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709-0538c.png

辨惑编卷一
元 谢应芳 撰
死生
死生亦大矣非原始要终以知其说者往往贪
生畏死而为异端邪说之所惑苟知之则生顺
死安可以无疑矣应芳不揣謏闻力排邪异故
先述圣贤所言死生之理以冠编首盖庶乎端
卷一 第 1b 页 WYG0709-0538d.png

论语曰死生有命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
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
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荀子曰相命已定鬼神不移
卷一 第 2a 页 WYG0709-0539a.png

家语曰命者性之始死者生之终有始则有终也
或问命扬子曰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人为不为命
请问人为曰可以存亡可以死生非命也命不可避
也或曰颜氏之子冉氏之孙以其无避也若立岩墙
之下动而徵病行而招死命乎命乎吉人凶其吉凶
人吉其凶辰乎辰乎曷来迟去之速也君子竞诸
或问扬子寿可益乎曰德曰回牛之行德矣曷寿之不
卷一 第 2b 页 WYG0709-0539b.png

寿曰彼妄也君子不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
终自然之道也
文中子曰命之立也其称人事乎故君子畏之贾璚进
曰敢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何谓也子曰召之在前
命之在后斯自取也庸非命乎(中说/)
国语云范文子祈死柳子非之曰死之长短而在宗祝
则谁不择良宗祝而祈寿焉文子祈死而得亦妄之
卷一 第 3a 页 WYG0709-0539c.png

司马公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
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通鉴/)
公为仆射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宾客见其体羸曰诸葛
孔明罚二十以上皆亲之以此致疾不可不戒公曰
死生有命为之益力(续通/鉴)
欧阳文忠公曰道者自然之道也生而必死亦自然之
理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不自戕贼夭阏而尽
卷一 第 3b 页 WYG0709-0539d.png

百川可谓劳其形矣而寿百年颜子萧然坐于陋巷
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而年不及三十
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禀之于天非人力所
能为也后世贪生之徒为养生之术无所不至至茹
草木服金石吸日月之精光又有息虑绝欲鍊精气
勤吐纳执奇怪讹舛之书欲求生而反害其生者可
不哀哉(黄庭/经序)
卷一 第 4a 页 WYG0709-0540a.png

尽时尽则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而死矣人将死
时热气上出所谓魂升也下体渐冷所谓魄降也此
所以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也(遗书/)
伊川先生谪涪渡江风浪大作舟中之人皆失色伊川
正襟危坐神色泰然既及岸有樵夫问曰公是达后
如此舍后如此伊川登岸欲与之言已去不可追矣
余谓惟达故舍惟舍故达达是智舍是勇达须平时
卷一 第 4b 页 WYG0709-0540b.png

张子曰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脩夭而已(近思/录)
朱子谓学者曰夫聚散者气也若理则只泊在气上初
不是凝结自为一物但人分上合当恁地处便是理
不可以聚散言也然人死气虽终归于散亦未便散
尽故祭祀有感格之理先祖世次远者气之有无不
可知然奉祭祀者既尽他子孙毕竟只是一气所以
有感通之理然已散者不复聚释氏却谓人死为鬼
卷一 第 5a 页 WYG0709-0540c.png

更不由他造化生生必无是理也(语录/)
林氏问朱子曰人或死于干戈或死于患难如比干之
类亦是正命乎曰固是正命又问以理论之则谓之
正命以死生论之则非正命如何曰如何恁地说得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当死而不死却是失其正命
此处须当活看如说桎梏而死非正命也须是看得
孟子意如何如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若
卷一 第 5b 页 WYG0709-0540d.png

人所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
不忘丧其元学者须于此处见得临利害时便将自
家斫剉了直须是壁立万仞始得如今小有利害便
生计校便道恁地死非正命如何得
南轩张先生曰如颜子伯牛之死乃可谓之命盖其修
身尽道以至于所为谨疾者亦无有憾而止于是焉
则曰命也若有取死召疾之道则是有所致而至而
卷一 第 6a 页 WYG0709-0541a.png

疫疠
世俗以疾咎鬼神者多矣至于患疫则曰有疠
鬼主之余尝过无锡适州人出郭迓神诡衣冠
面具为凶丑状旗旄鼓吹卫从而舁之曰此主
疫之神唐张巡也原其谬盖以公有疠贼之语
附会以神之吁公守睢阳以兵尽力竭不能殄
大逆忠义激烈故有是言岂为厉以害天下后
卷一 第 6b 页 WYG0709-0541b.png

之臣乎奈庸俗陋闻转相煽惑遇病疫者皆惴
焉而绝交甚而父子兄弟亦不相救伤风败俗
莫甚于斯故述此篇于死生之后以晓之
庾衮字叔褒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危殆疠
气方炽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父兄
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其间
复抚柩哀临不辍如此十有馀旬疫势既歇家人乃
卷一 第 7a 页 WYG0709-0541c.png

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始
知疫疠之不能相染也(晋书/)
辛公义为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
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
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
皆以床舆来安置床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
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
卷一 第 7b 页 WYG0709-0541d.png

悉瘥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相关著前
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
那得不死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
人有遇疾者争就使君其家亲属固留养之始相慈
爱此风遂革(北史/)
曾中书巩在洪会岁大疫自州至县镇亭传皆储药以
授病者民若军士不能自养者以官舍舍之资其饭
卷一 第 8a 页 WYG0709-0542a.png

寡以为殿最人赖以生(明建/录)
杭州大旱饥疫并作苏文忠公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
三之一明年方春公又作饘粥药剂遣吏挟医分坊
治病活者甚众公曰杭水陆之会因疫病死比他处
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私橐得黄金五十两以
作病坊稍蓄钱粮以待之
胡文恭公从孙钧居晋陵岁大疫族人有举家病者死
卷一 第 8b 页 WYG0709-0542b.png

存亡咸不失所(言行/录)
祝二翁为人长者岁大疫亲旧有尽室卧病者虽至亲
莫敢闯其门翁每清旦辄携粥药遍饮食之而后反
日以为常乡人高其行(晦庵/文集)
刘忠清公作尊天敬神文曰盖闻非其鬼而谄祭之圣
门所戒假于神而疑众者王制必诛敢述愚诚少裨
明见自有太极已兆一元既分三才而为三乃播五
卷一 第 9a 页 WYG0709-0542c.png

骤更次为七十二候一言以蔽大德曰生其在人也
或饥寒暴侵或饱暖太过或起居之无节或喜怒之
失中或醉而风乘或虚而邪入乃成疠疫各有源流
气相薰蒸人易傅染所以不能免者亦由有以召之
傥感受之初澄清厥念择医必审用药必精幼小则
乳哺者以时长上则侍奉者惟谨意之所恶勿置其
侧口之所嗜必度其宜又同居之人各敬其事勿相
卷一 第 9b 页 WYG0709-0542d.png

忧而衣服饮食不愆常度如此则真气还而何恙不
已内志正而何邪可干乃不反之中第求诸外俚俗
相煽淫祀繁兴其一曰祭瘟所在市廛皆有庙貌或
肖虎兕或象蚖蛇或手足妄加或眉目倒置夫物各
从其类而人必儗于伦岂天地造化之功作魑魅魍
魉之状况至贪者皂吏有不取之赃至贱者乞人有
不屑之食曾谓坱轧钧播而乃饕餮盘飧理固甚明
卷一 第 10a 页 WYG0709-0543a.png

从违致取短舍长当汗反下去生已远之死固当所
掷枯节朽根何异长梃利刃其次曰斋圣又次曰乐
神昼夜留连男女混杂冥顽之童附而为鬼鬼固不
灵腥臊之巫降而为神神亦可耻妄言祸福以绐昏
愚牲十馀不供一夕之需香数套仅充一爇之用其
他诱取胁取不使闻知见知固有妇欺其夫子隐其
父厥费无艺岂实有馀或典质而一缕无馀或假贷
卷一 第 10b 页 WYG0709-0543b.png

甚于盗又病者欲疗而禁其服饵老者须肉而绝其
肥甘投以符水不问證之阴阳䀨以鼓乐不恤体之
烦躁使生者不得尽其力死者无所伸其冤揆以刑
书合坐故杀甚至奸欲逞而杜其来往之亲戚言不
验而委其祸祟于先亡使和顺之俗变为乖离孝思
之心更为怨詈则诬蔑天理坏乱人伦其恶之盈非
赦所及顾无士师之权以执其罪无先圣之道以正
卷一 第 11a 页 WYG0709-0543c.png

废言庶刷神羞不累其聪明事为敢瘳民瘼同底于
寿富康宁(文集/)
鬼神
北溪陈先生曰鬼神一节说话甚长当以圣经
说鬼神本意作一项论又以古人祭祀作一项
论又以后世淫祀作一项论又以后世妖怪作
一项论旨哉斯言苟不先述古人所谓鬼神祭
卷一 第 11b 页 WYG0709-0543d.png

则又何以寤世俗之疑耶应芳今录此四项而
此篇者先论鬼神之本意
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礼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
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
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
卷一 第 12a 页 WYG0709-0544a.png

也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
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
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史嚚曰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
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传/)
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遗书/)
卷一 第 12b 页 WYG0709-0544b.png

邵子曰鬼神无形而有用其情状可得而知也于用则
可见之矣若人之耳目鼻口手足草木之枝叶华实
颜色皆鬼神之所为也福善祸淫主之者谁耶不疾
而速不行而至任之者谁耶皆鬼神之情状也
上蔡谢氏曰动之不已其神乎滞而有迹其鬼乎往而
不息者神也摧仆归根者鬼也致生之故其鬼神致
死之故其鬼不神何也人以为神则神以为不神则
卷一 第 13a 页 WYG0709-0544c.png

人所谓神明之也
鬼神天地间之妙用祖考之精神即我之精神
朱子曰古人之心正故其神亦正后世人心不正故所
感无由而正(文集/)
有此物则有此鬼神盖莫非阴阳之所为也
李氏问朱子曰伊川谓鬼神者造化之迹如何曰若论
正理则树上忽然生花空中忽然有雷电风雨此乃
卷一 第 13b 页 WYG0709-0544d.png

不知此亦造化之迹但不是正理故以为怪(语录/)
程子谓伯有为厉事别是一理朱子曰谓非死生之常
理也
南轩张先生曰鬼神之说合而言之来而不测谓之神
往而不返谓之鬼分而言之天地山川风雷之属凡
气可接者皆曰神祖考祀享于庙曰鬼就人物而言
之聚而生为神散而死为鬼又就一身上言之魂气
卷一 第 14a 页 WYG0709-0545a.png

蔽之莫非造化之迹而语其德则诚而已昔者季路
盖尝问事鬼神之说矣夫子之所以告之者将使之
致知力行而自得之故示其理而不详语也至于后
世异说炽行诪张为幻莫可致诘流俗眩于怪诞怵
于恐畏胥靡而从之圣学不明虽袭儒衣冠号为英
才敏识亦往往习熟崇尚而不以为异至于其说之
穷则曰焉知天地间无有是事委诸茫昩而已耳信
卷一 第 14b 页 WYG0709-0545b.png

虚而所谓交于幽明者皆失其理礼坏而乐废人心
不正浮伪日滋其间所谓因其说而为善者人亦莫
匪私利之流乱德害教孰此为甚故本朝河南二程
子横渠张子与学者反复讲论而不置夫岂好辩哉
盖亦有所不得已也若夫程子发明感通之妙张子
推聚散之蕴所以示世者深矣学者诚能致知以穷
其理则不为众说所咻克己以去其私则不为血气
卷一 第 15a 页 WYG0709-0545c.png

定见而不乱然后昔人事鬼神之精意可得而求德
可立而经可正也不然辨之不明守之不固眩于外
而怵于内一理之蔽则为一事之碍一念之差则为
一物之诱闻见虽多亦鲜不为异说所溺矣
祭祀
应芳生长吴楚间每见邑里之人岁时烝尝皆
菲然食饮而已至于山川鬼神妄意徼福动辄
卷一 第 15b 页 WYG0709-0545d.png

祭其亦不思之甚矣夫礼莫大于分今以一夫
之微而欲僭王侯公卿之祭其越分踰礼为何
如哉若是者不获戾于鬼神幸也况求福乎故
愚采辑前言独详于上下之分祭各不同以破
不知者之惑若夫笾豆之事则不尽录
礼记曰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士祭
其先
卷一 第 16a 页 WYG0709-0546a.png

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
祀之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
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
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天子之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
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
卷一 第 16b 页 WYG0709-0546b.png

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
食珍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
汉书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五
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而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
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士庶人祭祖考而已各
有典礼而淫祀有禁
卷一 第 17a 页 WYG0709-0546c.png

(遗书/)
朱子曰古人祭山川只是设坛位以祭之祭时便有祭
了便无故不至亵渎后世却先立个庙貌所以反致
惑乱人心侥求非望无所不至(语录/)
叶氏问祭礼古今事体不同行之多窒碍如何朱子曰
有何难行但以诚敬为主其他仪则随家丰约如一
羹一饭皆可自尽其诚
卷一 第 17b 页 WYG0709-0546d.png

先生曰这若无人祭只得为他祭
北溪陈先生曰古人祭祀各随其分之所至天子中天
地而立为天地民物之主故可以祭天地诸侯为一
国之主故可以祭一国之社稷山川如春秋时楚庄
王不敢祭河以非楚之望缘是时理义尚明故也如
士人只得祭其祖先自祖先之外皆不相干涉无可
祭之理然支子不当祭其祖而祭其父伯叔父自有
卷一 第 18a 页 WYG0709-0547a.png

淫祀
淫祀之说经有明训国有常宪愚俗惑之未足
为怪至学士大夫亦从而惑之斯可怪矣余自
先人殁即以所事神影火之以其非义故也天
历中大疫由母氏以及同产皆遘疟务求医药
不事祈祷既而病者俱瘥予则无恙时邻里崇
淫祀者适多毙于疫或以是颇叹异之观此亦
卷一 第 18b 页 WYG0709-0547b.png

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
礼记曰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宁武子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左氏/传)
楚昭王病于军中卜河为祟大夫祷河昭王曰自吾先
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
闻之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史记/)
狄仁杰为江南巡抚使吴楚多淫祠仁杰毁七百馀所
卷一 第 19a 页 WYG0709-0547c.png

王嗣宗为节度使性刚正尝卧病家人私爇楮币以祈
福嗣宗大呼而止之曰神苟有知岂枉法而受贿耶
邵康节与富韩公在洛每日晴必同行韩公过佛寺神
祠必鞠躬致敬康节笑曰无乃为佞乎韩公亦笑自
是不为也(道山/清话)
程子曰除神祠然后人为善(遗书/)
谢上蔡尝言祖考精神便只是自家精神故子孙能尽
卷一 第 19b 页 WYG0709-0547d.png

格今人于祖宗正合著实处都却卤莽只管外面祭
他鬼神不知他鬼神与己无干涉虽极其诚敬备其
牲牢若是正神不歆非类若是淫邪窃食而已必无
降福之理
胡氏曰古者祭必用币所以交神犹人之相见有贽以
为礼非利之也后世淫祀既众于是废币帛而用楮
钱是以贿交于神也使神而果神也夫岂可贿使其
卷一 第 20a 页 WYG0709-0548a.png

晦庵先生曰纸钱起于玄宗时王玙盖古人用玉币后
来易以钱至玄宗惑于王玙之术而鬼神事繁无许
多钱来埋得故玙作纸钱易之(语录/)
非其鬼而祭之如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
祀士庶人祭其先上得以兼乎下下不得以兼乎上
士庶人而祭五祀大夫而祭山川诸侯而祭天地皆
所谓非其鬼也
卷一 第 20b 页 WYG0709-0548b.png

老子既是人鬼又乃居昊天上帝之上朝廷更不正
其位次又如真武本玄武避圣祖讳改玄为真玄龟
也武蛇也此本虚危星形似之故因而名北方玄武
七宿东方则角亢心尾象龙故曰苍龙西方奎娄状
如虎故曰白虎南方张翼状如鸟故曰朱鸟今乃以
玄武为真圣而作真龟蛇于下已无义理又增天蓬
天猷及翊圣真君作四圣殊无义理
卷一 第 21a 页 WYG0709-0548c.png

土地祠依城隈令毁之曰此祠不经甚矣况自有城
隍在问既有社莫不须城隍否曰城隍亦为赘也然
载在祀典今州郡惟社稷最正又曰今州县祭社却
是要之祀岳当筑一大坛于山下望山而祭今立殿
宇已为不经塑为人像又配之以夫妇其亵渎甚矣
北溪陈先生曰大凡不当祭而祭皆曰淫祀淫祀无福
由脉络不相关之故后世祭祀只缘佛老来都乱了
卷一 第 21b 页 WYG0709-0548d.png

神与中国人何相关假如忠臣义士配享元勋若是
已不当祭皆与我无相干涉自圣学不明鬼神情状
都不晓如画星辰都画个人以星君目之如太山曰
天齐仁圣帝在唐封天齐王至本朝以东方主生加
仁圣二字封帝帝只上帝而已安有一个山而谓之
帝今立庙俨然人形貌垂旒端冕衣裳而坐又立后
殿于其后不知又是何山可以当其配而为夫妇耶
卷一 第 22a 页 WYG0709-0549a.png

方地脉全不相干涉而所在州县皆立东岳行祠亦
失于讲明之故(字义/)
南岳庙向者回禄刘太尉欲再造问于五峰先生先生
答以天道人事本一理在三公与皇天上帝并为帝
则天道乱矣大君有二则人道乱矣而世俗为貌像
为立配为置男女屋而居之亵渎神祀之甚
古人宗法子孙于祖先亦是的派方承祭祀在旁支不
卷一 第 22b 页 WYG0709-0549b.png

家家事佛事神是多少淫祀孔子谓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今人之谄欲以求福不知何福之有
妖怪
孔子不语怪今应芳于妖怪之事乃力言之何
也诚以俚俗相煽邪风盛行不得不辨知此或
可少祛其惑矣
郑厉公问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燄以
卷一 第 23a 页 WYG0709-0549c.png

故有妖(左氏/传)
荀子曰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
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
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
而政险则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坠木之鸣是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畏之
卷一 第 23b 页 WYG0709-0549d.png

史记曰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莫大拱帝大戊惧问
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
脩德大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
或问赵世多神何也扬子曰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
曼云(法言/)
亳州有浮屠诡言水可愈疾号曰圣水饮者不得近荤
血人率多死李德裕严勒人逻捕绝之且言昔吴有
卷一 第 24a 页 WYG0709-0550a.png

其妄源上从之(唐书/)
蔡州妖尼于惠普妄托佛法言人祸福士大夫多称神
尼欧阳文忠公自少力排佛氏故独以为妖尼尝有
名公于广坐中称尼灵异云尝有牵二牛过尼前者
指示人曰二牛前世皆人也前者是一官人后者是
一医人官人尝失入人罪医药误杀人故皆罚为牛
因各呼其前世姓名二牛皆应一坐闻之皆叹其异
卷一 第 24b 页 WYG0709-0550b.png

牛安能记前世姓名又能晓人言而应乎且人为万
物之灵其尤者为聪明圣智皆不能自知其前世而
有罪被谪之牛乃能自知乎坐人皆服(明善/录)
谨按汝南鲖阳有于田得麇者其主未往取也商车十
馀乘经泽中望见此麇著绳因持去念其不事而得
持一鲍鱼置其处有顷其主往不见所得麇反见鲍
鱼泽中非人道路怪之以为神转相告语治病求福
卷一 第 25a 页 WYG0709-0550c.png

皆来祷祀号鲍鱼神其后数年鲍鱼主来曰此我鱼
也当有何神上堂取之庙从此坏传曰物之所聚斯
有神言人共奖成之耳(风俗/通论)
王沂公作郡时讹言有怪物夜飞下食小儿者远近相
恐未昏则揵户灭烛匿童稚以黄纸薰炷置门用为
厌胜公闻之戒徼巡之吏悉令屏去有为先倡者捕
而重笞逐出于境民情遂安妖讹乃止(言行/录)
卷一 第 25b 页 WYG0709-0550d.png

女郡县譊譊至莫无行人公召犀浦知县谓曰近讹
言惑众汝归县访市肆中如有人敢大言其事但立
證解来明日果得之送上州公戮于市即日帖然市
肆如故(明善/录)
祥符中天庆观有蛇妖极怪异郡刺史两至其庭而朝
焉人以为龙举州人罔不骏奔于门以觐恭庄肃祗
无敢怠者孔公道辅时佐幕在是邦亦随郡刺史于
卷一 第 26a 页 WYG0709-0551a.png

惑吾民乱吾俗者杀无赦以手版击其首遂毙于前
蛇无异焉(击蛇/录)
程明道先生为上元令茅山有龙如蜥蜴而五色祥符
中中使取二龙奏云一龙于半途飞去土人严奉以
为神物明道捕而脯之使人不惑(遗书/)
先生在鄠有僧舍岁传石佛放光男女聚观昼夜杂处
为政者畏其神莫敢禁先生始至诘其僧曰吾闻石
卷一 第 26b 页 WYG0709-0551b.png

能往当取其首就观之自是不复有光
伊川先生在官廨有报曰鬼使扇先生曰他热故耳又
报曰鬼打鼓曰以槌与之其怪自灭
张南轩先生帅静江资庆寺有古佛袈裟每岁七月十
五日为晒袈裟会乡民毕集男女杂沓舍衣施钱以
千万计因之以成喧乱先生命一都监追取袈裟十
馀件试以其一焚之曰古佛灵火必当异悉焚之先
卷一 第 27a 页 WYG0709-0551c.png

卷一 第 27b 页 WYG0709-0551d.png

辨惑编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