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688-05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纠卷四
            明 朱明镐 撰
 新唐书
  高祖纪
突厥杀刘武周于白道欧宋新书以为在武德之五年
刘煦旧书以为在武德之三年司马涑水弃新而取刘
其必有所据矣
卷四 第 1b 页 WYG0688-0500b.png
武德九年四月辛巳废浮屠老子法按高祖辛已诏不
过沙汰僧尼禁增寺观非废法也且七年十月曾幸终
南山谒老子祠矣此诏下而事竟不行未尝废亦未尝
复新书云四月废浮屠老子法六月复浮屠老子法二
者皆非实录也据刘书辛已之诏亦在五月而非四月
  太宗纪
纪云太宗降宗室郡王非有功者爵为县公此史官书
误宗室降为郡公非县公也吴缜纠谬之言良然缜又
卷四 第 2a 页 WYG0688-0501a.png
云纪中太宗享年差三岁余细考年历太宗生于开皇
之十八年隋文崩日已七岁矣合大业十三年武德九
年贞观二十三年计之应五十二岁今纪云年五十三
所差一岁据吴氏言之则太宗享年五十矣吴氏之言
亦不为无谬当以刘煦之纪为正刘煦书曰太宗年五
十二
  高宗纪
总章二年冀王旭轮改名轮此皆史官书法之谬冀王
卷四 第 2b 页 WYG0688-0501b.png
原名旭轮不过仍令单名耳初未尝有所改也新书旧
书书法互有胜负即如房遗爱柴令武谋反荆王吴王
非与同谋长孙诸人憎之强挤之以死旧书混而书之
不过曰房遗爱元景恪薛万彻柴令武谋反伏诛而已
新书书曰驸马都尉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高阳巴陵
公主谋反伏诛杀荆王元景吴王恪是非断断不减春
秋之笔此旧书负而新书胜也高宗改元十四旧书于
改元之故必详其说新书类略之而载旧书于永徽必
卷四 第 3a 页 WYG0688-0501c.png
称七年于显庆必称六年馀皆以此为准新书径称元
年而无七年六年之文不知诸元惟麟德可以从欧氏
书法以有诏预改耳它元则不然或改于二月或改于
三月或改于八月或改于十二月未改元之前所行之
事不得不连而相举以是知刘氏七年六年之文为必
不可易开卷朗然若拨雾而见青旻此新书负而旧书
胜也
  中宗纪
卷四 第 3b 页 WYG0688-0501d.png
景龙元年七月皇太子以羽林千骑兵诛武三思不克
死之此史官书法之误也是时武三思及子崇训既已
诛之矣何不克之有但众靖身歼弄兵自焚耳
  玄宗纪
纪略傅详史体固然过加删削毋乃太简玄宗春秋既
高王心日荡时御勤政之殿屡登花萼之楼君臣曲宴
赏花赋诗甚至至尊邀宴罢之车醉臣受床褥之赐休
假纵游戒无入署旬节张宴官为赐钱半成胜事全系
卷四 第 4a 页 WYG0688-0502a.png
风愆史臣没而不书何以鉴后及其西蜀回銮南楼高
御肃宗徒步而控辔上皇抚背而止车父子欢然允彰
孝道笔削不及后代何观至于李林甫之平章事也书
曰是日大风拔木杨贵妃之入侍也书曰以寿王妃杨
氏为道士号太真春秋谨严凛凛笔端旧书义例敢望
肩背但杨氏固为祸水安贼最属乱源宠以使相假之
王封纪中曾不一载吴缜病其疏略不其然欤
  肃宗纪
卷四 第 4b 页 WYG0688-0502b.png
肃宗纪云乾元元年十月立俶为皇太子代宗纪又云
乾元元年四月立为皇太子二纪相距几何或以为四
月或以为十月以旧书考之代宗实以乾元元年五月
正储位则十月四月所纪皆舛
  代宗纪
代宗天质仁厚高出世主优崇宦官是其大疵姑息藩
镇事非得已肃宗独柳甫诛河朔遽失代宗矫而过之
驯至委辔至其待功臣有体敬事汾阳使之功高不惧
卷四 第 5a 页 WYG0688-0502c.png
仆固怀恩罪恶滔天恤其老母嫁其幼女武臣悍将可
以感而泣矣此视雄猜之主鸟尽弓藏深文密网参夷
遽及何但什伯与千万哉欧阳目为中材之主未免太
甚善乎刘煦之言也曰罪已以伤仆固彻乐而悼神功
惩载缙之奸回重衮绾之儒雅修已以禳星变侧身以
谢咎徵古之贤君未能及此而犹有作梗负恩劳师弊
赋者盖阳九之未泰岂君道之过欤
  德宗纪
卷四 第 5b 页 WYG0688-0502d.png
德宗三年十月壬辰射生将韩钦绪谋反伏诛按钦绪
游瑰之子也钦绪逆连妖僧德宗以功臣子特原之所
诛者止妖僧李广弘及馀党百馀人钦绪未尝正典刑

  昭宗纪
景福元年十月河东将李存孝恃擒孙揆之功怏怏望
报及李克用用康君立存孝益不平遂据邢州与张浚
通本纪书曰河东将李存孝以邢州叛附于全忠乾宁
卷四 第 6a 页 WYG0688-0503a.png
元年三月太原军陷邢州执李存孝用辕裂之刑本纪
书曰李克用寇邢州执李存孝杀之一曰叛一曰寇此
史官代朱温李克用执笔也存孝果叛在克用不宜书
寇矣克用果寇在存孝不宜书叛矣且当日邢州之据
实与张相合纵未尝送款朱梁克用意中指为叛耳在
存孝不得云叛即河东州兵自战其地自执其将未尝
侵天子土疆贼天子命吏朱温意中指为寇耳在克用
不得云寇书寇书叛两者均失至于纪事年月远近乖
卷四 第 6b 页 WYG0688-0503b.png
谬李克用杀云中防禦使段文楚在懿宗咸通之十三
年本纪乃以为僖宗乾符之五年宋威杀王仙芝贼党
尚君长在乾符之五年本纪乃以为乾符之四年疏舛
之病即二事可见
  诸志诸表
纪与志并出欧阳文忠之手所纪灾祥年月日互殊武
德二年地震在高祖纪则九月乙未在五行志则十月
乙未贞观七年雨土在纪则二月丁卯在志则三月丁
卷四 第 7a 页 WYG0688-0503c.png
卯贞观十二年地震松丛在纪则正月乙未在志则正
月壬寅贞观十三年石然云阳在纪则四月壬寅在志
则三月壬寅武后垂拱二年新丰有山涌出在纪则十
月乙巳在志则九月己巳僖宗乾符中五月风雹在纪
则五年五月丁酉在志则六年五月丁酉二者何所取
矣当以质之司马洓水及刘道原
旧书烦新书简旧书疏新书密其大较也旧书立志十
有一新书立志十有三而增仪卫志兵志选举志焉旧
卷四 第 7b 页 WYG0688-0503d.png
书无表而新书立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焉旧书
武后止入帝纪新书既为武后立纪又为武后立傅新
书于诸傅之外又立卓行傅藩镇傅又奸臣叛臣逆臣
傅凡此条例皆卓卓度越刘史无容置议顾有进焉者
宰相世系差似可删遥遥华胄徒资一噱郭崇韬泣拜
汾阳之茔狄武襄笑谢梁公之诰郭狄之识孰崇孰卑惜修
史者见不及此新书不当删而删者帝纪之诏敕新书
当删而不删者诸相之世系也帝诏详载刘书殊足观
卷四 第 8a 页 WYG0688-0504a.png
览虽学士视草未必悉出宸裁而诏诰胪列亦以备一
代立言之体欧氏全削不收此新书之微逊于旧书者
耶 宰相世系纰缪不一苏瑰字昌容乃曰字廷硕廷
硕颋之字也苏震本瑰曾孙乃曰七世孙七世抑何遥
遥耶李晔本李承之兄系中以兄为弟李藩乃李承之
子系中以藩作潘李晟之高祖名芝苏颋之曾孙名翔
并削去不叙于惟谦相中宗而于氏表不载武什方相
武后而武氏表不载李藩相宪宗而李氏表不载郑綮
卷四 第 8b 页 WYG0688-0504b.png
相昭宗而郑氏表不载诸凡疏漏是不一伦
  代宗母吴皇后传(文多/不载)
傅中所载强半皆虚吴后入宫在肃宗未为太子之前
林甫倾陷在代宗既已成童之后三日洗儿负姆擅易
语既诞绝事复不经宋之修唐书也命翰林学士各搜
异闻人置一通以备旧史所未载以故稗官说部络绎
奔会苟期悦耳不务叶情借南董记言之局竞王何𨽻
事之长此其短也咸林吴氏驳之极详今全载之吴氏
卷四 第 9a 页 WYG0688-0504c.png
纠缪曰今按本纪代宗以大历十四年崩时年五十三
是岁己未推其生年实开元十五年丁卯岁而李林甫
以开元二十年方为宰相且按林甫本傅其未为相之
前亦无谋不测以倾东宫之事此其证一也又按开元
十五年太子瑛尚居东宫至二十五年瑛始废二十六
年六月肃宗方为太子是岁戊寅则代宗已年十二矣
此其证二也且肃宗既为太子其宫室之内汎扫庭宇
整饰乐器宜各有典司岂有乘舆方至而有司恬然不
卷四 第 9b 页 WYG0688-0504d.png
加除治者乎此其证三也代宗既为嫡长孙而又生之
三日玄宗亲临浴之其事体亦已不轻彼负姆者遽敢
率尔取它儿易之上欺人主下易皇孙静寻其口有同
戏剧虽人臣之家亦不至是况至尊之前乎此其证四
也由是言之则吴后傅中所言虚谬可见盖出于传闻
小说增饰之言不足取信于后世也
  高宗三女睿宗十一女
高宗之女义阳宣城两公主四十不嫁武后以嫁卫士
卷四 第 10a 页 WYG0688-0505a.png
太子弘传载之而公主本传略之义阳下降权毅宣城
下降王勖二人即太子傅中所称当上卫士耶吴氏纠
缪以为四十不嫁事似有而实虚此语诚然萧淑妃被
难之岁大约与武后入宫之齿相亚其女即被幽系犹
应在童年字人之日岂其遽至华发据宣城本傅下嫁
颍州刺史王勖则王勖之为刺史而不为卫士也明甚
即权毅之官略不可考而王勖居然仕籍本非老兵卫
士之说胡为乎来哉即曰尚主之后予以美官本傅胡
卷四 第 10b 页 WYG0688-0505b.png
不明言本末而直以下嫁颍州刺史为文也则四十不
嫁固虚而下耦卫士亦复不实太子弘之传曰义阳宣
城二公主以母故幽掖庭四十不嫁弘闻眙恻建请下
降武后怒即以当上卫士配之公主傅曰义阳公主下
嫁权毅高安公主始封宣城下嫁颍州刺史王勖此两
传之自相矛盾者也荆山公主下嫁薛伯阳凉国公主
又嫁薛伯阳中宗宜城公主下嫁裴巽睿宗薛国公主
又嫁裴巽岂二主同归于一人耶抑荆山宜城早年而
卷四 第 11a 页 WYG0688-0505c.png
凉国薛国嗣婚耶史无明文徒尔传疑此固率尔之纪
非坚据之书也 咸林吴廷珍曰高宗以贞观二年戊
子岁生而孝敬皇帝以上元二年乙亥岁薨自戊子至
乙亥则高宗才四十八耳何缘有四十岁之女乎
  玄宗女
书称玄宗二十九女而数之乃三十女即虫娘见憎至
代宗方得封名要不可谓非玄宗女也新书之疏略大
约可见至如驸马之姓名诸傅互易广宁公主之夫在
卷四 第 11b 页 WYG0688-0505d.png
杨妃傅则以为程昌裔在公主傅则以为程昌胤常芬
公主之夫在张后傅则以为张去盈在公主傅则以为
张去奢临晋公主之夫在孝友傅则以为郑潜曜在公
主传则以为郭潜曜不宁惟是太宗女豫章公主之夫
在唐俭傅则以为唐善识在公主传则以为唐义识二
者何去何从读史者未知所税驾也
  诸王传
薨年卒月纪以傅信史官之笔未可轻下乃有纪然而
卷四 第 12a 页 WYG0688-0506a.png
传不然此傅然而彼传又不然者流之后祀何所取裁
即如常山王承乾之卒在太宗纪则贞观之十八年在
承乾傅则贞观之十九年太子宏之卒在高宗纪宏本
傅则上元之二年在太子贤傅则上元之元年肃王详
之薨在德宗纪则建中之三年在肃王详傅则建中之
二年惠昭太子之薨在宪宗纪则元和之六年在穆宗
纪则元和之七年在惠昭本傅则元和之五年诸王而
外复如武惠妃之薨在玄宗纪及惠妃本傅则开元二
卷四 第 12b 页 WYG0688-0506b.png
十五年在杨贵妃传则开元之二十四年然则从傅乎
从纪乎从此传乎抑从彼傅乎帝纪修于欧阳列傅成
于小宋犹曰二人分局或未校订以故载笔有舛及二
傅之矛盾则成于一人出于一手何相背之戾也诸王
享年纪录亦复多误江夏王道宗薨年五十一本传乃
以为五十四(道宗生于隋仁寿三年癸亥之岁死于永/徽四年癸丑之岁自癸亥至癸丑年五十)
(一何以见之刘武同度索死之战道/宗年十七此武德二年也按此可推)太子弘薨年二十
三本傅乃以为二十四(按燕王忠傅皇后废武后子弘/甫三岁时永徽六年乙卯也上)
卷四 第 13a 页 WYG0688-0506c.png
(元二年乙亥薨/正得二十三)太子重润薨年二十本傅乃以为十九
(重润生改元永淳是岁壬午死于/大足元年是岁辛丑正得二十)据傅攻傅其失自见
即刘煦旧文所书不异身任笔削者独不可一一是正
之而乃沿袭其故耶吾恐吴兢刘知几所修之史正复
不然
  中宗子殇帝
吴氏纠缪曰今按新书凡列帝诸子间有史失其傅者
亦必标其名而著其遗逸无傅之因不直尔晦其名也
卷四 第 13b 页 WYG0688-0506d.png
今此所谓殇帝者重茂也始封北海郡王神龙初进封
温王中宗崩韦后矫遗诏立之为皇太子遂即皇帝位
既而临淄王以兵讨乱韦氏败睿宗即位复封为温王
景云二年正月徙封襄王开元二年七月丁未薨追册
为殇帝重茂之立凡二十馀日比于诸王事亦稍殊若
以前史昌邑王北乡侯例推之其始封进爵及平生事
迹则宜列之为傅其即位后所行之事则当编之于中
宗睿宗之纪今傅但纪殇帝二字其馀皆略而不述亦
卷四 第 14a 页 WYG0688-0507a.png
不显其名及隐晦无傅之因反更不若列帝诸子之失
傅者使后世窥者莫知殇帝之为谁此又书法之不可
晓者也此咸林为温王不立纪傅而发也愚按温王封
爵事迹散见于中宗睿宗之纪及韦庶人太平公主之
傅虽无纪而有纪虽无傅而有傅宋景文之所以阙如
也虽然帝子详列温王则否咸林之论当非季绪琐琐
顾五尺竖子制命妖后即位后所行不过斜封墨敕耳
何事可纪何纪可立即以汉昌邑王晋海西公例推之
卷四 第 14b 页 WYG0688-0507b.png
宜为温王立传而不应为温王立纪
  纪傅书名
史官书姓书名书字所以傅信也高祖之子滕王元懿
而纪书为越王元茂宪宗之子信王坦而纪书为信王
昭宗之子德王裕而纪书为德王祐鲁王灵夔之子
范阳郡王蔼而纪书为范阳郡王霭观察使崔瓘而纪
书为团练使崔灌黄州刺史瞿章而纪书为黄州刺史
矍章雍王绘之曾孙景恒而宗室世系书为景误李承
卷四 第 15a 页 WYG0688-0507c.png
之子李藩而宰相世系书为李潘此欧阳永叔之过也
刘昌裔之傅误以杨子琳作杨忠琳孟元阳之傅误以
苏光荣作苏元策田令孜之傅误以鹿宴弘作鹿景弘
仇士良之傅误以鱼弘志作鱼志弘突厥之传误以李
高迁为季高迁一吴大瓘也在柳晟傅则以为大瓘在
吴通玄傅则又以为瓘一颉利之子也在突厥传则以
为叠罗支在李靖傅则以为叠罗施一何重霸也在武
宗纪则以为重霸在进滔传则又以为重顺一牛勖也
卷四 第 15b 页 WYG0688-0507d.png
在僖宗纪则以为牛勖在田令孜传则以为牛顼此宋
景文之过也艺文志中以仇甫为裘甫公主傅内以郑
氏为郭氏(临晋公主之/夫郭潜曜也)宰相世系以萧察为萧登袁朗
始祖以袁粲为袁察此纪姓纪名之误欧宋两家分任
其过者也 君臣改名史官并宜详书中宗初名哲武
后改为显穆宗初名宥宪考改为恒纪中绝无明文刘
齐贤犯章怀之名改为景先杨隆礼避玄宗之讳改为
崇礼傅中并行遗落后人读史不恨其阙如耶
卷四 第 16a 页 WYG0688-0508a.png
  裴寂传
傅云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寂反此史官之误也云起未
尝为麟州刺史亦未尝告玄真反所劾者裴缊耳此亦
隋代事于唐朝无预云起本傅可考也且武德初并未
尝有麟州麟州置于玄宗开元之十二年析胜州之连
谷银城而始置此州在高祖时何得有麟州何得有麟
州刺史即何得韦云起为麟州刺史而告裴玄真反耶
裴寂之傅韦云起为麟州刺史韦巨源之传巨源贬麟
卷四 第 16b 页 WYG0688-0508b.png
州刺史一在高祖武德之初一在武后天册之岁悉以
子孙四五十年后新置之州为授官左迁之地诚不得
其解也即曰刘煦之史亦然旧书本多误后来史官宜
一一是正之始无愧厥职耳
  李绩传
传云绩以总章二年卒年八十六刘煦旧书则云薨年
七十六愚细考之李𢡟功卒年六十八旧书新书皆非
也按李𢡟功本傅十七年往从翟让作贼时大业末年
卷四 第 17a 页 WYG0688-0508c.png
也义宁三年即大业末年所不必论加以高祖武德九
年太宗贞观二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以至总章二年
共十九年通计之李𢡟功止六十八岁耳卒年八十六
薨年七十六刘宋二史果何所据而书之耶即曰大业
末年原属统辞焉知非十年十一年而必以十三年遥
断之乎若然则李𢡟功卒年或七十或七十一不得云
七十六也倘曰李𢡟功作贼时在大业中则旧史之书
薨稍近而新史之书卒尤远矣
卷四 第 17b 页 WYG0688-0508d.png
  长孙皇后归太宗
皇后本傅曰长孙炽尝闻窦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
每语弟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婚故晟
以女归太宗由此传言之则主婚者后父长孙晟也高
俭傅曰士廉少识太宗非常人以所出女归之是为文
德皇后由此傅言之则主婚者后舅高士廉也后之读
史者从皇后列傅乎从高俭列傅乎按旧唐书高俭傅
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
卷四 第 18a 页 WYG0688-0509a.png
甚重见太宗潜龙时非常人以晟女妻焉俭谪朱崖主簿念
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居之俭妹即长孙皇后
母也此时晟捐馆已久茕茕母子惟依渭阳则主婚者
属舅不属父可知也或曰俭谪岭南中原隔绝武德五
年方议归命则文德结缡已久主婚未必属俭或亦长
孙季遗命乎两存之可也夫史可两存则史可两疑去
实录也远矣
  刘弘基传
卷四 第 18b 页 WYG0688-0509b.png
傅曰时讨薛举战浅水原八总管军皆没惟弘基军战
力矢尽为贼拘仁杲平乃克归此史官大谬不然者按
浅水原之战仁杲将宗罗睺败走太宗急追夜半围之
迟明而仁杲降则浅水原乃战胜之地何得八总军皆
没乎弘基败陷实在高墌一战史官误以高墌作浅水
原耳即高墌之役所陷者不过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
基三人亦无八总管并没之事此书事之最缪者不可
不是正也
卷四 第 19a 页 WYG0688-0509c.png
  薛万均万彻契苾何力战功
薛万均本傅曰从李靖讨吐谷浑万均万彻各以百骑
行前卒与敌遇万均单骑驰突无敢当者还语诸将曰
贼易与复驰进击斩数千级勇盖三军契苾何力本传
曰与李大亮薛万彻万均讨吐谷浑于赦水川万均率
骑先进为敌所厄兄弟皆中创堕马步斗士死十六七
何力驰壮骑冒围奋击敌披靡去有诏劳军于大斗拔
谷万均耻名出其下乃排何力引功自居何力不胜愤
卷四 第 19b 页 WYG0688-0509d.png
挺刀起将杀之诸将劝止及还帝责询其故何力具言
万均败状二傅之言牴牾不同如此信二薛傅则兄弟
皆有力如虎之帅信契苾傅则万均一贪冒败军之徒
二傅将安所从乎
  萧至忠被诛
王琚傅曰太上皇闻外哗噪召郭元振升承天楼闭关
以拒少选琚从帝至楼下诛萧至忠岑义窦怀贞斩常
元楷李慈北阙下贾膺福李猷于内客省由此言之至
卷四 第 20a 页 WYG0688-0510a.png
忠应时行诛未尝少稽天戮也至忠傅曰先天二年主
败至忠遁入南山数日捕诛之由此言之至忠亡命穷
山未尝暴尸楼下也二传不同如此
  杜鸿渐传
史臣以崔旰一事恶其养乱愚窃以为过矣崔旰亦才
臣杜之巽力不足以杀旰而必欲图旰其势必激而为
乱旰据形便握胜兵全蜀恐非朝廷有即柏贞节杨子
琳李昌巙三人始虽执言讨罪终归合从耳杜之巽善
卷四 第 20b 页 WYG0688-0510b.png
观大势明于要领许旰不死以平其忿委旰以政以满
其望荐旰为尹以发其感因日与从事纵酒高会以释
其疑暴臣革心从容束装入觐天子此时旰力可以叛
智足以乱而不忍叛不忍乱唾手夷剑阁之险挈而还
之天府伊谁之功一一皆杜之巽力也凡有才之人用
之难有才之人而绳趋尺步者用之易有才之人而贪
乱乐患者用之难杜之巽曲为其所难而史臣不知其
有所用丑诋深訾诚无当于直笔矣愚更有进者杜之
卷四 第 21a 页 WYG0688-0510c.png
巽后有平蜀之功前有恢复之举白草进说肃宗光复
旧业尽于之巽数言迄今绎其辞彷佛淮阴坛上之辞
武侯隆中之语吾以为之巽之功不出孛郭下特其不
持大体劝肃宗早即真耳愚尝曰杜之巽房次律皆儒
臣之有用者房次律劝亲王握兵禄山闻而失箸杜之
巽劝肃宗和虏西京因而遽收史臣因车战之败随以
病房荆南之走即以诋杜槩为儒者不知兵循其一眚
而掩其全𡠾亦太苛矣韦见素附杨钊以进身史臣载
卷四 第 21b 页 WYG0688-0510d.png
其强諌杜之巽化崔旰以平蜀而史臣疚其长奸总之
司史者过也或曰旧书云然新书因仍不改吾更有尤
于子京者知采刘氏之史而独遗刘氏之论尔刘煦旧
唐书论曰时以任崔旰为非则不然矣旰南拒贞节北
败献诚宜以怀来未可力制终致归国岂非臧谋向讨
之即为剧贼矣
  郑絪传李吉甫传
史官欲甚李吉甫之恶于郑絪傅则以谮郑絪之事归
卷四 第 22a 页 WYG0688-0511a.png
之史官欲甚李吉甫之美于刘辟叛则以讨刘辟之功
归之究之二事皆虚而史官不一刋正是大病也按卢
从史跋扈自恣阴与王承宗连和此时吉甫出镇淮南
郑絪方在中书一内一外谮词何由得进此言谮者妄
也讨辟之功全由杜黄裳军机进止悉禀平章此时吉
甫之官祗一中书舍人耳西川之功尽归吉甫将置杜
相于何地此归功者妄也要之二说亦自有故郑傅之
说出于李绛之门生故吏此时李郑望重物情所归李
卷四 第 22b 页 WYG0688-0511b.png
吉甫以柔巧结主知举朝颇薄其为人而修史者辄因
李郑之故曲加以不肖之名缀之以莫须有之事及至
李德裕秉国重修宪宗实录此时史官之情汲汲欲归
美于其父而无由则窃杜氏西川之功悉以归之中书
舍人而军国重事皆欲仰成于纶诰视草之一人矣愚
谓郑传入谮之说李绛之门生故吏所修也李传平辟
之说李德裕之门生故吏所修也此史官之态古今一
律者也
卷四 第 23a 页 WYG0688-0511c.png
  黄巢以皮日休为学士
皮袭美陆鲁望有松陵唱和集至今傅之及阅唐史鲁
望附无功桃椎之后袭美入林言尚谦之党两人譬之
草木犹臭味也何一薰一莸背驰至此史官耳治之功
多于目治毒笔陷人正复不少陆放翁辨之极详皮日
休避广明之难奔江东钱氏官太常博士赠礼部尚书
子光业为吴越丞相孙璨为元帅判官三世皆以文雄
江东见尹师鲁集中有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可考子
卷四 第 23b 页 WYG0688-0511d.png
良璨之子也按尹洙为一时正人不轻立于袭美果如
辋川之王胁于禄山义兴之蒋污于朱泚则师鲁必厌
薄其人绝其子孙安肯受䛕墓之金奋笔为之作志耶
且袭美既受伪职日日从老兵扣鞍逐马顾安得从容
西浙投足廉石之门文咏无间耶后人口语以之归咎
于司马涑水涑水通鉴不过承欧宋之误欧宋新书又
不过袭刘煦之愆顾刘煦亦无足责冯道为亲翁长乐
老是其所慕视君如弈畜身类倡修史之日以为有才
卷四 第 24a 页 WYG0688-0512a.png
之人类皆从贼事仇如此也曲陷知名之士以释已惭
而欧宋安其舞文不为平反二人似不得辞其咎矣
新书较旧书本胜欧宋之功自不可没顾其中流品不
分者有之持论失衷者有之安置乖方者有之事迹漏
逸者有之前后错乱者有之谱系混淆者有之秉笔率
意者有之挟议太苛者有之刘文静开国谋臣乃与裴
寂钱九陇同傅(此仍许敬宗/等修史之旧)刘幽求助平韦乱乃与王
琚王毛仲同傅牛僧孺清望绝俗乃与元稹李逢吉同
卷四 第 24b 页 WYG0688-0512b.png
傅此流品不分之失也萧铣无罪被诛乃有诵圣之词
裴刘人品迥别槩致诋斥之语褚遂良断非谗人惑于
敬宗之史遂致疑其用谮刘蕡对策忠直海内傅颂其
文复用讥其戆疏此持论不衷之失也刘延祐素无文
采绝少时誉列之文艺傅贺知章暮齿乞休位望通显
列之隐逸传沈伯仪彭景直诸人之奏议应入礼仪志
而乃赘入儒学耿仁智张不矜之节烈应在忠义傅而
乃附见逆臣其最谬者崔无诐始党韦庶人继善杨国
卷四 第 25a 页 WYG0688-0512c.png
忠乃列之忠义傅邵说屈膝于思明称臣于朝义乃列
之文艺传此安置乖方之失也雷海青痛哭凝碧池至
今犹有生气不得与安金藏同标信史僧一行博极群
书大衍之历一时无辈不得与李淳风诸人并付汗青
此事迹漏逸之失也永安王孝基没于武德二年而武
德四年乃有突厥相持之战颉利死于贞观八年而贞
观十一年乃有刘兰拒却之功平章崔圆卒于大历中
时李泌未相也(泌以德宗贞元/三年方入相)而崔圆之拜大学士乃
卷四 第 25b 页 WYG0688-0512d.png
云引泌例而辞位节度马璘卒于大历末时郝玭未将
也而贞元中之议城临泾乃云向璘幕而进词死者复
生令人咋舌此前后错乱之失也独孤怀恩本献后之
弟而以为侄徐齐聃本惠妃之弟而亦以为侄王瑰本
恭宪皇后之弟而以为惠安皇后之弟王焘王旭本圭
之孙而以为曾孙萧至忠本德言之曾孙而以为孙张
镒本后胤之曾孙而以为五世孙李景让本憕之曾孙
而以为孙李玄道本揆之高祖而以为祖袁政藻本素
卷四 第 26a 页 WYG0688-0513a.png
立之伯而以为父韩大敏本韩休之叔而以为兄崔良
位本崔日用之从子而以为从弟孔戢本巢父之从子
而以为子尊卑不明亲疏遽易此谱系混淆之失也久
视止有元年而王求礼傅曰久视二年春大雪天策止
称上将而褚亮传曰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寿春本宁王
之降封误以入閤持盈本玉真之小字误以氏号为封
号殷开山所败之地误以高墌为析墌薛万彻所胜之
城误以泊汋为泊灼敬晖之流本在琼州误为嘉州韦
卷四 第 26b 页 WYG0688-0513b.png
巨源之贬本在鄜州误为麟州裴行立之擢本在沁州
误为泌州裴巨卿窦孝谌以无傅作有傅夏悼王怀思
王以有传同无传(二王有/传无录)岑羲之晋令三品本先天初
误为景龙初武攸暨之降王寿春本神龙时误为长安
时此秉笔率意之失也仆固怀恩本非叛臣两京收复
厥功不细一门死王事者四十六人二女为朝廷嫁之
绝域细人交搆其间遂激功臣使乱叛臣傅中可以无
傅崔胤宦官之诛似属太甚实为怯举厥父秘记始得
卷四 第 27a 页 WYG0688-0513c.png
泄愤此时诛宦官唐固亡不诛宦官唐亦亡诛宦官朱
温固强不诛宦官朱温亦强黄门之生死何预汴梁之
盛衰所谓穷诛暴讨君侧虽清而禁逆遂张者当时此
言何必遂为实录崔胤奸臣之科可以无坐二人宜从
刘煦并置之平傅之中而一目以叛一目以奸则立功
任事之臣读之未免短气此挟议太苛之失也新书之
失既章章矣新书之美亦复指不胜屈诸志之整丽列
傅之博综立音简严篇第周赡胜刘煦远甚顾煦书稍
卷四 第 27b 页 WYG0688-0513d.png
胜者不过记事捷直耳至于纪志之中类失芜复论赞
之文间杂下俚读者其能辨之而本朝杨升庵诸公必
誉刘而抑欧宋重有惜于廿一史之存新去旧此亦好
奇之论非守中之说矣
新唐史本属分任欧阳主纪志及表宋主列傅纂修至
于八年之久两家似宜关议一人尤宜详较何至一书
之中自启同异一颉利之禽也在江夏王传则以为执
之者李道宗在李靖突厥传则以为擒之者张宝相一
卷四 第 28a 页 WYG0688-0514a.png
吐谷浑之讨也在太宗本纪则以为贞观八年在吐谷
浑傅则以为贞观九年一武后之居也在桓彦范传则
以为处集仙殿在武后及张易之傅则以为在迎仙院
一安太清之平也在李光弼侯仲庄傅则以为被擒在
史思明哥舒曜傅则以为请降一浑释之之死也在浑
瑊傅则以为战没于吐蕃在代宗纪及释之本传则以
为见杀于仆固一权梁山之反也在玄宗本纪则以为
开元十年在王志愔傅则以为开元九年一刘澭之入
卷四 第 28b 页 WYG0688-0514b.png
朝也在德宗本纪则以为忿阋而入帝都在澭本传则
以为戍陇而归阙下一韦弘景之封还诏书也在弘景
本傅则以为穆宗之世在刘士泾傅则以为宪宗之时
一刘总之归地也在穆宗纪则以为八州在崔植傅则
以为七州在温造傅则以为九州一魏谟之罢相也在
谟本传则以为大中十五年在宣宗纪及宰相表则以
为大中十一年一刘承偕之谋刘悟也在悟本傅则以
为承偕同鄱将张问在贾直言傅则以为承偕同慈州
卷四 第 29a 页 WYG0688-0514c.png
刺史张汶一李进贤之被逐也在宣宗纪则以为杨遵
庆操戈而见伐在严绶傅则以为杨遵庆被焚而受攻
(传云兵卒焚遵/庆死乃攻进贤)一庞勋之乱也在崔彦曾传则以为戍
桂林八百人三年请代复留一年因怒而猖獗在康承
训传则以为戍桂林七百人六年之久并不见代积愤
而成祸互相违戾更仆难数一彼一此使后世安所取
信乎按新书成日仁宗命裴煜陈荐文同吴中钱藻共
校勘之五臣身任厥职从容文馆目睹瑕类喑默不置
卷四 第 29b 页 WYG0688-0514d.png
一言是则此书之短五臣与欧宋分载其半矣
  席豫郑薰传(柳伉毕炕庾/氏皆不立传)
席建侯一生不作草书可谓谨矣而素与安禄山相表
里为黜陟使时至谓禄山公直无私保奸之罪莫此为
大其意非不知范阳即逆谋特见此胡得君欲借以逢
迎玄宗为固宠地耳不作草书与孔光之不言温室树
定复不殊而宋景文纯为之作佳傅郑薰却宦官荫子
之请可谓有守矣及阅文苑英华乃为仇士良作神道
卷四 第 30a 页 WYG0688-0515a.png
碑至目之为全德奖之为殊勋深以甘露之事快为除
凶之举七松处士宁复有心肝耶而傅中未之深考一
无诋辞此二者谓之纵慝柳伉上疏请诛程元振此时
柳学士封章几与朱云之请上方同为快举而新书不
为立傅毕炕于天宝时为广平太守死禄山之难可见
二十四郡之中既有颜平原为之前驱复有毕广平为
之后劲而新书不列之忠义韩昌黎为其子毕洞作志
所谓广平死节而其子不荷其泽者是也刘辟乱蜀有
卷四 第 30b 页 WYG0688-0515b.png
嫂庾氏绝不与往还白居易作诗美之而新书不寘之
列女此三者谓之佚美
 
 
 
 
 
 史纠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