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688-033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学史卷一
             明 邵宝 撰
  寅(凡三十章/)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
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
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
祝融(史记楚/世家)
卷一 第 1b 页 WYG0688-0338d.png
 日格子曰古有火正之官火之为政也何如哉论语
 曰钻燧改火此政之大者也所谓光融天下者于是
 乎在而周礼司烜氏所掌及春秋宋卫陈郑所纪者
 政皆在焉今治水之官犹夫古也而火独缺焉饮知
 择水而亨不择火以祭以养谓之备物可乎或曰庭
 燎则有司矣虽然此火之末也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
卷一 第 2a 页 WYG0688-0339a.png
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世家)
 日格子曰葬人之终事也周公然且谨之而况其生
 哉于成周臣道也成王不敢当则何以易之于毕子
 道也舍臣道而就子道周公其慰矣夫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
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日格子曰风十五国二南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
卷一 第 2b 页 WYG0688-0339b.png
 郐曹盖周太师乐歌之序如此今诗小异焉殿豳于曹
 而退秦于魏将无意乎秦将大矣秦西夷之国犹未
 离其类焉秦苟大则中国之患也圣人于是有忧焉
 故退之若夫豳之殿则王通氏已论之矣
杜泄将以路葬且尽卿礼南遗谓季孙曰叔孙未乘路
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季孙曰然
使杜泄舍路不可曰夫子受命于朝而聘于王王思旧
勋而赐之路复命而致之君君复赐之今死而弗以
卷一 第 3a 页 WYG0688-0339c.png
是弃君命也若命服生弗敢服死又不以将焉用之乃
使以葬(左传昭/公四年)
 日格子曰礼乐自天子出路车乘马皆天子所得予
 也受之其可违乎是故公冶之冕服可以母敛诸侯
 之赐也曾子之箦不可以不易大夫之赐也天子之
 赐则不然叔孙既受矣生以服死以葬礼也
孔子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岁馀有隼集于陈廷而死
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湣公使使问仲尼仲尼
卷一 第 3b 页 WYG0688-0339d.png
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孔子居陈三岁(史记孔/子世家)
 日格子曰吾以是知孔子之未尝为陈侯周臣也使
 诚为臣者隼之问曷为不于廷而使使即其所主乎
 又曷为其不召乎大史公不曰仕陈而曰居陈三岁
 其不为陈臣也明矣然则孟子何以言之孟子之言
 盖著贞子之为臣也善择其君而非侍人与痈疽者
 比也而孔子之所王正矣司城宋官名贞其谥也盖
 贤大夫春秋时大夫出而仕邻国者多有之
卷一 第 4a 页 WYG0688-0340a.png
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
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
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贻伊
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
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宣子使
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左传宣/公二年)
 日格子曰穿知有盾而不知有君虽无令甚于有令
 也盖盾之专久矣灵公之立非盾意也鞅鞅非少主
卷一 第 4b 页 WYG0688-0340b.png
 臣盾宜有之穿从其意焉而行大事以为盾必不我
 讨也不然则穿也乌乎敢
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史记惠/景间侯)
(者/表)
 日格子曰以王爵封臣非古也汉制也非刘不王非
 功不侯汉约也虽然创业之君报功之典戚而疏踰
 焉尊而卑踰焉若固其所未足为帝病也王以亲而
 权力可夺焉故汉约坏于孝惠侯以功而恩宠可图
卷一 第 5a 页 WYG0688-0340c.png
 焉故汉约再坏于孝武乌乎帝其衰矣
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左传/僖公)
(十九/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
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左传文/公六年)
 日格子曰伯以用夏尊王为事秦穆宋襄志于伯而
 以非道行之宜其不终也穆也殉人襄也用人
上以爱欲易太子吕泽彊要张良曰为我画计留侯曰
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
卷一 第 5b 页 WYG0688-0340d.png
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
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
令上见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
使人奉太子书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史记留/侯世家)
 日格子曰四老人之避秦犹伯夷太公之避纣也乃
 若其人品则有间矣而其从惠帝游也亦与二老之
 从文王异何则彼以其志此以其谋惟事成而卒去
卷一 第 6a 页 WYG0688-0341a.png
 无累斯可称耳当是时高帝病且崩矣不然为太子
 宾客而不先见天子于义何居帝不崩四老其能遂
 归乎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
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
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己申包胥亡于
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
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
卷一 第 6b 页 WYG0688-0341b.png
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
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涂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吴
王使子胥于齐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
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乃属其子于齐
鲍牧而还报吴(史记伍/子胥传)
 日格子曰世称子胥有忠孝大节忠能忘身而不能
 忘家虽起谗以死未足深累孝知有亲而不知有国
 卒之毒流宗社不亦甚哉然则雠不必复乎杀无极
卷一 第 7a 页 WYG0688-0341c.png
 足矣
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堑而死公将为之椟子家子
曰从者病矣请以食之乃以帏裹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日格子曰敝帷不弃为埋马也盖古之礼云昭公欲
 椟启服而子家子乃使从者食之何其言与古异也
 当是时昭公之从者病矣此之不恤而死马是椟何
 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而况处昭公之时
 乎路马死埋以惟礼也子家子之食从者权也
卷一 第 7b 页 WYG0688-0341d.png
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
诸神受纪(史记太史/公自序)
 日格子曰有天历有人历天历始十一月甲子朔夜
 半冬至如环无穷终则复始太史公所谓天历此之
 谓也人历合是而已故曰夏数得天不得天不足谓
 之历王者三正迭建改正不改历
帝一日语神宗曰国家旧制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皆
升行以避舅姑之尊义甚无谓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
卷一 第 8a 页 WYG0688-0342a.png
幼之序可诏有司革之会疾不果神宗述其事(宋史英/宗本纪)
 日格子曰升行是废父子之伦也易曰有父子而后
 有君臣有君臣而无父子何居虽然子不子父不父
 则臣不臣君不君虽有国吾得而享诸是故君子谨
 微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
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
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
卷一 第 8b 页 WYG0688-0342b.png
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
如父(蜀书诸/葛亮传)
 日格子曰昭烈知臣固不如知子之深也观其临终
 谓嗣子不才知子深矣而谓孔明君可自取是何言
 欤是何言欤孔明伊尹之俦也昭烈非汤则其知之
 未尽无足怪者矧惟知子之深而望孔明之切故言
 激而涉于疑不然以昭烈孔明君臣之契此言奚宜
 有哉且昭烈之起将复汉祚也今其言若是如汉祚
卷一 第 9a 页 WYG0688-0342c.png
 何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盖孔明之心
 如此然则昭烈之复汉祚固亦不若孔明之笃也哉
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公子裯穆叔不欲曰太子死有
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
非适嗣何必娣之子(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日格子曰娣之子长则长非娣之子长亦长凡非适
 皆庶也凡适庶异长立子之道尚矣为邪说以乱之
 者亦多有之娣之子其一也君子恶似是而非者辨
卷一 第 9b 页 WYG0688-0342d.png
 其能已诸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
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
(史记齐/世家)
 日格子曰齐鲁皆大国侯伯之命曷为不于鲁而于
 齐乎当是时周公未之鲁太公在齐伯禽何可当也
 虽然周公之化固已行于周南矣
钩弋夫人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武帝年七十
卷一 第 10a 页 WYG0688-0343a.png
昭帝立时年五岁耳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
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
活夫人死云阳宫(史记外/戚世家)
 日格子曰立其子杀其母孟子所谓一不辜者也武
 帝为国家为之此武帝所以为武帝也或曰周幽之
 宠褒姒晋献之安骊姬皆以夺嫡生乱由不能辨之
 于早之故武帝于此盖亦有不得已焉者尔褒也戏
 烽骊也毒胙则有罪矣钩弋有是哉虽然舍诸长而
卷一 第 10b 页 WYG0688-0343b.png
 五龄是立计亦左矣诸王之服不服固不系于钩弋
 之死不死也史称武帝昭然远见曷不移此心以烛
 巫蛊之奸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固于是乎在
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
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非不足
君所乎条侯免冠谢(史记绛/侯世家)
 日格子曰君所虽不足非人臣所敢言也而条侯何
 为言之当是时怏怏之疑帝蓄之心久矣大胾而不
卷一 第 11a 页 WYG0688-0343c.png
 置箸盖将若楚太子享江芉者察焉而条侯一言适
 逢其机疑其不益乎
馀昧二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焉(史记吴/太伯世)
(家/)
 日格子曰春秋书公子比弑楚灵王而史记直谓弃
 疾弑之何其异也观从召比于晋比之志久矣弃疾
 取国于比非取之于围也谓弃疾弑则谓比何
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曰闻守卞者将
卷一 第 11b 页 WYG0688-0343d.png
叛臣帅徒以讨之既得之矣敢告公冶致使而退及舍
而后闻取卞公与公冶冕服固辞强之而后受公至自
楚公冶致其邑于季氏而终不入焉曰欺其君何必使
余季孙见之则言季氏如他日不见则终不言季氏及
疾聚其臣曰我死必无以冕服敛非德赏也且无使季
氏葬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日格子曰使之道于是变矣公冶其如季孙何哉言
 同而心介聊以卒岁而已此亦不得已之道也
卷一 第 12a 页 WYG0688-0344a.png
郑游眅将如晋未出竟遭逆妻者夺之以馆于邑丁巳
其夫攻子明杀之以其妻行子展废良而立大叔曰国
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不可以苟请舍子明之类求亡
妻者使复其所使游氏勿怨曰无昭恶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日格子曰子展处夺妻者善矣杀人者徒复其所可
 乎使郑而有政也施生戮死必有如晋叔向之为论
 者
公召之而后入公卜使王黑以灵姑銔率吉请断三尺
卷一 第 12b 页 WYG0688-0344b.png
焉而用之(左传昭/公十年)
 日格子曰杜氏以为不敢与君同也推是心也则凡
 仓卒之际惧僭而别嫌能无图诸
杞孝公卒晋悼夫人丧之平公不彻乐非礼也礼为邻
国阙(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日格子曰诸侯礼绝期丧不曰母有忧戚而已不可
 以乐乎君子讥不彻乐是也而曰礼为邻国阙何居
  母戚不乐礼也为邻国阙亦礼也
卷一 第 13a 页 WYG0688-0344c.png
淮南小中正王式继母前夫终更适式父式父终丧服
讫议还前夫家亦有继子奉养至终遂合葬于前夫式
自云父临终母求去父许诺于是制出母齐衰期(晋书/卞壸)
(传/)
 日格子曰妇更二夫葬从后不从前前义绝矣而从
 之葬可乎式之情吾不得而知之矣母出而听其服
 丧母非出而不养不葬于礼何有然则前夫之子奈
 何非无所依不可以养非无所归不可以葬养不可
卷一 第 13b 页 WYG0688-0344d.png
 以迎葬不可以祔
留侯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
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留侯不得已强
听而食后八年卒(史记留/侯世家)
 日格子曰辟谷于高祖之世而强食于吕后之时留
 侯其衰矣乎留侯志于退以辟祸而已矣辟谷其术
 耳未退则辟谷为重既退则辟谷为轻不食可食亦
 可虽然今之食犹昔之不食也盖术胜而道微矣此
卷一 第 14a 页 WYG0688-0345a.png
 其所以为留侯欤
仁宗遗赐直百馀万光率同列三上章谓国有大忧中
外窘清不可专用乾兴故事若遗赐不可辞宜许侍从
进金钱佐山陵不许光乃以所得珠为諌院公使钱金
以遗舅氏义不藏于家(宋史司/马光传)
 日格子曰君赐臣受礼也赐而有为则辞之(如唐高/宗载金)
 (缯赐长/孙无忌)赐而无名则辞之(如汉光武以金帛赐/郭况至有金穴之称)臣之
 义也可以辞可以无辞辞得无伤礼乎念国用之乏
卷一 第 14b 页 WYG0688-0345b.png
 而上佐山陵不获命焉则亦藏之而已矣义不藏于
 家而他用何义之有(如谓乾兴故事不可为继建议/而改行之著为令焉其亦可也)
会稽剡县人黄初妻赵打杀息载妻王遇赦王有父母
及男称女叶依法徒赵二千里外隆议曰礼律之兴本
之自然求之情理非从他出父母至亲分形同气称之
于载即载之于赵虽言三世为体犹一称虽创钜痛深
固无雠祖之义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
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旧令凡
卷一 第 15a 页 WYG0688-0345c.png
流徒者同籍亲近欲相随者听之赵既流移载为人子
何得不从载从而称不行岂名教所许孙祖之义自不
得以永绝事理然也从之(南史傅/隆传)
 日格子曰杀人者死减死则流此常法也不曰姑杀
 妇非可以常法论乎今舍亲而议法又舍法而论情
 何也石碏日磾以国而杀子非私忿故比而同之吾
 亦未见其可也
三王之围临淄也齐王使路中大夫告于天子天子复
卷一 第 15b 页 WYG0688-0345d.png
令还报齐王坚守汉兵今破吴楚矣路中大夫至三国
兵围临淄数重三国将与盟曰若反言汉已破矣齐趣
下三国不且见屠路中大夫既许至城下望见齐王曰
汉已发兵百万击破吴楚方引兵救齐齐必坚守无下
三国将诛路中大夫(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日格子曰路中大夫之致命系于天下之故大矣史
 失其名朱子纲目无大书焉且分注亦遗三国将诛
 路中大夫一语君子有憾焉虽然名不可得追书可
卷一 第 16a 页 WYG0688-0346a.png
 得而补也若曰齐中大夫路某以上命致于齐以是
 阐幽不亦可乎
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
左右曰师徒不勤而可以获城何故不为穆子曰或以
吾城叛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使鼓人杀
叛人而缮守备围鼓三月鼓人或请降使其民见曰犹
有食色姑修而城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
反不戮一人以鼓子䳒鞮归(左传昭公/十五年)
卷一 第 16b 页 WYG0688-0346b.png
 日格子曰降有二道有叛而降者有服而降者文王
 之伐崇因垒而降所谓服也鼓人请以城叛则异于
 是是故服而降可受叛而降不可受
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史记秦始/皇本纪)
 日格子曰母云者母之也不得母者犹言父不得而
 子也妻无夫子独有母乎
 
 学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