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686-05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旧闻證误卷二     宋 李心传 撰
仁宗天圣元年正月壬午度支副使陈尧佐兼知制诰
故事知制诰皆先召试于中书尧佐预修真宗实录特
免试焉(出李焘/长编)按叶梦得避暑录话本朝知制诰循唐
制不试雍熙初太宗以李文靖公沆与宋湜王化基为
之化基上章辞不能乃使中书并召试制诰二首遂为
故事宋元宪撰掖垣丛志言梁周翰老于文学杨亿望
卷二 第 1b 页 WYG0686-0585b.png
实素著尧佐以与修真录皆免试焉欧阳公谓有国百
年不试而命者才三人盖误也其后苏子瞻刘贡父许
冲元邓温伯亦不试而除
章懿之崩晏殊撰志文曰生女一人早卒无子仁宗恨
之及亲政内出志文以示宰相吕文靖解之上默然乃
命殊出守金陵如许公保全大臣真宰相也及殊作相
八王疾革上往问疾王曰叔久不见官家不知今谁作
宰相上曰晏殊也王曰此人名在图谶胡为用之上并
卷二 第 2a 页 WYG0686-0585c.png
记志文事欲重黜殊宋祁草麻力争之乃降二官知颍
州词曰广营产以殖私多役兵而规利以他事罪之殊
免深谴祁之力也(出苏辙龙/川别志)按国史明道二年三月章
献崩四月乙未宰相吕夷简判澶州执政晏殊等五人
皆迁一官罢恐非缘志文事也是时许公例罢去安得
救解元献耶庆历四年正月燕王薨九月晏公乃罢相
实用蔡君谟孙之翰章疏也殖私规利亦章疏中语文
定所记二事皆误
卷二 第 2b 页 WYG0686-0585d.png
曾布云晏元献当国宋子京为翰林学士晏爱宋之才
雅欲旦夕相见遂税一第于旁近迁居之遇中秋启宴
召宋出妓饮酒赋诗达旦方罢翌日晏罢相宋当草词
颇极诋斥至有殖私规利之语方子京挥毫之际宿酲
尚在左右观者亦骇叹按殖私规利章疏中语也元献
实以九月十二日罢去中秋远矣苏子由谓景文救解
元献曾子宣谓景文诋斥晏公二者皆误
明道二年七月有诬谏官阴附宗室者往时孙祖德知
卷二 第 3a 页 WYG0686-0586a.png
谏院范仲淹为左司谏不知宗室谓谁当考(出李焘/长编)
范文正自开封贬知饶州吕夷简执政以仲淹尝密请
立皇太弟侄此景祐三年四月事也距明道才三年耳
(长编宝元元/年亦载此事)岂谮者之言久已先入耶
往时学士入劄子不著姓但云学士臣某先朝盛度丁
度并为学士遂皆著姓以别之其后遂以为故事(出欧/阳公)
(归田/录)按学士年表盛文肃景祐二年已迁参知政事明
年丁文简始入翰林二公未尝并直也
卷二 第 3b 页 WYG0686-0586b.png
仁宗时一岁大旱时相希温成旨(时相谓/贾文元)请出宫人以
弭灾上从之雨未应上问台官李柬之柬之曰惟策免
之议未行耳是夕锁院时相出判北京雨遂霔(出王巩/闻见近)
(录/)按贾文元之罢用中丞高文庄之议也文元与吴正
肃公不协数争事上前文庄谓大臣廷争为不肃则雨
不时若因而罢之国史所载如此
庆历中郑天休诸公复会李氏第既退达晓道遇李翰
林造朝事遂喧传言者论之宰相吕许公曰臣观赴会者
卷二 第 4a 页 WYG0686-0586c.png
姓名皆举朝贤俊安得许多人代之愿召至中书戒励
上从之既召诸公无一人至者(出王巩闻/见近录)按庆历元年
五月庚午权三司使叶清臣知江宁府辛未参知政事
宋庠知杨州枢密副使郑戬知杭州时宰相以庠戬清
臣皆同年及第而并据要地以为朋党故出之此仁宗
实录中语也时吕公位昭文定国之言为吕公地耳然
郑文肃宋元宪皆已执政可召之戒励耶
张安道云吕许公免相晏元献为政富郑公自西都留
卷二 第 4b 页 WYG0686-0586d.png
守入参知政事深疾许公乞多置谏官以广上听上方
向之而晏公深为之助乃用欧阳修余靖蔡襄孙沔等
为谏官谏官之势自此日横于是私说遂胜而朝廷轻
(出苏辙龙/川别志)按庆历三年三月戊子吕公罢章郇公晏
元献并相富郑公自侍读学士除副枢密固辞癸亥王
懿敏欧阳公余襄公并知谏院此时富公未受命也四
月己酉蔡君谟知谏院八月丁未富公始复枢密副使
孙威敏公庆历元年已知谏院此时出为两浙提刑张
卷二 第 5a 页 WYG0686-0587a.png
公误记矣
庆历中亲事官乘醉入禁中仁宗皇帝遣谕皇后贵妃
闭閤勿出后谨听命张贵妃直趋上前明日上对辅臣
泣下辅臣亦泣首相陈恭公毅然无改容上谓贵妃冒
不测而来斯可宠也枢相乘间启废立之议张文定得
其说即诣恭公以为不可恭公持议甚坚久而上复问
之梁相适进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声甚厉既退上留
适曰朕止欲稍加妃礼本无他意卿可安心群论遂止
卷二 第 5b 页 WYG0686-0587b.png
(出王巩闻/见近录)
陈恭公当国曾鲁公由修注除待制恭公弟妇王冀公
孙女曾出也恭公谓妇曰曾三从官喜否答曰三舅甚
荷相公收录但太夫人不乐责三舅曰汝三人及第必
是全废学丞相姻家备知之故除待制也恭公默然未
几改知制诰盖恭公不由科举失于夷考耳按曾鲁公
自修注当迁舍人时首相贾文元与曾皆陈崇公尧咨
之婿以亲嫌为请乃除待制庆历五年也明年文元罢
卷二 第 6a 页 WYG0686-0587c.png
曾复为舍人赵所记差误
庆历八年三月甲寅御史中丞鱼周询答手诏所问居
数日复上对曰近枢密院改内省条令似与曩者负罪
之人预为复进之地中外喧然以为不可枢密院改内
省条令不见于实录当考(出李焘/长编)按此月丙寅诏枢密
院内臣诸司使副在边五年而无过者遇带御器械阙
以名次取旨带御器械五年而无过者遇内侍省押班
阙亦如之其内侍押班以上并听特旨乃除此仁宗实
卷二 第 6b 页 WYG0686-0587d.png
录所载也丙寅在甲寅后十二日周询所条对当在三
数日后其复上对又居数日则所言必指此耳
唐子方言文潞公方仁宗大怒顾召宰相时宰相晏殊
文彦博皆在枢密使庞籍以使相在殿傍闻语高亦登
对叱介下殿按晏元献公庆历四年罢相去此十年矣
庞庄敏时亦不带平章事
皇祐二年二月丙寅追封故宰臣王曾妻南阳县太君
蔡氏为莒国夫人继室赞皇县太君李氏为沂国夫人
卷二 第 7a 页 WYG0686-0588a.png
曾弟天章阁待制右谏议大夫子融辞一官乞追封之
注曾为宰相有年何以妻无封而子融为请当考(出李/焘长)
(编/)按国朝旧制大臣封妻则先亡者不得封故宋子京
为沂公墓志云公始合姓于蔡又合姓于李继室以其
妹后夫人独偕老故启许国享脂田焉据史蔡李二夫
人皆称太君则必以其子升朝而加赠是以未得国名
也仁宗以后大臣妻存亡者皆得国封视旧制为优但
未见所始耳
卷二 第 7b 页 WYG0686-0588b.png
皇祐四年二月傅永为户部副使初关中用折十铁钱
盗铸不可胜计公私患之永请变钱法至境问民所乏
贷各种粮钱令麦熟纳偿而薄其息民大悦永亟檄州
县凡散二百八十万缗大钱悉尽乃以闻已而朝廷变
法遂下令以小折铁钱三折大折铁钱一民出不意破
产失业自经死者甚众而盗铸亦以衰止注永前贷民
大钱今但取小钱又以小钱三折当大钱一其名似优
贷者其实阴夺盗铸之利也永传载此事殊不了了今
卷二 第 8a 页 WYG0686-0588c.png
略加删润使易晓(出李焘/长编)按此傅永设策以罔民也解
之误矣永初议废大钱以官积大钱多虑亏国计故先
以贷民而后更法方其贷时出大钱二百八十万寻遂
更制则民间实止为八十四万缗尔其后县官但按元
籍取偿故民不意破产失业至于自经使永出十而取
三则何用亟檄州县尽散大钱乃以上闻使贷者得大
钱万而偿小钱三万则当乐输矣而何为失业自经耶
故政和中改当十大钱为当三先数日执政争辇大钱
卷二 第 8b 页 WYG0686-0588d.png
市金银既而敕下中外传以为笑即此比也永之策大
抵使官无所亏而民受其患实甚误矣
至和元年八月梁适除观文殿大学士注碧云騢言适
除大观文由内降按旧相除观文殿大学士非异恩也
疑碧云騢毁适太甚今不取(出李焘/长编)按梁庄肃罢相七
月戊辰也除观文大学士八月丙午也相去才三十九
日故事宰相以言罢其除职未有如此之遽者当是内
降不疑以例考之晏相殊罢政后历三州始除观文殿
卷二 第 9a 页 WYG0686-0589a.png
大学士杜相衍终身不除职庞相籍罢政后二年始除
节度使知并州皆十年内事耳梅圣俞当有所据而云
至和元年九月吕溱王洙并为翰林学士故事翰林学
士六员时杨察赵槩杨伟胡宿欧阳修皆为学士于是
察加承旨洙盖第七员也温成皇后之丧洙附会时事
钩摭非礼陈执中刘沆喜其助己故擢洙员外议者非
(出李焘/长编)按学士年表太平兴国八年五月在院学士
李文恭宋文安吕文穆贾娲民李言几凡五人而扈日
卷二 第 9b 页 WYG0686-0589b.png
用为承旨徐鼎臣兼直院盖七人也庆历八年十二月
至皇祐元年三月在院学士王文安孙文懿赵康靖钱
修懿叶道卿彭利建及杨公伟凡七人嘉祐元年二月
至二年七月在院学士赵康靖胡文恭欧阳文忠孙文
懿王文恭曾宣靖及杨公伟亦七人非始于王原叔也
三朝会要云学士无定员焘所云盖据王岐公续会要所
书尔
仁宗至和中铸钱文曰至和元宝至和通宝皆真篆书
卷二 第 10a 页 WYG0686-0589c.png
二品至和重宝真书一品
仁宗嘉祐元年铸钱文曰嘉祐元宝嘉祐通宝并真篆
文二品
嘉祐元年范镇请立皇嗣疏注周王薨真宗养宗室子
当考(出李焘/长编)按真宗皇帝圣嗣未立尝以绿车髦节召
濮安懿王养之宫中蜀公所言盖指此也
进退宰相其帖例草仪皆出翰林学士旧制学士有阙
则第一厅舍人为之嘉祐末王荆公为閤老会学士有
卷二 第 10b 页 WYG0686-0589d.png
阙韩魏公素忌介甫不欲使之入禁林遂以张方平为
承旨盖用旧学士也既而魏公罢政议论皆出安道之
手按内外制题名记雍熙二年学士扈日用罢苏太简
自第三厅舍人代之而赵昌言宋准皆位太简上不问
也淳化二年学士阙召韩丕谏议及毕文简为之而躐
向文简四年韩毕罢钱宣靖为第二厅舍人代之而遗
柴承务至道初钱公入宥府宋持正王元之以第三第
四厅继之而复遗吕祐之和㠓其后若祥符中李相州
卷二 第 11a 页 WYG0686-0590a.png
王沂公并入翰林而躐朱閤老巽天圣中钱希白蔡文
忠章文宪继除学士而躐张閤老尚贤如此者多矣治
平初王荆公除内艰累召不至若便除北扉恐无此例
韩公虽忌王然以故事考之未见其失仁宗实录天圣
四年五月丁丑蔡齐章得象并为学士时舍人院无知
制诰特诏学士夏竦草词按张师德此年闰五月辛未
始以左谏议大夫出院盖此时师德正移疾耳
治平四年十一月知谏院陈荐杨绘皆请治薛向种谔
卷二 第 11b 页 WYG0686-0590b.png
之罪以安夏人不听按陈荐知谏院在熙宁元年正月
其二月种谔乃贬此不当附在四年又云不听也
熙宁元年七月戊戌知谏院钱公辅言祠部遇岁饥河
决鬻度牒以佐一时之急请自今恩赐度牒皆减半从
之注前此未尝书卖度牒因公辅言表而出之鬻度牒
盖始此年按实录治平四年十月庚戌赐陕西转运司
度牒千籴榖赈济此云始于熙宁元年盖误
龙衮著江南野录云欧阳观义行颇腆先出其妇有子
卷二 第 12a 页 WYG0686-0590c.png
登科诣之待以庶人观乃文忠父文忠自识其父墓初
无出妇之玷衮与文忠为乡曲岂非平时有宿憾与夫
祈望不至云尔不可不为之辩(出王明清/挥麈后录)按欧阳公泷
冈阡表以熙宁二年立而云既葬之六十年逆数之葬
时公才四岁耳表中虽不见出妇事然以志考之观年
五十九卒官而郑夫人年方二十九必非元配盖观已
出妇其子固难言之欧阳公撰族谱云观二子炳当是
其前妇之子所谓卒赖以葬者也文忠后任炳之子嗣
卷二 第 12b 页 WYG0686-0590d.png
立为庐陵尉见焚黄祭文中又文忠贬滁州谢上表云
同母之亲惟有一妹足见炳为前母之子不疑仲言虽
欲为欧阳公讳之其意甚美然非事实况观之前妇实
有过亦未可知孔子子思尚明言之特欧阳公不可自
言他人何讳之有
祖无择知杭州王介甫恶之监司承风旨以赃滥闻遣
御史王子韶按治锻鍊无所得坐遗游客酒三百小瓶
责节度副使安置士大夫冤之同时有知明州苗振监
卷二 第 13a 页 WYG0686-0591a.png
司亦因观望发其赃罪朝廷遣张横渠先生按治悉平
反之罪止罚金其幸不幸有如此(出邵伯温/闻见前录)按实录熙
宁二年九月诏御史王子韶体量苗振不法事闰十一
月命沈衡鞫祖无择于秀州徐九思鞫振于明州皆以
王子韶得其不法事故也寻改命张载劾振明年七月
无择贬散官居寿州九月振贬散官居复州邵实甚误
王安石荐李定陈襄弹之未行间除御史宋次道李大
临苏子容不草制封还之其后摄官修起居章衡行下
卷二 第 13b 页 WYG0686-0591b.png
贤不肖于此可见(出韩瓘编/器之语录)按李资深制乃直舍人院
蔡仲远行之非章衡也
国朝致仕官带职欧阳公始以太子少师带观文殿学
士致仕示特恩也故谢表曰道愧师儒乃忝春官之峻
秩身居畎亩犹兼书殿之隆名自是以为例(出王明清/挥麈前录)
按国朝臣僚带职致仕自熙宁四年二月王仲仪始是
年六月欧阳公乃还政非事始也
熙宁四年十月庚申利路转运判官屯田郎中鲜于侁
卷二 第 14a 页 WYG0686-0591c.png
权发遣转运副使初诏诸路监司各定助役钱数转运
使李瑜欲定四十万侁以为本路民贫二十万足矣与
瑜议不合各具利害奏上是侁议因以为诸路率仍罢
瑜而侁有是命又云邓绾言瑜务聚敛提刑周约同签
书乞重绌以警诸路瑜约皆坐责寻复之(出李焘/长编)按实
录此年十月丁巳利路转运判官鲜于侁为副使后二
十日丁丑利路转运使李瑜以判三司都理欠凭由司
召乃是美迁明年四月戊午御史张商英言知州周永
卷二 第 14b 页 WYG0686-0591d.png
懿以赃败转运使李瑜提刑周约尝交章荐举不可不
惩诏狱具取旨后瑜约及同提刑罗居中皆坐夺一官
据此则初不缘役钱二书皆误
熙宁四年十一月太学讲官六员焦千之王汝翼梁师
孟颜复卢侗皆罢独留苏液(出李焘/长编)按实录十一月戊
申判国子监常秩言考定直讲焦千之王汝翼为上等
梁师孟颜复卢侗为下等诏悉罢之是年十月丙辰苏
液已先除枢密院检详文字未尝留液也元祐实录差
卷二 第 15a 页 WYG0686-0592a.png
误绍圣史臣已辨之子复又误矣据绍圣元年中书舍
人同修国史蔡卞奏一取到国子状苏液熙宁三年离
监千之等系四年十一月罢职今修实录官称留液未
悉凭何文字修纂
熙宁五年三月戊戌富弼授司空兼侍中致仕按富公
实以衮钺挂冠此云左貂盖误
熙宁五年九月先是检正官章惇使湖南张商英为通
川县主簿惇嘉其才而荐之按章子厚以五年七月使
卷二 第 15b 页 WYG0686-0592b.png
湖北张天觉四年十二月已除中书检正官盖子厚四
年三月使渝州时荐之此误记也商英时为武宁军节
度推官知渝州南川县
熙宁六年北人遣萧禧来议地界事诏韩玉汝馆伴至
驿神宗令李舜举以朱笔画一图子示禧依此分拨舜
举初不与馆伴议遽出图韩急顾舜举取置怀袖禧果
欲索看韩云李御药自与某论它事即已因入奏面陈
山川形势纤悉皆系利害不可轻许神宗云卿言大是
卷二 第 16a 页 WYG0686-0592c.png
朕思虑初不至此按史熙宁七年三月丙辰辽主使兴
复军节度使萧禧来求蔚应朔三州并边之田先是正
月丁未命知忻州萧士元枢密院兵房检详文字吕大
忠与北人议地界禧既至后五日又命太常少卿刘忱
同商量癸亥入辞报书曰窃惟两朝抚有万宇岂以尺
土之地而轻累世之欢当遣官司各加覆视傥事由夙
昔固难徇从或诚有侵踰岂吝改正甲子遣天章阁待
制河北都转运使韩缜报聘大忠乞命枢密院录前后
卷二 第 16b 页 WYG0686-0592d.png
照据文字令缜赍至北庭使辽主知本末其后缜至辽
不果致但与押燕蕃相仲熙略相酬对而还四月丁酉
辽主遂遣枢密副使同平章事萧素来议地界于代州
境上素自以使相欲主南面忱等不许事闻九月戊申
诏忱与素等会于大黄平用宾主礼相见时大忠以忧
去诏忱持议不谐则许以南北堡铺中间为两不耕地
又不可则以中间为界素不从朝议以士元失辞十一
月丙申起复大忠閤门副使知石州代士元议事忱与
卷二 第 17a 页 WYG0686-0593a.png
素三会于大黄平素漫指分水岭为界忱不许相持久
之八年三月庚子辽主再使禧来聘书词不逊于是王
安石再入相曰将欲取之必姑予之辛丑诏辅臣及忱
大忠同对资政殿二人执不予安石不然之更遣缜及
枢密都承旨张诚一乘传至河东与辽人会议大忠又
言辽人所求地西起雪山东接双泉为地五百里不可
听又言辽人利吾金帛兵弱而惰城池器械不精民苦
虐政又虑西夏塔坦乘之其不可动者五请姑以五寨
卷二 第 17b 页 WYG0686-0593b.png
及治平中所侵十五铺予之安石不从己酉诏大忠持
馀服缜将行上遣禧复命禧不听又遣内侍李舜举谕
以长连城六蕃岭许之禧不受命壬子诏辅臣对资政
殿癸丑命知制诰沈括报聘戊午括等对资政殿时禧
留京师已踰月上许以辽人见开濠堑及置铺所在分
水岭为界又以报书示之丙寅禧乃辞去括亦行七月
丙子遣缜河东分画戊寅又遣四方馆使李评十月己
酉又遣枢密承旨曾李宽十二月辛亥缜画地界还除
卷二 第 18a 页 WYG0686-0593c.png
群牧使十年六月壬寅缜以分画之劳赐金带十二月
癸巳上地图盖自七年之春至十年之冬前后历四年
而地界始毕凡东西弃地七百馀里其后元祐间台谏
累章劾缜奉使辱国而罢相者此也伯山谓玉汝馆客
时持不许之论上以为然全失其实
地界事久不决神宗令近珰刘惟简赍手劄责韩玉汝
云疆事访问文彦博曾公亮皆言南北通好百年生灵
得以休息有所求请当且随宜应付朝廷已许而卿犹
卷二 第 18b 页 WYG0686-0593d.png
固执万一北敌生事卿家族可保否韩具奏敌情无厌
累朝以来常患应接太遽致令得遂狡谋臣不敢以家
族为虑上误国事上察其忠赐以御服貂裘按熙宁七
年十月壬申上以北人诡词求地不已遣使问韩富曾
文四公于外韩忠献言北人见形生疑谓我有复燕蓟
之意其事有七宜遣使报聘谕以疆土素定其可疑之
形如将官之类则因而罢之富文忠言朝廷诸边用兵
敌所以先期启衅不若委边臣持旧来图籍与之诘难
卷二 第 19a 页 WYG0686-0594a.png
万一入寇但严兵备之文忠烈言敌人之请宜以誓书
折之若萌犯顺之心当预严兵备曾宣靖言宜遣人报
聘以不可侵越谕之万一犯边先绝其岁赐盖四公悉
持不予之论此云文曾皆言宜随宜应付妄矣
冯当世为枢密使三司火神宗御右掖门视之顾近珰
曰急促马步司就近遣两指挥兵士救之当世奏曰故
事发兵须得枢密院宣旨近臣传宣发兵不可启上然
之即于榻前出宣付近珰而出神宗数嘉之时论以为
卷二 第 19b 页 WYG0686-0594b.png
得体按实录熙宁七年九月三司火考之国史冯文简
以熙宁三年六月自翰林除枢密副使九月迁参知政
事九年十月自成都召知枢密院事元丰三年九月迁
使当三司火时文简实在政涂陈成肃升之为枢密使
吴正宪充蔡敏肃挺为副使定国误也是月马帅贾逵
步帅宋守约皆坐不救三司火逵降秩守约罚金定国
谓遣马步两指挥恐误矣
熙宁中王和甫尹开封忽内降文字一纸乃陈首有谋
卷二 第 20a 页 WYG0686-0594c.png
乱者姓名凡数十人内有一薛六郎者居甜水巷以典
库为业和甫以礼呼至密问与何人为冤薛言有族妹
之子近来贷负不从怒骂而去和甫追其甥方在瓦市
观傀儡戏失声曰岂非那事疏脱也既至不讯而服和
甫曰小鬼头没三思至此何必穷治杖而遣之一府叹
(出王仲言/挥麈后录)蒋子礼所次其曾大父颖逸史与此大意
略同但所告凡八十人所呼乃张三郎居城北所怨乃
刘永祚学究和甫令永祚覆写其书皆同上遣内侍冯
卷二 第 20b 页 WYG0686-0594d.png
宗道监鞫斩永祚于市未几和甫除右丞心传按蒋书
首末最详当以为正考之国史和甫以元丰五年自府
尹拜右辖熙宁中尚未尹开封王录误也况告数十人
反诏狱穷治不实而但杖遣之恐无此理
京朝官四年磨勘原无著令熙宁中审官院率行之至
今以为制(出张芸叟/画墁集)按国朝旧制百官无磨勘遇郊赦
则迁一官真宗用孙汉公之议始命京朝官三年一进
秩其后天禧天圣明道景祐庆历之际沿革不常治平
卷二 第 21a 页 WYG0686-0595a.png
三年始著令待制以上六年迁二官京朝官四年迁一
官芸叟误也
元丰初蔡确排吴充罢相王圭畏之引为执政确谓圭
曰上厌公矣圭曰柰何确曰上久欲收复灵武公能任
责则相位可保也圭喜谢之适江东漕张琬有违法事
帝语圭欲遣官按治圭以告都检正俞充琬知之上章
自辩帝以诘圭圭谓充曰某与君俱得罪矣然有一策
当除君帅环庆亟上取灵武之章上喜罪可免乃除充
卷二 第 21b 页 WYG0686-0595b.png
待制帅环庆其后遂有灵武之役推其兵端由王圭避
漏泄上语之罪也案实录元丰三年五月知庆州俞充
罚铜三十斤坐为都检正日江东漕何琬劾知润州吕
嘉问充以语人章未下而嘉问上疏自理也此时充帅
环庆久矣方蔡新州执政吴正宪公尚在位子文所记
不必审
诏议濮王典礼王圭与礼官合奏王宜称皇伯三夫人
当封大国执政不以为然其后三夫人卒如圭议按史
卷二 第 22a 页 WYG0686-0595c.png
三夫人未尝加封故李邦直熙宁八年撰韩魏公行状
曰英宗所生迄今为仙游县君识者皆疑其非礼意元
丰二年五月始诏三夫人并称曰王夫人迁祔濮园未
尝封大国也李邦直撰禹玉神道碑亦云治平中议追
尊濮王公执用封期亲尊属故事执政以为不然公持
之卒不夺其后谏官御史争论久不决帝以手诏裁定
多如其初邦直所云但指不称皇耳此谓三夫人卒如
圭议者实甚误
卷二 第 22b 页 WYG0686-0595d.png
近岁前执政官到阙止系御仙花带从官非带学士亦
不敢系待制自如本品无职则在庶官班中皆系皂带
盖閤门之制不知冲改始何时辨云元丰二年元绛罢
政以本官知亳州特令服金带如学士则非特旨虽学
士所谓金带亦不得矣大观初著令前执政许服毬文
带而此书所记近岁閤门之制又如此何耶元厚之许
服带如学士谓得系御仙花金带仍佩鱼也厚之以言
罢不带职故以此优之此云非特旨虽学士亦不得盖
卷二 第 23a 页 WYG0686-0596a.png
误矣淳熙中王仲行罢吏部尚书不带职帅浙东入辞
服金带佩鱼而入閤门吏却之乃去鱼不可则改红带
又不可则卒改皂带仲行甚不平后数年始有旨前侍
从不带职许服红鞓黑犀带仍佩鱼遂为故事
元丰五年十月壬申发常平钱八百万缗成元丰库注
张舜民小史云神宗于崇政殿后设二十四库或即元
丰库尝考实录卷末云每库以诗一字目之诗凡三十
二字又别置库赋诗二十字不知库名(出李焘/长编)按国史
卷二 第 23b 页 WYG0686-0596b.png
食货志上即景福殿库聚金帛元丰元年始更库名凡
三十二字以真宗实录考之景福殿库崇政殿后库内
藏库皆一库也盖艺祖始下诸国聚其金帛于讲武殿
后廊谓之封桩库太平兴国三年十月改左藏北库为
内藏库改封桩为景福内库并𨽻内藏而讲武殿旋改
为崇政张芸叟所云即内藏耳元丰库神宗所创在太
府寺南非崇政殿后库明甚
国初以来开封府未尝三狱同空元丰五年王安礼知
卷二 第 24a 页 WYG0686-0596c.png
府乃谋作天府狱空以图进用时有御史劾其诈妄朝
廷按视狱皆空御史以罪斥安礼拜右丞绍圣崇宁以
后躁进之徒用此术奏狱空者多矣朝廷遂立迁一官
为赏格长编五年四月丁巳注鲜于绰云中行坐论安
礼狱空绌按实录元丰五年四月开封府言三院狱空
诏知府王安礼进一等大理卿崔台符言本寺狱空诏
台符减三年磨勘会五月大改官制安礼以翰林学士
与同列蒲宗孟俱执政蒲左丞王右丞时侍御史蒲中
卷二 第 24b 页 WYG0686-0596d.png
行以与安礼争盗贼名簿不实罢非为劾狱空也据国
史天禧四年五年开封府此岁狱空蔡所记四者皆谬
元丰六年六月丁巳执政将劾大辟不应谳者刑部郎
中韩晋卿适白事省中因曰谳而获戾谳不至矣朝廷
从之(出晋/卿传)按实录是日诏大理寺刑名疑虑及情法不
称奏裁公案送定断官看详如非疑虑及情法不称并
免收坐从本寺请也此时晋卿为大理少卿所书刑中
及因白事皆小误
卷二 第 25a 页 WYG0686-0597a.png
元丰七年三月己巳编𠡠成自嘉祐后立开封盗贼重
法后稍及曹濮澶滑等州至元丰更定其法于是河北
京东淮南福建等路用重法郡县浸广矣注刑法志有
此不得其时因编𠡠成附见(出李焘/长编)按实录嘉祐六年
初命开封诸县盗贼囊橐之家立重法治平二年九月
命开封府判官王靖提举捉杀府界及曹濮澶滑州未
获盗贼三年四月五日遂以开封之长垣考城东明县
及曹濮等四州为重法地分熙宁四年正月丁未淮南
卷二 第 25b 页 WYG0686-0597b.png
之宿州京西之滑州河北之澶州京东之濮州凡十三
州并行重法十年五月八日安厚卿以中书检正官体
量河北京东盗贼又请之六月壬午诏山东河北十七
州皆行重法曹澶濮州仍在其中十二月癸卯又行之
福建下四州此云不得其时何也盖立盗贼重法自嘉
祐至熙宁而刑法志云元丰盖史官之误
韩魏公父谏议大夫国华尝仕于蜀蜀中士人胡广善
相术见谏议而奇之曰是必生贵子请纳女焉后谏议
卷二 第 26a 页 WYG0686-0597c.png
守泉生魏公于泉州州宅按李邦直撰魏公行状云公
之所生母胡氏蜀士人觉之女追封秦国太夫人此云
名广盖误
故事命相皆用上旬刚日元丰八年拜蔡韩二相以五
月二十六日盖邓温伯失之按史神宗一朝命相韩康
公王荆公以十二月十一日韩康公再相以四月十九
日王荆公再相以二月十一日吴冲公王岐公拜相以
十二月二十三日蔡持正拜相以四月二十二日皆在
卷二 第 26b 页 WYG0686-0597d.png
中下旬且荆公岐公持正制出皆柔日也颖叔徒见熙
宁中富郑公拜相以二月二日故有上旬之论不知亦
偶然耳如太祖初拜赵中令为相乾德二年正月十三
日也仁宗庆历三年改命二相四月二十一日也至和
二年并命文忠烈富文忠六月十一日也此三者不为
不审矣然皆在中下旬中兴后秦会之朱藏一赵元镇
张德远叶梦锡等亦以下旬大拜初无所拘此说牴牾
孙叔易言尝见监朱仙镇使臣云少日作吴冲卿丞相
卷二 第 27a 页 WYG0686-0598a.png
直省官亲见元丰中郭逵讨交阯以重兵压富良江与
交人止一水隔冲卿忌其成功堂帖令班师逵逗遛不
进交人大入全军皆覆逵坐贬秩侔储冲卿孙也大观
中以左道伏诛盖天报之云(出王明清/挥尘后录)按国史郭仲通
以南伐得罪诏狱穷治后得吴丞相书云安南事宜以
经久省便为佳时丞相已病由是忧畏而薨未尝下堂
帖也盖冲卿本意不欲取交州地为得之不足守而勤
供费耳使仲通成功丞相必受上赏又何忌邪况班师
卷二 第 27b 页 WYG0686-0598b.png
大事不得旨而下堂帖丞相且获罪不轻详见心传所
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