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 第 1a 页 WYG0711-01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三
 学十一
  读书法一
程子曰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今或滞心于章句
 之末则无所用也此学者之大患 凡观书不可以
 相类泥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下之
 意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美不同 尝观读书有令
卷五十三 第 1b 页 WYG0711-0178b.png
 人喜时有令人手舞足蹈时或问莫是古人之意与
 先生之意相合后如此否曰是也 论语孟子只剩
 读著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著意便
 不足 问世有以读书为文为艺者曰为文谓之艺
 犹之可也读书谓之艺则求诸书者浅矣
张子曰观书必总其言而求作者之意 读书少则无
 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
 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
卷五十三 第 2a 页 WYG0711-0178c.png
 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
 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已
 之疑明已之未达每见每加新益则学进矣于不疑
 处有疑方是进
上蔡谢氏曰学者先学文鲜有能至道至如博观泛览
 亦自为害故明道先生教余尝曰贤读书慎不要寻
 行数墨
龟山杨氏语罗仲素曰某尝有数句教学者读书之法
卷五十三 第 2b 页 WYG0711-0178d.png
 云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閒静一之中
 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表此盖某所自为者如此
和靖尹氏曰吕献可尝言读书不须多读得一字行取
 一字伊川亦尝言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行得便
 是会读书二公之意正同 读书须是看圣人用心
 处自家临事时一一要使
延平李氏曰读书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
 求之则凡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者皆可勉而进矣
卷五十三 第 3a 页 WYG0711-0179a.png
 若直以文字求之说其词义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
 丧志者几希
朱子曰读书须是虚心切已虚心方能得圣贤意切已
 则圣贤之言不为虚说 读书须且虚心静虑依傍
 文义推寻句脉看定此句指意是说何事略用今人
 言语衬贴替换一两字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先教自
 家心里分明历落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
 一言一字不相肯可此外都无閒杂说话方是得个
卷五十三 第 3b 页 WYG0711-0179b.png
 入处 读书先要虚心平气熟读精思令一字一句
 皆有下落诸家注解一一通贯然后可以较其是非
 以求圣贤立言之本意虽已得之亦且更如此反复
 玩味令其义理浃洽于中沦肌浃髓然后乃可言学
 耳 观书但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
 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
 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自然意味平和道理
 明白脚踏实地动有据依无笼罩自欺之患矣 读
卷五十三 第 4a 页 WYG0711-0179c.png
 书须是优游玩味徐观圣贤立言本意所向如何然
 后随其远近浅深轻重缓急而为之说如孟子所谓
 以意逆志者庶乎可以得之若便以吾先入之说横
 于胸次而驱率圣贤之言以从已意设使义理可通
 已涉私意穿凿而不免于郢书燕说之诮况又义理
 窒碍亦有所不可行者乎 尝见人云大凡不公底
 人读书不得今看来是如此如解说圣经一向都不
 有自家身已全然虚心只把他道理自看其是非恁
卷五十三 第 4b 页 WYG0711-0179d.png
 地看文字犹更自有牵于旧习失点检处全然把一
 己私意去看圣贤之书如何看得出 读书有个法
 只是刷刮净了那心后去看若不晓得又且放下待
 他意思好时又将来看而今却说要虚心心如何解
 虚得而今正要将心在那上面 读书须是要身心
 都入在这一段里面更不问外面有何事方见得一
 段道理出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如何却说个
 仁在其中盖自家能常常存得此心莫教走作则理
卷五十三 第 5a 页 WYG0711-0180a.png
 自然在其中今人却一边去看文字一边去思量外
 事只是枉费了工夫不如放下了文字待打叠教意
 思静了却去看 观书当平心以观之不可穿凿看
 从分明处不可寻从隐僻处去圣贤之言多是与人
 说话若是峣崎却教当时人如何晓 圣贤立言本
 自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无穷今必推之使高凿之
 使深是未必真能高深而固已离其本指丧其平易
 无穷之味矣 问方读书时觉得无静底工夫须有
卷五十三 第 5b 页 WYG0711-0180b.png
 读书之时有静虚之时曰某旧见李先生尝教令静
 坐后来看得不然只是一个敬字好方无事时敬于
 自持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
 该贯动静心无时不存 初学于敬不能无间断只
 是才觉间断便提起此心只是觉处便是接续某要
 得人只就读书上体认义理日间常读书则此心不
 走作或只去事物中衮则此心易得汩没知得如此
 便就读书上体认义理便可唤转来 本心陷溺之
卷五十三 第 6a 页 WYG0711-0180c.png
 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
 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 学者
 观书多走作者亦恐是根本上工夫未齐整只是以
 纷扰杂乱心去看不曾以湛然凝定心去看不若先
 涵养本原且将已熟底义理玩味待其浃洽然后去
 看书便自知只是如此老苏自述其学为文处有云
 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已大异及
 其久也读之益精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
卷五十三 第 6b 页 WYG0711-0180d.png
 者此是他于学文上工夫有见处可取以喻今日读
 书其工夫亦合如此又曰看得一两段却且放心胸
 宽閒不可贪多 放宽心以他说看他说以物观物
 无以己观物 张子云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
 则一时德性有懈也是说得维持字好盖不读书则
 此心便无用处今但见得些子便更不肯去穷究那
 许多道理陷溺其心于清虚旷荡之地却都不知岂
 可如此 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一日读孟子学问
卷五十三 第 7a 页 WYG0711-0181a.png
 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
 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不读书百馀日以收放心
 却去读书遂一览无遗 读书固收心之一助然今
 只读书时收得心而不读书时便为事所夺则是心
 之存也常少而其放也常多矣且胡为而不移此读
 书工夫向不读书处用力使动静两得而此心无时
 不存乎 学问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
 读书底已是第二义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
卷五十三 第 7b 页 WYG0711-0181b.png
 添得来然圣人教人须要读这书时盖为自家虽有
 这道理须是经历过方得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
 来 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
 理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于心体之于身但不读
 书则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
 身凡平日所讲贯穷究者不知逐日常见得在心目
 间否不然则随文逐义赶趁期限不见悦处恐终无
 益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
卷五十三 第 8a 页 WYG0711-0181c.png
 身上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
 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
 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如说
 仁义礼智曾认得自家如何是仁自家如何是义如
 何是礼如何是智须是著已体认方得如读学而时
 习之自家曾如何学自家曾如何习不亦说乎曾见
 得如何是说须恁地认始得若只逐段解过去解得
 了便休也不济事 读圣人书当反身而求亦须是
卷五十三 第 8b 页 WYG0711-0181d.png
 讲学不讲学遇事便有嵲屼不自安处讲学明则坦
 坦地行将去此道理无出圣人之言但当熟读深思
 且如人看生文字与熟文字自是两般既熟时他人
 说底便是我底读其他书不如读论语最要盖其中
 无所不有若只躬行而不讲学只是个鹘突底好人
  问平日读书时似亦有所见既释书则别是一般
 又每苦思虑纷扰虽持敬亦未免弛慢不知病根安
 在曰此乃不求之于身而专求之于书固应如此古
卷五十三 第 9a 页 WYG0711-0182a.png
 人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凡吾身日用之间无非
 道书则所以接凑此心耳故必先求之于身而后求
 之于书则读书方有味 大凡读书且要读不可只
 管思口中读则心中閒而义理自出某之始学亦如
 是尔更无别法 或问读书未知统要曰统要如何
 便会知得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却欲于一
 言半句上便要见道理又有一种则一向汎滥不知
 归著处此皆非知学者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
卷五十三 第 9b 页 WYG0711-0182b.png
 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而所谓统要者自在其中矣
  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只思量得写在纸上底
 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
 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
 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
 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
 而今未说读得注且只熟读正经行住坐卧心常在
 此自然晓得尝思之读便是学夫子说学而不思则
卷五十三 第 10a 页 WYG0711-0182c.png
 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
 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
 晓得终是𡰈臲不安一似倩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
 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
 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
 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老苏只取孟子论语
 韩子与诸圣人之书安坐而读之者七八年后来做
 出许多文字如此好他资质固不可及然亦须著如
卷五十三 第 10b 页 WYG0711-0182d.png
 此读只是他读时便只要摸写他言语做文章若移
 此心与这样资质去讲究义理那里得来是知书只
 贵读别无方法 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所以记
 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若
 晓得义理又皆记得固是好若晓文义不得只背得
 少间不知不觉自然相触发晓得这义理盖这一段
 文义横在心下自是放不得必晓而后已若晓不得
 又记不得更不消读书矣横渠云读书须是成诵今
卷五十三 第 11a 页 WYG0711-0183a.png
 人所以不如古人处只争这些子古人记得故晓得
 今人卤莽记不得故晓不得紧要处慢处皆须成诵
 自然晓得也 韩退之谓沉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
 须有沉潜反复之功方得所谓审问之须是表里内
 外无一毫之不尽方谓之审恁地竭尽心力犹有见
 未到处却不奈何如今人不曾竭尽心力只见得三
 两分了便草草揭过少间只是鹘突无理会枉著日
 月依旧似不曾读相似只如退之老苏作文章本自
卷五十三 第 11b 页 WYG0711-0183b.png
 没要紧事然他大段用功少间方会渐渐扫去那许
 多鄙俗底言语换了个心胸说这许多言语出来如
 今读书须是加沉潜之功将义理去浇灌胸腹渐渐
 荡涤去那许多浅近鄙陋之见方会见识高明因说
 如今读书多是不曾理会得一处通透了少间却多
 牵引前面疑难来说此最学者大病 讲论一篇书
 须是理会得透把这一篇书与自家衮作一片方是
 去了本子时许多节目次第都历历落落在心中皆
卷五十三 第 12a 页 WYG0711-0183c.png
 说得去方好 为学虽是立志然书亦不可不读须
 将经传本文熟复若专一静坐如浮屠氏块然独处
 更无酬酢然后为得吾徒之学正不如此遇无事则
 静坐有书则读书以至接物处事常放此心光□□
 地便是存心岂可凡百放下秪是静坐 古人读书
 与今人异如孔门学者于圣人才问仁问知终身事
 业已在此今人读书仁义礼智总识而却无落泊处
 此不熟之故也昔五峰于京师问龟山读书法龟山
卷五十三 第 12b 页 WYG0711-0183d.png
 云先读论语五峰问论语二十篇以何为紧要龟山
 曰事事紧要看此可见 读书工夫莫草略近日学
 者多缘草略过了故下梢头攒无去处一齐弃了大
 凡看书粗则心粗看书细则心细若研穷不熟得些
 义理以为是亦得以为非亦得须是见得差之毫釐
 缪以千里方可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说个当然之
 理恐人不晓又笔之于书自书契以来二典三谟伊
 尹武王周公箕子孔孟都只是如此可谓尽矣只就
卷五十三 第 13a 页 WYG0711-0184a.png
 文字间求之句句皆是做得一分便是一分工夫非
 茫然不可测也但患人不子细求索之耳须要思量
 圣人之言是说个甚么要将何用若只读过便休又
 何必读 问读书之法如今看来圣贤言行本无相
 违其间所以有可疑者只是不逐处研究得通透所
 以见得牴牾若真个逐处逐节逐段见得精切少间
 却自到贯通地位曰固是如今若苟简看过只一处
 便自未曾理会得了却要别生疑义徒劳无益 读
卷五十三 第 13b 页 WYG0711-0184b.png
 书须是子细逐句逐字要见去著若用工粗卤不务
 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
 尔 观书须静著心宽著意思沉潜反覆将久自会
 晓得去 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
 运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
 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覆玩味 读书当
 择先儒旧说之当于理者反覆玩味朝夕涵泳便与
 本经正言之要通贯浃洽于胸中然后有益不必段
卷五十三 第 14a 页 WYG0711-0184c.png
 段立说徒为观美而实未必深有得于心也讲学正
 要反复研穷方见义理归宿处不可只略说过便休
 也 读书玩味其意理会未得处且记著时时拈起
 看久之须有得力处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
 理会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读书自有个捷径法便
 是误人底深坑也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
 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
 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
卷五十三 第 14b 页 WYG0711-0184d.png
 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肤
 便有差错须深沉方有得 读书理会一件了又一
 件不止是读书如遇一件事且就这事上思量合当
 如何做处得来当方理会别一件书不可只就皮肤
 上看事亦不可只就皮肤上理会天下无书不是合
 读底无事不是合做底若一个书不读这里便阙此
 一书之理一件事不做这里便阙此一事之理大而
卷五十三 第 15a 页 WYG0711-0185a.png
 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
 里便阙此一物之理 读书是格物一事今且须逐
 段子细玩味反来覆去逐旋挨得多后却见头头道
 理都到这工夫须用行思坐想或将已晓得者再三
 思省却自有一个晓悟处出不容安排书之句法义
 理虽只是如此解说但一次看有一次见识所以某
 书一番看有一番改亦有已说定一番看一番见得
 稳当愈加分晓 或问先生谓讲论固不可无须是
卷五十三 第 15b 页 WYG0711-0185b.png
 自去体认如何是体认曰体认是把那听得底自去
 心里重复思绎过伊川曰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
 矣某向来从师曰间所闻说话夜间如温习一般一
 一子细思量过才有疑明日又问 学者当以圣贤
 之言反求诸身一一体察须是晓然无疑积日既久
 当自有见但恐用意不精或贪多务广或得少为足
 则无由明耳 读书须要切已体验不可只作文字
 看又不可助长 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
卷五十三 第 16a 页 WYG0711-0185c.png
 吟虚心涵泳切已省察读一句书须体察这一句我
 将来甚处用得 观书以已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
 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已见却恐于事
 理有所不周欲径急而反疏缓也 读书须是以自
 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少间体验得熟自家之心便
 是圣人之心某自二十时看道理便要看那里面尝
 看上蔡语录其初将红笔抹出后又用青笔抹出又
 要黄笔抹出三四番后又用黑笔抺出是要寻那精
卷五十三 第 16b 页 WYG0711-0185d.png
 底看道理须是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方是 山
 谷与李几仲帖云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汎滥
 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馀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
 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
 释卷而茫然某深喜之以为有补于学者 学者只
 知观书都不知有四边方始有味 尝看横渠成诵
 之说最为捷径盖未论看得义理如何且是收得此
 心有归著处不至走作然亦须是专一精研使一书
卷五十三 第 17a 页 WYG0711-0186a.png
 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方可别换一书乃为有益
 若但轮流通念而覈之不精则亦未免枉费工夫也
 须是都通透后又却如此温习乃为佳耳 读书须
 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
 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
 也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神
 终日著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徒为懒倦
 则精神自是愦愦只恁昏塞不通可惜旧见李先生
卷五十三 第 17b 页 WYG0711-0186b.png
 说理会文字须令一件融释了后方更理会一件融
 释二字下得极好此亦伊川所谓今日格一件明日
 又格一件格得多后自脱然有贯通处此亦是他真
 曾经历来便说得如此分明今若一件未能融释而
 又欲理会一件则第二件又不了推之万事事事不
 了何益 读书之法须是从头至尾逐句玩味看上
 字时如不知有下字看上句时如不知有后句看得
 都通透了又却从头看此一段令其首尾通贯然方
卷五十三 第 18a 页 WYG0711-0186c.png
 其看此段时亦不知有后段也如此渐进庶几心与
 理会自然浃洽非惟会得圣贤言语意脉不差且是
 自已分上身心义理日见纯熟若只如此匆匆检阅
 一过便可随意穿凿排布硬说则不唯错会了经意
 于已分上亦有何干涉 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
 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
 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
 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故程子曰善学者求
卷五十三 第 18b 页 WYG0711-0186d.png
 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此言殊有味 夫
 学非读书之谓然不读书又无以知为学之方故读
 之者贵专而不贵博盖唯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
 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必也致精一书
 优柔厌饫以求圣学工夫次第之实俟其心通意解
 书册之外别有实下工夫处然后更易而少进焉则
 得尺得寸虽少而皆为吾有矣 学者且将一件书
 读圣人之言即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即天下之理且
卷五十三 第 19a 页 WYG0711-0187a.png
 逐段看令分晓一段分晓又看一段如此至一二十
 段亦未解便见个道理但如此心平气定不东驰西
 骛则道理自逐段分明去得自家心上一病便是一
 个道理明也道理固是自家本有但如今隔一隔了
 须逐旋揩磨呼唤得归然无一唤便见之理如金溪
 只要自得若自得底是固善若自得底非却如何不
 若且虚心读书切不可自谓理会得了便理会得且
 只做理会不得方有长进 学者理会文义只是要
卷五十三 第 19b 页 WYG0711-0187b.png
 先理会难底遂至于易者亦不能晓学记曰善问者
 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所谓攻瑕则坚者瑕
 攻坚则瑕者坚不知道理好处又却多在平易处
 观书须从头循序而进不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
 然意味详密至于浃洽贯通则无紧要处所下工夫
 亦不落空矣今人多是拣难底好底看非惟圣贤之
 言不可如此间别且是只此心意便不定叠纵然用
 心探索得到亦与自家这里不相干突兀聱牙无田
卷五十三 第 20a 页 WYG0711-0187c.png
 地可安顿此病不可不知也 读书且就那一段本
 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看一段须反复看来看去
 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爱去看别
 段始得人多是向前䟎去不曾向后反复只要去看
 明日未读底不曾去䌷绎前日已读底须玩味反复
 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便受用牢固亦不
 可信口依希略绰说过便是心晓 读书不可贪多
 常使自家力量有馀万正淳云欲将诸书循环看曰
卷五十三 第 20b 页 WYG0711-0187d.png
 不可如此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
 进却反为所困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
 拽满已力欺得他过今学者不忖自已力量去观书
 恐自家照管他不过 读书只恁逐段子细看积累
 去则一生读多少书若务贪多则反不曾读得须是
 紧著工夫不可悠悠又不须忙只常抖擞得此心醒
 则看愈有力 读书小作课程大施功力如会读得
 二百字只读得一百字却于百字中猛施工夫理会
卷五十三 第 21a 页 WYG0711-0188a.png
 子细读诵教熟如此不会记性人自记得无识性人
 亦理会得若泛泛然念多只是皆无益耳 书宜少
 看要极熟小儿读书记得大人多记不得者只为小
 儿心专一日授一百字则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则只
 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专人多看一
 分之十今宜看十分之一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今
 人读书看未到这里心已在后面才看到这里便欲
 舍去了如此只是不求自家晓解须是徘徊顾恋如
卷五十三 第 21b 页 WYG0711-0188b.png
 不欲去方会认得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
 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书虽是
 古人书今日读之所以蓄自家之德却不是欲这边
 读得些子便搬出做那边用 读书将以求道不然
 读作何用今人不去这上理会道理皆以涉猎该博
 为能所以有道学俗学之别 学者读书须是于无
 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
 因叹骤进二字最下得好须是如此若进得些子或
卷五十三 第 22a 页 WYG0711-0188c.png
 进或退若存若亡不济事如用兵相杀争得些儿小
 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济事须大杀一番方是善胜为
 学之要亦是如此 读书须见得有晓不得处方是
 长进又更就此阙其所疑而反复其馀则庶几得圣
 人之意识事理之真而其不可晓者不足为病矣
 某向时与朋友说读书也教他去思索求所疑近方
 见得读书只是且恁地虚心就上面熟读久之自有
 所得亦自有疑处盖熟读后自有窒碍不通处是自
卷五十三 第 22b 页 WYG0711-0188d.png
 然有疑方好较量今若先去寻个疑便不得这般也
 有时候旧日看论语合下便有疑盖自有一样事被
 诸先生说成数样所以便著疑今却有集注了且可
 傍本看教心熟少间或有说不通处自见得疑只是
 今未可先去疑著又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
 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读书若有所见未
 必便是不可便执著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
 见若执著一见则此心便被此见遮蔽了譬如一片
卷五十三 第 23a 页 WYG0711-0189a.png
 净洁田地若上面才安一物便须有遮蔽了处圣人
 七通八达事事说到极致处学者须是多读书使互
 相发明事事穷到极致处所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
 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直到这个田地方是语云执
 德不弘易云宽以居之圣人多说个广大宽弘之意
 学者要须体之 读书之法无他唯是笃志虚心反
 复详玩为有功耳近见学者多是卒然穿凿便为定
卷五十三 第 23b 页 WYG0711-0189b.png
 论或即信所传闻不复稽考所以日诵圣贤之书而
 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诵说只是据自家见识杜撰成
 耳如此岂复能有长进前辈盖有亲见有道而其所
 论终不免背驰处者想亦正坐此耳 近日读书人
 少也缘科举时文之弊也才把书来读便先立个意
 思要讨新奇都不理会他本意著实才讨得新奇便
 准拟作时文使下梢弄得熟只是这个将来使虽是
 朝廷甚么大典礼也胡乱信手捻合出来使不知一
卷五十三 第 24a 页 WYG0711-0189c.png
 撞百碎 某尝谓为学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馀须
 用无书不读无不究竟其义若年齿向晚却须择要
 用功读一书便觉后来难得工夫再去理会须沉潜
 玩索究极至处可也盖天下义理只有一个是与非
 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既有著落虽不再读自然
 道理浃洽省记不忘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
 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精神长者博取之所得多
 精神短者但以词义简易者涵养终年以后之人读
卷五十三 第 24b 页 WYG0711-0189d.png
 书不要多只少少玩索自见道理 温公答一学者
 书说为学之法举荀子四句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
 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荀子此说亦
 好诵数云者想是古人诵书亦记遍数贯字训熟如
 习贯如自然又训通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
 无可得思索 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
 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
 锐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
卷五十三 第 25a 页 WYG0711-0190a.png
 限之故 问尝闻先生为学者言读书须有个悦处
 方进又尝自言某虽如此屡觉有所悦因请曰此先
 生进德日新工夫不知学者如何到得悦处曰亦只
 是时习时习故悦 读书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远
 先难而后获先事而后得皆是此理 读书看义理
 须是胸次放开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责效
 才责效便有忧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结聚一饼
 子不散今且放置闲事不要闲思量只专心去玩味
卷五十三 第 25b 页 WYG0711-0190b.png
 义理便会心精心精便会熟 人言读书当从容玩
 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
 急迫亦不放下犹可也若徜徉终日谓之从容却无
 做工夫处譬之煎药须是以大火煮滚然后以慢火
 养之却不妨 读书不可有欲了底心才有此心便
 心只在背后白纸处了无益 读书须是看著他那
 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罅无由入得
 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 读书闲暇且静坐教他心
卷五十三 第 26a 页 WYG0711-0190c.png
 平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晓这个却是一身总会处
 且如看大学在明明德一句须常常提醒在这里他
 日长进亦只在这里人只是一个心做本须存得在
 这里识得他条理脉络自有贯通处 读书须是有
 精力杨至之曰亦须是聪明曰虽是聪明亦须是静
 方运得精神昔见延平说罗先生解春秋也浅不似
 胡文定后来随人入广在罗浮山住三两年去那里
 心静须看得较透某初疑解春秋干心静甚事后来
卷五十三 第 26b 页 WYG0711-0190d.png
 方晓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 看书与日用工
 夫皆要放开心胸令其平易广阔方可徐徐旋看道
 理浸灌培养切忌合下便立已意把捉得太紧了即
 气象急迫田地狭隘无处著工夫也 凡读书处事
 当烦乱疑惑之际正当虚心博采以求至当或未有
 得亦当且以阙疑阙殆之意处之若遽以已所粗通
 之一说而尽废已所未究之众论则非惟所处之得
 失或未可知而此心之量亦不宏矣 读书且当随
卷五十三 第 27a 页 WYG0711-0191a.png
 文熟看俟其词旨晓析贯通然后自有发明未可遽
 舍本文别立议论徒长虚见无益于实也 读书先
 且虚心考其文词指意所归然后可以要其义理之
 所在近见学者多是先立已见不问经文向背之势
 而横以义理加之其说虽不背理然非经文本意也
 如此则但据已见自为一书亦可何必读古圣贤之
 书哉所以读书政恐吾之所见未必是而求正于彼
 耳惟其阙文断简名器物色有不可考者则无可奈
卷五十三 第 27b 页 WYG0711-0191b.png
 何其他在义理中可推而得者切须字字句句反复
 精详不可草草说过也 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
 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
 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须是虚此心
 将右人语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如此
 玩心方可得古人意有长进处且如孟子说诗要以
 意逆志是为得之逆者等待之谓也如前途等待一
 人未来时且须耐心等待将来自有来时候他未来
卷五十三 第 28a 页 WYG0711-0191c.png
 其心急切又要进前寻求却不是以意逆志是以意
 捉志也如此只是牵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中来
 终无进益 读书理会道理只是将勤苦挨将去不
 解得不成文王犹勤而况寡德乎今世上有一般议
 论成就后生懒惰如云不敢轻议前辈不敢妄立论
 之类皆中怠惰者之意前辈固不敢妄议然论其行
 事之是非何害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
 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
卷五十三 第 28b 页 WYG0711-0191d.png
 耳将诸家说相比并以求其是便自有合辨处 学
 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向前愈看得
 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大槩病在执著不肯放
 下正如听讼心先有主张乙底意思便只寻甲底不
 是先有主张甲底意思便只见乙底不是不若姑置
 甲乙之说徐徐观之方能辨其曲直横渠云濯去旧
 见以来新意此说甚当若不濯去旧见何处得新意
 来今学者有二种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旧有先入之
卷五十三 第 29a 页 WYG0711-0192a.png
 说虽欲摆脱亦被他自来相寻 读书须是知贯通
 处东边西边都触著这关捩子方得而今说已前不
 曾做得又怕迟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个难又怕性
 格迟钝又怕记不起都是闲说只认下著头去做莫
 问迟速少间自有至处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
 工夫去补填莫要瞻前顾后思量东西少间檐阁一
 生不知年岁之老 如今看一件书须是著力至诚
 去看一番将圣贤说底一句一字都理会过直要见
卷五十三 第 29b 页 WYG0711-0192b.png
 圣贤语脉所在这一句一字是如何道理及看圣贤
 因何如此说直是用力理会教分晓然后将来玩味
 方尽见得意思出来若是泛滥看过今次又见是好
 明次又见是好终是无工夫不得力 东坡教人读
 书小简某取以示学者曰读书要当如是(东坡与王/郎书云少)
 (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
 (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馀念又别作一次求)
 (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放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问伊川说
卷五十三 第 30a 页 WYG0711-0192c.png
 读书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一
 条曰此条程先生说读书最为亲切今人不会读书
 是如何只缘不曾求圣人之意才拈得些小便把已
 意硬入放里面胡说乱说故教他就圣人意上求看
 如何 讲习孔孟书孔孟往矣口不能言须以此心
 比孔孟之心将孔孟心作自已心要须自家说时孔
 孟点头道是方得不可谓孔孟不会说话一向任已
 见说将去 今人所以读书苟简者缘书皆有印本
卷五十三 第 30b 页 WYG0711-0192d.png
 多了如古人皆用竹简除非大段有力底人方做得
 若一介之士如何置所以后汉吴恢欲杀青以写汉
 书其子吴祐諌曰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
 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徼名正此谓也如黄霸在狱
 中从夏侯胜受书凡再踰冬而后传盖古人无本除
 非首尾熟背得方得至于讲诵者也是都背得然后
 从师受学如东坡作李氏山房藏书记那时书犹自
 难得眺以道尝欲得公谷传遍求无之后得一本方
卷五十三 第 31a 页 WYG0711-0193a.png
 传写得今人连写也自厌烦了所以读书苟简 读
 书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善处事者
 不过称量其轻重耳读书而讲究其义理判别其是
 非临事即此理 学得此事了不可自以为了恐怠
 意生如读得此书须终身记之 读书推类反求固
 不害为切已但却又添了一重事不若且依文看逐
 处各自见个道理久之自然贯通不须如此费力也
 
卷五十三 第 31b 页 WYG0711-0193b.png
 
 
 
 
 
 
 
 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