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音释¶ 第 394c 页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九
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第九总释名题等者总字二释一所释题为总故
次疏云今初总题包于别义则一总题包众多之别
义此对所诠名总又疏序云大方广佛华严经即无
尽修多罗之总名以虽展至无尽皆名大方广佛华
严经故名总题此对能诠名总今且约对所诠故云
包于别义即所释之题名总也二云能释疏文为总
故谓十门疏文总解释经之题目然总有二义一总
者略也对下别解文义此释题目但总略也二总者
广也对上疏序略释名题字各二义今各以十义释
之故即广也若约所释题目为总者有所对望自在
下文二释之中后释近宗以疏不云释总名题其总
字在上故知后解为正言后明品称者以连总题因
便释之故贞元疏云第九释经名题中先解经题后
解品称既言释经名题明知品称因便释之。
疏今初总题包于别义下上总释名题总属于疏文
此中总题者对于别义总目于题也故与上之义不
同言该难思之法门者即所包之别义何义不在题
中而一一皆为入法之诠门故云法门问法既难思
何假经疏名义答不因名义岂知难思非知难思何
能入法故十忍品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
示言说如响遍世间佛经安立既尔故今疏释应然
故经于无名之中强立七字之名疏于无言之内强
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第九总释名题等者总字二释一所释题为总故
次疏云今初总题包于别义则一总题包众多之别
义此对所诠名总又疏序云大方广佛华严经即无
尽修多罗之总名以虽展至无尽皆名大方广佛华
严经故名总题此对能诠名总今且约对所诠故云
包于别义即所释之题名总也二云能释疏文为总
故谓十门疏文总解释经之题目然总有二义一总
者略也对下别解文义此释题目但总略也二总者
广也对上疏序略释名题字各二义今各以十义释
之故即广也若约所释题目为总者有所对望自在
下文二释之中后释近宗以疏不云释总名题其总
字在上故知后解为正言后明品称者以连总题因
便释之故贞元疏云第九释经名题中先解经题后
解品称既言释经名题明知品称因便释之。
疏今初总题包于别义下上总释名题总属于疏文
此中总题者对于别义总目于题也故与上之义不
同言该难思之法门者即所包之别义何义不在题
中而一一皆为入法之诠门故云法门问法既难思
何假经疏名义答不因名义岂知难思非知难思何
能入法故十忍品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
示言说如响遍世间佛经安立既尔故今疏释应然
故经于无名之中强立七字之名疏于无言之内强
音释¶ 第 395a 页
说十门之义盖文影略耳或可中字误书盖是名字
不劳异释。
疏一通显得名者此有多义解释不同一云谓通显
诸经得名之异对彰此经得名不同则通在诸经二
云广明他经得名不同比对此经得名通局之异则
通在正题以理尽圆故三云疏文通显一题七字总
从四复八单之义以得其名意谓今疏不约七字各
别从一法得名故云通显则通即是显通显之得名
则通在疏文疏中虽举诸经得名但是对显体式故
钞云并非正要三解之中后一近宗。」
【钞以人为名约明法之所由者如思益梵天所问
经虽举能问之人意明所问之法佛皆为说所问
法故即人为明法之因由也馀可例知言以法为
目下如般若经虽文词浩博大意皆在般若正体
馀亦例知上为人法立名之总意下皆别显得名
也。
▲钞须达挐者下疏云亦云须达多正云赈无
依义云给孤独即长者之称仁而聪敏积而能散
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故立斯称优填梵
语此云出爱。
▲钞如般若经者般若是实相体故
神足是神通用故体是其定定能发通如足能行
步故云神足十住是体断结是用渐备即十地之
因一切智德即是妙觉之果。
▲钞如时非时经者
彼经说冬春夏各四月每季分为八个十五日总
为二十四个半月(与今俗法二十四气相似谓一年四时每一时中分成两节谓
不劳异释。
疏一通显得名者此有多义解释不同一云谓通显
诸经得名之异对彰此经得名不同则通在诸经二
云广明他经得名不同比对此经得名通局之异则
通在正题以理尽圆故三云疏文通显一题七字总
从四复八单之义以得其名意谓今疏不约七字各
别从一法得名故云通显则通即是显通显之得名
则通在疏文疏中虽举诸经得名但是对显体式故
钞云并非正要三解之中后一近宗。」
【钞以人为名约明法之所由者如思益梵天所问
经虽举能问之人意明所问之法佛皆为说所问
法故即人为明法之因由也馀可例知言以法为
目下如般若经虽文词浩博大意皆在般若正体
馀亦例知上为人法立名之总意下皆别显得名
也。
▲钞须达挐者下疏云亦云须达多正云赈无
依义云给孤独即长者之称仁而聪敏积而能散
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故立斯称优填梵
语此云出爱。
▲钞如般若经者般若是实相体故
神足是神通用故体是其定定能发通如足能行
步故云神足十住是体断结是用渐备即十地之
因一切智德即是妙觉之果。
▲钞如时非时经者
彼经说冬春夏各四月每季分为八个十五日总
为二十四个半月(与今俗法二十四气相似谓一年四时每一时中分成两节谓
音释¶ 第 395b 页
立春春至立夏夏至立秋秋至立冬冬至一节二气有四十五日八节总二十四气今准脚影出身法为
度)以辨时非时经云冬初十五日七脚为时四脚
半为非时(律钞说随人脚影量身影仍须午前七脚影名为时午后四脚半者即非时馀
可准知又准毗罗三昧经早起诸天食时中日诸佛食时晚畜生食时暮鬼神食时佛令断六趣因今同
三世佛故论时非时也)第二个十五日八脚为时六脚八指
为非时第三个十五日九脚为时七脚六指为非
时第四个十五日十脚为时八脚三指为非时第
五个十五日十一脚为时九脚四指为非时第六
个十五日十二脚为时十一脚六指为非时第七
个十五日十一脚半为时十脚三指为非时第八
个十五日十一脚为时九脚四指为非时(冬四月竟下取
意引之)春初半月以十脚及八脚少三指第二半月
以九脚半及七脚少三指第三半月以九脚及六
脚少三指第四半月以八脚及五脚少三指第五
半月以七脚及三脚少三指第六半月以六脚及
三脚少三指第七半月以五脚及三脚少三指第
八半月以四脚及二脚少一指(上皆有时非时之言下皆准知春四
月竟)夏初半月以三脚及二脚少四指第二半月以
二脚及一脚少五指第三半月以二脚半及一脚
少三指第四半月以三脚及二脚少二指第五半
月以四脚半及二脚半第六半月以五脚及三脚
第七半月以五脚半及三脚半第八半月以六脚
及四脚半(夏四月竟巳上冬初半月从九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巳下如次准之若是时量
午前向西影若非时量午后向东影)乃至如是诸比丘我巳说十二
度)以辨时非时经云冬初十五日七脚为时四脚
半为非时(律钞说随人脚影量身影仍须午前七脚影名为时午后四脚半者即非时馀
可准知又准毗罗三昧经早起诸天食时中日诸佛食时晚畜生食时暮鬼神食时佛令断六趣因今同
三世佛故论时非时也)第二个十五日八脚为时六脚八指
为非时第三个十五日九脚为时七脚六指为非
时第四个十五日十脚为时八脚三指为非时第
五个十五日十一脚为时九脚四指为非时第六
个十五日十二脚为时十一脚六指为非时第七
个十五日十一脚半为时十脚三指为非时第八
个十五日十一脚为时九脚四指为非时(冬四月竟下取
意引之)春初半月以十脚及八脚少三指第二半月
以九脚半及七脚少三指第三半月以九脚及六
脚少三指第四半月以八脚及五脚少三指第五
半月以七脚及三脚少三指第六半月以六脚及
三脚少三指第七半月以五脚及三脚少三指第
八半月以四脚及二脚少一指(上皆有时非时之言下皆准知春四
月竟)夏初半月以三脚及二脚少四指第二半月以
二脚及一脚少五指第三半月以二脚半及一脚
少三指第四半月以三脚及二脚少二指第五半
月以四脚半及二脚半第六半月以五脚及三脚
第七半月以五脚半及三脚半第八半月以六脚
及四脚半(夏四月竟巳上冬初半月从九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巳下如次准之若是时量
午前向西影若非时量午后向东影)乃至如是诸比丘我巳说十二
音释¶ 第 395c 页
月时非时为声闻之所应作怜悯利益故(上皆经文恐学
者欲知故备录也勿厌繁文)然今钞意但取依所说时立经名
也言如密严经者上卷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出
过欲色无色无想于一切法自在无碍神足力通
密严之国非诸外道二乘行处等故并非正要下
应有问云既是其类繁广疏何不广叙耶答意可
知。】
「疏如智论等即彼论大般若经嘱累品处詺目此经
为不思议解脱经故智论第一百卷云有不思议解
脱经十万偈问净名经题下异名亦云不可思议解
脱经宁知非是彼经耶答以彼论云十万偈明是华
严也问彼净名经或有广本宁知非彼耶答彼论又
云佛说不思议解脱经时有五百罗汉虽在佛边而
不得闻或时得闻而不能用故知即是华严也。」
【钞论曰下谓大乘教法有十种义相殊胜而重言
殊胜者有二义一能说主及所说法皆殊胜故二
或所诠殊胜故能诠亦殊胜也上殊胜是所诠下
殊胜语是能诠此总标也下十准知一所依相者
谓阿赖耶是染净诸法所依故殊胜以其殊胜故
如来言说亦殊胜也二所知相者体即遍计依他
圆成是菩萨所知故殊胜如来依此言说亦殊胜
也(下皆准知)三入所知相者体即唯识性谓闻思修三
慧通漏无漏为能入所知相为所入今所入中唯
识性故故彼本论释第三入胜相云多闻所熏习
者欲知故备录也勿厌繁文)然今钞意但取依所说时立经名
也言如密严经者上卷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出
过欲色无色无想于一切法自在无碍神足力通
密严之国非诸外道二乘行处等故并非正要下
应有问云既是其类繁广疏何不广叙耶答意可
知。】
「疏如智论等即彼论大般若经嘱累品处詺目此经
为不思议解脱经故智论第一百卷云有不思议解
脱经十万偈问净名经题下异名亦云不可思议解
脱经宁知非是彼经耶答以彼论云十万偈明是华
严也问彼净名经或有广本宁知非彼耶答彼论又
云佛说不思议解脱经时有五百罗汉虽在佛边而
不得闻或时得闻而不能用故知即是华严也。」
【钞论曰下谓大乘教法有十种义相殊胜而重言
殊胜者有二义一能说主及所说法皆殊胜故二
或所诠殊胜故能诠亦殊胜也上殊胜是所诠下
殊胜语是能诠此总标也下十准知一所依相者
谓阿赖耶是染净诸法所依故殊胜以其殊胜故
如来言说亦殊胜也二所知相者体即遍计依他
圆成是菩萨所知故殊胜如来依此言说亦殊胜
也(下皆准知)三入所知相者体即唯识性谓闻思修三
慧通漏无漏为能入所知相为所入今所入中唯
识性故故彼本论释第三入胜相云多闻所熏习
音释¶ 第 396a 页
依止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正思
惟所摄等四彼入因果者体即六波罗蜜彼论释
曰六波罗蜜虽是世法能引出世法能生唯识道
故(意云修世间六度为因出世为果即此因果入彼唯识性故)五彼因果修差
别者体即菩萨十地彼论云出世十种菩萨地名
入因果修差别也(意谓即彼因果中取十地为修差别也)六增上戒
者体即菩萨律仪论云菩萨所受持护禁戒名于
修差别戒学相七增上心者体即诸定论云首楞
伽摩虚空蕴等定说名心学相(上生钞云彦曰梵语首楞严此云一
切事究竟或云究竟坚固国西曰此是旧梵语若正应云首楞严摩三摩地此云虚空蕴等持等持即定
也破蕴如虚空唯有法实性名虚空蕴之定从境彰名即是大乘證法空之定也)八增上慧
者体即无分别名无分别相九彼果断者体即无
住涅槃十彼果智者体即三身论云如此三身是
无分别智果若离自性身法身不成譬如眼根若
离法身应身不成譬如眼识离根不成应知此二
由所依能依故得相应若离应身巳入大地菩萨
无受用法乐若无受用法乐菩提资粮不应具足
譬如见色若离应身化身不成若无化身诸菩萨
在愿乐位中声闻瘦涩愿乐初法修行皆不得成
是故决应有三身言由此所说下对小乘未信大
者故作是说今疏所引当第十胜相中论文也。
钞离世间品十名下准下疏云初一约能诠依此
生行故名为处馀九约所诠功能立称二决彼行
义定能感果故三證所證故四能證分明故五有
惟所摄等四彼入因果者体即六波罗蜜彼论释
曰六波罗蜜虽是世法能引出世法能生唯识道
故(意云修世间六度为因出世为果即此因果入彼唯识性故)五彼因果修差
别者体即菩萨十地彼论云出世十种菩萨地名
入因果修差别也(意谓即彼因果中取十地为修差别也)六增上戒
者体即菩萨律仪论云菩萨所受持护禁戒名于
修差别戒学相七增上心者体即诸定论云首楞
伽摩虚空蕴等定说名心学相(上生钞云彦曰梵语首楞严此云一
切事究竟或云究竟坚固国西曰此是旧梵语若正应云首楞严摩三摩地此云虚空蕴等持等持即定
也破蕴如虚空唯有法实性名虚空蕴之定从境彰名即是大乘證法空之定也)八增上慧
者体即无分别名无分别相九彼果断者体即无
住涅槃十彼果智者体即三身论云如此三身是
无分别智果若离自性身法身不成譬如眼根若
离法身应身不成譬如眼识离根不成应知此二
由所依能依故得相应若离应身巳入大地菩萨
无受用法乐若无受用法乐菩提资粮不应具足
譬如见色若离应身化身不成若无化身诸菩萨
在愿乐位中声闻瘦涩愿乐初法修行皆不得成
是故决应有三身言由此所说下对小乘未信大
者故作是说今疏所引当第十胜相中论文也。
钞离世间品十名下准下疏云初一约能诠依此
生行故名为处馀九约所诠功能立称二决彼行
义定能感果故三證所證故四能證分明故五有
音释¶ 第 396b 页
智超胜故六悲兴万行故七一一圆融故八轨则
具足故九即理涉事故十即事而真故故应尊重
下劝学可知言出现品十名者下准下疏中立为
五对一内深外绝对谓内證三德秘密藏故外则
凡小不能测故二證寂开智对三现果成因对谓
性净万德即是佛种今十门出现即示现义四越
世顺佛对世尚不知安能破坏此十通是佛分齐
境五净根演实对知生佛同源则能净故随缘不
变之性诸佛本故而性相无碍因果圆融为不思
议过此更无为究竟法前九别义后一总该。】
「疏依今梵本者因明钞云问彼土之言何名梵语答
具云梵摩此云清净谓诸梵天远离诸欲光洁自在
故云清净昔时世界初成立时光音天下降阎浮因
食地肥等飞腾不起寻便住此展转染生以为人种
本是梵胤故云梵也又印土人与梵天等言音无异
故云梵也本是文本即贝多之经也。」
【钞毗佛略云方广者问梵云佛陀此云觉者此既
有佛字何不翻有觉义耶答精微钞云神变经说
一切梵字有界有缘随缘变生不定故为佛字是
界馀字是缘以毗略助之译为方广以陀字助之
译为觉者有如此方言字是界若以人者助之便
为储字若但以青字助之便为请字有此所以不
应致诘问勃陀云觉者存略应云勃何故云即佛
字耶答此但梵音轻重以随此方先巳闻佛字生
具足故九即理涉事故十即事而真故故应尊重
下劝学可知言出现品十名者下准下疏中立为
五对一内深外绝对谓内證三德秘密藏故外则
凡小不能测故二證寂开智对三现果成因对谓
性净万德即是佛种今十门出现即示现义四越
世顺佛对世尚不知安能破坏此十通是佛分齐
境五净根演实对知生佛同源则能净故随缘不
变之性诸佛本故而性相无碍因果圆融为不思
议过此更无为究竟法前九别义后一总该。】
「疏依今梵本者因明钞云问彼土之言何名梵语答
具云梵摩此云清净谓诸梵天远离诸欲光洁自在
故云清净昔时世界初成立时光音天下降阎浮因
食地肥等飞腾不起寻便住此展转染生以为人种
本是梵胤故云梵也又印土人与梵天等言音无异
故云梵也本是文本即贝多之经也。」
【钞毗佛略云方广者问梵云佛陀此云觉者此既
有佛字何不翻有觉义耶答精微钞云神变经说
一切梵字有界有缘随缘变生不定故为佛字是
界馀字是缘以毗略助之译为方广以陀字助之
译为觉者有如此方言字是界若以人者助之便
为储字若但以青字助之便为请字有此所以不
应致诘问勃陀云觉者存略应云勃何故云即佛
字耶答此但梵音轻重以随此方先巳闻佛字生
音释¶ 第 396c 页
善故译者顺古但存佛字不云勃也既属果人则
巳有者义华字汎言巳含杂华严亦带其饰义故
皆存略而义无遗或可华严是体杂饰是用略用
存体以顺唐人言好略故言修多罗云经者问修
多罗何不翻为契经但译为经耶答今就敌体翻
名但译为经良以梵本无欲底之言故不译为契
若尔藏摄中疏亦无欲底何故译为契耶答彼为
单经字恐滥席经故加契言助以拣之今言华严
经而无滥涉故不言契问何不敌体翻为圣教答
兼顺此方圣教亦为经故。】
「疏前三异名等者梁论但语其数涅槃等大略呼之
智论言其总法一与三傍呼异名云总第二不具云
略或三名皆总相少略也不须总略别分二品十目
多分从别义立名不能总该一切义理也。」
【钞不得总该等者此有三节相蹑而起显不得为
经总名一二品十目各从别义立名一一别名不
得总该一部义理故不可立为经名应有问云若
十目皆取得为经名否第二意答云不可具举故
亦不可为经名也意云不可十种别目皆举共为
一名也问若不可具举准前十名疏中释出现十
目云前九别义第十总该前九皆为不思议究竟
法也释离世间品十目云初一能诠具下九故为
具后九所诠一一别义故今若举世间品之第一
或出现品之第十巳得其总何须备举十名方为
巳有者义华字汎言巳含杂华严亦带其饰义故
皆存略而义无遗或可华严是体杂饰是用略用
存体以顺唐人言好略故言修多罗云经者问修
多罗何不翻为契经但译为经耶答今就敌体翻
名但译为经良以梵本无欲底之言故不译为契
若尔藏摄中疏亦无欲底何故译为契耶答彼为
单经字恐滥席经故加契言助以拣之今言华严
经而无滥涉故不言契问何不敌体翻为圣教答
兼顺此方圣教亦为经故。】
「疏前三异名等者梁论但语其数涅槃等大略呼之
智论言其总法一与三傍呼异名云总第二不具云
略或三名皆总相少略也不须总略别分二品十目
多分从别义立名不能总该一切义理也。」
【钞不得总该等者此有三节相蹑而起显不得为
经总名一二品十目各从别义立名一一别名不
得总该一部义理故不可立为经名应有问云若
十目皆取得为经名否第二意答云不可具举故
亦不可为经名也意云不可十种别目皆举共为
一名也问若不可具举准前十名疏中释出现十
目云前九别义第十总该前九皆为不思议究竟
法也释离世间品十目云初一能诠具下九故为
具后九所诠一一别义故今若举世间品之第一
或出现品之第十巳得其总何须备举十名方为
音释¶ 第 397a 页
总耶故第三意答云虽各得其总唯局当品不通
一部之总名出现十名总别局于出现一品离世
十名总别唯局离世一品岂得下总结也。】
「疏故今译等者以立名本欲呼召一部能诠文言云
经何故复言大方广佛华严今由经诠彼义故以所
诠六字而为经名一法即大方广人即佛华严二法
即大方广佛喻即华严三具体即大方具用即方广
四有果即佛有因即华严复单悉周故云理尽义圆
又理尽四复义圆八单故标经首。」
【钞而具前四对之复者对前诸经四对之义皆具
故设有时处等虽显文似阙而约义以含谓时无
别体依法假立时随于法遍六字中处有四种大
即法性土方即自受用土广即他受用及变化土
则何所不具问馀经立名皆依经说今此题目下
经而无说处为依何立答以今经阙立名之文具
本之中应具建立或如楞伽等经结集者立名未
可详定巳上但汎论得名。】
「疏二对辨开合者下谓此疏中以七字相对辨于开
合于五对中有五重开合皆前合后开也一合则一
题开为教义能诠教依所诠义设教义互相关涉(巳下
作对皆立关涉准此明之)问若依七字皆是能诠何以唯经字是
教若各就所诠应皆是义何成一对答经字直呼一
部能诠故是教也大等六字语一部下所诠即是义
也又六字虽亦能诠别对经字是所诠故经义虽通
一部之总名出现十名总别局于出现一品离世
十名总别唯局离世一品岂得下总结也。】
「疏故今译等者以立名本欲呼召一部能诠文言云
经何故复言大方广佛华严今由经诠彼义故以所
诠六字而为经名一法即大方广人即佛华严二法
即大方广佛喻即华严三具体即大方具用即方广
四有果即佛有因即华严复单悉周故云理尽义圆
又理尽四复义圆八单故标经首。」
【钞而具前四对之复者对前诸经四对之义皆具
故设有时处等虽显文似阙而约义以含谓时无
别体依法假立时随于法遍六字中处有四种大
即法性土方即自受用土广即他受用及变化土
则何所不具问馀经立名皆依经说今此题目下
经而无说处为依何立答以今经阙立名之文具
本之中应具建立或如楞伽等经结集者立名未
可详定巳上但汎论得名。】
「疏二对辨开合者下谓此疏中以七字相对辨于开
合于五对中有五重开合皆前合后开也一合则一
题开为教义能诠教依所诠义设教义互相关涉(巳下
作对皆立关涉准此明之)问若依七字皆是能诠何以唯经字是
教若各就所诠应皆是义何成一对答经字直呼一
部能诠故是教也大等六字语一部下所诠即是义
也又六字虽亦能诠别对经字是所诠故经义虽通
音释¶ 第 397b 页
所诠对上六字能诠义显故成一对也二合则但是
义故开则分为法喻又此中若约教迹钞说有总别
一对严字为总上五字皆别纲要云严字通能所人
法等故三合则但是所喻之法开则分能所證言亦
名境智一对者问梵言佛陀此云觉者即有觉之者
为能證人可尔何亦名智答前约结归其主为能證
人今约克性唯智能證故亦名境智一对亦犹菩萨
證得初地岂是假者證耶实即智能克證亦得说言
菩萨證得或取人中别法为能證也四合则唯所證
之法开则分为拣持以方广名言遍转故以大字拣
之云大之方广也言大之一字下探玄记云谓大字
是能拣方广为所拣此是拣义理应方广是能持持
于大义大字所持言拣大异小者谓此言方广于大
小中是大非小故大字为能拣方广上持此大义言
简实异权者谓此言方广于权实中是实非权故大
字为能拣于表是实以经说广大甚深法非权宗所
明故此含六重权实一破相始教方广为权立相始
教方广为实以彼但明空此说中道故二或立相为
权破相为实彼但遍计为空此明依他亦空故三始
为权终为实四终为权顿为实五渐为权顿为实六
偏为权圆为实大字拣上诸权方广持上诸实言简
果异因者谓此言方广于因果中是果非因以是佛
所證故大字为能拣既是果所證大非因位法馀方
广无此大故不名为果问下经正法广陈岂不说因
义故开则分为法喻又此中若约教迹钞说有总别
一对严字为总上五字皆别纲要云严字通能所人
法等故三合则但是所喻之法开则分能所證言亦
名境智一对者问梵言佛陀此云觉者即有觉之者
为能證人可尔何亦名智答前约结归其主为能證
人今约克性唯智能證故亦名境智一对亦犹菩萨
證得初地岂是假者證耶实即智能克證亦得说言
菩萨證得或取人中别法为能證也四合则唯所證
之法开则分为拣持以方广名言遍转故以大字拣
之云大之方广也言大之一字下探玄记云谓大字
是能拣方广为所拣此是拣义理应方广是能持持
于大义大字所持言拣大异小者谓此言方广于大
小中是大非小故大字为能拣方广上持此大义言
简实异权者谓此言方广于权实中是实非权故大
字为能拣于表是实以经说广大甚深法非权宗所
明故此含六重权实一破相始教方广为权立相始
教方广为实以彼但明空此说中道故二或立相为
权破相为实彼但遍计为空此明依他亦空故三始
为权终为实四终为权顿为实五渐为权顿为实六
偏为权圆为实大字拣上诸权方广持上诸实言简
果异因者谓此言方广于因果中是果非因以是佛
所證故大字为能拣既是果所證大非因位法馀方
广无此大故不名为果问下经正法广陈岂不说因
音释¶ 第 397c 页
答虽说于因属下华字今言方广故为果所證也言
亦是体用一对者或为体用一对开合如前然准教
迹方者是相大字是性亦性相一对合亦所證开为
真俗故五合则唯人开则分为因果谓以上四对于
一题中从下向上七字巳毕今第五对于前次第之
外别取第三对中人为果而独不成对又借下华字
以喻其因即成因果一对也而云借者华字以属前
喻今又取华为喻因故云借也是以单用下结释华
字单合有异今具对佛字为果单以华字喻因也若
合华严二字为喻体通喻上四字互严谓以人严法
以法严人以体严用以用严体以性严相以相严性
等皆曰华严也又单用华字及单用严字亦有互严
义皆可通喻上四字如纲要云以德行之华严大方
广之法界成十身之佛果等如彼广说又准教迹钞
亦以华为能严上四字是所严即能所一对巳上前
后总有十对(今疏七对一教义二法喻三人法四境智五拣持六体用七因果依教迹拣出三对
一总别二性相三能所故总为十对)若约次第说者一经字是教上六
是义即教义对二严字是总上五是别即总别对三
华字为能严上四所严即能所对四华严是喻上四
是法即法喻对五华字是因佛字是果即因果对六
佛是能證人上三所證法即人法对七佛是能證智
上三所證境即境智对八广字是用上二是体即体
用对九大字是拣方广是持即拣持对一方字是相
大字是性即性相对故此十对前能具后后不具前
亦是体用一对者或为体用一对开合如前然准教
迹方者是相大字是性亦性相一对合亦所證开为
真俗故五合则唯人开则分为因果谓以上四对于
一题中从下向上七字巳毕今第五对于前次第之
外别取第三对中人为果而独不成对又借下华字
以喻其因即成因果一对也而云借者华字以属前
喻今又取华为喻因故云借也是以单用下结释华
字单合有异今具对佛字为果单以华字喻因也若
合华严二字为喻体通喻上四字互严谓以人严法
以法严人以体严用以用严体以性严相以相严性
等皆曰华严也又单用华字及单用严字亦有互严
义皆可通喻上四字如纲要云以德行之华严大方
广之法界成十身之佛果等如彼广说又准教迹钞
亦以华为能严上四字是所严即能所一对巳上前
后总有十对(今疏七对一教义二法喻三人法四境智五拣持六体用七因果依教迹拣出三对
一总别二性相三能所故总为十对)若约次第说者一经字是教上六
是义即教义对二严字是总上五是别即总别对三
华字为能严上四所严即能所对四华严是喻上四
是法即法喻对五华字是因佛字是果即因果对六
佛是能證人上三所證法即人法对七佛是能證智
上三所證境即境智对八广字是用上二是体即体
用对九大字是拣方广是持即拣持对一方字是相
大字是性即性相对故此十对前能具后后不具前
音释¶ 第 398a 页
皆先汎明为合随义分异为开开则教义等不同合
则为教义一对等上来十对依于圆数且示方隅但
理可通随应作之故玄镜云大方广所證法也佛华
严能證人也等。」
【钞上德若谷等者明皇注云上德若谷者虚沿而
容物大白若辱者纯洁而含垢广德若不足者大
成而执谦建德若偷者立功而不衒质真若渝者
淳一而和光大方无隅者不立小圭角大器晚成
者且无近功大音希声者不饰小言说大象无形
者能应万类道隐无名者功用不彰无名氏也夫
唯道善贷且成者虽隐无名氏而实善以冲和妙
用资贷万物且成熟之意云下钞主释也馀但因
便引之正用大方无隅之一句故唯释此一句也
言借其言用者意显不取其义彼谓大道体无方
隅故学道者不立小圭角今大方下明今意也。
▲
钞以严通能所下总标华为能严下别释若约三
大互严亦华为能严故言佛是严成之果者此有
二义一望上三大之法以三大法严成佛果之人
故以佛为所严三大为能严此亦应有以人严法
影在上华为能严大方广为所严之中二望下二
句又以因望果佛亦所严此中影略以果严因以
互严故故云华严二字合则亦喻上之四字也即
释严中者即下具彰义类释严字中但互严义以
为喻体至下具明。】
则为教义一对等上来十对依于圆数且示方隅但
理可通随应作之故玄镜云大方广所證法也佛华
严能證人也等。」
【钞上德若谷等者明皇注云上德若谷者虚沿而
容物大白若辱者纯洁而含垢广德若不足者大
成而执谦建德若偷者立功而不衒质真若渝者
淳一而和光大方无隅者不立小圭角大器晚成
者且无近功大音希声者不饰小言说大象无形
者能应万类道隐无名者功用不彰无名氏也夫
唯道善贷且成者虽隐无名氏而实善以冲和妙
用资贷万物且成熟之意云下钞主释也馀但因
便引之正用大方无隅之一句故唯释此一句也
言借其言用者意显不取其义彼谓大道体无方
隅故学道者不立小圭角今大方下明今意也。
▲
钞以严通能所下总标华为能严下别释若约三
大互严亦华为能严故言佛是严成之果者此有
二义一望上三大之法以三大法严成佛果之人
故以佛为所严三大为能严此亦应有以人严法
影在上华为能严大方广为所严之中二望下二
句又以因望果佛亦所严此中影略以果严因以
互严故故云华严二字合则亦喻上之四字也即
释严中者即下具彰义类释严字中但互严义以
为喻体至下具明。】
音释¶ 第 398b 页
「疏并略以十义释之者问既是具彰义类又复云略
其义何耶答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虽各具彰十
义以表无尽而云略者不亦宜乎然虽各以十义释
之而体式非一且分五节一大方广三字各约义用
类同释故大则十皆常遍义同方则十皆轨持义同
广则十皆繁多义同二佛字约体全同释以七字配
于十义其体全同非是义同故三华字法喻相似释
以十佛义似于十华四严字能所互严释字是体同
故五经字局于当字释然次下钞云七字互释而云
经字十义不互释者言总意别故体势非一故显义
无定故或可虽不以馀六字释经字然以经字释馀
六字故如教大等亦互释也。
疏一体大下即总融万有无障碍理为体其相用等
皆同真性一一具常遍之义言即是大字者意显虽
举相用等常遍唯释题中大字也。」
【钞古人亦各十义等者探玄记云一境大二心大
三行大四位大五因大六果大七体大八用大九
教大十义大今明下清凉意以具德之法一文即
具一切如海一滴具百川味亦复此滴非彼滴等
今且于一题明之一部等文例可知也应从义显
且依缘起相由一门消文今用大字为缘馀六字
为起所起不离能起所起全在能起之中故大字
具馀六字皆是大字中六字故云则七字皆大非
谓全失馀六字作大字以常遍为缘则轨持等义
音释¶ 第 398c 页
皆常遍互不相滥故玄镜云具十无尽故称大也
若以体大为缘何法非体下皆准知故行愿钞云
于七字中一一字皆有七字义。
钞涅槃云所言大者下證上二义等者问经题汎
云大字何知是体大耶答当经文阙取涅槃文为
例以彼经佛自释大涅槃经之名其释大字既云
常遍明是真如故知大字即体大也以起信释体
大即真如为体故是则用涅槃起信之文成华严
之义妙之至也言先證常义即涅槃第三等者彼
疏云佛告下叹教善随其经文初中后别为上中
下合法称根能生行心故名为善第二句中义味
深者名义为味不同馀处名字为味义能津心令
人爱乐如世美味故名为味第三句中其文善者
言词才巧不增不减故曰文善第四句中纯具梵
行明其行圆宝藏无阙彰其理圆亦可纯备彰其
因圆宝藏无阙明其果满经有此胜故劝奉持自
下第二辨经名德令人乐持先总敕听许为宣说
下正说中有八复次初一正出经功德大者名之
为常依于大名辨其大德此经具有六义释大巳
如上辨(指彼第一疏也)今且以常义显之如八大河下依
涅槃名辨涅槃德先喻(其第三卷命品云一名恒河二名阎摩罗三名萨罗
四名阿梨罗跋提五名摩诃六名辛头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然此八大河
谓阿耨达池四面各出一河为四大河四河流出去四十里各分出四通为二十河今唯言八者准胜鬘
经东之五河人皆具见馀三大河名称普闻十二小河不见不闻故但言八大河也)后合此经
若以体大为缘何法非体下皆准知故行愿钞云
于七字中一一字皆有七字义。
钞涅槃云所言大者下證上二义等者问经题汎
云大字何知是体大耶答当经文阙取涅槃文为
例以彼经佛自释大涅槃经之名其释大字既云
常遍明是真如故知大字即体大也以起信释体
大即真如为体故是则用涅槃起信之文成华严
之义妙之至也言先證常义即涅槃第三等者彼
疏云佛告下叹教善随其经文初中后别为上中
下合法称根能生行心故名为善第二句中义味
深者名义为味不同馀处名字为味义能津心令
人爱乐如世美味故名为味第三句中其文善者
言词才巧不增不减故曰文善第四句中纯具梵
行明其行圆宝藏无阙彰其理圆亦可纯备彰其
因圆宝藏无阙明其果满经有此胜故劝奉持自
下第二辨经名德令人乐持先总敕听许为宣说
下正说中有八复次初一正出经功德大者名之
为常依于大名辨其大德此经具有六义释大巳
如上辨(指彼第一疏也)今且以常义显之如八大河下依
涅槃名辨涅槃德先喻(其第三卷命品云一名恒河二名阎摩罗三名萨罗
四名阿梨罗跋提五名摩诃六名辛头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然此八大河
谓阿耨达池四面各出一河为四大河四河流出去四十里各分出四通为二十河今唯言八者准胜鬘
经东之五河人皆具见馀三大河名称普闻十二小河不见不闻故但言八大河也)后合此经
音释¶ 第 399a 页
如是下破相趣寂此经所辨同前八河故云如是
降伏烦恼离烦恼魔及诸魔性灭馀三魔然后下
證实舍相以證实际除妄无妄可在云舍以相难
舍如身命故或可安放身命如大涅槃中取契合
义是故下总结之。
钞故生公序云者引證也正取末文既云大矣所
以称常證上大具常义也故钞云正顺今意若释
彼文者谓自然真理以智證悟之时亦宜合符契
所證之真理未證之时真则无差悟證之后所證
真理岂容改易不易之体湛然寂而常照既其真
理悟及未悟无有差别但从我迷情则乖背于真
理所以真理之境事不在于我诚能涉入修求便
返迷归于极理虽归极得本实无始起若实有初
始则必有终尽若实有始终真常之理以之暗昧
若寻其旨趣乃是我初会之非寂照之体在于今
有寂照之体出于上古即是莫先于大也所以称
常既其常矣必灭于生死之累故云般泥洹也般
泥洹即涅槃梵音之轻重也。
钞涅槃第二十五下明深故名大今以深义成前
常义故言以体绝常境者以虽曰常而出于念何
可为常境而缘之耶或可绝于寻常之境总相显
其深义也言如人最长者即显胜故名大今亦以
胜义成前常义故言无有一法等者略钞第三云
是义势之先后非时分之先后由是最先故称大
降伏烦恼离烦恼魔及诸魔性灭馀三魔然后下
證实舍相以證实际除妄无妄可在云舍以相难
舍如身命故或可安放身命如大涅槃中取契合
义是故下总结之。
钞故生公序云者引證也正取末文既云大矣所
以称常證上大具常义也故钞云正顺今意若释
彼文者谓自然真理以智證悟之时亦宜合符契
所證之真理未證之时真则无差悟證之后所證
真理岂容改易不易之体湛然寂而常照既其真
理悟及未悟无有差别但从我迷情则乖背于真
理所以真理之境事不在于我诚能涉入修求便
返迷归于极理虽归极得本实无始起若实有初
始则必有终尽若实有始终真常之理以之暗昧
若寻其旨趣乃是我初会之非寂照之体在于今
有寂照之体出于上古即是莫先于大也所以称
常既其常矣必灭于生死之累故云般泥洹也般
泥洹即涅槃梵音之轻重也。
钞涅槃第二十五下明深故名大今以深义成前
常义故言以体绝常境者以虽曰常而出于念何
可为常境而缘之耶或可绝于寻常之境总相显
其深义也言如人最长者即显胜故名大今亦以
胜义成前常义故言无有一法等者略钞第三云
是义势之先后非时分之先后由是最先故称大
音释¶ 第 399b 页
也如人最长以生在先故称为大不约身量说大
小也故老子云下引證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證
其先义强名之曰大名也即大名之下有先义故
释曰下彼以虚无为道故名大先于天地而生故
今不取彼义但以其大及之言可證此真理为诸
法之本为大为先之义故引之也。
钞四相品文下泥洹经云佛告迦叶菩萨具四德
能为人说大泥洹经一自行非邪二能正他人三
随问而答四善因缘达识根性尽一卷经唯广徵
释此四种法故云四相品也。
▲钞故远公下涅槃
疏第二云先解大义释之初言大者其性广博以
广释大二如人下以常释大但喻无合与上文中
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其义相似三以胜释大胜有
二种初言是人若住正法名人中胜住正故胜后
备德故胜。
▲钞彼更有多下涅槃疏第一初云大
义有六一常故名大故下文言大名为常二胜故
名大如世胜人名为大人故下文言是人若能安
住正法名人中胜胜故大涅槃如是三广故名大
故下文言大名广博体穷法界名性广博四多故
名大故下文言譬如大藏多诸珍异涅槃如是多
有种种妙法珍宝故名为大五高故名大故下文
言譬如大山人不能上故名大山涅槃如是凡夫
二乘乃至十住不能到故名之为大六深故名大
如海渊深名为大海故下文言大者名不可思议
小也故老子云下引證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證
其先义强名之曰大名也即大名之下有先义故
释曰下彼以虚无为道故名大先于天地而生故
今不取彼义但以其大及之言可證此真理为诸
法之本为大为先之义故引之也。
钞四相品文下泥洹经云佛告迦叶菩萨具四德
能为人说大泥洹经一自行非邪二能正他人三
随问而答四善因缘达识根性尽一卷经唯广徵
释此四种法故云四相品也。
▲钞故远公下涅槃
疏第二云先解大义释之初言大者其性广博以
广释大二如人下以常释大但喻无合与上文中
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其义相似三以胜释大胜有
二种初言是人若住正法名人中胜住正故胜后
备德故胜。
▲钞彼更有多下涅槃疏第一初云大
义有六一常故名大故下文言大名为常二胜故
名大如世胜人名为大人故下文言是人若能安
住正法名人中胜胜故大涅槃如是三广故名大
故下文言大名广博体穷法界名性广博四多故
名大故下文言譬如大藏多诸珍异涅槃如是多
有种种妙法珍宝故名为大五高故名大故下文
言譬如大山人不能上故名大山涅槃如是凡夫
二乘乃至十住不能到故名之为大六深故名大
如海渊深名为大海故下文言大者名不可思议
音释¶ 第 399c 页
渊深难测名不思议。
▲钞今以多即约用下通妨
也应有问云彼经既有多高等六义名大何故但
引常遍耶故此释也言多即约用者即三用大中
收也此释体大故不言多言高即约果者即四果
大中收也此释体大故不言高其馀深胜二义于
常义中巳含之也故唯遍常二义以释体大。
▲钞
复是别文者以疏云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有似一
处经文故拣别之上句其性广博是一处文下句
犹如虚空别是一处文也以虚空周遍喻理体周
遍證成遍故名大也然准彼经合文言解脱亦尔
似以虚空性无逼迫喻涅槃无逼迫之义今借其
文但喻遍义思之可见。】
「疏二者相大下但释同别之相而大具常遍准前释
之。」
【钞然远公下拣滥也应有问云远公约三种涅槃
亦是体相用三与此何异耶于此拣云远公三大
通于因果以性净涅槃凡圣皆有故今明佛所證
法中有三大即唯果有也。】
「疏谓业用普周等者行愿疏云如体包遍故彼钞云
即前无边之相以遍于体一一如体故成大用一一
能包能遍一入一切为遍一切入一为包交参涉入
互相无碍重重无尽也今周即周遍普即普包也。」
【钞南经四相品下彼彼云迦叶复问下牒佛巳说
为问也若佛巳度下执迹为难耶输陀罗者此云
▲钞今以多即约用下通妨
也应有问云彼经既有多高等六义名大何故但
引常遍耶故此释也言多即约用者即三用大中
收也此释体大故不言多言高即约果者即四果
大中收也此释体大故不言高其馀深胜二义于
常义中巳含之也故唯遍常二义以释体大。
▲钞
复是别文者以疏云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有似一
处经文故拣别之上句其性广博是一处文下句
犹如虚空别是一处文也以虚空周遍喻理体周
遍證成遍故名大也然准彼经合文言解脱亦尔
似以虚空性无逼迫喻涅槃无逼迫之义今借其
文但喻遍义思之可见。】
「疏二者相大下但释同别之相而大具常遍准前释
之。」
【钞然远公下拣滥也应有问云远公约三种涅槃
亦是体相用三与此何异耶于此拣云远公三大
通于因果以性净涅槃凡圣皆有故今明佛所證
法中有三大即唯果有也。】
「疏谓业用普周等者行愿疏云如体包遍故彼钞云
即前无边之相以遍于体一一如体故成大用一一
能包能遍一入一切为遍一切入一为包交参涉入
互相无碍重重无尽也今周即周遍普即普包也。」
【钞南经四相品下彼彼云迦叶复问下牒佛巳说
为问也若佛巳度下执迹为难耶输陀罗者此云
音释¶ 第 400a 页
持誉以是因缘下执迹疑实唯愿巳下请佛通释
下佛答之先呵难词能建下释释意如何明纳妃
生子之事是大涅槃所起德用非实烦恼释相如
何汎举涅槃所起德用类以释之大般涅槃能建
大义者总举类答义犹用也建犹起也大般涅槃
能起大用用相非一名建大义下广辨之于中先
敕听劝说诫莫生疑下为说之文别有四一举菩
萨位大涅槃能建大义仰类如来二我巳久住是
大涅槃下正就如来能建大义初中有二初明菩
萨證实起化乃至言菩萨住涅槃者于大涅槃随
分克證故名为住所入涅槃性是缘起作用之法
是故入中无心化现乃至第二明佛能建义中初
明如来住大涅槃种种化现巳后经文广说化现
二十五有等(今缺引第四节也)。
▲钞彼经即约果用下约
彼此以拣别也言今意明即体之用者显此经三
大相即故此以广字释大字故言下佛果有下会
释也此有二释一问彼经既约果用云何證此即
体之用耶释云下文佛果有相用者皆由本自有
故故佛相用即是本有相用所以将果用證上即
体之用也二或可问曰既七字互释下文释佛字
十义佛果亦有相用即与彼经何别答此问佛果
虽有相用皆本有故与彼别也二释随通。】
「疏四果大谓智断依正等者智即菩提断即涅槃依
即国土正即佛身普周法界者以遍释大略其常义
下佛答之先呵难词能建下释释意如何明纳妃
生子之事是大涅槃所起德用非实烦恼释相如
何汎举涅槃所起德用类以释之大般涅槃能建
大义者总举类答义犹用也建犹起也大般涅槃
能起大用用相非一名建大义下广辨之于中先
敕听劝说诫莫生疑下为说之文别有四一举菩
萨位大涅槃能建大义仰类如来二我巳久住是
大涅槃下正就如来能建大义初中有二初明菩
萨證实起化乃至言菩萨住涅槃者于大涅槃随
分克證故名为住所入涅槃性是缘起作用之法
是故入中无心化现乃至第二明佛能建义中初
明如来住大涅槃种种化现巳后经文广说化现
二十五有等(今缺引第四节也)。
▲钞彼经即约果用下约
彼此以拣别也言今意明即体之用者显此经三
大相即故此以广字释大字故言下佛果有下会
释也此有二释一问彼经既约果用云何證此即
体之用耶释云下文佛果有相用者皆由本自有
故故佛相用即是本有相用所以将果用證上即
体之用也二或可问曰既七字互释下文释佛字
十义佛果亦有相用即与彼经何别答此问佛果
虽有相用皆本有故与彼别也二释随通。】
「疏四果大谓智断依正等者智即菩提断即涅槃依
即国土正即佛身普周法界者以遍释大略其常义
音释¶ 第 400b 页
疏谓大智为主下馀行如盲智犹有目以智运行能
到彼岸故智度论云说前五度譬如盲人第六般若
事同有目若不得般若开导前五便堕恶道不成出
世。
疏七者教大下有二意一行愿钞云每说一会或一
位义终皆结通云十方亦如是说故二精微钞云谓
此经中一文一句尽是通方之说故遍十方亦是称
性之谈故通三际遍十方中十方通三际故云重重。
疏八者义大十行愿钞云重重无尽固不在言随相
门中亦浅深备说二地中广明十恶十善即该人天
乘也四谛品及五地十重四谛即该声闻乘也六地
十重十二因缘即该缘觉乘也八部般若不出三天
偈文涅槃法华出现品中一两门说尽如斯事类不
可具陈。
疏九者境大下以所化众生为境大故十者业大者
即前能所文义化生为境能化之业常遍故。」
【钞而言等者下科此钞文大分为二初叙四论大
性后今疏体大下以疏十大配彼七大性故言等
取杂集者本论无著造释论师子觉造而各别行
后安慧菩萨杂糅合为一本名杂集论般若即无
著所造金刚般若论也。
▲钞不广说之者此句是
钞词也以彼以中但总相释相大字云与七种大
性共相应故而不别别广说之耳。
▲钞了知广大
等者梵言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数数造业取
到彼岸故智度论云说前五度譬如盲人第六般若
事同有目若不得般若开导前五便堕恶道不成出
世。
疏七者教大下有二意一行愿钞云每说一会或一
位义终皆结通云十方亦如是说故二精微钞云谓
此经中一文一句尽是通方之说故遍十方亦是称
性之谈故通三际遍十方中十方通三际故云重重。
疏八者义大十行愿钞云重重无尽固不在言随相
门中亦浅深备说二地中广明十恶十善即该人天
乘也四谛品及五地十重四谛即该声闻乘也六地
十重十二因缘即该缘觉乘也八部般若不出三天
偈文涅槃法华出现品中一两门说尽如斯事类不
可具陈。
疏九者境大下以所化众生为境大故十者业大者
即前能所文义化生为境能化之业常遍故。」
【钞而言等者下科此钞文大分为二初叙四论大
性后今疏体大下以疏十大配彼七大性故言等
取杂集者本论无著造释论师子觉造而各别行
后安慧菩萨杂糅合为一本名杂集论般若即无
著所造金刚般若论也。
▲钞不广说之者此句是
钞词也以彼以中但总相释相大字云与七种大
性共相应故而不别别广说之耳。
▲钞了知广大
等者梵言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数数造业取
音释¶ 第 400c 页
于诸趣即目于人法目一切诸法即了人法二无
我理故。
▲钞此与瑜伽大同者一法全同二心即
瑜伽发心三信解者谓信及胜解瑜伽唯胜解无
信此小异也四净心与瑜伽增上意乐名异义同
精纯唯善故是净心此心无退进之不息即增上
意乐也五六二名全同七果者即瑜伽圆證也。
钞若与对法会者谓将般若论七大会上杂集七
大性也一缘大教法即法性然若而为境故名境
大性杂集二般若论心即杂集行大性发心为众
行之本故言即由净心者净字误书应是发字或
可发心离垢故曰净心以发心中有大悲故无沉
寂之垢行利他行有大智故无爱见等垢行自利
行不错无妨三般若论信解即杂集智大性于境
印决即是胜解瑜伽于境决断即名为智杂集理
实则异无谬大同信亦澄清于境何谬略不言之
不尔既言信解岂但胜解一法或信是胜解之果
以因显果故不言之四般若论净心无恶杂故即
杂集论精进大性瑜伽论增上意乐亦进之无退
故此与前行二利净心不同五般若论资粮即杂
集论方便善巧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大智故不
住生死而为善巧方便与当所證无住涅槃为资
粮故六般若时即杂集第七业大性穷生死际尽
未来时故云时般若于是时中建立佛事而为作
业故云业杂集七般若果即杂集第六證得大性
我理故。
▲钞此与瑜伽大同者一法全同二心即
瑜伽发心三信解者谓信及胜解瑜伽唯胜解无
信此小异也四净心与瑜伽增上意乐名异义同
精纯唯善故是净心此心无退进之不息即增上
意乐也五六二名全同七果者即瑜伽圆證也。
钞若与对法会者谓将般若论七大会上杂集七
大性也一缘大教法即法性然若而为境故名境
大性杂集二般若论心即杂集行大性发心为众
行之本故言即由净心者净字误书应是发字或
可发心离垢故曰净心以发心中有大悲故无沉
寂之垢行利他行有大智故无爱见等垢行自利
行不错无妨三般若论信解即杂集智大性于境
印决即是胜解瑜伽于境决断即名为智杂集理
实则异无谬大同信亦澄清于境何谬略不言之
不尔既言信解岂但胜解一法或信是胜解之果
以因显果故不言之四般若论净心无恶杂故即
杂集论精进大性瑜伽论增上意乐亦进之无退
故此与前行二利净心不同五般若论资粮即杂
集论方便善巧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大智故不
住生死而为善巧方便与当所證无住涅槃为资
粮故六般若时即杂集第七业大性穷生死际尽
未来时故云时般若于是时中建立佛事而为作
业故云业杂集七般若果即杂集第六證得大性
音释¶ 第 401a 页
(瑜伽谓圆證也)谓證佛功德云證得此即为果故杂集云
果言杂集依体下拣别二论六七次第也问二论
六七云何不次答杂集约依自證得之体起用无
穷又虽得果而不舍因故證得居先业在于后般
若论约时通因因时巳能建立佛事至果极成乃
至穷未来际即从其因义在前果义居后馀五大
性杂集般若二论意同言依教起行下此总论七
类大性从因至果之次第也一依教法为境二起
大行心三智及信解于甚深理善通达故四以纯
净心精进长时五由悲智为无住涅槃资粮善巧
方便不滞生死涅槃二边證大下还依杂集之次
且从一义结故杂集即是对法者但名异尔前后
互举勿谓是两论也以未杂糅时名对法巳糅后
名杂集也巳上摄论但总标七大性馀三论虽各
别明七大性义而杂集论兼广释之皆大同小异
此上皆是他文。
钞今疏总会下以疏十大配彼七大性故一体大
即彼杂集第三智大中彼取能知曰智今取所知
二无我理曰体也二相大者有二一或亦智大所
知摄不离理体故恒河性德相即相入亦智所知
故二亦般若论一法大性摄即教所诠亦为境故
三用大即杂集第五方便善巧积集资粮而是即
真体之用为教法之所诠亦境摄故四果大全同
杂集證得及般若果故五因大巳上疏中释因大
果言杂集依体下拣别二论六七次第也问二论
六七云何不次答杂集约依自證得之体起用无
穷又虽得果而不舍因故證得居先业在于后般
若论约时通因因时巳能建立佛事至果极成乃
至穷未来际即从其因义在前果义居后馀五大
性杂集般若二论意同言依教起行下此总论七
类大性从因至果之次第也一依教法为境二起
大行心三智及信解于甚深理善通达故四以纯
净心精进长时五由悲智为无住涅槃资粮善巧
方便不滞生死涅槃二边證大下还依杂集之次
且从一义结故杂集即是对法者但名异尔前后
互举勿谓是两论也以未杂糅时名对法巳糅后
名杂集也巳上摄论但总标七大性馀三论虽各
别明七大性义而杂集论兼广释之皆大同小异
此上皆是他文。
钞今疏总会下以疏十大配彼七大性故一体大
即彼杂集第三智大中彼取能知曰智今取所知
二无我理曰体也二相大者有二一或亦智大所
知摄不离理体故恒河性德相即相入亦智所知
故二亦般若论一法大性摄即教所诠亦为境故
三用大即杂集第五方便善巧积集资粮而是即
真体之用为教法之所诠亦境摄故四果大全同
杂集證得及般若果故五因大巳上疏中释因大
音释¶ 第 401b 页
之文总摄彼五大性故一前疏云发菩提心钞云
即十信发心故即般若论心大性瑜伽论发心大
性亦是杂集论行大性及本故非即行也二前疏
云起解钞云即十住位即摄瑜伽胜解大性杂集
智大性般若信解大性以十住位智住真性故二
前疏云行愿證钞云行是十行愿是十向證是十
地即摄杂集行大性虽有三位通望果證皆名行
故是十地因下拣滥也问既云是證何非杂集證
得大性故此答也四前疏云精勤匪懈钞云通策
于前即般若论第四净心大性及杂集论精进大
性五前疏云成就诸位即摄瑜伽及般若资粮大
性及杂集方便善巧大性以前钞指云次文当知
故今对以明也六智大全同杂集第三智名而义
小异以彼论释但了二无我性此通了性相等故
故前相大亦为所知七教大即杂集境大性瑜伽
般若法大性八义大通前诸论所说六种大性但
除杂集境大瑜伽般若法大性皆是教故九境大
名同杂集初一境大性而义同般若论时大性及
杂集方便善巧皆化生为境故十业大同般若论
第六时大性而具含般若杂集二论时业二名言
为对题中下谓题中七字十大为能摄今略十大
二字三论七大性为所摄而云说十者为对能摄
有十所摄七大亦开为十故也开合如上可知故
云下结归疏文也言或相大一种下问向明七大
即十信发心故即般若论心大性瑜伽论发心大
性亦是杂集论行大性及本故非即行也二前疏
云起解钞云即十住位即摄瑜伽胜解大性杂集
智大性般若信解大性以十住位智住真性故二
前疏云行愿證钞云行是十行愿是十向證是十
地即摄杂集行大性虽有三位通望果證皆名行
故是十地因下拣滥也问既云是證何非杂集證
得大性故此答也四前疏云精勤匪懈钞云通策
于前即般若论第四净心大性及杂集论精进大
性五前疏云成就诸位即摄瑜伽及般若资粮大
性及杂集方便善巧大性以前钞指云次文当知
故今对以明也六智大全同杂集第三智名而义
小异以彼论释但了二无我性此通了性相等故
故前相大亦为所知七教大即杂集境大性瑜伽
般若法大性八义大通前诸论所说六种大性但
除杂集境大瑜伽般若法大性皆是教故九境大
名同杂集初一境大性而义同般若论时大性及
杂集方便善巧皆化生为境故十业大同般若论
第六时大性而具含般若杂集二论时业二名言
为对题中下谓题中七字十大为能摄今略十大
二字三论七大性为所摄而云说十者为对能摄
有十所摄七大亦开为十故也开合如上可知故
云下结归疏文也言或相大一种下问向明七大
音释¶ 第 401c 页
性义何有恒沙等相大耶故此答也此有二义一
云彼既不说三大故相大一种般若杂集二论略
无(瑜伽既大同般若故略不损也)上但依义且为是配二又通约
十大唯是当宗彼明七大随教各殊故无相大亦
无失也问既教旨殊何得引彼释此答而彼不离
此是所流故以末显本故今会他文明本末交映
也。】
「疏用多繁兴等者约当字释即是用多繁兴若约前
十皆多者但取广多名多则前十皆多问体大何得
复名用耶真性岂是多耶答约用为门则无法非用
无障碍理岂碍多耶谓直谈真体理实是一今望能
依事法有多故所依体性随事局故亦有多也即明
一遍一切下以广大二字相滥故此拣也大约遍义
广约摄义以分二字亦可反此者谓大摄广遍亦得
问大之与广既皆有遍摄二义二字云何差别答大
则遍摄皆体广则遍摄皆用乃成天隔故精微钞云
以皆业用一称体遍二称体摄能称遍摄俱名为广
所称遍摄俱名为大。
疏一广依义者广在能诠二广说义者广在所诠三
广破义者广在所破故四广超义者亦广在所超以
真如理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五广治义者广在能治
诸行故六广摄义者约所摄名广故七广德义者广
在所摄德胜故八广生义者广在所生之果故九广
绝义者广在所绝心识等故十广知义者亦于所知
云彼既不说三大故相大一种般若杂集二论略
无(瑜伽既大同般若故略不损也)上但依义且为是配二又通约
十大唯是当宗彼明七大随教各殊故无相大亦
无失也问既教旨殊何得引彼释此答而彼不离
此是所流故以末显本故今会他文明本末交映
也。】
「疏用多繁兴等者约当字释即是用多繁兴若约前
十皆多者但取广多名多则前十皆多问体大何得
复名用耶真性岂是多耶答约用为门则无法非用
无障碍理岂碍多耶谓直谈真体理实是一今望能
依事法有多故所依体性随事局故亦有多也即明
一遍一切下以广大二字相滥故此拣也大约遍义
广约摄义以分二字亦可反此者谓大摄广遍亦得
问大之与广既皆有遍摄二义二字云何差别答大
则遍摄皆体广则遍摄皆用乃成天隔故精微钞云
以皆业用一称体遍二称体摄能称遍摄俱名为广
所称遍摄俱名为大。
疏一广依义者广在能诠二广说义者广在所诠三
广破义者广在所破故四广超义者亦广在所超以
真如理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五广治义者广在能治
诸行故六广摄义者约所摄名广故七广德义者广
在所摄德胜故八广生义者广在所生之果故九广
绝义者广在所绝心识等故十广知义者亦于所知
音释¶ 第 402a 页
立名广故。」
【钞言前四即杂集下一节钞文科分为三。
* 初具引二论以配疏文(二)
* 初引杂集(二)
* 初引论(言前)
* 二配疏(释曰)
* 二引入大乘(二)
* 初引论(言后)
* 二配疏(释曰)
* 二广会二论显其同异(三)
* 初就显会相似(然其)
* 二破古失论意(而刊)
* 三正显其同异(二)
* 初约大同以四摄六(若欲)
* 后约小异并开为十(今取)
* 三释疑归题以彰互释(二)
* 初释疑(然为)
* 后归题(若欲)
钞一切有情等者谓一切言教繁广为所依处一
切有情当得利益大乘即是能诠故疏云为生依
故则广在能诠为所依也二宣说是能说广大甚
深法即是所说之义故广在所依三广破诸障广
在所破故钞云集论约所破此约能破以能破显
所破故四无法不超即广在所超又所明法理虽
广皆有无比之义即广在能超故行愿钞云言广
超者有二义一德相于世间法法法超过为广二
德相之法法法皆超世间为广(上云法法是所超之世法下云法法
是能超之德相)言此方广等者结显也意云此方广广破
无比三名四义皆是大乘由义差别故立三名也
准此虽只言方广巳能持大义可證前拣持一对
中持义谓今既名无大字得属大乘前拣实异权
拣果异因等虽名无实果等字明依义判也。
▲钞
故对疏四次第无差者即前后次第也但今疏加
【钞言前四即杂集下一节钞文科分为三。
* 初具引二论以配疏文(二)
* 初引杂集(二)
* 初引论(言前)
* 二配疏(释曰)
* 二引入大乘(二)
* 初引论(言后)
* 二配疏(释曰)
* 二广会二论显其同异(三)
* 初就显会相似(然其)
* 二破古失论意(而刊)
* 三正显其同异(二)
* 初约大同以四摄六(若欲)
* 后约小异并开为十(今取)
* 三释疑归题以彰互释(二)
* 初释疑(然为)
* 后归题(若欲)
钞一切有情等者谓一切言教繁广为所依处一
切有情当得利益大乘即是能诠故疏云为生依
故则广在能诠为所依也二宣说是能说广大甚
深法即是所说之义故广在所依三广破诸障广
在所破故钞云集论约所破此约能破以能破显
所破故四无法不超即广在所超又所明法理虽
广皆有无比之义即广在能超故行愿钞云言广
超者有二义一德相于世间法法法超过为广二
德相之法法法皆超世间为广(上云法法是所超之世法下云法法
是能超之德相)言此方广等者结显也意云此方广广破
无比三名四义皆是大乘由义差别故立三名也
准此虽只言方广巳能持大义可證前拣持一对
中持义谓今既名无大字得属大乘前拣实异权
拣果异因等虽名无实果等字明依义判也。
▲钞
故对疏四次第无差者即前后次第也但今疏加
音释¶ 第 402b 页
一二等言次之耳。
▲钞毗佛略者此云方广是摩
诃衍者起信钞云具足应云摩诃衍那此云大乘
但总拣小乘故此与前集论结显意同虽有六种
方广皆是大乘差别名也言为诸众生下即五广
治义此约能破能治前诸障故集论第三约所破
故或所治唯是烦恼障故次钞云一治烦恼言亦
有众多下即六广摄义广摄三乘五乘故言众多
乘也疏云通摄无边异类法者即摄无量乘准别
教说故所摄名广言亦以多下即七广德义福慧
二严各具多德故云多严亦广在所摄之德故言
亦能出生下即八广生义能生无量广大果报故
疏云果海者没同果海故即广在所生言非是下
即九广绝义非是一切分别言念所称说度量故
即广在所绝故次钞云体绝众相不思议故行愿
钞云以本性照体独立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故拟心即差言断除下即十广知义问论但云断
除邪见疏何立名为广知耶答由断智障故无所
不知即广在所知知即能知或可二论十义中三
广破五广治十广知皆通能所但第三总治二障
第五别治烦恼第十别治所知以为异耳。
▲钞释
曰下亦但前后次第全同但疏加五六等言次之
耳。
▲钞然其下就显会其相似其字即指入论以
近前引故不引名但云其也入论第一约所破集
论第三约能破故同(应更有集论总入论别如上可知)集论第四
▲钞毗佛略者此云方广是摩
诃衍者起信钞云具足应云摩诃衍那此云大乘
但总拣小乘故此与前集论结显意同虽有六种
方广皆是大乘差别名也言为诸众生下即五广
治义此约能破能治前诸障故集论第三约所破
故或所治唯是烦恼障故次钞云一治烦恼言亦
有众多下即六广摄义广摄三乘五乘故言众多
乘也疏云通摄无边异类法者即摄无量乘准别
教说故所摄名广言亦以多下即七广德义福慧
二严各具多德故云多严亦广在所摄之德故言
亦能出生下即八广生义能生无量广大果报故
疏云果海者没同果海故即广在所生言非是下
即九广绝义非是一切分别言念所称说度量故
即广在所绝故次钞云体绝众相不思议故行愿
钞云以本性照体独立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故拟心即差言断除下即十广知义问论但云断
除邪见疏何立名为广知耶答由断智障故无所
不知即广在所知知即能知或可二论十义中三
广破五广治十广知皆通能所但第三总治二障
第五别治烦恼第十别治所知以为异耳。
▲钞释
曰下亦但前后次第全同但疏加五六等言次之
耳。
▲钞然其下就显会其相似其字即指入论以
近前引故不引名但云其也入论第一约所破集
论第三约能破故同(应更有集论总入论别如上可知)集论第四
音释¶ 第 402c 页
约法为无比入论第五约心不能知故异也此上
四义唯约名显相似故拣也。
▲钞而刊定下彼以
入论第一同集论第三不分能所及总别故一失
意也又以总拣之言为释名之义二失意也。
▲钞
若欲下以大同故合也可知。
▲钞今取小异下由
小异故开也言入论二约所摄者约所说三五诸
乘为所摄也言集论二约通辨下显二论通别有
异也以集论通明德果入论别开三四三约二严
言通因者因亦有故言四约能生唯果者能字或
错疑是所字即约所生唯果若约能生不唯是果
应是唯因也或可不错以钞中显此能生通其二
义若约能生唯因若约所生唯果互影略故故下
归题亦以广生为因故学者细思言三约下显总
别有异集论总该二障入论别分二障言巳如前
会者即前钞云集论约法不可比类此约心不能
知故并不同。
▲钞然为顺下为有问云上广十义
何不如大方等各十义皆顺一题之次第耶故此
答也可知。
▲钞若欲下即依题及义为次故字义
开合不同言十广说是义者说即诠说此有二义
一若约所诠义为广说即是上六字二若通能所
诠为广说即通上七字。】
「疏解佛十义者下即用一题望于十佛约体全同配
归十佛以释佛字即是七字皆佛也。」
【钞十佛即是十身者准离世间品疏云然佛就内
四义唯约名显相似故拣也。
▲钞而刊定下彼以
入论第一同集论第三不分能所及总别故一失
意也又以总拣之言为释名之义二失意也。
▲钞
若欲下以大同故合也可知。
▲钞今取小异下由
小异故开也言入论二约所摄者约所说三五诸
乘为所摄也言集论二约通辨下显二论通别有
异也以集论通明德果入论别开三四三约二严
言通因者因亦有故言四约能生唯果者能字或
错疑是所字即约所生唯果若约能生不唯是果
应是唯因也或可不错以钞中显此能生通其二
义若约能生唯因若约所生唯果互影略故故下
归题亦以广生为因故学者细思言三约下显总
别有异集论总该二障入论别分二障言巳如前
会者即前钞云集论约法不可比类此约心不能
知故并不同。
▲钞然为顺下为有问云上广十义
何不如大方等各十义皆顺一题之次第耶故此
答也可知。
▲钞若欲下即依题及义为次故字义
开合不同言十广说是义者说即诠说此有二义
一若约所诠义为广说即是上六字二若通能所
诠为广说即通上七字。】
「疏解佛十义者下即用一题望于十佛约体全同配
归十佛以释佛字即是七字皆佛也。」
【钞十佛即是十身者准离世间品疏云然佛就内
音释¶ 第 403a 页
觉身多就相故立名不同耳言三昧佛即福德身
者三昧福严中胜故馀义如前依主中辩。
▲钞大
即法界佛者行愿钞云若心若境法法皆佛名法
界佛言方是本性下以方是称性之德相智是本
性之智德故全同也行愿钞云玄鉴深远故即众
生本觉智慧心性之佛言广即涅槃佛下以涅槃
化身周遍法界故广也行愿钞云即是化身化用
自在故化毕归寂故名涅槃佛谓应化涅槃也言
亦随乐等者随佛大悲意乐及他见佛善根意乐
无不现生故若贞元疏广字亦即威势身威势亦
是用故言佛是梵音下唐梵正相当故言华即愿
佛下以华喻因愿及三昧正是其因故摄因属果
即是佛故言严即业报佛下取华字万行因上总
有能严之义成相好庄严身也言教法住持下以
法住则佛住故教即住持佛也言心伏胜故者谓
虽威势能伏于他以心降伏最为殊胜如慈心降
魔等行愿钞云万法由心回转故心为威势总摄
七字若玄镜中又配佛字以初成正觉威光赫奕
映菩萨故应义通无执一文以为定也又前十身
配于十佛亦但依义文不具说贞元疏云心佛即
是化身随心化故明知义无方也又圭峰圆觉钞
云十佛中初五及十局于果位馀该凡圣八简散
心九简虚妄六七俱摄谓法界佛若心若境若性
若相无非佛故其心者万法虽众不出一心唯心
者三昧福严中胜故馀义如前依主中辩。
▲钞大
即法界佛者行愿钞云若心若境法法皆佛名法
界佛言方是本性下以方是称性之德相智是本
性之智德故全同也行愿钞云玄鉴深远故即众
生本觉智慧心性之佛言广即涅槃佛下以涅槃
化身周遍法界故广也行愿钞云即是化身化用
自在故化毕归寂故名涅槃佛谓应化涅槃也言
亦随乐等者随佛大悲意乐及他见佛善根意乐
无不现生故若贞元疏广字亦即威势身威势亦
是用故言佛是梵音下唐梵正相当故言华即愿
佛下以华喻因愿及三昧正是其因故摄因属果
即是佛故言严即业报佛下取华字万行因上总
有能严之义成相好庄严身也言教法住持下以
法住则佛住故教即住持佛也言心伏胜故者谓
虽威势能伏于他以心降伏最为殊胜如慈心降
魔等行愿钞云万法由心回转故心为威势总摄
七字若玄镜中又配佛字以初成正觉威光赫奕
映菩萨故应义通无执一文以为定也又前十身
配于十佛亦但依义文不具说贞元疏云心佛即
是化身随心化故明知义无方也又圭峰圆觉钞
云十佛中初五及十局于果位馀该凡圣八简散
心九简虚妄六七俱摄谓法界佛若心若境若性
若相无非佛故其心者万法虽众不出一心唯心
音释¶ 第 403b 页
知觉故。
钞然此五对一一相属者谓以一切智断烦恼障
證一切法性能自开觉如睡梦觉以一切种智断
所知障达一切法相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莲华
开故五对一一相属也或可初对了俗由于證真
果位之中任运得俱不同因地有俱不俱故五对
皆俱故云相属。
▲钞是根本智者以所證法性是
诸法之根本乃是一切之智名一切智亦根本之
智名根本智或此智与后得为根本了俗由證真
故是根本即智言一切种智是后得智者由于所
證俗谛有诸种类悉无谬故亦依主立名言后得
智者以初入圣起无漏智必先起真智后起俗智
亦后得即智问五地巳去真俗双运何名后得答
既了俗由于證真依义次第名后得智。
▲钞二所
断障中下非如二乘单断不同因中未究竟断烦
恼障障理所知障障事烦恼障依我执起通于根
随烦恼即障所知障依法执起与根随类同然依
法起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若据敌体而障正
障其智今于所缘事境不能明了应名智障今从
境立名云所知障是所知之障也。
▲钞三所證理
下谓所證理即是境故亦犹义之言境故知所證
之理不唯真理谓一切法性即真法性远离虚幻
名谛一切法种类之相易知云俗此义不谬故亦
名谛不同二乘及因位菩萨有未究竟故以所證
钞然此五对一一相属者谓以一切智断烦恼障
證一切法性能自开觉如睡梦觉以一切种智断
所知障达一切法相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莲华
开故五对一一相属也或可初对了俗由于證真
果位之中任运得俱不同因地有俱不俱故五对
皆俱故云相属。
▲钞是根本智者以所證法性是
诸法之根本乃是一切之智名一切智亦根本之
智名根本智或此智与后得为根本了俗由證真
故是根本即智言一切种智是后得智者由于所
證俗谛有诸种类悉无谬故亦依主立名言后得
智者以初入圣起无漏智必先起真智后起俗智
亦后得即智问五地巳去真俗双运何名后得答
既了俗由于證真依义次第名后得智。
▲钞二所
断障中下非如二乘单断不同因中未究竟断烦
恼障障理所知障障事烦恼障依我执起通于根
随烦恼即障所知障依法执起与根随类同然依
法起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若据敌体而障正
障其智今于所缘事境不能明了应名智障今从
境立名云所知障是所知之障也。
▲钞三所證理
下谓所證理即是境故亦犹义之言境故知所證
之理不唯真理谓一切法性即真法性远离虚幻
名谛一切法种类之相易知云俗此义不谬故亦
名谛不同二乘及因位菩萨有未究竟故以所證
音释¶ 第 403c 页
二谛为佛也以一切智下对能證释所證由所證
彰所断明上之三对复互相属也。
▲钞四所成益
下自既能尔令他皆然不同二乘独善及因中未
能必然言上之下总拣上三对六法也此有二义
一通二别初通者上三对六法俱通自利利他此
尽理言之以能證所断所證之中皆有二利故又
自利本欲利他利他即是自利故后别义者从显
别配以一切智由断烦恼證法性即自利上三皆
能自开觉以一切种智断所知障觉法相为利他
上三皆是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即前三对别别相
属此一对总相属也。
▲钞五显觉相下显自他开
觉之相也近显第四对之相既四包前三即通以
喻显前四对觉之行相也谓以觉字合一切智及
所觉诸法之性以睡梦合所断烦恼即是能自开
觉之相也以华开合种智断所知障以莲子合所
證法门即是亦能开觉一切有情之相也言前即
觉察察深理故后即觉悟者悟诸法故亦可前是
觉悟證悟彻源故后为觉察无非审的故。
▲钞离
觉觉者所谓离于能觉及于所觉虽无能所而双
非而无所不觉不碍两存故云尽觉或双泯能所
没同果海而尽觉故。
钞七事记中者即六成就中开闻及我谓二故言
今并起之者先总释胜义也一能觉下别明胜相
天鼓但能惊觉忉利天众令知修罗贼军来去安
彰所断明上之三对复互相属也。
▲钞四所成益
下自既能尔令他皆然不同二乘独善及因中未
能必然言上之下总拣上三对六法也此有二义
一通二别初通者上三对六法俱通自利利他此
尽理言之以能證所断所證之中皆有二利故又
自利本欲利他利他即是自利故后别义者从显
别配以一切智由断烦恼證法性即自利上三皆
能自开觉以一切种智断所知障觉法相为利他
上三皆是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即前三对别别相
属此一对总相属也。
▲钞五显觉相下显自他开
觉之相也近显第四对之相既四包前三即通以
喻显前四对觉之行相也谓以觉字合一切智及
所觉诸法之性以睡梦合所断烦恼即是能自开
觉之相也以华开合种智断所知障以莲子合所
證法门即是亦能开觉一切有情之相也言前即
觉察察深理故后即觉悟者悟诸法故亦可前是
觉悟證悟彻源故后为觉察无非审的故。
▲钞离
觉觉者所谓离于能觉及于所觉虽无能所而双
非而无所不觉不碍两存故云尽觉或双泯能所
没同果海而尽觉故。
钞七事记中者即六成就中开闻及我谓二故言
今并起之者先总释胜义也一能觉下别明胜相
天鼓但能惊觉忉利天众令知修罗贼军来去安
音释¶ 第 404a 页
危佛令惊觉一切众生种现习气三种烦恼生灭
有无二天鼓能护自天众破他修罗故息苦佛能
救一切众生苦苦坏苦行苦之三苦能破蕴魔天
魔烦恼魔死魔之四魔也三天鼓令天众受色声
香味触五欲之乐佛令一切众生受涅槃乐四天
鼓令天众生贪爱缚著之心佛令众生起无漏智
或上四佛令众生如次悟苦集灭道欲令知断證
修故胜天鼓也具此下总结。
▲钞二不由他悟下
以真智内发不从他得故云无师梵行品云成就
慧身不由他悟疏云若见有他安称为悟既曰心
悟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岂唯定之方寸不取况于
人乎。
▲钞三断二无知下由二障故于真俗谛无
由證知唯佛能尽断故四巳过下凡夫二障所覆
故唯睡二乘所知障在故亦睡得单身空智实非
究竟以为究竟是妄智故亦梦佛二障尽故不睡
情谓斯绝故不梦五犹如下涅槃第九说如赤莲
华为日所照无不开敷即十地无漏行成如日照
佛智自发如华开。
▲钞六性净无染下本性清净
不能染故应得之性因时虽有烦恼有五义故不
染一离一切相故名为佛二性是能对治故意在
能治故三佛性非是惑障安足处故非惑所住处
故四性不变故涅即黑泥缁谓䌽黑如白玉投于
黑泥而不转为黑色佛性在惑而不被染五妄惑
炽然不能染实性如幻刀虽利不能斫石言因时
有无二天鼓能护自天众破他修罗故息苦佛能
救一切众生苦苦坏苦行苦之三苦能破蕴魔天
魔烦恼魔死魔之四魔也三天鼓令天众受色声
香味触五欲之乐佛令一切众生受涅槃乐四天
鼓令天众生贪爱缚著之心佛令众生起无漏智
或上四佛令众生如次悟苦集灭道欲令知断證
修故胜天鼓也具此下总结。
▲钞二不由他悟下
以真智内发不从他得故云无师梵行品云成就
慧身不由他悟疏云若见有他安称为悟既曰心
悟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岂唯定之方寸不取况于
人乎。
▲钞三断二无知下由二障故于真俗谛无
由證知唯佛能尽断故四巳过下凡夫二障所覆
故唯睡二乘所知障在故亦睡得单身空智实非
究竟以为究竟是妄智故亦梦佛二障尽故不睡
情谓斯绝故不梦五犹如下涅槃第九说如赤莲
华为日所照无不开敷即十地无漏行成如日照
佛智自发如华开。
▲钞六性净无染下本性清净
不能染故应得之性因时虽有烦恼有五义故不
染一离一切相故名为佛二性是能对治故意在
能治故三佛性非是惑障安足处故非惑所住处
故四性不变故涅即黑泥缁谓䌽黑如白玉投于
黑泥而不转为黑色佛性在惑而不被染五妄惑
炽然不能染实性如幻刀虽利不能斫石言因时
音释¶ 第 404b 页
下举劣况胜前应得性时有惑尚不能染况至得
果时惑尽无馀岂当有染耶。
▲钞七具足三义即
是三佛者三身也以化报法次第配之或就一佛
身具三义故。
▲钞八具足三德者永嘉大师云法
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
身三德圆融举一全收。
▲钞同体三宝者谓具觉
照义为佛具轨持义为法具和合义为僧也。
▲钞
释曰下释疏略指之意一觉胜天鼓即一切种智
二不由他悟即一切智三断二无知即离烦恼障
及所知障等以有同佛地论故疏略指然有少别
相故钞具出也。】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九
* 音释
赈
(音轸富也)。
填
(徒坚切塞满也)。
瘦涩
(上所以切损也下音色)。
果时惑尽无馀岂当有染耶。
▲钞七具足三义即
是三佛者三身也以化报法次第配之或就一佛
身具三义故。
▲钞八具足三德者永嘉大师云法
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著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
身三德圆融举一全收。
▲钞同体三宝者谓具觉
照义为佛具轨持义为法具和合义为僧也。
▲钞
释曰下释疏略指之意一觉胜天鼓即一切种智
二不由他悟即一切智三断二无知即离烦恼障
及所知障等以有同佛地论故疏略指然有少别
相故钞具出也。】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九
* 音释
赈
(音轸富也)。
填
(徒坚切塞满也)。
瘦涩
(上所以切损也下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