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703-006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戒子通录卷六     宋 刘清之 撰
  家戒 黄太史(庭坚字鲁直豫章人元祐史/官绍圣中作家戒付子相)
庭坚自丱角读书及有知识迄今四十年时态历观谛
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不数年间
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囷不给又数年复见之有缧
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问之曰君家曩时
蕃衍盛大何贫贱如是之速耶有应于予曰嗟乎吾高
卷六 第 1b 页 WYG0703-0067d.png
祖起自忧勤噍类数口叔兄慈惠弟侄恭顺为人子者
告其母曰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雠使我兄叔之
和也为人夫者告其妻曰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
怀使我弟侄之和也于是共卮而食共堂而燕共库而
泉共廪而粟寒而衣其币同也出而游其车同也下奉
以义上谦以仁众母如一母众儿如一儿无尔我之辨
无多寡之嫌无私贪之欲无横费之财仓箱共目而敛
之金帛共力而收之故官私皆治富贵两崇逮其子孙
卷六 第 2a 页 WYG0703-0068a.png
蕃息妯娌众多内言多忌人我意殊礼义消衰诗书罕
闻人面狼心星分瓜剖处私室则包羞自食遇识者则
强曰同宗父无争子而陷于不义夫无贤妇而陷于不
仁所志者小而所失者大至于危坐孤立患害不相维
持此其所以速于苦也庭坚闻而泣曰家之不齐遂至
如是之甚可志此以为吾族之鉴因为常语以劝焉吾
子其听否昔先猷以子弟喻芝兰玉干生于阶庭者欲
其质之美也又谓之龙驹鸿鹄者欲其才之俊也质既
卷六 第 2b 页 WYG0703-0068b.png
美矣光耀我族才既俊矣荣显我家岂有偷取自安而
忘家族之庇乎汉有兄弟焉将别也庭木为之枯将合
也庭木为之荣则人心之所叶者神灵之所祐也晋有
叔侄焉无间者为南阮之富好异者为北阮之贫则人
意之所和者阴阳之所赞也大唐之间义族尤盛张氏
九世同居至天子访焉赐帛以为庆高氏七世不分朝
廷嘉之以族闾为表李氏子孙百馀众服食器用童仆
无所异黄巢禄山大盗横行天下残灭人家独不劫李
卷六 第 3a 页 WYG0703-0068c.png
氏云不犯义门也此见孝慈之盛外侮所不能欺虽然
皆古人陈迹而已吾子不可谓今世无其人德安王兵
部义聚百年至五世诸母新寡弟侄谋析财而与之俾
营别居诸母曰吾之子幼未有知识吾所倚赖犹子伯
伯叔叔也不愿他业待吾子得训经意知礼数足矣其
后侄子官至兵部侍郎诸母授金冠章帔人皆曰诸母
岂先知乎有助耶鄂之咸宁有陈子高者有腴田五千
其兄田止一千子高爱其兄之贤愿合户而同之人曰
卷六 第 3b 页 WYG0703-0068d.png
以五千膏腴就贫兄不亦卑乎子高曰我一房尔何用
五千人生饱暖之外骨肉交欢而已其后兄子登第仕
至大中大夫举家受荫人始曰子高心地吉乃预知兄
弟之荣也然此亦人之所易为也吾子欲知其难者愿
悉以告昔邓攸遭危厄之时负其子侄而逃之度不两
全则托子于人而宁抱其侄也李充在贫困之际昆季
无资其妻求异遂弃其妻曰无伤我同胞之恩人之遭
贫遇害尚能为此况处富盛乎然此予闻见之远者恐
卷六 第 4a 页 WYG0703-0069a.png
未可以言人又当告以耳目之尤近者吾族居双井四
世矣未闻公家之追负私用之不给泉粟盈储金朱继
荣大抵礼义之所积无分异之费也其后妇言是听人
心不坚无胜己之交信小人之党骨肉不顾酒胾是从
乃至苟营自私偷取目前之逸恣纵口体而忘远大之
讣居湖坊者不二世而绝居东阳者不二世而贫其或
天欤亦人之不幸欤吾子力道问学执书册以见古人
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于古人气槩风味
卷六 第 4b 页 WYG0703-0069b.png
岂特髣髴耶愿以吾言敷而告之吾族敦睦当自吾子
起若夫子孙荣昌世继无穷之美则吾言岂小补哉志
之曰家戒时绍圣元年八月日书
  家庭谈训 梁况之(焘须城人/元祐执政)
士人修性正在临事时悦意之喜忿急之怒皆修性着
力时唯忍以自胜使不失中和为贵益之曰喜怒之言
勿出诸口造次颠沛勿忘于恕又曰子弟沉默缓畏毋
戏物妄笑遇物和而有容语言举止务淹雅凝重喜怒
卷六 第 5a 页 WYG0703-0069c.png
不形于色然后可以为佳士
  唐子滂(字惠润作/孝义篇)
人性苟有一孝则无所不包犹树根一固而百枝生焉
鹰隼群飞凤凰远逝小人成列君子深藏圣人闻谏若
味甘愚者得谏若食荼君子不以昏行易操不以夜寐
易容
  皇考戒 柳开(字仲涂国初崇仪使其皇考治家/孝且严旦望弟妇等拜堂下毕即)
  (上手低面听戒云云退则惴惴不敢出一语为不/孝事开辈赖之得全其家也 案宋史柳闻大名)
卷六 第 5b 页 WYG0703-0069d.png
  (人作家戒/千馀言)
人之家兄弟无不义尽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
短渐渍日闻偏爱私藏以至背戾分门割户患若贼雠
皆汝妇人所作男子有刚肠者几人能不为妇人言所
役吾见多也若等宁见乎
  示子诗 王禹偁(字元之至道翰林学士观种黍/蔬食二诗示子嘉祐 案禹偁)
  (钜野/人)
观种黍云北邻有闲园瓦砾杂荆杞未尝动耕牛但见
卷六 第 6a 页 WYG0703-0070a.png
牧群豕今夏赤旱天斲琢谁家子播种甚莽卤苗稼安
能起秋来连月雨柴门书不启新晴一携杖出户聊徙
倚重到田中立黍稷何薿薿吐穗欲及肩鸟雀亦深喜
力穑乃有秋斯言不虚矣向使懒种植荒榛殊未巳有
书闲不读为学还如此 蔬食云吾为士大夫汝为𨽻
子弟身未列冠裳庶人亦何异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
记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
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吾闻柳公绰近代居贵位每
卷六 第 6b 页 WYG0703-0070b.png
逄水旱年所食唯一器丰稔即加笾列鼎又何愧且吾
官冗散适为时所弃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菜茹各
须甘努力度凶岁
  张太史(耒字文潜宛邱人元祐史官序云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
  (风不废而时刻不少/差也有所警示钜)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
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卷六 第 7a 页 WYG0703-0070c.png
  戒子孙 贾文元(昌朝字子明真/定人庆历宰相)
今诲汝等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众中语
涉朝政得失人事短长慎勿容易开口仕宦之法清廉
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
慎吾少时见里巷中有一子弟被官司呼召證人詈语
其家父母妻子见吏持牒至门涕泗不食至暮放还乃
已是知当官涖事凡小小追讯犹使人恐惧若此况刑
戮所加一有滥谬伤和气损阴德莫甚焉传曰上失其
卷六 第 7b 页 WYG0703-0070d.png
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此圣人深训当
书绅而志之 吾见近世以苛剥为才以守法奉公为
不才以激讦为能以寡辞慎重为不能遂使后生辈当
官治事必尚苛暴开口发言必高诋訾市怨贾祸莫大
于此用是得进者则有之矣能善终其身庆及其后者
未之闻也 复有喜怒爱恶专任己意爱之者变黑为
白又欲置之于青云恶之者以是为非又欲挤之于沟
壑遂使小人奔走结附避毁就誉或为朋援或为鹰犬
卷六 第 8a 页 WYG0703-0071a.png
苟得禄利略无愧耻吁可骇哉吾愿汝等不厕其间
又见时人肆胸臆事颊舌举止轩昂出绳检之外而观
其行实往往无取大抵古人重厚朴直乃能立功立事
享悠久之福其以轩昂而得者累过积非即成祸败是
以君子居不欺乎暗屋出不践乎邪径外讷于言而内
敏于行然后身立而名著矣 又见好奢侈者服玩必
华饮食必珍非有高赀厚禄则必巧为计画规取货利
勉称其所欲一旦以贪污获罪取终身之耻其可救哉
卷六 第 8b 页 WYG0703-0071b.png
 又见士人之家叔侄昆弟苟有过失不务交相规正
于内而乃互为谤毁于外详究其因止于争官职竞货
财而已夫以荣利之薄而亡亲戚之厚兹名教罪人也
且士人所贵节行为大轩冕失之有时而复来节行失
之终身不可得矣戒之谨之吾暇日未尝不以经籍道
义教诲汝等冀免斯咎吾年六十二诸子若孙凡二十
馀人矣不觊汝等绍吾爵位但能守素业使门户不辱
吾之幸也
卷六 第 9a 页 WYG0703-0071c.png
  戒子弟 黄太史(案此条亦系庭坚语似/当附在前家戒之后)
吉蠲笔墨如澡身浴德揩拭几研如改过迁善败笔涴
墨瘝子弟职书几书研自黥其面惟弟惟子临深战战
  关浍(字圣功钱塘人政和中书壁/以戒其子弟吕居仁称之)
乐道人之善恶称人之恶
  范文正(仲淹字希文苏州人庆历参知政事告诸/子于是恩例俸赐常均于人并置义田宅)
  (云/)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
卷六 第 9b 页 WYG0703-0071d.png
充也今而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
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吴中宗族甚众
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
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
祖宗来积德百馀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
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
家庙乎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常言之地(案文集/作不同)
(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时闻/召试)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
卷六 第 10a 页 WYG0703-0072a.png
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与直讲/三哥)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
能忍穷故得免祸(案文集此条与/宅眷贤弟书) 大参到任必受知
也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
实为妙(案文集此条与集贤学士书惟慎勿作书云/云集作慎无好书札有文性勿小其志也)
将就大对诚吾道之风采宜谦下兢畏以副士望(与贤/良)
 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门才起立宗族
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
卷六 第 10b 页 WYG0703-0072b.png
其身汨其志哉(与提点集案以上二条/今本文 尺牍中未载) 贤弟请宽心
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
口可矣请多著工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
有所得矣(案文集此条书/中亦但称贤弟)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
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
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
事以光祖宗(案文集此条/与监簿书)
卷六 第 11a 页 WYG0703-0072c.png
  戒子弟言 范忠宣(纯仁字尧夫苏州/人建中靖国丞相)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但常以责
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邹忠公(浩字志完常州人元符谏/臣子柄冠为此文其略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之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之卑汝
其尊六经以为本博群籍以为枝可取者友可奉者师
孝弟忠顺之端笃诚充扩而弗移俾人曰幸哉有子如
此岂可不自于斯时乎汝其勉之汝其勉之
卷六 第 11b 页 WYG0703-0072d.png
  胡文定(安国字康侯建安人绍兴从/臣与子寅书今略取十二事)
上殿劄子推得元意广大得敷奏之体更趋简约为妙
 词命贵无长语纪作用贯处 密进人才所补者大
契旧之间固无彼此然必每事尽诚告之使善出于彼
吾无与焉则为善矣 诚实无私曲说得来自别听者
亦须感动 出身事主不以家事辞王事为人臣无以
有己吾说如此更以大义裁断之 臣之事君犹子之
事父以忠信为本 公事私事一切苦参着意经理须
卷六 第 12a 页 WYG0703-0073a.png
以诚意说与属官须要知此着意经营 公使库待宾
并以五盏为率自足展尽情意 禁奸吏必止其邪心不
徒革面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风化必以至诚为本
民讼既简每日可着一时工夫详与理会因训道之使
趋于善且以风动左右不无益也 立志以明道希文
自期待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行己以端庄清慎见
操执临事以明敏果断辨是非又谨三尺考求立法之
意而操纵之斯可为政不在人后矣汝勉之哉治心修
卷六 第 12b 页 WYG0703-0073b.png
身以饮食男女为切要从古圣贤自这里做工夫其可
忽乎 君实见趣本不甚高为他广读书史苦学笃信
清俭之事而谨守之人十已百至老不倦故得志而行
亦做七分已上人若李文靖澹然无欲王沂公俨然不
动资禀既如此又济之以学故是八九分地位也后人
皆不能及并可师法 汝在郡当一日勤如一日深求
所以牧民共理之意勉思其未至不可忽也若不事事
别有觊望声绩一塌了更整顿不得宜深自警省思远
卷六 第 13a 页 WYG0703-0073c.png
大之业
  送终礼 高司业(闶字抑崇明州人绍兴从臣作/送终礼三十二篇此篇戒子)
吾家他日如营居室必先家庙其馀堂寝之制仅可以
叙族合宗吾百岁之后惟嫡子孙相继居之众子别营
居焉盖嫡庶之礼明而人自知分矣古者父子异宫兄
弟异居但同财耳故丧服传曰昆弟之义无分然而有
分者则避子之私也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故有东
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
卷六 第 13b 页 WYG0703-0073d.png
不足则资之宗今人不知古人异居之意而乃分析其
居更异财焉不亦误乎且析居之法但取均平以止争
端而无嫡庶之辨此作律者之失也夫丧不虑居为无
庙也若兄弟探筹以析居则庙无定主矣而律复有妇
承夫分女承父分之条万一妇人探筹而得之则家庙
遂无主祀也而可乎惟我子孙其遵吾家法庶几他日
渐复宗子之礼不待谱牒而人各知其本支所自如好
礼者亦效吾家而行之虽措之天下可也
卷六 第 14a 页 WYG0703-0074a.png
  教子语 家颐(字养正眉山/人凡有十章)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父子之间不可
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则长无不肖之悔
 教子有五𨗳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
一不可 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
以滋润之 人家子弟惟可使觌德不可使觌利 富
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 子弟之
贤不肖系诸人其贫富贵贱系之天世人不忧其在人
卷六 第 14b 页 WYG0703-0074b.png
者而忧其在天者岂非误耶 士之所行不溷流俗一
以抗节于时一以诒训于后 士人家切勤教子弟勿
令诗书味短 孟子以惰其四支为一不孝为人子孙
游惰而不知学安得不愧
  示子辞 何耕(字道夫蜀之广汉人/终秘书少监号恬庵)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
之疏瀹乎六艺之源游泳乎诸史之涯泛窥于百家之
说而旁猎于前辈大老之文辞广闻见于益友质是非
卷六 第 15a 页 WYG0703-0074c.png
于名师以文采论议为华以孝友谦慈为基识欲远而
不欲近志欲高而不欲卑若是则其达也必能卓然有
立以示百僚之准式其穷也亦将介然自重以为一乡
之表仪苟惟不然是林林而生泯泯而死者耳尚何以
名男子为哉
  童蒙训 吕舍人(本中字居仁东莱人绍兴从臣/训其子侄今略取之 案本中)
  (宰相许国公夷简之元孙申国公谥正献公著/之曾孙荥阳公希哲之孙东莱郡侯好问之子)
本中往年每侍前辈先生长者论当世邪正善恶是是
卷六 第 15b 页 WYG0703-0074d.png
非非无不精尽至于前辈行事得失文字工拙后生敢
略议及之者必作色痛裁折之曰先儒得失前辈是非
岂后生所知杨十七学士应之兄弟晁丈以道持此规
矩最严故凡后生尝亲近此诸老者皆有敦厚之风无
浮薄之过 前辈士大夫专以风节为己任其于褒贬
取予甚严故其所立实有过人者夏侯旄节夫京师人
年长本中以倍本中犹及与之交崇宁初任诸州教授
学制既颁即日寻医去后任西京幕官罢任当改官以
卷六 第 16a 页 WYG0703-0075a.png
举将一人安惇也不肯用卒不改官浮湛京师至死不
屈唐文名恕字处厚崇宁初任荆南知县新法既行即
致仕不出者几三十年范正平子夷忠宣公之子忠宣
当国子夷是时官当入远不肯用父恩例卒授远地皆
卓然自立不愧古人矣 东莱公尝言凡众人日夕所
说之话如赵丈仲长诸公都无此话也众人所作之事
如杨公应之李公君行诸公都不做众人做底事也
唐充之广仁每称前辈说后生闻人密论不能容受而
卷六 第 16b 页 WYG0703-0075b.png
轻泄之者不足以为人 李公公择每令子妇诸女侍
侧为说孟子大义荥阳公尝言后生初学且须理会气
象气象好时百事自当气象者辞令容止轻重疾徐足
以见之矣不惟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贵贱寿夭之所
由定也 绍圣初荥阳公罢经筵舍于京城外华严寺
俟命者月馀陈无己师道眺伯宇载之唐季实之问皆
就见公为公留月馀执事左右如亲子弟晨夕皆揖于
寝门之外后人能如此尊事前辈盖少矣 崇宁初荥
卷六 第 17a 页 WYG0703-0075c.png
阳公谪居符离赵丈仲长演公之长婿也时时自汝阴
来省公公之外弟杨公瑰宝亦以上书谪监符离酒税
杨公事公如亲兄赵丈事公如严父两人日久在公侧
公疾病赵丈执药床下屏气问疾未尝不移时也公命
之去然后去杨公慷慨独立于当世未尝少屈赵丈谨
厚笃实动法古人两人皆一时之英也 饶德操节黎
介然确汪信民革时皆在符离每疾病少间则必来见
公而退从杨公赵丈及公子孙游焉亦一时之盛也
卷六 第 17b 页 WYG0703-0075d.png
赵丈每与公子弟及外宾客语及作书帖之类但称荥
阳公曰公其尊之如此杨公与他人语称荥阳但曰内
兄或曰侍讲未尝敢字称也盖荥阳公中表惟杨氏兄
弟尽事亲长之道可为后生之法 荥阳公为郡处令
公帑多畜鳆鱼诸乾物及笋乾蕈乾以待宾客以减鸡
鸭等生命也 李君行先生年二十馀时见安退处士
刘师正解春秋甚爱之后于楚州聚学刘问何故留此
君行曰吾父母戒我令不登科勿归我以期丧不得就
卷六 第 18a 页 WYG0703-0076a.png
试故留此聚徒以待后举刘曰不然难得而易失者事
亲之日也岂可以爵禄故久去亲侧如此君行闻之即
径归侍 外高祖侍郎晋阳王公讳子融尝编京师世
家家法善者以遗子孙录出之以自警戒亦乐取诸人
以为善之义也 京师曹氏诸贵族卑幼不见尊长三
日必拜 刘器之论当时人物多云弱实中世人之病
大抵承平之久人皆偷安畏死避事因循苟且而致然
耳绍圣崇宁间诸公迁贬相继然往往能自处不甚介
卷六 第 18b 页 WYG0703-0076b.png
意龚彦和夬贬化州徒步径往以扇乞钱不以为难也
张才叔庭坚贬象州所居屋才一架上漏下湿屋中间
以箔隔之家人处箔内才叔蹑屐端坐于箔外日看佛
书了无厌色凡此诸公皆平昔绝无富贵念故遇事自
然如此使世念不忘富贵之心尚在遇事艰难纵欲坚
忍亦必有不怿之容勉强之色矣邹志完侍郎尝称才
叔云是天地间和气薰蒸所成欲往相近先觉和气袭
人也 荥阳公尝榜文中子数语于家中壁上云子之
卷六 第 19a 页 WYG0703-0076c.png
室酒不绝注云用有节礼不阙也 范子夷尝言其家
学不卑小官居一官便思尽心治一官之事只此便是
学圣人也若以为州县之职徒劳人尔非所以学圣人
也 子夷说其祖作外任官时京中人书言居京慎勿
窃论曲直不同任言官时取小名受大祸因言吾徒相
见正当论行己立身之事耳 又说仲尼圣人也才作
陪臣颜子大贤也箪食瓢饮后之不及孔子颜子远矣
而常叹仕宦不达何愚之甚若能以自己官爵比孔颜
卷六 第 19b 页 WYG0703-0076d.png
侥倖之甚矣 又说凡人为事须是由衷方可若矫饰
为之恐不免有变时任诚而已虽时有失亦不覆藏使
人不知但能改之而已 陈莹中说立人之朝能舍生
取义始可然此事须是学问有功方始做得从容又说
学者非特习于诵数发于文章而已将以学古人之所
为也自荆公之学兴此道坏矣 又说凡欲解经必先
反诸其身又思措之天下反诸其身而安措之天下而
可行然后为之说焉纵未能尽圣人之心亦庶几矣若
卷六 第 20a 页 WYG0703-0077a.png
不如是虽辞辨通畅亦未免乎凿也今有语人曰冬日
饮水夏日饮汤何也冬日阴在外阳在内阳在内则内
热故令人思水夏日阳在外阴在内阴在内则内寒故
令人思汤虽甚辨者不能破其说也然反诸其身而不
安也措之天下而不可行也呜呼学者能如是用心岂
曰小补之哉 荥阳公言吾幼学之年侍亲于东颍时
邦人王回深甫常秩梦臣皆为先公所重常先生深居
静默罕与人交召之多不至王先生每与先公及欧阳
卷六 第 20b 页 WYG0703-0077b.png
公侍读刘公原父朝夕讲论故有聚星之说焉 荥阳
公言焦伯强先生尝言庄敬日强安肆日偷故君子当
自强不息以之容猊礼际其接人也不敢不敬不敢少
懈也况君亲乎况长上乎况贤于我者乎苟不能自强
则怠惰之心入矣非惟失义也祸且及焉 荥阳公元
祐末尝与子弟书云予生五十二岁矣欲极富贵之乐
事穷山水之胜游岂惟心力已有所不逮于残年晚日
铺排亦不能矣若汲汲为善则亦未晚要无虚日云尔
卷六 第 21a 页 WYG0703-0077c.png
 荥阳公尝言伯祖行父尝题于壁云但畏贤者之议
论不顾小人之是非 治平中李公公择数谓朋友言
吕蔡州未尝闻其疾声见其遽色亦未尝草书学者当
师慕之吕蔡州谓正献公也 正献公简重清静出于
天性冬月不附火夏月不用扇声色华耀视之漠然也
范公淳夫实公之婿性酷似公后荥阳公长婿赵丈仲
长严重有法亦实似公焉 正献公教子既有法而申
国鲁夫人简肃公讳宗道之女闺门之内举动皆有法
卷六 第 21b 页 WYG0703-0077d.png
则荥阳公年十岁夫人命对正献公则不得坐命之坐
则坐不问不得对诸子出入不得入酒肆茶肆每诸妇
侍立诸女少者则从妇傍 正献公年三十馀通判颖
州已有重名范文正公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过颖来
复谒公呼公谓之曰太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欧阳永
叔在此太博宜频近笔研申国大夫在厅事后闻其言
尝语以教荥阳公焉前辈规劝恳切出于至诚类如此
 荥阳公张夫人待制讳温之之女也自少每事有法
卷六 第 22a 页 WYG0703-0078a.png
亦鲁肃简公外孙也张公性严毅不屈全类肃简肃简
深爱之家事一委张公夫人张公幼女最钟爱然居常
至微细事教之必有法度如饮食之类饭羹许更益鱼
肉不更进也时张公已为待制河北都转运使矣及夫
人嫁吕氏夫人之母申国夫人姊也一日来视女见舍
后有锅釜之类大不乐谓申国夫人曰岂可使小儿辈
私作饮食坏家法耶 叔父舜从既与东莱公从当世
贤士大夫游常训子弟曰某幸得从贤士大夫游然过
卷六 第 22b 页 WYG0703-0078b.png
相推重某自省所为才免禽兽之行而已未能便合人
之理也何得士大夫相过与也因思前辈自警修省如
此正献公交游某不能尽知之其显者范蜀公司马温
公王荆公刘侍读原甫也荥阳交游则二程二张孙莘
老李公择王正仲顾子敦杨应之范淳夫也东莱公交
游则李君行田明之田诚伯吴坦求陈端诚田诚君陈
莹中张才叔龚彦和及其弟之任也 近世故家惟晁
氏因以道申戒子弟皆有法度群居相呼外姓尊必曰
卷六 第 23a 页 WYG0703-0078c.png
某姓第几叔若兄诸姑尊姑之夫必曰某姓姑夫某姓
尊姑夫未尝敢呼字也其言父党交游必曰某姓几丈
亦未尝敢呼字也当时故家旧族皆不能若是 陈莹
中与关止叔沼与荥阳公书问其言前辈与公之交游
必平阙书云某公某官如称器之则曰待制刘公之类
其与己同等则必斥姓名示不敢尊也如游酢谢良佐
云此皆可以为后生法 后生学问且须理会曲礼少
仪礼仪等学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及先理会尔雅训诂
卷六 第 23b 页 WYG0703-0078d.png
等文字然后可以语上下学而上达自此脱然有得自
然度越诸子也不如此则是躐等犯分陵节终不能成
孰先传焉孰后倦焉不可不察也 李君行先生自虔
州入京至泗州止其子弟请先往君行问其故曰科场
近欲先至京师贯开封户籍取应君行不许曰汝虔州
人而贯开封户籍欲求事君而先欺君可乎宁迟缓数
年不可行也 正献公幼时未尝博戏人或问其故公
曰取之伤廉与之伤义 荥阳公尝言少时与叔祖同
卷六 第 24a 页 WYG0703-0079a.png
见欧阳文忠公至客次与叔祖商议见欧阳公叙契分
求纳拜之语及见欧阳既叙契分即端立受敬如当子
侄之礼公退而谓叔祖曰观欧阳公礼数知吾辈不及
前辈远矣 本中尝问荥阳公曰兄弟之生相去或数
日或数十日其为尊卑也微矣而圣人直如是分别长
幼何也公曰不特圣人直是重先后之序如天之四时
分毫顷刻皆有次序此是物理自然不可易也 古人
自奉简约类非后人所能及如饮食高下故自有制度
卷六 第 24b 页 WYG0703-0079b.png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
此犹是极盛时制度也大抵古人得食肉者至少如食
肉之禄冰皆与焉肉食者谋之肉食者无墨此言贵者
方得肉食也庄子九方歅相子祺之子刖而鬻之于齐
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相班超者曰虎头燕颔
食肉相也以此知古人以食肉为贵食肉为难得比之
后人简约甚矣 薰陶渐染之功与讲究持论互相发
明者也要之薰陶之益过于讲究知此理者方可以语
卷六 第 25a 页 WYG0703-0079c.png
学矣 今日记一事明日记一事久则自然贯穿今日
辨一理明日辨一理久则自然浃洽今日行一难事明
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涣然冰释怡然理顺久自
得之非偶然也 学问工夫全在浃洽涵养蕴畜之久
左右采择一旦冰释理顺自然逄原矣非如世人强袭
取之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前辈常教少
年毋轻议人毋轻说事惟退而自修可也学记曰幼者
听而弗问皆使人自修不敢轻发养成德器也鄢陵之
卷六 第 25b 页 WYG0703-0079d.png
战范丐趋进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晋楚唯
天所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
何知焉郑侵蔡有功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
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
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
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
矣范宣子子产之言皆切论也而文子子国深抑之如
此者正恐后生轻发未成德器而先招祸败卒无以立
卷六 第 26a 页 WYG0703-0080a.png
也故此两人后来所立如此之远良由老成教之有素
中有所主也 前辈尝说后生才性过人者不足畏惟
读书寻思推究者为可畏耳又云读书只怕寻思盖义
理精深惟寻思用意为可以得之卤莽厌烦者决无有
成之理论语温故而知新先儒以为温寻也寻绎故者
又知新者学而不思则罔先儒以为学不寻思其义则
罔然无所得寻绎寻思就先儒分上所得已多况真能
寻绎寻思者乎 君子气象难遽形容惟平易安和者
卷六 第 26b 页 WYG0703-0080b.png
为近之书曰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此近君子气象也
所谓休休者平易安和无急躁狼戾贪冒之意也范宣
子让其下皆让传称之曰一人刑善百姓休和郑未服
晋知武子曰若能休和远人将至休和二字最是无急
躁忿戾贪冒处故古人数称之亦切论也 朝廷有伉
直之风然后临难有死节之士五代之际能以端谨厚
重不忌嫉人不为中伤不为倾陷已是极至若责仗节
死难则犹阙焉曹彬在朝忠厚宽和足师表一世然史
卷六 第 27a 页 WYG0703-0080c.png
家称其未尝抗辞忤旨此乃为大臣功名之极势须如
此然未可以为事君之法五代之际所以无死节之士
良由以此为是事君之法当如宋璟颜真卿萧复乃是
极至人主必欲有益于国则当何用亦曰当用伉直之
士缓急有益于己者尔不然累千人缓急之际各自为
计亦何用哉然则伉直之风亦在人主奖进之尔此是
为国者切己利害也唐太宗固知之矣 势位使人往
往不能自知如气血之盛词色举动悉与常人不同而
卷六 第 27b 页 WYG0703-0080d.png
亦不自知也醉酒者天地易位服药者喜怒不定酒消
药散则复如常君子思所以自养不可不察也 荥阳
公尝问邵康节先生亦读佛书否康节曰人病舍其田
芸人之田 汪信民常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胡安国康侯闻之击节叹赏 荥阳公在京师旧第时
诸位子侄常召来自教之书使日有程课 晁以道自
言少时每自嫌以门荫得官以为不由进士仕进者如
流外杂色非真是作官也后既登第始与李六丈德叟
卷六 第 28a 页 WYG0703-0081a.png
游德叟薄进士得官却如某以前薄门荫时也自此始
知登科不足为美其后遍亲师友粗有立者皆出李六
丈德叟激发所致德叟名秉彝公择弟子商老之父也
 晁以道笃于亲戚故旧有牵联之亲一日之雅皆委
曲敦叙后生闻而化者甚众以道盛文肃家外甥洪炎
玉父祖母文城君亦盛氏甥以道于玉父为尊行一日
同会京师玉父未及见以道邂逅僧寺中玉父谓以道
曰公丈行也前此未得一见以道遽折之曰某自是公
卷六 第 28b 页 WYG0703-0081b.png
表叔何丈行之有玉父再三谢之曰是表叔但某未曾
敢叙致尔以此知游学之士须经中原先达钤椎方能
有成也 吕进伯为河北运判黄鲁直为北京教官托
鲁直为请门客数日斥去之召鲁直谓曰此人岂可为
人师某至学院却见与小子对坐如此岂可为人师请
鲁直别请一门客鲁直为之遴选且严戒之曰吕运判
行古礼贤且加慎既数日又逐去鲁直问所以进伯云
此人尤甚却闻呼小子字岂可为人师耶 吕汲公家
卷六 第 29a 页 WYG0703-0081c.png
法至严进伯汲公兄也汲公夫人每见进伯必拜于庭
下汲公既相进伯往见之夫人令两获扶下阶而拜进
伯不乐曰宰相夫人尊重不必拜汲公甚惧遽令两获
勿扶夫人 刘羲仲壮舆云寻常人各有自然辈行不
以年齿贵贱如刘原父与申公便自是兄弟行贡父便
是父子行也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
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
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临
卷六 第 29b 页 WYG0703-0081d.png
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
无所不为矣然事常至放败而不能自已故设心处事
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
免所损己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司马子微坐忘论
云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此天下之要言处当
官之大法用力简而见功多无如此言者人能思之岂
复有悔吝耶 事君如事亲事官长如事兄与同僚如
家人待群吏如奴仆爱百姓如妻子处官事如家事然
卷六 第 30a 页 WYG0703-0082a.png
后为能尽吾之心如有毫末不至皆吾心有所未尽也
故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岂有
二理哉 当官处事常思有以及人如科率之行既不
能免便就其间求所以使民省力不使重为民害其益
多矣 不与人争者常得利多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取
之廉者得之常过其初约于今者必有垂报于后不可
不思也惟不能少自忍者必败此实未知利害之分贤
愚之别也 予常为泰州狱掾颜岐夷仲以书劝予治
卷六 第 30b 页 WYG0703-0082b.png
狱次第每一事写一幅如夏月取罪人早间在西廊晚
间在东廊(案西廊东廊当互/易始与避日色合)以辟日色之类又如狱中
遣人勾追之类必使之毕此事不可更别遣人恐其受
赂已足不肯毕事也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
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巳如未肯从再
当如此详之其不听者少矣 当官之法直道为先其
有未可一向直前或直前反败大事者须用冯宣徽所
称惠穆秤停之说此非特小官然也为天下国家当知
卷六 第 31a 页 WYG0703-0082c.png
之 黄兑刚中尝为予言顷为县尉每遇验尸虽盛暑
亦先饮少酒捉鼻亲视人命至重不可避少臭秽使人
横死无所申诉也 范侍郎育作库务官随行箱笼只
置厅事上以防疑谤凡若此类皆守官所宜详知也
当官者难事勿辞而深避嫌疑以至诚遇人而深避文
法如此则可以免 前辈尝言小人之性专务苟且明
日有事今日得休且休当官者不可徇其私意忽而不
治谚有之曰劳心不如劳力此实要言也 当官既自
卷六 第 31b 页 WYG0703-0082d.png
廉洁又须关防小人如文字历引之类皆须明白以防
中伤不可不至慎不可不详知也 徐丞相择之尝言
前辈尽心职事仁庙朝有为京西转运使者一日见监
窑官问日所烧柴凡几灶曰十八九灶吾所见者十一
灶何也窑官愕然盖转运使者晨起望窑中所出烟凡
几道知之其尽心如此 前辈尝言吏人不怕严只怕
读盖当官者详读公案则情伪自见不待严明也 当
官者凡异色人皆不宜与之相接巫祝尼媪之类尤宜
卷六 第 32a 页 WYG0703-0083a.png
疏绝要以清心省事为本 后生少年乍到官守多为
猾吏所饵不自省察所得毫末而一任之间不复敢举
动大抵作官嗜利得甚少而吏人所盗不赀矣以此被
重谴良可惜也 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
详处之必无不中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前辈
尝言凡事只怕待待者详处之谓也盖详处之则思虑
自出人不能中伤也 尝见前辈作州县或狱官每一
公事难决者必沉思静虑累日忽然若有得者则是非
卷六 第 32b 页 WYG0703-0083b.png
判矣是道也惟不苟者能之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
以尽心为急不以集事为急而以方便为上 孙思邈
尝言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利于彼慎于小
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侈于远如此则人事毕矣实
当官之要也 同僚之契交承之分有兄弟之义至其
子孙亦世讲之前辈专以此为务今人知之者盖少矣
又如旧举将及旧尝为旧任按察官者后已官虽在上
前辈皆辞避坐下坐风俗如此安得不厚乎 叔曾祖
卷六 第 33a 页 WYG0703-0083c.png
尚书当官至为廉洁盖尝市缣帛欲制造衣服召当行
者取缣帛使缝匠就坐裁取之并还所直钱与所剩帛
就坐中还之荥阳公为单州凡每月所用杂物悉书之
库门买于民间未尝过此数民皆悦服 关沼止叔获
盗法当改官曰不以人命易官终不就赏可谓清矣然
恐非通道或当时所获盗有情轻法重者止叔不忍以
此被赏也 当官取佣钱般家钱之类多为人程而过
受其直所得至微所丧多矣亦殊不知此数亦吾分外
卷六 第 33b 页 WYG0703-0083d.png
物也 当官者前辈多不敢就上位求荐章但尽心职
事所以求知也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
子而后嫁者也当官遇事或有难决以此为心鲜不济
矣 畏避文法固是常情然世人自私者常以文法难
委之于人殊不知人之自私亦犹己之自利也以此处
事其能有济乎其能有后福乎其能使子孙昌盛乎
当官处事务合人情忠恕违道不远观于己而得之未
有舍此二字而能有济者也尝有人作郡守延一术士
卷六 第 34a 页 WYG0703-0084a.png
同处书室后术士以公事干之大怒叱下竟致之理杖
背编置招延此人已是犯义既与之稔熟而干以公事
亦人常情也不从之足矣而治之如此之峻殆似绝灭
人理 尝谓仁人所处能变虎狼如人类如虎不入境
不害物蝗不伤稼之类是也如其不然则变人类为虎
狼凡若此类乃告讦中伤谤人欲寘其死地是也 
充之广仁
贤者也深为陈邹二公所知大观政和间守
臣苏州朱氏方盛充之数刺讥之朱氏深以为怨傅致
卷六 第 34b 页 WYG0703-0084b.png
之罪刘器之以为充之为善欲人之见知故不免自异
以致祸患非明哲保身之谓 当官大要直不犯祸和
不害义在人消详斟酌之尔然求合于道理本非私心
专为己也 当官处事但务着实如涂擦文书追改日
月重易押字万一败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养诚心事
君不欺之道也百种奸伪不如一实反覆变诈不如慎
始防人疑众不如自慎知数周密不如省事不易之道
事有当死不死其诟有甚于死者后亦未必免死当去
卷六 第 35a 页 WYG0703-0084c.png
不去其祸有甚于去者后亦未必得安世人至此多惑
乱失常皆不知轻重义命之分也此理非平居熟讲临
事必不能自立不可不预思古之欲委质事人其父兄
日夜先以此教之矣中材以下岂临事一朝一夕所能
至哉教之有素其心安焉所谓有所养也 忍之一事
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若能清慎勤之外更行
一忍何事不办书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此处事之本也
谚有之曰忍事敌灾星少陵诗云忍过事堪喜此皆切
卷六 第 35b 页 WYG0703-0084d.png
于事理为世大法非空言也王沂公常说吃得三斗酽
醋方做得宰相盖言忍受得事也 刘器之建中崇宁
初知潞州部使者观望治郡中事无巨细皆详考然竟
不得毫发过虽过往驿劵亦无违法予者部使者亦叹
服之后居京南有府尹取兵官日直历点磨他寓居无
有不借禁军者独器之未尝借一人其廉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