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711-02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性理大全书卷五十八
诸子二
扬子
程子曰林希尝谓扬雄为禄隐扬雄后人只为见他著
书便须要做他是怎生做得是因问如剧秦文莫不
当作曰或云非是美之乃讥之也然王莽将来族诛
之亦未足道又何足讥讥之济得甚事或云且以免
性理大全书卷五十八
诸子二
扬子
程子曰林希尝谓扬雄为禄隐扬雄后人只为见他著
书便须要做他是怎生做得是因问如剧秦文莫不
当作曰或云非是美之乃讥之也然王莽将来族诛
之亦未足道又何足讥讥之济得甚事或云且以免
卷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711-0275b.png
死然己自不知明哲煌煌之义何足以保身作太玄
本要明易却尤晦如易其实无益真屋下架屋床上
叠床他只是于易中得一数为之于历法虽有合只
是无益 太玄中首中阳气潜萌于黄宫信无不在
乎中养首一藏心于渊美厥灵根测曰藏心于渊神
不外也扬子云之学盖尝至此地位也 问太玄之
作如何曰是亦赘矣必欲撰玄不如明易邵尧夫之
数似玄而不同数只是一般但看人如何用之虽作
本要明易却尤晦如易其实无益真屋下架屋床上
叠床他只是于易中得一数为之于历法虽有合只
是无益 太玄中首中阳气潜萌于黄宫信无不在
乎中养首一藏心于渊美厥灵根测曰藏心于渊神
不外也扬子云之学盖尝至此地位也 问太玄之
作如何曰是亦赘矣必欲撰玄不如明易邵尧夫之
数似玄而不同数只是一般但看人如何用之虽作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711-0276a.png
十玄亦可况一玄乎 汉儒之中吾必以扬子云为
贤然于出处之际不能无过也其言曰明哲煌煌旁
烛无疆孙于不虞以保天命孙于不虞则有之旁烛
无疆则未也光武之兴使雄不死能免诛乎观于朱
泚之事可见矣古之所谓言逊者迫不得已如剧秦
美新之类非得已者乎 扬子云云明哲煌煌旁烛
无疆悔其蹈乱无先知之明也其曰孙于不虞以保
天命欲以苟容为全身之道也使彼知圣贤见几而
贤然于出处之际不能无过也其言曰明哲煌煌旁
烛无疆孙于不虞以保天命孙于不虞则有之旁烛
无疆则未也光武之兴使雄不死能免诛乎观于朱
泚之事可见矣古之所谓言逊者迫不得已如剧秦
美新之类非得已者乎 扬子云云明哲煌煌旁烛
无疆悔其蹈乱无先知之明也其曰孙于不虞以保
天命欲以苟容为全身之道也使彼知圣贤见几而
卷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711-0276b.png
作其及是乎 世之议子云者多疑其投阁之事以
法言观之盖未必有又天禄阁世传以为高百尺宜
不可投然子云之罪特不在此黾勉于莽贤之间畏
死而不敢去是安得为大丈夫哉 扬子谓老子言
道德则有取至如搥提仁义绝灭礼乐则无取若以
剖斗折衡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救时反本之言为
可取却尚可恕如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
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则自不识道已不成言语却言
法言观之盖未必有又天禄阁世传以为高百尺宜
不可投然子云之罪特不在此黾勉于莽贤之间畏
死而不敢去是安得为大丈夫哉 扬子谓老子言
道德则有取至如搥提仁义绝灭礼乐则无取若以
剖斗折衡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救时反本之言为
可取却尚可恕如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
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则自不识道已不成言语却言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711-0276c.png
其言道德有取此自是扬子不见道处又谓学行之
上也名誉以崇之皆扬子之失
龟山杨氏曰扬雄云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
卓其言终有病不如孟子言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
说约也为无病盖博学详说所以趋约至于约则其
道得矣谓之守以约卓于多闻多见之中将何守见
得此理分明然后知孟子之后其道不传知孟子所
谓天下可运于掌为不妄 扬子云作太玄只据他
上也名誉以崇之皆扬子之失
龟山杨氏曰扬雄云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
卓其言终有病不如孟子言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
说约也为无病盖博学详说所以趋约至于约则其
道得矣谓之守以约卓于多闻多见之中将何守见
得此理分明然后知孟子之后其道不传知孟子所
谓天下可运于掌为不妄 扬子云作太玄只据他
卷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711-0276d.png
立名便不是既定却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
不知如何相错得八卦所以可变而为六十四者只
为可相错故可变耳惟相错则其变出于自然也
朱子曰扬子云出处非是当时善去亦何不可 问扬
子避碍通诸理之说是否曰大槩也似只是言语有
病问莫是避字有病否曰然少间处事不看道理当
如何便先有个依违闪避之心矣 学之为王者事
不与上文属只是言人君不可不学底道理所以下
不知如何相错得八卦所以可变而为六十四者只
为可相错故可变耳惟相错则其变出于自然也
朱子曰扬子云出处非是当时善去亦何不可 问扬
子避碍通诸理之说是否曰大槩也似只是言语有
病问莫是避字有病否曰然少间处事不看道理当
如何便先有个依违闪避之心矣 学之为王者事
不与上文属只是言人君不可不学底道理所以下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711-0277a.png
文云尧舜禹汤文武汲汲仲尼皇皇以数圣人之盛
德犹且如此问仲尼皇皇如何曰夫子虽无王者之
位而有王者之德故作一处称扬 德隆则晷星星
隆则晷德晷影也犹影之随形也盖德隆则星随德
而见星隆则人事反随星而应 扬子云月未望则
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其溯于日乎载者加载
之义如老子云载营魄左氏云从之载正是这个载
字诸家都乱说只有古注解云月未望则光始生于
德犹且如此问仲尼皇皇如何曰夫子虽无王者之
位而有王者之德故作一处称扬 德隆则晷星星
隆则晷德晷影也犹影之随形也盖德隆则星随德
而见星隆则人事反随星而应 扬子云月未望则
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其溯于日乎载者加载
之义如老子云载营魄左氏云从之载正是这个载
字诸家都乱说只有古注解云月未望则光始生于
卷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711-0277b.png
西面以渐东满既望则光消亏于西面以渐东尽此
两句略通而未尽此两句尽在其溯于日乎一句上
盖以日为主月之光也日载之光之终也日终之载
犹加载之载(又训上如今人上/光上采色之上)盖初一二间时日落
于酉月是时同在彼至初八九日落在酉则月已在
午至十五日相对日落于酉而月在卯此未望而载
魄于西盖月在东而日在西日载之光也及日与月
相去逾远则光渐消而魄生少间月与日相蹉过日
两句略通而未尽此两句尽在其溯于日乎一句上
盖以日为主月之光也日载之光之终也日终之载
犹加载之载(又训上如今人上/光上采色之上)盖初一二间时日落
于酉月是时同在彼至初八九日落在酉则月已在
午至十五日相对日落于酉而月在卯此未望而载
魄于西盖月在东而日在西日载之光也及日与月
相去逾远则光渐消而魄生少间月与日相蹉过日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711-0277c.png
却在东月却在西故光渐至东尽则魄渐复也当改
古注云日加魄于西面以渐东满日复魄于西面以
渐东尽其载也日载之其终也日终之皆系于日又
说秦周之士贵贱拘肆皆系于上之人犹月之载魄
终魄皆系于日也故曰其溯于日乎其载其终皆向
日也温公云当改载魄之魄作朏都是晓其说不得
雄之学似出于老子如太玄曰潜心于渊美厥灵
根测曰潜心于渊神不昧也乃老氏说话问太玄分
古注云日加魄于西面以渐东满日复魄于西面以
渐东尽其载也日载之其终也日终之皆系于日又
说秦周之士贵贱拘肆皆系于上之人犹月之载魄
终魄皆系于日也故曰其溯于日乎其载其终皆向
日也温公云当改载魄之魄作朏都是晓其说不得
雄之学似出于老子如太玄曰潜心于渊美厥灵
根测曰潜心于渊神不昧也乃老氏说话问太玄分
卷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711-0277d.png
赞于三百六十六日下不足者乃益以踦赢固不是
如易中卦气如何曰此出于京房亦难晓如太玄中
推之盖有气而无朔矣问伊川亦取雄太玄中语如
何曰不是取他言他地位至此耳 问太玄如何曰
圣人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
九地十甚简易今太玄说得却支离太玄如他立八
十一首却是分阴阳中间一首半是阴半是阳若看
了易后去看那玄不成物事又问扬雄也是学焦延
如易中卦气如何曰此出于京房亦难晓如太玄中
推之盖有气而无朔矣问伊川亦取雄太玄中语如
何曰不是取他言他地位至此耳 问太玄如何曰
圣人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
九地十甚简易今太玄说得却支离太玄如他立八
十一首却是分阴阳中间一首半是阴半是阳若看
了易后去看那玄不成物事又问扬雄也是学焦延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711-0278a.png
寿推卦气曰焦延寿易也不成物事今人说焦延寿
卦气不好是取太玄不知太玄却是学他 天地间
只有阴阳二者而已便会有消长今太玄有三个了
如冬至是天元到三月便是地元七月便是人元夏
至却在地元之中都不成物事 太玄甚拙岁是方
底物他以一数乘之皆算不著 太玄纪日而不纪
月无弦望晦朔 太玄中高处只是黄老故其言曰
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 太玄之说只是老庄康
卦气不好是取太玄不知太玄却是学他 天地间
只有阴阳二者而已便会有消长今太玄有三个了
如冬至是天元到三月便是地元七月便是人元夏
至却在地元之中都不成物事 太玄甚拙岁是方
底物他以一数乘之皆算不著 太玄纪日而不纪
月无弦望晦朔 太玄中高处只是黄老故其言曰
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 太玄之说只是老庄康
卷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711-0278b.png
节深取之者以其书亦挨傍阴阳消长来说道理
或问易与太玄数有何不同潜室陈氏曰易是加一倍
法太玄加三倍法易卦六十四太玄卦八十一太玄
模放周易只起数不同耳先儒谓将易变作十部太
玄亦得但无用耳
西山真氏曰扬子默而好深湛之思故其言如此潜之
一字最宜玩味天惟神明故照知四方惟精粹故万
物作类人心之神明精粹本亦如此惟不能潜故神
或问易与太玄数有何不同潜室陈氏曰易是加一倍
法太玄加三倍法易卦六十四太玄卦八十一太玄
模放周易只起数不同耳先儒谓将易变作十部太
玄亦得但无用耳
西山真氏曰扬子默而好深湛之思故其言如此潜之
一字最宜玩味天惟神明故照知四方惟精粹故万
物作类人心之神明精粹本亦如此惟不能潜故神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711-0278c.png
明者昏而精粹者杂不能烛理而应物也
临川吴氏曰扬子云拟易以作太玄易自一而二二而
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
四太玄则自一而三三而九九而二十七二十七而
八十一易之数乃天地造化之自然一毫知力无所
与于其间也异世而同符惟邵子皇极经世一书而
已至若焦延寿易林魏伯阳参同契之属虽流而入
于伎术尚不能外乎易之为数子云太玄名为拟易
临川吴氏曰扬子云拟易以作太玄易自一而二二而
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
四太玄则自一而三三而九九而二十七二十七而
八十一易之数乃天地造化之自然一毫知力无所
与于其间也异世而同符惟邵子皇极经世一书而
已至若焦延寿易林魏伯阳参同契之属虽流而入
于伎术尚不能外乎易之为数子云太玄名为拟易
卷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711-0278d.png
而实则非易矣其起数之法既非天地之正又强求
合于历之日每首九赞二赞当一昼夜合八十一首
之赞凡七百二十九仅足以当三百六十四日有半
外增一踦赞以当半日又立一赢赞以当四分日之
一吁亦劳且拙矣
文中子
程子曰文中子本是一隐君子世人往往得其议论傅
会成书其间极有格言荀杨道不到处又有一件事
合于历之日每首九赞二赞当一昼夜合八十一首
之赞凡七百二十九仅足以当三百六十四日有半
外增一踦赞以当半日又立一赢赞以当四分日之
一吁亦劳且拙矣
文中子
程子曰文中子本是一隐君子世人往往得其议论傅
会成书其间极有格言荀杨道不到处又有一件事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711-0279a.png
半截好半截不好如魏徵问圣人有忧乎曰天下皆
忧吾独得不忧问疑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徵退
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此言
极好下半截却云徵所问者迹也吾告女者心也心
迹之判久矣便乱道 王通当时有些言语后来被
人傅会若续经之类皆非其作 文中子续经甚谬
恐无此如续书始于汉自汉以来制诏又何足记续
诗之备六代如晋宋后魏北齐后周隋之诗又何足
忧吾独得不忧问疑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徵退
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此言
极好下半截却云徵所问者迹也吾告女者心也心
迹之判久矣便乱道 王通当时有些言语后来被
人傅会若续经之类皆非其作 文中子续经甚谬
恐无此如续书始于汉自汉以来制诏又何足记续
诗之备六代如晋宋后魏北齐后周隋之诗又何足
卷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711-0279b.png
采 问文中子云圆者动方者静曰此正倒说了静
体圆动体方 文中子言古之学者聚道不知道如
何聚得
朱子曰文中子他当时要为伊周事业见道不行急急
地要做孔子他要学伊周其志甚不卑但不能胜其
好高自大欲速之心反有所累二帝三王却不去学
却要学两汉此是他乱道处 问文中子好处与不
好处曰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瞭然今要去
体圆动体方 文中子言古之学者聚道不知道如
何聚得
朱子曰文中子他当时要为伊周事业见道不行急急
地要做孔子他要学伊周其志甚不卑但不能胜其
好高自大欲速之心反有所累二帝三王却不去学
却要学两汉此是他乱道处 问文中子好处与不
好处曰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瞭然今要去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711-0279c.png
揣摩不得 文中子其间有见处也即是老氏又其
间被人夹杂今也难分别但不合有许多事全似孔
子孔子有荷蒉等人他也有许多人便是妆点出来
其间论文史及时事世变煞好 文中子中说被人
乱了说治乱处与其他好处极多但向上事只是老
释问过法言否曰大过之 文中子论时事及文史
处尽有可观于文取陆机史取陈寿曾将陆机文来
看也是平正 房杜于河汾之学后来多有议论且
间被人夹杂今也难分别但不合有许多事全似孔
子孔子有荷蒉等人他也有许多人便是妆点出来
其间论文史及时事世变煞好 文中子中说被人
乱了说治乱处与其他好处极多但向上事只是老
释问过法言否曰大过之 文中子论时事及文史
处尽有可观于文取陆机史取陈寿曾将陆机文来
看也是平正 房杜于河汾之学后来多有议论且
卷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711-0279d.png
如中说只是王氏子孙自记亦不应当时开国文武
大臣尽其学者何故尽无一语言及其师兼记其家
世事考之传记无一合者 文中子看其书忒装点
所以使人难信如说诸名卿大臣多是隋末所未见
有者兼是他言论大纲杂伯凡事都要硬做如说礼
乐治体之类都不消得从正心诚意做出又如说安
我所以安天下存我所以厚苍生都是为自张本做
杂伯镃基问续书天子之义制诏志策有四大臣之
大臣尽其学者何故尽无一语言及其师兼记其家
世事考之传记无一合者 文中子看其书忒装点
所以使人难信如说诸名卿大臣多是隋末所未见
有者兼是他言论大纲杂伯凡事都要硬做如说礼
乐治体之类都不消得从正心诚意做出又如说安
我所以安天下存我所以厚苍生都是为自张本做
杂伯镃基问续书天子之义制诏志策有四大臣之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711-0280a.png
义命训对赞议诫谏有七如何曰这般所在极肤浅
中间说话大纲如此但看世俗所称道便唤做好都
不识如云晁董公孙之对据道理看只有董仲舒为
得如公孙已是不好晁错是说个甚么又如自叙许
多说话尽是夸张考其年数与唐煞远如何唐初诸
名卿皆与说话若果与诸名卿相处一个人恁地自
标致史传中如何都不见说 文中子议论多是中
间暗了一段无分明其间弟子问答姓名多是唐辅
中间说话大纲如此但看世俗所称道便唤做好都
不识如云晁董公孙之对据道理看只有董仲舒为
得如公孙已是不好晁错是说个甚么又如自叙许
多说话尽是夸张考其年数与唐煞远如何唐初诸
名卿皆与说话若果与诸名卿相处一个人恁地自
标致史传中如何都不见说 文中子议论多是中
间暗了一段无分明其间弟子问答姓名多是唐辅
卷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711-0280b.png
相恐亦不然盖诸人更无一语及其师人以为王通
与长孙无忌不足故诸人惧无忌而不敢言亦无此
理如郑公岂畏人者哉七制之主亦不知其何故以
七制名之此必因其续书中曾采七君事迹以为书
而名之曰七制如二典体例今无可考大率多是依
仿而作如以董常为颜子则是以孔子自居谓诸公
可为辅相之类皆是撰成要安排七制之君为他之
尧舜考其事迹亦多不合刘禹锡作歙池江州观察
与长孙无忌不足故诸人惧无忌而不敢言亦无此
理如郑公岂畏人者哉七制之主亦不知其何故以
七制名之此必因其续书中曾采七君事迹以为书
而名之曰七制如二典体例今无可考大率多是依
仿而作如以董常为颜子则是以孔子自居谓诸公
可为辅相之类皆是撰成要安排七制之君为他之
尧舜考其事迹亦多不合刘禹锡作歙池江州观察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711-0280c.png
王公墓碑乃仲淹四代祖碑中载祖讳多不同及阮
逸所注并载关朗等事亦多不实王通大业中死自
不同时如推说十七代祖亦不应辽远如此唐李翱
已自论中说可比太公家教则其书之出亦已久矣
伊川谓文中子有些格言被后人添入坏了看来必
是阮逸诸公增益张大复借显显者以为重耳 问
文中子之学曰他有个意思以为尧舜三代也只与
后世一般也只是偶然做得著问他续诗续书意是
逸所注并载关朗等事亦多不实王通大业中死自
不同时如推说十七代祖亦不应辽远如此唐李翱
已自论中说可比太公家教则其书之出亦已久矣
伊川谓文中子有些格言被后人添入坏了看来必
是阮逸诸公增益张大复借显显者以为重耳 问
文中子之学曰他有个意思以为尧舜三代也只与
后世一般也只是偶然做得著问他续诗续书意是
卷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711-0280d.png
如此因举答贾琼数处说曰近日陈同父便是这般
说话他便忌程先生说帝王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
以智力把持天下正缘这话说得他病处问元经尤
可疑只缘献公奔北便以为天命已归之遂帝魏曰
今之注本是阮逸注龚鼎臣别有一本注后面叙他
祖都与文中子所说不同说他先已仕魏不是后来
方奔去又问他说权义举而皇极立如何曰说权义
不是义是活物权是称锤义是称星义所以用权今
说话他便忌程先生说帝王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
以智力把持天下正缘这话说得他病处问元经尤
可疑只缘献公奔北便以为天命已归之遂帝魏曰
今之注本是阮逸注龚鼎臣别有一本注后面叙他
祖都与文中子所说不同说他先已仕魏不是后来
方奔去又问他说权义举而皇极立如何曰说权义
不是义是活物权是称锤义是称星义所以用权今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711-0281a.png
似他说却是以权为嫂溺援之之义以义为授受不
亲之礼问义便有随时底意思曰固是问他只缘以
元经帝魏生此说曰便是他大本领处不曾理会纵
有一二言语可取但偶然耳其续经犹小儿竖瓦屋
然世儒既无高明广大之见因遂尊崇其书 问文
中子说动静见天地之心说得似不然曰他意思以
方圆为形动静为理然亦无意思而今自家若见个
道理了见他这说话都似不曾说一般 天下皆忧
亲之礼问义便有随时底意思曰固是问他只缘以
元经帝魏生此说曰便是他大本领处不曾理会纵
有一二言语可取但偶然耳其续经犹小儿竖瓦屋
然世儒既无高明广大之见因遂尊崇其书 问文
中子说动静见天地之心说得似不然曰他意思以
方圆为形动静为理然亦无意思而今自家若见个
道理了见他这说话都似不曾说一般 天下皆忧
卷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711-0281b.png
吾独得不忧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又曰乐天知命
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盖有当忧疑者有不当忧
疑者然皆心也文中子以为有心迹之判故伊川非
之又曰惟其无一己之忧疑故能忧疑以天下惟其
忧以天下疑以天下故无一己之忧疑 道之在天
下未尝亡而其明晦通塞之不同则如昼夜寒暑之
相反故二帝三王之治诗书六艺之文后世莫能及
之盖非功效语言之不类乃其本心事实之不侔也
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盖有当忧疑者有不当忧
疑者然皆心也文中子以为有心迹之判故伊川非
之又曰惟其无一己之忧疑故能忧疑以天下惟其
忧以天下疑以天下故无一己之忧疑 道之在天
下未尝亡而其明晦通塞之不同则如昼夜寒暑之
相反故二帝三王之治诗书六艺之文后世莫能及
之盖非功效语言之不类乃其本心事实之不侔也
卷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711-0281c.png
虽然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彼所谓道者则固未尝亡
矣而大学之教所谓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者又已具
有明法若可阶而升焉后之读其书考其事者诚能
深思熟讲以探其本谨守力行以践其实至于一旦
豁然而晦者明塞者通则古人之不可及者固已倏
然而在我矣夫岂患其终不及哉苟为不然而但为
模放假窃之计则不惟精粗悬绝终无可似之理政
使似之然于其道亦何足以有所发明此有志为己
矣而大学之教所谓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者又已具
有明法若可阶而升焉后之读其书考其事者诚能
深思熟讲以探其本谨守力行以践其实至于一旦
豁然而晦者明塞者通则古人之不可及者固已倏
然而在我矣夫岂患其终不及哉苟为不然而但为
模放假窃之计则不惟精粗悬绝终无可似之理政
使似之然于其道亦何足以有所发明此有志为己
卷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711-0281d.png
之士所以不屑而有所不暇为也王仲淹生乎百世
之下读古圣贤之书而粗识其用则于道之未尝亡
者盖有意焉而于明德新民之学亦不可谓无其志
矣然未尝深探其本而尽力于其实以求必得夫至
善者而止之顾乃挟其窥觇想像之彷佛而谓圣之
所以圣贤之所以贤与其所以修身所以治人而及
夫天下国家者举皆不越乎此是以一见隋文而陈
十二策则既不自量其力之不足以为伊周又不知
之下读古圣贤之书而粗识其用则于道之未尝亡
者盖有意焉而于明德新民之学亦不可谓无其志
矣然未尝深探其本而尽力于其实以求必得夫至
善者而止之顾乃挟其窥觇想像之彷佛而谓圣之
所以圣贤之所以贤与其所以修身所以治人而及
夫天下国家者举皆不越乎此是以一见隋文而陈
十二策则既不自量其力之不足以为伊周又不知
卷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711-0282a.png
其君之不可以为汤武且不待其招而往不待其问
而告则又轻其道以求售焉及其不遇而归其年盖
亦未为晚也若能于此反之于身以益求其所未至
使明德之方新民之具皆足以得其至善而止之则
异时得君行道安知其卒不逮于古人政使不幸终
无所遇至于甚不得已而笔之于书亦必有以发经
言之馀蕴而开后学于无穷顾乃不知出此而不胜
其好名欲速之心汲汲乎日以著书立言为己任则
而告则又轻其道以求售焉及其不遇而归其年盖
亦未为晚也若能于此反之于身以益求其所未至
使明德之方新民之具皆足以得其至善而止之则
异时得君行道安知其卒不逮于古人政使不幸终
无所遇至于甚不得已而笔之于书亦必有以发经
言之馀蕴而开后学于无穷顾乃不知出此而不胜
其好名欲速之心汲汲乎日以著书立言为己任则
卷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711-0282b.png
其用心为己外矣及其无以自托乃复捃拾两汉以
来文字言语之陋功名事业之卑而求其天资之偶
合与其窃取而近似者依仿六经次第采辑因以牵
挽其人强而跻之二帝三王之列今其遗编虽不可
见然考之中说而得其规模之大略则彼之赞易是
岂足以知先天后天之相为体用而高文武宣之制
是岂有精一执中之传曹刘沈谢之诗是岂有物则
秉彝之训叔孙通公孙述曹褒荀勖之礼乐又孰与
来文字言语之陋功名事业之卑而求其天资之偶
合与其窃取而近似者依仿六经次第采辑因以牵
挽其人强而跻之二帝三王之列今其遗编虽不可
见然考之中说而得其规模之大略则彼之赞易是
岂足以知先天后天之相为体用而高文武宣之制
是岂有精一执中之传曹刘沈谢之诗是岂有物则
秉彝之训叔孙通公孙述曹褒荀勖之礼乐又孰与
卷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711-0282c.png
伯夷后夔周公之懿至于宋魏以来一南一北校功
度德盖未有以相君臣也则其天命人心之向背统
绪继承之偏正亦何足论而欲攘臂其间夺彼予此
以自列于孔子之春秋哉盖既不自知其学之不足
以为周孔又不知两汉之不足以为三王而徒欲以
是区区者比而效之于形似影响之间傲然自谓足
以承千圣而诏百王矣而不知其初不足以供儿童
之一戏又适以是而自纳于吴楚僣王之诛使夫后
度德盖未有以相君臣也则其天命人心之向背统
绪继承之偏正亦何足论而欲攘臂其间夺彼予此
以自列于孔子之春秋哉盖既不自知其学之不足
以为周孔又不知两汉之不足以为三王而徒欲以
是区区者比而效之于形似影响之间傲然自谓足
以承千圣而诏百王矣而不知其初不足以供儿童
之一戏又适以是而自纳于吴楚僣王之诛使夫后
卷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711-0282d.png
世知道之君子虽或有取于其言而终不能无恨于
此是亦可悲也已至于假卜筮象论语而强引唐初
文武名臣以为弟子是乃福郊福畤之所为而非仲
淹之雅意然推原本始乃其平日好高自大之心有
以启之则亦不得为无罪矣或曰然则仲淹之学固
不得为孟子之伦矣其视荀杨韩氏亦有可得而优
劣者耶曰荀卿之学杂于申商子云之学本于黄老
而其著书之意盖亦姑托空文以自见耳非如仲淹
此是亦可悲也已至于假卜筮象论语而强引唐初
文武名臣以为弟子是乃福郊福畤之所为而非仲
淹之雅意然推原本始乃其平日好高自大之心有
以启之则亦不得为无罪矣或曰然则仲淹之学固
不得为孟子之伦矣其视荀杨韩氏亦有可得而优
劣者耶曰荀卿之学杂于申商子云之学本于黄老
而其著书之意盖亦姑托空文以自见耳非如仲淹
卷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711-0283a.png
之学颇近于正而粗有可用之实也至于退之原道
诸篇则于道之大原若有非荀杨仲淹之所及者然
考其平生意乡之所在终不免文士浮华放浪之习
时俗富贵利达之求而其览观古人之变将以措诸
事业者恐亦未若仲淹之致恳恻而有条理也是以
予于仲淹独深惜之而有所不暇于三子是亦春秋
责备贤者之遗意也可胜叹哉 王通也有好处只
是也无本原工夫却要将秦汉以下文饰做个三代
诸篇则于道之大原若有非荀杨仲淹之所及者然
考其平生意乡之所在终不免文士浮华放浪之习
时俗富贵利达之求而其览观古人之变将以措诸
事业者恐亦未若仲淹之致恳恻而有条理也是以
予于仲淹独深惜之而有所不暇于三子是亦春秋
责备贤者之遗意也可胜叹哉 王通也有好处只
是也无本原工夫却要将秦汉以下文饰做个三代
卷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711-0283b.png
他便自要比孔子不知如何比得他那斤两轻重自
定你如何文饰得如续诗续书元经之作尽要学个
孔子重做一个三代如何做得如续书要载汉以来
诏令他那诏令便载得发明得甚么义理发明得甚
么政事只有高帝时三诏令稍好然已不纯如曰肯
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此岂所以待天下之士哉都
不足录三代之书诰诏令皆是根源学问发明义理
所以粲然可为后世法如秦汉以下诏令济得甚事
定你如何文饰得如续诗续书元经之作尽要学个
孔子重做一个三代如何做得如续书要载汉以来
诏令他那诏令便载得发明得甚么义理发明得甚
么政事只有高帝时三诏令稍好然已不纯如曰肯
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此岂所以待天下之士哉都
不足录三代之书诰诏令皆是根源学问发明义理
所以粲然可为后世法如秦汉以下诏令济得甚事
卷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711-0283c.png
缘他都不曾将心子细去读圣人之书只是要依他
个模子见圣人作六经我也学他作六经只是将前
人腔子自做言语填放他腔中便说我这个可以比
并圣人圣人做个论语我便做中说如扬雄太玄法
言亦然不知怎生比并 问王氏续经说荀卿固不
足以望之若房杜辈观其书则固尝往来于王氏之
门其后来相业还亦有得于王氏之道否曰房杜如
何敢望文中子之万一其规模事业无文中子髣髴
个模子见圣人作六经我也学他作六经只是将前
人腔子自做言语填放他腔中便说我这个可以比
并圣人圣人做个论语我便做中说如扬雄太玄法
言亦然不知怎生比并 问王氏续经说荀卿固不
足以望之若房杜辈观其书则固尝往来于王氏之
门其后来相业还亦有得于王氏之道否曰房杜如
何敢望文中子之万一其规模事业无文中子髣髴
卷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711-0283d.png
某常说房杜只是个村宰相文中子不干事他那制
度规模诚有非后人之所及者
韩子(总论荀扬王韩附/)
程子曰古之君子修德而已德成而言则不期于文而
自文矣退之乃因学为文章力求其所未至以至于
有得也其曰轲死不得其传非卓然见其所传者语
不及此 韩愈道他不知又不得其言曰易奇而法
诗正而葩春秋谨严左氏浮誇其名理皆善 韩退
度规模诚有非后人之所及者
韩子(总论荀扬王韩附/)
程子曰古之君子修德而已德成而言则不期于文而
自文矣退之乃因学为文章力求其所未至以至于
有得也其曰轲死不得其传非卓然见其所传者语
不及此 韩愈道他不知又不得其言曰易奇而法
诗正而葩春秋谨严左氏浮誇其名理皆善 韩退
卷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711-0284a.png
之颂伯夷甚好然只说得伯夷介处要知伯夷之心
须是圣人语曰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此甚说得伯夷
心也 原道之作其言虽未尽善然孟子之后识道
之所传者非诚有所见不能断然言之如是其明也
其识大矣 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中言语
虽有病然自孟子而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者才见
此人至如断曰孟子醇乎醇又曰荀与扬择焉而不
精语焉而不详若不是他见得岂千馀年后便能断
须是圣人语曰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此甚说得伯夷
心也 原道之作其言虽未尽善然孟子之后识道
之所传者非诚有所见不能断然言之如是其明也
其识大矣 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中言语
虽有病然自孟子而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者才见
此人至如断曰孟子醇乎醇又曰荀与扬择焉而不
精语焉而不详若不是他见得岂千馀年后便能断
卷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711-0284b.png
得如此分明也
朱子曰韩退之却有些本领非欧公比原道其言虽不
精然皆实大纲是 问博爱之谓仁曰程先生之说
最分明只是不子细看要之仁便是爱之体爱便是
仁之用后段云以之为人则爱而公爱公二字却甚
有义 问原道起头四句恐说得差且如博爱之谓
仁爱如何便尽得仁曰只为他说得用又遗了体
问由是而之焉之谓道曰此是说行底非是说道体
朱子曰韩退之却有些本领非欧公比原道其言虽不
精然皆实大纲是 问博爱之谓仁曰程先生之说
最分明只是不子细看要之仁便是爱之体爱便是
仁之用后段云以之为人则爱而公爱公二字却甚
有义 问原道起头四句恐说得差且如博爱之谓
仁爱如何便尽得仁曰只为他说得用又遗了体
问由是而之焉之谓道曰此是说行底非是说道体
卷五十八 第 19a 页 WYG0711-0284c.png
问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曰此是说行道而有得
于身者非是说自然得之于天者 问仁与义为定
名道与德为虚位虚位之义如何曰亦说得通盖仁
义礼智是实此道德字是通上下说却虚如有仁之
道义之道仁之德义之德此道德只随仁义上说是
虚位他又自说道有君子小人德有凶有吉谓吉人
则为吉德凶人则为凶德君子行之为君子之道小
人行之为小人之道如道二仁与不仁君子道长小
于身者非是说自然得之于天者 问仁与义为定
名道与德为虚位虚位之义如何曰亦说得通盖仁
义礼智是实此道德字是通上下说却虚如有仁之
道义之道仁之德义之德此道德只随仁义上说是
虚位他又自说道有君子小人德有凶有吉谓吉人
则为吉德凶人则为凶德君子行之为君子之道小
人行之为小人之道如道二仁与不仁君子道长小
卷五十八 第 19b 页 WYG0711-0284d.png
人道消之类若是志于道据于德方是好底方是道
德之正 自古罕有人说得端的惟退之原道庶几
近之却说见大体程子谓能作许大识见寻求真个
如此他资才甚高 原性人多忽之却不见他好处
如言所以为性者五曰仁义礼智信此语甚实 问
韩文公说人之所以为性者五是他实见得到后如
此说邪为复是偶然说得著曰看他文集中说多是
閒过日月初不见他做工夫处想只是才高偶然见
德之正 自古罕有人说得端的惟退之原道庶几
近之却说见大体程子谓能作许大识见寻求真个
如此他资才甚高 原性人多忽之却不见他好处
如言所以为性者五曰仁义礼智信此语甚实 问
韩文公说人之所以为性者五是他实见得到后如
此说邪为复是偶然说得著曰看他文集中说多是
閒过日月初不见他做工夫处想只是才高偶然见
卷五十八 第 20a 页 WYG0711-0285a.png
得如此及至说到精微处又却差了 问原性三品
之说是否曰退之说性只将仁义礼智来说便是识
见高处如论三品亦是但以某观人之性岂独三品
须有百千万品退之所论却少了一气字程子曰论
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此皆前所未发如
夫子言性相近若无习相远一句便说不行如人生
而静静固是性只着一生字便是带着气质言了但
未尝明说着气字惟周子太极图却有气质底意思
之说是否曰退之说性只将仁义礼智来说便是识
见高处如论三品亦是但以某观人之性岂独三品
须有百千万品退之所论却少了一气字程子曰论
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此皆前所未发如
夫子言性相近若无习相远一句便说不行如人生
而静静固是性只着一生字便是带着气质言了但
未尝明说着气字惟周子太极图却有气质底意思
卷五十八 第 20b 页 WYG0711-0285b.png
程子之论又自太极图中见出来也 原鬼不知鬼
神之本只是在外说个影子 问读墨篇言孔子尚
同兼爱与墨子同曰未论孔墨之同异只此大小便
不相敌不可以对待言也以此而论则退之全未知
孔子所以为孔子者 问孟子谓杨墨之道不息孔
子之道不著韩文公推尊孟氏辟杨墨之功以为不
在禹下而读墨一篇却谓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
孔子者何也曰韩文公第一义是去学文字第二义
神之本只是在外说个影子 问读墨篇言孔子尚
同兼爱与墨子同曰未论孔墨之同异只此大小便
不相敌不可以对待言也以此而论则退之全未知
孔子所以为孔子者 问孟子谓杨墨之道不息孔
子之道不著韩文公推尊孟氏辟杨墨之功以为不
在禹下而读墨一篇却谓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
孔子者何也曰韩文公第一义是去学文字第二义
卷五十八 第 21a 页 WYG0711-0285c.png
方去穷究道理所以看得不亲切如云其行己不敢
有愧于道他本只是学文其行己但不敢有愧于道
尔把这个做第二义似此样处甚多 问观昌黎与
孟简书其从大颠是当时已有议论而与之分解不
审有崇信之意否曰真个是有崇信底意他是贬从
那潮州去无聊后被他说转了黄义刚曰韩公虽有
心学问但于利禄之念甚重曰他也是不曾去做工
夫他于外面皮壳子上都见得安排位次是恁地如
有愧于道他本只是学文其行己但不敢有愧于道
尔把这个做第二义似此样处甚多 问观昌黎与
孟简书其从大颠是当时已有议论而与之分解不
审有崇信之意否曰真个是有崇信底意他是贬从
那潮州去无聊后被他说转了黄义刚曰韩公虽有
心学问但于利禄之念甚重曰他也是不曾去做工
夫他于外面皮壳子上都见得安排位次是恁地如
卷五十八 第 21b 页 WYG0711-0285d.png
原道中所谓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为宫室
为城郭等皆说得好只是不曾向里面省察不曾就
身上细密做工夫只从粗处去不见得原头来处如
一港水他只见得是水却不见那源头来处是如何
把那道别做一件事道是可以行于世我今只是恁
地去行故立朝议论风采亦有可观却不是从里面
流出平日只以做文吟诗饮酒博戏为事及贬潮州
寂寥无人共吟诗无人共饮酒又无人共博戏见一
为城郭等皆说得好只是不曾向里面省察不曾就
身上细密做工夫只从粗处去不见得原头来处如
一港水他只见得是水却不见那源头来处是如何
把那道别做一件事道是可以行于世我今只是恁
地去行故立朝议论风采亦有可观却不是从里面
流出平日只以做文吟诗饮酒博戏为事及贬潮州
寂寥无人共吟诗无人共饮酒又无人共博戏见一
卷五十八 第 22a 页 WYG0711-0286a.png
个僧说道理便为之动如云所示广大深迥非造次
可喻不知大颠与他说个什么得恁地倾心信向韩
公所说底大颠未必晓得大颠所说底韩公亦见不
破但是他说得恁地好后便被他动了陈安卿曰博
爱之谓仁等说亦可见其无原头处曰以博爱为仁
则未有博爱之前不成是无仁黄义刚曰他说明明
德却不及致知格物缘其不格物所以恁地曰他也
不晓那明明德若能明明德便是识原头来处了又
可喻不知大颠与他说个什么得恁地倾心信向韩
公所说底大颠未必晓得大颠所说底韩公亦见不
破但是他说得恁地好后便被他动了陈安卿曰博
爱之谓仁等说亦可见其无原头处曰以博爱为仁
则未有博爱之前不成是无仁黄义刚曰他说明明
德却不及致知格物缘其不格物所以恁地曰他也
不晓那明明德若能明明德便是识原头来处了又
卷五十八 第 22b 页 WYG0711-0286b.png
曰孟子后荀杨浅不济得事只有个王通韩愈好又
不全安卿曰他也只是见不得十分不能止于至善
也曰也是 问韩子称孟子醇乎醇荀与杨大醇而
小疵程子谓韩子称孟子甚善窃谓韩子既以失大
本不识性者为大醇则其称孟氏醇乎醇亦只是说
得到未必真见得到曰韩子说荀杨大醇是泛说与
田骈慎到申不害韩非之徒观之则荀杨为大醇韩
子只说那一边凑不着这一边若是会说底说那一
不全安卿曰他也只是见不得十分不能止于至善
也曰也是 问韩子称孟子醇乎醇荀与杨大醇而
小疵程子谓韩子称孟子甚善窃谓韩子既以失大
本不识性者为大醇则其称孟氏醇乎醇亦只是说
得到未必真见得到曰韩子说荀杨大醇是泛说与
田骈慎到申不害韩非之徒观之则荀杨为大醇韩
子只说那一边凑不着这一边若是会说底说那一
卷五十八 第 23a 页 WYG0711-0286c.png
边亦自凑着这一边程子说荀子极偏駮杨子虽少
过此等语皆是就分金秤上说下来今若不曾看荀
子杨子则所谓偏駮虽少过等处亦见不得 问昌
黎学者莫是李翱最识道理否曰也只是从佛中来
问渠有去佛斋文辟佛甚坚曰只是粗迹至说道理
却类佛又问退之见得不甚分明曰他于大节目处
又却不错亦未易议问莫是说传道是否曰亦不止
此他气象大抵大又欧阳只说韩李不曾说韩柳
过此等语皆是就分金秤上说下来今若不曾看荀
子杨子则所谓偏駮虽少过等处亦见不得 问昌
黎学者莫是李翱最识道理否曰也只是从佛中来
问渠有去佛斋文辟佛甚坚曰只是粗迹至说道理
却类佛又问退之见得不甚分明曰他于大节目处
又却不错亦未易议问莫是说传道是否曰亦不止
此他气象大抵大又欧阳只说韩李不曾说韩柳
卷五十八 第 23b 页 WYG0711-0286d.png
韩退之著书立言抵排佛老不遗馀力然读其谢潮
州表答孟简书及张籍侑奠之词则其所以处于祸
福死生之际有愧于异学之流者多矣其不能有以
深服其心也宜哉 韩退之欧阳永叔所谓扶持正
道不杂释老者也然到得𦂳要处更处置不行更说
不去便说得来也拙不分晓缘他不曾去穷理只是
学作文所以如此 韩退之及欧苏诸公议论不过
是主于文词少间却是边头带说得些道理其本意
州表答孟简书及张籍侑奠之词则其所以处于祸
福死生之际有愧于异学之流者多矣其不能有以
深服其心也宜哉 韩退之欧阳永叔所谓扶持正
道不杂释老者也然到得𦂳要处更处置不行更说
不去便说得来也拙不分晓缘他不曾去穷理只是
学作文所以如此 韩退之及欧苏诸公议论不过
是主于文词少间却是边头带说得些道理其本意
卷五十八 第 24a 页 WYG0711-0287a.png
终自可见
北溪陈氏曰韩公学无原头处如原道一篇铺叙许多
节目亦可谓见得道之大用流行于天下底分晓但
不知其体本具于吾身故于反身内省处殊无细密
工夫只是与张籍辈吟诗饮酒度日其中自无所执
守致得后来潮阳之贬寂寞无聊中遂不觉为大颠
说道理动了故俛首与之从游而忘其平昔排佛老
之说
北溪陈氏曰韩公学无原头处如原道一篇铺叙许多
节目亦可谓见得道之大用流行于天下底分晓但
不知其体本具于吾身故于反身内省处殊无细密
工夫只是与张籍辈吟诗饮酒度日其中自无所执
守致得后来潮阳之贬寂寞无聊中遂不觉为大颠
说道理动了故俛首与之从游而忘其平昔排佛老
之说
卷五十八 第 24b 页 WYG0711-0287b.png
西山真氏曰唐史韩愈本传云其原道原性师说等数
十篇皆奥衍闳深与孟轲杨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
云又曰自晋迄隋老佛显行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
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代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
奋始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昔孟轲拒杨墨去孔子
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载馀拨衰反正功与齐
而力倍之所以过况雄为不少矣自愈没其言大行
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史氏之称愈者如此而程
十篇皆奥衍闳深与孟轲杨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
云又曰自晋迄隋老佛显行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
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代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
奋始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昔孟轲拒杨墨去孔子
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载馀拨衰反正功与齐
而力倍之所以过况雄为不少矣自愈没其言大行
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史氏之称愈者如此而程
卷五十八 第 25a 页 WYG0711-0287c.png
朱二先生议论乃或是非相半盖史氏存乎奖善而
二先生讲学明道则虽毫釐必致其察此所以不同
欤又曰昔者圣人言道必及器言器必及道尽性至
命而非虚也洒扫应对而非末也自清静寂灭之教
行乃始以日用为秕糠天伦为疣赘韩子忧之于是
原道诸篇相继而作其语道德也必本于仁义而其
分不离父子君臣之间其法不过礼乐刑政之际饮
食裘葛即正理所存斗斛权衡亦至教所寓道之大
二先生讲学明道则虽毫釐必致其察此所以不同
欤又曰昔者圣人言道必及器言器必及道尽性至
命而非虚也洒扫应对而非末也自清静寂灭之教
行乃始以日用为秕糠天伦为疣赘韩子忧之于是
原道诸篇相继而作其语道德也必本于仁义而其
分不离父子君臣之间其法不过礼乐刑政之际饮
食裘葛即正理所存斗斛权衡亦至教所寓道之大
卷五十八 第 25b 页 WYG0711-0287d.png
用粲然复明者韩子之功也
程子曰荀杨性已不识更说甚道(已下总论/荀杨王韩) 荀卿才
高学陋以礼为伪以性为恶不见圣贤虽曰尊子弓
然而时相去甚远圣人之道至卿不传杨子云仕莽
谓之旁烛无疆可乎隐可也仕不可也 荀卿才高
其过多杨雄才短其过少韩子称其大醇非也若二
子可谓大駮矣然韩子责人甚恕 杨子无自得者
也故其言蔓衍而不断优柔而不决其论性则曰人
程子曰荀杨性已不识更说甚道(已下总论/荀杨王韩) 荀卿才
高学陋以礼为伪以性为恶不见圣贤虽曰尊子弓
然而时相去甚远圣人之道至卿不传杨子云仕莽
谓之旁烛无疆可乎隐可也仕不可也 荀卿才高
其过多杨雄才短其过少韩子称其大醇非也若二
子可谓大駮矣然韩子责人甚恕 杨子无自得者
也故其言蔓衍而不断优柔而不决其论性则曰人
卷五十八 第 26a 页 WYG0711-0288a.png
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荀子悖圣人者也故列孟子于十二子而谓人之性
恶
朱子曰荀子尽有好处胜似杨子然亦难看 诸子百
家书亦有说得好处如荀子曰君子大心则天而道
小心则畏义而节此二句说得好问荀子资质也是
个刚明底人曰只是粗他那物事皆未成个模样便
将来说问杨子工夫比之荀子恐却细腻曰杨子说
荀子悖圣人者也故列孟子于十二子而谓人之性
恶
朱子曰荀子尽有好处胜似杨子然亦难看 诸子百
家书亦有说得好处如荀子曰君子大心则天而道
小心则畏义而节此二句说得好问荀子资质也是
个刚明底人曰只是粗他那物事皆未成个模样便
将来说问杨子工夫比之荀子恐却细腻曰杨子说
卷五十八 第 26b 页 WYG0711-0288b.png
到深处止是走入老庄窠窟里去如清静寂寞之说
皆是也又如玄中所说灵根之说之类亦只是老庄
意思止是说那养生底工夫尔 问东坡言三子言
性孟子已道性善荀子不得不言性恶固不是然人
之一性无自而见荀子乃言其恶他莫只是要人修
身故立此说曰不须理会荀卿且理会孟子性善渠
分明不识道理如天下之物有黑有白此是黑彼是
白又何须辩荀杨不惟说性不是从头到底皆不识
皆是也又如玄中所说灵根之说之类亦只是老庄
意思止是说那养生底工夫尔 问东坡言三子言
性孟子已道性善荀子不得不言性恶固不是然人
之一性无自而见荀子乃言其恶他莫只是要人修
身故立此说曰不须理会荀卿且理会孟子性善渠
分明不识道理如天下之物有黑有白此是黑彼是
白又何须辩荀杨不惟说性不是从头到底皆不识
卷五十八 第 27a 页 WYG0711-0288c.png
当时未有明道之士被他说用于世千馀年韩退之
谓荀杨大醇而小疵伊川曰韩子责人甚恕自今观
之他不是责人恕乃是看人不破今且于自已上作
工夫立得本本立则条理分明不待辩 问杨子与
韩文公优劣如何曰各自有长处韩文公见得大意
已分明但不曾去子细理会如原道之类不易得也
杨子云为人深沉会去思索如阴阳消长之妙他直
是去推求然而如太玄之类亦是拙底工夫道理不
谓荀杨大醇而小疵伊川曰韩子责人甚恕自今观
之他不是责人恕乃是看人不破今且于自已上作
工夫立得本本立则条理分明不待辩 问杨子与
韩文公优劣如何曰各自有长处韩文公见得大意
已分明但不曾去子细理会如原道之类不易得也
杨子云为人深沉会去思索如阴阳消长之妙他直
是去推求然而如太玄之类亦是拙底工夫道理不
卷五十八 第 27b 页 WYG0711-0288d.png
是如此盖天地间只有个奇耦奇是阳耦是阴春是
少阳夏是太阳秋是少阴冬是太阴自二而四自四
而八只恁推去都走不得而杨子却添两作三谓之
天地人事事要分作三截又且有气而无朔有日星
而无月恐不是道理亦如孟子既说性善荀子既说
性恶他无可得说只得说个善恶混若有个三底道
理圣人想自说了不待后人说矣看他里面推得辛
苦却就上面说些道理亦不透彻看来其学似本于
少阳夏是太阳秋是少阴冬是太阴自二而四自四
而八只恁推去都走不得而杨子却添两作三谓之
天地人事事要分作三截又且有气而无朔有日星
而无月恐不是道理亦如孟子既说性善荀子既说
性恶他无可得说只得说个善恶混若有个三底道
理圣人想自说了不待后人说矣看他里面推得辛
苦却就上面说些道理亦不透彻看来其学似本于
卷五十八 第 28a 页 WYG0711-0289a.png
老氏如惟清惟静惟渊惟默之语皆是老子意思韩
文公于仁义道德上看得分明其纲领已正却无他
这个近于老子底说话又问文中子如何曰文中子
之书恐多是后来人添入真伪难见然好处甚多但
一一似圣人恐不应恰限有许多事相凑得好如见
其荷蓧隐者之类不知如何得恰限有这人若道他
都是妆点来又恐妆点不得许多然就其中惟是论
世变因革处说得极好又问程子谓杨子之学实韩
文公于仁义道德上看得分明其纲领已正却无他
这个近于老子底说话又问文中子如何曰文中子
之书恐多是后来人添入真伪难见然好处甚多但
一一似圣人恐不应恰限有许多事相凑得好如见
其荷蓧隐者之类不知如何得恰限有这人若道他
都是妆点来又恐妆点不得许多然就其中惟是论
世变因革处说得极好又问程子谓杨子之学实韩
卷五十八 第 28b 页 WYG0711-0289b.png
子之学华是如何曰只缘韩子做閒杂言语多故谓
之华若杨子虽亦有之不如韩子之多 杨子云韩
退之二人也难说优劣但子云所见处多得之老氏
在汉末年难得人似他亦如荀子言语亦多病但就
彼时亦难得一人如此子云所见多老氏者往往蜀
人有严君平源流问温公最喜太玄曰温公全无见
处若作太玄何似作历老泉尝非太玄之数亦说得
是又问与康节如何曰子云何敢望康节康节见得
之华若杨子虽亦有之不如韩子之多 杨子云韩
退之二人也难说优劣但子云所见处多得之老氏
在汉末年难得人似他亦如荀子言语亦多病但就
彼时亦难得一人如此子云所见多老氏者往往蜀
人有严君平源流问温公最喜太玄曰温公全无见
处若作太玄何似作历老泉尝非太玄之数亦说得
是又问与康节如何曰子云何敢望康节康节见得
卷五十八 第 29a 页 WYG0711-0289c.png
高又超然自得退之却见得大纲有七八分见识如
原道中说得仁义道德煞好但是他不去践履玩味
故见得不精微细密伊川谓其学华者只谓爱作文
章如作诗说许多閒言语皆是华也看得来退之胜
似子云 问程子言近世豪杰杨子云岂得如愈如
何曰只以言性论之则杨子善恶混之说所见仅足
以比告子若退之见得到处却甚峻绝性分三品正
是说气质之性至程门说破气字方有去著此退之
原道中说得仁义道德煞好但是他不去践履玩味
故见得不精微细密伊川谓其学华者只谓爱作文
章如作诗说许多閒言语皆是华也看得来退之胜
似子云 问程子言近世豪杰杨子云岂得如愈如
何曰只以言性论之则杨子善恶混之说所见仅足
以比告子若退之见得到处却甚峻绝性分三品正
是说气质之性至程门说破气字方有去著此退之
卷五十八 第 29b 页 WYG0711-0289d.png
所以不易及也 尝令学者论董仲舒杨子云王仲
淹韩退之四子优劣曰董仲舒自是好人杨子云不
足道这两人不须说只有文中子韩退之这两人疑
似学者多主退之曰看文中子根脚浅然却是以天
下为心分明是要见诸事业天下事他都一齐入思
虑来虽是卑浅然却是循规蹈矩要做事业底人其
心却公如韩退之虽是见得个道之大用是如此然
却无实用功处他当初本只是要讨官职做始终只
淹韩退之四子优劣曰董仲舒自是好人杨子云不
足道这两人不须说只有文中子韩退之这两人疑
似学者多主退之曰看文中子根脚浅然却是以天
下为心分明是要见诸事业天下事他都一齐入思
虑来虽是卑浅然却是循规蹈矩要做事业底人其
心却公如韩退之虽是见得个道之大用是如此然
却无实用功处他当初本只是要讨官职做始终只
卷五十八 第 30a 页 WYG0711-0290a.png
是这心他只是要做得言语似六经便以为传道至
其每日工夫只是做诗博奕酣饮取乐而已观其诗
便可见都衬贴那原道不起至其做官临政也不是
要为国做事也无甚可称其实只是要讨官职而已
问荀杨王韩四子曰凡人著书须自有个规模自
有个作用处或流于申韩或归于黄老或有体而无
用或有用而无体不可一律观且如王通这人于世
务变故人情物态施为作用处极见得分晓只是于
其每日工夫只是做诗博奕酣饮取乐而已观其诗
便可见都衬贴那原道不起至其做官临政也不是
要为国做事也无甚可称其实只是要讨官职而已
问荀杨王韩四子曰凡人著书须自有个规模自
有个作用处或流于申韩或归于黄老或有体而无
用或有用而无体不可一律观且如王通这人于世
务变故人情物态施为作用处极见得分晓只是于
卷五十八 第 30b 页 WYG0711-0290b.png
这作用晓得处却有病韩退之则于大体处见得而
于作用施为处却不晓如原道一篇自孟子后无人
似他见得郊焉而天神格庙焉而人鬼享以之为人
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
所处而不当说得极无疵只是空见得个本原如此
下面工夫都空疏更无物事撑柱衬簟所以于用处
不甚可人意如论文章云自屈原荀卿孟轲司马迁
相如杨雄之徒却把孟轲与数子同论可见无见识
于作用施为处却不晓如原道一篇自孟子后无人
似他见得郊焉而天神格庙焉而人鬼享以之为人
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
所处而不当说得极无疵只是空见得个本原如此
下面工夫都空疏更无物事撑柱衬簟所以于用处
不甚可人意如论文章云自屈原荀卿孟轲司马迁
相如杨雄之徒却把孟轲与数子同论可见无见识
卷五十八 第 31a 页 WYG0711-0290c.png
荀卿则全是申韩观成相一篇可见他见当时庸君
暗主战斗不息愤闷恻怛深欲提耳而诲之故作此
篇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他那做处粗
如何望得王通杨雄则全是黄老某尝说扬雄最无
用真是一腐儒他到急处只是投黄老如反离骚并
老子道德之言可见这人更无足说自身命也奈何
不下如何理会得别事如法言一卷议论不明快不
予决如其为人荀杨二人自不可与王韩同日语问
暗主战斗不息愤闷恻怛深欲提耳而诲之故作此
篇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他那做处粗
如何望得王通杨雄则全是黄老某尝说扬雄最无
用真是一腐儒他到急处只是投黄老如反离骚并
老子道德之言可见这人更无足说自身命也奈何
不下如何理会得别事如法言一卷议论不明快不
予决如其为人荀杨二人自不可与王韩同日语问
卷五十八 第 31b 页 WYG0711-0290d.png
王通病处如何曰这人于作用处晓得急欲见之于
用故便要做周公底事业便去上书要兴太平及知
时势之不可为做周公事业不得则急退而续诗续
书元经又要做孔子底事业殊不知孔子之时接乎
三代有许多典谟训诰之文有许多礼乐法度名物
度数数圣人之典章皆在于是取而缵述方做得这
个家具成王通之时有甚么典谟训诰有甚么礼乐
法度乃欲取汉魏以下者为之书则欲以七制命议
用故便要做周公底事业便去上书要兴太平及知
时势之不可为做周公事业不得则急退而续诗续
书元经又要做孔子底事业殊不知孔子之时接乎
三代有许多典谟训诰之文有许多礼乐法度名物
度数数圣人之典章皆在于是取而缵述方做得这
个家具成王通之时有甚么典谟训诰有甚么礼乐
法度乃欲取汉魏以下者为之书则欲以七制命议
卷五十八 第 32a 页 WYG0711-0291a.png
之属为续书诗则欲取曹刘沈谢者为续诗续得这
般诗书废明得个甚么道理自汉以来诏令之稍可
观者不过数个如高帝求贤诏虽好已自不纯文帝
劝农武帝荐贤制策轮台之悔只有此数诏略好此
外尽无那一篇比得典谟训诰便求一篇如君牙囧
命秦誓也无曹刘沈谢之诗又那得一篇如鹿鸣四
牡大明文王关雎鹊巢亦有学为四句古诗者但多
称颂之词言皆过实不足取信乐如何有云英咸韶
般诗书废明得个甚么道理自汉以来诏令之稍可
观者不过数个如高帝求贤诏虽好已自不纯文帝
劝农武帝荐贤制策轮台之悔只有此数诏略好此
外尽无那一篇比得典谟训诰便求一篇如君牙囧
命秦誓也无曹刘沈谢之诗又那得一篇如鹿鸣四
牡大明文王关雎鹊巢亦有学为四句古诗者但多
称颂之词言皆过实不足取信乐如何有云英咸韶
卷五十八 第 32b 页 WYG0711-0291b.png
濩武之乐礼又如何有伯夷周公制作之礼他只是
急要做个孔子又无佐證故装点几个人来做尧舜
汤武皆经我删述便显得我是圣人如中说一书都
是要学孔子论语说泰伯三以天下让他便说陈思
王善让论语说殷有三仁他便说荀氏有二仁又捉
几个公卿大夫来相答问便比当时门人弟子正如
梅圣俞说欧阳永叔他自要做韩退之却将我来比
孟郊王通便是如此便胡乱捉别人来为圣为贤殊
急要做个孔子又无佐證故装点几个人来做尧舜
汤武皆经我删述便显得我是圣人如中说一书都
是要学孔子论语说泰伯三以天下让他便说陈思
王善让论语说殷有三仁他便说荀氏有二仁又捉
几个公卿大夫来相答问便比当时门人弟子正如
梅圣俞说欧阳永叔他自要做韩退之却将我来比
孟郊王通便是如此便胡乱捉别人来为圣为贤殊
卷五十八 第 33a 页 WYG0711-0291c.png
不知秦汉以下君臣人物斤两已定你如何能加重
中说一书固是后人假托非王通自著然毕竟是王
通平生好自夸大续诗续书纷纷述作所以起后人
假托之过后世子孙见他学周公孔子学不成都冷
淡了故又取一时公卿大夫之显者缵缉附会以成
之毕竟是王通有这样意思在虽非他之过亦他有
以启之也如世人说坑焚之祸起于荀卿荀卿著书
立言何尝教人焚书坑儒只是观他无所顾藉敢为
中说一书固是后人假托非王通自著然毕竟是王
通平生好自夸大续诗续书纷纷述作所以起后人
假托之过后世子孙见他学周公孔子学不成都冷
淡了故又取一时公卿大夫之显者缵缉附会以成
之毕竟是王通有这样意思在虽非他之过亦他有
以启之也如世人说坑焚之祸起于荀卿荀卿著书
立言何尝教人焚书坑儒只是观他无所顾藉敢为
卷五十八 第 33b 页 WYG0711-0291d.png
异论则其末流便有坑焚之理然王通比荀杨又夐
别王通极开爽说得广阔缘他于事上讲究得精故
于世变兴亡人情物态更革沿袭施为作用先后次
第都晓得识得个仁义礼乐都有用处若用于世必
有可观只可惜不曾向上透一著于大体处有所欠
阙所以如此若更晓得高处一著那里得来只细看
他书便见他极有好处非特荀杨道不到虽韩退之
也道不到然王通所以如此者其病亦只在于不曾
别王通极开爽说得广阔缘他于事上讲究得精故
于世变兴亡人情物态更革沿袭施为作用先后次
第都晓得识得个仁义礼乐都有用处若用于世必
有可观只可惜不曾向上透一著于大体处有所欠
阙所以如此若更晓得高处一著那里得来只细看
他书便见他极有好处非特荀杨道不到虽韩退之
也道不到然王通所以如此者其病亦只在于不曾
卷五十八 第 34a 页 WYG0711-0292a.png
子细读书若是子细读书知圣人所说义理之无穷
自然无工夫闲做他死时只三十馀岁他却火速要
做许多事问若少假之年必有可观曰不然他气象
局促只如此了他做许多书时方只二十馀岁孔子
七十岁方系易作春秋而王通未三十皆做了圣人
许多事业气象去不得了又曰中说一书如子弟记
他言行也煞有好处虽云其书是后人假托不会假
得许多须真有个人坯模如此方装点得成假使悬
自然无工夫闲做他死时只三十馀岁他却火速要
做许多事问若少假之年必有可观曰不然他气象
局促只如此了他做许多书时方只二十馀岁孔子
七十岁方系易作春秋而王通未三十皆做了圣人
许多事业气象去不得了又曰中说一书如子弟记
他言行也煞有好处虽云其书是后人假托不会假
得许多须真有个人坯模如此方装点得成假使悬
卷五十八 第 34b 页 WYG0711-0292b.png
空白撰得一人如此则能撰之人亦自大有见识非
凡人矣
欧阳子
苏氏(轼/)曰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
矣晋以老庄败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馀年而后
得韩愈学者以配孟氏盖庶几焉愈之后三百有馀
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故
天下翕然师尊之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宋兴七十
凡人矣
欧阳子
苏氏(轼/)曰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
矣晋以老庄败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馀年而后
得韩愈学者以配孟氏盖庶几焉愈之后三百有馀
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故
天下翕然师尊之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宋兴七十
卷五十八 第 35a 页 WYG0711-0292c.png
馀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而斯文
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而气弱自欧阳氏
一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
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至嘉祐末号称多
士欧阳子之功为多
苏氏(辙/)曰公权知贡举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号
太学体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
比之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议纷然久之乃
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而气弱自欧阳氏
一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
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至嘉祐末号称多
士欧阳子之功为多
苏氏(辙/)曰公权知贡举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号
太学体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
比之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议纷然久之乃
卷五十八 第 35b 页 WYG0711-0292d.png
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
龟山杨氏曰孟子一部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
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羞恶辞让是
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
政论事君则欲格君心之非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
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脩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后
知性之善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永叔却言圣人之教
龟山杨氏曰孟子一部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
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羞恶辞让是
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
政论事君则欲格君心之非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
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脩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后
知性之善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永叔却言圣人之教
卷五十八 第 36a 页 WYG0711-0293a.png
人性非所先永叔论别是非利害文字上尽去得但
于性分之内全无见处更说不行人性上不可添一
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只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
天理是也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
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
问欧公如何朱子曰浅久之又曰大槩皆以文人自立
平时读书只把做考究古今治乱兴衰底事要做文
章都不曾向身上做工夫平日只是以吟诗饮酒戏
于性分之内全无见处更说不行人性上不可添一
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只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
天理是也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
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
问欧公如何朱子曰浅久之又曰大槩皆以文人自立
平时读书只把做考究古今治乱兴衰底事要做文
章都不曾向身上做工夫平日只是以吟诗饮酒戏
卷五十八 第 36b 页 WYG0711-0293b.png
谑度日 欧公文字大纲好处多晚年笔力亦衰
言行录曰公于古文得之自然非学所至超然独骛
众莫能及譬夫天地之妙造化万物动者植者无细
与大不见痕迹自极其工
苏子(王安石附/)
朱子曰尝闻之师云二苏聪明过人所说语孟尽有好
处盖天地间道理不过如此有时便见得到皆聪明
之发也但见到处却有病若欲穷理不可不论也
言行录曰公于古文得之自然非学所至超然独骛
众莫能及譬夫天地之妙造化万物动者植者无细
与大不见痕迹自极其工
苏子(王安石附/)
朱子曰尝闻之师云二苏聪明过人所说语孟尽有好
处盖天地间道理不过如此有时便见得到皆聪明
之发也但见到处却有病若欲穷理不可不论也
卷五十八 第 37a 页 WYG0711-0293c.png
苏氏之学以雄深敏妙之文煽其倾危变幻之习以
故被其毒者沦肌浃髓而不自知今日正当拔本塞
源以一学者之听庶乎其可以障狂澜而东之若方
且惩之而又遽有取其所长之意窃恐学者未知所
择一取一舍之间又将与之俱化而无以自还 或
谓苏学以为世人读之止取文章之妙初不于此求
道则其失自可置之夫学者之求道固不于苏氏之
文矣然既取其文则文之所述有邪有正有是有非
故被其毒者沦肌浃髓而不自知今日正当拔本塞
源以一学者之听庶乎其可以障狂澜而东之若方
且惩之而又遽有取其所长之意窃恐学者未知所
择一取一舍之间又将与之俱化而无以自还 或
谓苏学以为世人读之止取文章之妙初不于此求
道则其失自可置之夫学者之求道固不于苏氏之
文矣然既取其文则文之所述有邪有正有是有非
卷五十八 第 37b 页 WYG0711-0293d.png
是亦皆有道焉固求道者之所不可不讲也讲去其
非以存其是则道固于此乎在矣而何不可之有若
曰惟其文之取而不复议其理之是非则是道自道
文自文也道外有物固不足以为道且文而无理又
安足以为文乎盖道无适而不存者也故即文以讲
道则文与道两得而一以贯之否则亦将两失之矣
中无主外无择其不为浮誇险诐所入而乱其如思
也者几希况彼之所以自任者不但曰文章而已既
非以存其是则道固于此乎在矣而何不可之有若
曰惟其文之取而不复议其理之是非则是道自道
文自文也道外有物固不足以为道且文而无理又
安足以为文乎盖道无适而不存者也故即文以讲
道则文与道两得而一以贯之否则亦将两失之矣
中无主外无择其不为浮誇险诐所入而乱其如思
也者几希况彼之所以自任者不但曰文章而已既
卷五十八 第 38a 页 WYG0711-0294a.png
亡以考其得失则其肆然而谈道德于天下夫亦孰
能禦之 答汪尚书书曰苏学邪正之辨终不能无
疑于心盖熹前日所陈乃论其学儒不至而流于诐
淫邪遁之域窃味来教乃病其学佛未精而滞于智
虑言语之间此所以多言而愈不合也夫其始之辟
禅学也岂能明天人之蕴推性命之原以破其荒诞
浮虚之说而反之正哉如大悲阁中和院记之属直
掠彼之粗以角其精据彼之外以攻其内是乃率子
能禦之 答汪尚书书曰苏学邪正之辨终不能无
疑于心盖熹前日所陈乃论其学儒不至而流于诐
淫邪遁之域窃味来教乃病其学佛未精而滞于智
虑言语之间此所以多言而愈不合也夫其始之辟
禅学也岂能明天人之蕴推性命之原以破其荒诞
浮虚之说而反之正哉如大悲阁中和院记之属直
掠彼之粗以角其精据彼之外以攻其内是乃率子
卷五十八 第 38b 页 WYG0711-0294b.png
弟以攻父母信枝叶而疑本根亦安得不为之诎哉
近世攻释氏者如韩欧孙石之正龟山犹以为一杯
水救一车薪之火况如苏氏以邪攻邪是束缊灌膏
而往赴之也直以身为烬而后已耳来教又以为苏
氏乃习气之弊虽不知道而无邪心非若王氏之穿
凿附会以济其私邪之学也熹窃谓学以知道为本
知道则学纯而心正见于行事发于言语亦无往而
不得其正焉如王氏者其始学也盖欲陵跨扬韩掩
近世攻释氏者如韩欧孙石之正龟山犹以为一杯
水救一车薪之火况如苏氏以邪攻邪是束缊灌膏
而往赴之也直以身为烬而后已耳来教又以为苏
氏乃习气之弊虽不知道而无邪心非若王氏之穿
凿附会以济其私邪之学也熹窃谓学以知道为本
知道则学纯而心正见于行事发于言语亦无往而
不得其正焉如王氏者其始学也盖欲陵跨扬韩掩
卷五十八 第 39a 页 WYG0711-0294c.png
迹颜孟初亦岂遽有邪心哉特以不能知道故其学
不纯而设心造事遂流入于邪又自以为是而大为
穿凿附会以文之此其所以重得罪于圣人之门也
苏氏之学虽与王氏若有不同者然其不知道而自
以为是则均焉学不知道其心固无所取则以为正
又自以为是而肆言之其不为王氏者特天下未被
其祸而已其穿凿附会之巧如来教所称论成佛说
老子之属盖非王氏所及而其心之不正至乃谓汤
不纯而设心造事遂流入于邪又自以为是而大为
穿凿附会以文之此其所以重得罪于圣人之门也
苏氏之学虽与王氏若有不同者然其不知道而自
以为是则均焉学不知道其心固无所取则以为正
又自以为是而肆言之其不为王氏者特天下未被
其祸而已其穿凿附会之巧如来教所称论成佛说
老子之属盖非王氏所及而其心之不正至乃谓汤
卷五十八 第 39b 页 WYG0711-0294d.png
武篡弑而盛称荀彧以为圣人之徒凡若此类皆逞
其私邪无复忌惮不在王氏之下借曰不然而原情
以差其罪则亦不过稍从末减之科而已岂可以是
为当然而莫之禁乎书曰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此
刑法之本意也若天理不明无所准则而屑屑焉惟
原情之为务则无乃徇情废法而纵恶以启奸乎杨
朱学为义者也而偏于为我墨翟学为仁者也而流
于兼爱本其设心岂有邪哉皆以善而为之耳特于
其私邪无复忌惮不在王氏之下借曰不然而原情
以差其罪则亦不过稍从末减之科而已岂可以是
为当然而莫之禁乎书曰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此
刑法之本意也若天理不明无所准则而屑屑焉惟
原情之为务则无乃徇情废法而纵恶以启奸乎杨
朱学为义者也而偏于为我墨翟学为仁者也而流
于兼爱本其设心岂有邪哉皆以善而为之耳特于
卷五十八 第 40a 页 WYG0711-0295a.png
本原之际微有毫釐之差是以孟子推言其祸以为
无父无君而陷于禽兽辞而辟之不少假借孟子亦
岂不原其情而过为是刻核之论哉诚以其贼天理
害人心于几微之间使人陷溺而不自知非若刑名
狙诈之术其祸浅切而易见也是以拔本塞源不得
不如是之力书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又曰予弗顺
天厥罪惟均孟子之心亦若是而已尔以此论之今
日之事王氏仅足为申韩仪衍而苏氏学不正而言
无父无君而陷于禽兽辞而辟之不少假借孟子亦
岂不原其情而过为是刻核之论哉诚以其贼天理
害人心于几微之间使人陷溺而不自知非若刑名
狙诈之术其祸浅切而易见也是以拔本塞源不得
不如是之力书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又曰予弗顺
天厥罪惟均孟子之心亦若是而已尔以此论之今
日之事王氏仅足为申韩仪衍而苏氏学不正而言
卷五十八 第 40b 页 WYG0711-0295b.png
成理又非杨墨之比愚恐孟子复生则其取舍先后
必将有在矣 答程允夫书曰来书谓熹之言乃论
苏氏之粗者不知如何而论乃得苏氏之精者此在
吾弟必更有说然熹则以为道一而已正则表里皆
正谲则表里皆谲岂可以析精粗为二致此正不知
道之过也又谓洗垢索瘢则孟子以下皆有可论此
非独不见苏氏之失又并孟子而不知也夫苏氏之
失著矣知道愈明见之愈切虽欲为之覆藏而不可
必将有在矣 答程允夫书曰来书谓熹之言乃论
苏氏之粗者不知如何而论乃得苏氏之精者此在
吾弟必更有说然熹则以为道一而已正则表里皆
正谲则表里皆谲岂可以析精粗为二致此正不知
道之过也又谓洗垢索瘢则孟子以下皆有可论此
非独不见苏氏之失又并孟子而不知也夫苏氏之
失著矣知道愈明见之愈切虽欲为之覆藏而不可
卷五十八 第 41a 页 WYG0711-0295c.png
得何待洗垢而索之耶若孟子则如青天白日无垢
可洗无瘢可索今欲掩苏氏之疵而援以为比岂不
适所以彰之耶黄门比之乃兄似稍简静然谓简静
为有道则与子张之指清忠为仁何以异第深考孔
子所答之意则知简静之与有道盖有间矣况苏公
虽名简静而实阴险元祐末年规取相位力引小人
杨畏使倾范忠宣公而以己代之既不效矣则诵其
弹文于坐以动范公此岂有道君子所为哉此非熹
可洗无瘢可索今欲掩苏氏之疵而援以为比岂不
适所以彰之耶黄门比之乃兄似稍简静然谓简静
为有道则与子张之指清忠为仁何以异第深考孔
子所答之意则知简静之与有道盖有间矣况苏公
虽名简静而实阴险元祐末年规取相位力引小人
杨畏使倾范忠宣公而以己代之既不效矣则诵其
弹文于坐以动范公此岂有道君子所为哉此非熹
卷五十八 第 41b 页 WYG0711-0295d.png
之言前辈固己笔之于书矣吾弟乃谓其躬行不后
二程何其考之不详而言之之易也二程之学始焉
未得其要是以出入于佛老及其反求而得诸六经
也则岂固以佛老为是哉如苏氏之学则方其年少
气豪固尝妄抵禅学及其中岁流落不耦郁郁失志
然后匍匐而归焉始终迷惑进退无据以比程氏正
伤子先病后瘳先瘳后病之说吾弟比而同之是又
欲洗垢而索孟子之瘢也又谓程氏于佛老之言皆
二程何其考之不详而言之之易也二程之学始焉
未得其要是以出入于佛老及其反求而得诸六经
也则岂固以佛老为是哉如苏氏之学则方其年少
气豪固尝妄抵禅学及其中岁流落不耦郁郁失志
然后匍匐而归焉始终迷惑进退无据以比程氏正
伤子先病后瘳先瘳后病之说吾弟比而同之是又
欲洗垢而索孟子之瘢也又谓程氏于佛老之言皆
卷五十八 第 42a 页 WYG0711-0296a.png
阳抑而阴用之夫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程氏之学
以诚为宗今乃阴窃异端之说而公排之以盖其迹
不亦盗憎主人之意乎必若是言则所谓诚者安在
而吾弟之所以裁抑之意果何谓也挟天子以令诸
侯乃权臣跋扈借资以取重于天下岂真尊主者哉
若儒者论道而以是为心则亦非真尊六经者此其
心迹之间反覆畔援去道已不啻百千万里之远方
且自为邪说诐行之不暇又何暇攻百氏而望其服
以诚为宗今乃阴窃异端之说而公排之以盖其迹
不亦盗憎主人之意乎必若是言则所谓诚者安在
而吾弟之所以裁抑之意果何谓也挟天子以令诸
侯乃权臣跋扈借资以取重于天下岂真尊主者哉
若儒者论道而以是为心则亦非真尊六经者此其
心迹之间反覆畔援去道已不啻百千万里之远方
且自为邪说诐行之不暇又何暇攻百氏而望其服
卷五十八 第 42b 页 WYG0711-0296b.png
于己也凡此皆苏氏心术之蔽故其吐辞立论出于
此者十而八九吾弟读之爱其文辞之工而不察其
义理之悖日往月来遂与之化如入鲍鱼之肆久则
不闻其臭矣而此道之传无声色臭味之可娱非若
侈丽闳衍之辞纵横捭阖之辨有以眩世俗之耳目
而蛊其心自非真能洗心涤虑以入其中真积力久
卓然自见道体之不二不容复有毫发邪妄杂于其
间则岂肯遽然舍其平生之所尊敬向慕者而信此
此者十而八九吾弟读之爱其文辞之工而不察其
义理之悖日往月来遂与之化如入鲍鱼之肆久则
不闻其臭矣而此道之传无声色臭味之可娱非若
侈丽闳衍之辞纵横捭阖之辨有以眩世俗之耳目
而蛊其心自非真能洗心涤虑以入其中真积力久
卓然自见道体之不二不容复有毫发邪妄杂于其
间则岂肯遽然舍其平生之所尊敬向慕者而信此
卷五十八 第 43a 页 WYG0711-0296c.png
一夫之口哉故伊川为明道墓表曰学者于道知所
向然后见斯人之为功知所至然后见斯名之称情
盖为此也然世衰道微邪伪交炽士溺于见闻之陋
各自是其所是若非痛加剖析使邪正真伪判然有
归则学者将何所适从以知所向况欲望其至之乎
又曰苏氏文辞伟丽近世无匹若欲作文自不妨模
范但其辞意矜豪谲诡亦有非知道君子所欲闻是
以平时每读之虽未尝不喜然既喜未尝不厌往往
向然后见斯人之为功知所至然后见斯名之称情
盖为此也然世衰道微邪伪交炽士溺于见闻之陋
各自是其所是若非痛加剖析使邪正真伪判然有
归则学者将何所适从以知所向况欲望其至之乎
又曰苏氏文辞伟丽近世无匹若欲作文自不妨模
范但其辞意矜豪谲诡亦有非知道君子所欲闻是
以平时每读之虽未尝不喜然既喜未尝不厌往往
卷五十八 第 43b 页 WYG0711-0296d.png
不能终帙而罢非故欲绝之也理势自然盖不可晓
然则彼醉于其说者欲入吾道之门岂不犹吾之读
彼书也哉亦无怪其一胡一越而终不合矣又曰东
坡善议论有气节 苏子由云学圣人不如学道他
认道与圣人做两个物事不知道便是无躯壳底圣
人圣人便是有躯壳底道学道便是学圣人学圣人
便是学道如何将做两个物事看 或谓苏程之学
二家当时自相排斥苏氏以程氏为奸程氏以苏氏
然则彼醉于其说者欲入吾道之门岂不犹吾之读
彼书也哉亦无怪其一胡一越而终不合矣又曰东
坡善议论有气节 苏子由云学圣人不如学道他
认道与圣人做两个物事不知道便是无躯壳底圣
人圣人便是有躯壳底道学道便是学圣人学圣人
便是学道如何将做两个物事看 或谓苏程之学
二家当时自相排斥苏氏以程氏为奸程氏以苏氏
卷五十八 第 44a 页 WYG0711-0297a.png
为纵横以某观之只有荆公脩仁宗实录言老苏之
书大抵皆纵横者流程子未尝言也如遗书贤良一
段继之以得志不得志之说却恐是说他坡公在黄
州猖狂放恣不得志之说恐指此而言杨道夫问坡
公苦与伊洛相排不知何故曰他好放肆见端人正
士以礼自将却恐他来检点故恁诋訾道夫曰坡公
气节有馀然过处亦自此来曰固是又云老苏辨奸
初间只是私意如此后来荆公做不著遂中他说然
书大抵皆纵横者流程子未尝言也如遗书贤良一
段继之以得志不得志之说却恐是说他坡公在黄
州猖狂放恣不得志之说恐指此而言杨道夫问坡
公苦与伊洛相排不知何故曰他好放肆见端人正
士以礼自将却恐他来检点故恁诋訾道夫曰坡公
气节有馀然过处亦自此来曰固是又云老苏辨奸
初间只是私意如此后来荆公做不著遂中他说然
卷五十八 第 44b 页 WYG0711-0297b.png
荆公气习自是一个要遗形骸离世俗底模样吃物
不知饥饱尝记一书载公于饮食绝无所嗜唯近者
必尽左右疑其为好也明日易以他物而置此品于
远则不食矣往往于食未尝知味也至如食钓饵当
时以为诈其实自不知了近世吕伯恭亦然面垢身
污似所不恤饮食亦不知多寡要之即此便是放心
辨奸以此等为奸恐不然也老苏之出当时甚敬崇
之惟荆公不以为然故其父子皆切齿之然老苏诗
不知饥饱尝记一书载公于饮食绝无所嗜唯近者
必尽左右疑其为好也明日易以他物而置此品于
远则不食矣往往于食未尝知味也至如食钓饵当
时以为诈其实自不知了近世吕伯恭亦然面垢身
污似所不恤饮食亦不知多寡要之即此便是放心
辨奸以此等为奸恐不然也老苏之出当时甚敬崇
之惟荆公不以为然故其父子皆切齿之然老苏诗
卷五十八 第 45a 页 WYG0711-0297c.png
云老态尽从愁里过壮心偏旁醉中来如此无所守
岂不为他荆公所笑如上韩公书求官职如此所为
又岂不为他荆公所薄至如坡公著述当时使得尽
行所学则事亦未可知从其游者皆一时轻薄辈无
少行检就中如秦少游则其最也诸公见他说得去
更不契勘当时若使尽聚朝廷之上则天下何由得
平更是坡公首为无稽游从者从而和之岂不害事
但其用之不久故他许多败坏之事未出兼是后来
岂不为他荆公所笑如上韩公书求官职如此所为
又岂不为他荆公所薄至如坡公著述当时使得尽
行所学则事亦未可知从其游者皆一时轻薄辈无
少行检就中如秦少游则其最也诸公见他说得去
更不契勘当时若使尽聚朝廷之上则天下何由得
平更是坡公首为无稽游从者从而和之岂不害事
但其用之不久故他许多败坏之事未出兼是后来
卷五十八 第 45b 页 WYG0711-0297d.png
群小用事又费力似他故觉得他个好 又曰苏黄
门谓之近世名卿则可以颜子方之某不得不论也
大抵学者贵于知道苏公早拾苏张之绪馀晚醉佛
老之糟粕谓之知道可乎古史中论黄帝尧舜禹益
子路管仲曾子子思孟子老聃之属皆不中理未易
槩举但其辩足以文之世之学者穷理不深因为所
眩耳某数年前亦尝惑焉近岁始觉其缪 问荆公
与坡公之学曰二公之学皆不正但东坡之德行那
门谓之近世名卿则可以颜子方之某不得不论也
大抵学者贵于知道苏公早拾苏张之绪馀晚醉佛
老之糟粕谓之知道可乎古史中论黄帝尧舜禹益
子路管仲曾子子思孟子老聃之属皆不中理未易
槩举但其辩足以文之世之学者穷理不深因为所
眩耳某数年前亦尝惑焉近岁始觉其缪 问荆公
与坡公之学曰二公之学皆不正但东坡之德行那
卷五十八 第 46a 页 WYG0711-0298a.png
里得似荆公东坡初年若得用未必其患不甚于荆
公但东坡后来见得荆公狼狈所以都自改了初年
论甚生财后来见青苗之法行得狼狈便不言生财
初年论甚用兵如曰用臣之言虽北取契丹可也后
来见荆公用兵用得狼狈更不复言兵他分明有两
截底议论
公但东坡后来见得荆公狼狈所以都自改了初年
论甚生财后来见青苗之法行得狼狈便不言生财
初年论甚用兵如曰用臣之言虽北取契丹可也后
来见荆公用兵用得狼狈更不复言兵他分明有两
截底议论
卷五十八 第 46b 页 WYG0711-0298b.png
性理大全书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