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1245-03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倪文僖集卷十三
             明 倪谦 撰
 记
  故参政胡公祠堂记
正统五年夏四月某日致福建参政事广德胡公卒卜
宅兆于井亭峰东黄姥岭之原即地构祠以祗奉祀事
既成其子英衰绖走京师谋名公志刻以归葬系牲有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1245-0338b.png
石属予为记俾后之奉祀者有所徵也予谢芜陋不获
命惟胡氏远有代序自宋安定先生讳瑗教授苏湖家
泰之如皋后徙宁国复徙桐川之东冲代有闻人至菊
隐公讳士通晦迹弗仕公讳廙字致恭菊隐之长子也
年十二而孤母陈教饬谨备口授以经书皆克通念晓
析比长遣补州学生肆力问学大有攸进母殁号恸毁
瘠庐于墓者三载永乐初升太学擢工科给事中居职
蹇谔有诤臣风节摄通政司事懋著忠亮简在宸衷仁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1245-0338c.png
庙绍统升交阯按察佥事寻以位不称德留公总台宪
未行进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大振风纪疏涤冤滞持
三尺无所低昂激扬紏覈直言无忌蒙恩赐诰追赠祖
父如公官大母及母皆为淑人出为福建参政拊安孤
老剪锄强滑浚福州城河以通舟楫至今人赖其便正
统改元盈秩至京陈词乞骸骨上俞其请遂以所居官
致仕公有材略尚气节赒人之急出贷力犹弃秕稗务
道德犹嗜刍豢尝奉命入蜀取材见贫民亲丧不举谕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1245-0338d.png
令俭葬多助给之建伏波将军祠程明道先生道南堂
以敦风俗晚年惟以睦宗戚娱宾友课子侄为事一旦
遘疾且革神色不乱手书二诗呼诸子示戒而卒呜呼
公以深淳之行乘时奋庸扬历中外懋著嘉绩宜其生
致显褒殁垂令闻而又笃生克子以承厥宗可谓济美
矣宜畀以诗诗曰
胡氏大家舄奕繁衍德积而昌及公斯显始居侍从喉
舌是司屡疏论建受知于时擢揔台宪风裁聿肆出莅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1245-0339a.png
闽藩式靖以治既老而休益砺晚节进退以道是谓明
哲溘然永逝实维考终爰卜幽宅黄姥之东山有松柏
是虔是斲乃垩乃髹作庙奕奕孝孙来享卬盛豆铏陟
降堂止惟公妥灵我作铭诗丽牲是刻亿载万年承祀
无忒
  琼林宴归记
正统四年三月初一日皇上将临轩策试礼部所进士
百人是日以颁降德音诏移次日及日上御奉天殿策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1245-0339b.png
以六经治道之要将亲览焉读卷官自光禄大夫柱国
少师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而下十有二人
提调等官自资德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胡濙而下
二十有六人各共乃事惟谨其进士裒然举者各陈所
见以对扬宏休而谦与四明章绘预焉明日各诣国学
领进士巾袍履笏始释褐又明日皇上衮冕御正殿廷
设卤簿百官朝服侍班鸿胪臣引进士至廷陛传名放
榜时洞庭施槃魁天下士谦第三人赐进士及第绘第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1245-0339c.png
二甲前列进士出身明日赐状元进士朝服冠带楮币
有差敕光禄具醪馔赐宴礼部命太师英国公张辅主
宴读卷等官咸在焉实月之初五日也明日拜表谢恩又
明日乃诣国学舍菜先师礼成而释服时进士皆天下
俊造攸萃旅寓京师惟绘以赀富徙实家安定门外宴
之夕沾醉而归乡闾好事者荣之为肖其貌于毫素绘
喜其状之酷似且有警也装禠成卷题曰琼林宴归以
谦同年属记其事谦仰惟圣朝之待士礼意至厚恩荣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1245-0339d.png
至渥夫岂亵其宠灵哉盖将感发其心而望其裨赞国
家之理也士子服是殊遇宁不惕然思竭报称于所施
乎谦观是图知绘之图报也切矣盖士之绩学未出穷
经考古监前人已行之迹孰不喜其成而愤其败贤者
乐与之齐不肖者羞与之齿吾苟得时行道必为此不
为彼此恒志也及一旦遭际圣明践履亨衢确然不易
厥志者固多然囿于荣利日负而月忘之以至于萎薾
者亦有之矣绘用是大惧左右是图莅政之隙时展而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1245-0340a.png
阅之必曰皇上优待我者若是绘宜如何报也以此自
警则必为此不为彼之志惕然常存非荣利所得而易
予知其勋名德业将与古名臣埒上不忘殊遇下不负
科名必矣苟谓是图将以誇示于人人是岂知绘者哉
绘字尚素今主冬官水曹事有声其以斯宴曰琼林者
宋每宴进士于琼林苑盖仍世传之旧云
  重修豫让桥记
距赵城南几十里水自东山来横亘于道古有桥架水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1245-0340b.png
上以济行旅即战国义士豫让死所也代久倾圮于水
裹足经是者咸病焉知县事吴桥何君友闻于正统辛
酉由进士出宰于斯兴踣起废有为有守岁甲子秋八
月尝出按行至水涘爰仰遗烈惕然怀感乃税驾谕父
老曰若知夫豫让之所以义乎昔臣事智伯感其国士
之遇及智伯为赵襄子所灭壤地三分家无噍类而让
以死报之挟匕首入其宫中涂厕以冀得志于襄子也
至被觉获幸得释又漆身变容吞炭变音违妻拒友必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1245-0340c.png
欲成其志去伏此桥下俟襄子出而图之复被觉获竟
斩其空衣而死屡仆屡起略不少变虽未得扼其喉揕
其胸而一念之加于襄子者固已尽矣此其义何如也
让既死于此桥其灵爽将不亦依于此桥乎今颓缺断
坏民病于涉无让犹将举焉矧有让之烈乎昔南国爱
甘棠不忍伐以召伯生憩于此故也则夫死于此者能
不加爱而忍视其废乎大义耿耿诚足为委质事人之
法吾将表其迹以风厉吾民也尔谓何若父老咸稽颡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1245-0340d.png
曰诺于是首捐俸资裒舆情所乐助计得钱若干缗乃
募工甃桥以石中劵水窦上隆旁杀广二丈长倍之高
一丈五尺为祠堂桥西以妥其灵费不在官役罔及民
踰月功以成告是年冬君朝会京师过予家属记其事
予以君一举得三善焉夫追复古迹俾前人之遗烈以
彰义之发也俾行旅之济涉以便惠之及也俾斯民之
趋向以劝仁之推也一举而三善具可谓能知为政不
有过于郑侨也欤代之理人者非法令所急不皆加之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1245-0341a.png
意君独急法令所缓若此非贤而有才殆将有不暇也
君在壬戌癸亥岁尝修建中镇伏羲娲皇三庙又尝修
宣圣庙以暨城墉坛墠罔不完固其规画率类此务民
义敬鬼神君有之矣因并记之以告于后之人
  墨庄记
人恒以田为庄未尝闻以墨者盖田衣食所藉以出故
莫不竭终岁之勤以为廪庾之积丝枲之储至有连阡
陌跨郡邑而不以为多者利之所在故也至于墨饥不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1245-0341b.png
可以为食寒不可以为衣而宋静春刘先生之家乃聚
书千卷谓为墨庄若与田畴之富者争雄迨及后人宣
泰居新淦览冈复能修其业而不少坠不已迂乎殊不
知田之多者人力或有不齐旱涝蝗蝻或有不时则秋
成之穫也失望而况厚藏者大盗之饵沃壤者势家之
资苟子孙孱弱而不能守之以义其不转为他人之有
者鲜矣故当静春之时其富埒封君固不知其几家今
能保其旧庄而独存者果何人也而惟先生之庄无人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1245-0341c.png
力之扰旱涝蝗蝻之虞无大盗之窥势家之欲而子孙
缉遗编理陈帙致使其墨越数百载而无恙其所穫果
孰少而孰多耶然庄之所以无恙由耕者之相仍也闻
宣泰之曾祖伯昂尝耕乎是而得河南文学祖永诚继
起而耕之父与寿复起而耕之今之耕则宣泰也朝耕
以舌暮耕以笔以精神为畚锸以心思为耰锄垦其荒
芜芸其稂莠而义理之生森然日以滋长宣泰穫而有
之含咀其英华佩服其仁义则世之膏梁文绣举不足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1245-0341d.png
以动乎其中矣杨子曰耕道而得道其斯之谓欤由是
而知宣泰所穫于墨者固已敛诸方寸而为子孙之耕
夫岂不又有馀地也哉兹宣泰来游京师徵言为记予
故为举其异于以田为庄者以告他日倘得南翔过君
之庄肯许暂耕其间愿执耒耜以从
  愚庵记
贵州都司龙里卫指挥使凤阳储君廷用尝即所治之
隙构为燕息之所颜其楣曰愚庵徵言为记予惟天之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1245-0342a.png
赋于人者曰仁曰义曰礼曰智谓之四德而人所同有
者也全而尽之则为圣为贤否则反是至若愚者智不
足而戆有馀蔽于气禀之偏者也廷用卓荦有为敦诗
说礼志希圣贤之道其肯以愚自居哉矧受朝廷分阃
之寄雄镇一方出提戎旅则运机决策开阖若神坐守
疆圉则休兵恤民宁谧安堵又非愚者之所能也以是
名庵厥义何居予尝思柳宗元之序愚溪有曰宁武子
愚不可及智而愚者也颜子不违如愚睿而愚者也皆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1245-0342b.png
不得为真愚然则廷用也其可谓之真愚哉夫钓声以
钩誉鼓力以射利智者以为巧而愚者拙于是也奔竞
以冒险狡狯以欺天智者以为长而愚者短于是也是
智也乃穿凿私智非吾所谓天赋之德也是愚也乃颜
宁之愚非吾所谓气禀之偏也廷用之愚其在于是乎
然犹未也孔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老𥅆曰君子盛
德容貌若愚愚而至是则于圣贤之道几矣予亦世之
所谓愚者因记廷用之庵也遂书此以偕勉焉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1245-0342c.png
  重建阳春桥记
昆陵东南大郡也统邑凡四而无锡为大邑有水贯邑
城中道阳春门以出盖由京口入浙江演迤八百里名
曰运河以通餫饷者也今作石梁跨河上曰阳春桥因
门以名之俗曰跨塘按锡山志阳春门外初无桥有路
自顾桥偏门出下塘达景云泰伯垂庆延祥四乡至元
末伪吴据平江重筑锡城而偏门废洪武戊辰邑民黄
龚等始于门外数百步许架木为之燥湿迭更木易朽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1245-0342d.png
腐兼水势冲齧风雨震陵桥不能支历载以来随葺随
罅涉者告病焉正统初永嘉项侯来宰是邑见而悯之
欲甃以石以始至而未暇也适冬官亚卿庐陵周公巡
抚畿甸及境顾谓侯曰是桥当水路之冲飞樯走箠者
毕集于是夹岸而居者龂龂焉不特四乡之民所由出
入也倾圮若是可不图所以坚久者哉侯曰唯此吾志
也乃率邑丞王郑主簿邺各捐俸资倡之士民慕义乐
助者翕然遂命耆宿冯伯全等董厥事鸠工伐石革故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1245-0343a.png
鼎新兴役于正统丁已某月日毕工于戊午某月日费
缗钱若干石甓若干相距若干尺其崇若干脩若干上
夹栏槛可以驰方轨下疏斗门可以通千石舟由是川
行者如履平地不复知有一水之隔矣众感侯之惠咸
欲书其事于石属言为记古者辰角见而雨集则除道
天根见而水涸则成梁桥梁之政王道之攸系也项君
之莅锡邑以仁厚存心均徭薄赋省身洁已无非岂弟
之化而又能成亚卿之美兴百世之利作桥梁以济病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1245-0343b.png
涉王道之端仁者之心于是有徵焉可谓急所先务而
善于为政者矣予故备其颠末登载于石俾后之经是
桥者知其利之攸自也君名伾字如佥发身名科有学
行秩垂满当迁遽引年而退君子与其不愧古人云
  慎轩记
松江宋君孟颙居华亭南梁辟一室𢇮图史其中为藏
修所匾曰慎轩去年冬挈其子潜来游京师未几治任
将归翰林检讨钱君原溥与孟颙有乡好而雅重其为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1245-0343c.png
人乃干永嘉谢廷循甫图其所谓慎轩者而属记于予
以赠予尝思之人之一身所以运用乎四体者心也所
以管摄乎一心者慎也慎也者岂非修身之要乎夫事
物之来也纷纭轇轕毕集吾前苟不接之以慎其不为
之诱夺于中也者几希是以君子所遇虽有险夷而险
夷一致其慎所居虽有隐显而隐显一致其慎慎而若
是则中有主不可得而诱夺矣盖险者畏途也夫人而
知慎之惟不忽于夷则无适而不慎矣诗曰用戒不虞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1245-0343d.png
是已显者明处也夫人而能慎之惟不忽于隐则无时
而不慎矣诗曰不愧屋漏是已然无适无时而不致其
慎固为美矣使或有初而鲜终亦何益哉故昔皋陶陈
谟必举慎厥身修思永为言慎而思永则修身之道备
而天下国家之本立矣孟颙读圣贤之书倜傥而尚义
言无妄吐行无非践□□若临渊履冰而恐陷坠也故
名轩以慎而自警焉则于险夷隐显其必知所用力矣
予恐其慎于始而或忽于终也故重以思永之说孟颙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1245-0344a.png
果持是慎久而不息则私欲以遏天理以存道有不在
于是乎此固翰检之意予特申而记之也尚慎之哉
  巴湖草堂记
昆山徐公孝氏尝诛茅结屋以居居之南二里许有湖
曰巴城因扁其居曰巴湖草堂主客主事夏君存良其
乡契也为之请记于予且曰巴城邑之巨浸也望之郁
然有桑柘蒲柳之阴就之粲然有菱芡芙蕖之荣近湖
皆沃壤旷夷宜稼掬湖水以灌之岁入恒倍公孝朝出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1245-0344b.png
耕暮归辄偃仰是堂樵歌渔唱之往还烟蓑雨笠之出
没渚禽林鸟之翔翥皆在堂外而为公孝所有又其麻
枲足以衣粳稻足以食果蔬足以实豆笾鱼鳖鸡豚足
以备鼎俎凡可以赡其生者皆无事于他求公孝居而
乐焉客至则击鲜呼酒以适其适酒酣浩歌杜子美卜
居之篇盖将自附于浣花沧浪之胜者也幸一言以记
之予惟君子得遂隐处之乐者必在于治平之时康衢
之老出作入息而不知帝力者有唐尧之在上也子美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1245-0344c.png
以文章名海内然遭天宝安史之乱干戈播迁殆无宁
岁虽营堂于成都然居未三载而入梓及阆复居成都
居未一载竟卜戎渝而出峡矣堂之敝也噫谁与葺之
公孝际圣朝明盛之时四海宁谧里无桴鼓之警门无
追呼之及而迹无转徙之虑日与田夫野老优游逸豫
以畅叙其隐遁之怀则子美之不能得者而今得之讵
非公孝之幸而斯堂之遭乎虽然地不自胜因人而胜
前乎子美浣花之溪固自若也一得子美遂流闻至今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1245-0344d.png
而名益彰前乎公孝巴城之湖亦自若也今其美既专
于公孝矣则巴湖之名将不因公孝而有闻于后世乎
公孝抱德不试其清节雅操贤于人也远矣尚恬然自
守毋使外诱得以夺之而轻于去就可焉不然吾恐草
堂之灵得以移文而拒之矣遂不辞而为记
  处梦轩记
圣朝勋贵大臣镇远侯顾公有冢嗣曰维周别号雪坡
警敏英伟博涉经史攻翰墨喜吟咏略无纨绮之习嶷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1245-0345a.png
然圭组之器庙堂之具也予雅重之而乐与之游暇日
尝过其第坐余轩中图书四壁脩广不踰寻丈睹其楣
间扁曰处梦予疑而问之雪坡曰人之处乎世殆若处
乎梦也予昔生于贵阳比长寓于桂林寻移家金陵今
又居于金台也其间忧喜相仍聚散靡定窅然而失倏
往倏来而不可把玩以今思之曷异庄生之蝶淳于之
蚁而郑人之鹿哉抑岂特予为然彼微之为草木舒翘
吐英非不秾郁可爱及其凋谢澌尽则向之可爱者非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1245-0345b.png
梦乎巨之为江河奔涛激浪非不澒洞可愕及其风恬
水落则向之可愕者非梦乎高之为山烟云之兴方弥
满岩谷而忽泯于无迹也则向之兴者非梦乎大之为
天雷电之作震耀宇宙而忽寂于无声也则向之作者
非梦乎故以今日视往日则往日为一梦也以今时视
往古则往古亦梦也今之视往固知往之为梦后之视
今恶知今之不为梦乎故凡物之有形者皆有变也皆
有变则皆为梦矣虽天地且然而况于予乎予用是视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1245-0345c.png
处斯世若一大梦焉吾子以为何如予曰噫卓矣哉雪
坡之见也人生百年瞬息其忻戚得丧倚伏去留纷出
于吾前也皆非吾之所有也狃于造物莫知其然而然
也彼昧者不知出此汨汨然营营然务求惬其所欲劳
其形以殒其生孰能以梦处之若雪坡者乎若雪坡可
谓达观之士矣虽然非吾所有者不可不以梦处之吾
所有者不可以梦处之也苟吾所有者而亦处之以梦
不几于老庄之虚无释氏之寂灭乎吾所有者何性也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1245-0345d.png
是性也具于吾心蕴之则为德行之则为道建之则为
事业昔孔子于富且贵也视如浮云浮云者梦之类也
及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则恒梦见周公焉周公之
道何道也即吾心所具之性也周公尽之故能参天地
赞化育道行于当时泽覃于后世此孔子所为拳拳也
雪坡生熙洽之朝荷缵承之托行将珥金貂袭茅土以
翊佐皇明之运其以所蕴建为事业必矣尚惟孔子之
道是存是行寤寐之间梦见周公则策勋树绩隐然为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1245-0346a.png
国名臣而不愧乎圣贤之徒矣讵非善于处梦者乎雪
坡忻然曰吾子规我以道敢不黾勉从事幸为述之以
记斯轩之壁于是乎书
 椿桂堂记
顺天府学教授梁君䃤尝持一图示予予展观之有堂
曰椿桂之堂堂之内外男女衣冠秩秩如也予验其人
君曰此予家庆之图也堂之上衣绯横金坐于左者大
父宪使复庵府君也衣绿绣翟坐于右者大母夫人王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1245-0346b.png
氏也左立侍者长伯父宗吉隐居不仕者也右立侍者
姑梁氏丧夫守节蒙恩旌表者也西轩之内坐而对奕
者二伯父宗仪举贤良三伯父宗会为给事者也堂阶
之东倚屏坐而鼓琴者四伯父宗止右春坊右司谏坐
而听琴者五伯父宗干县令也堂阶之西坐而观画者
六伯父宗常县令立而观画者予先父宗仁县令也先
父在时偕诸伯父奉侍大父母于一堂之上天伦之乐
友爱之情蔼然可掬乡人慕之相与名其堂曰椿桂盖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1245-0346c.png
取冯道赠窦禹钧诗语也先父绘而为图藏于家岁久朽
败长兄矼惧遂湮没以书抵䃤使更新之而是图用成
敢干一言为记予尝观世之名宗右族开于先者有矣后
之子孙不能以皆盛盛者有矣不能以皆贤此岂人力
所能为哉天也闻诸梁氏系出宋相克家其家溧阳自
封缙云侯汝嘉始后有克昌子居简尝为宋汉王郡马
奕世载德簪绂相继深培厚积庆源绵衍故复庵起而
承之以儒业奋身自县令擢宪使廉能之绩著于官惠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1245-0346d.png
爱之泽及于民笃生七子一女两居侍近粲然联壁之
辉三宰百里昂然鼎足之峙一则待诏公车一则端居
求志而处闺阃者亦能坚守从一荣沐褒旌一门昆季
并沾恩禄是虽本于家教之懿天资之美以臻显融谓
非上天储祥委祉钟于德门岂能致如是之盛且贤哉
且复庵寿踰九十而诸昆令名烨然中外灵椿之老丹
桂之芳信不让于古矣昔荀季和有才子八人时号八
龙以比古之元凯节妇女子也毅然有丈夫志厕伯仲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1245-0347a.png
间虽谓之梁氏八龙可也今也椿桂惊秋俱已凋谢䃤
以高材实学克世其家然而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梁
氏欤椿桂之荫盖无穷也遂书此为后徵云
  湖山清趣记
淮安大河卫户侯周大用氏河南固始人也继承世勋
以有禄位虽居武弁雅志诗书尝作别墅于城西擅林
壑之胜其北若青芙蓉万朵献秀几席之上则有钵池
之山焉其南若铅光一镜浸淫栏槛之外则有西湖之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1245-0347b.png
水焉大用每当治事之隙则载酒约朋往游其中或哦
诗鼓琴投壶博奕以适其适前顾后盼但见草木之葱
茜禽鸟之和鸣樵歌渔唱之往来野马红尘之不及恍
然如度弱水居蓬瀛不知身在人间世也其为趣也不
既清乎因题其别墅之楹曰湖山清趣大用以董漕至
京谒余求记惟夫趣之清者由心清也心清斯趣清矣
人心本清也然多役志于物欲溺情于富贵而汨没于
声利纵处埃壒之表岂能祛其尘氛之怀乎惟君子之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1245-0347c.png
心湛如水之无波莹如鉴之无疵事物交于前而不能
动也纷华接于外而不能诱也虽居城市之烦其清自
若况即境之清乎以清心即清境清趣之发有不可云
谕者矣大用其有得于斯乎抑闻之孔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大用之清趣在于湖与山也固有合于仁知
之心矣矧大用以久劳于外今年请以子代谢事而归
退将佚老于是兹归也笑傲泉石之间采美钓鲜怡情
高尚所谓知者之乐仁者之寿将不兼有之乎他日倘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1245-0347d.png
得如君休官南下道过淮碝访君别墅分风月于半榻
清趣之妙其亦肯以告我否也姑为记以俟之
  南安府重修庙学记
学校王政之本也君子欲化民成俗必由于学故古之
王者建学居民以教学为先务观诸家塾党庠州序国
学之设可知矣自元入中国学校未尽备圣道榛塞肆
国家诞启文运四方万里海隅塞徼莫不建学立师以
迪民彝作士气迄今治平几百年风俗还醇贤才足用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1245-0348a.png
盖已追复隆古之盛矣然而奉宣教化作新学事则有
赖于守令焉及观郡国之间民俗有美有恶士风有盛
有衰相去倍蓰不啻何哉良由为守令者有屈力单虑
祗顺德意有视为簿书所不责漫不加省以致然也若
南安郡守金公伯玉其知祗顺者乎南安旧有学岁久
屋敝景泰三年秋公受命来知郡事甫下车祗谒孔
子庙顾瞻殿庑荒陋弗足揭虔妥灵堂舍倾圮弗足讲
学行礼以为端本澄源之地摧坏若此容可后乎即图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1245-0348b.png
撤而新之乃捐俸赀为倡寮友及郡县慕义者咸乐助
之于是鸠工庀材并手偕作庙殿讲堂馔厅门庑以次
完告壮伟闳耀焕然改观自经始至落成以月计者若
干何其用心勤而成功速也公述职来朝徵言为记将
勒石以示久远予闻君子之治民也有政有教政则导
民使不为恶教则化民使入于善也教民必始于学而
学有儒师之教为之守者盖亦提撕策厉而已公治南
安首新学校以策厉多士将成善教以为善政之本焉其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1245-0348c.png
视文翁之治蜀韩子之治潮诚不异也诸士子弦歌俎
豆揖让于其间可不勉于学乎学之为道在穷经考古
而经者尧舜姬孔之道所由寓也于此讲求佩服得于
心而守于身使才之成皆能任天下国家之事而无难
德之立皆能临祸福死生而不变则士气自兹而盛风
俗自是而美一郡之人咸归于道德礼义之域而治功
成矣夫如是则居于是者不惟不负国家建学之意抑
亦不负贤守脩学之意苟徒誇记览骋文辞以钓名干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1245-0348d.png
禄而已是岂上之所望哉故为记之以告其郡人且以
为他郡劝
  顺斋记
天地之道万物之理顺而已矣在易有之震上坤下其
卦为豫震动坤顺有动而和顺之象故其彖传有曰天
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
罚清而民服予尝求其说矣日月之行景长极于南陆
短极于北陆而分至启闭之序为不失四时之运春生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1245-0349a.png
夏长秋敛冬藏而析因夷隩之时为不爽何则顺乎气
也使气有不顺则变异生之矣经正于上而庶民兴善
于下是以刑清而民服何则顺乎理也使理有不顺则
乖戾及之矣在天地圣人非顺且犹不可况乎君子之
身其可外顺以为动乎顺之为道率性而巳夫喜怒哀
乐未发性也发皆中节则谓之和和者顺之至也是故
天下之大日用之繁物之所接轻重长短至不齐也身
之所遇休咎通塞至不一也要皆以顺处之虽大行无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1245-0349b.png
所加不可枉道以从人也虽穷居无所损不可违道以
干誉也安分而乐天行法以俟命是以其心休休无入
不自得使或凿智以自私逆理而妄作是犹却步求前
倒植求茂乌能有所达哉古之圣贤大行者有若大舜
伊尹傅说周公者矣穷居者有若仲尼子渊者矣观其
渔于泽耕于野筑于岩而不以为辱君天下相天子而
不以为荣烈风雷雨而不以为变跋胡疐尾而不以为
戚畏于匡厄于陈蔡居于陋巷而不以为忧非颓乎至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1245-0349c.png
顺奚能无适不安若此哉故所接虽不齐而顺之则齐
所遇虽不一而顺之则一非顺之齐一也道齐一也是
则君子之顺动可不以圣贤之道自勉乎礼部右侍郎
兼左春坊左庶子馀杭邹公宗盛尝读程子所作动箴
而有得于顺理则裕之旨颜其室曰顺斋而属予记予
少与公同游应天府庠知公为深盖公为前詹事府少
詹事赠太子少保文敏公之子也文敏公以宿德旧学
受知仁庙先在青宫遣公读书京庠谕之曰用心学业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1245-0349d.png
俟长用汝比文敏公殁上特命有司营墓建祠春秋祀
以少牢公感朝廷期待在于缵承先业奋然肆力经史
志掇巍科仰副恩意宣德中贵游子弟援例入国学以
规进取咸谓得计独公不愿务学益颛果于正统戊午
领乡选明年登进士第观政兵部大司马邝公素知重
公荐授职方主事精敏有为秉操廉介门无私谒俄转
员外迁郎中寻擢亚卿进今秩清德雅望为时名臣其
于动箴之言深有取焉者良由其平日动必以顺而无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1245-0350a.png
一毫外慕之私者也制行之美学术之正于天地圣贤
之道可谓无愧矣嗟夫玉音在耳世德弥存而公佩服
缵承一惟理焉是顺其于君恩亲德又何负乎君子登
公斯斋观公斯名足以知公之所养矣是为记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1245-0350b.png
 
 
 
 
 
 
 
 倪文僖集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