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244-048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穰集卷一
             明 李贤 撰
  奏议
   论诰敕状
臣闻诰敕者劝善惩恶之良法激厉名节之美事夫岂
无益之费哉洪惟国朝制诸司职掌于诰敕一事至详
且备可为万世法程凡大小之臣有私过者终身不得
卷一 第 1b 页 WYG1244-0484d.png
无私过者方许请给既与之后少有私过辄行追夺于
是为官者未得之前兢兢小心既得之后益加谨慎驭
士之方惟此为要此事一行则天下之士莫不感激去
恶为善脩身饬行顾惜名节是以所费者少所劝者多
若此法不行则士皆失望善恶不分名节不振其有廉
洁自守者反为(阙/)
       于利途民之被害可胜言哉是朝廷
所惜者寡而下民所伤者众臣窃痛之然此事非但劝
卷一 第 2a 页 WYG1244-0485a.png
夫在位之士其未入仕者见己仕者蒙此恩荣推及父
母光耀乡里莫不争自琢磨奋志经史明体适用竭才
殚智愿为国家之用矣譬之以饵致鱼则投饵之费小
得鱼之利大有国家者岂可舍此而不为哉我国朝自
洪武永乐以来此法虽行而未盛至洪熙宣德以来始
大举行于是天下之士鼓舞欢欣无不感激迨皇上即
位以来率由旧章近者行在吏部钦奉旨意今后诰敕
俱待九年考满方与不许照诸司职掌施行臣愚不审
卷一 第 2b 页 WYG1244-0485b.png
圣意所在若以为织造费财则臣已言之于前谓所费者
少而所利者多若以为各官得之易而多不保守旋复追
夺则臣所目见保守者什九追夺者什一况中人之材可
为善可为恶授职三年即得诰敕不胜荣幸遂革非向善
战兢保守而为端正之士若待九年则此辈必不持久遂
流于贪况九年方与得给者十无二三不得给者十常八
九何哉凡内外官员九年之中多不能齐有历任四五年
而转迁者有历任六七年而保升者有父母垂老而不能
卷一 第 3a 页 WYG1244-0485c.png
待者有已身多故而不遂请者如此则天下之士感激者
少怠志者多使国家劝善惩恶之法激厉名节之事无所
于藉而下民亦未能不被其害伏愿皇上留意守祖宗之
成宪遵先帝之良法昭旷典布宏泽乞敕所司今后诰
敕仍照诸司职掌施行在京官员三年考满依例请给在
外官员三年与本身六年请封赠如此则天下之士善不
患不劝恶不患不惩名节不患不振下民不患不安矣臣
为验封主事职颁诰敕既有所见岂敢隐默若以避嫌而
卷一 第 3b 页 WYG1244-0485d.png
不言则为不忠若以所掌而自言则为要名臣宁受要
名之责不蹈不忠之罪故陈愚悃干冒天威不胜战慄之至
    论太学状
窃惟太学者天下贡士所萃乃育贤成材之地故天下
之士所以贤所以材胥此焉出贤材所以盛所以衰胥
此焉系然则生民之休戚风俗之美恶国家之安危岂
不皆关于此哉洪惟太祖高皇帝圣神文武平一天下
定鼎金陵首崇是道方是之时宫殿城池未尽完也百
卷一 第 4a 页 WYG1244-0486a.png
府诸司未尽创也佛寺道观未尽兴也乃建太学于国
都宏其规模极其壮丽凡所以教士之法戒士之条居
士之所养士之具无不详审周密完备又虑表率之职
实难其人务选天下学明行修德尊望重海内所向慕
士夫所依归足以师表一代名盖当时者然后命为祭
酒崇以师道以振文风以增士气其爱惜诸生如慈母
之顾婴儿贵之若席上之珍恩惠极隆无以加尚于是
天下之士入太学者居无不正习无不端衣无不具食
卷一 第 4b 页 WYG1244-0486b.png
无不足无饥寒之乱心无邪僻之堕行其所事者治礼
义明人伦穷脩已治人之方务致君泽民之术故当时
贤才俊杰之士济济辈出布列中外大纲一正万目毕
张自古太平之盛未能或之先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
万民其斯之谓欤永乐初年驾临北京太学之设因元
之旧凡百规制未暇增新洪熙宣德以来因仍未举至
其教戒居养之道颓然废弛不遑介意师儒之职率皆
庸常学行荒疏无所矜式虽有遗规不过承虚名为文
卷一 第 5a 页 WYG1244-0486c.png
具踵因循应故事而已于是天下之士入太学者蔑教戒之严
无居养之正置礼义为外物轻廉耻如锱铢杂处于军民之家
浑住于营巷之地与市井之人为伍与无藉之徒相接同其室
而共其食啖其夫而私其妇易君子之操为鄙夫之行改士夫
之莭为穿窬之心所习如此一旦居官不过志于富贵而已尚
何望其尊主庇民建功立业乎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处所
致无怪其然也呜呼天下之士修之于庠序而坏之于太学贾
谊所谓可为太息者也今陛下春秋鼎盛缵成大统凡一举措
卷一 第 5b 页 WYG1244-0486d.png
不可不慎举所当举则天下之人莫不欢心措非当措则天
下之人闻之体解可不慎欤我国家建都北京以来有废弛
而不举者有创新而不措者所废弛者莫甚于太学所创新
者莫多于佛寺举措如是臣以为舛矣然成事不说废者当
举若重修太学虽极壮丽亦不过佛寺一所之费况佛寺无
益于朝廷而太学实关于治体伏愿皇上兴废举坠乞敕该
部计料兴工一新太学作养秀才重选师儒厚加眷注果能
此道将见数年之后贤才济济文风大振生民于是乎安天
卷一 第 6a 页 WYG1244-0487a.png
下于是乎治我太祖养贤及民之效复见于今日太平之
盛不期自至而国家社稷永享无穷之福矣臣性质凡陋
无所知识偶有所见岂敢隐默冒干天听不胜惶汗之至
   上中兴正本策
臣伏惟陛下即位之初大开言路凡朝政之阙遗有司
之利病生民之休戚军务之得失中外进言者论之详
矣若夫关于陛下躬行穷理正心脩己治人之道则或
略焉此臣区区犬马之忠私窃过虑以为陛下一身乃
卷一 第 6b 页 WYG1244-0487b.png
家国天下之本也而陛下之心又一身之本也夫正其
本万事理惟陛下之心既正则家国天下之事可得而
理矣臣所以忘其愚陋献此中兴正本策其目有十焉
一曰勤圣学二曰顾箴警三曰戒嗜欲四曰绝玩好五
曰慎举措六曰崇节俭七曰畏天变八曰勉贵近九曰
振士风十曰结民心夫勤圣学者所以格物穷理也顾
箴警者所以诚意正心也戒嗜欲以至结民心者所以
脩身治人之道也皆切于陛下躬行之事不系各司举
卷一 第 7a 页 WYG1244-0487c.png
行者伏乞留中万机之暇时赐省览于陛下身心未必
无少补焉且陛下春秋鼎盛初登宝位天命之眷顾方
新人心之向慕方切当端本正始之日适乘势有为之
时求其所谓要道先务今日最急而不可缓者在此十
策夫十策既举则大本正矣天下之事可以次第而推
行之不难矣由是明是非以行赏罚辨邪正以用人材
抗公道以振纪纲节财用以固邦本励将帅以作士气
脩政事以重边防开壅蔽以通下情敬大臣以资治道
卷一 第 7b 页 WYG1244-0487d.png
特皆陛下之馀事耳伏望圣明深加察纳果断力行以
幸天下以光祖宗以慰生灵延颈举踵之望以追前代
英君义辟之踪盖陛下之责必如是而后塞嗟夫言之
逆耳者惟圣君乃能听事之难言者非忠臣不能言故
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蔽邪谓之敬昔宋儒朱熹将
上殿奏事或谓正心诚意之说上所厌闻熹曰吾平生
所得惟此四字岂忍不言而欺吾君乎此人臣以道事
君贵乎有犯无隐也臣观陛下即位以来虽疏远之臣
卷一 第 8a 页 WYG1244-0488a.png
刍荛之贱皆得效忠况臣职居郎署日近清光噤默不
言可谓忠乎虽然噤默不言者臣之罪也言之不用者
亦臣之罪也何者陛下有聪明之资有温恭之德有宽
仁之度有纳谏之美臣下有言而不用非拒之也盖以
所言未必剀切当帝心者或无诚意感动故也故曰言
之不用者亦臣之罪也倘陛下不以臣卑鄙猥言或有
可取举而行之将见功业焕然必出于寻常万万岂但
臣之受赐而己实社稷苍生之大幸也臣不胜惓惓蝼
卷一 第 8b 页 WYG1244-0488b.png
蚁之诚罔知忌讳昧死进言冒干天威无任激切悚惧
之至
   一曰勤圣学
臣观自古圣贤之君率皆留心于务学曰人心惟危道
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尧舜禹相传之学也曰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成汤之学也曰终始惟一时乃日
新太甲之学也曰惟学逊志务时敏厥脩乃来高宗之
学也曰克厥宅心文王之学也访于洪范丹书武王之
卷一 第 9a 页 WYG1244-0488c.png
学也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成王之学也若夫
汉唐宋之君或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或执业尊师升堂
讲说或锐情经术夜艾不休或留意典坟采为龟鉴或
进陆贽奏议或览贞观政要不以炎暑而辍经筵不以
风雨而罢讲读虽无唐虞三代正心诚意之功亦可谓
后世好学之贤君较之懵然不学而昏乱者不啻天渊
之相远矣伏愿陛下历观前代圣贤之君所好者何学
所学者何事不但口耳之粗迹务考义理之奥旨必专
卷一 第 9b 页 WYG1244-0488d.png
心以致志不一暴而十寒以正心脩身为要务以居敬
存诚为大本帝王之学既有所得应事接物无或不当
异日嘉靖邦国巍然为中兴之令主未必不由好学致
之也伏愿圣明留意
   二曰顾箴警
臣闻前代圣贤之君必赖箴规警戒之助然后此心不
敢怠忽常存敬畏庶几无过举焉若成汤之圣而犹铭
其沐浴之盘以自新武王之圣而亦铭其席杖楹牖以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44-0489a.png
自戒卫武公在舆有旅贲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倚几
有训诵之谏居寝有𥊍御之箴鲁庙有欹器而寓持满
之戒稷庙有金人而存缄口之铭无逸一篇列于讲阁
前代遗迹写为鉴图书洪范之语于座屏书孟子之言
于屏障此皆宋之令主也由是观之前代圣贤之君以
警戒为龟鉴以宴安为鸩毒内外交养而表里俱修是
以君德日隆多福自至其馀不知警戒虽有忠臣进献
箴铭视为虚文略不省览是以流连荒亡盘乐怠傲自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44-0489b.png
求其祸以致败乱者往往皆然伏愿陛下法前代圣贤
之君存箴规警戒之助摭往事之明鉴采古人之格言
或施之障屏或设之殿壁出入起居常目必在退朝燕
处此心不忘于以防过于未然于以禁欲于将萌如此
则意无不诚心无不正身由是而脩天下由是而治将
无愧于古之圣帝明王矣惟圣明其深念之
   三曰戒嗜欲
臣观自古圣贤之君未尝不以嗜欲为戒益之戒舜曰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44-0489c.png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皋陶之戒舜曰无教逸欲有邦仲
虺作诰以戒成汤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用人惟
已改过不吝伊尹述训以戒太甲曰敢有恒舞于宫酣
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
召公之戒武王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不矜细行终累
大德周公之戒成王曰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
民惟正之供张蕴古作大宝箴戒唐太宗曰乐不可极
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范祖禹讲五子歌戒宋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44-0489d.png
哲宗曰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
于此未或不亡此前代圣贤之君能受人臣之戒而不
敢流于嗜欲当时天下之治不可尚也若夫昏暗之主
虽有忠臣进戒拒而不纳逸乐怠荒以致天下之乱者
多矣夫宴乐乃害心之鸩毒酒色实伐性之斧斤伏望
陛下以前代圣贤之君为法绝去嗜欲之私养其清明
之德以斯民未被其泽为忧以天下未得其宁为念讲
周孔之遗编考帝王之治道务成中兴之业以慰祖宗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44-0490a.png
之心则社稷幸甚苍生幸甚
   四曰绝玩好
臣惟人主一心攻之者甚众不能为玩好所惑者寡矣
是以古之圣贤之君常有所警珠玉犬马珍禽奇兽一
切玩好之物悉皆罢去此心湛然虚明渊静故召公恐
武王受西旅之獒曰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盖谓心无所
主反为耳目所使若心得其职则百度无不正矣必欲
心得其职非从事于学不可也夫一心无两用既能专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44-0490b.png
于此必不牵于彼伏乞陛下于内侍之中择读书知义
者四五人置诸左右外听儒臣讲论经史内与左右解
说其义心通性悦日新月盛聪明益长智虑益高静观
左右之人或以玩好之物来陈者必严以斥之曰尔以
圣明之君待其主邪以庸暗之君待其主邪夫以圣明
之君待其主者必以尧舜之道陈之以开陛下之心胸
此忠臣也以庸暗之君待其主者必以玩好之物陈之
以惑陛下之耳目此奸臣也历观前代未有明君而不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44-0490c.png
法尧舜之道者未有昏君而不溺玩好之物者惟陛下
留心省察果能务学而绝玩好则行无不谨身无不脩
宗社自固生民自安不患不为大明令主而中兴之业
不成者臣未之信也
   五曰慎举措
臣惟人君之举措不可不慎也书曰惟皇作极盖谓人
君一身立至极之标准而天下四方之人环顾而取法
焉举措一失其当则远近之人得以窥探其好尚之偏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44-0490d.png
可不惧哉记曰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
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又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
设四辅及三公皆所以防君之过举也昔周成王削桐
叶为圭以与叔虞曰封汝史佚请择日王曰戏也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至于汉唐宋之君皆有起
居注之职有失即告有过必录盖亦严于自防矣是以
古之明主爱一嚬一笑夫一嚬一笑尚不可轻发况见
诸行事一举一措岂可轻动哉伏愿陛下试加留意一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44-0491a.png
日之间举一事也必再思之果当于理然后行焉措一
事也必更审之或乖于理而即止焉又望陛下内则告
夫贵近之臣外则勉夫辅导之职若高宗之命傅说曰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又曰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
乃训夫人君既以伊傅周召望其臣则人臣必以尧舜
汤武致其君由是君臣一体志同道合而陛下之举措
无有不得其当矣
   六曰崇节俭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44-0491b.png
臣观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崇节俭者若帝尧茅茨不
剪土阶三尺大禹绝旨酒菲饮食卑宫室恶衣服文王
卑服即康功田功当时雍熙泰和之治不可尚矣汉文
帝欲作露台不忍百金之费身衣弋绨席用莞蒲所幸
夫人衣不曳地唐太宗出宫女三千欲营一殿材用巳
具鉴秦而止尝曰欲盛则费广赋重则民愁以此思之
不敢纵欲宋仁宗夜思烧羊忍饥而不索恐自此多伤
物命见宫人首饰珍珠遮目不观恶其奢费器用止于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44-0491c.png
漆素食裯止于黄絁汉唐宋各有天下数百年求其海
内富庶无如三君之时盖人君既以节俭存心臣下岂
敢奢侈相尚自然家给人足也况今天下多事之秋工
部光禄寺诸司诸色买办倍于前日近因贼寇惊扰人
民尚未宁息伏望陛下躬行节俭凡内府一应服食器
用必须究查今日之费比之先朝果减省乎果增多乎
务用减省以苏民力则天下幸甚
   七曰畏天变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44-0491d.png
臣闻天心仁爱人君必出灾异以谴告之为人君者务
求天意所在而存脩省之诚可以变灾为祥转祸为福
也昔商之中宗有桑榖并生于朝恐惧脩德而天意即
回高宗有飞雉鸣于鼎耳克正厥事而王业再振宋之
太宗避殿减膳而东井彗灭诏欲自焚而雨得蝗死仁
宗霖雨为沴而引咎格天久旱不雨而密祷即应是四
君者俱能上感天心变灾为祥遂享灵长之福以成中
兴之治往岁以来山崩河改地动殿灾蝗旱相仍天象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44-0492a.png
交变谴告之意可谓至矣当时若能废出奸邪任用忠
良克己自新以答天谴未必不转祸为福也惟其脩省
未至是以不免于难由是观之灾异之见何代无之顾
人君脩省何如耳且匹夫一念之诚尚能动天况人君
精诚所感其应尤速伏愿陛下脩德正事以承天心凡
钦天监并各处奏来灾异之变必早夜思省以回天意
凛然敬畏以弭灾变将见天人感应之速未必不如商
之中宗高宗宋之太宗仁宗也于以为守成之令主于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44-0492b.png
以致中兴之盛治功烈卓然万世标准岂不美哉臣区
区蝼蚁之诚所愿望者如此惟圣明留心幸甚
   八曰勉贵近
臣观前代中官正直忠良有功于国家者不为无人若
汉唐之世史游良贺吕刘马严或勤心纳忠有所裨益
或清俭退守无所引荐或清忠奉公直言切谏或排去
奸邪委政庙堂或以一身捍人主之难或辞两军抗冥
鸿之志千载之下仰其芬烈视彼招权挠政卖弄威福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44-0492c.png
取快一时不旋踵而遭大僇者一薰一莸相去远矣今
陛下左右内侍之臣大非前日之比率皆小心畏谨恪
勤匪懈守祖宗之家法绝外人之交通盖能以覆辙为
戒也犹望陛下时加勉励不使怠忽且陛下一日之间
接文武群臣之时少亲左右贵近之时多若能辅成今
日中兴之治皆其功也可不勉哉果能取法于前人兴
循理好善之念存正直忠良之心载之方册传之万世
后之人仰而羡之曰当时贵近之臣某也正直某也忠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44-0492d.png
良如此则播令名于无穷岂不美哉
   九曰振士风
臣闻唐虞三代之世人人有士君子之行比屋有可封
之俗士风之振不可尚也降自后世西汉士风尚忠厚
东汉士风尚名节虽所尚不同而莫非善行国祚所以
绵远者由士风之振有以维持之也魏晋以来流于清
谈虚旷放达而士风大坏李唐之世士尚华靡多文少
实宜乎天下治日少而乱日多也惟宋之士夫有三代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44-0493a.png
之风详其所由亦上之人有以励之耳观太宗戒欺诞
之诗曰好事尽输纯与直谩劳颊舌涌如泉士风安得
不诚实乎真宗疾奔竞之诗曰臣下但当守公法驰骛
苟进何可取士风安得不恬退乎黜势家子不与孤寒
并进录廉吏后以愧贪墨之徒宜乎士风争尚清廉也
此宋之贤君护风俗如护元气重名节如重神明所以
士风大振而人人有士君子之行伏愿陛下取法于宋
以振士风戒欺诞以励诚实疾奔竞以惜恬退黜贪墨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44-0493b.png
以重清廉抑侥倖之徒绝谄佞之辈俾我朝人人有士
君子之行将见士风大振未必不如宋之可追三代也
惟陛下举而行之幸甚
   十曰结民心
臣观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盖民心之向
背系天命之去留有天下者不能固结民心而欲久安
长治者难矣夏商周汉唐宋俱有天下数百年而历世
绵远者固结民心之所致也其馀不能百年甚至三四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44-0493c.png
十年而止者率由民心不向故也历观前代所以固结
民心者岂有他术不过安之养之而已书曰德惟善政
政在养民又曰安民则惠黎民怀之是以古之圣贤之
君爱民之心如爱赤子休养生息惟恐失所晁错曰人
情莫不欲寿三王生之而不伤人情莫不欲富三王厚
之而不困人情莫不欲安三王扶之而不危人情莫不
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是以所欲与聚所恶无施此
固结民心之道也刘基曰三代之民如以胶抟沙言其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44-0493d.png
难散故也五伯之民如以水抟沙言其易散故也伏愿
陛下远法前代结民心之道近体祖宗恤民之心发矜
怜恻怛之念于九重之上播春风和气之仁于八荒之
表孟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盖陛下省一分
之费则民受一分之赐施一分之宽则民被一分之泽
务使海内富庶衣食充足将见下民爱戴陛下之心亦
如三代之民以胶搏沙而不散或遇寇贼奸宄之变必
不忍负朝廷之恩如此则宗社可安于永久虽历亿万
卷一 第 20a 页 WYG1244-0494a.png
斯年可也惟陛下注意熟察幸甚
   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胡濙等覆奏
    一曰勤圣学
 前件所言历代圣帝明王勤学之实愿皇上勤于圣
 学以正心脩身为要务以居敬存诚为大本如是则
 义理无不明处事无不当而致太平盛治于万万年
 端本于此伏乞圣明鉴纳
    二曰顾箴警
卷一 第 20b 页 WYG1244-0494b.png
 前件所言前代圣贤之君皆知箴警之道其馀不知
 警戒以致败乱者往往皆然伏愿皇上以前代圣贤
 之君为法常存警戒防过于未然禁欲于将萌此诚
 意用功所当先也伏乞圣明留意
    三曰戒嗜欲
 前件所言自古圣贤之君必戒嗜欲大臣之告君亦
 必以嗜欲为戒伏愿陛下以前代圣贤之君为法养
 成圣德以臻盛治诚正本之要伏乞圣明一览
卷一 第 21a 页 WYG1244-0494c.png
    四曰绝玩好
 前件所言古之圣贤之君能先绝去一切玩好之物
 盖恐此心之正而为外物所引伏乞陛下从事圣学
 取法尧舜不纵耳目之欲此诚正心之要伏惟圣明
 留意
    五曰慎举措
 前件所言人君一身为天下之标准举措不可以不
 慎伏愿陛下一举一措必思当于理而后行乖于理
卷一 第 21b 页 WYG1244-0494d.png
 而即止及内则告夫贵近之臣外则勉夫辅导之职
 如商高宗之命傅说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如此则
 圣德日新而自无过举矣伏乞圣明留意
    六曰崇节俭
 前件所言自古圣贤之君皆崇尚节俭故时臻盛治
 伏望陛下躬行节用务从俭约以苏民力实忠君爱民
 之心所发伏乞睿览
    七曰畏天变
卷一 第 22a 页 WYG1244-0495a.png
 前件所言天心仁爱人君必出灾异以谴告之前代
 人君能恐惧脩省以格上天则变灾为祥矣伏愿陛
 下脩德正事以承天心倘有灾异当早夜思省人事
 既尽则天意必回天人感应之速诚然伏乞圣明垂
 览
    八曰勉贵近
 前件所言前代中官正直忠良有功于国家者多今
 陛下左右内侍之臣率皆畏谨能以覆辙为戒犹望
卷一 第 22b 页 WYG1244-0495b.png
 时加勉励不使怠忽果能取法于前人则正直忠良
 播名无穷诚为美事伏乞赐览
    九曰振士风
 前件所言士风之振否关系国家之治乱惟在上之
 人有以励之耳伏望陛下取法于宋之太宗真宗戒
 欺诞以励诚实疾奔竞以惜恬退黜贪墨以重清廉
 务使士风大振可追三代诚为正本之要伏乞圣明
 留意
卷一 第 23a 页 WYG1244-0495c.png
    十曰结民心
 前件所言三代以至汉唐宋之有天下而历世绵远
 者皆由固结民心所致也求其所以固结民心惟在
 安养之而已伏愿陛下远法前代近体祖宗尽安养
 斯民之道延国祚于万万年最为切要伏惟圣明留
 意
 
 
卷一 第 23b 页 WYG1244-0495d.png
 
 
 
 
 
 
 
 古穰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