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1248-04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重编琼台藁卷二十一
             明 邱浚 撰
 题跋
  题文公先生手迹后
文公先生平生著述与六经并行于世天下家有而人
诵之若其字画之传世者多见于刻本其真迹盖鲜有
焉天台王廷仪氏出其所藏先生与赵子蒙手书见示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1248-0420b.png
噫某也髫而诵先生之言今发将种种矣始获见其手
泽之遗于其易箦二百七十九年之后岂非平生一快
事哉昔人有得名人法帖者或欲得之誓断头不易彼
徒以其字画之工也尚宝重之若此矧大贤君子道德
之馀泽哉则其所以宝重而爱惜之者宜何如也
  题蓝关图后
世传韩文公侄孙湘有异术公命之作诗见志湘诗有
能开顷刻花之句公试验之湘倏忽间出异花一丛上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1248-0421a.png
有金字一联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公
初不晓其所谓后公坐言佛骨事左迁潮州刺史道次
蓝关值雪忽见湘至公始悟向之诗意遂足成篇好事
者因而绘为蓝关图今封给事中吴兴张先生得之寄
来京师示其子给事中靖之靖之间属予题跋公从子
老成生子二曰湘曰滂湘登进士第为大理丞滂未仕
而死初公南谪时湘年二十七滂年十九皆从公以行
观公宿曾口示湘诗及在袁州作滂墓志可见而此诗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1248-0421b.png
末句所谓远来者盖公既行而湘始追及于此而深有
意之言亦不过感叹之意焉耳窃意或者因是言又见
世之所传仙人有韩湘子者遂附会而为此说欤抑主
异教者阴欲破正论而故为此以张大其事如学佛者
图公拜大颠像欤况公之贬在宪宗元和己亥又四年
为穆宗长庆癸卯湘始登第岂湘既学仙而又出仕欤
其事时出于小说家史传不载及注公诗者皆不之取
其有无盖不可知也然观此图得以见古人当间关流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1248-0421c.png
离之际而刚大正直之气不少沮而为其子侄者又皆
能奔走周旋无异平时如此然则作此者非独精于绘
事且能因古人之言而得其貌又能使观者因貌而得
古人之心良可加重先辈谓公体貌丰肥此图得之诚
非苟作也虽然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诗与画等耳
昔公以诗示其侄孙今先生以画示其子一以明己之
意一以起子之志皆有深意也靖之其尚因而兴起以
求文公之意于数百载之上庶几称乃尊示以此图之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1248-0421d.png
(天顺六年/)
  跋安成彭氏所藏卢溪手迹卷
宋三百年庐陵士以文章名世者三人六一居士后有
云龙刘氏卢溪王氏皆安成人也周益公谓云龙生虽
少后六一不害为韩门籍湜刘静春直谓庐陵自六一
后惟卢溪可继味二子言则王优于刘可见已予尚友
古人每诵卢溪先生送胡邦衡诗刚大之气溢于言外
深以不得见其全集为恨及登进士第与安城彭彦实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1248-0422a.png
同官翰林而又辱交其兄祠部郎彦衷暇日出其家先
世所藏卢溪十帖见示呜呼昔也诵其言今也乃亲睹
其手迹之真向也见其出处大节今也乃并得其家庭
姻戚间丁宁告戒之微岂非平生一快事哉方先生谪
辰时年已七十矣以年老处山穷水绝荒凉寂寞之滨
而其帖中乃云我寓此泰然无毫发可虑之事又云若
以为老是以众人料我我殊未也噫既不知其所处之
非吾土又不自知其年数之不足古人谓老当益壮穷且益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1248-0422b.png
坚者先生盖有之矣由是观之则先生非但其文章后云龙
继六一而于圣贤慎独之学自强不息之诚盖亦有得焉
  跋古贤像后
羊城黄氏子英越庾岭而北沿章江下大江浮淮泗经
齐鲁之域直抵京师又东北至辽海之地所至见先代
名贤遗像辄求善工模写之积久得若干幅遍干当世
缙绅大夫为之赞装演为一巨帙求淳安商阁老先生
序之间特过予求跋数语惟此诸贤或生于汉或生于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1248-0422c.png
唐或生于宋相去或七八百年或三四百年或百有馀
年或七八十年亦或有同时而不相值者今乃于一日
之间翻阅之顷而诸贤之威仪容貌俨然聚于目前而
其言论风旨皆可髣髴而见之噫一何快哉或曰所得
之像未必皆真模写之工率非名笔且其间人品不同
而趋向各异以为玩好耶则物非奇古以为法则耶则
人非伦类岂骛于外而遂忘其内耶予曰不然世之人
各有所嗜好有嗜势利者有嗜声色者有嗜驰骋侈靡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1248-0422d.png
者有嗜虚幻怪诞者生之所嗜乃不在彼而在此其志
亦可尚也哉昔人有言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
至而心好之殆近于是乎
  跋江山雪霁图
予友顾光禄廷瑞一日出古画一幅示予题曰辋川图
乃其宗人宗仁氏所藏者陈太史缉熙目之以江山雪
霁图按辋川乃唐王维别墅图维所作也新唐书备载
其景有所谓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1248-0423a.png
之类予尝见李伯时所临本每景皆有诗题其上史所
谓裴迪赋诗相酬为乐者也今是图于所谓数者之景
皆无之亦无所谓诗者其位置布列固非维所作亦非
伯时所临无疑矣然其间有如所谓浅山磷磷乱石矗
矗山石硗耸车碌碌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
覆者又有所谓树老石硬山路回转高下曲直横斜隐
见妍媸向背各有态远近分毫皆可辨者要之亦一代
名笔决非寻常模仿者所能为必求其人以实之而强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1248-0423b.png
以附古人之名家者则大不可呜呼天下事岂但画不
可哉岂但画不可哉
  题谢氏先人手书
潮阳谢景祥氏以太学上舍生谒吏部选居京师一日
过予涕泣言曰某之先君留心古文辞每篇章出乡人
辄传诵之不幸年仅四十三而卒时某甫七岁遗文散
逸弗及收辑而乡先辈知先君者亦相继沦没未有为
之发挥者以故名不远传今所存者仅十数篇某用是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1248-0423c.png
深自悲惧恐其愈久而愈忘且失之也近来京师偶持
先君手书一篇乃乡先生某所作以赠先君之文也敬
命工装演成轴寘诸座右庶几先人手泽常目见之不
顷刻忘也吾子官翰林以文字名敢希一言题于左方
嗟乎天地间万形俱有敝能久而不敝者言与书耳言
为心之声书为心之画古之大贤君子所以名世垂后
者莫不假是以传其人不可得而见矣于百世之下诵
其言观其书往往得其为人岂非其精神心术之寓于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1248-0423d.png
是欤今观谢氏之先人其心画之庄重劲正如是意其
为人亦必称之展观之际令人起敬矧为其子若孙者
乎吾知景祥氏朝夕瞻视恒如其先君子之正容肃坐
临之在上质之在旁一出言一举步而不敢有违于理
也必矣后之为谢氏子若孙者尚知所爱敬哉(天顺/七年)
  跋万里一归人卷
右五言律诗一首七言绝句二十一首乃日本国僧作
以送琼之戎士蔡庸秉常者也诗以唐体字以晋书书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1248-0424a.png
以茧纸卷以万里一归人为名盖摘其诗中之句而是
句则又剽唐王右丞送人下第之诗之句也呜呼观于
是卷可以见孝之一念无间华夷矣苏子曰天下岂有
无父之人信斯言也秉常于永乐中随由海将军备倭
海上遇贼于万全我军败绩遂为所俘同时被执者皆
死刃下独秉常以母老辞得脱间关海东诸夷达日本
投其国僧惠岁为师祝发为浮屠乘间言及母在彼僧
恻然怜之白其主纵之得归乃率其徒赋诗以送之如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1248-0424b.png
此云予于是不独见秉常之克孝而因以知夫孝之在
于人心放诸四海而准也夫倭虏至为不道日本东夷
之人也一闻秉常母老之言即惕然兴夫恻隐之心使
秉常之母子复得相见孰谓孝亲之心以华夷而间哉
彼秉常果如其志养继母朱氏以终天年今秉常亦已
七帙矣尝以是卷见示予每展诵未尝不三复叹息故
书此于其卷末使博雅君子有取焉未必不足以备太
平御览之一也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1248-0424c.png
  书杨文贞公墨迹后
右书二幅计二十字字径寸许少师杨文贞公之心画
也公以清德雅量为一时名臣高文古学为一代钜儒
其谟猷功业著作议论藏在秘府播之天下传诵于人
人之口耳者在在而有世世不忘惟字画之在人间者
恒少见盖公不轻以予人其所予者必其人之有以过
乎人者也今太子洗马西昌罗明仲先生其童稚时公
亲书此与之用璟以名又拟明仲二字付之俟其冠授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1248-0424d.png
之宾祝以辞而字其名者也于戏公之于明仲盖以已
许之第标古人以为的尔古之名相守正不阿为时所
仰者于唐有一人焉广平公璟也古之名儒议论英发
为世所宗者于宋有一人焉致堂先生明仲也文贞公
于古人中择其尤者二人以为明仲名若字其期待之
意深矣大矣一以功业显一以文学著有功业者不必
有文学有文学者不必有功业合二人之名与字以名
字乎一人公之意盖欲明仲兼二人之长以名天下后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1248-0425a.png
世也虽然盖自道尔公遭逢圣明荷四朝之隆委擅一
代之文名其德其学盖有二公之所有于一身者也公
不欲自言而即古人以为的明仲其顾名与字之义而
思所以体公之心以毋负其所期待哉吁为学至于致
堂先生辅治至于广平公则为人于天地间亦可以无
愧矣明仲其念之哉
  书百牛图后
兽有百而畜于家者六惟牛最有功于世于农用以耕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1248-0425b.png
于祀用以牲于宴用以享于器与室之成用以衅于戎
于畋于𨌔运用以驾迨其毙也其革用以甲以胄以履
以带以朴以冒鼓以贯编以箙箭以包干戈以缘席褥
以鞍若辔焉其煮而凝之以为胶其用而败者以医其
筋若骨若角若蹄则用以弓以觿若簪导其他杂器用
之者甚众下至臭秽之遗亦用以滋五榖无一弃焉者
呜呼牛之有功于世也其大且多如此非但家畜之不
如而百兽亦无与之肩者岂但兽哉人之生也无益于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1248-0425c.png
时卒也无用于后尚亦有愧之哉好事者绘为百牛图
状牛之形与其牧及其水草牧放之处龁饮踶触卧起
搔鸣奔斗游行之趣殆且十百状可谓曲尽其情态者
矣其意亦犹昔人以耕桑为图欲世之高閒富贵之士
居于清幽安乐之地观于此其有以知稼穑之艰难也
欤虽然耕而稼穑牛之一事也抑孰知牛之功之大且
多如此哉中贵徐君以此图求予跋一言予故述牛之
功有益于世也如此而又系之以诗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1248-0425d.png
  诗曰
 我本农家子童年曾作牧倒骑牛背上蓑笠吹横竹
 老大客京国久不见此畜忽然睹斯图心若有所触
 泛观天下物无物似牛犊既以驾犁耙又用转车毂
 为我运百货为我生百榖论功固莫比论苦亦良酷
 云胡世上人甘心肆口腹既然食其力何忍食其肉
 水陆珍万品物物可充欲孟子有遗言不忍其觳觫
  书潘克宽十八学士图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1248-0426a.png
右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予友潘君克宽所藏者也君
以工部正郎出理河道偶于士大夫家见此图因命工
临之装演为册暇日以示予俾识其后按史唐高祖以
秦王世民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
位在王公上以秦王为之开府置属王以海内寖平乃
开馆以延文学之士其府僚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
并以本官为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直宿秦王暇
日辄至馆中讨论文籍或至夜分使库直阎立本图像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1248-0426b.png
褚亮为赞号十八学士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
登瀛洲云所谓文学馆学士者谓其为文学之士云尔
非官称也以学士为官称始于玄宗开元十三年前此
则未有也是时高祖在御建成为太子固无恙也然高
祖乃为秦王特置天策上将开府置属而王又自开馆
以延文学之士彼自延其府僚而各以其本官所谓记
室参军典签之属相与讲学论治非不可也君父在上
乃舍其职名别立称谓至形于丹青著为赞颂互相标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1248-0426c.png
榜其意欲何为哉昔汉武帝为戾太子立慱望苑使通
宾客从其所好司马公犹谓正直难亲谄谀易合此固
中人之常情宜太子之不终也夫太子为国之储贰国
乃其国君父为之立苑通宾客谨微之君子犹以为非
况太宗乃藩王功高望重在危疑之地而可使之日夜
聚徒乎在太宗非遵养之道在高祖非教子之法而亦
非所以安储位定国家也今观此图见所谓十八学士
者其遗像虽人人殊然其瑰玮豪迈之气溢于衣冠面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1248-0426d.png
貌之表宋人谓真宗为王时其门下厮养皆将相器而
此十八人者在秦王门下其气象如此岂终在人下者
乎此太宗所以卒有天下也虽然唐家之社稷安危其
兆皆具于此始也以房杜之能辅太宗而唐遂以安终
也以许敬宗之奸阿高宗而唐几于亡一图虽小所系
实大予为之慨然书以归之(成化十九年/)
  跋虞山图
钱侍御承德奉命往两广理边储临行出虞山图见示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1248-0427a.png
且曰此先世所藏乡先辈王均章所画者既失而复得
之盖吾家百年前旧物也敢乞先生一言以识之予谓
之曰古人绘画之作所以模写景像必其物世所有或
有之而不常见不然则是其物可观可玩而不可以携
取者又不然则去其地而思其物有不可以再致故寓
之笔墨丹青假其似以存其真君家海虞为邑中旧族
自祖父以来长子老孙出入起居恒与山俱举目即见
其林壑而步履周旋不在其颠即在其趾有事出境踰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1248-0427b.png
百里外回首望之犹隐隐然见之于林霏烟霭之间既
有其真又乌用其似为哉虽然虞山横亘海虞邑中何
止数十里居民环其趾而居之面其势而向之者何止
数千家有此山以来自天地开辟至今何止数千万年
元人王均章者始为此图偶以适其意耳非有意于传
世也而适落君家邑中人士非止一家而君家独得之
得之不久而失之失之不久而复归焉造物者亦或有
意欤吾闻钱氏世居邑中之昆湖其先世衣冠体魄之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1248-0427c.png
藏皆在兹山中意者其冲和清淑之气皆于此聚止而
有以养其先世之留骨其子若孙钟其气以生者往往
蕃衍而多赀庞厚而长年秀美而有文冥冥之中或阴
有以相之者故使斯人为斯图付诸其家世藏之以为
符验若世之置田产者必有质剂然此又理之或然者
也书以归之俾持归以质诸乃尊未斋翁及其季父方
伯公以为何如
 杂说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1248-0427d.png
  木说送沙文远
盖尝观夫近郊之木矣出于土也仅数尺苟可以搦或
可以把极大而至于可以拱则固已抡于人列于肆登
于匠氏之门随其材质而成就之无所遗有弗中焉则
揉曲以为直束小以成大非甚朽腐破折不之弃其种
之良质之坚与否不暇计也若夫深山大谷之中材之
生非不魁然大也脩长且直也矧其种良质坚文密致
而臭馨香全用之可栋可梁拆而用之可车可舟凡宫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1248-0428a.png
室器具之用若大若小用之无不宜焉者然而僵立万
山之中地险巇而水湍驶虽有可用之材卒莫自致万
一致之非积以岁月不可得也及其至也又往往有后
时之叹士之生远方出而仕也何以异此吾友沙文远
使其生畿甸之间吴楚淮汴之域出其所有之一二以
用于时固已登膴仕而著美称也久矣然而奔走名利
之途年踰强仕而此志竟弗克遂是岂其才力学问之
罪哉地也世之论人之出处者咸曰时时固然矣然彼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1248-0428b.png
之所以乘其时而我之所以违其时而不偶者得非以
其地哉方其时之需才才之见售于时时之所急用人
之所争趋而我方漠然于穷荒寂寞之滨罔闻知也及
其知而至然时已后矣远方之士其艰于进取也往往
如是虽然在我者虽有艰进之叹而亦免夫倖进之讥
吾之材诚中宫室器具之用矣用之则必有实效不用
亦足以全吾之天其视彼之苟且以备用假合以为资
亦既有间矣乎文远将卒业南雍予惜其有才而滞于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1248-0428c.png
用作木说以解之于乎岂独文远也哉
  说舟赠林宗敬
景泰甲戌五羊林宗敬偕予就礼部试予辱在选列而
宗敬得校官辞不就去又三年是为天顺元年宗敬复
就试礼部又得校官不就买舟将为归计予适得告与
古冈蒋希舜送之都门之外指其所舣之舟而告之曰
若知舟之为器乎始之欲作之也苟不采材于山林取
铁于冶炼灰以蜃其可以成舟乎曰不可也众物备矣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1248-0428d.png
不责其成于工师不假之以岁月不依其度而以意创
焉其可以成舟乎曰不可也舟成矣而楼橹之不具樯
柁之或阙与夫艎维缆篙碇之属有一弗备其可以
为全舟乎曰不可也用备矣而或舣之非其地所由者
乃断港绝潢其可以达江河乎曰不可也舣得其地矣
然或众舟集焉而互系以相轧其可以行乎曰不可也
材具而工良制合而用备其舣也得其地其行也无所
碍若可以达河入海矣然而风不顺焉则亦不可行矣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1248-0429a.png
士之为学何以异诸此乎方其在学校也固尝博习夫
诗书之文讲明乎古今之变印正之以明师积累之以
岁月其制作也惟恐不合有司之程度其强记以待问
也惟恐一理之不明一事之不知其进也既由其道其
用也又适其时若可以得志矣及其群试有司也则有
利焉有不利焉其利也固若舟之遇风一日千里直易
易耳其不利也夫何以异于舟之阻风而不得行者乎
行不行风也非舟之罪也利不利命也非学之尤也虽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1248-0429b.png
然有舟矣然后可以归其咎于风使吾材之不良制之
不合度器用之不素具舣之非其地行之有所碍风虽
顺也其能行乎哉舟譬则学也风譬则时也有舟而无
风固不可行也有风而无舟将何以行之哉然世固有
驾敝舟缀败帆遇顺风而侥倖以达岸者矣然不可常
也卒然遇鱼龙之出没风波之汹涌吾知其怆惶而归
无全舟矣甚者或至于覆溺焉幸乌可常哉嗟乎人患
无舟也风之不顺非所患也患无学也时之未利非所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1248-0429c.png
患也吾之舟备矣器用足矣惟不遇顺风则已矣苟待
之以岁月之久而不轻试焉岂终无一日顺乎使一日
得借风涛之便张饱帆于长江大河之中鼓枻而歌捩
柁以行纵其所如无不如意矣士之积学以待时也何
以异诸此乎然此就一舟而言非所以论众舟也舟之
制也稍异其形则其所从来也必异其地有来自浙者
来自江者来自虔吉者自鄞越来者有之自荆襄来者
有之其远者或自川蜀来焉所来非一地而作者非一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1248-0429d.png
人其创也未必同一时其发也未必同一日其为形也
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其载也有人有物所载
之物或多或寡而物之殖或贵或贱其间万有不同而
期必至于此也则同然其行也或迟或疾或先或后有
先发而后至者焉有后发而先至者焉有一路顺风直
抵乎此者也有初发即阻而后无不如意者也亦有或
行或阻有复行而复阻不知凡几而后达此者也或有
发之日同其至也不同或有发之日不同而其至也则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1248-0430a.png
同有先发旬月之间或一时之久或至于期年而后发
者乃先焉由是观之行止迟速皆天也非人所能也达
之先者不足喜达之后者不足悲苟吾有舟而又得操
之之要今虽未达安知终不达乎彼虽先达安知吾不
及乎抑过之未可知也惟无其舟或有舟而无具有具
而不能操则终焉而已矣虽然此特舟之小者非其大
也特可行之江河也非所以施之于海也舟之大者长
至于百尺大可以千围樯如竟天之虹霓帆若垂天之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1248-0430b.png
鹏翼上可以建五丈旗中可以容万斛粟其为器也大
其为用也广非得琼林大盈之材参天合抱之木付之
以公输子之手假之以数十年之久不足以成之也其
成也有非寻常舟师所能操焉苟小试于江湖之间则
非矣必待夫排山倒海之风吞天沃日之涛然后从容
乎渤澥之中出没乎沧溟之表以收万全之功以享无
穷之福回视舟楫之在江河间真不啻泛一芥于坳堂
之上也风之或顺或逆行之或迟或速皆不足以动吾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1248-0430c.png
心矣孟子曰观于海者难为水士之学也诚以圣人之
道为准的期必至焉不易其志不已其功不狃于近利
不责其近效则吾之所造也深所成也大所以出而应
世也无适而不可矣功名利禄得丧迟速夫何足以介
吾意哉宗敬积学有素其文又足以中有司尺度然累
试辄弗偶焉予恐其自沮也而以功名利禄动其心故
说舟以赠用以释其不平且进之于道云
  卞和三献玉说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1248-0430d.png
卞和三献玉或疑之曰吾石果玉也一献不售敛而藏
之以待识者或自斲而用焉可也奚必至于再以取辱
哉使三献复不售而三刑焉吾恐无全躯矣以其外残
其内知者固如是耶予曰噫是吾所以见卞和之知者
也古人所谓知者知之弗去是也使知之矣而去之是
未足言知矣必知之真守之固斯可言知焉和也惟真
知石之为玉故再献再刑而不悔使其知不真则或人
厉声色以临之方将疾走之不暇况千乘之君加以刑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1248-0431a.png
乎惟其知之真守之固故是玉也不终为石不终在野
而终入于君王之椟器轻九鼎价重连城而千万世传
之以为受命之玺使和也虽知之而不能守之则是玉
也一石而已矣或小用之则是玉也一器而已矣千万
世之后乌知所谓秦玺乌知所谓卞和呜呼古人于外
物守而弗去且如此况吾身乎
 字说
  陈惟学字说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1248-0431b.png
古人之学与今异而其得禄也亦然三代以前士之仕
也不出其乡凡其平居行已践言皆所谓学也非若后
世焉必呻佔毕考训诂操觚以修辞染翰以为文然后
谓之学也其仕也亦皆身修于家誉彰于友名闻于上
下然后束帛斯聘宾礼攸兴爵禄有不求而自至者固
不待夫投牒以求进群进以就试奔走道途积历岁月
而后得之如今世然金华陈禄氏其初冠时宾字之曰
惟学盖有取乎鲁论学也禄在其中之义嗟乎生今之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1248-0431c.png
世乃欲修古之学坐以待今之禄岂非左哉虽然今之
求禄也虽若与古异而其为学也则异而实同焉今夫
习进士业者其言修身非不曰诚意正心也其言讲学
非不曰格物致知也其言处事非不曰正义不谋利明
道不计功也其言尽伦非不曰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
长幼序朋友信也顾其践履之间异于操笔修为之际
戾于立言于是乎始大异而不同诚使今之为士者皆
学古人之学以希今世之禄夫何不可之有顾弗能皆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1248-0431d.png
然尔惟学以字呼交游间久矣而未有为之发挥其义
者一日其友何克恭求予言以为名字说予闻惟学宦
家子也大父仪厚任山东宪幕先府君镇畴为京郡治
中惟学亦尝有志于继世禄而未逮也故因以名之惟
学其尚顾名思义励志向学本古道而济以时宜存古
人待聘之心循今人入仕之路则爵禄之来有日矣于
是乎序以俟
  林弁宗敬字说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1248-0432a.png
礼曰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嗟乎至灵者人至贵者道至
微者物人而敬于心焉足矣必假物以示其所以敬圣
人制礼之意深矣哉是故擎拳曲跽皆足以朝必为琚
瑀珩璜之制致情尽慎皆足以祭必为冠冕黼黻之仪
辟踊哭泣皆足以丧必为衰麻袒免之节岂固为是缛
节哉盖以有形之物形无形之理使之内外相符故也
乡贡进士林弁既冠而宾字之曰宗敬其取诸此欤宗
敬敦敏士也予以丁卯岁随计之京道羊城曾识之友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1248-0432b.png
人甘筠凤所时犹童丱也已若老成人予心奇之岁庚
午阅乡书见宗敬名裒然于九十二人之间意或偶然
尔明年归自京师再晤焉则已崭然出头角容止端饬
言论英发非复昔日阿蒙矣为之悚息者移时嗟乎若
宗敬者其无忝乎若名与字者乎名者父母之所命也
字者宾师之所表也不忝乎其名与字则是不忝乎所
生所教矣然则所以不忝之实果何如曰端乎外者如
其名直乎内者如其字如斯而已程子曰整齐严肃其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1248-0432c.png
端外者欤朱子曰主一无适其直内者欤尚慎旃哉则
圣贤地位可几矣功名利禄云乎哉如或名然字然而
其人不然非惟名字之羞抑亦名之字之者之羞
  李时芳孟春名字说
天下之理一也而其所以为理者其名目义类万有不
同人之始生也于万理之中而摘取其一言以为己名
及其冠也又采其义之近似于吾身者以为之字噫取
一二于千万之中认以为己有顾乃茫然不知其名义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1248-0432d.png
之所以然可不可乎此近世名字之说所以作也羊城
李硕夫之冢子曰时芳既冠而宾字之以孟春其舅氏
林宗敬徵予为之说予惟人之生也自幼而弱弱而壮
壮而强强而老亦犹天时之运自春而夏而秋而冬也
人之一生其事业皆基于幼少之日亦犹物华之敷必
在于春阳之时传曰春者开辟之端养生之始盖万物
于是乎发生以甲以坼以华以舒以夭以包以硕以莩
而蕃且郁夫然后夏而盛也秋而成也冬而实以固也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1248-0433a.png
何者不本于春哉人之有生何独不然故礼谓人生十
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
七十则谓之耆与老焉十年一变皆有所事而所学者
乃在幼稚之时盖学不可不豫也要必养其心以义理
饬其躬以礼节陶其情以诗乐端其志以经术慱其习
以艺文使之有其德有其言有其容而又有其服内外
昭融文质相称郁乎灿然如春阳和煦之时而草木之
英华芬敷秾丽也夫然后壮则见诸行老则收其功而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1248-0433b.png
终身用之有不尽者矣时芳年少而质美勉勉循循以
为他日受用之资此其时也其尚顾名思义及时奋发
俛焉日有孳孳弗得则弗止也则夫壮之所行老之所
传皆具乎此时矣予因宗敬请谨以学之一言为时芳
勉勉之勉之非但以无愧其名与字而天下之万理皆
可由是而得之矣
  蔡国珍字说
物之可贵重者谓之珍珍而系之以国则其所贵重有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1248-0433c.png
非一身一家所得专者矣宝安蔡氏子名珍而字以国
珍厥父若宾所以期待之者至矣国珍得是名与字夙
夜祗慄奉以周旋如执圭如拱璧如握径寸之珠藉承
盖袭之惟谨不肯轻出以示人既而因其质而追琢之
切磋之磨砻之雕镂之缘饰之者甚周且致温然而津
液滋焕然而文采章瑟然而声韵清浑然而规制备固
已成器而可以适于用亦尝效楚人之献而未获连城
之偿今年春为有司劝驾进之于天子之庭群试于奉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1248-0433d.png
天门玉堂校文优其等将育之辟雍之中以大成其才
而大用之也未行天官卿又请试而用之国珍得乐昌
文学夫以贵重华美之器而置之诗书礼乐之区虽若
小用之固其所也将之任以予乡先达也求为申其名
与字之义以为终身训传不云乎儒有席上之珍以待
聘所谓珍者非世所谓荆璆也鲁宝也昌城之蕊也西
城之圆龙方虎也亦非所谓夜光明月真白洞光三棘
六异九品之奇也其惟吾身之所固有者乎是珍也匪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1248-0434a.png
金玉而金玉匪珠贝而珠贝得之天而具于人身有之
则明德内炳家有之则厚德外润国有之则朝廷以重
府库以充宗庙以华四表以光是则儒者之珍也藏之
方寸之间列于几席之上其气上彻而旁达无高弗格
无远弗妥无幽弗届无深弗入必如是然后足以当国
珍之称国珍其尚遵父师之训顾名字之义反求诸身
心益自敬谨而思有以为天下国家之所贵重也哉
  蒋冕敬之字辞(有序/)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1248-0434b.png
清湘蒋冕予故人河西县令希玉之子也年十五领广
右解首明年试春官卒业太学与其兄昪以故人子来
见未几又介其父执陈郡博先生执贽求从予学为古
文辞又明年昪为之加布于其首旅邸草草虽弗能戒
宾备礼然名必有字字必有辞不可缺也既冠来拜予
求字乃命之曰敬之又为之补其祝辞于乎予老矣而
冕年方艾予不日归老于山穷水绝之处不能旦夕常
相教益也冕乎闻人呼汝之字恒如闻予之声出于心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1248-0434c.png
而宣于口诵予此辞恒如予之丁宁告戒以亲临乎汝
之前也圣贤事业基于敬之一言其尚念念不忘而进
进不已也哉其辞曰
人之有身首为之元身之有章冠为其尊戴冠在首法
天之象冠中有冕人君所尚其上有延前后有旒文而
得中孔子从周居众体上人所具瞻惟敬斯尊惟敬斯
严内存外形俨望而畏一弗敬焉则戾乎是名尔以冕
式克似之父命斯在乌乎弗思既冒冕名当实冕德冠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1248-0434d.png
虽非冕视冕为则首容必直心德惟钦如大君在上如
上帝是临戴天以行念念斯在出入起居罔敢或怠字
汝以敬祝以斯言终身服之奉以周旋
  韩俭克慎字说
文昌韩俭领乡书试春官不偶卒业太学适其同学林
徽时文亦应贡来京师俭谓徽曰某名俭而字克用未
有发挥其义者幸在大司成先生门下欲得一言以为
终身佩服敢烦吾子达之徽以为言予惟俭而字用其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1248-0435a.png
义狭矣是就一事而言非所以进之于远大也乃取伊
尹告太甲之言易其字曰克慎而又为之说焉夫俭有
两义有节俭之俭有俭约之俭所谓俭约者不侈然以
自放之谓虽以孔子之圣亦必有是俭德于温良恭让
之间然后德备于己而光辉著乎外焉况众人无圣人
万分之一而可以不俭乎哉然圣人之俭德自然而有者
也众人无圣人之有其于是俭也可无慎哉尹之言曰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噫俭之一言永远图谋之本慎之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1248-0435b.png
一言收敛身心之要俭也其尚顾汝之名凡事以俭约
为本如礼所谓言必稽其所从行必稽其所蔽可也念
汝之字凡事以谨慎为心如传所谓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可也俭乎因其名与字而反求诸其
身与心兢兢焉常念孔子以约失鲜之言慎俭德以怀
永图期必几乎商阿衡所以告其君者焉慎之慎之念
念在此而不已等而上之则虽慎厥身修思永如皋陶
所以告大舜者亦有可驯致之理也自古圣贤进德之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1248-0435c.png
方不外乎此勿谓圣贤非众人所能学而乃自暴自弃
焉语不云乎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于是乎为韩俭字说
  冯颢子充字说
吾邑之钜家曰冯氏冯氏之彦曰仕鲁仕鲁第三子颢
予长女子婿也从其姑之夫乡贡进士王克信来京师
讲易以为进士业将归克信谓予曰颢名而未字盍字
之予字曰子充复请申其义按字训颢大也而又谓之
颢者大兼形气而言颢则似专以气言焉人天地生者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1248-0435d.png
也天地至大者也人至小者也人以至小之形躯而欲
全天地至大之气体其道何繇亦惟充之而已矣充得
尽时则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来之宙皆吾分内事也
然则所谓充者夫岂易尽耶必有其本如孟子所谓先
立乎其大者必有其渐如孟子所谓知皆扩而充之则
充实而有光辉之地可造而颢在我矣自有书契以来
已有此颢之一言至于有宋程大中始摘以命名其子
所谓明道先生者自是以来凡读书者至于斯言未有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1248-0436a.png
不惕然起敬者盖字以人而重也今颢承其父命用大
贤名以为己名其所以惕然起敬者宜何如哉盍思之
曰我之名大贤之名也大贤之所以为大贤不过尽人
道而已人之道天地之道也人道尽则天地之道尽矣
道有未尽必思所以充之涵养用敬进学在致知此程
门教学者入道之要也充之之道莫先乎此颢其勉之
哉勿徒诿曰此大贤事非我所能为嗟乎既受其名乌
可不任其实哉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1248-0436b.png
  王文谟字说
昔者史臣纪圣世君臣之功德以示天下后世也于尧
舜曰典典常也于禹皋陶曰谟谟谋也所谓叙其君臣
之间嘉言善行以备二典之所未备其间义理精深言
辞简奥是诚万世之吁谟天下之至文者也乡友王谟
字曰文谟谟而又加以文其义盖取诸此云文谟既冠
而字踰十年于兹矣今年会试来京师间过予请白其
名与字之义且曰古人谓衣服在躬不知其名为罔况
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1248-0436c.png
名字之切于身心又非衣服在躬之比苟不知其义其
为罔也孰甚焉愿惠以一言发其蒙昧庶几闻人之呼
之也口应之而心无疑幸莫大焉予曰子知乃翁所以
命子以斯名之意乎其所以期望于子也远矣大矣夫
人有子则必教之以习夫六艺之文而期之以立夫古
人之事业古人之事业孰有大于禹皋陶者乎所佐之
君则尧与舜所成之治功则时雍而咸宁后世之人臣
有能彷佛其万一者乎观其推允迪谟明之义而至于
卷二十一 第 33b 页 WYG1248-0436d.png
迩可远也广知人安民之旨而至于哲而惠也衍九德
之用而至于五辰顺而庶绩凝也五典之叙五礼之秩
德而命之罪而讨之人也而系之天天聪明曰自我民
天明威曰自我民天也而归之人都俞吁咈心心相契
何如何言言言相质味其言玩其气象宛然如在一时
同一室亲见其人亲聆其语也夫是谓天下之至文夫
是谓万世之吁谟乃翁命子以谟而或又加以文而字
之是盖以禹皋陶之事业而期之于子也子可不知所
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1248-0437a.png
自勉哉勿谓圣凡异禀而古今异时非今我所能为也
盖禀虽天而为之则在乎人时虽今而古人之事亦非
不可为也若然则天在我而古在今矣圣贤岂终不可
企及哉勉之勉之无忝若名与字则无忝乎所生矣文
谟再拜敬受教于是书为说以贻之
 杂著
  贪泉对
景泰辛未予归自金台舟次羊城之石门舟人曰嘻此
卷二十一 第 34b 页 WYG1248-0437b.png
贪泉也慎勿汲之予闻之舍舟观焉叹曰古人云饮此
水者一歃则怀千金又云饮之者见金宝之多思以两
手攫而怀之信有之乎予试饮焉以验其如何既而自
念曰济水可以坠痰菊泉可以延寿辽之侵涧能使人
多发晋之矾石泉可以愈疽泉以贪名理或然也设入
肺腑而易吾素焉岂不为终身之累乎遂中辍而不饮
归而卧诸船窗之下恍惚之间若有闻者曰仆石门之
神也受污辱之名数千百年于兹矣未有为表白者幸
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1248-0437c.png
子之来为我一洗之而子之所见无异庸众人予将何
望焉请为言之若谓泉之果能贪人也吏于兹土之多
孰若居民乎民之饮兹水者日以百计岁以万计自有
此泉以来民饮兹者岂可数计哉吏之吏兹土者不及
民百之一而又不皆由兹道而行而道此者或数日一
人或阅月一人或数月一人总其岁之久不过数十人
而已然其过也或憩焉或不憩焉其憩也或饮焉或不
饮焉然所谓贪者恒见于吏而民不与岂不识不知者
卷二十一 第 35b 页 WYG1248-0437d.png
其心能常而读书明理者其心易变也抑岂常饮者习
而不觉而暂饮者即动其心耶不然则泉之贪人亦有
所择耶皆不通之论也仆闻古之贪者有藏金以坞者
夜算牙筹者胡椒五百斛者黄金至五橐驼者岂皆官
岭南而饮此泉耶不然何贪也呜呼滔滔者天下皆是
也不诬之以贪而独我诬不亦冤哉彼其以廉以清名
者一又何幸欤今夫官吏之所宅者会府也郡邑也城
市镇坊也而吾僻在郊关之外且一舍许特过道焉耳
卷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1248-0438a.png
过者孰若居者之多且久乎大凡官署必有井也日日
以汲焉饭水淅也酒水酿也汤水热也手水盥也面水
颒也口水漱也发水沐也无一日无焉者也彼之用久
且数也如是顾不能使之贪一歃吾者即欲手攫珠玑
心怀千金何神且速哉岂彼冥顽不灵而吾独灵欤噫
有其实者无其名而名乃加于非其实者何居必欲名
实相符必有归矣仆闻之羊城之中越台之下有九孔
泉焉色清而味洌最宜于茶汲者日以千数请以是名
卷二十一 第 36b 页 WYG1248-0438b.png
加焉庶乎称其情也窃闻吾子以文翰称毋惜一开口
之劳以辩我千载之诬岂不有补于名教也乎予唯唯
而觉起而录之嗟乎贪者人心陷溺然也果何预于泉
哉不此之咎而彼咎焉宜其忿忿不服也有人于此穿
窬而盗也为吏所获将寘于法则方自解曰非某敢为
盗也吾之井泉使然也则为廷尉者将信之乎其不信
也决矣由是观之则泉不能贪人也审矣大抵岭南之
地多南金珠玑玳瑁犀象海贝异香奇物皆他方所无
卷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1248-0438c.png
者见者鲜不为之动心焉且又去中国特远吏之赃否
鲜或上闻而其民素柔怀甘受害而不辞故吏得以恣
其溪壑之欲贪风恣行上下交利渐染成俗一或屹中
流之砥柱则怨讟丛之矣是以士之素负名节守廉耻
者未入其境固尝非其人一蹑梅关泛浈溪则其心与
昔所非者合为一矣人见其然因以是目之是岂水之
罪哉嗟夫使人皆吴隐之也虽日饮石门之水不害其
为廉使人非吴隐之也虽不饮石门之水不害其为贪
卷二十一 第 37b 页 WYG1248-0438d.png
贪与廉在乎人心不在于水也虽然是泉也不幸为贪
人所饮亦犹冉溪因柳子而愚也虽名之以贪也亦宜
明年三月望日书
  书贪泉对后
呜呼贪人真可畏哉饮于泉而泉污世因以恶名加之
则夫官同僚任同事居同室者岂不为所污哉然人知
以恶名加诸彼而反遗乎此何哉
  镜喻送李景修
卷二十一 第 38a 页 WYG1248-0439a.png
景修为令于江山将行过予愿丰轩告别坐定起而言
曰某奔走仕途逾十年幸得一官惕然反思所以免罪
累而未能缔交子最久宜相厚何以教我时予座隅适
有镜悬焉乃指而告之曰若之处世能如是物则可以
善胜而不伤矣景修曰何谓也予曰是物也明而不用
其明非不用也不自用也应物而生其形随形而与之
影物来不迎也而亦未尝拒也物去不将也而亦未尝
留也妍者应之以妍媸者应之以媸其妍其媸其固有
卷二十一 第 38b 页 WYG1248-0439b.png
也吾随而妍媸之非有心于妍媸之也直者应之以直
曲者应之以曲其直其曲其本然也吾随而曲直之非
有心于曲直之也本媸也而欲吾应之以妍不可得也
本曲也而欲吾应之以直不可得也始以媸来继而易
之以妍吾亦遂其妍不咎其往也始以曲来继而代之
以直吾亦遂其直不泥其迹也以至于大小长短方圆
肥瘠深浅莫不皆然各形其形而所以形形者未尝无
定形各色其色而所以色色者未尝无正色面焉斯照
卷二十一 第 39a 页 WYG1248-0439c.png
背焉吾弗知也近焉斯照远焉吾弗知也不察察以为
明不规规以求照未至则弗逆既至则斯应既应则不
藏如是则于物也无忤而在我者无伤而镜之妙用止
于此矣虽然用之之妙由其体之之全体之所以全固
本乎鼓铸之功而用之所以妙则在乎磨拭之勤使在
我者无其体固无以应物矣有其体矣而所以拂拭濯
磨之功须臾有间吾见其垢翳昏蚀则虽泰山颓乎其
前而不之见矣况秋毫之末哉此古人大学之教所以
卷二十一 第 39b 页 WYG1248-0439d.png
必先乎明其明德也欤景修再拜曰敬受教予曰未也
是镜也所以置之者在阽危之地所以悬之者无坚韧
之物其能久照乎曰不能也予亦曰不能也夫君子之
处世固不可以有其心亦不可以无其心虚者其应物
之要乎敬者其守身之本乎持是二者大而天下远而
夷狄无所如而不可矣一邑令云乎哉吾子其勉之
  考𨽻送张正夫
字有五体曰篆曰八分曰𨽻曰行曰草古所谓八分即
卷二十一 第 40a 页 WYG1248-0440a.png
今之𨽻古之𨽻即今之所谓楷世俗传舛袭讹往往反
称之其来久矣字学之兴自苍颉始三代以前率用古
文至周宣王始有大篆秦始为小篆秦既用篆奏事繁
多篆字难成始令𨽻人佐书谓之𨽻字汉初王次仲又
为八分其法在篆𨽻间自秦汉以后唐宋以前凡典籍
所载文章所纪皆谓楷为𨽻未尝易也至宋欧阳子集
古录凡汉刻皆目为𨽻世人见汉𨽻稍异于钟王遂谓
八分为𨽻相承至今世之通儒学士因之有不暇考者
卷二十一 第 40b 页 WYG1248-0440b.png
多矣间为士大夫言之或为所嗤因考秦汉以来儒先
之言次第如左以證之按汉崔瑗草书体曰爰暨末叶
典籍弥繁惟作佐𨽻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尤简略成
公绥𨽻体曰虫篆既繁草书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𨽻
庾肩吾曰𨽻今之正书也张怀瓘亦曰𨽻书者程邈造
字皆真正亦曰真书文告典籍字有五体有古文大小
篆八分𨽻书而不及楷任分言五体有篆八分真行草
而不及𨽻郭忠恕亦云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𨽻
卷二十一 第 41a 页 WYG1248-0440c.png
书出𨽻书悖而行书作行书狂而草书圣其言八分与
𨽻先后虽异然亦只言𨽻而遗楷焉由是以观则𨽻为
楷书而八分为𨽻无疑矣延平张端正夫甫留心古学
者也今年以荐来自八闽过予因论字学偶及于斯正
夫曰曩某道旴江拜程奉常先生南云其言亦若吾子
也忻然领会予喜其真用心于古而有得焉非徒然者
也于其行作考𨽻一篇以送之(天顺一年/)
 事宜
卷二十一 第 41b 页 WYG1248-0440d.png
  两广用兵事宜
伏以朝廷以两广贼势已极议调官军万人制谕总兵
官讨之夫调军止于万人以言杀贼则不为多以言供
馈则不为少况今两广人心物力军马财用大非颜总
兵时比当是时贼徒未甚多军威未甚挫民财未甚竭
人心未甚离凡事易于措办自其行师无律而我之军
威始不振自其纵兵掳掠而民财始大屈自其杀平民
以为功而人心始日离贼徒始日盛不幸而继其后非
卷二十一 第 42a 页 WYG1248-0441a.png
尽反其所为决不能成功也为主帅者必廉以持己仁
以存心信以待人严以立威然后倡勇敢以作士气通
下情以收群策则贼平可期矣虽然此主将之事也愚
无庸论所有短见数事条列于左容或裨行军之万一

一今日两广用兵之策大要有二焉曰逐曰困而已非
 谓不必攻与战也所以攻与战者则在乎因机制变
 不可以逆料遥度也盖贼之在广东者当逐之在广
卷二十一 第 42b 页 WYG1248-0441b.png
 西者当困之逐之使其归巢穴困之使不得出没则
 贼坐毙矣何也盖广东本无贼贼之来皆自广西而
 后居民之无所依归者为之驱胁于是为贼耳使广
 西之猺尽归巢穴彼必不能独立此所以必行驱逐
 之策也兵贵神速广西之贼非不欲一鼓而直抵其
 巢穴禽狝而草薙之但山岭崎岖蹊径狭窄虽有百
 万官兵亦无所用之此所以必行坐困之策也
一所谓逐之之策盖广东十府贼所残破者六府其地
卷二十一 第 43a 页 WYG1248-0441c.png
 方相去一二百里或六七百里或远至千里我出此
 贼往彼我往彼则贼出此巧相回避所以不能成功
 若从一路逐之必不可得须分数路然后处处相遭
 彼来迎战则与之战彼不敢战只得归其巢穴耳所
 以逐之又当分为四路皆会于浔州其一路自广州
 三江口趋肇庆府历开建封川等县溯流而上至藤
 江直抵浔州其一路自肇庆府之新兴过阳江抵高
 州府界捣电白信宜由间道经岑溪等县界会于浔
卷二十一 第 43b 页 WYG1248-0441d.png
 州其一路自藤县直溯北流江登陆由郁林慱白陆
 川出石城抵雷州复自石城往廉州之灵山下横州
 亦会于浔州其一路自广州之连州经贺县出乐平
 县亦会于浔州所至之处必须穷搜极追且招且剿
 驱之出境而后已然愚所拟四路亦约其大略而已
 若分兵或多或少遇贼或邀或伏又在临时处置
一所谓困之之策盖广西猺寇如柳庆等府修仁荔浦
 等县处处有之惟浔州大藤峡为大大者既困则小
卷二十一 第 44a 页 WYG1248-0442a.png
 者不足平矣盖大藤峡前临河道后抵柳庆左界昭
 梧右接邕贵其中皆是高山峻岭只是刀种火耕蓄
 积有限惟凭劫掠为生况其所种之田尽在山外大
 军一至四面分守据其要害截其出路彼不得掳掠
 又不得耕种不过一二年则自毙矣其馀龙山粟山
 等处可以次第剪除
一向时官军屡征大藤峡不能成功者盖由每年霜降
 以后方才进兵此时贼已收穫预将禾米收藏峒穴
卷二十一 第 44b 页 WYG1248-0442b.png
 所以官军不能久困之今大军之行必须以今年七
 月至浔州会广西总兵等官相地安营分兵亟出蹂
 躝其青苗使其今年无收如此则彼不虞我师之至
 出其不意而气夺矣然后次第修葺营垒以为久困
 之计不然仍循旧例必霜降然后进兵则今年为徒
 行矣
一屯军为久守之计宜调梧州藤县等县浔州桂平等
 县民丁免其粮差俾其屯耕山下贼田时出官军为
卷二十一 第 45a 页 WYG1248-0442c.png
 之防护
一今之贼徒所以倍蓰于前日者其祸起于前日总戎
 者之滥杀无辜也盖此辈是平民方无事时输赋税
 供力役养兵奉吏将藉以为己之保障一旦外寇入
 境焚荡其室庐戕杀其亲属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
 入山则又与贼遇伥伥一身四顾无依不幸为贼所
 虏姑从之以延顷刻之命贼劫持而虐使之行则使
 负担息则使樵爨攻城则驱之以当矢石反奔则弃
卷二十一 第 45b 页 WYG1248-0442d.png
 之以遗官兵侥倖不死贼去之后仍趋官府输赋役
 如常时其心固自诿曰我之从贼岂得已哉他日贼
 平我等俱故良民也忽闻大军之来喜得更生谓可
 以复见天日矣大军既至其真为贼者皆相率遁入
 深山了不可得顾将不得已从贼者甘言秘计诱而
 出之杀以为功由是不得已从贼者皆甘心为贼矣
 兴言及此诚可悯伤今之为总帅者宜深以前事为
 戒既至而会三司官设法遣官出榜招谕或给以印
卷二十一 第 46a 页 WYG1248-0443a.png
 信票帖为照其榜文须明白痛切明言前人之失决
 不效尤或时召其父老人等至于军前指天发誓使
 其坦然不疑虽其平日从贼明有显迹若能翻然改
 过从善亦曲加宽贷或许其杀贼赎罪若其人不系
 贼所逼胁公然乘机自行劫杀者不在招抚之限
一两广之人众口一词不愿再调官军其故何哉盖惩
 前日官军之害尤有甚于贼也盖总兵内官带去旗
 牌等官及试验报效等项名色此辈善良者少凶恶
卷二十一 第 46b 页 WYG1248-0443b.png
 者多其中未必皆是总帅等官亲昵故旧多由嘱托
 买求志在贪功利己非真欲图补报也其在营哨则
 凌铄将卒过州县则劫制官吏居城郭则专利入乡
 村则扰民当矢石则在后报功次则争前所以使将
 领不和军士离心人民失所皆此辈为之也达军虽
 曰鸷猛然性颇质朴所以诱引使之为非皆此辈也
 今旗牌等官宜于见调军官中选用其馀跟随之人
 虽总兵官亦不许过二三十人其馀假以试验报效
卷二十一 第 47a 页 WYG1248-0443c.png
 为名者一切不用必不得已亦须编成队伍与随征
 官军一例差遣
一管军头目所以不能钳制下人者非但号令不明亦
 将以赖其用不免曲为之地也宜特差强干御史或
 给事中一二员不与军事不入营哨不通行移专奉
 敕书随军所在紏察凡一应官军敢有虐害居民妄
 杀无辜欺凌官吏夺人财物奸人子女者即便指实
 奏闻区处纵有军功亦不收叙如此则官军知警居
卷二十一 第 47b 页 WYG1248-0443d.png
 民有所恃赖
一以夷攻夷策之上者也广西左右两江土官衙门大
 小数十自来皆服调用近年以来总戎处置多失其
 宜以故调之多不时至宜差廉能给事中一员赍敕
 奖劳之俾其加倍起兵躬领赴军前听调许以成功
 之日重加升赏给以诰命封赠其父母妻室
一所调各处土官既至加厚饷赏俾其亲立领状各认
 地方从所径便自抵贼巢所得贼之财物尽数与之
卷二十一 第 48a 页 WYG1248-0444a.png
 官军人等不许抽分科夺及其所俘获贼属许得变
 卖则人自为战勇气百倍矣
一广西地方素不产盐而两江尤为难得但私货者多
 遂不甚贵宜严盐禁不许于土官衙门发卖则土人
 以盐为贵然后用之以为赏劳土兵之资立为则例
 获一功者赏盐若干
一总帅所至宜延其父老及致事听选等官家居者举
 人监生依亲者访问贼情地势俾其各陈所见裁择
卷二十一 第 48b 页 WYG1248-0444b.png
 行之如有愿随征者听
一官吏军民人等有父母妻子被贼杀害有欲报雠许
 赴所司报名编成牌甲名为义兵随军调遣
一贼所以取胜而我军所以畏之者以毒矢耳宜令各
 处访求善为解药者多方制合给散每队专委一人
 掌管
一官军所至之处如有商贩之人随行货卖酒肉等物
 宜严禁官军人等不许强买豪夺则军中食物不缺
卷二十一 第 49a 页 WYG1248-0444c.png
 不致生疾
  广东备禦猺寇事宜
两广同为岭南地其地势土俗大段不同广西山岭畸
岖林薄深阻其中皆猺獞窟穴编民错居其间广东十
府惟肇高廉三府地方与之犬牙相入雷州惟逐溪县
广州府惟连州与之相附近其馀皆滨大海地势平易
无有山林险阻自洪武永乐以来朝廷惟命总兵官镇
守广西而广东一方惟以备海洋倭寇为急未闻有猺
卷二十一 第 49b 页 WYG1248-0444d.png
寇侵犯也自广西总兵官山云物故之后继以安远侯
柳漙又继以田真自是以来为总帅者递相祖述类以
忠厚存心不复有山云严毅之风自此贼势渐炽然亦
只为广西患也而未及于广东景泰改元广东反贼黄
萧养作乱调广西狼兵剿杀自此以来猺獞始习知此
方山川险易地理远近所历城邑知其无备又与官军
共事知其脆弱无能为由是窃犯边境然惟在于邻近
村墟劫掠居民而亦未尝敢离巢越境远攻城邑也而
卷二十一 第 50a 页 WYG1248-0445a.png
我官军承平日久不识兵革一闻贼至丧心失魂望风
奔溃守城者闭门不出守堡者舍营远避弃民与贼纵
其杀戮由是贼益猖獗纵横自如若蹈无人之境遂至
陷城邑掠吏民遇有所获束縳以需收赎屯聚旬月不
复畏惮甚且三五分散无分部伍沿村搜索无敢谁何
窃观此贼素与民往来相亲属又无坚甲利兵深谋奇
略亦非矫捷难制如西北之戎狄也其前后所陷城邑
往往皆是晦冥之夜乘人懈怠架梯登城守城官吏亦
卷二十一 第 50b 页 WYG1248-0445b.png
非食尽援绝力屈不支尽是因循放肆为彼所乘而已
近年以来两广城池为所陷何啻十馀幸其志在子女
财帛既得即去使其得即据之其害可胜言哉失机官
军畏罪之及随即逃遁合干上司略不追䆒彼此仿效
遂以失陷为泛常事然此时贼只八九十为群至多亦
不过四五百人而已近因总兵颜彪大征之后贼众遂
多至于踰万少者亦不下二三千人推厥所由盖是此
辈皆是良民方无事时输赋税供力役养兵奉吏将藉
卷二十一 第 51a 页 WYG1248-0445c.png
以为己之保障一旦外寇入境焚荡其室庐戕杀其亲
属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恐遇贼伥伥一身
四顾无归不幸遇贼姑从之以延顷刻之命贼劫持而
虐使之行则负担息则樵爨攻城则驱之当矢石反奔
则弃以遗官军侥倖不死贼去之后乃趋官府输赋役
如常时其心若曰我之从贼岂得已哉他日贼平我等
皆故良民也忽闻大军之来喜得更生谓可以复见天
日矣大军既至其为真贼者皆相率遁入深山了不可
卷二十一 第 51b 页 WYG1248-0445d.png
得顾将不得已从贼者禽狝而草薙之用以为功以希
官赏由是不得已从贼者皆甘心为贼矣贼日益多民
日益少职此之由也今高雷廉三郡居民十去七八驿
道草木芜塞无复人行数百里间寂无烟火鸡鸣犬吠
之声殆绝不得尽力耕种今将十年矣惟城邑间有城
隍处仅有存者然又城门昼闭食用不给积气成疫死
亡相继幸不死于兵又死于饥幸不死于饥又死于疫
天之祸此方人何酷耶传闻其事可为心痛而耳目所
卷二十一 第 52a 页 WYG1248-0446a.png
及者恬不一动念独何心哉然此既往之咎方当虑方
来之策此时犹有可为者过此无及矣谨条所见为合
行事宜如后
一向时官军征剿蛮寇往往不与之遇盖我出廉州则
 贼往高州我出高州则贼往肇庆所以不能成功今
 三路并守则贼之入境无往而无备虏掠无所得久
 久自息矣议者多谓兵须合一则力专殊不知地界
 不分则守备者得以互相推调不肯用心必须各守
卷二十一 第 52b 页 WYG1248-0446b.png
 其分地则责有攸归遇有贼入境即便遣人飞报各
 营使其知预备或截杀或搪伏随宜处置如果贼势
 大至不能敌则急飞报二营并力剿杀并行广西守
 把官军邀截其归
一高雷廉三府地界当其中皆有官路路之东北近海
 者尽是平地路之西南边广西者半是山岭贼之出
 没皆必历山岭而后履平地宜差官相视于岭中间
 溪径可塞者塞之乡村不可守者弃之择其要害贼
卷二十一 第 53a 页 WYG1248-0446c.png
 所必由之地立为营堡差官军守把扼其来路然亦
 不须多立恐调官军不敷
一贼之陷城掠村多是掩袭无瞭望者故也宜于官路
 左右及边界去处设立烟墩炮架置鼓柝烽火拨军
 丁或民壮守瞭大贼至则放炮小贼至则擂鼓使知
 所备
一贼所以能窃入城池者盖是军卫有司彼此相推以
 至失误今后府州县有卫所去处宜将正军尽数拨
卷二十一 第 53b 页 WYG1248-0446d.png
 于近城三五里或十馀里要害处立栅守备所以然
 者屯军近城使其彼此牵制贼决不敢舍栅犯城也
 其城池责付有司正佐官员设法与卫所掌印官率
 领军丁老幼共守其无卫所去处令有司率民壮自
 守而镇守大臣又移文军卫有司责以大义俾其与
 城相为存亡仍令写立保守城池不致失陷结状按
 月缴报合于上司遇有失陷并坐有司不但专罪军
 官
卷二十一 第 54a 页 WYG1248-0447a.png
一贼势所以猖獗者盖以守土官员畏以失机获罪往
 往互相蒙蔽不肯申达今后遇有贼寇掠杀许令有
 司大小衙门径自申奏或被害之人自行赴京申诉
 如此则可以消壅蔽之端不养寇以成大患矣
一广西地方近年以来凡无城池去处人民自相团结
 聚为山寨贼来则入寨自保贼去则下山耕种广东
 地方惟开建泷水封川三县可依此法行之其馀地
 方山岭颇少宜于官路东北近海去处择地聚民团
卷二十一 第 54b 页 WYG1248-0447b.png
 结为村立木为栅开土为堑堑之外种竻竹植尖木
 列竹签团绕村乡三五里随势设法塞径路断河桥
 每村约一二百家或三五百家聚其父母妻子财畜
 其中则民必坚心守死矣仍令官军于官路中巡哨
 扼断蛮贼往来之路每村各立烟墩遇有警急即急
 收牛畜闭门自守仍禁往来巡哨官军不许入村侵
 扰违者治以重罪
一每遇人民耕作收穫之时分散头目统领人马于𦂳
卷二十一 第 55a 页 WYG1248-0447c.png
 要去处截路搪伏拥护人民或主将亲率头目耀兵
 近地使彼知惧不敢入寇
 
 
 
 
 
 
卷二十一 第 55b 页 WYG1248-0447d.png
 
 
 
 
 
 
 
 重编琼台槁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