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680b 页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科注卷之二
古盐匡庵青莲苾刍灵乘父辑

【△大章第二明所化机通论则六道别明惟三涂
的指在地狱即是身口意三具造上品十恶以招
地狱苦耳文分为三初示业缘差别二示业感差
别三示业报差别如次对惑业苦三道为所化之
机也今初品题。】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二品文二初圣母启问。】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
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

【圣母因闻众生各各差别。故如来分身度脱。复闻
地藏云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故承机发问。然
圣母首问者。以如来升天宫。端为圣母。况我佛之
母。是应居先也。梵语阿离野。此翻圣者。事无不通
谓之圣。孔子对鲁哀公云。所谓圣人者。智通大道。
应变不穷。测物之情性者也。今地藏以不思议方
便。应变无方。故称圣者。阎浮众生下正申疑词。一
卷二 第 680c 页 X21-0680.png
切众生随自业转。有上中下差别不同。占察经地
藏菩萨云。所观三世果报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
九种。须者自检。
△二地藏敬答二初通示诸界业
缘。】

「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
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
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夫主宾酬唱。如砧磓相扣。今之答问不合何也。此
因圣母问词。意不相到。盖世界无边。国土无量。众
生无尽。业果无涯。今秖问阎浮众生业报差别。无
乃太局乎。首答千万世界。意可知矣。有地狱如娑
婆等。无地狱如极乐等。阿閦佛国虽有女人。无邪
欲想。极乐国土及八阳神咒经.八吉祥经.八佛名
号经。各各东方八佛。皆无女人。国中无女人。最为
清净。智论云。菩萨观欲种种不净。于诸衰中。女衰
最重。火刀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犹可暂近。女
人悭妒瞋谄妖秽斗诤贪嫉不可亲近故也。有佛
法.无佛法者。大论。问。何以贵有佛世界。贱无佛国
土。答。佛是庄严世界主。若诸佛不出世。则无三乘
涅槃之道。若世有佛。众生得出三界牢狱。众生知
有罪福。受三归.五戒.八斋。及出家五众等种种善
法。若无佛之国。乃至天人不能修善故也。乃至声
闻等超略之词。准悲华经。或有世界。纯诸菩萨。无
声闻.缘觉之名。或有声闻.辟支佛乘。或有无佛.菩
卷二 第 681a 页 X21-0681.png
萨.声闻.缘觉。或五浊弊恶。或清净微妙。或卑陋不
净。或严净妙好。或寿命无量。或寿命短促。种种不
同。故言乃至等。故知圣母之问。大有不尽者也。

二的示阎浮恶趣二初圣母重白。】

「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

【且者。粗略不竟之词。谓我非不欲闻诸国土事。我
今既闻阎浮众生罪报。且问南洲所感恶趣为何
如耳。
△二地藏载答二初彼此谦恭。】

「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佛母白言。愿圣
者说。」

【愿听受者。寄圣母以厉众生也。粗说有二。一者。狱
名丛杂。苦事丝棼。若欲广明。一劫不尽。二者。说空
无相等名柔软语。说地狱等名粗语。愿说者。谓我
正愿说此等事。奚俟固谦为也。
△二答明罪报二
初地藏详示二圣母礼退初分二初总示。】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

【如文。
△二别明二初正答阎浮罪报二重问无间
狱名正答中二初别明罪报分五一不孝二亲。】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
亿劫。求出无期。」

【初举所作罪当堕。下示所感报。后仿此。首举不孝
父母。见罪之极大极重。盖以父母。犹天地也。恩重
经云。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育。故
难报。经云。左肩持父。右肩持母。经历千年。便利背
卷二 第 681b 页 X21-0681.png
上。犹不能报父母之恩。且为子尽孝。天理之常。人
伦之本。使子而不孝。则父母不复望于子。夷狄禽
兽之不若。安可言人乎。故正法念经云。有四种恩
甚为难报。一母.二父.二如来.四说法师。若有供养
此四种人。得无量福。现在为人赞叹。未来能得菩
提。今既不能供养报恩。巳失子职。况敢行大逆。以
至杀害乎。噫嘻。父母何人也。杀害何名也。夫杀者
诛也。有罪而戮死。法所在也。害者伤也。有怨有必
报。情不堪也。今父母何罪.何怨。而至杀害乎。未生
怨经。阿阇世王将欲害父。王曰。汝每有疾。吾为焦
心。欲以身命。救危代汝。亲之仁恩。唯天为上。汝怀
何心。忍为逆恶。夫杀亲者。死入泰山。故经云。不孝
之罪。众罪之上。自应堕无间狱中。受苦千万亿劫。
求出无期也。
△二不敬三宝。】

「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
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出佛身血。如提婆达多推山压佛。金刚力士(即耆阇山
神名埤罗)。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火
车来迎。生入地狱。若世人焚烧经像。拟同此罪。毁
谤三宝。由无信故。十轮经四云。有刹帝利.旃荼罗
王.宰官.居士.长者.沙门.婆罗门等。随恶友行。善根
微少。谄曲愚痴。怀聪明慢。于三宝所无淳净心。不
见不畏后世恶果。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缘觉
及大乘法毁咨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
卷二 第 681c 页 X21-0681.png
颂。如是等人。名为谤毁佛正法者。挑坏无量众生
法眼。是人不久便当肢体废缺。结舌不言。受诸苦
毒。痛切难忍。命终定生无间大狱。不敬尊经者。如
事佛吉凶经云。有人事佛。不敬佛经。持著弊箧衣
服不净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
上。无有座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阿难请
戒律论云。僧尼白衣等读经律论行语。手执翻卷
者。依忉利天岁数。犯重突吉罗。傍报二亿岁堕 
鹿中。恒被摺脊。苦痛难忍。无记戏言捉经律论。亦
招前报。或安经像房堂檐前者。依忉利天岁数。八
百岁犯重突吉罗。傍报二亿岁。堕猪狗中。若得人
身。一亿岁作客栖屑。不得自在。故云亦当堕于无
间地狱等。
△三侵损淫污。】

「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点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
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
无期。」

【常住者。梵语僧祇。此云四方僧物。律钞明四种常
住。一.常住常住(谓众僧寺舍树木田园仆畜等。体局当处。不通馀界。但得受用。不通
分卖。故重言常住)。二.十方常住(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十方。唯局本处)。此二名
僧祇物。三.现前现前(得施之物。唯施此处现前僧)。四.十方现前
(亡五众物。未羯磨。从十方僧得罪。巳羯磨。望现前僧得罪)。此二名现前僧物。十
轮经云。若有四方僧物。资生杂物等。持戒破戒。如
是人等。悉不与之。命终巳后。皆堕阿鼻地狱。点污
僧尼。点与玷同。小黑也。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
卷二 第 682a 页 X21-0682.png
乃佛姨母之裔。贪欲之人。不知罪福。强行点污。千
佛出世。不通忏悔。梵名僧伽蓝。译为众园。僧史略
云。为众人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植道芽圣
果也。四分云。云何于清净法中。行不净耶。身坏命
终。堕三恶道。饿鬼报应经。一鬼问目连言。我常男
根疮烂。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于塔庙处行淫。
今受华报。果在地狱。观此。恶可纵恣乎。或杀害者。
或因淫欲致杀身害命。或贪淫欲。杀害生灵。如唐
洛州景德寺比丘尼任五娘。死后。其妹每听灵座
有呻吟声。因问之。灵曰。我在世。在房非为。好食肉。
杀害众生。又将活鱼作鲙。被杀众生索命。受刀剑
地狱。身上有折刀七枚。痛入骨髓。望妹将我生前
户资变卖。求净土寺宝献大师写金刚经七卷。对
佛忏悔。妹依嘱卖物写经。一卷抽去一刀。经圆抽
尽。生灵各出善道。五娘亦离地狱。观此可因淫欲
而杀害乎。下示报(云云)
△四破戒诳人。】

「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
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
亿劫。求出无期。」

【沙门。准瑜伽论有四。一.胜道沙门。即佛等。二.说道
沙门。谓说正法者。三.活道沙门。谓修诸善品者。四.
污道沙门。谓诸邪行者。伪者。诡诈也。外现修行之
状。内藏瑕秽之情。即污道也。下四句释何以谓伪。
以破用常住物等故也。此是律仪戒。大论云。是律
卷二 第 682b 页 X21-0682.png
仪戒。能令诸恶不得自在。以戒禁约之。毗尼。翻律。
律.法也。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一切出家
人之所依仗。到涅槃之初因缘。故佛告僧护比丘
云。持戒最为乐。身不受诸恼。睡眠得安隐。寤则心
欢喜。今既违背。则人天路绝。地狱门开。故云当入
无间等。然天人费氏云。南方一洲。虽多犯罪。从善
易调。佛临涅槃。亲受付嘱。并令守护。不使魔挠。若
不守护如是破戒。谁有行我之法教者。虽见毁禁。
悯而护之。见有一善。万过不咎。事等忘瑕。不存往
失。韦将军。三十二将之中。最多弘护。多有魔子魔
女。轻弄比丘。道力微者。并为惑乱。将军悽惶奔赴。
应机剪除。以修童真行。护正法故。
△五偷常住物。】

「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
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偷.窃。皆盗也(从㳄古涎字。从皿取鼠垂㳄皿上之意)。谓不与取。灼然
不与取名劫。潜盗不与取名盗。物者资生之什物。
凡生天地间。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今夫财物。僧
之使用者。谷米饮食。僧之活命者。衣服。僧之遮体
者。或灼然劫取。或潜行盗取。其罪重矣。观佛三昧
经云。盗僧鬘物者。过杀八万四千父母。华聚菩萨
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盖以
随盗一物。即望十方凡圣。随境无边。还结无边等
罪。微细尚可知数。此罪不可测量。故偏重也。下示
报。如济龙品。诸龙自念过业。于佛法中。或为俗人。
卷二 第 682c 页 X21-0682.png
或复听法来往因缘。所有信心舍施种种华果饮
食。共诸比丘依次而食。及啖四方众僧华果饮食
等。彼业因缘。于地狱中。经无量劫。猛火烧煮。饮洋
铜。吞铁丸。从地狱出。堕畜生饿鬼。恶业未尽。生此
龙中。常受苦恼。佛告诸龙。此之恶业。与盗佛物。等
无差别。乌呼。今之狂澜。淊淊尤甚。其谁能砥柱乎。

△二结显堕苦。】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
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

【上来五种业。总是十恶上品。故地持经广明十恶
之业。必堕地狱.饿鬼.畜生。得生人中。各有二种馀
业之报。一一恶。各明五报(云云)。故地藏菩萨答圣
母言。若阎浮提众生。作上来如是等罪者。皆当堕
无间狱。千万劫中。求暂停酸楚之苦。即一念极促
之时。胡可得乎。大论引佛言。我世世曾作小虫恶
人。渐渐集诸善本。得大智慧。今自致作佛。神力无
量。最上最大。一切众生。亦可得尔。云何空受勤苦。
而堕小处。自应努力勤修。各求出离也。
△二重问
无间狱名二初圣母问。】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

【由上文多番说当堕无间地狱。不审无间之名取
何义而立耶。
△二地藏释二初总示诸狱。】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
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号
卷二 第 683a 页 X21-0683.png
亦别。」

【诸有。通谓凡诸所有。然的指二十五有。因果不忘
也。法句经云。所作善恶。皆有因果。经久不忘。二十
五有颂。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
想五那含。故下云。不问男子女人。乃至罪行。业感
悉同受之。故二十五有。凡所造罪。即有地狱。皆在
铁围山内。馀如前。
△二别明无间三初正明业报
二重示业感三广说不尽初中二初正明二结示
初又二初示狱城出名。】

「无间狱者。其狱地周匝八万馀里。其城纯铁。高一万
里。城上火聚。小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
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

【准问地狱经。阎罗王城之四面。列诸地狱。人命终
时。巳舍死阴。未及生阴。乘中阴身。入泥犁城(梁言寄条
城。又言闭城)。未受罪之间。共聚是处。巧风所吹。随业轻
重受大小身。臭风所吹。成就罪人粗丑之形。香风
所吹。成就福人微细之体。准此。在城受苦者。皆粗
丑之形。生人天者。并微细之体。诸狱相连。即等活
等七大狱。及第八无间。名八热地狱。各有眷属等
狱。互相连贯也。独有一狱。正示无间。故俱舍论云。
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馀七大捺落迦。受苦非
恒。故名无间。故以独有一狱点示之。
△二明狱相
显报二初示相二显报示相中二初示二结初又
二初狱火相。】
卷二 第 683b 页 X21-0683.png

「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为。上火
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
而走。」

【铁名黑金。性刚而冷。表恶人残忍。性刚而心冷。故
感报处。悉以铁为。火上下者。起世经云。以不善报
故。东方有大火聚出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各各
如是。从东壁出大火𦦨。直射西壁。到巳而住。西壁
出火。射北壁。北壁出火。射南壁。从下于上。自上于
下。纵横相接。上下交射。故彻下彻上也。铁蛇.铁狗。
观佛三昧海云。铁城二隔间。有八万四千铁蟒大
蛇。吐毒火中。身满城内。其蛇哮吼。如天震雷。雨大
铁丸。四角有四大铜狗。广长四十由旬。眼如掣电。
牙如剑树。齿如刀山。舌如铁刺。一切身毛皆然猛
火。其烟臭恶。既吐毒火。复争驰相逐于狱墙之上。
东西急走。使诸罪人畏避无所。
△二狱床相。】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
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

【如下铁床二结。】

「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十轮经云。有五逆罪。为最极恶。故心杀父.母.杀阿
罗汉.破坏声闻和合僧事.乃至恶心出佛身血。是
名五逆。复有四种大罪。同于四逆。犯根本罪。杀辟
支佛。是名杀生犯根本罪。淫阿罗汉比丘尼。是名
邪淫犯根本罪。若人舍财与佛法僧。主掌此物而
卷二 第 683c 页 X21-0683.png
辄用之。是名盗犯根本罪。若人倒见。破坏比丘僧。
是名破僧犯根本罪。其人既犯逆罪。又犯根本罪。
譬如铁丸。虽掷空中。终不暂住。速疾投地。如是五
逆。犯四重禁。及二种众生。毁坏正法。诽谤贤圣。如
是等十一种人。犯一一罪者。身坏命终。皆堕无间
狱中。岂非众业所感。而获报如是耶。
△二显报三
初标。】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

【长阿含云。其中罪人。举目所见。但见恶色。耳闻恶
声。鼻闻臭气。舌尝恶味。身触苦痛。意念恶法。弹指
之顷。无不苦时。名无间地狱。故罪人到彼。无不备
婴众苦也。
△二释二初夜叉恶鬼报苦。】

「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
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
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

【夜叉即鬼。复言恶鬼者。盖比夜叉。恶尤甚焉。泥犁
经名兽鬼。五苦章句名阿旁。牛头人手。两脚牛蹄。
力壮排山。持钢铁叉。观佛三昧经云。狱卒八头六
十四角。角头火然。化成刀轮。在火焰间。满阿鼻城。
口牙等明相状之恶。铜爪等明身力之猛。然由业
力生此。法善现大德云。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
见他苦生悦。死作琰魔卒。新婆沙问。诸地狱卒。为
是有情数。为是非情数耶。答。若以铁锁系缚初生
地狱。往琰魔所者。是有情数。若以种种苦具。于地
卷二 第 684a 页 X21-0684.png
狱中害有情者。非有情数。妙乐云。有情非情。并是
共业所感。而为心变。此正楞严所谓触报招引恶
果。神识自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鎗槊。驱入
无间也。铜爪拖拽。不足以苦罪人。复以铁戟刺身。
使受极痛之苦。戟。兵器也。单枝为戈。双枝为戟。戟。
格也。旁有枝格也(两边横刃长六寸。中刃长七寸半。横刃接柄处长四寸半。并广
寸半)。今言大铁戟。则长大烧赤。非世戟可比。其所中
处。痛毒难忍。又将罪人抛掷空中。翻手接之。置于
铁床之上。准楞严。由于怨习交嫌发于衔恨。二习
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循业发现也。

△二铁鹰蛇报苦。】

「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缴罪人颈。百肢节内。
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剉斩。洋铜灌口。热铁缠身。」

【鹰。鸷鸟也。一名鹴鸠。泥犁经云。泥犁有鸟。[𠿘]如铁
生。啄人头。啖人脑。毒痛不可忍。铁蛇如前。观佛三
昧云。此由愚痴众生。毁辱布施。言施无报。劝人藏
积。向国王大臣。一切众生。说施无因。亦无果报。故
感生此狱。如冥报记。唐曹州城武人方山开。少好
游猎。所杀无数。贞观十一年。死经一宿。稣云。初死
之时。二人引上一山。登梯至顶。忽有一大白鹰。铁
为觜爪。飞来。攫左颊而去。又一黑鹰。攫右肩而去。
二人即引南行。至一城。非常崄峻。二人扣城。北门
即开。城中总是猛火。门侧有数个毒蛇。皆长十馀
丈。头大如五斗块。口中吐火射人。山开恐惧。唯叩
卷二 第 684b 页 X21-0684.png
头念佛。门即自闭。乃见官人欲遣受罪。侍者谏曰。
未合即死。但恐一入此城。不可得出。未若且放。令
修功德。官人放之。须臾即稣。爪迹极深。终身不灭。
后舍妻子出家。以宅为佛院。恒以读诵为业。然鹰
蛇啖缴。婴苦剧矣。下更众苦竞集。逼切奚堪。肢节
悉下长钉者。长阿含云。铁钉地狱。狱卒扑之。偃热
铁上。舒卷其身。以钉钉手足。周遍身体。尽五百钉。
苦毒号吟。犹不复死。拔舌耕犁。如后。抽肠剉斩。此
是抽肠拔肺地狱。所谓长叉拄肋。肝心碓捣。裂胆
抽肠。屠身脍肉。剉之斩之。形如齑粉。此皆妄语所
致。及馀恶业所感。洋铜灌口。如下。热铁缠身。即铁
鎞地狱。烧热铁鎞。表里洞彻。缠裹其身。内灌洋铜。
外裹热铁。馀业未尽。犹不死耳。
△三结二初生死
万千。】

「万死千生。业感如是。」

【罪人在地狱中。或被恶鬼烧煮斩斫而死。或罪人
手生铁爪相掴肉堕而死。或狱卒唱生。或冷风吹
活。如是生死千万靡穷。故起世经云。若人身口意
选业。作巳入于恶道中。经历无数千亿岁。死巳须
臾还复活。怨雠各各相报对。由此众生更相杀。然
其中受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经劫数等。其最
重处。一日一夜。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作上品
五逆十恶者。感此道身。
△二苦报亿劫。】

「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
卷二 第 684c 页 X21-0684.png
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

【动与静对。心体本静。人自动之。起信云。不知真如
法一故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此业相初动。渐
至起惑。造业受报。字书云。力重为动。凡夫业力甚
深。故动成地狱亿劫之寿。起世经云。佛言。如憍萨
罗国斛量胡麻。满二十斛。高盛不槩。有一丈夫。满
百年巳。取一胡麻。如是次第满百年巳。复取一粒。
掷著馀处。掷满二十斛胡麻尽巳。我说其寿犹未
毕尽。如是二十额浮陀寿。为一泥罗浮陀寿。乃至
二十波头摩寿。为一中劫。此界下。释疑。谓地狱既
在阎浮洲下。劫火坏初禅时。地狱先坏。罪人又藏
何处。释曰。火灾起时。罪业未满者。寄他界受之。又
疑。它界亦有火起。不审又置何处。又释。傥它界以
次而坏。又转寄它方不坏狱中。又所寄处火灾又
起。更何所寄。复释。傥它方火灾亦起。仍前展转寄
不坏处。复覆难云。若此方世界既成。所寄罪人还
来此间不耶。更释。此界既成。自然还来大狱受苦。
此据罪未毕者说。若长阿含云。火灾起时。从他狱
死。皆生人中。修第二禅。从人中死。皆生光音天。水
风二灾亦然。此据罪巳毕者说。故大品云。是人毁
咨三世诸佛一切智。起破法业因缘故。集无量百
千万亿岁。堕大地狱中。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
若火劫起时。至他方大地狱中。如是遍十方狱。乃
至还来是间大地狱中。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
卷二 第 685a 页 X21-0685.png
故言动经亿劫。即欲求出。恐恩赦之无期也。
△二
结示。】

「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如是二字。情词惨淡。所以结指者。冀人及早畏而
修善也。
△二重示业感二初标举。】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

【五无间业。如前。无间八热狱之最下者。依萨婆多
部。有八大地狱。一等活。二黑绳。三众合。四叫唤。五
大叫唤。六热。七众热。八名无择。亦名无间。一投苦
火。永无乐间。既苦无间。何所可择。此八地狱。在阎
浮洲下。重累而住。依三法度论。前二有主治。次三
少主治。后三无主治。新婆沙问。何故最下大者名
无间耶。答。彼处恒受苦受。无喜乐间。故名无间。问。
馀地狱中岂有歌舞饮食受喜乐异熟间耶。答。馀
地狱中。虽无异气喜乐。而有等流喜乐。如等活地
狱中。有时凉风所吹。血肉还生。有时唱言等活。歘
然还活。如是血肉生时。及还活时。暂喜乐间苦受。
故不名无间也。
△二徵释二初徵。】

「何等为五。」

【△二释分五一时无间。】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受苦皆遍。间无暂乐。动转不得。缠缚甚严。东西交
过。上下通彻。如是经无量劫。名时无间也。
△二形
无间。】
卷二 第 685b 页 X21-0685.png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观佛三昧经云。复有众生。犯四重禁。虚食信施。诽
谤.邪见。不识因果。断学般若。毁十方佛。偷僧祇物。
淫泆无道。逼掠净戒尼。姊妹亲戚。造众恶事。此人
罪报。经八万四千大劫。复入东方十八隔中。如前
受苦。南西北方。亦复如是。身满阿鼻狱。四肢复满
十八隔中。地狱不大。此身不小。准正法念。其身长
大五百由旬。造四逆人四百由旬。乃至造一逆人
一百由旬。一人既尔。多人亦然。各见身形。无间断
处。名形无间也。
△三苦无间。】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
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
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它。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
无间。」

【此言苦具无物不备。故泥犁翻苦具。楞严云。诈习
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
棒诸事。鹰蛇狼犬。铁驴铁马。此由触报招引。如前
如后。碓磨锯凿。此由枉习瞋习所感。碓。即捣碓地
狱。立世阿毗昙云。是时狱卒谓其伴言。我今共汝。
一弹指顷。舂捣罪人。即捉诸罪人。内热铁艚中。以
热铁杵捣碎其身。一弹指顷。当人中五百年寿。磨
锯剉斫。俱如后。罪业报应经信相菩萨白佛言。今
有受罪众生。为诸狱卒剉斫斩身。从头至足。乃至
其顶。斩之巳讫。巧风吹活。而复斩之。何罪所致。佛
卷二 第 685c 页 X21-0685.png
言。以前世时。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儿魁脍。斩
截众生。故获斯罪。镬汤。如后。铁网。狱中有七重铁
网。罗覆其上。狱卒取热铁网缠络其身。烧热焦烂
铁绳。长阿含云。狱卒捉彼罪人。扑热铁上。以热铁
绳拼之使直。以热铁斧。逐绳道斫罪人作百千段。
复以铁绳。拼锯锯之。复县热铁绳。交横无数。驱迫
罪人。使行绳间。恶风暴起。吹诸铁绳。历络其身。烧
皮彻肉。焦骨沸髓。生革络首。长阿含云。狱卒捉罪
人。剥取其皮。缠罪人身。著火车上。轮碾热地。周回
往反。身体碎烂。皮肉堕落。既以生革络首。复以铁
汁浇身。使令疾驰。饥吞铁丸等者。准起世经云。从
五叉小地狱出。诣向饥饿地狱中。守狱者即问。汝
等何欲。答言。我等饥饿。守狱者即便取地狱众生。
扑著炽然热铁地上。令其仰卧。便以铁钳开张其
口。用热铁丸。掷著口中。唇口应时烧然。次第烧舌
烧腭。乃至经过小肠。向下而出。其丸尚赤。从饥饿
地狱出。诣向焦渴地狱中。守狱者问言。汝等今何
所须。答言。我今甚渴。即取扑著热铁地上。在猛焰
中。仰而卧之。便取铁钳。开张其口。融赤铜汁。灌其
口中。唇口即便焦烂。乃至烧肠烧胃。直破小肠。向
下而出。由往昔所造若人非人身中一切恶业。于
狱中次第而受。毒痛不可忍。泥犁中如是勤苦。经
那由他劫。略无丝毫乐间。名苦无间也。
△四果无
间。】
卷二 第 686a 页 X21-0686.png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
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老者。年高而衰也。七十曰老。制字根于爱亲。故从
孝。转注以匕(古化字)。既忧其衰。又忧其且死。爱日之
诚。能自巳乎。幼。少而又少也。血气未充。故从力[△/△]
(于尧切。小也。从两△。小而又小)为意。人生十年曰幼。正父母爱怜
时也。贵。尊而位高也。贱。贵之反也。俱从贝者。人所
共宝也。贵从中。又从一。在中间。如人负荷形。持中
而负贝。人所共尊。故贵而高也。若持戈争贝。人所
共憎。故贱而下矣。龙鬼神本属四趣。堕狱无怪。天
亦堕者何。大论云。非有想非无想天中。死堕阿鼻
地狱中。正法念经云。帝释复观业果于殿中。叫唤
大地狱。十八隔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业。堕此地
狱。具受众苦。故不间乎天也。成论问。生天者。离恶
积善。何故报尽。即入三涂。答。凡夫无始巳来。恶业
无穷。一日贪瞋。尚受千形。况恶既多。暂休结生。报
福既尽。昔业时熟。还堕三涂。何所致惑。涅槃云。虽
复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之后。还
堕三恶道中。既果报不间。名果无间也。
△五命无
间。】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
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
连绵。故称无间。」

【观佛三昧经云。地狱一日一夜受罪。如阎浮提六
卷二 第 686b 页 X21-0686.png
十小劫。如是一大劫。此等罪人经八万四千大劫。
长阿含经云。久受苦巳。从无间出。乃至寒冰地狱。
尔乃命终。为重罪行。生恶趣业。故堕无间地狱受
苦。不可称计。准楞严。由思报招引恶果结触。则为
一日中万死万生。于一切时。无有须臾暂受安乐
如弹指顷。故云一念暂住不得。业尽受生者。乃远
约之辞。准铁城泥犁经。从第一泥犁出。乃至展转
入第八泥犁。复从第八反入第七。乃至第一阿鼻
摩泥犁来。遥见铁城。皆欢喜大呼万岁。阎罗即呼
罪人。前若非怨。今汝去。当复为人。作子当孝顺。当
事长年。当畏帝王禁戒。当承事沙门道人。端心端
口端身。得阿罗汉者。诸泥犁道。皆为闭塞。于是从
泥犁出。皆生善道。故言业尽受生。既从初以至业
尽。生死连绵。故名命无间也。
△三广说不尽。】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
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

【何故罪器等事一劫说之不尽。由诸罪人在生恶
心遍布。昼夜相续。致堕地狱。循业发现。自然罪器
苦事多广难尽也。乌呼。人更泥犁。丑毒万端。各自
思惟。亦可为善矣。
△二圣母礼退。】

「摩耶夫人闻巳。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此经家叙圣母闻退。愁罪人受苦靡穷。忧巳力救
援未逮。合掌表自心不散。顶礼谢地藏能宣。且退
本座以潜思。犹冀后缘之载演。】
【△二示业感差别
卷二 第 686c 页 X21-0686.png
先品题。】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品题见纶贯第。阎浮树乃南洲树王。故载考之。以
备观觉。长阿含云。所以名阎浮者。下有金山。高三
十由旬。由阎浮树故。名为阎浮金树。有五大柧(音姑。
木四方为棱。八棱三棱为柧)。四面四柧。上有一柧。果大如摩伽
陀国一斛之瓮。摘其果时。汁随流出。色白如乳。味
甘如蜜。其东柧果。乾闼婆所食。其南柧者。七国人
所食。一.拘楼(此云不正叫)。二.拘罗婆(云叫唤)。三.毗提(云不正体)
四.善毗提(云贤)。五.漫陀(云善贤)。六.婆罗(云牢)。七.婆梨(云胜)。西
柧果。海虫所食。北柧果。禽兽所食。上柧果。星宿天
所食。观佛三昧云。阎浮提果。无以为譬。其形团圆。
满半由旬。婆罗门食。即得仙道。五通具足。寿命一
劫。凡夫食之。得四沙门果。三明六通。无不悉备。立
世阿毗昙云。此树生在阎浮提地北边。在泥民陀
罗河南岸。是树株本正洲中央。从树株中央取东
西角并一千由旬。生长具足。形容可爱。枝叶相覆。
久住不彫。次第相覆。高百由旬。下本洪直。都无瘤
节。五十由旬。方有枝条。树身径刺广五由旬。围十
五由旬。枝横出五十由旬。中间亘度一百由旬。周
围三百由旬。其果甘美无比。其核如世间阎浮子
大。上有鸟兽之形。根悉金沙所覆。春雨不漏。夏则
不热。冬无风寒。乾闼婆及药叉神依树而住。然秽
树之名。前巳略释。今更解之。立世云。一人乘通欲
卷二 第 687a 页 X21-0687.png
行至阎浮提树。辞佛北行。经过七山。至第七金边
山。登山顶。向北耸身远望。惟见黑暗。怖畏而返。佛
言。此黑暗色。即阎浮树(此取黑暗为秽)。又其果香气。能染
人心发颠狂(此取染污为秽)。长阿含云。何缘月有黑影。以
阎浮树影在于月中。故月有影。岂非月宫本自光
明。因树故。现黑影。秽树之名。得非取此义乎。准今
两处所释。则庶乎其不差矣。故载详出。请證诸贤。

△次品文二初地藏重述付嘱二当机王问大愿
重述中二初大士述事二如来示意初又二初述
二慰述中二初昔承佛力分化。】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
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
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

【圣母才问无间狱竟之时。而地藏复重述者。盖前
付嘱事犹未尽。而圣母即问狱报。正针线贯摄。今
更复述。俾义理错综。世尊复示性识无定。以致五
道轮转。尤见前文业感无间。义意连属。由此二品。
钩锁如环。不可杜断。故于业缘之后。业感之前。重
述以起下文也。先正述佛力分身。威即四无畏。神
即六神通。力即十力。佛十力之智内充。故对外缘
无恐。广起神通。化度众生。此是诸佛法。菩萨未得。
今亦能分身沙界。皆如来慈力所与。非巳之能。故
曰我承等。然分身救拔众生。是四摄中同事摄。由
菩萨法眼。明见众生根缘。随有同欣之者。即分形
卷二 第 687b 页 X21-0687.png
散影。普和其光。同彼事业。各使沾益。因是生亲爱
心。故能救拔业报。下反显巳力难化。如大论云。诸
菩萨修苦行事。难办难成故。欲懈怠。佛安慰言。无
得疲厌。当勤精进。行是十力。当得无量果报。故言
若非如来大慈之力。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更移互
换曰变。无而歘有名化。此是一切行禅中。无记化
化禅。能现八种变化。一.能作小。二.能作大。三.能作
轻。四.能作自在。五.能有主。六.能远到。七.能动地。八.
随意所作。亦名八自在我。此由菩萨善住和敬之
法。与一切犹如水乳。欲生物希有之心。故现大神
通力。如化人所作化事。本无有实。故大品云。一切
法皆是化。于是法中。有声闻.辟支.菩萨.诸佛法变
化。有烦恼法变化。有业因缘法变化。若不生不灭
无诳相涅槃。是法非变化。以一切平等故。今言作
变化者。依生灭随情说耳。
△二今蒙佛嘱度生。】

「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巳来六道众生。遣
令度脱。」

【今字。与无央数劫叫应。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弥勒
之姓。净名疏云。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
未可定执。准下生经云。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
曰弥勒。则阿逸多是姓。审矣。
△二慰。】

「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唯[序-予+售]速之辞。今佛不唤。何须速[序-予+售]。乃西域口辞也。

△二如来示意二初生性无定二汝既毕是下汝
卷二 第 687c 页 X21-0687.png
愿度罪初分三初法示。】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
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
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

【初句是付嘱本。解脱有二。若云得阿罗汉者。诸泥
犁道皆为闭塞。小乘解脱也。若云我皆令入无馀
涅槃而灭度之。大乘解脱也。性识下。释未脱之由。
以性识无定故。无定者。无坚住之定性。四自侵经
云。学者犹豫。心不专恒。或进或退。故使迷惑。往来
不绝。是也。恶习下。释所以。习者。熏习。占察云。众生
以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文)。由恶习熏则
造杀盗等恶业。则结三途恶果。善习熏。造施戒等
善业。则结人天善果。恶因略果。善果略因。长阿含
云。彼天眼净。见诸众生。死此生彼。从彼生此。形色
好丑。善恶诸果。尊卑贵贱。随所造业。报应因缘。皆
悉知之。此人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诽谤贤圣。信
邪倒见。身败命终。堕三恶道。此人身行善.口言善.
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
以天眼净见诸众生随所业缘。往来五道。此示由
惑造业。业是心思。身口以心为主。故经云。诸法心
为本。诸法心为胜。离心无诸法。唯心身口名。以依
心故。善恶业成。结者。惑业相资。如巾挽结。若欲解
之。必抽中心。故忠国师云。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
心成性。得本之言也。为善二句。正明无定。以善恶
卷二 第 688a 页 X21-0688.png
业皆逐境生。善心生。则种种善法生。恶心生。则种
种恶法生。故密严经云。阿赖耶识从无始世来。为
戏论熏习。诸业所系。轮回不巳。如海因风。起诸识
浪。恒生恒灭。不断不常。而诸众生。不自觉知。随于
自识。现众境界。盖由真如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
合而合。故轮转五道也。大论问。经说有五道。云何
言六道。答。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部别不
同。或言五道。于佛经回文说五。或言六道。于佛经
回文说六。今言五者。如佛说五苦章句经云。三界
五道。生死不绝。凡有五苦。一曰诸天苦。二曰人道
苦。三曰畜生苦。四曰饿鬼苦。五曰地狱苦是也。如
是五道。如汲井轮辘轳上下。故言轮转。盖善恶业
相。无能转者。于亿千万世。随逐不舍。如债主随人。
得因缘具足。便与果报。令五道中受生。驶疾于箭。
故言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者。迷惑指十
使。以十使中。五利使属见。五钝使属思。因此十使。
令人起见起思。昏迷惑乱也。障。即三障。难。即八难。
由无始时来。流转生死。不能断漏。得出世果。致令
十使烦恼。能障四真谛理。复造业障。障出世法。业
成招苦。报生八难。经尘劫而难出矣。故正法念云。
三界如轮转。业系轮不断。是故舍爱欲。离欲得涅
槃。各宜闻此而思修之矣。
△二喻显。】

「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鱼譬五道。网譬三界。长流譬业果。脱入等譬生死
卷二 第 688b 页 X21-0688.png
轮转。鱼乃水族之动物。正喻众生性识无定。群鱼
贪食。而遭密网。众生因爱。而入魔网。日明菩萨经
云。又如密网。众鱼投之。刳肠俎几。四自侵经云。身
若画瓶。内满不净。不知内外身当归尽。常以彩色
脂粉庄严。自谓端正。颜貌无双。斯等之人。罗网所
缠。莫能观身。故大论云。淫罗弥网。人皆投身。此由
业感果。以对苦谛。将是长流。将。随也。是字。指阿赖
耶识。以此识中。善恶种子。熏其现行。令造善恶业
果。连绵不断。亦如鱼随长流。去而不返。故唯识云。
如瀑流水。上下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尔。与
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续转(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与作意.触.受.想.思五
心所。恒常相应)。此由惑造业。以对集谛。光明文句。亦以水
对集。以水体润生。如集能资苦。长流者。一业若成。
罪无边际。百千万生。受报不尽也。脱入暂出。从三
涂而升出人天。又复遭网。从人天而复堕三涂。故
五苦章句云。三恶道者。是为一切众生之家。暂得
为天。暂得为人。譬如作客。作客日少。归家日多。学
者思之。勉力精进。可得脱苦。正斯谓也。
△三合明。】

「以是等辈。吾当忧念。」

【佛言。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
命难获。明人难遭。直信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
如来难值。世间有树。名优昙钵。但有实。无有华。如
来出世。乃有华耳。巳得人身。六情完具。口辩才聪。
寿命延长。遭值明人。发菩萨心。直信不还。具闻法
卷二 第 688c 页 X21-0688.png
经。遇如来世。此皆宿行履福德人。从明入明。寻如
来迹。累行不止。会于道场。无毁其根。亡失前功。一
失道意。动有劫数。故如来忧之念之。盖佛观大地
众生。犹同一子。忧其性识无定。重结善恶业果。念
其暂出人天。复遭三涂密网。故我殷勤付嘱救护
解脱也。
△二汝愿度罪。】

「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罪辈。准上文。通指五道。吾所忧念者。端为是辈。汝
既毕愿度之。吾复何忧何虑焉。问。诸天清升。精修
禅定。七众端肃。恭秉律仪。何亦名罪辈耶。答。天上
亦有诸苦。同是轻报泥犁。又人中不学解者。恒迷
道法。虽修诸善。不除邪报。故俱舍论云。在家由取
五尘。故起斗争。出家由取诸见。故起斗争。成论云。
若人持戒。取为清净。名戒取结。即谓所取以为真
实。馀皆妄语。名见取结。此二是出家人斗争根本。
又戒取是出家人缚。诸欲是在家人缚。是则戒取
等。唯是世善。招生死果。故名随苦。非真道法。愚人
多迷。妄执生罪。准此。罪辈奚辞。故知内教七众。有
执俱非。外道六师。无著皆正。若了诸法原空。一真
本寂。入平等门。游无为舍。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
死。则罪辈之名。何有于我哉。
△二当机正问誓愿
二初自在问累劫发何愿二天王问何更立誓愿
初二初以地藏各发何愿问。】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
卷二 第 689a 页 X21-0689.png
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巳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
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

【初叙名定自在王者。此大士。人中之龙。世间有爱。
皆远离之。系缚解脱。诸漏巳尽。那伽常在定。无有
不定时。于定自在。名定自在王。白佛下。正问。适闻
世尊。谓地藏菩萨毕是往愿。累劫重誓。不审于累
劫中。各发何愿。今蒙世尊于大会中。词不置口而
赞叹耶。唯愿下。请说累劫之愿。愿略举之。佛说法
有广略二门。今请略说也。
△二约众生业感发心
答二初诫听许说。】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
当为汝分别解说。」

【诫以谛听善思者。佛法洪深。愿门广大。唯信力能
受。大论云。专视听法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
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以谛听善思能
成三慧也。下许说。一切诸法。本不可说。不生不灭。
法如涅槃。今以因缘故。为分别而解说之。
△二腾
昔愿事二初正明昔愿利益二定自在王下结显
神力通经初二初述昔誓愿二示今利益述愿中
二初小国王所发愿二复于过去下光目女所发
愿初分三初述王佛劫号。】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
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
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
卷二 第 689b 页 X21-0689.png
劫。」

【初叙劫久远。尔时下。举佛名号。号古从口从丂(音考)
若加虎。音毫。虎之怒声。又大呼也。号。咷也。今古积
讹。殊难改矣。梵名萨婆若多。般舟名萨云。秦言一
切智相。以一心中得三智故。既得如实智慧成就。
则乘此来成正觉。故名一切智成就如来。应受诸
天世人最上供养。名应供。正。名诸法不动不坏。遍。
名不为一法二法。以悉知一切法无馀不尽。名正
遍知。明。谓三明。如后。行者。菩萨从初发意乃至金
刚三昧。身业口业清净随意行。名明行足。如先佛
所去处。佛亦如是去。第一上升。永不复还。名善逝。
解。即是知。知世间众生界一切种烦恼及清净。名
世间解。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为无上。以无
所断。名无上士。佛能调伏众生。善护根门。长阿含
云。善御六触。护持调伏。犹如平地。驾四马车。善调
御者。执鞭持控。使不失辙。若云调女人。则不尊重。
故名调御丈夫。佛度馀道众生少。度人天众生多。
故名天人师。一切智慧成就。知众生非众生。数常
无常等法。故名佛。具上十号。世所共尊。故名世尊。
寿命六万劫。清净国土胜应之佛寿欤。然约时数。
劫有四种。一.别劫。二.成劫。三.坏劫。四.大劫。若更舒
之。别有六劫。一.别。二.成。三.住。四.坏。五.空。六.大。若更
束之。则有三劫。一.小。二.中。三.大。从人寿十岁渐至
八万岁。经多时。八万岁又渐减至十岁。为一别劫
卷二 第 689c 页 X21-0689.png
(对总名别。即增减劫)。小即别劫。中则成坏随一。大则总成与
坏。合八十别劫为一大劫。今云六万劫。应例同极
乐佛寿长远。不当依此土三劫定判。然唯佛与佛
乃能知之耳。
△二腾昔王愿事二初叙二王友善。】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
益众生。」

【贤愚经云。若听人民。若自巳身。出家入道。功德无
量。非譬为比。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由出
家故。毕成佛道。大师明四种出家。一.形心俱不出。
二.形出心不出。三.形不出心出(观行出家)。四.形心俱出。
能见佛性。出二死家。方真出家。昔王正第四人。故
能成佛。友者。合志也。志合。则交相助益。故取上下
二又。以见协力之意。同行二句。正释友道。志同道
同也。十善。十恶之反。凡四轮王。俱以十善。化民成
俗。以十善。乃生天之本。今小王同行十善。均有普
慈之心矣。事佛吉凶经云。十恶怨家。十善厚友。安
神得道。皆从善生。有能守信。福报自然。从善至善。
非神授与。故颁宣法教。示现人民。为作福田。信者
得植。后生无忧。如是饶益黎民。不失仁王之化矣。

△二述二王发愿二初出愿本。】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

【人民。国之本也。民。众生也。天地生人之初。其外朴
野。其中真纯。人各全一混沌。开天之天。是为天民。
开而之人。凡民也巳。故曰人民。众恶。即具造十恶
卷二 第 690a 页 X21-0690.png
业。大与十善反也。事佛吉凶经云。既不烧香然灯
礼拜。恒怀狐疑.瞋恚.骂詈.恶口.嫉贤。又不六斋。杀
生趣手。不敬佛经。若疾病者。便呼巫师卜问解奏。
祠祀邪神。此从宿行恶道中来。现世罪人。死入泥
犁。被拷掠治。酷不可言。皆由积恶。其行不善故。二
王商议计校。毕竟如何广设方宜便巧之法。救此
众恶之民。不失君师之化也哉。
△二正发愿二初
一王自先成佛二一王先度众生原作二科今合
释者取文便也。】

「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馀。一王发愿。
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大论云。成就众生有二种。有先自成功德。然后度
众生者。有先成就众生。后自成功德者。正二王发
愿之旨。以成佛乃度生根本。能广化道。故愿成佛。
故经言。一人出世。多人蒙庆。福乐饶益。佛世尊也。
故先自成。方能度是恶辈。皆入灭度。使无遗馀。此
正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一王作念。自未得度先度
众生。方是菩萨发心。岂应先为巳耶。如大论云。佛
说我以清净天眼。见诸众生。死此生彼。随善恶业。
受诸果报。我今应先度脱罪辈。令其得无上涅槃
之乐。宁使长在生死。誓终未愿成佛。此正发僧那
于始心。终大悲于赴难。故二王发愿。似有不同也。

△三结二王今古。】

「佛告定自在王。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
卷二 第 690b 页 X21-0690.png
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
藏菩萨是。」

【人王发愿成道。如执劵取物。故云法性如大海。不
说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
取證如反掌。验此国王。其洵然矣。然尘沙劫事。宛
如今日者。乃是佛眼无法不知。无事不见也。
△二
光目女所发愿二初述佛号劫寿。】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
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佛出世者。以今释迦。例同古佛。如因果经云。菩萨
功行满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补处。生兜率天。期运
将至。当下作佛。即观五事。一.观生熟与未熟。二.观
时至与未至。三.观何国处中。四.观何族贵盛。五.观
过去因缘。谁为父母。观巳。下生。以今揆古。亦犹然
耳。清净莲华目。三十二相之一。如宝女问佛。如来
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前世宿命。行何功德。而致是
相。遍布于体。佛云。如来瞳子如绀青色大人相者。
乃往古世。常以慈目察众人故。如来之眼。如月初
生大人相者。乃往古世。无粗暴志。心性和顺故。彼
佛即以所得之相。以立其名。所谓面如净满月。目
若青莲华。盖报佛称为净满。诸恶都尽。众德悉圆。
故得天然妙目如清净莲华也。
△二腾罗汉度生
二初叙昔愿事二结会古今叙事中二初罪母堕
苦二孝女发愿初又二初举能度罗汉。】
卷二 第 690c 页 X21-0690.png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

【像法居正末二法之间。乃塔寺坚固之时。以惟修
有为福事。乃下文塑画形像之伏案也。罗汉。因名
乞士。果成应供。一切法高王经云。四行四得。八富
伽罗。应受世间天人供养。合掌恭敬。无上福田。故
长阿含。坚固念转轮王告太子云。汝土境所有沙
门。履行清贞。功德具足。独到涅槃。仁惠无厌。衣食
知足。持钵乞食。以福众生故。言福度众生。
△二述
所遇孝女三初出名。】

「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如来既巳灭度。罗汉次第教人。化恶为善。革凡成
圣。字言光目者。准灵枢经。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
注于目。而为之精(睛同)。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
筋之精为黑眼。盖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
月之丽东南而晦西北也。然目能发光者。以藏府
之精。皆秉受脾土。脾为诸阴之首。目乃血气之宗。
故脾虚。则五藏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
今圣女既能孝顺二亲。恭敬三宝。自然有神膏.神
水.神光。真气.真血.真精.滋目之液。光发异常。若约
法论。目表定。光表慧。因定发慧。慧光注目。立此嘉
称也。设食供养。食乃众生之外命。人持饭食施人。
有五功德令得道。一.施命。二.施色。三.施力。四.施安。
五.施辩。是为五福。若施罗汉。福百倍矣。如那律昔
以一饭施辟支佛。遂感九十一劫无贫之报。又得
卷二 第 691a 页 X21-0691.png
道果。故须供养也。
△二问愿。】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佛世应供常仪。食竟必问所愿。如迦叶问贫母言。
母今意中所愿何等。世间豪富.转轮圣王.及四天
王.释梵诸天。若复欲得须陀洹果。乃至三佛者。悉
可得果其愿。是也。
△三白事二初孝女陈事。】

「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
何趣。」

【亡者。去也。不存也。从入从乚(音隐)。谓入于隐处也。然
母亡资福。乃孝子正事。父母生我身。依斯乳哺长
大成人。此恩此德。历劫难酬。涅槃经云。知恩者大
悲之本。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今光目女欲知母托
生之处。可谓知恩得本。越度恒情矣。
△二罗汉入
定二初述定中见母。】

「罗汉悯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
苦。」

【悯其为孝倍常。故为入定观母。见字属上句末。显
能观之慧眼。女母乃所观之苦境。此准大师释法
华。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偈。擘见字属上科云。
明佛有能见眼。六道众生明所见五浊。彼经五字
伽陀。尚擘下字属上。况今一连之文。宁不作此读
耶。不然即以观见二字为下句首。尤通以智境合
明也。极大苦者。无间大地狱也。问。准大论。慧眼不
见众生尽灭一异相。不受一切法。慧眼不能度众
卷二 第 691b 页 X21-0691.png
生。无所分别。故生法眼。今罗汉慧眼了知空寂。如
何能见其母受苦耶。答。慧眼知空。谓于境不著。岂
如生盲。全无所见耶。故大品云。慧眼菩萨。无法不
见。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是为慧眼净。明文可据也。
况乃因次教化。巳有菩萨出假之意。盖阿罗汉既
与别教十行同除四住。自能进断界内尘沙。故四
明云。亦有法缘慈悲。随世利物也。
△二述出定问
答二初问行业。】

「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
大苦。」

【作者。造作。如佛所说。三界五道罪垢苦恼。不离于
作。一切无横。非天授与。乃自作而自受也。行以迁
流为义。五阴中心所法。因过去无明之惑。起于三
业。造作诸法。名为行业。业成报现。故在恶趣。受极
大之苦也。
△二答所习二初述事求救。】

「光目答言。我母所习。惟好食啖鱼鳖之肉。所食鱼鳖。
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
尊者慈悯。如何哀救。」

【所习。指习性.习气。恶习种子内熏现行。转习于恶
矣。下明作业。惟之为言。独也。好者。爱而不释也。女
子性柔而滞。有所好。则爱而不释。今光目之母。独
好食啖鱼鳖之子。而情有所不能释也。埤雅云。鳖
以眼听。穹脊连胁。甲虫也。一名神守(鳖满三百六十。龙为引飞
出水。内鳖则不去)。古今注。名河伯从事(会稽陶歇庵放生诗。有从事愁见拘。
卷二 第 691c 页 X21-0691.png
波臣苦遭荡。之句)。诗云。炰鳖鲜鱼。谓鲜鱼中鲙者也。炰鳖
脍鲤。言熟则有炰鳖。腥则有鲙鲤也。光目之母。习
好于斯乎。此明杀生。下明食法。惟好鱼鳖之子。炒
煮恣食。则令子母俱亡。然母命是一。子之命不知
其几几矣。自有家至死。习以为常。所杀母子之命。
非可计算。故云千万复倍。此乃博求众命。以资一
膳。不惟忍心。亦且损福。东坡云。刀𠠪(音弯。削也)。鱼鳖。以
为馐膳。食者甚美。死者甚苦。周颙云。性命之于彼
极切。滋味之在我可赊。此皆仁人痛怛之词也。情
者。天真感物。发动性之欲也。人欲不可谓之情。气
质妄动。则遁天倍情。人常拘检。犹恐放之。傥一纵
恣。不可遏绝矣。故傅大士云。独自情。其实离声名。
推检四运并无生。荆棘丛林何处生。可谓善制妄
情。而循天真也巳。尊者下。求慈救。谓我母既业深
罪重。受此大苦。今恳尊者慈悲怜悯。毕竟如何哀
矜而救拔之。
△二方便度脱三初念佛塑像。】

「罗汉悯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
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

【念佛塑像。即哀救之法。心所主持曰志。从心从止。
像深沉坚定之意。实德曰诚。性命之根。天得之以
成天。地得之以成地。人得之而自成。不诚。是为自
坏。折却性命之根。崩陷吾天地也。从成。立意直指
人真心。复从言者。以散吾之诚。莫如言之漏泄天
元。修词立诚。无事不实。发于言行。皆吾诚之运。致
卷二 第 692a 页 X21-0692.png
一之功也。念清净莲华目如来者。正所以吐邪倒
之根。拔贪瞋之本。修念佛之因。證见佛之果。故佛
告比丘。我灭度后。若称我名。所获福德无量无边。
故教令称本师佛名也。塑画形像。埏土象物曰塑。
绘施五彩曰画。如优填王问佛言。若佛灭后。其有
众生。作佛形像。当得何福。佛告王曰。若当有人。作
佛形像。功德无量。不可称计。世世所生。不堕恶道。
天上人中。受福快乐。乃至作大梵王。端正无比。后
皆得生无量寿佛国。作大菩萨。最尊第一。当得成
佛。入泥洹道。今故劝行二事。令存亡获报也。
△二
画像供礼。】

「光目闻巳。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
悲泣瞻礼。」

【画像供养。人所易行。即舍所爱。人所难作。今既舍
爱画像。恭敬泣礼。藉佛救母。以道报亲。纯孝之心。
照耀千古矣。
△三夜梦见佛二初孝女见佛告语
二罪母托生婢家初又二初女见胜相。】

「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曜。如须弥山。放大光明。」

【夜梦佛身者。杂宝藏经云。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
心求道。无不获果。乃至戏笑。福不唐捐。故孝女舍
爱画像。悲泣瞻礼。佛即现身。复放光明。至人应感
慈赴物机。色相光明梦慰悲恳。准善见律。梦有四
种。一.四大不和梦(见山崩飞空.虎狼贼逐等)。二.先见梦(昼见黑白男女。
夜剋梦见)。三.天人梦(天人现善恶梦。令人得善恶事)。四.想梦(前身或有福罪障。今
卷二 第 692b 页 X21-0692.png
现善恶梦)。前二不实。后二真实。今是后二梦也。出生菩
提心经云。若有梦见佛形像。诸相具足庄严身。众
生见者应欢喜。念当必作调御师。今光目所梦。岂
非纯以出世大孝。感格第一义天。致斯瑞应耶。金
色等者。大须弥东面。及小须弥七山。纯是黄金。佛
身晃曜。亦如彼山。更放光明。色相愈妙矣。
△二佛
告生处。】

「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

【梦佛身放光告母生处。绝奇之事矣。生汝家。慰其
生处。即言说。潜示求救也。
△二罪母托生婢家二
初生后求救。】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
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
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
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
免。」

【文分三节。初述叙生缘。生死下。述诉苦境。蒙汝下。
述谢求救。婢子者。奴妇所生之子也。梵名驮索迦。
此云奴。说文云。男入罪曰奴。女入罪曰婢。婢。女之
卑者。长阿含云。生子堕地能言。故名声王。如今初
生有能言者。人皆怖畏。名为可畏。今小儿生三日。
即稽首泣告。亦事之变怪也。佛力使之。令不昧宿
缘耳。生死二句。情理惨淡。昔贤云。死生亦大矣。岂
不痛哉。业缘十恶之因。果报三涂之处。十地论云。
卷二 第 692c 页 X21-0692.png
杀得三果。一.异熟果。谓三恶道。二.等流果。谓生人
中多病短命。三.增上果。谓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
住故。树提经云。何物最秽浊。生死最秽浊。何物落
地狱。十恶落地狱。自作自受。无代受者。经云。作是
得是。皆行所致。无横与者。其事明白。故总伤叹之。
久处暗冥者。五苦章句经云。但坐悭贪食。故堕黑
绳城。铁围两山间。窈窈何冥冥。神识堕其中。不睹
日月精。展转不相见。但闻叫呼声。是也。自别等者。
自从也。无常偈云。亲知咸弃舍。任彼绳牵去。将至
琰魔王。随业而受报。恶业堕泥犁。造业苦切身。故
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矣。蒙汝下。先叙福力脱
过去罪。后方求救脱将来苦。福力。即称名塑像。脱
狱受生。下贱短命。重业轻报。更落恶道。馀殃未尽
也。梵名萨拘卢楴。此云卖姓。即下贱人。四人出现
经云。或有人生卑贱家。及馀贫贱家。无有饮食。虽
复得食。臭秽难尝。生如此家。彼身口意行恶故也。
短命者。世寿有三品。下方六十。中方八十。上方百
二十。今下寿犹减。非短命而何。命者。准大集。歌罗
逻时。即有三事。一命.二煖.三识。出入息者。名之为
命。此识之种。即是命根。依心假立。命为能依。心为
所依。今既生下贱。又复短命。更落恶道。三果备集。
岂不苦哉。故即求计脱免也。
△二审问业行二初
正问本罪二转徵狱报初又二初以作何行业徵。】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
卷二 第 693a 页 X21-0693.png
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恶道。」

【先叙事既闻上说事实情真。审知是母。无待更疑。
故声塞而哽咽。号泣而悲啼也。既是下。徵问既说
文训巳。巳是我母。合知本所造罪矣。载审问者。恐
诖讹耳。
△二以杀骂受报答。】

「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
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

【先直答本业受报。惟以杀生.毁骂身口二业。致斯
地狱之报。故贤愚经。苏曼女告诸子曰。杀生之罪。
当入地狱。受诸苦恼。数千万岁。常为鹿头.兔头.诸
禽兽头阿傍狱卒之所猎射。无央数岁。虽思解脱。
其何由乎。荀子云。与人善言。煖于布帛。伤人之言。
深于矛戟。况毁骂乎。故成论云。若人恶口。种种骂
詈。随语受报。故此二业佥报地狱。若非下。反显福
救解脱。杀生居众罪之上。毁骂在万恶之先。若非
我女蒙罗汉指示。称名塑像福利以救拔吾难。则
吾杀骂二业之报。何有解脱之期。
△二转徵狱报。】

「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
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

【初.光目问。次.婢子答。不忍者。甚言不能出诸口耳。
即欲说之。亦不能形容一二。卒。尽也。竟。终也。纵于
百千岁中。尽白罪苦之事。恐难终穷也。
△二孝女
发愿二初光目闻苦为母发愿分二初泣向空界
陈母苦报又二初愿脱现生报。】
卷二 第 693b 页 X21-0693.png

「光目闻巳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
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

【号。大哭也。内心痛裂。外哭号咷。哭久吞声。名之为
泣。含悲白空界云。愿我故母。永脱地狱。毕此一十
三龄之短。销其一十八狱之长。更不载历恶道。受
苦无量也。
△二愿脱后生报。】

「十方诸佛。慈哀悯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
我母永离三涂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求十方现命现住河沙世界诸佛者。一.显誓心广
大。二.恳现佛慈哀三涂下贱。如心地观云。或有以
贪多财。而为恐怖自巳财宝。恒求积聚。而不受用。
何况能施贫乏众生。于巳财宝。深生贪著。于他财
宝。欲令损减。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堕大地狱。受无
量苦。如是苦报。名为第一正感之果。从地狱出。受
畜生身。身常劳苦。水草不足。经多时中。酬损他财。
如是众生。名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巳。生饿鬼
中。因饥渴苦。无量千劫不闻浆水饮食之名。其咽
如针。其腹如山。纵得饮食。随变为火。如是苦身。名
为第三正感之果。毕是罪巳。来生人间。贫穷下贱。
为它所使。于诸财宝。所求难得。于一切时。而不自
在。如是馀报名相似果。与今正合。者字。牒上诸事。
谓若得脱我母现身生后之报。我即对佛发广大
度生之愿矣。
△二愿对本佛发我誓心。】

「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
卷二 第 693c 页 X21-0693.png
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
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
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自今日后。标始心也。盖万里之剋离初步而不登。
三祇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故旧婆沙云。若离初心。
则不成无上道。一切功德。皆在初心。故知此经明
地藏发心。前后四番。后却是前。今是最初。故曰自
今。对佛像前。所依之主也。千百亿劫。所历之时也。
应有世界。括尽依土也。地狱等者。苦众皆度也。如
是下。正显度尽众生。然后自成正觉。番番发愿。莫
不皆然。故知最初发心功德。亿劫称扬不尽者矣。

△二空佛感孝赞愿告生二初印證前愿。】

「发是愿巳。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
大慈悯。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

【具。俱也.足也。备闻其言也。大慈悯。遍缘法界也。善
能为母发愿者。赞其发心黠慧。若但为母发心。何
善何能。乃以旷济之心。求毕母罪。譬如大水而灭
小火。岂有不灭者乎。故赞其既善且能也。
△二告
转后报二初转现为梵志二转后成佛果今二科
合释者由文断而意联也。】

「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巳。生为梵志。寿年百岁。
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
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

【离下贱家。生净行种。易短命子。为长寿仙。此孝女
卷二 第 694a 页 X21-0694.png
念佛塑像发心之力也。梵志。正翻净裔。是净梵苗
裔。承习梵天法。自云从梵天口生。故独取梵名。唯
五天竺有。馀国即无。长阿含称为婆罗门。一子求
佛发心。其母三报俱转。初生下贱。以转前报。次生
梵志。以转现报。后成佛果。以转后报。无忧国土。即
指极乐。转忧为乐也。盖初生地狱。以烧煮为忧。次
生婢家。以下贱为忧。毕十三岁。以更堕恶道为忧。
后生梵志。以邪行自大为忧。今诸忧并息。故生无
忧国土。彼佛人民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故云寿
命不可计劫。广度人天者。昔为罪母。乃地狱所度
之死囚。将作如来。乃人天能化之大觉。发心塑像。
功莫与京。故一切法高王经。佛告舍利弗。初发菩
提之心菩萨摩诃萨。即发心日。巳是一切声闻.缘
觉.众生福田。一切众生皆于菩萨中生。菩萨所化。
故其所化之众。如恒沙之多也。
△二结会古今。】

「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
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
萨是。」

【昔成小果。今作大人。回小向大也。无尽意。广如别
行疏明。今准记云。愿.行皆无尽故。皆无作故。得无
尽名。皆即法界。皆含一切佛法故。解脱菩萨者。昔
堕铁城。备经辛苦。次生婢家。又复短命。后为梵志。
终堕邪流。今展转而为不思议大解脱士。佛果可
期矣。然光目。由罗汉之指示。女母。因光目而超升。
卷二 第 694b 页 X21-0694.png
今于我佛垂化将终。上升忉利之候。能所毕至。子
母俱来。夐隔沙劫。一会俨然。打鼓弄琵琶。还来共
一家。其斯之谓欤。
△二示今利益二初结指大愿
此节似结上文今作下科首者乃结其大愿而指
示之正为未来造恶众生归供脱苦之张本立科
针线之妙后贤不可不知。】

「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悯。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

【发心之始。付嘱之后。劫数长远。胡可筹量。如是慈
悯句。略结上来四番。广指恒沙劫愿。妙玄引大经
云。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慈若
不具佛十力.四无所畏.三十二相者。是声闻慈。若
具足者。是如来慈。即大法聚。即大涅槃。慈力弘深。
具一切福德庄严。今地藏菩萨以大涅槃心。修于
圣行。得无畏地。具二十五王三昧。无方大用。是真
梵行。故才言慈悯。功德具足矣。
△二赞劝归敬二
初恶者归敬脱报。】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
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
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
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文初分列恶众。若遇下。归依转报。善恶二法。意内
生成。譬之水火。异途施化。故经言。善业应修。恶行
应离。善福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离。罪福之事。亦
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堕恶道。罪福分明。谛信不迷。
卷二 第 694c 页 X21-0694.png
所在长安。佛语至诚。终不欺人。不信因果者。即一
阐提。如弊宿婆罗门。常怀异见。言无他世。亦无更
生。无善恶报。常为人言。沙门异见。言杀生乃至邪
见者。身坏命终。皆入地狱。言不杀生乃至不邪见
者。身坏命终。皆生天上。初未曾见死者还来。说所
堕处。故我不信有后世。及善恶报。此盖不了业报
差殊。故扬拨无因果之谈。乃至者。恶事多端。非一
二可槩。但不信罪重。故特点出。邪淫者。身三恶端
也。非谓干犯外色为邪。但一起心。则淫泆失正。良
由世人不知举身不净。妄著妖艳。乖梵天道。障菩
提业。为四生因。成三涂果。润业偏重。故圣制居首。
妄语者。虚妄不实也。准正法念。妄语恼人。失实功
德。常如黑暗。有命同死。语刀自割其舌。胜于炎火
毒蛇。命终堕狱。口出脓血等。两舌者。一口说两般
话。似有两个舌头。经云。太喜多言语。增贪令他畏。
口过自誇诞。两舌第一处。恶口者。粗恶骂詈人等。
法句经云。虽为沙门。不摄身口。粗言恶说。多所中
伤。众所不爱。智者不惜。身死神去。轮转三涂。自死
自生。苦恼无量。诸佛圣贤。所不爱惜。假令身虽无
过。不慎口业。亦堕恶道。大论说。一鬼头似猪头。臭
虫从口出。身有金色光明。是鬼宿世作比丘。恶言
骂詈客。比丘身持净戒。故有光明。口有恶言。故臭
虫从口出。故增一云。宁以利剑截割其舌。不以恶
言粗语。堕三恶道。毁谤大乘。如前如后。如是诸业
卷二 第 695a 页 X21-0695.png
众生。是总结不行善等。必堕恶趣。结成罪处。若遇
善知识。去明解脱。若者。不定之辞。恶中傥有毫善。
或能遇之。不则难遇矣。文句云。或言知祗是识。或
言闻名为知。见形为识。今教一弹指顷。归依地藏
菩萨。是真善知识。以即得脱三恶报故也。准僧祇
律。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依新婆沙。壮
士弹指顷。经六十四刹那。然归依祗一弹指。而恶
道千生解脱。归依之力。莫可涯量。故劝之也。
△二
志心奉事受福。】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
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
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
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先明供养。初句总标志心等。如文。香华。准密部说。
香是能悦怿三昧。以此供养。即得如来无碍之智。
华是宝庄严三昧。以此供养。速得如来四八妙相。
梵语震越。此翻衣服。衣。依也。所以庇寒暑。遮丑陋
也。种种珍宝。故佛地论。有无量七宝之说。饮食。半
者蒲善尼。唐言五啖食。谓饭饼[麨]等。此名正食。自
辰至午。随意啖之。过中不得食矣。半者珂但尼。此
云五嚼食。谓根茎叶华果等。此名不正食。斋后不
食果菜。是也。如是奉事句。结上供养而牒定之。未
来下。示福报。正明生天受福。若天下。显有馀福。如
百缘经。采华人供佛因缘。命终生忉利天。又栴檀
卷二 第 695b 页 X21-0695.png
香比丘生时。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口出优钵华香。
此由以栴檀香供养毗婆尸佛塔故。德象天地称
帝。仁义所生称王。如此方五帝三王也。忆宿命等。
得宿命智。如阿摩昼经。佛言。彼以心定。清净无秽。
柔软调伏。便能忆识宿命无数若干种事。能忆一
生至无数生。劫数成败。死此生彼。名姓种族。饮食
好恶。寿命长短。所受苦乐。形色相貌。皆悉忆识(文)
故虽从天下降而为帝王。了了忆识百千劫前。初
由瞻礼地藏之因。感生天上之果。最初生天之本。
及今为王之末。无不忆识而洞知也。譬如有人。从
巳村落至他国邑。在于彼处。行住语默。复从彼国
至于馀国。如是展转。更还本土。不劳心力。尽能忆
识所行诸国。从此到彼。从彼到此。行住语默。皆悉
忆之。是则地藏威神之力。可思议乎哉。明利益竟。

△二结显神力通经二初如来结显。】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
力。广利众生。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

【如是句。结能度人。有如句。显所施用。如此不思议
人法之经。可不记之心胸。而广宣流布哉。
△二当
机承命二初慰佛通经。】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我等千万亿菩萨
摩诃萨。必能承佛威神。广演是经。于阎浮提。利益众
生。」

【佛法应流沙界。利益不局阎浮。但南洲之人。性识
卷二 第 695c 页 X21-0695.png
无定。恶业偏多。故烦佛菩萨等偏向赡部洲也。

二白巳敬退。】

「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巳。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如文。定自在王问答竟。
△二天王问何更立誓愿
三初天王蹑前疑问分三初经家叙仪。】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

【拥护四洲地面。防逻恶鬼侵凌。故云四方天王。准
世记经。须弥山王四出埵高四万二千由旬。四天
大王所居宫殿。有七重宝城。栏楯.罗网.行树.宝铃
各有七重。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东方黄金埵。王名
提头赖吒。此翻持国。护持国土故。领乾闼婆(此云寻香
行。天帝俗乐神)。富单那(此云臭。饿鬼中胜者。主热病)。南方琉璃埵。王名
毗留勒叉。此翻增长。令自它善根增长故。领鸠槃
(此翻瓮形。是厌寐鬼)。薜荔多(此云祖父鬼。饿鬼最劣者)。西方白银埵。王
名毗留博叉。此翻杂语。能作种种语故。领毗舍阇
(此云啖精气鬼。亦云颠狂鬼)。毒龙(眼毒.声毒.气毒.触毒)。北方水精埵。王名
毗沙门。此翻多闻。福德之名闻四方故。领夜叉(此云
轻捷。飞空疾捷故)。罗刹(此云可畏。亦名暴恶)。四王各有九十一子。皆
字因陀罗。有大神力。然此四天。毗沙门为尊。若王
念及三方天王。即严驾诣毗沙门天王。于一面立。
故北方天王。统领三方。从座而起。钦承法要。渴仰
在心。故合掌恭敬也。
△二天王述疑。】

「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
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
卷二 第 696a 页 X21-0696.png

【因闻四番弘誓。蹑前起疑而问也。盖谓大士既于
久远劫来。发是大愿。自应度尽众生巳。今既不尽。
而重发者。为愿力有未至耶。果众生之难度耶。故
曰云何。
△三愿佛为说。】

「唯愿世尊。为我等说。」

【为我等说者。事有相关也。以我等正护四方。而南
洲偏多恶业。彼虽负大士救拔之心。我亦抱护持
世界之失。故愿说之。出我等于疑城。慰众生于未
来也。
△二如来为后答释三初赞许。】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
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内。
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说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

【双赞天王者。一以善巧发问。一以善护世间。言娑
婆。则包括大千。举阎浮。则偏向南洲也。生死道中
者。以六道皆有生老病死。今以生该老。以死摄病。
故说前后。以略中间。升沉互换。苦乐相通。生死循
环。曾无休息。故地藏菩萨以无缘大慈。救济拯拔
罪苦众生者。佛言一切众生。常在长狱。十二重城
围之。三重棘篱篱之。六拔刀贼伺之。能于其中得
脱出者。甚难甚难。长狱谓三界。十二重城谓十二
因缘。三重棘篱谓三毒也。今地藏因是众生。方便
度脱。令其解三界空。不习三有。则度脱三界。知十
二因缘起灭。能度痴本。则出十二重城。知淫怒痴
三垢无缠。意不复著。则拔三重棘篱。晓了六情皆
卷二 第 696b 页 X21-0696.png
无本末。则离六拔刀贼。此皆大士曲垂方便。度脱
之事也。
△二愿闻。】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华严解脱月菩萨云。相视咸恭敬。一心悉专仰。如
蜂念好蜜。如渴思甘露。今亦如是。故言愿乐欲闻。

△三正告二初略示重发愿意。】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
生。犹未毕愿。慈悯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
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

【初述前慈愿。次示重发意。慈悯此世等。阿难分别
经云。佛恩非不大。罪由众生故。世浊多恶人。还自
堕颠倒。自作众罪本。命尽往无择。刀剑解身形。洋
铜沃其口。遭逢众厄难。毒痛不可言。若生还为人。
下贱贫穷中。故大士慈悯而度脱也。复观未来等。
如经云。伤生杌命。其罪莫大。怨对相报。无有断绝。
现世不安。数逢灾凶。死入地狱。出离人形。当堕畜
生。为人屠割。以肉供人。未有竟时。世世为怨。还相
报偿。神同形异。罪深如是。既由业缘展转相因。譬
如葛藟(音垒)累于樛(音鸠)木。萦牵不断。蔓。葛属。如葛蔓
延。左传云。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今业累系身。直如
葛之覃延于中谷。唯见其叶之萋萋。何有断绝哉。
此由惑滋业。由业润生。生还造业。业复堕苦。以是
之故。复劳地藏大士。又发极重之愿。亦如葛之覃
兮。施(音异。移也)。中谷而莫莫也。
△二广明随机说法二
卷二 第 696c 页 X21-0696.png
初明大士度脱二劝天王拥护初又二初总示方
便。】

「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
为教化。」

【化光通被。应遍及于娑婆。悲愿弘宣。却偏流于赡
部。妙玄云。菩萨三业。无非利物。今但云示身说法。
不云意者。用彼二业不差物机。即意之善巧故。今
以方便该身意二轮。现通鉴机。下句。正口轮说法
也。百千万亿者。期心业用不同。施化方便各别。如
大论十七云。法身菩萨。变化无量身。为众生说法。
而菩萨心无所分别。如阿修罗琴。常自出声。随意
而作。无人惮者。无散心。无摄心。福德报生。故随人
意出声。法身菩萨亦如是。无所分别。亦无散心。亦
无说法相。是无量福德禅定智慧故。种种法音。随
意而出。故十轮赞云。现作种种身。为众生说法。具
足施功德。悲悯诸众生。是也。
△二别明说法二初
正明随机说化二结示业感差别夫能说法者有
软语苦语之异所施教者有真谛俗谛之殊以由
机杂行差致使法殊化别也问此苦业报既非善
事宁不直尔说善令习何须称情说苦业耶答善
恶因果法须相对若不说其贪等是过何由显施
等是善若不宣三涂是苦无由显人天等乐是故
须说凡夫罪行令人识知厌离归善若钝根者闻
是苦业生厌离时即求世乐因此转心修诸福业
卷二 第 697a 页 X21-0697.png
若利根者闻此苦业生厌离时即求解脱因此转
心能修道观便于惑中得起出因故经说言一切
烦恼皆是佛种故知苦业厌离之本起善之缘是
故须说若不说此恶业罪行众生不识常行不断
虽称情说诸过恶然心外无别业苦以愚未解须
定说罪故依俗谛说苦切语而教化之今初。】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
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

【先举十恶报。杀.盗.淫。身三恶也。杀生罪重。故先举
之。夫人人爱命。物物贪生。蠢动含灵。皆有佛性。杀
而食者。即杀诸佛。常在三涂。受无量苦。若得为人。
诸根不具。寿命损减。如鬼问目连。我生男女。而皆
早死。念之断绝。何罪所致。答言。汝为人时。见儿杀
生。助其欢喜。共啖其肉。杀故短命。喜故痛毒。
○窃
盗者。荀子云。窃货曰盗。钱财玉帛是外所依。幡华
僧物是内供养。窃外可忏。盗内难救。常在三涂。受
无量苦。若得为人。贫穷困苦。诸天舍离。则外无依
怙。内无福德。故致贫穷苦楚。灯指经云。当知贫穷。
比于地狱。贫穷苟生。与死无别。辛苦荼毒。世所无
偶。经有数千言。广叹贫穷苦楚。
○邪淫。如前。梵名
摩由逻。此云孔雀。性妒忌。自矜尾。不必匹偶。亦与
蛇交。物之淫者也。梵名迦逋。唐言鸽。鸽最喜合。凡
鸟皆雄乘雌。此鸟雌乘雄。故孔雀四时有子。鸽逐
月有子。梵名斫迦逻婆。此云鸳鸯。匹鸟也。止则相
卷二 第 697b 页 X21-0697.png
耦。飞则相双。雄雌未尝相离。人得其一。一思而死。
故曰鹊好外反。鸳好内思。俗云。雄鸣曰鸳。雌鸣曰
鸯。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亲厚斗讼。王法所加。】

「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
口报。」

【此示口四报。恶口当一。毁谤摄三。以毁谤时。具妄
言等。后生人中。有二馀报。常闻恶声。恒有诤讼故
也。故报恩经云。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出。当
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
烧七圣财。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毁身之斧。灭身之
祸。正此谓也。
○毁谤者。毁辱而诽谤也。大方广总
持经云。谤法之人极大重业。堕三恶道。难可出离。
以谤他故。七十劫中。受大苦恼。况彼愚人。实无所
知。而自贡高。乃至诽谤一四句偈。定堕地狱。永不
见佛。得无眼无舌之报。故不可不慎也。】

「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
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

【此示意三报分别。善恶所起经云。人于世间。常喜
瞋恚。不别善恶。死入太山。数千万岁。出生为人。面
目常恶。今见恶色人。皆宿命瞋恚所致。
○悭吝者。
前经云。人得财产。悭贪不肯布施。不爱视诸家。贫
穷者不给与。不供事沙门道士。不与乞儿病人。食
饮不敢自饱。衣被不敢自完。人呼守财奴。恒荷惭
愧。死堕饿鬼。见水走饮。便化消铜脓血。出生为人。
卷二 第 697c 页 X21-0697.png
贫穷冻饿。匈不能得。今有贫穷乞人。皆宿世悭贪
痴种所致。
○饮食。固人生不可阙者。然必有时度。
九横经不量食。瑜伽论食过量。皆致横死。故须撙
(无度即痴)。荀子云。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
可谓恶少者矣。五苦章句云。食无节度。饮酒贪味。
是汝重担。不舍担者。后入地狱。据此。则饥渴咽病。
犹华报耳。咽喉。咽字。因坚切。咽喉二窍。同出一腕
(音管。胃府)。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为气息出入之要道。
咽在后主吞。为饮食粮运之关津。咽病之咽。于歇
切。塞也。即噎膈病。此三焦气化不行。故致气逆胸
膈之间。饮食难进咽喉。大宝积云。如咽塞病。即能
断命。诚饿鬼之前相也。】

「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
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
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
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

【次明杂业报。畋猎始于宓羲氏。因天下多兽。故教
民以猎。驱逐禽兽。为田除害。故春蒐夏苗。秋狝冬
狩。皆称为猎。今惟为利与口体。恣情杀害。故堕三
涂。出生人中。得惊狂丧命之报。如堕河落堑。马踏
车伤等是也(昔有富长者。生惟一子。娶方七日。为妻采华。堕树而死。长者问故。佛言。昔
有一儿。挟弓射雀。傍有三人助喜。此儿乃前世射雀之人。今父母与妻。昔之助喜三人也)。
○梵名
邬波弟铄。此云父母。[出/子](古悖字)。子逆也。从子从出。不
顾父母也。夫孝。本吾所生。仁自此始。是曰顺德。亡
卷二 第 698a 页 X21-0698.png
本弗爱其亲。谓之逆德。非人道也。既行悖逆。自应
遭天诛之灾杀矣(归心录。载齐时相州何君平。母裴氏。少年诞平。后更不孕。父母
爱同眼目。年至二十。不听别室。父因使出外。母怜共私。后父还家。共母杀父。埋之后园。天雷霹。父尸出。后
霹平身。具题因缘。亲邻告官。闻彻天听。敕杀裴氏。不听收埋。此乃淫母杀父。悖理逆伦。犯上罪之猪狗。故
表而出之)。
○烧山林木。伤生多矣。梵网云。若佛子以恶
心故。放火焚烧山林旷野。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
但一切世人。心怀惨毒。焚烧山野。或因风放火。恼
害一切。故得狂迷取死之报(昔衢州杜司马。初为洛阳尉。城南午桥有
民家被火焚煞数人。忽一人踉跄至县门。驰出复入。杜执而询之。首云。某即杀午桥居民者。结伴五人。劫
财物数百千。因纵火焚之。时欲脱走。足不能前。晨出南行。有火遮之。因此北走。复有火爇心。驱入县门。自
知不免。杜悉捕贼党。送郡杀之)。准三法度论。哭地狱。即焚烧旷野
及熏烧穴居众生果报处也。
○前后父母。即继父
母也。因非巳出之子。故以恶毒加之。如大舜。闵损
之后母是也。返生鞭挞现受者。毋谓造化回薄。轮
运毂转。责报它生。即现生中。或失手致死。受罪公
廷。或子情极。返行鞭挞。何可定也。今人不识此理。
恣情鞭朴。恐现报之不爽也。
○网捕生雏。雏。鸟子
也。鸟初生能自啄者曰雏。或网取。或手捕。皆招骨
肉分离之报。以人鸟身异。母子情同也(新淦有杨生者。以网
捕禽雀为业。一日。有寒雀栖于树上。生装黏竿登枝。枝折而坠。头刺于竿。透其脑出血淋漓而死)。故
大小乘。均制其事耳。】

「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瘖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
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
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
卷二 第 698b 页 X21-0698.png

【此明三宝中报。佛如医王。法如良药。僧如瞻病人。
今毁谤者。无信心也。十轮经云。若有刹利旃陀罗
于三宝所起于恶心。一切诸佛所不能救。常堕地
狱饿鬼畜生。若得为人。盲聋瘖哑。乌呼。盲则永不
见三宝相矣。聋则永不闻三宝名矣。瘖哑则永不
能赞三宝德矣。虽生犹死。冥如长夜。故经云。宁吞
然炭。无谤三尊也。
○轻法慢教者。如坚意经。佛告
阿难。我今禅定。怜伤世人不知佛道真正弘深。而
以浅伪轻薄之言。欲说嫉心。谤毁道根。或坏道法。
轻毁沙门及优婆塞。恶口妄言。当明此人为罪所
牵。故胜天子经云。若有法师。流通此经。此地即是
如来所行。于彼法师。当生善知识心。尊重之心。犹
如佛心。我若住世一劫。若减一劫。说是流通此经
法师功德。不能究尽。今既轻法慢教。则其谁救护。
永处三恶道中。受千万亿苦恼。欲得人身。如盲龟
值浮木孔矣。
○破用常住如前。
○污梵。如前。诬僧。
以无根波罗夷。谤彼比丘。如俱伽离谤身子.目连。
行不净行。遂感身生恶疮。堕大莲华地狱。出其大
舌。五百钉钉之。五百具犁耕之。则永在畜生。犹狱
鬼之馀报也。】

「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
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
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
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卷二 第 698c 页 X21-0698.png

【此明杂业报。汤火斩斫。杀生法也。以汤燖毛。用火
炙体。或斩其头。或斫其足。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
人。互相吞啖。无有穷巳。故曰轮回递偿。
○破戒者。
若破律仪。粗罪易见。似持戒相。细恶难知。十住毗
婆沙。佛告迦叶。有四种破戒比丘。似如持戒。一.有
比丘于戒经中。尽能具行。而说有我。二.有诵持经
律。守护戒行。于身见中。不动不离。三.有具行十二
头陀。而见诸法定有。四.有缘众生行慈心。闻诸行
无生相。心则惊怖。是名破戒。似如持戒。犯斋。如佛
答舍利弗。非时食者。是破戒人。是犯盗人。与者亦
然。非我弟子。是名盗食非法之人。盗与盗受。片盐
片酢。皆死堕燋肠地狱。吞热铁丸。从地狱出。生猪
狗中。食诸不净。又生恶鸟。人怪其声。乃至饿鬼食
粪。人中贫贱。准正法念。受遮吒迦鸟身(恐是斑鸠之梵语。俟
载考)。唯饮天雨。仰口而承。不得更饮馀水。是故常困
饥渴也。
○非理毁用。用者器用。或因气自毁。或恶
心损人。良由器用。人所必需。耕有犁锄。工有斧凿。
家有动用器皿。路有伞盖行具。舟车有篙桨轭轨
(上音厄。轼也。下音月。车辕端持衡曲木也)。今忽无端毁之。自感需求阙
绝之报矣(昔太仓沙头沈姓者。邻家有网罟车犁之类。必借而阴坏之。一日。子妇归宁。行
未一里。忽雷雨大作。一龙入其家。席捲震荡。了无所遗。一家长幼俱死)。
○吾我贡高
者。吾。我身自谓也。贡(公去声)献也。下献物于上曰贡。
必高举而献之。今执我自大者。自高卑彼。如献物
状。乃生死之根也。故大宝积云。一切见中。唯有我
卷二 第 699a 页 X21-0699.png
见。即时能断于智慧命。五苦章句云。自大种姓。贡
高骄慢。恃智懱愚。轻邈他人。是汝重担。不舍担者。
后入地狱。故其从地狱出。傥得为人。必生卑使下
贱之家。荀卿有云。桥泄者。人之殃也(桥泄。嫚也)。于斯验
矣。
○两舌斗乱者。以曲为直。以直为曲。向彼说此。
向此说彼。斗搆是非。坏乱纲常。十轮云。有无量种
斗讼违诤。互相欺陵。粗恶乖离。诬誷矫乱。生时既
以两舌斗乱。它世自感无舌百舌之报。
○邪见者。
一切违理起者。悉是邪见。今别指者。由此见最恶。
能断善根故。中论明二种。一.破世间乐。言无罪福
圣贤等。二.破涅槃道。贪著于我。分别有无。均名邪
见。故感馀报。生于边疆。五苦章句云。边地无义理。
父子相咥(音戏。笑声。又音绖。齧也)。汝。家室互相卖。属人为奴
婢。恒当给驱使。动静加杖楚。虽得为人形。畜生共
同侣。故大乘行人。尚畏边地受生也。然首举杀生。
众恶之大本。终结邪见。业流之巨壑故耳。
△二结
示业感差别。】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
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
百千方便而教化之。」

【初句总标能造恶者。身口意业。明业因。恶习句。明
习果。百千报应。明报果。身口等者。凡夫造业。乃有
多种。有心与身口相称。有身口与心相违者。凡动
身口。皆由心使。故三业皆以心为根本也。恶习结
卷二 第 699b 页 X21-0699.png
果者。准弥勒问经。有三种。一.果报果。生地狱等。二.
习气果。出生人中。依杀生。有短命果。乃至依邪见。
故痴心增上(萨婆多论云。牛呞比丘。牛中来。以镜自照。淫女中来。目连戏跳。猕猴中来
等)。三.增上果。依彼十种不善业道。一切外物。无有
气势等百千报应者。准优婆塞戒经。众生造业。有
四种报。一.现报(今身作业。今身即受)。二.生报(今身造业。次后身受)。三.后
(今生造业。更二三生巳去方受)。四.无报(犹无记等业)。无报复有四种。
一.时定。报不定(此于三时决定不改。由业有可转。故报不定)。二.报定。时
不定(由业力定。报不可改。然时有可转。故时不定)。三.时报俱定(业定故。时亦定)
四.时报俱不定(由业不决定。故时报俱不定)。又涅槃。明烦恼馀
报等。如是百千报应。今唯粗略说之耳。如是下。正
结差别。由众生作业。有具不具。若先念后作。名作
具足。若先不念。直造作者。名作不具足。复有作不
具足者。谓作业巳。果报不定。复有作巳亦具足者。
时报俱定。既众生业感差别。故菩萨教化。亦设百
千方便。如十轮经。佛告坚净信菩萨云。此善男子。
发心以来。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巳能度萨婆若
海。但依本愿故。化应十方。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
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及众生应受化业。故从十
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
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所起化
业。唯除遍吉.观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以是菩
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
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又名为善安慰说者。巧
卷二 第 699c 页 X21-0699.png
演深法。能善开导初学。发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
以如是因缘。众生受化得度。百千方便教化。为若
此也。
△二劝天王拥护。】

「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
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

【初示所护意。何故劝天王拥护。以诸众生。先受上
来所说华报。次堕地狱。以受果报故也。优婆塞戒
经云。有人不解如是业缘。无量世中。流转生死。虽
生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劫。福尽还堕三恶道。故
动经千劫。无出期者。如旧杂譬喻经。昔有六人。为
伴造罪。俱堕地狱。佛见之笑。目连问何故笑。佛言。
六人堕狱。共在一釜。各欲说本罪。热汤沸涌。各一
语便回下。一言。沙者。世间六十亿万岁。泥犁始为
一日。何时当竟。二言。那者。无有出期。不知何时得
脱。三言。特者。咄咄。我当用治生。不能自制。意夺五
家分供养三尊。愚贫无足。今悔何益。四言。涉者。言
我治生。亦不致诚。财产属它。为得苦痛。五言。姑者。
谁当保我从地狱出。便不犯道禁。得生天乐。六言。
陀罗者。是事上头本不为心计。譬如御车失道。折
轴车坏。悔无所及(文)。故动经尘劫。无出地狱之期
也。是故下。正劝以二字承接。示劝护意。护人等。准
光明疏。观心释。护世四天王云。东集.南苦.西道.北
灭。四谛理。是四天。观四谛智。为四王。护四谛境。名
护国。护心数是护众生。世者。他也。为他说心数。名
卷二 第 700a 页 X21-0700.png
护他。众生若不照四谛理。见思二惑。侵害心王。毁
损境界。心王亡。境国败。心数人民迸散。境智俱为
鬼神所恼。能观苦集。控御见思。则国安民宁。能为
他说四谛。是护他国土。遮彼见思。使彼安乐。是为
观心护世四天王也。若不如是。何能令众生于是
业不迷惑耶。央掘云。护真实法。名为护世是也。

三天王闻巳悲退。】

「四天王闻巳。涕泪悲叹。合掌而退。」

【此由闻上业感差别之相。入心冥契。了本空寂。闻
即无闻。是名心闻。故云闻巳。其奈众生不了。妄作
妄爱。故涕泪也。三际无时。十方非界。六道不知。动
有劫数。故悲叹也。于是自心合一。不妄流动。退藏
秘密。静待法音。故合掌而退。故知能以力以法。自
护护人。称护世四天王也。】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科注卷之二
卷二 第 700b 页 X21-070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