。七识住者
处是所住住是能住。若依什公但在于苦随
所住处。三道具足亦成通相。三通之相约小
乘乐住。挫成无种。虽云不乐理非全无。四重
略约烦恼道。荆溪云。是生善缘者。且从对治
通为观境。何种不成。五约业道。荆溪云。因恶
生善等者。此引可转以为况例。一切大恶无
不转理。既转为善生。三不护当知。恶体是
不护体。譬如湿土能生乾土成乾土已即成
塼瓦。故知湿土是塼瓦体。六约烦恼总结。三
净名重问。经云。曰何谓也者。曰是发语之端
许慎说文云。开口见舌谓之曰。净名既闻文
殊广说三道为种。恐他不了故此问之。以生
文殊诃小之说。四文殊解释二。初分科。二随
释二。初正答。二譬显二。初标示分科。二譬。
如下随文释义四。初譬了因种。二譬缘因种。
荆溪云。经云植种于空者。无粪曰空非太虚
也。粪壤者说文粪弃除也。周礼壤亦土也。三
譬正因种。四总譬能生三种。五大迦叶领叹
述成二。初分科。二随释三。初叹领经之畴。孔
有十种。名相俱别一一皆结。云得诸佛无上
耳乃至无上意。故今云因是得入如来六根
也。所以然者下应知。言识住者。识得安住也。
识念分明无有恼患。无坏者是名为住。恶趣
则苦痛坏。四禅无想坏。非想灭定坏。亦彼地
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识不安住也。问曰欲
界亦恶趣所坏。云何立识住也。答曰取地坏
不取界坏。欲界恶趣善趣趣乖地异苦乐。殊
致义不相涉。故不相坏也。荆溪云。七识住者
处是所住住是能住。若依什公但在于苦随
所住处。三道具足亦成通相。三通之相约小
乘乐住。挫成无种。虽云不乐理非全无。四重
略约烦恼道。荆溪云。是生善缘者。且从对治
通为观境。何种不成。五约业道。荆溪云。因恶
生善等者。此引可转以为况例。一切大恶无
不转理。既转为善生。三不护当知。恶体是
不护体。譬如湿土能生乾土成乾土已即成
塼瓦。故知湿土是塼瓦体。六约烦恼总结。三
净名重问。经云。曰何谓也者。曰是发语之端
许慎说文云。开口见舌谓之曰。净名既闻文
殊广说三道为种。恐他不了故此问之。以生
文殊诃小之说。四文殊解释二。初分科。二随
释二。初正答。二譬显二。初标示分科。二譬。
如下随文释义四。初譬了因种。二譬缘因种。
荆溪云。经云植种于空者。无粪曰空非太虚
也。粪壤者说文粪弃除也。周礼壤亦土也。三
譬正因种。四总譬能生三种。五大迦叶领叹
述成二。初分科。二随释三。初叹领经之畴。孔
佛道品 第 838b 页 T38-0838.png
安国云。畴类也二。譬显二。初譬二合三自鄙
二。初自鄙二释意。三明眷属二。初叙意分科
二。初叙意二。初蹑前科生起成前道及种义
者。净名说非道为道。文殊说非种为种也。二
复次下例前品显成。二文为下分科。二初问
下随文释义二。初问二初叙能问人。二正出
问辞二初问眷属二问资生。二答二。初分科
二。初答下随释四。初正答法身眷属资生即
是自行三。初明眷属二。初叙意总明二。初牒
答叙意。二关下附事成理臣佐吏民者十地
辅佛。行化降魔制敌如臣。十向事理稍深职
近王边如佐。十行力修诸法种种驱驰如吏。
十住如民。初入佛境界率土之宾莫非王民。
盛米为仓喻禅定生百八三昧。盛物为库。库
喻实相能发十八空智慧。二智度下随文别
释二。初广释诸行二。初事释二。初释权实父
母二。初约义略释。二若就下依经广解二。初
对前品辨义二。初约品正示。二故金下引證
释成二。又行下徵前科辨义。安住世谛初出
胎时者。无明共法出生一切隔历分别故名
世谛。安住者以止观安于世谛。即是观不思
议境。观行位成故名安住。以安住故名托圣
胎。初住破无明开佛知见名初出胎。用权至
入假者。实智入空权智入假。二释导师。由生
天地二气者。天阳气地阴气。杨子法言曰。父
母子之天地也。二观解。稽首智度无子佛者。
大论文初归敬偈也。而古论三本不同。或作
等字或作㝵字或作子字。以字体易相滥故
又作子字。说者或谓是种子之子。或谓是子
二。初自鄙二释意。三明眷属二。初叙意分科
二。初叙意二。初蹑前科生起成前道及种义
者。净名说非道为道。文殊说非种为种也。二
复次下例前品显成。二文为下分科。二初问
下随文释义二。初问二初叙能问人。二正出
问辞二初问眷属二问资生。二答二。初分科
二。初答下随释四。初正答法身眷属资生即
是自行三。初明眷属二。初叙意总明二。初牒
答叙意。二关下附事成理臣佐吏民者十地
辅佛。行化降魔制敌如臣。十向事理稍深职
近王边如佐。十行力修诸法种种驱驰如吏。
十住如民。初入佛境界率土之宾莫非王民。
盛米为仓喻禅定生百八三昧。盛物为库。库
喻实相能发十八空智慧。二智度下随文别
释二。初广释诸行二。初事释二。初释权实父
母二。初约义略释。二若就下依经广解二。初
对前品辨义二。初约品正示。二故金下引證
释成二。又行下徵前科辨义。安住世谛初出
胎时者。无明共法出生一切隔历分别故名
世谛。安住者以止观安于世谛。即是观不思
议境。观行位成故名安住。以安住故名托圣
胎。初住破无明开佛知见名初出胎。用权至
入假者。实智入空权智入假。二释导师。由生
天地二气者。天阳气地阴气。杨子法言曰。父
母子之天地也。二观解。稽首智度无子佛者。
大论文初归敬偈也。而古论三本不同。或作
等字或作㝵字或作子字。以字体易相滥故
又作子字。说者或谓是种子之子。或谓是子
佛道品 第 838c 页 T38-0838.png
息之子。既各有义。故古来人师莫敢定执。而
总作四义释之。故古论音义云。一者无等。一
切众生无与佛等。二云无碍。佛是法王于法
自在。三云无子。复有二义。一者就理。佛能体
悟无生真理名为无子。二者就事。如来生死
种子已尽故名无子。四者无子亦二义。一者
般若名佛母。母有七子。谓佛菩萨及辟支四
果。即此七中佛最居长故云无子。二者无明
蔽中无有智慧之子。释签备引此文。但为写
者改㝵作碍故学者多昧。今文引用于四义
中取子息义。但以在因名子。故普贤名真佛
子。极果超因故云无子。此与古释似异。若取
七子中长义亦稍通。二法喜下略解诸句。慈
与悲相符等者符合也。故荆溪云。女性柔和
不与物诤。如慈与悲易可合集。或作扶持字
者。后人妄改。若似若真者。荆溪云。似贤真
圣。彼岸法门者波罗蜜此云到彼岸。两轮者
谓福慧也。二严齐等犹如等侣。等者齐也类
也。汉书曰皆陛下之等夷。妓女者女乐曰妓。
悦虑者虑心也。二明资生。如是约别圆教等
者。荆溪云。但要先须约前二教消释竟。次约
后二。然前二教但断界内。若依别教界内界
外见思除处皆有前后。易可相例。登地同体
理非前后。于别教中虽复入地。仍分见修前
后之别。圆教一向初后不二。是则不可分于
见修之异。具约界内见尽之位。名为见净及
度疑净。约思尽边名分别净及以行净。涅槃
须指究竟佛果。若于真位立七净者。不分而
分以为七净。准四依位作之可见。菩萨在因
总作四义释之。故古论音义云。一者无等。一
切众生无与佛等。二云无碍。佛是法王于法
自在。三云无子。复有二义。一者就理。佛能体
悟无生真理名为无子。二者就事。如来生死
种子已尽故名无子。四者无子亦二义。一者
般若名佛母。母有七子。谓佛菩萨及辟支四
果。即此七中佛最居长故云无子。二者无明
蔽中无有智慧之子。释签备引此文。但为写
者改㝵作碍故学者多昧。今文引用于四义
中取子息义。但以在因名子。故普贤名真佛
子。极果超因故云无子。此与古释似异。若取
七子中长义亦稍通。二法喜下略解诸句。慈
与悲相符等者符合也。故荆溪云。女性柔和
不与物诤。如慈与悲易可合集。或作扶持字
者。后人妄改。若似若真者。荆溪云。似贤真
圣。彼岸法门者波罗蜜此云到彼岸。两轮者
谓福慧也。二严齐等犹如等侣。等者齐也类
也。汉书曰皆陛下之等夷。妓女者女乐曰妓。
悦虑者虑心也。二明资生。如是约别圆教等
者。荆溪云。但要先须约前二教消释竟。次约
后二。然前二教但断界内。若依别教界内界
外见思除处皆有前后。易可相例。登地同体
理非前后。于别教中虽复入地。仍分见修前
后之别。圆教一向初后不二。是则不可分于
见修之异。具约界内见尽之位。名为见净及
度疑净。约思尽边名分别净及以行净。涅槃
须指究竟佛果。若于真位立七净者。不分而
分以为七净。准四依位作之可见。菩萨在因
佛道品 第 839a 页 T38-0839.png
等者。以七净中有无学道非究竟果。即是菩
萨修无学因亦得名为涅槃故也。更修八解
除垢者即断者。单章通无知及修九种大禅
等也。亦可得云于诸禅中皆除无知。华鬘者
梵言俱苏摩。此云华。梵言摩罗此云鬘西域
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长贯。
无问男女贵贱皆以此庄严。或首或身用为节
好。以滋息者息生也。避诸虫螫者。知列反虫
行毒也。又通郝释二音。则堕二地者。二乘地
也。外国用音乐等者。肇云。外国诸王卧欲起
时奏丝竹自觉。甘露者生公云。天食为甘露
味也。什云。诸天以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
令成甘露。食之得仙。白虎通云天酒也。观理
忏悔者。等觉一品在亦忏悔也。作无作善者。
依小乘义如常所说。今持中道戒不作二边
名作无作。三结自行功德满。胜幡建道场者。
什云外国破敌得胜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
表其胜相也。二明入假大用。成前非道及种
并为化他二。初分科。二随释三。初入假供养
诸佛。二入假净佛国土。三入假成就众生二。
初分科。二随释五。初入假觉悟众生。二明教
众生世法。经云悉于中出家至邪见者。九十
六种皆出家外道。随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
其见也。三入假拔众生灾难。经云或作日月
天者。什云。劫初时未有日月。故为作日月令
得照明也。作地水风大者。劫初地未成以神
力令六方风来吹水结而成地。或见人入海
船欲没时为化作地令得安隐。至须水火风
处皆应其所求也。或化作或以身作食及药
萨修无学因亦得名为涅槃故也。更修八解
除垢者即断者。单章通无知及修九种大禅
等也。亦可得云于诸禅中皆除无知。华鬘者
梵言俱苏摩。此云华。梵言摩罗此云鬘西域
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为长贯。
无问男女贵贱皆以此庄严。或首或身用为节
好。以滋息者息生也。避诸虫螫者。知列反虫
行毒也。又通郝释二音。则堕二地者。二乘地
也。外国用音乐等者。肇云。外国诸王卧欲起
时奏丝竹自觉。甘露者生公云。天食为甘露
味也。什云。诸天以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
令成甘露。食之得仙。白虎通云天酒也。观理
忏悔者。等觉一品在亦忏悔也。作无作善者。
依小乘义如常所说。今持中道戒不作二边
名作无作。三结自行功德满。胜幡建道场者。
什云外国破敌得胜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
表其胜相也。二明入假大用。成前非道及种
并为化他二。初分科。二随释三。初入假供养
诸佛。二入假净佛国土。三入假成就众生二。
初分科。二随释五。初入假觉悟众生。二明教
众生世法。经云悉于中出家至邪见者。九十
六种皆出家外道。随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
其见也。三入假拔众生灾难。经云或作日月
天者。什云。劫初时未有日月。故为作日月令
得照明也。作地水风大者。劫初地未成以神
力令六方风来吹水结而成地。或见人入海
船欲没时为化作地令得安隐。至须水火风
处皆应其所求也。或化作或以身作食及药
佛道品 第 839b 页 T38-0839.png
草亦如是也。劫中有刀兵等者。什云将世劫
尽时刀兵起。人寿十岁婆须蜜从忉利天下
生王家作太子。化众人言。我等祖父寿命极
长。以今瞋恚无慈故致此短寿。是故汝等当
行慈心。众人从命恶心渐薄。此后生子寿二
十岁。如是转续至弥勒时八万四千岁也。四
入假济地狱畜生之苦。五入假同事利物。经
云令魔心愦乱者。欲言行禅复受五欲。欲言
受欲复现行禅。莫测其变。所以愦乱。邑中主
者。左传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
邑也。以祜者胡古反。诗笺云。祜福也。尔雅祜
厚也。令住戒忍慈者。什云。世无贤圣。众生下
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忍。三结叹自他。经云
道无量者应适皆是佛之道矣。四斥破二乘。
经不肖者广雅肖似类也。礼记云。其子不肖
谓骨肉不似其先。即儜恶之类也。
* 入不二门品
三不二香积两品明中道
双流二。初入不二法门品二。初列章。二随释
三。初释品来意。二正释品三。初立四句广解
二。初约句正简二。初标示。二正释十。初偏圆
门理。荆溪云。以第三句简二乘者。此意正当
方等意。亦可云通教二乘义同三藏。别教地
前名为偏门。若初地名入圆理。但初异后不
同圆教。或云教道地前非圆入。从證说方名
圆理。二别圆门理一句是受接人。一句是解
圆行渐人。初地即是初住。以相对成句。既修
渐行故受地名。三圆融教理。四教理即离。荆
溪云。第四四句即是简前第三四句。前虽理
教相对为门未知为是何教教理。须简即离
尽时刀兵起。人寿十岁婆须蜜从忉利天下
生王家作太子。化众人言。我等祖父寿命极
长。以今瞋恚无慈故致此短寿。是故汝等当
行慈心。众人从命恶心渐薄。此后生子寿二
十岁。如是转续至弥勒时八万四千岁也。四
入假济地狱畜生之苦。五入假同事利物。经
云令魔心愦乱者。欲言行禅复受五欲。欲言
受欲复现行禅。莫测其变。所以愦乱。邑中主
者。左传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
邑也。以祜者胡古反。诗笺云。祜福也。尔雅祜
厚也。令住戒忍慈者。什云。世无贤圣。众生下
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忍。三结叹自他。经云
道无量者应适皆是佛之道矣。四斥破二乘。
经不肖者广雅肖似类也。礼记云。其子不肖
谓骨肉不似其先。即儜恶之类也。
* 入不二门品
三不二香积两品明中道
双流二。初入不二法门品二。初列章。二随释
三。初释品来意。二正释品三。初立四句广解
二。初约句正简二。初标示。二正释十。初偏圆
门理。荆溪云。以第三句简二乘者。此意正当
方等意。亦可云通教二乘义同三藏。别教地
前名为偏门。若初地名入圆理。但初异后不
同圆教。或云教道地前非圆入。从證说方名
圆理。二别圆门理一句是受接人。一句是解
圆行渐人。初地即是初住。以相对成句。既修
渐行故受地名。三圆融教理。四教理即离。荆
溪云。第四四句即是简前第三四句。前虽理
教相对为门未知为是何教教理。须简即离
佛道品 第 839c 页 T38-0839.png
能所。圆别更对藏简显前理教。五大小说默。
荆溪云。第五四句即是对前四四句简。前皆
从法虽对理辨。未论入者默与非默。今更从
行立此门重简前四。六教行远近。荆溪云。第
六四句者。今昔因人果人相对。显前圆教亦
应更约三教简之。七教门得失。荆溪云。第七
四句者约得失辨。得失由行。显前皆得今此
带失。八出入凡圣。初句三乘。二句五道。三句
唯别。四句唯圆。荆溪云。第八四句者。约一代
教以论今昔相对出入得否之相。述前七四
句中今昔以论得失。亦是偏圆相对以辨。唯
第四门是圆是得。九大观小果。荆溪云。第九
句约大观小果相对辨者。初句小果后三大
观。亦名大因。此如法华相待论妙。十观门偏
圆义推。三观者。以离断常名中道。故第四句
即修不定止观人也。荆溪云。第十四句者纯
约观门。虽复多门意在于观。故使观门最居
后说。二是则下结示释成二。初结示。此约情
悟者。随机情故则能入之门不等。而所入之
理一也。此就理释者。所入之理唯一默。然及
论能入不得不异。故净名杜口诸圣各说乃
互为表里耳。二不二者。荆溪云。如向十门简
入不入。入者偏圆。圆者不二偏者则二。不二
方是今所入门。二者不定。或邪或正或小或
大。唯事唯理。但别一义或存或没。如下具简。
当知为简不入之二。若得入者无向诸失。二
若就下释成二。初约悟理寂照释二。初正释
二。初释入不二。照而双寂至寂而双照者。约
三谛互融。乃寂照相即。以相即故出入咸悟。
荆溪云。第五四句即是对前四四句简。前皆
从法虽对理辨。未论入者默与非默。今更从
行立此门重简前四。六教行远近。荆溪云。第
六四句者。今昔因人果人相对。显前圆教亦
应更约三教简之。七教门得失。荆溪云。第七
四句者约得失辨。得失由行。显前皆得今此
带失。八出入凡圣。初句三乘。二句五道。三句
唯别。四句唯圆。荆溪云。第八四句者。约一代
教以论今昔相对出入得否之相。述前七四
句中今昔以论得失。亦是偏圆相对以辨。唯
第四门是圆是得。九大观小果。荆溪云。第九
句约大观小果相对辨者。初句小果后三大
观。亦名大因。此如法华相待论妙。十观门偏
圆义推。三观者。以离断常名中道。故第四句
即修不定止观人也。荆溪云。第十四句者纯
约观门。虽复多门意在于观。故使观门最居
后说。二是则下结示释成二。初结示。此约情
悟者。随机情故则能入之门不等。而所入之
理一也。此就理释者。所入之理唯一默。然及
论能入不得不异。故净名杜口诸圣各说乃
互为表里耳。二不二者。荆溪云。如向十门简
入不入。入者偏圆。圆者不二偏者则二。不二
方是今所入门。二者不定。或邪或正或小或
大。唯事唯理。但别一义或存或没。如下具简。
当知为简不入之二。若得入者无向诸失。二
若就下释成二。初约悟理寂照释二。初正释
二。初释入不二。照而双寂至寂而双照者。约
三谛互融。乃寂照相即。以相即故出入咸悟。
佛道品 第 840a 页 T38-0840.png
二释法门。二不二之法者。二即二边不二即
中。故知所照秖是本具一心三千三谛之法
耳。门者还是等者还是所照称为门也。理通
一切称之为门。二是则下结示。荆溪云。是则
还是一法等者。不二及门秖是一法。但法从
处立门从用生。立名虽殊法体无别。故云不
二。约此诸门有二不二。二又二下约迷悟相
对释二。初简迷示二。二今明下约悟释不二
二。初约法正示。不依至之二舍二边也。亦不
至不二不著中道也。亦不下离应作依字。误
也。双舍下释上二句也。及不二边者。荆溪云。
舍中道著也。即上云亦不依生死涅槃之不
二也。此中道理名之为门者。显教即是所入
之理言入不二法门者。入即能观。三观不二
法门即所观。三谛心外无境故称不二。可轨
名法通达曰门。当以此略结括诸广。二法华
下引證简人二。初引经證门。荆溪云。法华云
其智慧门等者。理即是门。此门中智称理故
难故。借开文以显于难。亦是境智相称之谓。
二非但下简能入人二。初简偏显圆。唯除下
剩诸字。二又圆下简凡显圣。通意可尔者。若
论通意何但相似名入。观行名字亦得名入。
如人知彼家等者。荆溪云。此约住前知圆为
譬显住。分真名之为入。如开示悟入等者。此
證入名唯在分真。别义若然者。岂但入名从
别。开示悟三亦不通凡。问今师以开等四对
四十位则入当十地。此中何云即初住中论
耶。答法华疏释开示悟入凡有四义。一约四
位二约四智。谓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
中。故知所照秖是本具一心三千三谛之法
耳。门者还是等者还是所照称为门也。理通
一切称之为门。二是则下结示。荆溪云。是则
还是一法等者。不二及门秖是一法。但法从
处立门从用生。立名虽殊法体无别。故云不
二。约此诸门有二不二。二又二下约迷悟相
对释二。初简迷示二。二今明下约悟释不二
二。初约法正示。不依至之二舍二边也。亦不
至不二不著中道也。亦不下离应作依字。误
也。双舍下释上二句也。及不二边者。荆溪云。
舍中道著也。即上云亦不依生死涅槃之不
二也。此中道理名之为门者。显教即是所入
之理言入不二法门者。入即能观。三观不二
法门即所观。三谛心外无境故称不二。可轨
名法通达曰门。当以此略结括诸广。二法华
下引證简人二。初引经證门。荆溪云。法华云
其智慧门等者。理即是门。此门中智称理故
难故。借开文以显于难。亦是境智相称之谓。
二非但下简能入人二。初简偏显圆。唯除下
剩诸字。二又圆下简凡显圣。通意可尔者。若
论通意何但相似名入。观行名字亦得名入。
如人知彼家等者。荆溪云。此约住前知圆为
譬显住。分真名之为入。如开示悟入等者。此
證入名唯在分真。别义若然者。岂但入名从
别。开示悟三亦不通凡。问今师以开等四对
四十位则入当十地。此中何云即初住中论
耶。答法华疏释开示悟入凡有四义。一约四
位二约四智。谓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
佛道品 第 840b 页 T38-0840.png
智。此二皆约竖对四十位也。三约四门。空门
即开有门即示。两亦门即悟。双非门即入。四
约观心者。心性三谛不可思议。此观明净名
开。虽不可思议而能分别三谛不滥名示。三
一相即名悟。非三照三名入。此二皆约横论
位位具四。若约横者实通住前。但经文所谈
四华所表正在圣位。故今以横历竖初住具
四。二此品下蹑前品显意三。初成前菩萨品
得入此门。无生忍位者因诃改观。故入无生。
亦不通中住者。亦不住著能通中道也。二成
前问疾品。荆溪云。进论者更辨果用故云进
论。三成前观众生佛道二品。类如天地至不
生者。易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三示名义互
通二。初明门名通出入二。初标立。二通教下
解释二。又复下显法义通出入二。初标立。二
不二是法也。经品但云入不二。今以义通亦
应云入二。此中又应标云非但二名出。不二
亦名出。文略耳。以法门无量其义皆通。二如
法下解释二。初正释二。初引长者宅内显而
二名入。造立舍宅者。有馀国中有馀涅槃也。
起慈悲舍。依性空宅。金银喻大乘三十七道
品。仓是定门。即百八三昧。库是慧门。即十八
空。不二而二名之为出者。应云名为入。今云
出者字误。即标云二亦名入是也。然此不思
议俗望不思议真。虽名为出。若望界内思议
真俗悉名为入。以入在宅内故。自于下正
示此意也。二如舍下。引小乘被加显不二名
出。准此文。知前合标云非但二名出不二亦
名出也。以相对易彰故前略耳。此亦从二而
即开有门即示。两亦门即悟。双非门即入。四
约观心者。心性三谛不可思议。此观明净名
开。虽不可思议而能分别三谛不滥名示。三
一相即名悟。非三照三名入。此二皆约横论
位位具四。若约横者实通住前。但经文所谈
四华所表正在圣位。故今以横历竖初住具
四。二此品下蹑前品显意三。初成前菩萨品
得入此门。无生忍位者因诃改观。故入无生。
亦不通中住者。亦不住著能通中道也。二成
前问疾品。荆溪云。进论者更辨果用故云进
论。三成前观众生佛道二品。类如天地至不
生者。易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三示名义互
通二。初明门名通出入二。初标立。二通教下
解释二。又复下显法义通出入二。初标立。二
不二是法也。经品但云入不二。今以义通亦
应云入二。此中又应标云非但二名出。不二
亦名出。文略耳。以法门无量其义皆通。二如
法下解释二。初正释二。初引长者宅内显而
二名入。造立舍宅者。有馀国中有馀涅槃也。
起慈悲舍。依性空宅。金银喻大乘三十七道
品。仓是定门。即百八三昧。库是慧门。即十八
空。不二而二名之为出者。应云名为入。今云
出者字误。即标云二亦名入是也。然此不思
议俗望不思议真。虽名为出。若望界内思议
真俗悉名为入。以入在宅内故。自于下正
示此意也。二如舍下。引小乘被加显不二名
出。准此文。知前合标云非但二名出不二亦
名出也。以相对易彰故前略耳。此亦从二而
佛道品 第 840c 页 T38-0840.png
入不二者。小乘所證。是界外俗故名二。以被
加故说不共般若。即界外真名入不二。但知
下。上暂与之以被加为入。既都无悕取故此
夺之。故云非真悟入。若领知下。既被加非真
悟入。所以出證小果。故云还出草庵也。草庵
是界内真名为不二。既出住小果。岂非不二
名出耶。是时下结示也。然此两番明出入义
通。若欲易解应云以界内二谛望界外二谛。
并须破内入外。故使界外俗谛亦得入名。即
二亦名入也。此即初番意。若从被加出證小
果即从果外俗。出界内真即不二亦名出。二
今言下简显。即从界外俗入界外真。故云入
不二。应知界内二谛已在界外俗摄也。三入
文二。初分科。二随释三。初净名问所以问
者。从始会以来唯二人相对馀皆默然。今欲
各显其德故问令尽说。二诸菩萨各说二。初
玄谈义旨四。初表圆位三。初标三义者。初依
大经。二依仁王。三依大品。二释三。初表开前
合后位。即大经云。三十三天不死之药臣将
共服也。即是不死之甘露也者。以涅槃如甘
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二表合前开
后位。十四度者亦名十四忍。即开五忍为十
四也。一伏忍有三品。即三十心也。二信忍三
顺忍四无生忍。各有三品敌对九地。五寂灭
忍有二品。下品对第十地上品对妙觉。以彼
合等觉在十地故。三表初后俱开位。大品以
四十二字表圆位也。初阿后茶者。阿之言不。
即初住无明破初不生故。茶者具云波茶。此
云毕。茶外更无字也。即妙觉究竟也。中论八
加故说不共般若。即界外真名入不二。但知
下。上暂与之以被加为入。既都无悕取故此
夺之。故云非真悟入。若领知下。既被加非真
悟入。所以出證小果。故云还出草庵也。草庵
是界内真名为不二。既出住小果。岂非不二
名出耶。是时下结示也。然此两番明出入义
通。若欲易解应云以界内二谛望界外二谛。
并须破内入外。故使界外俗谛亦得入名。即
二亦名入也。此即初番意。若从被加出證小
果即从果外俗。出界内真即不二亦名出。二
今言下简显。即从界外俗入界外真。故云入
不二。应知界内二谛已在界外俗摄也。三入
文二。初分科。二随释三。初净名问所以问
者。从始会以来唯二人相对馀皆默然。今欲
各显其德故问令尽说。二诸菩萨各说二。初
玄谈义旨四。初表圆位三。初标三义者。初依
大经。二依仁王。三依大品。二释三。初表开前
合后位。即大经云。三十三天不死之药臣将
共服也。即是不死之甘露也者。以涅槃如甘
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二表合前开
后位。十四度者亦名十四忍。即开五忍为十
四也。一伏忍有三品。即三十心也。二信忍三
顺忍四无生忍。各有三品敌对九地。五寂灭
忍有二品。下品对第十地上品对妙觉。以彼
合等觉在十地故。三表初后俱开位。大品以
四十二字表圆位也。初阿后茶者。阿之言不。
即初住无明破初不生故。茶者具云波茶。此
云毕。茶外更无字也。即妙觉究竟也。中论八
佛道品 第 841a 页 T38-0841.png
不者。暹云。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
来不去。故言八也。若无至四十二地者。即小
般若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
若分至皆具诸字者。即楞伽云。一地具足一
切地也。三当知下。结于三义中唯初义与今
菩萨位数相当。既开合相收。故同后二。故云
即表此之三义。二约自行。五百身因如前记。
今以小例大故引之。三约化他。我无我至如
是者。以八倒例生灭说之。以生是四荣灭是
四枯。故四约别圆二。初正释。暹云。文殊以无
言。言于无言者如经云。如我意者于一切法
无言无说名入不二也。二料简二。初问二苦
二。初两教区别。荆溪云。若作三门等者。此缘
前文对文殊净名。判三十二人例别竟。今更
问答显别圆耳。不可专判以为别教。若于一
门摄四十二。诸门亦然。二四门收束。二法自
下随文别释三。初明三十一菩萨各说。三十
一。初法自在三。初正释二。初释名荆溪云。则
权实至无缚者。如问疾中。慧与方便对论缚
解。今云自在即是二用。慧即实慧。故云二慧。
权慧自在实慧无缚。二生灭下释门。皆是随
情等者。未入初住见理。住前相似等解悉是
随情。二简非。荆溪云。所以于初法自在文广
料简者。在诸菩萨之首故尔。下去大旨悉须
准此。故下诸释文相并略。文为三。初简非外
计。二简非三藏。三简非通教。各有问答悉如
文。三今此下结示。分中已脱者分见中道也。
二德守二。初释名。二我下释门二。初正释或
随性欲等者自行也。或为赴机等者化他也。
来不去。故言八也。若无至四十二地者。即小
般若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
若分至皆具诸字者。即楞伽云。一地具足一
切地也。三当知下。结于三义中唯初义与今
菩萨位数相当。既开合相收。故同后二。故云
即表此之三义。二约自行。五百身因如前记。
今以小例大故引之。三约化他。我无我至如
是者。以八倒例生灭说之。以生是四荣灭是
四枯。故四约别圆二。初正释。暹云。文殊以无
言。言于无言者如经云。如我意者于一切法
无言无说名入不二也。二料简二。初问二苦
二。初两教区别。荆溪云。若作三门等者。此缘
前文对文殊净名。判三十二人例别竟。今更
问答显别圆耳。不可专判以为别教。若于一
门摄四十二。诸门亦然。二四门收束。二法自
下随文别释三。初明三十一菩萨各说。三十
一。初法自在三。初正释二。初释名荆溪云。则
权实至无缚者。如问疾中。慧与方便对论缚
解。今云自在即是二用。慧即实慧。故云二慧。
权慧自在实慧无缚。二生灭下释门。皆是随
情等者。未入初住见理。住前相似等解悉是
随情。二简非。荆溪云。所以于初法自在文广
料简者。在诸菩萨之首故尔。下去大旨悉须
准此。故下诸释文相并略。文为三。初简非外
计。二简非三藏。三简非通教。各有问答悉如
文。三今此下结示。分中已脱者分见中道也。
二德守二。初释名。二我下释门二。初正释或
随性欲等者自行也。或为赴机等者化他也。
佛道品 第 841b 页 T38-0841.png
二若二下简非未空于所者。以涅槃为我所
也。三不瞬二。初释名。顶生上忉利。缘如涅
槃圣行品。二释门。不受有五种者。大品行相
品云。菩萨行般若时。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
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
受亦不受。此五即不受二边也。四德顶二。初
释名。顶禅如前记。二释门。五善宿二。初释
名。二十八宿谓。角亢等也。五星者史记曰。水
火金木土。此五星者天之佐为天经纬。见伏
有时。乃至五阴者。谓此五星配五岳五常五
戒五藏五阴。中略诸五故云乃至。广疏云乃
至五阴。达五阴即五涅槃名为善宿。此约所
配。日星宿三昧者。中智如日空智如五星假
智如列宿。二释门。荆溪云。是动念等者。念动
故所以境动。今但通以不动之心对于动境。
故三教境智名之为二。唯圆境智方名不二
名无动念。六善眼二初释名。荆溪云。善眼者
慧眼也。即是分得如世尊慧眼。二释门二。初
叙他解。荆溪云。大乘三解小宗一解并不分
别。一相之浅深也。文为二。初人师。二毗昙。
或非心法者即色也。或大或小者。生住异灭
各有大小也。谓小生生大生等如前记。八相
皆约一法等者。谓大小四相共成八也。故名
二相者。不同曰二。故八亦云二也。若不得此
一法者。心法既空八相安在。色法亦尔。今皆
不用者。荆溪云。又若待对明一明无则不用
也。二今取下明今释三。初依大论。相与法等
者。相谓八相。法谓本法。荆溪云。今取释论等
者。非异是一。非一是无。又非此一无方名不
也。三不瞬二。初释名。顶生上忉利。缘如涅
槃圣行品。二释门。不受有五种者。大品行相
品云。菩萨行般若时。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
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
受亦不受。此五即不受二边也。四德顶二。初
释名。顶禅如前记。二释门。五善宿二。初释
名。二十八宿谓。角亢等也。五星者史记曰。水
火金木土。此五星者天之佐为天经纬。见伏
有时。乃至五阴者。谓此五星配五岳五常五
戒五藏五阴。中略诸五故云乃至。广疏云乃
至五阴。达五阴即五涅槃名为善宿。此约所
配。日星宿三昧者。中智如日空智如五星假
智如列宿。二释门。荆溪云。是动念等者。念动
故所以境动。今但通以不动之心对于动境。
故三教境智名之为二。唯圆境智方名不二
名无动念。六善眼二初释名。荆溪云。善眼者
慧眼也。即是分得如世尊慧眼。二释门二。初
叙他解。荆溪云。大乘三解小宗一解并不分
别。一相之浅深也。文为二。初人师。二毗昙。
或非心法者即色也。或大或小者。生住异灭
各有大小也。谓小生生大生等如前记。八相
皆约一法等者。谓大小四相共成八也。故名
二相者。不同曰二。故八亦云二也。若不得此
一法者。心法既空八相安在。色法亦尔。今皆
不用者。荆溪云。又若待对明一明无则不用
也。二今取下明今释三。初依大论。相与法等
者。相谓八相。法谓本法。荆溪云。今取释论等
者。非异是一。非一是无。又非此一无方名不
佛道品 第 841c 页 T38-0841.png
二。次亦如下且先将一以破于数。次一相无
相下双破一无。方名不二。二据阿含。荆溪云。
更有三法开心为四者。文语稍略。应云更有
三法色及心数。更有四法开心为三。王数同
时及色为四。更有五法开心为四。对色为五。
如此但是阿含小乘开合色心以释一多。暂
寄显相非永用之。若不下正明观相。三约三
脱。七妙臂二。初释名。或用事妙故得名者其
臂妙好也。罗什云。以施报故手能出无量宝
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也。或权实下约所表
也。荆溪云。不思议实与权理同。二释门。菩
萨心声闻心者。荆溪云。此则两教菩萨对两
教二乘。自善为他者声闻自善菩萨为他。八
弗沙二。初释名。二释门。荆溪云。先出旧解。
泯此下斥旧。今取下正释。九师子二。初释名。
二释门。荆溪云。先约世两名。次辨同异。若
取下斥旧。今取下正释。摩诃那伽此云大龙。
名佛为人中大龙也。十师子意二。初释名。二
释门。十一净解。有为等者。荆溪云。先分名
体。意云前文已作漏与无漏名竟。今复更丘
有为无为名者。以门别故。故更以有为对三
无为。如得无漏亦是有为者。暹云。下香积品
疏云。又从须陀洹至罗汉。所得智慧名有为。
所得断名无为。无为即是有馀涅槃。今可例
彼也。数缘非数缘者。即新云择灭非择灭也。
俱舍颂云。此中空无碍。择灭谓离系。毕竟碍
当生。别得非择灭。释曰。空无碍者谓太虚空
无碍为性也。非谓所见空一显色及窍隙等。
择灭离系者随系事各别。随三界系见见品
相下双破一无。方名不二。二据阿含。荆溪云。
更有三法开心为四者。文语稍略。应云更有
三法色及心数。更有四法开心为三。王数同
时及色为四。更有五法开心为四。对色为五。
如此但是阿含小乘开合色心以释一多。暂
寄显相非永用之。若不下正明观相。三约三
脱。七妙臂二。初释名。或用事妙故得名者其
臂妙好也。罗什云。以施报故手能出无量宝
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也。或权实下约所表
也。荆溪云。不思议实与权理同。二释门。菩
萨心声闻心者。荆溪云。此则两教菩萨对两
教二乘。自善为他者声闻自善菩萨为他。八
弗沙二。初释名。二释门。荆溪云。先出旧解。
泯此下斥旧。今取下正释。九师子二。初释名。
二释门。荆溪云。先约世两名。次辨同异。若
取下斥旧。今取下正释。摩诃那伽此云大龙。
名佛为人中大龙也。十师子意二。初释名。二
释门。十一净解。有为等者。荆溪云。先分名
体。意云前文已作漏与无漏名竟。今复更丘
有为无为名者。以门别故。故更以有为对三
无为。如得无漏亦是有为者。暹云。下香积品
疏云。又从须陀洹至罗汉。所得智慧名有为。
所得断名无为。无为即是有馀涅槃。今可例
彼也。数缘非数缘者。即新云择灭非择灭也。
俱舍颂云。此中空无碍。择灭谓离系。毕竟碍
当生。别得非择灭。释曰。空无碍者谓太虚空
无碍为性也。非谓所见空一显色及窍隙等。
择灭离系者随系事各别。随三界系见见品
佛道品 第 842a 页 T38-0842.png
品皆名为系。所系不同名为随事。离一系故
得一择灭。择力所灭名为择灭。谓断智推度
令灭故名择灭。碍当生等者。此非择。二类不
同。谓根尘阙缘及所證位诸无知惑。不得续
起名碍当生。如缘一色时于馀色及馀四尘得
非择灭。为正缘色碍馀四。色等当不生。故一
是涅槃者。暹云。择灭无为也。二非涅槃者虚
空及非择灭也。今将离一切数等者。荆溪云。
以有为中数对三无为中数缘灭。名之为二。
若无彼数及数灭者是则不二。十二那罗延
二。初释名。那罗延者涅槃疏翻为金刚。二释
门。不出不到者。不出生死不到涅槃。以皆空
故。荆溪云。正当通意。今须在圆。十三善意。
十四现见。荆溪云。现见文中不释名。已睹中
道故名现见。痴是无明乃至老死。此中具指
十二缘也。此用经意成今观也。今观不尽是
空者。是中道空从非尽。下释出中空名为不
尽。此尽不尽即非尽非不尽。十五普守二。初
释名。二释门。荆溪云。言故于我无等及引八
自在我者。二名俱在中道法性。故须引之以
防名同义同之失。故名同义异释之。十六电
天二。初释名。二释门。荆溪云。明无明为二
者。此是界内不即无明。故与界外明为二耳。
无明即明下正释其相。即是相即之无明也。
无明即明无明之体尚自不二。何况于明故
云佛性即是明也。明有三种者汎出之耳。十
七喜见二。初释名。二释门。荆溪云。先斥拙次
今即下正释者。如幻有即空。一切法趣空不
空是真空也。十八明相。荆溪云。四种空种等
得一择灭。择力所灭名为择灭。谓断智推度
令灭故名择灭。碍当生等者。此非择。二类不
同。谓根尘阙缘及所證位诸无知惑。不得续
起名碍当生。如缘一色时于馀色及馀四尘得
非择灭。为正缘色碍馀四。色等当不生。故一
是涅槃者。暹云。择灭无为也。二非涅槃者虚
空及非择灭也。今将离一切数等者。荆溪云。
以有为中数对三无为中数缘灭。名之为二。
若无彼数及数灭者是则不二。十二那罗延
二。初释名。那罗延者涅槃疏翻为金刚。二释
门。不出不到者。不出生死不到涅槃。以皆空
故。荆溪云。正当通意。今须在圆。十三善意。
十四现见。荆溪云。现见文中不释名。已睹中
道故名现见。痴是无明乃至老死。此中具指
十二缘也。此用经意成今观也。今观不尽是
空者。是中道空从非尽。下释出中空名为不
尽。此尽不尽即非尽非不尽。十五普守二。初
释名。二释门。荆溪云。言故于我无等及引八
自在我者。二名俱在中道法性。故须引之以
防名同义同之失。故名同义异释之。十六电
天二。初释名。二释门。荆溪云。明无明为二
者。此是界内不即无明。故与界外明为二耳。
无明即明下正释其相。即是相即之无明也。
无明即明无明之体尚自不二。何况于明故
云佛性即是明也。明有三种者汎出之耳。十
七喜见二。初释名。二释门。荆溪云。先斥拙次
今即下正释者。如幻有即空。一切法趣空不
空是真空也。十八明相。荆溪云。四种空种等
佛道品 第 842b 页 T38-0842.png
亦先立。次四种乃至不二正释也。言内外皆
空者即体空也。即是中道空也。具如前释。十
九妙意。二十无尽意。今明布施等者达藏通
之二。成今不二。六度之通别者。六度是别回
向是通。六皆回向故。二十一深慧。荆溪云。深
慧名文中不释。见底之慧故名为深。底即实
相。二十二寂根二。初释名。三无漏根者如前
记。荆溪云。此是大乘三无漏根从于寂灭实
相而生。六根得清净者分真清净也。二释门
二。初广释三宝义二。初明二相。文中先问起
三宝。是三不应云二。既言下作两意答释。初
约异故名二。是则四法乃至无量。对一如理
悉得名二。岂但三法。又解下次束三宝以为
人法。故知三宝秖是二也。言佛与众生俱是
人者。众下多生字后人妄加也。众是僧耳。以
僧伽翻众故。故佛僧二宝俱是人也。佛是果
人僧是因人。故言下引大论證佛称人。以人
与众生俱假名故。人不晓此遂于上文众字下
辄加生字。二今观下示不二二。初正约三宝
示不二。二何故下更历三身示不二二。初约
身广明二。初徵起总明。二人就下约身别示
二。初三身敌对。二三身各明三。初法身三宝
是法佛之师者。法字误也。应云诸佛之师。此
即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
佛亦常。诸佛即报智也。此法身正是法佛岂
得又为法佛之师耶。可轨之法者。以报智轨
则法性而成故。即是以法常故诸佛亦常也。
法以轨则为义。境智相称者。荆溪云。不称则
不和。既约境智以明三宝而云境。法佛智相
空者即体空也。即是中道空也。具如前释。十
九妙意。二十无尽意。今明布施等者达藏通
之二。成今不二。六度之通别者。六度是别回
向是通。六皆回向故。二十一深慧。荆溪云。深
慧名文中不释。见底之慧故名为深。底即实
相。二十二寂根二。初释名。三无漏根者如前
记。荆溪云。此是大乘三无漏根从于寂灭实
相而生。六根得清净者分真清净也。二释门
二。初广释三宝义二。初明二相。文中先问起
三宝。是三不应云二。既言下作两意答释。初
约异故名二。是则四法乃至无量。对一如理
悉得名二。岂但三法。又解下次束三宝以为
人法。故知三宝秖是二也。言佛与众生俱是
人者。众下多生字后人妄加也。众是僧耳。以
僧伽翻众故。故佛僧二宝俱是人也。佛是果
人僧是因人。故言下引大论證佛称人。以人
与众生俱假名故。人不晓此遂于上文众字下
辄加生字。二今观下示不二二。初正约三宝
示不二。二何故下更历三身示不二二。初约
身广明二。初徵起总明。二人就下约身别示
二。初三身敌对。二三身各明三。初法身三宝
是法佛之师者。法字误也。应云诸佛之师。此
即大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
佛亦常。诸佛即报智也。此法身正是法佛岂
得又为法佛之师耶。可轨之法者。以报智轨
则法性而成故。即是以法常故诸佛亦常也。
法以轨则为义。境智相称者。荆溪云。不称则
不和。既约境智以明三宝而云境。法佛智相
佛道品 第 842c 页 T38-0842.png
称者。境亦称智故名相称。二报佛三宝。荆溪
云。与理相应者智应于理如前。约理即是理
应于智。三应身三宝二虽复下结示不二。然
此三身各明三宝者凡有二异。若法报二身
秖是境智照。发等互成三义。法身以所发
之智为佛。报身以所照之境为法。法身以境
同于智为僧。报身以智同于境为僧。秖由报
法相应相冥故。得互望各为三宝。唯应身三
宝一向就应说。细寻前文其义可见。凡十二
宝者以源本三并流出九。源流共数则有十
二。未曾有异者。以三身一体人法不二故。入
一实相者。三九虽殊一心无别。二三宝下略
例一切法。荆溪云。诸法亦尔者。诸法无非一
体三宝之实相也。二十三心无碍二。初释名
二释门。初斥小果。灭即涅槃灭者。因果灭尽
之处即是涅槃寂灭之理也。今观下正释说
涅槃。即是色者。空即是色。此空亦是中道之
空。中道之中具一切色空故也。二十四上善
二。初释名。二释门二。初正释现文。此文亦有
二义。初以异故名二。前解者即释寂根中也。
又身下次义也。束三为二。秖是色心。色心为
二者。荆溪云。小乘入空犹见有二。于实相中
见一切法不得一法岂分色心。故云不二。二
上来下对上结成。善眼即第六人。四种空种
者即第十八明相说门也。今以上善对上二
人。共成三脱各从一悟。二十五福田。荆溪云。
经动者释有进退。初以四禅皆名无动。次第
四禅及以四空乃名无动。此但他人所解。今
明如上所明无动但属于福。皆是有漏故皆
云。与理相应者智应于理如前。约理即是理
应于智。三应身三宝二虽复下结示不二。然
此三身各明三宝者凡有二异。若法报二身
秖是境智照。发等互成三义。法身以所发
之智为佛。报身以所照之境为法。法身以境
同于智为僧。报身以智同于境为僧。秖由报
法相应相冥故。得互望各为三宝。唯应身三
宝一向就应说。细寻前文其义可见。凡十二
宝者以源本三并流出九。源流共数则有十
二。未曾有异者。以三身一体人法不二故。入
一实相者。三九虽殊一心无别。二三宝下略
例一切法。荆溪云。诸法亦尔者。诸法无非一
体三宝之实相也。二十三心无碍二。初释名
二释门。初斥小果。灭即涅槃灭者。因果灭尽
之处即是涅槃寂灭之理也。今观下正释说
涅槃。即是色者。空即是色。此空亦是中道之
空。中道之中具一切色空故也。二十四上善
二。初释名。二释门二。初正释现文。此文亦有
二义。初以异故名二。前解者即释寂根中也。
又身下次义也。束三为二。秖是色心。色心为
二者。荆溪云。小乘入空犹见有二。于实相中
见一切法不得一法岂分色心。故云不二。二
上来下对上结成。善眼即第六人。四种空种
者即第十八明相说门也。今以上善对上二
人。共成三脱各从一悟。二十五福田。荆溪云。
经动者释有进退。初以四禅皆名无动。次第
四禅及以四空乃名无动。此但他人所解。今
明如上所明无动但属于福。皆是有漏故皆
佛道品 第 843a 页 T38-0843.png
属动。对理无漏方名不动。二十六华严。荆溪
云。经云从我起二者。意明破我见于无我故
云起二。未达我性故起二也。二十七德藏二。
初释名。二释门。如诃身子者即不思议品初
文也。故经云。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
无造尽證修道之求乃至是则戏论非求法
也。二十八月上二。初释名。月团圆等者。即
华严云。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形影虽无
量本月未曾二。二释门。显晦亦明暗也。经云
如入灭受相定者。以小定喻显也。以智照灭
故则无明。结惑尽故无暗。二十九宝印手二。
初释名二释门。三十珠顶王。荆溪云。珠顶王
名文中不释。譬如轮王顶上明珠。是珠居
顶故云珠顶。三十一乐实二。初正释乐实二。
初释名二释门二。初释实不实。二释肉慧眼
二初正释二。初牒文引经。二二乘下依经示
义。二但大下结示。荆溪云。若约别教为语。正
观中道为慧眼者。于十住中远观所期耳。从
十行去从空出假故云照二谛。故从假边名
为法眼。三谛同观即入初地。二是中下释诸
菩萨二。初正示二释疑。二文殊菩萨说二。初
分科。二一诸下随释二。初诸菩萨问。二文殊
说二。初略释。故云起想即痴等般舟文也。二
若作下广释二。初约门示义二。初约五门正
释二。初正释三。初标。二菩萨下释二。初约前
为四门二。初正示。二诸菩下结益。然此四门
秖是三谛。空门真谛有门俗谛。两亦双非即
中道遮照。既三谛相即故四门互融。三谛四
门一心本具。既知相即各说何妨。俱达心源
云。经云从我起二者。意明破我见于无我故
云起二。未达我性故起二也。二十七德藏二。
初释名。二释门。如诃身子者即不思议品初
文也。故经云。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
无造尽證修道之求乃至是则戏论非求法
也。二十八月上二。初释名。月团圆等者。即
华严云。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形影虽无
量本月未曾二。二释门。显晦亦明暗也。经云
如入灭受相定者。以小定喻显也。以智照灭
故则无明。结惑尽故无暗。二十九宝印手二。
初释名二释门。三十珠顶王。荆溪云。珠顶王
名文中不释。譬如轮王顶上明珠。是珠居
顶故云珠顶。三十一乐实二。初正释乐实二。
初释名二释门二。初释实不实。二释肉慧眼
二初正释二。初牒文引经。二二乘下依经示
义。二但大下结示。荆溪云。若约别教为语。正
观中道为慧眼者。于十住中远观所期耳。从
十行去从空出假故云照二谛。故从假边名
为法眼。三谛同观即入初地。二是中下释诸
菩萨二。初正示二释疑。二文殊菩萨说二。初
分科。二一诸下随释二。初诸菩萨问。二文殊
说二。初略释。故云起想即痴等般舟文也。二
若作下广释二。初约门示义二。初约五门正
释二。初正释三。初标。二菩萨下释二。初约前
为四门二。初正示。二诸菩下结益。然此四门
秖是三谛。空门真谛有门俗谛。两亦双非即
中道遮照。既三谛相即故四门互融。三谛四
门一心本具。既知相即各说何妨。俱达心源
佛道品 第 843b 页 T38-0843.png
咸称不二。专用此意统而括之。方识斯经不
二大旨。随四悉檀逗机等者。既自行因斯开
悟。是以还说己法以示他人。二于其下显今
为第五。此第五门岂离前四四不可说。故名
第五。又若约观以明。则三谛俱照成前四门。
三谛俱亡成今第五。亡照体一廓尔无寄。净
名杜口岂离斯乎。损至无损可以意得。三故
此下结。二料简二。初问。二答二。初明五门俱
教。二约四悉结成二。初约前三后一释。注云
云者。此四悉檀并约理说。随机暂异定无浅
深。二亦以下约前后俱四释。既是相成故前后
俱四。无言有说四益何殊。要其所归同归于
道。二引二论證成二。初證成四门二。初引论。
二若实下释义二。初释门义。二如是下示得
失。邪见火烧故者。夫火不取则有温身熟食
之功。取执则有焦肌烂手之祸。合法可知。二
若因下结示第五二。初结。前生后二。此无下
望上显意。荆溪云。亦是别拟圆教者。上已判
诸菩萨属别教竟。故不可说属圆教释也。此
亦一往随文判耳。若三十二人从远意说。所入
亦是不可说也。得圆意者者。上来亦判三十二
人一一相通即成圆义。故今此中得作此释。
不可说门亦如是者。别圆四门各有第五不可
说故。故不可说。其门亦通。遍摄一切方属圆
门。二无言下别示无言二。初通示六种二。初
约内外通明五。初长爪二。初正示二。初明邪
计。长爪即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舍利弗舅
也。由来论胜于姊。怀舍利弗论则不胜。知所
怀者智。寄辨尚尔何况出胎。即弃家往南天
二大旨。随四悉檀逗机等者。既自行因斯开
悟。是以还说己法以示他人。二于其下显今
为第五。此第五门岂离前四四不可说。故名
第五。又若约观以明。则三谛俱照成前四门。
三谛俱亡成今第五。亡照体一廓尔无寄。净
名杜口岂离斯乎。损至无损可以意得。三故
此下结。二料简二。初问。二答二。初明五门俱
教。二约四悉结成二。初约前三后一释。注云
云者。此四悉檀并约理说。随机暂异定无浅
深。二亦以下约前后俱四释。既是相成故前后
俱四。无言有说四益何殊。要其所归同归于
道。二引二论證成二。初證成四门二。初引论。
二若实下释义二。初释门义。二如是下示得
失。邪见火烧故者。夫火不取则有温身熟食
之功。取执则有焦肌烂手之祸。合法可知。二
若因下结示第五二。初结。前生后二。此无下
望上显意。荆溪云。亦是别拟圆教者。上已判
诸菩萨属别教竟。故不可说属圆教释也。此
亦一往随文判耳。若三十二人从远意说。所入
亦是不可说也。得圆意者者。上来亦判三十二
人一一相通即成圆义。故今此中得作此释。
不可说门亦如是者。别圆四门各有第五不可
说故。故不可说。其门亦通。遍摄一切方属圆
门。二无言下别示无言二。初通示六种二。初
约内外通明五。初长爪二。初正示二。初明邪
计。长爪即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舍利弗舅
也。由来论胜于姊。怀舍利弗论则不胜。知所
怀者智。寄辨尚尔何况出胎。即弃家往南天
佛道品 第 843c 页 T38-0843.png
竺读十八经。誓读不休无暇剪爪。时人呼为
长爪梵志。学说还家问甥所在。人云为佛弟
子。即大憍慢。我甥八岁声震五竺。彼沙门者
有何道术诱我姊子。径往佛所思惟良久。不
得一法入心。语佛言。一切法不受受即安义。
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得安。故言一切法
不受。毒气者即三毒心中妄计也。应云皆三
毒。文中作云毒字误也。二佛心下显佛破。佛
心无三毒者显佛慈心破彼邪执。汝之下正出
佛破。先牒彼计反问定之。汝之不受者牒彼
计也。汝见是受不者反问也。谓汝起不受之
见。汝内心为安受此见。为不安受此见。若见
下出佛难意双破彼执也。先破受次破不受。
初意者。若汝此见安受于心。何得一切不受。
以汝见心亦在一切法中故。次破不受者。应
云若见不受。今云不见者语倒也。汝见若亦
不受何得见他有受。便欲破之既执己破他。
验知汝心有受汝受于受者。汝心受于不受
之见。此见即受。故云汝受于受。受即苦谛者。
受有三受。赞喜即乐受。毁瞋即苦受。不赞不
毁起痴即舍受。乐受有坏苦。苦受有苦苦。舍
受有行苦。故云受即苦谛也。流转生死者由
集感苦受五道生。故云具受诸受。云何下佛
结责也。二故知下简非。二犊子三三藏四通
教五别圆。二约正教点示。二今此下别显今
义二。初约文示义二。初别圆对辨。此以诸圣
各入则成别义。故使文殊即亦成别。若约一
一互通即成圆义。今即亦圆。一往暂分此圆
前别。二往明义前后该通。虽作别释以圆为
长爪梵志。学说还家问甥所在。人云为佛弟
子。即大憍慢。我甥八岁声震五竺。彼沙门者
有何道术诱我姊子。径往佛所思惟良久。不
得一法入心。语佛言。一切法不受受即安义。
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得安。故言一切法
不受。毒气者即三毒心中妄计也。应云皆三
毒。文中作云毒字误也。二佛心下显佛破。佛
心无三毒者显佛慈心破彼邪执。汝之下正出
佛破。先牒彼计反问定之。汝之不受者牒彼
计也。汝见是受不者反问也。谓汝起不受之
见。汝内心为安受此见。为不安受此见。若见
下出佛难意双破彼执也。先破受次破不受。
初意者。若汝此见安受于心。何得一切不受。
以汝见心亦在一切法中故。次破不受者。应
云若见不受。今云不见者语倒也。汝见若亦
不受何得见他有受。便欲破之既执己破他。
验知汝心有受汝受于受者。汝心受于不受
之见。此见即受。故云汝受于受。受即苦谛者。
受有三受。赞喜即乐受。毁瞋即苦受。不赞不
毁起痴即舍受。乐受有坏苦。苦受有苦苦。舍
受有行苦。故云受即苦谛也。流转生死者由
集感苦受五道生。故云具受诸受。云何下佛
结责也。二故知下简非。二犊子三三藏四通
教五别圆。二约正教点示。二今此下别显今
义二。初约文示义二。初别圆对辨。此以诸圣
各入则成别义。故使文殊即亦成别。若约一
一互通即成圆义。今即亦圆。一往暂分此圆
前别。二往明义前后该通。虽作别释以圆为
佛道品 第 844a 页 T38-0844.png
正。二取文下徵文显含二。初徵文总立。文殊
既云一切法不可说等。故知一切包收四教
及以外道之法悉不可说也。若尔何谓文殊
谈圆不二耶。正由包收凡小方显圆门。即是
一心本具十界六凡四圣。凡对外道圣收四
教。九界即佛。咸即空中。故俱不可说。圆融之
旨于斯现矣。二如涅下引经释成二。初引涅
槃正明。今以生生句属凡夫者。即收长爪犊
子。生不生即收藏通。世谛死时者即见思破
也。不生生即别教十行。亦收通八地。初出胎
时者。此以尘沙惑破道种智生名出胎也。故
知下结示。世间即邪外。出世即四教。百界一
心何所不摄。二引法华助显二。初正约圆释。
诸馀法者即前三教及邪外等。此权即实名
体内权。无非佛法。故使七方便人无能测量
言辞相寂者。十界权实咸皆寂灭。二简下例
简二教。二复次下结前起后。三维摩默然三。
初文殊问。次净名默然。三文殊叹。三闻品得
益。
* 香积品
初释题二。初正释题。今依正
报胜人者。今依凭正报以立品名。举正报以
收依果也。佛超一切故曰胜人。二明来意。二
解文二。初分科。二第二下随释二。初身子念
食二。初正释念食。诸佛至不餐者。以佛内證
中道故不偏中。以表之也。毗罗三昧经瓶沙
王问佛。何故日中佛食。答云早起诸天食。日
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
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食。二悬示讥诃。此
大士讥诃二。初分科。二随释五。初讥。经云八
既云一切法不可说等。故知一切包收四教
及以外道之法悉不可说也。若尔何谓文殊
谈圆不二耶。正由包收凡小方显圆门。即是
一心本具十界六凡四圣。凡对外道圣收四
教。九界即佛。咸即空中。故俱不可说。圆融之
旨于斯现矣。二如涅下引经释成二。初引涅
槃正明。今以生生句属凡夫者。即收长爪犊
子。生不生即收藏通。世谛死时者即见思破
也。不生生即别教十行。亦收通八地。初出胎
时者。此以尘沙惑破道种智生名出胎也。故
知下结示。世间即邪外。出世即四教。百界一
心何所不摄。二引法华助显二。初正约圆释。
诸馀法者即前三教及邪外等。此权即实名
体内权。无非佛法。故使七方便人无能测量
言辞相寂者。十界权实咸皆寂灭。二简下例
简二教。二复次下结前起后。三维摩默然三。
初文殊问。次净名默然。三文殊叹。三闻品得
益。
* 香积品
初释题二。初正释题。今依正
报胜人者。今依凭正报以立品名。举正报以
收依果也。佛超一切故曰胜人。二明来意。二
解文二。初分科。二第二下随释二。初身子念
食二。初正释念食。诸佛至不餐者。以佛内證
中道故不偏中。以表之也。毗罗三昧经瓶沙
王问佛。何故日中佛食。答云早起诸天食。日
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
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食。二悬示讥诃。此
大士讥诃二。初分科。二随释五。初讥。经云八
佛道品 第 844b 页 T38-0844.png
解脱等者。生公云。八解脱以不净观居初。而
食是不净之物。既以体八为怀者。岂有欲食
之情哉。二许食。三遣化请二。初分科。二今言
下随释四。初入三昧三。初入三昧。二现请饭
之国。以香诠理者。达香由心造。即香是心香
具三千。即空假中故云诠理。亦有一乘之化
者。大论三十八云。有佛国土为一乘说法。纯
以菩萨为僧。有佛土声闻菩萨杂为僧。如阿
弥陀佛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三十众皆见。
二遣请饭二。初分科。二随释。五段如文。亦有
得义者。妙理当显大用即彰。三到彼问讯二。
初分科。二随释。诸段悉如文。四蒙饭而还二。
初分科。二心诫下随释。皆如文。四命大弟子
共食二。初分科。二随释。皆如文。经云限意
者。舍事求理名为限意。无悲自度亦名限意。
经云经不可尽者。以心无尽故饭亦无尽。心
性究显有斯大用。芥纳须弥其事类也。经云
犹故不赐者。方言云锡瀃尽也。而字通三体。
赐儩澌俱训尽也。古经作赐不须辄改。四二
土佛行化二。初悬谈义旨三。初总示来意。二
然机下别明起教二初明二。土起教二。初明
别对二土。二今但下起教互通三。初叙别略
斥。未必全尔者。未必秽土定用音声。净土定
用香味也。二何以下徵释互通二。初明声教
通净土。二若耳下明香味通秽土二。初正明
通秽。二例如下引例释成。三今正下结示别
意。而判净秽者。既现国是净。复以香味为教。
故对此秽土音声为教以判两别。二约身饭
释疑。三料简正旁二。初明彼土香正味旁。二
食是不净之物。既以体八为怀者。岂有欲食
之情哉。二许食。三遣化请二。初分科。二今言
下随释四。初入三昧三。初入三昧。二现请饭
之国。以香诠理者。达香由心造。即香是心香
具三千。即空假中故云诠理。亦有一乘之化
者。大论三十八云。有佛国土为一乘说法。纯
以菩萨为僧。有佛土声闻菩萨杂为僧。如阿
弥陀佛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三十众皆见。
二遣请饭二。初分科。二随释。五段如文。亦有
得义者。妙理当显大用即彰。三到彼问讯二。
初分科。二随释。诸段悉如文。四蒙饭而还二。
初分科。二心诫下随释。皆如文。四命大弟子
共食二。初分科。二随释。皆如文。经云限意
者。舍事求理名为限意。无悲自度亦名限意。
经云经不可尽者。以心无尽故饭亦无尽。心
性究显有斯大用。芥纳须弥其事类也。经云
犹故不赐者。方言云锡瀃尽也。而字通三体。
赐儩澌俱训尽也。古经作赐不须辄改。四二
土佛行化二。初悬谈义旨三。初总示来意。二
然机下别明起教二初明二。土起教二。初明
别对二土。二今但下起教互通三。初叙别略
斥。未必全尔者。未必秽土定用音声。净土定
用香味也。二何以下徵释互通二。初明声教
通净土。二若耳下明香味通秽土二。初正明
通秽。二例如下引例释成。三今正下结示别
意。而判净秽者。既现国是净。复以香味为教。
故对此秽土音声为教以判两别。二约身饭
释疑。三料简正旁二。初明彼土香正味旁。二
佛道品 第 844c 页 T38-0844.png
今娑下为化此方二尘俱至二。初明俱至所
以。正助两门者。香正味助。二引例释义二。初
喻药。有通别者。通即饮食别即大黄等。准律
凡有四药。故律钞云。报命支持勿过于药。药
名乃通。要分为四。言时药者。从旦至中圣教
听服事。顺法应不生罪累。言非时药者诸杂
浆等。对病而设时外开服限分无违。七日药
者约能就法。尽其分齐从以日限用疗深益。
尽形药者势力既微。故听久服方能除患。形
有三种。一尽药形。二尽病形。三尽报形。今言
通药即前三种。别药即是尽形。外来内发者。
汤火刀杖名外来病。四大增动名内发病。更
加馀味等者。四分云。一切咸苦辛甘等不任
为食名尽形药体。善见云。一切树木及草根
茎枝叶为食不任者尽形服之。即今云。大黄
巴豆也。二今正下合二。初正合前喻。以通譬
正以别譬助。二若利下更作譬释二。初正释。
二同是下结示。二此间下明此土声色正旁。
二此中下随文正释二。初标示。二正释二。初
此问彼答二。初此净名问。二彼菩萨答。即大
乘木叉者。一止一作咸即心性。法鼓经曰。心
无尽故戒亦无尽。二彼问此答二。初分科。二
今言下随释六。初问二答二。初开五乘化刚
强众生三。初总答。二别答二。初悬示菩萨但
处中者者。谓列在人天之后声闻缘觉之前
也。三应供者见修无学也。五佛子者四果支
佛也。二就人下正释五乘四。初人乘。意为一
饮酒者。以因醉动心三毒重。故意口不开。至
为三者。意口细故合身业粗故开。二天乘。三
以。正助两门者。香正味助。二引例释义二。初
喻药。有通别者。通即饮食别即大黄等。准律
凡有四药。故律钞云。报命支持勿过于药。药
名乃通。要分为四。言时药者。从旦至中圣教
听服事。顺法应不生罪累。言非时药者诸杂
浆等。对病而设时外开服限分无违。七日药
者约能就法。尽其分齐从以日限用疗深益。
尽形药者势力既微。故听久服方能除患。形
有三种。一尽药形。二尽病形。三尽报形。今言
通药即前三种。别药即是尽形。外来内发者。
汤火刀杖名外来病。四大增动名内发病。更
加馀味等者。四分云。一切咸苦辛甘等不任
为食名尽形药体。善见云。一切树木及草根
茎枝叶为食不任者尽形服之。即今云。大黄
巴豆也。二今正下合二。初正合前喻。以通譬
正以别譬助。二若利下更作譬释二。初正释。
二同是下结示。二此间下明此土声色正旁。
二此中下随文正释二。初标示。二正释二。初
此问彼答二。初此净名问。二彼菩萨答。即大
乘木叉者。一止一作咸即心性。法鼓经曰。心
无尽故戒亦无尽。二彼问此答二。初分科。二
今言下随释六。初问二答二。初开五乘化刚
强众生三。初总答。二别答二。初悬示菩萨但
处中者者。谓列在人天之后声闻缘觉之前
也。三应供者见修无学也。五佛子者四果支
佛也。二就人下正释五乘四。初人乘。意为一
饮酒者。以因醉动心三毒重。故意口不开。至
为三者。意口细故合身业粗故开。二天乘。三
佛道品 第 845a 页 T38-0845.png
业委开成十善法。秉持既细故感天报。此名
通因。更加馀行及以禅定以为别因。故有诸
天果报不同。如正法念经说。经云。是杀生是
杀生报者。即华严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
三恶道。后生人中得二果报。一者多病。二者
短命。馀九因果悉如华严经云。无义语者华
饰美言。苟悦人意名无义语。三菩萨乘。四声
闻支佛乘二。初约三学正释三。初戒学。经云
是应作是不应作者。疏解已明。今更助释。是
应作者是作持。止则成犯。是不应作者。是止
持。作则成犯。波逸提等者。南山云。义翻云
堕。十诵云。堕烧煮覆障地狱故。七聚者一波
罗夷。二僧残。三偷兰遮。四波逸提。五提舍
尼。六突吉罗。七恶说。三种羯磨忏者。一心念
法。二对首法。三众僧。法心念者发心念境。口
自传情非谓不言而辨前事。对首者谓各共
对面秉法也。众法者四人已上秉于羯磨。此
三略明。若曲枝分则有八种。心念有三。一但
心念唯得自说。有人亦成数列三种忏。轻吉
罗.说戒.座上发露.及六念也。二对首心念
谓。本是对首之法。由界无人佛开心念且引
七种。四分中有安居。十诵有说净受药受七
日。五分有受持三衣及舍三衣。善见受持钵
也。三众法心念谓。本是僧秉。亦界无人故开
心念。四分说戒自恣。外部受僧得施及亡人
衣。对首法有二。一但对首。以是别法不开僧。
用界虽成众亦自得成。总依诸部有二十九
受舍三衣.钵.尼师坛.及受舍百一供身具.舍
请舍戒.受依止法衣钵.药.说净.受药.受七
通因。更加馀行及以禅定以为别因。故有诸
天果报不同。如正法念经说。经云。是杀生是
杀生报者。即华严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
三恶道。后生人中得二果报。一者多病。二者
短命。馀九因果悉如华严经云。无义语者华
饰美言。苟悦人意名无义语。三菩萨乘。四声
闻支佛乘二。初约三学正释三。初戒学。经云
是应作是不应作者。疏解已明。今更助释。是
应作者是作持。止则成犯。是不应作者。是止
持。作则成犯。波逸提等者。南山云。义翻云
堕。十诵云。堕烧煮覆障地狱故。七聚者一波
罗夷。二僧残。三偷兰遮。四波逸提。五提舍
尼。六突吉罗。七恶说。三种羯磨忏者。一心念
法。二对首法。三众僧。法心念者发心念境。口
自传情非谓不言而辨前事。对首者谓各共
对面秉法也。众法者四人已上秉于羯磨。此
三略明。若曲枝分则有八种。心念有三。一但
心念唯得自说。有人亦成数列三种忏。轻吉
罗.说戒.座上发露.及六念也。二对首心念
谓。本是对首之法。由界无人佛开心念且引
七种。四分中有安居。十诵有说净受药受七
日。五分有受持三衣及舍三衣。善见受持钵
也。三众法心念谓。本是僧秉。亦界无人故开
心念。四分说戒自恣。外部受僧得施及亡人
衣。对首法有二。一但对首。以是别法不开僧。
用界虽成众亦自得成。总依诸部有二十九
受舍三衣.钵.尼师坛.及受舍百一供身具.舍
请舍戒.受依止法衣钵.药.说净.受药.受七
佛道品 第 845b 页 T38-0845.png
日.安居.与欲.忏波逸提.忏轻偷兰.忏提舍
尼.忏重吉罪.发露他重罪.及自发露。六聚僧
残中白舍行法.自行行法.自僧残诸行法.白
入聚落尼.白入僧寺尼.请教授.作馀食法。且
论略尔。二众法对首同前众法心念也。众法
有三。一者单白。事或轻小。或常所行。或是严
制。一说告僧使成法事。二者白二。由事参涉
义须通和。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处可不。
便辨前务通白及羯磨故云白二。三者白四。
受戒.忏重.治举.诃谏。事通大小。情容乖舛
自非一白告知。三法量可焉能辨。得以三羯
磨通前单白故云白四。又作法等如优婆离
章。二定学三慧学二。初释有漏无漏二。初牒
经通解。二从此下约三乘别释三。初标。二修。
此下释三。初菩萨如菩萨戒中说者。即菩萨
善戒经中备明菩萨行六度。破六蔽。于一一
度皆具四事。一者修道。二者庄严菩提。三者
自他利益。四者得后世大善果。因论破蔽遂
指彼文。若梵网戒乃是别圆菩萨。非藏通也。
应知藏通但禀篇聚。故大论云。释迦法中无
菩萨僧。文殊弥勒皆声闻众中依次而坐。盖
谓此也。今文于二乘中戒定总说。慧学分三
正是此意。故知非但戒同所修禅定亦同二
乘。但以慧胜故称大乘。人或昧之遂指梵网
以为四教菩萨戒法。法华玄义行妙之初点
示甚显。二声闻。三支佛。三虽约下结。二是正
下释下诸句。二问下简戒慧通局。荆溪云。菩
萨在俗非僧数摄者。若藏通三乘不别立戒。
具如法华玄义中料简。荆溪既云藏通三乘
尼.忏重吉罪.发露他重罪.及自发露。六聚僧
残中白舍行法.自行行法.自僧残诸行法.白
入聚落尼.白入僧寺尼.请教授.作馀食法。且
论略尔。二众法对首同前众法心念也。众法
有三。一者单白。事或轻小。或常所行。或是严
制。一说告僧使成法事。二者白二。由事参涉
义须通和。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处可不。
便辨前务通白及羯磨故云白二。三者白四。
受戒.忏重.治举.诃谏。事通大小。情容乖舛
自非一白告知。三法量可焉能辨。得以三羯
磨通前单白故云白四。又作法等如优婆离
章。二定学三慧学二。初释有漏无漏二。初牒
经通解。二从此下约三乘别释三。初标。二修。
此下释三。初菩萨如菩萨戒中说者。即菩萨
善戒经中备明菩萨行六度。破六蔽。于一一
度皆具四事。一者修道。二者庄严菩提。三者
自他利益。四者得后世大善果。因论破蔽遂
指彼文。若梵网戒乃是别圆菩萨。非藏通也。
应知藏通但禀篇聚。故大论云。释迦法中无
菩萨僧。文殊弥勒皆声闻众中依次而坐。盖
谓此也。今文于二乘中戒定总说。慧学分三
正是此意。故知非但戒同所修禅定亦同二
乘。但以慧胜故称大乘。人或昧之遂指梵网
以为四教菩萨戒法。法华玄义行妙之初点
示甚显。二声闻。三支佛。三虽约下结。二是正
下释下诸句。二问下简戒慧通局。荆溪云。菩
萨在俗非僧数摄者。若藏通三乘不别立戒。
具如法华玄义中料简。荆溪既云藏通三乘
佛道品 第 845c 页 T38-0845.png
不别立戒。故知疏文且通。总而指兼含别圆
菩萨也。以净名答彼菩萨说释迦开五乘必
该一代。是则二乘通两。菩萨该三。疏文从省
且从三藏。此中答意复该别圆。是故荆溪还
指法华玄文料简之相。故彼文云。他云梵网
是菩萨戒。今问是何等菩萨。彼若答言是藏
通等菩萨戒者。应别有菩萨众。众既不别戒
何得异。又若别明菩萨戒。何等别是缘觉戒。
今明三藏三乘无别众。不得别有菩萨缘觉
之戒也。若作别圆菩萨解者可然。何者三乘
共众外别有菩萨。故别有戒。问三乘众外别
有菩萨戒者。缘觉戒云。何答三乘众外无别
缘觉。三结答。二譬显中经云𢤱戾。或作笼同
禄公反。戾三苍作㑦。同力计反。狼戾也。刚强
貌也。经文有作悷。力回反。悲吟貌。非今所
用。四净名述成二。初分科悬示。劳谦者易曰。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王弼云。承上绥下劳谦
匪解。二言此下随文释义二。初总叹二。初略
释。二如下广释二。初净秽对论二。初引论示
义。此间下示义也。二就下约譬显胜二。初立
譬正明二。初退敌治病喻二。初喻二合。二接
贱济乏喻二。初喻。捐施无几者。捐犹舍也几
多也。位在方伯者。王制曰天子百里之内以
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谓此地之田税所给也。官谓其文书财用也。御谓衣
食)。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
国以为连。连有师。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
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属连卒州犹聚也。伯师正亦长也。凡长皆因贤
侯。为之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八州八百五十六正。十八师
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
菩萨也。以净名答彼菩萨说释迦开五乘必
该一代。是则二乘通两。菩萨该三。疏文从省
且从三藏。此中答意复该别圆。是故荆溪还
指法华玄文料简之相。故彼文云。他云梵网
是菩萨戒。今问是何等菩萨。彼若答言是藏
通等菩萨戒者。应别有菩萨众。众既不别戒
何得异。又若别明菩萨戒。何等别是缘觉戒。
今明三藏三乘无别众。不得别有菩萨缘觉
之戒也。若作别圆菩萨解者可然。何者三乘
共众外别有菩萨。故别有戒。问三乘众外别
有菩萨戒者。缘觉戒云。何答三乘众外无别
缘觉。三结答。二譬显中经云𢤱戾。或作笼同
禄公反。戾三苍作㑦。同力计反。狼戾也。刚强
貌也。经文有作悷。力回反。悲吟貌。非今所
用。四净名述成二。初分科悬示。劳谦者易曰。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王弼云。承上绥下劳谦
匪解。二言此下随文释义二。初总叹二。初略
释。二如下广释二。初净秽对论二。初引论示
义。此间下示义也。二就下约譬显胜二。初立
譬正明二。初退敌治病喻二。初喻二合。二接
贱济乏喻二。初喻。捐施无几者。捐犹舍也几
多也。位在方伯者。王制曰天子百里之内以
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谓此地之田税所给也。官谓其文书财用也。御谓衣
食)。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
国以为连。连有师。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
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属连卒州犹聚也。伯师正亦长也。凡长皆因贤
侯。为之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八州八百五十六正。十八师
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
佛道品 第 846a 页 T38-0846.png
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目二伯(老谓上公。周礼曰。九命作
伯。春秋传曰。自陜以东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二合。遂得发真断结
者。此入圣位如为方伯。若在贤位则如高迁。
二用下结示经意。二若作下四土传望二。初
传示轻重。二今取下结示经意。二历别十事。
五更问此土菩萨行二。初牒经文总解。疣者
肉之凸病。二约乘戒判释二。初标示。二大乘
下正释荆溪云。但戒急而无乘者明无大乘。
六净名答。经等心众生者。等心尊彼不分怨
亲。
* 菩萨品
初重分大科二。此二下总明
来意。三菩萨下别解二品二。初净名掌擎大
众同入庵园归佛二。初释题。二就此下解释
二。初两意分经。盖大师异时分文。故章安具
录之也。二初为下随文释义二。初分科二。初
同下随释也。下去经科已在疏文不烦委录。
用前七日为方便者。即小乘七方便也。五停
合一。总别念为二。并四善根七也。四处辨消
者圣三凡一也。故云七日乃消者。荆溪云。用
前事解七日之文。为理解中之前方便。若入
发心者。正指方等起慕大心。为法华入位之
方便也。二复宗说佛国因果二。初悬谈义旨
二。初总示二章对上五意。五重之中两意者。
于前释题五意中。此当初二两意。初云大士
助佛阐扬化功已毕须还佛所。次意云。佛初
明佛国因果。大士助宣此义。须归佛所复宗
明义。二上开下科对佛国以显复宗。上开宗
者即佛国品也。说文云。开张也。广雅云。宗本
也。初品张佛国之宗本。明净土之旨义。故曰
伯。春秋传曰。自陜以东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二合。遂得发真断结
者。此入圣位如为方伯。若在贤位则如高迁。
二用下结示经意。二若作下四土传望二。初
传示轻重。二今取下结示经意。二历别十事。
五更问此土菩萨行二。初牒经文总解。疣者
肉之凸病。二约乘戒判释二。初标示。二大乘
下正释荆溪云。但戒急而无乘者明无大乘。
六净名答。经等心众生者。等心尊彼不分怨
亲。
* 菩萨品
初重分大科二。此二下总明
来意。三菩萨下别解二品二。初净名掌擎大
众同入庵园归佛二。初释题。二就此下解释
二。初两意分经。盖大师异时分文。故章安具
录之也。二初为下随文释义二。初分科二。初
同下随释也。下去经科已在疏文不烦委录。
用前七日为方便者。即小乘七方便也。五停
合一。总别念为二。并四善根七也。四处辨消
者圣三凡一也。故云七日乃消者。荆溪云。用
前事解七日之文。为理解中之前方便。若入
发心者。正指方等起慕大心。为法华入位之
方便也。二复宗说佛国因果二。初悬谈义旨
二。初总示二章对上五意。五重之中两意者。
于前释题五意中。此当初二两意。初云大士
助佛阐扬化功已毕须还佛所。次意云。佛初
明佛国因果。大士助宣此义。须归佛所复宗
明义。二上开下科对佛国以显复宗。上开宗
者即佛国品也。说文云。开张也。广雅云。宗本
也。初品张佛国之宗本。明净土之旨义。故曰
佛道品 第 846b 页 T38-0846.png
开宗。此中复宗者中间诸品别论馀法为显
佛国。所为既讫还归佛所。复本所说佛国之
义。故使文节与上符合。二上果下随文释义
二。初明佛土。不同起根各异二。初复宗说果。
明佛国佛事不同二。初正明果三。初配上总
明二。初举前示同二。初明四义符同。二良由
下示不次第意。文中先述意。次类如去类显。
名异义同者。三周名异。开权义同。类今四段
名殊佛国义一。三十六问者。即长寿品初迦
叶童子发问也。古来分问开合不同。或三十
二四六等殊。即问云。何得长寿等也。义相主
对。名字不同者。佛以一十二品答三十六问。
其有名义主对者。则以长寿品答云何得长寿
问。金刚身品答金刚不坏身问等。复有一品。
而答多问则是名字不同也。义意若正等者。
但取与问意合。不责名异。此中下结例也。以
今四段对上开宗。虽不次第同显佛国。二今
第下约今正对。二此中下随文别释四。初释
上第四何法起根二。初正释三。初叙意总释
二。初明六尘具法悉可起根三。初总示根尘。
二若毗下对小显大二。初小乘明眼色用劣。
二大乘明眼色该通。荆溪云。岂可将此毗昙
以难法华。信知但是不了之教。定不可依。又
今毗昙师若闻斯语。岂不抚掌。三故大下引
證结成二。初引證六根。二当知下结成具法。
二今将下明诸国从胜各用一尘二。初正明
从胜。二如此下以此例馀。二光明下牒文别
解。何但他国等者。荆溪云。此土尚有光明为
事。何况馀土正用光明。如思益所辨者。彼经
佛国。所为既讫还归佛所。复本所说佛国之
义。故使文节与上符合。二上果下随文释义
二。初明佛土。不同起根各异二。初复宗说果。
明佛国佛事不同二。初正明果三。初配上总
明二。初举前示同二。初明四义符同。二良由
下示不次第意。文中先述意。次类如去类显。
名异义同者。三周名异。开权义同。类今四段
名殊佛国义一。三十六问者。即长寿品初迦
叶童子发问也。古来分问开合不同。或三十
二四六等殊。即问云。何得长寿等也。义相主
对。名字不同者。佛以一十二品答三十六问。
其有名义主对者。则以长寿品答云何得长寿
问。金刚身品答金刚不坏身问等。复有一品。
而答多问则是名字不同也。义意若正等者。
但取与问意合。不责名异。此中下结例也。以
今四段对上开宗。虽不次第同显佛国。二今
第下约今正对。二此中下随文别释四。初释
上第四何法起根二。初正释三。初叙意总释
二。初明六尘具法悉可起根三。初总示根尘。
二若毗下对小显大二。初小乘明眼色用劣。
二大乘明眼色该通。荆溪云。岂可将此毗昙
以难法华。信知但是不了之教。定不可依。又
今毗昙师若闻斯语。岂不抚掌。三故大下引
證结成二。初引證六根。二当知下结成具法。
二今将下明诸国从胜各用一尘二。初正明
从胜。二如此下以此例馀。二光明下牒文别
解。何但他国等者。荆溪云。此土尚有光明为
事。何况馀土正用光明。如思益所辨者。彼经
佛道品 第 846c 页 T38-0846.png
云。又如来放光名曰能舍。佛以此光能破众
生悭贪之心。能令行施。又光名无热。能被破
戒之心令持禁戒。又光名安和。破瞋恚心令
行忍辱。又光名勤修。破懈怠心令行精进又
光名一心。破妄念心令行禅定。又光名能解。
破愚痴心令行智慧广。如初句。又放四仪一
切法光亦如是。小乘中或言光到触者。荆溪
云。到而方触也。不到触者谓。不到不触。纵非
不到亦非益相。如须扇多佛等者。大论明。此
佛朝成道暮入灭。故留化佛度众生也。四大
菩萨至功德者。法慧菩萨在忉利天说十住
功德林菩萨在夜摩天说十行。金刚幢在兜率
说十向。金刚藏在他化说十地。不可定判。安
在化人者。谓菩萨作佛事之言。不可定作化
菩萨消释。以华严四菩萨是实非化。亦是用
菩萨为佛事故。故属下虽化实不同俱属起
根也。此间亦坐菩提树得道者。此本尼拘律
陀树于下得菩提。故因以为名。智论云。树下
思惟如佛生无忧树。成道菩提树。转法轮吉
祥树。入灭娑罗树。行者随诸佛法常处树下。
或现常身者即丈六身。是常所现也。故大论
四十四云。释迦文佛常光一丈等。梦幻十喻
者。经文但七而无城化空三也。荆溪云。况复
十喻本喻于空。此亦空为佛事耳。菩萨得有
者。于空见不空故。以十喻为诳相者。暹云。光
统以四宗判教。一因缘宗指毗昙六因四缘。
二假名宗指成论三假。三诳相宗指大品三
论。四常宗指涅槃华严等常住佛性本有湛
然。若佛不示至能知者大论文也。蜫虫者蜫
生悭贪之心。能令行施。又光名无热。能被破
戒之心令持禁戒。又光名安和。破瞋恚心令
行忍辱。又光名勤修。破懈怠心令行精进又
光名一心。破妄念心令行禅定。又光名能解。
破愚痴心令行智慧广。如初句。又放四仪一
切法光亦如是。小乘中或言光到触者。荆溪
云。到而方触也。不到触者谓。不到不触。纵非
不到亦非益相。如须扇多佛等者。大论明。此
佛朝成道暮入灭。故留化佛度众生也。四大
菩萨至功德者。法慧菩萨在忉利天说十住
功德林菩萨在夜摩天说十行。金刚幢在兜率
说十向。金刚藏在他化说十地。不可定判。安
在化人者。谓菩萨作佛事之言。不可定作化
菩萨消释。以华严四菩萨是实非化。亦是用
菩萨为佛事故。故属下虽化实不同俱属起
根也。此间亦坐菩提树得道者。此本尼拘律
陀树于下得菩提。故因以为名。智论云。树下
思惟如佛生无忧树。成道菩提树。转法轮吉
祥树。入灭娑罗树。行者随诸佛法常处树下。
或现常身者即丈六身。是常所现也。故大论
四十四云。释迦文佛常光一丈等。梦幻十喻
者。经文但七而无城化空三也。荆溪云。况复
十喻本喻于空。此亦空为佛事耳。菩萨得有
者。于空见不空故。以十喻为诳相者。暹云。光
统以四宗判教。一因缘宗指毗昙六因四缘。
二假名宗指成论三假。三诳相宗指大品三
论。四常宗指涅槃华严等常住佛性本有湛
然。若佛不示至能知者大论文也。蜫虫者蜫
佛道品 第 847a 页 T38-0847.png
亦作昆。礼记曰。昆虫未蛰不以火田。郑玄云。
昆明也。明虫者得阳而生得阴而藏。故曰蜫
虫也。三广说下指广结略。二齐此下总结。二
释上第三明入佛慧二。初分科总叙。二但诸
下随文正释二。初善门。二恶门。女人示贪欲
者。旧经第四十二云。善财童子至险难国大
庄严城婆须蜜多女所。白言我已发菩提心。
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答言。我已成
离贪欲实际法门。故天见我我为天女。人见
人女。乃至非人见我为非人女。若欲所缠来
我所者为其说法。皆悉离欲得无著境界三
昧。见我得欢喜三昧。与我语得无碍妙音三
昧。执我手得诣一切佛刹三昧等(云云)。凡夫
为此堕落者。荆溪云。总云世人多分之相。岂
可和须蜜令人堕耶。此少唯益。满足王者。新
经名无厌足王。旧经四十一云。善财至满幢
城满足王所。见无量众生犯王法者。身被五
缚或断手足或截耳鼻乃至以火焚之。善财
怀疑。虚空有天告之。勿疑。即诣王所白言。我
已发菩提心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答言。我成就菩萨幻化三昧法门。十恶众生
不可教化。我为调伏令解脱。故化作人众种
种苦治。令舍十恶发菩提心。当知我身口意
乃至蚁子不生害心。何况人耶。见婆罗门者。
旧经四十云。善财至进求国方便命婆罗门
所。时婆罗门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
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从彼山上自
投火聚。善财白言。我已发菩提心未知云何
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答言。汝今若能登此刀
昆明也。明虫者得阳而生得阴而藏。故曰蜫
虫也。三广说下指广结略。二齐此下总结。二
释上第三明入佛慧二。初分科总叙。二但诸
下随文正释二。初善门。二恶门。女人示贪欲
者。旧经第四十二云。善财童子至险难国大
庄严城婆须蜜多女所。白言我已发菩提心。
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答言。我已成
离贪欲实际法门。故天见我我为天女。人见
人女。乃至非人见我为非人女。若欲所缠来
我所者为其说法。皆悉离欲得无著境界三
昧。见我得欢喜三昧。与我语得无碍妙音三
昧。执我手得诣一切佛刹三昧等(云云)。凡夫
为此堕落者。荆溪云。总云世人多分之相。岂
可和须蜜令人堕耶。此少唯益。满足王者。新
经名无厌足王。旧经四十一云。善财至满幢
城满足王所。见无量众生犯王法者。身被五
缚或断手足或截耳鼻乃至以火焚之。善财
怀疑。虚空有天告之。勿疑。即诣王所白言。我
已发菩提心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答言。我成就菩萨幻化三昧法门。十恶众生
不可教化。我为调伏令解脱。故化作人众种
种苦治。令舍十恶发菩提心。当知我身口意
乃至蚁子不生害心。何况人耶。见婆罗门者。
旧经四十云。善财至进求国方便命婆罗门
所。时婆罗门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
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从彼山上自
投火聚。善财白言。我已发菩提心未知云何
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答言。汝今若能登此刀
佛道品 第 847b 页 T38-0847.png
山投火聚者。菩萨诸行悉皆清净。善财疑念。
十万梵王在虚空中告。令勿疑。尔时善财即
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间即得菩萨安住
三昧。既至火焰复得菩萨寂静安乐照明三
昧。即新经六十四云。伊沙那聚落胜热婆罗
门也。三既善下结示显意。三释成下结显经
意。结撮始终者。初品始明净国。二释其意二。
初叙意分科。方便至之土者。方便曲巧也。曲
巧随缘示现三土。随缘不变同一寂光。镜像
器饭喻意可识。二今就下随文释义四。初就
虚空结释二。初约佛国。譬文与此对释二。初
举譬。二此言下合法。二今此下约佛国。法文
与此对释三。初牒上四番。二虽下约土正解
二。初约事理消经。二今四下明寂光体遍。三
是故下结成今意。二略明身智。万延量者。延
谓由延。亦由旬耳。三广明身智二。初对前辨
示二。初约广略相对。二约思议不思议相对
二。初明二谛俱异。二何以下徵释相状。初释
三藏二谛相。次极智下释圆教二谛相。二今
十下正释经文二。初约不思议明俱等。文中
牒经消释小不次第。对经可见。应以同等二
字逆通诸句。文中并约二身释等。以诸佛俱
有二身。所以诸句同等性等者。性应作姓。即
释经文种姓二字也。刹利婆罗门者。诸佛应
世不出二姓。世尚威势者则生刹帝利姓中。
如释迦果也。世尚德行者则生婆罗门姓中。
如弥勒是也。法身之性等者。以性释种姓义。
亦是以事表理。习种至妙觉者。果由因剋。故
遍列诸性胜应至众生者。此胜应即他受用
十万梵王在虚空中告。令勿疑。尔时善财即
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间即得菩萨安住
三昧。既至火焰复得菩萨寂静安乐照明三
昧。即新经六十四云。伊沙那聚落胜热婆罗
门也。三既善下结示显意。三释成下结显经
意。结撮始终者。初品始明净国。二释其意二。
初叙意分科。方便至之土者。方便曲巧也。曲
巧随缘示现三土。随缘不变同一寂光。镜像
器饭喻意可识。二今就下随文释义四。初就
虚空结释二。初约佛国。譬文与此对释二。初
举譬。二此言下合法。二今此下约佛国。法文
与此对释三。初牒上四番。二虽下约土正解
二。初约事理消经。二今四下明寂光体遍。三
是故下结成今意。二略明身智。万延量者。延
谓由延。亦由旬耳。三广明身智二。初对前辨
示二。初约广略相对。二约思议不思议相对
二。初明二谛俱异。二何以下徵释相状。初释
三藏二谛相。次极智下释圆教二谛相。二今
十下正释经文二。初约不思议明俱等。文中
牒经消释小不次第。对经可见。应以同等二
字逆通诸句。文中并约二身释等。以诸佛俱
有二身。所以诸句同等性等者。性应作姓。即
释经文种姓二字也。刹利婆罗门者。诸佛应
世不出二姓。世尚威势者则生刹帝利姓中。
如释迦果也。世尚德行者则生婆罗门姓中。
如弥勒是也。法身之性等者。以性释种姓义。
亦是以事表理。习种至妙觉者。果由因剋。故
遍列诸性胜应至众生者。此胜应即他受用
佛道品 第 847c 页 T38-0847.png
报也。二此之下约互相释结用义。荆溪云。此
之身智等者既可以土释身。即可以身释土。
四约三号二。初分科二随释二。初正释三号
三。初释三藐三佛陀二。初约思议。二约不思
议。二释多陀阿伽度。亦先思议次不思议。于
真如之理者即三藏偏真也。三释佛陀例前
二释也。疏文从略。于前科不思议中明之耳。
释请法中。随其静乱者。静用文如彼国。乱用
武。如此国。权道有疑者。大论四十三云。菩萨
二种。一者有慈悲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功
德。乐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国土。
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僧处。赞叹三宝之
音令彼国菩萨即第二人。故于权道有疑也。
问岂有无慈悲名菩萨耶。答慈悲无异俱化
众生。期心早晚有殊耳。故大论四十五又云。
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后度众生者。有先成就
众生后自成功德者。今彼菩萨即是先自成
后度生。一往对此土菩萨即当先成就众生
人也。二往此土具有二人。即三根出假是也。
今彼国菩萨则当真出假人。二佛为说二。初
对上分科二。初对上佛国。二今就下正分今
文。二释中下随释三。初总标劝学。二释二。初
略释。二广释三。初明不尽有为二。初标二。释
三。初约句总标。二今言下牒前示义二。初大
师正释二。初正明二义二。初约中道示义。二
俗谛下约二谛解名二。故尽下对上释成二。
初对佛国释成。二私问下章安私解。问意者。
彼九百万菩萨既来此土。以香益物。则已能
双流。何故始问。答意者。彼诸来菩萨中有权
之身智等者既可以土释身。即可以身释土。
四约三号二。初分科二随释二。初正释三号
三。初释三藐三佛陀二。初约思议。二约不思
议。二释多陀阿伽度。亦先思议次不思议。于
真如之理者即三藏偏真也。三释佛陀例前
二释也。疏文从略。于前科不思议中明之耳。
释请法中。随其静乱者。静用文如彼国。乱用
武。如此国。权道有疑者。大论四十三云。菩萨
二种。一者有慈悲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功
德。乐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国土。
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僧处。赞叹三宝之
音令彼国菩萨即第二人。故于权道有疑也。
问岂有无慈悲名菩萨耶。答慈悲无异俱化
众生。期心早晚有殊耳。故大论四十五又云。
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后度众生者。有先成就
众生后自成功德者。今彼菩萨即是先自成
后度生。一往对此土菩萨即当先成就众生
人也。二往此土具有二人。即三根出假是也。
今彼国菩萨则当真出假人。二佛为说二。初
对上分科二。初对上佛国。二今就下正分今
文。二释中下随释三。初总标劝学。二释二。初
略释。二广释三。初明不尽有为二。初标二。释
三。初约句总标。二今言下牒前示义二。初大
师正释二。初正明二义二。初约中道示义。二
俗谛下约二谛解名二。故尽下对上释成二。
初对佛国释成。二私问下章安私解。问意者。
彼九百万菩萨既来此土。以香益物。则已能
双流。何故始问。答意者。彼诸来菩萨中有权
佛道品 第 848a 页 T38-0848.png
有实。故以权引实者。为引利心实行示益物
之仪。故使无生大士权设斯问。以实随权者。
彼初心实行虽未有双流之用。以权神通所
摄故能随来。三文中下随难略解。子在难者
喻众生在生死。父母在宅如菩萨在禅定。慈
念众生不以寂静为乐。故云如地狱。云云者
诸皆可见也。经云不轻未学敬学如佛者。未
学当学所以不轻。已学当成故敬如佛。经云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者。本无施意。因彼来求
发我施。以则于我为师。故起师想。不住无为
中。经云。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證者。诸法缘
会而有。缘散而无。何法生有待缘而起乎。此
观空观之别门也。三叠释二。初离文通宗二。
初对佛国显复宗二。初对上释成二。初叙前
佛国。二今下明今释成二。初明三段相由。以
前不尽有为成佛国横。不住无为成佛国竖。
又今二段各含横竖。故疏不的对。今叠释成
佛国结释横竖。二示前后互辨。此示今段与
两科回互耳。二今言下徵文略解二。初约双
照正解。二若三下约身智释成。二就此下约
权实示叠释三。初约四双分文。知病识病者。
总略名知委辨曰识。二约此下约权实广解
二。初正辨三种权实。或说权为实者。荆溪云。
即是藏通三种真也。或说实为权者。含中入
真也。此等对圆并名化他。故下文云。约此判
思议不思议。此是通教及二八中之真俗也。
或于权中而辨权实者。以说权为实故权中
有实。或于实中等者。以说实为权。故实中有
权。逗机浅深者二教则浅。含中则深。二约此
之仪。故使无生大士权设斯问。以实随权者。
彼初心实行虽未有双流之用。以权神通所
摄故能随来。三文中下随难略解。子在难者
喻众生在生死。父母在宅如菩萨在禅定。慈
念众生不以寂静为乐。故云如地狱。云云者
诸皆可见也。经云不轻未学敬学如佛者。未
学当学所以不轻。已学当成故敬如佛。经云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者。本无施意。因彼来求
发我施。以则于我为师。故起师想。不住无为
中。经云。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證者。诸法缘
会而有。缘散而无。何法生有待缘而起乎。此
观空观之别门也。三叠释二。初离文通宗二。
初对佛国显复宗二。初对上释成二。初叙前
佛国。二今下明今释成二。初明三段相由。以
前不尽有为成佛国横。不住无为成佛国竖。
又今二段各含横竖。故疏不的对。今叠释成
佛国结释横竖。二示前后互辨。此示今段与
两科回互耳。二今言下徵文略解二。初约双
照正解。二若三下约身智释成。二就此下约
权实示叠释三。初约四双分文。知病识病者。
总略名知委辨曰识。二约此下约权实广解
二。初正辨三种权实。或说权为实者。荆溪云。
即是藏通三种真也。或说实为权者。含中入
真也。此等对圆并名化他。故下文云。约此判
思议不思议。此是通教及二八中之真俗也。
或于权中而辨权实者。以说权为实故权中
有实。或于实中等者。以说实为权。故实中有
权。逗机浅深者二教则浅。含中则深。二约此
佛道品 第 848b 页 T38-0848.png
下广历谛教释义二。初历二谛三。初标。二若
是下释三。初自行权实。二自行化他三。初双
标。二何故下双释二。初法故言三人等者。大
品文也。以三乘中利根见中道故。故知含中
在真。谓说真谛者。弥勒既以见中为真。则是
论偏空。正当俗谛。即复俗中幻有即空也。故
使五百闻俗谓真。虽不彰至其义者。谓大品
但云三人同断。大经但云谓俗为真。而宛有
中道义也。已如向释。若通别教圆教等者。荆
溪云。别教有时属于化他。有时亦得将为自
行。有时亦得名为自他。二见空下譬。三日月
下合。三若菩下双结。三化他权实二。初标。二
何以下释二。初约空石喻释相。二但思下对
不思议辨异。所以更对不思议辨相者。以化
他纯用藏通。则但是思议。其利根者。于通真
见中理。则成不思议。若约利根还同自行。化
他权实义既相涉。故须辨相。文为二。初正明
思议二。初重举前喻。稍稍消磨喻渐。矿尽金
现喻顿。即是断见思尽受中道接故得名顿。
二思议下合喻释相。先正合前喻。如一切下
更以譬显。此取行人体物浅深以喻秖一思
议。其利根顿见中道。文中云生灭无生之言。
悉取体物之解以喻悟理浅深耳。非是约法
也。智之下者见森罗是四大。如藏教但见无
常。智之中者见森罗生灭。如通二乘及钝菩
萨。但见即空。如生灭至真谛者。此是智之上
者见森罗是空。喻利根人。即见中道。既对中
下。任运是上。故不云上耳。此岂非渐顿也者。
以喻明之。宛见思议中有顿义。既有于顿则
是下释三。初自行权实。二自行化他三。初双
标。二何故下双释二。初法故言三人等者。大
品文也。以三乘中利根见中道故。故知含中
在真。谓说真谛者。弥勒既以见中为真。则是
论偏空。正当俗谛。即复俗中幻有即空也。故
使五百闻俗谓真。虽不彰至其义者。谓大品
但云三人同断。大经但云谓俗为真。而宛有
中道义也。已如向释。若通别教圆教等者。荆
溪云。别教有时属于化他。有时亦得将为自
行。有时亦得名为自他。二见空下譬。三日月
下合。三若菩下双结。三化他权实二。初标。二
何以下释二。初约空石喻释相。二但思下对
不思议辨异。所以更对不思议辨相者。以化
他纯用藏通。则但是思议。其利根者。于通真
见中理。则成不思议。若约利根还同自行。化
他权实义既相涉。故须辨相。文为二。初正明
思议二。初重举前喻。稍稍消磨喻渐。矿尽金
现喻顿。即是断见思尽受中道接故得名顿。
二思议下合喻释相。先正合前喻。如一切下
更以譬显。此取行人体物浅深以喻秖一思
议。其利根顿见中道。文中云生灭无生之言。
悉取体物之解以喻悟理浅深耳。非是约法
也。智之下者见森罗是四大。如藏教但见无
常。智之中者见森罗生灭。如通二乘及钝菩
萨。但见即空。如生灭至真谛者。此是智之上
者见森罗是空。喻利根人。即见中道。既对中
下。任运是上。故不云上耳。此岂非渐顿也者。
以喻明之。宛见思议中有顿义。既有于顿则
佛道品 第 848c 页 T38-0848.png
亦属不思议。但约菩萨。元始化他说于二教。
唯是思议顿见由根。故使二教但是化他权
实。而教下既有受接之理。不得不辨故此明
之。二对辨不思议二。初约喻正明。如如意珠
者。珠喻一心。能雨诸宝。喻一心随缘变造十
界。珠虽无宝而具宝性。以喻心性本具百界
三千依正之性。名为理造。不假随缘。理常造
故。故知此造即具异名。毕竟无所有者。虽无
所有而有宝性。若谓无性他应雨宝。何须摩
尼。不思议下合喻也。而能真俗具足者。不当
有无。有无自尔。何以故。俱实相故。实相法
尔。具足诸法。诸法法尔。性本无生。一切真俗
者即前三教二谛也。悉在十界所收故。二若
约下寄(此下落纸也。从菩萨行品末至阿閦品中)初总答二。初释经文
二。初总别释文二。初总。二别观。己心性既是
实相者。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
界。十界必身土。身分假实故有三千。是故三
千同在心地。与佛心地三千不殊。方乃名为
三无差别。方晓今经观身实相。故云即是。至
义齐也。且迷中之理尚齐妙觉。而况等觉悟
中之理。而况妙觉佛。佛道齐。若晓观心前二
可了。譬如人射法者。始学射者即期中的中。
自亲疏始观心性。即与佛齐。悟自浅深此用
首楞三昧喻也。彼经上卷佛告竖意。譬如学
射。先射大埻次射小埻。次学射的次学射杖。
乃至学射一毛。射一毛已学射百分毛之一
分。能射是已名为善射。经文具以欲学首楞
严先当学爱乐等一法合之。彼存次第。始学
射埻。今约不次即从初射的中有亲疏。始疏
唯是思议顿见由根。故使二教但是化他权
实。而教下既有受接之理。不得不辨故此明
之。二对辨不思议二。初约喻正明。如如意珠
者。珠喻一心。能雨诸宝。喻一心随缘变造十
界。珠虽无宝而具宝性。以喻心性本具百界
三千依正之性。名为理造。不假随缘。理常造
故。故知此造即具异名。毕竟无所有者。虽无
所有而有宝性。若谓无性他应雨宝。何须摩
尼。不思议下合喻也。而能真俗具足者。不当
有无。有无自尔。何以故。俱实相故。实相法
尔。具足诸法。诸法法尔。性本无生。一切真俗
者即前三教二谛也。悉在十界所收故。二若
约下寄(此下落纸也。从菩萨行品末至阿閦品中)初总答二。初释经文
二。初总别释文二。初总。二别观。己心性既是
实相者。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
界。十界必身土。身分假实故有三千。是故三
千同在心地。与佛心地三千不殊。方乃名为
三无差别。方晓今经观身实相。故云即是。至
义齐也。且迷中之理尚齐妙觉。而况等觉悟
中之理。而况妙觉佛。佛道齐。若晓观心前二
可了。譬如人射法者。始学射者即期中的中。
自亲疏始观心性。即与佛齐。悟自浅深此用
首楞三昧喻也。彼经上卷佛告竖意。譬如学
射。先射大埻次射小埻。次学射的次学射杖。
乃至学射一毛。射一毛已学射百分毛之一
分。能射是已名为善射。经文具以欲学首楞
严先当学爱乐等一法合之。彼存次第。始学
射埻。今约不次即从初射的中有亲疏。始疏
佛道品 第 849a 页 T38-0849.png
终亲。以喻圆观。二若正下结示观法。二所以
下对问显意二。初明因身显土。二他下示所
居真国二。初他解。二今释二。初明法身有土。
二故金下引经證成。二别答二。初释观三世
二。初正释经文。如见有未来之法等者。此语
过去法未至现在时。故云未来之法可得。是
有边无边者。牒凡夫妄执有过去也。此即外
人妄计谓。过去有边无边现在常无常未来
如去不如去。乃至各加两亦双非。约三世五
阴共成六十。不离断常即六十二见也。大论
大经并疏及辅行等处处明之。今意者若过
去实有可同外计。今既本空其计安是。下明
后际不去现在不住。例之可知。二他解下对
古示义二。初约位辨常二。初叙古。二明今。若
解今意方晓大经二鸟双游之旨。文为二。初
明金刚前自行故常。适今者始今也。凡夫并
常。何况分圣。二金刚后约化他故无常。然约
自行亦有无常。以元品无明未断故。今此且
就化他明之。妙觉极果尚示八十无常。岂况
分常而不示乎。二示应化异二初古明应化
义同二今明应化体别。二释不观色等者。向
如诃须菩提者。弟子品云。其施汝者不名福
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如慰喻者。即经云。须
菩提取钵勿惧等。诃则以大圣小。故非福田。
慰则小乘圣人是界内福田也。释三世偈者。
云本无今有本有今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古人多解。今家正义唯约三谛。即真而俗是
本无今有。即俗而真是本有今无。即边而中
是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又即一而三。即三而
下对问显意二。初明因身显土。二他下示所
居真国二。初他解。二今释二。初明法身有土。
二故金下引经證成。二别答二。初释观三世
二。初正释经文。如见有未来之法等者。此语
过去法未至现在时。故云未来之法可得。是
有边无边者。牒凡夫妄执有过去也。此即外
人妄计谓。过去有边无边现在常无常未来
如去不如去。乃至各加两亦双非。约三世五
阴共成六十。不离断常即六十二见也。大论
大经并疏及辅行等处处明之。今意者若过
去实有可同外计。今既本空其计安是。下明
后际不去现在不住。例之可知。二他解下对
古示义二。初约位辨常二。初叙古。二明今。若
解今意方晓大经二鸟双游之旨。文为二。初
明金刚前自行故常。适今者始今也。凡夫并
常。何况分圣。二金刚后约化他故无常。然约
自行亦有无常。以元品无明未断故。今此且
就化他明之。妙觉极果尚示八十无常。岂况
分常而不示乎。二示应化异二初古明应化
义同二今明应化体别。二释不观色等者。向
如诃须菩提者。弟子品云。其施汝者不名福
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如慰喻者。即经云。须
菩提取钵勿惧等。诃则以大圣小。故非福田。
慰则小乘圣人是界内福田也。释三世偈者。
云本无今有本有今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古人多解。今家正义唯约三谛。即真而俗是
本无今有。即俗而真是本有今无。即边而中
是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又即一而三。即三而
佛道品 第 849b 页 T38-0849.png
一。三一即非三一。以消四句释然大观。佛于
大经四出宣说。故使古人名四出偈。若知三
谛一心则统乎一经。何止四出贯乎一代。何
止一经包乎十方。何止一化该乎三世。何止现
在。卷多归一唯指自心。自心本无诸义安在。
无不离有众说炳然。故知四出亦且随机證
义为便耳。二身子问应身二。初叙意分科。二
随文释义如文。二明所居净国二。初叙意分
科。二分言下随文释义。经阿迦尼吒或作贰
吒或作尼沙诧或言尼师吒。皆梵音轻重耳。
正言阿迦柅瑟𢮎。译云质碍。色究竟。𢮎敕佳
反。七身子称叹二。初正释经文。二若依下研
谨显意。若依此语者六番叹福深似流通也。
* 法供养品
三流通分二。初总叙分章
二。初总叙二。初指品标章。二来通下举名
解义。二分章。二就前下依文别释二。初
品分二。初分科悬示二。初总别分科。二今
言下悬示品意二。初正释品名三。初正释。
二如下引證论。第四云。佛于摩伽陀国尼
连河侧优楼频螺聚落得菩提成就法身。故
多住王舍。报生地恩故多住舍卫。二国之中
下显法身胜也。此经既诠实相。即是诸佛法
身也。故帝释护持。三护下例结。二复次下护
持所以二。初明今说酬请。二若作下依教判
人。若依华严以十地对六欲四禅者。帝释是
二地菩萨。率化群下者。仪礼云。勖率以敬。郑
玄曰。率导引也。二就叹下随文释义。初叹法
二。初分科显实。非法无以成人者。由悟实而
成圣。故非人无以显法。故人有神用方显法
大经四出宣说。故使古人名四出偈。若知三
谛一心则统乎一经。何止四出贯乎一代。何
止一经包乎十方。何止一化该乎三世。何止现
在。卷多归一唯指自心。自心本无诸义安在。
无不离有众说炳然。故知四出亦且随机證
义为便耳。二身子问应身二。初叙意分科。二
随文释义如文。二明所居净国二。初叙意分
科。二分言下随文释义。经阿迦尼吒或作贰
吒或作尼沙诧或言尼师吒。皆梵音轻重耳。
正言阿迦柅瑟𢮎。译云质碍。色究竟。𢮎敕佳
反。七身子称叹二。初正释经文。二若依下研
谨显意。若依此语者六番叹福深似流通也。
* 法供养品
三流通分二。初总叙分章
二。初总叙二。初指品标章。二来通下举名
解义。二分章。二就前下依文别释二。初
品分二。初分科悬示二。初总别分科。二今
言下悬示品意二。初正释品名三。初正释。
二如下引證论。第四云。佛于摩伽陀国尼
连河侧优楼频螺聚落得菩提成就法身。故
多住王舍。报生地恩故多住舍卫。二国之中
下显法身胜也。此经既诠实相。即是诸佛法
身也。故帝释护持。三护下例结。二复次下护
持所以二。初明今说酬请。二若作下依教判
人。若依华严以十地对六欲四禅者。帝释是
二地菩萨。率化群下者。仪礼云。勖率以敬。郑
玄曰。率导引也。二就叹下随文释义。初叹法
二。初分科显实。非法无以成人者。由悟实而
成圣。故非人无以显法。故人有神用方显法
佛道品 第 849c 页 T38-0849.png
胜。二百千下随文正释。觉心所护者。即是佛
护也。八魔十魔如前记。吾助尔。喜者尔汝也。
二述其叹人二。初分科悬示二。初总别分科。
二所以下悬示义旨二。初立疑徵起。二正言
下依义答释二。初明福慧胜劣三。初略示胜
劣。生身之福不动不出者。大论五十八云。依
止者己身.财物.受者。是法中取相心著。生憍
慢等烦恼。是名世间不动不出。能动能出者。
论云。动者柔顺忍。出者无生忍。声闻法中动
者学人出者无学人。二故言下引论委明福
不趣等。即弥勒金刚般若论也。福不趣菩提
者。布施七宝如须弥山福也。二能趣菩提者。
受持及读诵。此二趣菩提。是故此二名为了
因。于实等者。正明读诵般若资于实相。是故
持诵名为了因。故云于实。降斯已外但名生
因。生因者有漏因也。故云于馀。荆溪云。于实
下生了二因互比决者。此约无了之缘无缘
之了。当分各说。岂有发菩提心者。独有缘因
而无了耶。独有于了而无缘耶。若独有者彼
此不成。对缘而了了方成。了缘亦如是。三供
养下牒义酬问。荆溪云。供养生身名生因者。
此约唯供色身之佛不闻法者。或见生身唯
说小法。并名福。不趣菩提也。二金下引二经
證成荆溪云复次大品至诸佛为怨者以小教
中所不说故故无于罪福之缘。二第四下随
文释义。修行福多者。随便牒文耳。应知秖指
修行二字。是述法行。经云福多于彼则是总
显信法胜前供养起塔耳。经云。如来等十号
者。一切诸佛皆有通别两号。弥陀释迦等是
护也。八魔十魔如前记。吾助尔。喜者尔汝也。
二述其叹人二。初分科悬示二。初总别分科。
二所以下悬示义旨二。初立疑徵起。二正言
下依义答释二。初明福慧胜劣三。初略示胜
劣。生身之福不动不出者。大论五十八云。依
止者己身.财物.受者。是法中取相心著。生憍
慢等烦恼。是名世间不动不出。能动能出者。
论云。动者柔顺忍。出者无生忍。声闻法中动
者学人出者无学人。二故言下引论委明福
不趣等。即弥勒金刚般若论也。福不趣菩提
者。布施七宝如须弥山福也。二能趣菩提者。
受持及读诵。此二趣菩提。是故此二名为了
因。于实等者。正明读诵般若资于实相。是故
持诵名为了因。故云于实。降斯已外但名生
因。生因者有漏因也。故云于馀。荆溪云。于实
下生了二因互比决者。此约无了之缘无缘
之了。当分各说。岂有发菩提心者。独有缘因
而无了耶。独有于了而无缘耶。若独有者彼
此不成。对缘而了了方成。了缘亦如是。三供
养下牒义酬问。荆溪云。供养生身名生因者。
此约唯供色身之佛不闻法者。或见生身唯
说小法。并名福。不趣菩提也。二金下引二经
證成荆溪云复次大品至诸佛为怨者以小教
中所不说故故无于罪福之缘。二第四下随
文释义。修行福多者。随便牒文耳。应知秖指
修行二字。是述法行。经云福多于彼则是总
显信法胜前供养起塔耳。经云。如来等十号
者。一切诸佛皆有通别两号。弥陀释迦等是
佛道品 第 850a 页 T38-0850.png
别号。如来等十是通号化相须分故立别名。
实德齐同故立通称。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
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
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
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
天人师。知三聚名佛。诸天世人无能过者名
世尊。如一微尘等者。旧华严第三十六譬。如
有一经卷如大千界所有一切。无不记录。彼
大千等经卷在一微尘内。时有一人出兴于
世。具足天眼见此经在微尘内。作如是念。云
何经卷在微尘内。而不饶益众生。即以方便
破尘出卷。如来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
众生颠倒想覆不知不见。如来天眼观已曰。
奇哉奇哉云何如来智在于身中而不知见。
我当教彼觉悟圣道令离颠倒。见如来智在
其身内与佛无异。即时教彼修八圣道见如
来智。信受实相等者。信受即名字。修行通观
行相似。即是至异名者。三脱不纵不横故称
微妙。三脱之法非凡小之思言议。故称不思
议。故云异名也。闻持前行者。荆溪云。住前修
于果地功德。具如止观记。注云云者。具如第
一疏释叹德中明六度也。三种受者三土中
思惑也。入涅槃般若者。荆溪云。涅槃解脱也。
即对般若而为二也。取于实相中道也今谓
圆观实相即住前修行入涅槃般若者。由似
入真。得涅槃断果。般若智果。即是诸法不生
而般若生。亦是入理般若名为住也。是圆顿
渐三教者荆溪云。圆顿是圆。渐是三教。故云
渐三教也。二十七贤圣者。中阿含三十福田
实德齐同故立通称。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
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
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
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
天人师。知三聚名佛。诸天世人无能过者名
世尊。如一微尘等者。旧华严第三十六譬。如
有一经卷如大千界所有一切。无不记录。彼
大千等经卷在一微尘内。时有一人出兴于
世。具足天眼见此经在微尘内。作如是念。云
何经卷在微尘内。而不饶益众生。即以方便
破尘出卷。如来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
众生颠倒想覆不知不见。如来天眼观已曰。
奇哉奇哉云何如来智在于身中而不知见。
我当教彼觉悟圣道令离颠倒。见如来智在
其身内与佛无异。即时教彼修八圣道见如
来智。信受实相等者。信受即名字。修行通观
行相似。即是至异名者。三脱不纵不横故称
微妙。三脱之法非凡小之思言议。故称不思
议。故云异名也。闻持前行者。荆溪云。住前修
于果地功德。具如止观记。注云云者。具如第
一疏释叹德中明六度也。三种受者三土中
思惑也。入涅槃般若者。荆溪云。涅槃解脱也。
即对般若而为二也。取于实相中道也今谓
圆观实相即住前修行入涅槃般若者。由似
入真。得涅槃断果。般若智果。即是诸法不生
而般若生。亦是入理般若名为住也。是圆顿
渐三教者荆溪云。圆顿是圆。渐是三教。故云
渐三教也。二十七贤圣者。中阿含三十福田
佛道品 第 850b 页 T38-0850.png
经明二十七贤圣。学人有十八。谓信行.法行.
信解.见得.身證.家家.一种子.向初果.得初
果.二向.二果.三向.三果。及五那含。谓中.生.
行.不行.上流。无学有九谓。思.进.退.不退.不
动.住.护.慧俱。五怖如前记。三种生死者荆
溪云。于变易中分出因缘。示百句解脱者。至
于极果方具百句。若具百句岂唯百耶。若具
一切何独果耶。若闻不闻者。闻谓依闻而解。
不闻谓自思得解。今据内修同名法行。经云
得五神通者。若据前得忍犹是相似位人。未
得中道无漏。故但五通。若已入分真则让极
果无无漏也。经云迦罗鸠孙驮者。亦云拘留
孙。此云所应断。即贤劫第一佛。在第九减人
寿六万岁时出。楼至即最后佛。在第二十增
劫中出世。
* 嘱累品
初对前辨示。二嘱是下正释
经文二。初释题。二就文下解文也。优波鞠多
者。付法藏传及阿育王经皆云。鞠多于摩突
罗国说法。魔王于说法处雨真珠华璎珞华
等化作白象。七宝庄严化为七人。端正殊特。
举会观察无听法者。于三日中说法无一人
得道。魔王欢喜。鞠多即入三昧观之。知是魔
作。魔复以璎珞著尊者顶上。知已作念。魔坏
正法。如来何故而不调伏。即观佛心知佛令
我调伏。即以蛇人狗三尸化为璎珞。感魔王
至谓之曰。汝与我鬘深感厚施。今还以此用
酬赠汝。魔大欢喜舒颈受之。至其颈上还见
死尸虫蛆欲出。魔深厌恶语鞠多曰。汝今云
何以此死尸而系我颈。魔以神力去之不得。
信解.见得.身證.家家.一种子.向初果.得初
果.二向.二果.三向.三果。及五那含。谓中.生.
行.不行.上流。无学有九谓。思.进.退.不退.不
动.住.护.慧俱。五怖如前记。三种生死者荆
溪云。于变易中分出因缘。示百句解脱者。至
于极果方具百句。若具百句岂唯百耶。若具
一切何独果耶。若闻不闻者。闻谓依闻而解。
不闻谓自思得解。今据内修同名法行。经云
得五神通者。若据前得忍犹是相似位人。未
得中道无漏。故但五通。若已入分真则让极
果无无漏也。经云迦罗鸠孙驮者。亦云拘留
孙。此云所应断。即贤劫第一佛。在第九减人
寿六万岁时出。楼至即最后佛。在第二十增
劫中出世。
* 嘱累品
初对前辨示。二嘱是下正释
经文二。初释题。二就文下解文也。优波鞠多
者。付法藏传及阿育王经皆云。鞠多于摩突
罗国说法。魔王于说法处雨真珠华璎珞华
等化作白象。七宝庄严化为七人。端正殊特。
举会观察无听法者。于三日中说法无一人
得道。魔王欢喜。鞠多即入三昧观之。知是魔
作。魔复以璎珞著尊者顶上。知已作念。魔坏
正法。如来何故而不调伏。即观佛心知佛令
我调伏。即以蛇人狗三尸化为璎珞。感魔王
至谓之曰。汝与我鬘深感厚施。今还以此用
酬赠汝。魔大欢喜舒颈受之。至其颈上还见
死尸虫蛆欲出。魔深厌恶语鞠多曰。汝今云
何以此死尸而系我颈。魔以神力去之不得。
佛道品 第 850c 页 T38-0850.png
求请诸天。乃至梵王求脱此尸。梵王曰十力
弟子所作我不能脱。若归依鞠多容有得脱。
魔受梵教至鞠多所五体投地求脱三尸。尊者
曰。汝于正法莫作恼害。然为汝脱。魔言受教。
即为脱之。为无相佛者。谓德齐于佛无相好
耳。此褒称之辞耳。三若是下约人释二。初略
示。二言深下广释二。初起释久行二。初引无
行贴释二。初引彼经正明二。初牒解深经
二。初牒文引经。荆溪云。言深经者引无行经。
贪欲是道者是也。众生无始与此三俱勤。观
众生于兹取悟。故云即是。一切诸经大旨悉
然。不得意者。以三为是。二指此下依经示义。
二彼经下重引劝诫二。初重引经。荆溪云。恐
人误解。故更引彼经。深达此法者亦不破于
戒等。二行人下明诫劝。二实相下约因果结
释。二若能下对今文结显。二若乐下追释新
学二。初正释根。添水之乳者。大经菩萨品云。
如牧牛女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复
卖与馀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
卖与近城女人。彼女复加二分卖与城中女
人。彼女复加二分诣市卖之。古师释二牧女
譬弘经者。女性谄曲譬弘者不能忘怀为法
而多谄众利。故以牧女譬之。初加二分者。一
抄略此经。二分为多分。第二加二分者。一除
深妙语。二安世谛言。第三加二分者。一抄前
著后。二抄后著前。第四加二分者。一前后著
中。二中著前后。二如即下引事證二。初引现
事。二此中下引昔事二。初正引昔缘。荆溪云。
此是往日沙弥者。佛是和尚阿难是阇梨。二
弟子所作我不能脱。若归依鞠多容有得脱。
魔受梵教至鞠多所五体投地求脱三尸。尊者
曰。汝于正法莫作恼害。然为汝脱。魔言受教。
即为脱之。为无相佛者。谓德齐于佛无相好
耳。此褒称之辞耳。三若是下约人释二。初略
示。二言深下广释二。初起释久行二。初引无
行贴释二。初引彼经正明二。初牒解深经
二。初牒文引经。荆溪云。言深经者引无行经。
贪欲是道者是也。众生无始与此三俱勤。观
众生于兹取悟。故云即是。一切诸经大旨悉
然。不得意者。以三为是。二指此下依经示义。
二彼经下重引劝诫二。初重引经。荆溪云。恐
人误解。故更引彼经。深达此法者亦不破于
戒等。二行人下明诫劝。二实相下约因果结
释。二若能下对今文结显。二若乐下追释新
学二。初正释根。添水之乳者。大经菩萨品云。
如牧牛女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复
卖与馀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
卖与近城女人。彼女复加二分卖与城中女
人。彼女复加二分诣市卖之。古师释二牧女
譬弘经者。女性谄曲譬弘者不能忘怀为法
而多谄众利。故以牧女譬之。初加二分者。一
抄略此经。二分为多分。第二加二分者。一除
深妙语。二安世谛言。第三加二分者。一抄前
著后。二抄后著前。第四加二分者。一前后著
中。二中著前后。二如即下引事證二。初引现
事。二此中下引昔事二。初正引昔缘。荆溪云。
此是往日沙弥者。佛是和尚阿难是阇梨。二
佛道品 第 851a 页 T38-0851.png
故知下结浅显深。三约此下总结。三教迂曲
名饰辞。圆顿极谈名直语。如喜根等者如前
记。摈法亦成者亦才也。又大论第八云。苦行
头陀初中后夜勤心禅。观苦而得道声闻教。
观诸法实相无缚无脱无解。心得清净菩萨
教。然此以小比大故作此说。于菩萨圆乘亦
未尝废于禅观等事。次文分二。初释轻慢。二
次复下释取相二。初明取相成非以释经文
二。初约经文显失。二如三下举人师示过二。
初明诸师取相。三时等者。古来南北通用三
种判教。一顿谓华严。二渐十二年前有相教
阿含经也。十二年后无相教从般若至涅槃
也。三不定教。谓胜鬘光明等。非顿渐而明佛
性常住故名偏方不定教。虎丘岌师更于渐
教分为三时。谓有相。无相.常住。即指涅槃为
常住教也。四时者白马寺宗爱师判渐为四。
三不异前。于常住前无相后指法华名同归
教。五时者道场观等。渐更为五。四不异前。于
无相后同归前指今净名及思益等为褒贬抑
扬教。半满者。菩提流支以十二年前为半字。
十二年后是满字。四宗者光统判教也。一因
缘宗。指毗昙六因四缘。二假名宗。指成论三
假。三诳相宗。指大品三论。四常住宗。指涅槃
华严。六宗者。光统更开四为六。四如前。指法
华为真宗。大集为圆宗。具载法华玄义第十
卷。二明今家无著二。初正明无著。三教二教
一教等者。荆溪云。三亦秖是渐等三教。二即
顿渐。一谓一音。无教者无言说也。乃至八教
随宜用一。而以诸教用兼于观。更互融通意。
名饰辞。圆顿极谈名直语。如喜根等者如前
记。摈法亦成者亦才也。又大论第八云。苦行
头陀初中后夜勤心禅。观苦而得道声闻教。
观诸法实相无缚无脱无解。心得清净菩萨
教。然此以小比大故作此说。于菩萨圆乘亦
未尝废于禅观等事。次文分二。初释轻慢。二
次复下释取相二。初明取相成非以释经文
二。初约经文显失。二如三下举人师示过二。
初明诸师取相。三时等者。古来南北通用三
种判教。一顿谓华严。二渐十二年前有相教
阿含经也。十二年后无相教从般若至涅槃
也。三不定教。谓胜鬘光明等。非顿渐而明佛
性常住故名偏方不定教。虎丘岌师更于渐
教分为三时。谓有相。无相.常住。即指涅槃为
常住教也。四时者白马寺宗爱师判渐为四。
三不异前。于常住前无相后指法华名同归
教。五时者道场观等。渐更为五。四不异前。于
无相后同归前指今净名及思益等为褒贬抑
扬教。半满者。菩提流支以十二年前为半字。
十二年后是满字。四宗者光统判教也。一因
缘宗。指毗昙六因四缘。二假名宗。指成论三
假。三诳相宗。指大品三论。四常住宗。指涅槃
华严。六宗者。光统更开四为六。四如前。指法
华为真宗。大集为圆宗。具载法华玄义第十
卷。二明今家无著二。初正明无著。三教二教
一教等者。荆溪云。三亦秖是渐等三教。二即
顿渐。一谓一音。无教者无言说也。乃至八教
随宜用一。而以诸教用兼于观。更互融通意。
佛道品 第 851b 页 T38-0851.png
令无滞方便入道。若不尔者。与外何殊。故令
于教以起于行。行教相盾以悟为本。介尔有
著者。周易曰。忧悔吝者存乎介。韩康伯注云。
介纤介也。二自执下斥诸师二。初大师斥。二
南岳斥。二明寂照入道以显经意二。初标示。
营道犹云修道也。二但下正释二。初明说默
互资成益二。初正明互资二。初示说默该收。
二须识下明互资成益三。初法二。初明对病
设药。二语默下示用治适时。二譬。三合。二故
大下举得显失二。初举互资之得。五谷者郑
司农云。麻黍稷麦豆也。二若偏下显取相之
失。虽谓怀常子等者。虽自谓常住之子托在
圣胎。既生偏著长伦生死。所有佛性定不显
发。其犹石女不生也。二若于下明说默各有
信法二。初闻思回转释二。初明圣说具信法。
二明圣默具信法。加功慊到等者。慊苦簟反。
恨也。加功不悟所以自恨心生。礼记云。贵不
慊于民。郑注云。慊恨不满之貌也。孟子云。行
有不慊于心。注云慊快也。其义亦通。娄娄者。
或作慺。并谨敬也。虽非懈谩而不得悟。故须
听法取解。据此明信法回转人也。广明信法
相资回转等。具如止观安心中。二又从下内
外相资释。如闻而行是法资信。虽正从外闻
而更假内自思惟资助得悟故。如行而闻是
信资法。虽正宜内思而必假外闻说法资助
得悟故。二付嘱阿难二。初叙意分文二。初叙
意二。初迹。二本。二就此下分科。二要者下随
文释义。得要即得诸法者。以实相必诸法诸
法即实相。故如得如意则具众宝也。
于教以起于行。行教相盾以悟为本。介尔有
著者。周易曰。忧悔吝者存乎介。韩康伯注云。
介纤介也。二自执下斥诸师二。初大师斥。二
南岳斥。二明寂照入道以显经意二。初标示。
营道犹云修道也。二但下正释二。初明说默
互资成益二。初正明互资二。初示说默该收。
二须识下明互资成益三。初法二。初明对病
设药。二语默下示用治适时。二譬。三合。二故
大下举得显失二。初举互资之得。五谷者郑
司农云。麻黍稷麦豆也。二若偏下显取相之
失。虽谓怀常子等者。虽自谓常住之子托在
圣胎。既生偏著长伦生死。所有佛性定不显
发。其犹石女不生也。二若于下明说默各有
信法二。初闻思回转释二。初明圣说具信法。
二明圣默具信法。加功慊到等者。慊苦簟反。
恨也。加功不悟所以自恨心生。礼记云。贵不
慊于民。郑注云。慊恨不满之貌也。孟子云。行
有不慊于心。注云慊快也。其义亦通。娄娄者。
或作慺。并谨敬也。虽非懈谩而不得悟。故须
听法取解。据此明信法回转人也。广明信法
相资回转等。具如止观安心中。二又从下内
外相资释。如闻而行是法资信。虽正从外闻
而更假内自思惟资助得悟故。如行而闻是
信资法。虽正宜内思而必假外闻说法资助
得悟故。二付嘱阿难二。初叙意分文二。初叙
意二。初迹。二本。二就此下分科。二要者下随
文释义。得要即得诸法者。以实相必诸法诸
法即实相。故如得如意则具众宝也。
佛道品 第 851c 页 T38-0851.png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