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699-03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近思录集注卷十三

  归安茅星来撰

  辨异端(此下二卷亦致知格物之事即程子所谓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是也异端几非圣
人之道而别为一端者皆是而释氏惑世为深故辨之独详老氏次之神仙又次之凡一十四条)

  明道先生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
(杨朱墨翟见孟子申不害郑之京人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著书二篇曰申子韩非者韩之诸公于非
见韩削弱数以书谏韩王不能用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秦王见其书悦之会秦攻韩急王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699-0342b.png
遣非入秦以李斯毁下吏斯使人遗之药使自杀申韩之学并本于黄老而主刑名法术佛者本天竺迦维卫
国净饭王太子出家学道谓之佛者华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没后弟子大迦叶与阿难纂述其言成书自
汉以来其说始入中国老子者楚苦县人李氏名耳字伯阳一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见周衰西出函关隐
去关尹喜彊之著书因为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以其生即白首因号老子或云以其年老
著书故号其书曰老子前说近是 朱子曰老子只是要长生其病易见释氏于天理大本处见得些分数然
却认为已有而以生为寄故要见得父母未生时面目既见便不认作众人公共底须要见得为已有死后亦
不失故黄檗有偈与其母云先曾寄宿此婆家以父母之身为寄宿处其无情义绝灭天理可知)杨氏
为我疑于义墨氏兼爱疑于仁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699-0342c.png
子只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为并去声义叶木作仁仁叶木作义今按遗书
与叶本同但入关语录又以为我是义兼爱是仁则互易亦未为不可也且于义较胜故定从吕本易音异
义有分辨意为我似之仁有一体意兼爱似之仁义道也杨墨于道近似故其惑世为甚 此明上文杨墨之
害甚于申韩之意)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此所以为害
尤甚(叶氏曰佛氏言心性老子谈道德较之杨墨尤为近理也金仁山曰佛氏寂灭濒杨而禅定立脱之
说过之慈悲普施类墨而平等无生之说过之盖兼无父无君之教而资率兽食人之祸者所以其害为尤甚
 此明上文佛老之害甚于杨墨之意)杨墨之害亦经孟子辟之所以廓
如也(遗书下同廓如句见法言吾子篇此又就杨墨而言以见不可不辟之意 朱子曰释氏只四十二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699-0342d.png
章经是古书馀皆中国文士润色成之维摩经亦南北时作宋景文唐书赞说佛多是华人之谪诞者攘庄列
之说佐其高却被他捉得正赃列子说耳目口鼻心体处有六件佛家便有六根又三之为十八戒初间只有
四十二章经到东晋便有谈议后来谈议厌了达摩遂脱然不立文字只是默然端坐便心静见理道家之书
只老子庄列及丹经而已丹经如参同契之类然已非老氏之学清净消灾二经皆摹学释氏而误者度人经
生神章皆杜光庭撰最鄙俚是北斗经苏子瞻作储祥宫记说后世道者皆是方士之流其说得之王伯厚曰
傅奕排释氏谓中国幻夫模象庄老以文饰之宋景文作李蔚传赞亦云华人之谲诞者攘庄周列禦寇之说
佐其高然则释氏用老庄之说也非老庄与释氏合也朱子谓佛家窃老子好处道家窃佛家不好处姚崇诫
子孙以谓道士本以玄牝为宗而无识者慕僧家之有利约佛教而为业斯言当矣胡致堂谓经论科仪依仿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699-0343a.png
佛氏而不及者自杜光庭为之考诸姚崇之言则非始于光庭也) 伊川先生曰儒者
潜心正道不容有差其始甚微其终则不可救(差初如反下同)
如师也过商也不及于圣人中道师只是过于厚些商
只是不及些然而厚则渐至于兼爱不及则便至于为
我其过不及同出于儒者其末遂至杨墨至如杨墨亦
未至于无父无君孟子推之便至于此盖其差必至于
是也(为去声至如杨墨之如叶本作于 此借子张子夏以明不容有差之意师之过商之不及所谓具
始甚微也兼爱为我以至于无父无君所谓其终不可救也 朱子曰杨墨之说恐未然杨氏之学出于老聃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699-0343b.png
之书墨子则晏子时已有其说非二子之流弊也) 明道先生曰道之外无物
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
子在所亲即君臣而君臣在所严以至为夫妇为长幼
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此道所以不可须臾离也然则
毁人伦去四大者其外于道也远矣(外于道之外吕本作戾 四大地水
火风也楞严经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煖触为火动摇为风圆觉经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
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沬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煖气归火动转归风释氏谓四大幻假而成人身故
欲绝灭幻根断除一切其戻于道也远矣 朱子曰释氏地水火风粗而言之地便是体水便是魄风火便是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699-0343c.png
魂)故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说见论语
此言儒者之道本如此也)若有适有莫则于道为有閒非天地之全
(閒去声 此以下所以极言释氏之弊以见其外道之远也)彼释氏之学于敬以
直内则有之矣义以方外则未之有也(朱子曰释氏所谓敬以直内只
是空洞无一物故不能方外圣人则湛然虚明万物具足方能义以方外王伯厚曰石林叶氏云晋宋间佛学
初行其徒犹未有称僧通曰道人其始皆从所受学如支遁本姓关学于支谦为支帛道猷本姓冯学于帛户
梨密为帛是也至道安始言佛氏释迦今为佛子宜从佛氏乃请皆姓释 朱子曰此游定夫所编恐有差误
必如下东见录中说既无义以方外则其直内者岂有是也始圆足无弊)故滞固者入于枯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699-0343d.png
槁疏通者归于恣肆此佛之教所以为隘也吾道则不
然率性而已斯理也圣人于易备言之(适莫则滞固而入于枯槁矣无
适与莫而不知义之是比则疏通而归于恣肆矣率性如前所谓即父子而父子在所亲之类是也圣人谓孔
子独言易者蒙上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语而言也)本注又云佛有一个觉之理
可以敬以直内矣然无义以方外其直内者要之其本
亦不是(又云以下叶本大字无本注字) 释氏本怖死生为利岂是公
道(怖音布为去声 怖惧也叶氏曰释氏以有生必有灭故有轮回今求不生不灭之理可免轮回之苦此
不过出于利己之私意者也)惟务上达而无下学然则其上达处岂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699-0344a.png
有是也元不相连属但有间断非道也(属之六反间去声断都玩反
务上达者求了悟也无下学者屏弃事物也人之所以事事物物穷究其理者惟求其有是无非而已今既埽
除一切而惟求此心之了悟故曰岂有是也如是则离事物以求理欲应事物又惧理之有失则不相连属而
有间断非道体之本然矣)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彼所谓识心
见性是也若存心养性一段事则无矣(识心即离念见性即解脱唐益
州保唐寺无住禅师所以答杜鸿渐之语也今五灯会元指月传灯诸录中有之谢上蔡曰释氏所谓性乃吾
儒所谓心释氏所谓心乃吾儒所谓意朱子曰此恐纪录者有误盖释氏于心性之间固不可谓之无所见但
只略见得心性影子初未尝仔细向里面体会其理亦不可谓之不能存养但只存养得所见影子非心性之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699-0344b.png
真耳又曰释氏自谓识心见性而其所以不可推行者为其于性与用分为两截也圣人之道必明其性而率
之凡修道之教无不本于此故虽功用充塞天地而未有出于性外者释氏非不见性及到作用处则曰无所
不可为故弃君背父无所不至者其性与用不相管也吕氏曰禅学所谓明心见性者必先截断事理而后能
洞见本体达摩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八字即此是佛性罗整庵谓其有见于心无见于性不知离却性则心
已不尽安得谓之有见于心哉后来阳儒阴释之徒如杨简之言下忽省此心詹阜民之下楼忽觉澄莹王阳
明之龙场恍若有悟皆止见释氏之妙圆空寂而非孟子之所谓心亦止到得他觉字悟字而非孟子之所谓
知与尽也)彼固曰出家独善便于道体自不足(道体无所不备而人伦为
大今曰出家则无父子兄弟夫妇之伦曰独善则无君臣朋友之伦便于道体自不足矣朱子曰庄老绝灭人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699-0344c.png
伦义理未尽至佛则人伦灭尽禅则义理灭尽佛法初入中国止说修行尚未有许多禅底话也)或曰
释氏地狱之类皆是为下根之人设此怖令为善先生
曰至诚贯天地人尚有不化岂有立伪教而人可化乎(为下之
为去声 释氏谓为善者升天堂为恶者堕地狱又以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涂言人之为恶者必堕此
也乂添阿修罗天神地祗为六道 朱子曰胡明仲谓释氏更不分善恶信奉之者则虽杀人之贼亦可升天
堂其诋佛者即是恶人堕入地狱愚按唐武三思尝言我不知世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
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意正如此 以上并明道语) 学者于释氏之说直
须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于其中矣(远去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699-0344d.png
声下同骎音侵入下吕本无于字遗书有 骎骎马行疾猊)颜渊问为邦孔子既告
之以二帝三王之事而复戒以放郑声远佞人曰郑声
淫佞人殆彼佞人者是他一边佞耳然而于已则危只
是能使人移故危也至于禹之言曰何畏乎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直消言畏只是须著如此戒慎犹恐不免释
氏之学更不消言常戒到自家自信后便不能乱得(直消
言畏上叶本无巧言令色四字今从遗书及诸本增) 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
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699-0345a.png
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
(为去声下同完杨本作具 此理谓健顺五常之性也那里指阴阳五行而言皆完此理以上是从有生之初
说见此理固人与物所同具也但人禀气清故能推物禀气昏故推不得为稍异耳是从有生之后言也然亦
物之气昏不能推以相及耳不可谓他物不与之同有此理而不得推也所以深明万物一体之意朱子曰人
物气禀有异不可道物无此理穿牛鼻络马首皆是随他所通处仁义礼智物岂不有但偏耳 此以本然者
而言生生之谓易见易系辞上传)人只为自私将自家躯壳上头起意
故看得道理小了(句)他底放这身来都在万物中一例
看大小大快活(旧本并于他底句绝非 承上节而言万物本自一体但人不能无自私之见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699-0345b.png
故与万物不相连属不然则物我一原自无所往而不得矣他底指古圣贤而言即应上万物一体句说也
刘念台曰程子谓须将身与万物一例看凡宇宙间道德事功在人在我总无二理著一毫彼此多寡见便是
从自家躯壳上起意此内外公私义利王霸之分)释氏以不知此去他身上起
意思奈何那身不得故却厌恶要得去尽根尘为心源
不定故要得如枯木死灰然没此理要有此理除是死
也(恶去声去尽之去上声 佛家以慈悲广大普度众生为说似有万物一体意而不知此正其所以自私
者也故特辨之佛书以耳目口鼻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入色耳入声鼻入臭舌入味身入触
意入法为六入其说谓幻尘灭故幻根亦灭幻根灭故幻心亦灭所以要去尽根尘也 去尽根尘所以空其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699-0345c.png
身之所有也枯木死灰所以空其心之所有也皆是去他身上起意思也)释氏其实是爱身
放不得故说许多譬如负版之虫已载不起犹自更取
物在身又如抱石投河以其重愈沈终不道放下石头
惟嫌重也(负版尔雅作传负版郭璞云未详惟唐柳宗元集有蝜蝂传云善负小虫行遇物辄持取
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程子说盖本此按遗书及诸本版并作贩盖俗以音相近而误版为贩耳说
许多如去尽根尘之类是也已载不起以喻奈何那身不得犹自更取物在身以喻去根尘之类抱石以喻私
已之念河以喻世界若能将私已之念放下则廓然大公物来顺应自无所往而不利矣以其重愈沈所以要
去根尘也 朱子曰释氏说顽空又说真空顽空便是空无物真空却是有物与儒说略同但他都不管天地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699-0345d.png
四方只是理会一个心如老氏亦只是要存得一个神气又曰顽空者如死灰槁木真空则能摄众有而应变
又曰儒者以心与理为一而彼以心与理为二盖由见处不同彼见得心空而无理此见得心虽空而万理皆
备也然近世一种学问虽说心与理一而不察乎气禀物欲之私是见得不真故其发亦不合理却与释氏同
病大学所以贵格物也) 人有语导气者问先生曰君亦有术乎
明道曰吾尝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节嗜欲定心气
如斯而已矣(导气如庄子所谓吐故纳新是也节嗜欲用也定心气体也) 佛氏不
识阴阳昼夜死生古今安得谓形而上者与圣人同乎
(明道语) 伊川先生曰释氏之说若欲穷其说而去取之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699-0346a.png
则其说未能穷固已化而为佛矣只且于迹上考之其
设教如是则其心果如何固难为取其心不取其迹有
是心则有是迹王通言心迹之判便是乱道故不若且
于迹上断定不与圣人合其言有合处则吾道固已有
有不合者固所不取如是立定却省易(断都玩反省所井反易音异
心迹之判见中说问易篇 程子又曰学佛者如果有一人见得圣人朝闻道夕死可矣与曾子易箦之理临
死须寻一尺布帛裹头而死必不肯剃发胡服而终禅者曰此迹也何不论其心曰心迹一也岂有迹非而心
是者又曰文中子有一件事半截好半截不好如魏徵问圣人有忧乎曰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问疑曰天下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699-0346b.png
皆疑吾独得不疑徵退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此言本极好却又云徵所问者迹也吾
告汝者心也心迹之判久矣便乱道朱子曰事有当忧疑者有不当忧疑者然皆心也文中子以为有心迹之
判故程子非之) 问神仙之说有诸伊川曰若说白日飞升之
类则无若言居山林间保形炼气以延年益寿则有之
譬如一炉火置之风中则易过置之密室则难过有此
理也(易音异 朱子曰人言仙人不死非也只是渐消融不觉耳盖彼能炼其形气使渣滓都消融惟有
此清虚之气故能升腾变化然久后亦须散也)又问扬子言圣人不师仙厥术
异也圣人能为此等事否曰此是天地间一贼若非窃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699-0346c.png
造化之机安能延年使圣人肯为周孔为之矣(圣人不师他二
语见法言君子篇 按此条见刘元承手编乃伊川语旧本并作明道误) 谢显道历举佛
说与吾儒同处问伊川先生先生曰恁地同处虽多只
是本领不是不齐差却(差初加反 外书 佛说与吾儒同处如所云明心见性与儒
者所谓尽心知性同也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众象主不逐四时凋与儒者所谓太极同也主人翁惺
惺著与儒者所谓戒慎恐惧同也会万物于一已与儒者所谓万物一体同也又如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与
儒所谓知性知天同也本领根本要领也本领不是如言定言空之类是也朱子曰陆子静尝言儒佛差处只
是义利之间某谓此犹是第二著只他根本处便不是当初释迦为太子时出游见生老病死苦遂厌恶之入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699-0346d.png
雪山修行从上一念便一切作空看惟恐割弃之不猛屏除之不尽吾儒却不然盖见得无一物不具此理无
一理可违于物佛说万理皆空吾儒说万理皆实从此一差方有公私义利之不同 朱子曰释氏只是守得些
光明全不识道理所以用处七颠八倒儒者则居敬为本而穷理以充之其本原不同处在此又曰彼于天理
大本处见得些分数便须要见得为已有死后亦不失儒者只随他天理去更无分毫私见屈伸往来皆是自
然如此) 横渠先生曰释氏妄意天性而不知范围天用
反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明不能尽则诬天地日月为
幻妄(天用之天杨叶本并作之吕本作天注一作之天性谓天体也范围犹裁成也天用即化育也)
蔽其用于一身之小溺其志于虚空之大此所以语大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699-0347a.png
语小流遁失中(用周乎事物而彼则蔽于一身之小志贵于笃实而彼则溺于虚空之大)
过于大也尘芥六合其蔽于小也梦幻人世谓之穷理
可乎(叶氏曰上下四方为六合谓六合在虚空中特一微尘芥子耳所以明溺其志于虚空之大人世之
事何一非身之所当尽而彼直视为梦幻所以明蔽其用于一身之小)不知穷理而谓之
尽性可乎谓之无不知可乎尘芥六合谓天地为有穷
也梦幻人世明不能究其所从也(正蒙下同 明不能究其所从言彼之明
不能究其所从来故以人世为梦幻耳薛敬轩曰释氏尘芥六合然六合无穷安得尘芥之梦幻人世然人世
皆实理安得梦幻之) 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系辞传云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699-0347b.png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夫形而上下者皆谓之形则其不得以道与器分有形无形明矣而孔氏
正义乃以道为无以器为有且曰易理备包有无而易象唯在于有盖自王弼祖述老庄以有无论易而孔氏
专主王注故其说云然张子之言盖为此而发 朱子曰无者无物然有此理有此理则有矣老氏乃曰物生
于有有生于无并理亦无便错也问释氏之无与老氏之无何以异曰老氏仍是有如所谓无欲观其妙有欲
观其徼是也释氏则以天地为幻妄以四大为假合则是全无也愚按王弼何晏祖述老庄崇尚虚无朝野慕
效皆乐任放废职业裴頠著崇有论以释其蔽此所谓言有无者也后世学者非穷深极微而入于无则浅陋
固滞而溺于有异学俗学之弊实源于此张子所以示人求道之方莫切于此读者详之 按此条易说中亦
有之) 浮图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循环遂厌苦求免可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699-0347c.png
谓知鬼乎(有识之死谓人虽死而神识不散也厌苦求免谓欲脱离生死也)以人生为
妄见可谓知人乎(气聚而人以生此实理也佛氏指为浮生幻化是以人生为妄见也)
人一物辄生取舍可谓知天乎(日用云为人事也然莫非天理之当然而佛氏
断除一切见性成佛是欲舍人事而求天理也)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惑者指
游魂为变为轮回未之思也(此以下申明上三节之意徐氏曰由太虚有天之名
由气化有道之名孔孟所谓天本谓道之所从出而佛氏直认太虚为道于是屏弃一切人事别求了悟此所
以不知天与人也易言游魂为变是气之散而为鬼今佛氏以变为轮回此所以不知鬼也游魂为变见易系
辞上传 愚按陈氏无已有游魂为变为轮回之说张氏讥之是也然张子以物溃反原解游魂为变亦有轮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699-0347d.png
回之弊所以见非于程子也)大学当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
鬼神今浮图剧论要归必谓死生流转非得道不免谓
之悟道可乎本注云悟则有义有命均死生一天人推
知昼夜通阴阳体之无二(要平声 大学指儒者之学而言天德即天道之本然者
如下文所谓死生天人昼夜阴阳之类皆是剧甚也原书作极要归要领指归也知天德则知天理不外于人
事而辄生取舍者非矣知圣人则知日用伦常无非实理之当然而以人生为妄见者非矣知鬼神则知屈伸
往来无非感应之自然而以受生循环厌苦求免者非矣必以知天德为先者盖圣人鬼神无非天德故也义
当尽之于已如所谓知天知人是也命则听之于天如所谓生死是也体之无二言以昼夜阴阳之理体验之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699-0348a.png
而死生天人之理无有二也无二即所谓均与一也朱子曰老氏欲保全其身意思多释氏又全不以其身为
事自谓别有一物不生不灭欧公尝言老氏贪生释氏畏死其说亦好又曰儒者以理为不生不灭释氏以神
识为不生不灭)自其说炽传中国儒者未容窥圣学门墙已为
引取沦胥其间指为大道(炽盛也沦尔雅率也疏云谓相牵率胥相引也一曰沦陷
也)乃其俗达之天下致善恶知愚男女臧获人人著信
(知音智著直酌反臧获说见第六卷) 使英才间气生则溺耳目恬习之
事长则师世儒崇尚之言(间去声恬徒兼反长张丈反 恬安也)遂冥然
被驱因谓圣人可不修而至大道可不学而知故未识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699-0348b.png
圣人心已谓不必求其迹未见君子志已谓不必事其
(迹谓有迹之可见者凡言行之类皆是)此人伦所以不察庶物所以不
明治所以忽德所以乱(衰乱每由于怠忽故谓乱为忽见书益稷篇)异言满
耳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弊(满叶本作入上无礼则法度
不立故无以防其伪下无学则不知是非故无以稽其弊)自古诐淫邪遁之辞翕然
并兴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已五百年向非独立不惧精
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
得失哉(已叶吕本并作千吕注一作已 此条按宋文鉴则与吕微仲书也愚按佛法自汉明帝永平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699-0348c.png
十年入中国至宋康定庆历间共九百十馀年然初亦未甚盛直至梁普通七年达摩入来不立文字直指人
心其说始大行至此仅五百四十馀年云五百者举大数也并无千五百年或谓汉武故事昆邪王杀休屠王
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宫而刘向列仙传谓七十四人已在佛经则是佛入中国始于汉武至成哀间
已有经矣后人承牟子范晔之讹故云佛法始于明帝其实非也愚谓政使有之而魏晋间士大夫未闻有宗
其教者如何可以为一出于佛氏之门耶且武帝至此亦无千五百年故断从已字为得 朱子曰佛氏所谓
三身者法身释迦之本性也报身释迦之德业也肉身释迦之真身而实有之人也今遂分为三身而骈列之
则既失其指矣而道家之徒又仿此而为三清昊天上帝反居其下悖戾僭逆莫此为甚又曰佛书如四十二
章遗教法华金刚光明之类其所言者不过清虚缘业之论神通变见之术而已及其中间为其学者如惠远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699-0348d.png
僧肇之流乃始稍窃庄列之言以相之然犹未敢正以为出于佛之口也至其久而耻于假借则遂显然篡取
其意而丈以浮图之说如楞严所谓自闻即庄子之意而圆觉所谓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列子所
谓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也凡若此类不可胜举然其说皆萃于书首其玄妙无以继之然后
佛之本真乃见如结坛诵咒二十五轮之类以至于大力金刚吉盘荼鬼之属则其粗鄙俗恶之状与书首所
言判然矣楞严本只是咒语后来房融添入许多道理说话咒语想亦浅近但其徒恐译出则人易之故不译
所以有咒者盖浮图居深山中有鬼神蛇兽为害故作咒以禁之缘他心灵故能知其性情制御得他咒全是
想法西域人诵咒如叱喝又为雄毅之状故能禁伏鬼神 以上并横禁语)

  近思录集注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