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26c 页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3a 页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
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佛言:「诸宝池中其水转相灌注,不迟不疾,波
扬无量自然妙声,或作说佛声,或作说法声,
或作说僧声,或说寂静声,说空无我声,说
大慈悲声,说波罗蜜声,说十力、无畏、不共法
声,说诸通慧声,说无所作声,说不起灭声,
说无上忍声,乃至说甘露灌顶一切妙法。如
是等声称其所欲,莫不闻者喜悦无量、发清
净心、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永不退
于无上菩提。于彼世界,不复闻于地狱、饿鬼、
畜生、夜叉,杀生、偷盗、斗诤、恶口、两舌,如是等
一切恶声,闻且绝无况有其实!但有自然清
净之音,自然快乐之事,是故其刹名曰极
乐。」
* 池岸花树分第二十三
佛言:「诸宝池岸上,有无数栴檀香树,吉祥
果树,花果恒芳,香气流布。又有天优钵罗华,
钵昙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
弥覆水上。复有七种宝树,其纯一宝树者,
根、茎、枝、叶、花、果,皆以一宝;二宝为一树者,
根、茎、枝、叶、花、果,间以二宝;三宝为一树者,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3b 页 T12-0333.png
根、茎、枝、叶、花、果,间以三宝;四宝为一树者,
根、茎、枝、叶,各以一宝,其华与果同于根、茎;
五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各以一宝,果
则同于其根;六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
果,各以一宝;七宝为一树者,亦复如是,惟
加其节益用一宝。如是诸树,种种各自异行,
行行相植,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
花花相顺,果果相当,如是行列数百千里,
间以宝池。又复如是,乃至周遍世界,荣色光
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自成微妙音声,无可
比者。」
* 树音妙乐分第二十四
佛言:「如世间帝王有万种音乐,不如转轮圣
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转轮圣
王万种音乐,不如忉利天王诸音乐中一音
之美,百千万倍。如忉利天王万种音乐,不如
第六天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
第六天王万种音声,不如阿弥陀佛刹中诸
七宝树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复有自然种种
妙乐,而其音声无非妙法,清畅嘹喨微妙和
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 自然饮食分第二十五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往生者,其饮食时有
欲银钵者,有欲金钵者,有欲水晶、琉璃钵者,
有欲珊瑚、琥珀、砗磲、码碯钵者,或欲明月珠、
摩尼珠、白玉、紫金等钵,皆随其意化现在前。
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咸、辛、淡各如所欲,多
亦不馀,少亦不缺。亦不以美故过量而食,
惟以资益气力;食已自然消散而无遗滓。或
根、茎、枝、叶,各以一宝,其华与果同于根、茎;
五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各以一宝,果
则同于其根;六宝为一树者,根、茎、枝、叶、花、
果,各以一宝;七宝为一树者,亦复如是,惟
加其节益用一宝。如是诸树,种种各自异行,
行行相植,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
花花相顺,果果相当,如是行列数百千里,
间以宝池。又复如是,乃至周遍世界,荣色光
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自成微妙音声,无可
比者。」
* 树音妙乐分第二十四
佛言:「如世间帝王有万种音乐,不如转轮圣
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转轮圣
王万种音乐,不如忉利天王诸音乐中一音
之美,百千万倍。如忉利天王万种音乐,不如
第六天王诸音乐中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如
第六天王万种音声,不如阿弥陀佛刹中诸
七宝树一音之美,百千万倍。复有自然种种
妙乐,而其音声无非妙法,清畅嘹喨微妙和
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 自然饮食分第二十五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往生者,其饮食时有
欲银钵者,有欲金钵者,有欲水晶、琉璃钵者,
有欲珊瑚、琥珀、砗磲、码碯钵者,或欲明月珠、
摩尼珠、白玉、紫金等钵,皆随其意化现在前。
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咸、辛、淡各如所欲,多
亦不馀,少亦不缺。亦不以美故过量而食,
惟以资益气力;食已自然消散而无遗滓。或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3c 页 T12-0333.png
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化去,再欲食时
复现如前,极彼刹中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
于无为泥洹之道。」
* 景象殊胜分第二十六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皆诸菩萨、声闻、诸上善
人,无有妇女。皆寿命无央数劫,皆洞视彻
听遥相瞻见,遥相闻语声,皆求善道者无复
异人。其面目皆端正净好无复丑陋,其体性
皆智慧勇健无复庸愚。其所欲言皆豫相知,
意心所存念无非道德,形于谈说无非正事,
皆相爱敬无或憎嫉,皆相顺序或无差池,动
合礼义穆若弟兄,言语诚实转相教令,钦若
承受不相违戾。意皆洁清无所贪染。淫决、瞋
怒、愚痴之态,尽绝无馀,邪心妄念消释无有。
神气和静,体力轻清乐从经道,启迪慧性通
其宿命。虽历万劫,己所从来靡不知之。复
知十方世界去、来、现在之事,复知无央数天
上、地下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心意所念
口所欲言。复知此等众生,当于何劫、何岁,
尽度脱为人,得生极乐世界;或作菩萨,或
作声闻,皆豫知之。其有神智洞达威力自在
者,能于掌中擎一切世界。」
* 道场宝树分第二十七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其道场树高一千六百
由旬,四布枝树八百由旬,根入宝地五百由
旬,及一切众宝自然合成。花果敷荣,作无
量百千殊丽之色。于其树上。复以月光摩尼
宝,帝网摩尼宝,持海轮宝,如是等众宝庄
严周匝其间。复垂爱宝璎珞,大缘宝璎珞,
复现如前,极彼刹中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
于无为泥洹之道。」
* 景象殊胜分第二十六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皆诸菩萨、声闻、诸上善
人,无有妇女。皆寿命无央数劫,皆洞视彻
听遥相瞻见,遥相闻语声,皆求善道者无复
异人。其面目皆端正净好无复丑陋,其体性
皆智慧勇健无复庸愚。其所欲言皆豫相知,
意心所存念无非道德,形于谈说无非正事,
皆相爱敬无或憎嫉,皆相顺序或无差池,动
合礼义穆若弟兄,言语诚实转相教令,钦若
承受不相违戾。意皆洁清无所贪染。淫决、瞋
怒、愚痴之态,尽绝无馀,邪心妄念消释无有。
神气和静,体力轻清乐从经道,启迪慧性通
其宿命。虽历万劫,己所从来靡不知之。复
知十方世界去、来、现在之事,复知无央数天
上、地下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心意所念
口所欲言。复知此等众生,当于何劫、何岁,
尽度脱为人,得生极乐世界;或作菩萨,或
作声闻,皆豫知之。其有神智洞达威力自在
者,能于掌中擎一切世界。」
* 道场宝树分第二十七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其道场树高一千六百
由旬,四布枝树八百由旬,根入宝地五百由
旬,及一切众宝自然合成。花果敷荣,作无
量百千殊丽之色。于其树上。复以月光摩尼
宝,帝网摩尼宝,持海轮宝,如是等众宝庄
严周匝其间。复垂爱宝璎珞,大缘宝璎珞,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4a 页 T12-0334.png
青真珠璎珞,如是等众璎珞缀饰。复有真妙
宝网罗覆其上,成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
光艳照耀无极。或时微风徐动演出无量妙
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刹。众生闻者,得深
法忍住不退转地,无其耳病,以至成就无上
菩提。若有众生见此树者,乃至成佛,于其
中间不生眼病。若有众生闻树香者,乃至成
佛,于其中间不生鼻病。若有众生食树果
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舌亦无病。若有众生
树光照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身亦无病。若
有众生观想树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心得
清凉,远离贪等烦恼之病,皆得甚深法忍,
住不退转地。彼刹诸天人世人见此树者,得
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
生法忍。如是树木、花果,与诸众生而作佛事,
皆以此佛本愿力故,坚固愿故,精进力故,
威神力故。」
* 宝网音香分第二十八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复有无量宝网弥覆其
上,皆以金、银、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
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网,光色晃曜尽极严
丽。又有自然德风徐动,不寒不暑温和柔软
不迟不疾,吹诸宝网及诸宝树,演发无量微
妙法音,流布万种清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
垢习自然不生,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
丘得灭尽定三昧。或时风吹散花遍满其刹,
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
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花用
已讫自然化没。」
宝网罗覆其上,成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
光艳照耀无极。或时微风徐动演出无量妙
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刹。众生闻者,得深
法忍住不退转地,无其耳病,以至成就无上
菩提。若有众生见此树者,乃至成佛,于其
中间不生眼病。若有众生闻树香者,乃至成
佛,于其中间不生鼻病。若有众生食树果
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舌亦无病。若有众生
树光照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身亦无病。若
有众生观想树者,乃至成佛,于其中间心得
清凉,远离贪等烦恼之病,皆得甚深法忍,
住不退转地。彼刹诸天人世人见此树者,得
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
生法忍。如是树木、花果,与诸众生而作佛事,
皆以此佛本愿力故,坚固愿故,精进力故,
威神力故。」
* 宝网音香分第二十八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复有无量宝网弥覆其
上,皆以金、银、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
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网,光色晃曜尽极严
丽。又有自然德风徐动,不寒不暑温和柔软
不迟不疾,吹诸宝网及诸宝树,演发无量微
妙法音,流布万种清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
垢习自然不生,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
丘得灭尽定三昧。或时风吹散花遍满其刹,
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
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花用
已讫自然化没。」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4b 页 T12-0334.png
* 莲花现佛分第二十九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众宝莲华周遍世界,一
一宝花百千万叶,其华光明无量杂色。青色
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之色,其光亦然,
炜烨焕烂明耀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
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其身
皆紫金色,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
明,普为十方众生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
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 大会说法分第三十
佛言:「阿弥陀佛,为诸菩萨、声闻及诸天世人,
广宣大教敷演妙法之时,皆以次序大会于
七宝讲堂。佛初为诸菩萨、声闻及诸天世人
说法,莫不欣然悦适心得解悟,各随其资而
有所得。即时四方自然微风,吹诸宝树作五
百音声;复吹诸宝花停结空中,枝叶下向以
成供养,既而坠地则自然乱风吹去。于是第
一四天王天诸天人,持百千花香、百千音乐,
自空而降以供养佛及菩萨、声闻之众,听闻
说法,散诸香花,奏诸音乐。于是第二忉利天,
上至欲界诸天,以至第七梵天,及三十六天,
如是等天诸天人,各持百千香华,百千音乐
转相倍胜,自空而降,皆以前后次序更相开
避,供养佛及菩萨、声闻之众,听佛说法,散诸
香花,奏诸音乐。诸天人中有未得须陀洹道
者,有未得斯陀含道者,有未得阿那含道者,
有未得阿罗汉道者,有未得不退转地菩萨
者,闻佛说法即心开意解,随所未得而自得
之。当此之时,熙然欢喜不可胜言。」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4c 页 T12-0334.png
* 十方听法分第三十一
佛言:「其次东方恒河沙数诸佛,各遣无量无
数菩萨,及无量无数声闻之众,持诸香华、
幢幡、宝盖,种种供具前以献佛。各礼足已,
称赞宝刹功德庄严,听说妙法皆大喜悦,作
礼而去。其次南方世界恒河沙数诸佛,各
遣无量无数声闻,及无量无数声闻之众,持
诸香华、幢幡、宝盖,种种供具前以献佛,各礼
足已;称赞宝刹功德庄严,听说妙法皆大喜
悦,作礼而去。其次西方、北方,四隅、上下亦
复如是。」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 「东方诸世界,
数若恒河沙;
一一世界中,
声闻与菩萨,
无量复无数,
各发最胜心,
持诸妙供养,
往献阿弥陀;
南、西、北、四隅,
上、下亦如是,
悉皆供献已,
旋绕怀爱敬,
赞叹大福田,
最上复希有;
皆由宿愿弘,
精进无穷极,
究达神通慧,
游入胜法门。
具足功德宝,
妙智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
消除生死云。
庄严极乐刹,
威神叵思议,
旷荡已无边,
佛刹绝无比。
称赞既如是,
钦慕不能已;
复以天妙花,
散空成宝盖,
纵广百由旬,
色相愈新丽,
假兹伸供养,
自喜还自庆,
愿我积众善,
致我刹亦然。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5a 页 T12-0335.png
先了诸法性,
梦幻本来空;
次度诸众生,
远大无穷极。
如是宝刹者,
何忧不可成?
尔时佛慈悲,
开导一切心,
神通化大光,
从佛面门出,
四散数无穷,
普照亿佛刹,
人天咸睹已,
还归佛髻中。
时会诸有情,
敬叹未曾有,
愿与沈沦者,
尽證菩提道。」」
* 观音发问分第三十二
尔时佛说此偈已,会中有观自在菩萨,即从
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以何因缘,
阿弥陀佛于其面门,放无量光照诸佛刹?惟
愿世尊方便解说,令诸众生及他方菩萨,闻
是语已心生解悟,于佛菩提志乐趣求,永无
退转。」
佛言:「汝当谛听!吾为汝说。彼佛如来
于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前,为菩萨时,发
大誓言:『我于未来世成佛时,若有十方世界,
无央数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
名号,或顶礼、忆念,或称赞、归依,或香花供养,
如是众生速生我刹,见此光明即得解脱。若
诸菩萨见此光明,即得授记證不退位。手持
香华及诸供具,往十方无边佛刹,供养诸佛
而作佛事,增益功德;经须臾顷复还本刹。』
是故光明而入佛顶。」
* 菩萨出供分第三十三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承佛威神,一
食之顷遍至十方无量世界,供养诸佛。随心
所欲,花香、妓乐、衣盖、幢幡,无数供养之具,自
梦幻本来空;
次度诸众生,
远大无穷极。
如是宝刹者,
何忧不可成?
尔时佛慈悲,
开导一切心,
神通化大光,
从佛面门出,
四散数无穷,
普照亿佛刹,
人天咸睹已,
还归佛髻中。
时会诸有情,
敬叹未曾有,
愿与沈沦者,
尽證菩提道。」」
* 观音发问分第三十二
尔时佛说此偈已,会中有观自在菩萨,即从
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以何因缘,
阿弥陀佛于其面门,放无量光照诸佛刹?惟
愿世尊方便解说,令诸众生及他方菩萨,闻
是语已心生解悟,于佛菩提志乐趣求,永无
退转。」
佛言:「汝当谛听!吾为汝说。彼佛如来
于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前,为菩萨时,发
大誓言:『我于未来世成佛时,若有十方世界,
无央数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
名号,或顶礼、忆念,或称赞、归依,或香花供养,
如是众生速生我刹,见此光明即得解脱。若
诸菩萨见此光明,即得授记證不退位。手持
香华及诸供具,往十方无边佛刹,供养诸佛
而作佛事,增益功德;经须臾顷复还本刹。』
是故光明而入佛顶。」
* 菩萨出供分第三十三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承佛威神,一
食之顷遍至十方无量世界,供养诸佛。随心
所欲,花香、妓乐、衣盖、幢幡,无数供养之具,自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5b 页 T12-0335.png
然化现在前。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佛
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或欲献花者,即于空中
化成花盖,小者周圆四十里,或五十里,或
六十里,如是展转渐大,有至于六百万里,
名随其小大停于空中,以成圆象势皆下向
以成供养。光色照耀,香气普薰,不可胜言。
既已用已,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诸菩萨复于
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
法喜悦无量。既供养已忽然轻举,还至本刹,
犹为未食之前。」
* 菩萨功德分第三十四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众,容貌柔和,相
好具足,禅定、智慧通达无碍,神通威德无不
满足,深入法门得无生忍,诸菩萨道究竟明
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安住寂静,尽般涅槃,
深入正慧无复馀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
行五眼照真达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
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敷演正
法广度有情,除彼一切烦恼之患。等观三界
空无所有,知一切法悉皆寂灭,无相、无为、无
因、无果、无取、无舍、无缚、无脱,去诸分别远离
颠倒,坚固不动如须弥山。智慧明了如日月
朗,广大如海出功德宝,炽盛如火烧烦恼薪,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如
虚空无边不障一切故,如莲华出水离一切
染故,如雷音震响出法音故,如云叆叇降法
雨故,如风动树长菩提芽故,如牛王声异众
牛故,如龙象威难可测故,如良马行乘无失
故,如师子座离怖畏故,如尼拘陀树覆荫大
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或欲献花者,即于空中
化成花盖,小者周圆四十里,或五十里,或
六十里,如是展转渐大,有至于六百万里,
名随其小大停于空中,以成圆象势皆下向
以成供养。光色照耀,香气普薰,不可胜言。
既已用已,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诸菩萨复于
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
法喜悦无量。既供养已忽然轻举,还至本刹,
犹为未食之前。」
* 菩萨功德分第三十四
佛言:「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众,容貌柔和,相
好具足,禅定、智慧通达无碍,神通威德无不
满足,深入法门得无生忍,诸菩萨道究竟明
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安住寂静,尽般涅槃,
深入正慧无复馀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
行五眼照真达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
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敷演正
法广度有情,除彼一切烦恼之患。等观三界
空无所有,知一切法悉皆寂灭,无相、无为、无
因、无果、无取、无舍、无缚、无脱,去诸分别远离
颠倒,坚固不动如须弥山。智慧明了如日月
朗,广大如海出功德宝,炽盛如火烧烦恼薪,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如
虚空无边不障一切故,如莲华出水离一切
染故,如雷音震响出法音故,如云叆叇降法
雨故,如风动树长菩提芽故,如牛王声异众
牛故,如龙象威难可测故,如良马行乘无失
故,如师子座离怖畏故,如尼拘陀树覆荫大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5c 页 T12-0335.png
众故,如优昙钵华难值遇故,如金刚杵破邪
山故,如梵王身生梵众故,如金翅鸟胜毒龙
故,如空中禽无住迹故,如雪山照功德净故,
如慈氏观法界等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
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
痴暗,修六和敬常为师导,为世灯明、最胜福
田。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重,
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赞叹,究
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及不
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
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举
要言之,若广说者虽历一劫不能穷尽。」
* 泥洹去者分第三十五
尔时座中有阿逸多菩萨,即从座起,合掌问
佛:「阿弥陀佛刹中,诸声闻有般泥洹者否?」
佛言:「此四天下星,汝见之否?」
答云:「皆已见
之。」
佛言:「如大目犍连飞行四天下,一日一
夜可尽知其星数。彼刹声闻之众,尚百千亿
倍于四天下星,不可尽知其数。其一声闻般
泥洹者,犹如大海减去一渧,不觉其少。其般
泥洹者数虽众多,犹如大海减去一溪之水,
亦不觉其少。虽般泥洹者及无央数,其现在
者与新得声闻者,其数亦无量无极,犹如大
海减一恒河之水而不觉其少。使天下诸水
皆入于海,亦不能觉海水增多。所以者何?
以海为天下诸水之王,容纳无穷。彼佛刹中
亦复如是,使十方无央数佛刹诸天人民,以
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往生其中,亦不能觉彼
刹人数增多。所以者何?以彼刹独冠于十方
山故,如梵王身生梵众故,如金翅鸟胜毒龙
故,如空中禽无住迹故,如雪山照功德净故,
如慈氏观法界等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
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
痴暗,修六和敬常为师导,为世灯明、最胜福
田。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重,
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赞叹,究
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及不
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
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举
要言之,若广说者虽历一劫不能穷尽。」
* 泥洹去者分第三十五
尔时座中有阿逸多菩萨,即从座起,合掌问
佛:「阿弥陀佛刹中,诸声闻有般泥洹者否?」
佛言:「此四天下星,汝见之否?」
答云:「皆已见
之。」
佛言:「如大目犍连飞行四天下,一日一
夜可尽知其星数。彼刹声闻之众,尚百千亿
倍于四天下星,不可尽知其数。其一声闻般
泥洹者,犹如大海减去一渧,不觉其少。其般
泥洹者数虽众多,犹如大海减去一溪之水,
亦不觉其少。虽般泥洹者及无央数,其现在
者与新得声闻者,其数亦无量无极,犹如大
海减一恒河之水而不觉其少。使天下诸水
皆入于海,亦不能觉海水增多。所以者何?
以海为天下诸水之王,容纳无穷。彼佛刹中
亦复如是,使十方无央数佛刹诸天人民,以
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往生其中,亦不能觉彼
刹人数增多。所以者何?以彼刹独冠于十方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6a 页 T12-0336.png
无央数佛刹,而至广至大旷若无边。所以者
何?本其为菩萨时,志愿广大精进不懈,积德
无穷故能如是。」
* 光明大小分第三十六
佛言:「阿弥陀佛与其刹中诸菩萨、声闻,顶
中光明各有大小。诸声闻顶中光明各照七
丈,诸菩萨顶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有二菩
萨尊为第一,其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
常在佛侧坐侍政论。佛与二菩萨对议十方
世界未来、现在之事,佛欲使二菩萨往他方
佛所,神足而往驶疾如佛。分身生此世界助
佛扬化,于彼刹中不失现在。其智慧威神最
为第一,顶中光明各照千佛世界,世间人民
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或值官事,一
心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其佛顶
中光明极大极明,彼世界中日、月、星辰,以佛
光胜故亦无光耀,皆住空中亦不运转;故无
一日、二日,一月、二月,亦无岁数、亦无劫数。以
此间计之,彼佛光明,后无数劫无数劫,重
复无数劫无数劫,不可复计劫,终无冥晦之
时;其世界无坏亦复如是。」
* 恩德无穷分第三十七
佛言:「阿弥陀佛,于世间教化,意欲度脱十
方无央数佛刹中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
之类,皆往生其刹,悉令得泥洹之道。其间欲
作佛者,即令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既成佛已
转相教化,度脱十方无央数世界中诸天人
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其刹者不可胜
数;作菩萨以至成佛者,亦不可胜数。是此
何?本其为菩萨时,志愿广大精进不懈,积德
无穷故能如是。」
* 光明大小分第三十六
佛言:「阿弥陀佛与其刹中诸菩萨、声闻,顶
中光明各有大小。诸声闻顶中光明各照七
丈,诸菩萨顶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有二菩
萨尊为第一,其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
常在佛侧坐侍政论。佛与二菩萨对议十方
世界未来、现在之事,佛欲使二菩萨往他方
佛所,神足而往驶疾如佛。分身生此世界助
佛扬化,于彼刹中不失现在。其智慧威神最
为第一,顶中光明各照千佛世界,世间人民
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或值官事,一
心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其佛顶
中光明极大极明,彼世界中日、月、星辰,以佛
光胜故亦无光耀,皆住空中亦不运转;故无
一日、二日,一月、二月,亦无岁数、亦无劫数。以
此间计之,彼佛光明,后无数劫无数劫,重
复无数劫无数劫,不可复计劫,终无冥晦之
时;其世界无坏亦复如是。」
* 恩德无穷分第三十七
佛言:「阿弥陀佛,于世间教化,意欲度脱十
方无央数佛刹中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
之类,皆往生其刹,悉令得泥洹之道。其间欲
作佛者,即令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既成佛已
转相教化,度脱十方无央数世界中诸天人
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其刹者不可胜
数;作菩萨以至成佛者,亦不可胜数。是此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6b 页 T12-0336.png
佛恩德,及于十方世界,无穷无极不可思
议。」
* 佛寿人数分第三十八
佛言:「汝欲知阿弥陀佛寿命无极否?」
阿逸多
对言:「诚欲闻知。」
佛言:「明听!悉十方无央数世
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
又皆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
一智慧,以计数彼佛寿命几千亿万劫,无
有能知者。其诸菩萨、声闻,及彼刹诸天世人
寿命,亦复如是。复令十方各千世界中诸天
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又皆
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智
慧,以计数彼刹中诸菩萨、声闻几千亿万人,
莫有能尽知者。彼佛寿命浩浩渺渺无穷无
极。谁能信知?惟佛知耳。」
* 递次作佛分第三十九
阿逸多复白佛言:「阿弥陀佛功德寿命,威神
光明乃如是耶?」
佛言:「彼佛至般泥洹时,观世
音菩萨乃当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十方
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
泥洹之道。欲作佛者则至作佛;既作佛已,转
相教化转相度脱,如一大师阿弥陀佛,无有
穷极,其恩德所及一无有异;复住无央数劫
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一一皆法阿弥陀佛
乃般泥洹。其次大势至菩萨作佛,掌握化权,
教化度脱,一如阿弥陀佛,经历劫数永无般
泥洹时。」
* 佛智无极分第四十
阿难复从座起,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他方
议。」
* 佛寿人数分第三十八
佛言:「汝欲知阿弥陀佛寿命无极否?」
阿逸多
对言:「诚欲闻知。」
佛言:「明听!悉十方无央数世
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
又皆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
一智慧,以计数彼佛寿命几千亿万劫,无
有能知者。其诸菩萨、声闻,及彼刹诸天世人
寿命,亦复如是。复令十方各千世界中诸天
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又皆
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智
慧,以计数彼刹中诸菩萨、声闻几千亿万人,
莫有能尽知者。彼佛寿命浩浩渺渺无穷无
极。谁能信知?惟佛知耳。」
* 递次作佛分第三十九
阿逸多复白佛言:「阿弥陀佛功德寿命,威神
光明乃如是耶?」
佛言:「彼佛至般泥洹时,观世
音菩萨乃当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十方
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
泥洹之道。欲作佛者则至作佛;既作佛已,转
相教化转相度脱,如一大师阿弥陀佛,无有
穷极,其恩德所及一无有异;复住无央数劫
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一一皆法阿弥陀佛
乃般泥洹。其次大势至菩萨作佛,掌握化权,
教化度脱,一如阿弥陀佛,经历劫数永无般
泥洹时。」
* 佛智无极分第四十
阿难复从座起,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他方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6c 页 T12-0336.png
世界皆有须弥山,阿弥陀佛刹中独无此山,
何耶?」
佛言:「汝有疑于佛耶?十方世界无穷
无极,不可思议;佛智亦如是。其中诸大海
水,欲以一人斗量而尽,汝智亦如是。往昔
过去世亿万亿劫,有亿万亿佛,各各自有名
号,无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复经亿万亿劫
间,有同我名号;如是积劫不已,其同我名
号者,乃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此属
过去,我尽见之。今现在面南正坐,见南方
亿万亿世界,其中有佛,各各自有名号,无
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又复过亿万亿世界
间,有同我名号,如是过世界不已,其有同
我名号者,乃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
东、西、北方,四隅、上、下,亦复如是,此属现在我
尽见之。将来亿万亿劫中,有亿万亿佛,各
各自有名号,无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复经
亿万亿劫间,有同我名号,如是积劫不已,其
同我名号者,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此
属未来我尽见之。是知佛之智慧,能通十方
世界,去、来、现在无穷无极,不可思议,岂可以
斗量之智而妄窥测?」
* 独无须弥分第四十一
阿难闻佛所言,则大恐怖毛发耸然,复白佛
言:「非敢有疑于佛。所以问者,以他方世界
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皆依须弥山而住。彼独
无此山,恐佛般泥洹后,有来问者无以告之,
故以问佛。」
佛言:「他方世界第三炎摩天,上
至第七梵天,皆何所依而住?」
对言:「自然在
于空中。」
佛言:「彼刹中无须弥山,其四天王
何耶?」
佛言:「汝有疑于佛耶?十方世界无穷
无极,不可思议;佛智亦如是。其中诸大海
水,欲以一人斗量而尽,汝智亦如是。往昔
过去世亿万亿劫,有亿万亿佛,各各自有名
号,无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复经亿万亿劫
间,有同我名号;如是积劫不已,其同我名
号者,乃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此属
过去,我尽见之。今现在面南正坐,见南方
亿万亿世界,其中有佛,各各自有名号,无
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又复过亿万亿世界
间,有同我名号,如是过世界不已,其有同
我名号者,乃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
东、西、北方,四隅、上、下,亦复如是,此属现在我
尽见之。将来亿万亿劫中,有亿万亿佛,各
各自有名号,无有同我名号释迦文者。复经
亿万亿劫间,有同我名号,如是积劫不已,其
同我名号者,如恒河水边流沙,一沙一佛,此
属未来我尽见之。是知佛之智慧,能通十方
世界,去、来、现在无穷无极,不可思议,岂可以
斗量之智而妄窥测?」
* 独无须弥分第四十一
阿难闻佛所言,则大恐怖毛发耸然,复白佛
言:「非敢有疑于佛。所以问者,以他方世界
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皆依须弥山而住。彼独
无此山,恐佛般泥洹后,有来问者无以告之,
故以问佛。」
佛言:「他方世界第三炎摩天,上
至第七梵天,皆何所依而住?」
对言:「自然在
于空中。」
佛言:「彼刹中无须弥山,其四天王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7a 页 T12-0337.png
与忉利二天,亦复如是。天人行业果报不可
思议;其诸众生住行业之地,亦不可思议。
况彼佛威神浩大,凡有作为,无施不可,无须
弥山,无复何疑。」
* 十方称赞分第四十二
佛告阿难:「东方有恒河沙世界诸佛,出广长
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弥陀佛功
德不可思议。南方亦有恒河沙数世界诸佛,
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
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西方、北方、四隅、上、下,
亦复如是。所以者何?欲令诸天帝王人民,
尽闻阿弥陀佛名号,忆念、受持、归依、供养,求
生其刹,是人命终必得往生。若有众生闻其
名号,信心喜悦,乃至一念至诚回向,愿生
其刹,必得往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
* 三辈往生分第四十三
佛言:「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志心欲生阿弥
陀佛刹者,别为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
而作沙门,心无贪慕持守经戒,行六波罗蜜
修菩萨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
是人则于梦中见佛及诸菩萨、声闻。其命欲
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即于七宝水池莲
华中化生,为不退转地菩萨,智慧威力神通
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于空中,去佛所为近,
是为上辈生者。其中等者,虽不能往作沙门
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语,深发无上菩提之心,
一向专念此佛,随方修善,奉持斋戒,起立
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
回向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佛亦现其身光明
思议;其诸众生住行业之地,亦不可思议。
况彼佛威神浩大,凡有作为,无施不可,无须
弥山,无复何疑。」
* 十方称赞分第四十二
佛告阿难:「东方有恒河沙世界诸佛,出广长
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弥陀佛功
德不可思议。南方亦有恒河沙数世界诸佛,
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阿
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西方、北方、四隅、上、下,
亦复如是。所以者何?欲令诸天帝王人民,
尽闻阿弥陀佛名号,忆念、受持、归依、供养,求
生其刹,是人命终必得往生。若有众生闻其
名号,信心喜悦,乃至一念至诚回向,愿生
其刹,必得往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
* 三辈往生分第四十三
佛言:「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志心欲生阿弥
陀佛刹者,别为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
而作沙门,心无贪慕持守经戒,行六波罗蜜
修菩萨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
是人则于梦中见佛及诸菩萨、声闻。其命欲
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即于七宝水池莲
华中化生,为不退转地菩萨,智慧威力神通
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于空中,去佛所为近,
是为上辈生者。其中等者,虽不能往作沙门
大修功德,常信受佛语,深发无上菩提之心,
一向专念此佛,随方修善,奉持斋戒,起立
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
回向愿生其刹。命欲终时,佛亦现其身光明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7b 页 T12-0337.png
相好,与诸大众在其人前,即随往生,亦住不
退转地;功德智慧,次于上等生者。其下辈
生者,不能作诸功德,不发无上菩提之心,
一向专念,每日十声念佛,愿生其刹。命欲
终时,亦梦见此佛,遂得往生。所居七宝宫
宇,惟在于地,去佛所为远;功德智慧,又次
于中辈生者。」
* 必修十善分第四十四
佛言:「行菩萨道生阿弥陀佛刹者,即得不退
转地菩萨,具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
渐次以入佛位。欲于何方世界作佛,皆如所
愿。若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必修十善: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调欺,
五、不饮酒,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妄言,
九、不嫉妒,十、不贪欲,不靳吝,不瞋恨,不邪
见。笃于孝顺谨于诚信,信受佛语,深信作善
得福,奉持如是善法,昼夜思惟阿弥陀佛,
及彼刹种种功德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
是人命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闻无量无数
诸佛,称赞此佛功德,永不退转无上菩提。」
* 复有三等分第四十五
佛言:「其次斋戒清净,一心常念阿弥陀佛,欲
生其刹,十昼夜不断绝者,命终必得往生。
纵不得昼夜,当绝虑去忧,勿与家事,勿近
妇人,端身正心,断除爱欲,斋戒清净,志心
忆念彼佛,持诵名号,欲生其刹;止一昼夜不
绝断者,命终亦得往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发菩提心,持诸禁戒坚守不犯,饶益众生,
所作善缘悉以施与,令得安乐。当忆此佛及
退转地;功德智慧,次于上等生者。其下辈
生者,不能作诸功德,不发无上菩提之心,
一向专念,每日十声念佛,愿生其刹。命欲
终时,亦梦见此佛,遂得往生。所居七宝宫
宇,惟在于地,去佛所为远;功德智慧,又次
于中辈生者。」
* 必修十善分第四十四
佛言:「行菩萨道生阿弥陀佛刹者,即得不退
转地菩萨,具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
渐次以入佛位。欲于何方世界作佛,皆如所
愿。若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必修十善: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调欺,
五、不饮酒,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妄言,
九、不嫉妒,十、不贪欲,不靳吝,不瞋恨,不邪
见。笃于孝顺谨于诚信,信受佛语,深信作善
得福,奉持如是善法,昼夜思惟阿弥陀佛,
及彼刹种种功德庄严,志心归依顶礼供养,
是人命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闻无量无数
诸佛,称赞此佛功德,永不退转无上菩提。」
* 复有三等分第四十五
佛言:「其次斋戒清净,一心常念阿弥陀佛,欲
生其刹,十昼夜不断绝者,命终必得往生。
纵不得昼夜,当绝虑去忧,勿与家事,勿近
妇人,端身正心,断除爱欲,斋戒清净,志心
忆念彼佛,持诵名号,欲生其刹;止一昼夜不
绝断者,命终亦得往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发菩提心,持诸禁戒坚守不犯,饶益众生,
所作善缘悉以施与,令得安乐。当忆此佛及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7c 页 T12-0337.png
彼刹境界,是人命绝往生,即如佛色相种种
庄严。贤圣围绕,速闻无上妙法。」
* 一生补佛分第四十六
佛言:「诸往生者,皆具足三十二相,究竟深
入妙法要义,诸根明利。其初钝根者成就二
忍,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皆当一生遂
补佛处。所以者何?彼佛刹中,皆住于正定
之聚,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复无三种过失:
一者、心无虚妄,二者、住不退转,三者、善无
唐捐。所以生于彼者,有进无退直至成佛。
惟有宿愿速度众生,则以弘誓功德而自庄
严,入他方生死界中,作师子吼说法度脱。
尔时阿弥陀佛,以威神力,令彼教化一切众
生,皆发信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受恶趣,
神通自在常识宿命。虽生五浊恶世,形迹与
同,其清净快乐,无异本刹。」
* 大会宝池分第四十七
佛言:「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比丘僧、比
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往生阿弥陀佛刹者,
群众大会于七宝池中,人人各坐一大莲华
之上,自陈前世所持经戒,所作善法,所从
来生本末,其所好法,及所得浅深,与智慧
多寡;从上次下转相言之。其人若不豫作诸
善,不明经理,于此应对,自然促迫,其心惭
悔,悔亦无及,但慷慨发愤,慕及等夷。」
* 世人极苦分第四十八
佛言:「世人于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
给济,无贵、贱、贫、富,无少、长、男、女,皆忧财物,
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时安息。若有田忧田,
庄严。贤圣围绕,速闻无上妙法。」
* 一生补佛分第四十六
佛言:「诸往生者,皆具足三十二相,究竟深
入妙法要义,诸根明利。其初钝根者成就二
忍,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皆当一生遂
补佛处。所以者何?彼佛刹中,皆住于正定
之聚,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复无三种过失:
一者、心无虚妄,二者、住不退转,三者、善无
唐捐。所以生于彼者,有进无退直至成佛。
惟有宿愿速度众生,则以弘誓功德而自庄
严,入他方生死界中,作师子吼说法度脱。
尔时阿弥陀佛,以威神力,令彼教化一切众
生,皆发信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受恶趣,
神通自在常识宿命。虽生五浊恶世,形迹与
同,其清净快乐,无异本刹。」
* 大会宝池分第四十七
佛言:「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比丘僧、比
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往生阿弥陀佛刹者,
群众大会于七宝池中,人人各坐一大莲华
之上,自陈前世所持经戒,所作善法,所从
来生本末,其所好法,及所得浅深,与智慧
多寡;从上次下转相言之。其人若不豫作诸
善,不明经理,于此应对,自然促迫,其心惭
悔,悔亦无及,但慷慨发愤,慕及等夷。」
* 世人极苦分第四十八
佛言:「世人于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
给济,无贵、贱、贫、富,无少、长、男、女,皆忧财物,
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时安息。若有田忧田,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8a 页 T12-0338.png
有宅忧宅,有牛、马、六畜、奴婢、衣食、什物,悉
共忧之。尊贵豪富既有斯患,婴结于心不能
自适。若贫穷下劣常苦困乏,无田亦忧欲有
其田,无宅亦忧欲有其宅,无牛、马、六畜、奴婢、
衣、食、什物,无不爱之,欲其皆有。适有一物复
缺一物,适有是事复缺是事,勤苦若此休息
无时。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恨于货色,
坐斯不得道,当入苦恶趣展转其中,虽数千
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极可哀悯。今语汝
等世间之事,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
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乘佛在世,当
勤精进,愿生极乐世界。」
* 五道昭明分第四十九
佛言:「苦心与语令得解脱,若不信悟无益
其人,大命将至悔亦何及。天地之间五道昭
明,恢廓浩渺窈窈冥冥,业报相生转相承受,
美恶惨毒皆自当之。孰使如是?理之自然。善
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
苦入苦,从暗入暗。世人昧此恶道不绝,故
有自然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展转
其中世世累劫,无由出离。是为大患,痛不
可言,惟修净土直得超去。」
* 寿数随意分第五十
弥勒复白佛言:「今闻佛所说,莫不喜悦。诸天
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蒙慈恩授解脱
法,佛语教诫甚善甚深。」
佛言:「汝从无数劫
来修菩萨行,欲度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
之类,从汝得道者无央数,至得泥洹之道者,
亦无央数。汝及十方世界诸天帝王人民,若
共忧之。尊贵豪富既有斯患,婴结于心不能
自适。若贫穷下劣常苦困乏,无田亦忧欲有
其田,无宅亦忧欲有其宅,无牛、马、六畜、奴婢、
衣、食、什物,无不爱之,欲其皆有。适有一物复
缺一物,适有是事复缺是事,勤苦若此休息
无时。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恨于货色,
坐斯不得道,当入苦恶趣展转其中,虽数千
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极可哀悯。今语汝
等世间之事,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
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乘佛在世,当
勤精进,愿生极乐世界。」
* 五道昭明分第四十九
佛言:「苦心与语令得解脱,若不信悟无益
其人,大命将至悔亦何及。天地之间五道昭
明,恢廓浩渺窈窈冥冥,业报相生转相承受,
美恶惨毒皆自当之。孰使如是?理之自然。善
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
苦入苦,从暗入暗。世人昧此恶道不绝,故
有自然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展转
其中世世累劫,无由出离。是为大患,痛不
可言,惟修净土直得超去。」
* 寿数随意分第五十
弥勒复白佛言:「今闻佛所说,莫不喜悦。诸天
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蒙慈恩授解脱
法,佛语教诫甚善甚深。」
佛言:「汝从无数劫
来修菩萨行,欲度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
之类,从汝得道者无央数,至得泥洹之道者,
亦无央数。汝及十方世界诸天帝王人民,若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8b 页 T12-0338.png
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从无数劫
来流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至于今世
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阿
弥陀佛,快哉甚善,吾助汝喜。汝今可厌生、老、
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
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已洁体,洗除心垢,言行
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
愿积累善本;虽一切勤苦,亦须臾之间,后生
阿弥陀佛刹,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
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
劫、百劫、千劫、万亿劫、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
皆随意所欲,无不得之。欲衣得衣,欲食得食,
皆如其意,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各宜精进无
得狐疑,无得中悔自为过咎,以至生于彼刹
边地,虽在七宝城中,经五百岁,受其困谪。」
* 八端检束分第五十一
佛言:「汝等当自端身,当自端心,耳、目、鼻、口、手、
足,皆当自端束检中外,无随嗜欲;益作诸善,
当布恩施德,不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
展转复相教化,使彼为德立善,慈心正意斋
戒清净;如是一昼夜,胜于阿弥陀佛刹中为
善百岁。所以者何?以彼刹中无修营为,物皆
自有,人悉为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昼
夜,胜于他方佛刹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
方佛刹悉皆为善,无造恶之所,故其福德亦
皆自然。其次有世界,为善者多,为恶者少,
亦有自然之物,不待修营。若此世界中,为
恶极多,为善极少,不自修治物无自有,或
转相欺诒劳心苦形,如是匆务未尝宁息。吾
来流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至于今世
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阿
弥陀佛,快哉甚善,吾助汝喜。汝今可厌生、老、
病、死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
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已洁体,洗除心垢,言行
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
愿积累善本;虽一切勤苦,亦须臾之间,后生
阿弥陀佛刹,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
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
劫、百劫、千劫、万亿劫、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
皆随意所欲,无不得之。欲衣得衣,欲食得食,
皆如其意,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各宜精进无
得狐疑,无得中悔自为过咎,以至生于彼刹
边地,虽在七宝城中,经五百岁,受其困谪。」
* 八端检束分第五十一
佛言:「汝等当自端身,当自端心,耳、目、鼻、口、手、
足,皆当自端束检中外,无随嗜欲;益作诸善,
当布恩施德,不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
展转复相教化,使彼为德立善,慈心正意斋
戒清净;如是一昼夜,胜于阿弥陀佛刹中为
善百岁。所以者何?以彼刹中无修营为,物皆
自有,人悉为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昼
夜,胜于他方佛刹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
方佛刹悉皆为善,无造恶之所,故其福德亦
皆自然。其次有世界,为善者多,为恶者少,
亦有自然之物,不待修营。若此世界中,为
恶极多,为善极少,不自修治物无自有,或
转相欺诒劳心苦形,如是匆务未尝宁息。吾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8c 页 T12-0338.png
哀世人教诲切至,令超彼岸,永脱苦趣。」
* 众见佛相分第五十二
佛告阿难:「汝起整衣、合掌恭敬,面西为阿弥
陀佛作礼。」
阿难如教作礼,白佛言:「愿见阿弥
陀佛,及极乐世界,与诸菩萨、声闻大众。」说
是语已,阿弥陀佛即放大光明,普照一切
世界。其中所有悉皆不现,惟见佛光,犹如劫
水弥满世界。尔时阿难,见阿弥陀佛,容体
巍巍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
明无不照耀;会中四众悉皆睹见。
佛言:「我
说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及彼刹中自然
七宝,及一切所有,与此相见有无异否?」
对
言:「今此所见,与佛所言一无有异。」
尔时诸
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睹见阿弥陀
佛光明,莫不慈心喜悦。诸地狱、畜生、饿鬼,有
拷治痛苦者,即皆解脱;诸盲者悉皆能视,
聋者即皆能听,瘖者即皆能言,偻者即皆能
伸,跛蹇者即皆能趋,凡病者即皆痊愈,诸
狂愚者即皆黠慧,淫泆者皆修梵行,瞋恨者
皆慈和为善,有被毒者毒皆不行,钟、鼓、琴、瑟、
箜篌乐器,诸伎不鼓自成五音之声;妇女珠
璎,亦皆自然震响。百鸟、畜兽皆自然欢鸣,
当此之时莫不喜悦,咸得过度。
* 疑城胎生分第五十三
佛告弥勒:「汝见彼刹有胎生否?」
对云:「见胎
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
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人。何因缘故彼
刹而有胎生?」
佛言:「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
生彼刹,后有悔心亦复疑惑,不信有彼佛刹,
* 众见佛相分第五十二
佛告阿难:「汝起整衣、合掌恭敬,面西为阿弥
陀佛作礼。」
阿难如教作礼,白佛言:「愿见阿弥
陀佛,及极乐世界,与诸菩萨、声闻大众。」说
是语已,阿弥陀佛即放大光明,普照一切
世界。其中所有悉皆不现,惟见佛光,犹如劫
水弥满世界。尔时阿难,见阿弥陀佛,容体
巍巍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
明无不照耀;会中四众悉皆睹见。
佛言:「我
说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及彼刹中自然
七宝,及一切所有,与此相见有无异否?」
对
言:「今此所见,与佛所言一无有异。」
尔时诸
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睹见阿弥陀
佛光明,莫不慈心喜悦。诸地狱、畜生、饿鬼,有
拷治痛苦者,即皆解脱;诸盲者悉皆能视,
聋者即皆能听,瘖者即皆能言,偻者即皆能
伸,跛蹇者即皆能趋,凡病者即皆痊愈,诸
狂愚者即皆黠慧,淫泆者皆修梵行,瞋恨者
皆慈和为善,有被毒者毒皆不行,钟、鼓、琴、瑟、
箜篌乐器,诸伎不鼓自成五音之声;妇女珠
璎,亦皆自然震响。百鸟、畜兽皆自然欢鸣,
当此之时莫不喜悦,咸得过度。
* 疑城胎生分第五十三
佛告弥勒:「汝见彼刹有胎生否?」
对云:「见胎
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
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人。何因缘故彼
刹而有胎生?」
佛言:「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
生彼刹,后有悔心亦复疑惑,不信有彼佛刹,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9a 页 T12-0339.png
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善后世得福。
其人虽尔,续有念心,暂信暂不信,志意犹豫
无所专据。临命终时,佛乃化现其身,令彼
目见。口虽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作
诸善;以悔过故其过差少,亦生彼刹,惟不
能前至佛所。方入边地见七宝城,即入其中,
于莲华中生,受身自然长大,饮食亦皆自然,
其快乐如忉利天人。惟于城中经五百岁,不
得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无由
供养于佛,修习菩萨功德,以此为苦示其小
谪,是故彼刹名为胎生。当知生疑惑者失大
利益,若有众生信受经法,奉持斋戒,作诸功
德,至心回向,命终即于七宝池中莲华中生,
跏趺而坐,须臾之间,身相光明智慧威神
如诸菩萨,安得名为胎生?他方诸大菩萨,
发心欲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恭敬供
养,命终径于极乐世界七宝莲华中化生,自
然即时见佛,安得名为胎生?」
* 菩萨往生分第五十四
弥勒复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何不
退转地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刹?」
佛言:「此世
界有七百二十亿不退转地菩萨,往生彼刹。
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央数佛,以此如弥勒
者,皆当作佛。及诸小菩萨,及修习少功德
者,不可胜计,皆当往生。不但我刹诸菩萨
等往生于彼,他方佛刹亦复如是。其第一佛
名光远照,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
佛名宝藏,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三
佛名无量音,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人虽尔,续有念心,暂信暂不信,志意犹豫
无所专据。临命终时,佛乃化现其身,令彼
目见。口虽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作
诸善;以悔过故其过差少,亦生彼刹,惟不
能前至佛所。方入边地见七宝城,即入其中,
于莲华中生,受身自然长大,饮食亦皆自然,
其快乐如忉利天人。惟于城中经五百岁,不
得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无由
供养于佛,修习菩萨功德,以此为苦示其小
谪,是故彼刹名为胎生。当知生疑惑者失大
利益,若有众生信受经法,奉持斋戒,作诸功
德,至心回向,命终即于七宝池中莲华中生,
跏趺而坐,须臾之间,身相光明智慧威神
如诸菩萨,安得名为胎生?他方诸大菩萨,
发心欲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恭敬供
养,命终径于极乐世界七宝莲华中化生,自
然即时见佛,安得名为胎生?」
* 菩萨往生分第五十四
弥勒复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何不
退转地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刹?」
佛言:「此世
界有七百二十亿不退转地菩萨,往生彼刹。
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央数佛,以此如弥勒
者,皆当作佛。及诸小菩萨,及修习少功德
者,不可胜计,皆当往生。不但我刹诸菩萨
等往生于彼,他方佛刹亦复如是。其第一佛
名光远照,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
佛名宝藏,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三
佛名无量音,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9b 页 T12-0339.png
第四佛名无极光明,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
当往生。第五佛名龙胜,有六百亿菩萨,皆
当往生。第六佛名勇光,有万四千菩萨,皆
当往生。第七佛名具足交络,有十四亿菩萨,
皆当往生。第八佛名离垢光,有八十亿菩萨,
皆当往生。第九佛名德首,有八百一十亿菩
萨,皆当往生。第十佛名妙德山,有万亿菩
萨,皆当往生。第十一佛名慧辩,有十亿菩
萨,皆当往生。第十二佛名无上华,有无数
不可称计菩萨,其地皆不退转,智慧勇猛,
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
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
往生。第十三佛名乐大妙音,有七百九十亿
大菩萨,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
当往生。不特此十四刹中诸菩萨众皆当往
生,十方无量佛刹中,其往生者甚多无数,
不可复计。我但说十方无央数佛名号,昼夜
一劫尚未能尽,况其菩萨当往生者。今为汝
等,乃略言之。」
* 闻法因缘分第五十五
佛言:「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
名号功德,若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
泪即出者,皆前世尝行佛道,或他方佛所
尝为菩萨,固非凡人。若不信心,亦不信佛语
者,乃恶道中来,馀殃未尽,愚痴不解,未当
解脱。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得闻;若得
闻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故当信受、读诵、如
说修行。吾今为汝等说此经典,令见阿弥陀
佛及其国土,与一切所有所当为者,必勉为
当往生。第五佛名龙胜,有六百亿菩萨,皆
当往生。第六佛名勇光,有万四千菩萨,皆
当往生。第七佛名具足交络,有十四亿菩萨,
皆当往生。第八佛名离垢光,有八十亿菩萨,
皆当往生。第九佛名德首,有八百一十亿菩
萨,皆当往生。第十佛名妙德山,有万亿菩
萨,皆当往生。第十一佛名慧辩,有十亿菩
萨,皆当往生。第十二佛名无上华,有无数
不可称计菩萨,其地皆不退转,智慧勇猛,
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
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
往生。第十三佛名乐大妙音,有七百九十亿
大菩萨,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
当往生。不特此十四刹中诸菩萨众皆当往
生,十方无量佛刹中,其往生者甚多无数,
不可复计。我但说十方无央数佛名号,昼夜
一劫尚未能尽,况其菩萨当往生者。今为汝
等,乃略言之。」
* 闻法因缘分第五十五
佛言:「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
名号功德,若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
泪即出者,皆前世尝行佛道,或他方佛所
尝为菩萨,固非凡人。若不信心,亦不信佛语
者,乃恶道中来,馀殃未尽,愚痴不解,未当
解脱。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得闻;若得
闻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故当信受、读诵、如
说修行。吾今为汝等说此经典,令见阿弥陀
佛及其国土,与一切所有所当为者,必勉为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39c 页 T12-0339.png
之。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悯,特
留此经百岁,众生值遇无不得度。若有众生,
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乃
至昼夜思惟佛刹,及佛身功德。临寿终时,
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
* 正法难闻分第五十六
佛言:「佛世难值,正法难闻,如来所言必应
从顺,于此经典作大守护,为诸众生长夜利
益,超生净刹永离五趣。」
尔时世尊,复说偈
言:
「 「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钦奉诸如来,
故有因缘闻此义,
闻已受持及书写、
读诵、赞演并供养。
如是一心求往生,
决定径归极乐刹,
上品上生复何疑,
皆赖平时修积力。
彼佛刹乐无边际,
惟佛与佛乃能知;
声闻、缘觉满世间,
尽其神智莫能测。
假使长寿诸众生,
命住无数俱胝劫;
称赞如来功德身,
究竟浅智不能尽。
大圣法王宣妙法,
济度一切脱沈沦;
若有受持扬说者,
真是菩提殊胜友。」」
佛说是经已,时弥勒菩萨,长老阿难,诸菩萨、
声闻,及十方来诸大众,靡不喜悦,信受奉
行。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
右龙舒居士王虚中日休,校正四译经文,
析为五十六分,无量寿尊因地果海,纶次
焕然,安乐世界真景佳致,皎如指掌。披
卷详阅,端坐静思,则七宝庄严,混成宇
留此经百岁,众生值遇无不得度。若有众生,
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乃
至昼夜思惟佛刹,及佛身功德。临寿终时,
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
* 正法难闻分第五十六
佛言:「佛世难值,正法难闻,如来所言必应
从顺,于此经典作大守护,为诸众生长夜利
益,超生净刹永离五趣。」
尔时世尊,复说偈
言:
「 「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钦奉诸如来,
故有因缘闻此义,
闻已受持及书写、
读诵、赞演并供养。
如是一心求往生,
决定径归极乐刹,
上品上生复何疑,
皆赖平时修积力。
彼佛刹乐无边际,
惟佛与佛乃能知;
声闻、缘觉满世间,
尽其神智莫能测。
假使长寿诸众生,
命住无数俱胝劫;
称赞如来功德身,
究竟浅智不能尽。
大圣法王宣妙法,
济度一切脱沈沦;
若有受持扬说者,
真是菩提殊胜友。」」
佛说是经已,时弥勒菩萨,长老阿难,诸菩萨、
声闻,及十方来诸大众,靡不喜悦,信受奉
行。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
右龙舒居士王虚中日休,校正四译经文,
析为五十六分,无量寿尊因地果海,纶次
焕然,安乐世界真景佳致,皎如指掌。披
卷详阅,端坐静思,则七宝庄严,混成宇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40a 页 T12-0340.png
宙,圣贤海会,声教仪刑,密移于此土矣!
大哉!寿尊之愿力;奇哉!净域之境象;美哉!
虚中之盛心也。第十四分,增入阿阇世王
太子,与五百长者子一段缘起;则知如来
法门广大,不拒来者,凡具是志,归斯受
之;不意法藏之后,复见此人,尘劫之外,
净刹相望,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
退屈。后学之士睹斯记莂,宁无闻风而兴
起者乎?至第三十九分,则现在会中二法
王子,旷劫精勤,位邻等妙,次补佛处,掌
握化权,一曰、普光功德山王,二曰、善住功
德宝王,后无央劫相继出兴,到此则安乐
旧号,转而为众宝善集庄严矣!此则备见
于他经,约其依报住处,盖在彼界第四兜
率天宫,而此书之所未及言者。其第三十
二分,二法王子,于彼佛土,智慧威神,德
业辉光,最为第一;入则坐侍正论,出则
扬化他方,于彼刹中不失现在;故圆通大
士,元住海山,璎珞童子,曾绍祖位,法起
于此,愿轮与彼,行海虽未之逮,而实有
志焉。方法藏菩萨之发是愿也,先佛世尊
勉而谓曰:「譬如大海,一人斗量,历劫不
止,尚可见底;况人志心求道,精进不止,
何求不得?何愿不遂?」至哉斯言。与今释
尊所以劝驾阿阇王子、五百同盟之意,
则一而已矣!
然第六分中,尚有一字阙文,
所当校正而增修者。案释尊所述,无量寿
如来本起因地,正以然灯出兴之时,为
彼佛发心起行劫数久近之准。盖溯然灯
大哉!寿尊之愿力;奇哉!净域之境象;美哉!
虚中之盛心也。第十四分,增入阿阇世王
太子,与五百长者子一段缘起;则知如来
法门广大,不拒来者,凡具是志,归斯受
之;不意法藏之后,复见此人,尘劫之外,
净刹相望,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
退屈。后学之士睹斯记莂,宁无闻风而兴
起者乎?至第三十九分,则现在会中二法
王子,旷劫精勤,位邻等妙,次补佛处,掌
握化权,一曰、普光功德山王,二曰、善住功
德宝王,后无央劫相继出兴,到此则安乐
旧号,转而为众宝善集庄严矣!此则备见
于他经,约其依报住处,盖在彼界第四兜
率天宫,而此书之所未及言者。其第三十
二分,二法王子,于彼佛土,智慧威神,德
业辉光,最为第一;入则坐侍正论,出则
扬化他方,于彼刹中不失现在;故圆通大
士,元住海山,璎珞童子,曾绍祖位,法起
于此,愿轮与彼,行海虽未之逮,而实有
志焉。方法藏菩萨之发是愿也,先佛世尊
勉而谓曰:「譬如大海,一人斗量,历劫不
止,尚可见底;况人志心求道,精进不止,
何求不得?何愿不遂?」至哉斯言。与今释
尊所以劝驾阿阇王子、五百同盟之意,
则一而已矣!
然第六分中,尚有一字阙文,
所当校正而增修者。案释尊所述,无量寿
如来本起因地,正以然灯出兴之时,为
彼佛发心起行劫数久近之准。盖溯然灯
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 第 340b 页 T12-0340.png
而上,经涉五十三重过量劫数,乃至古佛
世自在王;则然灯以往,当更增次前二字
以别之,然后知其世数悬远,位序著明;若
但言次有某佛,则是沿然灯而下,所历劫
数四十九重,方至世自在王;则佛出之后
先,发心之久近,舛误多矣!故愚以谓,当于
光远佛以上,各加一前字,共加五十二前
字;则五十三觉皇兴世之序,无量寿如来
因地之的,时分条理,井然不紊,事相颠末,
了无舛差。传之久远,以诏无穷,真可以
会人天于圣域,闭恶道于永劫矣!
余得此
书,喜不能寐,手不停披,但读至此犹有
遗恨。是用斋心炷熏,对越玄元圣母,及
紫府先生,白华老人,而题其后焉。虚中
居士,神迁净域,必已位登上地,天眼智
證,必已洞烛,此间九原,可作同声相应,
必有契于斯文。
淳祐己酉建日除夕,海山
旧住空常氏法起谨跋。
世自在王;则然灯以往,当更增次前二字
以别之,然后知其世数悬远,位序著明;若
但言次有某佛,则是沿然灯而下,所历劫
数四十九重,方至世自在王;则佛出之后
先,发心之久近,舛误多矣!故愚以谓,当于
光远佛以上,各加一前字,共加五十二前
字;则五十三觉皇兴世之序,无量寿如来
因地之的,时分条理,井然不紊,事相颠末,
了无舛差。传之久远,以诏无穷,真可以
会人天于圣域,闭恶道于永劫矣!
余得此
书,喜不能寐,手不停披,但读至此犹有
遗恨。是用斋心炷熏,对越玄元圣母,及
紫府先生,白华老人,而题其后焉。虚中
居士,神迁净域,必已位登上地,天眼智
證,必已洞烛,此间九原,可作同声相应,
必有契于斯文。
淳祐己酉建日除夕,海山
旧住空常氏法起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