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1248-01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重编琼台藁卷十
             明 邱浚 撰
 序
  吉水龙氏族谱序
自宗法废而左户之藏既散肉谱之学不传而士大夫
家有谱牒者盖鲜矣今天下分两畿十二藩服而人家
谱牒之作盛于江右而江右在吉郡尤盛迹其所以盛
卷十 第 1b 页 WYG1248-0193b.png
者盖有四焉江乡土绵地瘠季世割据者所不争人家
所藏图籍不尽燬于兵火一也习尚淳朴不蓄一切珍
奇玩好之物仓卒变起所持者惟文籍二也俗重世家
婚配必先门地崛起之家虽盛显物论终不之与所谓
故家右族恃谱牒以为文献之徵三也人以读书为业
虽田夫贩客亦皆粗通文理涉猎书史丧乱之馀文籍
散失无所于稽亦往往有能口道而心忆之者四也用
是四者故人家谱牒所以能独盛于他方然其间亦不
卷十 第 2a 页 WYG1248-0194a.png
能无积习之弊失在于好攀援古名贤显宦以粉饰其
家世张大其阀阅凡刘姓者皆长沙定王之后张氏者
皆曲江丞相之裔无一族无所自来者此虽天下通弊
而于兹则殆甚焉者也予自宦游以来交天下士多矣
而于庐陵士尤相亲厚所谓士夫者无家无谱牒者近
同年友常郡太守吉水龙公遵序出其家谱见示且属
以序考䆒精详援引皆有證据不徇前人之失而肆一
己之见直疏而旁通之纤悉不遗切而实曲而尽如禹
卷十 第 2b 页 WYG1248-0194b.png
之𨗳川原其所自来疏其所由分会其所由归其间分
支异派虽若错出散见其实条理脉络未始混淆也使
后人按图而求之据牒而考之既知其所以同又知其
所以异其得古良史作表传之遗意与予故序而归之
以示龙氏之后人且以告江右之为肉谱者云
  文昌邢氏谱系序
海内氏族所谓故家乔木者皆自中州来故其遗风流
俗往往而在苏长公所谓衣冠礼乐斑斑盖指此也其
卷十 第 3a 页 WYG1248-0194c.png
散在四州者琼为多琼属邑文昌大族可数者五六家
邢其一也邢之先自汴来盖在宋南渡初至今子姓蕃
衍散居邑中者殆居他姓什三四焉所谓五六大族其
殷富一时虽或过之至论其盛且蕃未有或先邢氏者
也岂非其一姓之尤大者乎族不徒大而且多贤隐而
贤者予不能尽知也所及知者其显而贤者耳所传闻
者则有宋故某官梦璜以文学政事著声前代载在郡
乘可考也所闻者今某处教谕贵明经洁行所至师仰
卷十 第 3b 页 WYG1248-0194d.png
所见者则予友苏郡太守宥也宥字克宽登正统戊辰
进士第擢四川道监察御史升知台州府事寻改苏郡
邑人自国初至今登进士第者仅三人然仕止郎官今
克宽年未五十已官二千石守天下大郡清名美政播
闻朝野华阶峻秩日进日崇不止此也然则今日邢氏
之族又岂但大于邑中诸族而已哉邢氏旧有族谱久
燬于火至克宽之先大父某府君咨访故老蒐罗散失
粗录成帙晚年以授克宽俾终厥志克宽承命惟谨寝
卷十 第 4a 页 WYG1248-0195a.png
息不忘者垂二十年始克承先志命之曰邢氏谱系间
携来京师以予同乡且相厚也属予序嗟夫氏族以名
爵显名爵以才德著氏族蕃而名爵无闻樗栎之材也
名爵显而才德弗称土木之偶也有名爵以表氏族有
才德以副名爵则虽在中州声明文物之地亦云鲜矣
而况遐远之地也哉是则文昌之有邢氏邑里之望也
邢氏之有克宽族属之光也后之承其统绪同其宗盟
者益思所以继之承之光之大之于无穷哉
卷十 第 4b 页 WYG1248-0195b.png
  广昌何氏家乘序
后世作谱者率遵欧苏二家说者多病其简何也盖家
之谱视国之史史纪一国之事不得不简谱录一家之
事不可不详彼其世远人亡载籍湮没往事无所于稽
不得已而略之可也苟耳目亲所见闻明有徵验可以
贻远而示范乃亦弃之而不录博雅好古君子所不忍
也曾谓仁人孝子而忍忘其先德哉此广昌何氏家乘
所由作也予友大司寇旰江何公廷秀续其先太宰公
卷十 第 5a 页 WYG1248-0195c.png
所辑何氏家乘间以见示属为序盖兼本二家之义例
而折衷之详书备录巨细不遗分为六卷一谱序二族
谱图三宗谱图四家传五妇德六先茔志而附载貤封
制书赠送诗文而终以先世遗事其于广昌昼锦何氏
一族之事详且备矣凡何氏受姓以来见于史传者殆
无遗焉予尝读韩文每疑其序送何坚何与韩为近之
说意谓古人因生以赐姓为其后者非所出而冒之容
或有之声音偶尔相近出于一时方言者焉能强人以
卷十 第 5b 页 WYG1248-0195d.png
必从哉疑其言无所本及读史记周本纪注应邵曰氏
姓注云以何姓为韩后然谓之以为后则固非声音偶
近者矣近世邓名世姓氏书辨證亦谓何氏出自姫姓
食采韩原为韩氏韩为秦所灭子孙散居陈楚江淮间
以韩为何随声变为何氏名世宋人去古益远何所从
而得此说哉考之孙愐唐韵韩灭子孙散居江淮间以
韩为何字随音变邓说盖本诸此然则邓说本于韩应
氏生二子之前数百年其言必有所本且明言其出氏
卷十 第 6a 页 WYG1248-0196a.png
姓注非无徵之言也韩子偶未见与抑或别有所出与
自昔观人之国而论其世者必徵诸文献予窃以谓论
人之家世者宜亦然何氏之贤人在前代政事则有武
经术则有休名位则有曾三人者其尤者也若以典籍
言之则休公羊本旨羽翼圣经得以从祀孔庭垂名千
载其次则西畴常言凿凿乎布帛菽粟之文宛然濂洛
宗旨也今昼锦之何实出西畴太宰公西畴先生六世
孙也先生讳坦仕宋为宝谟阁直学士广东提刑太宰
卷十 第 6b 页 WYG1248-0196b.png
公中兴其后而司寇公实踵太宰公之武父子清名劲
节为当世伟人俱以经术发身贤科历官中外位八座
为时名臣本朝革中书省而专任六部今尚书执政大
臣也视古丞相然百年以来大江以南父子相继为尚
书者仅见何宗所谓政事经术名位至是益大以显况
公又多有著论大雅君子卓尔不群其所以具瞻四方
传布后世文献之足以徵者岂止一时一方而已哉昔
汉韦贤父子相继为相玄成作诗以自劾其述祖德也
卷十 第 7a 页 WYG1248-0196c.png
曰赫矣我祖庆流于裔于体厥德于赫有声其勉后人
也曰谁谓华高企其齐而谁谓德难厉其庶而今公父
子实足以匹休于汉之韦氏而为其后人者盍诵是诗
以相励思齐其先人而庶几其企及乎予与公皆登甲
戌进士第同年中志同道合者也故不辞而为之序
  贵溪丘氏宗谱序
贵溪之周坊有钜姓曰周氏者氏虽周而其实则丘也
丘之先出自宋魏国忠定公公之子寿隽以字行生子
卷十 第 7b 页 WYG1248-0196d.png
汲知饶州汲子必恭始居郡之乐平邑人称所居曰丘
村其玄孙亨通分居馀干之珠湖子真宝者徙邑之墩
头墩头密迩信之贵溪世与贵溪周坊周氏连婚姻真
宝四世孙讳万轩者生六子时周氏乏嗣因命幼子惟
政为其后至今四世矣惟政生子旭鉴守台有声终浙
江参政孙祺守栝致政家居曾孙鼐字宗用者又以进
士簉属刑书擢任陜西按察副使今改任于闽将行过
予谓曰某与子同年登第三百五十人中惟吾二人者
卷十 第 8a 页 WYG1248-0197a.png
同出丘宗然某之姓尚从于周屡曾上疏请复之而未
遂其志某之心切切于是未尝旦夕忘也窃恐历世日
远世有后者莫知所自思欲续本宗世系著其所以然
以示后来豫求子一言他日谱成以冠编端予以岁甲
戌登进士第同年中未有同姓者惟宗用一人与予同
所出然而列名于金门之榜纪实于登科之录者则又
以周姓著予与君固知所自矣而天下之人曷以知其
然哉是则宗用之谱不可以不续而予之序亦乌可以
卷十 第 8b 页 WYG1248-0197b.png
不作哉谨用考吾丘氏受姓之始末俾以系之世系之
前庶其后之子孙知其源流之所自也按志氏谱者谓
周太公望国于齐都营丘子孙因以为姓及考史记齐
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谯周注云姓焦名牙炎
帝之后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
际封于吕或封于申武王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
齐都营丘其地在今齐州临淄或云潍州昌乐有营丘
故城凡二十八传而田氏夺其国夫自太公一传而为
卷十 第 9a 页 WYG1248-0197c.png
丁公伋五传而至胡公静徙都薄姑山则齐都营丘仅
四世尔其子孙以地为姓者不知始于何时意者迁薄
姑之后其留营丘不去者遂以为姓邪虽然天下之地
名如宛丘潜丘黎丘之类非止一营丘也况丘氏之外
又有所谓闾丘氏葵丘氏梁丘氏陶丘廪丘曼丘淄丘
之类皆出齐国岂皆太公后与若左丘明见于鲁论咸
丘蒙见于孟子浮丘稷丘出于列仙丘林丘敦出于夷
虏则后世以丘为姓者亦云多矣安知其不如今世之
卷十 第 9b 页 WYG1248-0197d.png
人上宫氏之去上东方氏之去方邪自唐人著郡望而
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显融故也然丘姓显者
多著于南朝齐梁之世率出于两浙之间则江南之丘
有自来矣宋人显者莫如忠定公然史止载其子寿迈
而不及寿隽寿隽仕理宗朝官至尚书其知婺州时尝
援朱文公张宣公例请吕成公谥盖亦崇尚道学者也
是则周坊之丘本于丘村丘村之丘原于江阴江阴之
丘其前也有忠定公之建功业有尚书公之尚道学自
卷十 第 10a 页 WYG1248-0198a.png
分丘材以来虽有显者而不甚大著抑自墩头变为周
坊之后四世而三人皆纡金曳绯殆若果木然必剥接
而后始大荣茂邪虽然枝叶之茂由其根秪之大也苟
非厚积其基培植其本㪺泉以灌溉之除秽以保养之
而欲其蕃盛硕茂大至百围长至参天多至成林无也
予愿凡为丘氏子孙者世世相承积道德以立其基敦
仁义以培其本读书学礼所以灌溉之也惩忿窒欲所
以保养之也以是而持家保族则其博大而悠远岂不
卷十 第 10b 页 WYG1248-0198b.png
有必然者哉谱成书予此言于卷帙之首非但为周坊
子孙告凡分自丘村而出于江阴者皆所当知也虽然
岂但江阴哉凡天下丘氏者皆不可不知焉
  丰城涂氏族谱序
古者姓氏皆著地望如王则太原琅琊李则赵郡陇西
崔则清河卢则范阳之类是也自中正之官不设左户
之藏不备而肉谱之学世不复讲姓氏散于天下所在
而有不复土著所谓郡望者特空名尔惟涂一姓望于
卷十 第 11a 页 WYG1248-0198c.png
南昌而其族姓亦特盛于所望之地今犹古也唐以前
未有显者至南唐有涂廙者补豫章志涂姓于此乃昉
见于载籍在宋登进士第者有天明有正胜有埙元有
溍生皆洪抚间人一郡皆古豫章也入国朝以来涂姓
发身科第列官中外者比宋元为盛然皆不出洪抚之
间否则其邻境也其他郡邑间有一二䆒其所自来其
不自二郡分也盖鲜矣丰城曲江涂氏为邑著姓予所
及识者今广东按察副使涂君君自庚辰进士拜监察
卷十 第 11b 页 WYG1248-0198d.png
御史一再出巡皆凛凛持风裁今奉玺书整饬兵备于
海内予家琼山时以内艰家居间过予出其所修族谱
见示予观天下姓氏不著地望也久矣今人求王于琅
琊太原求李于赵郡陇西殆犹昔人所谓求釜锜钱铸刀
鈇于铁炉步也名存而实亡矣孰谓数百载之下千百
姓之中乃有一姓独著旧望如豫章之涂者乎盖绝无
而仅有者也夹漈郑氏谓涂因水为姓而今南昌志无
所谓涂水者岂古豫章郡兼今数郡之地而涂水乃在
卷十 第 12a 页 WYG1248-0199a.png
今他郡界邪否则古今水名随时改称有不同邪或者
又谓涂本古涂山氏南昌尉始去土为涂涂姓别出散
处四方惟涂至今居洪抚之间为多岂皆南昌尉后邪
二者必居一于此矣虽然王盛于琅琊以祥览兄弟之
孝弟李显于赵郡以赞皇父子之功业苟为不然徒假
此以市婚矜世亦奚取其为望哉予愿涂氏之子若孙
若曾若玄睹宪副君之兹谱惕然感发以为凡洪抚之
间涂者倡使皆如宪副君之迈往有为于时则涂在今
卷十 第 12b 页 WYG1248-0199b.png
世亦将如王李崔卢之在前代矣顾不伟与予因宪副
君请勉书以为曲江涂氏谱序非但为一曲江也盖以
告凡今之为涂姓者云
  五一居士诗卷序
昔欧阳子自号六一居士盖以己身均于五物之间而各
一之以为六也今潮阳有卢先生者亦自谓笔墨纸砚各
一与已为五而自号五一居士焉得非闻欧阳子之风而
窃取其意与欧阳一五物而为六人居物之间也先生一
卷十 第 13a 页 WYG1248-0199c.png
四物而为五人资物以用也人居物间人与物犹殊也物
资人用则物与人一矣夫凡受形天地间无非物也物物
也人亦物也人以一物而物于众物之间独异而且灵故
天下之物无一而不为吾之所有故以之而并两仪谓之
三一可也以之而并三光谓之四一可也以之而并八卦
九畴则又可以一共八与九矣推而至于百千万亿莫不
皆然岂但此四物五物而已哉或者乃谓非吾所有过矣
矧今所取之数得天地之中数河图之中五太极也洛书
卷十 第 13b 页 WYG1248-0199d.png
之中五皇极也五之为数又合一二三四而成之一水
也二火也三木也四金也五为土而寓于四行之中交
相为用以成万物缺一不可也人以一身而居笔墨纸
砚之间以运用之以纪古今之事以应天下之(阙/)
    先生之意盖取诸此与虽然四物亦众人之
所同有者而独有之可乎盖以人用物众人之所同以
已观物达者之妙契当虚室生白之处明窗净几之间
召陶泓而来陈玄坦楮先生之腹脱管城子之帽发至
卷十 第 14a 页 WYG1248-0200a.png
理于心画之微托幽兴于运动之末得之于心而应之
于手斯时也人耶物耶混混然合而一矣乌有所谓五
哉先生名昊字怀广初为潮郡司训今升邯郸教谕云
  乐閒堂诗册序
东吴朱宗远以乐閒为号大理卿钱唐夏公季爝既为
之记会其子水领京闱乡荐会试春官以书来求予序
夫已有之而后心契之契之深而后言之切苟想像而
强为之言虽言之犹不言也予叨官于朝日在尘纷扰
卷十 第 14b 页 WYG1248-0200b.png
攘之中求顷刻閒不可得也已非閒者何以知閒之为
閒閒且不知又乌知其为乐哉诺之久而未有暂时閒
暇之隙矧以衰老思归有志未遂其心戚戚然恒不乐
也欲下笔辄中止曾不知閒所得閒閒而又乐者果何
如也虽然閒乐之趣虽未克以躬享而乐閒之理则有
可以意推者夫人情之所感者有七惟乐为适意身之
所享者非一惟閒为实用适意于其所享用之实以斯
人也享斯乐也其诸异乎人之閒也与何者七情之中
卷十 第 15a 页 WYG1248-0200c.png
其六者皆感物而动者也惟乐则生于吾之心而适于
吾之意焉然人之乐也有乐于功名者有乐于货利者
有乐于词章者有乐于声色臭味者有乐于林泉花木
者有乐于禅蜕仙真者彼皆取之于身资之于人而于
吾身心之实用则未必皆真有所得焉惟閒也无所慕
于外无所求于人实有之实用之休休然无虞优优然
有馀油油然不拘肢体我所有也室庐我所有也亲朋
我所有也岁月我所有也山川我所有也天地我所有
卷十 第 15b 页 WYG1248-0200d.png
也一日也而兼两日之适一人也而兼众人之用无所
事而閒随所在而乐斯人也世岂多有哉虽然是閒也
天靳惜而不轻予人人未易以得之也有父母之养不
得也有子孙之累不得也有职业之拘不得也有庸调
之给不得也有一于此閒且不可得况得而乐之哉盖
必有所不閒于其前然得以享其间于其后且宗远自
幼辛勤承家业持门户积久而成绪至是一一皆如其
意上有益壮之亲康和而清健下有亢宗之子颖敏而
卷十 第 16a 页 WYG1248-0201a.png
通达甘旨之奉有馀诗书之香不断内而心也无意外
之干外而身也无疾疹之蚀意无向而不适用无享而非
实一世之人有宗远此閒而不知乐者多矣閒而能乐
此宗远所以贤于人哉予故推其意代之言以为所居
堂序
  观澜阁卷序
天下之奇观孰有过于水者乎水生于天一以成于地
六方其生也其端甚微及其成之之后潜于地下则为
卷十 第 16b 页 WYG1248-0201b.png
泉流于地上则为川或为洼池或为沼沚或为沟洫或
为涧溪大之为江为河及其至也则为海焉随地势以
赋形因天时而变态非若山有一定之形成于开辟之
初不可以移易也是水之为物中有至理存焉而人之
观之也何可以无术乎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澜
者水之湍急处也人能于是而观之则天下之物所以
竦人瞻视而启人心思者孰有过于是哉太医院吏目
剑川张伯威致事将归田里介其乡人林徽京庠生携
卷十 第 17a 页 WYG1248-0201c.png
其所谓观澜阁卷求予为之序阁在所居之东南盖瞰
溪流以为屋也阁以观澜为名其亦有得孟子之言矣
乎孟子之为此言盖借水以形容道之有本也言虽在
于水而意则不在于水而伯威之取是义以名其阁也
其意亦犹是否乎想当风清月白之秋长空无云千里
一碧湛然明镜之中浴星斗而吞吐之涵山树而动荡
之亦可谓天下之奇观者矣虽然未也若夫油然而云
变色歘然而风震撼雷雨交作鱼龙出没激于石而为
卷十 第 17b 页 WYG1248-0201d.png
噌吰之声荡于沙而起汹涌之势盘而为涡旋而为湍
扬波而鼓涛喷沫而飞珠夫如是斯可以尽水之变而
天下之奇观在是矣伯威登是阁而设或遇斯景焉其
尚绎予斯言而有契乎其心矣乎于是乎序
  忠爱祠诗序
汀郡推官王公殁于王事郡人请于朝立祠祀焉祠在
郡治东卧龙山之麓有司岁以五月二日行礼公生忌
辰也方公殁时郡之人无小大临其丧次者莫不哀之
卷十 第 18a 页 WYG1248-0202a.png
冀其更生及其既久也拜其祠下者莫不(阙/)
卷十 第 19a 页 WYG1248-0202c.png
 
  海航诗卷序
进士陈君朝用起复来自锡山致其乡人赵潚广洋之
言曰某宋宗室盛国公之裔世居无锡之鸿山幼承祖
宗遗泽兢兢戒谨恒恐失坠居临大海每见商舟出没
其中一日之间阽危亡数矣因念人能于安居无事之
时兢惕于心恒若舟航之在海也岂复有失坠乎因以
海航为号盖用以自儆也乡人能诗者多遗以诗然未
卷十 第 19b 页 WYG1248-0202d.png
有序文以发挥其意稔闻翰林丘太史名子之京师幸
为丐一言以为终身之戒可乎君既至首以见请予惟
天下之至险者川也而川之大者尤险然则天下之川
之大孰有过于海乎是故圣人作易示人以趋避之方
往往曰涉大川川之大者盖言海也观易于需于同人
于蛊于大畜于益于涣于中孚于颐之上九于未济之
六三皆曰利于谦之初六独曰用于讼则曰不利于颐
之六五又曰不可噫人能明于利用可否之际以之涉
卷十 第 20a 页 WYG1248-0203a.png
世无难事矣广洋氏未尝操巨舰以航海而以航海名
其居且以自号其殆有得于大易涉川之义也乎则又
不止于见危险而恐惧也予以进士君之请致一言以
复之曰广洋氏乎其尚以理为航以海视世本诸理以
涉世世道危险一吾理以涉之揆诸理而曰利曰用则
持吾诚敬之柁张吾礼义之帆揆诸理而有不利有不
可则维吾缆于圣涯下吾杙于道岸
  南山主人诗序
卷十 第 20b 页 WYG1248-0203b.png
岭南之山其脉皆自大庾而来绵亘联络至芊城而止
转而西南或起或伏不过一二里辄中断断则五六里
或十数里方一起往往枕水上或卧水中或瞰水际其
面势大率向南南为阳明之地阳光所照得之多且先
以故景物明媚草木鲜茂视他方为盛幽人庄士卜筑
者恒据乎兹去郡城四十里许有山囷囷焉轮轮焉居
人名之以其形曰圆山景幽物茂而其阳尤佳有崔公
松秀者世居具山之南因以南山主人自号一时缙绅
卷十 第 21a 页 WYG1248-0203c.png
士大夫闻之辄赋诗以歌咏其美其子乡贡进士铎稡
成帙求予序夫艮为山位东北天下之山皆起自北而
趋于南南者山之面也观人者必于其面居山者必于
其阳居山之阳则得抱负之正顺阴阳之宜向离明之
光挹景物之胜可以久安居侈游观而为终焉之计贻
后之谋矣崔氏之先居此不知凡几世至公始以自命
而诗人又为发扬之噫是山也以人而重因诗而益彰
殆将与三百篇所谓南山者俪美于天地间也乎予意
卷十 第 21b 页 WYG1248-0203d.png
其居处之固必有如所谓竹苞松茂者矣疆理之整必
有如所谓原隰畇畇者矣不骞不崩之寿予敢以为公
祝至于台莱杞李以为邦家之基则又有望于公之子
若孙云
  心师轩诗序
潮郡陈衍于宽一日过予持一帙甚钜揖予谓此衍所
居心师轩卷也相知者往往为诗咏之而翰林修撰安
成刘公既为某记之矣未有序其首者幸惠之以一言
卷十 第 22a 页 WYG1248-0204a.png
予诘之曰子之有心自师可也何赖乎人之言既以求
记又欲求序乎且心之在人在内而不在外者也为主
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物者也今谓心为师则
是所以为师者欲也抑不知所以师师者何物与若曰
以心师心是有两心矣予不晓其所谓又乌能为之言
愿更求诸他于宽持卷去时日将夕归而坐诸轩间四
窗洞开无人万籁寂然无声矣敛容端视至于夜半俗
氛消尽万虑阒泯而清明之气澄澈光朗但觉灵台之
卷十 第 22b 页 WYG1248-0204b.png
中凛凛乎若严师在焉德容尊严冠服整肃可敬可畏
謦欬不闻言动中节可观可法琴瑟在前不敢踰越夏
楚在侧不敢违犯顿然一悟然后知于宽所以名轩之
意有所自也张子曰正心之始当以已心为严师其以
是与明日于宽复来因书所得者为序畀之俾书诸卷
端噫于宽所得者其亦与予同否乎(天顺七年/)
  友菊诗卷序
五羊有黄处士者以友菊自号既卒其子真定府学司
卷十 第 23a 页 WYG1248-0204c.png
训新宦游四方遇天下之名能文辞者辄求为之赋咏
岁久积成钜帙今年致其事南归过予求识一言嗟乎
善观人者不于其人于其友观其友何如人则其人可
知矣周濂溪谓菊为花之隐逸范石湖又谓其有幽人
逸士之操处士于菊也志同道合真如朋友之相契焉
其为人不问可知矣殆所谓幽人逸士而为人中之隐
逸者与处士往矣然而秋风三径晚节寒香其友固无
恙也古之孝子不忍忘其亲亲虽亡也见其执友如见
卷十 第 23b 页 WYG1248-0204d.png
之然此司训君所以惓惓于其先人所友之菊也与昔
柳子厚自记其先友于碑阴必历叙其人之大槩以见
其先人交游之广而司训君于其先友则遍求天下之
能文者以发挥歌咏之以见先人志操之同其用心与
子厚一也而勤力过之然子厚之自记书其长可也而
亦及其短此所以不满君子之意而君则不自言而必
徵夫作者之言而所言者馨香之德介洁之节风霜之
操甘美之液非徒不及其短且无短可言也其视子厚
卷十 第 24a 页 WYG1248-0205a.png
又不独勤力过之而孝爱之情忠厚之意亦油然见焉
呜呼处士于物其友之笃也如此于其朋友可知司训
君不忘其亲所友之物也如此于其执友可知予于此
卷重有感焉故不辞而为之序(天顺元年/)
  京华胜览诗序
户部主事惠阳叶君养正之弟顺来京师省其兄未几
将归凡与主事君同朝及素所往来者咸赋诗赠之且
题曰京华胜览夫自越峤之南北辕以抵于燕所履历
卷十 第 24b 页 WYG1248-0205b.png
者非止一所而专以京华为言者纪其大也举其大则
小者在其中矣盖以天下城池之壮宫室之丽人民之
众物货之夥皆未有若京师者也地大而人众一览之
顷而天下之大观毕在焉如游群玉之府琮璜圭璧瑶
琨琳琅水苍山玄之珍光明焜晃横斜积叠使人不知
所视如入武库之中戈矛剑戟羽旄甲盾锋锷犀利炫
熠森竦使人莫敢注目如行嵩岱衡霍之间山辉川媚
云蒸霞蔚龙拿凤跂苍翠诡异千态万状使人应接不
卷十 第 25a 页 WYG1248-0205c.png
暇信哉其为胜览也虽然览之以目而无所得之于心
则亦奚益之有昔之人如司马子长者往往因游览以
成所学非必深居简出操觚染翰然后为有得也顺其
勉之庶几不负诸公赠诗之意否则兹行为徒行矣予
与主事君为同年进士又乡人也故序诸首
  江湖胜游诗序
予友左吏部时翊持一卷示予题曰江湖胜游将求诸
名人诗寓归以赠其姻契廖荣仲华者首以序见属且
卷十 第 25b 页 WYG1248-0205d.png
曰仲华以商游而志不在商盖有慕乎司马子长之游
假商以自名实非商也予曰仲华志不商尔身庸非商
耶今夫天下之人不为商者寡矣士之读书将以商禄农
之力作将以商食而工而𨽻而释氏而老子之徒孰非
商乎吾见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
今时翊顾谓仲华商而不志于商可信乎哉虽然昔者
太公望之钓也方其坐于磻溪之上持竿而垂纶语人
曰吾志不在鱼以其迹观之人固莫之信也然求其心
卷十 第 26a 页 WYG1248-0206a.png
岂真为鱼者哉吾意仲华之商亦若是乎耳试因时翊
而问之子之江湖之游西极乎岷峨东尽于海往来乎
洞庭彭蠡震泽之间览其形胜访其人物山之涯水之
澨曾见夫坐钓而志不在钓者乎斯人也业与子异而
志与子同有则必见之傥见其人幸以告吾时翊俾转
以达之于其长
  柏庵诗卷序
客有庵居而环树以柏者因以柏庵自号人亦以是称
卷十 第 26b 页 WYG1248-0206b.png
之环其居之人稍能诗者皆作诗歌咏之既而传之郡
城郡城之人名能诗者继歌咏之又传而至于京师京
师之人每遇能诗者亦往往为之咏歌焉积久成帙得
诗母虑数十百首其子出以示予求序予得而诵之乃
为之序曰柏之见于歌咏也多矣在三百篇有曰如松
柏之茂又曰新甫之柏其后骚人墨客亦往往寄情于
斯然作者间一二篇而止未有若柏庵斯集之多且备
如此是盖不柏其柏且人其柏柏之于人果若是班乎
卷十 第 27a 页 WYG1248-0206c.png
夫人之于物气异而理同人之生也受命于天物之生
也受命于地受命于天惟舜独正也受命于地惟松柏独正
也在冬夏青青人而有取乎受命有常之物意不在物
盖在乎受命独正之人也受命独正之人非舜也与子
知客之意不在柏而在舜然则曷以知其然盖柏之为
物心坚而实其允塞与枝条而达其文明与子爇之则
馨香袭人其玄德升闻与柯叶贯四时而不改易其烈
风雷雨弗迷与然柏植物也舜圣人也拟柏以舜伦乎
卷十 第 27b 页 WYG1248-0206d.png
夫凤仪仪禽也麟师师兽也古之人固常以方圣人矧
兹贞材岁寒后凋拟之圣人奚为不可虽然斯言也非
予之言也南华生之言也客姓李名道羊城人隐而有
德者也其子名棨卿贡进士今待试于春官云
  百里回春诗序
百里回春诗者琼山人士为邑大夫周侯作也或者传
至京师予闻之叹曰嗟乎侯何以得此于吾人也哉自
昔民之疾视其令若佐如人之患痎疟投之以毒剂惟
卷十 第 28a 页 WYG1248-0207a.png
恐其不能去去之又恐其不亟虽受针砭熸灼之苦不
恤也又如人误落贼围中锋刅四面攒其身转身动足
辄恐为所中伤一旦幸脱离之梦寐中犹为之惊悸也
况肯既去而又留之留之而又为之歌咏赞叹不已哉
询其所以侯初莅邑有部使者按部至郡微示有所需
意侯素廉贫无以应之彼怒形于言侯不得已借诸官
与之已而无以偿后使者至典守者诉之邑之士民相
率醵钱以代之偿后使者知其故用是不拘以法既得
卷十 第 28b 页 WYG1248-0207b.png
请阖邑之民欣欣然有喜幸之色其中能言之士乃至
形于咏歌也如此然不敢直以事言而谓之回春盖喻
侯之德孚于民犹春阳之气播乎物也夫四时之序春
以生物为功然其所生之物或形或色夭夭然以舒畅
芃芃然以条达而其所以生生者则初无迹之可见焉
侯之为治殆有类于是否乎予不得而知也然邑之人
士亲炙于侯政治之下必有所徵矣乎传曰其政闷闷
其民醇醇史曰日计不足月计有馀侯之谓也昔宋燝
卷十 第 29a 页 WYG1248-0207c.png
为郡守爱民恤物人谓其为有脚阳春今吾邑人咏歌
周侯之德亦以春言然则彼哉彼哉其大暑之烁石流
金祁寒之堕指裂肤者与使者今皆故物前使者不欲
显其名后使者豫章罗公经也罗公清忠公恕持法而
能用法外意君子人也噫温然若春以煦妪吾邑人者
周侯也所以回春而使百里之间常发生长育如二三
月者非罗公之功而何予故牵联书之万里寓归俾邑
人士书于诸作者之首
卷十 第 29b 页 WYG1248-0207d.png
  续溪项氏绍先诗册序
德兴邑治之南若干里有地名续溪邑钜姓项氏世居
焉续溪距宋张忠定公所居吴园村不远张项世为婚
姻家有项生森者张出也予教太学时生为太学生颖
然出伦类中予已异之又以其舅氏张公英知吾府事
数侍讲下益知其为人暨予官内阁生以舍选历事
都府时天下无事戎务清简得以暇日从事佔毕予延
之于家塾训孤孙以端其蒙养之初且将期矣今系籍
卷十 第 30a 页 WYG1248-0208a.png
铨曹将归故乡温习故业以俟再试临行出二册以示
予且曰森高祖养默翁尝去家一里许小茅山下建屋
数楹即山名名之以为读书之所山前临溪又搆重阁
而以风泉名焉一时名人多有题咏久倾圯诗文随亦
散失森间于乡先辇遗文中得其一二慨然思欲复先
业之旧然顾瞻故趾薄于先茔乃改建于家居巨山之
下其规制亦如先祖之旧仍以旧扁扁焉森来京师遍
干缙绅士大夫诗文以昭先志启后人积久成帙敢希
卷十 第 30b 页 WYG1248-0208b.png
一言以弁其首嗟乎此正予所以延吾子训孤孙之意也
阳城有言夫学所以学为忠与孝也孝本乎天性存于
人心夫人有之而于父祖子孙一气相承尤亲切焉孟
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后矣乃不克负荷乃弗善
继述有善义而不为宣杨有基业而不能保守有之若
无焉不孝之罪亦焉逃哉是以古之孝子既谨嗣续之
传尤严义方之训良有以夫生居予门下读书训蒙之
暇未尝一预外事其身虽处京师逆旅之中而其心无
卷十 第 31a 页 WYG1248-0208c.png
一日而不在桑梓松楸之下观其于先世之故业遗文
起其废于数世之后播其美于众贤之言裒为钜帙以
遗后人使其对手泽而永君子之泽即心画而推广前
人之心世济其美宁有既邪所谓宣扬善义保守基业
之孝生盖有之项氏可谓有后矣他日必当大有所成
就不但已也古人有言以身教者从区区所以托孤孙
于吾子也其将来必有所效法而兴起也夫
  宦途履历图诗
卷十 第 31b 页 WYG1248-0208d.png
金川卢公崇秩明尚书蔡氏传由庠序歌鹿鸣游太学
试春官进对大廷擢监察御史历湖广按察副使未几
升贵臬正使阶嘉议大夫秩正三品冠神豸之冠腰钑
金之带奉九重之命掌一方之臬事可谓显矣好事者
即其平生履历绘为图十有一各命以名缙绅先生闻
而荣之随其名而赋以诗成化乙未公觐阙庭出以示
予属序其首公自登进士以来凡三任皆风宪也夫仕
进之途多矣而莫荣于进士历官之阶亦多矣而莫要
卷十 第 32a 页 WYG1248-0209a.png
于风宪世人之所以歆艳而爱慕之者得其一且以为
荣公乃兼而有之凡平昔所以讲明于庠序者试于有
司举而用之于内台紏察之时发而施之于外台廉问
之际何者而非自唐虞夏商周四代书中来邪画者得
其形似咏者言其梗槩未必得公之心也公宅心平恕
与人交不为城府历官所至忠慎廉正虽不为矫矫之
行赫赫之名而吏民自然化服盖庶几有古老成之典
刑焉此则公心也虽公亦不自知其所以然夫岂区区
卷十 第 32b 页 WYG1248-0209b.png
丹青之微言语之末所能形容也哉即是图而观之公
仕宦如人之登阶梯然举足愈数则其身愈高不致其
极不止也虽然致身于崇高之地固必假于阶梯所寘
之地必得夫平正固实之处然后有所凭藉而安以立
焉不然吾恐其摇动而倾仆虽欲须臾焉以寄其足不
可得已况欲致其身于崇高之地乎所谓平正固实之
地公之心是也予与公交几三十年知公之心最为亲
切故举以序诸作者之首使后之观是图咏是诗也知
卷十 第 33a 页 WYG1248-0209c.png
公之所以致显荣而渐底夫崇高之地者皆本其一心
也所以养其心而扩之者则又本乎五十八篇之书焉
于是乎序(成化十二年/)
  琴鹤东人诗序
香山何用中自号琴鹤东人岁丁酉携琴自羊城浈溪
越庾岭沿章江而下会于大江抵金陵历淮泗齐鲁之
境以达于京师浼某官何公为求朝中名卿才大夫咏
其所以为号者既成帙而以序引见属昔宋赵清献公
卷十 第 33b 页 WYG1248-0209d.png
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时人称其清盖真有是二物也
今用中所至携琴而己未必与鹤俱也而并以琴鹤为
号何邪按蔡邕琴赋有云繁弦既抑雅声乃扬而继之
以别鹤东翔之语江总琴诗亦云可怜峄阳木雕为绿绮琴
而继之以戏鹤闻应舞之句则琴中有鹤也尚矣人患
无琴尔不患无鹤也琴之所至鹤必随之诚能调均而
按徽涉绿水而奏清徵分析节度穷极窈眇则声音感
召之妙理契合之符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者矣奚必
卷十 第 34a 页 WYG1248-0210a.png
圆吭而脩趾惟颊而𩨛耳蹁跹以起舞于搏拊之馀嘹
唳以和鸣于操弄之顷夫然后谓之有琴与鹤也哉用
中出自岭海质美而气清世以赀雄其乡自幼有志世用
既而摆落世务抗志青云之表性嗜古琴以禁邪之具
与警露之禽物异而趣同也因以琴鹤东人自号盖自
方于昔人所谓东道主人者焉当夫风清月明之时宴
坐清泉白石之间按徽而度曲以为别鹤之操安知夫
寥廓之表无有所谓玄裳缟衣翅如车轮戛然长鸣翩
卷十 第 34b 页 WYG1248-0210b.png
翩而来下者耶诚有之则予言为不诬矣用中生清明
之时居清幽之地以清楚之姿而为是清物之东道主
又得清德如何公者为之求名公卿之清诗妙句以发
挥之岂非天地间一清事哉予故不辞而为之序(成化/)
(十四年/)
  南陵刘氏八景诗序
宣之南陵刘氏世业医至时用甫继其父为其邑之医
学官所居之胜其景有八时用各命以名一时缙绅大
卷十 第 35a 页 WYG1248-0210c.png
夫多赋诗咏之既成帙虚首简以徵予序予观时用即
景以为之名者有深意焉盖自医而归之儒本乎人而
徵之天也夫黄泰之杏苏耽之橘此固医之妙用也至
于感太乙藜火之光写清浅横斜之趣契中通外直之
理固晚景寒香之节非儒者不能焉然亦人事之常耳
若夫产骈茎之竹同颖之禾则有非人力所能到者矣
非天孰为之耶异乎哉时用即景以命名也殆亦有意
于合儒医之道会天人之际者乎抑或其意不出于此
卷十 第 35b 页 WYG1248-0210d.png
而偶有合于彼乎使诚有意于此其必勉勉循循攻其
世业反而求之乎吾儒之道无或少怠焉则人事尽而
天理见矣祥瑞之来庸不可异乎予闻时用之尊甫年
几八帙尚康强无恙由医而通儒者其于天人之际深
有所契时用之命兹名必有所受持予言归而叩焉而
亦有合乎是为序
 
 重编琼台藁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