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弟子品初¶
弟子品初¶ 第 608a 页

维摩经略疏卷第四(小卷十一)

天台沙门湛然略

* 弟子品初

此品次方便品来者。为破无为缘集成净佛
国之教。已如前说其意乃多非凡所测。今亦
略用三意通释此品。一正明此品来意。二略
释弟子义。三入文解释。

初意者大圣慈悲
欲令众生得不思议正报解脱法身依报净佛
国土。但以化物必在有缘。净名于此忍土与
物久结菩提胜业。悬知佛意先因托疾种种
说法。扶成解脱佛国之教。今复寝疾默念。意
在如来大慈垂问若顾命弟子必辞往昔被弹
之事。即得显成如来所说。今明来意略出五
重。一为显净名胜智。二为令四众舍小慕大。
三为扶成佛国。四为折伏二乘成生苏教。五
为印定成经。初意者若命弟子必述昔为辞。
大众若闻即于净名生莫测想弥加敬从。若
深信内发是则堪闻入室说净土之教。第二
意者證果声闻未能回心。如高原陆地不生
莲华。未入位者虽乐小乘闻被弹事必发大
心。如说大品时有未入位者。舍受持衣供养
如来即发大心。佛即放光仍为授记。亦通开
发四众大道利益无量。何者往昔弹斥闻者
不多。如呵波离止二比丘心得清净。如呵那
律止是万梵发菩提心。若至此席大众普闻
益乃无量。故须各述被弹之事。第三意者欲
显二乘昔日被呵与今当宗佛国意同。何以
弟子品初¶ 第 608b 页 T38-0608.png
知然。众生罪故不见净土。如身子自述净名
往昔破其执小之失。令各鄙小慕大。是则执
小之罪渐除。慕大之心冥发。今得预此座承
佛神力得闻此说。情同五百。因得入室闻不
思议。而灯王香积无动之土皆现目前。第四
意者如顿教初开。但有大机。小根垢重于其
无益。譬之如乳。三藏次兴。方便开三。小根之
徒因断见思隔凡成圣。即转乳成酪。次闻往
昔大士弹呵。乃至入室声振三千是则鄙小
慕大。信心渐转事等生苏。故法华云过是已
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若至大品变成熟苏。
入法华涅槃即成醍醐。是则重述所弹有成
生苏之由。问若五百各述显净名之德为入
室生苏之由者。此定属序非正说也。答若成
生苏岂专入室。或是尔前闻诸方等如央掘所
弹。或昔弹时或闻今重述。或至入室或至在
后说诸方等。如是等时皆成生苏。岂得定为
入室成生苏。之哢胤属序分耶。若以由苏哢
胤即是序者。入室为还庵园之由亦即成序。
第五意者净名往昔随物机动。随处弹呵即
便教谢。若不因命弟子岂得大众同闻。为如
来印定益正像末之四众也。问此弹声闻三
观四教各用其几。答具用三观。初弹从折空
入假观。用衍三教以弹三藏。二略释弟子义
即为九意。一略释弟子名义。二释十弟子。三
总对通心数。四别对十心数。五明庄严双树
六明生果报土。七明净佛国土。八约观心。九
明遣问前后。初意者夫师有匠成之能。学者
有资禀之德。资则舍父从师敬师如父。师之
弟子品初¶ 第 608c 页 T38-0608.png
谦让处资如弟。故夫子云回也处余如父余
也处回如弟。今身子之徒从佛受学即是师
资故名弟子。问佛是众生之慈父。一切众生
皆是佛子。故法华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
中众生悉是吾子。岂从夫子之所制立。答经
有二义自有依理立名。自有顺俗为目。如法
华云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我今成佛道
受法为法子。此即约理。世间出世间皆是父
子。若顺俗者即如夫子。寻弘教门顺俗无诤。
而心不违实法故依外义释名无咎。问若尔
俗人皆是何独声闻。答通论实尔别则不然。
俗人虽复时来受道既形居俗纲。事亲事君
岂能晨宵承奉常得资禀。菩萨常以利物为
怀。有机则赴不专佛边。声闻舍家为内眷属。
从闻生解事事资承。弟子之仪事理圆足。复
次声闻经中明五佛子。五种得果并不说菩
萨。是以弟子之名偏属声闻。若衍中多说菩
萨为佛子。今仍本约声闻经名为弟子。世多
信用故以标品。二释十弟子。诸经明十大弟
子次第多有不同。今还约此经以为次第。一
往与法华三根意同。唯迦旃延在富楼那后
异耳。但如来法王导三界。初开三藏必须辅
翼王。此十声闻互有所长。各掌一法助佛开
化。身子智慧。目连神足。大迦叶头陀苦行。善
吉空行无诤。富楼那辨才说法。迦旃延论义
往复。阿那律天眼。优婆离持律。罗睺密行。阿
难多闻。皆称第一。问若十德互长从长标称
者。如身子持衣带。目连尽其神力三千皆动。
而不能动身子之带。目连以事白佛。佛言佛
弟子品初¶ 第 609a 页 T38-0609.png
入禅定身子不知其名。身子入定目连不知
其名。若目连神足不长于身子。馀八未必各
有所长。答或是偏长或非偏长。何者形他未
必定有所长。就其十德自有偏长。故称第一。
但佛为法王所置法臣如世国臣。虽各诸能
而八座卿各有所掌。十大弟子虽各有所兼。
不可一人独当二事。故分十德各属一人。助
佛宣扬十种教门令物慕仰。故各称第一。随
彼根缘归心有在。虽各助宣终归一道。三总
对十心数者。毗昙偈云。想.欲.更乐.慧.念.思
及解脱.作意.于境界.三摩提.以痛。此通大
地扶于心王起一切数。如国十臣共辅一主。
若共行非法民皆造恶。共行正治民皆有善。
众生心王与通心数亦复如是。以此通心通
善恶故与王俱起无量善恶。复次王即是师
数即弟子。相扶善恶亦复如是。故文云弟子
众尘劳随意之所转。佛为法王弟子为臣共
化王数。若众生信受修行慧行即成见道诸
善心数。修习行行即成修道诸善心数。复次
十数即十法门能通入涅槃。初以十数为种
子。从此修习遂致成道。如合抱之树起于毫
末。今法王欲以半满之教化诸众生。先随乐
欲。故下文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今十
弟子各弘一法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随其
乐欲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法。何曾
不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馀数随起。虽
一数当名而实其十。

四别对者。想对富楼
那。以其想数偏强从想入道。是故弟子中说
法第一。何者成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其
弟子品初¶ 第 609b 页 T38-0609.png
用想数分明。故能分别名相。辨才无滞于说
法人中最为第一。诸有乐说法者皆师满愿。
何者佛德尊高无敢辄问。新学之徒各随所
好师而事之。故二比丘不敢问佛。是故十人
随用一数入道。于声闻中各称第一。对文一
一随其义便。准想说之。如今世人随其三学
各有所师。故云毗尼毗尼共等。是则发起如
来枯荣入道之教。欲数对大迦叶。以其欲数
偏强因此入道。何者一切善法欲为其本。迦
叶绝荣志乐山谷。是则因善欲心舍世恶欲。
其有乐头陀者即以师之。摄为眷属显发枯
荣头陀入道之教。更乐数对迦旃延。以其此
数偏强用之推获以为入道。何者问答往复
无有滞碍此数力也。馀如迦叶。慧数对身子。
以其此数入道故为转法轮之大将也。余如
迦叶。念数对波离。其用念数持律入道。何者
造缘忆持名之为念。对缘诠量而无忘失。持
律之上此数力也。馀如迦叶。思数对罗云。以
其思数偏利密行入道。何者行阴是思。思数
若利修诸戒行。覆藏功德密行之上。馀如迦
叶。解脱数对善吉。以其此数偏利用为入道。
故无诤三昧萧然独脱不与物竞。馀如迦叶。
作意数对那律。以其忆数偏利。因其失眼佛
令起此数修天眼入道。何者夫修天眼。必须
住心缘境取日月光明。方发天眼通也。馀如
迦叶。三摩提数对目连。以其定数偏利修此
入道。何者凡夫皆有此数。若无定者平地颠
坠。以众生不能修习故不得深定。馀如迦叶。
痛数对阿难。以其受数偏利以听受入道。何
弟子品初¶ 第 609c 页 T38-0609.png
者受数四卷称之为痛。杂心为受。今通言
受。受以领纳为义。故此数分明领持佛法。
如完器盛水。馀如迦叶。五明双树者。上虽
明枯荣语少义隐。是十弟子共辅如来。庄
严半满引物见性住大涅槃。即双树间涅槃
义也。三藏无常破常四倒。庄严四枯引接众
生。一一数中四悉摄物。随其善巧辅佛法王。
成半字教利益一切。若一人四悉十人即有
四十庄严。乃至五百即有二千庄严四枯也。
问若十人对十数五百如何答。法王所说必
有所以。今既未见五百所传不可妄拟。今寻
义理聊为解释。一数有十十数即百。束对五
根五百数。又大经五百各说身因皆是半字。
四枯入道。次明对十数法门辅佛弘于满字
四荣。众生不堪以方便力设四枯之教。是十
弟子皆是法身内秘外现。如来既托生王宫
弟子亦随缘应出。如来树下觉道。弟子皆聪
明利智为外道师。故法华云我本著邪见为
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所以为
其师者调伏为易。如来成道悉来归命受习
四枯。师主既降学徒风靡。过是已后心相体
信入出无难。是故净名呵诸二乘令欣大弃
小。故示居不及之砧受弹呵之槌。共熟物器
令成大事。显于如来方便。密教众生皆耻小
慕大开佛知见。得常乐我净入满字法门。皆
由弟子以十数法门助成佛事。五味之义委
在法华。非此正意不具明也。又大经明庄严
四荣。应具标十人。但取六者为对破六师毁
坏双树故也。何者一切众生皆有王数。即三
弟子品初¶ 第 610a 页 T38-0610.png
佛性义。王即正因慧即了因。馀数缘因佛性
宛然。烦恼数覆不能得发。是故如来共十弟
子槌砧扣发成生熟苏。令入满字开佛知见
显三佛性入秘密藏。今以弟子对数如来为
王成半满益。其义冷然。自古及今不明此义。
岂知命弟子意在扶成不思议解脱之教。六
明生果报土者。十大弟子用此十门助严双
树。若所化众生成就四枯入无馀时生有馀
土。是人根钝以于佛道纡回。今对净名转入
四荣。若至法华开佛知见得无生忍。舍报即
生果报净土。为卢舍那眷属。唯闻圆教心心
寂灭自然流入。七明净佛国土者。此十弟子
用十法门庄严双树。即是成就众生净佛国
土。至法华经为佛授记。后成佛时所化皆住
十种法门修枯荣因净佛国土。成佛之时如
是众生各生其国。若齐此教只是呵啧声闻。
赞诸菩萨住不思议净佛国土。二乘永绝。根
败无堪。是故迦叶声振三千。今取法华意望
授身子等记。即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言少
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理而推之净名呵折
皆为二乘。展转皆成净国之因。是则弟子重
述扶成佛国品。其意宛然。自古及今谁知之
也。八明观心者。今案前解亦是观心。何以故。
行人王数即是师资。但众生日夜常生无量
邪正诸法皆由王数。是故行人须善此意。若
勤修习思惟分别发半满智。自行化他即同
身子庄严双树。如是一一皆约心数行成化
物。行显由心。若能谛观心性即见佛性。住大
涅槃即同如来庄严双树。若观行心明见于
弟子品初¶ 第 610b 页 T38-0610.png
心。王即法王数即弟子。庄严双树犹如目前。
观心语密疏岂尽心。九料简问疾前后。问如
来何不先遣菩萨。答菩萨若各述不堪声闻
望崖则失五百法门。若先命声闻声闻各述
则五百法门皆印成经。次遣菩萨即得具述
昔说法门。问若劣为始应前遣阿难。答互有
所掌先遣无咎。

尔时下三入文解释文为二。
一净名默念二如来遣问。初为二。一自念寝
疾二念佛垂旨。初文者净名位居等觉当有
何疾。今自念者正欲托兹起教利生故也。自
念是解脱知见法身。住等觉三德之位。寝表
般若。疾表解脱。床表法身。此不纵不横如世
伊字。所以然者。法身即是自性清净心。隐名
如来藏显名法身。即是真性解脱。寝表般若。
如人寝息息诸劳烦及诸事业。大经云谁得
安稳眠。所谓诸佛是。常观空三昧身心寂不
动。今以般若观空修因已圆诸行休息。本净
理显故约寝明般若。即实慧解脱。疾表解脱
者。般若与真性理合。即有无缘大悲不舍众
生。慈悲熏身故能方便现疾。大经云调伏众
生之处名为解脱。以众生疾故净名亦疾。善
巧和光不同其尘。即是方便净解脱。问净名
何以自念寝疾。答寝既是法身般若。大悲示
同众生缘缚之疾。事既未彰内怀不畅。故寄
自念。

世尊大慈宁不垂悯者。二念佛垂问。
我今居因尚悲众生欲拔三种缘集之苦。而
自现疾。如来果地无缘大慈常欲与物大涅
槃乐。复甚于我。宁不垂悯。若遣参问便得自
述疾怀。此意若彰则三种缘集众生因果之
弟子品初¶ 第 610c 页 T38-0610.png
患皆愈。此段众生疾愈净名又愈。岂非如来
大慈普覆。

佛知下二如来遣问文为二。一
佛知心念二正遣问。初言佛知其意者。佛以
寂照之智悬鉴托疾之怀。无缘大悲为众生
疾。智人知智如蛇知蛇。告舍利下二佛遣问
为二。初命十弟子次命五百。初命身子文为
二。一佛命二奉辞。初先命者。身子是佛左面
侍者。以声闻众中名高德重内外敬揖。净名
虽复在家精通佛法。神解辨才难为酬对。故
先命之。但身子因缘甚多难可具说。今略言
之。托胎已来聪智过人。欲化一切聪明外道
皆先为弟子。后值佛出家成罗汉者。引一切
聪明外道为佛弟子显四枯之教。今为所呵
默然不对者。欲令四枯之徒内心鄙折慕仰
四荣智慧之教。至说摩诃般若前对身子说
者。令诸声闻信解满字四荣之智。至法华中
先对身子开佛知见。八部四众皆开佛知见
欢喜称叹。而说偈曰。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
记。我等亦如是必当得作佛。是则悉悟四荣
真解。故大经师子吼菩萨问佛。何人能庄严
娑罗双树。佛答大智舍利弗即其人也。有云
法华是无常之教。身子佛未涅槃三月已取
灭度。既不闻涅槃双树之教。如何得云堪庄
严双树。当知法华授八部四众记。即双树义
显。此探取法华意耳。以是因缘佛遣问疾。

舍利弗下二身子奉辞不堪文为四。一奉辞不
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不堪之事。四结成
不堪。初文者往昔被弹不识其言。故不堪奉
命往问疾也。

所以者何至树下二述不堪之
弟子品初¶ 第 611a 页 T38-0611.png
由。由于林中宴坐树下。宴坐者有云缩止如
龟藏六。缩止六识六尘魔不能恼故言缩止。
今明宴之言安。安住根本净禅乃至灭定。息
外劳累似涅槃。法安置心中身證想受灭故
言宴坐。

时维摩下三正述不堪文为三。初
总呵二别示真宴坐三结成印定。初总呵。言
不必是坐为宴坐者。此不全非欲。讥其僻处
非究竟耳。身子作何等宴坐而为所呵。将下
文望此。多是三藏半字诸禅灭尽定也。既不
能趣满字宴坐。入诸禅灭定则有六失。故呵
言不必。不必只是不了之言。若不思议即是
必也。毗昙明。灭尽不相应行来。补处有十三
种入灭定。成论明空心二处灭。今明三藏三
乘入灭受想。五处不同。一者根本通明净禅。
二依八背舍观禅。三依九次第定练禅。四依
师子奋迅薰禅。五依超越修禅。初出大集。
后四出大品。此是南岳所出。一依根本净禅
者。通明观发得。初禅观色如沫二禅如云三
禅如影四禅如镜像。次灭色取空一心缘空
乃至非想。虽无粗烦恼而成就十种细法。犹
是烦恼生死。佛弟子知非圣法即能灭之。亦
灭能灭之心。心数法灭故言灭受想定。次明
背舍者。观内外身不净白骨流光入初背舍。
二胜处灭初禅惑入二禅。三四胜处二禅惑
灭。尔时已来无沫云镜像之色也。但观净色
入三禅。缘净故净。练八色流光灭三禅惑成
四禅四胜处八一切处。

若灭色缘空乃至非
想。亦知非想犹有四阴十种细惑。深观离著
进修灭受想。若皆灭受诸心数法身證受想
弟子品初¶ 第 611b 页 T38-0611.png
灭。即是灭受想背舍在因名背舍。若发无漏
非想惑尽。尔时背舍转名解脱。若因中说果
亦名解脱。果中说因亦名背舍。而今不得名
解脱者。阿那含人依八背舍得入九次第定。
犹不得名解脱。若是解脱应是罗汉。何得犹
是身證那含。约背舍入者小胜通明。三依九
次第定者。前背舍虽入灭定作意要期。非是
任运。今练背舍始从初禅次第而入。乃至非
想。任运入于灭定则为易。但出时如睡觉耳。
四依师子奋迅者。向依练禅但次第入。今明
非但次第入至灭定。无间从灭定起次第出
非想乃至初禅。定力愈胜。五依超越者。上虽
入出自在无间。未能超入超出。今此超禅能
于不用处超入灭定。乃至初禅超入灭定。具
如大品。此如黄师子之所超也。是名善入出
住出生百千三昧。此定功力最大。今约此五
明五味者。净禅如乳.背舍如酪.九定如生苏.
奋迅如熟苏.超越如醍醐。超禅能具愿智无
诤三昧四辨三明六通十八变化等功德。于
诸禅中最为极顶。乃至于诸禅中超越。出入
皆名顶也。问何以根本净上更有四种之别。
答如世治皮。通明如水渍。背舍如乱毛。九定
如入恼。奋迅如火薰。超越如柔熟。此与数家
解薰练不同料简(云云)。罗汉若得超越名摩诃
那伽。心调柔软三乘事定齐此为极。身子林
中游此诸禅息诸劳累。以不依佛慧起此诸
禅。故呵言不必。所以然者身子所得非是满
字九种大禅深禅定窟。故言不必。

夫宴坐
下二别示真宴坐。而不思议六种宴坐即有
弟子品初¶ 第 611c 页 T38-0611.png
三双。一约体用.二约法心.三约因果。初中为
二。初约体云。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身
子不以趣佛慧入上诸禅。必静处端身敛念
方得入定。则于欲界现身意相。身如木石即
是现身。心如死灰要期出入即是现意。且复
使物敬惊异。何灭之有。真宴坐者以趣佛慧。
于九大禅及二乘定随意即入。是名不于三
界现身意也。故下文云。在欲而行禅令魔心
愦乱。不端身不运想名不现身意。身意同世
不乖灭定。虽入灭定不妨威仪。即无出入动
念之过。又免三界现相之失。即真宴坐。是不
思议真宴坐也。复次法身菩萨于法性身入
诸禅定。不于三界而现身意。是真宴坐。若理
论众生皆是灭定。而身子不知。若就事明法
性身中定无三界身入。身子犹有三界身意。
岂得称真宴坐。故默然也。是讥不知真宴坐
体。故示之耳。若修一心三观是趣佛慧起六
种宴坐也。

不起至宴坐次示不思议用。讥
其灭定无用。以声闻入定不能现四威仪。如
迦叶入定无所施用。至弥勒出方乃现变。故
知二乘入定自他无益无用。由其无体。不思
议定有体有用。故能不起灭定。现十界威仪。
如修罗琴随人吐韵。菩萨随机十方现形出
没自在。汝何不以誓愿薰定。使物机感现诸
威仪。良由不见真性及无愿波罗蜜也。无用
之定物所不重。故呵言不必。复次法性之身
以趣佛慧入诸灭定。能于三界现十界四仪。
一切诸法无不示现。是为究竟真宴坐也。

不舍下二法心一双。呵其法心之拙。故言不
弟子品初¶ 第 612a 页 T38-0612.png
必。初约法呵者。身子出真方同凡事。若不舍
诸禅何得要期出定。即是舍道法方同凡法。
应知二法不得相舍。何者但如菩萨。以趣佛
慧二法无别。岂舍道法更入道法。行于非道
通达佛道。若不能通达何谓为道。四教各有
二行道法。现凡夫事者。谓三业善不善事。如
言虽为白衣等二十九事及无量方便。法身
常在三昧能遍同凡事。即于凡身入王三昧。
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以此引物入不思议解
脱佛之净土即是究竟真宴坐也。以此讥其
道法之拙。故呵云不必。

心不至宴坐次约
心为呵。言不住者身子入定住内出散在外。
缘理禅住内缘净禅在外。入灭定住内出灭
定在外。是则心依内外入出动散。何名宴寂。
故呵云不必。菩萨以趣佛慧观中道法性。尚
不见涅槃生死内外可住可在。何有灭定出
散内外可住可在。有二边散非真宴坐。故言
不必。今菩萨冥心法性不乱不味。即不思议
真宴坐也。

于诸见下三一双约因果。示是
真宴坐斥其非真。初言于诸见不动者。讥其
因僻非真宴坐。诸见不动即是因中真宴坐
也。今应四句分别。自有见动不修道品。有不
动不修。有动而修。有不动而修。动不修者如
诸外道。舍有取无乃至非有非无。六十二见
如避虚空。虽舍诸见欲取涅槃。而不知修三
十七品。故佛于须跋经中作师子吼。以其无
八正道故决定无沙门四果。不动不修者。外
人起见言是事实馀妄语冰执不移如取虚空。
亦不修道品。动而修者三藏二乘。知身边污
弟子品初¶ 第 612b 页 T38-0612.png
秽颠倒因缘无常流动。动此流动故名为动。
修道品者。观破身边五阴修四枯念处等。成
煖顶忍入见思无漏。故大经云煖法观者七
十三人我弟子有。外道则无。身子及诸二乘
皆然。故呵言不必。不动修者菩萨了知六十
二见即是菩提不取不舍。故言不动。修道品
者。观污秽阴修念处。时观色性非垢非净.受
非苦乐。心非常无常.想行非我无我。此是别
观四念处。故仁王云法性色受想行识。菩萨
以趣佛慧观法性色即毕竟净。观法性受即
涅槃乐。观法性心即法身。观法性想行即八
自在我。即以不动修荣念处。于中勤策是四
正勤。乃至安稳道中行即八正道。即为不思
议究竟真宴也。此讥其于诸见动而修道品。
宴坐之拙也。

不断至宴坐次约果明真宴坐。以讥身子取灭
定果之僻。身子初值頞鞞得见谛已。或七日
或十五日正使皆尽。名断烦恼入有馀般。身
智俱尽入无馀般。此亦四句。一不断不入。是
凡夫三藏菩萨。二断而入。是无学人。三断而
不入。即通别菩萨。四不断而入。即圆菩萨。故
淫怒痴性即是解脱。贪恚痴性具一切法。即
烦恼不可断也。则是不灭痴爱起于明脱。若
身子等断惑入般如破壁得出。怖畏生死不
能用烦恼而作佛事。菩萨以趣佛慧不断而
入。如得通者壁不能碍。是则还用烦恼以为
佛事。是名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他解烦恼是
空故不须断。若尔须弥入芥无芥可入。芥子
既空即是须弥入空不入芥子。有如是过。若
弟子品初¶ 第 612c 页 T38-0612.png
烦恼宛然不破不动得入涅槃者。芥子性非
大非小。小不妨大能容须弥之大。须弥性非
大非小。大不妨小能入芥子之小。虽云能入
本处不动。若言不入而实入芥。不可思议。不
断烦恼而入涅槃。若能如是是真宴坐。此斥
身子断入非真宴坐云不必也。

若能如是坐
者。佛所印可三结成真宴坐义。若身子能趣
佛慧此之六种即是究竟宴坐。为佛所印。岂
敢呵弹言不必也时我下四结成不堪。闻
是语默然者。不解六义弹呵对显不必之意。
不解如聋。不能加报如哑。其既如是岂堪传
旨。故云不任诣彼问疾。若作此格与华严座
聋哑何殊。理而论之折二乘无学慧业引入
不思议解脱。令生果报净土又成净国之因。
问身子即智慧而用定呵。目连禅定用说法
呵。此意云何。答经云非禅不慧非慧不禅。远
师禅经序云。禅无智无以深其寂。智无禅无
以穷其照。身子若有深禅可得大智。禅既不
远智亦不长。故用弹呵。兼得智也。下文云。以
趣佛慧起于宴坐。既不依佛慧宴坐。被于四
荣之折意在此也。若目连深修禅定能得神
通。何得神通差机说法。说法既谬。当知定浅。
神通所鉴用亦不深。故用定呵意在于此。下
八人广如法华疏。今略明耳。

*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二

* 弟子品之二

佛告大目揵连次命目连文为二。一佛命问
疾二奉辞不堪。所以次命者身子既辞不堪。
目连禅定第一是以次命。目连姓也名俱律
弟子品初¶ 第 613a 页 T38-0613.png
陀。父母无子从树乞得仍以为名。文殊问经
翻莱茯根。父母好食以标子名。真谛三藏翻
云胡豆。上古仙人好食于此仍以为姓。乃至
为显枯荣深求其致。具前五种利益之义。具
如身子章初。

目连白佛下二奉辞不堪。文为
四。一奉辞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被弹
之事.四结成不堪。初文者昔为居士说法遂
被弹呵。尔时莫知所对岂堪传如来旨而往
问也。

所以至说法二明不堪之由。由于里巷
为居士说法。里巷只是小曲之路。或表曲经
所断之理非大直道。居士义如前。为说法者。
有师言为说戒善。今恐不然。戒善是人天乘
非谛理入道。目连多说折空入道。何以得
知。类呵诸声闻皆半满相对。又寻下呵文则
应尔也。

时维摩下三正述被呵之事文为三。
一总呵.二别呵.三闻法得益。一总呵云不当
如仁者所说。若用去声即是不当法相根缘。
有三不当。一不当法相.二不当根缘.三不当
佛心。初不当法相者。法相即空那说破折。此
乖法相不当道理。二不当根缘者。大乘根缘
须说大法。无以秽食置于宝器。非唯不得大
道又失小益。是为不当根缘。三不当佛意者。
佛本意为大事因缘。其不获已而用小接。今
对大机即应说大。何忽以小化于大根。此不
当佛心。总此三意弹呵故云不当如仁者所
说。良以目连禅定力浅法相不明。如水不澄
清珠相不现。又小定观根不知利钝。致有漏
机之失。

夫说下二别呵文为三。是用衍门
三教别破目连三不当也。此有三双。一者外
弟子品初¶ 第 613b 页 T38-0613.png
如法相说内如法相解。是用通教即空斥不
即空。破其说法不当道理。二外当了根缘内
善知见得无挂碍。是用别教破不当根缘不
得四无碍也。三外慈念众生内念报佛恩。是
用圆教破不当佛心。能用三教说法即是如法
相说目连不以此三为居士说。故折其说三
藏之非。令依衍三如法相说。初文为二。一当
如法说。二当如法解。初文为三。一标章总劝.
二别说.三结。初总劝者当依衍门体法三空
如法而说。

法无下二别明体法三空。破其
用折三空之失。即为三。初四番明衍门生空
破折生空。次八番明体法法空破折法法空。
三七番并六句明平等空破三藏平等空。须
略分别三空不同。三藏三空者彼教明。五阴
成人即阴离阴求人不得。名众生空。折五阴
空名为法空。故阿含云。谁老死是老死二俱
邪见。无谁老死名众生空。无是老死名为法
空。依毗昙门但明生空。成论空门具明三空。
有师解平等空云。若有人法不名平等。无人
法殊即是平等。平等即空名平等空。今研此
语若其平等即平等空者。亦应生法即生法
空。若直生法非生法空。要破生法名生法空
者。亦要破平等方名平等空。若止作二空平
等属法。法语通漫无所不收。故大论云法无
上涅槃。是故涅槃空犹是法空。虽复二三皆
是折假名为拙度。破拙用巧为说体空。今以
譬显折体之殊。如实拳指镜像拳指。具如玄
义。智人体知镜像无拳无指无空。不须破折
方知无空。此之三法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不
弟子品初¶ 第 613c 页 T38-0613.png
在内外中间。亦不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言语道断无说无示。法相如是岂可说乎。若
三藏三空前二是方便。平等空方始是真。若
衍教三空即真入中。若通教三空同得见真。
上根利智虽禀通教见空不空。即见佛性。今
净名用体破折。故言不当如仁者所说。


无下初四番。明体法入众生空即入中道。问
生空何得入中。答大品明一切法趣我见等。
大经明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此明
六十二见是如来种。今言法者即无明心具
一切法。故下文云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
生净。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
世间中无不从心造。约此以明一切法也。法
无众生离众生垢故者。今为三解。一约理性。
二约实慧。三约方便慧。此去说离一切观行
例依此三。皆须得意。一约理性者。心及诸法
即是法性。法性本净毕竟无所有。何有众生。
若无众生即无众生垢。是则自性清净心不
为惑染故名为离。下文云如优婆离以心相
得解脱。时宁有垢不。众生无垢亦复如是。胜
天王云自相空故自相离故。二约实慧者若
法即法性法性无众生妄计有众生故有十六。
六十二等见.烦恼垢。若了知法性毕竟无众
生即离如上诸见之垢。故名离众生垢。三约
方便慧者。若实慧与理合能无众生而现众
生。能令众生离众生垢。此即三种解脱。不纵
不横如世伊字。此众生空岂可同彼声闻所
辨。下去皆有此意。无非观心故不须更作观
心解也。

法无至断故。即阴离阴求我叵得
弟子品初¶ 第 614a 页 T38-0614.png
我见即灭。方离一切见烦恼垢是体法我空
也。一约理者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法性本来
非我非无我。是真无我。法性尚无何处有我。
即是自性离我垢。二实慧者若法性无我有
我垢者。良以不知真无我义。若能体知法性
无我。一切属见诸垢自离故言离我垢也。三
方便慧及结成三脱类前可知。

法无寿命离
生死故者。一理解者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法
性何得有妄报寿命。若无寿命即无生死故
言离生死也。二实慧者。法即法性。如是了知
即不见寿命得离生死。三方便及以三脱并
类前作。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者。若约事解
前际是生死后际是涅槃约理者。心及诸法
即是法性何有生死涅槃前后。若法性非二
法者。即是中道佛性。岂有前后。即以本无目
之为断。次实慧者良以无明不了妄计谓有。
若体法即法性不同凡夫生死。不同二乘涅
槃。故云前后际断。三方便慧乃至三脱同前。

法常下次八番明体法入法空。法常寂然
灭诸相故者。若约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
名常寂然。即大涅槃不可复灭。而言灭诸相
者。法性之理本无起相。此约性灭故言灭也。
若约实慧者体达寂然之理。则妄想诸相自
然灭也。三约方便乃至三脱如前。法离于相
无所缘故者。若约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
本无十相故言离相。若无相境不为妄念智
识所缘。约实慧者若了知法性自性离相。则
妄念自息无所缘念。三理智合则有方便乃
至三脱如前。法无名字言语断故者。若约理
弟子品初¶ 第 614b 页 T38-0614.png
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本不可说名言语断。
约实慧者了达法性理即无言说。故名言语
断也。三理智合则有方便乃至成三脱类前。
法无有说离觉观者。若约理解心及诸法即
是法性。本来无说何有觉观。若约实慧达法
性无说。则攀缘觉观任运不起故言离也。三
理智合乃至三脱可知。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者。约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无形无质无
有相貌。不可分别犹如虚空。若约实慧通达
法性不见相貌心如虚空。三理智合乃至三
脱可知。法无戏论毕竟空故者。约理解心及
诸法即是法性。本无爱见。戏论之法毕竟空
也。若实慧者达法性无戏论。即毕竟空寂。三
理智合成三脱可知。法无有我离我所者。理
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本来无我何有我所。
自性离故。若实慧者了达法性无我。即离一
切所有爱著。三理智合乃至三脱比前。法无
分别离诸识故者。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
本无分别。性非六七八识故也。约实慧者达
法性无分别理。即离诸识生死缘起。三理智
合乃至三脱可知。法无下三七番及诸句似
平等空及法空也。法无有比无相待者约理
明。心及诸法即是法性。如大品云。菩萨行般
若时不见出法性外有法。既其无法何所比
并。即是绝待。问若言法无有比是绝待者。只
以待比说无比岂得绝耶。答若以有待之心
分别不待亦计为待。若法性无心则一切有
待皆是无待。约实慧者通达法性更无法可
比。相待之惑自然而灭。三理智合方便无滞
弟子品初¶ 第 614c 页 T38-0614.png
乃至成三脱可知。今以无待对平等空者。相
待之惑既细。乃至平等之理犹有所存。若能
绝待即无待不待。故平等法亦是空也。但三
藏明平等空只是偏真待。何由绝。今明法性
无比。智障心灭乃是真绝待义。法不属因不
在缘故者。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本非六
因不在四缘亦非十二因缘流转。但六因有
所作因四缘有增上缘与相待意同。故属平
等空之所破。实慧者若了法性非六因四缘
及十二因缘。例皆悉灭。三理智合乃至三脱
可知。法同法性入诸法故者。理解心及诸法
即是法性故言同也。一切法中悉有安乐性
一法入一切法。一切法入一法故云入诸法
也。实慧者通达法性即是智慧入一切法无
非法性。三理智合乃至三脱可知。法随于如
无所随故者。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法不
乖如故言法随于如。法即法性法性即如。无
能所之异故言无所随也。实慧者通达法性
如如不异。即不见有能观之智而异于如。故
云无所随也。三理智合乃至三脱可知。法住
实际诸边不动故者。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
性。法性即是实际异名。若法依法性即住实
际。实际非边故无四边二边之动。约实慧者
其能通达住实际者。不为四边二边邪见所
动。三理智合乃至三脱可知。法无动摇不
依六尘故者。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不依
六尘。实慧者若达法性即六根永净。不染六
尘。三理智合乃至三脱可知。法无去来常不
住故者。约理解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无来无
弟子品初¶ 第 615a 页 T38-0615.png
去则无所住。实慧者通达法性无去无来。即
不住生死涅槃。三理智合乃至三脱可知。


顺空随无相应无作。若声闻经明三三昧约
十六行。衍门明义同缘实相。随顺应化。三名
虽异同一实相。若约理解三三昧者如思益
云。一切众生即是灭定无三差别。自有约实
慧明三三昧。即是复宗明义。自有约应用论
三三昧。虽顺相有作而于内心不违实法。即
是三种解脱准上。

法离好丑者。若理解心及
诸法即是法性。无涅槃之好无生死之丑。若
实慧者通达法性即无好丑。离生死可憎涅
槃可爱之异。三理智合乃至三脱准上。法无
增损者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无生死之增无
涅槃之损。实慧及理智合成三脱类前。法无
生灭者。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本自不生今则
无灭。法无所归者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更何
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者。心及诸法即是
法性。过妄六根非根摄故。法无高下者。心及
诸法即是法性。尚无种智涅槃之高。岂是烦
恼生死之下。法常住不动者。心及诸法即是
法性。常恒无变故言不动。法离一切观行者。
心及诸法即是法性。本无观行自性离故从
无生灭。下六句皆应约实慧及理智合成方
便慧为三脱之义。准上可知。问何得句句三
释悉具三脱。答大经百句解脱华严微尘解
脱法华一切解脱今数十句何足为多若不句
句辨即句句纵横岂得同首罗三目世之伊字
异三藏耶。

唯大至说乎。三明结破。既不能
如净名如法相说。而用三乘之法为诸居士
弟子品初¶ 第 615b 页 T38-0615.png
宣说。违大法相故呵云不当如仁者所说。问
法性不可说净名何得有说。答下文云。无离
文字说解脱相。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解脱者
即诸法也。净名用四悉檀善巧无说而说。即
是如法相说。

夫说下二明不能如法相解文
为二。一正弹不解二借幻为譬。初言夫说法
者无说无示者。此即是如法相解。真如法相
无人无我。谁是说者。若无说者即无可示。无
说者即如大经四不可说。无示者即无四理
可示。故法华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
馀众生类无有能得解。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者。若如法相解。非但无能说之人亦无听法
之者。既无听者谁闻谁得。无闻即无四门闻
于四说。无得即无四理之可證也。若目连不
能如此体达。即是计有师资能所。岂得是如
法相解。

譬如至说法次譬者。菩萨入如幻
三昧了知。说听皆知幻人。虽知不实而有所
说。即是知四不可说。悉檀赴缘示物四理。理
亦如幻。故大品云设便有法过涅槃者。我亦
说之如梦幻也。人譬听众从无明幻师而有。
是则不有而有。虽有所听即是幻听无闻无
得。目连若入如幻三昧而说。可是如法相解。
既不能尔即是不如法相解。何能如法相说。
故呵云不当如仁者所说。意在此也。

当了下
二呵说法不契根缘。此不解别教无入假观。
不得道种智法眼知病识药随病授药。文为
二。一呵不知根。二呵于知见有滞。初云当了
众生根有利钝者。目连或念。如来亦说此法
何得见呵。净名知念即以斥云。如来知根故
弟子品初¶ 第 615c 页 T38-0615.png
于声闻经中说此折空。今居士根利何得以
拙度而说法乎。故说体空以逗于彼。善于知
见无所挂碍。次斥其知见有滞。无种智法眼
故说法有滞。今净名通达别教得道种智。故
知法无碍。得法眼故见法。无碍故能知病识
药随病授药。以四无碍赴机无滞。

以大下
三呵说法运心不称佛意。此由不解圆教大
乘。故呵言不当如仁者所说。文为二。一当起
大悲心二念报佛恩。初云付大悲心赞于大
乘者。悲能拔苦。若小悲说小拔界内苦。大悲
说大拔内外苦。令得不思议解脱住大涅槃。
念报至说法次报佛恩。目连因佛而得解脱。
应报佛恩。应度众生绍三宝种。今说小乘无
常入空令居士断结入灭。即是断三宝种岂
名报恩。若圆教深观一切诸法开佛知见。即
是三脱三德三宝不纵不横。开真解心心心
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是为不断三宝之
种即真报佛恩称会佛心。

维摩至菩提心三
居士得益。净名既能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契
于大机。则八百居士皆发大心。

我无至问
疾大段第四结辞不堪。目连自惟。既无三教
之辨致昔被呵。今岂堪传佛旨往问疾也。

*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二

* 弟子品之三

佛告大迦叶三命大迦叶文为二。一佛命问
疾二奉辞不堪。所以次命者于声闻中头陀
第一。迦叶是姓此翻为龟。即以姓为名如目
连也。所言大者或因智大德大心大。故称大
迦叶。所以然者。其是大辟支根性出无佛世
弟子品初¶ 第 616a 页 T38-0616.png
亦能独觉成辟支迦罗。今既值佛堕声闻数。
故就其智慧胜利故称大也。从德以受大者。
是人头陀苦行第一。其德重大故称为大。或
因心以受大者。声闻弟子中慈悲心大故名大
也。有言是僧上座知众事故名大迦叶。若深
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种利益之义。大旨同前。

迦叶白佛下二奉辞不堪文为四。一奉辞
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不堪之事。四结
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舍富从贫被弹无
答。故不堪传佛旨往问疾也。

所以至行乞
二述不堪之由。由乞食也。乞食者即十二头
陀之一。释十二头陀义有三意。一约半字事
理。二约满字事理。三约观心。具出文繁略之
不述。有师云小乘见理名之为贫。今难之。若
言贫里是小乘者。善吉从富应是大乘。既非
大乘此义便坏。今依观解约有空两门。迦叶
有门入道。有门局狭名之为贫。善吉空门入
道。空门宽广名之为富。虽有空之殊同是三
藏非关大乘。故成论往往斥于毗昙意在此
也。恐人谬作观行。消经故须比斥。此非经正
义故不须执也。今言于贫里行乞有二意。一
为利他二为自行。一利他者其有慈悲之心
见贫穷者持钵往福。使现转报来生免苦。又
众生不苦不求涅槃。既遭贫苦必易化度。故
须往也。富者著乐会不从化。徒往唤扰于理
无益。二为自行者。富家门阁重深求苦难及
必稽时废业。从贫则易不致所妨。又贫者报
劣饮食必粗不生心著。富者丰足食必甘美。
或起习染乖头陀行。非为物轨。是则情有偏
弟子品初¶ 第 616b 页 T38-0616.png
存致被弹斥。不堪之由良有以也。

时维摩
下三正述被弹之事文为三。一总呵。二别呵。
三揖敬。初总呵云。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者。声
闻之中最有慈悲。如来所叹命共同坐。但小
乘慈悲而不圆普。利他不等舍富从贫。大士
呵者佛制头陀令次第乞。今舍富从贫乖于
佛旨。若以拔贫现苦令未来乐者。富复耽欲
而不知修。将堕深坑。何不往化令后相续。若
置而不化何谓等慈。若言为解脱因者。应贫
富等度。度既不等岂成圆普。若谓贫人厌苦
易度。易度本关福慧。何必贫苦。若自行为易
何得惜小时之化而令富者失利。纵留神化
富亦何妨于自行。若舍道法往贫亦应往富。
若舍道法往富妨行往贫亦妨。既二俱有妨
何得舍一往一。且复于法等者于食亦等。若
美不美皆悉平等若法食不等。所有诸行悉皆
不等。是故呵言有慈悲心而不能普。今时观
行分卫之人当依净名之说。

迦叶下二别呵
文为四。一呵乞食心非二呵入聚心非三示
正食法。四结劝。初文又四。一约小乘證灭破。
二约知苦破。三约断集破。四约修道破。问若
约四谛破心非者。应前对苦破何得对灭。答
迦叶證有馀般行乞。心非故前约灭。次破其
昔心所契今事果乖心。故约馀三谛破也。住
平等法应。次行乞食者初破未得平等灭理。
涉事去取致乖次乞之法。菩萨若得本有灭
谛平等之理。即心行平等由如虚空。于善不
善等以慈即于贫富心无去取。能次第求。大
品明须菩提白佛次第心中应行般若不。佛
弟子品初¶ 第 616c 页 T38-0616.png
答常不离萨婆若心。为行生修即是住平等
法。而能次第行生修也。即是理中次第求于
法喜禅悦。由本垂迹故涉事行乞。由迹显本
故行平等。若迦叶破八邪入八脱。但得小乘
法喜禅悦。此即舍邪取正。何得名为次第求
于法喜禅悦。菩萨虽知法性真灭平等。能不
舍八邪入八解脱。即是次第求于大乘法喜
禅悦。何者以萨婆若心从凡夫禅悦入世间
诸定。又入二乘出世间定。又入菩萨上上诸
禅。皆摩诃衍。以不可得故于一一禅。皆有一
心三智故得真法喜。皆有三谛三昧故得真
禅悦。故云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是为菩萨
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法华云善能次第集
诸善法。故菩萨行头陀时大悲平等心如虚
空。不观贫富心无去取。依分卫法次第行乞。
迦叶内心不得无缘大慈。不住本有灭谛真
平等法。故不能于邪正诸禅次第得大乘法
喜禅悦。唯住偏真灭谛弃舍生死。故涉事行
乞。心有去取舍富从贫。净名呵之意在此也。
为不食故应行乞食。二约知苦破者。只以苦
谛是阴入身。故须乞食以资性命。若迦叶无
为破此苦谛。以求涅槃不食之法。故须乞
食资身行道。若发无漏因入无馀同如虚空。
即是不食。若在学地虽发无漏结既未尽。不
食之因未成。可许为不食故应行乞食。迦叶
结漏已尽食因已亡。若为不食但七日不食
即入无馀。即无饭食之患。犹日日乞食意欲
何之。若为利生令得不食而行乞者。不应舍
富及入无馀。若菩萨观苦为不食故而行乞
弟子品初¶ 第 617a 页 T38-0617.png
者。欲破界内外生死之食求大涅槃无食三
昧。故须乞食资身修不食之因。此则无过。若
为化众生令得不食之果。贫富俱往化世乞
食。终不灰灭入不食之涅槃。此皆观心不须
更作。

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三约断集破者。集
是烦恼和合随其受报。即须四食无迦叶
断集本破此和合。故求抟食资身观行。若在
学地和合未尽。可乞抟食资身断之令尽。今
證有馀和合集尽。更乞食资身意何所主。若
言为破众生和合。则不应舍富及入无馀。菩
萨不尔。破界内外集谛未尽。应受抟食资身
破和合相。若为化物应不简贫富悉令如我。
不应忿忿而入涅槃。为不受故应受彼食四
约修道破者。迦叶无为得不食之果。应受饮
食资身修道。是则有食有命有身有道。若在
学地听受彼食以修不食之道。今位居无学
不食因成何得更受。若为利生令得此因。即
不应舍富及入涅槃。菩萨为修无作道谛不
食之因。故受彼食求大涅槃。不食之果若为
利生令得不食因果者。应贫富悉受。又众生
未得此因果。是以久住世间。为令得之不应
涅槃。

以空聚想下二呵入聚心非文为二。
一总呵。二别呵。初文者呵其舍富从贫。呵其
有心入聚心有去取。何者入聚睹尘是有则
分别贫富六尘好恶。故舍富从贫慈悲不普
过生。因此致彼所弹。若以空聚想入聚落者。
世间空聚无好恶人物可生去取。若能如是
观尘则无贫富粗好以生爱憎。而有避就论
弟子品初¶ 第 617b 页 T38-0617.png
其损益。何有不普之过又若以事解。人物聚
集所依名为聚落。若理解者根为尘。识之所
依集名聚落也。故金光明云。六入村落结贼
所止。一切自住各不相知。大品云。一切法趣
眼乃至趣意。当知六根一切好恶尘识所依。
前已总约外聚落。呵迦叶滞有。今更约六根
明内聚落。呵其观知不了六根。致于尘有滞
故有取舍之失。

所见下二别呵者。凡人分
别故有爱憎。盲者不见则无去取。迦叶圣人
入观缘真一往同盲。出观缘俗还同于凡。情
有去取故于色中亦生贫富之见。菩萨不尔。
不舍道法同凡所见。见色即空无所分别。故
与盲等虽无分别了一切法不同于盲。虽复
分别而无去取。慈心平等。复次若知一切法
趣眼了眼聚落。即得菩萨肉眼清净见十界
色。名之为见无所染著即与盲等。大经云
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是则五眼具
足见粗细色三谛之理。名之为见。实无所见
即与盲等。故大品云我以五眼观不见三聚
众生也。是则不见而见。不见故即与盲等。而
见故五眼具足。是则无缘之慈平等普覆。五
眼清净见十法界。拔苦与乐普同福利。岂有
一曲之内舍富从贫。铁轮尚尔。铜轮已上岂
可商量。

所闻至智證此讥迦叶出观入聚不
了耳。空声如谷响。乃至身空受于诸触如以
智證。故于贫富声等四尘而生难易。取恶舍
好。异于入观證灭定也。菩萨不尔。了耳性空
故于声如响。乃至对触与智契理。二皆不殊
必不舍理取理。故于贫富情无去取。一相慈
弟子品初¶ 第 617c 页 T38-0617.png
心等同福利。若菩萨知一切法趣于耳等。体
达即空乃至不见趣与非趣。身如净镜十界
依正皆现身中。广如法华六根清净具说。例
色可知。

知诸至无灭此讥迦叶不了意根即
空诸法如幻。故分别贫富难易之别。富则威
仪礼节矜贵难近。贫则率尔形仪往告为易。
故慈悲有隔福利致偏。乖佛头陀平等正法。
菩萨体之知一切法从无明起犹如幻化。化
非实相。如佛答德女云。如幻非内外而现一
切幻事。无明亦尔。非内外有一切法也。今体
意者四句捡生皆不可得。即本无生今则无
灭。若本无生今无灭者。尚无生死涅槃之可
取舍。岂有贫富难易而取舍之。此则达意中
道为利众生双游真俗。而于贫富难易次第
乞之。菩萨知一切法趣意即空。则不见趣与
非趣。馀如眼分别。广说如法华。

迦叶下三示
正食法文为二。一示正食二叠释。初文又二。
一明食体二明食用。初食体者乞食心非。良
以不知正食之法。是以为说下文呵身子云。
佛说八解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小
乘八解即真法喜。但不依佛慧。舍八邪入八
脱即思议解脱。故不得大乘法喜之食。故大
经云汝诸比丘虽行乞食而未曾得大乘法
食。若菩萨能以佛慧见中道理。非邪非正而
邪正双游。入不思议八解。即是大乘真法喜
也。然邪正各有事理。一事邪者即根本味禅
皆生爱见。谓四禅四空。若望魔禅鬼定犹是
正禅。若望背舍则是事邪。二理邪者见心缘
理不正名之为邪。即邪见邪语等八也。正二
弟子品初¶ 第 618a 页 T38-0618.png
种者事正即八解破事八邪。二理正者。即正
见等八对破缘理之八邪也。声闻不得佛慧。
修八背舍断事邪八禅方得八解。是舍八邪
而入八解。修八正道破缘理八邪得入见谛。
是为离邪相入正法。并是思议法喜非真大
乘法喜食也。菩萨依于佛慧不舍味禅事邪。
而修背舍入八解脱。邪不妨正成三谛三昧。
即大乘禅悦。又能观八邪入无作八正。邪不
妨正成一心三智三谛之理。即大乘法喜。是
名法食平等。迦叶不尔致有不普。菩萨决能
了知故得不思议真法喜禅悦。即是无缘大
悲贫富俱利如为一人。众多亦然。若于一切
众生心无所偏则能于食有等。于法亦等也。

以一至可食二明食用。迦叶得思议法喜
禅悦。此无广大之用。菩萨依不思议真法喜
禅悦。双游二谛得世出世之食。故能以一食
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如致香积一钵
之饭。一众食之犹故不澌。是真应供。能报施
主外为真田然后可食。既不能尔何得内心
受虚伪禅悦之食。外非良田而舍富受贫。使
贫富俱无真实福利。

如是下二叠释文为二。
初三番释食体。二释食用。初文为三。一约理
邪正不相妨碍。若依佛慧即不见邪见正见
等八。故言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有即不见
邪见等八。非离即不见正见等八也。非入定
意非起定意。次一番叠释事八邪八正。菩萨
心依佛慧不见八解九定之可入。故言非入
定意不见出入味禅及诸邪定。故言非起定
意。问前示食体事前理后。今叠释何得理前
弟子品初¶ 第 618b 页 T38-0618.png
事后。答不思议之事理不定前后故。非住世
间非住涅槃三一番。总释事理。菩萨心依佛
慧不住事理二邪。故言非住世间不住事理
二正入有无二般。故言非住涅槃。

其有至
为损次释食用。能为施主真实福田。其有施
者无大福无小福。若讥迦叶者。不可贫人重
心故福大应须诣之。富人轻心故福小则不
须往。菩萨是无上食田。其有施者皆入佛道。
岂有小大之殊。若案理释生涅槃福名之为
大。生人天福名之为小。故得真田不生二边
大小之见。不为益不为损者。若讥迦叶而迦
叶谓往贫不往富为损益者。则彼此俱损益。
菩萨心依佛慧不见如是损益。但慈心平等
为显法性无增减理。若案理解不为作世间
果报之益。不为损之复损之令生死尽涅槃
灰断。是为至施也。四结劝亦是呵也。开佛知
见入初发心。即分真佛也。不依声闻者。若不
了义说不得菩提。若依了义是渐入佛慧。故
法华云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慧。为不
空食人之施者。能以无缘大慈贫富俱往一
切普利。依大乘四谛行乞资身正入聚落。得
不思议真法食者。随有所施为作大乘无上
福田。是则为不空食人之施也。

时我至支佛
行三咨述往昔闻此弹呵敬揖之怀也。迦叶
闻净名种种弹斥示真食法。既昔所不闻。故
于菩萨咸起敬心。自惟无此内心揖伏四枯
之化。即是显发如来四荣之教。

是故不任
诣彼问疾四结辞不堪。既昔被此之呵。尔
时莫知酬答。今岂堪传佛旨往问疾也。
弟子品初¶ 第 618c 页 T38-0618.png

*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三

* 弟子品之四

佛告须菩提四命善吉文为二。一命问疾二
辞不堪。所以次命者以声闻中解空第一。须
菩提此名善吉亦名善业亦云空生。其生之
日家室皆空。父母惊异请问相师。相师占云
此是吉相。因名善吉。禀性慈善不与物诤。其
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是以
常能将护物心故名善业。以生时家宅皆空
因名空生。家宅皆空即表长成解空之相。深
求其致乃至成前五种利益。亦例身子章初
须菩提下二奉辞不堪文为四。一奉辞不堪。
二述不堪之由。三正明不堪之事。四结成不
堪。初文者良以往昔被弹无答。岂堪传旨诣
彼问疾。

所以至乞食二述不堪之由。由诣乞
食致被弹呵。所以诣净名家乞食者。有二义。
一为舍贫从富二为自恃解空。初有二意一
化他二自行。一化他者贫人困乏常忧不足。
慈心无诤将护彼意故不从乞。富家幸丰乞
不为损则无恼他之失。又解贫者弊于贫乏
易可开化。遇缘即发不足苦忧。富有益贫憍
逸难化。自非因乞无由开晓。此与迦叶互有
所失。迦叶从贫慈悲不普。善吉从富无诤亦
偏。二为自行者。善吉行空三昧不以门阁重
深难求为妨。若置上供空无分别未足动习。
故舍贫从富。以于观行心无妨也。二自恃解
空者。净名无方之辨见者无不被讥。故声闻
菩萨莫敢窥其门也。善吉思惟其存有者则
可呵折。空无所有何可弹呵。自恃解空心无
弟子品初¶ 第 619a 页 T38-0619.png
畏难故诣其门从乞食也。遂被弹呵苦。加折
挫乃忙然置钵失仪欲去。不堪之由事在于此。

时维摩下三正述被呵之事文为五。一取
钵盛饭。二正弹呵。三置钵而去。四净名安慰。
五闻者悟道。初文者若事解。施主之仪若不
与饭而呵似有吝惜。今与而呵表心无吝但
乞者心非故悯而示之。若表理者。持空钵而
往表但见于空。以满钵与者表用妙有弹呵
示理不空。故大经云声闻见空不见不空。菩
萨但见。将欲呵其滞空示以不空。故取空钵
盛满与之。

谓我下二正述被弹大意为二问。
一问若是敬田乃可取食。二问若是悲田乃
可取食。初问多依通圆后问多约别圆。所以
然者非为惜食。但善吉自谓应供生福田想。
故须问其真伪。若是圣人可作敬田。若非敬
田即须惬同魔外悲田取食。善吉不测问旨
深玄。欲从敬田而取。所问圣法皆悉不知。
始从悲田而取。何容无学顿同魔外。逡巡两
楹进退不可便。弃钵欲去。净名弹呵正意在
此。初问敬田文为二。一问知圣法不。二问是
圣人不。若能至取食初问知圣法不。若知乃
可取食。以法能成人故。先约法问。义推有二。
一约事问.二约理问。事者若知圣法事中于
食等者事法亦等。化他自行慈悲平等。不应
舍贫从富如前所明。以食不等故慈悲观行
皆悉不等。是为于食不等于法不等。既慈悲
观行不等故乞食不等。是则于法不等于食
不等。若俱不等云何取食。复次若谓有可破
空不可破心无畏难而来乞者。则有空不等
弟子品初¶ 第 619b 页 T38-0619.png
于法不等。法不等故诣问求食食亦不等。菩
萨不尔空有不偏。是则法等。法等故食等。食
等故即不如善吉恃空无畏。因食生诤何名
无诤。若能有空平等于食无诤。即是能知圣
法。可谓敬田。修观行者若能如是即真乞士。
二约理者如大品云。一切法趣味。是趣不过
味尚不可得。云何当有趣非趣。今言一切法
趣味味即法界含一切法。食有故法有食无
故法无。今食不可得故尚不可见有。云何有
趣尚不见无云何有非趣。即是中道三昧真
禅悦食。而能通达趣非趣法双照二谛。得二
谛三昧名真法喜是名法食平等。又诸法等
者。一切诸法趣阴入界乃至一切种智。阴入
界一切种智不可得故。云何当有趣非趣。宛
然具足趣及非趣。则一切诸法皆具三谛。如
大论喻。刹那三相是为诸法亦等。若见食法
性不异诸法法性。即二法一等。又于食等者。
若通达诸法三谛之理即是食中三谛之理。
所以于食亦等。能如是知是知圣法。方是敬
田乃可取食。既不能如是即非敬田何得取
食。此去多是观心明义故不须别立。

若须菩
提下二问是圣人不。若是圣人应證圣法。可
作敬田而取。又若非圣人岂作应供而受。所
以作此问者。恐其生意。我虽不知不思议法。
何妨见四谛理是得果圣人即是应供。敬田
取食当有何罪。故约四谛而问。若意谓见四
谛得果是圣人者。今历四谛以问。若实见者
何许得果圣人敬田。若不识者何得妄谓。既
非敬田安得取食。文为三。一别历四谛捡问。
弟子品初¶ 第 619c 页 T38-0619.png
二总约四谛叠释。三结破。初文为四。一约集
二约苦三约道四约灭。如常所列。是约说法
为次。则果前因后。欲令厌苦断集慕灭修道
故。今此乃从因果次第一一捡问。初文者此
将无作集谛。问破其有作集谛。若凡夫三毒
与心俱生俱灭即是与俱。若声闻人无有知
集而不断者。此则断而不俱。菩萨观无作集
谛。淫怒痴性犹如虚空故不断。亦不与俱。故
不同凡夫二乘也。菩萨能以佛慧观三毒性
即是佛性。通达三毒见一切佛法无不具足
即是无作集谛。故无行云贪欲即是道恚痴
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能如是见
可是见谛得果圣人应供敬田。乃可取食。

不坏至一相次别问苦谛。二乘观有作苦谛
捡折推求假名实法。方得苦理。名为坏身。菩
萨观无作苦谛体身实相。如见镜像不须分
折。是不坏于身而随一相。通犹偏真不名一
相。圆即法身无异见相故名一相。故下文云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见于一相不同凡夫。不
坏于身不同二乘。观无作苦见一实谛清净
法身名为见谛。方是圣人即真敬田不尔非
也。不灭至明脱三别问道谛。若二乘除八邪
入八正。起三明入八解。此灭痴爱起于明脱。
即是有作道谛。菩萨修无作道谛。只观一切
众生即菩提相八邪之法即八解脱。若断而
起者非修无作。以佛慧观非明非闇。双游明
闇不相妨碍。显出菩提即是行于非道。通达
佛道故不断痴爱。起于明脱明对痴脱对爱。
故思益云以不二相观明道圣谛。若能如是
弟子品初¶ 第 620a 页 T38-0620.png
修道圣谛是真圣人敬田而取不尔非也。以
五至不缚四别约灭谛。问二乘子果缚断名
得二般。即灭谛涅槃之异名。声闻教明五逆
之人。尚不得出家受戒岂得说为解脱灭谛。
圆教不尔达逆实相即是灭谛。下文云一切
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思益云法本不生
今则无灭是灭圣谛。方广云乃至五无间皆
生解脱相。逆是缚之剧者。尚本是灭。况一切
法而非解脱。如调达造逆入无间狱如三禅
乐。常自寂灭。即大涅槃。以五逆相故不同二
乘。而得解脱不同凡夫。若能如是见无作灭
谛。是圣人无上敬田。不尔俱非。

不见至圣
人二总叠释。前问无作四谛以善吉不晓故
重为叠释。不见四谛非不见谛者今以三义
通释。一双非解二去取解三约四不可说。解
双非者。不见即非有。非不见即非无。所以作
此释者善吉自谓见有作四谛得果。上已一
一示其无作夺其有作。即无有作谛理之可
见。故言不见四谛。若言不见有作即无四谛
可见者。上说无作为何谓也。故言非不见谛。
又解不见四谛不同二乘。非不见谛不同凡
夫。二约去取解者。四教四谛去一取三。去一
者不见即是。不见生灭四谛。取三者非不见
谛。非不见三教四谛。此如中论明外人过。论
主若破一切法者即无四谛四沙门果。是大
可畏。论主反质云。若如汝所计有即破四谛
四沙门果。我虽破一切法四谛四沙门果其
义宛然。与此相持破者即如今破生灭四谛
有者。有今衍门三种。玄文分别。今不重明。三
弟子品初¶ 第 620b 页 T38-0620.png
约四不可说者。大经明四不可说。即四四谛
理。有因缘说者。四悉赴之说于四也。不见四
谛者四四谛理皆不可说。不可见故故言不
见四谛。虽不可说而四教说。虽不可见而五
眼见。故言非不见谛。即是不见相而见。不可
说而说。不能如是即非圣人真所敬田。何得
取食。非得果者有师云。此恐脱落类应有对。
今明不尔。净名既释非见谛。即无善吉及二
乘人见谛得果。若尔非不见谛应有大乘菩
萨得果。今言菩萨因中不證故言非得果。但
二乘人谓见四谛得二涅槃之果。今弹意者
只證偏真名为得果。已破化城果即非果。故
言非得果。若通菩萨虽见无生因中未證。故
非得果。别教因中虽见无量若入无作。十地
未满岂得證果。圆教菩萨未至妙觉。岂于初
心取无上果。下文云虽复示现成道转法轮。
而不舍菩萨行即非得果。善吉尚未见衍门
三种四谛。非真圣人何得證无学果。此非敬
田岂得取食。

非凡夫者非具缚也。非离凡
夫法者非二乘脱法也。复次非凡夫者四种
道灭之法。非离凡夫法者四种苦集之法也。
何者一切凡夫及二乘人。是中道理外皆是
凡夫。菩萨观中道见于佛性故非凡夫。非离
凡夫者如五凡夫论明十地。犹名圣慧凡夫。
是则降佛已下皆是凡夫。故言非离凡夫法。
非圣人者。若作双非菩萨观平等法尚不见
圣法。何处有圣人。非二乘圣人也。非不圣
人者非凡夫也。又非圣人者非理外之圣人。
二乘不见中道岂名圣人。又非不圣人者只
弟子品初¶ 第 620c 页 T38-0620.png
三贤十圣约圆皆是圣人。善吉既是理外而不
预此圣人之数。即非敬田何得妄取食也。虽
成至取食三结释。虽成就一切法者。通达四
四谛。权实一切诸法皆成就也。而离诸法相
者。平等法界非因非果而不可说。不见四四
谛之相故心不取著。复次若通达四四谛即
见中道。双照二谛得三谛三昧。三智具足定
慧庄严。成三德秘藏毕竟不可得。顺道法爱
不生即入圆初住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若能
如是即真圣人。应供敬田乃可取食。既不能
尔岂得取之。

若须菩提下二问若惬同悲田
乃可取食。所以作此问者。若知圣法即是圣
人可是敬田。既不知无作四谛圣法即非真
圣人。唯知凡鄙之法即是悲田。当依取食。此
文难见。旧解无当。有云若分别佛法是正外
法是邪。是则心有分别非解空第一。邪正一
相始是会空乃可取食。一往似通教意。恐经
旨不尔。有师云善吉是声闻人。不能反出同
彼外道。净名呵折令同六师。始是菩萨乃可
取食意亦不尔。今明净名问善吉惬是魔外
即是悲田乃可取食。此有二问。一问惬同邪
人乃可取食。二问惬有邪法乃可取食。何者
既非圣人即须惬同邪人。成就凡鄙之法。既
有见爱岂非魔外。何意不惬同于悲田而取
食耶。经意若此岂同诸师。初问为三。一约不
见佛不闻法问。二约同六师问。三结令取食
初问者。夫众生不定邪正在缘。善吉既不见
法身之佛不闻无作谛法。即是不见佛不闻
法。是则昔所见闻岂非见于外道闻其法也。
弟子品初¶ 第 621a 页 T38-0621.png
如三藏教明。若不见王宫丈六之佛不闻生
灭四谛之法。别有师受者虽有禅定神通智
慧皆是外道。今善吉既不见大乘三身三德
之佛。不闻衍教三种四谛之法。即是不见佛
不闻法。但昔见老比丘佛闻生灭谛法。则不
见真佛不闻真法。故金刚般若论云。应化非
真佛亦非说法者。如华严寂场初成正觉说
圆满顿教。声闻在座如聋如哑。即是不见佛
不闻法。又如法华。穷子止宿草庵但见执除
粪器。不见尊特之身。其既不遇正缘不见正
道。堕在二乘类同外道不见真理。俱非圣人
悉悲田也。

彼外道至出家二约六师问。所
以问者既不见佛不闻法从谁受学。神通智
慧应是从彼六师受学。何以知然。六师前生
善吉后习。既不见佛闻法其外更无师轨之
处。若如是者其师既邪弟子岂正。何故不同
悲田受食。富兰那是名迦叶是姓。所说诸法
皆不生不灭。末伽梨是名。𤘽赊梨母也。说于
众生虽有苦乐无有因缘自然而尔。删阇夜
是名毗罗胝母也。说于众生任运时熟得道
如缕丸所投极则停住。又言八万劫满自然
得道。阿耆多翅舍是名钦婆罗粗衣也。说
于众生应受苦报今以苦行拔发熏鼻粗衣代
之。谓后受涅槃乐也。迦罗鸠驮是名迦旃延
姓也。说于众生亦有亦无。尼揵陀是出家外
道通名若提母也。所说皆由业作定不可改
无逃避处。今大士以少分折之如骂人为驴
未必即有四足髦尾。三藏未极与邪相似。取
此而呵言相似者。三藏有四门入理六师亦
弟子品初¶ 第 621b 页 T38-0621.png
有四门邪计。如富兰那所见无因无果无生
无灭。无生即不有无灭即不无。即是非有
非无门。末伽梨说一切自然无有造者。此即
破因不破果如庄周所计自然。此似空门。删
阇夜计邪因无因未详。迦旃延计有无门。馀
二所计皆是有门。故知六师亦有四执。声闻
教中明过去佛出世时人寿长短得道皆有定
数。后弥勒出世人寿八万岁时得道。馀时不
得故佛不出大论所弹。此与删阇夜何异。此
教又明剃发染衣粪扫苦行与钦婆罗何异。
又明施重毗尼作摈及诸遮道之罪妨于圣道。
与若提子何异。亦云相似故用为弹又外道
有三种。一一切智.二神通.三韦陀。于四句中
各有所习。精思彻入者见心分明。各于其门
辨说无尽难不可屈。即一切智外道虽有此
智若未得禅定则无神力。水火山壁触处有
碍。若得禅定因发神通能停河在耳变释为
羊。手握三光口含四海。如此之力与圣不殊。
是为神通外道。虽复智慧神变未能通达四
韦陀论。是则星文地理医方咒术。触事不知
多为屈滞。此则有慧无闻。若能读四韦陀者
于其道中最为上首。一切世间无不师之。十
六大国敬之如佛。将此三种以约六师。一师
有三三六十八外道师也。三藏亦有三种罗
汉初修三种念处谓性共缘。是故得果成三
罗汉。谓慧俱无碍。若约四门则有十二罗汉。
一切智神通韦陀事亦相似。所以引此邪人而
为折者。将恐善吉自谓我是罗汉。见真断结
得一切智。又得三明六通又精通三藏为大
弟子品初¶ 第 621c 页 T38-0621.png
罗汉。岂比外道。故大士取三种六师为折。若
外道三种是邪汝三岂正。心行理外。自此之
前皆名邪见。非无作故。大士知其心有伏难。
故回转结过展转呵之。令无所对。如此进退
难责。与彼何殊。汝既同彼即因其出家。以从
受学一切智等。

彼师至取食三明结成悲田
可取食也。彼师所堕者即邪见六师。汝亦随
堕者。汝既师之。彼堕生死。汝亦随堕。虽分二
种生死之殊皆不见性。堕落义同。若惬俱堕
同是悲田。乃可取食。

若须菩提下二问惬
同邪法不。所以更此问者。当是情犹未惬。我
虽不见真佛闻无作正法。而是罗汉三义具
足。岂同六师是其弟子悲田取食。大士知意
因重问之。汝谓是罗汉三义具足。不同六师
及弟子者。何以犹具见思鄙恶之法。若有此
法者即不具三义。岂是罗汉而不惬同悲田
取食。文为三。一约杀贼呵.二约应供呵.三约
不生呵。一约杀贼呵者。若谓是罗汉理应杀
贼。何得具有见思之惑。文为二。一呵有见惑
而入八难。二呵有思惟离清净法。具此二惑
何名杀贼。

若须菩提至无难初呵见惑。言邪见者是何
等见。若合中道为二谛。真谛合俗还是有
见。若作三谛别无见摄。故大经云。凡夫者
有。二乘者无。菩萨之人不有不无。何者凡夫
不见中道起六十二见。流转二十五有摄属
有见。二乘不见中道断六十二见。入空属无
见摄。空对生死还是二边。皆不入中。若与为
论许度三界见惑彼岸。夺而为语正是界外
弟子品初¶ 第 622a 页 T38-0622.png
见惑。岂到见之彼岸。迷中故空见不动。不修
无作道品。云何能到别见彼岸。故非杀贼。

住于八难不得无难者。八难正障见道。声闻
若有此难则不得入。菩萨不定自有为难所
障。自有虽住八难巧用正观即得无难。见于
佛性。此即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善吉虽离界
内八难住于界外八难。岂得到无作见道彼
岸。故须分别二种八难。一者凡夫住事八难。
二者二乘住理八难。俱不得无难。善吉具二
岂得无难。唯圆菩萨修中道观。住事八难。皆
得无难。故于八难自他无滞。事八难者界
内八难障偏圆见道。事数如前列。今明理
八难。唯障圆真。初三恶为三。有师用三空为
三恶道。此未必然。菩萨亦修三空而非二乘
恶道。今用三藏见修无学为三恶道。无为
正位不能发心名堕恶道。乃至无学亦复如
是。若入无馀永乖佛道。岂非三恶道难。菩
萨不畏五逆三恶。但畏生二乘心。如大论明。
大树堕枝不宿怨鸟。四北郁单越定寿难者。
四谛中灭以对北方。声闻證灭如彼定寿。五
长寿天。二乘名为净天。若入无馀归第一义
天。岂可化也。有言二乘无馀是大灭定。经
七百阿僧祇劫于其有缘佛放光照。方乃出
之。始为说法。若依大论明出三界已受法性
身。如是等异沈钝难化。同长寿天。六佛前佛
后二乘入观见真。出观缘俗不见中理。即佛
前佛后。七世智辨聪。外道不见真理而发见
慧名世智辨聪。二乘未见中道发无漏慧是
为世智辨聪。八盲聋瘖哑。二乘之人无菩萨
弟子品初¶ 第 622b 页 T38-0622.png
根。虽得六通不见十界之色如盲。不闻十界
之声如聋。不能以一音随类得解如哑。如此
八难甚于事难。善吉既不能住事理之难得
于无难自他无滞。而住此理难障见中道。何
犹得到见之彼岸。同于烦恼离清净法。二呵
犹有思惟。然烦恼名通上已属见。今宜属思。
善吉具有变易烦恼心与此合。故言同于烦
恼。如大论明。结使有二。一共二乘断二不共
断。不共断者迦叶等所不能断。故闻迦罗女
琴不能自安。离清净法者离于自性清净心
法。凡夫具惑遇缘犹能求清净法。二乘执證
毕竟不求迷心中理。即是永离清净法也。是
则思惑犹存云何自谓为杀贼耶。

汝得至恶
道二呵非应供。善吉谓得无诤三昧是良福
田。一切众生亦得是定何以言非应供良福
田。根本禅定四无量心无诤等定众生久劫
亦经得之。故大经云凡夫皆有初地味禅。问
善吉既修观练薰修得无诤定。众生无此云何
说言亦得此定。答观练薰修皆因根本。今乃
一往以此徵之且言皆得。复次诸六师等皆
得深禅并有慈心。从禅定起。香涂刀割心无
异念。此与善吉无诤何殊。其施汝者不名福
田者。众生亦得是定。有见思砂卤不名福田。
汝还得是定亦具见思砂卤。何得施汝独是
福田。供养汝者堕三恶道者。供养小乘人天
报竟。过缘还发小乘之业。入见修无学三恶
道中又云供养小乘。后纵发心不信于大。多
生诽谤。堕三恶道。如胜意执小谤大生身而
堕经劫受苦。此乃罪因何谓应供。

为与至
取食。三呵非不生。众魔者乐生死。若与魔同
弟子品初¶ 第 622c 页 T38-0622.png
即同生死何谓不生。为与等者有二义。一约
自行二约化他。自行者魔与善吉俱乐生死。
虽有为无为不同俱不见性。如作物相似。故
言一手。二化他者。如大品说。菩萨行般若时
魔来教云。汝何不学须陀洹乃至支佛。今谓
二乘亦教众生修行己法。引接义同故言一
手。侣谓伴侣志友为义。劳者俱有尘劳润业
事同。又解劳者坚也。俱染生死执因难转故
言劳侣。汝与等者魔具八万四千尘劳。汝亦
具有故言等也。又具界外八万四千。于一切
至怨心者如犯王法。有力不救怨之大也。二
乘自免不济众生。恣其轮回怨之大矣。又如
群贼阉人。二乘亦尔。坏人善根断佛种子。故
言而有怨心。又害众生法身慧命及善法眷
属。所谓害智度母善权父法喜妻善心男慈
悲女。岂非善法之大怨也。谤诸佛者。谤有二
义。一增二损。佛无生死病恼等患。而言有
者即增谤也。佛身常住功德智慧湛然具足。
而言无者即损谤也。如下文呵阿难云勿谤
如来。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永尽众善普
会。何疾何恼。毁于法者若定说有作之法即
毁无作法也。又法即法性不可说示。若言有
者即是毁损。金刚般若云若言有所说者则
为谤佛。不解我说故。真谛三藏明四谤。即是
小乘四门四句说法。为说谤大乘法也。若于
众生有怨谤佛毁法名大恶业。别惑能润受
变易生。生死浩然何名不生。不入众数者若
有此障即不入圆教贤圣之数。此教铁轮六
根互用。二乘所无宁得在数。终不得灭度者。
弟子品初¶ 第 623a 页 T38-0623.png
计有小乘灭度终不能得常乐涅槃。即是变
易生死未灭何名灭度。故法华云但离虚妄
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
得灭度。斯人未得无上道。故汝今执證终不
能得大涅槃灭。即非不生那得自谓是不生
也。则无罗汉三义与彼魔外有何等异。何得
不惬同于悲田而取食也。世人不深得经意
多疑此解。至法华方显。故四大声闻自叹云。
我等今者真阿罗汉。于诸世间应受供养。此
方悟昔净名弹斥。时我至其舍。三善吉置钵。
自惬不知圣法又非圣人。又我实断三界惑
尽岂得顿同魔外。进退思惟俱不能作悲敬取
食。迷闷失厝不知何答。便弃钵而去。

时我
世尊闻此忙然者。自述迷惑惊疑不解。何者
三藏唯说生灭拙度未曾闻佛无作四谛。无
智不解是故忙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
者。不识所说皆诠圆理。不知佛法权实开遮。
是故不知以何答也。便置钵欲出其舍者。既
不成敬不惬同悲。离此二途更无取法。所以
置钵出舍而去。

维摩诘下四净名安慰。善
吉自恃解空无所畏难。故因乞食欲观其神
智利用。若何彼问忙然莫知自处。然净名诘
问。本欲折其滞空示未闻法。非为惜食故以
恼之。所以安慰令其取钵。文为三。一慰问二
善吉答三重慰解释。初言取钵勿惧者既不
顿同六师但有滞空之过。何得心惊自鄙迷
闷若斯。言佛所作化人以是事诘者。即是法
身起应而以此诘。岂得有惧。化事即空。既解
空第一空中无人。何得为惧。

我言不也二
弟子品初¶ 第 623b 页 T38-0623.png
善吉答。以解空之心闻如化之说。心小醒悟
怖畏稍除故言不也。

维摩诘下三重慰解释文为三。一正安慰。二
解释。三重辨。初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
不应有所惧也。此用通教幻化安慰令不惧。
故善吉折法空观入则无忧。出闻异说。心便
动变故用幻化即空安慰。所以至所惧二解释
者。上来言说同一切法。幻化即空。若得即空
文字不著则心无惊惧。何以至法也三重辨
文字性离。不在自他四句。即字是性。性本不
有故言性离。则是不思议解脱。何得于解脱
中而生惊惧。

维摩至眼净五明时众得益。法
眼净者悟即空理入于见道名法眼净。须用
通教解释意在此也。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四结辞不堪。彼其两问穷斥忙然不知。岂敢
传旨诣彼问疾。
维摩经略疏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