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711-0022a.png

性理大全书卷四十四
学二
总论为学之方
朱子曰学问不只于一事一路上理会 未有耳目狭
而心广者其说甚好 学者若有本领相次千枝万
叶都来凑著这里看也须易晓读也须易记○学问
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又曰愈细密愈广大愈谨确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711-0022b.png

其窄狭则当涵泳广大气象颓惰则当涵泳振作气
象 学者须养教气宇开阔宏毅 常使截断严整
之时多胶胶扰扰之时少方好 易曰学以聚之问
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语曰执德不弘信道不
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学问之后断以宽居信道笃
而又欲执德弘者人之为心不可促迫也人心须令
著得一善又著一善善之来无穷而吾心受之有馀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711-0023a.png

无缘心广而道积也 自家犹不能快自家意如何
他人却能尽快我意要在虚心以从善 虚心顺理
学者当守此四字 圣人与理为一是恰好其它以
心处这里却是未熟要将此心处理 今人言道理
说要平易不知到那平易处极难被那旧习缠绕如
何便摆脱得去譬如作文一般那个新巧者易作要
平淡便难然须还他新巧然后造于平淡又曰自高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711-0023b.png

流转 今学者之于大道其未及者虽有迟钝却须
终有到时唯过之者便不肯复回来耳 师友之功
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耳若中间二十分工夫
自用吃力去做既有以喻之于始又自勉之于中又
其后得人啇量是正之则所益厚矣不尔则亦何补
于事 或论人之资质或长于此而短于彼曰只有
长善救失或曰长善救失不特教者当如此人自为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711-0023c.png

是说道诚实好了方去做不诚实不好了方不做自
是合当诚实 有一分心向里得一分力有两分心
向里得两分力 世间万事须臾变灭皆不足置胸
中惟有穷理修身为究竟法耳 大凡人只合讲明
道理而谨守之以无愧于天之所与者若乃身外荣
辱休戚当一切听命而已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要
教人做人 为学只要至诚耐久无有不得不须别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711-0023d.png

切体认自己身心上理会切忌轻自表襮引惹外人
辩论枉费酬应分却向里工夫 人须打叠了心下
闲思杂虑如心中纷扰虽求得道理也没顿处须打
叠了后得一件方是一件两件方是两件 人固有
终身为善而自欺者(不特外面有心中欲为善而常/有个不肯底意思便是自欺也)
须是要打叠得尽盖意诚而后心可正过得这一关
后方可进 学者须是培养今不做培养工夫如何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711-0024a.png

一也存此则自然天理明又曰整齐严肃则心便一
一则自是无非僻之干此意但涵养久之则天理自
然明今不曾做得此工夫胸中胶扰驳杂如何穷得
理一如他人不读书是不肯去穷理今要穷理又无
持敬工夫从陆子静学如扬敬仲辈持守得亦好若
肯去穷理须穷得分明然他不肯读书只任一已私
见有似个稊稗今若不做培养工夫便是五谷不熟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711-0024b.png

思久久自有见处尊所闻行所知则久久自有至处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
直是无著力处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
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直须反复思
量究见病痛起处勇猛奋跃不复作此等人一跃跃
出见得圣贤所说千言万语都无一字不是实语方
始立得此志就此积累工夫迤逦向上去大有事在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711-0024c.png

间事无大无小皆有道理如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
也只是这个道理道不可须臾离也只是这个道理
见得是自家合当做底便做将去不当做底断不可
做只是如此 为学无许多事只是要持守身心研
究道理分别得是非善恶直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到这里方是踏著实地自住不得 为学当以存主
为先而致知力行亦不可以偏废纵使已有一长未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711-0024d.png

实又初未可定乎凡日用之间此一病而欲去之则
即此欲去之心便是能去之药但当坚守常自警觉
不必妄意推求必欲舍此拙法而必求妙解也 为
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
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
故大学之道虽以诚意正心为本而必以格物致知
为先所谓格物致知亦曰穷尽物理使吾之知识无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711-0025a.png

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然欲其简而
易知约而易守则莫若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篇也
○学必贵于知道而道非一闻可悟一超可入也循
下学之则加穷理之工由浅而深由近而远则庶乎
其可矣 自家既有此身必有主宰理会得主宰然
后随自家力量穷理格物而合做底事不可放过些
子因引程子言如行兵当先做活计 主敬者存心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711-0025b.png

明守日益固而旧习之非自将日改月化于冥冥之
中矣 讲学贵于实见义理要在熟读精思潜心玩
味不可贪多务得搜猎敷衍便为究竟也 为学之
要先须持已然后分别义利两字令趋向不差是大
节目其他随力所及为之务在精审而不贵于泛滥
涉猎也 圣贤之教不过博文约礼四字博文则须
多求博取熟讲而精择之乃可以浃洽而通贯约礼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711-0025c.png

定程课不令间断则久之自有进步处矣 问横渠
张氏云义理有疑即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曰此说甚
当最有理若不濯去旧见何处得新意来今学者有
二种病一是主自家意思一是旧有先入之说虽欲
摆脱亦被他自来相寻 看道理须要就那大处看
便前面开阔不要就壁角里地步窄一步便触无去
处了而今且要看天理人欲义利公私分别得明将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711-0025d.png

阔那个大坛场不去上面做不去上面行只管在壁
角里纵理会得一句只是一句透道理小了如破斧
诗须看那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见得周公用心始得
天下无不可说底道理如为人谋而忠朋友交而
信传而习亦都是眼前事皆可说只有一个熟处说
不得除了熟之外无不可说者未熟时顿放这里又
不稳帖拈放那边又不是然终不成住了也须从这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711-0026a.png

也是七颠八倒无不是所谓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
深则左右逢其原譬如梨柿生时酸涩吃不得到熟
后自是一般甘美相去大远只在熟与不熟之间
书有合讲处有不必讲处如主一处定是如此了不
用讲只是便去下工夫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
肃便是主一便是敬圣贤说话多方百面须是如此
说但是我恁他说他个无形无状去何处證验只去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711-0026b.png

学则看理便不恁地周匝不恁地广大不恁地细密
然理亦不是外面硬生道理只是自家固有之理尧
舜性之此理元无失汤武反之已有些子失但复其
旧底学只是复其旧底而已盖向也交割得来今却
失了可不汲汲自脩而反之乎此其所以为急不学
则只是硬堤防处事不见理一向任私意平时却也
强勉去得到临事变便乱了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711-0026c.png

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
理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
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
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有以
穷之则自君臣之大以至事物之微莫不知其所以
然与其所当然而无纤芥之疑善则从之恶则去之
而无毫发之累此为学所以莫先于穷理也至论天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711-0026d.png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
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其馀则顺之者为君子而吉背
之者为小人而凶吉之大者则能保四海而可以为
法凶之甚者则不能保其身而可以为戒是其粲然
之迹必然之效盖莫不具于经训史册之中欲穷天
下之理而不即是而求之则是正墙面而立尔此穷
理所以必在乎读书也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711-0027a.png

务广住往未启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终未究乎此而
忽已志在乎彼是以虽复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
绪忽忽常若有所奔趋迫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是
又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厌以异于彼之怠忽间断
而无所成者哉孔子所谓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进
锐者退速正谓此也诚能鉴此而有以反之则心潜
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脉贯通自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711-0027b.png

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若夫致精
之本则在于心而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
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
者也一不自觉而驰骛飞扬以徇物欲于躯壳之外
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虽其俯仰顾盼之间盖已不
自觉其身之所在而况能反覆圣言参考事物以求
义理至当之归乎孔子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711-0027c.png

谓此也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
为物欲之所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理将无所往
而不通以之应事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
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 生知之圣不待学
而自至若非生知须要学问学问之先止是致知所
知果至自然透彻不患不进问知得须要践履曰不
真知得如何践履得若是真知自住不得不可似他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711-0027d.png

庸大学语孟之书人习中庸大学语孟之说究观其
实不惟应事接物与所学不相似而其为人举足动
步全不类学者所为或做作些小气象或自治一等
议论专一欺人此岂其学使然欤抑践履不至欤抑
所学之非欤曰此何足以言学某与人说学问止是
说得大槩要人自去下工譬如宝藏一般其中至宝
之物何所不有某止能指与人说此处有宝若不下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711-0028a.png

已 向见前辈有志于学而性犹豫者其内省甚深
下问甚切然不肯沛然用力于日用间是以终身抱
不决之疑此为可戒而不可为法也 与东莱吕氏
书曰承谕整顿收敛则入于著力从容游泳又堕于
悠悠此正学者之通患然程子尝曰亦须且自此去
到德盛后自然左右逢其原今亦当且就整顿收敛
处著力但不可用意安排等候即成病耳 人看文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711-0028b.png

其文理亦或不暇周悉兼义理精微纵横错综各有
意脉今人多是见得一边便欲就此执定尽废他说
此乃古人所谓执德不弘者非但读书为然也要须
识破此病随事省庶几可以深造而自得也 横渠
未能立心恶思多之致疑此说甚好便见有次序处
(一云事固当考索然心未/有主却泛然理会不得)若是思虑纷然趋向未定
未有个主宰如何地讲学 问理有未穷且只持敬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711-0028c.png

穷将去如说前面万一有持不得穷不得处又去别
生计较这个都是枉了思量然亦只是不曾真个持
敬穷理若是真个曾持敬穷理岂有此说譬如出路
要乘轿便乘轿要乘马便乘马要行便行都不消思
量前面去不得时又著如何但当勇猛坚决向前那
里要似公说居敬不得处又著如何穷理不得处又
著如何古人所谓心坚石穿盖未尝有个不得底事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711-0028d.png

必说在上面若上面无底又何必思量从那屈曲处
去都是枉了工夫 问学者曰公今在此坐是主静
是穷理久之未对曰便是公不曾做工夫若不是主
静便是穷理只有此二者既不主静又不穷理便是
心无所用闲坐而已如此做工夫岂有长进之理夫
子尝云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须是如此做工夫
方得公等每日只是闲用心问闲事说闲话底时节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711-0029a.png

夫底人他自是无闲工夫说闲话问闲事圣人言语
有几多𦂳要大节目都不曾理会小者固不可不理
会然大者尤𦂳要 日用之间随事随处提撕此心
勿令放逸而于其中随事观理讲求思索沈潜反复
庶于圣贤之教渐有默相契处则自然见得天道性
命真不外乎此身而吾之所谓学者舍是无有别用
力处 人无英气固安于卑陋而不足以语上其或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711-0029b.png

此学者之通患也所以古人设教自洒扫应对进退
之莭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必皆使之抑心下首以从
事于其间而不敢忽然后可以消磨其飞扬倔强之
气而为入德之阶今既皆无此矣则唯有读书一事
尚可以为摄伏身心之助然不循序而致谨焉则亦
未有益也 主一之功固须常切提撕不令间断穷
理之事又在细心耐烦将圣贤遗书从头循序就平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711-0029c.png

读书固不可废然亦须以主敬立志为先方可就
此田地上推寻义理见诸行事若平居泛然略无存
养之功又无实践之志而但欲晓解文义说得分明
则虽尽通诸经不错一字亦何所益况又未必能通
而不误乎 学问根本在日用间持敬集义功夫直
是要得念念省察读书求义乃其间之一事耳近日
学者之弊苦其说之太高太多如此只见意绪丛杂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711-0029d.png

功不可不戒也 穷理涵养要当并进盖非稍有所
知无以致涵养之功非深有所存无以尽义理之奥
正当交相为用而各致其功耳 今之学者不知古
人为己之意不以读书治已为先而急于闻道是以
文胜其质言浮于行而终不知所底止也 读书须
严立课程思虑亦不可过苦但虚心游意时时玩索
久之当自见缝罅意味持守亦不必著意安排但亦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711-0030a.png

学者须虚心涵泳未要生说却且就日用间实下
持敬工夫求取放心然后却看自家本性元是善与
不善自家与尧舜元是同与不同若信得及意思自
然开明持守亦不费力矣 问君子无终食之间违
仁不但终食之间而已也虽造次必于是不但造次
而已也虽颠沛必于是盖欲此心无顷刻须臾之间
断也及称颜子则曰三月不违于众人则曰日月至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711-0030b.png

其上者乎克己工夫要当自日月至焉推而上之至
终食之间以至造次至颠沛一莭密一莭去庶几持
养纯熟而三月不违可学而至不学则已欲学圣人
则纯亦不已此其进步之阶欤曰下学之功诚当如
此其资质之高明者自应不在此限但我未之见耳
为学虽有阶渐然合下立志亦须略见义理大槩
规模于自己方寸间若有个惕然愧惧奋然勇决之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711-0030c.png

期于有得夫子所谓志学所谓发愤正为此也若但
悠悠泛泛无个发端下手处而便谓可以如此平做
将去则恐所谓庄敬持养必有事焉者亦且若存若
亡徒劳把捉而无精明的确亲切至到之效也 人
之为学当知其何所为而为学又知其何所事而可
以为学然后循其次第勉勉而用力焉必使此心之
外更无异念而旧习之能否世俗之毁誉身计之通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711-0030d.png

虽极渊微而圣贤言之则甚明白学者诚能虚心静
虑而随以求之日用躬行之实则其规模之广大曲
折之详细固当有以得之燕閒静一之中其味虽淡
而实腴其旨虽浅而实深矣然其所以求之者不难
于求而难于养故程夫子之言曰学莫先于致知然
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而邵康莭之告章子厚曰
以君之材于吾之学顷刻可尽但须相从林下一二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711-0031a.png

此也 为学工夫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动静语默
居家则事亲事长穷理则读书讲义大抵只要分别
一个是非而去彼取此耳无他玄妙之可言也论其
至近至易则即今便可用力论其至急至切则即今
便当用力莫更迟疑且随深浅用一日之力便有一
日之效致有疑处方好寻人啇量则其长进通达不
可量矣若即今全不下手必待他日远求师友然后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711-0031b.png

底少壮时莭正使他日得圣贤而师之亦无积累凭
藉之资可受钳锤未必能真受益也 夫义利之间
所差毫末而舜蹠之归异焉是以在昔君子之为学
也庄敬涵养以立其本而讲于义理以发明之则其
口之所诵也有正业而心之所处也有常分矣至于
希世取宠之事不惟有所愧而不敢实亦有所急而
不暇焉 问致知以明之持敬以养之此学之要也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711-0031c.png

相为用固如此然亦当各致其力不可恃此而责彼
也 大抵思索义理到纷乱窒塞处须是一切扫去
放教胸中空荡荡地了却举起一看便自觉得有下
落处此说向见李先生曾说来今日方真实验得如
此非虚语也 天下之物无一物不具夫理是以圣
门之学下学之序始于格物以致其知不离乎日用
事物之间别其是非审其可否由是精义入神以致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711-0031d.png

无时莭无方所以为精也而不离乎粗以为末也而
不离乎本必也优游潜玩餍饫而自得之然后为至
固不可以自画而缓亦不可以欲速而急譬如草木
自萌芽生长以至于枝叶华实不待其日至之时而
揠焉以助之长岂不无益而反害之哉 人之所以
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心未能若圣
人之心是以烛理未明无所准则随其所好高者过
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0711-0032a.png

与天地圣人之心无异矣则尚何学之为哉故学者
必因先达之言以求圣人之意因圣人之意以达天
地之理求之自浅以及深至之自近而及远循循有
序而不可以欲速迫切之心求也夫如是是以浸渐
经历审熟详明而无躐等空言之弊驯致其极然后
吾心得正天地圣人之心不外是也非固欲画于浅
近而忘深远舍吾心以求圣人之心弃吾说以徇先
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0711-0032b.png

者而修之于已之为本用力于文词不若穷经观史
以求义理而措诸事业之为实也盖人有是身则其
秉彝之则初不在外与其乡往于人孰若反求诸已
与其以口舌驰说而欲其得行于世孰若得之于已
而一听其用舍于天耶至于文词一小伎耳以言乎
迩则不足以治已以言乎远则无以治人是亦何所
与于人心之存亡世道之隆替而校其利害勤恳反
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0711-0032c.png

然后可以成物此心此理元无间断亏欠圣贤遗训
具在方册若果有意何用迟疑等待何用准拟安排
只从今日为始随处提撕随处收拾随时体究随事
讨论但使一日之间整顿得三五次理会得三五事
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矣若只如此立得
个题目顿在面前又却低徊前却不肯果决向前真
实下手则悠悠岁月岂肯待人恐不免但为自欺自
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0711-0032d.png

注视而高谈不若俯首历阶而渐进盖观于外者虽
足以识其崇高钜丽之为美孰若入于其中者能使
真为我有而又可以深察其层累结架之所由哉自
今而言圣贤之言具在方册其所以幸教天下后世
者固已不遗馀力而近世一二先觉又为之指其门
户表其梯级而后学者由是而之焉宜亦甚易而无
难矣而有志焉者或不能以有所至病在一观其外
卷四十四 第 22a 页 WYG0711-0033a.png

真有而力究之计此所以骤而语之虽知可悦而无
以深得其味遂至半途而废而卒不能以有成耳
问今之学者不是忘便是助长曰这只是见理不明
耳理是自家固有底从中而出如何忘得使他见之
之明如饥而必食渴而必饮则何忘之有如食而至
于饱则止饮而至于满腹则止又何助长之有此皆
是见理不明之病 问工夫有间断亦是气质之偏
卷四十四 第 22b 页 WYG0711-0033b.png

得如汉书亦好汉儒各专一家看得极子细今人才
看这一件又要看那一件下梢都不曾理会得 今
须先正路头明辨为己为人之别直见得透却旋旋
下工夫则思虑自通知识自明践履自正积日累月
渐渐熟渐渐自然若见不透路头错了则读书虽多
为文日工终做事不得 自天降衷万理皆具仁义
礼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自家一身都担在这
卷四十四 第 23a 页 WYG0711-0033c.png

须要缓心直要理会教尽须是大作规模阔开其基
广辟其地少间到逐处即看逐处都有顿放处日用
之间只在这许多道理里面转更无些子空阙处尧
舜汤武也只是这道理 大凡学问不可只理会一
端圣贤千言万语看得虽似纷扰然却都是这一个
道理而今只就𦂳要处做固好然别个也须一一理
会凑得这一个道理都一般方得天下事硬就一个
卷四十四 第 23b 页 WYG0711-0033d.png

翼也无力须是理会得多方始衬簟得起且如笾豆
之事各有司存非是说笾豆之事置之度外不用理
会动容貌三句亦只是三句是自家𦂳要合做底笾
豆是付与有司做底其事为轻而今只理会三句笾
豆之事都不理会万一被有司唤笾做豆若不曾晓
得便被他瞒所以中庸先说个博学之孟子曰博学
而详说之且看孔子虽曰生知是事去问人若问礼
卷四十四 第 24a 页 WYG0711-0034a.png

圣人亦汲汲去问郯子盖是我不识底须是去问人
始得因说南轩洙泗言仁编得亦未是圣人说仁处
固是仁然不说处不成非仁天下只有个道理圣人
说许多说话都要理会岂可只去理会说仁处不说
仁处便掉了不管 问如古人咏歌舞蹈到动荡血
脉流通精神处今既无之专靠义理去研究恐难得
悦乐不知如何曰只是看得未熟耳若熟看待浃洽
卷四十四 第 24b 页 WYG0711-0034b.png

味义理便会心精心精便会熟涵养当用敬进学则
在致知无事时且存养在这里提拨警觉不要放肆
到那讲习应接便当思量义理用义理做将去无事
时便著存养收拾此心 问为学工夫以何为先曰
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
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只患立志不坚只恁听
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或云须是做工夫
卷四十四 第 25a 页 WYG0711-0034c.png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言便是穷理别人言
语他自邪说何与我事被他谩过理会不得便有陷
溺所谓生于其心害于其政作于其政害于其事盖
谓此也 问讲学须当志其远者大者曰固是然细
微处亦须研穷若细微处不研穷所谓远者大者只
是揣作一头诡怪之语果何益须是知其大小测其
浅深又别其轻重因问平时读书因见先生说乃知
卷四十四 第 25b 页 WYG0711-0034d.png

问未知学问知有人欲不知有天理既知学问则克
已工夫有著力处然应事接物之际苟失存主则心
不在焉及既知觉已为间断故因天理发见而收合
善端便成片段虽承见教如此而工夫最难曰此亦
学者常理虽颜子亦不能无间断正要常常检点力
加持守使动静如一则工夫自然接续 学问无贤
愚无大小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且如圣贤不
卷四十四 第 26a 页 WYG0711-0035a.png

理会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师友只
是发明得人若不自己前师友如何著得力 问所
观书滕璘以读告子篇对曰古人兴于诗诗可以兴
又曰虽无文王犹兴人须要奋发兴起必为之心为学
方有端绪古人以诗吟咏起发善心今既不能晓古
诗某以为告子篇诸处读之可以兴发人善心者故
劝人读之且如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读
卷四十四 第 26b 页 WYG0711-0035b.png

是得璘谓义理悦心亦是临事见得此事合理义自
然悦怿曰今则终日无事不成便废了理义便无悦
处如读古人书见其事合理义思量古人行事与吾
今所思虑欲为之事才见得合理义则自悦才见不
合理义自有羞愧愤闷之心不须一一临事时看
问程子云且省外事但明乎善唯进诚心只是教人
鞭辟近里切谓明善是致知诚心是诚意否曰知至
卷四十四 第 27a 页 WYG0711-0035c.png

远矣便是应那省外事一句否曰然外事所可省者
即省之所不可省者亦强省不得善只是那每事之
至理文章是威仪制度所守不约汎滥无功说得极
切这般处只管将来玩味则道理自然都见 问为
学大端曰且如士人应举是要做官故其工夫勇猛
念念不忘竟能有成若为学须立个标准我要如何
为学此志念念不忘工夫自进盖人以眇然之身与
卷四十四 第 27b 页 WYG0711-0035d.png

地且天地之所以与我者色色周备人自污坏了因
举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一章今之为
学须是求复其初求全天之所以与我者始得若要
全天之所以与我者便须以圣贤为标准直做到圣
贤地位方是全得本来之物而不失如此则工夫自
然勇猛临事观书常有此意自然接续若无求复其
初之志无必为圣贤之心只见因循荒废了 学问
卷四十四 第 28a 页 WYG0711-0036a.png

便有一个道理所以大学之道教人去事物上逐一
理会得个道理若理会一件未得直须反复推究研
穷行也思量坐也思量早上思量不得晚间又把出
思量晚间思量不得明日又思量如此岂有不得底
道理若只略略地思量思量不得便掉了如此千年
也理会不得 问人固欲事事物物理会然精力有
限不解一一都理会得曰固有做不尽底但立一个
卷四十四 第 28b 页 WYG0711-0036b.png

终久自晓得去 问人之思虑有邪有正若是大段
邪僻之思却容易制惟是许多无头面不𦂳要底思
虑不知何以制之曰此亦无他只是觉得不当思量
底便莫要思便从脚下做将去久久纯熟自然无此
等思虑矣譬如人坐不定者两脚常要行但才要行
时便自省觉莫要行久久纯熟亦自然不要行而坐
得定矣前辈有欲澄治思虑者于坐处置两器每起
卷四十四 第 29a 页 WYG0711-0036c.png

豆一粒于器中初时黑豆多白豆少后白豆多黑豆
少后来遂不复有黑豆最后则虽白豆亦无之矣然
此只是个死法若更加以读书穷理底工夫则去那
般不正当底思虑何难之有又如人有喜做不要𦂳
事如写字作诗之属初时念念要做更遏捺不得若
能将圣贤言语来玩味见得义理分晓则渐渐觉得
此重彼轻久久不知不觉自然剥落消殒去何必横
卷四十四 第 29b 页 WYG0711-0036d.png

此皆是不奈烦去修治他一个身心了作此见解譬
如人做官则当至诚去做职业却不奈烦去做须要
寻个倖门去钻道钻得这里透时便可以超等将去
今欲去意见者皆是这个心学者但当就意见上分
真妄存其真者去其妄者而已若不问真妄尽欲除
之所以游游荡荡虚度光阴都无下工夫处因举中
庸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莭谓之和中
卷四十四 第 30a 页 WYG0711-0037a.png

位焉万物育焉只如喜怒哀乐皆人之所不能无者
如何要去得只是要发而中莭尔所谓致中如孟子
之求放心与存心养性是也所谓致和如孟子论平
旦之气与充广其仁义之心是也今却不奈烦去做
这样工夫只管要求捷径去意见只恐所谓去意见
者正未免为意见也圣人教人如一条大路平平正
正自此直去可以到圣贤地位只是要人做得彻做
卷四十四 第 30b 页 WYG0711-0037b.png

理融明尔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圣人做出这
一件物事来使学者闻之自然欢喜情愿上这一条
路去四方八面撺掇他去这路上行又曰所谓致中
者非但只是在中而已才有些子偏倚不可须是常
在那中心十字上立方是致中譬如射虽射中红心
然在红心边侧亦未当须是正当红心之中乃为中
也辅广云此非常存戒谨恐惧底工夫不可曰固是
卷四十四 第 31a 页 WYG0711-0037c.png

礼圣门教人只是两事须是互相发明约礼底工夫
深则博文底工夫愈明博文底工夫至则约礼底工
夫愈密 学者最怕因循莫说道一下便要做成今
日知得一事亦得行得一事亦得只不要间断积累
之久自解做得彻去若有疑处且须自去思量不要
倚靠人道待去问他若无人可问时不成便休也人
若除得个倚靠人底心学也须会进 人说道顿段
卷四十四 第 31b 页 WYG0711-0037d.png

来日做若做得一事便是一事工夫若理会得这些
子便有这些子工夫若见处有积累则见处自然贯
通若存养处有积累则存养自然透彻 问横渠言
得尺守尺得寸守寸先生却云须放宽地步如何曰
只是且放宽看将去不要守杀了横渠说自好但如
今日所论却是大局促了 问动容周旋未能中礼
于应事接物之间未免有碍理处如何曰只此便是
卷四十四 第 32a 页 WYG0711-0038a.png

自能中礼也 语万人杰曰平日工夫须是做到极
时四边皆黑无路可入方是有长进处大疑则可大
进若自觉有些长进便道我已到了是未足以为大
进也颜子仰高钻坚瞻前忽后及至虽欲从之末由
也已直是无去处了至此可以语进矣 洪庆将归
先生召入与语曰此去且存养要这个道理分明常
在这里久自有觉觉后自是此物洞然通贯圆转乃
卷四十四 第 32b 页 WYG0711-0038b.png

人千言万语下学上达一条云自古圣贤教人也就
就这理上用工所谓放心者不是走作向别处去盖
一瞬目间便不见才觉得便又在面前不是苦难收
拾公且自去撕撕便见得又曰如今要下工夫且须
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
待存养得此中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恁时方
取文字来看则自然有意味道理自然透彻遇事时
卷四十四 第 33a 页 WYG0711-0038c.png

说恐他不肯去看文字又不实了且教他看文字撞
来撞去将来自有撞著去 为学之道须先存得这
个道理方可讲究若居处必恭执事必敬与人必忠
要如颜子直须就视听言动上警戒到复礼处仲弓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无时而不主敬如
今亦不须较量颜子仲弓如何会如此只将他那事
就自家切已处便做他底工夫然后有益又曰为学
卷四十四 第 33b 页 WYG0711-0038d.png

可在上耕种今却就别人地上铺排许多种作底物
色这田地元不是我底又如人作啇亦须先安排许
多财本方可运动若财本不赡则运动不得到论道
处如说水只说是冷不能以不热字说得如说汤只
说是热不能以不冷字说得又如饮食吃著酸底便
知是酸底吃著咸底便知是咸底始得 今学者不
会看文字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张己说只借圣人言
卷四十四 第 34a 页 WYG0711-0039a.png

可不戒 问治心修身之要以为虽知事理之当为
而念虑之间多与日间所讲论者相违曰且旋恁地
做去只是如今且说个熟字这熟字如何便得到这
地位到得熟地位自有忽然不可知处不是被你硬
要得直是不知不觉得如此 问学者忌先立标准
如何曰如必有事焉而勿正之谓而今虽道是要学
圣人亦且从下头做将去若日日恁地比较也不得
卷四十四 第 34b 页 WYG0711-0039b.png

去做工夫又何益
性理大全书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