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1c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答前二十九句问十回向位中行竟。下五十门
答前五十句问。明十地位中行相。】
***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业。何等为十。所谓一身
充满一切世界身业。于一切众生前悉能示现身业。
于一切趣悉能受生身业。游行一切世界身业。往诣
一切诸佛众会身业。能以一手普覆一切世界身业。
能以一手磨一切世界金刚围山碎如微尘身业。于
自身中现一切佛刹成坏示于众生身业。以一身容
受一切众生界身业。于自身中普现一切清净佛刹
一切众生于中成道身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
法。则得如来无上佛业。悉能觉悟一切众生。佛子。菩
萨摩诃萨复有十种身。何等为十。所谓诸波罗蜜身。
悉正修行故。四摄身。不舍一切众生故。大悲身代一
切众生受无量苦无疲厌故。大慈身救护一切众生
故。福德身饶益一切众生故。智慧身与一切佛身同
一性故。法身永离诸趣受生故。方便身于一切处现
前故。神力身示现一切神变故。菩提身随乐随时成
正觉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2a 页
大智慧身。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语。何等为十。所
谓柔软语。使一切众生皆安隐故。甘露语。令一切众
生悉清凉故。不诳语所有言说皆如实故。真实语乃
至梦中无妄语故。广大语一切释梵四天王等皆尊
敬故。甚深语显示法性故。坚固语说法无尽故。正直
语发言易了故。种种语随时示现故。开悟一切众生
语随其欲乐令解了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
则得如来无上微妙语。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净
修语业。何等为十。所谓乐听闻如来音声净修语业。
乐闻说菩萨功德净修语业。不说一切众生不乐闻
语净修语业。真实远离语四过失净修语业。欢喜踊
跃赞叹如来净修语业。如来塔所高声赞佛如实功
德净修语业。以深净心施众生法净修语业。音乐歌
颂赞叹如来净修语业。于诸佛所听闻正法不惜身
命净修语业。舍身承事一切菩萨及诸法师而受妙
法净修语业。是为十。若菩萨摩诃萨以此十事净修
语业。则得十种守护。何等为十。所谓天王为首一切
天众而为守护。龙王为首一切龙众而为守护。夜叉
王为首。乾闼婆王为首。阿修罗王为首。迦楼罗王为
首。紧那罗王为首。摩睺罗伽王为首。梵王为首。一一
皆与自巳徒众而为守护。如来法王为首一切法师
皆悉守护。是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得此守护巳。则
能成办十种大事。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众生皆令欢
喜。一切世界悉能往诣。一切诸根皆能了知。一切胜
谓柔软语。使一切众生皆安隐故。甘露语。令一切众
生悉清凉故。不诳语所有言说皆如实故。真实语乃
至梦中无妄语故。广大语一切释梵四天王等皆尊
敬故。甚深语显示法性故。坚固语说法无尽故。正直
语发言易了故。种种语随时示现故。开悟一切众生
语随其欲乐令解了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
则得如来无上微妙语。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净
修语业。何等为十。所谓乐听闻如来音声净修语业。
乐闻说菩萨功德净修语业。不说一切众生不乐闻
语净修语业。真实远离语四过失净修语业。欢喜踊
跃赞叹如来净修语业。如来塔所高声赞佛如实功
德净修语业。以深净心施众生法净修语业。音乐歌
颂赞叹如来净修语业。于诸佛所听闻正法不惜身
命净修语业。舍身承事一切菩萨及诸法师而受妙
法净修语业。是为十。若菩萨摩诃萨以此十事净修
语业。则得十种守护。何等为十。所谓天王为首一切
天众而为守护。龙王为首一切龙众而为守护。夜叉
王为首。乾闼婆王为首。阿修罗王为首。迦楼罗王为
首。紧那罗王为首。摩睺罗伽王为首。梵王为首。一一
皆与自巳徒众而为守护。如来法王为首一切法师
皆悉守护。是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得此守护巳。则
能成办十种大事。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众生皆令欢
喜。一切世界悉能往诣。一切诸根皆能了知。一切胜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2b 页
解悉令清净。一切烦恼皆令除断。一切习气皆令舍
离。一切欲乐皆令明洁。一切深心悉使增长。一切法
界悉令周遍。一切涅槃普令明见。是为十。佛子。菩萨
摩诃萨有十种心。何等为十。所谓如大地心。能持能
长一切众生诸善根故。如大海心。一切诸佛无量无
边大智法水悉流入故。如须弥山王心。置一切众生
于出世间最上善根处故。如摩尼宝王心。乐欲清净
无杂染故。如金刚心。决定深入一切法故。如金刚围
山心。诸魔外道不能动故。如莲华心。一切世法不能
染故。如优昙钵华心。一切劫中难值遇故。如净日心
破暗障故。如虚空心。不可量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
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清净心。佛子。菩萨摩诃萨
有十种发心。何等为十。所谓发我当度脱一切众生
心。发我当令一切众生除断烦恼心。发我当令一切
众生消灭习气心。发我当断除一切疑惑心。发我当
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心。发我当除灭一切恶道诸难
心。发我当敬顺一切如来心。发我当善学一切菩萨
所学心。发我当于一切世间一一毛端处现一切佛
成正觉心。发我当于一切世界击无上法鼓令诸众
生随其根欲悉得悟解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
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发起能事心。佛子。菩萨摩诃萨
有十种周遍心。何等为十。所谓周遍一切虚空心。发
意广大故。周遍一切法界心。深入无边故。周遍一切
三世心。一念悉知故。周遍一切佛出现心。于入胎诞
离。一切欲乐皆令明洁。一切深心悉使增长。一切法
界悉令周遍。一切涅槃普令明见。是为十。佛子。菩萨
摩诃萨有十种心。何等为十。所谓如大地心。能持能
长一切众生诸善根故。如大海心。一切诸佛无量无
边大智法水悉流入故。如须弥山王心。置一切众生
于出世间最上善根处故。如摩尼宝王心。乐欲清净
无杂染故。如金刚心。决定深入一切法故。如金刚围
山心。诸魔外道不能动故。如莲华心。一切世法不能
染故。如优昙钵华心。一切劫中难值遇故。如净日心
破暗障故。如虚空心。不可量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
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清净心。佛子。菩萨摩诃萨
有十种发心。何等为十。所谓发我当度脱一切众生
心。发我当令一切众生除断烦恼心。发我当令一切
众生消灭习气心。发我当断除一切疑惑心。发我当
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心。发我当除灭一切恶道诸难
心。发我当敬顺一切如来心。发我当善学一切菩萨
所学心。发我当于一切世间一一毛端处现一切佛
成正觉心。发我当于一切世界击无上法鼓令诸众
生随其根欲悉得悟解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
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发起能事心。佛子。菩萨摩诃萨
有十种周遍心。何等为十。所谓周遍一切虚空心。发
意广大故。周遍一切法界心。深入无边故。周遍一切
三世心。一念悉知故。周遍一切佛出现心。于入胎诞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2c 页
生出家成道转法轮般涅槃悉明了故。周遍一切众
生心。悉知根欲习气故。周遍一切智慧心。随顺了知
法界故。周遍一切无边心。知诸幻网差别故。周遍一
切无生心。不得诸法自性故。周遍一切无碍心。不住
自心他心故。周遍一切自在心。一念普现成佛故。是
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无量无上佛法周遍
庄严。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根。何等为十。所谓欢
喜根。见一切佛信不坏故。希望根。所闻佛法皆悟解
故。不退根一切作事皆究竟故。安住根不断一切菩
萨行故。微细根入般若波罗蜜微妙理故。不休息根
究竟一切众生事故。如金刚根證知一切诸法性故。
金刚光𦦨根普照一切佛境界故。无差别根一切如
来同一身故。无碍际根深入如来十种力故。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圆满根。佛
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不染一
切世间法深心。不杂一切二乘道深心。了达一切佛
菩提深心。随顺一切智智道深心。不为一切众魔外
道所动深心。净修一切如来圆满智深心。受持一切
所闻法深心。不著一切受生处深心。具足一切微细
智深心。修一切诸佛法深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
其中。则得一切智无上清净深心。佛子。菩萨摩诃萨
有十种增上深心。何等为十。所谓不退转增上深心。
积集一切善根故。离疑惑增上深心。解一切如来密
语故。正持增上深心。大愿大行所流故。最胜增上深
生心。悉知根欲习气故。周遍一切智慧心。随顺了知
法界故。周遍一切无边心。知诸幻网差别故。周遍一
切无生心。不得诸法自性故。周遍一切无碍心。不住
自心他心故。周遍一切自在心。一念普现成佛故。是
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无量无上佛法周遍
庄严。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根。何等为十。所谓欢
喜根。见一切佛信不坏故。希望根。所闻佛法皆悟解
故。不退根一切作事皆究竟故。安住根不断一切菩
萨行故。微细根入般若波罗蜜微妙理故。不休息根
究竟一切众生事故。如金刚根證知一切诸法性故。
金刚光𦦨根普照一切佛境界故。无差别根一切如
来同一身故。无碍际根深入如来十种力故。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圆满根。佛
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不染一
切世间法深心。不杂一切二乘道深心。了达一切佛
菩提深心。随顺一切智智道深心。不为一切众魔外
道所动深心。净修一切如来圆满智深心。受持一切
所闻法深心。不著一切受生处深心。具足一切微细
智深心。修一切诸佛法深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
其中。则得一切智无上清净深心。佛子。菩萨摩诃萨
有十种增上深心。何等为十。所谓不退转增上深心。
积集一切善根故。离疑惑增上深心。解一切如来密
语故。正持增上深心。大愿大行所流故。最胜增上深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3a 页
心。深入一切佛法故。为主增上深心。一切佛法自在
故。广大增上深心。普入种种法门故。上首增上深心。
一切所作成办故。自在增上深心。一切三昧神通变
化庄严故。安住增上深心。摄受本愿故。无休息增上
深心。成熟一切众生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
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清净增上深心。佛子。菩萨摩诃
萨有十种勤修。何等为十。所谓布施勤修。悉舍一切
不求报故。持戒勤修。头陀苦行少欲知足无所欺故。
忍辱勤修。离自他想忍一切恶。毕竟不生恚害心故。
精进勤修。身语意业未曾散乱。一切所作皆不退转
至究竟故。禅定勤修。解脱三昧出现神通。离一切欲
烦恼斗诤诸眷属故。智慧勤修。修习积聚一切功德
无厌倦故。大慈勤修。知诸众生无自性故。大悲勤修。
知诸法空普代一切众生受苦无疲厌故。觉悟如来
十力勤修。了达无碍示众生故。不退法轮勤修。转至
一切众生心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
来无上大智慧勤修。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
解。何等为十。所谓最上决定解。种植尊重善根故。庄
严决定解。出生种种庄严故。广大决定解其心未曾
狭劣故。寂灭决定解能入甚深法性故。普遍决定解
发心无所不及故。堪任决定解能受佛力加持故。坚
固决定解摧破一切魔业故。明断决定解了知一切
业报故。现前决定解随意能现神通故。绍隆决定解
一切佛所得记故。自在决定解随意随时成佛故。是
故。广大增上深心。普入种种法门故。上首增上深心。
一切所作成办故。自在增上深心。一切三昧神通变
化庄严故。安住增上深心。摄受本愿故。无休息增上
深心。成熟一切众生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
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清净增上深心。佛子。菩萨摩诃
萨有十种勤修。何等为十。所谓布施勤修。悉舍一切
不求报故。持戒勤修。头陀苦行少欲知足无所欺故。
忍辱勤修。离自他想忍一切恶。毕竟不生恚害心故。
精进勤修。身语意业未曾散乱。一切所作皆不退转
至究竟故。禅定勤修。解脱三昧出现神通。离一切欲
烦恼斗诤诸眷属故。智慧勤修。修习积聚一切功德
无厌倦故。大慈勤修。知诸众生无自性故。大悲勤修。
知诸法空普代一切众生受苦无疲厌故。觉悟如来
十力勤修。了达无碍示众生故。不退法轮勤修。转至
一切众生心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
来无上大智慧勤修。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
解。何等为十。所谓最上决定解。种植尊重善根故。庄
严决定解。出生种种庄严故。广大决定解其心未曾
狭劣故。寂灭决定解能入甚深法性故。普遍决定解
发心无所不及故。堪任决定解能受佛力加持故。坚
固决定解摧破一切魔业故。明断决定解了知一切
业报故。现前决定解随意能现神通故。绍隆决定解
一切佛所得记故。自在决定解随意随时成佛故。是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3b 页
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决定解。佛
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诸世界。何等为十。
所谓知一切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一切世界。
知一切世界一如来身一莲华座皆悉周遍。知一切
世界皆如虚空。知一切世界具佛庄严。知一切世界
菩萨充满。知一切世界入一毛孔。知一切世界入一
众生身。知一切世界一佛菩提树一佛道场皆悉周
遍。知一切世界一音普遍。令诸众生各别了知心生
欢喜。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佛
刹广大决定解。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
众生界。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界本性无实。知
一切众生界悉入一众生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菩
萨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如来藏。知一众生身普入
一切众生界。知一切众生界悉堪为诸佛法器。知一
切众生界随其所欲为现释梵护世身。知一切众生
界随其所欲为现声闻独觉寂静威仪。知一切众生
界为现菩萨功德庄严身。知一切众生界为现如来
相好寂静威仪开悟众生。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
法。则得如来无上大威力决定解。佛子。菩萨摩诃萨
有十种习气。何等为十。所谓菩提心习气。善根习气。
教化众生习气。见佛习气。于清净世界受生习气。行
习气。愿习气。波罗蜜习气。思惟平等法习气。种种境
界差别习气。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永离一
切烦恼习气。得如来大智习气非习气智。佛子。菩萨
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诸世界。何等为十。
所谓知一切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一切世界。
知一切世界一如来身一莲华座皆悉周遍。知一切
世界皆如虚空。知一切世界具佛庄严。知一切世界
菩萨充满。知一切世界入一毛孔。知一切世界入一
众生身。知一切世界一佛菩提树一佛道场皆悉周
遍。知一切世界一音普遍。令诸众生各别了知心生
欢喜。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佛
刹广大决定解。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
众生界。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界本性无实。知
一切众生界悉入一众生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菩
萨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如来藏。知一众生身普入
一切众生界。知一切众生界悉堪为诸佛法器。知一
切众生界随其所欲为现释梵护世身。知一切众生
界随其所欲为现声闻独觉寂静威仪。知一切众生
界为现菩萨功德庄严身。知一切众生界为现如来
相好寂静威仪开悟众生。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
法。则得如来无上大威力决定解。佛子。菩萨摩诃萨
有十种习气。何等为十。所谓菩提心习气。善根习气。
教化众生习气。见佛习气。于清净世界受生习气。行
习气。愿习气。波罗蜜习气。思惟平等法习气。种种境
界差别习气。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永离一
切烦恼习气。得如来大智习气非习气智。佛子。菩萨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3c 页
摩诃萨有十种取。以此不断诸菩萨行。何等为十。所
谓取一切众生界。究竟教化故。取一切世界。究竟严
净故。取如来修菩萨行为供养故。取善根积集诸佛
相好功德故。取大悲灭一切众生苦故。取大慈与一
切众生一切智乐故。取波罗蜜积集菩萨诸庄严故。
取善巧方便于一切处皆示现故。取菩提得无碍智
故。略说菩萨取一切法。于一切处悉以明智而现了
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取。则能不断诸菩萨行。
得一切如来无上无所取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
种修。何等为十。所谓修诸波罗蜜。修学。修慧。修义。修
法。修出离。修示现。修勤行匪懈。修成等正觉。修转正
法轮。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无上修修一
切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何等为十。
所谓不离善知识成就佛法。深信佛语成就佛法。不
谤正法成就佛法。以无量无尽善根回向成就佛法。
信解如来境界无边际成就佛法。知一切世界境界
成就佛法。不舍法界境界成就佛法。远离诸魔境界
成就佛法。正念一切诸佛境界成就佛法。乐求如来
十力境界成就佛法。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
得成就如来无上大智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
退失佛法应当远离。何等为十。所谓轻慢善知识退
失佛法。畏生死苦退失佛法。厌修菩萨行退失佛法。
不乐住世间退失佛法。耽著三昧退失佛法。执取善
根退失佛法。诽谤正法退失佛法。断菩萨行退失佛
谓取一切众生界。究竟教化故。取一切世界。究竟严
净故。取如来修菩萨行为供养故。取善根积集诸佛
相好功德故。取大悲灭一切众生苦故。取大慈与一
切众生一切智乐故。取波罗蜜积集菩萨诸庄严故。
取善巧方便于一切处皆示现故。取菩提得无碍智
故。略说菩萨取一切法。于一切处悉以明智而现了
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取。则能不断诸菩萨行。
得一切如来无上无所取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
种修。何等为十。所谓修诸波罗蜜。修学。修慧。修义。修
法。修出离。修示现。修勤行匪懈。修成等正觉。修转正
法轮。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无上修修一
切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何等为十。
所谓不离善知识成就佛法。深信佛语成就佛法。不
谤正法成就佛法。以无量无尽善根回向成就佛法。
信解如来境界无边际成就佛法。知一切世界境界
成就佛法。不舍法界境界成就佛法。远离诸魔境界
成就佛法。正念一切诸佛境界成就佛法。乐求如来
十力境界成就佛法。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
得成就如来无上大智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
退失佛法应当远离。何等为十。所谓轻慢善知识退
失佛法。畏生死苦退失佛法。厌修菩萨行退失佛法。
不乐住世间退失佛法。耽著三昧退失佛法。执取善
根退失佛法。诽谤正法退失佛法。断菩萨行退失佛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4a 页
法。乐二乘道退失佛法。嫌恨诸菩萨退失佛法。是为
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入菩萨离生道。佛子。菩萨
摩诃萨有十种离生道。何等为十。所谓出生般若波
罗蜜而恒观察一切众生是为一。远离诸见而度脱
一切见缚众生是为二。不念一切相而不舍一切著
相众生是为三。超过三界而常在一切世界是为四。
永离烦恼而与一切众生共居是为五。得离欲法而
常以大悲哀悯一切著欲众生是为六。常乐寂静而
恒示现一切眷属是为七。离世间生而死此生彼起
菩萨行是为八。不染一切世间法而不断一切世间
所作是为九。诸佛菩提巳现其前而不舍菩萨一切
愿行是为十。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离生道。出
离世间不与世共。而亦不杂二乘之行。若诸菩萨安
住此法。则得菩萨决定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
决定法。何等为十。所谓决定于如来种族中生。决定
于诸佛境界中住。决定了知菩萨所作事。决定安住
诸波罗蜜。决定得预如来众会。决定能显如来种性。
决定安住如来力。决定深入佛菩提。决定与一切如
来同一身。决定与一切如来所住无有二。是为十。佛
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出生佛法道。何等为十。所谓
随顺善友是出生佛法道。同种善根故。深心信解是
出生佛法道。知佛自在故。发大誓愿是出生佛法道。
其心宽广故。忍自善根是出生佛法道。知业不失故。
一切劫修行无厌足是出生佛法道。尽未来际故。阿
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入菩萨离生道。佛子。菩萨
摩诃萨有十种离生道。何等为十。所谓出生般若波
罗蜜而恒观察一切众生是为一。远离诸见而度脱
一切见缚众生是为二。不念一切相而不舍一切著
相众生是为三。超过三界而常在一切世界是为四。
永离烦恼而与一切众生共居是为五。得离欲法而
常以大悲哀悯一切著欲众生是为六。常乐寂静而
恒示现一切眷属是为七。离世间生而死此生彼起
菩萨行是为八。不染一切世间法而不断一切世间
所作是为九。诸佛菩提巳现其前而不舍菩萨一切
愿行是为十。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离生道。出
离世间不与世共。而亦不杂二乘之行。若诸菩萨安
住此法。则得菩萨决定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
决定法。何等为十。所谓决定于如来种族中生。决定
于诸佛境界中住。决定了知菩萨所作事。决定安住
诸波罗蜜。决定得预如来众会。决定能显如来种性。
决定安住如来力。决定深入佛菩提。决定与一切如
来同一身。决定与一切如来所住无有二。是为十。佛
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出生佛法道。何等为十。所谓
随顺善友是出生佛法道。同种善根故。深心信解是
出生佛法道。知佛自在故。发大誓愿是出生佛法道。
其心宽广故。忍自善根是出生佛法道。知业不失故。
一切劫修行无厌足是出生佛法道。尽未来际故。阿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4b 页
僧祇世界皆示现是出生佛法道。成熟众生故。不断
菩萨行是出生佛法道。增长大悲故。无量心是出生
佛法道。一念遍一切虚空界故。殊胜行是出生佛法
道。本所修行无失坏故。如来种是出生佛法道。令一
切众生乐发菩提心。以一切善法资持故。是为十。若
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大丈夫名号。佛子。菩萨摩诃
萨有十种大丈夫名号。何等为十。所谓名为菩提萨
埵。菩提智所生故。名为摩诃萨埵。安住大乘故。名为
第一萨埵。證第一法故。名为胜萨埵。觉悟胜法故。名
名为最胜萨埵。智慧最胜故。名为上萨埵。起上精进
故。名为无上萨埵。开示无上法故。名为力萨埵。广知
十力故。名为无等萨埵。世间无比故。名为不思议萨
埵。一念成佛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得此名号。则成就
菩萨道。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道。何等为十。所谓
一道是菩萨道。不舍独一菩提心故。二道是菩萨道。
出生智慧及方便故。三道是菩萨道。行空无相无愿
不著三界故。四行是菩萨道。忏除罪障随喜福德。恭
敬尊重劝请如来。善巧回向无休息故。五根是菩萨
道。安住净信坚固不动。起大精进所作究竟。一向正
念无异攀缘。巧知三昧入出方便。善能分别智慧境
界故。六通是菩萨道。所谓天眼。悉见一切世界所有
众色。知诸众生死此生彼故。天耳。悉闻诸佛说法受
持忆念。广为众生随根演畅故。他心智能知他心自
在无碍故。宿命念忆知过去一切劫数增长善根故。
菩萨行是出生佛法道。增长大悲故。无量心是出生
佛法道。一念遍一切虚空界故。殊胜行是出生佛法
道。本所修行无失坏故。如来种是出生佛法道。令一
切众生乐发菩提心。以一切善法资持故。是为十。若
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大丈夫名号。佛子。菩萨摩诃
萨有十种大丈夫名号。何等为十。所谓名为菩提萨
埵。菩提智所生故。名为摩诃萨埵。安住大乘故。名为
第一萨埵。證第一法故。名为胜萨埵。觉悟胜法故。名
名为最胜萨埵。智慧最胜故。名为上萨埵。起上精进
故。名为无上萨埵。开示无上法故。名为力萨埵。广知
十力故。名为无等萨埵。世间无比故。名为不思议萨
埵。一念成佛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得此名号。则成就
菩萨道。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道。何等为十。所谓
一道是菩萨道。不舍独一菩提心故。二道是菩萨道。
出生智慧及方便故。三道是菩萨道。行空无相无愿
不著三界故。四行是菩萨道。忏除罪障随喜福德。恭
敬尊重劝请如来。善巧回向无休息故。五根是菩萨
道。安住净信坚固不动。起大精进所作究竟。一向正
念无异攀缘。巧知三昧入出方便。善能分别智慧境
界故。六通是菩萨道。所谓天眼。悉见一切世界所有
众色。知诸众生死此生彼故。天耳。悉闻诸佛说法受
持忆念。广为众生随根演畅故。他心智能知他心自
在无碍故。宿命念忆知过去一切劫数增长善根故。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4c 页
神足通随所应化一切众生种种为现令乐法故。漏
尽智现證实际起菩萨行不断绝故。七念是菩萨道。
所谓念佛。于一毛孔见无量佛开悟一切众生心故。
念法。不离一如来众会于一切如来众会中亲承妙
法。随诸众生根性欲乐而为演说令悟入故。念僧恒
相续见无有休息。于一切世间见菩萨故。念舍了知
一切菩萨舍行增长广大布施心故。念戒不舍菩提
心以一切善根回向众生故。念天常忆念兜率陀天
宫一生补处菩萨故。念众生智慧方便教化调伏普
及一切无间断故。随顺菩提八圣道是菩萨道。所谓
行正见道。远离一切诸邪见故。起正思惟。舍妄分别
心常随顺一切智故。常行正语离语四过顺圣言故。
恒修正业教化众生令调伏故。安住正命头陀知足
威仪审正。随顺菩提行四圣种。一切过失皆永离故。
起正精进勤修一切菩萨苦行。入佛十力无挂碍故。
心常正念悉能忆持一切言音。除灭世间散动心故。
心常正定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于一三昧中出
生一切诸三昧故。入九次第定是菩萨道。所谓离欲
恚害。而以一切语业说法无碍。灭除觉观。而以一切
智觉观教化众生。舍离喜爱而见一切佛心大欢喜。
离世间乐而随顺出世菩萨道乐。从此不动入无色
定。而亦不舍欲色受生。虽住灭一切想受定。而亦不
息菩萨行故。学佛十力是菩萨道。所谓善知是处非
处智。善知一切众生去来现在业报因果智。善知一
尽智现證实际起菩萨行不断绝故。七念是菩萨道。
所谓念佛。于一毛孔见无量佛开悟一切众生心故。
念法。不离一如来众会于一切如来众会中亲承妙
法。随诸众生根性欲乐而为演说令悟入故。念僧恒
相续见无有休息。于一切世间见菩萨故。念舍了知
一切菩萨舍行增长广大布施心故。念戒不舍菩提
心以一切善根回向众生故。念天常忆念兜率陀天
宫一生补处菩萨故。念众生智慧方便教化调伏普
及一切无间断故。随顺菩提八圣道是菩萨道。所谓
行正见道。远离一切诸邪见故。起正思惟。舍妄分别
心常随顺一切智故。常行正语离语四过顺圣言故。
恒修正业教化众生令调伏故。安住正命头陀知足
威仪审正。随顺菩提行四圣种。一切过失皆永离故。
起正精进勤修一切菩萨苦行。入佛十力无挂碍故。
心常正念悉能忆持一切言音。除灭世间散动心故。
心常正定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于一三昧中出
生一切诸三昧故。入九次第定是菩萨道。所谓离欲
恚害。而以一切语业说法无碍。灭除觉观。而以一切
智觉观教化众生。舍离喜爱而见一切佛心大欢喜。
离世间乐而随顺出世菩萨道乐。从此不动入无色
定。而亦不舍欲色受生。虽住灭一切想受定。而亦不
息菩萨行故。学佛十力是菩萨道。所谓善知是处非
处智。善知一切众生去来现在业报因果智。善知一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5a 页
切众生上中下根不同随宜说法智。善知一切众生
种种无量性智。善知一切众生软中上解差别令入
法方便智。遍一切世间一切刹一切三世一切劫。普
现如来形相威仪而亦不舍菩萨所行智。善知一切
诸禅解脱及诸三昧。若垢若净。时与非时。方便出生
诸菩萨解脱门智。知一切众生于诸趣中死此生彼
差别智。于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劫数智。善知一切
众生乐欲诸使惑习灭尽智。而不舍离诸菩萨行。是
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如来无上巧方
便道。佛子。菩萨摩诃萨有无量道。无量助道。无量修
道。无量庄严道。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道。何
等为十。所谓虚空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法界无边
故菩萨道亦无量。众生界无尽故菩萨道亦无量。世
界无际故菩萨道亦无量。劫数不可尽故菩萨道亦
无量。一切众生语言法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如来
身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佛音声无量故菩萨道亦
无量。如来力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一切智智无量
故菩萨道亦无量。是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
无量助道。所谓如虚空界无量。菩萨集助道亦无量。
如法界无边。菩萨集助道亦无边。如众生界无尽。菩
萨集助道亦无尽。如世界无际。菩萨集助道亦无际。
如劫数说不可尽。菩萨集助道亦一切世间说不能
尽。如众生语言法无量。菩萨集助道出生智慧知语
言法亦无量。如如来身无量。菩萨集助道遍一切众
种种无量性智。善知一切众生软中上解差别令入
法方便智。遍一切世间一切刹一切三世一切劫。普
现如来形相威仪而亦不舍菩萨所行智。善知一切
诸禅解脱及诸三昧。若垢若净。时与非时。方便出生
诸菩萨解脱门智。知一切众生于诸趣中死此生彼
差别智。于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劫数智。善知一切
众生乐欲诸使惑习灭尽智。而不舍离诸菩萨行。是
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如来无上巧方
便道。佛子。菩萨摩诃萨有无量道。无量助道。无量修
道。无量庄严道。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道。何
等为十。所谓虚空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法界无边
故菩萨道亦无量。众生界无尽故菩萨道亦无量。世
界无际故菩萨道亦无量。劫数不可尽故菩萨道亦
无量。一切众生语言法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如来
身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佛音声无量故菩萨道亦
无量。如来力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一切智智无量
故菩萨道亦无量。是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
无量助道。所谓如虚空界无量。菩萨集助道亦无量。
如法界无边。菩萨集助道亦无边。如众生界无尽。菩
萨集助道亦无尽。如世界无际。菩萨集助道亦无际。
如劫数说不可尽。菩萨集助道亦一切世间说不能
尽。如众生语言法无量。菩萨集助道出生智慧知语
言法亦无量。如如来身无量。菩萨集助道遍一切众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5b 页
生一切刹一切世一切劫亦无量。如佛音声无量。菩
萨出一言音周遍法界。一切众生无不闻知故所集
助道亦无量。如佛力无量。菩萨承如来力积集助道
亦无量。如一切智智无量。菩萨积集助道亦如是无
有量。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量智
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修道。何等为十。所
谓不来不去修。身语意业无动作故。不增不减修。如
本性故。非有非无修。无自性故。如幻如梦如影如响
如镜中像如热时𦦨如水中月修。离一切执著故。空
无相无愿无作修。明见三界而集福德不休息故。不
可说无言说离言说修。远离施设安立法故。不坏法
界修。智慧现知一切法故。不坏真如实际修。普入真
如实际虚空际故。广大智慧修。诸有所作力无尽故。
住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智智平等修。现见一切
法无疑惑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
一切智无上善巧修。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庄严
道。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不离欲界。入色界无
色界禅定解脱及诸三昧。亦不因此而受彼生。是为
第一庄严道。智慧现前入声闻道。不以此道而取出
离。是为第二庄严道。智慧现前入辟支佛道。而起大
悲无有休息。是为第三庄严道。虽有人天眷属围绕
百千䌽女歌舞侍从。未曾暂舍禅定解脱及诸三昧。
是为第四庄严道。与一切众生受诸欲乐共相娱乐。
乃至未曾于一念间舍离菩萨平等三昧。是为第五
萨出一言音周遍法界。一切众生无不闻知故所集
助道亦无量。如佛力无量。菩萨承如来力积集助道
亦无量。如一切智智无量。菩萨积集助道亦如是无
有量。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量智
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修道。何等为十。所
谓不来不去修。身语意业无动作故。不增不减修。如
本性故。非有非无修。无自性故。如幻如梦如影如响
如镜中像如热时𦦨如水中月修。离一切执著故。空
无相无愿无作修。明见三界而集福德不休息故。不
可说无言说离言说修。远离施设安立法故。不坏法
界修。智慧现知一切法故。不坏真如实际修。普入真
如实际虚空际故。广大智慧修。诸有所作力无尽故。
住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智智平等修。现见一切
法无疑惑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
一切智无上善巧修。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庄严
道。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不离欲界。入色界无
色界禅定解脱及诸三昧。亦不因此而受彼生。是为
第一庄严道。智慧现前入声闻道。不以此道而取出
离。是为第二庄严道。智慧现前入辟支佛道。而起大
悲无有休息。是为第三庄严道。虽有人天眷属围绕
百千䌽女歌舞侍从。未曾暂舍禅定解脱及诸三昧。
是为第四庄严道。与一切众生受诸欲乐共相娱乐。
乃至未曾于一念间舍离菩萨平等三昧。是为第五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5c 页
庄严道。巳到一切世间彼岸。于诸世法悉无所著。而
亦不舍度众生行。是为第六庄严道。安住正道正智
正见。而能示入一切邪道。不取为实。不执为净。令彼
众生远离邪法。是为第七庄严道。常善护持如来净
戒。身语意业无诸过失。为欲教化犯戒众生示行一
切凡愚之行。虽巳具足清净福德住菩萨趣。而示生
于一切地狱畜生饿鬼及诸险难贫穷等处。令彼众
生皆得解脱。而实菩萨不生彼趣。是为第八庄严道。
不由他教得无碍辩智慧光明普能照了一切佛法。
为一切如来神力所持。与一切诸佛同一法身。成就
一切坚固大人明净密法。安住一切平等诸乘。诸佛
境界皆现其前。具足一切世智光明照见一切诸众
生界。能为众生作知法师而示求正法未曾休息。虽
实与众生作无上师。而示行尊敬阇黎和尚。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住菩萨道。随其所应皆为示
现。是为第九庄严道。善根具足诸行究竟。一切如来
所共灌顶。到一切法自在彼岸。无碍法缯以冠其首。
其身遍至一切世界普现如来无碍之身。于法自在
最上究竟。转于无碍清净法轮。一切菩萨自在之法
皆巳成就。而为众生故于一切国土示现受生。与三
世诸佛同一境界而不废菩萨行。不舍菩萨法。不懈
菩萨业。不离菩萨道。不弛菩萨仪。不断菩萨取。不息
菩萨巧方便。不绝菩萨所作事。不厌菩萨生成用。不
止菩萨住持力。何以故。菩萨欲疾證阿耨多罗三藐
亦不舍度众生行。是为第六庄严道。安住正道正智
正见。而能示入一切邪道。不取为实。不执为净。令彼
众生远离邪法。是为第七庄严道。常善护持如来净
戒。身语意业无诸过失。为欲教化犯戒众生示行一
切凡愚之行。虽巳具足清净福德住菩萨趣。而示生
于一切地狱畜生饿鬼及诸险难贫穷等处。令彼众
生皆得解脱。而实菩萨不生彼趣。是为第八庄严道。
不由他教得无碍辩智慧光明普能照了一切佛法。
为一切如来神力所持。与一切诸佛同一法身。成就
一切坚固大人明净密法。安住一切平等诸乘。诸佛
境界皆现其前。具足一切世智光明照见一切诸众
生界。能为众生作知法师而示求正法未曾休息。虽
实与众生作无上师。而示行尊敬阇黎和尚。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住菩萨道。随其所应皆为示
现。是为第九庄严道。善根具足诸行究竟。一切如来
所共灌顶。到一切法自在彼岸。无碍法缯以冠其首。
其身遍至一切世界普现如来无碍之身。于法自在
最上究竟。转于无碍清净法轮。一切菩萨自在之法
皆巳成就。而为众生故于一切国土示现受生。与三
世诸佛同一境界而不废菩萨行。不舍菩萨法。不懈
菩萨业。不离菩萨道。不弛菩萨仪。不断菩萨取。不息
菩萨巧方便。不绝菩萨所作事。不厌菩萨生成用。不
止菩萨住持力。何以故。菩萨欲疾證阿耨多罗三藐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6a 页
三菩提。观一切智门修菩萨行无休息故。是为第十
庄严道。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庄严
道。亦不舍菩萨道。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足。何等
为十。所谓持戒足。殊胜大愿悉成满故。精进足。集一
切菩提分法不退转故。神通足随众生欲令欢喜故。
神力足不离一佛刹往一切佛刹故。深心足愿求一
切殊胜法故。坚誓足一切所作咸究竟故。随顺足不
违一切尊者教故。乐法足闻持一切佛所说法不疲
懈故。法雨足为众演说无怯弱故。修行足一切诸恶
悉远离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
上最胜足。若一举步。悉能遍至一切世界。佛子。菩萨
摩诃萨有十种手。何等为十。所谓深信手。于佛所说
一向忍可究竟受持故。布施手。有来求者随其所欲
皆令充满故。先意问讯手舒展右掌相迎引故。供养
诸佛手集众福德无疲厌故。多闻善巧手悉断一切
众生疑故。令超三界手授与众生拔出欲泥故。置于
彼岸手四暴流中救溺众生故。不吝正法手所有妙
法悉以开示故。善用众论手以智慧药灭身心病故。
恒持智宝手开法光明破烦恼闇故。是为十。若诸菩
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手。普覆十方一切世界。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腹。何等为十。所谓离谄曲
腹。心清净故。离幻伪腹。性质直故。不虚假腹无险诐
故。无欺夺腹于一切物无所贪故。断烦恼腹具智慧
故。清净心腹离诸恶故。观察饮食腹念如实法故。观
庄严道。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庄严
道。亦不舍菩萨道。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足。何等
为十。所谓持戒足。殊胜大愿悉成满故。精进足。集一
切菩提分法不退转故。神通足随众生欲令欢喜故。
神力足不离一佛刹往一切佛刹故。深心足愿求一
切殊胜法故。坚誓足一切所作咸究竟故。随顺足不
违一切尊者教故。乐法足闻持一切佛所说法不疲
懈故。法雨足为众演说无怯弱故。修行足一切诸恶
悉远离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
上最胜足。若一举步。悉能遍至一切世界。佛子。菩萨
摩诃萨有十种手。何等为十。所谓深信手。于佛所说
一向忍可究竟受持故。布施手。有来求者随其所欲
皆令充满故。先意问讯手舒展右掌相迎引故。供养
诸佛手集众福德无疲厌故。多闻善巧手悉断一切
众生疑故。令超三界手授与众生拔出欲泥故。置于
彼岸手四暴流中救溺众生故。不吝正法手所有妙
法悉以开示故。善用众论手以智慧药灭身心病故。
恒持智宝手开法光明破烦恼闇故。是为十。若诸菩
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手。普覆十方一切世界。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腹。何等为十。所谓离谄曲
腹。心清净故。离幻伪腹。性质直故。不虚假腹无险诐
故。无欺夺腹于一切物无所贪故。断烦恼腹具智慧
故。清净心腹离诸恶故。观察饮食腹念如实法故。观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6b 页
察无作腹觉悟缘起故。觉悟一切出离道腹善成熟
深心故。远离一切边见垢腹。令一切众生得入佛腹
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
腹。悉能容受一切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
何等为十。所谓不断佛种是菩萨藏。开示佛法无量
威德故。增长法种是菩萨藏。出生智慧广大光明故。
住持僧种是菩萨藏。令其得入不退法轮故。觉悟正
定众生是菩萨藏。善随其时不踰一念故。究竟成熟
不定众生是菩萨藏。令因相续无有间断故。为邪定
众生发起大悲是菩萨藏。令未来因悉得成就故。满
佛十力不可坏因是菩萨藏。具降伏魔军无对善根
故。最胜无畏大师子吼是菩萨藏。令一切众生皆欢
喜故。得佛十八不共法是菩萨藏。智慧普入一切处
故。普了知一切众生一切刹一切法一切佛是菩萨
藏。于一念中悉明见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
则得如来无上善根不可坏大智慧藏。佛子。菩萨摩
诃萨有十种心。何等为十。所为精勤心。一切所作悉
究竟故。不懈心。积集相好福德行故。大勇健心。摧破
一切诸魔军故。如理行。心除灭一切诸烦恼故。不退
转心乃至菩提终不息故。生清净心知心不动无所
著故。知众生心随其解欲令出离故。令入佛法大梵
住心知诸众生种种解欲不以别乘而救护故。空无
相无愿无作心见三界相不取著故。卐字相金刚坚
固胜藏庄严心一切众生数等魔来乃至不能动一
深心故。远离一切边见垢腹。令一切众生得入佛腹
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
腹。悉能容受一切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
何等为十。所谓不断佛种是菩萨藏。开示佛法无量
威德故。增长法种是菩萨藏。出生智慧广大光明故。
住持僧种是菩萨藏。令其得入不退法轮故。觉悟正
定众生是菩萨藏。善随其时不踰一念故。究竟成熟
不定众生是菩萨藏。令因相续无有间断故。为邪定
众生发起大悲是菩萨藏。令未来因悉得成就故。满
佛十力不可坏因是菩萨藏。具降伏魔军无对善根
故。最胜无畏大师子吼是菩萨藏。令一切众生皆欢
喜故。得佛十八不共法是菩萨藏。智慧普入一切处
故。普了知一切众生一切刹一切法一切佛是菩萨
藏。于一念中悉明见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
则得如来无上善根不可坏大智慧藏。佛子。菩萨摩
诃萨有十种心。何等为十。所为精勤心。一切所作悉
究竟故。不懈心。积集相好福德行故。大勇健心。摧破
一切诸魔军故。如理行。心除灭一切诸烦恼故。不退
转心乃至菩提终不息故。生清净心知心不动无所
著故。知众生心随其解欲令出离故。令入佛法大梵
住心知诸众生种种解欲不以别乘而救护故。空无
相无愿无作心见三界相不取著故。卐字相金刚坚
固胜藏庄严心一切众生数等魔来乃至不能动一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6c 页
毛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
智光明藏心。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被甲。何等为
十。所谓被大慈甲。救护一切众生故。被大悲甲。堪忍
一切诸苦故。被大愿甲一切所作究竟故。被回向甲
建立一切佛庄严故。被福德甲饶益一切诸众生故。
被波罗蜜甲度脱一切诸含识故。被智慧甲灭一切
众生烦恼闇故。被善巧方便甲生普门善根故。被一
切智心坚固不散乱甲不乐馀乘故。被一心决定甲
于一切法离疑惑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
被如来无上甲冑。悉能摧伏一切魔军。佛子。菩萨摩
诃萨有十种器仗。何等为十。所谓布施是菩萨器仗。
摧破一切悭吝故。持戒是菩萨器仗。弃舍一切毁犯
故。平等是菩萨器仗断除一切分别故。智慧是菩萨
器仗消灭一切烦恼故。正命是菩萨器仗远离一切
邪命故。善巧方便是菩萨器仗于一切处示现故。略
说贪瞋痴等一切烦恼是菩萨器仗以烦恼门度众
生故。生死是菩萨器仗不断菩萨行教化众生故。说
如实法是菩萨器仗能破一切执著故。一切智是菩
萨器仗不舍菩萨行门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
法。则能除灭一切众生长夜所集烦恼结使。佛子。菩
萨摩诃萨有十种首。何等为十。所谓涅槃首。无能见
顶故。尊敬首。一切人天所敬礼故。广大胜解首三千
界中最为胜故。第一善根首三界众生咸供养故。荷
戴众生首成就顶上肉髻相故。不轻贱他首于一切
智光明藏心。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被甲。何等为
十。所谓被大慈甲。救护一切众生故。被大悲甲。堪忍
一切诸苦故。被大愿甲一切所作究竟故。被回向甲
建立一切佛庄严故。被福德甲饶益一切诸众生故。
被波罗蜜甲度脱一切诸含识故。被智慧甲灭一切
众生烦恼闇故。被善巧方便甲生普门善根故。被一
切智心坚固不散乱甲不乐馀乘故。被一心决定甲
于一切法离疑惑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
被如来无上甲冑。悉能摧伏一切魔军。佛子。菩萨摩
诃萨有十种器仗。何等为十。所谓布施是菩萨器仗。
摧破一切悭吝故。持戒是菩萨器仗。弃舍一切毁犯
故。平等是菩萨器仗断除一切分别故。智慧是菩萨
器仗消灭一切烦恼故。正命是菩萨器仗远离一切
邪命故。善巧方便是菩萨器仗于一切处示现故。略
说贪瞋痴等一切烦恼是菩萨器仗以烦恼门度众
生故。生死是菩萨器仗不断菩萨行教化众生故。说
如实法是菩萨器仗能破一切执著故。一切智是菩
萨器仗不舍菩萨行门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
法。则能除灭一切众生长夜所集烦恼结使。佛子。菩
萨摩诃萨有十种首。何等为十。所谓涅槃首。无能见
顶故。尊敬首。一切人天所敬礼故。广大胜解首三千
界中最为胜故。第一善根首三界众生咸供养故。荷
戴众生首成就顶上肉髻相故。不轻贱他首于一切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7a 页
处常尊胜故。般若波罗蜜首长养一切功德法故。方
便智相应首普现一切同类身故。教化一切众生首
以一切众生为弟子故。守护诸佛法眼首能令三宝
种不断绝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
无上大智慧首。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眼。所谓肉
眼。见一切色故。天眼。见一切众生心故。慧眼见一切
众生诸根境界故。法眼见一切法如实相故。佛眼见
如来十力故。智眼知见诸法故。光明眼见佛光明故。
出生死眼见涅槃故。无碍眼所见无障故。一切智眼
见普门法界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
来无上大智慧眼。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耳。何等
为十。所谓闻赞叹声断除贪爱。闻毁呰声断除瞋恚。
闻说二乘不著不求。闻菩萨道欢喜踊跃。闻地狱等
诸苦难处。起大悲心发弘誓愿。闻说人天胜妙之事。
知彼皆是无常之法。闻有赞叹诸佛功德。勤加精进
令速圆满。闻说六度四摄等法。发心修行愿到彼岸。
闻十方世界一切音声悉知如响。入不可说甚深妙
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常闻正法未曾
暂息。而恒不舍化众生事。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
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耳。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
种鼻。何等为十。所谓闻诸臭物不以为臭。闻诸香气
不以为香。香臭俱闻其心平等。非香非臭安住于舍。
若闻众生衣服卧具及其支体所有香臭。则能知彼
贪恚愚痴等分之行。若闻诸伏藏草木等香。皆如对
便智相应首普现一切同类身故。教化一切众生首
以一切众生为弟子故。守护诸佛法眼首能令三宝
种不断绝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
无上大智慧首。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眼。所谓肉
眼。见一切色故。天眼。见一切众生心故。慧眼见一切
众生诸根境界故。法眼见一切法如实相故。佛眼见
如来十力故。智眼知见诸法故。光明眼见佛光明故。
出生死眼见涅槃故。无碍眼所见无障故。一切智眼
见普门法界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
来无上大智慧眼。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耳。何等
为十。所谓闻赞叹声断除贪爱。闻毁呰声断除瞋恚。
闻说二乘不著不求。闻菩萨道欢喜踊跃。闻地狱等
诸苦难处。起大悲心发弘誓愿。闻说人天胜妙之事。
知彼皆是无常之法。闻有赞叹诸佛功德。勤加精进
令速圆满。闻说六度四摄等法。发心修行愿到彼岸。
闻十方世界一切音声悉知如响。入不可说甚深妙
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常闻正法未曾
暂息。而恒不舍化众生事。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
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耳。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
种鼻。何等为十。所谓闻诸臭物不以为臭。闻诸香气
不以为香。香臭俱闻其心平等。非香非臭安住于舍。
若闻众生衣服卧具及其支体所有香臭。则能知彼
贪恚愚痴等分之行。若闻诸伏藏草木等香。皆如对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7b 页
目前分明辨了。若闻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众生
之香。皆知彼过去所行之行。若闻诸声闻布施持戒
多闻慧香。住一切智心不令散动。若闻一切菩萨行
香。以平等慧入如来地。闻一切佛智境界香。亦不废
舍诸菩萨行。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则得如来
无量无边清净鼻。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舌。何等
为十。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
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演畅词辩无尽舌。开
阐大乘助道舌。遍覆十方虚空舌。普照一切佛刹舌。
普使众生悟解舌。悉令诸佛欢喜舌。降伏一切诸魔
外道除灭一切生死烦恼令至涅槃舌。是为十。若诸
菩萨成就此法。则得如来遍覆一切诸佛国土无上
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何等为十。所谓人身。
为教化一切诸人故。非人身。为教化地狱畜生饿鬼
故。天身为教化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故。学身示现
学地故。无学身示现阿罗汉地故。独觉身教化令入
辟支佛地故。菩萨身令成就大乘故。如来身智水灌
顶故。意生身善巧出生故。无漏法身以无功用示现
一切众生身故。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则得如
来无上之身。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意。何等为十。
所谓上首意。发起一切善根故。安住意。深信坚固不
动故。深入意随顺佛法而解故。内了意知诸众生心
乐故。无乱意一切烦恼不杂故。明净意客尘不能染
著故。善观众生意无有一念失时故。善择所作意未
之香。皆知彼过去所行之行。若闻诸声闻布施持戒
多闻慧香。住一切智心不令散动。若闻一切菩萨行
香。以平等慧入如来地。闻一切佛智境界香。亦不废
舍诸菩萨行。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则得如来
无量无边清净鼻。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舌。何等
为十。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
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演畅词辩无尽舌。开
阐大乘助道舌。遍覆十方虚空舌。普照一切佛刹舌。
普使众生悟解舌。悉令诸佛欢喜舌。降伏一切诸魔
外道除灭一切生死烦恼令至涅槃舌。是为十。若诸
菩萨成就此法。则得如来遍覆一切诸佛国土无上
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何等为十。所谓人身。
为教化一切诸人故。非人身。为教化地狱畜生饿鬼
故。天身为教化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故。学身示现
学地故。无学身示现阿罗汉地故。独觉身教化令入
辟支佛地故。菩萨身令成就大乘故。如来身智水灌
顶故。意生身善巧出生故。无漏法身以无功用示现
一切众生身故。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则得如
来无上之身。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意。何等为十。
所谓上首意。发起一切善根故。安住意。深信坚固不
动故。深入意随顺佛法而解故。内了意知诸众生心
乐故。无乱意一切烦恼不杂故。明净意客尘不能染
著故。善观众生意无有一念失时故。善择所作意未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7c 页
曾一处生过故。密护诸根意调伏不令驰散故。善入
三昧意深入佛三昧无我我所故。是为十。若诸菩萨
安住此法。则得一切佛无上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
十种行。何等为十。所谓闻法行。爱乐于法故。说法行。
利益众生故。离贪恚痴怖畏行调伏自心故。欲界行
教化欲界众生故。色无色界三昧行令速转还故。趣
向法义行速得智慧故。一切生处行自在教化众生
故。一切佛刹行礼拜供养诸佛故。涅槃行不断生死
相续故。成满一切佛法行不舍菩萨法行故。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来无去行。佛子。菩
萨摩诃萨有十种住。何等为十。所谓菩提心住。曾不
忘失故。波罗蜜住。不厌助道故。说法住增长智慧故。
阿兰若住證大禅定故。随顺一切智头陀知足四圣
种住少欲少事故。深信住荷负正法故。亲近如来住
学佛威仪故。出生神通住圆满大智故。得忍住满足
授记故。道场住具足力无畏一切佛法故。是为十。若
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智无上住。佛子。菩萨摩
诃萨有十种坐。何等为十。所谓转轮王坐。兴十善道
故。四天王坐。于一切世间自在安立佛法故。帝释坐
与一切众生为胜主故。梵天坐于自他心得自在故。
师子坐能说法故。正法坐以总持辩才力而开示故。
坚固坐誓愿究竟故。大慈坐令恶众生悉欢喜故。大
悲坐忍一切苦不疲厌故。金刚坐降伏众魔及外道
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正觉
三昧意深入佛三昧无我我所故。是为十。若诸菩萨
安住此法。则得一切佛无上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
十种行。何等为十。所谓闻法行。爱乐于法故。说法行。
利益众生故。离贪恚痴怖畏行调伏自心故。欲界行
教化欲界众生故。色无色界三昧行令速转还故。趣
向法义行速得智慧故。一切生处行自在教化众生
故。一切佛刹行礼拜供养诸佛故。涅槃行不断生死
相续故。成满一切佛法行不舍菩萨法行故。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来无去行。佛子。菩
萨摩诃萨有十种住。何等为十。所谓菩提心住。曾不
忘失故。波罗蜜住。不厌助道故。说法住增长智慧故。
阿兰若住證大禅定故。随顺一切智头陀知足四圣
种住少欲少事故。深信住荷负正法故。亲近如来住
学佛威仪故。出生神通住圆满大智故。得忍住满足
授记故。道场住具足力无畏一切佛法故。是为十。若
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智无上住。佛子。菩萨摩
诃萨有十种坐。何等为十。所谓转轮王坐。兴十善道
故。四天王坐。于一切世间自在安立佛法故。帝释坐
与一切众生为胜主故。梵天坐于自他心得自在故。
师子坐能说法故。正法坐以总持辩才力而开示故。
坚固坐誓愿究竟故。大慈坐令恶众生悉欢喜故。大
悲坐忍一切苦不疲厌故。金刚坐降伏众魔及外道
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正觉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8a 页
坐。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卧。何等为十。所谓寂静
卧。身心憺怕故。禅定卧。如理修行故。三昧卧身心柔
软故。梵天卧不恼自他故。善业卧于后不悔故。正信
卧不可倾动故。正道卧善友开觉故。妙愿卧善巧回
向故。一切事毕卧所作成办故。舍诸功用卧一切惯
习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
法卧。悉能开悟一切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
所住处。何等为十。所谓以大慈为所住处。于一切众
生心平等故。以大悲为所住处。不轻未学故。以大喜
为所住处离一切忧恼故。以大舍为所住处于有为
无为平等故。以一切波罗蜜为所住处菩提心为首
故。以一切空为所住处善巧观察故。以无相为所住
处不出正位故。以无愿为所住处观察受生故。以念
慧为所住处忍法成满故。以一切法平等为所住处
得授记莂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
无上无碍所住处。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所行处。
何等为十。所谓以正念为所行处。满足念处故。以诸
趣为所行处。正觉法趣故。以智慧为所行处得佛欢
喜故。以波罗蜜为所行处满足一切智智故。以四摄
为所行处教化众生故。以生死为所行处积集善根
故。以与一切众生杂谈戏为所行处随应教化令永
离故。以神通为所行处知一切众生诸根境界故。以
善巧方便为所行处般若波罗蜜相应故。以道场为
所行处成一切智而不断菩萨行故。是为十。若诸菩
卧。身心憺怕故。禅定卧。如理修行故。三昧卧身心柔
软故。梵天卧不恼自他故。善业卧于后不悔故。正信
卧不可倾动故。正道卧善友开觉故。妙愿卧善巧回
向故。一切事毕卧所作成办故。舍诸功用卧一切惯
习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
法卧。悉能开悟一切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
所住处。何等为十。所谓以大慈为所住处。于一切众
生心平等故。以大悲为所住处。不轻未学故。以大喜
为所住处离一切忧恼故。以大舍为所住处于有为
无为平等故。以一切波罗蜜为所住处菩提心为首
故。以一切空为所住处善巧观察故。以无相为所住
处不出正位故。以无愿为所住处观察受生故。以念
慧为所住处忍法成满故。以一切法平等为所住处
得授记莂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
无上无碍所住处。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所行处。
何等为十。所谓以正念为所行处。满足念处故。以诸
趣为所行处。正觉法趣故。以智慧为所行处得佛欢
喜故。以波罗蜜为所行处满足一切智智故。以四摄
为所行处教化众生故。以生死为所行处积集善根
故。以与一切众生杂谈戏为所行处随应教化令永
离故。以神通为所行处知一切众生诸根境界故。以
善巧方便为所行处般若波罗蜜相应故。以道场为
所行处成一切智而不断菩萨行故。是为十。若诸菩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8b 页
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所行处。」
【大文第五十种身业下有五十门。答五十问。明十
地位中行相。今依渐次分配十地。初地十门。二地
六门。三四各五门。五二门。六一门。七八各三门。九
二门。十地十三门。今初十门明欢喜地中行。所言
地者谓一真如地。乃佛所證究竟法身实际。今为
菩萨所履之地故以地能厚载又能出生。谓前三
贤所修因种一向散漫。今收入地中。一一出生庄
严法身功德。以严报身之体。故以地名。故上回向
末后结归成十种身。是乃摄前众行归法身故。今
初地即以身语意三业为首者。正显福智二行庄
严而成报体。所以初地统前深种善根集助道等。
以成十种大智慧身。若非一往称法界性圆融妙
行以为庄严。则何能致果上十身相海随好功德
哉。是以初地接前回向之末。即得最胜身口意清
净三业。以众生迷本法身。妄受根身。无量劫来。三
业所造无量无边染污之业。直至此地。乃得清净。
都成功德。以严法身。故初二三地。寄人天乘者。正
显位弥高行弥下。苟有一尘不净。则障敝性天。安
能称为圆满报身乎。然十门随文固有多解。大义
不出乎此。第二十种深心下六门明二地中行。别
教以初地名真见道。从二地为修道之首。别前教
单修戒。今此圆修。先巳契證圆融妙理。故名深心。
称理之行一一遍周法界故。初二门明发起净。正
【大文第五十种身业下有五十门。答五十问。明十
地位中行相。今依渐次分配十地。初地十门。二地
六门。三四各五门。五二门。六一门。七八各三门。九
二门。十地十三门。今初十门明欢喜地中行。所言
地者谓一真如地。乃佛所證究竟法身实际。今为
菩萨所履之地故以地能厚载又能出生。谓前三
贤所修因种一向散漫。今收入地中。一一出生庄
严法身功德。以严报身之体。故以地名。故上回向
末后结归成十种身。是乃摄前众行归法身故。今
初地即以身语意三业为首者。正显福智二行庄
严而成报体。所以初地统前深种善根集助道等。
以成十种大智慧身。若非一往称法界性圆融妙
行以为庄严。则何能致果上十身相海随好功德
哉。是以初地接前回向之末。即得最胜身口意清
净三业。以众生迷本法身。妄受根身。无量劫来。三
业所造无量无边染污之业。直至此地。乃得清净。
都成功德。以严法身。故初二三地。寄人天乘者。正
显位弥高行弥下。苟有一尘不净。则障敝性天。安
能称为圆满报身乎。然十门随文固有多解。大义
不出乎此。第二十种深心下六门明二地中行。别
教以初地名真见道。从二地为修道之首。别前教
单修戒。今此圆修。先巳契證圆融妙理。故名深心。
称理之行一一遍周法界故。初二门明发起净。正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8c 页
显契理。后四门名自体净。以显称性修。然所修者
十度。则总摄三聚净戒中摄善法戒摄律仪戒。其
决定解明饶益有情戒。以决定明解众生法界平
等无二自性清净故。称体而修。此一一称真如性。
圆融无碍故为修道之首也。第三十种习气下五
门明三地中行。言习气者。由众生迷一真性。无明
所熏成一切烦恼习气。以全体真如。通成染习。今
菩萨以前三贤观智修法界行时。不管烦恼何如。
但直一味依法界智。广修种种无量妙行。以观智
圆明。更不见有烦恼可断。故此乃不断而断。今既
入一真地。融摄前行。将前染习一一熏成菩提净
习。然非此十种习气。为成佛种子则无以取菩提
果。故从此巳去。凡所修行皆此十习所熏。发起现
行。故为真修。然别教于二地巳后正断俱生习气。
在此圆宗。不必更断。但只称此十习而修。则彼习
不断而自断矣。故修以习气为首也。次下十种取
者以众生染习。取生死。受五蕴。今菩萨以此十习。
而取法身。一一行门严成报身。然非此取则法界
性中无以现报身相好庄严也。此乃不取之取。故
所取者大。故为增胜取耳。以前二门为能厌之行。
后三门为所起厌行。初门正显修相。次门明修成
胜缘。后门明离退失。总此一地通明修相。故上三
地寄人天乘。后四地寄出世间。第四离生道下五
门明四地中行。此地寄出世间。故言离生地。经此
十度。则总摄三聚净戒中摄善法戒摄律仪戒。其
决定解明饶益有情戒。以决定明解众生法界平
等无二自性清净故。称体而修。此一一称真如性。
圆融无碍故为修道之首也。第三十种习气下五
门明三地中行。言习气者。由众生迷一真性。无明
所熏成一切烦恼习气。以全体真如。通成染习。今
菩萨以前三贤观智修法界行时。不管烦恼何如。
但直一味依法界智。广修种种无量妙行。以观智
圆明。更不见有烦恼可断。故此乃不断而断。今既
入一真地。融摄前行。将前染习一一熏成菩提净
习。然非此十种习气。为成佛种子则无以取菩提
果。故从此巳去。凡所修行皆此十习所熏。发起现
行。故为真修。然别教于二地巳后正断俱生习气。
在此圆宗。不必更断。但只称此十习而修。则彼习
不断而自断矣。故修以习气为首也。次下十种取
者以众生染习。取生死。受五蕴。今菩萨以此十习。
而取法身。一一行门严成报身。然非此取则法界
性中无以现报身相好庄严也。此乃不取之取。故
所取者大。故为增胜取耳。以前二门为能厌之行。
后三门为所起厌行。初门正显修相。次门明修成
胜缘。后门明离退失。总此一地通明修相。故上三
地寄人天乘。后四地寄出世间。第四离生道下五
门明四地中行。此地寄出世间。故言离生地。经此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9a 页
位修三十七品。故为离生道。所言生者。谓前三地
以十种习气。取菩提果。见其有厌有取。犹如生食
在腹。未得消故。又为生涩之生。未纯熟故。故外托
胜缘。内防退失。及至五地则对治清净修行增长
故为出能离彼生。以离有为行得无生故。显行纯
熟离生涩故。名离生道。由修行增长。内德增胜。故
外立胜名。名大丈夫。后门正显对治。地经寄位广
明三十七品。今约实位。即此一门通明对治之法。
并是正道。故总收之。五无量道下二门明五地中
行。然正道助道皆无量者。以五地圣人涉俗利生。
随顺世间。广行众行。以正道契如。故心等法界。既
巳无量。则以真如为所游履。触境皆如。道无不在。
故所行万行资缘皆为助道。故境愈大而道亦大。
所以治世语言资生业等无不称真法界。一一无
量无边。所以为不住道行也。第六无量修道下一
门明六地行。以般若现前为真修故。由前五地。虽
能随世修无碍行。然未能忘染净之见。今此六地。
以般若现前。观察无染净法界。生死涅槃平等。故
名无量修。以一一行称法界量故。前地以修。此方
现前故。第七庄严道下三门明七地中行。以此地
巳得染净平等。故权实双行以二行交饰。故曰庄
严。由权实无碍。故自行无染。而能示染随化。处正
入邪。持犯权实故。因体巳圆故。生成大用故。得十
足故无行不至。得十种手取授自在。故此念念进
以十种习气。取菩提果。见其有厌有取。犹如生食
在腹。未得消故。又为生涩之生。未纯熟故。故外托
胜缘。内防退失。及至五地则对治清净修行增长
故为出能离彼生。以离有为行得无生故。显行纯
熟离生涩故。名离生道。由修行增长。内德增胜。故
外立胜名。名大丈夫。后门正显对治。地经寄位广
明三十七品。今约实位。即此一门通明对治之法。
并是正道。故总收之。五无量道下二门明五地中
行。然正道助道皆无量者。以五地圣人涉俗利生。
随顺世间。广行众行。以正道契如。故心等法界。既
巳无量。则以真如为所游履。触境皆如。道无不在。
故所行万行资缘皆为助道。故境愈大而道亦大。
所以治世语言资生业等无不称真法界。一一无
量无边。所以为不住道行也。第六无量修道下一
门明六地行。以般若现前为真修故。由前五地。虽
能随世修无碍行。然未能忘染净之见。今此六地。
以般若现前。观察无染净法界。生死涅槃平等。故
名无量修。以一一行称法界量故。前地以修。此方
现前故。第七庄严道下三门明七地中行。以此地
巳得染净平等。故权实双行以二行交饰。故曰庄
严。由权实无碍。故自行无染。而能示染随化。处正
入邪。持犯权实故。因体巳圆故。生成大用故。得十
足故无行不至。得十种手取授自在。故此念念进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9b 页
修一切佛法。向佛智故。即能以四摄广化众生。以
极法界量中无行不至。故为远行。八十种腹下三
门明八地中行。言腹者。世人之腹多含秽恶。今言
八地菩萨巳證平等真如。从上所修。一切诸净功
德毕集于此。以此真如体与法界虚空等。无不包
容。意明无善不集故。藏者乃腹中之五藏。谓如上
功德蕴聚法身。为功德藏。亦能出生利益众生。正
定邪定。皆以大悲而摄受故。十种心者。心为一身
之主。谓此所證真如乃法身主。一切任运无功用
行利乐有情。皆大用故。前初地身具体而微。此则
全体大用无不具足。略举此三。巳见全体。故九地
现身说法。皆此大用故。九十种被甲下明九地中
行。此地出真如界。现身说法。而入魔界。故以此十
种被甲以为防身。以此十种器仗以为破敌。所谓
与烦恼魔生死魔共战。苟无防患之具。未有不被
伤损者。况转魔界为佛界。岂细事乎。第十十种首
下明第十地位中行。初言十首者。以此地菩萨十
地德圆。居受职位。首出众圣。故标其首。此地有十
三门先寄六根以彰德相圆满。后寄四仪以显业
用微细。行住二门以表法界为所安住。总而言之。
以显三贤所修称法界行。庄严法身以成报体。今
第十地报体巳圆。德相具足。成就报身。安住法界。
以俟妙觉之果。如转轮王灌顶太子。以为储君。故
此地菩萨。于佛法云法雨皆能承受。能行佛事。故
极法界量中无行不至。故为远行。八十种腹下三
门明八地中行。言腹者。世人之腹多含秽恶。今言
八地菩萨巳證平等真如。从上所修。一切诸净功
德毕集于此。以此真如体与法界虚空等。无不包
容。意明无善不集故。藏者乃腹中之五藏。谓如上
功德蕴聚法身。为功德藏。亦能出生利益众生。正
定邪定。皆以大悲而摄受故。十种心者。心为一身
之主。谓此所證真如乃法身主。一切任运无功用
行利乐有情。皆大用故。前初地身具体而微。此则
全体大用无不具足。略举此三。巳见全体。故九地
现身说法。皆此大用故。九十种被甲下明九地中
行。此地出真如界。现身说法。而入魔界。故以此十
种被甲以为防身。以此十种器仗以为破敌。所谓
与烦恼魔生死魔共战。苟无防患之具。未有不被
伤损者。况转魔界为佛界。岂细事乎。第十十种首
下明第十地位中行。初言十首者。以此地菩萨十
地德圆。居受职位。首出众圣。故标其首。此地有十
三门先寄六根以彰德相圆满。后寄四仪以显业
用微细。行住二门以表法界为所安住。总而言之。
以显三贤所修称法界行。庄严法身以成报体。今
第十地报体巳圆。德相具足。成就报身。安住法界。
以俟妙觉之果。如转轮王灌顶太子。以为储君。故
此地菩萨。于佛法云法雨皆能承受。能行佛事。故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四¶ 第 109c 页
如储君兼理国事也。
上十地行竟。
下因圆果
满。】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六
上十地行竟。
下因圆果
满。】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