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1245-038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倪文僖集卷十七
             明 倪谦 撰
 序
  虞山归隐图唱和诗序
虞山归隐图者为琴川陈君性孚而作者也性孚少有
隐操读书虞山中杜门却扫不求闻达邑长吏廉知其
名以贤良方正荐举之出为衢之江山丞有惠政及民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1245-0389d.png
声绩兼茂无几念蕙帐久空草堂谁葺而白云猿鹤之
无侣也将归而终隐焉以偿初志乃抗疏遗荣奉身引
退不翅惊鸿骇鹿之难羁也行人成君始终喜其行之
勇决手绘是图复为诗以发其志凡善性孚者迭从而
赓之成君子以予职文翰且识性孚也既索予和更需
弁以言辞不获命辄为叙之若此性孚归哉倘遇幽人
畸士于清泉白石之侧席落花汎羽觞取是诗击莭而
歌之殆必有赏音者矣遂书以归焉系以所和诗曰虞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1245-0390a.png
山绕衡茆苍苍开画图君昔杜门隐其处诗名磊落闻
江湖贤良一鹗忽膺荐披腹直上天阍呼与其丘壑徒
守株孰如致主追黄虞白驹无复歌空谷耿耿丹衷志
匡国为丞捧檄莅江山社稷人民归所属抚字常怀岂
弟心光明遍照逃亡屋德化由来易感孚黎庶讴歌总
欢服故园花树满晴川归梦夜夜飞吴天丝莼玉鲈味
偏美几载长竿閒钓船式微赋罢喜欲颠上疏乞身通
御筵诏书方报紫宸殿帆樯已拂沧波烟到家野老应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1245-0390b.png
争席拄颊看山日西夕翠霭深藏水竹居黄埃夐绝轮
蹄客君不见人生弱草栖惊尘古来贤达今几存惟有
芳声照青史何用踯躅依权门此去留君君不止琴瑟
离堂为君理曲终强和归来篇展卷挥毫自知愧
  赠魏克明还南康序
刑部尚书南康魏公年甫六帙馀得疾乞致政朝廷素
倚重公勉留视事请益力乃赐玺书褒嘉给路费以优
其归归一载而竟卒讣闻天子悼惜遣使谕祭命有司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1245-0390c.png
营葬事恩至渥也公冢嗣克明率二弟诣阙祗谢将还
乡人寓京师者徵言赠之惟尚书公厚德雅望为时名
臣功在社稷泽在生民行绩在太史振声腾茂天下所
共闻垂芳无穷与霄壤相敝天不憖遗俾年未跻上寿
以死虽若可憾然有五子十二孙兰茁玉立以承其家
而克明隽伟敦茂尤其白眉者焉天之所遗其在此也
嗟夫代之为理官者厥后多不扬匪直不扬亦多至乏
继岂其独不利于子孙哉任情倚法而高下其手虽足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1245-0390d.png
快一时之私不知怨戾所积天监孔昭适足成身后之
累尚书公一念之仁随地而著为御史尝便海民鱼课
活西民时疫为布政使民流绥辑以子之地旱致雨以
沐之为亚卿平江右盗兵不血刃为尚书整饬边备戍
士安利至其用法平恕特绪馀耳所至惟知殚诚尽职
初岂计后之盛否何若而为之然天报厥德不能不加
厚于公宜克明鸾停鹄峙称其家儿昆季皆贤从以孙
子也克明昆季勖哉胥以继述为念修身慎行以迓承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1245-0391a.png
遗休务学敦礼以光大遗业出而掇科取士则思遐躅
是蹈否则亢宗绍统为一邦之望族而罔贻李绩訾房
杜之嗤其孝不亦大哉勖哉克明昆季
  送连州朱太守赴官序
嘉定朱君廷玉拜东广连州太守濒行进士潘君时旸
其乡人也徵言赠之惟连州介楚越间僻在岭表前古
例为谪地凡获戾于朝者辄寘之若唐刘禹钖韩愈宋
张浚辈可见不惟夷视其民而且轻视其牧何待连之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1245-0391b.png
薄若是也肆惟圣朝以四海为一家中国犹一人虽遐
陬绝域拊之咸同赤子矧近在南服之连者乎用是大
铲积古之弊选授民牧率与中州郡县等开科取士登
庸其俊良亦与中州才士大夫不异其民窃自奋曰朝
廷待连若是其厚吾辈宁容自薄哉故力本务学习尚
醇悫逮今蔚为佳郡所谓齐变至鲁鲁变至道者欤廷
玉为守于是盖出于材选者也廷玉通伏氏经论秀于
乡登名太学天曹试所蕴拔寘上第遂得守连而连非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1245-0391c.png
昔日之连也夫朝廷既不夷视其民而其民又能勇于
迁化岂不为易治乎以连之易治而能宣布皇上恩德
以文翁教化为先不骋材于期会以阳城拊字为心不
衒能于催科彼非木石孰不感悦爱戴服从使君之令
者哉天曹以连授君固谓君能尽是道者矣君其勖诸
尚体朝廷待连之意
  赠国子学正王先王赴官序
南京国子监学正致文王先生受任将行客有徵言为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1245-0391d.png
之赠者予尝辱先生知虽芜陋固当有一言识别况重
以客之请乎先生世家湖之归安蚤从翰林编修孟简
周先生游问学大有成就宣德己酉选浙江乡试明年
会试登贰榜不愿就职去游南胶癸丑会试复登贰榜
乃就仪真教谕丁艰起复改山阳通绩九载进今秩先
生端雅凝重言动有则望之栗然就之温然盖道德充
牣于中而睟盎自见于外者欤先生之在江淮以师道
自重设教有定规奖进无倦容随其资之高下使皆得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1245-0392a.png
底成立故江淮士风丕振不下昔之苏湖而远迩衿佩
仰其光缙绅誉其贤殆以为胡瑗之复出也瑗之教苏
湖也科条备具从游者数百人庆历兴太学取其法著
为令召瑗为太学官其徒益众太学至不能容礼部所
得士瑗弟子十常居四五伊川谓从其学者醇厚和易
之气望之可知今朝廷进先生于太学岂非以昔之待
胡瑗者待先生乎先生兹往六馆之士靡不动色相庆
不特讲下弟子为然薰其德渐其化则醇厚和易之气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1245-0392b.png
油然自生而从游之众简拔之多不待智者而可知矣
夫成已所以成物圣贤大学之道不外乎是而先生尽
之能事毕矣故予于是行所以序先生道德之实若此
若夫功名远大之地进膺可期然先生素不以是累于
心而予亦不敢以是渎言之也遂书以赠
  送王景和还金陵序
王君春景和字也其先潞州人厥祖以茂材举因至南
京家焉景和与予居相邻比而少予一岁总角时常各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1245-0392c.png
挟书册就乡塾师讲授以故相知有素其后稍长君以
干蛊遨游四方而予宦寓非京音尘违越者颇久一日
访予静存轩中即其容则庄重修洁俨乎其有仪也聆
其言则详雅确实烨乎其有文也叩其所历则罗浮武
夷三峡五岭江汉河淮然后知其得于游之助也多矣
夫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何哉所见者隘
也景和足迹无所不到其目之所接耳之所闻不特践
前人陈迹而动怀贤吊古之心其日与四方贤士大夫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1245-0392d.png
伍而渐渍薰陶之益亦已深矣则所见乌得而不广哉
予亦有好游之癖然縻于职业不能暂离顷因使至恒
阳不久而返未尝一骋眉睫以豁平生襟抱安得不因
景和致予之健羡也耶景和念尊甫士能甫定省久矌
过予言归乃酌之以酒而歌曰江东之云兮日暮多我
思美人兮钟山阿喜一遘兮在帝畿岁聿云暮兮胡遽
言归高堂有亲兮违定省雨雪载涂兮风色凛凛辕已
驾兮不可攀美人复向兮江南还箧有䌽衣兮尊有春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1245-0393a.png
酒我亦有亲兮安得相从君同祝千万寿歌竟酒酣遂
抗手而别
  谢钦院判医效序
太医院判士谦钦先生圣朝之名医也僚友院士莫不
服其业之精理之明而缙绅大夫以至委巷士女莫不
奇其效之神也医至于是亦至矣夫人具血气之躯喜
怒哀乐炽于中风寒暑湿蚀于外差失所调病于是乎
侵焉轻贼其形重戕其生虽至亲莫能复而孝子莫能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1245-0393b.png
代也而医也投以匕剂辄能安其危全其亲而遂其孝
欲致人之弗感得乎此冬官亚卿王公所以有报于先
生也公夫人病寒热积数日不解举家惶惶以先生有
乡曲旧好趋告急焉先生往胗之药一再投而疾徐以
瘳公曰何其神也先生曰寒热者客邪也所以害乎元
气者也吾之药内以护其真元外以祛其邪气调和遏
绝使自遁焉彼刚峻之剂非不快于一时而不知元气
抑已伤矣昔之善医国者亦然养民以德所以护元气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1245-0393c.png
也禦寇以兵所以祛邪气也是以伊傅周召培植六七
百载之商周萧曹房杜能培植三四百载之汉唐率用
此道若商君之医秦劲悍猛鸷不贷毫发痛刬而力锄
之其国富兵强甚为快也然四肢枵然而大命以随适
所以蹙之也公为朝廷良相用因以是告焉公惊曰先
生之德匪惟寿吾室家而又有所厚望于吾敢不服膺
乃授简属叙以为谢予特为书之使天下皆知先生非
直良于医也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1245-0393d.png
  赠张行人诗序
句曲张君仲书正统乙丑科进士也观吏部政逾年拜
行人司行人夫行人之官肇自周礼大行人掌大宾之
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
以待四方之使者此其职也历代以来职无定名我朝
尤重其选铨授必以进士诚以其将命万里专对四方
君德之宣国体之重于焉以系可不慎择其人哉仲书
以诗经取高第爰当专对之任信无忝于厥职矣虽然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1245-0394a.png
适数百里有惘惘之色入直三省有刺刺之语此人之
恒态也则出使于外无几微见颜面若殷员外者几人
兹观仲书受是职将衔命以出乃独跃跃自喜而不恤
其他其志果安在欤予有以知之矣岂不谓在廷庶僚
限于职守多专而不咸惟使臣周咨博访得以广上之
聪明达民之利病使天下受其赐况乎当茂年负美质
辙迹所到探奇览胜观风考俗益足宏其学识广其闻
见以为辅理弼亮之助宜其跃跃自喜也仲书其亦有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1245-0394b.png
志士哉由是迹其所至所谓若健者升梯举足愈多而
身愈高矣使遇韩子于今日则必将以称侑者称君予
言何足增君之重也朝之大夫士凡善仲书者相与赋
诗为赠谓予同乡且厚是以属为序云
  赠严正学序
予友严君正学为安庆通判可诚公之季子也公丞上
元时正学与予同被选入应天府庠未几朝廷遣侍御
史稽理学事以正学非邑民弟子不许正学退即官廨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1245-0394c.png
攻举子业年茂性敏而嗜学声名籍籍也予暇日辄往
访之正学居一室图书四壁与之谈吐论英辩或时取
壁上琴为予鼓一再行意度洒如也善为诗有思致一
时知名士多乐与之游尝当大比挟所得入试不偶遂
弃举子业笃志古学冥搜博览于书靡不通䆒其志盖
不安于凡近也后侍父官安庆父卒归乡里藩省大臣
知正学者争欲使出门下遂就承事浙藩事毕谒选天
曹予见而谂之曰以君之才则明达而敏以君之学则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1245-0394d.png
博洽而邃固大用之资也何乃屈节于是哉正学曰君
子非不欲仕又恶不由其道苟得其道于崇庳何计焉
承事虽微犹可假是而行所学矧吾先君子亦尝为之
者矣吾固不得而辞也观其所负之大而甘所就之小
若此其贤于人也远矣兹得典传仪真过予要一言以
别夫位尊而德薄者虽不与毁期而毁自至何则非其
所当得也惟德位相埒然后谓之宜今正学德浮于位
譬犹以合抱之木备榱桷之用见者必𥈭眙动容交口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1245-0395a.png
称誉必求宜得之地以处君则高位厚禄之晋承可以
逆知于他日矣予与正学相知惟素而义不容默也遂
序其出处之槩以致望焉行矣正学其尚懋慎之哉
  赠李郎中升秩序
都水郎中李君孟阳行在工部尚书友直公之子也尚
书洪武末任北平布政司参政太宗皇帝举兵靖内难
留尚书守城及登大宝擢冬官亚卿深被宠眷迁至大
司空正统戊午卒于位皇上悼惜录其功遣官祭葬赐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1245-0395b.png
一子官授孟阳工部虞衡主事盖特恩也孟阳姿猊硕
伟器识宏达虽所职在山林川泽之事而朝廷以其长
于规画凡将作之经营缮治悉以委之以故三殿之告
成百司庶府之翼正城墉之完固摅忠效谋寔与有劳
焉比满九载适都水郎中缺员中外廷臣咸以为匪孟
阳莫胜斯任奏名于朝诏践今职缙绅君子荣其绩之
成而位之进也需言贺之惟上天眷佑我国家不惟挺
生奇才以匡翊景运于前必笃生贤子孙以承藉于后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1245-0395c.png
所谓世之不显厥猷翼翼是已然朝廷于有功之报优
其禄重其位以待其嗣人者岂徒然哉盖以前人之德
望之也昔周宣命仲山甫必曰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命
召穆公必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未尝不以世德勉
之今尚书旧为大司空而孟阳复陟冬官正郎则缵之
似之固朝廷所望于孟阳者也孟阳为政既焯有成绩
由是益加祗慎夙夜尽心以图报俾仰不负于天子俯
不忝于前人则名位之进也未巳世职之承将不有见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1245-0395d.png
于他日哉庸书此以为之贺
  赠国子学录耿先生序
先生河东人也洪武中厥祖以闾右起实京师占籍应
天之江宁故先生入京庠为博士弟子性资警敏清洒
不群于书过目若不经意辄记不忘著为文辞说理详
尽尔雅宏畅不尚奇诡博士甚礼敬之而同侪皆逊弗
逮也予少先生十有二岁时亦在弟子列书舍与先生
为邻诵声琅琅日相闻予方治毛氏诗思义弗得多就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1245-0396a.png
先生问焉先生和厚从容剖析必尽底里不少靳尝袖
所为文质之先生诧曰此非稚作也汝能是乎盖与之
也不数载先王领乡贡上春官登贰榜第得分教河间
东光自是仳离而鄙吝萌于予心者多矣先生教有成
法因人材质高下而𨗳迪之故小大皆有所就而足以
为国家用垂满以忧去官起复调永平其为教不异东
光时也兹以盈秩来朝天曹课厥绩最等升国子监学
录而予承乏词林鸣玉曳履复得与先生联班于朝岂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1245-0396b.png
非幸欤夫太学贤士之关皆天下已成之材所萃止也
非厚德硕学之儒曷足以表率之哉先生始为一邑师
而教有成继为一郡师而教益振则厚德硕学固已驰
誉于时矣今而为太学师也岂不宜哉将见表率于上
而诸生效法于下其争相磨濯得不彬彬为盛乎同庠
仕于朝者荣之属言为贺予必申以夙昔之好者以见
先生善教之有素也先生名纯字惟一姓耿氏云
  赠仁和聂教谕赴官序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1245-0396c.png
大年聂先生临川故家子也躯干魁梧学有源委材器
隽爽不羁以儒绅奋尝分教杭之仁和迎母就养先生
传经讲道之馀归率子弟奉卮进羞为母寿母心乐焉
谕先生曰汝父之殁也汝犹在腹及汝之生也聂氏坠
绪不绝如发不图今日享汝禄养而孙枝满前死无憾
矣后果殁于学舍朝廷嘉其贞节下诏旌表先生解官
归葬制终改教常郡通阅九载绩满来朝擢授仁和教
谕予初不识先生湖海之士持先生词翰至京师者予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1245-0396d.png
每见之锵然韶钧之鸣轩然鸾凤之翥未尝不诵而爱
之而以未得胥觌为歉侍御成君敬之常郡人也兹主
于予家先生需次天曹时或过之因得叙数年相闻之
好以偿其歉予亦间造其馆视卷轴之积几上者森如
束笋又以见人之有求于先生者不独在外为然也夫
朝之公卿钜人知先生者不为少矣使稍汲引之则掉
臂于石渠昂首于兰台必获大展其抱负乃以限于资
格不皆加之意至于有意如予而又力不能为也于先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1245-0397a.png
生之去能无介然乎虽然仁和昔先生孝奉贞母之地
也先生躬行以表率之诸生感化靡不惇行孝行则其
为教有不徒事呻吟佔毕而已今复往也向之及门犹
有存者匪惟乐其业之卒成而后进之士得先生而启
迪之得不同归于造就乎予于是虽可为先生惜实足
为先生庆也矧先生材名德誉章章若是文学之任岂
足以久稽之耶杭之缙绅凡寓京师者属言为赠予故
不容以默也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1245-0397b.png
  续谱翰选序
宣圣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统而无其位嘅道不行
于当时也乃载之于书以诏来世由是人极以立纲常
以正凡厥有生得并立两间而不沦于禽兽之域所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者也圣人有功于天下后世若是其遗德馀休得不
愈远而愈盛乎故天地不坏圣贤与之同流而不坏人
类不息圣胄与之同存而不息观诸孔君唯伯之所谱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1245-0397c.png
益可徵矣唯伯别号若庵素士宣圣五十七世孙也系
本东鲁自四十二世挍书郎桧后唐同光间避难航海
始家温之平阳实为南孔之祖五十五世克愚随父文
学翁任为西湖书院山长因徙家于杭实若庵之曾祖
也故若庵今为杭之仁和人南孔旧有家乘克愚尝续
之矣若庵承父司封员外郎希德之命重加校录始于
校书而终于五十九世彦泽支分派别昭穆秩然学士
大夫从而见之者莫不仰圣泽之深长叹后贤之杰出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1245-0397d.png
咸著为歌咏以美之若庵汇为一卷题曰续谱翰选一
日手是卷造予谓曰诺阙里之裔孙也游学京师顷得
会大宗衍圣公彦缙于城东明照里第惠以太祖高皇
帝戒谕石刻本及鲁司寇像手植桧铭金丝堂记各一
通属诺来拜林庙诺不敏将有事焉欲携是以为合族
之华愿一言弁其端惟能言其祖郯子见称若庵溯流
穷源修明世系岂特能言而已哉其致人之称颂也宜
矣然诗有之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若庵诚唯世德是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1245-0398a.png
求保有家声而勿坠则克肖象贤信不愧宣圣之子孙
矣若庵尚念之哉是为序
  赠武学教谕葛君致仕序
京卫武学教谕葛君维镇以年踰六十请老于朝诏许
之将归四明之慈溪予同年王君用节与君有僚友之
契爰属予言以赠昔孔戣年七十三上书去官韩退之
谓曰君尚壮奚去之果戣曰吾年至一宜去吾为左丞
不能进退郎官唯相之为二宜去退之叹其贤奏疏乞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1245-0398b.png
留以谓戣守节清苦议论正平筋力未衰不宜苟顺其
求不留自助也夫以戣年当致事又处重难此其去诚
宜也而退之尚亟留之今葛君之年甫逾六望七不若
戣之多葛君之职事简望尊不若戣之难而清节正论
不减于戣不知葛君负何宜而去也使遇退之必见惜
请留乌能使其遂所愿哉虽然三揖而进之一辞而退
士之节也老马为驹不顾其后诗人于是而兴刺焉葛
君于永乐丁酉举明经于乡登宣德丁未春选分教闽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1245-0398c.png
之晋江秩满而迁京卫身任师道二十馀祀文武之士
材成而德立者中外相望其善之及人也广矣故倦羽
必思故枝潜鳞必乐深渊道既行于当时名图全于晚
节若霁斯行若潦斯止亦其宜也是以不待年至而辞
荣以归则其身虽退而德实进矣由是而观葛君之去
岂为无所负乎君之归角巾藜杖逍遥徜徉指童子钓
游之迹寻海乡鸥鹭之盟邦之人必相顾歆慕以为香
山之老洛社之英世果复有斯人也不亦韪乎用节喜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1245-0398d.png
曰吾子之言可谓得其心矣盍为我书之遂录如右
 
 
 
 
 
 
 倪文僖集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