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音释¶ 第 271b 页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四
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以义分教者教章云就法圭山云法对能诠之文
总名为义对后展转解释之义即名为法也清凉云
法约自体义约差别是也今文正立教辩所诠当处
即明故直云以义分教探玄亦然故云法云义不无
所以然皆所诠之义但于所诠中约自体差别之异
故有法义之名是则虽云法云义皆约所诠深浅以
分能诠教殊也。
▲言教类有五者易曰各从其类则
于一代圣教以类相从唯有此五故无增减也。
▲言
即贤首所立者然草创云华周流贤首而但言贤首
立以取文义大备故云尔也言贤首者传云释法藏
字贤首姓康康居国人也风度奇正利智绝伦薄游
长安弥露锋颖属奘师译经应名僧义学之选始预
其间后因笔受證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场(此段与纂
音释¶ 第 271c 页
灵记异至下当会释)至天后朝实叉难陀赍华严梵夹至藏与
义净复礼再登其职寻于义净译场又与胜庄大仪
充證义昔者燉煌杜顺作华严法界观传弟子智俨
讲授此晋译之本俨后附藏尝与则天说帝网义帝
于此茫然乃指镇殿金师子为喻使径挺易解帝闻
开悟洎诸梵僧罢译帝于圣历二年巳亥十月八日
诏藏于佛授记寺讲新经至华藏世界品讲堂及寺
中地皆震动都讲维那僧弘景具表(云云)所以华严
一宗推藏为第三祖也。
▲言广有别章者即华严一
乘教义分齐章也。
▲言大同天台但加顿教者以下
云初即藏教二即通教三即别教第五名圆唯顿教
新加故云尔也虽大同不无小异若圭山云相及三
四皆是别教自释云始教中法相宗行布历别而脩
故终教依一如来藏性显戒定慧等历别故顿教迥
显真性不融通性相故评曰此约少分义同故作此
配今约大同故逐一别配各一义耳。
▲言今先用之
后总会通者今先用贤首五教后总会上来诸师违
顺中顺义显不违前师如云华创立名义未周故贤
首改之尚未全备至清凉别不立教但于贤首五教
中其未至者改诸庶反扶古德也此如始教中合深
密二时始分皆通空相后总会通易于探玄教章以
中间三教为三乘但判第三教为一乘尔又如下立
宗中馀易七八九门被机中以权为易于转为如此
等义皆是为改易也易之令名义周备反成贤首教
义净复礼再登其职寻于义净译场又与胜庄大仪
充證义昔者燉煌杜顺作华严法界观传弟子智俨
讲授此晋译之本俨后附藏尝与则天说帝网义帝
于此茫然乃指镇殿金师子为喻使径挺易解帝闻
开悟洎诸梵僧罢译帝于圣历二年巳亥十月八日
诏藏于佛授记寺讲新经至华藏世界品讲堂及寺
中地皆震动都讲维那僧弘景具表(云云)所以华严
一宗推藏为第三祖也。
▲言广有别章者即华严一
乘教义分齐章也。
▲言大同天台但加顿教者以下
云初即藏教二即通教三即别教第五名圆唯顿教
新加故云尔也虽大同不无小异若圭山云相及三
四皆是别教自释云始教中法相宗行布历别而脩
故终教依一如来藏性显戒定慧等历别故顿教迥
显真性不融通性相故评曰此约少分义同故作此
配今约大同故逐一别配各一义耳。
▲言今先用之
后总会通者今先用贤首五教后总会上来诸师违
顺中顺义显不违前师如云华创立名义未周故贤
首改之尚未全备至清凉别不立教但于贤首五教
中其未至者改诸庶反扶古德也此如始教中合深
密二时始分皆通空相后总会通易于探玄教章以
中间三教为三乘但判第三教为一乘尔又如下立
宗中馀易七八九门被机中以权为易于转为如此
等义皆是为改易也易之令名义周备反成贤首教
音释¶ 第 272a 页
也故下宗趣中亦云依后二师而颇为改易亦改贤
首义也(二师一即光统也)。
疏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等者此约大小分二则大
乘字虽标始教之初义贯下之四教若圭山列云四
一乘顿教等此约前三为渐始终皆是大乘第四为
顿有异于渐故别标一乘也。
疏初即天台藏教者此约义同而名异故云初即等
至相立云愚法二乘教此约褒贬拣显立名既言愚
法故即显不愚人空此褒也又既云愚法是未达法
空此贬也所以贬也拣下始教中二乘分解法空故
也贤首教章中犹存此名至探玄中改为小乘今依
探玄也谓小大对立拣贬亦彰不必更加愚法也但
下释所诠中此义自显故。」
【钞初小乘教易故不释者如下四教皆有释名一
科此小乘之名其名易见故疏不释至如教章约
所诠义尚云小乘异大乘理无疑故不待说也同
今立名易故不释。
▲言以见天台等者问彼立藏
教之名为有六度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佛大乘
之义不名小乘乃云藏教今却立为小教小教其
义云何答若望大乘皆属小教问广钞第三云但
不收六度菩萨故唯云小六度菩萨却入始教化
相中收若许尔者何以此说所摄法门不异于彼
答若据七十五法则同言总意别故又天台意云
义似大乘唯藏教中说故属藏教大乘化相复深
首义也(二师一即光统也)。
疏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等者此约大小分二则大
乘字虽标始教之初义贯下之四教若圭山列云四
一乘顿教等此约前三为渐始终皆是大乘第四为
顿有异于渐故别标一乘也。
疏初即天台藏教者此约义同而名异故云初即等
至相立云愚法二乘教此约褒贬拣显立名既言愚
法故即显不愚人空此褒也又既云愚法是未达法
空此贬也所以贬也拣下始教中二乘分解法空故
也贤首教章中犹存此名至探玄中改为小乘今依
探玄也谓小大对立拣贬亦彰不必更加愚法也但
下释所诠中此义自显故。」
【钞初小乘教易故不释者如下四教皆有释名一
科此小乘之名其名易见故疏不释至如教章约
所诠义尚云小乘异大乘理无疑故不待说也同
今立名易故不释。
▲言以见天台等者问彼立藏
教之名为有六度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佛大乘
之义不名小乘乃云藏教今却立为小教小教其
义云何答若望大乘皆属小教问广钞第三云但
不收六度菩萨故唯云小六度菩萨却入始教化
相中收若许尔者何以此说所摄法门不异于彼
答若据七十五法则同言总意别故又天台意云
义似大乘唯藏教中说故属藏教大乘化相复深
音释¶ 第 272b 页
于此贤首意云是大乘化相欲引小乘复浅说之
以二乘无分故属始教此约夺之又探玄记云彼
宗所断所證所入涅槃亦与小乘无差别故此约
与之不应一准。】
「疏深密二三时合为一教者然教章以深密第二时
为始教第三时说三性不空理立为终教与探玄中
方以第三时定有二乘与第二时合为始教今依探
玄故云尔也问深密三时中第二时说一乘何言同
许定性二乘具不成佛答以彼判般若为第二时教
今详般若之中亦有五性之义故合为一也故圭山
云深密经中判三时教第二第三时教中皆说众生
有五种性故也若尔彼第二时如何说众生有五种
性耶答彼经第二云乃至更说法要谓相无自性性
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乃至诸声闻乘种性有
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得无上安隐涅槃一切声
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共此一究竟清
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
切有情界中无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
或利根性有情差别解云此约三乘同一所观无性
道故密意说此名一乘理实三乘各證涅槃非是一
也评曰此是深密第二时许二乘俱不成佛故与第
三合为始教也问深密第二时是破相前益物渐次
中皆许成佛今何尔耶答人法不同今疏直依深密
中自指二三两时之教非是指两宗之人为同许不
以二乘无分故属始教此约夺之又探玄记云彼
宗所断所證所入涅槃亦与小乘无差别故此约
与之不应一准。】
「疏深密二三时合为一教者然教章以深密第二时
为始教第三时说三性不空理立为终教与探玄中
方以第三时定有二乘与第二时合为始教今依探
玄故云尔也问深密三时中第二时说一乘何言同
许定性二乘具不成佛答以彼判般若为第二时教
今详般若之中亦有五性之义故合为一也故圭山
云深密经中判三时教第二第三时教中皆说众生
有五种性故也若尔彼第二时如何说众生有五种
性耶答彼经第二云乃至更说法要谓相无自性性
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乃至诸声闻乘种性有
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得无上安隐涅槃一切声
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共此一究竟清
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
切有情界中无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
或利根性有情差别解云此约三乘同一所观无性
道故密意说此名一乘理实三乘各證涅槃非是一
也评曰此是深密第二时许二乘俱不成佛故与第
三合为始教也问深密第二时是破相前益物渐次
中皆许成佛今何尔耶答人法不同今疏直依深密
中自指二三两时之教非是指两宗之人为同许不
音释¶ 第 272c 页
成佛义也又空宗人自说属第三故非以智光宗为
深密第二也问智光宗说皆成佛正凭般若般若既
有五性岂不违自一性宗耶答兼正有异成佛一性
义正凭妙智经空义正明般若经问既宗般若般若
五性之义终违自宗一性义故答权实不同清凉会
云般若是权实双行带权说实之教权说五性实唯
一性问般若既有五性同深密第三时何却判为第
二时耶答彼从多少分故夫判教者就正不就兼就
多不就少般若空义多故在第二时五性义少不属
第三时问准此则空相二宗皆是始教性宗在于后
三教摄何故前说此方性相二宗源出西域二师之
下应其空宗在于性宗何判为始答总相出彼不言
全同故无违也。」
【钞以趣寂难成下阐提虽亦难成犹且有法体趣
寂二乘一向落空成义更难故偏举耳其一分不
定亦不许成略故不言。】
「疏此既未尽下起信钞说破相云始法相云分即贤
首意故起信疏云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
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今此疏
清凉意破相法相各得始分之名故上云颇为改易
也谓各约法有未尽理名始各约人有不成佛名分
然探玄记第一云二始教者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
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合之总为一教未尽大乘
法理故名始教准此亦非清凉新意清凉但加分义耳。」
深密第二也问智光宗说皆成佛正凭般若般若既
有五性岂不违自一性宗耶答兼正有异成佛一性
义正凭妙智经空义正明般若经问既宗般若般若
五性之义终违自宗一性义故答权实不同清凉会
云般若是权实双行带权说实之教权说五性实唯
一性问般若既有五性同深密第三时何却判为第
二时耶答彼从多少分故夫判教者就正不就兼就
多不就少般若空义多故在第二时五性义少不属
第三时问准此则空相二宗皆是始教性宗在于后
三教摄何故前说此方性相二宗源出西域二师之
下应其空宗在于性宗何判为始答总相出彼不言
全同故无违也。」
【钞以趣寂难成下阐提虽亦难成犹且有法体趣
寂二乘一向落空成义更难故偏举耳其一分不
定亦不许成略故不言。】
「疏此既未尽下起信钞说破相云始法相云分即贤
首意故起信疏云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
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今此疏
清凉意破相法相各得始分之名故上云颇为改易
也谓各约法有未尽理名始各约人有不成佛名分
然探玄记第一云二始教者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
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合之总为一教未尽大乘
法理故名始教准此亦非清凉新意清凉但加分义耳。」
音释¶ 第 273a 页
【钞谓何名初教等者科分为二。
* 初双徵(谓何)
* 二双释(二)
* 初释成二皆名始(二)
* 初别为解释(三)
* 初总答(由合)
* 二别释(言未)
* 三总结(故初)
* 二种为徵释(二)
* 初破相名始(云何)
* 二法相名始(若尔)
* 二释成二皆名分(特由)
钞以法鼓经中以空为始不空为终者问引彼经
證但说空理名有馀说唯是此经是无上说者何
不第二名有馀教第三名无上教而言始终耶答
诸祖皆言始终之名依法鼓经立者正例同天台
通别二教依智论共不共立转名通别二教今依
有馀无上转名始终以天台欲兼通馀义故今欲
避妨难故何者若云有馀教应有难云三四二教
岂非有馀以未显圆故何得第二独受此名又小
乘亦是有馀故又若第三名无上教者应有难言
此后更有二教那云无上故转名始终也今钞皆
云初者即转释始名初也。
▲钞特由此义者特由
第三时未显一极为初不及第二时以空为初为
此义故加分教名意显虽依第二时有不成佛立
分教名不及第三时有不成佛立分教也此中意
显虽空相皆通始分约空始正分兼约相分正始
兼也思之问何故约空法与未显一极法上不立
分名及约有不成上不立始名耶答人法异故人
上有分成义故立分名法上有未尽理义故立始
音释¶ 第 273b 页
名疏文明有所属不可相滥(指玄以互通者非正义也)。】
「疏定性二乘等者定性菩萨及不定性菩萨前教巳
许成佛故不言之定性二乘无性阐提前教不说成
佛故偏举之又一分不定性亦许成佛以通从别故
略不言又从显说故。」
【钞亦对第二教二义下亦科分二。
* 初双标能所对(二中)
* 二双释能所对(二)
* 初牒所对二名(由前)
* 后释能对二名(二)
* 初终单对始(今既)
* 后实双对二(立实)
钞故名为分亦名为始者钞家行文影略应言未
尽法理故名为始以影在能对之中故此略也诸
家外钞不知此影略故言有不成佛之义义通始
名致今释义繁杂误之甚矣问上疏云二始教亦
名分教今何反之耶答今对疏中先言成佛后言
尽理故作此举也。
▲钞今既尽理所以名终者终
字唯对始字立故然若别对前空相二始者说但
空故名始说妙有尽理故名终说三乘隐一极故
名始显说一极方尽理故名终然有说此终名亦
对分得名者非也。
▲钞立实教名双对前二者若
前终名亦对二者何故此中方标双对前二以拣
异也故知终名单对于始实名双对始分以前始
分虽别皆是权教故一实名双对前二也。
▲言非
唯说空下对始名实然唯约空始说影相始也若
「疏定性二乘等者定性菩萨及不定性菩萨前教巳
许成佛故不言之定性二乘无性阐提前教不说成
佛故偏举之又一分不定性亦许成佛以通从别故
略不言又从显说故。」
【钞亦对第二教二义下亦科分二。
* 初双标能所对(二中)
* 二双释能所对(二)
* 初牒所对二名(由前)
* 后释能对二名(二)
* 初终单对始(今既)
* 后实双对二(立实)
钞故名为分亦名为始者钞家行文影略应言未
尽法理故名为始以影在能对之中故此略也诸
家外钞不知此影略故言有不成佛之义义通始
名致今释义繁杂误之甚矣问上疏云二始教亦
名分教今何反之耶答今对疏中先言成佛后言
尽理故作此举也。
▲钞今既尽理所以名终者终
字唯对始字立故然若别对前空相二始者说但
空故名始说妙有尽理故名终说三乘隐一极故
名始显说一极方尽理故名终然有说此终名亦
对分得名者非也。
▲钞立实教名双对前二者若
前终名亦对二者何故此中方标双对前二以拣
异也故知终名单对于始实名双对始分以前始
分虽别皆是权教故一实名双对前二也。
▲言非
唯说空下对始名实然唯约空始说影相始也若
音释¶ 第 273c 页
约对相始名实应言非唯说于三乘复说一极故
称实理。
▲言既非分下对分为实通空相二义易
故可知问既始分二各皆对实名权何不前教亦
名权教答有深理故谓若三乘约为权一乘为实
前二教皆权非唯第二若约顿渐分权实则前三
皆权若约偏圆前四皆权所以第二不偏受权称
也若尔其实教名亦通后二何独第三受是称耶
答以此教初尽理故独受此名后二教虽不立是
名不妨是实也例如见道初照理故独受见名非
后地不见道也权教不尔故不独称。】
「疏上二教下所以结前者初小大为对次始终为对
今以顿教双对前二俱约地位为渐故第四无位名
顿此之顿渐直约化法以判也。
疏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等者但者约截之词也意
云约截而言最初一念根本妄心不生即此便名为
佛故经云离妄即觉亦无渐次即是顿义也。」
【钞心有也等者妄心不有永不复生若得真实刹
那正觉复何疑耶恐但寻言生解故经遮云不可
得思量也。
钞文显易了者言得诸法正性者證前一念不生
义言不从下證前不依地位可知。
▲钞于第一义
等者谓第一义中无有次第相续之所说既无所
说即是无所有妄相之寂灭法也或可说字属下
其义甚妙言同證如矣者以此二地是因位證如
称实理。
▲言既非分下对分为实通空相二义易
故可知问既始分二各皆对实名权何不前教亦
名权教答有深理故谓若三乘约为权一乘为实
前二教皆权非唯第二若约顿渐分权实则前三
皆权若约偏圆前四皆权所以第二不偏受权称
也若尔其实教名亦通后二何独第三受是称耶
答以此教初尽理故独受此名后二教虽不立是
名不妨是实也例如见道初照理故独受见名非
后地不见道也权教不尔故不独称。】
「疏上二教下所以结前者初小大为对次始终为对
今以顿教双对前二俱约地位为渐故第四无位名
顿此之顿渐直约化法以判也。
疏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等者但者约截之词也意
云约截而言最初一念根本妄心不生即此便名为
佛故经云离妄即觉亦无渐次即是顿义也。」
【钞心有也等者妄心不有永不复生若得真实刹
那正觉复何疑耶恐但寻言生解故经遮云不可
得思量也。
钞文显易了者言得诸法正性者證前一念不生
义言不从下證前不依地位可知。
▲钞于第一义
等者谓第一义中无有次第相续之所说既无所
说即是无所有妄相之寂灭法也或可说字属下
其义甚妙言同證如矣者以此二地是因位證如
音释¶ 第 274a 页
之始终故偏举耳言初地不为烦恼所动者初地
分别烦恼不动八地俱生烦恼不动同不动故言
第九同第七无生忍者约仁王五忍配也一伏忍
当地前三贤二信忍当初二三地三顺忍当四五
六地四无生忍当七八九地(上之四忍各各分上中下故皆有三也)
五寂灭忍当十地佛地(此合等觉在第十地唯有上下二也)今文所
用对此可知言七八二地同纯无相观者即唯识
意然有少异故分二地彼论云第七地中纯无相
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八地巳上纯无相道任运
起故又无加行等言颂上经文者以颂对上长行
也可知言一句之要者以初句十地即为初深即
为浅难见超间之相唯第二句超间义显故云要
也然正意在无所有何次谓本无所有何论次第
耶即是无位之义言等馀经文者谓上唯引四卷
楞伽中文等馀七卷十卷中文或等一代时教中
似此之文皆顿教中摄故。
钞若诠三乘下广钞云先小后大先空后不空先
相后性等即是渐教若诠事事无碍何所不通故
云即是圆教今顿诠言绝之理立名顿教故皆从
所诠立名也言何得难言及迷之甚矣者二句钞
主责刊定也中间更何是理一句牒其难词有本
云是教然理字为正又复难言下更叙彼二种难
也亦是遮救可知言但用一句诸难皆破者但用
疏中顿诠此理名为顿教一句则诸难皆破何者
分别烦恼不动八地俱生烦恼不动同不动故言
第九同第七无生忍者约仁王五忍配也一伏忍
当地前三贤二信忍当初二三地三顺忍当四五
六地四无生忍当七八九地(上之四忍各各分上中下故皆有三也)
五寂灭忍当十地佛地(此合等觉在第十地唯有上下二也)今文所
用对此可知言七八二地同纯无相观者即唯识
意然有少异故分二地彼论云第七地中纯无相
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八地巳上纯无相道任运
起故又无加行等言颂上经文者以颂对上长行
也可知言一句之要者以初句十地即为初深即
为浅难见超间之相唯第二句超间义显故云要
也然正意在无所有何次谓本无所有何论次第
耶即是无位之义言等馀经文者谓上唯引四卷
楞伽中文等馀七卷十卷中文或等一代时教中
似此之文皆顿教中摄故。
钞若诠三乘下广钞云先小后大先空后不空先
相后性等即是渐教若诠事事无碍何所不通故
云即是圆教今顿诠言绝之理立名顿教故皆从
所诠立名也言何得难言及迷之甚矣者二句钞
主责刊定也中间更何是理一句牒其难词有本
云是教然理字为正又复难言下更叙彼二种难
也亦是遮救可知言但用一句诸难皆破者但用
疏中顿诠此理名为顿教一句则诸难皆破何者
音释¶ 第 274b 页
以贤首不约即言亡言等立故或前难既破遮救
自亡也。
▲钞形虽入室等者论语云回也升堂入
于室也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今反用此。
钞四教分之者非是以贤首顿教分为四分各配
天台四教天台四教虽各有绝言之理随教浅深
不同所以悟者得益胜劣亦异言并令亡诠会旨
者即当教下得意忘言犹得鱼忘筌尔。
▲钞今欲
下明于前四绝言之外别有甚深绝言顿理于彼
四教根外别为一类离念顿根也不尔岂天台预
分后人贤首义耶何言不有此门逗机不足耶。
▲
钞即顺禅宗者禅源诠云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
祖相承观风化物无定事仪未有讲者毁禅禅者
毁讲达磨见此方学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数为解
事相为行令知月不在指法在乎心故但以心传
心不立文字显宗破执故有斯言今时学禅者以
经论为别宗讲说以禅门为别法闻谈因果修證
便推属经论之家不知修證正是禅门之本事闻
说即心即佛便推属胸襟之禅不知心佛正是经
论之本意等。
▲钞若不指一言等者谓标与其名
曰心直示其体曰知如达磨令二祖绝诸缘诸缘
绝巳问断灭否答虽绝诸缘亦不断灭问以何證
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云秪
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
诸非更令观察终不先言知字直待自言方验实
自亡也。
▲钞形虽入室等者论语云回也升堂入
于室也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今反用此。
钞四教分之者非是以贤首顿教分为四分各配
天台四教天台四教虽各有绝言之理随教浅深
不同所以悟者得益胜劣亦异言并令亡诠会旨
者即当教下得意忘言犹得鱼忘筌尔。
▲钞今欲
下明于前四绝言之外别有甚深绝言顿理于彼
四教根外别为一类离念顿根也不尔岂天台预
分后人贤首义耶何言不有此门逗机不足耶。
▲
钞即顺禅宗者禅源诠云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
祖相承观风化物无定事仪未有讲者毁禅禅者
毁讲达磨见此方学人多未得法唯以名数为解
事相为行令知月不在指法在乎心故但以心传
心不立文字显宗破执故有斯言今时学禅者以
经论为别宗讲说以禅门为别法闻谈因果修證
便推属经论之家不知修證正是禅门之本事闻
说即心即佛便推属胸襟之禅不知心佛正是经
论之本意等。
▲钞若不指一言等者谓标与其名
曰心直示其体曰知如达磨令二祖绝诸缘诸缘
绝巳问断灭否答虽绝诸缘亦不断灭问以何證
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云秪
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
诸非更令观察终不先言知字直待自言方验实
音释¶ 第 274c 页
是亲證其体然后印之令绝馀疑故云默传心印
问今钞有即心是佛四字应非一言答然一言有
二义如子贡问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又五言四言诗等皆以一字为一言也二
如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及如知为君
难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皆以多字为一言故知
指四字一字皆有理若约今文四字为正。
钞南北宗禅下禅源诸诠聚玄记云慧能大师俗
姓卢氏少失其父负薪供母因店闻客诵金刚经
心有所悟感客奉银供母令往黄梅参五祖忍大
师因呈心偈知有所悟密付衣法也神秀大师俗
姓李氏五祖门下众之上首秀弟子普寂伪称师
为第六祖为帝所重敕号大通禅师也此之二师
虽俱受达磨之心而所禀开导之门顿渐不同谓
能大师禀顿门而开示众生自心本净元无烦恼
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以此传
心秀大师而禀渐门开示众生虽本有佛性而无
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依师言教息灭妄
念念尽觉悟无所不知以此传心故唐宣宗问弘
辩禅师曰禅宗何有南北之名师曰禅门本无南
北自如来附法传至五祖忍大师东山开法有二
弟子一名慧能受祖衣法属岭南传法一名神秀
北地扬化所得法虽是一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
故曰南顿北渐问南宗是顿可尔北宗既渐云何
问今钞有即心是佛四字应非一言答然一言有
二义如子贡问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又五言四言诗等皆以一字为一言也二
如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及如知为君
难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皆以多字为一言故知
指四字一字皆有理若约今文四字为正。
钞南北宗禅下禅源诸诠聚玄记云慧能大师俗
姓卢氏少失其父负薪供母因店闻客诵金刚经
心有所悟感客奉银供母令往黄梅参五祖忍大
师因呈心偈知有所悟密付衣法也神秀大师俗
姓李氏五祖门下众之上首秀弟子普寂伪称师
为第六祖为帝所重敕号大通禅师也此之二师
虽俱受达磨之心而所禀开导之门顿渐不同谓
能大师禀顿门而开示众生自心本净元无烦恼
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以此传
心秀大师而禀渐门开示众生虽本有佛性而无
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依师言教息灭妄
念念尽觉悟无所不知以此传心故唐宣宗问弘
辩禅师曰禅宗何有南北之名师曰禅门本无南
北自如来附法传至五祖忍大师东山开法有二
弟子一名慧能受祖衣法属岭南传法一名神秀
北地扬化所得法虽是一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
故曰南顿北渐问南宗是顿可尔北宗既渐云何
音释¶ 第 275a 页
答此宗多渐少顿故又虽渐调伏然亦不住名言
地位故贞元疏云今诸禅宗多依此教被离念之
根理极显故。】
「疏圆教中立名约位相即具足主伴而立者以立教
必须类證阶位等殊故正约此亦由前渐教五位次
第不同顿教一向无位今此不尔故云一位即一切
位等也。
▲言十信满心等者问既一位即一切位等
何不十信心皆摄五位须信满耶答教义云若自别
教则不依位成今寄终教位说以彼教中信满不退
方得入位今则寄彼得位处一时得此前后诸位行
相是故不于信初心说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
行相故若尔应云住位成佛何名信满答由信成故
是行佛非位佛也故就能成信说非初住成佛也馀
如前教起因缘中说。
疏如此经等者等义有二义一等华严支流等经二
等一代时教中但有圆融具德之经皆此圆教中收。」
【钞大同诸师圆教故者诸师所立圆教皆依晋经
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今既立圆亦取此耳然
义理分齐迥异诸师故但名同云大同也是知上
之五教小则劣于大大则深于小始则对于终终
则终于始分则权于实实则会于权渐则显于顿
顿则融于渐偏则偏于圆圆则圆于偏上依总相
相待或作异门相待重数极多(谓隔越对如小终小顿小圆始顿始
圆等隔二隔三相对也)若依当相一一绝待(五教一一不对馀四五也)全
地位故贞元疏云今诸禅宗多依此教被离念之
根理极显故。】
「疏圆教中立名约位相即具足主伴而立者以立教
必须类證阶位等殊故正约此亦由前渐教五位次
第不同顿教一向无位今此不尔故云一位即一切
位等也。
▲言十信满心等者问既一位即一切位等
何不十信心皆摄五位须信满耶答教义云若自别
教则不依位成今寄终教位说以彼教中信满不退
方得入位今则寄彼得位处一时得此前后诸位行
相是故不于信初心说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
行相故若尔应云住位成佛何名信满答由信成故
是行佛非位佛也故就能成信说非初住成佛也馀
如前教起因缘中说。
疏如此经等者等义有二义一等华严支流等经二
等一代时教中但有圆融具德之经皆此圆教中收。」
【钞大同诸师圆教故者诸师所立圆教皆依晋经
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今既立圆亦取此耳然
义理分齐迥异诸师故但名同云大同也是知上
之五教小则劣于大大则深于小始则对于终终
则终于始分则权于实实则会于权渐则显于顿
顿则融于渐偏则偏于圆圆则圆于偏上依总相
相待或作异门相待重数极多(谓隔越对如小终小顿小圆始顿始
圆等隔二隔三相对也)若依当相一一绝待(五教一一不对馀四五也)全
音释¶ 第 275b 页
对待而全绝待皆六句融之应结颂云行者住是
绝待法于中相待不可尽入此绝待甚深处待与
非待皆寂灭于诸教法应如是知以圣人垂教无
非甘露矣。
钞五类法者一色二心三心所四不相应行五无
为此数不等故有多少也问列数次第何小乘先
色后心大乘先心后色耶答小乘心外别有色故
积微所成粗显先说大乘之中心外无法故先心
后色也然此中七十五法全依俱舍颂文今依彼
论长行略释名义。
初色法中言五根者颂云彼识依净色名眼等五
根释曰谓彼眼耳鼻舌身识所依五种净色名眼
等根是眼等识所依止义故云五根言五境者即
是眼等五根境界所谓色声香味触颂曰色二或
二十声唯有八种味六香四种触十一色性释曰
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或二十者谓青黄赤白(此四显色
也)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此八形色也)云烟尘雾影光
明闇(此八显色所摄差别也)有馀师说空一显色第二十一
言声唯有八种者谓有执受大种为因(如手等鼓所发声)
无执受大种为因(如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及有情名声(如语表业
等)非有情名声(除语表业馀声是也)此四为别复可意及不
可意差别成八(于前情无情中各有此二故成八也)言味六者谓甘
酢咸辛苦淡别故言香四种者谓好香恶香等不
等香有差别故言触十一为性者谓四大种为四
绝待法于中相待不可尽入此绝待甚深处待与
非待皆寂灭于诸教法应如是知以圣人垂教无
非甘露矣。
钞五类法者一色二心三心所四不相应行五无
为此数不等故有多少也问列数次第何小乘先
色后心大乘先心后色耶答小乘心外别有色故
积微所成粗显先说大乘之中心外无法故先心
后色也然此中七十五法全依俱舍颂文今依彼
论长行略释名义。
初色法中言五根者颂云彼识依净色名眼等五
根释曰谓彼眼耳鼻舌身识所依五种净色名眼
等根是眼等识所依止义故云五根言五境者即
是眼等五根境界所谓色声香味触颂曰色二或
二十声唯有八种味六香四种触十一色性释曰
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或二十者谓青黄赤白(此四显色
也)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此八形色也)云烟尘雾影光
明闇(此八显色所摄差别也)有馀师说空一显色第二十一
言声唯有八种者谓有执受大种为因(如手等鼓所发声)
无执受大种为因(如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及有情名声(如语表业
等)非有情名声(除语表业馀声是也)此四为别复可意及不
可意差别成八(于前情无情中各有此二故成八也)言味六者谓甘
酢咸辛苦淡别故言香四种者谓好香恶香等不
等香有差别故言触十一为性者谓四大种为四
音释¶ 第 275c 页
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饥渴言及无表者颂曰
乱心无心等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由此说无
表释曰此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
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此释总名)言乱心者谓此馀心
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
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为拣诸
得相似相续是故复言大种所造言由此说无表
者略说无表业及定所生善不善色名为无表(上释
偈无表相)谓无表色应不名色(上问下答)有释表色有变碍
故无表随彼亦受色名譬如树动影亦随动(此杂心师
所立下论难云)此释不然无变碍故有表灭时无表应灭
如树灭时影必随灭(上第一师义)有释所依大种变碍
故无表色亦得色名(此有宗所立义)若尔所依有变碍故
眼识等五应亦名色(此外难下论主通云)此难不齐眼识等
五所依不定或有变碍谓眼等根或无变碍谓无
间意无表所依则不如是故变碍名色理得成就
(此论主成第二有宗虽有二义并依色成无表色也上依清凉注释)。
言二心法一即是意识者圭山云虽云六识但是
一意识于六根中应用故名六也然以大乘各别
出体小乘心心所法同一体性故云尔也俱舍偈
云心意识体一释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
别故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
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
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心所
乱心无心等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由此说无
表释曰此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
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此释总名)言乱心者谓此馀心
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
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为拣诸
得相似相续是故复言大种所造言由此说无表
者略说无表业及定所生善不善色名为无表(上释
偈无表相)谓无表色应不名色(上问下答)有释表色有变碍
故无表随彼亦受色名譬如树动影亦随动(此杂心师
所立下论难云)此释不然无变碍故有表灭时无表应灭
如树灭时影必随灭(上第一师义)有释所依大种变碍
故无表色亦得色名(此有宗所立义)若尔所依有变碍故
眼识等五应亦名色(此外难下论主通云)此难不齐眼识等
五所依不定或有变碍谓眼等根或无变碍谓无
间意无表所依则不如是故变碍名色理得成就
(此论主成第二有宗虽有二义并依色成无表色也上依清凉注释)。
言二心法一即是意识者圭山云虽云六识但是
一意识于六根中应用故名六也然以大乘各别
出体小乘心心所法同一体性故云尔也俱舍偈
云心意识体一释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
别故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
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
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心所
音释¶ 第 276a 页
一体略不引也)。
言三心所有法等者颂曰心所具有五大地法等
异释曰诸心所法具有五品一大地法二大善地
法三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
地谓行处若是彼所行处即说此为彼法地复有
此馀不定心所谓恶作等(故钞通说六类)。
初大地法(即钞遍大地也)大法地故名为大地此中若法
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俱舍疏云此言
大者目受想等十心所也以受想等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故名为大言地者行处一即目心王是诸心所
行处故名为地是大之地依主释法之一字还目心所是大地之法亦依主释故论云此中若法是大地
所有名大地法也)颂曰受想思触等者释曰如是十法诸
心刹那和合遍有此中受谓三种领纳苦乐俱有
差别故想谓于境取差别相思谓能令心有造作
触谓根境识和合生谓能有触对欲谓希求所作
事业慧谓于法能有拣择念谓缘明记不忘作意
谓能令心警觉胜解谓能于境印可三摩地谓心
一境性言遍于一切心者释独得大地法名也。
二善法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是大善地所有名
大善地法谓恒于诸善心有(疏云大即遍义谓信等十心所法遍一切
善心得大善名心王名大善地者是大善法所行处故大善之地依主释也故大善地言唯目心王也法
字还目信等心所是大善地之法亦依主释也)颂曰信及不放逸等释曰
如是诸法唯遍善心此中信者令心澄净有说于
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不放逸者修诸
善法离诸不善能守护心名不放逸轻安者谓轻
言三心所有法等者颂曰心所具有五大地法等
异释曰诸心所法具有五品一大地法二大善地
法三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
地谓行处若是彼所行处即说此为彼法地复有
此馀不定心所谓恶作等(故钞通说六类)。
初大地法(即钞遍大地也)大法地故名为大地此中若法
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俱舍疏云此言
大者目受想等十心所也以受想等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故名为大言地者行处一即目心王是诸心所
行处故名为地是大之地依主释法之一字还目心所是大地之法亦依主释故论云此中若法是大地
所有名大地法也)颂曰受想思触等者释曰如是十法诸
心刹那和合遍有此中受谓三种领纳苦乐俱有
差别故想谓于境取差别相思谓能令心有造作
触谓根境识和合生谓能有触对欲谓希求所作
事业慧谓于法能有拣择念谓缘明记不忘作意
谓能令心警觉胜解谓能于境印可三摩地谓心
一境性言遍于一切心者释独得大地法名也。
二善法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是大善地所有名
大善地法谓恒于诸善心有(疏云大即遍义谓信等十心所法遍一切
善心得大善名心王名大善地者是大善法所行处故大善之地依主释也故大善地言唯目心王也法
字还目信等心所是大善地之法亦依主释也)颂曰信及不放逸等释曰
如是诸法唯遍善心此中信者令心澄净有说于
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不放逸者修诸
善法离诸不善能守护心名不放逸轻安者谓轻
音释¶ 第 276b 页
利安适于善法中心堪任性舍谓离诸沉掉心平
等性无警觉性惭愧二种谓于所造罪自观有耻
观他有耻于罪见怖二根者谓无贪无瞋其无痴
善根慧为性故前大地法中巳说此不重出言不
害者谓无损恼勤谓精进令心勇捍为性言唯遍
善心者一唯是善性二遍一切善心故名大善地
法也。
三大烦恼地此中若法大烦恼地所有名大烦恼
地法谓法恒于染污心有(疏谓痴等六恒遍染心目之为大大即烦恼持
业释也)颂痴逸怠不信等释曰此中痴者所谓愚痴
即是无明迷诸境起无智无显逸谓放逸不修诸
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怠谓懈怠心不勇捍是前
所说勤所对治不信者谓心不澄净是前信所对
治惛谓惛沉即身重性心重性身惛沉性心惛沉
性也掉谓掉举令心不静此地法唯六唯遍染心
俱起非馀故言恒唯染者一唯染二遍染故独得
大烦恼名也。
四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中若法大不善地
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谓法恒于不善心有(疏云谓无渐等
恒遍于彼不善之心是不善之大或大即不善依主持业随应如次)颂曰唯遍不善
心无惭及无愧释曰唯二心所但与一切不善心
俱谓无惭愧故唯二种名此地法谓于所造罪自
观无耻名无惭观他无耻名无愧然有二义得大
不善名一唯不善性二遍一切不善心故。
等性无警觉性惭愧二种谓于所造罪自观有耻
观他有耻于罪见怖二根者谓无贪无瞋其无痴
善根慧为性故前大地法中巳说此不重出言不
害者谓无损恼勤谓精进令心勇捍为性言唯遍
善心者一唯是善性二遍一切善心故名大善地
法也。
三大烦恼地此中若法大烦恼地所有名大烦恼
地法谓法恒于染污心有(疏谓痴等六恒遍染心目之为大大即烦恼持
业释也)颂痴逸怠不信等释曰此中痴者所谓愚痴
即是无明迷诸境起无智无显逸谓放逸不修诸
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怠谓懈怠心不勇捍是前
所说勤所对治不信者谓心不澄净是前信所对
治惛谓惛沉即身重性心重性身惛沉性心惛沉
性也掉谓掉举令心不静此地法唯六唯遍染心
俱起非馀故言恒唯染者一唯染二遍染故独得
大烦恼名也。
四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中若法大不善地
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谓法恒于不善心有(疏云谓无渐等
恒遍于彼不善之心是不善之大或大即不善依主持业随应如次)颂曰唯遍不善
心无惭及无愧释曰唯二心所但与一切不善心
俱谓无惭愧故唯二种名此地法谓于所造罪自
观无耻名无惭观他无耻名无愧然有二义得大
不善名一唯不善性二遍一切不善心故。
音释¶ 第 276c 页
五小烦恼地法名小烦恼地此中若法小烦恼地
所有名小烦恼地法谓法小分染污心俱(疏云忿等十心
所不遍一切故名为小小即烦恼小烦恼即法持业释也)颂曰忿覆悭嫉恼等
释曰如是类法一唯修所断二意识地起无明相
应三各别现行俱此三义名为小烦恼地法谓依对
现前不饶益境愤发名忿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
藏为覆耽著法财不施名悭但欲自利不愿他荣
妒忌为嫉忿恨暴热很戾为恼于诸有情心无悲
悯损恼为害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恨罔冒
于他矫设异形俭曲为谄诈现有德以求利誉名
之为诳心生染著醉慠为憍(上地法下馀不定法)。
六不定法有八等者(此八不同上五地以上遍大地法定通三性大善地唯善
性大烦恼通不善无记大不善性其小烦恼少分不善性故今此八法于三性容不定故不定入前五地
故彼钞云此八不定入前五地名不定也且如恶作通二性故不定入初地及二地非不善故不定入三
地以通善故不定入四地不具三义故不定入五地睡眠等随应准释)论曰巳说五
品心所复有馀不定心所恶作(即悔也)睡眠寻伺等
法此中应说于何心品有几心所决定俱生颂曰
欲有寻伺故于善心品中二十二心所有时增恶
作(此善性所摄也然欲界心定有寻伺故善心品必二十二心所俱生谓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不
定二谓寻与伺非诸善心皆有恶作有时增数至二十三谓所善恶不作作中心追悔性为善与此相违
名为不善此二各依二处而起)于不善不共见俱唯二十四烦恼
忿等恶作二十一(此不善性所摄也谓若于不善不共心品有二十心所俱生谓
十大地法六大烦恼等地法二大不善地法并二不定谓寻与伺言不共心者谓此心品唯有无明无有
所馀贪烦恼等若于不善见相应心品亦有二十心所俱生名同上说言不善见相应心者谓此心中或
音释¶ 第 277a 页
有邪见或有见取或有禁取若于四不定贪瞋慢疑烦恼品亦有二十一心所俱生二十如上加忿等随
一若于不善恶作相应心品亦二十一心所俱生)有覆有十八无覆许十
二(此无记性所摄也谓若于无记有覆心品唯有十八心所俱生谓十大地法六大烦恼地法并二不
定谓寻与伺欲界无记有覆心者谓与萨迦耶见及边见执见相应故也若于馀无记无覆心品许唯十
二心所俱生谓十大地法并不定寻伺或恶作亦通无记便有十三心所也)睡眠遍不
违若有皆增一(应知睡眠与前所说一切心品皆不相违通善不善无记性故随何
品有即说此增谓二十二至二十三至二十四不善无记如例应知上皆欲界所摄论更说上二界所摄
略不录之上来不定性难见故略录之勿厌繁文心所摄竟)。
四者不相应行法等者颂曰心不相应行得非得
同分无想二定命相名身等类论曰如是诸法心
不相应非色等性行蕴所摄是故名心不相应行
一得二非得者论曰得有二种一者未得巳失今
获二者得巳不失成就应知非得与此相违三同
分者论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情转类等亦
名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
者谓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
别者谓诸有情界地趣生种性男女近事苾刍学
无学等各别同分一类有情各得有故四无想异
熟者论曰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
灭名为无想是实有物能遮未来心心所法令暂
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异熟果五无想定论
曰如前所说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如是
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无想者定名
无想定或定无想名无想定由彼执无想是真解
一若于不善恶作相应心品亦二十一心所俱生)有覆有十八无覆许十
二(此无记性所摄也谓若于无记有覆心品唯有十八心所俱生谓十大地法六大烦恼地法并二不
定谓寻与伺欲界无记有覆心者谓与萨迦耶见及边见执见相应故也若于馀无记无覆心品许唯十
二心所俱生谓十大地法并不定寻伺或恶作亦通无记便有十三心所也)睡眠遍不
违若有皆增一(应知睡眠与前所说一切心品皆不相违通善不善无记性故随何
品有即说此增谓二十二至二十三至二十四不善无记如例应知上皆欲界所摄论更说上二界所摄
略不录之上来不定性难见故略录之勿厌繁文心所摄竟)。
四者不相应行法等者颂曰心不相应行得非得
同分无想二定命相名身等类论曰如是诸法心
不相应非色等性行蕴所摄是故名心不相应行
一得二非得者论曰得有二种一者未得巳失今
获二者得巳不失成就应知非得与此相违三同
分者论曰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情转类等亦
名众同分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
者谓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
别者谓诸有情界地趣生种性男女近事苾刍学
无学等各别同分一类有情各得有故四无想异
熟者论曰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
灭名为无想是实有物能遮未来心心所法令暂
不起如堰江河此法一向是异熟果五无想定论
曰如前所说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如是
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无想者定名
无想定或定无想名无想定由彼执无想是真解
音释¶ 第 277b 页
脱为求證彼脩无想定前说无想是异熟故无记
性摄不说自成今无想定一向是善此是善故能
招无想有情天中五蕴异熟(前无想异熟是果此无想定是因)六
灭尽定者论曰亦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灭尽
定如是二定差别相者前无想定为求解脱以出
离想作意为先此灭尽定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
意为先前无想定在后静虑(即第四禅)此灭尽定唯在
有顶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前无想定唯异生得此
灭尽定唯圣人得七命根者颂曰命根体即寿能
持煖及识论曰命体即寿谓有别法能持煖识相
续住因说名为寿八生至十一灭者颂曰想谓诸
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想法若
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中于诸法
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性是体
义十二名等者颂曰名身等所谓想章字总说论
曰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应知此中名谓作想如说
色声香味等想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
常等章或能辩了业用德时相应差别此章称句
文者谓字云何名等身谓想等总说言总说者是
合集义。
五无为等者论曰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
色于中行(清凉云小乘说三虚空则就外空复记三皆实有)择灭即以离
系为性谓诸有情法远离系缚證得解脱名为择
灭择谓拣择即慧差别各别拣择四圣谛故择力
性摄不说自成今无想定一向是善此是善故能
招无想有情天中五蕴异熟(前无想异熟是果此无想定是因)六
灭尽定者论曰亦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灭尽
定如是二定差别相者前无想定为求解脱以出
离想作意为先此灭尽定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
意为先前无想定在后静虑(即第四禅)此灭尽定唯在
有顶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前无想定唯异生得此
灭尽定唯圣人得七命根者颂曰命根体即寿能
持煖及识论曰命体即寿谓有别法能持煖识相
续住因说名为寿八生至十一灭者颂曰想谓诸
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想法若
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中于诸法
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性是体
义十二名等者颂曰名身等所谓想章字总说论
曰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应知此中名谓作想如说
色声香味等想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
常等章或能辩了业用德时相应差别此章称句
文者谓字云何名等身谓想等总说言总说者是
合集义。
五无为等者论曰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
色于中行(清凉云小乘说三虚空则就外空复记三皆实有)择灭即以离
系为性谓诸有情法远离系缚證得解脱名为择
灭择谓拣择即慧差别各别拣择四圣谛故择力
音释¶ 第 277c 页
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永碍当
生得非择灭谓能永碍未来生法得灭异前名非
择灭得不因择但由缘阙(清凉云当来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之时得非择
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故偈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
住中起别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灭但因缘阙名非择灭)。】
「疏但说人空等者(或云我空或云生空具如圆觉钞会释)杂阿含云十
二因缘从无明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谁老
死即生邪见乃至无明亦复如是若说无谁老死当
知虚妄是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复如是(天台补注云他宗明小乘
但有生空请读此文自知他误评曰今既云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正密用阿含以前将此破南中有教第四
钞说义巳分明今但密用谁谓秪有生空但约多分显了义说故云但说人空尔若补注引此證小乘双具二
空不取少分多分义者与大乘说二空有何异也过归自巳最可笑耳)。」
【钞根劣未堪闻说二空者释成至相所立名中愚
法之义故引二论皆云钝根即愚钝而前立名不
云愚法者此中释也以若加愚法乃至以义为名
故但改为小乘教也。
▲钞起信云等者彼疏云一
执缘意明但知人无我故唯有法我见故次论云
以说不究竟见有五蕴生灭之法等疏云二执相
意明正是法执行相对彼人空以说引此以證小
乘但说人空问既纵其少说二空何不大乘中收
答而不分明说由断法执等义名为法空但略标
其名在小乘中说故小教中收也。
钞一计识心等者识字应是色字广钞第三云一
计色心如顺正理论等以次释云现在色心故然
生得非择灭谓能永碍未来生法得灭异前名非
择灭得不因择但由缘阙(清凉云当来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之时得非择
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故偈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
住中起别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灭但因缘阙名非择灭)。】
「疏但说人空等者(或云我空或云生空具如圆觉钞会释)杂阿含云十
二因缘从无明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谁老
死即生邪见乃至无明亦复如是若说无谁老死当
知虚妄是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复如是(天台补注云他宗明小乘
但有生空请读此文自知他误评曰今既云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正密用阿含以前将此破南中有教第四
钞说义巳分明今但密用谁谓秪有生空但约多分显了义说故云但说人空尔若补注引此證小乘双具二
空不取少分多分义者与大乘说二空有何异也过归自巳最可笑耳)。」
【钞根劣未堪闻说二空者释成至相所立名中愚
法之义故引二论皆云钝根即愚钝而前立名不
云愚法者此中释也以若加愚法乃至以义为名
故但改为小乘教也。
▲钞起信云等者彼疏云一
执缘意明但知人无我故唯有法我见故次论云
以说不究竟见有五蕴生灭之法等疏云二执相
意明正是法执行相对彼人空以说引此以證小
乘但说人空问既纵其少说二空何不大乘中收
答而不分明说由断法执等义名为法空但略标
其名在小乘中说故小教中收也。
钞一计识心等者识字应是色字广钞第三云一
计色心如顺正理论等以次释云现在色心故然
音释¶ 第 278a 页
彼论此卷通说十八界根境识三为染净因故云
现在色(相境)心(识也)也。
▲钞二者三毒为因下如世有
冤毒能丧物命此三种法损害自他处宽长时为
患之甚且喻为毒故本行经云世间之毒莫过三
毒言以三毒因缘起于三业等者此但总说若别
说者谓感欲界人天善行名福业感四恶趣恶行
名非福业脩色无色定名不动业各感依正等法
故云有一切法言中论十二因缘颂等者颂行支
中文也言众生痴所覆者既不明了犹物覆心造
有漏业受六道苦轮转不息如昏夜时行旷野中
见杌木谓鬼等遂作方便欲敌而生恐怖等苦皆
因不明了故是故圣说无明发行行能感苦此明
发业故但说痴毒为染根本也起信钞云影取三
善根为因断烦恼出三界为净根本之义三行亦
三业也。
钞然似参经意者此小乘义有能所熏似参滥大
乘经意也而不同下拣之言纵说赖耶等者既但
有名即无其义故唯识论云复有一类(即增一阿含中说也)
谓簿伽梵所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忻阿赖
耶喜阿赖耶谓阿赖耶是贪总别三世境故乃至
广说此中五取蕴说名阿赖耶有馀复谓贪俱乐
受名阿赖耶有馀复谓萨迦耶见名阿赖耶此等
诸师由教及證愚于阿赖耶识故作此执如是安
立阿赖耶名随声闻乘安立道理亦不相应若不
现在色(相境)心(识也)也。
▲钞二者三毒为因下如世有
冤毒能丧物命此三种法损害自他处宽长时为
患之甚且喻为毒故本行经云世间之毒莫过三
毒言以三毒因缘起于三业等者此但总说若别
说者谓感欲界人天善行名福业感四恶趣恶行
名非福业脩色无色定名不动业各感依正等法
故云有一切法言中论十二因缘颂等者颂行支
中文也言众生痴所覆者既不明了犹物覆心造
有漏业受六道苦轮转不息如昏夜时行旷野中
见杌木谓鬼等遂作方便欲敌而生恐怖等苦皆
因不明了故是故圣说无明发行行能感苦此明
发业故但说痴毒为染根本也起信钞云影取三
善根为因断烦恼出三界为净根本之义三行亦
三业也。
钞然似参经意者此小乘义有能所熏似参滥大
乘经意也而不同下拣之言纵说赖耶等者既但
有名即无其义故唯识论云复有一类(即增一阿含中说也)
谓簿伽梵所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忻阿赖
耶喜阿赖耶谓阿赖耶是贪总别三世境故乃至
广说此中五取蕴说名阿赖耶有馀复谓贪俱乐
受名阿赖耶有馀复谓萨迦耶见名阿赖耶此等
诸师由教及證愚于阿赖耶识故作此执如是安
立阿赖耶名随声闻乘安立道理亦不相应若不
音释¶ 第 278b 页
愚者取阿赖耶识安立彼说阿赖耶名如是安立
则为最胜云何最胜若五取蕴名阿赖耶生恶趣
中一向苦处最可厌逆众生一向不趣爱乐于中
执藏不应道理以彼常求速舍离故若贪俱乐受
名阿赖耶生第四禅静虑以上无有具彼有情常
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若萨迦耶见名阿赖
耶于此正法中信解无我者恒有厌逆于中执藏
亦不应理故云但有名字皆不明赖耶正义也然
言非第八为所熏非第七为能熏等者反显大乘
七八为能所熏如何熏耶(虽非此中王义恐学者欲知故笔于此)下
钞云相宗赖耶以为所熏所以得为所熏者具四
义故论云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
气乃是所熏(习气即种子也)此遮转识及声风等性不坚
住故非所熏二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
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非
是所熏由此如来第八识唯带旧种非新受熏(此极
善位)三可熏性若法自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
熏此拣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心所不自
在无为性坚密)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若向能熏同时同处
不即不离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
义故非所熏唯异熟识具斯四义可是所熏非心
所等(非八识同时五种心所等取所馀如上所拣)前七转识以为能熏
亦具四义故论云何等为能熏四义一有生灭若
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熏此遮无为
则为最胜云何最胜若五取蕴名阿赖耶生恶趣
中一向苦处最可厌逆众生一向不趣爱乐于中
执藏不应道理以彼常求速舍离故若贪俱乐受
名阿赖耶生第四禅静虑以上无有具彼有情常
有厌逆于中执藏亦不应理若萨迦耶见名阿赖
耶于此正法中信解无我者恒有厌逆于中执藏
亦不应理故云但有名字皆不明赖耶正义也然
言非第八为所熏非第七为能熏等者反显大乘
七八为能所熏如何熏耶(虽非此中王义恐学者欲知故笔于此)下
钞云相宗赖耶以为所熏所以得为所熏者具四
义故论云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
气乃是所熏(习气即种子也)此遮转识及声风等性不坚
住故非所熏二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
习气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非
是所熏由此如来第八识唯带旧种非新受熏(此极
善位)三可熏性若法自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
熏此拣心所及无为法依他坚密故非所熏(心所不自
在无为性坚密)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若向能熏同时同处
不即不离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刹那前后无和合
义故非所熏唯异熟识具斯四义可是所熏非心
所等(非八识同时五种心所等取所馀如上所拣)前七转识以为能熏
亦具四义故论云何等为能熏四义一有生灭若
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长习气乃是能熏此遮无为
音释¶ 第 278c 页
前后不变无生长用故非能熏二有胜用若有生
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
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彼疏云言用者谓前七识可是能熏拣前六识
异熟生者及第六心王心所虽是能缘而不强盛故不能为胜故非能熏)三有增减若
有胜用可增可减能摄植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
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
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若
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能熏此遮他身
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所熏(自他不得熏前后不得熏)唯七
转识及彼心所有此胜用而增减者具斯四义可
是能熏如是能熏与所熏识俱生俱灭熏习义成
令所熏种子生长如熏苣胜容有熏习(苣胜即胡麻以诸华
香草和[(ㄇ@人)/音]苣胜子令香以压油名为熏油此苣胜本不香由香草[(ㄇ@人)/音]故香故云熏苣胜)。】
「疏未尽法源等者谓不达如来藏心未尽净法之源
不了根本无明未尽染法之源尚不知七八况馀者
也圆觉钞云以随他语故说诸法数一向差别佛若
便说了义法云一切皆真即邪正不分真妄浑滥何
因改心悔过故说染净之别善恶云泥令知善净可
忻染恶可厌知贤圣功德凡夫过患发心立志修因
證果言故多诤论者问教是佛说云何多诤答就佛
说有元是即空幻有真理随缘故就佛意即通以随
根故言教即隐后宗习者随言执理随相执体造论
弘传相承不绝有二十部互执不同故多诤论。」
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
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彼疏云言用者谓前七识可是能熏拣前六识
异熟生者及第六心王心所虽是能缘而不强盛故不能为胜故非能熏)三有增减若
有胜用可增可减能摄植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
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
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若
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能熏此遮他身
刹那前后无和合义故非所熏(自他不得熏前后不得熏)唯七
转识及彼心所有此胜用而增减者具斯四义可
是能熏如是能熏与所熏识俱生俱灭熏习义成
令所熏种子生长如熏苣胜容有熏习(苣胜即胡麻以诸华
香草和[(ㄇ@人)/音]苣胜子令香以压油名为熏油此苣胜本不香由香草[(ㄇ@人)/音]故香故云熏苣胜)。】
「疏未尽法源等者谓不达如来藏心未尽净法之源
不了根本无明未尽染法之源尚不知七八况馀者
也圆觉钞云以随他语故说诸法数一向差别佛若
便说了义法云一切皆真即邪正不分真妄浑滥何
因改心悔过故说染净之别善恶云泥令知善净可
忻染恶可厌知贤圣功德凡夫过患发心立志修因
證果言故多诤论者问教是佛说云何多诤答就佛
说有元是即空幻有真理随缘故就佛意即通以随
根故言教即隐后宗习者随言执理随相执体造论
弘传相承不绝有二十部互执不同故多诤论。」
音释¶ 第 279a 页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四
* 音释
圭
(古畦切瑞玉也)。
夹
(古洽切近西厢也)。
奘
(昨朗切大也盛也)。
燉
(徒昆切火盛也)。
挺
(达鼎
切拔也)。
褒
(布刀切衣博裾也)。
铨
(七全切诠衡也)。
蔽
(甫制切障也)。
堰
(于幰切壅水也)。
苣
(勤侣切苣胜即似胡麻也)。
[(ㄇ@人)/音]
(于感切覆也)。
𨷂
(音阙)。
* 音释
圭
(古畦切瑞玉也)。
夹
(古洽切近西厢也)。
奘
(昨朗切大也盛也)。
燉
(徒昆切火盛也)。
挺
(达鼎
切拔也)。
褒
(布刀切衣博裾也)。
铨
(七全切诠衡也)。
蔽
(甫制切障也)。
堰
(于幰切壅水也)。
苣
(勤侣切苣胜即似胡麻也)。
[(ㄇ@人)/音]
(于感切覆也)。
𨷂
(音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