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北溪字义卷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a 页 WYG0709-00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北溪字义卷下

  宋 陈淳 撰

  道

  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谓
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
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众人所共由底方谓之道大
槩须是就日用人事上说方见得人所通行底意亲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b 页 WYG0709-0031b.png
切若推原来历不是人事上刬然有个道理如此其
根原皆是从天来故横渠谓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
有道之名此便是推原来历天即理也古圣贤说天
多是就理上论理无形状以其自然而言故谓之天
若就天之形体论也只是个积气恁苍苍茫茫实有
何形质但横渠此天字是说理理不成死定在这里
一元之气流出来生人生物便有个路脉恁地便是
人物所通行之道此就造化推行其所从始如此至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a 页 WYG0709-0032a.png
子思说率性之谓道又是就人物巳受得来处说随
其所受之性便自然有个当行之路不待人安排著
其寔道之得名须就人所通行处说只是日用人事
所当然之理古今所共由底路所以名之曰道

  老庄说道都与人物不相干皆以道为超乎天地器形
之外如云道在太极之先都是说未有天地万物之
初有个空虚道理且自家身今见在天地之后只管
想像未有天地之初一个空虚底道理与自家身有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b 页 WYG0709-0032b.png
何干涉佛氏论道大槩亦是此意但老氏以无为宗佛
氏以空为宗以未有天地之先为吾真体以天地万
物皆为幻化人事都为粗迹尽欲屏除了一归真空
乃为得道不知道只是人事之理耳形而上者谓之
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自有形而上者言之其隐然不
可见底则谓之道自有形而下者言之其显然可见
底则谓之器其实道不离乎器道只是器之理人事
有形状处都谓之器人事中之理便是道道无形状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a 页 WYG0709-0032c.png
可见所以明道曰道亦器也器亦道也须著如此说
方截得上下分明

  道非是外事物有个空虚底其实道不离乎物若离物
则无所谓道且如君臣有义义底是道君臣是器若
要看义底道理须就君臣上看不成脱了君臣之外
别有所谓义父子有亲亲底是道父子是器若要看
亲底道理须就父子上看不成脱了父子之外别有
所谓亲即夫妇而夫妇在所别即长幼而长幼在所序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b 页 WYG0709-0032d.png
即朋友而朋友在所信亦非外夫妇长幼朋友而有
所谓别序与信圣门之学无一不实老氏清虚厌事
佛氏屏弃人事他都是把道理做事物项头玄妙底
物者把人事物道理极粗底便都要摆脱去了

  若就事事物物上看亦各自有个当然之理且如足容
重足是物重是足当然之理手容恭手是物恭是手
当然之理如视思明听思聪明与聪便是视听当然
之理又如坐如尸立如齐如尸如齐便是坐立当然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a 页 WYG0709-0033a.png
之理以类而推大小高下皆有个恰好底道理古今
所通行而不可废者自圣门实学不明然后有老庄
佛氏一切等说后世儒者才说到道便涉老庄去如
子云用心亦甚苦然说到道理皆是黄老意如中首
所谓灵根及爰清爰净游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
宅等说都是纯用老子意

  论道之大原则是出于天自未有天地之先固是先有
理然才有理便有气才有气此理便在乎气之中而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b 页 WYG0709-0033b.png
不离乎气气无所不在则理无所不通其盛著见于
造化发育而其实流行乎日用人事千条万绪人生
天地之内物类之中全具是道与之俱生不可须臾
离故欲求道者须是就人事中尽得许多千条万绪
当然之理然后可以全体是道而实具于我非可舍
吾身人事超乎二气之表只管去穷索未有天地始
初之妙为道体则在此身有何干涉此佛老庄列异
端邪说所以为吾道之贼学者不可不严屏峻却而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a 页 WYG0709-0033c.png
圣门实学坦如康庄学者亦不可自暴自弃而不由


  学者求道须从事物千条万绪中磨鍊出来

  道流行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无物不有无一处欠缺
子思言鸢飞鱼跃上下察以证之有以见道无不在
甚昭著分晓在上则鸢飞戾天在下则鱼跃于渊皆
是这个道理程子谓此是子思吃𦂳为人处活泼泼
地云者只是真见这道理在面前如活底物相似此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b 页 WYG0709-0033d.png
正如颜子所谓卓尔孟子所谓跃如之意都是真见
得这道理分明故如此说

  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气也形而下者也道理也
只是阴阳之理形而上者也孔子此处是就造化根
原上论大凡字义须是随本文看得透方可志于道
可与适道道在迩等类又是就人事上论圣贤与人
说道多是就人事上说惟此一句乃是赞易时说来
历根原儒中窃襌学者又直指阴阳为道便是指气
北溪字义卷下 第 6a 页 WYG0709-0034a.png
为理了

  韩公原道头四句如所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
义尽说从外面去其论德如足巳无待于外之言虽
未圆犹未害至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则道全在人力
脩为之方有而非子思中庸率性本然之道如老子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等语又把道
都脱从上面去说与德仁义都分裂破碎了扬子云
又谓老氏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吾无
北溪字义卷下 第 6b 页 WYG0709-0034b.png
取焉耳是又把道德仁义判做二物都不相交涉了

  韩公学无原头处如原道一篇铺叙许多节目亦可谓
见得道之大用流行于天下底分晓但不知其体本
具于吾身故于反身内省处殊无细密工夫只是与
张籍辈吟诗饮酒度日其中自无所执守致得后来
潮阳之贬寂寞无聊中遂不觉为大颠说道理动了
故俛首与之同游而忘其平昔排佛老之说

  理

北溪字义卷下 第 7a 页 WYG0709-0034c.png
  道与理大槩只是一件物然析为二字亦须有分别道
是就人所通行上立字与理对说则道字较宽理字
较实理有确然不易底意故万古通行者道也万古
不易者理也理无形状如何见得只是事物上一个
当然之则便是理则是准则法则有个确定不易底
意只是事物上正合当做处便是当然即这恰好无
过些亦无不及些便是则如为君止于仁止仁便是
为君当然之则为臣止于敬止敬便是为臣当然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7b 页 WYG0709-0034d.png
则为父止于慈为子止于孝孝慈便是父子当然之
则又如足容重重便是足容当然之则手容恭恭便
是手容当然之则如尸便是坐中当然之则如齐便
是立中当然之则古人格物穷理要就事物上穷个
当然之则亦不过只是穷到那合做处恰好而巳

  理与性字对说理乃是在物之理性乃是在我之理在
物底便是天地人物公共底道理在我底乃是此理
已具得为我所有者

北溪字义卷下 第 8a 页 WYG0709-0035a.png
  理与义对说则理是体义是用理是在物当然之则义
是所以处此理者故程子曰在物为理处物为义

  德

  道是天地间本然之道不是因人做工夫处论德便是
就人做工夫处论德是行是道而实有得于吾心者
故谓之德何谓行是道而实有得于吾心如实能事
亲便是此心实得这孝实能事兄便是此心实得这
悌大槩德之一字是就人做工夫已到处论乃是做
北溪字义卷下 第 8b 页 WYG0709-0035b.png
工夫实有得之于已了不是就方做工夫时说

  大槩德者得也不能离得一个得字古经书虽是多就
做工夫实有得上说然亦有就本原来历上论如所
谓明德者是人生所得于天本来光明之理具在吾
心者故谓之明德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敬兄此便
是得于天本明处有所谓达德者是古今天下人心
之所同得故以达言之有所谓懿德者是得天理之
粹美故以懿言之又有所谓德性者亦只是在我所
北溪字义卷下 第 9a 页 WYG0709-0035c.png
得于天之正理故谓之德性又有所谓天德者自天
而言则此理公共在天得之为天德其道流行赋予
为物之所得亦谓之天德若就人论则人得天之理
以生亦谓之天德其所为纯得天理之真而无人伪
之杂亦谓之天德

  道与德不是判然二物大抵道是公共底德是实得于
身为我所有底

  太极

北溪字义卷下 第 9b 页 WYG0709-0035d.png
  太极只是浑沦极至之理非可以气形言古经书说太
极惟见于易系辞傅曰易有太极易只是阴阳变化
其所为阴阳变化之理则太极也又曰三极之道三
极云者只是三才极至之理其谓之三极者以见三
才之中各具一极而太极之妙无不流行于三才之
中也外此百家诸子都说差了都说属气形去如汉
志谓太极涵三为一乃是指做天地人三个气形已
具而浑沦未判底物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0a 页 WYG0709-0036a.png
正是指太极庄子谓道在太极之先所谓太极亦是
指三才未判浑沦底物而道又别是一个悬空底物
在太极之先则道与太极分为二矣不知道即是太
极道是以理之通行者而言太极是以理之极至者
而言惟理之极至所以古今人物通行惟古今人物
通行所以为理之极至更无二理也

  太极字义不明直至濂溪作太极图方始说得明白所
谓无极而太极而字只轻接过不可就此句中间截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0b 页 WYG0709-0036b.png
作两截看无极是无穷极只是说理之无形状方体
正犹言无声无臭之类太之为言甚也太极是极至
之甚无可得而形容故以太名之此只是说理虽无
形状方体而万化无不以之为根柢枢纽以其浑沦
极至之甚故谓之太极文公解此句所谓上天之载
是以理言所谓无声无臭是解无极二字所谓万化
之枢纽品汇之根柢是解太极二字又结以非太极
之外复有无极也多少是分明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1a 页 WYG0709-0036c.png
  太极只是以理言也理缘何又谓之极极至也以其在
中有枢纽之义如皇极北极等皆有在中之义不可
训极为中盖极之为物常在物之中四面到此都极
至都去不得如屋脊梁谓之屋极者亦只是屋之众
材四面凑合到此处皆极其中就此处分出去布为
众材四面又皆停匀无偏剩偏欠之处如塔之尖处
偏是极如北极四面星宿皆运转惟此不动所以为
天之枢若太极云者又是就理论天所以万古常运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1b 页 WYG0709-0036d.png
地所以万古常存人物所以万古生生不息不是各
各自恁地都是此理在中为之主宰便自然如此就
其为天地主宰处论恁地浑沦极至故以太极名之
盖总天地万物之理到此凑合皆极其至更无去处
及散而为天地为人物又皆一一停匀无少亏欠所
以谓之太极

  太极只是总天地万物之理而言不可离了天地万物
之外而别为之论才说离天地万物而有个理便成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2a 页 WYG0709-0037a.png
两截去了

  毕竟未有天地万物之先必是先有此理然此理不是
悬空在那里才有天地万物之理便有天地万物之
气才有天地万物之气则此理便全在天地万物之
中周子所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有这动之
理便能动而生阳才动而生阳则是理便已具于阳
动之中有这静之理便能静而生阴才静而生阴则
是理便已具于阴静之中然则才有理便有气才有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2b 页 WYG0709-0037b.png
气理便全在这气里面那相接处全无些子缝罅如
何分得孰为先孰为后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若
分别得先后便成偏在一边非浑沦极至之物

  老氏说道在天地之先也略有此意但不合都离了天
地人物外别说个悬空里道理把此后都做粗看了

  总而言之只是浑沦一个理亦只是一个太极分而言
之则天地万物各具此理亦只有一太极又都浑沦
无欠缺处自其分而言便成许多道理若就万物上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3a 页 WYG0709-0037c.png
总论则万物统体浑沦又只是一个太极人得此理
具于吾心则心为太极所以邵子曰道为太极又曰
心为太极谓道为太极者言道即太极无二理也谓
心为太极者只是万理总会于吾心此心浑沦是一
个理耳只这道理流行出而应接事物千条万绪各
得其理之当然则是又各一太极就万事总言其实
依旧只是一理是浑沦一太极也譬如一大块水银
恁地圆散而为万万小块个个皆圆合万万小块复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3b 页 WYG0709-0037d.png
为一大块依旧又恁地圆陈几叟月落万川处处皆
圆之譬亦正如此此太极所以立乎天地万物之表
而行乎天地万物之中在万古无极之前而贯于万
古无极之后自万古而上极万古而下大抵又只是
浑沦一个理总为一太极耳此理流行处处皆圆无
一处欠缺才有一处欠缺便偏了不得谓之太极太
极本体本自圆也

  太极之所以至极者言此理之至中至明至精至粹至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4a 页 WYG0709-0038a.png
神至妙至矣尽矣不可以复加矣故强名之曰极耳

  无极之说始于谁乎柳子天对曰无极之极康节先天
图说亦曰无极之前阴含阳也有极之后阳分阴也
是周子以前已有无极之说矣但其主意各不同柳
子康节是以气言周子则专以理言之耳

  皇极

  书所谓皇极皇者君也极者以一身为天下至极之标
准也孔安国训作大中全失了字义人君中天下而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4b 页 WYG0709-0038b.png
立则正身以为四方之标准故谓之皇极若就君德
论则德到这处极至而无以加以孝言之则极天下
之孝以弟言之则极天下之弟德极其至而天下之
人以为标准周礼所谓以为民极正是此意

  诗说立我烝民莫非尔极又是就牟麦上论后稷以此
教民民亦以此为准则

  皇极域中之大宝又是就崇高富贵之位而言大君极
至之位四面尊仰无以复加所以谓之大宝亦谓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5a 页 WYG0709-0038c.png
宝极商邑四方之极则以其居中为四方之极而四
方辐辏至此而无以复加也

  自孔安国训皇极为大中后来谷永疏言明王正五事
建大中以承天心便都寻习其说更不复知古人立
字本义且如皇则受之皇之不极训为大之不中惟
皇作极训为惟大作中成甚等语义理如何通得

  中和

  中和是就性情说大抵心之体是性性不是个别物只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5b 页 WYG0709-0038d.png
是心中所具之理耳只这理动出外来便是情中是
未接事物喜怒哀乐未发时浑沦在这里无所偏倚
即便是性及发出来喜便偏于喜怒便偏于怒不得
谓之中矣然未发之中只可言不偏不倚却下不得
过不及字及发出来皆中节方谓之和和是无所乖
戾只里面道理发出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无所乖
戾于理便是中节中节亦只是得其当然之理无些
过无些不及与是理不相咈戾故名之曰和耳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6a 页 WYG0709-0039a.png
  中者天下之大本只是浑沦在此万般道理都从这里
出便为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只是这里动出万般
应接无少乖戾而无所不通是为达道

  中有二义有已发之中有未发之中未发是性上论已
发是就事上论已发之中当喜而喜当怒而怒那恰
好处无过不及便是中此中即所谓和也所以周子
通书亦曰中者和也是指已发之中而言也

  尧舜禹允执厥中皆是已发之中若是里面浑沦未发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6b 页 WYG0709-0039b.png
未有形影如何执得及发出来方可执此事合当如
此彼事合当如彼方有个恰好准则无太过不及处
可得而操执之也

  中庸篇只举喜怒哀乐四者只是举个大纲而已其实
从里面发出来底当然而然无所咈于理者都是和

  释氏之论大槩欲灭情以复性李翱作复性论二篇皆
是此意翱虽与韩文公游文公学无渊源见理不明
莹所以流入释氏去释氏要喜怒哀乐百念都无如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7a 页 WYG0709-0039c.png
何无得只是有正与不正耳正底便是天理不正底
便是人欲

  大抵中和之中是专主未发而言中庸之中却又是含
二义有在心之中有在事物之中所以文公解中庸
二字必合内外而言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
之理可谓确而尽矣

  中庸

  文公解中庸为平常非于中之外复有所谓庸只是这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7b 页 WYG0709-0039d.png
中底发出于外无过不及便是日用道理平常与怪
异字相对平常是人所常用底怪异是人所不曾行
忽然见之便怪异如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
长幼之序朋友之信皆曰用事便是平常底道理都
无奇特可怪异如尧舜之揖逊汤武之征伐夷齐之
立节三仁之制行又如视之思明听之思聪色之思
温猊之思恭与夫足容之重手容之恭头容之直气
容之肃及言忠信行笃敬居处恭执事敬等类论其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8a 页 WYG0709-0040a.png
极致只是平常道理凡日用间人所常行而不可废
者便是平常道理惟平常故万古常行而不可易如
五榖之食布帛之衣万古常不可改易可食可服而
不可厌者无他只是平常耳故平常则自有不可易
之义自馀珍奇底饮食衣服则可供一时之美终不
可以为常若常常用之则必生厌心矣

  程子谓不易之谓庸说得固好然于义未尽不若文公
平常之说为明备盖平常字包得不易字意不易字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8b 页 WYG0709-0040b.png
包不得平常字意其实则一个道理而已游定夫谓
中和以性情言是分体用动静相对说中庸以德行
言是兼行事相合说

  礼乐

  礼乐有本有文礼只是中乐只是和中和是礼乐之本
然本与文二者不可一阙礼之文如玉帛俎豆之类
乐之文如声音节奏之类须是有这中和而又文之
以玉帛俎豆声音节奏方成礼乐不只是偏守中和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9a 页 WYG0709-0040c.png
底意思便可谓之礼乐

  就心上论礼只是个恭底意乐只是个和底意本是里
面有此敬与和底意然此意何自而见须于宾客祭
祀时将之以玉帛寓之以笾豆播之于声音节奏间
如此则内外本末相副方成礼乐若外面有玉帛钟
鼓而里面无和敬之心以实之则不成礼乐若里面
有和敬之心而外面无玉帛钟鼓以将之亦不成礼


北溪字义卷下 第 19b 页 WYG0709-0040d.png
  礼乐亦不是判然二物不相干涉礼只是个序乐只是
个和才有序便顺而和失序便乖而不和如两个椅
子才下得失伦序便乖戾不和如父子君臣兄弟夫
妇所以相戕相贼相争相斗相仇相怨如彼其不和
者都缘是先无个父子君臣夫妇兄弟之礼无亲义
序别便如此

  礼乐无所不在所谓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何离
得如盗贼至无道亦须上下有统属此便是礼底意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0a 页 WYG0709-0041a.png
才有统属便自相听从自相和睦这便是乐底意又
如行路人两个同行才有个长少次序长先少后便
相和顺而无争其所以有争斗之心皆缘是无个少
长之序既自先乱了安得有和顺底意于此益见礼
先而后乐

  人徒见升降扬袭有类乎美观铿锵节奏有近乎末节
以为礼乐若无益于人者抑不知释回增美皆由于礼
器之大备而好善听过皆本于乐节之素明礼以治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0b 页 WYG0709-0041b.png
躬则庄敬不期而自肃乐以治心则鄙诈不期而自
消盖接于视听者所以养其耳目而非以娱其耳目
形于舞蹈者所以导其血气而非以乱其血气则礼
乐之用可知矣

  经权

  用权须是位高方可经与权相对经是日用常行道理
权也是正当道理但非可以常行与日用常行底异
公羊谓反经而合道说误了既是反经焉能合道权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1a 页 WYG0709-0041c.png
只是济经之所不及者也

  权字乃就称锤上取义称锤之为物能权轻重以取平
故名之曰权权者变也在衡有星两之不齐权便移
来移去随物以取平亦犹人之用权度揆度事物以
取其中相似

  经所不及须用权以通之然用权须是地位高方可非
理明义精便差却到合用权处亦看不出权虽经之
所不及实与经不相悖经穷则须用权以通之柳宗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1b 页 WYG0709-0041d.png
元谓权者所以达经也说得亦好盖经到那里行不
去非用权不可济如君臣定位经也桀纣暴横天下
视之为独夫此时君臣之义已穷故汤武征伐以通
之所以行权也男女授受不亲此经也嫂溺而不援
便是豺狼故援之者所以通乎经也如危邦不入乱
邦不居此经也佛肸召子欲往则权也然须圣人理
明义精方用得不差

  权只是时措之宜君子而时中时中便是权天地之常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2a 页 WYG0709-0042a.png
经是经古今之通义是权

  问权与中何别曰知中然后能权由权然后得中中者
理所当然而无过不及者也权者所以度事理而取
其当然无过不及者也

  论语从共学至可与立方可与权天下事到经所不及
处实有碍须是理明义精方可用权且如武后易唐
为周张柬之辈于武后病中扶策中宗出来管见说
武后乃社稷之贼又是太宗才人无妇道当正大义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2b 页 WYG0709-0042b.png
称高祖太宗之命废为庶人而赐之死但天下岂有
立其子而杀其母南轩谓此时当立个贤宗室不应
立中宗他也只见得后来中宗不能负荷故发此论
文公谓南轩之说亦未是须是身在当时亲见得人
心事势是如何如人拳拳中宗中宗又未有失德如
何废得人心在中宗才废便乱须是就当时看得端
的方可权度所以用权极难先生所编文公竹林精
舍语录亦以后来言之则中宗不可立以当时言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3a 页 WYG0709-0042c.png
中宗又未有可废之罪天下人心皆瞩望中宗高宗
别无子不立中宗又恐失天下之望是时承乾亦有
子但人心不属若卒然妄举失人心做不行又事多
最难处今生数百年后只㩀史傅所载不见得当时
事情亦难断定须是身在当时亲见那时事情如何
若人心不在中宗方可别立宗室若人心在中宗只
得立中宗

  文中子说权义举而皇极立说得亦未尽权固义精者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3b 页 WYG0709-0042d.png
然后用得不差然经亦无义不得盖合当用经时须用
经当用权时须用权度此得宜便是义便是二者都
不可无义如秦王世民杀太子建成是不当用权而
用权者也王魏不死于建成而事太宗是当守经而
不守经者也自魏晋而下皆于国统未绝而欺人孤
寡托为受襌皆是当用经而不用经不当用权而用
权者也又如季札终于固让而不肯立卒自乱其宗
国是于守经中见义不精者也张柬之等五王反正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4a 页 WYG0709-0043a.png
中宗诛诸武而留一武三思卒自罹祸之惨是于用
权中见义不精者也

  义利

  义与利相对而实相反才出乎义便入乎利其间相去
甚微学者当精察之自文义而言义者天理之所宜
利者人情之所欲欲是所欲得者就其中推广之才
是天理所宜底即不是人情所欲才是人情所欲底
即不合于天理之所宜天理所宜者即是当然而然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4b 页 WYG0709-0043b.png
无所为而然也人情所欲者只是不当然而然有所
为而然也天理所宜是公人情所欲是私如货财名
位爵禄等此特利之粗者如计较强弱多寡便是利
如取己之便宜亦是利求名觊效如徇己自私如徇
人情而为之如有外慕底心皆是利然货财名位爵
禄等亦未可便做利只当把一件事看但此上易陷
于利耳

  古人取民惟以井田什一之赋此是取以为天下国家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5a 页 WYG0709-0043c.png
经常之用不可缺者其馀山林川泽悉与民共之无
一毫私取以为己有盖圣人出来君天下姑以应天
下之望不以天下为己利所以凡事皆公天下之大
义而为之分天下之地为万国与有德有功者共之
王畿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庶人受
田百亩孟子谓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
最说得圣人心上大义出天下是至大底物一不义
一不辜是至微底事不肯以其所至微而易其所至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5b 页 WYG0709-0043d.png
大可见此心纯是义无一点利底意思后世以天下
为己私己是利了及做一切事都是利毁封建公天
下之大法而为郡县欲总天下之权归于己不能井
天下之田以授民民自买田为生官司又取他牙税
及秋夏取税名色至多至茶盐酒酤民生公共急切
之用尽括为己有凡此等大节目处都是自利之私
无一点义其诡谲自私细微曲折处更不待说

  在学者论之如货财亦是人家为生之道似不可阙但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6a 页 WYG0709-0044a.png
当营而营当取而取便是义若出于诡计左道不当
营而营不当取而取便是利有一般人己自足用又
过用心于营植固是利又有一般人生长富足不复
营殖若不为利然吝啬之意笃计较之心重合当切
用一毫不拔此尤利之甚者如名位爵禄得之以道
非出于私意计较是当得而得便是义若得之不以
道出于私意计较是不当得而得如鬻爵鬻举左道
图荐章苞苴营差遣等类皆是利如万钟不辨礼义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6b 页 WYG0709-0044b.png
乃为宫室妻妾所识穷之而受之便是利原思为宰
义当受常禄之粟九百他却以为多而辞之便是利又
是义子华为师使于齐义不当请粟而冉子为之请
便是利周公以叔父之亲处三公享天下之富是义
之所当享季氏以鲁卿而富于周公乃过于封殖便
是利

  有所为而为如有所慕而为善有所畏而不为恶皆是
利如为穫而耕为畬而菑便是利于耕而望穫利于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7a 页 WYG0709-0044c.png
菑而望畬亦是利易曰不耕穫不菑畬是无所为于
前无所觊于后此方是义如哭死而哀非为生也经
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此皆是
当然而然便是义如为生而哀为于禄而不回为正
行而必信便是利如赤子入井是所当救而恻隐自
生于中便是义若为内交要誉恶其声而然便是利

  计较之私如以天下俭其亲便是利齐王见牛不忍固
是仁心之发然以小易大便是利子贡欲去告朔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7b 页 WYG0709-0044d.png
饩羊是计较无益之费便是利孔子爱其礼不爱其
羊便是义梁惠王移民移粟计较民之多寡是利颜
子犯而不校若计较曲直胜负亦是利或论文而曰我工
尔拙论功而曰我高尔低论德而曰我优尔劣皆是利

  取己便宜小处如共食而自拣其美如共处而自择其
安共市物而争取其尤都是利大处如舍义取生固
人之所欲然义所当死只得守义而死岂可以己不
便而生顾恋之私如扬雄甘事王莽已自错了后来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8a 页 WYG0709-0045a.png
迫于追捕又却投阁是偷生惜死忘义顾利魏徵背
建成而事太宗李陵战败而降虏皆是忘义惜死自
己取便

  求名之私如好名能让千乘之国如以德报怨欲求仁
厚之名仲子避兄离母居于陵欲沽廉洁之名微生
高乞醯掠美市恩以归于己都是利于美名

  徇己自私如为己谋则尽心为他人谋则不尽心是利
如齐王好色好货不与民同亦是利凡处父子君臣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8b 页 WYG0709-0045b.png
夫妇兄弟朋友之间才有一毫自私之心而不行乎
天理之当然皆是利虽公天下事而以私心为之亦
是利

  徇人情是凡事不顾理之当然只徇人情而不敢决便
是利如刘琮以荆州降曹操则是魏之荆州矣是时
先主未有可㨿之地孔明欲取之以为兴王业之本
此正大义所当然先主不决以大义却顾恋刘表之
私情而不忍取是利也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9a 页 WYG0709-0045c.png
  觊效如先难后获先事后得皆是先尽其在我所当为
而不计效仁人明道不计功正谊不谋利自汉以来
无人似董仲舒看得如此分明如揠苗助长便是望
效太速太宗即位四年外户不闭斗米三钱方是小
康便道行仁义既效便有矜色

  外慕如今科举之学全是外慕自婴孩便专学缀缉为
取科名之具至白首不休切身义理全无一点或有
早登科第便又专事杂文为干求迁转之计一生学
北溪字义卷下 第 29b 页 WYG0709-0045d.png
问全是脱空古之学为己今之学为人为己是无所
慕为人是有所慕此便是义利之分义利界分最要
别白分明若不别白分明则有义之似利利之似义
便都含糊没分晓了末稍归宿只堕在利中去更无
复有义矣

  鬼神(魂魄附)

  鬼神一节说话甚长当以圣经说鬼神本意作一项论
又以古人祭祀作一项论又以后世淫祀作一项论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0a 页 WYG0709-0046a.png
又以后世妖怪作一项论

  程子曰鬼神者造化之迹也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
能也说得皆精切造化之迹以阴阳流行著见于天
地间者言之良能言二气之往来是自然能如此大
抵鬼神只是阴阳二气之屈伸往来自二气言之神
是阳之灵鬼是阴之灵灵云者只是自然屈伸往来
恁地活尔自一气言之则气之方伸而来者属阳为
神气之已屈而往者属阴为鬼如春夏是气之方长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0b 页 WYG0709-0046b.png
属阳为神秋冬是气之已退属阴为鬼其实二气只
是一气耳

  天地间无物不具阴阳阴阳无所不在则鬼神亦无所
不有大抵神之为言伸也伸是气之方长者也鬼之
为言归也归是气之已退者也自天地言之天属阳
神也地属阴鬼也就四时言之春夏气之伸属神秋
冬气之屈属鬼又自昼夜分之昼属神夜属鬼就日
月言之日属神月属鬼又如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1a 页 WYG0709-0046c.png
雨是气之伸属神及至收敛后帖然无踪迹是气之
归属鬼以日言则日方升属神午以后渐退属鬼以
月言则初三生明属神到十五以后属鬼如草木生
枝生叶时属神衰落时属鬼如潮之来属神潮之退
属鬼凡气之伸者皆为阳属神凡气之屈者皆为阴
属鬼古人论鬼神大槩如此更在人自体䆒

  礼运言人者阴阳之交鬼神之会说得亦亲切此真圣
贤之遗言非汉儒所能道也盖人受阴阳二气而生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1b 页 WYG0709-0046d.png
此身莫非阴阳如气阳血阴脉阳体阴头阳足阴上
体为阳下体为阴至于口之语默目之寤寐鼻息之
呼吸手足之屈伸皆有阴阳分属不特人如此凡万
物皆然中庸所谓体物而不遗者言阴阳二气为物
之体而无不在耳天地间无一物不是阴阳则无一
物不具鬼神

  祭义宰我问鬼神一段甚长说得极好如曰气也者神
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云云郑氏注谓口鼻之呼吸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2a 页 WYG0709-0047a.png
为魂耳目之聪明为魄又解得明切子产谓人生始
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斯言亦真得圣贤之遗旨所
谓始化是胎中略成形时人初间才受得气便结成
个胚胎模样是魄既成魄便渐渐会动属阳曰魂及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故人之知觉属魂形体属魄阳
为魂阴为魄魂者阳之灵而气之英魄者阴之灵而
体之精如口鼻呼吸是气那灵活处便是魂耳目视
听是体那聪明处便是魄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2b 页 WYG0709-0047b.png
  左傅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淮南子曰阳神为魂阴
神为魄魂魄二字正犹精神二字神即是魂精即是
魄魂属阳为神魄属阴为鬼

  就人身上细论大槩阴阳二气会在吾身中为鬼神以
寤寐言则寤属阳寐属阴以语默言则语属阳默属
阴及动静进退行止等分属皆有阴阳凡属阳者皆
为魂为神凡属阴者皆为魄为鬼

  人自孩提至于壮是气之伸属神中年以后渐渐衰老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3a 页 WYG0709-0047c.png
是气之屈属鬼以生死论则生者气之伸死者气之
屈就死上论则魂之升者为神魄之降者为鬼魂气
本乎天故腾上体魄本乎地故降下书言帝乃殂落
正是此意殂是魂之升上落是魄之降下者也

  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言阴精阳
气聚而生物乃神之伸也而属乎阳魂游魄降散而
为变乃鬼之归也而属乎阴鬼神情状大槩不过如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3b 页 WYG0709-0047d.png
  以上论鬼神本意

  古人祭祀以魂气归于天体魄归于地故或求诸阳或
求诸阴如祭义曰燔燎膻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荐
黍稷羞肝肺首心加以郁鬯以报魄也郊特牲曰周
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既灌然后
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
后焫萧合膻芗凡祭慎诸此又曰祭黍稷加肺祭齐
加明水报阴也取膟膋燔燎升首报阳也所以求鬼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4a 页 WYG0709-0048a.png
神之义大槩亦不过此

  乐记谓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鬼神即是礼乐道理
以乐祀神乐声发扬属阳以礼祀鬼礼是定底物属
阴故乐记说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
而从地祭义论春禘秋尝以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
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秋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
有悽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故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
禘有乐而尝无乐意亦如此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4b 页 WYG0709-0048b.png
  夫子谓吾不与祭如不祭盖缘诚意既不接幽明便不


  范氏谓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此说得最
好诚只是真实无妄虽以理言亦以心言须是有此
实理然后致其诚敬而副以寔心岂不歆享且如季
氏不当祭太山而冒祭是无此实理矣假饶极尽其
诚敬之心与神亦不相干涉泰山之神亦不吾享大
槩古人祭祀须是有此实理相关然后三日斋七日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5a 页 WYG0709-0048c.png
戒以聚吾之精神吾之精神既聚则所祭者之精神
亦聚必自有来格底道理

  人与天地万物皆是两间公共一个气子孙与祖宗又
是就公共一气中有个脉络相关系尤为亲切谢上
蔡曰祖考精神便是自家精神故子孙能极尽其诚
敬则巳之精神便聚而祖宗之精神亦聚便自来格
今人于祭自己祖宗正合著实处却都莽卤了只管
胡乱外面祀他鬼神必极其诚敬不知鬼神与己何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5b 页 WYG0709-0048d.png
相关系假如极其诚敬备其牲牢若是正神不歆非
类必无相交接之理若是淫邪苟简窃食而已亦必
无降福之理

  古人宗法子孙于祖先亦只嫡派方承祭祀在旁支不
敢专祭况祖先之外岂可又招许多淫祀之鬼入来
今人家家事神事佛是多少淫祀孔子谓非其鬼而
祭之谄也今人谄事鬼神不过只是要求福耳不知
何福之有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6a 页 WYG0709-0049a.png
  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古人继嗣大宗无子则以族
人之子续之取其一气脉相为感通可以嗣续无间
此亦至正大公之举而圣人所不讳也后世理义不
明人家以无嗣为讳不肯显立同宗之子多是潜养
异姓之儿阳若为继而阴已绝矣盖自春秋鄫子取
莒公子为后故圣人书曰莒人灭鄫非莒人灭之以
异姓主祭祀灭亡之道也秦以吕政绝晋以牛睿绝
亦皆一类仲舒繁露载汉一事有人家祭用祝降神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6b 页 WYG0709-0049b.png
祭毕语人曰适所见甚怪有一官员公裳盛服欲进
而踌躇不敢进有一鬼蓬头衩袒手提屠刀勇而前
歆其祭是何神也主人不晓其由有长老说其家旧
日无嗣乃取异姓屠家之子为嗣即今主祭者所以
只感召得屠家父祖而来其继立本家之祖先非其
气类自无交接感通之理然在今世论之立同宗又
不可泛盖姓出于上世圣人所造正所以别生分类
自后有赐姓匿姓者又皆混杂故立宗者又不可恃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7a 页 WYG0709-0049c.png
同姓为凭须审择近亲有来历分明者立之则一气
所感父祖不至失祀今世多有取女子之子为后以
姓虽异而有气类相近似胜于同姓而属疏者然晋贾
充以外孙韩谧为后当时太常博士秦秀已议其昏
乱纪度是则气类虽近而姓氏实异此说亦断不可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及其境内之名山大川大夫
祭五祀士祭其先古人祀典品节一定不容紊乱在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7b 页 WYG0709-0049d.png
诸侯不敢僭天子而祭天地在大夫亦不敢僭诸侯
而祭社稷山川如季氏旅泰山便不是礼曲礼谓非当
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淫祀不必皆是不正
之鬼假如正当鬼神自家不应祀而祀他便是淫祀
如诸侯祭天地大夫祭社稷季氏旅泰山便是淫祀


  古人祭祀各随其分之所至天子中天地而立为天地
人物之主故可以祭天地诸侯为一国之主故可祭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8a 页 WYG0709-0050a.png
一国社稷山川如春秋时楚庄王不敢祭河以非楚
之望缘是时理义尚明故如此如士人只得祭其祖
先自祖先之外皆不相干涉无可祭之理然支子不
当祭祖而祭其祖伯叔父自有后而吾祭之皆为非
所当祭而祭亦不免为淫祀

  古人祭天地山川皆立尸诚以天地山川只是阴阳二
气用尸要得二气来聚这尸上不是徒然歆享所以
用灌用燎用牲用币大要尽吾心之诚敬吾心之诚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8b 页 WYG0709-0050b.png
敬既尽则这天地山川之气便自关聚

  天子是天地之主天地大气关系于一身极尽其诚敬
则天地之气关聚便有感应处诸侯只是一国之主
只是境内之名山大川极尽其诚敬则山川之气便
聚于此而有感召皆是各随其分限大小如此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气为云雨者皆是神日月星辰民
所瞻仰者亦皆曰神其在人则法施于人则祀之以
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禦大灾则祀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9a 页 WYG0709-0050c.png
能捍大患则祀之古人非此族也不在祀典见祭
法篇甚详若后世祭祀便都没理会了

  大夫祭五祀乃是门户灶行中霤自汉以来以并易行
古者穴处其为牖取明之处名曰中霤只是土神士人
又不得兼五祀间举一两件在士丧礼却有疾病祷
于五祀之文而无其祭

  郑康成注月令春祀户谓阳气出祀之于户内阳也夏
祀灶谓阳气盛热于外祀之于灶从热类也秋祀门
北溪字义卷下 第 39b 页 WYG0709-0050d.png
谓阴气出祀之于门外阴也冬祀行谓阴盛寒于水
祀之于行从辟除之类也中央祀中霤谓土主中央
而神在室于此亦见汉时礼乐犹明论鬼神犹主于阴
阳为言犹未失先王之遗意也

  古人祀典自祭法所列之外又有道有德者死则祭于
瞽宗以为乐祖此等皆是正祠后世如忠臣义士蹈
白刃卫患难如张巡许远死于睢阳立双庙苏忠勇
公于邕州死节甚伟合立庙于邕今贡侯立祠于本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0a 页 WYG0709-0051a.png
州亦宜如漳州灵著王以死卫邦人而漳人立庙祀
之凡此忠臣义士之祠皆是正当然其祠宇须官司
为严其扄钥开闭有时不与民间亵渎乃为合礼在
民间只得焚香致敬而已亦不可越分而祭

  以上论祭祀祀典

  大凡不当祭而祭皆曰淫祀淫祀无福由脉络不相关
之故后世祀典只缘佛老来都乱了如老氏设醮以
庶人祭天有甚关系如释迦亦是胡人与中国人何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0b 页 WYG0709-0051b.png
相关假如忠臣义士配享元勋若是巳不当祭皆为
外神皆与我无相干涉自圣学不明于世鬼神情状
都不晓如画星辰都画个人以星君目之如泰山曰
天齐仁圣帝在唐封为天齐王到本朝以东方主生
加仁圣二字封帝帝只是一上帝而已安有五帝岂
不僭乱况泰山只是个山安有人形猊今立庙俨然
垂旒端冕衣裳而坐又立后殿于其后不知又是何
山可以当其配而为夫妇耶人心迷惑一至于此据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1a 页 WYG0709-0051c.png
泰山在鲁封内惟鲁公可以祭今隔一江一淮与南
方地脉全不相交涉而在在诸州县皆有东岳行祠
此亦朝廷礼官失讲明而为州县者不之禁蚩蚩愚
民本不明理亦何足怪

  南岳庙向者回禄太尉欲再造问于五峰先生先生
答以天地与人事本一理在天为皇天上帝在人为
大君大君有二则人事乱矣五岳视三公与皇天上
帝并为帝则天道乱矣而世俗为塑像为立配为置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1b 页 WYG0709-0051d.png
男女屋而贮之亵渎神示之甚后南轩又详之曰川
流山峙是其形也而人之也何居其气之流通可以
相接也而字之也何居皆可为正大之论甚发愚蒙
破聋瞽

  上段云古人祭天地山川皆立尸要得气来聚这
尸上据此说则祭山川而人其形疑亦古人立尸
之意惜不及质之先生

  世俗鄙俚以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圣帝生朝阖郡男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2a 页 WYG0709-0052a.png
女于前期彻昼夜就通衢礼拜会于岳庙谓之朝岳
为父母亡人拔罪及至是日必献香烛上寿不特此
尔凡诸庙皆有生朝之礼当其日则士夫民俗皆献
香烛慇勤致酒上寿按古今书本无生日之礼伊川
先生已说破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痛安忍置酒张
乐以为乐若具庆者可也以李世民之忍犹能于是
日感泣思慕其亲亦以天理之不容泯处故在人讲
此礼以为非礼之礼然于人之生存而祝其寿犹有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2b 页 WYG0709-0052b.png
说鬼已死矣而曰生朝献寿者何为乎

  伊川破横渠定龙女衣冠从夫人品秩事谓龙兽也岂
可被夫人衣冠且大河之塞乃天地祖宗社稷之佑
及吏卒之力龙何功之有其言可谓甚正大又以见
张程学识浅深之不同世俗事真武呼为真圣只是
北方玄武神真宗尚道教避圣祖讳改玄为真北方
玄武乃龟蛇之属后人不晓其义画真武作一人散
发握剑足踏龟蛇竞傅道教中某代某人修行如此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3a 页 WYG0709-0052c.png
  江淮以南自古多淫祀以其在蛮夷之域不沾中华礼
义狄仁杰毁江淮淫祠一千七百区所存者惟夏禹
伍子胥二庙伊川先生犹以为存伍子胥庙为未是
伍子胥可血食于吴不可血食于楚今去狄公未久
而淫祀极多皆缘世教不明民俗好怪始者土居尊
秩无识者唱之继而群小以财豪乡里者辅之下焉
则里中破荡无生产者假托此裒敛民财为衣食之
计是以上而州县下至闾巷村落无不各有神祠朝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3b 页 WYG0709-0052d.png
廷礼官又无识庸夫多与之计较封号是以无来历
者皆可得封号有封号者皆可岁岁加大若欲考论
邪正则都无理会了

  后世看理不明见诸神庙有灵感响应者则以为英灵
神圣之祠在生必聪明正直之人也殊不知此类其
间煞有曲折一样是富贵权势等人如伯有为厉子
产所谓用物精多则魂魄强之类一样是壮年蹈白
刃而死英魂不散底人一样是生禀气厚精爽强底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4a 页 WYG0709-0053a.png
人死后未便消散一样是人塑人像时捉个生禽之
猛鸷者如猴乌之属生藏于腹中此物被生劫而死
魂魄不散众人朝夕焚香祷祝便会有灵其灵乃此
物之灵非关那鬼神事一样是人心以为灵众人精
神都聚在那上便自会灵如白鲞大王之类一样是
立以为祠便有依草附木底沉魂滞魄来窃附于其
上一样又是山川之灵庙宇坐据山川雄猛处气作
之灵又有本庙正殿不甚灵而偏旁舍人有灵者是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4b 页 WYG0709-0053b.png
偏旁坐得山川正脉处故也又有都不关这事只是
随本人心自灵人心自极其诚敬则精神聚所占之
事自有脉络相关便自然感应吉凶毫发不差只缘
都是一理一气故耳所谓齐戒以神明其德夫即此


  湖南风俗淫祀尤炽多用人祭鬼或村民裒钱买人以
祭或捉行路人以祭闻说有一寒士被捉縳诸庙柱
半夜有大蛇张口欲食之其人识一咒只管念咒蛇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5a 页 WYG0709-0053c.png
不敢食渐渐退缩而去明早士人得脱诉诸官人以
为咒之灵所致是不然凡虎兽等食人者多是桃之
使神色变动方食神色不动则不敢食若此人者心
自以为必死无可逃更不复有惧死之念矣只一味
靠咒口只管念咒心全在咒上更无复有变动之色
故蛇无由食之亦犹虎不食涧边婴儿之类非关咒
灵之谓也

  闻说南轩曾差一司户破一大王庙才得牒即两脚俱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5b 页 WYG0709-0053d.png
软其人卧乘舆而往到庙中取大王像剖其腹有盘
数重中有小合盛一大白虫活走急投诸油煎之才
破合见虫脚立愈推此其他可以类见

  以上论淫祀

  天地间亦有沉魂滞魄不得正命而死者未能消散有
时或能作怪但久后当自消亦有抱冤未及雪者屡
作怪才觉发便帖然如后汉王纯驿中女鬼及朱文
公断龙岩妻杀夫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6a 页 WYG0709-0054a.png
  大抵妖由人兴凡诸般鬼神之旺都是由人心兴之人
以为灵则灵不以为灵则不灵人以为怪则怪不以
为怪则不怪伊川尊人官廨多妖或报曰鬼击鼓其
母曰把搥与之或报曰鬼摇扇其母曰他热故耳后
遂无妖只是主者不为之动便自无了细观左氏所
谓妖由人兴一语极说得出明道石佛放光之事亦


  昔有僧入房将睡暗中误踏破一生茄心疑为蟾蜍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6b 页 WYG0709-0054b.png
属卧中甚悔其枉害性命到中宵忽有扣门觅命者
僧约明日为荐拔及天明见之乃茄也此只是自家
心疑便感召得游魂滞魄附会而来又如遗书载一
官员于金山寺荐拔亡妻之溺水者忽婢妾作亡魂
胡语言死之甚冤数日后有渔者救得妻送还之此
类甚多皆是妖由人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赖省干占法有鬼附耳语人来占者问姓几画名几画
其人对面默数渠便道得或预记定其画临时更不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7a 页 WYG0709-0054c.png
点数只问及便答渠便道不得则思虑未起鬼神莫
知康节之言亦见破此精微处

  张元郡君死后常来与语说渠心下事一道士与围棋
而妻来道士捉一把棋子包以纸令持去问张不知
数便道不得曰我后不来矣此未必真是其妻乃沉
魂滞魄随张心感召而来被道士窥破此机更使不
得世之扶鹤下仙者亦如此识字人扶得不识字人
扶不得能文人扶则诗语清新不能文人扶则诗语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7b 页 WYG0709-0054d.png
拙嫩问事人扶鹤人知事意则写得出不知事意则
写不出与吟咏作文则无不通问未来事则全不应
亦可自见此非因本人之知而有假托盖鬼神幽阴
乃藉人之精神发挥随人知识所至耳便见妖非由
人不可

  武三思置一妾绝色士夫皆访观狄梁公亦往焉妾遁
不见武三思搜之在壁隙中语曰我乃花月之妖天
遣我奉君谈笑梁公时之正人我不可以见盖端人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8a 页 WYG0709-0055a.png
正士有精爽清明鬼神魑魅自不敢近所谓德重鬼
神钦鬼神之所以能近人者皆由人之精神自不足
故耳

  以上论妖怪

  敬鬼神而远之此一语极说得圆而尽如正神能知敬
矣又易失之不能远邪神能知远矣又易失之不能
敬须是都要敬而远远而敬始两尽幽明之义文公
语解说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8b 页 WYG0709-0055b.png
可知此语示人极为亲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须是
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断无二致所以发子路
者深矣

  佛老

  佛老之学后世为盛在今世为尤盛二氏之说大略相
似佛氏说得又较玄妙老氏以无为主佛氏以空为
主无与空亦一般老氏说无要从无而生有他只是
要清净无为方外之物以独善其身厌世俗胶胶扰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9a 页 WYG0709-0055c.png
扰等事欲在山林间炼形养气将真气养成一个婴
儿脱出肉身去如蛇蜕之法又欲乘云驾鹤飞腾乎
九天之上然亦只是炼个气轻故能乘云耳老氏之
说元未甚惑至佛氏之说虽深山穷谷之中妇人女
子皆为之惑有沦肌洽髓牢不可解者原其为害有
两般一般是说死生罪福以欺罔愚民一般是高谈
性命道德以眩惑士类死生罪福之说只是化得世
上一种不读书不明理无见识等人性命道德之说
北溪字义卷下 第 49b 页 WYG0709-0055d.png
又较玄妙虽高明之士皆为所误须是自家理明义
精胸中十分有定见方不为之动

  常人所惑死生罪福之说一则是恐死去阴司受诸苦
楚一则是祈求为来生之地故便能舍割做功德做
因果或庶几其阴府得力免被许多刑宪或觊望其
来生作个好人出世子子孙孙长享富贵免为贫贱
禽兽之徒佛家唱此说以罔人故愚夫愚妇皆为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0a 页 WYG0709-0056a.png
  且如轮回一说断无此理伊川先生谓不可以既返之
气复为方伸之气此论甚当盖天地大气流行化生
万物前者过后者续前者消后者长只管运行无有
穷已断然不是此气复回来为后来之本一阳之复
非是既退之阳倒转复来圣人立卦取象虽谓阳复
返其实只是外气剥尽内气复生佛氏谓已往之气
复轮回来生人生物与造化之理不相合若果有轮
回之说则是天地间人物皆有定数当只是许多气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0b 页 WYG0709-0056b.png
翻来覆去如此则大造都无功了须是晓得天地生
生之理方看得他破

  人生天地间得天地之气以为体得天地之理以为性
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则要其终而知所以死古人谓
得正而毙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只缘受得许多道理
须知尽得便自无愧到死时亦只是这二五之气听
其自消化而已所谓安死顺生与天地同其变化这
个便是与造化为徒人才有私欲有私爱割舍不断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1a 页 WYG0709-0056c.png
便与大化相违

  因果之说全是妄诞所载證验极多大抵邪说流入人
心故人生出此等狂思妄想而已温公谓三代以前
何尝有人梦到阴府见十等王者耶此说极好只缘
佛教盛行邪说入人已深故有此梦想

  天地间物惟风雷有象而无形若是实物皆有形骸且
如人间屋宇用木植砖瓦等架造成个规模木植取
之山林砖瓦取之窑灶皆是实物人所实见如佛氏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1b 页 WYG0709-0056d.png
天堂地狱是何处取木植是何处取砖瓦况天只是
积气到上至高处其转至急如迅风然不知所谓天
堂者该载在何处地乃悬空在天之中央下面都是
水至极深处不知所谓地狱者又安顿在何处况其
所说为福可以冥财祷而得为罪可以冥财赂而免
神物清正何其贪婪如此原其初意亦只是杜撰以
诱人之为善而恐惧人之为恶耳野夫贱隶以死生
切其身故倾心信向之然此等皆是下愚不学之人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2a 页 WYG0709-0057a.png
亦无足怪如唐太宗是甚天资亦不能无惑可怪可


  士大夫平日读书只是要略知古今事变把来做文章
使其实圣贤学问精察做工夫处全不理会缘是无
这一段工夫胸中无定见识但见他说心说性便为
之竦动便招服如韩文公白乐天资禀甚高但平日
亦只是文字诗酒中做工夫所以看他亦不破文公
辟其无父无君虽是根本然犹未知所以受病之本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2b 页 WYG0709-0057b.png
  佛氏所谓玄妙者只是告子所谓生之谓性之说告子
生之一字乃是指人之知觉运动处大意谓目能视
其所以能视处是谁耳能听其所以能听处是谁即
这一个灵活知觉底常在目前作用便谓之性悟此
则为悟道一面做广大玄妙说将去其实本领只如
此此最是至精至微第一节差错处至于无父无君
乃其后截人事之粗迹悖谬至显处他全是认气做
性了如谓狗子有佛性只是呼狗便知摇尾向前这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3a 页 WYG0709-0057c.png
个便是性人与物都一般所以万劫不灭亦只是这
个老氏谓死而不亡亦只是如此所说千百亿化身
千手千眼皆是在这窠窟里

  自古圣贤相傅说性只是个理能视能听者气也视其
所当视听其所当听者理也且如手之执捉气也然
把书读也是手呼卢也是手岂可全无分别须是分
别那是非是底便是本然之性非底便是徇于形气
之私佛氏之说与吾儒若同而实大异吾儒就形气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3b 页 WYG0709-0057d.png
上别出个理理极精微极难体察他指气做性只见
这个便是性所以便不用工夫了






  北溪字义卷下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4a 页 WYG0709-0058a.png
  严陵讲义

  淳恭承判府寺丞偕府判大著杨广文先生领
邦之群贤众俊会于学校谓淳从游晦庵先生
之门俾讲明大义以开发后进区区浅陋辞不
获命辄吐为说四篇一曰道学体统二曰师友
渊源三曰用功节目四曰读书次序以为贤侯
作成人材之助愿诸同志共切磋之

  道学体统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4b 页 WYG0709-0058b.png
  圣贤所谓道学者初非有至幽难穷之理甚高难行之
事也亦不外乎人生日用之常耳盖道原于天命之
奥而实行乎日用之间在心而言则其体有仁义礼
智之性其用有恻隐羞恶是非之情在身而言则其
所具有耳目口鼻四支之用其所与有君臣父子朋
友夫妇兄弟之伦在人事而言则处而修身齐家应
事接物出而莅官理国牧民御众微而起居言动衣
服饮食大而礼乐刑政财赋军师凡千条万绪莫不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5a 页 WYG0709-0058c.png
各有当然一定不易之则皆天理自然流行著见而
非人之所强为者自一本而万殊而体用一原也合
万殊而一统而显微无间也上帝所降之衷即降乎
此也生民所秉之彝即秉乎此也以人之所同得乎
此而虚灵不昧则谓之明德以人之所共由乎此而
无所不通则谓之达道尧舜与涂人同一禀也孔子
与十室均一赋也圣人之所以为圣生知安行乎此
也学者之所以为学讲明践履乎此也谓其君不能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5b 页 WYG0709-0058d.png
贼其君者也谓其民不能贼其民者也自谓其身不
能自贼者也操之则存舍之则亡迪之则吉悖之则
凶盖皎然易知而坦然易行也是岂有离乎常行日
用之外别自为一物至幽而难穷甚高而难行也哉
如或外此而他求则皆非大中至正之道圣贤所不
道也

  师友渊源

  粤自羲皇作易首阐浑沦神农黄帝相与继天立极而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6a 页 WYG0709-0059a.png
宗统之傅有自来矣尧舜禹汤文武更相授受中天
地为三纲五常之主皋陶伊傅周召又相与辅相施
诸天下为文明之治孔子不得行道之位乃集群圣
之法作六经为万世师而回参伋轲实傅之上下数
千年无二说也轲之后失其傅天下骛于俗学盖千
四百馀年昏昏冥冥醉生梦死不自觉也及我宋之
兴明圣相承太平日久天地真元之气复会于是濂
溪先生与河南二程先生卓然以先知先觉之资相继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6b 页 WYG0709-0059b.png
而出濂溪不由师傅独得于天提纲启钥其妙具在
太极一图而通书四十章又以发图之所未尽上与
羲皇之易相表里而下以振孔孟不傅之坠绪所谓
再辟浑沦二程亲授其旨又从而光大之故天理之
微人伦之著事物之众鬼神之幽与凡造道入德之
方修己治人之术莫不秩然有条理备见于易傅遗
书使斯世之英才志士得以探讨服行而不失其所
归河洛之间斯文洋洋与洙泗并闻而知者有朱文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7a 页 WYG0709-0059c.png
公又即其微言遗旨益精明而莹白之上以达群圣
之心下以统百家而会于一盖所谓集诸儒之大
成而嗣周程之嫡统粹乎洙泗濂洛之渊源者也学
者不欲学圣则已如学圣人而考论师友渊源必以
是为迷涂之指南庶乎有所取正而不差苟或舍是
而他求则茫无定准终不得其门而入矣既不由是
门而入而曰吾能真有得乎圣人心傅之正万无是
理也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7b 页 WYG0709-0059d.png
  用工节目

  道之浩浩何处下手圣门用工节目其大要亦不过曰
致知力行而已致者推之而至其极之谓致其知者
所以明万理于心而使之无所疑也力者勉焉而不
敢怠之谓力其行者所以复万善于已而使之无不
备也知不致则真是真非无以辨其行将何所适从
必有错认人欲作天理而不自觉者矣行不力则虽
精义入神亦徒为空言而盛德至善竟何有于我哉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8a 页 WYG0709-0060a.png
此大学推明德之功必以格物致知为先而诚意正
心修身继其后中庸择善固执之目必自夫博学审
问谨思明辨而笃行之而颜子称夫子循循善诱亦
惟在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而已无他说也然二者
亦非截然判先后为二事犹之行者目视足履动辄
相应盖亦交进而互相发也故知之明则行愈达而
行之力则所知又益精矣其所以为致知力行之地
者必以敬为主敬者主一无适之谓所以提撕警省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8b 页 WYG0709-0060b.png
此心使之惺惺乃心之生道而圣学之所以贯动静
彻终始之功也能敬则中有涵养而大本清明由是
而致知则心与理相涵而无颠冥之患由是而力行
则身与事相安而不复有捍格之病矣虽然人性均
善均可与适道而鲜有能从事于斯者由其有二病
一则病于安常习故而不能奋然立志以求自拔二
则病于偏执私主而不能豁然虚心以求实见盖必
如孟子以舜为法于天下而我犹未免以乡人者为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9a 页 WYG0709-0060c.png
忧必期如舜而后已然后为能立志必如颜子以能
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然后为能虚
其心既能立志而不肯自弃又能虚心而不敢自是
然后圣门用功节目循序而进日日有惟新之益虽
升堂入室惟吾之所欲而无所阻矣此又学者所当
深自警也

  读书次第

  书所以载道固不可以不读而圣贤所以垂训者不一
北溪字义卷下 第 59b 页 WYG0709-0060d.png
又自有先后缓急之序而不容以躐进程子曰大学
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
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
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盖大学者古之大人所以
为学之法也其大要惟曰明明德曰新民曰止于至
善三者而已于三者之中又分而为格物致知诚意
正心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凡八条大抵
规模广大而本末不遗节目详明而始终不紊实群
北溪字义卷下 第 60a 页 WYG0709-0061a.png
经之纲领而学者所当最先讲明者也其次则论语
二十篇皆圣师言行之要所存于是而学焉则有以
识操存涵养之实又其次则孟子七篇皆谆谆乎王
道仁义之谈于是而学焉则有以为体验充广之端
至于中庸一书则圣门傅授心法程子以为其味无
穷善读者味此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
矣然其为言大槩上达之意多而下学之意少非初
学者所可骤语又必大学论孟之既通然后可以及
北溪字义卷下 第 60b 页 WYG0709-0061b.png
乎此而始有以的知其皆为实学无所疑也盖不先
诸大学则无以提絜纲领而尽论孟之精微不参诸
论孟则无以发挥蕴奥而极中庸之归趣若不会其
极于中庸则又何以建立天下之大本而经纶天下
之大经哉是则欲求道者诚不可不急于读四书而
读四书之法毋过求毋巧凿毋旁搜毋曲引亦惟平
心以玩其旨归而切已以察其实用而已尔果能于
是四者融会贯通而理义昭明胸襟洒落则在我有
北溪字义卷下 第 61a 页 WYG0709-0061c.png
权衡尺度由是而进诸经与凡读天下之书论天下
之事皆莫不冰融冻释而轻重长短截然一定自不
复有锱铢分寸之或紊矣呜呼至是而后可与言内
圣外王之道而致开物成务之功用也欤




北溪字义卷下 第 61b 页 WYG0709-0061d.png








  严陵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