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307b 页

涅槃经会疏条目卷下



* 迦叶品第二十四之一 会疏第三十一 单疏第十三(初纸巳下)

* 第五折摄涅槃用之下
* 此品大科诸师异解
* 此品与前品略有五异
* 破以佛性三世非三世分应法两身
* 今品断善生善二文一人两人异解(并)今解两取
* 旧云生善有接无明识义故成佛今家委破此义
* 善星权者义(旧云实者)
* 迦叶问善星为恶人不救所以
* 三子譬一代教机(玄一(十六)签一本(五十二)玄私一本(三十七)料简今文往见)
* 三田三器三病人三马三受施人譬
* 佛为菩萨及阐提功用无差
* 答善星记恶人问下引善星无信无慧无定往事文广
* 善星权者(上文)
* 佛此品时共迦叶往善星所善星即堕狱
* 善星无毫发善故为阐提
* 记善星堕狱为坏彼徒恶心
卷三 第 307c 页 X36-0307.png
* 善星二十年间在佛左右
* 阐提断善之相
* 杀蚁子得杀罪杀阐提无罪
* 目连记后事有相违佛不尔
* 阐提断善(付)破数人解
* 阐提断善有二(一有善可断二无善可断)
* 理外有信等五根阐提断之
* 杀阐提无罪等与施食相违(会疏十五同二十九)
* 阐提虽有未来善障未来故言断三世善
* 阐提不断佛性善义
* 如世间众生我性(付)三解
* 上云佛性非三世摄下云佛性未来相违会通
* 佛非三世摄而云未来义
* 阐提虽有孝慈善皆是邪恶无记
* 一切悉无决定性故有转根
* 佛听善星出家有二意
* 佛以知根力明知生善断善机
* 得人身具足正信如爪上土堕三途信邪见如十方地土
* 明说教不定故断善下
* 迦叶广举末代诤论难不决定说
* 佛为不定说所以(有五义)
* 于一名说无量名等三章具应有六句
* 涅槃一名具含众名
卷三 第 308a 页 X36-0308.png
* 一义说无量名引帝释诸名(付)与前不同
* 帝释诸名翻名
* 无量义说无量名举佛诸名
* 具足八智三解(付)八忍八智法比数论异解
* 重释一义说无量名举五阴
* 为众生故广中说略略中说广第一义说世谛世谛说第一义相
* 为五种众生不说五事是为人
* 利钝广略
* 正答执诤论下有二十一条
* 初明涅槃不涅槃诤论
* 说佛涅槃有五所以(一为诸仙 二为力士 三为纯陀 四为须跋 五为世王)
* 佛为力士现通吹大石
* 提婆阇王恶逆之相
* 提婆失通堕天不死馀势故
* 说如来不涅槃所以
* 二释有我无我诤论(付)数人萨婆多纯明无我论人昙无德明假我
* 真谛破招提用我无我破两病义
* 佛有时说有我(释尊因位善见王缘)
* 佛有时说无我
* 终不离阴文二解
* 三释中阴有无诤论
卷三 第 308b 页 X36-0308.png
* 极善极恶无中有
* 佛为帝释别开脩罗脩罗鬼道但五不六
* 四明退无退诤论(付)数家论家异解
* 退缘有五事
* 罗汉以外缘生烦恼退失而实无退
* 瞿坻罗汉六反退失第七自害
* 五明佛身有为无为诤(萨婆多有为 僧祇无为 成论两说)
* 六明十二因缘有为无为诤(付)萨婆多执有为僧祇说无为
* 七明心常无常诤(付)萨婆多无常僧祇成论相续常
* 八明五欲障道不障道诤(付)萨婆多障道僧祇不障成论两向
* 九明世第一在欲界通三界诤(付)萨婆多等异执
* 十明施通三业不通三业诤(付)成论意地毗昙萨婆多三业
* 十一明有三无为无三无为诤(付)成论三无为同体是计无数人计异体
* 十二明造色有无诤(付)毗昙定有成论则无
* 十三明无作色有无诤(付)成论昙无德无作非色僧祇总云无作
* 十四明心数有无诤(付)萨婆多异体一时起僧祇说无心数提婆成论前后起
* 十五明五有六有诤(付)馀部多五道犊子部说六
卷三 第 308c 页 X36-0308.png
* 脩罗或天摄或鬼摄
* 一有二有乃至二十五有等
* 十六明五戒八戒具受不具受诤(付)萨婆多具受乃得成论不具亦得
* 无分一分二分多分满分优婆塞
* 十七明犯重失不失诤(付)四卷毗昙失舍馀部多言不失
* 十八明一乘三乘诤(付)诸部无此诤大乘所谈故
* 三乘同归一乘为非(付)料简大论云声闻成佛不成佛非论义者所知
* 十九明佛性离众生即众生诤(付)诸部无之近代所计即离
* 二十明犯四重人有佛性无佛性诤(付)开善冶城异解
* 二十一明有十方佛无十方佛诤(付)萨婆多明无(僧祇明有成论一世界无多世界有)
* 世无二佛国无二主
* 迦叶品之二 会疏第三十二 单疏第十三(二十纸巳下)

* 三答结问下
* 种种诤讼佛境界非二乘所知
* 生疑心者坏无量烦恼(付)疑是解津复是惑本十使中疑非解津
卷三 第 309a 页 X36-0309.png
* 烦恼如须弥山二解
* 简疑执相(有六番问答)
* 明断善根人相下
* 断灭见言无布施业(有六复次)
* 起断善见者多在阎浮三洲
* 言无父母(有六复次)
* 行善生三恶行恶生天人皆由临终一念
* 言无因果(有三复次)
* 言无圣人(有九复次)
* 阐提断善根所以
* 断善人还生善时节有二时(入地狱时出地狱时)是约利钝中根应在中生
* 阐提断现善不断过未故还生善
* 迦叶问佛性三世非三世(并)可断不可断
* 佛性有六(一常 二真 三实 四善 五净 六可见)
* 佛有四种答(一定答 二分别答 三随问答 四置答)
* 重释分别答举佛性六事后身七事
* 佛性三世非三世义
* 如来后身九住八住五住等佛性不同
* 佛性五事六事等随位不同所以异解
* 置答有二(一置而不答 二反质答之)复二种(一遮止 二莫著)
* 明因佛性生善下
* 约因果五阴明佛性三世非三世
* 因果佛性(付)五味譬
卷三 第 309b 页 X36-0309.png
* 明佛性中道义下
* 佛性非内非外
* 妙乐明中道佛性遍一切处义
* 双非者复应双是
* 破非情无佛性义
* 说佛性非内非外中道有多义
* 佛性非有非无中道义
* 佛性亦有亦无(付)种子中亦有果亦无果譬
* 约乳酪譬广破执见
* 约盐咸譬破执见
* 约诸法广明中道下
* 随自意等三语
* 随自意语引五百比丘各说身因
* 随他意语引长者称幻等
* 随自他意语
* 约今教明三语相(止私三本(十一))
* 十住虽知自成佛不知他成佛故名小见
* 广略随自意语
* 七种随自意语 (一因语 二果语 三因果语 四喻语 五不应说语 六世流布语 七如意语)
* 有无随自意语(付)如来佛性有二(一果德是有 二烦恼是无)举二十二双法例
*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说后身菩萨尚不解况二乘馀菩萨
卷三 第 309c 页 X36-0309.png
* 佛昔与弥勒论世谛身子等不知(付)此说处二解(玄私三本(二十八))
* 佛说世谛声闻不解二解
* 阐提善人相对佛性有无四句分别(付)旧释今解
* 恒河七种众生
* 此涅槃河有七种众生
* 合第一常没(付)恶法住有六恶果有三
* 合第二暂出还没(付)有四善事得恶果
* 信不具足戒不具足多义
* 威仪戒从戒戒求戒舍戒名义
* 闻不具足
* 施不具足慧不具足
* 十二部中信六部不信六部二解
* 暂出还没人提婆瞿伽离等
* 三合得住人(付)此位今品与师子吼品不同(会疏第三十二三纸)
* 得住人舍利弗目连等
* 得住义
* 如坻弥鱼(补注七二纸)
* 涅槃河中四人得涅槃生死河中唯第七佛一人得涅槃相违料简(单疏十三(三十五纸))
* 迦叶品之三 会疏第三十三 单疏十四(初纸巳下)

* 辨行法下
* 不净观念处观因缘观煖法观
卷三 第 310a 页 X36-0310.png
* 杂心三度门地持五度门
* 迦叶料简煖法名义
* 色界发煖法观(付)三义
* 佛弟子缘谛观修欣厌外道但约地
* 煖法名义体相
* 煖法有为而能发无漏义
* 煖法报得色五阴(付)数论二解
* 得煖法人七十三种(付)三解
* 通三界为七十三人二解
* 合第四观四方人下
* 顶法至第十六心五人名观四方
* 实论顶法但行阴云五未免阴故
* 师子吼四方譬四果今譬四谛
* 见惑如四十里水馀在者如一毛滴
* 断三结名须陀洹(一我见 二非因见因 三疑网)
* 须陀洹梦八十八头蛇死
* 三结惑中是重又摄诸惑
* 恐众生退失故佛方便说三结
* 须陀洹观四谛得四事
* 须陀洹者修习无漏义
* 有顺流逆流从逆名须陀洹
* 须陀洹名实通佛从初初果得此名
* 须陀洹亦名菩萨亦名觉
* 须陀洹受生利钝三根不同(止私六本初)
卷三 第 310b 页 X36-0310.png
* 䱜鱼有四事譬须陀洹四事
* 首罗长者闻魔王说五谛等不信
* 得初果故名须陀洹义
* 二果不名须陀洹所以
* 十六行有共不共(付)三解
* 无漏十六行二种(一向果二得果)数论异解
* 须陀洹缘四谛阿那含缘一谛
* 合第五遍观巳行下
* 斯陀含果摄那含向(并)斯陀含向(付)斯陀含向不摄初果所以
* 合第六行巳复住下
* 二种那含(并)五种六种七种那含
* 今经文但明九般不言身證及转世三义
* 现般极利根
* 上行般二(利根或受二身钝根或受四身)
* 上行般行别相
* 中般涅槃(付)有四种心(付)二解
* 受身般不行般
* 上流般(初约色界 次约色无色)委分别
* 从初禅至尼吒灭等非上流摄
* 熏禅得名数论二解
* 中般者不现般有三所以(一羸劣 二乏众缘 三喜作世务)
* 欲界有中般色界无中般所以
* 上界亦有初入等义
卷三 第 310c 页 X36-0310.png
* 中般有上中下三种
* 合第七到彼岸(付)喻龟水陆空行
* 七种众生不离涅槃佛性水
* 七法佛性合七种人总合别合
* 世间有七种果(一方便果 二报恩果 三亲近果 四馀残果 五平等果 六果报果 七远离果)各有近远二因
* 世间有生因了因涅槃唯了因无生因(付)涅槃亦义为生因而实是了
* 沙门那沙门果义
* 结罗汉支佛(付)支佛因摄第五第六
* 结菩萨佛(付)菩萨属果义
* 明没出两人
* 七人皆不修身戒等文他解文解
* 七种人或一人具七或七人各一
* 邪说谤三宝相
* 佛性者不名一法十法百法等文
* 众生佛性如虚空义
* 不云佛性有云佛性常所以
* 佛性虚空非内外无挂碍
* 非如来非涅槃非佛性
* 墙壁瓦石无情非佛性文(付)此说为末代权机者实世间相常
* 涅槃等对非涅槃等虚空无对故但名无(付)是互显义
卷三 第 311a 页 X36-0311.png
* 迦叶以四大有例难虚空应有佛不答之所以
* 涅槃有十五句故有虚空无之故无
* 破外道诸执下
* 破空是光明破空是住处
* 破空是次第破空在三处破空是作法
* 破空在无碍处双破两执
* 重破空住处(并)例破五大
* 明习解除惑无争之用下
* 佛不与世间诤
* 菩萨具十法不与世诤
* 世智说有佛亦说有说无亦然
* 凡夫色无常如来色常义
* 智者观三漏相(并)不能观人
* 业报相对重四句
* 明观漏(并)因果报轻重等相
* 明凡夫果无常佛果常所以
* 明菩萨等解除惑下
* 欲漏有漏无明漏相(付)与上德王品三漏不同(会疏第二十)
* 无明为诸惑本(付)不善思惟亦诸惑本与无明互为因果
* 无明漏与诸漏不同
* 观漏因相(并)一身起多种烦恼所以
* 观漏果报相
卷三 第 311b 页 X36-0311.png
* 三苦三无常文二解
* 料简无漏果报有无
* 因中说果果中说因
* 无漏实无果
* 无烦恼果相
* 迦叶品之四 会疏第三十四 单疏十四(二十五纸巳下)

* 从恶烦恼生恶果因果俱恶
* 雪山有毒草药王草譬
* 药王譬净梵行(并)众生有此行所以众生有二(一烦恼果是烦恼因 二烦恼果非烦恼因)
* 观五阴下(付)不观色识两阴所以(并)行阴过重故开二
* 观受体受因受果
* 一切善恶皆是受时是故先当观受
* 触因缘(付)识想无明为触等
* 触有三种(一无明触 二明触 三非明无明触)二解
* 观爱有二(一杂食 二无食)
* 观想下(付)非想阴行中想倒
* 观想体(付)想有三(一小 二大 三无量)
* 灭想受二心解脱(付)数论二解
* 佛说有二(或时因众生说闻者解法 或时因法说众生闻者解说众生)
* 虽说想受二灭摄一切可断
* 观想因想果相
* 凡夫有二想(一世流布想 二著想)圣人唯有世流布想
卷三 第 311c 页 X36-0311.png
* 观欲体欲因欲果相
* 观业体业因相
* 业有二(一生业 二受业)
* 业有身口意三(身口二业名业名业果亦名期业意唯名业不名果亦名正业)
* 受想触欲是烦恼(付)数论二解
* 烦恼作生业不作受业(付)二释
* 观业果(付)果有四(一黑黑果报 二白白果报 三杂杂果报 四不白不黑果报)
* 无漏果唯果非报
* 无漏业不名白所以
* 十不善有三(上受地狱 中受畜生 下受饿鬼)
* 人十善有四(下生北州 中生东州 上生西州 上上生南州)(付)阎浮果劣今约修善为上上
* 观十二因缘下(付)十地为三道今长有为四
* 烦恼业苦有相对展转生四句
* 经本不同
* 十二句次第相生
* 五道皆苦(付)天上乐坏与地狱苦同
* 观三界皆苦
* 观苦因即爱无明是二(求身求财)又二(内外)
* 观苦果报即取
* 苦因大小乘不同(小乘业烦恼为苦因 大乘爱有无明为苦因)
* 爱无明各有内外二义
* 爱与取逆顺互为因缘
* 叹经下(叹教行佛三明是叹三宝)
卷三 第 312a 页 X36-0312.png
* 涅槃经一切法之宝藏摄一切(付)二十五譬
* 四教断惑相(付)圆教同时断
* 叹行下(付)道品十想为菩萨行二义
* 三十七道品位(付)诸师异解
* 三十七品为净梵行之宗
* 有漏法颠倒故不为净梵行
* 世第一有漏非倒而一心故不为梵行
* 众生五识不无净梵行
* 五识非倒(付)异解
* 三十七品其体九性
* 道品因缘能知九义
* 迦叶问九义佛赞叹为他问
* 初善欲为菩提根本
* 苦爱为本病宿食为本等
* 生因善欲为本了因不放逸为本
* 二释明触(有多释)
* 道定前说净根戒二释
* 三释摄受四释增五释念六释导七释胜
* 八释实九释毕竟
* 约法约人释九法
* 就譬明九法文二解
* 根因增三种不同
* 明十想观下
* 大品十想与今文有两异
卷三 第 312b 页 X36-0312.png
* 十想前六中后三成初三正观义
* 离解脱想与灭想异三解
* 初无常想二(先粗次细)
* 色有十时差别(会疏十三止私五本(十七))
* 二苦想(付)无常故苦数论二解
* 三无我想四厌离食想(付)四食
* 食不净想亦实亦虚
* 比丘净乞食相
* 五世间不可乐想
* 六死想
* 众生寿命复速坚疾天一息一眴四百生灭(付)成论云一念六十生灭会
* 释之二解
* 总叹六想(付)七想
* 略标后四想
* 迦叶以偈赞佛下
*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
* 初发心为人天师胜出声闻及缘觉
* 佛名大悲牛
* 一切众生受异苦悉是如来一人苦
* 唯有诸佛能赞佛除佛无能赞叹者
* 师子吼品明大慈此品明大悲义(单疏第十四(三十九纸))
* 憍陈如品第二十五之一 会疏第三十五 单疏第十五(初丁巳下)
卷三 第 312c 页 X36-0312.png

* 此品对憍陈如四悉义
* 迦叶灭度阿难文殊未来故告陈如
* 此经翻译尽未尽(并)此品正说流通等诸师异解
* 前品摄恶用此品摄邪用
* 此品大分二(一正观二破邪)四悉义
* 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常色等有十五科
* 常无常观约五阴明之有四义(一化道始终 二随物所宜 三结一经首末 四诸法始终)
* 获得常色(付)诸师异解今家破佛无色义
* 今经文约别义破无常色得常色圆义即无常色是常色
* 明外道谋议下(文广)
* 诸外道指佛言狂人
* 诸外道往阿阇世王所求与佛捔力
* 列外道神通
* 阿阇世王与诸外道来至佛所
* 第一破阇提首那下

* 难涅槃常法义(有多难)
* 佛通释下
* 二十五谛与百论有同有异(单疏十五(五六纸)会疏无文)
* 佛无二语虽说二语为了一语
* 首那归伏出家得罗汉
* 苦谛亦二亦一道亦然(付)二解
* 苦谛凡夫是二圣人是一道亦然
卷三 第 313a 页 X36-0313.png
* 得罗汉果(付)权者实者异解(并)得正见位异解
* 第二破婆私吒下

* 以四无难涅槃常义
* 佛答非三无同互无
* 三药治三病(付)譬不净等治贪瞋痴
* 病中无药药中无病(付)无漏中有惑无惑异解
* 婆私吒归伏得罗汉即时入灭佛命陈如令供养
* 色是无常解脱色常(付)二解
* 外道指佛称瞿昙与佛弟子称瞿昙其意不同(会疏十三十二又当卷三十六)
* 善来罗汉即具三衣自得罗汉须授衣钵
* 第三破先尼下(付)前卷有先尼同名异体

* 先尼问有我无我三问佛不答默然三义
* 外道立我有三义(一立我是遍 二立我是一 三立我是作者)
* 破云我遍一切处(此下单疏异会疏释)
* 破云我是一亦破云一人一我
* 灯炷譬外道佛不同
* 破云我是作者
* 破馀义下(一破见 二破受 三破知)
* 有我无我论议(有五番)
* 欢喜丸方
* 先尼归伏得罗汉果
* 第四破梵志姓迦叶氏下

* 论身异命异等义(有五番)
卷三 第 313b 页 X36-0313.png
* 梵志归伏经五日巳得罗汉
* 第五破富那下

* 破六十二见(付)六十二见二解
* 破不许约如来作二十计
* 富那归伏说譬得罗汉
* 佛性与众生先后有无
* 憍陈如品之二 会疏第三十六 单疏十五(十八纸巳下)

* 第六破清净下

* 众生起六十二见所以
* 清净梵志归伏十五日后得罗汉
* 无明爱名故取有名新三解
* 第七破犊子梵志下

* 梵志问善不善法佛答之
* 问佛法修行四众佛具答
* 在家得三果
* 诸经多明五百弟子是数方之言
* 外道归佛求出家四月试之不必一种
* 犊子出家后满十五日得初果诣佛闻法修习得罗汉入灭
* 第八破纳衣下(付)诸师分文不同

* 数人身先烦恼后论人烦恼先身后
* 难身与烦恼先后一时义立诸法自性义难因缘生
* 佛答破自性义
卷三 第 313c 页 X36-0313.png
* 答烦恼与身先后一时难下
* 身及烦恼俱无前后而要因烦恼有身
* 今经文约对治说因烦恼有身实无先后(妙乐私)
* 一时因果文诸师异解
* 外道佛法因缘不同
* 破五大性难
* 不破第八难二解
* 纳衣归伏出家得罗汉
* 五时破立次第不同
* 破十仙经文多含摄无常乃至圆常
* 第九弘广下

* 弘广归伏(并)发迹显本
* 十仙权者实者异解
* 第十破须跋下

* 破须跋章消文他解今解
* 佛大慈非但当时破执亦破未来邪
* 阿难为六万四千亿魔所娆魔变为佛像说种种法现通
* 阿难闻魔说惑乱所以
* 七方便数论二解
* 阿难受魔乱二义(并)河西五义
* 五百罗汉不堪给使但阿难一人堪给使
* 阿难三愿佛许之
* 阿难事佛二十年具八不思议
卷三 第 314a 页 X36-0314.png
* 阿难具八不思议故称多闻藏
* 阿难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过去七佛侍者皆然
* 今叹阿难德所以(军疏无之)
* 诸菩萨有重任不堪付嘱阿难堪嘱累
* 长寿品云声闻不堪付嘱今付阿难三义
* 阿难佛从弟而经又直云吾弟欲论近
* 弘广菩萨当能流布三解
* 佛命文殊为阿难(并)魔说陀罗尼咒
* 今咒同新金光明第十地咒知阿难十地菩萨
* 十地肉身有虎狼等畏
* 咒非文字(此下圆澄私明禅家得意非疏文)
* 遣文殊所以(非疏文)
* 持咒者断五事表示(非疏文)
* 文殊奉命说咒魔王发心文殊共阿难来佛所
* 咒文不译而有五义(付)总持名义
* 兼化须跋下
* 命阿难令劝须跋(并)须跋受阿难劝往缘
* 须跋陀罗二翻(一好贤二善贤)
* 虽得五通未舍慢心(付)数论二解
* 须跋爱习未尽二解(并)烦恼习义亦二解
* 须跋来问业行义
* 佛答难邪说责邪师
* 邪说虽说过去业不说现在业故为邪说
卷三 第 314b 页 X36-0314.png
* 明过去业现在因缘正义
* 论得解脱义
* 欲调伏身先当调心
* 外道多作六行观今须跋作八观
* 佛弟子八行观(并)须跋八观无无我(止私六本九料简今文)
* 破须跋非想谓涅槃
* 郁头蓝弗退非想作飞狸身
* 须跋归伏下
* 若观实想(或作相)能断一切诸有
* 实相从境实想从智
* 无想之想名为实想(想字或作相)
* 实想义(并)实想异名
* 一第一义空依三智观得三种菩提
* 三乘同观第一义空等文(弘三中(四十四)引此章安释为被接之證止私三本(三十六)云疏都无决所引文者不审)
* 一生实相二生法界(弘三中四十四引此文为被接止私三本三十六玄私三本二十九往见)
* 大众得益(并)须跋得罗汉
* 应有正付嘱文来未尽
* 涅槃后分更有三品北本有四品半
* 圆澄早谦回向

涅槃经会疏条目(终)
卷三 第 314c 页 X36-0314.png


* 涅槃经后分卷上条目 唐若那跋陀罗与会宁等译

* 憍陈如品之末

* 须跋出家得罗汉
* 须跋请住世佛不许须跋入灭
* 大众悲叹佛止悲叹
* 佛叹须跋宿世愿劝大众供养彼
* 须跋荼毗时现十八变
* 遗教品第一

* 佛劝大众示诸遗诫
* 一失人身难可追复
* 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 阿难悲泣闷绝阿泥楼豆劝令作四问
* 佛叹四问答之
* 初答教化恶性车匿方
* 佛说十二因缘教化难陀缘
* 戒是汝大师(是答第二问)
* 佛灭后依四念处住(是答第三问)
卷三 第 315a 页 X36-0315.png
* 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等(是答第四问)
* 佛灭后檀越所施佛物应造佛像调供具馀事用者盗罪
* 佛在世灭后二人供养功德齐等
* 供养生身如来与供养全身半身乃至芥子计舍利功德正等
* 供养舍利即供养三宝
* 茶毗佛当依轮王茶毗方法
* 茶毗方法
* 起佛塔巳复当起支佛罗汉轮王三塔
* 佛塔外起三塔所以
* 应于拘尸城外茶毗佛所以
* 当于城内四衢道中起塔
* 佛塔十三层支佛十一层罗汉四层轮王无层
* 佛灭后舍利平等分布
* 帝释请半身舍利佛不许与一牙
* 大众悲叹佛明三宝常住止叹
* 佛显胸臆令大众见金色身复升虚空二十四反
* 佛劝大众(并)遇佛光者三涂苦等悉解脱
* 应尽还源品第二

* 告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
* 佛入九次第定出定劝大众
* 佛入超禅二十七反说法三反
* 阿难(并)大众不觉知佛入涅槃不
卷三 第 315b 页 X36-0315.png
* 佛右胁卧头北面西等
* 佛于中夜入第四禅涅槃
* 双树东西一合南北一合覆如来
* 树变白如白鹤
* 山海大地悉作苦哉音(并)诸天供养
* 阿难闷绝楼豆以冷水洒令起慰喻
* 大众悲叹种种相
* 梵王下以偈述悲叹
* 帝释下以偈述悲叹
* 楼豆以偈述非叹
* 阿难以偈述悲叹
* 人天大众悲叹供养


* 涅槃后分卷下

* 机感茶毗品第三

* 拘尸城人民作金棺等入棺
* 拘尸城力士擎佛棺都不能胜
* 佛棺自举出入拘尸城四门七匝至茶毗所(从西入从东出右绕从南入从北出左绕从西入如是七匝)
* 诸天大众悲叹供养
* 欲天大众各以香木至茶毗所
* 色无色诸天持香华来
卷三 第 315c 页 X36-0315.png
* 恒河岸一旃檀随佛灭枯此树亦送此
* 此地三世诸佛茶毗处
* 大众随从佛棺经七日无思食者
* 从棺出佛灌洗(并)非泣供养
* 大众以香烛投香楼悉消不烧
* 迦叶起定来茶毗所
* 恶比丘喜佛涅槃
* 迦叶往城内乞得供养具
* 为迦叶等金棺自开佛体显出
* 迦叶(并)弟子以偈述悲叹
* 佛出二足千辐轮相示迦叶等
* 迦叶(并)弟子以偈礼佛二足
* 诸力士投火香楼悉殄灭
* 佛自从胸出火七日方尽
* 四天王海神等以香水消火火转盛
* 楼豆弹四天海神四天等忏悔
* 圣躯廓润品第四

* 帝释取一牙还天上起塔
* 二捷疾鬼隐身盗取一双佛牙
* 大众持刀杖欲取舍利
* 开佛棺兜罗白氎不烧大众以偈赞
* 楼豆取不烧白氎及氎灰细分大众令起塔供养
* 城内人造八金坛八师子座向茶毗所(庄严相委悉也)
* 大悲力故碎成末舍利唯留四牙取此舍利盛八
卷三 第 316a 页 X36-0316.png
* 城内人严兵具护舍利
* 如来眷属释种佛神力故三七日不知涅槃
* 过三七日释种来
* 释种请一分舍利大众不许
* 阿阇世见种种恶梦知佛涅槃来拘尸城请一分舍利大众不许
* 毗离王等六国王悉来集
* 七国王各请舍利大众不许
* 七国王欲兴兵取舍利拘尸城人民亦整兵欲合战
* 姓烟婆罗门高声唱息八军诤当分作八分
* 姓烟请盛舍利瓶大众许
* 必波延那婆罗门请炭大众许
* 舍利为八分与拘尸城力士(并)七国王各起塔供养(弘一上二十六 止私一本七 统纪四十三)
* 阎浮中有十塔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


后分涅槃经条目(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