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1a 页

No. 1779 [cf. Nos. 475, 1777, 1778]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吾祖智者著疏申经其文弥广。而荆溪撰记
解疏其文弥略者何(疏三十四卷记三卷)盖于疏文有意乎
删削故。不暇详悉也。自时。厥后略疏成而盛
行于代。后世童蒙执记寻疏。而文义回互难
以措怀。又其间所谈理事记有不释者。往往
闻其率情谬说多矣。至若依正相在之义心
外无境之谈布在斯文。明犹指掌。而翻谓无
情无成佛义。其谬一也。通相三观既昧阶位
莫定其人。其谬二也。三种羯磨不本律部。妄
为之说。其谬三也。周时佛兴星陨如雨。大师
正指佛生二庄之世。而竞以昭王二十四年
解之。其谬四也。其间方伯连师之名讲武治
兵之说罔测所自。故多穿凿。其谬五也。略数
之凡五不韪。且古人有言曰。子既生不免水
火母之罪也。成童不就师传父之罪也。就师
学问无方心志不通师之罪也。以吾志图训
诱安得不辞而辟之引而伸之。晦者使之明
窒者使之通。俾吾智者荆溪之道昭昭然若
仰天庭而睹白日。且不为昏情所隐也属讲
训多故。莫谐执笔。大中祥符八年青龙在乙
卯。秋九月自钱唐汎舟西迈访故人奉蟾于
吴兴武康之龙山兰若。得上方而居焉。其堂
阁蹇产林泉岑寂。左顾叠嶂接法瑶之小山
(高僧法瑶宋元嘉中尚书沈演之请住武康小山寺撰述涅槃等疏)下瞰平波浸防风之
故邑(地有封禺二山。昔吴王夫差问仲尼。防风何守。曰[泳-永+壬]芒氏之君守封禺山者)既饶胜概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1b 页 T38-0711.png
且远嚣俗。香火有暇宜事笔削。乃寻绎略疏
别为解释。其荆溪旧记或与略疏符合者则
随段引用。又有道暹法师者。乃荆溪之门人。
亦尝撰记虽解义无取而援据。或当今择善
而从之例皆标指名目。贵分今古彼类康成
之注传尽与服虔。此非郭象之窃名不言向
秀。于十月十二日染翰十二月十三日绝笔。
凡为十卷。号垂裕记。盖垂优裕之道以示子
孙俾无向者之五谬耳。若呈诸达人则吾岂
敢。或曰。明敏之徒寻荆溪记自得微旨。岂待
子之详载然后离谬乎。则子之功无所施也。
对曰。夫警昏睡也轻者则怡声重者则大呼。
及其觉之一也。噫荆溪既怡声于前。今吾也
大呼于后。及其击蒙发覆自见其异不异
也。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一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

释维摩疏分二。初序二。初梁肃为序。二荆溪
自序。初文二。初序题。

维摩经略疏序 维摩者具云维摩罗诘。此
云净名。净即真身。名即应身。真即所證之理。
应即所现之身。经者训法训常。法则群机所
轨。常则百王不易。此诠净名阐化。故曰维摩
经也。略疏者对广得名也。盖剪其繁芜撮其
机要。故称略疏。序者叙也。叙述荆溪删略之
由及圣师立教之旨。故云序也。然此六字之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1c 页 T38-0711.png
题能所四重。初维摩是所诠。经是能诠。此指
净名。二上皆所解。疏是能解。此语智者。三疏
是所略。略即能略。此属荆溪。四上皆所序。序
即能序。此在梁肃既揽所诠为经别名。故亦
揽所解为疏别目。复以所略从能略受称。委
分虽尔统而括之则上之五字即序之别名。
简异他序。序之一字即通名也。次述者号。

门人翰林学士守右补阙梁肃述 门人者弟
子之称。既受道于荆溪。故为荆溪撰序而自
称曰门人也。翰林者汉制尚书郎主作文章。
起早更直于建礼门内台。给青缣白绫被或
锦被惟帐毡褥。通中秋太官供食。盖与今
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非轻也。翰林体要云。
唐朝修梁陈故事。有中书舍人六员专掌制
诘。虽曰禁省犹非密切。故温大雅魏徵李百
药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时召草制未
有名号。乾封已后始曰北门学士。刘懿之刘
祎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为之。则天朝苏
味道韦承庆。后改为翰林待诏。张说陆坚张
九龄徐安贞相继为之。又改为翰林供奉。开
元二十六年刘谦光张垍为学士。始别建学
士院。凡学士无定员皆以他官充。下从校书
郎上至诸曹尚书皆得为之。既入与班行绝
迹。不拘李司不系常参。守官三年为满岁。补
阙者掌供奉讽谏。诗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
补之。皇朝易名司谏也。言守右补阙者阶高
官卑曰行。阶卑官高曰守。阶官齐品则不言
行守。今是略衔故无阶。梁肃字敬之过旧园。
赋序云。余年八岁当上元辛丑。盗入洛阳三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2a 页 T38-0712.png
河间大涂炭。因窜身东下旅于吴越。转徙[鱼*艮]
阨之中者垂二十年。上嗣位岁应诏诣京师。
明年夏除东宫校书郎。运历云。唐德宗贞元
六年庚午岁。梁肃为补阙。崔恭梁君集序云。
公早从释氏。义理生知结意为文志在于此。
言谈语笑常所切劘心在一乘。故叙释氏最
为精博。盖释氏之鼓吹诸佛之影响。朝庭尚
德故以公为太子侍读。国尚实录故以公为
史馆。修撰发诘令敷王猷。故以公为翰林学
士。三职齐著则公之处朝庭不为不达矣。年
过四十士林归崇比。夫颜子黄叔徒不为不
寿矣。李翱感知己赋序云。贞元九年翱始就
州府之贡与人事。其九月执文章一通谒干
右补阙安定梁君。当是时梁君之誉塞满天
下。嘱辞求进之士奉文章造梁君之门。盖无
虚日。梁君知人之过也。亦既相见遂于翱有
相知之道焉。谓翱得古文之遗风期翱名之
不朽于无穷。许翱以拂拭吹嘘。初谓其面进
也亦未幸甚。十一月梁君遘疾而殁。渐游于
朋友公卿间往往皆曰。吾既藉子姓名于补
阙梁君也。以是知。梁君是贞元九年十一月
卒也。皇朝高僧传曰。荆溪门下朝达虽多得
其道者唯梁肃学士。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
之。梁君深入佛之理窟之谓欤。尝删定止观
以为六卷。撰统例一册以系其后。犹正辅嗣
注易之有略例也。当撰此序时梁君居越。三
序文二。初略。序纲宗二。初明智者传业二。初
明三事相因。

圣非道不生。道非教不明。教非人不行。是三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2b 页 T38-0712.png
者相依而住 白虎通曰。圣人者何。圣者通
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
知情故曰圣人。今言圣者證也。断惑證理故
曰圣也。道即理也。由證理而成圣故所以如
来成道于寂场也。道非教不明者理虽无言
因言悟理。所以净名垂教于毗耶也。教非人
不行者教垂来世非夫四依无以流行。所以
智者造疏于天台也。是三者者谓理教人也。
谓悟理则成圣。由教而悟理。传教必在人。三
事相因故曰相依而住。二别示人能传道二。
初净名垂教。

道有大小权实。故净名以在家成化 至道
唯一。随机有差。故理有真中之别。藏通之机
见但空权理。别圆之机见中道实理。小即藏
理。大收三教。既根缘不一悟道不纯。所以净
名现居士身。叹三教大。折三藏小。褒圆实。弹
偏权。意令耻小慕大从权入实耳。二智者传
业二。初造疏申经。

人有圣贤浅深。故智者以初依启法 人即
四依。初依在贤位故浅。三依在圣位故深。四
依俱能行教。今智者以初依在贤位。造疏通
经开启教法也。五品六根为初依。十住二依。
十行十回向名三依。十地四依。皆言依者以
内有道法可为人天依止也。二末代获益。

然后因言遣言。即象忘象。俾后学得正真之
路游道义之门 然佛会受道作在净名。灭
后受益功由智者。以此疏文申明经旨令人
开解故也。文字解脱故曰因言遣言。观身实
相故曰即象忘象。言象语出周易。今以身说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2c 页 T38-0712.png
分之不以文害意也。周易略例曰。言者所以
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
象。俾后等者俾使也。使末代后学寻疏义达
经旨。得解说正真之路游方等道义之门。易
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二显荆溪祖述。

祖而述之存乎其人 祖法也。文选曰。祖搆
之土。注云。祖法也。其人指荆溪也。易曰。神
而明之存乎其人。二广叙由致二。初正叙由
致二。初正叙荆溪祖述二。初明宗承得旨二。
初略叹。

天台大比丘湛然公纂智者之法胤。探毗耶
之妙赜。一贯文字之学。会归解脱之渊 大
比丘者大即褒美之辞。世有自称大沙门者。
岂唯自矜失礼。抑亦不学无知之过乎。纂集
也。胤嗣也。探取也。赜深也。毗耶此云广严。
此经在广严城说也。渊海也。文选曰。深乎重
渊。注云。重渊海也。此由荆溪承天台义门寻
斯经旨趣故。能达文字之浅事即解脱之深
理。二广叙。

以为昔智者大师演是经也。备偏圆顿渐之
义。尽方等生酥之体。其旨远其道微。微言在
兹。兹用不惑故常外阐其训内澄其照。凡百
学者望涯如归 演是经也者即受隋炀皇帝
所请撰疏也。备偏圆等者以经中弹偏诃渐
四教并说故。生酥者涅槃经佛举五味喻一
代教法也。从牛出乳喻佛初说华严。从乳出
酪喻鹿苑。从酪出生酥喻方等。从生酥出熟
酥喻般若。从熟酥出醍醐喻法华涅槃。其旨
下叹疏文旨趣幽远理道精微也。微言者谓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3a 页 T38-0713.png
疏是精微之言。现存于世故云在兹。兹此也。
兹用不惑者用此微言内修观法外训来蒙。
自行化他决无疑惑也。外阐其训即讲说化
他。内澄其照即自修观行心水澄清珠相则
现。故云澄照。又照即明也。澄即静也。凡百下
明学者洁己而来归于荆溪如归己家。水际
曰涯。二示删略因依。

尝谓门弟子曰。祖师所述其道甚著而嗜简
者。或病其繁。玩精者则遗其粗。吾欲因而就
之以伸其教删而裁之以存其要。何如。弟子
比丘众作礼以请。公于是削其净辞合为十轴
不失旧则。其义惟明。与前部偕行号为净名
略疏 其道甚著者疏解经题凡六卷。题曰
玄。疏解经文凡二十八卷。题曰文。疏总三十
四卷。故曰甚著。别本作甚大亦通。甚大语出
周易。甚著语出文选。而嗜下出广疏之过也。
嗜贪也。简略也。吾欲下明欲删略。因而就之
者。因旧疏而成文。以伸经教亦非别撰也。删
而裁之者。删削裁剪繁乱之辞。以存其简要
之说也。故荆溪自序云。带义必存言繁则剪。
何如者举其事以问其可不也。弟子下既惬
众情。故同致请。削其净辞者。削有二义。一削
去二削取。今谓。于广疏中削取净辞别为一
部也。其文虽略义门不改。故云不失旧则。繁
辞既删精义益显。故云其义惟明。与前下此
明荆溪但削取净辞不废旧疏。新本对旧广
略之名。生矣意令好广者则寻旧。好略者则
从新。故与前部偕行各从所好。偕等也。二统
明立教大旨二。初明随机立教。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3b 页 T38-0713.png

原夫圣人有以见生生根器之不齐也。故用
四教五味经而纬之。有以见万法弛张之不
殊也。故用一道一乘会而成之 文中先明
圣人观机不等。圣人谓佛也。生生谓群生也。
犹云人人也。然一切众生无不本具一道平
等无殊。但由熏习浅深故有权实利钝之别。
故曰不齐也。故用下明佛随机故有一代教
法也。初则四味调熟。终则法华会归。四教至
纬之明四味教也。五味竖论如经。四教横辨
如纬。所以华严二教。鹿苑但一。方等俱四。般
若唯三。根器不齐。其实四味具举云五。有以
下明法华教。弛张者弛之是反。礼记曰一张
一弛文武之道。注曰以弓弩喻人也。弓弩久
张则绝其力。久弛则失其体。今云弛张犹废
兴。诸法生灭其性一如。故云不殊。但法华已
前机器不齐未堪此说。机缘既熟偏小同归。
故云会而成之。二明立教之意二。初明古今
两殊。

然则圣人随感以利见。故其教不得不差。贤
哲因感以立诚。故其业不得不传 佛以至
德处果位。众生宜睹故曰利见。易曰。飞龙在
天利见大人。不得不差者既随物机故有五
时四教之别。贤哲谓智者也。因感以立诚者
因其机感净名之教。故修撰疏辞以伸其旨
也。易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不得不传
者以利及末代。故其疏义不得不传授也。哲
智也。二明赴机一揆。

观其所感。则毗耶之与天台杜口之与立言。
虽阶位不同广略异宜。至于赴机施教其揆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3c 页 T38-0713.png
一也。净名杜口于毗耶。智者立言于天台。
立言撰疏也。左传穆叔曰。太上有立德。其次
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阶位不同
者净名等觉圣人也。智者五品贤人也。广略
异宜者该乎二意。一以杜口为略。立言为广。
二以荆溪为略。智者为广。皆赴机宜故有斯
异。论其益物其实不殊。故结云至于赴机等
也。揆度也二自谦述意二。初正谦述。

肃尝受经于公门游道于义学。虽钻仰莫至。
而嗟叹不足。故序其述作之所以然著乎辞
 受经公门者谓受经义于荆溪之门也。钻
仰莫至者论语颜渊叹夫子曰。仰之弥高钻
之弥坚。故云莫至也。嗟叹不足者毛诗序云。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今梁君既受经得其
旨趣。复睹荆溪删略之文嗟叹之不足。故撰
序以叙其事著乎文辞也。二记岁时。

疏成之岁岁在甲辰。吾师自晋陵归于佛陇
之夏也 甲辰即唐代宗广德二年也。晋陵
县名也。在常州。佛陇在天台。神邕山记曰。从
修禅寺南行二百步有盘石。平正犹如削成。
古老相传。佛尝于此放光故名佛陇。其夏荆
溪居修禅寺也。

二荆溪自序二。初题目此既自序。不应安著
述人号。如孔安国传尚书。杜元恺集解春秋。
何晏集解论语。并自作叙引而皆不书其名。
以荆溪之博识盖取则于前修。所以古本皆
无作者之号。今本或有者后人妄加也。二本
文二。初造疏缘起。隋焬帝者隋凡三主。谓高
祖文帝焬帝。恭帝后禅于唐。高祖皇考忠周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4a 页 T38-0714.png
柱国大将军。封隋国公。文帝既受周禅。于是
国号大隋。追尊皇考为武元皇帝。焬者谥号。
谥法曰。逆天虐民曰焬。帝者白虎通曰。德合
天地者称帝。问隋焬帝陈后主皆师禀天台。
何皆无道失国耶。岂大师之累乎。答始善终
凶以至失国。苟禀师训行之靡替岂至是哉。故
书曰。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念作狂。故中人
之性不可不慎。上智则不然也。故曰。有始有
卒其唯圣人乎。故行之在彼。岂责其师。昔李
斯学儒于苟子。元嵩学佛于亡名。李斯相秦
而坑儒焚书。元嵩辅周而灭释毁佛。岂归罪
于师耶。抑又圣如尧舜周公而。子有丹朱商
均之不肖。弟有管叔蔡叔之不仁。岂尧舜周
公教之不至耶。文中子曰。诗书盛而秦灭非
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乱非老聃之罪也。
斋戒修而梁国危非释迦之罪也。以是明之
隋焬之无道。后主之荒恣非智者之罪也。又
菩萨住首楞严。或现无道。或现有道。现无道
则为百王之殷鉴。俾远其恶。现有道则为百
王之师范俾迁其善。夫如是则随机理应。岂
言论之可及。焬帝讳广。在位十一年。寿五十
九岁。年号大业。敕文等者。敕者文心雕龙曰。
汉初定仪则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
曰诏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郡。诏诰百官。制施
赦令。策封侯王策简也。制裁也。诏诰也。敕正
也。要言曰。敕者正也。谓王言发下正于群臣
无敢违者。大抵诏制攸同。唐贞观中始用黄
纸写敕制焉。至高宗上元二年诏曰。诏敕施
行既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蠹。今后尚书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4b 页 T38-0714.png
省颁下天下并宜用黄纸。国清寺名也。百录
者章安录大师在日立制轨仪。帝王诏敕卿相
书启等。凡一百条集成五卷。因寺标名。故称
国清百录。抄造疏时焬帝犹是晋王。大师灭
后方登大宝。今从后说故云焬帝及敕文也。
汉制天子曰敕。皇后皇太子曰令。诸王曰教。
侍者下给侍之人称。侍者会大师入灭故但
至佛道品。即开皇十七年也。别传曰。焬帝对
所遗净名疏而愿言。昔亲奉师颜未得咨决。
今承遗旨何由可悟。愿冥慈训寻文生解。夜
乃感梦。群僧集阁。王自说义释难如流。见先
师飞空而来倾泻七宝璨然阁内还却飞去。因
兹有悟。又别传云。大师一生讲说不著章疏。
唯奉敕撰净名疏至佛道品二十八卷。后分即
不二门香积菩萨行阿閦佛国法供养嘱累六
品也。章安地名。讳灌顶。后学尊崇故指其所
生之处以召之。然大师辨才云行。雨施能受
能记唯章安一人。故诸部言教悉章安结集润
色也。二初文下删略因依二。初后学嫌繁。缁
素即僧俗也。西土僧服染衣。俗服白衣。故曰
缁素。此方以六入为玄。七入为缁。缁实黑色。
释子所服坏色。非五方正色及间色。但坏色
近缁色故谓缁衣。实非缁色。深见下兹疏所
谈三观四教旨远辞高。故非浅识之所好也。
但云下虽皆倾慕咸病繁广。二故辄下荆溪删
略三。初示笔削凡例。辄专也。疏是侍人录成
故云其录而去取之者示其凡例也。带义下
初句是取。次句是去。使旧下示略疏之得也。
既带义存之则旧疏文体宛然无改也。先师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4c 页 T38-0714.png
即智者。二然自下显大师冥加。然即荆溪名
讳也。古之高僧立言自叙多称一字。如僧祐
弘明序云祐以末学。涅槃缘起章安自叙云
顶滞疾预章。省视也。谓反视自己识闇才短
虽欲删略恐失大师元规。元本也。规谓规矩。
孟子曰。大匠训人必以规矩。尝曾也。坟堂即
大师塔所。梵云塔婆。此云方坟。檀弓曰古也
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
不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今云坟堂者盖于
坟所建堂立像。即今天台塔院也。别传大师
遗嘱云。没后安措所指之地。叠石周尸植松
绕覆。建塔标前使见者发心。求徵者求索也。
徵验也。然徵通善恶。示留碍是恶徵。则知删
略不契师心。无留碍是善徵。则知删略冥符
先旨。尚书有休徵咎徵。孔传曰。叙美恶行之
验。留碍谓病患等缘。二旬者十日曰旬。佛道
斯终者于今略疏已及九卷。既无留碍知免
幽诃速终佛道。岂非冥护。宁岂也。幽冥俱指
大师所栖寂光之境也。问荆溪妙解精鉴。芟
繁摭华克荷大法允属我躬。何须求徵然后为
准。答有二意。一者表非轻易用励后昆。二者
显契师心以杜他谤。良以笔削在己当时浅识
往往非之。古犹今也。文中子曰王子续六经。
或者非之。薛收姚义以告子。子喟然叹曰。使
智者非耶。吾将饰。诚以请罪。愚者非耶吾独
其奈何。三傥裨下明谦己述意。初二句述意。
傥此略疏可裨补大师宗旨。则使后学明明易
了无繁暗之弊也。文选曰。光光戎辂耀耀王
涂。光谓光明也。彼注云光光武貌盖误也。但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5a 页 T38-0715.png
见尔雅云洸洸赳赳武也致此谬释。后昆者
尚书仲虺之诰曰。垂裕后昆。孔安国传曰。垂
优裕之道示后世。冀诸下谦己也冀望也。恕
者声类曰。以心度物曰恕。二疏文二。初题目
二。初正标题目。疏者疏也决也。疏通经文决
择佛旨故曰疏也。文心雕龙曰。疏者布也。布
置物端撮提近意故曰疏也。区别能所释序
题已明。问何故不题云略疏耶。答题下既云
沙门某甲略。故题中无略字。厥或题为略疏。
则题下但得书名而已。则更不合有删略等
字。如杜预注春秋传。上既题云春秋经传集
解。故下但书杜氏二字。何晏注论语既但
题云论语第一。故下书云何晏集解。今荆溪
立题意与何晏同。二说略嘉号。初说人次略
人。天台即大师所居之山。陶隐居真诰曰。山
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
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星。故曰天台也。智
者二字即大师嘉号也。神邕天台记曰。炀帝
居蕃邸为晋王。开皇九年平陈已后请大师
授菩萨戒。王既禀戒。乃依地持经号师为智
者也。大师者温故知新曰师。法言曰。师者人
之模范也。孙卿子曰。师术有四。尊严而惮可
以为师。耆芥而信可以为师。诵说不陵可以
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大者盖褒美之称
耳。说者文心雕龙曰。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
言资悦悦。次略者号。沙门此云勤息。谓勤行
众善止息诸恶故也。息界内恶者藏通沙门。
次第息界内外恶者别教沙门。一心中遍息
内外诸恶者圆融沙门。荆溪即其人也。讳湛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5b 页 T38-0715.png
然。姓戚氏。世居晋陵之荆溪。则常州人也。人
尊其教因以荆溪为号。二十馀受经于左溪。
以处士从道学者悦随。天宝初年方登僧籍。
时年三十七也。遂禀律于会稽昙一律师。始
居吴群晋陵。中诣五台。后居天台。皆敷行止
观。天宝末大历初诏书连徵并辞疾不就。以
唐建中三年二月五日云灭于佛陇道场。春
秋七十二。法腊三十四。平日辑纂教法明决
前疑开发后滞。一家所传咸祖述之。凡百馀
卷盛行于世。故皇朝高僧传云。详其始天宝
终建中。以自證之心说未闻之法。经不云乎。
于少时间大作佛事。然师有焉。略者剪其繁
辞存其要义也。二本文二。初开章。二随释五。
初经度不尽二。初正明不尽二。初简示秦译
五译者。一后汉清信士严佛调译一卷名古
维摩经。二吴朝支谦译两卷名维摩诘说不
思议法门经。三西晋竺法护翻一卷名维摩
诘所说法门经。四西晋竺叔兰翻三卷名毗
摩罗诘经。五姚秦鸠摩罗什翻三卷即今所
解本也。至唐朝玄奘三藏又翻六卷名佛说无
垢称经。于今世则有六译。智者在隋但见五
译。言译者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
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
方曰狄鞮。北方曰译。郑玄注曰。皆俗间之名
依其事类耳。鞮之言知也。今冀部有言狄鞮
者。今通西言。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而
译官兼善西语。故摩腾始至而译四十二章经
焉。复加之以翻者大宋僧传曰。如翻锦绮背
面俱华但其华有左右耳。今释什本者即前五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5c 页 T38-0715.png
译中一也。梵云鸠摩罗什婆此翻童寿。本印
度人。以姚秦弘始三年方入长安。敕八百沙
门咨受什旨。秦主卑万乘之心尊三宝之教。
于草堂寺共三千僧手执旧经。而参定之皆
洞深旨。什以弘始四年至十一年凡译经九十
八部。合四百二十一卷。僧睿僧肇道常等笔
受。此经即弘始八年译也。故僧肇注维摩经
序云。大秦天王每寻玩兹典以为栖神之宅。
而恨支竺所出理滞于文。常恐玄宗坠译人。
以弘始八年命大将军常山公右将军安成
侯。与义学沙门千二百人于长安大寺。请罗
什法师重译正本。二寻经下简示广略二。初
明梵本犹广二。初总标徵起。二如命下引文
正示。大师凡寻五处文义知西土梵本犹多。
一弟子品。二菩萨品。三问疾品。四不二门品。
五菩萨行阿閦佛二品。此之五文辞皆未尽。
文中次第示之。如是五百者即弟子品命十
人讫经家叙云。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说其本
缘。乃至八千者即菩萨品命四人讫经家叙。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问菩萨品
末但云诸菩萨。何得云八千耶。答问疾品初
经云。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皆欲随从。则
知。菩萨品中命八千人也。不堪下五百八千
既俱辞不堪。谅梵本各有其言。又文下问疾
品也。慇勤无量者即文殊述佛旨也。经云世
尊慇勤致问无量。兼八下即不二门品也。八
千菩萨随从入室说其所證。亦合尽陈经文但
三十二人而已。此诸言谈者谓若备书文殊
无量之问。尽述八千不二法门者何秖半卷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6a 页 T38-0716.png
也。爰至下即菩萨行阿閦佛二品也。爰曰也。
语辞耳。诣庵罗园者即净名掌擎大众还庵罗
园。对佛复宗明佛国义也。尚书曰。对杨天子
之休命。孔安国传曰。对答也。答受美命而称
杨之。高论往复者往问也。复答也。岂容止有
数纸者意谓。二品其文更广。二示此土宜略。
振旦者或真丹旃丹指难。皆梵音奢切也。若
准华严翻为汉地。又婆沙中有二音。一云指
那。此云文物国。即赞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
地也。二云指难。此云边鄙。即贬㭫此方非中
国也。西域记翻摩诃支那为大汉国。或谓。日
出东隅其色如丹。故云震旦。真丹者此皆讹
说。删彼下谓西来三藏皆删取梵文要义翻
传此土。故虽五译不同但至二三卷而已。采
其纲格者弟子命十。菩萨命四则纲格已。整
其五百八千纲目之说。删而弗传。致问疾但
云无量高论唯存数纸。斯皆采其纲格也。招
提琰法师云。此经来不尽。西国有五百卷。凡
十万偈。二问此下对论释妨二。初引论正问
二。初引论立问。二答下据义释妨二。初斥古
显今。二故论下引论示义。文中先引论。故华
下今师示义也。论云不共二乘即同不入二
乘手也。手以受物表信力故受法。二乘不闻
从何起信。故云不入手耳。即是共说等者荆
溪云。此明共部。非关共教。故此二共俱共二
乘。般若方等俱有二乘名共部也。通名共教
以三人同学故。二约名重徵二。初问意者华
严题下无不思议号。今经题下显有其名。何
故反谓释论所指不思议经非今经耶。二答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6b 页 T38-0716.png
二。初例同反质。更无别称者何妨华严更有
异名名不思议也。二然细下引论显非。乃是
华严至之事者晋译华严第四十明。休舍优
婆夷为善财说度众生数。即同释论所引不
思议经说讴舍那等也。故知。论云不思议经
定是华严。若引下论中凡引今经显云毗摩
罗诘所说经也。此由世人见此经一名不思
议解脱。便谓是释论所引不思议经。所执既
非故此委破。二略分文二。初开章。二随释二。
初明诸师解释。什生谓罗什道生也。而肇下
即僧肇注经释一名不思议解脱也。开善寺
名即智藏法师也。三證成者谓。掌擎大众还
诣庵园对佛證成也。若庄下庄严寺僧旻。光
宅寺法云。并开善寺智藏俱梁时人也。时称
三大法师。三论者谓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古
者盛传三论。北地论师者即河比摄大乘师。
多延纷诤者延进纷乱也。二今家科判二。初
述意开章二。初述意二。初对古斥非二。今寻
下依今显是。傍经开科等者荆溪云。意欲俱
异二师故也。傍经故异诸禅师。不执故异诸
法师。夫说至备矣者五时不同逗机差别。故
曰殊源。源即水之滥觞。用譬契机之始。虽五
时不等无失机之辜。故得善始令终。具有三
意。序既元序于正。流通通于正宗。三不可亏
故云备矣。二今约下开章二。一正下依章示
义三。初正开经二。初通示诸经三段。古来直
释经文曾无章节。分经三段始乎道安。后世
遵行因以成则。如欲下凡引三经云由藉相。
皆假藉现瑞而得说法也。杂色之光者光表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6c 页 T38-0716.png
般若照了。杂表众行差别。以智导行咸会一
如如光唯照。以行随智众行既别智亦如之
如光杂色。荆溪云般若照也。故光表之。所以
彼经数数放光如法华中。放光表中故法华
经三段俱中。如涅槃经常放光表常三亦并
常。故知。今经现国表国三俱佛国。深会斯旨
众教炳然。若尔法华何故不以中为宗耶。答
取理同边无非一乘。故曰序也者然别序有
二。现瑞叙述。若论由藉唯在现瑞。叙述秖是
述前现瑞及近远二由而已。又有经或无叙
述。故今通示序义唯在现瑞。堪闻圣旨者荆
溪云。故知。由现瑞故动物机缘。发起之名良
有以也。亦如斥小诃大事在往时虽非瑞相
亦表今经。吉兆预彰助成今事。义既辅正。理
合先陈。无壅无滞者荆溪云滞隔内法。壅遮
外事。流至像末莫不沾濡。故无壅隔悉如来
力。言正像者诸佛灭后法有三时。今兹释迦
正法像法各一千载。末法万年。理教行果四
皆备足。如佛在世故名正法。虽有上三全无
果證。故名像法。像者似也。似于正故修行既
寡理教仅存。法已微末故名末法。斯泽者泽
润也。二今开下别约今文分节二。初正分三
段。二问下约名释妨。问意者以向云十一品
皆明佛国因果为正说故。答意者由佛印定
方乃成经。虽题称维摩而义归佛国。以为正
说妙得经旨。答中有法譬合。布政者皇侃曰。
政谓法制。郑玄注周礼云。政所正不正也。而
臣受赏者尚书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注云。
懋勉也。勉于德者则勉之以官。勉于功者则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7a 页 T38-0717.png
勉之以赏。净名至方乃为正者荆溪云。法可
印成正经。人岂印成化主。二约观心者不自
观心如贫数宝。诸佛解脱心行中求。故附法
相以成妙观。文中且约次第三观以明三分。
说虽次第意归一心。心心寂灭者荆溪云。从
名附近义当流通。观门亦尔。故作斯解。三异
众家六。初异什师及禅师。知文起尽者荆溪
云。章初章后。意也如文所分。二序。三正正中
室外室内出室。出室复分空假中等。二异肇
师。义不然者法供品天帝称叹弘经。佛明法
供养第一。乃是流通非关正说。三异灵味二。
初问。二答三。初总斥。二何者下正破。道王者
王去声。得大小益者现净土时五百得忍八万
发心得大益也。土复秽时天人得法眼净。比
丘漏尽。意解得小益也。当机辨道为益。如斯
云何折挫言非正说。故云岂折为序也。又净
至佛教者若无佛印不得名经。故知。净名傍
助佛化。三岂可下结责。四异开善。彼用序正
流通三分之名而更加證成以为四分。故匪
通方。若尔章安分涅槃经为五段。亦应非也。
然分节经文贵显义理。此经三分其义已明。
何须至四。涅槃经旨非五不彰。况复别立名
相。非同开善添足三分之名以为四也。如云
一召请涅槃众。乃至第五折摄涅槃用等。五
异庄严诸师二。初问。二答二。初判序分非。二
又用下判流通非。还对净名至因果者即阿
閦品复宗说佛国因果也。撮经始终者佛国
是始。阿閦是终。而俱谈依报。宗旨如此。岂是
流通。过乎室内者阿閦品现妙喜国时十四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7b 页 T38-0717.png
那由他人发菩提心。室内不思议品迦叶哀
叹时止有三万二千天子发心。问疾品末但
有八千故也。六异北地大乘师。其妨同前。


剩佛国品三字。三辨佛国义二。初叙意开章
二。初叙意。三释等者应云释佛国义。品字恐
误。请问佛国因果者荆溪云。愿闻得佛国清
净问果也。唯愿为说净土之行问因也。此经
下既须明识。故用八重释之。二今略下开章
二。一总下总明佛国。荆溪云总明者未分四
故文中二。初对他经述意。普集经正为今经
作序。不散彼会而说此经。其犹无量义经为
法华序也。彼则开为合序。此则正为依序。虽
时部意殊而序正义等。然普集等经虽无佛
国之文其实已具。其义以依正相随故也。今
经显谈但是重示前义。非谓前经秖有正报
也。荆溪云文虽未有义已具足。今但重示其
旨而已。须广明依者今经正谈依果。傍论正
报。舍傍取正故云依耳。下文诸品明正非一。
二言佛下约品题正释二。初约题释义二。初
约名义正解二。初正解佛国。二兼出异名。亦
名为刹者具云刹摩。此云土由也。既云万境
不同。盖取庄严差别名为刹也。二然国下分
事理重释二。初双摽。荆溪云。常寂属理。馀三
在事。事即应身等者他受用报及胜劣应俱名
为应。域即三土。极智即自受用报。所照即究
竟寂光。二而至下双释二。初约事理双释。至
理虚寂等者荆溪云。明有事之由。然理本绝
待。岂分二别说有事理已属于事。本无下非
上理。岂有下非上事。能即能居应身。所即所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7c 页 T38-0717.png
栖之域。理事俱无常冥绝待。但以下即绝待
理成相待事。故三身四土之别。真身栖于寂
理。应身居乎事土。二然下明理事相关二。初
正明。此言本迹盖指体用。二故文下引證。初
引经。则应下释义也。永寂如空则四土叵得。
而现种种四土宛然。应同凡圣是现身。现有
封疆是现土。凡圣下明所现二报差别也。所
现净秽亦复如是者例同凡圣有高下也。五
浊轻重同居净秽。体析巧拙有馀净秽。次第
顿入实报净秽。分證究竟寂光净秽。现十界
身名起众生应。示四种土名起国土应。二或
有下叙他破执二。初叙他人偏执。各据一文
遂起定计。岂知妙理。四性本无。来此现生者
如云国是民有王住其中。国由佛有者如云
国是王有民居其中。二约四性斥破二。初四
执俱非。众生对佛者合前两计也。无因而有
土者荆溪云。计虽性过本是理土生佛理具
凡圣一如。计者成过土体何失。若计成过。性
执须破。破性仍是从事以说。破三可见不假
别论。从事者若云一向无有自他故使所计
成无因失。皆随性义者两师所执已属自他。
或计共离。岂出性计。故云皆堕。类前者委破
四性已在玄义。二当知下随机说。有悉檀赴
机等者谓欲令欢喜生善破恶悟道。故作自
他净秽等说。悉之言遍。檀翻为施以此四法
遍施众生名四悉檀。委如玄义。二别明佛国
四相既分。故曰别明二。初列章辨示二。初
指广列章。即因陀罗网等者。如华严所明帝
网众珠交辉互照。以喻彼土色心无妨诸土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8a 页 T38-0718.png
互摄。因陀罗此云帝。帝释宫中有此网也。一
一网目悉有珠焉。荆溪云。即因陀罗者既一
土摄一切土。故得此界遍摄下二。唯不能摄
上品寂光。其义既通。理何隔异。准此以说。上
能摄下有馀亦应摄于同居。体内外惑其相
异。故断界内惑者与未断者报不相收。别圆
二人地住已前观道虽通未见理。故论其报
相优劣尚隔。二前二下约身辨示。亦应亦报
者暹师云。是胜应。故名亦应。他受用。故名亦
报。此为地上菩萨所现也。法身所居者自受
用报摄属法身。观经疏云。智既应冥亦非身
非不身。二言染下依章正释二。初历土别解
四。初同居二。初辨相二。初秽土三。初释名。
言染净者者总摽也。此方即染净秽土。安养
即染净净土。九道者暹师云。秖是九界。佛为
化主故且云九。二就染下示相。凡圣各二者
凡即六道。圣即三乘。各二者凡开善恶。圣开
权实。如文所说。圣者下四果直指罗汉也。即
声闻法界。缘觉可知。通教下菩萨法界也。此
三教菩萨并指思惑尽位与罗汉齐。报身犹
在者子缚已尽果缚犹存。三乘至性身者即
上三人舍报身生有馀也。愿生同居者二乘
至彼转为菩萨。故能愿生。若实下别圆地住
已上名法身菩萨。并生实报。妙觉极果居寂
光土。此约究竟寂光也。应生同居者如月现
水不谋而往。故名应生。不同愿牵作意而生
也。三是等下结名。二明下净土二。初指安养。
正释未必悉是得道人者。谓非但三乘圣人
得生。凡夫亦生。故云未必。故经下引无量寿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8b 页 T38-0718.png
经下品文以證凡夫得生也。但以下结名也。
但无四恶重染。故得净名。其实犹有人天轻
染故。名染净净土。又可染净之名约正。净秽
之名约依。二土凡圣共居通名染净。此土砂
砾充满别受秽名。彼土金宝庄严别受净号。
此虽不说馀文说之。二举此下明所摄多类。
下文云。有人言。经明二十七品净土。无量寿
土止是第六。法华下即身子等未来成佛悉
指同居。二问下料简二。初简所凭经教。思
益论者暹云。论字恐误。思益经第一云。东方
有国名清洁。佛号日月光。有菩萨梵天名曰
思益。住不退转白佛言。世尊我欲诣娑婆世
界释迦牟尼佛所。奉见供养亲近咨受。佛言。
便往。今正是时。汝应以十法游于彼土。何等
为十。于毁于誉心无增减。闻善闻恶心无分
别。于诸愚智等以悲心。于上中下众生之类
意常平等。于轻毁供养心无有二。于他阙失
莫见其过。见种种乘皆是一乘。闻三恶道亦
勿惊畏。于诸菩萨生如来想。佛出五浊生希
有想。梵天当以此十法游彼世界。时有菩萨
白佛言。我得大利不生如是恶众生中。佛言。
善男子勿作是语。所以者何。于此国中百千
劫净修梵行。不如彼土从旦至食无瞋碍心
其福为胜。二简净土修因。问秽至殊别者荆
溪云。其因既同。果不应异。如秽土善因报人
天果。诸净土中亦有十善。何故报与此土永
乖。答意者荆溪云。名同事同。解异愿异。如止
善是一。对于止善加修愿行。故使诸土阶降
不同。人天名同随土义别。言二处者且以净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8c 页 T38-0718.png
秽相对而论。二有馀二。初辨相。文中先解有
馀义。次解方便义。通惑虽除馀别惑犹在。故
名有馀。七种生死者一分段谓三界果报。二
流来谓迷真之初。三反出谓。背妄之始。四方
便谓。入灭二乘。五因缘谓。初地已上。六有后
谓。第十地。七无后。谓金刚心。二料简三界报
二。初释义二。初释果报。即是华藏者谓华严
所明莲华藏世界海。即此土相。润无漏业者
分證中智不漏落二边名无漏业。二以观下
兼辨异名二。初正示异名。以果报土亦名实
报无障碍。故此释之。应知。此号从因果二法
得名。文中先释实报。次释无障碍。实字在因
报字在果。以观实相者此谓。名字观行相似
位悉是圆因。此释实字。发真下初住分證名
为圆果。此释报字也。色心下释无障碍义。谓
修无碍因得无碍果。因果俱无障碍。修因无
定者了达色由心造全色是心。心性融通全
心是色色心不二。定执何从。此因剋果而能
色心无碍依正互融。荆溪云。以修因时净秽
境融不可以一异名之故云无定。二言无下
广释无碍二。初释无碍义。此名下海以广大
为义。藏以包摄为名。二各遍。故如海。重重无
尽故名藏。二别教下显能入人二。初广明别
地。二略例圆住。所證既齐故须双辨。初别地
中七。俱名净者以体相用因果悉离无明惑
染故也。荆溪云。初地等有七净者此是今家
义立七名。一同体者一者十方同体。二者四
土同体。此土即十方故云一即一切。十方即
此土故云一切即一。又一即一切者一土即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9a 页 T38-0719.png
三土故。一切即一者三土即一土。故良由依
正既居一心。一心岂分能所。故得广狭互遍
理事交融。当知。体总依正及以自他。第二至
五更别明之耳。前五下束前七净以为三法。
一体二因三果。体中细分更有相用之别。荆
溪云。前五体满者体既居初。故从初至四皆
成就体。此但成于正报而已。故须第五依报
住处。依正具足故名体满。复由前四庄严于
体故令初体有相有用。三五属相。三正报相。
五依报相。二四属用。二利他用。四自利用。若
尔相用应次。何以间杂。答依正虽复俱通自
他一往从便。故别对耳。六七虽云因圆果满
既许初地具于七净。还是初地望于地前以
立因果。即此因圆名为果满。二初住下略例
圆住。二问下凭教借别名圆。故云三贤。若约
圆位其实初住已是圣位。四寂光二。初释义
二。初示寂光名义二。初指果略示。极智所照
者三品寂光此语上品。中下寂光摄在果报。
二简小委明。即是真寂智性者荆溪云。智是
能照以能释所意欲显同。次不同去明体异。
境异智故故云偏真。引涅槃经亦證同智。次
此经下證同所以。指无明性而为智体此智是
境。此体方同。以无明性亦境性故不思议去
结成境名。以向所释皆通智境故今结境还
从于境。二但真下显依正不二。荆溪云。细思
此意。至下诸文及以教门所明土义。皆以此
意而往申之其理方尽。今谓。既云离身无土。
身成佛时土岂不成。既云离土无身。言土成
佛有何乖背。一心具足深可思量。无纵妄情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9b 页 T38-0719.png
强分诸异。金刚下引證也。暹云。天亲论上卷
偈云。智习唯识通等天亲释云。此明真土。诸
佛无有庄严国土之事。诸佛唯有真实智慧。
习识通达则是修习无分别智。通达唯识真
实之性故。如是取净土者即修此智习唯识
通。菩萨之人乃取得净土之果故。非形第一
体者此句明净土体。不自生灭为净土形。乃
以真实第一义理为净土体故。非庄严庄严
者辨二庄严。一者形相土即是净土水鸟树
林等事庄严也。二者法性土即是正智證契
真如无漏功德无有形相为庄严也。今更助
释非事庄严。是理庄严。故曰非庄严庄严。二
问出下凭教。心净之极者心净约修通于五
即。极在究竟。二问经下立问通简二。初约今
教俱谈二。初问二答二。初指诸教总斥。二正
如下约今经义具。文云下四句经文次第对
四土。初句即同居土。界内具缚未见真理。心
神动散善恶无定。菩萨方便观其生熟。生则
用秽。熟则用净。次句即有馀土。两教二乘三
教菩萨界内惑尽皆名调伏。既出三界即应
有土谓有馀也。三句即果报土。初住已上破
无明惑。分證中智名入佛慧。四句即寂光即
于根尘了达三谛。具足无减于如来常。是故
起根即寂光土。宛然相似者经有土名兼所
化等。名目虽异其义冥符。别当解释者下疏
中初以同居通名四句。次以四句竖对四土。
今当次意。二对他经辨义二。初对法华明今
经密入二。初约显教立难。荆溪云。释义违经
其理何在。以显露教中法华已前不说二乘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19c 页 T38-0719.png
有生处故。二约密解答释二。初明密悟生土。
佛以一音等者荆溪云。应约密教。一音异解
即通显秘二不定也。横解者如前所引法华
经文。秖于此土而睹上二。故小被斥见净不
惊足指案地即其事也。纵对大竖说于小解
仍横。准其正理不闻为胜。二横竖下显佛自
在。约竖显论实如所问。约横密入明二乘生。
竖不妨横横不妨竖。显密利物故云无碍。二
问若下对华严示四土义该二。初明四义该
收二。初问十种佛土者。二答二十七品者引
他所解不的指经。二问若下明对教须四二。
初问二答。明十土等一往有经。对当四教不
如四土故云措意难见。措置也。言欲对四教
者准止观文以教。对土有横有竖。横对者
同居用藏。方便用通。实报用别。寂光用圆。竖
对者同居用四。方便用三。实报用二。寂光用
圆竖约设教对机机既增减。不同致使教有
差别。四土对教优劣多少。故名为竖。土体敌
对无复优劣。故名为横。问方便土中已无通
惑。何须通教横竖二义皆云用通。答大乘初
门调机入顿。为知故学。非用断惑。如诸声闻
至方等会被弹斥已皆习通门。若至方等必
到法华。在方便土须通教者此约不入方等
会人。问若尔实报何须用别。答约教道说。證
道必无。问寂光既极何须用教。答教被中下
不被究竟。初住已上名下。等觉名中。妙觉为
上。又十地名下。等觉名中。妙觉名上。具如下
文。三明修佛国因二。初依经。总立二。初指经
双明。二依因下正示依因。横约十七者横谓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0a 页 T38-0720.png
横历诸行修因有十七法。即经云。直心是菩
萨净土。乃至十善是菩萨净土。竖约十二者
竖谓从浅至深。竖穷心源有十三番相资成
净土因。即经云。随其直心则能发行。乃至随
其心净即一切功德净。而此横竖二番皆云
约正因以明依因者荆溪云。故知。直心乃至
十善亦名正因。亦曰依因。依因二种。自利利
他。今此正当为他取土。自他相成土义方具。
随机别说时不同耳。故利物依因由加别愿。
故菩萨行一因两向。上求为自。下化成他。于
下化中分于两异自行利物之依正也。二国
既下约土别示三。初例果略示。果即所取四
土也。四教至感于四土者荆溪云。故知。自行
依之与正一因成二。故云正因感四佛果依
因复感四土。所以其因不殊而义两别。故使
寂光法身异而常一。子细下一往以四教对
四土如向明之。二往穷覈故有小妨。以同居
用四方便用三果报用二此其妨也。子细即
二往也。荆溪云。小妨者若四教因对于四土。
虽有此义不无小殊。何者藏通对于同居净
秽。别对有馀似如稍得。若于土中辨教多少
是则不便。故更对土用教增减委悉论之今。
谓若准止观即是以同居对藏。有馀对通。已
如前记。荆溪以藏通对同居。别对有馀者且
顺下文用教增减以说。故下文云。有馀土成
佛乃至云修于别圆两教之因。既不云通。故
以别教对有馀也。二今还下对土广释。界内
缘集即见思也。别圆众生至来生其国者荆
溪云。依彼有馀用教之时云别圆耳。若至实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0b 页 T38-0720.png
报失别教称。唯一圆常以当土名。三十方下
结显化意。湛若虚空者无复众生七方便异。
不见国土净秽差品故云无有增减。尽未下
荆溪云。引法华经寿量者引于实果以證权
果。所以过去若常未来必常。如从本果以垂
于迹。示净土行以取众生。四见国不同二。初
引经总示。寂光如宝器饭色如三土。由福不
同见饭色异。由机不同见三土异。至论下总
示其意也。荆溪云。至论至可见者仍以三土
从寂光论。寂光无相故三皆泯。由不可见故
得有见。十番者初约同居轻重。二约同居对
有馀。乃至第十诸土非垢寂光非净。下文备
矣。此不委论。二列句别明二。初列句正解。荆
溪云。此中问答总有三重四句分别。既云于
不可见而得有见。即是寂光对于三土。先以
有馀摄二同居。对二同居而立四句。以此二
土并有实质而辨同异。故得约质以辨有无。
次以实报对于下二以立四句。以实报中色
无障碍对下二土质碍辨异。三以寂光对于
下三以为四句。以寂光中色质永寂故以有
无相对辨四。是故辨第二四句约有色质论
障不障。初四句中复更约障以辨四别。若尔
亦应更于初四句以前立四句。净质秽见如
身子等。净质净见如安养人。秽质净见如大
梵王。秽质秽见如五浊人。即二同居相比望
也。文中三。初约有馀对同居二。初正明。荆
溪云。问经言去总问也。先引经立宗。此为是
下结难也。难意者为元秖是一种饭色见自
异耶。为元有多色见有异耶。准下答文既有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0c 页 T38-0720.png
四句。岂但一两句而已。别圆菩萨用天眼见
者荆溪云。见土不应用馀眼。故即此二人贤
位眼也。此约身居此土以论。若在方便见二
同居必无异质。一质一见等者荆溪云。明五
人共见有馀更无别者。五人之中虽兼别圆。
且据三藏二乘通教三乘共见故尔。此之两
教三乘之人共禀近教。故于有馀所见未远
故。便且以二同居土共彼有馀而为一见。若
于彼土发别圆心便即同于别圆所见。言三
种意生者出四卷楞伽经。通名意生。今山家
释义。作意生故名为意生。故楞伽云。如幻三
昧力忆本愿故生诸圣中。故知。经云忆忆即
作意也。彼经第四释三别名。初常无常品云。
意生三种。一入三昧乐意成身。亦云正受。即
三四五地心寂不动也。二觉法自性意成身。
即八地中普入佛刹故以法为自性。三种类
俱生无作意成身。谓了佛證法。成之与生并
从果说此约通教及以别接。法华玄中并云
在前三教者。以通诸教释义故也。今文既上
云罗汉支佛。下云三种意生。即此三种并指
通教菩萨也。故知。二乘收乎两教。菩萨止在
于通。共为三乘。三藏菩萨既同人天非今所
论也。辅行云。楞伽既云八地是觉法自性。
验初文虽云五地亦兼七地。即入空位也。八
地即当入假位也。种类俱生云了佛證法。即
是入中属佛种类未必自證。若接入别七地已
前入别十住。八地已去接入十行。知佛證法
是入回向。并非證道故名意生。仍本为名兼
不接者共结此位。故并云地。二问那下释妨。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1a 页 T38-0721.png
荆溪云。那约有馀等者一质与一见皆云
有馀。若二同居各各自见亦得名为一质一
见。何必要须约有馀耶。次答中云三人者当
知。前释第四句中三种意生。须指通教中利
钝菩萨。但不得指利根见中。以此菩萨但断
通惑与二乘同。以其适从通中来故。是故答
中且指三乘同见第一义谛。此等本异今皆
成同。故且言之。若指二同居人当土自见。何
往不得。但为辨异故须此明言。无漏至相同
者荆溪云。据未发于别圆之心论。未见中其
事亦等。故于真谛同一见也。二约实报对二
土。即因陀罗网者实报土也。三约寂光对三
土。各有问答。悉如文。二略出下指广结示。五
明往生二。初列章。二随释二。初总示。亦云来
生具如大品者暹云。大品第二舍利弗白佛
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能如是
习相应者从何处终来生此间。从此间终当
生何处。佛告舍利弗。是菩萨或从他方佛国
来生此间。或从兜率来生此间。或从人道来
生此间。从此下今师释二名也。此云往住。大
品云来生。秖是彼此相望得名耳。二土亦然
者荆溪云。二同居土相望既尔。有馀实报相
望亦然。但横竖异耳者二同居土横望馀二
土名之为竖若尔秖可娑婆而往于净。何以
从净却生此耶。答下之八品不可来生上品
上生。或可即能到彼土已获通故来。法华云。
是人自舍清净业报。而来乐此多怒害处。唯
常寂光文无往义。上品可尔。中下义通。若中
下无实报亦无。若不立于中下犹属实报故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1b 页 T38-0721.png
也。又若义立不往而往上品亦通。何但中下。
善逝之言良有以也。如来之义信亦不无。二
别三。初标。二一染下释四。初染净土二。初
秽土二。初实生九品润生等者欲惑九品。上
上润二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中中中
下共润一生。下三品共润一生。故初果于欲
界人天各受七生。故云七反。二果三品者断
五名二向。断六一来果。以下三品润一生故。
一往来者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互说亦尔。三
果名不来。以九品尽故。若断至八馀一品在
名一种子。犹生欲界。通六地来者六地已下
惑未尽故。见地七反薄地。一来离欲不来下
界。生上二界别教十住初住断见。二住至七
住断思尽。今云十住且通举耳。论其生数比
前可知。五品见思全在。七信方出三界。三教
约惑牵生并同藏教。故云并类三果可知。二
权生方便愿来者但在菩萨。小从得记义亦
同之。生方便土未破无明欲化众生。须假愿
牵。未能任运故使应生唯约二土。二净土来
生人天者。荆溪云。彼土具有欲色诸天。但无
须弥地居。一切皆依虚空而住。荆溪所说依
无量寿经也。二有馀二。初实生二。初正释别
教十行圆信后心者荆溪云。准理别教应云
住向。今不云者住以同于藏通五人十向修
中。虽亦同生有馀之土非为正意。故取剋体
但云十行。而云圆信复云后心者七信已上
亦可得生。但是略耳。二故胜下引證二。初引
经二。问何下释义二。初正明二。初问。二答
二。初释别名。荆溪云。释三意生皆云恐者尊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1c 页 T38-0721.png
重圣典兼示无执。三种阶降经文义含。为是
何教三昧正受。若约通教七地已上或至九
地。言自性者别住同通应取十行。圆教既云
伏于无明。即知七信也。所以别教云自性者
若不见中。则不见于诸法自性。二皆言下释
通名。未发真修者别圆地住已前名缘修。登
地登住名真修。向约三人无明全在。故俱作
意而生彼土。初三昧正受虽约通教入空接
入别圆亦缘修摄。故荆溪云。真缘之义义通
通别也。二问下释妨。问意者楞伽意生既在
十地。合生实报。何故向解胜鬘但指通人及
地住已前生方便土耶。然楞伽十地约通示
义。已如前记。既十地名滥。故此约别地难之。
故云应生报土。答中从容两向释之。约别十
地判三意生者。若尔何故向云皆言意者未
发真修。犹是作意耶。别地既是真修。意生之
义为何所主。答荆溪解云。若约别教则有二
义三俱名意。三俱入地。一者但是未极名意。
二带教道挫之言意。故云三种意生。即生报
土也。约通等者准此。即如前之所明一质一
见即是二乘及当教中三种意生异质一见而
云即是别教菩萨。当知。消于楞伽经文即别
圆人有三意也。故今别更从通菩萨而说之
也。二若实下权生。三果报土。四寂光土二。初
明极果无生。二若分下明分真生义二。初正
明。下寂灭至一生者仁王经明寂灭忍唯有
二品。今义开三。上品即妙觉。此以寂忍即寂
光故别约中下以明生义。或云下此约通论。
始从初住得无生忍终乎等觉中品寂忍。既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2a 页 T38-0722.png
皆分證佛性皆名往生寂光也。故云皆有此
义。但有下夺而言之。寂光唯是妙觉。以分證
犹有无明惑变易生死故也。二前四下结示。
三问分下科简二。初简同居有馀二。初问荆
溪云以通见思难别见思见思既同舍身应
等。二答如文。二简实报寂光三。初简不生。荆
溪云问实报受生等者还取上文三。土有生。
唯常寂光无往来生。则应不合更有此问。答
中意者但欲重显从名消义。亦约中下在果
报内。二简生义。有边论生等者荆溪云。约报
论生。是故有边论于果报。约所入边则非果
报。但所入边即是见真故云不生。上品无报
唯真。无生而云生者不生而生。故果报中见
真亦有果报不生生义。究竟而论寂光唯真。
永无果报。义而言之亦可得云不生生义。此
则不复更有生也。三简常义。荆溪云。此问意
者从名作并。以不生生与不常常言势欲同
其义。似反故以反义以问势同。答中意者名
异义同故许斯理。以诺并辞。何者下释出名
异义同之相。究竟而论唯名常。常及以不生
故引圣位。即是不常之常不生之生四十一
地。真理不生。不生而生。馀无明在名为不常。
见一分常故名为常。思之可见。六明说教二。
初标。二一染下释四。初染净二。初秽。二净。
开渐教者暹云。开出之开。本愿说者荆溪云。
上品净土不须开渐。故须因愿乃可有说。香
积无愿故不得说。不说不闻。故来问也。如安
养界树说苦空人开罗汉。既不云愿。验土非
高。二有馀土二。初受报利钝皆得往生者总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2b 页 T38-0722.png
有九人。两教二乘三教菩萨别位开三。故成
九也。断思尽位皆生此土。菩萨则利。二乘则
钝。通别圆至利钝者此约菩萨传论。通菩萨
望二乘则利。望别仍钝。别圆例作。二如来下
说教多少故法华等者荆溪云。此有二意一者
通證一切开权。二者别證二乘之渐。皆法华
意。是故引之。若别教意但是开教不开理也。
或亦开理以示圆中。三果报土。四寂光土二。
初剋示极果寂光。法身冥资等者毗卢遍摄。
故曰冥资。即此冥资名为说法。复次应知。应
身说处即法身说。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释迦
牟尼名毗卢遮那。故云无说而说。二若约下
约说义通三土二。初约实报。荆溪云。无作等
者有果报边须云苦集。以有苦集须具四谛。
于果报中分论寂光须从理说。故唯实谛义亦
当于寂光说法。二下两下例下二土。荆溪云。
类此可知者有馀同居俱得横论即寂光土。若
有馀中亦说无量以对一实。或说。通以对一
实。故有馀中若说一实即有馀中寂光说法。
实报例之亦应可见。然约横论同居具四。馀
三渐减。例之可见。若兼体同一切皆四。七观
心者广谈四土封著易生。不明观心去道弥
远。故托事成观。令无昧造修。文为二。初明心
境。心性至空寂者荆溪云。先立心性为理寂
光。而众下明迷寂光而见三土。或失一谛而
见四谛。故云多颠倒等。此则通明起由。二无
明下示观法二。初依境修观。无明至所生法
是所迷境。以此所迷为今所观。欲以三观收
下三土故此迷境且指六界三善三恶。故云善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2c 页 T38-0722.png
恶。前文一恶众生即四趣也。二善众生即人
天也。又可十界传论善恶。则事造十界为今
所观。今观善恶悉由心起。即空假中。一念叵
得故空。理具三千故假。心性不动故中。三一
互融方名妙观。二中是下以观配土二。初配
土。全理成事故云中是因缘善恶之境。故以
此境以摄同居。次以三观配摄三土可见。非
因非果而因而果者中理非事故非因果。而始
解此理名因。终显此理名果。故云而因而果。
若了至碍土者因果无殊。始终理一名无碍
也。二故文下引證佛言若此岂不观心。八用
义释经二。初标列。二解释三。初通序分。奉微
盖者徵之言小。因小果大表不思议大果。净
土无方现三千界表说应土。现我者为我现
三千界也。二通正说二。初标示。二一通下解
释三。初通室外二。初标。二宝积下释二。初通
半品。复土至小乘益者适净今秽。因悟无常
故见复土而得小益。此品之玄旨也者荆溪
云。此一品文义兼序正。序中表发入正宛然。
故下正说玄旨在兹。二次通下通三品。结业
未断生同居净者荆溪云。但未断得生非全
未断。二种众生来生者荆溪云。从方便品及
断有为缘集之人故作是说。以方便品但用
二教故复亦但二教断尽来生其土。弟子品
中以三教诃。故亦但有三教来生。是则三教
来生至彼但禀二教。菩萨品中但云一种来
生者从所至说。从实教说界外缘集即别惑
也。问进断别惑生果报令断无明生寂光。别
惑与无明异耶同耶。答同也。但以初住所断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3a 页 T38-0723.png
不与小共故名别惑。等觉所断最后元品故
曰无明。故云则生寂光也。以四土区分寂光
约极果故。二通室内皆显佛国依报自在者。
良由依正唯心。三千本具。此理分显则有大
用。心性无外纳芥何疑。须弥大海俱属依报。
故云皆显等也。天女下荆溪云。正引住文以
證同住寂光。不取十二通佛道品者即于不
净而现于净。具如释所化意是也。然于此中
且从横说。引净名偈者證初住去净土之行
不得不修因人果人皆悉尔也。三通出室若
不精解等者荆溪云。若不始未解佛国义。此
品但云菩萨净土及众生来生并净土行。如
是等文何由可识。三通流通。四释品目二。初
正解品名二。初正解二。初释通名。二但此下
示别名。二问下释疑二。初释疑二。初正难二。
初疑难。二答下释通二。初总斥。二今解下正
答二。初引例。二若不下例并。二若尔下重徵
二。初徵。荆溪云。若尔者何以不同彼大品经
从序题名。二释。荆溪云。答意者引金光明由
藉之序与正同品。二此既下诫劝。晚人即译
人。非佛阿难者若谓佛制品号。而经无自唱
之文。若谓结集所安品中亦无的据。二者俱
非。盖译人所置耳。尝试论之。且仲尼生乎此
方。洎没后言教何有齐鲁两论分章不同。大
小二戴礼经各别。况东西辽夐华梵音殊。随
彼译人命题或异。故今诫云。不足定执。若佛
自制者如法华药王品。佛自唱言。若有闻是
药王菩萨本事品。结集人安者如妙音品末。
集经家云说是妙音来往品时。准彼经文以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3b 页 T38-0723.png
例此品并非二涂。信是译人准义立名也。如
大品经结集之家本唯三品。罗什译讫以类
开之成九十品。又如大经本无序品。最初但
是寿命品耳。至南朝修定谢公准六卷泥洹
开此寿命以为四品。谓序品纯陀哀叹长寿
也。又开如来性品以为十品。斯非译人。但修
定者加也。准知诸经非佛自唱及以集者。即
晚人添也。二此经下悬释序义二。初来意。二
序义下正释二。初标列。二随释三。初略释二。
初正释二。初列释三义。靡知犹不知也。高位
弟子者荆溪云。如叹宝积神智高明。况复或
是化佛示迹。化佛亦复通于因果难测其本。
故亦具诸。二今经下配对经文。二料简二。初
简众经。或二或一者暹云。或二者但次由二
序。或一者次序不可阙也。今谓。亦有三序俱
无经初即入正宗者。略般若是也。此亦译人
删之耳。二简字训。问序训不同者若以端由
为义应作丝绪之绪。若以谈述为义应作言
叙之叙。何得诸经初品并作次序字。书而会
通馀二义耶。答意者虽书次序之字而经具
次由述之三意。今古诸家共用次序题字。依
义下引證佛令依义故于次序语下而申三义
亦应无爽。岂可定执字书耶。故云依义等也。
又据尔雅训次者应作叙。故释诂云。舒业顺
叙也。郭璞注云。皆谓次叙。释宫云。东西墙谓
之序。郭云。别内外也。而佛学之家或以次叙
作序。既可互训随便用耳。二通别二。初正释
三。初明束三为二。二众经下释二序名义。三
今因下示序因名立。因别名有别序者荆溪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3c 页 T38-0723.png
云。如因维摩不思议名得有合盖等不思议
事。因于经字得有如是我闻等言。及约行理
通别者若无行理何须此教。况无此三事同
魔说。故一切经皆具此三及以通别。具如法
华疏记。二问若下料简二。初简灭后二。初问。
二答二。初违问答。立名之便等者先举所
诠为显能诠故。为序之便等者先唱我闻后
谈其事故。二复次下顺问答二。初正示前后
且顺前问。义匪通方故曰一涂。方说此语者
付嘱令安故。向据结集宣唱必先通后别。今
约佛说前后必先别后通。二经前下益分现
未。经前是别序。在正说前为发起故。经后序
是通序。临灭付嘱故。二若尔下简佛世。已有
其事者已谈文理及有阿难能闻之人等也。
三观心二。初正明序义二。初正示观心。心即
是通观即是别者心一观三。故心通观别。通
为所观故别分三种。故此即二序。因观證理。
理如正说。因此下更于观心别序辨由义也。
述义阙而不论。成就一切法者谓。自他因果
之法悉由观心而成。即是下示由藉义。道谓
分證及究竟也。因观入道。故观如门初心修
之端由在此。二问若下简名前后。问意者荆
溪云。心通观别今云。观心乃别前通后。如何
得例通别二序。答意者准世名便不可即云
心观故也。然亦且顺此土之言。若从西方心
观何爽。二问玄下立疑显益二。初立疑。将不
坏乱等者恐非消文之要也。二答下显益。触
处观行者若事若法揽入自心。如是弘经岂
同数宝。夫一家明观统唯三种。一者约行。二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4a 页 T38-0724.png
者附法。三者附事。如止观所明直观阴心即
是三谛己他互遍。三无差别名约行观心也。
馀二种者则摄彼法相事相归乎三谛净心。
附事达理名为附事。附法亦然。今明三分即
附法也。下明庵园即附事也。然类虽有三要
归一揆。恐著外闻内忘约行。故须二种指而
归之。后学至此弥须留意。一家宗极其在兹
乎。一失其源巧喻滋甚。巧说得宜者暹云。非
但令文义冷然。亦令览文成观慧解分明矣。
五正入经文三。初半品序分二。初分科。二随
释二。初通序二。初列章。二解释二。初总释
二。初标示大旨。说入佛法之相者六事證信
是入道相。二大论下引论广释二。初委引论
文二。初通引论文。亲属爱结者阿难是佛堂
弟。已證三果未断残思。故有爱结。阿泥楼驮
或阿㝹楼驮或阿泥楼豆梵音楚夏也。此翻
无贫。或翻如意。咨决者左传曰。访问于善为
咨。得念道力者内观真空。故云念道。能棑忧
恼。名之为力。二故知下别结六义。二徵释四
事二。初徵起。二答释四。初释经初六事。为断
疑劝信者结集时。阿难登高。而形相似佛。众
疑释尊重出或他方佛来或阿难成佛。若唱
我闻三疑皆遣。故云断疑。劝信者信为能入
智为能度。不信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
如是故。是谓吉相者初标吉相以表经中皆
吉。具如百论者法华疏记第一备引之。二释
梵坛法治。自恃王种者车匿亦释种也。三释
戒经为师二。初华梵翻名处处解脱。或云别
别解脱。二问下简执诫恶。多非正义者谓。时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4b 页 T38-0724.png
食遮非时食等。论云。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
中实。既非第一义实。云何保得真解脱也。答
中还引大论以答之也。不应求实者为异外
道为法久住。暂时权制不应于此而求实理。
今时下大师因引释论久住之言遂斥时人不
遵戒律。杨子法。言曰。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
以礼乐(碍限)无则禽。异则貉子。谓戒律亦释氏
之礼乐也。圆顶者弃而蔑之。不亦禽貉之谓
乎。四释念处修道二。初示过显益。若离至世
智示离念处之过。以念处是出世慧故无出世
慧但在生死。随禅受生四禅生色界。四定生
无色。若修下显修念处之益。藏通破界内四
例。别圆破界外四例。二问下简大小二。
初执小有大无难谓。小乘有念处。大乘则无
也。二明大小通有。答三。初明大有念处。后三
教悉观念处得道也。念处秖是观五阴。若离
五阴无境可观。身念即色阴。受念即受阴。心
念即识阴。法念即想行阴。若离下出三教外
无别大乘。既三教俱修念处。若谓不须定属
邪计。何关大乘。况涅槃遗嘱灭后比丘令依
念处通被一切。岂简大小。呜呼世有不知念
处之名义自谓大乘者。一何谬耶。又执律名
相不修念处。如是之人去道踰远。二但佛下
示大小融通。不出半满者半字满字俗典之
名。如来以此喻大小乘。如涅槃经说。枯荣中
间者佛于四枯四荣树间而入涅槃。正表涅
槃佛性非半非满双照半满。即照而遮即遮
而照故大小枯荣悉涅槃之用。即用是体中
间见性。三出念下显念处该摄。出念至道法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4c 页 T38-0724.png
者大小半满不出念处。故佛下不依慈父嘱
名为不孝子。一家止观唯观阴境。即无作念
处也。二别释二。初悬示三。初标简。二一如下
辨示。三此六下结意二。初正结意。二如是下
示端首。二初如下贴释六。初明劝信之端三。
初因缘。二约教。三观心。若无初意不殊外计。
若无次意不辨偏小。若无第三何以辨能诠
教功。何以为佛国行本。故须入心成观分果
可期。故止观云。观与经合非数他宝。于此略
知必不封教。若欲修證当依止观。以十境十
乘通为一切大教行门故也。四种三昧何经
不收。不可才见观心便谓不须止观。故一家
章疏凡至行门悉指彼部。如法华疏释安乐
行。光明疏释空品。第若比馀文观门甚广。以
十乘未辨十境未明若欲造修致远恐沈。故
章安于彼疏文特指止观。诸文多尔。岂待委
陈。后生可畏。寻之自晓然。此三意若望法华
四意消文唯阙本迹。以今经未明远本故也。
下去释经文文合尔。或阙或略。文不累书。贵
在得意。初因缘荆溪云。自此已下释通序文
义具四悉。少标名目。准法华疏比之可见。今
于此中指一两节使下比决则易可知。今文
初是世界。又如是去是为人。又大论去是对
治。又古来去是第一义。现世斗诤者是己非
他。不循正理报在烧煮。不亦宜乎。释子或然
即同外道。大论偈云。自法爱染故毁訾他人
法虽持戒行人不脱地狱苦。斯言有徵。学者
慎之。二约教二。初正解二。初约教三。初标本
一寂理随机分四。就当教辨理俱无说。故云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5a 页 T38-0725.png
四不可说。二一因下释。俱邻即陈如也。并馀
四人故云等也。法眼净即初果。明五义者即
苦空无常无我寂灭也。引无量义明般若华
严以證假名者荆溪云。且从历劫以證假名。
非谓二经部全在假。彼多说故。故借用之。若
菩萨下见佛性开佛知见悉在初住。三佛法
下结。通指四教名为佛法。二约味二。初通示
五味。二此经下别显今经。二问下释疑。三观
心二。初正解三。初标示。二华严下引證。佛心
准真生心唯妄。迷真成妄。了妄即真。波水
藤蛇喻意可识。生佛理等真妄一如。是故欲
知佛心但观生心。如欲识水观波可知。故十
不二门云。三千同在心地。与佛心地三千不
殊。一尘喻生心经卷喻佛心。心具三千即佛
心也。三观心即具四理者由心本具外境能
熏。故观如理有四种异。若了三观于何不收。
二释疑。六即分别者即故凡亦必具。六故圣
唯在佛。是故始凡理具而不疑无趣取无怯。
终圣在佛而无上慢以生自大。此六即义起
自一家深符圆旨。永无众过。暗禅者多增上
慢。文字者推功上人并由不晓六而复即。今
名字位人依经修观免同数宝。晋译华严云。
譬如贫穷人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
不修行多闻亦如是。二亲承音旨二。初标示。
二一总下正解三。初总释二。初正解二。初约
义略解。二引论广释。学无学人者学即前三
果。无学即第四果。阿难为侍者是学人。至结
集时已是无学人。随俗称我故不乖物宜。内
无我执故不乖真实。人无怪也者圣人称我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5b 页 T38-0725.png
如金易铜世无嫌怪。耳根不坏等者旧明。耳
识四缘生。一根二尘三空四作意。文中唯阙
空缘。和合兼之非馀阙缘。故能生识。新云。耳
识九缘生。如名数家说。二问下释疑二。初约
时前后释疑二。初疑。自尔之前者尔此也。为
魔所蔽者即于婆罗林外为六十亿魔现佛身
广说法门以惑阿难。佛令文殊宣咒索之。阿
难于是得还。委如大经陈如品说。二答下释
二。初明集经藏称我闻二。初展转闻初依大
论似从他闻。次引舍利弗问经乃定力自闻
名展转也。言佛觉者秖是佛加觉力如佛。故
名佛觉三昧。已證非从他闻。故云自能。用本
愿力为持佛法故。二又报下佛重说。报恩经
第六云。佛求其为侍者许已仍求四愿。一不
受故衣。二不受别请。三不同诸比丘。须见即
见。第四愿如疏。大经亦明。阿难求四愿。其第
四即出入无时。与报恩异。故云三如涅槃。二
复次下明律论称我闻。佛在波罗奈。最初为
五人说契经藏。灭后阿难结集。佛在罗阅耆
最初为须那提说毗尼藏。灭后波离结集。佛
在毗舍离猕猴池最初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藏。
灭后五百罗汉结集为相续解脱经。是佛自
说。故且名经。后广集法相。乃名为论。故知。
论藏不独灭后也。若尔三藏既俱佛说。故知。
论藏亦有称我闻义。二问阿下约法大小释
疑二。初疑。二答下释三。初但集小乘。二亦集
共教。三兼集不共二。初叙他解。荆溪云。据此
应引大乘经论證。今云正法念者且据迹中
多种之文。非谓小乘所明阿难能持大小。既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5c 页 T38-0725.png
有多种。不可共持一小乘藏。故小多名密拟
后广。二今谓下今助释他人。引文既当。故今
师以四教助释之。阿难持者任持大乘如地
持物。不共即别圆也。持中道教如海含容。法
华疏更依阿含加典藏持别。海唯持圆。今据
二教理实故总为一。二别释三。初标章。二我
亦下解义二。初我二。初约教二。初正明我。在
第五藏者犊子是附佛法外道。自以聪明读
舍利弗毗昙。自制别义言。我在四句外。故言
第五。言四句者外道计色即是我。离色是我。
色中有我。我中有色。馀四阴亦然。或云。三世
及无为法为四句。名我为第五不可说藏也。
是等者谓上三部也。悉破外人者犊子附佛
还破外外道也。别教者荆溪云。然别所明非
无诸部释我等义。但非正意故不别云。今从
胜说故云自在。善于知见者出假利他以道
种智知法眼见也。应病与药故无挂碍。似我
识者暹曰。论云。非有虚妄尘显现依止是名
依他性相。释曰。定无所有故言非有。非有物
而为六识缘缘。故言虚妄。尘我识生住灭等
心变异明了。故言显现。此显现以他性为因
故言依止。譬如执我为尘此尘实无所有。以
我非有故由心变异。显现似我。故说非有虚
妄尘显现。此事故言似我也。中道佛性即我
义者涅槃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
悉有佛性。即是我义。无我法中有真我者即
边而中。故即偏而圆故。二前三下判释二。初
判权实。二问下释疑妨。荆溪云。此问意者随
俗说我四教并应我是世俗。何得更立自在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6a 页 T38-0726.png
之名及以不二。答中意者三教随情从多属
俗。别虽自在望圆仍俗。别教地前未观不二。
后心虽證从教不得名永自在。圆教明我我
即是闻者。能闻所闻皆法界故。故使我外更
无别闻。二用教下约味。二明闻二。初约教二。
初引经总立。二藏下配教释义四。初藏二。初
正释。小生生大生者俱舍云。此有生生等。于
八一有能。谓本四相及随四相为八。大相名
本。小相名随。以此八故令一切法成有为相。
言生生者谓小生生大生。等谓等馀三相。谓
小住住大住小异异大异小灭灭大灭于八一
有能者。小相于一有能能相大相。大相于八
有能。谓一大相起时必与三大相及四小相
俱起。并一本法故云于八。馀三大相亦尔。今
亦下以生例闻。以三藏实有故存大小。二料
简二。初问。荆溪云。生生至不断者以生生法
是世俗故。二答二。初明去行取教。二但下示
约行有妨。二通三别。世谛死时者止观以破
无明为世谛死。今约破尘砂也。而生闻持至
能持者得道种智遍学四教四门也。荆溪云。
通教不闻闻别教闻不闻者。若准诸文二句
对教与今文相有回互者何耶。以义互通故
可通用。于经本文皆不尔也。并是随义故得
互论。以大经中生等释闻。生句与闻次第亦
等以至释生亦复如是。故大经云。生不生不
生生生生不生不生。是故从义回互无在。言
义通者何以通教作不闻闻。虽空而色。闻不
闻者色即是空。若作别释不闻闻者从空出
假。闻不闻者如空种树。虽种而空。二义俱通。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6b 页 T38-0726.png
守名何益。四圆二。初正解。闻相尽者二边亡
也。故云不闻不闻。二徵释二。初徵。问意者荆
溪云。恐不了者见不闻不闻。复云相尽。谓永
不闻与闻相违。故须问之以生后答。此意欲
显二死闻尽自在闻生。是故答中若相似尽
能相似闻。若究竟尽能究竟闻。二释三。初反
斥示过。二如法下以凡况圣。相似内凡闻法
尚尔。况分圣耶。三故大下引證闻相。妙理湛
然本无说示。能如是知方曰多闻。故若知之
言通于似真。知者照也。二用四下约味。三释
疑二。初疑。荆溪云。问大论等者前问俱应名
世流布有何真我。今问应合一切俱无何得
此中更论于有。即违问也。若尔下结难。二释
二。初明法无定性。荆溪云。若定有者不应有
四。若定无者亦不应四。二若其下示执无之
过。荆溪云。则有二失。一者坏佛方便教失。方
便对实则有四种。二者增于不信之人破正
教失。以不信者不信佛有逗机众教。今还不
许佛法诸教正义。当于不信之人所不信境。
三藏教中尚有三文以明于我假实不同。更
互破立。显我不无。及后三教并明有我。是故
当知。不可无也。虽然许有不可定一意。欲并
存权实诸说以酬难者佛法无我故。知。任彼
各立其宗。方便教中三藏已多。况复三权
一实相对其名不一。何得一向云无我耶。故
知。有无无非佛法。三观心。三感教之时二。初
来意时方者方即处所如毗耶离等。二一总
下解释三。初总释二。初引论总立。数即一也。
实无者真空法中实无时数。故阴等三科妄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6c 页 T38-0726.png
法所不摄也。随下真空虽无随俗说有。故大
论第二云。问佛法中数时等法实无。阴界入
所不摄故何以言一时。答虽实无一时随世
俗说一时。无咎。义如向解。不通馀说。二言四
下牒名释义二。初牒名。二若通下释义二。初
依名汎解二。初释感教。一期教者始佛国终
嘱累名一期也。戒序者荆溪云。古梵网经经
初有序。春分四月以佛法无秋但分三时故
当四月。二若约下释得道。如苦忍一刹那者
既不出观无闻法义。藉于前闻得入见谛。此
以刹那而为一时。二今约下正示今意。世善
机发者世善人天善也。即是多时者荆溪云。
不同苦忍一刹那故。以有漏心时节长故。以
世间善其心杂故。下之三门亦复如是。故前
三门皆具四悉。唯第四门独论时也。又解下
即所未闻经佛为重说也。二二约下别释二。
初约教。荆溪云。法无别时必约实法以论一
时。破时颠倒者入空也。能分别等者出假也。
摄大乘下暹云。彼论第五曰。由本识能变异
作十一识。本识即是十一识种子。言十一识
者一身识。二身者识。三受者识。四应受识。五
正受识。六世识。七数识。八处识。九言说识。
此等识因言说熏习种子生。十自他差别识
因我见熏习种子生。十一善恶两道生死识因
有分熏习种子生。释曰。身识谓眼等五界。身
者识谓染污识。受者识谓意界。应受识谓色
等六外界。正受识谓六识。世识谓生死相续
不断。释曰。为明众生果报无始以来三世生
死相续不断故须立世识。数识谓从一乃至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7a 页 T38-0727.png
阿僧祇。释曰。为明众生果报有诸界多少不
同如四界六界十八界等故。须立数识摄一
切数。处识谓器世界。释曰。为明众生所居
如人天恶道有无量差别故须立处识摄一切
处。言说识谓见闻觉知各有多种。因此有无
量言说作事言说与见等更互相显示故须立
言说识摄一切言说。此十一识皆以分别为
因虚妄为果。荆溪云。若从分别数之与世以
辨识者数世事广。故属别教。况摄论中不明
小乘复少圆义。故此世数必属于别。今谓。离
真有妄加以分别。事广即别教义。故明一时
引彼数世。一即是数。时即是世。一时入一切
时等者长短唯心。故能相入。荆溪云。具如华
严刹那三世九世具足。况复七日对一劫耶。
华严十一切者暹云。旧经第二十五云。佛子
一切诸佛有十种巧妙方便。第六方便云。一
切诸佛能于一时皆悉分别知一切时不舍离
生平等正法。而一切时皆所不摄。非昼非夜
乃至云非时不离时而于无量时转法轮。未
曾暂息是为一切诸佛巧妙方便。今谓。疏通
举十意在第六以證一时。既理事融通。故属
圆义。二二下约味。三观心约三观。摄四教一
时如文。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一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 第 727b 页 T38-07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