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686-017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朝通鉴博议卷十
             宋 李焘 撰
  岳阳王察与湘东不和求援于魏魏人遣将经略
  江汉
   三年十一月岳阳王察既与湘东王为敌恐不
   能自存遣使求援于魏请为附庸丞相泰令东
   阁祭酒荣权使于襄阳绎使司州刺史柳仲礼
卷十 第 1b 页 WYG0686-0176d.png
   镇竟陵以图察察惧遣其妃王氏及世子寮为
   质于魏泰欲经略江汉以开封府仪同三司杨
   忠都督三荆等十五州诸军事镇(缺/)城仲礼至
   安陆安陆太守沈协以城降之仲礼留长史马
   岫与其弟子礼守之帅众一万趣襄阳泰遣杨
   忠及行台仆射长孙俭将兵击仲礼以救察
臣焘曰君子志于义而利自随之小人贪于利而奸以
济之奸逆之谋利未至而害及焉惟君子能长有利昔
卷十 第 2a 页 WYG0686-0177a.png
者晋有骊姬之难文公在翟惠公在梁及奚齐不终秦
人里克欲纳文公文公辞焉欲纳惠公惠公许之外以
赂许其敌内以赂许其臣区区之心急于得国既得之
后而不能偿其所许外愤内怨卒不能安文公徐起而
收之安有晋国以伯诸侯故君子之不欲速所以久不
见小利所以图大利也当梁萧之季因循之间以至失
国而百姓未尝一日忘之萧察以武皇之孙拥襄雍之
地布德行惠以招大国之民伺湘东之隙则复大业雪
卷十 第 2b 页 WYG0686-0177b.png
雠耻安患不成而借寇雠之兵而害其懿戚既而折地
失位受制于敌为后世笑其所谓利果何在哉
  益州刺史武陵王纪叛上与魏书曰子纠亲也请
  君讨之益州遂陷
   世祖孝元帝承圣二年上闻益州刺史武陵王
   纪东下使方士画版为纪像亲钉支体以厌之
   又执侯景之俘以报纪初纪之举兵皆太子员
   照之谋员照时镇巴东执留使者启纪云侯景
卷十 第 3a 页 WYG0686-0177c.png
   未平宜急进讨已闻荆镇为景所破纪信之趣
   兵东下上甚惧与魏书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
   太师泰曰取蜀制梁在兹一举诸将咸难之大
   将尉迟回独以为可泰乃遣回督原珍等六军
   甲士万二千骑万匹自散关伐蜀
臣焘曰连城之璧照乘之珠途之人知其不可以示盗
贼况国之利器可轻以示敌乎故三监尝叛周而周未
尝借兵于猃狁七国尝叛汉而汉未尝借兵于匈奴惟
卷十 第 3b 页 WYG0686-0177d.png
唐肃宗用回纥德宗用吐蕃其后入京师掠凤翔欲借
其利反为之害盖示以利柄生其贪心则其为祸诚未
易言梁魏之际蜀之在梁梁之宝也深闭固守犹惧敌
之窥焉而明示之使之兼并是元帝之智曾不若途之
人也况武陵之变王陈诸将自足以制其死命何必以
利资敌而自为之驱除哉
  元帝都江陵
   八月庚子下诏将还建康领军将军胡僧祐太
卷十 第 4a 页 WYG0686-0178a.png
   尉黄罗汉吏部尚书宗懔御史中丞刘壳谏曰
   建康王气已尽与寇正隔一江若有不虞悔无
   及也上令朝臣议之黄门侍郎周洪正尚书右
   仆射王褒曰今百姓未见舆驾入建康谓见列
   国诸王愿陛下从四海之望时群臣多荆人皆
   曰洪正等东人也志愿东下恐非良计洪正面
   折之曰东人劝东谓非良计君等西人欲西岂
   成长策上笑又议于后堂会者五百人上曰劝
卷十 第 4b 页 WYG0686-0178b.png
   吾去者左袒左袒者过半武思太守朱买臣曰
   建康旧都山陵所在荆镇边疆非王者之宅愿
   陛下勿疑以致后悔上使术士杜景豪卜之不
   吉对上曰未吉退而言曰此兆为鬼贼所留也
   上以建康彫残江陵全盛意亦安之卒从僧祐
   等议
臣焘曰王者必居形势之中以为四方之望商都亳周
都洛秦汉都长安天下之中也魏居许吴居建康蜀居
卷十 第 5a 页 WYG0686-0178c.png
成都一国之中也孙权欲都鄂而昭烈不可温峤欲都
会稽而王导不可以为建康之地前枕大江后倚百越
左扰泗海右连荆蜀缓急有变左右前后迭为屏蔽此
于形势之中王者之居也而元帝有如此之势不能居
之顾恋旧镇不忍轻去不知蜀雍既去楚为孤立介居
一陲前后无援是自闭于穴中也欲不亡得乎哉呜呼
项羽念霸楚而失关中梁元念江陵而失建康皆以匹
夫之智遂失天下之势以至身亡岂不愚甚矣夫
卷十 第 5b 页 WYG0686-0178d.png
  魏立梁王察为梁主资以荆州而取其雍州之地
   三年冬十月魏立梁王察为梁主资以荆州之
   地延袤三百里仍取其雍州之地察居江陵东
   城魏置防主将居西城名曰助防外示助察备
   禦内实防之察将尹德毅说察曰魏寇贪惏肆
   其残忍杀掠士民不可胜纪江东之人涂炭至
   此咸谓殿下为之今魏之精卒尽萃于此若殿
   下为设享会请于谨为欢预伏武士因而毙之
卷十 第 6a 页 WYG0686-0179a.png
   分命诸将掩其营垒大歼群丑俾无遗类收江
   陵百姓抚而安之王僧辩之徒折简可致然后
   朝服济江入践皇极晷刻之间大功可立察曰
   卿此策非不善也然魏人待我厚未可背德若
   遽为卿计人将不食吾馀既而阖城长幼被掳
   又失襄阳察乃叹曰恨不用尹德毅之言
臣焘曰周之取梁幸也非智也臣谓其智于取雍愚于
取荆其不败于荆者幸也梁以襄阳为雍州其地北接
卷十 第 6b 页 WYG0686-0179b.png
宛洛跨荆楚襄阳既去则江陵受敌既危则建康可忧
楚之北门吴之右臂周瑜尝欲据之以蹙曹操关羽尝
欲取之以震许洛元魏尝欲图之以摇荆沔古之英豪
所以勤身残民百战而争其不可得者不幸天欲祸梁
兄弟内乱自纳于周周人从之不待其言安得不谓之
智而当是时北有高齐南有王陈诸将轻出其兵越人
之都谋人之国若岳阳从尹德毅之言则齐人歼于谨
之祸见于目前西北之寇亦起而轧之周之为周或可
卷十 第 7a 页 WYG0686-0179c.png
寒心安可不谓之愚呜呼以累世之敌一言来赴其意
岂世梁哉盖欲虞虢我也而梁人不悟始也为之役中
也听其命始终不悟自堕其计中可谓幸矣
  陈论
臣焘曰臣尝论南北之际宋梁为强齐陈为弱梁固强
矣而宋最强齐固弱矣而陈尤弱江南建国蔽之以淮
淝之阻则藩维乃固制之以巴蜀之险则上流乃安齐
虽云弱蜀犹在我裴叔业之未叛淮南尚未失也自侯
卷十 第 7b 页 WYG0686-0179d.png
景之乱梁室遂微高齐遣辛术掠江淮藩维之势无复
存矣西魏遣尉迟迥入益州上流之援无可恃矣及后
梁国于襄阳又迁于江陵则扼吾之吭折吾之脊不得
高枕而卧矣此陈之所以尤为弱也宣帝大建中虽命
吴明彻乘高齐之衰收复淮南又欲经营徐兖而乘周
人灭齐陈师败于清口由是自江以北复归于周夫荆
襄之地既以陷没上流不安乃欲远争彭汴其功之无
成宜哉大扺吴蜀相应如左右手苟与人斗左手虽奋
卷十 第 8a 页 WYG0686-0180a.png
而右无以应之则不可望其能胜也如有蜀则吴强无
蜀则吴弱东晋以平李势宋武必平谯纵至于齐梁而
无西顾之忧其间惟陈氏无蜀是以魏取西蜀晋既代
魏而因以平吴周取萧撝隋既代周而因以入陈北方
之能并南方者晋与隋耳则皆以无蜀而亡然孙氏虽
无蜀而荆州无恙陈既无蜀又无荆州故孙氏之祸迟
陈氏之祸速所以略异蜀与荆州其与天下重也如此
讵不信夫
卷十 第 8b 页 WYG0686-0180b.png
  吴明彻伐北齐收复淮南之地
   宣帝大建五年春三月帝谋伐齐公卿各有异
   同惟镇前将军吴明彻决策请行壬午分命众
   军以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裴忌监军事统众
   十万伐齐明彻出秦郡都督法氍出历阳齐人
   遣军救历阳庚申黄法氍击破之又遣开府仪
   同三司尉破胡长孙洪略救秦州辛酉战于吕
   梁齐军大败尉破胡走长孙洪略战死甲子南
卷十 第 9a 页 WYG0686-0180c.png
   谯太守克石梁城五月己巳梁城降癸酉阳平
   郡降甲戌徐槾克庐江城历阳窘蹙乞降黄法
   氍缓之则又拒守法氍怒帅卒急攻丙子克之
   进军合淝合淝望旗请降己卯齐北高唐郡降
   乙酉南齐昌太守黄咏克齐昌外城丙戌庐陵
   内史任忠军于东关克其东西二城进克蕲城
   戊子又克谯郡城秦州城降癸巳瓜步胡墅二
   城降辛丑吴明彻攻寿阳堰淝水以灌城乙巳躬
卷十 第 9b 页 WYG0686-0180d.png
   擐甲胄一鼓拔之十一月甲戌淮阴城降庚辰
   刘桃枝克朐山城辛巳樊毅克济阴城己丑鲁
   广达攻济南徐州克之十二月壬午尽复江北
   之地
臣焘曰江南之国六吴陈为弱而孙氏久陈氏蹙荐绅
之议以为孙权勇而能断陆逊忠而能谋臣主俱贤故
能保有江南以遗后人而陈氏主荒臣谬刑政不立故
不能永世以为人驱除是不然以高帝之英豪斩侯景
卷十 第 10a 页 WYG0686-0181a.png
定僧辩南劫齐师取梁国如反覆手继以文宣之恭俭
勤政而徐陵吴明彻佐之君臣父子岂下孙氏而长短
异效强弱殊势何也吴得荆通蜀而陈失之也荆蜀居江
之上流敌得之可以顺流而窥我我得之可以据流而
拒敌吕蒙用于吴而欲收荆陆逊用于吴而欲收蜀诚
以利害之地不可不先图故陈氏之失失在于急争淮
汴缓图荆雍盖淮汴之地前限大江犹在城郭之外可
以施捍禦之力若荆蜀之势则窃发肘腋直捣心腹虽
卷十 第 10b 页 WYG0686-0181b.png
有智者不能为之谋陈人徒知乘齐之乱而图淮南畏
周之强而缓荆雍不知当此之时周亦不得为无事强
臣专政幼主内愤此可以为之计矣陈之臣主若能遣
辩士损万金交斗其间使之君臣相争朋党分立内自
为图不暇外谋则陈氏君臣孤注而已我因其隙移伐
汴之众疾攻而取之乘破梁之威率兵西下径出潼川
直指成都则剑阁之道自成断绝祖孙氏之馀智收荆
用蜀进可以图天下何至于不能自守舍此不为空争
卷十 第 11a 页 WYG0686-0181c.png
两淮譬如坏墙修治补葺未必可以禦寇适足以自困
故孙权常欲上岸取徐州而吕蒙以为不可欲擒曹休
震洛陆逊以为不可至于荆蜀则图之惟恐其后守之
惟恐其懈彼其用吴为审于陈是以能久
  吴明彻与周争徐兖之地明彻大败
   大建九年十月上闻周人灭齐欲争徐兖诏吴
   明彻督诸军伐之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
   梁士彦帅众拒战戊午明彻击破之士彦婴城
卷十 第 11b 页 WYG0686-0181d.png
   自守明彻围之十年正月明彻围周彭城环列
   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王轨引兵轻行据淮口
   结长围以铁锁贯车轮数百沈之清水以遏陈
   船归路军中恟惧一旬之间水路遂断周兵益
   至时明彻苦背疾笃甲子决堰乘水势退军冀
   以入淮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碍车轮不复
   得过王轨引兵围而蹙之众溃明彻为周人所
   执将士三万并器械辎重皆没于周
卷十 第 12a 页 WYG0686-0182a.png
臣焘曰凡用兵者吾之所长吾则出而用之吾之所短
吾则匿而置之此非善用兵者也吾欲用长而敌将不
与吾争吾欲匿短而敌将强与吾角此其所用犹有所
穷不若因其所短用其所长昔者战国之时晋悍齐怯
孙膑因齐人之怯减灶以疑晋而庞涓禽三国之际魏
勇蜀懦诸葛亮因蜀之懦立法以制魏而仲达走可谓
善用所长矣江南之人虽城守有馀而野战不足剽悍
之气实轻于进明彻若能作其轻进之性与为掠地之
卷十 第 12b 页 WYG0686-0182b.png
计简轻骑率步卒使胜则轻进败则易退不幸而无功
犹足以自全而欲以舟车为攻城之具水势为进退之
资置所长暴所短以与人争军败身执自取之也
  周师入寇江北之地皆没于周
   十一年冬十一月辛卯周韦孝宽分遣杞公亮
   自安陆攻黄城梁士彦攻广陵甲午士彦至肥
   口戊戌周军进围寿阳诏开府仪同三司南兖
   州刺史淳于亮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
卷十 第 13a 页 WYG0686-0182c.png
   都督北讨诸军事左卫将军任忠都督北讨前
   军事丰州刺史皋文奏帅步骑三千趣阳平郡
   癸卯任忠帅步骑七千趣秦郡丙午仁威将军
   鲁广达帅众入淮樊毅将水军二万自东关入
   焦湖萧摩诃帅步骑趣历阳戊申韦孝宽拔寿
   阳杞公亮拔黄城梁士彦拔广陵辛亥又取霍
   州癸丑以扬州刺史始兴王陵为大都督总水
   步军众乙丑南北兖晋三州及盱眙山阳阳平
卷十 第 13b 页 WYG0686-0182d.png
   马头秦历阳沛北谯南梁等九郡民并自拔还
   江南周又取谯北徐州自是江北之地尽没于
   周
臣焘曰善取国者取之渐取而敌不知善守国者守于
始守而敌不议秦之取诸侯岁用十师而十万之众所
争不过一城长平之战杀人之将坑人之兵震动天下
而其所得上党而已故秦之所攘取者不过尺寸而诸
侯无甚顾惜不知日削月朘地尽而身随之此秦之所
卷十 第 14a 页 WYG0686-0183a.png
以为善攻而诸侯之所以为不善守周之取陈盖用是
道惜乎陈人之不早悟也方其取蜀取汉东取沔北既
而江北之地又尽取之斩其指爪而陈不知痛及芟夷
殆尽方欲出兵而与人斗何其悟之晚也古之人尺地
一民不轻以予敌恐其浸淫疽食将及于心腹耳
  隋取江南
   隋高祖开皇九年正月乙丑朔贺若弼自广陵
   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
卷十 第 14b 页 WYG0686-0183b.png
   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
   无船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广陵于
   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
   发兵为备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
   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
   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
   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戊辰陈主下诏中外戒
   严以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
卷十 第 15a 页 WYG0686-0183c.png
   鲁广达并为都督将兵领南豫州重立赏格僧
   尼道士尽令执役庚午贺若弼拔京口辛未韩
   擒虎进攻姑孰半月拔之江南父老来谒军门
   昼夜不绝于是贺若弼自北道韩擒虎自南道
   并进缘江诸城望风并走己卯王世积以舟师
   出九江破陈将纪瑱于蕲口陈人大骇降者相
   继陈主素怯懦不达军事唯昼夜啼泣台内处
   分委施文庆文庆知诸将疾已恐其有功由是
卷十 第 15b 页 WYG0686-0183d.png
   诸将凡有启请率皆不行甲申使鲁广达陈于
   白土冈萧摩诃军最在北若弼登山望见众军
   因驰下勒陈以待之陈主通于萧摩诃之妻故
   摩诃初无战意唯鲁广达以其徒力战弼更引
   兵趣孔范范兵暂交即走骑卒溃乱擒摩诃任
   忠帅数骑迎降引擒虎军直入朱雀门陈人欲
   战忠挥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时
   陈人宗室王侯在建康者百馀人陈主皆召入
卷十 第 16a 页 WYG0686-0184a.png
   禁中令屯朝堂及台城失守相帅出降
臣焘曰圣人之于坎之彖曰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
陵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故倚岳为城堑海为池高而不
可攀深而不可测此天地之形而王公之险不与焉虽
使山海四蔽而国家无政形势不立敌人过之如涉平
地譬之千仞之山万仞之渊而无龙虎之威则牛羊牧
其上舟楫泳其间而无所甚惮知其不足畏也故欲立
国者先立其势不可犯而后国可守孙权宋武之所恃
卷十 第 16b 页 WYG0686-0184b.png
以守江南不特恃万里之江亦恃其法制严将卒勇而
二魏之人不可轻犯也江南自宋武之后四维不张而
苟且之政多观何钦容之言视孝武之所为而知风化
之不厚观任昉之弹四户诸鬼之目而知政刑之不立
见元嘉之败洛口之㵒而知军旅之无素薛安都常珍
奇之变裴叔业亦欲为河南公而将帅无腹心之抚彭
城之诛义宣之变重典签之官而宗子无维城之固民
风国势所立如此而又朝廷百官人各有心四方万里
卷十 第 17a 页 WYG0686-0184c.png
民各有意是以万里长江守之者无人隋人取之如拾
草芥积弱之势有自来矣先王知险之不可偏恃以守
国也故明政刑立法制厚风俗上下立分臣主一心使
国势岌然敌不敢近故能藉天地之形为长久之计向
使四代之君能因吴越之资倚江淮之固藉荆楚之援
明法立制务耕织选将吏修守战之备君臣一心而斗
北人则混一之计何患不成何惧不能守乎
 
卷十 第 17b 页 WYG0686-0184d.png
 
 
 
 
 
 
 
 六朝通鉴博议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