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703-06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木钟集卷八
             宋 陈埴 撰
  礼记
 王制封国辨
古者封国之法计田而不计地盖自天子至于五等诸
侯无非计民田之实而食其租赋犹后世封邑计户口
而食之故王制自天子之千里而至于子男五十里皆
卷八 第 1b 页 WYG0703-0674b.png
言田而不言地此最为识古制者大率田可计而地不
可计古者井九百亩为一里故凡谓之方一里者皆九
百亩之田而八家之租赋也夫封国之里与分服之里
二者为法不同封国之所谓里者乃田里之里分服之
所谓里者乃道里之里田里之里其法以方而计即井
方一里是也道里之里其法以袤而言如二十五家为
一里之类是也(此无丈数姑约/此大端明之)后儒考之不详往往混
二者而无所分别至谓天下之地图皆可以开方法计
卷八 第 2a 页 WYG0703-0675a.png
之如夏之五服则面方五千里而开方则为二十五千
里如周之六服则面方七千里而开方则为四十二千
里不知分服之法计道里之远近而为朝贡之节(犹今/之路)
(程/)封国之法计田里之多寡而为赋禄之制岂可同日
语耶今并指为田里之里而以开方法乘之则九州之
内江淮河汉山陵林麓城郭沟池宫室涂巷广袤绵亘
缤纷交错何可以实计邪既不可以实计由是创为三
分去一之说而封国之制皆然审如此则平原广野与
卷八 第 2b 页 WYG0703-0675b.png
夫山泽险阻之地例以三分去一之说约之则必有不
均之患且制禄食租无可计之实而姑为茫昧之约此
岂经界既正均田制禄之道故后儒之失大抵失于以
三分去一之说而论田以积实开方之法而论路如王
制以田而定封是矣而复仍用三分去一之说言九州
之地图是矣而复仍用方三千里之说此考之不精殆
纸上之陈言故不得不辨
 王制建学法
卷八 第 3a 页 WYG0703-0675c.png
古者公卿大夫之子弟以至万民之子生八岁而入小
学教之以幼仪之事十有五岁而入大学教之以成人
之事此大小学之所由建也其谓之国学者则以教公
卿大夫士之子弟即大小学之立于国中者其谓之乡
学者则以教万民之子弟即大小学之立于乡遂者其
国学之制则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大学在郊是也(准诸/侯之)
(制/)其乡学之制则所谓家有塾党有庠者小学也遂有
序者大学也其学官之职则国学掌于大乐正而大胥
卷八 第 3b 页 WYG0703-0675d.png
小胥以下其属也乡学掌于乡大夫而州长党正以下
其属也其教掌之法在国学则乐德乐语乐舞其凡也
在乡学则六德六行六艺其目也其论选之法在国学
则小胥大胥先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乃
论其秀者以告于王而官之司马曰进士是也在乡学
则乡大夫先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司徒司徒兴其贤者
能者以礼宾之而献其书于王曰选士是也其仕进之
法则自国学出者往往为王朝之官所谓适士是也其
卷八 第 4a 页 WYG0703-0676a.png
自乡学出者大抵为乡遂之吏所谓庶士是也盖古者
贵贱之分明世家与编氓不无贵贱之分故自少而别
异之而其仕进亦不容无二途然则士之起于编氓者
其终不得仕于王朝乎盖编氓之仕进又固有二途也
自乡学而升于司徒则谓之选士是已命为士矣然由
是而仕者不过于乡遂之吏其位之卑则但曰庶士其
禄之薄则但曰代耕其礼之优则仅免乡之徭役而司
徒之征则不能免也故其愿仕乎此者上之人不强也
卷八 第 4b 页 WYG0703-0676b.png
何者六乡六遂之吏自比长而至于闾胥邻长而至于
里宰不啻以万计安能悉官于司马而禄之亦不过就
补其民之秀异者而均之以代耕之禄其大者稍出于
部伍而为之长其小者还入于部伍而治其事正乡大
夫所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是也
如其不愿仕于此者则自司徒而复升之于国学曰俊
士然后论选仕进之法一与国子弟等此其所以谓之
二途也
卷八 第 5a 页 WYG0703-0676c.png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古立法之意如
 何
宗法为诸子之庶子设恐其后流派寖多姓氏纷错易
至殽乱故于源头有大宗以统之则人同知尊祖分派
处有小宗以统之则人各知敬祢且如始封之君其适
子袭封则庶子为大夫大夫不得以祢诸侯故自别为
大夫之祖是谓别子为祖也别子之适子则为大宗使
继其祖之所自出从此直下适子世为大宗合族同宗
卷八 第 5b 页 WYG0703-0676d.png
之是谓继别为宗也别子之庶子又不得以祢别子却
待其子继之而自别为祢继祢者遂为小宗凡小宗之
适子服属未尽常为小宗凡小宗之庶子又别为祢而
其适子又各为小宗兄弟同宗之谓继祢为小宗是也
大宗是始祖正派下虽其后支分派别皆同宗此祖则
合族皆服齐衰九月初不以亲属近远论是为百世不
迁之宗小宗是祢正派下亲尽则绝如继祢者亲兄弟
宗之为之服期继祖者则从兄弟宗之为之服大功继
卷八 第 6a 页 WYG0703-0677a.png
曾祖者再从兄弟宗之为之服小功继高祖者三从兄
弟宗之为之服缌自此以后代常趱一代是为五世则
迁之宗宗法之立嫡长之尊有君道焉大宗所以统其
宗族凡合族中有大事当禀大宗而后行小宗所以统
其兄弟如同祢者有大事则同祢之兄弟当禀继祢之
小宗而后行一族之中大宗只是一人小宗尽多故一
人之身从下数至始祖大宗惟一数至高祖小宗则四
此古者宗族人情相亲人伦不乱岂非明嫡庶之分有
卷八 第 6b 页 WYG0703-0677b.png
君臣之义由大宗小宗之法而然欤
 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此天子七庙之制也然
 有虞氏祖颛帝而宗尧则有虞之时无以备七庙之
 数者何耶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世皆有是言矣而
 诗人又曰皇皇后帝皇祖后稷者何耶
唐虞官天下必不能备七世之庙但当尧舜时亦须上
推其祖考盖皆出帝者之裔不似后世崛起必有可推
者但今不得而详耳始封之君为太祖稷契是也既以
卷八 第 7a 页 WYG0703-0677c.png
稷契为太祖万世之下不可祧即成汤文王武王虽始
兴之王不可亦称太祖故以宗称之庙祖太祖不祧所
谓祖有功而宗有德
 严父莫大于配天必如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
 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方可
先贤疑孝经非古书此类是郊祀配天为严父非谓达
孝周公居摄止为行礼不可言周公严父兼主成王而
行则当以武王为配若武王时事则周公未尝居摄不
卷八 第 7b 页 WYG0703-0677d.png
当称周公
 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按月令孟冬日
 在尾仲冬在斗季冬在女斗牛女虚危室壁正直亥
 子丑乃北陆也孟春在室仲春在奎季春在胃奎娄
 胃昴毕觜参正直申酉戌乃西陆也日月右行故自
 北而西夏则南秋则东此说已不可易然月令在尾
 在斗云者特其大约耳亦有先时者亦有后时者不
 必二月也今开冰必于四之日抑左传之说亦姑以
卷八 第 8a 页 WYG0703-0678a.png
 西陆而名仲春耶抑日至北陆即开冰或先时则于
 三月之首姑以四之日言耶
当以诗与月令为按不当背诗而牵合于左氏北陆西
陆之说于天文家恐未合自角至箕为东方之宿自斗
至壁为北方之宿自奎至参为西方之宿自井至轸为
南方之宿日之所在谓之宿可也而谓之陆有冬至日
行南陆夏至日行北陆之嫌盖以日行而言则可谓之
陆以日在而言则止谓之宿语不的确曰不指实故集
卷八 第 8b 页 WYG0703-0678b.png
注不取
 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是阴阳之分如此注曰日出
 东方而西行月出西方而东行不知月东行之说如
 何
日月皆自东而西月生于西者乃是月落于西但人以
所见新月自西故以月生于西言之月生既以西言则
是初二三后渐自西而东直至望日则在东亦皆以人
所见为言耳其实皆自东而西也
卷八 第 9a 页 WYG0703-0678c.png
 三代忠质文之尚以经考之止言虞夏之质不胜其
 文殷周之文不胜其质而已自董仲舒始有三代忠
 质文之说太史公又改质为敬当以何为据
质者文之对以周为文则视殷为质矣然既谓之质则
已是与文对待是犹有文了但视周则较质耳若夏则
全然无文故质不足以名之而谓之忠则一向白直之
称此古今风气之间大势之趍相因之变如此非是定
一代之尚汉儒所尚之说未然其易质为敬者亦谓其
卷八 第 9b 页 WYG0703-0678d.png
礼主乎敬而文不足记曰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不若
礼不足而敬有馀又曰至敬无文则敬者亦质之称
 周制有升之乡升之学以取天下之俊秀有升之司
 徒升之天子以取国子之俊秀然公卿大夫皆子弟
 继世为之独一太公以草莽致位公卿乃制度未定
 之时亦不知升之学者为何等任用耶
乡学教万民至升之司徒而止(周礼献贤能之书/登之天府可考)其俊
造之士不从司徒调官乡遂者则复升之国学大乐正
卷八 第 10a 页 WYG0703-0679a.png
(即周礼/大司乐)教之其法视国子学成则献之天子司马官之
窃意升于国学官于司马者皆入仕于王朝同国子之
选不可以乡学万民例论若夫伊傅太公之举岂在学
校选举之数又有甚制度定否耶
 曲礼言父雠弗共戴天兄弟雠不反兵交游雠不同
 国至调人则有导人使辟之言如何
调人职在和难谓过误杀人者与和之而使辟若不共
戴天之雠非过误杀伤之比
卷八 第 10b 页 WYG0703-0679b.png
 王制所以纪三代王者之制而每兼以虞制何也
周立四代之礼乐
 商人尚白汤诰中有敢用玄牡一句玄是黑色
尔时犹是夏诸侯用夏礼也夏尚黑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晦翁
 谓兼内外该本末
祖述者道法在其中宪章者法道在其内律天时者大
则显晦屈伸小则服食寝处袭水土者大则坎止流行
卷八 第 11a 页 WYG0703-0679c.png
小则采山钓水细底道理为本为内粗底道理为末为

 王制以上大夫为卿即左传惟卿为大夫之意至于
 序侯国卿大夫之次乃复有卿与上大夫之别何耶
以大夫为卿只谓侯国耳若王朝则公之下有卿卿之
下有大夫侯国降于王朝故以上大夫为卿至大夫之
中又自分上下也
 哀公问政孔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
卷八 第 11b 页 WYG0703-0679d.png
 道以仁此一节是取人必先脩身也后又曰故君子
 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
 以不知人此一节是脩身在知人之后也相反何故
自取人而脩身由外而反内自脩身而知人由内而达
外两人字所主不同上主文武之人下主尊贤之人此
章自仁者人也以下又别起义不可不事亲以下乃旁
通非分前后
 儒行果夫子之言否然其辞似有夸大其君之意岂
卷八 第 12a 页 WYG0703-0680a.png
 夫子欲伸其道而犹不免于夸大耶
才读论语便自见得气象大小滋味醇漓迥别
 还相为宫之法
盖五音之中黄钟为宫宫君也故黄钟管最长声最重
浊其他声皆不得过之至于太蔟以下林钟大吕等律
为宫则必有馀声过于宫者岂免于夺伦之患元来杜
佑通典中自有减半声法则必无馀声过宫之患此乃
蔡季通能明之宋朝乐不用黄钟为宫盖嫌黄钟宫声
卷八 第 12b 页 WYG0703-0680b.png
重浊而尚轻清故以下生不去正是弦急声绝惟是黄
钟声重浊所以次第生得许多声去
 宫为黄钟声为律既皆八十一矣今林钟六六三十
 六徵乃五十四太蔟八八六十四商又七十二何不
 相合
此自是算不著以九分之寸约之九寸为八十一分六
寸为五十四分八寸为七十二分与五声之数正相合
必以九约之方可不可自相乘也
卷八 第 13a 页 WYG0703-0680c.png
 知至而后意诚程子又谓格物穷理但立诚意以格
 之
程门此类甚多如致知须用敬亦是先侵了正心诚意
地位不是于格物致知之先更有一级工夫在上只是
欲立个主人翁耳但常得此心存在物可从此格知可
从此致此程子所以言格物穷理但立诚意以格之
 大学或问曰致知穷理但立诚意以格之又曰入道
 莫如敬愚以为诚意工夫乃在格物致知之后今乃
卷八 第 13b 页 WYG0703-0680d.png
 云先立诚意始去格物毋乃反经意欤若以为敬者
 圣学成始成终之事则诚意一节于八者当无不该
 则不当复次于八者之中经中乃格物而后诚意不
 能无疑
诚敬二字贯通动静始末安有格物致知时诚意不存
曰我且理会格物致知当此之时不知所格者何物所
致者何知要之欲格物时且理会此二字为第一义自
然欲住不得所格所致方有主人不然皆妄到得知至
卷八 第 14a 页 WYG0703-0681a.png
之后所知之理皆实则诚敬至此时节方始事事皆实
气候既至合下缜密工夫故诚意之章系知至之下虽
是次第如此又须知其为一书之关隘众条之枢纽方

 大学之道自格物致知诚意做来则理已无不明善
 无不实以此泛应运用宜其曲当而无毫厘之失可
 论何缘于忿懥好乐遂有不得其正者至于亲爱贱
 恶之僻此犹浅近似非所以论明理之学者借曰毫
卷八 第 14b 页 WYG0703-0681b.png
 厘之差千里之缪然则何取于格物致知之功邪
此时只是随事警觉明善涵养工夫已见于格物致知
时所谓知止定静安是格物致知时貌象至正心脩身
时须用检点省察然后中节乃是虑而后能得盖虽是
定静安不虑却不能得自昔圣贤检身工夫何有已时
 自格物至于治国平天下固是有次第若说道做此
 一件工夫都尽了方可做那一件则心未正身未修
 时有家也都掉了从头到尾几时做得尽
卷八 第 15a 页 WYG0703-0681c.png
方格物时世间道理一时都在称量中虽履其事亦是
学习到工夫成熟后方逐一升堂入室正履其位是时
方是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工夫既在知止则能虑处莫是又著
 加思虑工夫否
称虽具在到秤时须权轻重尺虽已定到量时须度长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莫便是周子太极中二五
卷八 第 15b 页 WYG0703-0681d.png
 之精妙合而凝至万事出矣脩道之谓教莫便是圣
 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处
若就大化上看即无极而太极天命之性也动而阳静
而阴分而为五行化而为万物率性之道也然只就天
地五行上看则如来语
 道不可以须臾离如何
道只是当行底理天下事事物物与自家一身凡日用
常行那件不各有当行底道理那曾一歇走离得才离
卷八 第 16a 页 WYG0703-0682a.png
得则物非物事非事吾身日用常行者皆非是矣故道
即路之谓也之燕之越无非是路才无路便是荆棘草
莽圣人之道只是眼前当然底一时走离不得后学求
道只就此上看不用窈窈冥冥探索深远如此为道皆
日用而不知者也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知而能行
 及其至也虽圣人有所不能知不能行圣人既做不
 到头则此道之全体岂终不可得而尽耶
卷八 第 16b 页 WYG0703-0682b.png
圣人尽性践形于道理上已无亏欠但究极而言一物
不理犹为有亏一事不知犹为有欠道理匼匝无尽圣
人容有不到处深言隐处无穷也
 中庸费隐一章言圣人不能知不能行天下莫能载
 莫能破前辈多云此是至隐妙道著人力不得请并
 与鸢飞鱼跃说来因甚著人力不得
此章言道体流行于天地事物之间充塞太虚弥满六
合无一物而不有无一事而不周其用之广如此故曰
卷八 第 17a 页 WYG0703-0682c.png
费然其所以然之故则隐于事事物物之间元不离乎
事物而不可便指事物以为言此太极之理也故又谓
之隐是以圣人言其费用之广自其明白坦荡者言之
则虽夫妇之愚不肖皆可得而知可得而行自其纤悉
极至者言之虽圣人有所不能尽知不能尽行如夫子
之问礼问官名是不能尽知如尧舜以博济安百姓为
病是不能尽行然又岂特圣人耶天能覆而不能载地
能载而不能覆或雨旸寒燠之失其时或崩竭震荡之
卷八 第 17b 页 WYG0703-0682d.png
不得其正是天地之大亦有所不能尽故人犹有憾焉
夫自愚不肖之能知能行极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
能尽而是道乃无乎不在其用可谓广矣是以君子语
其大而天下莫能载者是指天而言也盖至大而无外
者天也天下果何物可以载之是言其大之极也语其
小而天下莫能破者是指毫发而言也盖至小而无内
者毫发也天下又孰得而析破之是言其小之极也大
极于天小极于毫发而道无不在焉(是吾道中三/大四至也)凡此
卷八 第 18a 页 WYG0703-0683a.png
只是说道之费处其体之隐则在其中矣故不言隐非
于费之外别有所谓隐也使别有隐可见有隐可言则
非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已不足为道矣子思犹惧人之
不明也复举鸢飞鱼跃事以实之谓鸢飞戾天是道之
见于鸢也使鱼戾于天则非道矣鱼跃于渊是道之见
于鱼也使鸢跃于渊则非道矣万物之生各一其性上
下之间如此昭著其用岂不甚广邪今世儒不察却谓
圣人不能知不能行天下大小之道莫能载莫能破是道
卷八 第 18b 页 WYG0703-0683b.png
之至者是道之隐者至玄至妙更著人力不得凡可知
可行可载可破皆非道之极至此玄妙空寂之谈非吾
儒所谓道也夫有道必有物无物则无道鸢之飞即鸢
之道鱼之跃即鱼之道物各具一太极物各具一性所
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瓦砾有瓦砾之道稊稗有稊稗
之道莫非太极之流行发见者又岂别有所谓至隐之
道哉凡舍物而言圣道之隐者便不是道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则中在何处既发谓之和
卷八 第 19a 页 WYG0703-0683c.png
 则和内有中否
既是未发即浑然一理更有甚处才发便向落一边去
虽中也只唤作和此问甚有理是一件大事不可孟浪

 既发之和莫便是时中否
谓之时中亦可今且认取和字
 发时有中节不中节之分未发时还有分否
既是未发更有何物可分但有浑然之理在中不曾倚
卷八 第 19b 页 WYG0703-0683d.png
著耳此为有学问人言若无学问人未发时昏昏底耳
中亦何有
 未发之中则中在中已发之中则中在事物不知此
 只是一中还亦有二义否
不倚不偏是说未发之中无过不及是中之在事物者
所谓时中也中无二个但有既发与未发耳
 明德新民之为物知止能得之为事其义如何
物犹人物之物事乃从事之事就大学之书以类求之
卷八 第 20a 页 WYG0703-0684a.png
如曰物曰知曰意曰心曰身曰家国天下皆物也如曰
格曰诚曰正曰脩曰齐治平皆事也
 不睹不闻乃此心不动之境既是不动却又下戒谨
 恐惧工夫莫是太著力否太著力则恐反动其心何
 以谓之未发之中
此处猛著力不得才著力便是动了虽不著力然必有
事焉方可前辈谓敬贯动静正谓此也戒谨恐惧却常
惺惺法不尔便白地倒了否则空空死灰矣此处如道
卷八 第 20b 页 WYG0703-0684b.png
家炉火养丹法火冷则灰死火炎则药死
 中庸十四章言素其位而无愿乎其外晦翁以张子
 无天下国家皆非之理尤为切至意亦与天下无不
 是底父母相似虽处贫贱夷狄皆有当为底道理亦
 不可怨天尤人底意思未知然否
张子此语为正己不求于人言之素其位而行虽同章
而意别父母无不是天下国家不能皆是语正相反
 天下国家可均也谓管晏亦可做愚恐管晏人物当
卷八 第 21a 页 WYG0703-0684c.png
 不得一个均字去
一匡天下紏合诸侯正是一切强力均天下国家事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晦翁援此證圣人所不能
 之说夫四者乃圣人切身事如前所援尧舜病博施
 之类则圣人有不能处若此四者岂真有所不能耶
只此四者才处得不恰好皆未能尽道前章说圣人不
能即谓此类见成印證不待远求如博施济众岂真不
能耶或百中遗一或千中遗十亦圣人所病也岂是都
卷八 第 21b 页 WYG0703-0684d.png
做不得如是认则错矣
 忠恕违道不远至勿施于人一段是忠恕之事未到
 仁者地位横渠先生曰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夫
 谓忠恕为近仁则可谓之尽仁可乎若曰以爱己之
 心爱人乃是人己合一不待推广故可谓之尽仁然
 与此地头又自别
此因恕而言仁耳恕是求仁之事推爱己之心以爱人
恕者之事也以爱己之心爱人仁者之事也忠恕违仁
卷八 第 22a 页 WYG0703-0685a.png
不远转一过即仁矣故横渠以仁言
 惟天下至圣言溥博如天渊泉如渊惟天下至诚言
 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何以异
如天如渊犹是二物其天其渊即圣人便是天渊中庸
说到此处至矣尽矣向上无去处了一节深一节不必
分圣与诚
 君子居易俟命与大易乐天知命相似否
居易俟命学者事乐天知命圣人事
卷八 第 22b 页 WYG0703-0685b.png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此固是定清
 浊而叙尊卑然古人由是而观政焉则其嘿相感通
 处必有其义若只以清浊尊卑相当则亦粗矣
五声含此象必尔方调得律吕不然即有臣陵君子过
母而谓之夺伦矣此却不比汉儒附会效法之言实有
此事毫发不可差也设或乐声夺伦即其国君臣民物
必有不尽分事如州鸠师矌皆能以此知彼正是乐与
政通
卷八 第 23a 页 WYG0703-0685c.png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如何
国语曰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言以
声定律以律均钟而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黄钟上
生者三分益一下生者三分去一十二律黄钟最尊管
长九寸九九八十一分为宫下生去一得五十四为徵
又三分徵数上生加一得七十二为商又三分商数下
生去一得四十八为羽又三分羽数上生益一得六十
四为角此五声相生之次也五声惟宫最尊宫属土弦
卷八 第 23b 页 WYG0703-0685d.png
最多用八十一丝有君之象故宫为君商属金以其浊
次于宫弦用七十二丝如臣能次于君之象故商为臣
角属木以其清浊中弦用六十四丝半清半浊居宫羽
之中有民之象故角为民徵属火弦用五十四丝其声
清有事之象有民而后有事事劣于民故徵次角羽属
水弦用四十八丝其声最清有物之象有事而后有物
物劣于事故羽次徵此五声大小之次也五声大小之
相次固本于黄钟为宫若五声旋相为宫则十二律皆
卷八 第 24a 页 WYG0703-0686a.png
可为宫非特黄钟为宫而已如应钟为宫则大吕为商
姑洗为角甤宾为徵南吕为羽无不皆然然当高者或
下当下者或高而有夺伦之患故立此五象以调之宫
必为君而不可下于臣商必为臣而不可上于君若民
若事若物皆当以次降杀所以律中有以半声相应者
盖以其臣或过君民或过臣事或过民物或过事故不
用正声而用半声以应之此八者所以克谐而不相夺
伦也
卷八 第 24b 页 WYG0703-0686b.png
 角声六十四下生变宫四十二馀九分之六又三分
 益一上生变徵五十六馀九分之八夫宫商角徵羽取
 象于君臣民事物者取其清浊高下以次降杀而得
 其伦也今变宫用四十二丝而变徵却用五十六丝
 清浊不伦徵反重于宫如何
古来只用五声在旋宫则为六十声后世以古乐声太
浊不悦人听遂添二变声(见国/语)间在正声之中变宫四十
二丝有奇居羽之下变徵五十六丝有奇居角之下增
卷八 第 25a 页 WYG0703-0686c.png
二变声在旋宫则为八十四调(汉唐乐/皆用之)庶得两清声相
间故乐可听
 礼运言礼义以为纪继于大道既隐之后不知大道
 之世于礼义如何
礼家谓太上之世贵德其次方务施报于人往来之说
故言大道为公之时不规规于礼义礼义乃道德之衰
忠信之薄大约出于庄老之遗言非先圣之格言也
 祭义曰祭之日乐与哀半表记曰祭极敬不继之以
卷八 第 25b 页 WYG0703-0686d.png
 倦如何
乐与哀半之乐乃乐其亲之来享非在外之乐表记之
乐则间其敬心矣
 春夏产万物而假大之也而月令孟夏之月曰靡草
 死秋冬敛万物而退藏之也而月令仲冬之月曰芸
 草生
四时荣枯虽有大分然一物自为荣枯乃物性不齐在
大化中亦使各正其性命所以谓之大化若物物而齐
卷八 第 26a 页 WYG0703-0687a.png
之则化工小矣
 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
神气即二气之神灵不测者风霆是也风霆流形于太
空之中所以鼓舞万物者也故万物自之而露生风霆
即土地山川之气为之故属地
 王制谓衣服饮食不粥于市盖衣服饮食日用不可
 阙岂可不懋迁于市
古人制市此物岂宜取之于市市亦无粥之者考工记
卷八 第 26b 页 WYG0703-0687b.png
曰粤之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正此意
 律吕旋相为宫五声分君臣民事物是如何
自黄钟至应钟总谓十二律而半为阳律半为阴吕此
律吕之分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此
五声之序也初有五声耳自十二律旋相为宫于是有
六十声矣初有五声之正声自宫之有增变宫徵之有
增变徵于是有八十四调矣律吕隔八生子上生者三
分益一如林钟生太蔟自六寸上生为八寸也下生者
卷八 第 27a 页 WYG0703-0687c.png
三分去一如黄钟生林钟自九寸下生为六寸也古史
谓阳必下生阴必上生若拘此法则十二月之律无比
次降杀之序以之候气则气不应矣以之制乐则乐不
和矣故郑康成有重上生法自黄钟生至蕤宾则阳反
生上阴反生下六五而终矣其比次降杀之序可用以
候气可用以制乐乃天然之法非巧算所能为者且五
声之本生于黄钟丝最多而声最浊则黄钟固为宫矣
若五声旋相为宫则十二律皆可为宫也如大吕为宫
卷八 第 27b 页 WYG0703-0687d.png
则夹钟为商仲吕为角夷则为徵无射为羽黄钟为变
徵矣十二律之回旋固生生而不穷若徒以正法相生
依正声而用则五音夺伦君弱臣强矣民尊臣卑矣若
事物一切夺伦而无统矣故杜佑旋宫法于是有正声
焉有子声焉正声用其全子声用其半庶几五声协比
无相夺伦也如黄钟为宫下六律以正声应凡五惟变
徵用子声耳以见黄钟为诸律之母有大君之象若他
律为宫则下六律各不用正声应卒用子声减半法相
卷八 第 28a 页 WYG0703-0688a.png
应以见不敢正敌黄钟有隆杀之义焉然黄钟至尊或
反见役于他律者盖诸律当权用事则黄钟虽尊亦当
降下以相从但不用正律耳盖正律非他律所可役使
止可役使子律耳以见君有常尊也然旋宫之法正律
亦用减半以应者盖宫常为君商常为臣角常为民徵
常为事羽常为物子无过母之法臣无高君之理必用
减半法以折之则清浊高下以次相比无夺伦之患所
谓金声玉振终始条理也先儒不知此法故律声不谐
卷八 第 28b 页 WYG0703-0688b.png
古乐遂废要之郑康成之重上生杜佑之减半法真圆
机之士非纸上之空言也
 十二律上下相生法何谓夫妻子母
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此阳律也大吕夹钟仲
吕林钟南吕应钟此阴吕也律所生者常同位吕所生
者常异位故曰律娶妻而吕生子也六律六吕十二时
位焉乾坤之六爻位焉故子者阳数之始也黄钟生焉
是为乾之初九至于六阳盛于无射则为上九矣未者
卷八 第 29a 页 WYG0703-0688c.png
阴数之始也林钟生焉是为坤之初六至于六阴盛于
仲吕则为上六矣且黄钟之初九下生林钟之初六同
是初位是为夫妇林钟之初六上生太蔟之九二初与
二异位是为母子太簇之九二下生南吕之六二同是
二位是为夫妇南吕之六二上生姑洗之九三二与三
异位是为母子姑洗之九三下生应钟之六三同是三
位是为夫妇应钟之六三上生蕤宾之九四三与四异
位是为母子蕤宾之九四下生大吕之六四同是四位
卷八 第 29b 页 WYG0703-0688d.png
是为夫妇大吕之六四上生夷则之九五四与五异位
是为母子夷则之九五下生夹钟之六五同是五位是
为夫妇夹钟之六五上生无射之上九五与上异位是
为母子无射之上九下生仲吕之上六同是上位是为
夫妇大率同位娶妻隔八生子上生者三分益一下生
者三分去一古史谓阳必下生阴必上生若拘此法则
十二月之律无比次降杀之序以之候气则不应以之
制乐则不和故郑康成有重上生法自黄钟生至蕤宾
卷八 第 30a 页 WYG0703-0689a.png
阳反上生阴反下生五下六上以序降杀以之候气则
应以之制乐则和视古法为有用之律矣
 率性之谓道吕氏谓人受天地之衷以生梏于形体
 又为私意小智所挠故与天地不相似而发不中节
 必不失其所受于天者然后为道晦翁云程子之论
 率性正是就私意人欲未萌之处指其自然而言若
 吕氏所云则所谓道者又在修为之后而反由教而
 得之窃意未率之初既有此性已具此道吾特因而
卷八 第 30b 页 WYG0703-0689b.png
 率之则由性而之教者皆道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此两句是悬空说未著人事
在至修道之谓教方始谓人率性谓万物之生各有一
性如牛有牛之性马有马之性牛必穿鼻马必络首牛
不可为马马不可为牛者各循其理之当然而不可易
是谓率性之道先儒于此三句只就人性起头或者不
见天地大化故其说性说道说教皆不周普流通此晦
翁所以不取
卷八 第 31a 页 WYG0703-0689c.png
 率性之谓道
庄老云串牛鼻络马首以为圣人皆遏其性而不出于
人性之自然伊川曰这意思真见得率性道理牛鼻不
可不串马首不可不络以牛之首而络得乎以马之鼻
而串得乎亦因其性而率之斯谓之道阴有阴之性阳
有阳之性五行二气亦各有性至于鱼之性则顺乎水
鸟之性则顺乎山各有其性夫道若大路然又云人率
循其人之性物率循其物之性万有不同各一其性而
卷八 第 31b 页 WYG0703-0689d.png
不相假借此即人物各有当行道理故谓之道此只悬
空说在不要作圣人安行顺理说如牛必穿鼻马必络
首各有所率之性各有当行之道岂只是圣人事未说
到圣人在
 天命之谓性
天命流行付与万物人得之而为人之性物得之而为
物之性此兼义理气禀而说性不露芒角而夫子孟子
诸子之言性尽在其中矣
卷八 第 32a 页 WYG0703-0690a.png
 程子曰中所以状性之体段犹天之圆地之方也故
 谓天圆地方则可谓方圆足以尽天地则不可晦翁
 谓喜怒哀乐未发则性也愚意亦谓性与中一物耳
 自天之所命则谓之性自四者之未发则谓之中若
 如程子所论岂谓性是虚物中是著实些个其不同
 或在此
四者未发当此境界即是人生而静处故晦翁指此为
性盖发则为情非以中为性也中只是状其未发之时
卷八 第 32b 页 WYG0703-0690b.png
体段如此若便以中为性则是称圆为天称方为地而
可乎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
 下之定理然惟中故可常常处便是中终非两端物
 事
理会得时万理总是一理未理会得时万理各是一理
今日方理会未好滚合说混沌话(中不可为不易/庸不可为不偏)界截
条限逐一商量
卷八 第 33a 页 WYG0703-0690c.png
 不睹不闻晦翁谓喜怒哀乐未发之初至静之时也
 当至静之时不知戒惧之心何处著落
此问最精前辈于此境界最难下言语既是未发才著
工夫便是发了所以只说戒谨恐惧盖虽是未发之初
体已含具万用在此不比禅家寂如空如所以惺惺主
人常在冥汉中照管都不曾放下了盖虽是持守体段
却不露㾗迹
 当不睹不闻而戒惧愚谓如鉴之照物当不照时光
卷八 第 33b 页 WYG0703-0690d.png
 自常存不可欺以妍丑上蔡惺惺法者岂谓此乎
若如此说则是他自常存了何用戒谨恐惧道理固自
常在但人须用提撕照管不可谓目无睹耳无闻一齐
都放下也若释氏之地则一齐都放下空空底没些事
吾儒政不如此须当此地常自惺惺地也此地又太著
力不得著工夫自知
 不睹不闻若无恐惧则是槁木死灰全无知觉此心
 既无知觉到得发时却是外面更生一道理也中庸
卷八 第 34a 页 WYG0703-0691a.png
 大意虽不在是然说持养话头认此意如何
便是此话头执著不得才说知觉持养即成已发虽必
有事而不可正其心此际如灰里养火冷灰中煖火自
在不宜拨著才拨著则见火矣
 君子之道费而隐且说道理费处己该一隐字意下
 面又添一个隐字来还是再有隐道理否
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道即器器即道何用分
上下程先生曰须著如此说此语要人理会理会得时
卷八 第 34b 页 WYG0703-0691b.png
即是一物
 致中和一段章句云自戒惧而约之则极其中而天
 地位自谨独而精之则极其和而万物育愚意戒惧
 谨独时中和未判混然一理未审戒惧何为致中工
 夫谨独何为致和工夫
动息有养此中庸精密工夫戒谨于不闻不睹之时此
即未发时工夫谨独于隐微之时此即既发时工夫若
曰致中除戒惧一条何以见其致处若曰致和除谨独
卷八 第 35a 页 WYG0703-0691c.png
一条又何以为致血脉相承如此此致之一字最是工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和与物同何疑于流中
 立无所依又何疑于倚
中立者四边虚刚立不住易得求倚惟强有力者不假
倚自然中立
 鸢飞鱼跃一章程子谓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
鸢飞鱼跃是道体流行显见遍满匼匝只是无人领会
卷八 第 35b 页 WYG0703-0691d.png
得要领会得时除是有孔子等气象方参得透今世做
工夫人心却不曾放去又多失于迫切(正在勿/助长)不做工
夫人心里自在又却都没一事(无事/而忘)此皆不是水止鉴
空之体所以参不得天地妙理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张子曰以众人望人则易从
 其说显然如何
众人之说即天生烝民凡厥庶民之谓亦是将他共有
道理治他乃天理人伦之类若以蠢蠢昏昏为众人非
卷八 第 36a 页 WYG0703-0692a.png
圣人意
 忠恕违道不远程子所谓动以天言如何
曾子言忠恕与子思不同者盖圣人事即维天之命于
穆不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所谓动以天也子思正言
学者事只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是动以人耳
此处当置局东西面说
 鸢飞戾天一章程子谓此一段是子思吃𦂳为人处
 是如何
卷八 第 36b 页 WYG0703-0692b.png
大要不要人去昏嘿窈冥中求道理处处平平会得时
多少分明快活
 中庸言自诚必先学问而后力行大学言明德必先
 格物致知而后正心诚意是则博学之功诚入德之
 门至说修德方说讲学而迁善改过等事又反在修
 德之后言之何欤
脩德讲学迁善改过四者明如日星不用无端缴绕只
合逐条自勘当从头做去也得从尾做去也得中间起
卷八 第 37a 页 WYG0703-0692c.png
头亦得
 二十二章以天道人道间见迭出是如何
道理纵横说之无尽如何立定样范都要一般面目只
合逐章体认如天道人道才不费力处便是天道才著
力处便是人道
 晦翁谓生知安行者主于知而为智学知利行者主
 于行而为仁夫生知固可以知言而安行何以主于
 知利行固可以行言而学知者何以主于行
卷八 第 37b 页 WYG0703-0692d.png
论语论进修之序皆先仁而后智中庸论气禀之殊皆
先智而后仁谓仁人为圣人者以进修言也谓上智为
圣人者以资禀言也中庸既以智为圣人则生知安行
皆圣人之事安行所以属智既以仁为贤人则学知利
行皆贤人事学知所以属仁凡中庸人品之论各有所
属分配自有并行不悖处
 至圣以德言也至诚以道言也德非道莫能为故凡
 见于日用者皆道也即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
卷八 第 38a 页 WYG0703-0693a.png
 大本既归之至诚至于溥博渊泉而时出之又归之
 于至圣何也
圣者灵通变化之称人道之极功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与天同德也经中凡说天德处必曰至诚凡论人伦之
至处必曰至圣
 中庸追王之旨晦翁以为推己及人而混丧祭而言
 莫便是人各伸其情于父母否
伸情于父母处独齐衰之丧上同于天子其他各有限
卷八 第 38b 页 WYG0703-0693b.png
节等杀不可尽伸也
 文王追王者也何中庸言追王而不及文王
据此却似文王生已称王与诗中受命作周武成处语
亦类此但先儒坚谓不然当以孔孟之言为断(三分有/二以服)
(事殷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是时大势已成只不伐商耳
 中庸言追王太王王季文王为周公而武成所称太
 王王季文王或以为追王是武王果周公乎武王乎
  又如武成称王皆后来史臣之文
卷八 第 39a 页 WYG0703-0693c.png
周礼之文皆周公所制追王是文武之意故中庸言周
公成文武之德以制此礼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此三近字体
 认未甚亲切
全此理者为达德近此德者为入德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有诚处比诚者地位如何
此语不要大看未是统体诚处乃是逐节逐曲推致各
造诚实地位直到下面惟天下至诚为能化方说全体
卷八 第 39b 页 WYG0703-0693d.png
诚处
 程子解鸢飞鱼跃一章曰此是子思吃𦂳为人处活
 泼泼地指何理言
若是一物生见解人便指直是道理所以活泼泼智睿
不生只是鸢鱼所以死搭搭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率性不要作工夫看物性自然各有所由行之路如牛
是牛之性马是马之性飞潜动植各一其性而不可移
卷八 第 40a 页 WYG0703-0694a.png
换便是率处若牛作马马作牛飞者潜之动者植之即
是违其性非物之所谓率性矣
 中庸六章言舜其大知也欤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而不及庸又十三章言庸而不及中何也
此书从头至尾句句是中句句是庸不要摘字看才如
此看自此至此说中自此至此说庸是寻行数墨之学
 自格物至治国平天下是有次第道在于谨独抑不
 知戒谨恐惧还是毋自欺须从上面起抑戒谨恐惧
卷八 第 40b 页 WYG0703-0694b.png
 即是毋自欺境界
戒谨恐惧与谨独是两项地头戒谨恐惧是自家不睹
不闻之时存诚养性气象如此谨独是众人不闻不睹
之际存诚工夫如此中庸兼已发未发说故动息皆有
养大学只就意之所发说故只防他罅漏处
 诚意章所谓自欺与下文小人閒居为不善有分别
 否
才萌欺心便落小人漩涡中可畏之甚
卷八 第 41a 页 WYG0703-0694c.png
 或问曰敬若何而用力程子尝以主一无适言之尝
 以整齐严肃言之其门人谢氏则有所谓常惺惺法
 者尹氏则有所谓其心收敛不容一物者
敬字本不用解注但操存此心常令存在便是主一无
适惺惺法与整齐严肃之语共是扶起主人翁不令放
倒耳不用他引證引證便死了只自验看
 或问曰但为气质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
 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
卷八 第 41b 页 WYG0703-0694d.png
 明之如何是明德之所发
良心善性时有隙光半点自发见处如见孺子而恻隐
感霜露而怵惕虽未尝学问人亦有但常人不能体认
不能扩充俄顷又放过了所以终身昏昏底
 意实则心实矣然或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
 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也夫心意未尝相离也
 意特心之所发耳以章句之旨观之母乃心自心意
 自意耶密察此心不知又将一个心密察耶
卷八 第 42a 页 WYG0703-0695a.png
本是长匹无缝底物事圣贤欲人警悟处剪下逐段向
人看理会得时仍是长匹无缝不曾剪断密察之间有
味即密察处便是心更复何处外讨一个来前辈有以心
使心语此吃𦂳示人处要人领会
 忿懥恐惧忧患亲爱贱恶畏敬哀矜傲惰此数者皆
 由七情中出大学之七章以上四者释正心八章以
 下释修身何所区别
总是七情之动一则心与事应一则身与人接但前章
卷八 第 42b 页 WYG0703-0695b.png
主事而言于事上有所滞著则于心里有病心里有病
则其脉过于身身受病则其脉过于家但正心一条说
理细修身一条说理粗
 傲惰之说或问言傲惰凶德也以其先有是心不度
 所施而有傲耳若因人之可傲而傲之则是常情之
 宜有事物之当然
傲惰所疑极是本无两种傲惰但人有此僻多不知觉
既知觉则当消磨去之耳曲礼傲不可长是也
卷八 第 43a 页 WYG0703-0695c.png
 必忠信以得之章句云循物无违谓信晦翁尝谓以
 实之谓信此乃以循物无违言何耶
古语言有物而行有常物即实事也据实事而言大者
依他大小者依他小实有五分便依他五分实有十分
便依他十分是谓循物无违是谓以实之谓信
 格物致知疑与记诵博识相近伊川说格物为诚意
 之本明道谓记博为玩物丧志
格物致知研穷义理心学也记诵博识口耳外驰丧心
卷八 第 43b 页 WYG0703-0695d.png
之学二事正相反犹言温故知新可以为人师记问之
学不可为人师
 是故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数句皆以先言
 独致知格物一句乃以在言恐上数条一节是一节
 部位分明如升堂了方入室下条如著衣便不寒吃
 饭便不饥是贯串工夫
此节工夫贯串不比其他科等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一章终未见身与物接意思
卷八 第 44a 页 WYG0703-0696a.png
接此五种人便有此五种僻岂不是身与物接
 晦翁谓悠久即悠远兼内外而言如何
不息则久是诚积于内徵则悠远是诚积于外下却变
文为悠久则是兼上文内外而言
 悠远则博厚不知此博厚主内而言邪抑主外而言
 邪
自徵则悠远而下皆主效验之积于外者言之
 
卷八 第 44b 页 WYG0703-0696b.png
 
 
 
 
 
 
 
 木钟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