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a 页 WYG1248-01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重编琼台藁卷九
明 邱浚 撰
序
张文献公曲江集序
古今说者咸曰唐相张文献公岭南第一流人物也嗟
乎公之人品岂但高出岭南而已哉盖自二代以至于
唐人材之生盛在江北开元天宝以前南士未有以科
重编琼台藁卷九
明 邱浚 撰
序
张文献公曲江集序
古今说者咸曰唐相张文献公岭南第一流人物也嗟
乎公之人品岂但高出岭南而已哉盖自二代以至于
唐人材之生盛在江北开元天宝以前南士未有以科
卷九 第 1b 页 WYG1248-0169b.png
第显者而公首以道侔伊吕科进未有以词翰显者而
公首掌制诰内供奉未有以相业显者而公首相玄宗
公薨后四十馀年浙士始有陆敬舆闽士始有欧阳行
周又二百四十馀年江西之士始有欧阳永叔王介甫
诸人起于易代之后由是以观公非但超出岭南盖江
以南第一流人物也公之风度先知见重于玄宗气节
功业著在信史播扬于天下后世唐三百年贤相前称
房杜后称姚宋胡明仲谓姚非宋比可与宋齐名者公
公首掌制诰内供奉未有以相业显者而公首相玄宗
公薨后四十馀年浙士始有陆敬舆闽士始有欧阳行
周又二百四十馀年江西之士始有欧阳永叔王介甫
诸人起于易代之后由是以观公非但超出岭南盖江
以南第一流人物也公之风度先知见重于玄宗气节
功业著在信史播扬于天下后世唐三百年贤相前称
房杜后称姚宋胡明仲谓姚非宋比可与宋齐名者公
卷九 第 2a 页 WYG1248-0170a.png
也由是以观公又非但超出江南乃有唐一代第一流
人物也然公声名烨烨在人口耳非直以其相业在当
时且甚有文名史称其七岁知属文张说谓其为后出
词人之冠又与徐坚评其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柳
宗元亦谓其能以比兴兼著述予生公六百馀年之后
慕公之为人童稚时尝得韶郡所刻金鉴录读之灼知
其伪有志求公全集刻梓以行世自来京师游太学
入官翰林每遇藏书家辄访求之竟不可得盖馀二十
人物也然公声名烨烨在人口耳非直以其相业在当
时且甚有文名史称其七岁知属文张说谓其为后出
词人之冠又与徐坚评其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柳
宗元亦谓其能以比兴兼著述予生公六百馀年之后
慕公之为人童稚时尝得韶郡所刻金鉴录读之灼知
其伪有志求公全集刻梓以行世自来京师游太学
入官翰林每遇藏书家辄访求之竟不可得盖馀二十
卷九 第 2b 页 WYG1248-0170b.png
年矣岁己丑始得公曲江集于馆阁群书中手自抄录
仅成帙闻先妣太宜人丧因携南归期免丧后自备梓
刻之道韶适友人五羊涂君暲倅郡偶语及之太守昆
陵苏君韡谓公此集乃韶之文献请留刻郡斋嗟呼公
之相业世孰不知其文则不尽知也矧是集藏馆阁中
举世无由而见苟非为乡后进者表而出之天下后世
安知其终不泯泯也哉是以不揆愚陋僣书其首(成化/)
(九年/)
仅成帙闻先妣太宜人丧因携南归期免丧后自备梓
刻之道韶适友人五羊涂君暲倅郡偶语及之太守昆
陵苏君韡谓公此集乃韶之文献请留刻郡斋嗟呼公
之相业世孰不知其文则不尽知也矧是集藏馆阁中
举世无由而见苟非为乡后进者表而出之天下后世
安知其终不泯泯也哉是以不揆愚陋僣书其首(成化/)
(九年/)
卷九 第 3a 页 WYG1248-0170c.png
武溪集序
岭南人物首称唐张文献公宋余襄公二公皆韶人也
韶郡二水夹城自泷来者曰武溪浈水自庾岭下与武
溪合是为曲江张公既以曲江名其集余公之集名以
武溪盖有意以匹张与余家岭表极南之徼自少有志
慕二公之高风每恨其文之不行于世于张公文仅见
其羽扇感遇等数篇余公之文仅得其潮说及诸书判
盖莫能睹其全也求之天下几三十年今与曲江集始
岭南人物首称唐张文献公宋余襄公二公皆韶人也
韶郡二水夹城自泷来者曰武溪浈水自庾岭下与武
溪合是为曲江张公既以曲江名其集余公之集名以
武溪盖有意以匹张与余家岭表极南之徼自少有志
慕二公之高风每恨其文之不行于世于张公文仅见
其羽扇感遇等数篇余公之文仅得其潮说及诸书判
盖莫能睹其全也求之天下几三十年今与曲江集始
卷九 第 3b 页 WYG1248-0170d.png
并得于馆阁群书中昔孔子言夏殷之礼杞宋不足徵
徒以文献不足之故解者谓文典籍也献贤人也二公
之集之存岂非岭南文献之足徵者乎予尝怪柳子厚
谓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曾南丰氏亦谓
越之道路易于闽蜀而人材不逮其然岂其然乎夫人
材莫大于相业南士入相在唐仅三数人张公之后有
姜公辅刘赡皆岭南人也当是之时南方之士以功业
显盖未有或先之也进士科兴江以南士固有与者然
徒以文献不足之故解者谓文典籍也献贤人也二公
之集之存岂非岭南文献之足徵者乎予尝怪柳子厚
谓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曾南丰氏亦谓
越之道路易于闽蜀而人材不逮其然岂其然乎夫人
材莫大于相业南士入相在唐仅三数人张公之后有
姜公辅刘赡皆岭南人也当是之时南方之士以功业
显盖未有或先之也进士科兴江以南士固有与者然
卷九 第 4a 页 WYG1248-0171a.png
多在中叶以后且终唐之世未有得抡魁者张公在开
元时已以道侔伊吕科进而大中间开建之莫宣卿亦
已魁天下选矣然则二子之言果可信乎史册所载岭
南人才固若落落然间有一二亦必秉忠贞砺名节求
其所谓巧宦佞倖者盖绝书也世之人因二子之言往
往轻吾越产予因序余公此集而发之初得公集手自
抄录仅成帙闻先太夫人丧解官还家携以过韶韶郡
太守苏君韡通判涂君暲请留此刻郡斋中且求为序
元时已以道侔伊吕科进而大中间开建之莫宣卿亦
已魁天下选矣然则二子之言果可信乎史册所载岭
南人才固若落落然间有一二亦必秉忠贞砺名节求
其所谓巧宦佞倖者盖绝书也世之人因二子之言往
往轻吾越产予因序余公此集而发之初得公集手自
抄录仅成帙闻先太夫人丧解官还家携以过韶韶郡
太守苏君韡通判涂君暲请留此刻郡斋中且求为序
卷九 第 4b 页 WYG1248-0171b.png
予既免丧乃书此以引其前非但序公文也盖假公之
文献以徵吾之言且用以为越之人士解嘲云(成化九/)
(年/)
程子全书序
程子全书者二夫子平生著述与其门人所辑录者皆
在焉书以全名则其采摭无遗荟稡归一可知已二夫
子生当有宋盛时讲明斯道上接孔孟以来千载不传
之绪方其存时当世士大夫得其片言只字以为荣幸
文献以徵吾之言且用以为越之人士解嘲云(成化九/)
(年/)
程子全书序
程子全书者二夫子平生著述与其门人所辑录者皆
在焉书以全名则其采摭无遗荟稡归一可知已二夫
子生当有宋盛时讲明斯道上接孔孟以来千载不传
之绪方其存时当世士大夫得其片言只字以为荣幸
卷九 第 5a 页 WYG1248-0171c.png
而四方从游之士挹其言论风旨辄笔录之以为仪范
轨则也然得其议论之文者未必得其叙事之文闻其
性理之论者未必闻其治道之论今则尽在是焉及二
夫子既没之后门人编集遗文以为文集文公先生又
摭其所闻见者以为遗书后又采遗书之所未载者以
为外书世儒于此三书或得此而遗彼亦或有终身未
尝一见者今则尽在是焉(阙/)
轨则也然得其议论之文者未必得其叙事之文闻其
性理之论者未必闻其治道之论今则尽在是焉及二
夫子既没之后门人编集遗文以为文集文公先生又
摭其所闻见者以为遗书后又采遗书之所未载者以
为外书世儒于此三书或得此而遗彼亦或有终身未
尝一见者今则尽在是焉(阙/)
卷九 第 6a 页 WYG1248-0172a.png
人非徒有是言也而言无不可行焉寥寥千载此学不
卷九 第 6b 页 WYG1248-0172b.png
传朱夫子承周程之传以上接孔孟千载之绪其所著
述于易有本义于诗有集传于四书有集注章句于资
治通鉴有纲目亦皆出自其手笔而为成书矣其门弟
子又编次其平日与门人问答之语以为语类宛然孔
氏家法也然所以类而录之者有池本有饶本有续录
杂出于众手其多至八十七家其视孔门所论撰者盖
十数倍焉今去朱子时馀三百年于兹所谓八十七家
者皆列其氏名于卷首若廖德明氏辅广氏李闳祖氏
述于易有本义于诗有集传于四书有集注章句于资
治通鉴有纲目亦皆出自其手笔而为成书矣其门弟
子又编次其平日与门人问答之语以为语类宛然孔
氏家法也然所以类而录之者有池本有饶本有续录
杂出于众手其多至八十七家其视孔门所论撰者盖
十数倍焉今去朱子时馀三百年于兹所谓八十七家
者皆列其氏名于卷首若廖德明氏辅广氏李闳祖氏
卷九 第 7a 页 WYG1248-0172c.png
叶贺孙氏凡九十有二人其九十二家之子孙在今世
者果谁何哉大率朱门之士闽产为多而在建郡者则
以玉溪童蜚卿氏为巨擘其录在饶本系以庚戌所闻
次为十五既已编在语类大全梓行于世蜚卿讳伯羽
世居建郡玉溪之上朱子尝过其家题其所居之室曰
敬义人因称为敬义先生所著书有孝经衍义又尝录
其师说以为晦庵语录二书藏于家塾中更兵火不存
其九世孙训遍加询访始得语录于乡人家然残缺已
者果谁何哉大率朱门之士闽产为多而在建郡者则
以玉溪童蜚卿氏为巨擘其录在饶本系以庚戌所闻
次为十五既已编在语类大全梓行于世蜚卿讳伯羽
世居建郡玉溪之上朱子尝过其家题其所居之室曰
敬义人因称为敬义先生所著书有孝经衍义又尝录
其师说以为晦庵语录二书藏于家塾中更兵火不存
其九世孙训遍加询访始得语录于乡人家然残缺已
卷九 第 7b 页 WYG1248-0172d.png
过半矣后以刻本语类大全相参校订补其缺略始克
成编因易其名曰玉溪师传录兹以从子乡贡进士钦
会试来京师命钦求予言以叙其始末将刻诸梓以传
于世庶几后之人知其家世文献流传之所自云
云庵集序
古之言文者必与人俱易之贲卦以人文并言兹六经
言文之始彖曰文明以止人文也人与文合而为一后
世言文者岐而二之故近世大儒有以人论文以文论
成编因易其名曰玉溪师传录兹以从子乡贡进士钦
会试来京师命钦求予言以叙其始末将刻诸梓以传
于世庶几后之人知其家世文献流传之所自云
云庵集序
古之言文者必与人俱易之贲卦以人文并言兹六经
言文之始彖曰文明以止人文也人与文合而为一后
世言文者岐而二之故近世大儒有以人论文以文论
卷九 第 8a 页 WYG1248-0173a.png
人之说其意盖谓以人论文若欧苏之俦颛颛焉以文
名天下以文论人若司马文正公文名虽不及欧苏然
心术正伦纪厚持守严践履实积中发外词气和平非
徒言之为尚也今观五云刘公云庵集殆亦近于涑水
传家集与公世家庐陵由永乐甲辰进士扬历中外终
刑部尚书考其一生履历所居之官率以刑名政务为
职宜乎于铅椠之习辞采之华有不暇及焉者今其兹
集凡世所谓诗词序记之类诸体无不备焉斯文也以
名天下以文论人若司马文正公文名虽不及欧苏然
心术正伦纪厚持守严践履实积中发外词气和平非
徒言之为尚也今观五云刘公云庵集殆亦近于涑水
传家集与公世家庐陵由永乐甲辰进士扬历中外终
刑部尚书考其一生履历所居之官率以刑名政务为
职宜乎于铅椠之习辞采之华有不暇及焉者今其兹
集凡世所谓诗词序记之类诸体无不备焉斯文也以
卷九 第 8b 页 WYG1248-0173b.png
文论其人而不区区于辞艺者与公之子按察副使乔
出公是集俾识一言浚对大廷时公为读卷官得区
区所对策甚欲寘之举首为当笔者所抑不果公于浚
不可谓不知已也公易箦时不及致一辞奠一觞负公
多矣今得附一名于公集末岂非幸哉虽然浚于公之
斯文深有慨焉当我朝洪武永乐之盛一时公卿大
臣类多能言之士文质彬彬何君子之多也非独职词
翰官馆阁者为然凡布列中外釐政务理兵刑者莫不
出公是集俾识一言浚对大廷时公为读卷官得区
区所对策甚欲寘之举首为当笔者所抑不果公于浚
不可谓不知已也公易箦时不及致一辞奠一觞负公
多矣今得附一名于公集末岂非幸哉虽然浚于公之
斯文深有慨焉当我朝洪武永乐之盛一时公卿大
臣类多能言之士文质彬彬何君子之多也非独职词
翰官馆阁者为然凡布列中外釐政务理兵刑者莫不
卷九 第 9a 页 WYG1248-0173c.png
皆然驯至于宣德正统之间亦多有之公其一人也公
捐馆舍今馀十年矣世求如公者非独其文不可多得
而人之如公者盖亦鲜焉噫可以观世矣
尚约先生集序
皇朝文献盛于江西浚总角时琼多寓公每闻其言永
乐以来文物之盛一时馆阁儒生多吉郡人而西昌为
尤盛正统戊辰浚试礼部下第首见大司成萧先生于
大学先生西昌人也浚时杂诸生中季试先生得所作
捐馆舍今馀十年矣世求如公者非独其文不可多得
而人之如公者盖亦鲜焉噫可以观世矣
尚约先生集序
皇朝文献盛于江西浚总角时琼多寓公每闻其言永
乐以来文物之盛一时馆阁儒生多吉郡人而西昌为
尤盛正统戊辰浚试礼部下第首见大司成萧先生于
大学先生西昌人也浚时杂诸生中季试先生得所作
卷九 第 9b 页 WYG1248-0173d.png
特召以见且加奖励已己之变先生恒夜集诸生于燕
居之堂论及时事辄忧形于色浚时发一言先生辄首
肯公卿间有询及诸生者先生必斥名以过誉岁辛未
又试礼部不利南归甲戌复来先生已升秩入内阁参
预大政是岁浚叨登进士第选入翰林读中秘书又明
年擢任史官以诸生厕迹门下每有述作先生见之辄
过为称许因延誉公卿间天顺改元先生南归家居岁
甲申捐馆舍今二十又五年矣仲子昉以膺贡来京师
居之堂论及时事辄忧形于色浚时发一言先生辄首
肯公卿间有询及诸生者先生必斥名以过誉岁辛未
又试礼部不利南归甲戌复来先生已升秩入内阁参
预大政是岁浚叨登进士第选入翰林读中秘书又明
年擢任史官以诸生厕迹门下每有述作先生见之辄
过为称许因延誉公卿间天顺改元先生南归家居岁
甲申捐馆舍今二十又五年矣仲子昉以膺贡来京师
卷九 第 10a 页 WYG1248-0174a.png
得祁门司训将之任以先生遗稿见属为序呜呼先生
不可得而见矣今见其遗文如侍先生左右亲睹其德
容而闻謦欬然瞻思之顷恍忽如在前后而卒不可复
见方且呜咽哀慕之不暇又焉能为之言哉虽然天下
士出先生门者多矣今所馀无几而浚独幸后死又受
知最深所以永先生之传于不朽者其责实在浚焉于
是乎抆泪而序之曰嗟乎人生天地间具形与气形动
而为威仪气出而为言辞人死则威仪随形澌尽惟言
不可得而见矣今见其遗文如侍先生左右亲睹其德
容而闻謦欬然瞻思之顷恍忽如在前后而卒不可复
见方且呜咽哀慕之不暇又焉能为之言哉虽然天下
士出先生门者多矣今所馀无几而浚独幸后死又受
知最深所以永先生之传于不朽者其责实在浚焉于
是乎抆泪而序之曰嗟乎人生天地间具形与气形动
而为威仪气出而为言辞人死则威仪随形澌尽惟言
卷九 第 10b 页 WYG1248-0174b.png
也者宣于其心发于其气著为辞采载为简册而长留
于天地之间千万年而不朽焉观其迹可以得其心因
其言可以知其世先生生于洪武长于永乐仕于宣德
正统之间而大用于景泰是时气化隆洽人心淳朴犹
未至于浇漓一时士夫制行立言类以质直忠厚明白
正大为尚而不为睢盱侧媚之态浮诞奇崛之辞先生
禀纯笃之性处和平之世平生为人凡其立心行已涖
官临事如其为文其人不可见已见其文如见其人
于天地之间千万年而不朽焉观其迹可以得其心因
其言可以知其世先生生于洪武长于永乐仕于宣德
正统之间而大用于景泰是时气化隆洽人心淳朴犹
未至于浇漓一时士夫制行立言类以质直忠厚明白
正大为尚而不为睢盱侧媚之态浮诞奇崛之辞先生
禀纯笃之性处和平之世平生为人凡其立心行已涖
官临事如其为文其人不可见已见其文如见其人
卷九 第 11a 页 WYG1248-0174c.png
然浚起自远方一见先生即待以殊礼所以开发成就
之者虽燕国公之于子寿六一公之于子瞻不是过也
浚虽不足上儗古人而先生所以陶铸后进者方之二
公实无愧焉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达意而止质实
之中而有自然文彩醇然其无滓绎如其无颣淡乎其
有馀味得孔子从先进之意噫世无复斯人亦无复斯
文矣先生讳镃字孟勤官至太子少师户部尚书兼翰
林院学士既老自号尚约居士云
之者虽燕国公之于子寿六一公之于子瞻不是过也
浚虽不足上儗古人而先生所以陶铸后进者方之二
公实无愧焉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达意而止质实
之中而有自然文彩醇然其无滓绎如其无颣淡乎其
有馀味得孔子从先进之意噫世无复斯人亦无复斯
文矣先生讳镃字孟勤官至太子少师户部尚书兼翰
林院学士既老自号尚约居士云
卷九 第 11b 页 WYG1248-0174d.png
拙庵李先生文集序
我朝文运盛于大江以西开国之四年策士以文即得
抡魁于金溪又十八年始定今制会试天下士裒然举
首者分宜人也永乐甲申选庶吉士读书中秘以应
二十八宿其中十二人出江西而官翰林七人宣德甲
寅合丁未庚戌癸丑三科进士选之亦如甲申之数出
江西者七人留翰林者四人奉敕教之者前则吉水
解公大绅后则西昌王公行俭是皆江西人也粤自我
我朝文运盛于大江以西开国之四年策士以文即得
抡魁于金溪又十八年始定今制会试天下士裒然举
首者分宜人也永乐甲申选庶吉士读书中秘以应
二十八宿其中十二人出江西而官翰林七人宣德甲
寅合丁未庚戌癸丑三科进士选之亦如甲申之数出
江西者七人留翰林者四人奉敕教之者前则吉水
解公大绅后则西昌王公行俭是皆江西人也粤自我
卷九 第 12a 页 WYG1248-0175a.png
文皇帝振作斯文之后选士教之而拔其尤以官馆阁
率以为常而皆莫若兹两举之盛翰林之选自三名外
而以庶吉士进者历科虽间有其人而前惟称文端文
安二王公后则称萧尚约吴竹坡李拙庵三先生也浚
来京师犹及见二王公在太学则受教于萧先生入翰
林则受知于吴李二先生而李先生又某之座主也两
预纂修皆在其馆下某家岭表北上中原必道于江西
江广之交仅隔横浦一小阜耳风声气习未必顿殊在
率以为常而皆莫若兹两举之盛翰林之选自三名外
而以庶吉士进者历科虽间有其人而前惟称文端文
安二王公后则称萧尚约吴竹坡李拙庵三先生也浚
来京师犹及见二王公在太学则受教于萧先生入翰
林则受知于吴李二先生而李先生又某之座主也两
预纂修皆在其馆下某家岭表北上中原必道于江西
江广之交仅隔横浦一小阜耳风声气习未必顿殊在
卷九 第 12b 页 WYG1248-0175b.png
学校时已稔闻诸公之名及读书中秘乃得亲炙之
而受拙庵先生教益为多不徒待以殊礼而每为延誉
公卿之间方先生捐馆舍时某居忧数千里之外弗克
躬诣几筵寓瓣香以致敬负先生多矣岁庚戌先生之
子廷章长宪广东适入觐阙庭会间因及先生文集
已绣梓而未有序引某老门生也素有得于先生指教
而知之为详谨评其文以序之曰自古帝王之世上有
作人之化下有承学之教是故人有所养而学无异习
而受拙庵先生教益为多不徒待以殊礼而每为延誉
公卿之间方先生捐馆舍时某居忧数千里之外弗克
躬诣几筵寓瓣香以致敬负先生多矣岁庚戌先生之
子廷章长宪广东适入觐阙庭会间因及先生文集
已绣梓而未有序引某老门生也素有得于先生指教
而知之为详谨评其文以序之曰自古帝王之世上有
作人之化下有承学之教是故人有所养而学无异习
卷九 第 13a 页 WYG1248-0175c.png
其气既充其理既明故发为文辞足以达志意畅情性
纪事功而长留于天地间以为不朽之传先生之文虽
得之天资本于学力而实由乎乡帙渐染之馀朝廷
振作之效也是以刚大之充而不失于委靡道德之明
而不沦于空寂体质浑全无有查滓词气温雅不事刻
画盖肖先生之为人也某尝序尚约先生之文曰先生
行事如其为文请为一转语以序先生斯文曰先生为
文如其行事先生讳绍字克述吉之安成人宣德癸丑
纪事功而长留于天地间以为不朽之传先生之文虽
得之天资本于学力而实由乎乡帙渐染之馀朝廷
振作之效也是以刚大之充而不失于委靡道德之明
而不沦于空寂体质浑全无有查滓词气温雅不事刻
画盖肖先生之为人也某尝序尚约先生之文曰先生
行事如其为文请为一转语以序先生斯文曰先生为
文如其行事先生讳绍字克述吉之安成人宣德癸丑
卷九 第 13b 页 WYG1248-0175d.png
进士仕至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云
觉非集序
觉非集者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罗公之诗
文也公讳亨信字尚实广之东莞人登永乐甲申进士
第擢给事中以事谪交南未几起为监察御史升佥都
御史尝奉玺书巡抚甘肃宁夏而在大同宣府为最
久功绩茂著而请筑土木城保宣府城二事尤为卓伟
公致其事以去卒于家也久矣士大夫习知边事者至
觉非集序
觉非集者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罗公之诗
文也公讳亨信字尚实广之东莞人登永乐甲申进士
第擢给事中以事谪交南未几起为监察御史升佥都
御史尝奉玺书巡抚甘肃宁夏而在大同宣府为最
久功绩茂著而请筑土木城保宣府城二事尤为卓伟
公致其事以去卒于家也久矣士大夫习知边事者至
卷九 第 14a 页 WYG1248-0176a.png
今犹嗟羡公之先见卓识以为不可及噫向使土木早
如公言筑城则车驾有驻止之所则后来决无北狩之
祸宣府不用公策弃城则京师失藩屏之固将来或有
南牧之思公之有功于国家也如此及公卒有司惟
循故事而已可胜叹哉公为文和平温雅类其为人而
尤喜为诗其诗不事锻鋉用眼前语写中心事讽咏之
可以知其中心之洞达明白无城府町畦也公之子泰
裒集公遗文得若干卷用公别号名之曰觉非集因其
如公言筑城则车驾有驻止之所则后来决无北狩之
祸宣府不用公策弃城则京师失藩屏之固将来或有
南牧之思公之有功于国家也如此及公卒有司惟
循故事而已可胜叹哉公为文和平温雅类其为人而
尤喜为诗其诗不事锻鋉用眼前语写中心事讽咏之
可以知其中心之洞达明白无城府町畦也公之子泰
裒集公遗文得若干卷用公别号名之曰觉非集因其
卷九 第 14b 页 WYG1248-0176b.png
从子(阙/)来京师命求予文序其首呜呼公岂待此诗文
而后显名于世哉(成化四年/)
广州府志书序
天下之山皆原于西北零散而聚突起而为岭天下之
川皆委于东南流行而止渟涵以为海广南居岭海之
间受天下山川之尽气气尽于此而重发泄之故人物
之得之也独异于他邦其植物则郁然以馨其动物则
粲然以文是皆他处之所未尝有者人也得其气之专
而后显名于世哉(成化四年/)
广州府志书序
天下之山皆原于西北零散而聚突起而为岭天下之
川皆委于东南流行而止渟涵以为海广南居岭海之
间受天下山川之尽气气尽于此而重发泄之故人物
之得之也独异于他邦其植物则郁然以馨其动物则
粲然以文是皆他处之所未尝有者人也得其气之专
卷九 第 15a 页 WYG1248-0176c.png
而纯则又朴而茂秀而文习气淳直而俗尚随之浑然
天地间累然小堪舆也则夫山川人物风俗之纪尤不
可无志焉广郡地志唐以前仅附于史宋以后始有成
书然皆略而未详也入自皇朝以来百年于兹天地纯
全之气随化机以南流钟于物者犹古也钟于人者则
日新月盛其声明文物之美殆与中州无异焉中间虽
不能无蘖芽之生然不害其为弥文极盛之会也乃者
都宪姑苏韩公奉天子命来殿岭南岭南地分东西
天地间累然小堪舆也则夫山川人物风俗之纪尤不
可无志焉广郡地志唐以前仅附于史宋以后始有成
书然皆略而未详也入自皇朝以来百年于兹天地纯
全之气随化机以南流钟于物者犹古也钟于人者则
日新月盛其声明文物之美殆与中州无异焉中间虽
不能无蘖芽之生然不害其为弥文极盛之会也乃者
都宪姑苏韩公奉天子命来殿岭南岭南地分东西
卷九 第 15b 页 WYG1248-0176d.png
两道而其都会实在于兹兵戎财赋之用咸于是邦乎
仰郡志之作关系实大爰责其成于知府番邑吴君申
君乃礼肇庆郡博王君文凤付以笔削之任未及成书
而吴君去任莆邑高君橙实来继之历二良二千石而
后其书始成先是吴君尝以书属予序至是高君复以都
宪公命趣成之窃惟后天卦位艮居东北山之所起也
先天卦位兑居东南泽之所潴也岭为山之支海为泽
之委是盖天地间山川之奥区也然其域最远其势最
仰郡志之作关系实大爰责其成于知府番邑吴君申
君乃礼肇庆郡博王君文凤付以笔削之任未及成书
而吴君去任莆邑高君橙实来继之历二良二千石而
后其书始成先是吴君尝以书属予序至是高君复以都
宪公命趣成之窃惟后天卦位艮居东北山之所起也
先天卦位兑居东南泽之所潴也岭为山之支海为泽
之委是盖天地间山川之奥区也然其域最远其势最
卷九 第 16a 页 WYG1248-0177a.png
下是以天地盛大流行之气独后至焉至迟而发也缓
势也亦理也是以三代以前兹地在荒服之外至秦始
入中国是时也曼胡之缨未改也椎结卉服之风未革
也持章甫而适兹无所用也魏晋以后中原多故衣冠
之族多徙于南与夫或宦或商恋其土而不忍去过化
渐染风俗丕变岁异而月不同今则弦诵之声相闻矣
矣衣冠礼乐斑斑然盛矣北学于中国与四方髦士相
颉顽矣策名于天府列官中外其表表者则又冠冕玉
势也亦理也是以三代以前兹地在荒服之外至秦始
入中国是时也曼胡之缨未改也椎结卉服之风未革
也持章甫而适兹无所用也魏晋以后中原多故衣冠
之族多徙于南与夫或宦或商恋其土而不忍去过化
渐染风俗丕变岁异而月不同今则弦诵之声相闻矣
矣衣冠礼乐斑斑然盛矣北学于中国与四方髦士相
颉顽矣策名于天府列官中外其表表者则又冠冕玉
卷九 第 16b 页 WYG1248-0177b.png
佩立于殿陛之间行道以济时矣朱文公有云岂非
天旋地转闽浙反为天地之中越与闽接壤闽浙视古
洛则百越其视古齐鲁与是志也虽为广郡而作凡岭
南十郡之事无不该焉非但岭南也岛夷之事亦附见
之然则予之为是序也岂为一郡志哉(成化十年/)
应天府乡试录序
圣天子思以人文化成天下乃于嗣大历服之初建
号以表年日诏告中外明示意向所在以风厉天下臣
天旋地转闽浙反为天地之中越与闽接壤闽浙视古
洛则百越其视古齐鲁与是志也虽为广郡而作凡岭
南十郡之事无不该焉非但岭南也岛夷之事亦附见
之然则予之为是序也岂为一郡志哉(成化十年/)
应天府乡试录序
圣天子思以人文化成天下乃于嗣大历服之初建
号以表年日诏告中外明示意向所在以风厉天下臣
卷九 第 17a 页 WYG1248-0177c.png
民而兴起之盖将大阐六经之文以成唐虞三代之治
化也猗欤休哉体元之始适际宾兴贤能之岁应天府
尹臣弼府丞臣洙以考试官请上以命侍讲臣浚编
修臣华臣等奉命惟谨夙夜兼程以往至则府中先
以礼聘教授臣镃教谕臣铺臣纶臣昌臣伦训导臣孔
昌臣祥臣燠为同考官八人者分主五经而总其成于
臣二人焉臣弼躬任纲维提调之责监临而约束之者
则监察御史臣浩臣让也维时就试之士几二千人如
化也猗欤休哉体元之始适际宾兴贤能之岁应天府
尹臣弼府丞臣洙以考试官请上以命侍讲臣浚编
修臣华臣等奉命惟谨夙夜兼程以往至则府中先
以礼聘教授臣镃教谕臣铺臣纶臣昌臣伦训导臣孔
昌臣祥臣燠为同考官八人者分主五经而总其成于
臣二人焉臣弼躬任纲维提调之责监临而约束之者
则监察御史臣浩臣让也维时就试之士几二千人如
卷九 第 17b 页 WYG1248-0177d.png
故事三试之得其文充焉蔚然固多可采者拘定制而
不敢过仅摘百二十五人焉嗟乎人文之兴其盛一至
此哉非六经之道不言非唐虞三代之事功不陈其气
昌其辞伸其道大以明宛然治世之人才卓乎三代以
前之议论除汉以来一切权谋功利之故习荡乎无馀
矣意圣天子俄倾之化其神且速有如是夫即京畿
以观四方繇今日以占后世从可知矣孟子曰豪杰之
士虽无文王犹兴夫古所谓豪杰者无所待而犹兴矧
不敢过仅摘百二十五人焉嗟乎人文之兴其盛一至
此哉非六经之道不言非唐虞三代之事功不陈其气
昌其辞伸其道大以明宛然治世之人才卓乎三代以
前之议论除汉以来一切权谋功利之故习荡乎无馀
矣意圣天子俄倾之化其神且速有如是夫即京畿
以观四方繇今日以占后世从可知矣孟子曰豪杰之
士虽无文王犹兴夫古所谓豪杰者无所待而犹兴矧
卷九 第 18a 页 WYG1248-0178a.png
诸士子皆畿甸之秀民国学之俊造平日以经为学以
儒为名以豪杰自负躬逢圣明在上鼓舞而作兴之
如此其至则其所以奋发兴起者宜何如也夫有其言
也必有其心有其心也又必有其行与事其相率以善
相规以正交相勉而互相资进而与己用之贤共成
圣天子文明之化俾六经之道大昭于时唐虞三代之
治复见于今日顾不伟与臣浚祗奉明诏考校尔诸
士子故于小录之成敬序诸首简而以豪杰之士待焉
儒为名以豪杰自负躬逢圣明在上鼓舞而作兴之
如此其至则其所以奋发兴起者宜何如也夫有其言
也必有其心有其心也又必有其行与事其相率以善
相规以正交相勉而互相资进而与己用之贤共成
圣天子文明之化俾六经之道大昭于时唐虞三代之
治复见于今日顾不伟与臣浚祗奉明诏考校尔诸
士子故于小录之成敬序诸首简而以豪杰之士待焉
卷九 第 18b 页 WYG1248-0178b.png
诸士子其益思所以自振毋贻主司以失言之羞(成化/)
(元年/)
会试录序
我太祖高皇帝建国之明年即开设学校又明年诏
开科取士然甫行而亟罢至于十有七年士习既成始
以今制试士定为一代之制士各占一经经必通然后
取之以试于政自开国至今百有八年开科至今九十
有二年而为科者凡三十矣今兹又当会试天下士礼部
(元年/)
会试录序
我太祖高皇帝建国之明年即开设学校又明年诏
开科取士然甫行而亟罢至于十有七年士习既成始
以今制试士定为一代之制士各占一经经必通然后
取之以试于政自开国至今百有八年开科至今九十
有二年而为科者凡三十矣今兹又当会试天下士礼部
卷九 第 19a 页 WYG1248-0178c.png
臣以考试官请陛下以命臣溥臣浚且又钖以内帑
之币臣等受命且感且惧即日趋陛辞往涖事惟谨故
事登载贡士之氏名及简其文之尤异者为录以传臣
浚当叙其后窃惟六经之道始于伏羲画卦历二帝三
王之世数千年至孔子而后其书始成孔子没其微言
奥义几绝又历汉唐宋千数百年之间至朱子而后其
义始明凡历几朝代经几圣贤然后圣经贤传复全于
世而我皇朝之兴首表章之列圣相承造士用人纯
之币臣等受命且感且惧即日趋陛辞往涖事惟谨故
事登载贡士之氏名及简其文之尤异者为录以传臣
浚当叙其后窃惟六经之道始于伏羲画卦历二帝三
王之世数千年至孔子而后其书始成孔子没其微言
奥义几绝又历汉唐宋千数百年之间至朱子而后其
义始明凡历几朝代经几圣贤然后圣经贤传复全于
世而我皇朝之兴首表章之列圣相承造士用人纯
卷九 第 19b 页 WYG1248-0178d.png
用是道至于今日益隆益备横经之师遍于郡县执经之
徒溢于里巷明经之士布列中外自有经术以来所未
有也尔诸士子生当经学大明之时业经而为儒学成
而获荐于乡今又登名是录将进对于天子之庭以
享有禄位其尚毋忘其所学必推而用之以见于处己
行事之间为臣则忠为子则孝暴白儒者之效于天下
毋使世之议者槩谓程文之士大言无当也苟问其所
业则曰吾昜吾书吾诗吾春秋吾礼而兼乐也及考其
徒溢于里巷明经之士布列中外自有经术以来所未
有也尔诸士子生当经学大明之时业经而为儒学成
而获荐于乡今又登名是录将进对于天子之庭以
享有禄位其尚毋忘其所学必推而用之以见于处己
行事之间为臣则忠为子则孝暴白儒者之效于天下
毋使世之议者槩谓程文之士大言无当也苟问其所
业则曰吾昜吾书吾诗吾春秋吾礼而兼乐也及考其
卷九 第 20a 页 WYG1248-0179a.png
所存所行乃至无一事与所学相当者呜呼尔其自幼
至长习于学校而试于有司者果何事一旦施于有政
乃惟簿书法比是事而略不及而平昔所学之经何也
诸士子发轫仕途兹其初也谨于其初而预以闻焉俾
知所戒(成化十一年/)
拟顺天府乡试录序
国家三年一开科取士其主试之臣在藩服者惟其臣
僚是访是延惟兹两京则出自上命而必以文学侍
至长习于学校而试于有司者果何事一旦施于有政
乃惟簿书法比是事而略不及而平昔所学之经何也
诸士子发轫仕途兹其初也谨于其初而预以闻焉俾
知所戒(成化十一年/)
拟顺天府乡试录序
国家三年一开科取士其主试之臣在藩服者惟其臣
僚是访是延惟兹两京则出自上命而必以文学侍
卷九 第 20b 页 WYG1248-0179b.png
从之臣者重京畿也夫自天子以四海为家莫非王
土则亦莫非王臣而必致重于京畿者盖以人才之生
于斯为盛不止于一方一涂而已也譬之天焉莫不有
星而紫垣之旁众星斯聚譬之地焉莫不有川而溟渤
之区众流斯汇势也亦理也尝观有宋盛时建都于汴
咸平初元取天下士仅五十人而自开封贡者四十九
人焉由是观之则京郡人才之盛从昔然矣矧今京畿
实古幽冀之域燕赵之区豪杰奇伟之才古多有之肆
土则亦莫非王臣而必致重于京畿者盖以人才之生
于斯为盛不止于一方一涂而已也譬之天焉莫不有
星而紫垣之旁众星斯聚譬之地焉莫不有川而溟渤
之区众流斯汇势也亦理也尝观有宋盛时建都于汴
咸平初元取天下士仅五十人而自开封贡者四十九
人焉由是观之则京郡人才之盛从昔然矣矧今京畿
实古幽冀之域燕赵之区豪杰奇伟之才古多有之肆
卷九 第 21a 页 WYG1248-0179c.png
惟我皇朝宅中图治以临天下四方之人咸来萃止
列圣相承长育培植日增月盛至仁之所涵煦德辉之
所照临则虽武弁之胄屯营技艺之裔莫不改其素业
惟文儒是尚经术是习不但公卿大夫士之世与夫胄
监庠序之英为然也青青子衿挟册呻吟訚訚秩秩十
百成群噫何其盛也今岁又当开科士之来就试者几
三千人大率郡邑学校士居十之六太学生十之三自
他涂来者又十之一二则是科之试不但畿甸之人而
列圣相承长育培植日增月盛至仁之所涵煦德辉之
所照临则虽武弁之胄屯营技艺之裔莫不改其素业
惟文儒是尚经术是习不但公卿大夫士之世与夫胄
监庠序之英为然也青青子衿挟册呻吟訚訚秩秩十
百成群噫何其盛也今岁又当开科士之来就试者几
三千人大率郡邑学校士居十之六太学生十之三自
他涂来者又十之一二则是科之试不但畿甸之人而
卷九 第 21b 页 WYG1248-0179d.png
凡天下藩服之人咸与焉不但学校作养之士而凡家
食野处需选执役方技行伍之士亦无不有焉气弼于
中文彪于外默默就席各奏所长噫又何其盛也故事
京畿试士顺天府官总提调之任府尹臣某先期礼聘
同考试官于天下学校某官臣某实膺其选将及期又
请监试官于都台监察御史臣某臣某实董其事至是
始以考试官请于朝上以命某官臣某往主试事即
日陛辞钖宴一如礼部会试故事其试士所在即会
食野处需选执役方技行伍之士亦无不有焉气弼于
中文彪于外默默就席各奏所长噫又何其盛也故事
京畿试士顺天府官总提调之任府尹臣某先期礼聘
同考试官于天下学校某官臣某实膺其选将及期又
请监试官于都台监察御史臣某臣某实董其事至是
始以考试官请于朝上以命某官臣某往主试事即
日陛辞钖宴一如礼部会试故事其试士所在即会
卷九 第 22a 页 WYG1248-0180a.png
试天下士之所也臣等提调官考试官监试官暨收卷
供给等官咸相戒饬尽心共职期以祛宿弊求实才以
无负乎国家开科取士之盛意臣等乃于千百人之中
拔其文之合格者一百三十五卷以实解额非人才之
可取者止于此也此其尤者耳又于一百三十五卷之
中简其文之通畅者二十篇以为小录非文章之可录
者止于此也此其优者耳小录成臣当为序窃惟当盛
世熙洽之馀圣君在位之日人孰不为士也而吾独
供给等官咸相戒饬尽心共职期以祛宿弊求实才以
无负乎国家开科取士之盛意臣等乃于千百人之中
拔其文之合格者一百三十五卷以实解额非人才之
可取者止于此也此其尤者耳又于一百三十五卷之
中简其文之通畅者二十篇以为小录非文章之可录
者止于此也此其优者耳小录成臣当为序窃惟当盛
世熙洽之馀圣君在位之日人孰不为士也而吾独
卷九 第 22b 页 WYG1248-0180b.png
得居于近畿士孰不就试也而吾独得俊于京闱其
来也既得旅见于彤廷其成名也又得引见于丹
陛天下藩服贤能之书未献于天府而吾姓名独首
尘于睿览于戏日月在天凡有目者之所共睹而
吾接见之独近且先焉其荣幸为何如哉其荣与幸既
先于众人则夫所以感激奋发以作其气以铭其心尽
其职业砺其名节以图报称于他日者岂可后于众人
哉诗曰无言不酬无德不报诸士子其何以报上乎谨
来也既得旅见于彤廷其成名也又得引见于丹
陛天下藩服贤能之书未献于天府而吾姓名独首
尘于睿览于戏日月在天凡有目者之所共睹而
吾接见之独近且先焉其荣幸为何如哉其荣与幸既
先于众人则夫所以感激奋发以作其气以铭其心尽
其职业砺其名节以图报称于他日者岂可后于众人
哉诗曰无言不酬无德不报诸士子其何以报上乎谨
卷九 第 23a 页 WYG1248-0180c.png
序(成化四年/)
刘草窗诗集序
三代以前无诗人夫人能诗也太师随所至采诗以观
民风而系国以别之方是时上自王公后妃下至匹夫
匹妇率意出口皆恊音调可诵可歌自夫子删三千篇
以为三百五篇后诗始不系于国而系于人夫人不皆
能诗也诗道于是乎始晦自时厥后诗不出乎天趣之
自然而由乎学力之所至有一人焉本学力而积久习
刘草窗诗集序
三代以前无诗人夫人能诗也太师随所至采诗以观
民风而系国以别之方是时上自王公后妃下至匹夫
匹妇率意出口皆恊音调可诵可歌自夫子删三千篇
以为三百五篇后诗始不系于国而系于人夫人不皆
能诗也诗道于是乎始晦自时厥后诗不出乎天趣之
自然而由乎学力之所至有一人焉本学力而积久习
卷九 第 23b 页 WYG1248-0180d.png
熟以几于化诗非不工也然比之得天趣之自然者则
有间矣呜呼此删后所以无诗与诗自删后历春秋战
国秦汉非无作者而不传虽有传亦不详汉魏之际建
安七子者出然后诗之名始专归于人于是乎曹刘沈
谢李杜苏黄虞范诸人继出乃各自以其诗名家然人
以时异诸人之作又各随不同论者又以代别之曰此
魏晋也此南北朝也此唐也宋也元也呜呼秦汉以来
之诗变至于唐极矣唐一代以诗取士宜乎名世者为
有间矣呜呼此删后所以无诗与诗自删后历春秋战
国秦汉非无作者而不传虽有传亦不详汉魏之际建
安七子者出然后诗之名始专归于人于是乎曹刘沈
谢李杜苏黄虞范诸人继出乃各自以其诗名家然人
以时异诸人之作又各随不同论者又以代别之曰此
魏晋也此南北朝也此唐也宋也元也呜呼秦汉以来
之诗变至于唐极矣唐一代以诗取士宜乎名世者为
卷九 第 24a 页 WYG1248-0181a.png
多然而著名者仅二人焉而不出自科目宋人取士初
亦沿唐制其后专用经义诗道几绝间有作者非但无
三代风视唐人亦远矣国初诗人生胜国乱离时无
仕进路一意寄情于诗多有可观者如吴中高杨张徐四
君子盖庶几古作者也其后举业兴而诗道大废作者
皆不得已而应人之求不独少天趣而学力亦不逮矣
吴人自四子后作诗者多出于文字之绪馀非专门也
惟草窗刘公原慱家世业医至公始专心于诗不拘拘
亦沿唐制其后专用经义诗道几绝间有作者非但无
三代风视唐人亦远矣国初诗人生胜国乱离时无
仕进路一意寄情于诗多有可观者如吴中高杨张徐四
君子盖庶几古作者也其后举业兴而诗道大废作者
皆不得已而应人之求不独少天趣而学力亦不逮矣
吴人自四子后作诗者多出于文字之绪馀非专门也
惟草窗刘公原慱家世业医至公始专心于诗不拘拘
卷九 第 24b 页 WYG1248-0181b.png
缀缉经语以事进取遇凡景物会心时事刺目一于诗
焉发之词气激烈音节顿挫多有出人意表者古人谓
石曼卿豪于诗公殆近之与盖公为人迈往跌荡自少
以气自豪有志当世之务思欲有以自见景泰中郡人
陈公镒掌宪台援吴公纳例荐公于朝不果用负有
用之才徒以末艺终于一太医院吏目天下惜之公高
视一世慕古人奇伟非常之功世之龌龊者举无足以
当其意惟与郭元登徐原王汤功让三人者相推重每
焉发之词气激烈音节顿挫多有出人意表者古人谓
石曼卿豪于诗公殆近之与盖公为人迈往跌荡自少
以气自豪有志当世之务思欲有以自见景泰中郡人
陈公镒掌宪台援吴公纳例荐公于朝不果用负有
用之才徒以末艺终于一太医院吏目天下惜之公高
视一世慕古人奇伟非常之功世之龌龊者举无足以
当其意惟与郭元登徐原王汤功让三人者相推重每
卷九 第 25a 页 WYG1248-0181c.png
胥会剧谈竟日终夕刺刺不休会正统已已有土木之
变忠义激发往往形之于诗君子谓公非独诗豪盖亦
一时人豪云予久闻公以工诗名吴中后来京师始
识之公殁与公之子宗师游以公是集见示且求序故
书以引其首
家礼仪节序
礼之在天下不可一日无也君子所以异于宵小人类
所以异于禽兽以其有礼也礼其可一日无乎成周以
变忠义激发往往形之于诗君子谓公非独诗豪盖亦
一时人豪云予久闻公以工诗名吴中后来京师始
识之公殁与公之子宗师游以公是集见示且求序故
书以引其首
家礼仪节序
礼之在天下不可一日无也君子所以异于宵小人类
所以异于禽兽以其有礼也礼其可一日无乎成周以
卷九 第 25b 页 WYG1248-0181d.png
礼持世上自王朝以至于士庶人之家莫不有其礼秦
火之厄所馀无几汉魏以来王朝郡国之礼虽或有所
施行而民庶之家则荡然无馀矣士夫之好礼者在唐
有孟诜在宋有韩琦诸人虽或有所著述然皆略而未
备驳而未纯文公先生因温公书仪参以程张二家之
说而为家礼一书实万世人家通行之典也议者乃谓
此书初成为人所窃去虽文公亦未尽行文公之身动
容周旋无非礼者方其存时固无俟乎此书今其既没
火之厄所馀无几汉魏以来王朝郡国之礼虽或有所
施行而民庶之家则荡然无馀矣士夫之好礼者在唐
有孟诜在宋有韩琦诸人虽或有所著述然皆略而未
备驳而未纯文公先生因温公书仪参以程张二家之
说而为家礼一书实万世人家通行之典也议者乃谓
此书初成为人所窃去虽文公亦未尽行文公之身动
容周旋无非礼者方其存时固无俟乎此书今其既没
卷九 第 26a 页 WYG1248-0182a.png
之后有志欲行古礼者舍此将何据哉礼之在人家如
菽粟布帛然不可斯须无之读书以为儒而不知行礼
犹农而无耒耜工而无绳尺也尚得为农工哉夫儒教
所以不振者异端乱之也异端所以能肆行者以儒者
失礼之柄也世之学儒者徒知读书而不知执礼而吾
礼之柄遂为异教所窃弄而不自觉自吾失吾礼之柄
而彼因得以乘间阴窃吾丧祭之土苴以为追荐祷禳
之事而吾之士大夫名能文章通经术者亦且甘心随
菽粟布帛然不可斯须无之读书以为儒而不知行礼
犹农而无耒耜工而无绳尺也尚得为农工哉夫儒教
所以不振者异端乱之也异端所以能肆行者以儒者
失礼之柄也世之学儒者徒知读书而不知执礼而吾
礼之柄遂为异教所窃弄而不自觉自吾失吾礼之柄
而彼因得以乘间阴窃吾丧祭之土苴以为追荐祷禳
之事而吾之士大夫名能文章通经术者亦且甘心随
卷九 第 26b 页 WYG1248-0182b.png
其步趋遵其约束而不以为非无怪乎举世之人靡然
从之安以为常也世儒方呶呶然作为文章以攻击异
端为事噫吾家之礼为彼所窃去而不知所以反求顾
欲以口舌争之哉失其本矣窃以为家礼一书诚辟邪
说正人心之本也使天下之人人诵此书家行此礼慎
终有道追远有仪则彼自息矣儒道岂有不振也哉然
世之好议人者已懵然于仪文节度之间而忌人有为
也闻有行礼者则曰彼行某事未合于礼彼行某礼有
从之安以为常也世儒方呶呶然作为文章以攻击异
端为事噫吾家之礼为彼所窃去而不知所以反求顾
欲以口舌争之哉失其本矣窃以为家礼一书诚辟邪
说正人心之本也使天下之人人诵此书家行此礼慎
终有道追远有仪则彼自息矣儒道岂有不振也哉然
世之好议人者已懵然于仪文节度之间而忌人有为
也闻有行礼者则曰彼行某事未合于礼彼行某礼有
卷九 第 27a 页 WYG1248-0182c.png
戾于古甚者又曰彼行之不尽何若竟不行之之为愈
也殊不思人之行礼如其读书然读书者未必皆能造
于圣贤之域然错认金根为金银者较之并与金银不
识者果孰能哉浚生遐方自少有志于礼学意谓海内
文献所在其于是礼必能家行而人习之也及出而北
仕于中朝然后知世之行是礼者盖亦鲜焉询其所
以不行之故咸曰礼文深奥而其事未易以行也是以
不揆愚陋窃取文公家礼本注约为仪节而易以浅近
也殊不思人之行礼如其读书然读书者未必皆能造
于圣贤之域然错认金根为金银者较之并与金银不
识者果孰能哉浚生遐方自少有志于礼学意谓海内
文献所在其于是礼必能家行而人习之也及出而北
仕于中朝然后知世之行是礼者盖亦鲜焉询其所
以不行之故咸曰礼文深奥而其事未易以行也是以
不揆愚陋窃取文公家礼本注约为仪节而易以浅近
卷九 第 27b 页 WYG1248-0182d.png
之言使人昜晓而可行将以均诸穷乡浅学之士若夫
通都钜邑明经学古之士自当考文公全书又由是而
上进于古仪礼云(成化十年/)
世史正纲序
世史正纲曷为而作也著(阙/) 事始也其事则记
乎其大者其义则明(阙/) 正其谊不
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非道非义功利虽多弗取也
或曰自孔子作春秋之后大事有吕氏之记纲目有朱
通都钜邑明经学古之士自当考文公全书又由是而
上进于古仪礼云(成化十年/)
世史正纲序
世史正纲曷为而作也著(阙/) 事始也其事则记
乎其大者其义则明(阙/) 正其谊不
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非道非义功利虽多弗取也
或曰自孔子作春秋之后大事有吕氏之记纲目有朱
卷九 第 28a 页 WYG1248-0183a.png
子之笔奚用此为哉曰吕氏之记记其大而或兼夫细
也朱子之笔笔其正而或专其统也愚惟录其大而已
细小不屑及也取其正而已统否不暇计也然则有所
见乎曰有圣贤之书婉而正学者之书显而直婉而正
所以待后世之贤人君子也显而直所以晓当世之学
生小子也何则人之生也禀赋不齐贤者知者恒少而
愚者不肖者恒多圣贤之书用意深而立例严非贤人
君子不能知也是以知之者恒鲜愚为此书直述其事
也朱子之笔笔其正而或专其统也愚惟录其大而已
细小不屑及也取其正而已统否不暇计也然则有所
见乎曰有圣贤之书婉而正学者之书显而直婉而正
所以待后世之贤人君子也显而直所以晓当世之学
生小子也何则人之生也禀赋不齐贤者知者恒少而
愚者不肖者恒多圣贤之书用意深而立例严非贤人
君子不能知也是以知之者恒鲜愚为此书直述其事
卷九 第 28b 页 WYG1248-0183b.png
显明其义使凡有目者所共睹有耳者所共闻粗知文
义者不待讲明思索皆可与知也苟或因是而驯致夫
贤人君子之地则夫圣贤婉而正之书亦可由此而得
之矣愚所以作书之意有在于是非敢立异以犯不韪
之罪也然则其宏纲大旨果何在哉曰在立君臣之义
在原父子之心夫君臣之义其体统在朝廷君君臣臣
正也君不君臣不臣则人纪隳国不可以不正也父子
之心其传序在世及父父子子正也父不父子不子则
义者不待讲明思索皆可与知也苟或因是而驯致夫
贤人君子之地则夫圣贤婉而正之书亦可由此而得
之矣愚所以作书之意有在于是非敢立异以犯不韪
之罪也然则其宏纲大旨果何在哉曰在立君臣之义
在原父子之心夫君臣之义其体统在朝廷君君臣臣
正也君不君臣不臣则人纪隳国不可以不正也父子
之心其传序在世及父父子子正也父不父子不子则
卷九 第 29a 页 WYG1248-0183c.png
人道乖家不可以不正也本家以立国正国以持世而
一归于人心道义之正则人极以立天地以位上天所
以立君之意圣人所以立教之心或其在此乎请言其
详天位乎上者也地位乎下者也天地之所以生生者
物也天生人而于人之中命一人以为君以为人类主
阐教以立人极修政以安人生然必其生安然后其极
可立也为生人主使吾一世之民各遂其生而不罹其
害焉于是乎吾政行而教施而世底乎雍熙泰和矣是
一归于人心道义之正则人极以立天地以位上天所
以立君之意圣人所以立教之心或其在此乎请言其
详天位乎上者也地位乎下者也天地之所以生生者
物也天生人而于人之中命一人以为君以为人类主
阐教以立人极修政以安人生然必其生安然后其极
可立也为生人主使吾一世之民各遂其生而不罹其
害焉于是乎吾政行而教施而世底乎雍熙泰和矣是
卷九 第 29b 页 WYG1248-0183d.png
则君人者之责也虽然君之所以为此者非君之自为
也承天之意也能承天之意则能受天之命矣受天命
者必奉天焉奉天者必大报天焉君秉诚以事天天垂
象以示君必致乎精禋感格之诚必谨夫象纬灾祥之
故如是则天人合一天不在天而在君矣天之心则仁
爱人君君之心则仁爱生民民之生也性天之理以为
其心形天之气以为其身心有不明君必明之俾天之
理不为物所蔽身有不安君必安之俾天之气不为物
也承天之意也能承天之意则能受天之命矣受天命
者必奉天焉奉天者必大报天焉君秉诚以事天天垂
象以示君必致乎精禋感格之诚必谨夫象纬灾祥之
故如是则天人合一天不在天而在君矣天之心则仁
爱人君君之心则仁爱生民民之生也性天之理以为
其心形天之气以为其身心有不明君必明之俾天之
理不为物所蔽身有不安君必安之俾天之气不为物
卷九 第 30a 页 WYG1248-0184a.png
所戕故凡其号令之颁政事之施教条之布礼乐制度
之具刑赏征讨之举无非以为民而已为乎民所以承
乎天承乎天所以安其位也然君于此岂能以其独力
为之哉亦由乎小大内外之臣以为之腹心股肱耳目
牙爪焉耳君总于上臣分于下彼此相资远近相维阶
级相承气脉相通各尽职以釐务毕同心以奉上本乎
是以持世由一世而十世十世而百世百世而千万世
矣虽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必正而后国定
之具刑赏征讨之举无非以为民而已为乎民所以承
乎天承乎天所以安其位也然君于此岂能以其独力
为之哉亦由乎小大内外之臣以为之腹心股肱耳目
牙爪焉耳君总于上臣分于下彼此相资远近相维阶
级相承气脉相通各尽职以釐务毕同心以奉上本乎
是以持世由一世而十世十世而百世百世而千万世
矣虽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必正而后国定
卷九 第 30b 页 WYG1248-0184b.png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是故父有天下必授之于子子
居大位必受之于父父非真尧舜子非真朱均必不可
以与舜禹子非真武王父非真西伯必不可以舍伯邑
考隐摄相位不可也宣傅缪位不可也父之所予必子
心之所安子之所承必父心之所愿非的见乎大义之
决不可以行权非真有夫必归之诚不可以言假授受
取予必原其心原其本心之初于序必顺于理必正于
心必安以此正名以此定位既定其位必端其本本之
居大位必受之于父父非真尧舜子非真朱均必不可
以与舜禹子非真武王父非真西伯必不可以舍伯邑
考隐摄相位不可也宣傅缪位不可也父之所予必子
心之所安子之所承必父心之所愿非的见乎大义之
决不可以行权非真有夫必归之诚不可以言假授受
取予必原其心原其本心之初于序必顺于理必正于
心必安以此正名以此定位既定其位必端其本本之
卷九 第 31a 页 WYG1248-0184c.png
所以端者身也身不可以不修身之所以修者心也心
不可以不正知其身心之所以必当修而正者学也学
不可以不讲讲学以正心正心以修身修身以端其本
将见身正而令行家和而福生行乎上而效于下笃其
近而举诸远矣是则大而一世所以纲维之者国也中
而一国所以根本之者家也家则内和而外顺国则上
令而下从极乎一世之大则各止其所而不相侵陵则
人之所以为人者相生相养各尽其性各全其命一顺
不可以不正知其身心之所以必当修而正者学也学
不可以不讲讲学以正心正心以修身修身以端其本
将见身正而令行家和而福生行乎上而效于下笃其
近而举诸远矣是则大而一世所以纲维之者国也中
而一国所以根本之者家也家则内和而外顺国则上
令而下从极乎一世之大则各止其所而不相侵陵则
人之所以为人者相生相养各尽其性各全其命一顺
卷九 第 31b 页 WYG1248-0184d.png
于道义之正而不徇于功利之私是则所谓雍熙泰和
之世也人既得其所以为人物亦得其所以为物天由
是而得以为天地由是而得以为地则人君中天地
而立为人物之主者其责尽矣上天立君之意于是
乎无负而圣贤所以著书立言谆谆垂世立教者亦
于是乎不徒托之空言矣区区一得之愚偶有所见
妄为此书始嬴秦庚辰之岁终于皇明戊申之春凡
一千六百二十有一年书成用僣书卷端以示夫当
之世也人既得其所以为人物亦得其所以为物天由
是而得以为天地由是而得以为地则人君中天地
而立为人物之主者其责尽矣上天立君之意于是
乎无负而圣贤所以著书立言谆谆垂世立教者亦
于是乎不徒托之空言矣区区一得之愚偶有所见
妄为此书始嬴秦庚辰之岁终于皇明戊申之春凡
一千六百二十有一年书成用僣书卷端以示夫当
卷九 第 32a 页 WYG1248-0185a.png
世之学生小子而后世之贤人君子容或有以取之否
乎不敢必也于是乎书以俟(成化十五年/)
学的后序
学的曷为而作拟论语也昔人僣拟论语得罪圣门曷
为效之王通自著书以已儗孔子愚则采辑朱子语而
窃推之以继孔子之后非效通也效曾子有子之门人
也岂谓僣哉朱子之言天下后世家传而人诵之何用
此为朱子平生著述多是阐明圣经贤传之旨未尝自
乎不敢必也于是乎书以俟(成化十五年/)
学的后序
学的曷为而作拟论语也昔人僣拟论语得罪圣门曷
为效之王通自著书以已儗孔子愚则采辑朱子语而
窃推之以继孔子之后非效通也效曾子有子之门人
也岂谓僣哉朱子之言天下后世家传而人诵之何用
此为朱子平生著述多是阐明圣经贤传之旨未尝自
卷九 第 32b 页 WYG1248-0185b.png
为一书此愚所以不揆寡陋而妄有所辑也今所辑者
多经书传注中语学者既已熟闻之矣而又赘之者何
此亦朱子辑近思录采程氏周易春秋传文之意也名
以学的者何学以圣人为的龟山杨子之言也而朱夫
子于中庸或问论中和位育处亦以是为言喻学者之
必志于为圣贤亦如射者之必志于中的也愚于九篇
载之不无意焉自昔性理诸书皆始于太极今先下学
者何书为初学者作也论语编次无伦今有次第者何
多经书传注中语学者既已熟闻之矣而又赘之者何
此亦朱子辑近思录采程氏周易春秋传文之意也名
以学的者何学以圣人为的龟山杨子之言也而朱夫
子于中庸或问论中和位育处亦以是为言喻学者之
必志于为圣贤亦如射者之必志于中的也愚于九篇
载之不无意焉自昔性理诸书皆始于太极今先下学
者何书为初学者作也论语编次无伦今有次第者何
卷九 第 33a 页 WYG1248-0185c.png
论语之书成于众贤之所记而愚此书则采朱子之成
书故也所谓次第者何姑以首篇言之人之为学必自
下学人事始下学则可以上达矣是则儒者之学也儒
者之学学所以至乎圣人之道也其要莫先乎为己为
人之辨大学一书为己之学也欲为为己之学必先效
法于人而后用功于己其用功之要程子所谓涵养须
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是也以此立志用功循序积累则
知与行偕进心与理昭融中外本末隐显精粗一一周
书故也所谓次第者何姑以首篇言之人之为学必自
下学人事始下学则可以上达矣是则儒者之学也儒
者之学学所以至乎圣人之道也其要莫先乎为己为
人之辨大学一书为己之学也欲为为己之学必先效
法于人而后用功于己其用功之要程子所谓涵养须
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是也以此立志用功循序积累则
知与行偕进心与理昭融中外本末隐显精粗一一周
卷九 第 33b 页 WYG1248-0185d.png
遍是则儒者之学矣古之学者始乎士而终于圣人不
过下学上达而已矣若通论一书则首篇是其凡第二
篇三篇是其功用之要是则程子两语也盖今人既无
小学工夫须必先于持敬敬不可以不立而理不可以
不穷彼夫四书五经以及近世诸儒之书穷理之具也
必欲穷理而又不可不知理之所以名故以字训继焉
既穷理矣由是而治心由是而治身以之正伦理成治
功以至于穷神知化参天地赞化育而极其功用之全
过下学上达而已矣若通论一书则首篇是其凡第二
篇三篇是其功用之要是则程子两语也盖今人既无
小学工夫须必先于持敬敬不可以不立而理不可以
不穷彼夫四书五经以及近世诸儒之书穷理之具也
必欲穷理而又不可不知理之所以名故以字训继焉
既穷理矣由是而治心由是而治身以之正伦理成治
功以至于穷神知化参天地赞化育而极其功用之全
卷九 第 34a 页 WYG1248-0186a.png
是则所谓圣神之能事学问之极功也学者下学人事
而至于上达天理如此岂非儒者全体大用之学乎此
四篇至九篇之大意也其第十篇效论语之乡党举朱
子平生言行出处示学者以标的也前十篇固已备矣
而又续以后十篇者何上编如小学之内篇下编则其
外篇也上编由事以达于理下编则由理而敬之事一
以进德言一以成德言也自昔先儒论敬皆自内而之
外今而反之何自学者言使有下手处耳穷理略于格
而至于上达天理如此岂非儒者全体大用之学乎此
四篇至九篇之大意也其第十篇效论语之乡党举朱
子平生言行出处示学者以标的也前十篇固已备矣
而又续以后十篇者何上编如小学之内篇下编则其
外篇也上编由事以达于理下编则由理而敬之事一
以进德言一以成德言也自昔先儒论敬皆自内而之
外今而反之何自学者言使有下手处耳穷理略于格
卷九 第 34b 页 WYG1248-0186b.png
物而详于读书何读书亦格物之一事今之学者无师
授而欲舍读书以穷理吾见其泛无归宿矣六经次第
皆始易次诗书春秋礼而今先诗书礼而后及易春秋
何由浅以及深也人伦次第皆先君父而后夫妇长幼
朋友今以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君臣为序何由近以及
远也上编既言敬矣而下编又专以仁义为一篇何孔
门教人以仁为先求仁之要由礼而入言礼则敬在其
中矣终篇序道统载周程张四子赞而不取邵焉何黄
授而欲舍读书以穷理吾见其泛无归宿矣六经次第
皆始易次诗书春秋礼而今先诗书礼而后及易春秋
何由浅以及深也人伦次第皆先君父而后夫妇长幼
朋友今以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君臣为序何由近以及
远也上编既言敬矣而下编又专以仁义为一篇何孔
门教人以仁为先求仁之要由礼而入言礼则敬在其
中矣终篇序道统载周程张四子赞而不取邵焉何黄
卷九 第 35a 页 WYG1248-0186c.png
直卿论朱子道统之所以传亦云由孟子而后周程张
子继其绝而不及邵焉其意盖本诸此非愚敢妄为去
取也愚编此书成恐或者不能无疑窃观勉斋先生作
朱子行状拟答或人之疑于后因效之书此于卷末盖
志所见耳非敢窃比大学中庸之或问也观者尚矜其
志而无备责云(天顺七年/)
本草格式序
儒者之学不但有性理之学而又有物理之学焉大学
子继其绝而不及邵焉其意盖本诸此非愚敢妄为去
取也愚编此书成恐或者不能无疑窃观勉斋先生作
朱子行状拟答或人之疑于后因效之书此于卷末盖
志所见耳非敢窃比大学中庸之或问也观者尚矜其
志而无备责云(天顺七年/)
本草格式序
儒者之学不但有性理之学而又有物理之学焉大学
卷九 第 35b 页 WYG1248-0186d.png
之教以格物为先而圣人教人学诗亦欲其多识鸟兽
草木之名尔雅一书亦于草木虫鱼详焉予幼有志物
理之学读书之暇遇物辄加考究后见夹漈郑氏通志
略序文所谓儒者达诗书之旨而不识田野之物必广
览动植洞见幽潜通鸟兽之情状察草木之精神然后
参之载籍明其品汇意其必大有所深造也徐而考之
不过删节医家本草而已及以本草观之凡药有所疑
者日华子曰是此物陶隐居曰非图经曰宜治此病衍
草木之名尔雅一书亦于草木虫鱼详焉予幼有志物
理之学读书之暇遇物辄加考究后见夹漈郑氏通志
略序文所谓儒者达诗书之旨而不识田野之物必广
览动植洞见幽潜通鸟兽之情状察草木之精神然后
参之载籍明其品汇意其必大有所深造也徐而考之
不过删节医家本草而已及以本草观之凡药有所疑
者日华子曰是此物陶隐居曰非图经曰宜治此病衍
卷九 第 36a 页 WYG1248-0187a.png
义曰不然呜呼作书者尚不灼知其物之真的考书者
又何所据而用之哉况其所载药品动至数千其中有
世人所不识古方所不用者纷纭错杂卒无定见心窃
病焉后得王好古汤液本草简而且要心甚喜之然其
中所载之药如藿香本草类也而载之木部之中譬则
善风鉴者不能辨其人形之男女又安能审其人之气
色而知其休咎哉窃念医书之有本草如儒家之有字
书也不识字义者断不能为文不识药性者又安能治
又何所据而用之哉况其所载药品动至数千其中有
世人所不识古方所不用者纷纭错杂卒无定见心窃
病焉后得王好古汤液本草简而且要心甚喜之然其
中所载之药如藿香本草类也而载之木部之中譬则
善风鉴者不能辨其人形之男女又安能审其人之气
色而知其休咎哉窃念医书之有本草如儒家之有字
书也不识字义者断不能为文不识药性者又安能治
卷九 第 36b 页 WYG1248-0187b.png
病哉是故欲识药性先识药形然所生之物地各不同
不皆聚于目前也不有纂要之书又何自而识之哉予
以此故即邵子观物之说本周礼五药之目拟为本草
格式及采取条例一编藏之中笥以俟后人用焉夫自
神农作本草之后汉世始诏求其书历唐宋以至于元
代代皆加修纂无一代不然者然所命执笔者多儒臣
儒者于方技固未能尽通而专业方技者又未必能执
笔是以其书虽多然皆慱而寡要泛而无实非独无益
不皆聚于目前也不有纂要之书又何自而识之哉予
以此故即邵子观物之说本周礼五药之目拟为本草
格式及采取条例一编藏之中笥以俟后人用焉夫自
神农作本草之后汉世始诏求其书历唐宋以至于元
代代皆加修纂无一代不然者然所命执笔者多儒臣
儒者于方技固未能尽通而专业方技者又未必能执
笔是以其书虽多然皆慱而寡要泛而无实非独无益
卷九 第 37a 页 WYG1248-0187c.png
于世而或至于误人也亦有之矣予学儒而不通于医
窃本儒家所谓物理之学者以为医家本草之书较之
旧本似亦有可取者顾惟欲成此书须是足迹遍天下
然后可也今头颅种种矣拘于职不出国门者几三十
年不日将乞骸骨归老海隅谅于此生终无可成之期
姑序其槩而藏之异时营老菟裘及正首丘之后万一
国家欲承前代故事成一代之书以嘉惠生灵或有以
此闻之于上择而用之绪而成之死且不朽矣谨书以
窃本儒家所谓物理之学者以为医家本草之书较之
旧本似亦有可取者顾惟欲成此书须是足迹遍天下
然后可也今头颅种种矣拘于职不出国门者几三十
年不日将乞骸骨归老海隅谅于此生终无可成之期
姑序其槩而藏之异时营老菟裘及正首丘之后万一
国家欲承前代故事成一代之书以嘉惠生灵或有以
此闻之于上择而用之绪而成之死且不朽矣谨书以
卷九 第 37b 页 WYG1248-0187d.png
俟
大学衍义补序
臣惟大学一书儒者全体大用之学也原于一人之心
该夫万事之理而关系乎亿兆人民之生其本在乎身
也其则在乎家也其功用极于天下之大也圣人立之
以为教人君本之以为治士子业之以为学而用以辅
君是盖六经之总要万世之大典二帝三王以来传心
经世之遗法也孔子承帝王之传以开百世儒教之宗
大学衍义补序
臣惟大学一书儒者全体大用之学也原于一人之心
该夫万事之理而关系乎亿兆人民之生其本在乎身
也其则在乎家也其功用极于天下之大也圣人立之
以为教人君本之以为治士子业之以为学而用以辅
君是盖六经之总要万世之大典二帝三王以来传心
经世之遗法也孔子承帝王之传以开百世儒教之宗
卷九 第 38a 页 WYG1248-0188a.png
其所以立教垂世之道为文二百有五言凡夫上下古
今百千万年所以为学为教为治之道皆不外乎是曾
子亲受其教既总述其言又分释其义以为大学一篇
汉儒杂之礼记中至宋河南程颢兄弟始表章之新安
朱熹为之章句或问建安真德秀又剟取经传子史之
言以填实之各因其言以推广其义名曰大学衍义献
之时君以端出治之本以立为治之则将以垂之后世
以为君天下者之律令格式也然其所衍者止于格物
今百千万年所以为学为教为治之道皆不外乎是曾
子亲受其教既总述其言又分释其义以为大学一篇
汉儒杂之礼记中至宋河南程颢兄弟始表章之新安
朱熹为之章句或问建安真德秀又剟取经传子史之
言以填实之各因其言以推广其义名曰大学衍义献
之时君以端出治之本以立为治之则将以垂之后世
以为君天下者之律令格式也然其所衍者止于格物
卷九 第 38b 页 WYG1248-0188b.png
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盖即人君所切近者而言欲
其举此而措之于国天下耳臣窃以谓儒者之学有体
有用体虽本乎一理用则散于万事要必析之极其精
而不乱然后合之尽其大而无馀是以大学之先既举
其纲领之大复列其条目之详而其条目之中又各有
条理节目者焉其序不可乱其功不可阙阙其一功则
少其一事欠其一节而不足以成其用之大而体之为
体亦有所不全矣然用之所以为大者非合众小又岂
其举此而措之于国天下耳臣窃以谓儒者之学有体
有用体虽本乎一理用则散于万事要必析之极其精
而不乱然后合之尽其大而无馀是以大学之先既举
其纲领之大复列其条目之详而其条目之中又各有
条理节目者焉其序不可乱其功不可阙阙其一功则
少其一事欠其一节而不足以成其用之大而体之为
体亦有所不全矣然用之所以为大者非合众小又岂
卷九 第 39a 页 WYG1248-0188c.png
能以成之哉是知大也者小之积也譬则网焉网固不
止乎一目然一目或解则网有不张譬则室焉室固不
止乎一榱然一榱或亏则室有不具此臣所以不揆愚
陋窃放真氏所衍之义而于齐家之下又补以治国平
天下之要也其为目凡十有二曰正朝廷其目六曰正
百官其目十有一曰固邦本其目十有一曰制国用其
目十有一曰明礼乐其目六曰秩祭祀其目七曰敦教
化其目十有一曰备规制其目十有六曰慎刑宪其目
止乎一目然一目或解则网有不张譬则室焉室固不
止乎一榱然一榱或亏则室有不具此臣所以不揆愚
陋窃放真氏所衍之义而于齐家之下又补以治国平
天下之要也其为目凡十有二曰正朝廷其目六曰正
百官其目十有一曰固邦本其目十有一曰制国用其
目十有一曰明礼乐其目六曰秩祭祀其目七曰敦教
化其目十有一曰备规制其目十有六曰慎刑宪其目
卷九 第 39b 页 WYG1248-0188d.png
十有四曰严武备其目十有六曰驭夷狄其目九曰成
功化其目一先其本而后末由乎内以及外而终归于
圣神功化之极所以兼本末合内外以成夫全体大用
之极功也真氏前书本之身家以达之天下臣为此编
则又将以致夫治平之效以收夫格致诚正修齐之功
因其所馀而推广之补其略以成其全故题其书目大学
衍义补云非敢并驾先贤以犯不韪之罪也臣尝读真
氏之序有曰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臣者不
功化其目一先其本而后末由乎内以及外而终归于
圣神功化之极所以兼本末合内外以成夫全体大用
之极功也真氏前书本之身家以达之天下臣为此编
则又将以致夫治平之效以收夫格致诚正修齐之功
因其所馀而推广之补其略以成其全故题其书目大学
衍义补云非敢并驾先贤以犯不韪之罪也臣尝读真
氏之序有曰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臣者不
卷九 第 40a 页 WYG1248-0189a.png
可以不知大学而继之以为人君而不知大学无以清
出治之源为人臣而不知大学无以尽正君之法是盖
就其本体而言尔若即其功用而究竟之君臣所当知
者则固有在也粤自古昔圣贤为学之道帝王为治之
序皆必先知而后行知之必明其义行之必举其要是
以欲行其要者必先知其义苟不知其义之所在安能
得其要而行之哉故臣之此编始而学之则为格物致
知之方终而行之则为治国平天下之要宫阙高深不
出治之源为人臣而不知大学无以尽正君之法是盖
就其本体而言尔若即其功用而究竟之君臣所当知
者则固有在也粤自古昔圣贤为学之道帝王为治之
序皆必先知而后行知之必明其义行之必举其要是
以欲行其要者必先知其义苟不知其义之所在安能
得其要而行之哉故臣之此编始而学之则为格物致
知之方终而行之则为治国平天下之要宫阙高深不
卷九 第 40b 页 WYG1248-0189b.png
出殿廷而得以知夫邑里边鄙之情状草泽幽遐不履
城闉而得以知夫朝廷官府之政务非独举其要资出
治者以御世抚民之具亦所以明其义广正君者以辅
世泽民之术譬之医书其前编则黄帝之素问越人之
难经后编则张仲景金匮之论孙思邈千金之方一方
可以疗一證随其方以治其疾惟所用之何如也前书
主于理而此则主乎事真氏所述者虽皆前言往事而
实专主于启发当代之君亦犹孔孟告鲁卫齐梁之君
城闉而得以知夫朝廷官府之政务非独举其要资出
治者以御世抚民之具亦所以明其义广正君者以辅
世泽民之术譬之医书其前编则黄帝之素问越人之
难经后编则张仲景金匮之论孙思邈千金之方一方
可以疗一證随其方以治其疾惟所用之何如也前书
主于理而此则主乎事真氏所述者虽皆前言往事而
实专主于启发当代之君亦犹孔孟告鲁卫齐梁之君
卷九 第 41a 页 WYG1248-0189c.png
而因以垂后世之训臣之此编校之前书文虽不类意
则贯通第文兼雅俗事杂儒吏其意盖主于众人易晓
而今日可行所引之事类多重复所修之辞不能雅驯
弗暇计也臣远方下士叨官禁近当先皇帝在御之日
首开经筵即缀班行之末亲睹儒臣以真氏之书进讲陛
下毓德青宫又见宫臣之执经者日以是书进焉臣于
是时盖已有志于是既而出教太学暇日因采六经诸
史百氏之言汇辑十年仅成此书用以补真氏之阙也
则贯通第文兼雅俗事杂儒吏其意盖主于众人易晓
而今日可行所引之事类多重复所修之辞不能雅驯
弗暇计也臣远方下士叨官禁近当先皇帝在御之日
首开经筵即缀班行之末亲睹儒臣以真氏之书进讲陛
下毓德青宫又见宫臣之执经者日以是书进焉臣于
是时盖已有志于是既而出教太学暇日因采六经诸
史百氏之言汇辑十年仅成此书用以补真氏之阙也
卷九 第 41b 页 WYG1248-0189d.png
缮写适完而陛下嗣登大宝盖若有待焉者臣学不足
以适用文不足以达意偶因所见而妄有所陈区区一
得之愚固无足取而惓惓一念之忠谠为圣明所不弃
焉未必无少补于初政之万一臣浚谨序
明堂经络前图序
明堂者黄帝坐明堂之上与岐伯更问难因雷公之请
坐明堂而授之故谓之明堂云其书上穷天纪下极地
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不专为人身设也而后人作为
以适用文不足以达意偶因所见而妄有所陈区区一
得之愚固无足取而惓惓一念之忠谠为圣明所不弃
焉未必无少补于初政之万一臣浚谨序
明堂经络前图序
明堂者黄帝坐明堂之上与岐伯更问难因雷公之请
坐明堂而授之故谓之明堂云其书上穷天纪下极地
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不专为人身设也而后人作为
卷九 第 42a 页 WYG1248-0190a.png
图经以明气穴经络乃专以归之明堂何哉盖以黄帝
之问岐伯之对雷公之授受所以上穷下极而远取者
不过明夫在人之理而已黄帝之问岐伯首谓善言天
者必有验于人盖谓是尔夫人得天地之性以生凝而
为之形流而为之气内有脏腑以应天之五行外有面
部以象地之五岳以至手足之有经络十二以应经水
肢体之有系络三百六十有五以应天度其气穴称是
以应周期之日上下有纪左右有象督任有会俞合有
之问岐伯之对雷公之授受所以上穷下极而远取者
不过明夫在人之理而已黄帝之问岐伯首谓善言天
者必有验于人盖谓是尔夫人得天地之性以生凝而
为之形流而为之气内有脏腑以应天之五行外有面
部以象地之五岳以至手足之有经络十二以应经水
肢体之有系络三百六十有五以应天度其气穴称是
以应周期之日上下有纪左右有象督任有会俞合有
卷九 第 42b 页 WYG1248-0190b.png
数是人一身生天地之间全阴阳之理聚五行之气备
万物之象终日之间动息坐卧百年之内少壮艾老无
非是身之所运用而恒与之偕焉乃至有其身而不知
其身之所有而凡在其身者若脏腑若脉络若孔穴曾
不知其形状何如其气脉安寓其名称曷谓是有其身
而不知其身之所以为身也取诸其近也且然况又欲
远取诸物而上穷下极也哉或者贻予以镇江府所刻
明堂铜人图面背凡二幅予悬之坐隅朝夕玩焉病其
万物之象终日之间动息坐卧百年之内少壮艾老无
非是身之所运用而恒与之偕焉乃至有其身而不知
其身之所有而凡在其身者若脏腑若脉络若孔穴曾
不知其形状何如其气脉安寓其名称曷谓是有其身
而不知其身之所以为身也取诸其近也且然况又欲
远取诸物而上穷下极也哉或者贻予以镇江府所刻
明堂铜人图面背凡二幅予悬之坐隅朝夕玩焉病其
卷九 第 43a 页 WYG1248-0190c.png
繁杂有未昜晓者乃就本图详加考订复以存真图附
系于内命工重绘而刻之考史宋仁宗天圣中命尚药
奉御王惟一考明堂气穴经络之会铸铜人式惟一又
订正讹谬为铜人腧穴针炙图经上之诏摹印颁行其
后又有石藏用者按其状绘为正背二图十二经络各
以其色别之意者京口所刻即其图之遗制与嗟乎所
贵乎儒者以其格物致知于凡三才之道万物之理莫
不究极其所当然而知其所以然也矧吾有是身至切
系于内命工重绘而刻之考史宋仁宗天圣中命尚药
奉御王惟一考明堂气穴经络之会铸铜人式惟一又
订正讹谬为铜人腧穴针炙图经上之诏摹印颁行其
后又有石藏用者按其状绘为正背二图十二经络各
以其色别之意者京口所刻即其图之遗制与嗟乎所
贵乎儒者以其格物致知于凡三才之道万物之理莫
不究极其所当然而知其所以然也矧吾有是身至切
卷九 第 43b 页 WYG1248-0190d.png
至要长与之俱长老与之俱老而不知其状不识其名
可乎此予所以不自揆而纂为此图非独以为医家治
病用而于儒者所以养身之方穷理之学亦未必无补
云
明堂经络后图序
圣人所慎者三而疾居其一是疾之为疾系人之寿夭
死生不可忽焉者也圣人犹且慎之况馀人乎欲慎其
疾必知夫疾所自出之原而加慎焉则百病不生百病
可乎此予所以不自揆而纂为此图非独以为医家治
病用而于儒者所以养身之方穷理之学亦未必无补
云
明堂经络后图序
圣人所慎者三而疾居其一是疾之为疾系人之寿夭
死生不可忽焉者也圣人犹且慎之况馀人乎欲慎其
疾必知夫疾所自出之原而加慎焉则百病不生百病
卷九 第 44a 页 WYG1248-0191a.png
不生则能尽人所以生生之理而不枉其天年矣且疾
所自出之原果安在哉身而已矣是身也禀气于天地
受形于父母固非天地雕刻而为之亦岂父母布置而
成之也哉然而五脏六腑四肢百体骨骼经络俞合孔
窍无一而不备焉人能保而养之则全而归之矣全而
归之则人为吉人子为孝子而无忝于天地之委形父
母之遗体矣彼夫六合之间横目而黎首者棼棼攘攘
自戕自贼不自保者多矣然其间亦或有能保全之者
所自出之原果安在哉身而已矣是身也禀气于天地
受形于父母固非天地雕刻而为之亦岂父母布置而
成之也哉然而五脏六腑四肢百体骨骼经络俞合孔
窍无一而不备焉人能保而养之则全而归之矣全而
归之则人为吉人子为孝子而无忝于天地之委形父
母之遗体矣彼夫六合之间横目而黎首者棼棼攘攘
自戕自贼不自保者多矣然其间亦或有能保全之者
卷九 第 44b 页 WYG1248-0191b.png
盖亦资禀之美尔非学问之功也所贵乎学者以其穷
理尽性以至于命理穷矣性斯自尽而命随之欲穷夫
理当自吾身始吾身所具之理所谓天命之性率性之
道圣贤所以建图著书者固己明尽矣然其言深于理
详于气而于所赋之形质则容有未备焉者予述此图
盖示学者以理气之所凝以成质者而使其知疾病根
原之所自出而慎诸身学者诚能察之目而䆒诸心谨
夫肢体之运动顺夫气脉之流行则可以奉亲以尽孝
理尽性以至于命理穷矣性斯自尽而命随之欲穷夫
理当自吾身始吾身所具之理所谓天命之性率性之
道圣贤所以建图著书者固己明尽矣然其言深于理
详于气而于所赋之形质则容有未备焉者予述此图
盖示学者以理气之所凝以成质者而使其知疾病根
原之所自出而慎诸身学者诚能察之目而䆒诸心谨
夫肢体之运动顺夫气脉之流行则可以奉亲以尽孝
卷九 第 45a 页 WYG1248-0191c.png
保身而全归矣若夫世之学方技者以之求十四经之流
注八法之运用九针之补泻亦未必无所助云
皇明历科会试录序
皇明开国之二年首诏天下开科取士明年乡试又明
年会试仍参用胜国程式甫一科即罢之又十有四年
始定为今制以试士子甲子乡试乙丑会试初为小录
以传然惟列董事之官试士之题及中选者之等第贯
籍经业而已其录前后虽各有序然犹未录士子之文
注八法之运用九针之补泻亦未必无所助云
皇明历科会试录序
皇明开国之二年首诏天下开科取士明年乡试又明
年会试仍参用胜国程式甫一科即罢之又十有四年
始定为今制以试士子甲子乡试乙丑会试初为小录
以传然惟列董事之官试士之题及中选者之等第贯
籍经业而已其录前后虽各有序然犹未录士子之文
卷九 第 45b 页 WYG1248-0191d.png
以为程式也次科戊辰始刻程文自时厥后永为定式
但此后五科其间命官列衔尚或随时不一永乐以后
其制始一定而不更易自乙丑至今再历乙丑而踰其
半凡三十又四科矣予来京师馀三十年于历科会试
程文甲申以后无不获见者惟庚辰以前仅见其一二
夫以京邑四方贤才所萃古今书籍所聚且官馆阁以
文字为职业尚弗克尽见况遐方下邑之士乎予友少
宰华容黎先生蒐访者累年始得其全暇日因假以归
但此后五科其间命官列衔尚或随时不一永乐以后
其制始一定而不更易自乙丑至今再历乙丑而踰其
半凡三十又四科矣予来京师馀三十年于历科会试
程文甲申以后无不获见者惟庚辰以前仅见其一二
夫以京邑四方贤才所萃古今书籍所聚且官馆阁以
文字为职业尚弗克尽见况遐方下邑之士乎予友少
宰华容黎先生蒐访者累年始得其全暇日因假以归
卷九 第 46a 页 WYG1248-0192a.png
俾诸生录出益以家所有者编次通为一帙以便观览
虚其末简以俟续入于乎是录之编其所关系夫岂小
哉非但可以考见皇朝一代取士之制与夫前后人才
之高下文气之伟薾而于世道士风亦可于是乎观之
虚其末简以俟续入于乎是录之编其所关系夫岂小
哉非但可以考见皇朝一代取士之制与夫前后人才
之高下文气之伟薾而于世道士风亦可于是乎观之
卷九 第 46b 页 WYG1248-0192b.png
重编琼台藁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