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第 183b 页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二善知识馀。第一慈氏一半。第二大圣文殊。第三大圣普贤菩萨)。
[○@△]第六尔时弥勒菩萨入楼阁中下。起定问答。于中
四。一警觉令起。二略示体相。三得旨而起。四正明问
答。
[○@、]今初。若约事相。但是警觉。若约表法。亦弹指者。
前来得旨。所谓亡言。此中得旨。令不滞寂。亦指示义。
前指指寂。以定为门。此指指动。以用为门。动寂无二。
是真法界。
[○@、]第二法性如是下。略示体相。初句总。此
是下别。谓所见之相。因法智缘。无有自性。故如幻梦
悉不成就。从缘无性。事不成就。无性从缘。理不成就。
不守自性。故能从缘成上诸法。虽复从缘。不失真性。
即事得云法性如是。亦是本来性自具足。非我业用
方始有之。
[○@、]第三尔时善财下。得旨而起。不住定故。
贪著禅味。菩萨缚故。
[○@、]第四弥勒告言下。正明问答。于中四。一问答所见。
二问答法名。三穷严因之源本。四覈正报之性相。
[△@○]
初中。先慈氏问。后善财答。今初有十三句。前十一句。
约能现因。显所见境。则显前来一一境上具此诸因。
十句明见。一句显闻。后二句问其见解亲證之相。后
善财白言下。善财答中。一向推功。归于善友。
[△@○]第二圣者此解脱门其名何等下。问答法名。先问
后答。答中。先举一。后例馀。今初。三世一切境界者。即
此所入所见之境。不忘念知者。即是能入能现之智。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二善知识馀。第一慈氏一半。第二大圣文殊。第三大圣普贤菩萨)。
[○@△]第六尔时弥勒菩萨入楼阁中下。起定问答。于中
四。一警觉令起。二略示体相。三得旨而起。四正明问
答。
[○@、]今初。若约事相。但是警觉。若约表法。亦弹指者。
前来得旨。所谓亡言。此中得旨。令不滞寂。亦指示义。
前指指寂。以定为门。此指指动。以用为门。动寂无二。
是真法界。
[○@、]第二法性如是下。略示体相。初句总。此
是下别。谓所见之相。因法智缘。无有自性。故如幻梦
悉不成就。从缘无性。事不成就。无性从缘。理不成就。
不守自性。故能从缘成上诸法。虽复从缘。不失真性。
即事得云法性如是。亦是本来性自具足。非我业用
方始有之。
[○@、]第三尔时善财下。得旨而起。不住定故。
贪著禅味。菩萨缚故。
[○@、]第四弥勒告言下。正明问答。于中四。一问答所见。
二问答法名。三穷严因之源本。四覈正报之性相。
[△@○]
初中。先慈氏问。后善财答。今初有十三句。前十一句。
约能现因。显所见境。则显前来一一境上具此诸因。
十句明见。一句显闻。后二句问其见解亲證之相。后
善财白言下。善财答中。一向推功。归于善友。
[△@○]第二圣者此解脱门其名何等下。问答法名。先问
后答。答中。先举一。后例馀。今初。三世一切境界者。即
此所入所见之境。不忘念知者。即是能入能现之智。
卷十 第 183c 页
良以三世本一如故。念劫圆融。随一世中。现三际境。
智入三世。了法空寂。与如冥契。故一念中无所不见。
庄严藏者。略有二义。一以法性严故。一庄严中。包无
尽严。如一阁中见多阁等。二以无㝵智。契圆融境。严
如来藏。本具诸法故。上文云。法性如是。非是新成。今
智契合。非新非故。后善男子下。例馀三昧。一门尚尔。
何况多门。若准旧经。即上一门。具多眷属。
[△@○]第三善财白言圣者下。穷严因之本原。有二问答。
前番问其终归。后番问其原本。今初。上睹希奇。摄用
之后。寂无所见。故问去处。答中。从本流末。从缘而来。
摄末归本。缘谢而去。去不异本故。引之于来。一时并
答。二曰从何处来下。第二番问答。先问。后答。今初。问
云。虽蒙向答引归来处。不究终归。宁知本起。故复寻
之。复曰从诸菩萨下。答中二。先法。后喻。今初。智慧威
力。约相约缘。智力缘来。智持即住。无有巳下显其缘
性。谓既从缘来。故无所来。缘谢而去。亦无去处。从缘
集等。故无集等。不依巳下结成无依。一切性离。谓非
唯无有来去等相。生灭断常一异见等。无不寂灭。后
善男子譬如下喻况。文有二喻。即分为二。先龙王喻。
喻其因力。故云心念。喻明无来之来合。显无住之住。
欲影略故。不住内者菩萨力故。不住外者自善力故。
因缘互夺。内外两亡。后善男子譬如下。幻师喻。喻其
缘力。幻是缘故。总喻前来无集增等。故影显云无行
入等。
智入三世。了法空寂。与如冥契。故一念中无所不见。
庄严藏者。略有二义。一以法性严故。一庄严中。包无
尽严。如一阁中见多阁等。二以无㝵智。契圆融境。严
如来藏。本具诸法故。上文云。法性如是。非是新成。今
智契合。非新非故。后善男子下。例馀三昧。一门尚尔。
何况多门。若准旧经。即上一门。具多眷属。
[△@○]第三善财白言圣者下。穷严因之本原。有二问答。
前番问其终归。后番问其原本。今初。上睹希奇。摄用
之后。寂无所见。故问去处。答中。从本流末。从缘而来。
摄末归本。缘谢而去。去不异本故。引之于来。一时并
答。二曰从何处来下。第二番问答。先问。后答。今初。问
云。虽蒙向答引归来处。不究终归。宁知本起。故复寻
之。复曰从诸菩萨下。答中二。先法。后喻。今初。智慧威
力。约相约缘。智力缘来。智持即住。无有巳下显其缘
性。谓既从缘来。故无所来。缘谢而去。亦无去处。从缘
集等。故无集等。不依巳下结成无依。一切性离。谓非
唯无有来去等相。生灭断常一异见等。无不寂灭。后
善男子譬如下喻况。文有二喻。即分为二。先龙王喻。
喻其因力。故云心念。喻明无来之来合。显无住之住。
欲影略故。不住内者菩萨力故。不住外者自善力故。
因缘互夺。内外两亡。后善男子譬如下。幻师喻。喻其
缘力。幻是缘故。总喻前来无集增等。故影显云无行
入等。
卷十 第 184a 页
[△@○]第四善财童子白言大圣从何处来下。覈正报之
性相。于中二。一问答来处。二问答生处。
[△@、]前中。先问
后答。今初。上见慈氏从馀处来。遽即设敬问法。闻法
未遑咨启身所从来。今因前问严事之来。故问正报
所从来处。后弥勒告下。答中有三来处。一约体法身。
即无来之来来即无来。文有十对。可以思准。二复次
善男子菩萨从大悲下。约相实报。从万行中来。亦犹
净名从于万行道场来矣。三复次善男子如向所问
下。约用化现。随机熟处。应感而来。此三即体相用。亦
法报化身。亦理行事。又初唯理。后一唯事。中具事理。
此三无㝵。即十身圆融。体相交彻。斯为补处说法之
规。奈何后学。说事遣理。论理亡事。浑漫无当。疑误后
人。沦湑法眼。摩罗提国者。具云摩罗耶提数摩啰者。
此云鬘施。即山名也。提数云中。谓山在国中。或国近
山故。房舍聚落。即是梵云俱吒聚落。亦名草庵。旧译
云楼阁。长者名瞿波洛迦者。三藏云放牛。旧云瞿波
罗。瞿者地也。波罗云守护。即守护土地及心地也。若
但云瞿洛迦。此云水瓶。然瞿一声。目于九事。谓方兽
地光言金刚眼天水。致令古今各用其一。
[△@、]二善财言圣者下。问答生处。先问后答。今初。由前
云从生处来。故今穷之。后弥勒下答。于中二。一通明
一切菩萨生处。二别显慈氏菩萨生处。
▲前中三。一
答生处。二明生缘眷属。三明校量显胜。今初。文有标
徵释结。释有十处。一行因。二行缘。三行相。四愿扶。五
卷十 第 184b 页
化他。六观理。七随事。八益物。九住果。十顺古。然十各
二句。乃有二意。一者皆以上句辨能生行。下句显所
生家。谓若发菩提心。即是菩萨。名为生家等。二者皆
以下句为能生行。上句是所生家。谓若上求下化。名
为菩萨。即得生于菩提心家。以下经云菩提心为家
故。前七冥依后解。后三宜依前解。二复次善男子菩
萨摩诃萨以般若下。明生缘眷属。有二十句。般若为
母。方便为父。略有三义。一实智虚凝。与阴俱静。权智
流动。与阳齐波。二亲生法身。实由般若。若无方便。多
共二乘。成菩萨种。必由涉有。三般若内解。方便外济。
三义皆有父母之理次檀以福资。尸以防护。馀可准
思。三善男子菩萨如是超凡夫下。校量显胜。于中二。
先总辨家族胜。后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下。
别明智慧胜。
▲二善男子我身普生下。别显慈氏生
处。于中二。先彰实报等同法界。文有十句。初句总。次
八别。后一结。此同出现无量三轮。后善男子我为成
就下。显为顺机常现生殊。于中三。初明现生。次辨当
生。后结会三圣。今初可知。次善男子我为随顺下。辨
当生处。先明所为。后而于下。正辨当生。言令如莲华
悉开悟故者。略有三义。一释迦下种。彼华未开。慈氏
令解。如华开故。二昔因含果。如华未开。因亡果现。如
莲华开。三闻熏含实。如莲华未开。见实亡言。故云开
悟。智度论云。菩萨善根。不遇如来智慧日光医。死无
疑。通證前义。后善男子我愿满下。结会三圣。亦有三
二句。乃有二意。一者皆以上句辨能生行。下句显所
生家。谓若发菩提心。即是菩萨。名为生家等。二者皆
以下句为能生行。上句是所生家。谓若上求下化。名
为菩萨。即得生于菩提心家。以下经云菩提心为家
故。前七冥依后解。后三宜依前解。二复次善男子菩
萨摩诃萨以般若下。明生缘眷属。有二十句。般若为
母。方便为父。略有三义。一实智虚凝。与阴俱静。权智
流动。与阳齐波。二亲生法身。实由般若。若无方便。多
共二乘。成菩萨种。必由涉有。三般若内解。方便外济。
三义皆有父母之理次檀以福资。尸以防护。馀可准
思。三善男子菩萨如是超凡夫下。校量显胜。于中二。
先总辨家族胜。后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下。
别明智慧胜。
▲二善男子我身普生下。别显慈氏生
处。于中二。先彰实报等同法界。文有十句。初句总。次
八别。后一结。此同出现无量三轮。后善男子我为成
就下。显为顺机常现生殊。于中三。初明现生。次辨当
生。后结会三圣。今初可知。次善男子我为随顺下。辨
当生处。先明所为。后而于下。正辨当生。言令如莲华
悉开悟故者。略有三义。一释迦下种。彼华未开。慈氏
令解。如华开故。二昔因含果。如华未开。因亡果现。如
莲华开。三闻熏含实。如莲华未开。见实亡言。故云开
悟。智度论云。菩萨善根。不遇如来智慧日光医。死无
疑。通證前义。后善男子我愿满下。结会三圣。亦有三
卷十 第 184c 页
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财表行。文殊师利。表于信智。成
正觉时。俱證此故。三文殊古佛。善财当佛。慈氏现佛。
三世圆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见。
第四善男子汝当往诣下。指示后友。于中三。初劝往
教问。次徵释劝由。后结劝重释。今初。却往文殊者。因
位将极。令其返照见心原故。二何以故下。徵释劝由。
先徵。意云。文殊巳见。何为劝往。后释有二意。一彼德
深广。二宿缘重故。即分为二。先明德广。后显缘深。今
初。约事可知。约所表者。主信法门。故能长养菩萨功
德。主般若门。为诸佛母。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何德不
成。后善男子文殊师利善知识能令汝下。显其缘深。
巳多成益故。三是故善男子汝当往诣下。结劝重释。
于中三。初结劝。次徵释。后结德究竟。今初。具上二义。
故应速往。次何以故下徵释。先徵意云。何以的知具
前二义。释意云。汝先成益。皆彼力故。后文殊师利于
一切处下。结德究竟。无有一法不到彼岸故。
第五时善财下。恋德礼辞。
[△@△]大文第四。尔时善财童子经游下。智照无二相。显
前因法生于果法。体无分别。绝于境智及始终等诸
二相故。谓智与理冥。无智外如为智所入。无如外智
能證于如。障尽惑亡。未始动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
信智两冥。初亦不立。无二不二。为真无二。故上经云。
心不称量诸二法。但恒了达法无二。诸法若二若不
二。于中毕竟无所著。文中三。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见
正觉时。俱證此故。三文殊古佛。善财当佛。慈氏现佛。
三世圆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见。
第四善男子汝当往诣下。指示后友。于中三。初劝往
教问。次徵释劝由。后结劝重释。今初。却往文殊者。因
位将极。令其返照见心原故。二何以故下。徵释劝由。
先徵。意云。文殊巳见。何为劝往。后释有二意。一彼德
深广。二宿缘重故。即分为二。先明德广。后显缘深。今
初。约事可知。约所表者。主信法门。故能长养菩萨功
德。主般若门。为诸佛母。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何德不
成。后善男子文殊师利善知识能令汝下。显其缘深。
巳多成益故。三是故善男子汝当往诣下。结劝重释。
于中三。初结劝。次徵释。后结德究竟。今初。具上二义。
故应速往。次何以故下徵释。先徵意云。何以的知具
前二义。释意云。汝先成益。皆彼力故。后文殊师利于
一切处下。结德究竟。无有一法不到彼岸故。
第五时善财下。恋德礼辞。
[△@△]大文第四。尔时善财童子经游下。智照无二相。显
前因法生于果法。体无分别。绝于境智及始终等诸
二相故。谓智与理冥。无智外如为智所入。无如外智
能證于如。障尽惑亡。未始动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
信智两冥。初亦不立。无二不二。为真无二。故上经云。
心不称量诸二法。但恒了达法无二。诸法若二若不
二。于中毕竟无所著。文中三。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见
卷十 第 185a 页
闻證入。第三转遇胜缘。
今初。百一十义。巳见上文。然此游城。复有二意。一依
弥勒赞。前至弥勒。巳百一十今复至此。二者取今文
意。从始至今。经百一十。此为最后。于理无违。故顺前
后。皆百一十。然城望友。昔有二意。一云一友一城。一
云或一城中值于多友。或历多城方见一友。后义稍
长。以于同会见多友故。历诸城邑。然后得至普门城
故。然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顺表故。诣苏摩那者。此云
悦意。智照一性。悦本心故。言住立门所者。解心巳极。
将入般若无二门故。
第二尔时文殊下。见闻證入。信智双绝。故不现身。而
智反照。未移初心。故申右手。都无所见。乃为真见。但
了自心空般若故。空尚不见。况身心耶。文中五别。一
摩顶摄受。二示诲法门。三善财得益。四广申问答。五
结用归本。第四段文。旧经未有。馀四段文十五行经。
即是喜学脱漏之处。
△今初。过百一十由旬者。过前
位故。信该果海。故曰遥申。随顺行成。故曰右手。然上
过城。显超封域。今过由旬。明超数量。又前越断德。此
越智地。摩顶摄受。亦表普法。置心顶故。信至极故。
△二住如是言下。示诲法门。即举失显德。谓若离信
等。不能了知是法性等。及显善财不离信等了法性
等。于中二分。先列所阙行法。后明不能成益。今初。合
有十句。阙七与十。故但八句。一阙行本故。二生疲厌
故。三永小乘故。四横不具故。五竖不进故。六滞少善
今初。百一十义。巳见上文。然此游城。复有二意。一依
弥勒赞。前至弥勒。巳百一十今复至此。二者取今文
意。从始至今。经百一十。此为最后。于理无违。故顺前
后。皆百一十。然城望友。昔有二意。一云一友一城。一
云或一城中值于多友。或历多城方见一友。后义稍
长。以于同会见多友故。历诸城邑。然后得至普门城
故。然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顺表故。诣苏摩那者。此云
悦意。智照一性。悦本心故。言住立门所者。解心巳极。
将入般若无二门故。
第二尔时文殊下。见闻證入。信智双绝。故不现身。而
智反照。未移初心。故申右手。都无所见。乃为真见。但
了自心空般若故。空尚不见。况身心耶。文中五别。一
摩顶摄受。二示诲法门。三善财得益。四广申问答。五
结用归本。第四段文。旧经未有。馀四段文十五行经。
即是喜学脱漏之处。
△今初。过百一十由旬者。过前
位故。信该果海。故曰遥申。随顺行成。故曰右手。然上
过城。显超封域。今过由旬。明超数量。又前越断德。此
越智地。摩顶摄受。亦表普法。置心顶故。信至极故。
△二住如是言下。示诲法门。即举失显德。谓若离信
等。不能了知是法性等。及显善财不离信等了法性
等。于中二分。先列所阙行法。后明不能成益。今初。合
有十句。阙七与十。故但八句。一阙行本故。二生疲厌
故。三永小乘故。四横不具故。五竖不进故。六滞少善
卷十 第 185b 页
故。故云知足。七合有不广求故。梵云住一切德更不
希馀。上句知足。下句少欲。人谓是同。所以略之。八不
起无住行愿故。上八阙因。后二阙缘。谓九不近善友
故。十合有不为如来所摄受故。旧经具之。后由如是
故下。明不能成益。此句牒前由阙前来信根等故。不
能了知下。正释无益。有十二句。前五所知理事。后七
能知分齐。例前诸文。可以思准。
△三是时文殊善财下得益。于中三。初结前所住。次
正明得益。后结前生后。今初。示谓显示法门。教谓教
劝令修。利谓觉悟成益。喜谓称根令脱。故梵本云。显
示劝教令普觉悟生欢喜巳。次令善财下。正明得益。
益有九种。初总。馀别。后称叹下一句。结前生后。是则
此中应广宣说文殊国土。故下善财蹑此为问。
△第四时善财童子白文殊下。广申问答。虽不见身。
不妨问答。文分为二。先求善巧国土。后求净妙国土
善巧二种。一事理无㝵。二一多融摄。观其答文。正是
初意。是则前门明法性土。后门明受用土。变化一土。
遍在二文。即相即性即染即净故。
[○@△]初中分二。先问
后答。今初。由闻前赞国土善巧。故寻證因。言云何得。
后文殊下答。答中意云。修无生理。即得善巧。法性体
融。要因得此。方令事事融摄无㝵。故偏明之。又显智
照无二相故。文分为二。一者正明。二重显发。前中四。
一标数。二善财白下徵数。三文殊下列释。初句具足。
后九从简。皆合如初。四若诸菩萨下结酬。二善财童
希馀。上句知足。下句少欲。人谓是同。所以略之。八不
起无住行愿故。上八阙因。后二阙缘。谓九不近善友
故。十合有不为如来所摄受故。旧经具之。后由如是
故下。明不能成益。此句牒前由阙前来信根等故。不
能了知下。正释无益。有十二句。前五所知理事。后七
能知分齐。例前诸文。可以思准。
△三是时文殊善财下得益。于中三。初结前所住。次
正明得益。后结前生后。今初。示谓显示法门。教谓教
劝令修。利谓觉悟成益。喜谓称根令脱。故梵本云。显
示劝教令普觉悟生欢喜巳。次令善财下。正明得益。
益有九种。初总。馀别。后称叹下一句。结前生后。是则
此中应广宣说文殊国土。故下善财蹑此为问。
△第四时善财童子白文殊下。广申问答。虽不见身。
不妨问答。文分为二。先求善巧国土。后求净妙国土
善巧二种。一事理无㝵。二一多融摄。观其答文。正是
初意。是则前门明法性土。后门明受用土。变化一土。
遍在二文。即相即性即染即净故。
[○@△]初中分二。先问
后答。今初。由闻前赞国土善巧。故寻證因。言云何得。
后文殊下答。答中意云。修无生理。即得善巧。法性体
融。要因得此。方令事事融摄无㝵。故偏明之。又显智
照无二相故。文分为二。一者正明。二重显发。前中四。
一标数。二善财白下徵数。三文殊下列释。初句具足。
后九从简。皆合如初。四若诸菩萨下结酬。二善财童
卷十 第 185c 页
子下。重显发中。有二问答。今初一番寻国名义。问意
云。国土何义。酬以无生。答意云。国名住处。无生法性
真可住矣。二善财言下。第二番问国土体性。先问。
后文殊下答。即示法性土。于中有五。一标。二徵。三释。
四證。五结酬。初标可知。
二何以下徵。意云上列十
法。何独胜义。
三善男子下为释。释意云。准一胜义。
具上诸义。初有三对。即前四义。谓一第一义者。非定
有体。如事物有。故曰不生。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三
处染不失。涅槃即是生死性故。得净不坏。非灭烦恼
成菩提故。四无所从来。无有一处异此性故。亦无所
去。亦无一处无此性故。然不生故非有。不灭故非无。
不失不坏辨其体常。不来不去明其体遍。二对义合
故三对为四。五如此语言既非言境者。即前超言辞
境界法。以理圆言偏故。而云如此语言者。以旨就诠。
向说无生及无灭等。亦不当于无生等。故云言不及。
六不能记别者。即无有言词道法。道者行处。亦即是
因。所谓寻伺。因于寻伺。而发语言。故寻伺言不能记
别。七非是戏论思度所知者。即无戏论法。起心动念
皆名戏论。思度二字。释戏论义。八本无言说者。即不
可说法。前则言不能及。此则本自无言。故非重也。九
体性寂静。即寂静法。以无性为性。体寂静故。言思不
到。十唯诸圣者自内所證者。即圣者法。然非全无第
一义谛。此第一义能为圣人无分别智作境界故。如
此内證。无證无得。
四善男子因此最胜下引證。诸
云。国土何义。酬以无生。答意云。国名住处。无生法性
真可住矣。二善财言下。第二番问国土体性。先问。
后文殊下答。即示法性土。于中有五。一标。二徵。三释。
四證。五结酬。初标可知。
二何以下徵。意云上列十
法。何独胜义。
三善男子下为释。释意云。准一胜义。
具上诸义。初有三对。即前四义。谓一第一义者。非定
有体。如事物有。故曰不生。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三
处染不失。涅槃即是生死性故。得净不坏。非灭烦恼
成菩提故。四无所从来。无有一处异此性故。亦无所
去。亦无一处无此性故。然不生故非有。不灭故非无。
不失不坏辨其体常。不来不去明其体遍。二对义合
故三对为四。五如此语言既非言境者。即前超言辞
境界法。以理圆言偏故。而云如此语言者。以旨就诠。
向说无生及无灭等。亦不当于无生等。故云言不及。
六不能记别者。即无有言词道法。道者行处。亦即是
因。所谓寻伺。因于寻伺。而发语言。故寻伺言不能记
别。七非是戏论思度所知者。即无戏论法。起心动念
皆名戏论。思度二字。释戏论义。八本无言说者。即不
可说法。前则言不能及。此则本自无言。故非重也。九
体性寂静。即寂静法。以无性为性。体寂静故。言思不
到。十唯诸圣者自内所證者。即圣者法。然非全无第
一义谛。此第一义能为圣人无分别智作境界故。如
此内證。无證无得。
四善男子因此最胜下引證。诸
卷十 第 186a 页
佛菩萨修證此故。于中分三。初顺释。二反释。三顺结。
今初。佛诸菩萨。皆为此故。然约诸佛。此为出世。显成
最胜。出与不出。不可失坏。显其体常。二善男子若无
第一义下反释。三善男子以深信下。顺结。
五是故
应当下。结酬初问。
[○@△]第二善财童子白言圣者下。求净妙国。于中四。一
总问。二总答。三总徵。四别释。
今总问。意云。法性真
土。理契无生。自佗受用。依何成立。
二文殊下总答。
答意云。具二利行。二土得成。故唯识云。自受用身还
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
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
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所成。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
受用身亦依自土。谓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
利佗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住十地菩萨所宜。
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佗受用身
依之而住。此上二类。并得称为净妙国土。故云从二
利成。依此经宗。二利万行。总能成就自佗受用及变
化土。以身土相一一相融。故其所因亦皆融摄。或以
一因。顿成诸土。或以一土。遍从诸因。故此相参便成
四句。谓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一因一果。多因多果。无
有障㝵。如此无碍方为善巧。又自性身土。一切如来
同所證故。体无差别。自受用身及所依土。虽一切佛
各变不同。而皆无边不相障碍。馀二身土。随诸如来
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
今初。佛诸菩萨。皆为此故。然约诸佛。此为出世。显成
最胜。出与不出。不可失坏。显其体常。二善男子若无
第一义下反释。三善男子以深信下。顺结。
五是故
应当下。结酬初问。
[○@△]第二善财童子白言圣者下。求净妙国。于中四。一
总问。二总答。三总徵。四别释。
今总问。意云。法性真
土。理契无生。自佗受用。依何成立。
二文殊下总答。
答意云。具二利行。二土得成。故唯识云。自受用身还
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
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
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所成。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
受用身亦依自土。谓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
利佗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住十地菩萨所宜。
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佗受用身
依之而住。此上二类。并得称为净妙国土。故云从二
利成。依此经宗。二利万行。总能成就自佗受用及变
化土。以身土相一一相融。故其所因亦皆融摄。或以
一因。顿成诸土。或以一土。遍从诸因。故此相参便成
四句。谓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一因一果。多因多果。无
有障㝵。如此无碍方为善巧。又自性身土。一切如来
同所證故。体无差别。自受用身及所依土。虽一切佛
各变不同。而皆无边不相障碍。馀二身土。随诸如来
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
卷十 第 186b 页
为身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㝵。展转相杂。为增上缘。
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
说法饶益。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无始时来。
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
有共不共。今经宗意。但取身土不坏异相皆悉相融。
馀不异彼。巳知大意。次正释文。文有三行。一无憍慢。
即自利行。二心平等。即利佗行。三真供养。通二利行。
并通事理。下自广释。
三善财童子白言下总徵。谓
总牒三行。
四文殊师利言下别释。别释三行。即分
为三。初释无憍慢。次释心平等。后释修供养。
[○@、]今初
文四。初标。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释。四善男子是为
下结。文显可知。
[○@、]二复次下。明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文亦有四。初标。
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释。于中二。先列释十义。后喻
释平等。今初。一所作平等者。即是总句。谓说法教化
种种施为。法界众生同一子故。馀九为别。五云亦不
依止无二之相者。回向经云。常于诸法不作二。亦复
不作于不二。于二不二悉皆离。知其尽是语言道。谓
遣二病。说于无二。若依无二。便有能所。即是二故。遣
之又遣之。以至于无遣。馀句可知。二善男子譬如下。
喻释平等。文中二。先喻。后合。前中三。初举喻。二反问。
三仰答。初中。应有三喻。一长者育子喻。二起惑焚烧
喻。三长者等救喻。其第三喻。影在问中。今初。世间总
喻法界。长者以喻如来。年耆德艾。事长于人。故称长
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
说法饶益。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无始时来。
种性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
有共不共。今经宗意。但取身土不坏异相皆悉相融。
馀不异彼。巳知大意。次正释文。文有三行。一无憍慢。
即自利行。二心平等。即利佗行。三真供养。通二利行。
并通事理。下自广释。
三善财童子白言下总徵。谓
总牒三行。
四文殊师利言下别释。别释三行。即分
为三。初释无憍慢。次释心平等。后释修供养。
[○@、]今初
文四。初标。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释。四善男子是为
下结。文显可知。
[○@、]二复次下。明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文亦有四。初标。
二何等下徵。三一者下释。于中二。先列释十义。后喻
释平等。今初。一所作平等者。即是总句。谓说法教化
种种施为。法界众生同一子故。馀九为别。五云亦不
依止无二之相者。回向经云。常于诸法不作二。亦复
不作于不二。于二不二悉皆离。知其尽是语言道。谓
遣二病。说于无二。若依无二。便有能所。即是二故。遣
之又遣之。以至于无遣。馀句可知。二善男子譬如下。
喻释平等。文中二。先喻。后合。前中三。初举喻。二反问。
三仰答。初中。应有三喻。一长者育子喻。二起惑焚烧
喻。三长者等救喻。其第三喻。影在问中。今初。世间总
喻法界。长者以喻如来。年耆德艾。事长于人。故称长
卷十 第 186c 页
者。佛寿长远众德圆极。故以喻之。菩萨德高。未居尊
位。故况居士。生育五子者。五道众生皆一子故。故法
华云。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此约天性。若约结缘。则五
百名人。结三乘种。三十称子。言生育者。乃有二义。一
约天性。性由佛显义曰生育。二约结缘。三乘人天乃
至五道。皆沾佛化。即为生育。并同一子。为平等念。禅
定解脱资具亦同。而彼诸子愚小无知者。若约天性。
本迷为愚。善徵为小。迷第一义。称曰无智。不辨四谛。
为一切处未能分别。即同法华不觉不知不惊不怖。
二时彼长者宅舍之中下。起惑焚烧喻。舍宅即是生
处。三界生死众生所居。故云舍宅。佛应统之。属于长
者。火谓惑苦。准下合文。但云三毒惑最重故。以因摄
果。不说苦火。若法华云。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皆悉烧
煮。出于横造。名曰欻然。五道异生。云各居一处。二善
男子于意云何下。大圣反问。即是影显等救之喻。虽
举诸事。意在平等。故牒问之。三答言下。善财仰答。在
心必等。事则随缘。缘发为近。所以先拔。二文殊师利
言下合喻。先双合育子起惑焚烧。后菩萨等心下。合
前反问长者等救。安置寂静即是涅槃。前文所无。含
在出字。四善男子是为下结。
[○@、]三复次下。明修真供养。文中二。先正明。后校量显
胜。前中亦四。初标真供养谓法供养。诸供养中。法供
养最。故名为真。若能行者。是真供养三世诸佛。二何
等下徵。三一者下释。十句之中初总。馀别。别中九句。
位。故况居士。生育五子者。五道众生皆一子故。故法
华云。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此约天性。若约结缘。则五
百名人。结三乘种。三十称子。言生育者。乃有二义。一
约天性。性由佛显义曰生育。二约结缘。三乘人天乃
至五道。皆沾佛化。即为生育。并同一子。为平等念。禅
定解脱资具亦同。而彼诸子愚小无知者。若约天性。
本迷为愚。善徵为小。迷第一义。称曰无智。不辨四谛。
为一切处未能分别。即同法华不觉不知不惊不怖。
二时彼长者宅舍之中下。起惑焚烧喻。舍宅即是生
处。三界生死众生所居。故云舍宅。佛应统之。属于长
者。火谓惑苦。准下合文。但云三毒惑最重故。以因摄
果。不说苦火。若法华云。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皆悉烧
煮。出于横造。名曰欻然。五道异生。云各居一处。二善
男子于意云何下。大圣反问。即是影显等救之喻。虽
举诸事。意在平等。故牒问之。三答言下。善财仰答。在
心必等。事则随缘。缘发为近。所以先拔。二文殊师利
言下合喻。先双合育子起惑焚烧。后菩萨等心下。合
前反问长者等救。安置寂静即是涅槃。前文所无。含
在出字。四善男子是为下结。
[○@、]三复次下。明修真供养。文中二。先正明。后校量显
胜。前中亦四。初标真供养谓法供养。诸供养中。法供
养最。故名为真。若能行者。是真供养三世诸佛。二何
等下徵。三一者下释。十句之中初总。馀别。别中九句。
卷十 第 187a 页
皆法供养。若通相说。于佛深经难见妙理。起十法行。
皆名供养。以财供养。资养四大。受持读诵解说修行。
增于法身。又全其理。供养义也。九句别中。唯显修行。
从胜说故。以法对财。十皆名胜。就十法行。修行最胜
故。净名说。深观缘起等。名为最上法之供养。九中初
句。复是修行之总。馀皆是别。唯辨利他。菩萨利佗为
自行故。三正利乐。四利佗心。五利他智。以十力智。知
而化故。六利他行。七常不舍。义通二利。八兼能说。讷
言敏行不能利他。辩口缺行自无分故。又自有缚。能
解彼缚。无有是处。有目有足。为真导师故。智论第六
云。多闻广智美言语。巧说诸法转人心。行法心正无
所畏。如大云雷澍供雨。九长时者。前辨横具。此明坚
坚。十不忘行本。忘菩提心。修诸善根。魔摄持故。四若
诸菩萨下结。
二非以财宝下。校量显胜。于中四。一
标。二徵。三释。四结。今初。财施益近。多在人天。法施益
深。终成佛果故。三千七宝三恒沙身。日日长时布施
一切。不及受持一四句偈。何况具足受持修行。二何
以故下徵。三如来恭敬下释。于中四。一正解释。二重
徵释。三劝修行。四结成前法。初中。先释总句。后释别
句。今即初也。有法有喻。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佛从法
生。法即父母。孝子重父。敬父子悦。如来重法。敬法佛
欣。故书云。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
千万人悦。故敬一法。十方诸佛无不皆悦。是为所敬
者寡而悦者众。二善男子如来从修行中来下。释别
皆名供养。以财供养。资养四大。受持读诵解说修行。
增于法身。又全其理。供养义也。九句别中。唯显修行。
从胜说故。以法对财。十皆名胜。就十法行。修行最胜
故。净名说。深观缘起等。名为最上法之供养。九中初
句。复是修行之总。馀皆是别。唯辨利他。菩萨利佗为
自行故。三正利乐。四利佗心。五利他智。以十力智。知
而化故。六利他行。七常不舍。义通二利。八兼能说。讷
言敏行不能利他。辩口缺行自无分故。又自有缚。能
解彼缚。无有是处。有目有足。为真导师故。智论第六
云。多闻广智美言语。巧说诸法转人心。行法心正无
所畏。如大云雷澍供雨。九长时者。前辨横具。此明坚
坚。十不忘行本。忘菩提心。修诸善根。魔摄持故。四若
诸菩萨下结。
二非以财宝下。校量显胜。于中四。一
标。二徵。三释。四结。今初。财施益近。多在人天。法施益
深。终成佛果故。三千七宝三恒沙身。日日长时布施
一切。不及受持一四句偈。何况具足受持修行。二何
以故下徵。三如来恭敬下释。于中四。一正解释。二重
徵释。三劝修行。四结成前法。初中。先释总句。后释别
句。今即初也。有法有喻。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佛从法
生。法即父母。孝子重父。敬父子悦。如来重法。敬法佛
欣。故书云。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
千万人悦。故敬一法。十方诸佛无不皆悦。是为所敬
者寡而悦者众。二善男子如来从修行中来下。释别
卷十 第 187b 页
句。唯法无喻。于九句中。一释修行。佛从修行中来。修
行即合佛行。亦即法身。故能修行为真供养。此句具
足。馀八文略。一向利他。二佛为利乐。若能利乐为真
供养。三为慈悲。若能慈摄为真供养。四以随顺利乐。
故有十力。以十力利。是真供养。上三句顺释。馀六反
释。五若不勤修不能利乐。若能勤修则能利乐。若能
利乐为真供养。他皆仿此。利乐即是利他总句故。句
句牒之。二何以故下。重复徵释。三善男子汝应下。结
劝修行。四善男子是为下。结成前法。并显可知。
△第五尔时文殊师利显示下。结用皈本。所作竟故。
信穷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现。
第三尔时善财童子即见三千下。转遇胜缘。修行敬
事。然此诸友及后普贤。皆无指授。表證法界离此彼
故。此三千友乃有多义。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胜益
故。二者顺后。是见普贤之方便故。三者通论自是一
分。故见诸友。应分为三。初明别见。即是纯门。此一时
见。即是杂门。后见普贤。具前诸友。即是纯杂无㝵之
门。然此诸友所得法门。受行各别。文略不具。申本广
本。必应有之。
[△@△]大文第五。从增长趣求下。显因广大相。以前文殊
智照无二。显其甚深方堪成佛广大之因。随一一因。
称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摄相皈体。普贤法界。即秘密
重重。若以二圣。自相对者。文殊菩萨则为能證。若以
二圣。对于善财。是则文殊亦为所證。未得般若。今證
行即合佛行。亦即法身。故能修行为真供养。此句具
足。馀八文略。一向利他。二佛为利乐。若能利乐为真
供养。三为慈悲。若能慈摄为真供养。四以随顺利乐。
故有十力。以十力利。是真供养。上三句顺释。馀六反
释。五若不勤修不能利乐。若能勤修则能利乐。若能
利乐为真供养。他皆仿此。利乐即是利他总句故。句
句牒之。二何以故下。重复徵释。三善男子汝应下。结
劝修行。四善男子是为下。结成前法。并显可知。
△第五尔时文殊师利显示下。结用皈本。所作竟故。
信穷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现。
第三尔时善财童子即见三千下。转遇胜缘。修行敬
事。然此诸友及后普贤。皆无指授。表證法界离此彼
故。此三千友乃有多义。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胜益
故。二者顺后。是见普贤之方便故。三者通论自是一
分。故见诸友。应分为三。初明别见。即是纯门。此一时
见。即是杂门。后见普贤。具前诸友。即是纯杂无㝵之
门。然此诸友所得法门。受行各别。文略不具。申本广
本。必应有之。
[△@△]大文第五。从增长趣求下。显因广大相。以前文殊
智照无二。显其甚深方堪成佛广大之因。随一一因。
称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摄相皈体。普贤法界。即秘密
重重。若以二圣。自相对者。文殊菩萨则为能證。若以
二圣。对于善财。是则文殊亦为所證。未得般若。今證
卷十 第 187c 页
得故。文中分五。第一依教趣求。第二闻睹前相。第三
见闻亲證。第四闻佛胜德。第五重示普因。
今初有三十句。增广行愿。义同前来思修證入。于中。
初二句总明。后以大悲下。二十八句别显。摄为十四
对。一悲纳慈覆对。二敬果住因对。三净眼圆德对。四
信正增助对。五善能回向下。向因知果对。六入教了
法对。七现世入愿对。八竖修横照对。九增善得智对。
十普照十方下。照理化生对。十一成益知苦对。十二
摧障无障对。十三證理住用对。十四内求外加对。唯
末后句。明其外缘。前皆内因。上文殊通指。今善财普
观。不同前友各指一友。普观方得见普贤故。
第二善财童子起如是等下。闻睹前相。于中二。先结
前生后。由依上观普贤境故。方得见闻。此普贤境即
前所观二十句境。即文殊处成益之中。令入普贤诸
行愿轮。由前令入所以能观。由前能今观故闻见。后
即闻普贤下。正明闻见。于中二。一闻。二见。今初。此中
闻者。非从一人及多人闻。即称法界闻。有十四句。初
句闻人。馀闻行位。于中。一行。二愿。三助道。四功德。五
威仪。第六句及闻普贤菩萨诸地下。皆明闻地。于中。
初句为总。馀七为别。总云地者。若约行布。即等觉地。
若约圆融。总摄诸位。皆普贤地。别中。一地处所者。谓
證十如。一真法界。二有为功德调柔果等。三十胜行
及愿乐等。四十地亲證各有差别。五长时无间无馀
修等。六神通作用摧邪摄生。七种种差别同依佛智。
见闻亲證。第四闻佛胜德。第五重示普因。
今初有三十句。增广行愿。义同前来思修證入。于中。
初二句总明。后以大悲下。二十八句别显。摄为十四
对。一悲纳慈覆对。二敬果住因对。三净眼圆德对。四
信正增助对。五善能回向下。向因知果对。六入教了
法对。七现世入愿对。八竖修横照对。九增善得智对。
十普照十方下。照理化生对。十一成益知苦对。十二
摧障无障对。十三證理住用对。十四内求外加对。唯
末后句。明其外缘。前皆内因。上文殊通指。今善财普
观。不同前友各指一友。普观方得见普贤故。
第二善财童子起如是等下。闻睹前相。于中二。先结
前生后。由依上观普贤境故。方得见闻。此普贤境即
前所观二十句境。即文殊处成益之中。令入普贤诸
行愿轮。由前令入所以能观。由前能今观故闻见。后
即闻普贤下。正明闻见。于中二。一闻。二见。今初。此中
闻者。非从一人及多人闻。即称法界闻。有十四句。初
句闻人。馀闻行位。于中。一行。二愿。三助道。四功德。五
威仪。第六句及闻普贤菩萨诸地下。皆明闻地。于中。
初句为总。馀七为别。总云地者。若约行布。即等觉地。
若约圆融。总摄诸位。皆普贤地。别中。一地处所者。谓
證十如。一真法界。二有为功德调柔果等。三十胜行
及愿乐等。四十地亲證各有差别。五长时无间无馀
修等。六神通作用摧邪摄生。七种种差别同依佛智。
卷十 第 188a 页
二既闻此巳下明见。于中二。一仰德修观。二睹见希
奇。前中二。先结前生后。后即于下。正明修观。菩提场
中莲华座上。明修观处。约事说者。即其地坚固犹若
金刚。蕴德深广。名为海藏。故上经云。诸色相海。无边
显现。宝莲华座。即普贤座故。十定下文。皆于此见。若
约表者。于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体中金刚智内。起
因陀罗网普贤心观。然此经体势。应具十会。以顺无
尽。今且顺文。对前本末二会。即是摄末归本。是以善
财不假别指。便于初会始成之处如来座前。而起观
求。若对本会。应归誓多。何以会归菩提场耶。归本有
二。一归本会。前文巳有。谓遍游法界。而亦不离逝多
林中如来之所。今约会归诸会之本。故归觉场。前既
不起菩提树王。遍一切处。今證穷极。故须会皈。后起
等虚空下。正显观心。有十六心。前十自分境。后六胜
进境。一一皆称普贤境心。故后得见。二善财童子起
如是心下。睹见希奇。于中二。先结前生后。谓由起前
心及宿善等因缘力故。后欲见普贤下。正睹希奇。于
中二。先见十瑞相。有标徵释结。释有十句五对。各先
所依净土。后住处众生。后又见十种大光明相下。睹
见光明。前瑞直见一重净刹。此明重见。谓遍法界刹
所有极微。皆出法界尘数境故。皆是依中现于依正。
上二段文。并是普贤依报殊胜。
第三尔时善财下。见闻亲證。于中四。初结前生后。二
彰闻见因。三起观增修。四正明见證。
[○@、]今初。由睹前
奇。前中二。先结前生后。后即于下。正明修观。菩提场
中莲华座上。明修观处。约事说者。即其地坚固犹若
金刚。蕴德深广。名为海藏。故上经云。诸色相海。无边
显现。宝莲华座。即普贤座故。十定下文。皆于此见。若
约表者。于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体中金刚智内。起
因陀罗网普贤心观。然此经体势。应具十会。以顺无
尽。今且顺文。对前本末二会。即是摄末归本。是以善
财不假别指。便于初会始成之处如来座前。而起观
求。若对本会。应归誓多。何以会归菩提场耶。归本有
二。一归本会。前文巳有。谓遍游法界。而亦不离逝多
林中如来之所。今约会归诸会之本。故归觉场。前既
不起菩提树王。遍一切处。今證穷极。故须会皈。后起
等虚空下。正显观心。有十六心。前十自分境。后六胜
进境。一一皆称普贤境心。故后得见。二善财童子起
如是心下。睹见希奇。于中二。先结前生后。谓由起前
心及宿善等因缘力故。后欲见普贤下。正睹希奇。于
中二。先见十瑞相。有标徵释结。释有十句五对。各先
所依净土。后住处众生。后又见十种大光明相下。睹
见光明。前瑞直见一重净刹。此明重见。谓遍法界刹
所有极微。皆出法界尘数境故。皆是依中现于依正。
上二段文。并是普贤依报殊胜。
第三尔时善财下。见闻亲證。于中四。初结前生后。二
彰闻见因。三起观增修。四正明见證。
[○@、]今初。由睹前
卷十 第 188b 页
相生必见心。
[○@、]二于时善财下。彰闻见因。谓外由内
因缘力故。
[○@、]三能生诸佛普智光明下。起观增修。有
二十句。初三句总。一智能观。二三所观行愿。后于一
切如来下别。初二观法身。谓佛菩萨境故。故上经云。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菩萨亦以法身为境。法界体周故。云广大修习。得见
普贤之想下五句。观智身。此句标。二出观相。以佛种
智为普贤故。三以定摄。四以进策为能见因。五身心
普周。是能见相。以佛智广大既同虚空。今心离念等
虚空界。则能见故。次即以普眼下一句。总观十身。无
有一境非普贤故。次以智慧眼下一句。观普贤因。次
其心下二句。等普贤心。次威德加持下。起普贤愿。初
句总。愿不舍离下别。有五愿。诸观行人。应放此修。离
此观修。见亦非胜。
[○@、]四善财童子具足圆满下。正明见證。于中二。先结
前生后。后即见下。正明见證。于中二。第一得益因圆。
第二位满齐佛。
△前中四。一见身得益。二摩顶得益。
三显因深广。四观用无涯。
[○@△]初中二。先见胜身。后得
深益。前中四。一总见胜德身相。二别见毛孔出生。三
重观体内包含。四结通体用周遍。今初。由前于菩提
场师子座前起观想故。还于此见与诸如来平等无
二。即等觉相。馀并可知。二善财童子见普贤身一一
毛孔下。见毛孔出生。实则无尽。略显二十一门。即出
三世间。由前起观等虚空心。故此所见。等于法界尽
[○@、]二于时善财下。彰闻见因。谓外由内
因缘力故。
[○@、]三能生诸佛普智光明下。起观增修。有
二十句。初三句总。一智能观。二三所观行愿。后于一
切如来下别。初二观法身。谓佛菩萨境故。故上经云。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菩萨亦以法身为境。法界体周故。云广大修习。得见
普贤之想下五句。观智身。此句标。二出观相。以佛种
智为普贤故。三以定摄。四以进策为能见因。五身心
普周。是能见相。以佛智广大既同虚空。今心离念等
虚空界。则能见故。次即以普眼下一句。总观十身。无
有一境非普贤故。次以智慧眼下一句。观普贤因。次
其心下二句。等普贤心。次威德加持下。起普贤愿。初
句总。愿不舍离下别。有五愿。诸观行人。应放此修。离
此观修。见亦非胜。
[○@、]四善财童子具足圆满下。正明见證。于中二。先结
前生后。后即见下。正明见證。于中二。第一得益因圆。
第二位满齐佛。
△前中四。一见身得益。二摩顶得益。
三显因深广。四观用无涯。
[○@△]初中二。先见胜身。后得
深益。前中四。一总见胜德身相。二别见毛孔出生。三
重观体内包含。四结通体用周遍。今初。由前于菩提
场师子座前起观想故。还于此见与诸如来平等无
二。即等觉相。馀并可知。二善财童子见普贤身一一
毛孔下。见毛孔出生。实则无尽。略显二十一门。即出
三世间。由前起观等虚空心。故此所见。等于法界尽
卷十 第 188c 页
虚空界。是知随心各见分齐。(下第三十九经)三尔时善财童
子下。重观体内包含。于中二。先结前生后。后重复观
察下。正显观见。于中二。先明见处。略举三处。一身分
者。全对于身。即头等六分。二支节者。乃至一指一节。
三毛孔者。遍上二类毛孔。意谓。但观头时。头中见法
界。观指一节。一节中见法界。观一毛孔。毛孔中见法
界。故三重举之。此即一毛含容无尽遍也。后悉有三
千下。明其所见。于中亦二。先见三千。后如见此世界
下。类通横竖。谓十方三际。相续不断。明念念见。各各
差别。约相不坏。互相涉入下。性相无㝵。以性融相。故
相涉入。不坏本相。故不杂乱。四如于此毗卢遮那下。
结通体用周遍。于中二。先所遍处。文有四重举类。一
举此会。类胜莲华。二举莲华。类于东方。三举东方。类
尽十方。四举十方。类诸尘内。此则如理之遍。后于彼
一一下。结处中之身。则如理之此。包即所遍一切刹
处。全在能遍毛孔之中。毛中所有。皆遍此处。重重重
重。无尽无尽。以为普贤难思身相。二尔时善财童子
下。得益。既得智度。巳彰地满。况十无尽。
[○@△]第二善财童子既得是巳下。明摩顶得益。于中分
三。初摩顶示普法界灌其顶故。次善财即得下得益。
前向外观。故得智度。摩顶内證。故得三昧。十句之中。
一得主定。二摄眷属。馀辨定用。后如此娑婆下结通。
良以善财等普贤故。处处得益。
[○@△]第三尔时普贤下。明因深广。显果胜故。于中三。一
子下。重观体内包含。于中二。先结前生后。后重复观
察下。正显观见。于中二。先明见处。略举三处。一身分
者。全对于身。即头等六分。二支节者。乃至一指一节。
三毛孔者。遍上二类毛孔。意谓。但观头时。头中见法
界。观指一节。一节中见法界。观一毛孔。毛孔中见法
界。故三重举之。此即一毛含容无尽遍也。后悉有三
千下。明其所见。于中亦二。先见三千。后如见此世界
下。类通横竖。谓十方三际。相续不断。明念念见。各各
差别。约相不坏。互相涉入下。性相无㝵。以性融相。故
相涉入。不坏本相。故不杂乱。四如于此毗卢遮那下。
结通体用周遍。于中二。先所遍处。文有四重举类。一
举此会。类胜莲华。二举莲华。类于东方。三举东方。类
尽十方。四举十方。类诸尘内。此则如理之遍。后于彼
一一下。结处中之身。则如理之此。包即所遍一切刹
处。全在能遍毛孔之中。毛中所有。皆遍此处。重重重
重。无尽无尽。以为普贤难思身相。二尔时善财童子
下。得益。既得智度。巳彰地满。况十无尽。
[○@△]第二善财童子既得是巳下。明摩顶得益。于中分
三。初摩顶示普法界灌其顶故。次善财即得下得益。
前向外观。故得智度。摩顶内證。故得三昧。十句之中。
一得主定。二摄眷属。馀辨定用。后如此娑婆下结通。
良以善财等普贤故。处处得益。
[○@△]第三尔时普贤下。明因深广。显果胜故。于中三。一
卷十 第 189a 页
问答审见。二正显因相。三结因成果。今初。谓上之果。
属下之因。二普贤菩萨下。正显因相。于中分三。一总
明求菩提行。檀为行首。故偏明之。二善男子我于下。
离过成德行。即馀九度。先及显五度。初即是戒。不生
瞋害是忍。未曾一念离菩提心下是进。无障㝵心是
禅。不起迷惑是般若。唯住下顺显后四。三善男子我
普严净下。总明悲智行略举四行。文分为四。一正举
四行。谓一严土行。二摄生行。三事友行。四求法行。二
善男子我法海中下。反显求法殷重。一文尚无不舍
况全部耶。以其一文即是一切一故。如海一滴。三善
男子我所求法下。顺明求法。所谓成上严土摄生。上
亦广于方便愿智。四我如是等下。总结无尽。三是故
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结因成果。于中。先结因。有十一
句。以有成果之功。故云力也。亦显力度。后由此等故
下明成果。
[○@△]第四善男子汝见我此下。观用无涯。于中三。一举
益劝观。二观见奇特。三校量显胜。初中有三。一标。二
释。三结。初标可知。二善男子我此妙身下释。谓因深
难见故。于中复三。初顺明难见。次善男子若有众生
未种下。及显难见。后善男子若有众生得闻我名下。
明见闻之益。于中四。一不退转益。二或有众生一日
一夜下。成熟之益。根有利钝。障有浅深。故迟速不同。
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下。总结多门。四复次善男子
下。彰见远果。谓生身刹。净刹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
属下之因。二普贤菩萨下。正显因相。于中分三。一总
明求菩提行。檀为行首。故偏明之。二善男子我于下。
离过成德行。即馀九度。先及显五度。初即是戒。不生
瞋害是忍。未曾一念离菩提心下是进。无障㝵心是
禅。不起迷惑是般若。唯住下顺显后四。三善男子我
普严净下。总明悲智行略举四行。文分为四。一正举
四行。谓一严土行。二摄生行。三事友行。四求法行。二
善男子我法海中下。反显求法殷重。一文尚无不舍
况全部耶。以其一文即是一切一故。如海一滴。三善
男子我所求法下。顺明求法。所谓成上严土摄生。上
亦广于方便愿智。四我如是等下。总结无尽。三是故
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结因成果。于中。先结因。有十一
句。以有成果之功。故云力也。亦显力度。后由此等故
下明成果。
[○@△]第四善男子汝见我此下。观用无涯。于中三。一举
益劝观。二观见奇特。三校量显胜。初中有三。一标。二
释。三结。初标可知。二善男子我此妙身下释。谓因深
难见故。于中复三。初顺明难见。次善男子若有众生
未种下。及显难见。后善男子若有众生得闻我名下。
明见闻之益。于中四。一不退转益。二或有众生一日
一夜下。成熟之益。根有利钝。障有浅深。故迟速不同。
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下。总结多门。四复次善男子
下。彰见远果。谓生身刹。净刹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
卷十 第 189b 页
义。一约法性。与刹为体。名清净刹。与身为体。名清净
身。能依有殊。所依体一。欲显体一。故言生身。二约相
用。刹谓身所依刹。身谓身内之刹。欲显身刹本相融
故。三善男子汝应观下。总结劝观。
二尔时善财下。
观见奇特。于中三。初见毛内含三世间。次又见普贤
菩萨于一一世界下。见普贤身遍刹大用。此刹即是
毛中之刹。后时善财下。善财自见等普贤化。
三善
财童子所见下。校量显胜。于中三。初校量善根。次善
财童子从初下。校量入刹。后善财童子于普贤下。总
显诸门超胜之相。于中二。一别明横竖深广。二总彰
平等周遍。今初。总有十海。文分为四。前三别明。后七
结例。一明刹海。一步超过。显其横广。尽未来劫。明其
竖长。犹不能知。显其甚深。藏约包含。海约深广。二亦
不能知佛海下。明佛海。三亦不能知菩萨下。菩萨海。
四亦不能知入众生界下。结例七海。一众生界海。二
众生根海。三教化调伏海。四觉悟成就智海。五神通
海。六诸地海。七诸道海。如是下。总结不知。称法界德
无有障㝵无穷尽故。二善财童子于普贤毛孔下。总
结平等周遍。不动者。谓不从此至彼从彼至此。不出
者。非此刹没彼刹中出。亦非彼没此刹中出。不动而
遍故。即动而静故。出没相如故。此彼相即故。彼此相
在故。彼此炳具故。秘密隐显俱时成故。帝网重重皆
不动故。
△第二当是之时下。明位满成佛齐。文有十句。初句
身。能依有殊。所依体一。欲显体一。故言生身。二约相
用。刹谓身所依刹。身谓身内之刹。欲显身刹本相融
故。三善男子汝应观下。总结劝观。
二尔时善财下。
观见奇特。于中三。初见毛内含三世间。次又见普贤
菩萨于一一世界下。见普贤身遍刹大用。此刹即是
毛中之刹。后时善财下。善财自见等普贤化。
三善
财童子所见下。校量显胜。于中三。初校量善根。次善
财童子从初下。校量入刹。后善财童子于普贤下。总
显诸门超胜之相。于中二。一别明横竖深广。二总彰
平等周遍。今初。总有十海。文分为四。前三别明。后七
结例。一明刹海。一步超过。显其横广。尽未来劫。明其
竖长。犹不能知。显其甚深。藏约包含。海约深广。二亦
不能知佛海下。明佛海。三亦不能知菩萨下。菩萨海。
四亦不能知入众生界下。结例七海。一众生界海。二
众生根海。三教化调伏海。四觉悟成就智海。五神通
海。六诸地海。七诸道海。如是下。总结不知。称法界德
无有障㝵无穷尽故。二善财童子于普贤毛孔下。总
结平等周遍。不动者。谓不从此至彼从彼至此。不出
者。非此刹没彼刹中出。亦非彼没此刹中出。不动而
遍故。即动而静故。出没相如故。此彼相即故。彼此相
在故。彼此炳具故。秘密隐显俱时成故。帝网重重皆
不动故。
△第二当是之时下。明位满成佛齐。文有十句。初句
卷十 第 189c 页
总。次八别。末句结。此即义当等觉。以等觉故。因位既
满。更无所修。故但说等。更不趣求。斯则一生顿成因
果。行布亦足。非唯理观。初后圆融。上明见闻亲證竟。
第四尔时普贤菩萨下。闻佛胜德难思。前长行但显
因圆。此偈方陈果用。非颂前文。然有二意。一对普贤。
意云。见我难思。尚是因位。今亦汝果尤更甚深。二对
善财。善财等佛。但是因圆。应显果相。果海离言。故不
可说。今既理现佛对因之果。以显善财究竟果相。故
偈长行。因果绮互。文中分三。初以偈标德。诫听许说。
次尔时一切菩萨下长行。举众渴仰欲闻。后尔时普
贤菩萨下。广陈德相。令众求满。于中分二。先长行重
诫许说分齐。此有二意。一我所说者。犹如一滴。其不
说者。犹如大海。二者可寄言说。犹如一滴。不可说者。
犹如大海。
后佛智广大下。正显偈辞。九十五偈。大
分为二。先九十三偈。别叹佛德。末后二偈。结德无尽。
劝信勿疑。
△前中。前八十偈法说。后十三偈喻明。然
通赞毗卢遮那十身圆满二十一种殊胜功德。离世
间品但有其名。大部之中数处有义。诸摄论中广释
其相。今皆先依离世标名。后依无著。立功德称。就文
分二。初一偈明总句。馀明别句。
[○@△]今初。即妙悟皆满。
谓诸佛智。善普于一切有为无为所应觉境。净妙圆
满。正开觉故。文中佛智总相。广大者体周。同空者同
喻。空有多义。下略有四。普遍一切众生心者释广大
相。众生心体。离念等空。与诸如来无二体故。即空遍
满。更无所修。故但说等。更不趣求。斯则一生顿成因
果。行布亦足。非唯理观。初后圆融。上明见闻亲證竟。
第四尔时普贤菩萨下。闻佛胜德难思。前长行但显
因圆。此偈方陈果用。非颂前文。然有二意。一对普贤。
意云。见我难思。尚是因位。今亦汝果尤更甚深。二对
善财。善财等佛。但是因圆。应显果相。果海离言。故不
可说。今既理现佛对因之果。以显善财究竟果相。故
偈长行。因果绮互。文中分三。初以偈标德。诫听许说。
次尔时一切菩萨下长行。举众渴仰欲闻。后尔时普
贤菩萨下。广陈德相。令众求满。于中分二。先长行重
诫许说分齐。此有二意。一我所说者。犹如一滴。其不
说者。犹如大海。二者可寄言说。犹如一滴。不可说者。
犹如大海。
后佛智广大下。正显偈辞。九十五偈。大
分为二。先九十三偈。别叹佛德。末后二偈。结德无尽。
劝信勿疑。
△前中。前八十偈法说。后十三偈喻明。然
通赞毗卢遮那十身圆满二十一种殊胜功德。离世
间品但有其名。大部之中数处有义。诸摄论中广释
其相。今皆先依离世标名。后依无著。立功德称。就文
分二。初一偈明总句。馀明别句。
[○@△]今初。即妙悟皆满。
谓诸佛智。善普于一切有为无为所应觉境。净妙圆
满。正开觉故。文中佛智总相。广大者体周。同空者同
喻。空有多义。下略有四。普遍一切众生心者释广大
相。众生心体。离念等空。与诸如来无二体故。即空遍
卷十 第 190a 页
义。故出现云。譬如大海潜流四天下地。有穿凿者。无
不得水。佛智亦尔。普入一切众生心中。有修行者。无
不得證。了世妄想者。即觉有为。皆非有者。即是无为。
即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如空无㝵不㝵了故。其第四
句是能觉相。不起分别。离觉所觉。故称妙觉。觉即是
悟。此句即显如空无心及无依义。故上经云。佛智无
依处。如空无所依。
[○@△]馀九十二偈。别显二十一德。为
十九段。后三合故。
第一一偈。明二行永绝。即于所知。一向无障㝵转功
德。佛无㝵智。于一切事品类差别。无著无㝵。非如声
闻极远时处即有障㝵名一向无㝵。离所知障智德
满故。文中前半法说。一念能知。显知之妙。后半喻显。
二有一偈。明达无相法。即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清
净。能入功德。谓證入真如本无二相。亦令他證。即是
断德无住涅槃。文中。前三句不住涅槃。第四句不住
生死。
三有三偈。明住于佛住即无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
谓住大悲及性空等。故能无功而成佛事。是故。文云。
或有见等。斯即恩德。
四或见清净下十五偈。明得佛平等。即于法身中所
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谓如上佛事为共不共故。
次明此一切诸佛展转和杂而同住故。是故。经文广
列诸佛。皆互相遍。所以互遍者。诸佛三事无差别故。
云何为三。一所依智同。二益生意乐同。三报化作事
不得水。佛智亦尔。普入一切众生心中。有修行者。无
不得證。了世妄想者。即觉有为。皆非有者。即是无为。
即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如空无㝵不㝵了故。其第四
句是能觉相。不起分别。离觉所觉。故称妙觉。觉即是
悟。此句即显如空无心及无依义。故上经云。佛智无
依处。如空无所依。
[○@△]馀九十二偈。别显二十一德。为
十九段。后三合故。
第一一偈。明二行永绝。即于所知。一向无障㝵转功
德。佛无㝵智。于一切事品类差别。无著无㝵。非如声
闻极远时处即有障㝵名一向无㝵。离所知障智德
满故。文中前半法说。一念能知。显知之妙。后半喻显。
二有一偈。明达无相法。即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清
净。能入功德。谓證入真如本无二相。亦令他證。即是
断德无住涅槃。文中。前三句不住涅槃。第四句不住
生死。
三有三偈。明住于佛住即无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
谓住大悲及性空等。故能无功而成佛事。是故。文云。
或有见等。斯即恩德。
四或见清净下十五偈。明得佛平等。即于法身中所
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谓如上佛事为共不共故。
次明此一切诸佛展转和杂而同住故。是故。经文广
列诸佛。皆互相遍。所以互遍者。诸佛三事无差别故。
云何为三。一所依智同。二益生意乐同。三报化作事
卷十 第 190b 页
同。故令互遍。亦同摄论平等意趣。依此释经。以为契
当。更依文理。證此诸佛皆遮那身。谓此文言。此三千
世界。阿閦在中。阿閦如来本在东方。今云在此。明不
异此。又无量寿月觉如来。皆遍十方岂容隔此。又皆
言或见。则知一佛随见不同。若言此中别赞馀佛。直
言阿閦在此界中。何名赞德。正赞释迦。便言何閦。文
岂为次。况华藏刹海皆遮那境。无量寿佛去十万等。
并未出于刹种之中。一重之内。岂非本师随名异化。
法华央堀。并说十方本师分身故知所说法藏本缘
十六王子。皆方便说。法华迹门说十六王子。寿量本
门并巳拂之。故以理推皆是遮那海印炳现。何缘不
说自所现佛。而说他耶。故知贤首阿閦佛等。皆本师
矣。斯为华严不共深意。慎勿轻尔。文中三。初八主伴
严土摄生同。次四微细含容转法同。后三总显多门。
结前生后。此之三段。皆是作事无差。皆为众生。即是
意乐。并依佛智。即所依无差。若从多说。初是作事。次
是意乐。后是所依。此上一段。兼显第十七随其胜解
示现差别佛土功德。
五或见释迦下三偈。明到无障处。即修一切障对治
功德。依无性摄论。前四是自利功德。此下皆利他功
德。利佗之中。先明化治。故次辨之。谓巳惯习定自在
性及一切智。对治烦恼及所知障。由此永断一切习
气所依趣处。文中。初半偈或见久成。则巳永断一切
习气。次半偈即显利他。次一偈修能治道。后一偈。别
当。更依文理。證此诸佛皆遮那身。谓此文言。此三千
世界。阿閦在中。阿閦如来本在东方。今云在此。明不
异此。又无量寿月觉如来。皆遍十方岂容隔此。又皆
言或见。则知一佛随见不同。若言此中别赞馀佛。直
言阿閦在此界中。何名赞德。正赞释迦。便言何閦。文
岂为次。况华藏刹海皆遮那境。无量寿佛去十万等。
并未出于刹种之中。一重之内。岂非本师随名异化。
法华央堀。并说十方本师分身故知所说法藏本缘
十六王子。皆方便说。法华迹门说十六王子。寿量本
门并巳拂之。故以理推皆是遮那海印炳现。何缘不
说自所现佛。而说他耶。故知贤首阿閦佛等。皆本师
矣。斯为华严不共深意。慎勿轻尔。文中三。初八主伴
严土摄生同。次四微细含容转法同。后三总显多门。
结前生后。此之三段。皆是作事无差。皆为众生。即是
意乐。并依佛智。即所依无差。若从多说。初是作事。次
是意乐。后是所依。此上一段。兼显第十七随其胜解
示现差别佛土功德。
五或见释迦下三偈。明到无障处。即修一切障对治
功德。依无性摄论。前四是自利功德。此下皆利他功
德。利佗之中。先明化治。故次辨之。谓巳惯习定自在
性及一切智。对治烦恼及所知障。由此永断一切习
气所依趣处。文中。初半偈或见久成。则巳永断一切
习气。次半偈即显利他。次一偈修能治道。后一偈。别
卷十 第 190c 页
以十度。治于蔽障。既上云或见久成正觉。则定非始
成。始成久成皆随物化。真佛不可言久始也。
六有三偈。明不可转法。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谓教
證二道。不为外转。故能伏外。文中前二。即教證二道。
后一即现所摧同类之身。
七或现兜率下十六偈。明所行无㝵。即生在世间。不
为世法所㝵功德。以心无高下。故世八风。无能为㝵。
文分为六。初三偈八相现世无㝵。王宫嫔御亦不㝵
故。二有一偈。自他无㝵。弥陀授记即能仁故。三有一
偈。灭成无㝵。四有三偈。天宫无㝵。五有六偈。随顺世
间巧化无㝵。六有二偈。总结无㝵之智能遍随机。初
句智体无二㝵故。次句顿了。次二句所了法相。略示
四观。一唯心观。二因缘观。三无常观。四性空观。四观
连环。既了世法。唯心性空。何有高下而能㝵耶。后偈
略举遍随之妙。一多即入无㝵化故。
八如来安住下十八偈。明立不思议。即安立正法功
德。诸十二分教。名所安立。由深广故。不可思议。文中。
初十四偈。释所安立。后有四偈。显不思议。前中三。初
三偈。总立诸法。二有二偈。示安立德。三有九偈。别立
四菩萨行。今初。前一偈半。立共二乘法。后一偈半。立
不共法。前半偈。能立德。谓四辩才。后一偈所立法。即
是性相无㝵之法。无我者人空。无相者法空。业性不
起是二空法。从缘生故。无性不起。亦无失者。不坏业
相。故净名云。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中
成。始成久成皆随物化。真佛不可言久始也。
六有三偈。明不可转法。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谓教
證二道。不为外转。故能伏外。文中前二。即教證二道。
后一即现所摧同类之身。
七或现兜率下十六偈。明所行无㝵。即生在世间。不
为世法所㝵功德。以心无高下。故世八风。无能为㝵。
文分为六。初三偈八相现世无㝵。王宫嫔御亦不㝵
故。二有一偈。自他无㝵。弥陀授记即能仁故。三有一
偈。灭成无㝵。四有三偈。天宫无㝵。五有六偈。随顺世
间巧化无㝵。六有二偈。总结无㝵之智能遍随机。初
句智体无二㝵故。次句顿了。次二句所了法相。略示
四观。一唯心观。二因缘观。三无常观。四性空观。四观
连环。既了世法。唯心性空。何有高下而能㝵耶。后偈
略举遍随之妙。一多即入无㝵化故。
八如来安住下十八偈。明立不思议。即安立正法功
德。诸十二分教。名所安立。由深广故。不可思议。文中。
初十四偈。释所安立。后有四偈。显不思议。前中三。初
三偈。总立诸法。二有二偈。示安立德。三有九偈。别立
四菩萨行。今初。前一偈半。立共二乘法。后一偈半。立
不共法。前半偈。能立德。谓四辩才。后一偈所立法。即
是性相无㝵之法。无我者人空。无相者法空。业性不
起是二空法。从缘生故。无性不起。亦无失者。不坏业
相。故净名云。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中
卷十 第 191a 页
论云。虽空亦不断。虽有而不常。果报亦不失。是名佛
所说。言一切远离者。亦泯空有。中道迹绝。故如虚空。
此寂灭相。不可言宣。下句以方便力。假以言说。二有
二偈。示安立德。即佛三轮。前偈神通轮。后二语意。以
广大音不动念故。言广大者。遍周法界。是故目连不
究其边。三有九偈。别立四菩萨行。即分为四。初一偈
波罗蜜行。次半偈菩提分法行。三半偈明神通行。四
七偈成就众生行。于中分二。初一偈总显一音随类。
后六别明所闻不同。今初。前半所随后半能随。言一
音者。亦云圆音。广如出现品。今当略释。谓以一梵音。
遍一切处。能令闻者各闻不同。名为一音。于一梵音。
具足一切诸类之音。故名圆音。如善口天女。故上经
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馀。又随类一音。
随说一法。遍一切处。亦随根器。各闻大小。名为一音。
随一类音。具说一切。故名圆音。故上经云。如来于一
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又一切即一。名为一音。一
即一切名为圆音。上经云。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
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一切言词海。一切随类音。
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又种种类音。遍周法界。遍
同一切色非色法。故名一音。不失音韵种种法门。故
名圆音。此二相成。若遍而失韵。是圆非音。韵而不遍。
是音非圆。遍而不失。方曰圆音。亦曰一音随其品顺
皆令解者。品谓优劣。三乘五乘无量乘等。各异闻故。
顺谓万类。即龙神等随类解故。二或有贪欲下六偈。
所说。言一切远离者。亦泯空有。中道迹绝。故如虚空。
此寂灭相。不可言宣。下句以方便力。假以言说。二有
二偈。示安立德。即佛三轮。前偈神通轮。后二语意。以
广大音不动念故。言广大者。遍周法界。是故目连不
究其边。三有九偈。别立四菩萨行。即分为四。初一偈
波罗蜜行。次半偈菩提分法行。三半偈明神通行。四
七偈成就众生行。于中分二。初一偈总显一音随类。
后六别明所闻不同。今初。前半所随后半能随。言一
音者。亦云圆音。广如出现品。今当略释。谓以一梵音。
遍一切处。能令闻者各闻不同。名为一音。于一梵音。
具足一切诸类之音。故名圆音。如善口天女。故上经
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馀。又随类一音。
随说一法。遍一切处。亦随根器。各闻大小。名为一音。
随一类音。具说一切。故名圆音。故上经云。如来于一
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又一切即一。名为一音。一
即一切名为圆音。上经云。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
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一切言词海。一切随类音。
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又种种类音。遍周法界。遍
同一切色非色法。故名一音。不失音韵种种法门。故
名圆音。此二相成。若遍而失韵。是圆非音。韵而不遍。
是音非圆。遍而不失。方曰圆音。亦曰一音随其品顺
皆令解者。品谓优劣。三乘五乘无量乘等。各异闻故。
顺谓万类。即龙神等随类解故。二或有贪欲下六偈。
卷十 第 191b 页
所闻不同。于中有三。初偈。闻对治门。次偈。闻学处门。
十学处者。即谓十善五重。十善摄一切善。是以旧经
名十戒行。瑜伽有七学处。非当今意。后四偈结皈诸
乘。谓佛说法。共不共等。不离乘故。于中二。先三偈。别
说三乘。五一结皈无量。一乘者唯一佛乘。无二亦无
三故。言上乘者。谓大小故。即半满教。或三者声闻缘
觉菩萨乘故。或四有二。一融前三为第四乘。二加不
共。异权三故。故第九地初云。若有慈悲乐饶益。为说
菩萨所行事。若有最胜智慧心。则示如来无上法。贤
首品云。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复难明有四
矣。或五亦二。一如人天为一。不出生死故。三开人天
为二。善胜劣故。合于一乘。同于大乘。权实虽异。究竟
同故。或无量者。一一法门。悉能运载一切众生。至彼
岸故。二涅槃寂静下四偈。明不思议。以。深广故。依寂
灭体。建立大用。故名深广。无心而说。尤更难思。八万
法门。义如别义。
九圆满下二偈。明普见三世。即授记功德。记三世事。
如现在故。今云顺三世间。是三世中之世间耳。非但
能知。兼能示现。
十有五偈。明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即示现受用变化
身功德。故云随其形相各不等同。于中二。初一偈示
受用身。馀四示变化身。万类化故。
十一或持彼戒下五偈。明智恒明达一切诸法。即断
一切疑功德。谓于诸境善决定故。能断佗疑。文中示
十学处者。即谓十善五重。十善摄一切善。是以旧经
名十戒行。瑜伽有七学处。非当今意。后四偈结皈诸
乘。谓佛说法。共不共等。不离乘故。于中二。先三偈。别
说三乘。五一结皈无量。一乘者唯一佛乘。无二亦无
三故。言上乘者。谓大小故。即半满教。或三者声闻缘
觉菩萨乘故。或四有二。一融前三为第四乘。二加不
共。异权三故。故第九地初云。若有慈悲乐饶益。为说
菩萨所行事。若有最胜智慧心。则示如来无上法。贤
首品云。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复难明有四
矣。或五亦二。一如人天为一。不出生死故。三开人天
为二。善胜劣故。合于一乘。同于大乘。权实虽异。究竟
同故。或无量者。一一法门。悉能运载一切众生。至彼
岸故。二涅槃寂静下四偈。明不思议。以。深广故。依寂
灭体。建立大用。故名深广。无心而说。尤更难思。八万
法门。义如别义。
九圆满下二偈。明普见三世。即授记功德。记三世事。
如现在故。今云顺三世间。是三世中之世间耳。非但
能知。兼能示现。
十有五偈。明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即示现受用变化
身功德。故云随其形相各不等同。于中二。初一偈示
受用身。馀四示变化身。万类化故。
十一或持彼戒下五偈。明智恒明达一切诸法。即断
一切疑功德。谓于诸境善决定故。能断佗疑。文中示
卷十 第 191c 页
于同事。为断疑故。智慧方便。故能断疑。断狱辅佐。皆
断世疑。
十二有六偈。明了一切行。即令入种种行功德。由所
化生性差别故。入种种行。令成大觉。初一偈成人行。
次三欲天行。次二色天无量等行。
十三有一偈。明除一切疑。即当来生妙智功德。谓圣
声闻说言。此人无有少分功德善根。如来能知种子
所随。是故文云无㝵智见。
十四有五偈。明无能测身。即如其胜解。示现功德。谓
随物胜解。而为现身。如摩尼珠。心无分别故。令众生
无能测知。文中三喻。初偈幻喻。总显应缘。次二偈月
喻。寄对显胜。喻合有四。一智月出现见无向背。二湛
然常身。示能延促。三由器益缺。所见有无。菩萨净心。
偏言现影。四身智圆满。映夺二乘。此同出现身第六
相。后二偈。海印顿现喻。喻无心顿现。前偈喻。后偈合。
初句合海。佛德深广。故如大海。亦德合宝。金光明云。
佛德无边。如大海无限。妙宝积其中故。贤首品云。众
生宝物及川流。普悉包容无所拒故。无垢令清净。无
于心垢所知障故。无浊。显无惑障。周量法界。故曰无
边。非唯普现众生之前。其所应生。全在心内。海印之
喻。广如别说。
十五有三偈。明一切菩萨等所求智。即无量所依。调
伏有情。加行功德。谓如来智为无量。菩萨调伏众生
所有加行之所依。故言等所求者。无不求故。即一切
断世疑。
十二有六偈。明了一切行。即令入种种行功德。由所
化生性差别故。入种种行。令成大觉。初一偈成人行。
次三欲天行。次二色天无量等行。
十三有一偈。明除一切疑。即当来生妙智功德。谓圣
声闻说言。此人无有少分功德善根。如来能知种子
所随。是故文云无㝵智见。
十四有五偈。明无能测身。即如其胜解。示现功德。谓
随物胜解。而为现身。如摩尼珠。心无分别故。令众生
无能测知。文中三喻。初偈幻喻。总显应缘。次二偈月
喻。寄对显胜。喻合有四。一智月出现见无向背。二湛
然常身。示能延促。三由器益缺。所见有无。菩萨净心。
偏言现影。四身智圆满。映夺二乘。此同出现身第六
相。后二偈。海印顿现喻。喻无心顿现。前偈喻。后偈合。
初句合海。佛德深广。故如大海。亦德合宝。金光明云。
佛德无边。如大海无限。妙宝积其中故。贤首品云。众
生宝物及川流。普悉包容无所拒故。无垢令清净。无
于心垢所知障故。无浊。显无惑障。周量法界。故曰无
边。非唯普现众生之前。其所应生。全在心内。海印之
喻。广如别说。
十五有三偈。明一切菩萨等所求智。即无量所依。调
伏有情。加行功德。谓如来智为无量。菩萨调伏众生
所有加行之所依。故言等所求者。无不求故。即一切
卷十 第 192a 页
智。文中。初偈即所求智。无㝵智日即是光明。以光明
者名智慧故。无去无来。合不动而遍。智体周遍。更何
去来。云除世闇者。合放千光。后二偈即调伏众生所
有加行。依无分别故。不从身心。
十六如来清净下二偈。明到佛无二究竟彼岸。即如
来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言平等者。即是无
二。言法身者。即是究竟。波罗蜜多。即是彼岸。谓于平
等法身之中满诸度故。又果位诸度。无增减故。亦名
平等。文中。正显法身。全同摄论法身五相。初句即白
法为相。以是极果圆满自在。故云清净。次二句。不思
议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證故。无有世间喻能喻故。名
无伦匹。非诸寻思所行处故。超言语道。道即是寻伺。
言思斯绝。为不思议。次一句。无二为相。谓有无无二。
为其相故。由一切相无所有故。名为非有。空所显相。
是实有故。名非无等。次一句。即转依相。谓转灭一切
诸杂染分。依他起性。似能所取。云无所依。转得解脱。
于法身自在。无性所显。圆成实性。为所依故。云无不
依。次句即常住相。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
应作事无竟期故。云无来去。则显三身皆常住义。况
真法身。次同三喻。喻上五相。如空一喻。喻于无依及
常住相。如日一喻。喻白法相。故梵本中。名如白日。如
梦一喻。喻无二相。欲言其有。觉竟无实。欲言其无。梦
境历然。故非有无。为无二相。其不思议。后偈显之。末
句结劝。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耶观。
者名智慧故。无去无来。合不动而遍。智体周遍。更何
去来。云除世闇者。合放千光。后二偈即调伏众生所
有加行。依无分别故。不从身心。
十六如来清净下二偈。明到佛无二究竟彼岸。即如
来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言平等者。即是无
二。言法身者。即是究竟。波罗蜜多。即是彼岸。谓于平
等法身之中满诸度故。又果位诸度。无增减故。亦名
平等。文中。正显法身。全同摄论法身五相。初句即白
法为相。以是极果圆满自在。故云清净。次二句。不思
议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證故。无有世间喻能喻故。名
无伦匹。非诸寻思所行处故。超言语道。道即是寻伺。
言思斯绝。为不思议。次一句。无二为相。谓有无无二。
为其相故。由一切相无所有故。名为非有。空所显相。
是实有故。名非无等。次一句。即转依相。谓转灭一切
诸杂染分。依他起性。似能所取。云无所依。转得解脱。
于法身自在。无性所显。圆成实性。为所依故。云无不
依。次句即常住相。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
应作事无竟期故。云无来去。则显三身皆常住义。况
真法身。次同三喻。喻上五相。如空一喻。喻于无依及
常住相。如日一喻。喻白法相。故梵本中。名如白日。如
梦一喻。喻无二相。欲言其有。觉竟无实。欲言其无。梦
境历然。故非有无。为无二相。其不思议。后偈显之。末
句结劝。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耶观。
卷十 第 192b 页
十七一偈。明具足如来平等解脱。即随其胜解。示现
差别佛土功德。谓以佛解脱。随众生解。而于佛土。与
诸如来。互相间杂。故难为喻。谓如山等。必不依空。有
无等法。无能喻佛。此喻亦是成前段中不思议义。以
前第四广显作事兼显佛土故。此略无佛土之相。当
次第故。略陈大意。
十八一偈。明證无中边佛平等地。即三种佛身方处
无分限功德。谓非一非异非常无常中边等相。文中。
先喻后合。如来合上大海摩尼。摩尼体上无有异色。
名为非色。即是法身。海珠非空。名非非色。即是报身。
随异映色。成多差别。故云随应。即是应身。无所住者。
总结三身。又色即非色。故名非色。非色即色。故非非
色。双非上二即是中道。斯迹亦绝。故无中边。由此故
能融遍法界无有分限。与诸如来。不相杂乱。犹如冥
室百千灯明。
十九一偈。摄二功德。一同于真如及法性等。明尽于
法界。即穷生死际常现利乐一切有情功德。二等虚
空界。即无尽功德。谓如虚空经成坏劫性常无尽佛
宝功德。亦穷未来。无有尽期。此无尽德。合则唯一。开
则成二。谓等虚空界横说无尽。穷未来际即竖说无
尽。名究竟功德。究竟无尽故。在总结中。
△第二二偈。结德无尽。于中二。先一偈。正结无尽德。
显上诸德究竟无尽。十无尽界不可尽故。文举五事。
反显无尽。后偈劝信令欣。一念信乐。必获佛德。一念
卷十 第 192c 页
疑心。永失大利。损益相对。理数然矣。古师亦有将后
二偈为大部流通。非唯文局佛功德偈。况今此后。更
有新文。(巳下第四十经)。
第五尔时普贤菩萨下。重示普因。此一卷经。前经数
译皆所未有。古德判云。经来未尽。故无流通。斯言验
矣。晋代译主。先朝辨正。是二三藏。皆译出偈云。是跋
陀室利菩萨所造。虚言贤吉祥。而阙长行。良以西天
频遭毁灭。致令大部或断或连。今梵本昭彰文势连
续。普贤贤首。名虽少异。同居佛会。经无惑矣。文中三。
第一结前所说。第二正示普因。第三结说欣庆。
△今
初。称叹如来胜功德巳。指前广偈。告诸巳下。结说不
尽。即是前文末后偈意。前云无人能尽说佛功德者。
犹谓通因。今明果人胜。而且多历时长久。相续无间。
说尚不尽。况于凡小。以是究竟无尽法故。
△第二若欲成就此功德下。正示普因即广说能證
普贤行愿。令入法界。则成如来胜。功德故若不依此
普贤行修。设经多劫亦不成故。文分二别。先长行。后
偈颂。
[△@○]前中。文有三分。第一正显普因分。第二显经
胜德分第。三结劝受持分。
[○@△]初分有四。第一标示所应。第二徵列名数。第三牒
名别解。第四结益令知。
[○@、]今初此功德门。指上佛功
德。应修巳下。正示普因。希欲为愿。造修为行寄圆说
十。
[○@、]第二何等为十下。徵列名数。然此即是常行礼
二偈为大部流通。非唯文局佛功德偈。况今此后。更
有新文。(巳下第四十经)。
第五尔时普贤菩萨下。重示普因。此一卷经。前经数
译皆所未有。古德判云。经来未尽。故无流通。斯言验
矣。晋代译主。先朝辨正。是二三藏。皆译出偈云。是跋
陀室利菩萨所造。虚言贤吉祥。而阙长行。良以西天
频遭毁灭。致令大部或断或连。今梵本昭彰文势连
续。普贤贤首。名虽少异。同居佛会。经无惑矣。文中三。
第一结前所说。第二正示普因。第三结说欣庆。
△今
初。称叹如来胜功德巳。指前广偈。告诸巳下。结说不
尽。即是前文末后偈意。前云无人能尽说佛功德者。
犹谓通因。今明果人胜。而且多历时长久。相续无间。
说尚不尽。况于凡小。以是究竟无尽法故。
△第二若欲成就此功德下。正示普因即广说能證
普贤行愿。令入法界。则成如来胜。功德故若不依此
普贤行修。设经多劫亦不成故。文分二别。先长行。后
偈颂。
[△@○]前中。文有三分。第一正显普因分。第二显经
胜德分第。三结劝受持分。
[○@△]初分有四。第一标示所应。第二徵列名数。第三牒
名别解。第四结益令知。
[○@、]今初此功德门。指上佛功
德。应修巳下。正示普因。希欲为愿。造修为行寄圆说
十。
[○@、]第二何等为十下。徵列名数。然此即是常行礼
卷十 第 193a 页
忏。诸经论中开合不同。若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
经。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德。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
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或但为七。合礼赞故。或但有
六。略供养故。或但为五。以发愿回向但总别异故。如
十住毗婆沙第五回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礼拜
故。或但为三。故智论云。菩萨昼夜三时。各行三事。谓
忏悔。劝请。随喜。行此三事。功德无尽。转得近佛。若善
戒经。但有二事。谓忏悔。回向。皆随时广略。今文具十。
以表无尽。六七二事。俱是劝请。八九二事。回向开出。
馀至文显。
[○@、]第三善财白言下。牒名解释。于中二。先
总徵。后普贤菩萨下别释。即为十段。段各有三一牒
名。二释相。三总结无尽。
且初第一礼敬诸佛。文三段者。第一牒名。由心恭敬。
运于身口。而遍礼故。除我慢障。起敬信善。勒那三藏。
说七种礼。今加为十。谓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
二唱和礼。高声諠杂。辞句浑乱。此二非仪。三恭敬礼。
五轮著地。捧足殷重。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
五起用礼。虽无能所。普运身心如影。普遍礼不可礼。
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求。七实相礼。
若内若外。同一实相。八大悲礼。随一一礼。普代众生。
九总摄礼。摄前六门。以为一观。十无尽礼。入帝网境。
若佛若礼重重无尽。文中正辨第五九十。实通后八。
对文可知。二所有无尽法界下释相。于中三。初所礼
境。谓横竖普周。尽帝网境。二我以普贤下。明能礼因。
经。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德。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
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或但为七。合礼赞故。或但有
六。略供养故。或但为五。以发愿回向但总别异故。如
十住毗婆沙第五回向。亦同有五。或但有四。除礼拜
故。或但为三。故智论云。菩萨昼夜三时。各行三事。谓
忏悔。劝请。随喜。行此三事。功德无尽。转得近佛。若善
戒经。但有二事。谓忏悔。回向。皆随时广略。今文具十。
以表无尽。六七二事。俱是劝请。八九二事。回向开出。
馀至文显。
[○@、]第三善财白言下。牒名解释。于中二。先
总徵。后普贤菩萨下别释。即为十段。段各有三一牒
名。二释相。三总结无尽。
且初第一礼敬诸佛。文三段者。第一牒名。由心恭敬。
运于身口。而遍礼故。除我慢障。起敬信善。勒那三藏。
说七种礼。今加为十。谓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
二唱和礼。高声諠杂。辞句浑乱。此二非仪。三恭敬礼。
五轮著地。捧足殷重。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
五起用礼。虽无能所。普运身心如影。普遍礼不可礼。
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求。七实相礼。
若内若外。同一实相。八大悲礼。随一一礼。普代众生。
九总摄礼。摄前六门。以为一观。十无尽礼。入帝网境。
若佛若礼重重无尽。文中正辨第五九十。实通后八。
对文可知。二所有无尽法界下释相。于中三。初所礼
境。谓横竖普周。尽帝网境。二我以普贤下。明能礼因。
卷十 第 193b 页
略有二因。一以普贤愿力。此即法力。不依行愿不能
遍故。二深信解力。此即自力。谓印持诸佛。遍于时处。
如对目前。三悉以下。辨能礼相。于中二。先总明。谓三
业皆遍常无间故。后一一佛所下别显。谓一佛之前。
顿现多佛身。一身之礼。等刹尘数。是周遍相。三虚空
界尽下。总结无尽。于中二。先显无尽。后彰无间。前中。
准十地经。有十无尽界。今此有二。證虚空众生。于众
生中。开出业惑。故成其四。众生无边。一一众生有多
业惑。弥显无尽。文中二。先别明虚空。后总例馀三。今
初。先反显。后以虚空界不可尽故下。顺释。后如是乃
至众生界下。总例馀三。二念念相续下。彰无间断。疲
谓疲倦。厌谓厌足。下之九门无尽例此。
第二复次称赞如来。初标可知。二所有下释相。于中
三。初所赞境。次我当悉以下。辨能赞因。后各以出过
下。辨能赞相。三如是虚空界尽下。结其无尽。文少略
前。若具说者。皆如初段。
第三复次广说修供养。初标名。二所有尽法界下释
相。于中二。先正明供行。后校量显胜。前中四。一所供
境。二我以普贤下。能供因。三悉以下列所供具。四以
如是等下。正明供养。二善男子诸供养中下。校重显
胜。文中二。先正校量。后徵释所以。今初。先举所校量。
后正校量。前中先总。后所谓下别。别明七行皆法供
养。后善男子下。正明校量。准今经文。以前本行供养。
校量法供养。然法供养。胜财供养。诸经论中。无不此
遍故。二深信解力。此即自力。谓印持诸佛。遍于时处。
如对目前。三悉以下。辨能礼相。于中二。先总明。谓三
业皆遍常无间故。后一一佛所下别显。谓一佛之前。
顿现多佛身。一身之礼。等刹尘数。是周遍相。三虚空
界尽下。总结无尽。于中二。先显无尽。后彰无间。前中。
准十地经。有十无尽界。今此有二。證虚空众生。于众
生中。开出业惑。故成其四。众生无边。一一众生有多
业惑。弥显无尽。文中二。先别明虚空。后总例馀三。今
初。先反显。后以虚空界不可尽故下。顺释。后如是乃
至众生界下。总例馀三。二念念相续下。彰无间断。疲
谓疲倦。厌谓厌足。下之九门无尽例此。
第二复次称赞如来。初标可知。二所有下释相。于中
三。初所赞境。次我当悉以下。辨能赞因。后各以出过
下。辨能赞相。三如是虚空界尽下。结其无尽。文少略
前。若具说者。皆如初段。
第三复次广说修供养。初标名。二所有尽法界下释
相。于中二。先正明供行。后校量显胜。前中四。一所供
境。二我以普贤下。能供因。三悉以下列所供具。四以
如是等下。正明供养。二善男子诸供养中下。校重显
胜。文中二。先正校量。后徵释所以。今初。先举所校量。
后正校量。前中先总。后所谓下别。别明七行皆法供
养。后善男子下。正明校量。准今经文。以前本行供养。
校量法供养。然法供养。胜财供养。诸经论中。无不此
卷十 第 193c 页
说。文殊章中。巳广解释法供养胜。但今文意。将前本
行观想供养。为财供养。校量于法。则抑其本行。何者
如净名等。先明法供养。后以财供养。校量显胜。理则
照然。今先明本行。后以法供。抑前供养。本说劣行。为
何所益。下偈之中更无校量。但举本行为胜供养。明
知校量欲显本行供养为胜故。梵本云。复次善男子
彼彼一切最胜供养。及法供养。修行供养。乃至不离
菩提心供养。一念中。以彼彼供养如来。巳得最胜善
根。增长积集过去供养善根。百分不及一等。此中意
云。上来观行名最胜供养及法供养。此上二类。一念
善根。是所校量。过去供养为能校量。以未修普贤行
愿供养。不及今修普贤观行供故。又法供养。通十法
行修行。最胜修行。通于万行。依观供养。正是修行。故
法华中。喜见烧身名法供养。净名。教于善德行施。无
前无后一时等施。名法供养。是则财施若能称法皆
法供养。况于深观。非法供养。智者应思。言迦罗者。此
云贤折。人身一毛。以为百分。言优婆尼沙陀者。此云
近少。亦云近对。谓少分相近。比对之分。后何以故下
徵释。徵意云。何以过去财供。不及今供。释意云。佛尊
重法。行法供养故。校量不及。前文殊章。巳有此意。三
此广大最胜供养下。总结无尽。此最胜供养。即前观
行。若此最胜。不及法者。何以无尽。
第四复次忏除业障。初标名者。忏者梵音具云忏摩。
此云悔过。若别说者。忏名陈露先罪。悔名改往修来。
行观想供养。为财供养。校量于法。则抑其本行。何者
如净名等。先明法供养。后以财供养。校量显胜。理则
照然。今先明本行。后以法供。抑前供养。本说劣行。为
何所益。下偈之中更无校量。但举本行为胜供养。明
知校量欲显本行供养为胜故。梵本云。复次善男子
彼彼一切最胜供养。及法供养。修行供养。乃至不离
菩提心供养。一念中。以彼彼供养如来。巳得最胜善
根。增长积集过去供养善根。百分不及一等。此中意
云。上来观行名最胜供养及法供养。此上二类。一念
善根。是所校量。过去供养为能校量。以未修普贤行
愿供养。不及今修普贤观行供故。又法供养。通十法
行修行。最胜修行。通于万行。依观供养。正是修行。故
法华中。喜见烧身名法供养。净名。教于善德行施。无
前无后一时等施。名法供养。是则财施若能称法皆
法供养。况于深观。非法供养。智者应思。言迦罗者。此
云贤折。人身一毛。以为百分。言优婆尼沙陀者。此云
近少。亦云近对。谓少分相近。比对之分。后何以故下
徵释。徵意云。何以过去财供。不及今供。释意云。佛尊
重法。行法供养故。校量不及。前文殊章。巳有此意。三
此广大最胜供养下。总结无尽。此最胜供养。即前观
行。若此最胜。不及法者。何以无尽。
第四复次忏除业障。初标名者。忏者梵音具云忏摩。
此云悔过。若别说者。忏名陈露先罪。悔名改往修来。
卷十 第 194a 页
除恶业障。成净戒善。是故。文中。偏名忏业。实则三障
四障无不皆忏。二菩萨自念下释相。然忏有二种。若
犯遮罪。先当依教作法悔之。若犯性罪。复须起行。起
行二种。一事。二理。事如方等佛名经等。通于万行。理
如净名。观罪性空。不在内外等。普贤观经及随好品。
具二种忏。观经中。明昼夜精勤礼十方佛。即是事忏。
观心无心从颠倒想起。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斯
则理忏。随好品中。等众生界善身语意悔除诸障。即
是事忏。观诸业性。非十方来。止住于心。从颠例生。无
有住处等。即是理忏。事忏除末。理忏拔根。若具足忏。
应须善达逆顺十心。谓先识十种顺生死心。以为所
治。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二内具烦恼。外过恶缘。我
心增盛。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纵恣三
业。无恶不为。五事虽不广。恶心遍布。六恶心相续。昼
夜不断。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八虏扈抵突。不畏恶
道。九无惭无愧。不具凡圣。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从
无始来。若自及他。无不皆尔。次起十种逆生死心。从
后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尅责。三怖畏恶道。四不
覆瑕玼。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德过。八守
护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观罪性空。若具此者。无罪不
灭。随好品中具有能治。今文之中含有不具。文分为
二。先举所忏。后辨忏相。今初。由贪瞋痴者。是恶业因。
发身口意。是造业具。三业十支。皆由三毒作诸恶业
者。即是业体。有二三种。一善恶不动。今唯取恶。二现生
四障无不皆忏。二菩萨自念下释相。然忏有二种。若
犯遮罪。先当依教作法悔之。若犯性罪。复须起行。起
行二种。一事。二理。事如方等佛名经等。通于万行。理
如净名。观罪性空。不在内外等。普贤观经及随好品。
具二种忏。观经中。明昼夜精勤礼十方佛。即是事忏。
观心无心从颠倒想起。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斯
则理忏。随好品中。等众生界善身语意悔除诸障。即
是事忏。观诸业性。非十方来。止住于心。从颠例生。无
有住处等。即是理忏。事忏除末。理忏拔根。若具足忏。
应须善达逆顺十心。谓先识十种顺生死心。以为所
治。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二内具烦恼。外过恶缘。我
心增盛。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纵恣三
业。无恶不为。五事虽不广。恶心遍布。六恶心相续。昼
夜不断。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八虏扈抵突。不畏恶
道。九无惭无愧。不具凡圣。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从
无始来。若自及他。无不皆尔。次起十种逆生死心。从
后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尅责。三怖畏恶道。四不
覆瑕玼。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德过。八守
护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观罪性空。若具此者。无罪不
灭。随好品中具有能治。今文之中含有不具。文分为
二。先举所忏。后辨忏相。今初。由贪瞋痴者。是恶业因。
发身口意。是造业具。三业十支。皆由三毒作诸恶业
者。即是业体。有二三种。一善恶不动。今唯取恶。二现生
卷十 第 194b 页
后。今通此三。三三合九种。从三烦恼起。即其义也。无
量巳下。辨其广多。以无形故。不见相貌。有则溢空。此
则通说顺流十心。后我今悉以下。正辨忏相。清净三
业者。明忏业具。昔因三业。无恶不为。今此三业。一时
齐忏。谓处恭䠒。口陈辞句。遍于法界下明所对境。
遍法界者。略有二意。一昔所造罪心事遍布。故今忏
悔亦须周遍。二称法性故。何罪不除。诸佛菩萨下正
辨所对。即念十方佛。翻昔恶友。诚心忏悔者。简不至
心。缓纵情虑罪不灭故。忏悔即含自愧尅责怖畏恶
道不覆瑕玼。后不复造者。即断相续心。安住净戒。一
切功德者。即修功补过。匪移山岳。岂填沟壑。总此忏
者。以明识因果善恶影响故。亦即守护正法。三如是
下。总结无尽。
第五复次明随喜行。初标名者。由昔不喜他善。故今
随喜为庆悦彼。除嫉妒障。起平等善。然馀处随喜在
劝请后。谓先涤身器。次欣法雨。后摄他同巳。回向三
处。故为此次。今明随喜是忏中别义。事势相违。故先
明之。平等平等旷大方堪闻法。二所有尽法界下释
相。谓随喜四类。以摄诸善。一喜如来善。二及彼十方
下。喜六趣四生善。三十方三世下。喜二乘善。四一切
菩萨下。喜菩萨善。佛为最胜。所以先明。馀之三类。从
劣向胜。大品经中随喜品。明大千海水一毛破为百
分。滴取海水。可知其数。随喜之福。不可知数。故结无
尽。等虚空界。法华随喜展转至于第五十人。尚难校
量巳下。辨其广多。以无形故。不见相貌。有则溢空。此
则通说顺流十心。后我今悉以下。正辨忏相。清净三
业者。明忏业具。昔因三业。无恶不为。今此三业。一时
齐忏。谓处恭䠒。口陈辞句。遍于法界下明所对境。
遍法界者。略有二意。一昔所造罪心事遍布。故今忏
悔亦须周遍。二称法性故。何罪不除。诸佛菩萨下正
辨所对。即念十方佛。翻昔恶友。诚心忏悔者。简不至
心。缓纵情虑罪不灭故。忏悔即含自愧尅责怖畏恶
道不覆瑕玼。后不复造者。即断相续心。安住净戒。一
切功德者。即修功补过。匪移山岳。岂填沟壑。总此忏
者。以明识因果善恶影响故。亦即守护正法。三如是
下。总结无尽。
第五复次明随喜行。初标名者。由昔不喜他善。故今
随喜为庆悦彼。除嫉妒障。起平等善。然馀处随喜在
劝请后。谓先涤身器。次欣法雨。后摄他同巳。回向三
处。故为此次。今明随喜是忏中别义。事势相违。故先
明之。平等平等旷大方堪闻法。二所有尽法界下释
相。谓随喜四类。以摄诸善。一喜如来善。二及彼十方
下。喜六趣四生善。三十方三世下。喜二乘善。四一切
菩萨下。喜菩萨善。佛为最胜。所以先明。馀之三类。从
劣向胜。大品经中随喜品。明大千海水一毛破为百
分。滴取海水。可知其数。随喜之福。不可知数。故结无
尽。等虚空界。法华随喜展转至于第五十人。尚难校
卷十 第 194c 页
量。何况最初。此随喜如来权实功德故。佛为最胜。三
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六复次明请转法轮行。初标名者。即是劝请。除谤
法障。起慈善根。声闻自度。但忏而巳。菩萨悯众。故须
劝请。请佛普雨。自必沾洽。二所有下释相。中二。先举
所请境。后而我下。正明请法。三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七复次请佛住世行。初标名者。即是劝请别义。二
所有下。释相中。标从胜说。但请如来。释从通意。三乘
皆请。三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八复次常随佛学。此下三段。皆是回向。前二即回
向中别义。故下偈中第七行竟。便标回向。欲收此二
属回向故。若别说者。即是所修二利行体。亦是别说
所回善根。今此标名。义同等一切佛回向。亦自利行。
二如此娑婆下释相。于中二。一学本师。二例一切。前
中亦二。先明所学。后辨能学。前中又二。先明因行。后
乃至下。辨果行用。后如是一切下。辨能学。二如今世
尊下。例一切佛。三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九复次恒顺众生。初标名。谓随顺众生种类根性。
饶益成就。即利他行。二谓尽法界下释相。于中二。一
正明。二徵释。前中亦二。先所顺众生。四生九类。义见
普救夜神。后如是等类我皆于彼下。正明随顺。二何
以故下徵释。文分为二。一令佛喜故。二增大悲故。今
初。先徵。意云。但佛应顺何要顺生。释意云。若顺众生。
则为顺佛。若不顺生。佛不欢喜。二何以故下徵。增大
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六复次明请转法轮行。初标名者。即是劝请。除谤
法障。起慈善根。声闻自度。但忏而巳。菩萨悯众。故须
劝请。请佛普雨。自必沾洽。二所有下释相。中二。先举
所请境。后而我下。正明请法。三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七复次请佛住世行。初标名者。即是劝请别义。二
所有下。释相中。标从胜说。但请如来。释从通意。三乘
皆请。三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八复次常随佛学。此下三段。皆是回向。前二即回
向中别义。故下偈中第七行竟。便标回向。欲收此二
属回向故。若别说者。即是所修二利行体。亦是别说
所回善根。今此标名。义同等一切佛回向。亦自利行。
二如此娑婆下释相。于中二。一学本师。二例一切。前
中亦二。先明所学。后辨能学。前中又二。先明因行。后
乃至下。辨果行用。后如是一切下。辨能学。二如今世
尊下。例一切佛。三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九复次恒顺众生。初标名。谓随顺众生种类根性。
饶益成就。即利他行。二谓尽法界下释相。于中二。一
正明。二徵释。前中亦二。先所顺众生。四生九类。义见
普救夜神。后如是等类我皆于彼下。正明随顺。二何
以故下徵释。文分为二。一令佛喜故。二增大悲故。今
初。先徵。意云。但佛应顺何要顺生。释意云。若顺众生。
则为顺佛。若不顺生。佛不欢喜。二何以故下徵。增大
卷十 第 195a 页
悲故。于中二。先徵。后释。今初。徵意云。生佛悬隔。何以
顺生诸佛欢喜。后释意云。佛以大悲。而为体性。若不
顺生。不合佛体。文中三。初法说。二喻明。三法合。今初。
大悲为体者。标示同体大悲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
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
涅槃。皆同一性。以了众生皆无性故。大悲相续。救护
一切。二譬如旷野下喻明。生死悬绝。迥无所依。名为
旷野。不生善法。喻以砂碛。佛菩提法如大树王。智慧
禅定犹如枝叶。菩萨依学。况之以华。诸佛證此。目之
为果。一切众生以为其根。以大慈悲而为其水。水滋
树根。华果繁茂。悲念万类。成佛果因。合文备矣。次生
死旷野下合。于中四。一正合。略不合枝叶。二何以下
重徵释。三是故下结成。四善男子汝于下。结示令知。
三菩萨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十复次明回向行。初标名。回谓回转。向谓趣向。回
巳修善。向于三处。谓实际菩提及与众生。除狭劣障。
生广大善。二从初礼拜下释相。于中二。先明所回善
根。即前九门。后皆悉下。正明回向。此中。正明回向众
生令成菩提。即向菩提。尽于法界。义同实际。所以要
此三者。凡是菩萨。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而离众生
及菩提相。又此三者。其必相资。一即具三。方成其一。
谓为證实际。须向众生。以化众生。成其自利。断障證
真故。亦向菩提。速證菩提。具一切智。断于二障。方穷
实故。馀二准思。更以类取。略有十意。谓依三法故。灭
顺生诸佛欢喜。后释意云。佛以大悲。而为体性。若不
顺生。不合佛体。文中三。初法说。二喻明。三法合。今初。
大悲为体者。标示同体大悲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
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
涅槃。皆同一性。以了众生皆无性故。大悲相续。救护
一切。二譬如旷野下喻明。生死悬绝。迥无所依。名为
旷野。不生善法。喻以砂碛。佛菩提法如大树王。智慧
禅定犹如枝叶。菩萨依学。况之以华。诸佛證此。目之
为果。一切众生以为其根。以大慈悲而为其水。水滋
树根。华果繁茂。悲念万类。成佛果因。合文备矣。次生
死旷野下合。于中四。一正合。略不合枝叶。二何以下
重徵释。三是故下结成。四善男子汝于下。结示令知。
三菩萨如是下。总结无尽。
第十复次明回向行。初标名。回谓回转。向谓趣向。回
巳修善。向于三处。谓实际菩提及与众生。除狭劣障。
生广大善。二从初礼拜下释相。于中二。先明所回善
根。即前九门。后皆悉下。正明回向。此中。正明回向众
生令成菩提。即向菩提。尽于法界。义同实际。所以要
此三者。凡是菩萨。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而离众生
及菩提相。又此三者。其必相资。一即具三。方成其一。
谓为證实际。须向众生。以化众生。成其自利。断障證
真故。亦向菩提。速證菩提。具一切智。断于二障。方穷
实故。馀二准思。更以类取。略有十意。谓依三法故。灭
卷十 第 195b 页
三道故。净三聚故。显三佛性。成三宝。会三身。具三德。
得三菩提。證三涅槃。安住三种秘密藏故。言三法者。
即体相用。亦三般若。谓向实际。依于体法。向菩提者。
依于相法。向众生者。依于用法。馀九三法次第准知。
文中二。先愿离苦成善乃至涅槃。后若诸众生下。发
心代苦。苦由业生。何能代之。略有七意。一起悲意乐。
自超凡境。事未必能。二修诸苦行。后能与物为增上
缘。即名代苦。三留惑润生。受有苦身。为物说法。令不
造恶。因亡果丧。即名为代。四若见众生造无间业。当
受大苦。无异方便。要须断命。自堕地狱。令彼脱苦。即
名为代。五由初发心。常处恶趣。乃至饥世。身为大鱼。
即名为代。六大愿与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大愿。潜
至即真之苦。七法界为身。自他无异。众生受苦。即是
菩萨。上七义中。初唯意乐。次二为缘。次二实代。后二
理观。然约有缘方能代耳。三菩萨如是所修下。总结
无尽。
[○@、]第四善男子是为下。结益令知。
[○@△]大文第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下。显经胜德分。于
中分二。一校量闻德。二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下。显馀
行德。于中亦二。一总明法行。略说功德。后唯明一行。
广说功德。今初。言法行者。总有十种。一书写。二供养。
三转施。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
惟。十修习。今但有四。谓一受持。二读。三诵。四书写。兼
前听闻。唯举五行。乃至二字。义摄所馀。言略说功德
得三菩提。證三涅槃。安住三种秘密藏故。言三法者。
即体相用。亦三般若。谓向实际。依于体法。向菩提者。
依于相法。向众生者。依于用法。馀九三法次第准知。
文中二。先愿离苦成善乃至涅槃。后若诸众生下。发
心代苦。苦由业生。何能代之。略有七意。一起悲意乐。
自超凡境。事未必能。二修诸苦行。后能与物为增上
缘。即名代苦。三留惑润生。受有苦身。为物说法。令不
造恶。因亡果丧。即名为代。四若见众生造无间业。当
受大苦。无异方便。要须断命。自堕地狱。令彼脱苦。即
名为代。五由初发心。常处恶趣。乃至饥世。身为大鱼。
即名为代。六大愿与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大愿。潜
至即真之苦。七法界为身。自他无异。众生受苦。即是
菩萨。上七义中。初唯意乐。次二为缘。次二实代。后二
理观。然约有缘方能代耳。三菩萨如是所修下。总结
无尽。
[○@、]第四善男子是为下。结益令知。
[○@△]大文第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下。显经胜德分。于
中分二。一校量闻德。二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下。显馀
行德。于中亦二。一总明法行。略说功德。后唯明一行。
广说功德。今初。言法行者。总有十种。一书写。二供养。
三转施。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
惟。十修习。今但有四。谓一受持。二读。三诵。四书写。兼
前听闻。唯举五行。乃至二字。义摄所馀。言略说功德
卷十 第 195c 页
者。唯说离恶亦即现报。二是故若人诵此愿下。偏举
一行。广显众德。举一例馀。于中分二。先一句举一行。
后行于世间下。辨德。具多胜德。不出五果。文分为三。
第一通明五果。第二别明净土果。第三究竟成佛果。
前中分五。一明增上果。有增上用故。二此善男子善
得人身下。等流果。亦满普贤功德行故。三若生人天
下。异熟果。乘因感果故。四悉能破坏下。士用果。有菩
萨用故。五悉能解脱下。离系果。八支圣道灭烦恼故。
二又复是人临命终时下。别明净土果。于中二。先显
法功能。后别明胜果。今初。谓报尽舍命。一切不堕。唯
此愿王。引生净土。同无常经。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佗
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粮食。后到巳即见下。别明胜
果。于中亦二。先正化生。亦异熟果。乘此善因。净土生
故。后得授记巳下。利生大用。亦士用果。三不久当坐
下。究竟成佛果。亦离系果。究竟离故。然前段中。初一
现果。今此成佛。即后报果。中间诸果。皆是生报。唯一
论行。五果具足。三报昭彰。终至菩提。于何不习。
[○@△]大文第三。善男子彼诸众生下。结劝受持分。于中
三。初结前胜德。上犹略叹。今说无尽。次是故汝等下。
正明劝持。通十法行。后是诸人等下。重举胜德。慇勤
显德。意在劝持。然此一卷。文少义丰。寔修行之玄枢。
乃华严之幽键。功高德远。何不修持。西天道流。未有
不习也。
[△@○]第二尔时普贤下。偈颂总有六十二偈。亦分三段。
一行。广显众德。举一例馀。于中分二。先一句举一行。
后行于世间下。辨德。具多胜德。不出五果。文分为三。
第一通明五果。第二别明净土果。第三究竟成佛果。
前中分五。一明增上果。有增上用故。二此善男子善
得人身下。等流果。亦满普贤功德行故。三若生人天
下。异熟果。乘因感果故。四悉能破坏下。士用果。有菩
萨用故。五悉能解脱下。离系果。八支圣道灭烦恼故。
二又复是人临命终时下。别明净土果。于中二。先显
法功能。后别明胜果。今初。谓报尽舍命。一切不堕。唯
此愿王。引生净土。同无常经。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佗
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粮食。后到巳即见下。别明胜
果。于中亦二。先正化生。亦异熟果。乘此善因。净土生
故。后得授记巳下。利生大用。亦士用果。三不久当坐
下。究竟成佛果。亦离系果。究竟离故。然前段中。初一
现果。今此成佛。即后报果。中间诸果。皆是生报。唯一
论行。五果具足。三报昭彰。终至菩提。于何不习。
[○@△]大文第三。善男子彼诸众生下。结劝受持分。于中
三。初结前胜德。上犹略叹。今说无尽。次是故汝等下。
正明劝持。通十法行。后是诸人等下。重举胜德。慇勤
显德。意在劝持。然此一卷。文少义丰。寔修行之玄枢。
乃华严之幽键。功高德远。何不修持。西天道流。未有
不习也。
[△@○]第二尔时普贤下。偈颂总有六十二偈。亦分三段。
卷十 第 196a 页
第一五十二偈。颂前正示普因。第二七偈。颂显经胜
德。第三三偈。颂结劝受持。
[○@、]初中有二。先别颂十门。后一偈总颂无尽。前中文
但有八。后三合故。初有二偈。颂礼敬诸佛。于中。初二
句颂所礼。次一句能礼。次句明周遍。次句辨遍因。后
三句。别显礼相。谓一一佛所。各有多身。一一巳身。能
起多礼。故晋经云。一一如来所。一切刹尘礼。二有二
偈。颂称赞诸佛。三有三偈。颂供养如来。此中唯说本
行供养。不颂校量法供养胜。岂得唯举劣供养耶。明
知长行校量本行。四有一偈。颂忏悔恶业。五有一偈。
颂随喜功德。六有一偈。颂请转法轮。七有一偈。颂请
佛住世。八所有礼赞供养福下四十偈。合颂后三。以
后三行皆回向故。八九但是回向别义。八随佛学。是
向菩提。通于二例。九顺众生。是向众生。一向利他。故
此三门不相舍离。文中二。先三十六偈。合颂三门。后
四偈愿生净土。
[△@●]前中三。初一偈总标回向。二三十
四偈。别颂三门。三有一偈。结皈回向。弥显三门皆回
向也。
[△@⊙]今初。以该八九。故不依前。次三句。牒前所回
善根。八九二门属回向故。但牒前七。第四一句。正明
回向。略举二处。实际离相。遍该于二。在无尽中。
[△@⊙]二三十四偈。别颂三门。即分为三。虽同回向。长行
既开。故略标别义。初二偈。颂随如来学。二有二偈。颂
恒顺众生。以顺众生即顺诸佛故。先举诸佛。又佛坐
树下为化生故。故晋译云。如来坐道场。菩萨众充满。
德。第三三偈。颂结劝受持。
[○@、]初中有二。先别颂十门。后一偈总颂无尽。前中文
但有八。后三合故。初有二偈。颂礼敬诸佛。于中。初二
句颂所礼。次一句能礼。次句明周遍。次句辨遍因。后
三句。别显礼相。谓一一佛所。各有多身。一一巳身。能
起多礼。故晋经云。一一如来所。一切刹尘礼。二有二
偈。颂称赞诸佛。三有三偈。颂供养如来。此中唯说本
行供养。不颂校量法供养胜。岂得唯举劣供养耶。明
知长行校量本行。四有一偈。颂忏悔恶业。五有一偈。
颂随喜功德。六有一偈。颂请转法轮。七有一偈。颂请
佛住世。八所有礼赞供养福下四十偈。合颂后三。以
后三行皆回向故。八九但是回向别义。八随佛学。是
向菩提。通于二例。九顺众生。是向众生。一向利他。故
此三门不相舍离。文中二。先三十六偈。合颂三门。后
四偈愿生净土。
[△@●]前中三。初一偈总标回向。二三十
四偈。别颂三门。三有一偈。结皈回向。弥显三门皆回
向也。
[△@⊙]今初。以该八九。故不依前。次三句。牒前所回
善根。八九二门属回向故。但牒前七。第四一句。正明
回向。略举二处。实际离相。遍该于二。在无尽中。
[△@⊙]二三十四偈。别颂三门。即分为三。虽同回向。长行
既开。故略标别义。初二偈。颂随如来学。二有二偈。颂
恒顺众生。以顺众生即顺诸佛故。先举诸佛。又佛坐
树下为化生故。故晋译云。如来坐道场。菩萨众充满。
卷十 第 196b 页
令十方众生除灭诸烦恼。明知相连。三我为菩提修
行时下三十偈。颂前回向。前略。今广。此下大愿。亦是
伽陀。然回向与愿。大同小异。异谓回向要有所回。发
愿无善亦可要誓。言大同者。十回向位大愿为体。总
愿别愿皆回向故。今此即是回向大愿。文有十愿。全
同初地。但次不同。彼中次者。一供养愿。二受持愿。三
转法轮。四修行二利。五成熟众生。六承事。七净土。八
不离。九利益。十成正觉。今次如经。文分为二。初二十
二偈。别发大愿。后有八偈。总结大愿。
[△@、]前中十愿。即
为十别。
第一二偈。明受持愿。亦名护法愿。故十地经云。愿受
一切佛法轮。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
持一切诸佛法。今文初句摄菩提。次句持佛法。次二
句护佛教。修行戒行。为护行故。破穿之义。巳见上文
妙住章中。后偈愿受一切佛法轮。即是如来以一切
音而说诸法。今能遍受故。上经云。能令三界所有声
闻者皆是如来音。
二有二偈。修行二利愿。于中。一切妙行皆成就者。此
是总句。谓广大无量世出世间种种行故。亦行方便。
馀句为别。初句行体。即十波罗蜜。除蔽清净。第三句
是行业。以十度行。净十种蔽。助真如观。净十障故。𠝶
后偈行相。于诸惑业。得解脱者。即出世间行。及魔境
界世间道中。得解脱者。即世间行。犹如莲华及日月
喻。双喻二行。处于世界。犹如虚空。亦如莲华不著水
行时下三十偈。颂前回向。前略。今广。此下大愿。亦是
伽陀。然回向与愿。大同小异。异谓回向要有所回。发
愿无善亦可要誓。言大同者。十回向位大愿为体。总
愿别愿皆回向故。今此即是回向大愿。文有十愿。全
同初地。但次不同。彼中次者。一供养愿。二受持愿。三
转法轮。四修行二利。五成熟众生。六承事。七净土。八
不离。九利益。十成正觉。今次如经。文分为二。初二十
二偈。别发大愿。后有八偈。总结大愿。
[△@、]前中十愿。即
为十别。
第一二偈。明受持愿。亦名护法愿。故十地经云。愿受
一切佛法轮。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
持一切诸佛法。今文初句摄菩提。次句持佛法。次二
句护佛教。修行戒行。为护行故。破穿之义。巳见上文
妙住章中。后偈愿受一切佛法轮。即是如来以一切
音而说诸法。今能遍受故。上经云。能令三界所有声
闻者皆是如来音。
二有二偈。修行二利愿。于中。一切妙行皆成就者。此
是总句。谓广大无量世出世间种种行故。亦行方便。
馀句为别。初句行体。即十波罗蜜。除蔽清净。第三句
是行业。以十度行。净十种蔽。助真如观。净十障故。𠝶
后偈行相。于诸惑业。得解脱者。即出世间行。及魔境
界世间道中。得解脱者。即世间行。犹如莲华及日月
喻。双喻二行。处于世界。犹如虚空。亦如莲华不著水
卷十 第 196c 页
故。身心清净。超彼岸故。上之七句。皆是能增长行。第
二句是所增长心。由依此义。此行亦名心增长行。故
十地云。令其受行心得增长。
三悉除一切恶道苦下。有二偈。成熟众生行愿。第五
句总。馀句为别。初句离苦。因果皆离。次句得乐乃至
涅槃。第三竖长。第四横遍。后三句总结长时所成因
果。即十地经。令安住一切智智道。
四有二偈。明不离愿。谓愿于一切众生恒不离佛及
诸菩萨。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愿。愿不离一乘故。初
句为总。同志一乘故。馀句为别。于中。先三句自分行
同意业。同者平等一缘故。身业同者。同得如意神通
故。语业同者。同说一味法故。上即三轮同。一切行愿
同者。若福若智。万行皆同。后一偈胜进同。以更成益
复显示故。
五愿常面见下二偈。供养愿。愿供胜田故。第三句为
总。兴广大供故。大有六种。一心大。无疲厌故。二供具
大。财法正行皆具足故。财供摄在总句。法正行。即第
五六句。三福田大。即初二句。四摄功德大。即第七句
中。究竟普贤道。是胜功德故。五因大。即第七句中清
净二字。如空清净。为无常果及常因故。六时大。即第
八句。
六有二偈。明利益愿。愿于一切时。恒作利益众生事
业。无空过故。亦名三业不空愿。前偈修福智等。为不
空因。获无尽藏。是不空果。谓暂见身。则必定佛法。暂
二句是所增长心。由依此义。此行亦名心增长行。故
十地云。令其受行心得增长。
三悉除一切恶道苦下。有二偈。成熟众生行愿。第五
句总。馀句为别。初句离苦。因果皆离。次句得乐乃至
涅槃。第三竖长。第四横遍。后三句总结长时所成因
果。即十地经。令安住一切智智道。
四有二偈。明不离愿。谓愿于一切众生恒不离佛及
诸菩萨。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愿。愿不离一乘故。初
句为总。同志一乘故。馀句为别。于中。先三句自分行
同意业。同者平等一缘故。身业同者。同得如意神通
故。语业同者。同说一味法故。上即三轮同。一切行愿
同者。若福若智。万行皆同。后一偈胜进同。以更成益
复显示故。
五愿常面见下二偈。供养愿。愿供胜田故。第三句为
总。兴广大供故。大有六种。一心大。无疲厌故。二供具
大。财法正行皆具足故。财供摄在总句。法正行。即第
五六句。三福田大。即初二句。四摄功德大。即第七句
中。究竟普贤道。是胜功德故。五因大。即第七句中清
净二字。如空清净。为无常果及常因故。六时大。即第
八句。
六有二偈。明利益愿。愿于一切时。恒作利益众生事
业。无空过故。亦名三业不空愿。前偈修福智等。为不
空因。获无尽藏。是不空果。谓暂见身。则必定佛法。暂
卷十 第 197a 页
闻音声。则得实智慧。才生净信。则永断烦恼。得如大
药王树身。得如如意宝身。名功德藏。后偈利益时处。
谓遍于时处。求能益法。利众生故。故地经云。乘不退
轮。修菩萨行。今见诸佛演菩萨行。即乘教轮修菩萨
行。
七普尽十方下。有三偈。明转法轮愿亦名摄法上首。
谓佛转法轮。愿皆摄取而转受故。文中。初偈转法轮
处。苦据有修行言。合属前段。为修行处。前巳有处。此
中晋译及兴善本。皆无修行。故属此段。次一偈能转
圆音。次二句转法轮时。第十一句所转法轮。末后一
句。即能摄方便。
八有二偈。明净土愿。愿清净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
行诸众生故。略无净土之言。以影在后段故。而具净
土七种净义。初偈即同体净。以同法性故。令一多互
相即入。今文虽辨念劫圆融。意取持中圆融之刹。二
有半偈。明自在净。如摩尼珠。美恶斯现。自在圆通。是
故。文云于一念见。举其佛者。显是佛土。三亦常入佛
境界中者。即是因净。因有二种。一者生因。谓六度等。
如净名说。二者依因。此复有二。一镜智净秽。为土所
依。二后智通慧。为土所依。此二皆是诸佛境界。又境
界者即是相净。谓七珍等。第八一句。摄于三净。谓四
以如幻二字即是果净。果亦有二。一所生果。即是相
净。略在境界。广则影在后承事中。二示现果。临机示
现。故云如幻。五解脱威力。即受用净。谓受用净土。离
药王树身。得如如意宝身。名功德藏。后偈利益时处。
谓遍于时处。求能益法。利众生故。故地经云。乘不退
轮。修菩萨行。今见诸佛演菩萨行。即乘教轮修菩萨
行。
七普尽十方下。有三偈。明转法轮愿亦名摄法上首。
谓佛转法轮。愿皆摄取而转受故。文中。初偈转法轮
处。苦据有修行言。合属前段。为修行处。前巳有处。此
中晋译及兴善本。皆无修行。故属此段。次一偈能转
圆音。次二句转法轮时。第十一句所转法轮。末后一
句。即能摄方便。
八有二偈。明净土愿。愿清净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
行诸众生故。略无净土之言。以影在后段故。而具净
土七种净义。初偈即同体净。以同法性故。令一多互
相即入。今文虽辨念劫圆融。意取持中圆融之刹。二
有半偈。明自在净。如摩尼珠。美恶斯现。自在圆通。是
故。文云于一念见。举其佛者。显是佛土。三亦常入佛
境界中者。即是因净。因有二种。一者生因。谓六度等。
如净名说。二者依因。此复有二。一镜智净秽。为土所
依。二后智通慧。为土所依。此二皆是诸佛境界。又境
界者即是相净。谓七珍等。第八一句。摄于三净。谓四
以如幻二字即是果净。果亦有二。一所生果。即是相
净。略在境界。广则影在后承事中。二示现果。临机示
现。故云如幻。五解脱威力。即受用净。谓受用净土。离
卷十 第 197b 页
过成德。如用香饭得三昧等。今解脱烦恼。即是离过。
道力之能。即是成德。故地经云。成就清净道。六梵本
此句。无及成字。有眷属字。即是住处众生净。人宝为
严故。七者相净。巳如前说。
九于一毛端下有二偈。明承事愿。愿往诸佛土。常见
诸佛。恒时敬事。听受法故。第八句为总。馀皆是别。初
之一偈。即承事处。初二句通是真实义相。互相涉入。
如帝网故。就中。三世庄严刹。即一切相净土体相。有
差别故。第三句即无量相。谓前二相遍十方故。其第
四句。辨能知见故。地经云。智皆明了。现前知见。明唯
智知。非识境故。故梵本云。我甚深入庄严刹。深入有
二。一智深入。二身深入。入彼庄严刹中。承事如来。非
严净彼。若去而字下加刹字。理无违矣。第五一句所
承事佛所有佛故。六七二句。即承事时。八相时故。地
经之中。但列土相。殊阙此经。
十有三偈成正觉愿。愿与一切众生。同时皆得无上
菩提。恒作佛事故。文有十二力。前九明业用。后三结
因成果。前中九句。有其七业。前之六句。力字居中。一
初句即自在业。以神通力普周遍故。二一句示正觉
业。不离一毛端处。而于一切处八相成道。故名普门。
合云以大乘力遍普门。谓大乘称理。互相即入。而普
遍故。三次三句。即说实谛业。谓说实谛。令物悟故。文
中通举说德及益。谓一以智行力内满功德。二以大
慈力。普覆而说故。梵本云。以智行力功德满。以大慈
道力之能。即是成德。故地经云。成就清净道。六梵本
此句。无及成字。有眷属字。即是住处众生净。人宝为
严故。七者相净。巳如前说。
九于一毛端下有二偈。明承事愿。愿往诸佛土。常见
诸佛。恒时敬事。听受法故。第八句为总。馀皆是别。初
之一偈。即承事处。初二句通是真实义相。互相涉入。
如帝网故。就中。三世庄严刹。即一切相净土体相。有
差别故。第三句即无量相。谓前二相遍十方故。其第
四句。辨能知见故。地经云。智皆明了。现前知见。明唯
智知。非识境故。故梵本云。我甚深入庄严刹。深入有
二。一智深入。二身深入。入彼庄严刹中。承事如来。非
严净彼。若去而字下加刹字。理无违矣。第五一句所
承事佛所有佛故。六七二句。即承事时。八相时故。地
经之中。但列土相。殊阙此经。
十有三偈成正觉愿。愿与一切众生。同时皆得无上
菩提。恒作佛事故。文有十二力。前九明业用。后三结
因成果。前中九句。有其七业。前之六句。力字居中。一
初句即自在业。以神通力普周遍故。二一句示正觉
业。不离一毛端处。而于一切处八相成道。故名普门。
合云以大乘力遍普门。谓大乘称理。互相即入。而普
遍故。三次三句。即说实谛业。谓说实谛。令物悟故。文
中通举说德及益。谓一以智行力内满功德。二以大
慈力。普覆而说故。梵本云。以智行力功德满。以大慈
卷十 第 197c 页
力覆一切。后句以福德力遍清净。即是自他离障。亦
说之益。四次第六句即證教化业。说自所證。以化物
故。谓以菩提智。契涅槃理。故无所依。梵本云。以智慧
力无所依。五一句种种说法业。具足定慧方便等故。
六一句不断佛种业。积集菩提。佛种岂断。七一句法
轮复住业。依大智慧。能净一切诸善根故。后三句结
因成果。由内伏烦恼外降诸魔。普贤行圆。故成菩提。
亦可后三复为三业。以成圆十八。摧灭烦恼业。九降
伏魔怨业。十普圆胜圆业。上巳别说。十愿竟。
[△@、]第二有八偈。总结大愿。于中二。先有三偈。总结十
愿。后有五偈。结归二圣。今初。前之八海结前九愿。后
之一偈。结正觉愿。前中谓一净土愿。二成熟众生愿。
三转法轮愿。四受持愿。五修行二利愿。六利益愿。由
愿圆故。七有二愿。亲近二字即承事愿。供养二字即
供养愿。诸佛海言通上二愿。八即不离愿。不离同志。
故长时无倦。后偈结正觉者。以三世因圆正觉果满
故。二一切如来下五偈。结归二圣。及摄所馀。归二圣
者。谓普贤文殊。彰行所属。亦即释成普贤行愿。名法
门主故。言摄所馀者。谓馀不说一切大愿。是故文云
一切愿海。即同地经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大
愿。文中二。初二偈。偏同普贤。后三偈。双齐二圣。今初。
所以同者。普贤行故。称法界故。言长子者。最尊胜故。
出现亦云。谁是如来法长子故。若表法者。即表法界。
先万物生。无过此故。如有偈言。普贤真身遍法界。能
说之益。四次第六句即證教化业。说自所證。以化物
故。谓以菩提智。契涅槃理。故无所依。梵本云。以智慧
力无所依。五一句种种说法业。具足定慧方便等故。
六一句不断佛种业。积集菩提。佛种岂断。七一句法
轮复住业。依大智慧。能净一切诸善根故。后三句结
因成果。由内伏烦恼外降诸魔。普贤行圆。故成菩提。
亦可后三复为三业。以成圆十八。摧灭烦恼业。九降
伏魔怨业。十普圆胜圆业。上巳别说。十愿竟。
[△@、]第二有八偈。总结大愿。于中二。先有三偈。总结十
愿。后有五偈。结归二圣。今初。前之八海结前九愿。后
之一偈。结正觉愿。前中谓一净土愿。二成熟众生愿。
三转法轮愿。四受持愿。五修行二利愿。六利益愿。由
愿圆故。七有二愿。亲近二字即承事愿。供养二字即
供养愿。诸佛海言通上二愿。八即不离愿。不离同志。
故长时无倦。后偈结正觉者。以三世因圆正觉果满
故。二一切如来下五偈。结归二圣。及摄所馀。归二圣
者。谓普贤文殊。彰行所属。亦即释成普贤行愿。名法
门主故。言摄所馀者。谓馀不说一切大愿。是故文云
一切愿海。即同地经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大
愿。文中二。初二偈。偏同普贤。后三偈。双齐二圣。今初。
所以同者。普贤行故。称法界故。言长子者。最尊胜故。
出现亦云。谁是如来法长子故。若表法者。即表法界。
先万物生。无过此故。如有偈言。普贤真身遍法界。能
卷十 第 198a 页
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
既无有始。则是长义。不舍因行。故为佛子。但云同等。
非但无量阿僧祇愿。如法界量无尽行愿皆悉愿同。
后三偈。双同二圣者。文殊表解。解发愿故。普贤表行。
依解起行故。故愿与行。分属二圣。理实皆通。又表理
智。一相契合。行愿相扶。所以双同。
[△@⊙]第三一偈。结皈回向者。上来诸愿。皆属回向。弥显
三段。皆属回向。
[△@●]第二愿我临欲下四偈。愿生净土。全同长行。显经
胜德转生之益。此令起愿。彼约说益。为意不同。然准
兴善三藏所译。从文殊师利勇猛智下。兼此四偈。并
在显经胜德之末。末后二偈之前。即颂长行。则此下
十二偈。并颂显经胜德。应分为四。初五偈颂生净土。
次二偈颂校量闻经功德。次四偈颂通显五果。后一
偈颂究竟果。即应改于愿我二字。为是人字。则无惑
矣。今且依文。文则可知。不生华藏而生极乐。略有四
意。一有缘故。二欲使众生归凭情一故。三不离华藏
故。四即本师故。
[○@、]第二一偈。总颂十门。总结无尽。亦别属十愿十无
尽句。第二十方所有下七偈。颂显经胜德。文亦分二。
先有二偈。颂前校量闻益。后五偈颂通显诸行益。长
行有三。一通明五果。二别明净土果。三究竟菩提果。
其生净土。在前愿中。但颂初后。即分为二。前四偈。颂
通显五果。后一偈。颂究竟果。今初。文具五果。初偈增
既无有始。则是长义。不舍因行。故为佛子。但云同等。
非但无量阿僧祇愿。如法界量无尽行愿皆悉愿同。
后三偈。双同二圣者。文殊表解。解发愿故。普贤表行。
依解起行故。故愿与行。分属二圣。理实皆通。又表理
智。一相契合。行愿相扶。所以双同。
[△@⊙]第三一偈。结皈回向者。上来诸愿。皆属回向。弥显
三段。皆属回向。
[△@●]第二愿我临欲下四偈。愿生净土。全同长行。显经
胜德转生之益。此令起愿。彼约说益。为意不同。然准
兴善三藏所译。从文殊师利勇猛智下。兼此四偈。并
在显经胜德之末。末后二偈之前。即颂长行。则此下
十二偈。并颂显经胜德。应分为四。初五偈颂生净土。
次二偈颂校量闻经功德。次四偈颂通显五果。后一
偈颂究竟果。即应改于愿我二字。为是人字。则无惑
矣。今且依文。文则可知。不生华藏而生极乐。略有四
意。一有缘故。二欲使众生归凭情一故。三不离华藏
故。四即本师故。
[○@、]第二一偈。总颂十门。总结无尽。亦别属十愿十无
尽句。第二十方所有下七偈。颂显经胜德。文亦分二。
先有二偈。颂前校量闻益。后五偈颂通显诸行益。长
行有三。一通明五果。二别明净土果。三究竟菩提果。
其生净土。在前愿中。但颂初后。即分为二。前四偈。颂
通显五果。后一偈。颂究竟果。今初。文具五果。初偈增
卷十 第 198b 页
上果。次偈等流果。次偈离系果。次半偈异熟果。后半
偈士用果。后一偈。颂究竟果。可知。
[○@、]第三三偈。颂结劝受持。初半偈结前诸行。次一偈
半。重显胜益。后一偈结成回向普及众生。
△第三尔时普贤菩萨下。结说赞善。乃是义生。此会
入定。未有佛说。古德共立佛令顿證。
◎大文第三。尔时世尊下。流通分。于中二。先指所说
法。后时众受持。今初。向普贤说巳是义结。今云佛说。
亦是义生。意欲总该。亦有二意。一此之一会。佛为会
主。虽诸善友。以总该别。亦属佛说。二遍该九会。以皆
不起菩提树王。遍一切处。一时顿说。向见普贤。在菩
提场。摄末皈本。以本该末。并为佛说。
二文殊师利
菩萨下。时众受持。于中亦二。先列能持众。后总显受
持。前中三。一列菩萨。次列声闻。后列杂类。今初。文有
四类。前之二类。多在此会。第三普贤。义通常随。则遍
该九会。第四种种世界普来集会。迹通二义。一是前
来远集新众。二通九会。集有远近。而梵本无文。二大
智舍利弗下。列声闻众。唯局此会。三并诸人天下。列
杂类众。二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彰其信受。
通前诸众。然此流通。偏通第九。若通九会。于理无违。
何必将斯。要该九会。又准前例。说法之后。尚阙现端
及證成等。但案梵文。足有终始。
「 我佛昔于大劫海
修行苦行为众生
證此难思解脱门
何幸得闻能赞演
偈士用果。后一偈。颂究竟果。可知。
[○@、]第三三偈。颂结劝受持。初半偈结前诸行。次一偈
半。重显胜益。后一偈结成回向普及众生。
△第三尔时普贤菩萨下。结说赞善。乃是义生。此会
入定。未有佛说。古德共立佛令顿證。
◎大文第三。尔时世尊下。流通分。于中二。先指所说
法。后时众受持。今初。向普贤说巳是义结。今云佛说。
亦是义生。意欲总该。亦有二意。一此之一会。佛为会
主。虽诸善友。以总该别。亦属佛说。二遍该九会。以皆
不起菩提树王。遍一切处。一时顿说。向见普贤。在菩
提场。摄末皈本。以本该末。并为佛说。
二文殊师利
菩萨下。时众受持。于中亦二。先列能持众。后总显受
持。前中三。一列菩萨。次列声闻。后列杂类。今初。文有
四类。前之二类。多在此会。第三普贤。义通常随。则遍
该九会。第四种种世界普来集会。迹通二义。一是前
来远集新众。二通九会。集有远近。而梵本无文。二大
智舍利弗下。列声闻众。唯局此会。三并诸人天下。列
杂类众。二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彰其信受。
通前诸众。然此流通。偏通第九。若通九会。于理无违。
何必将斯。要该九会。又准前例。说法之后。尚阙现端
及證成等。但案梵文。足有终始。
「 我佛昔于大劫海
修行苦行为众生
證此难思解脱门
何幸得闻能赞演
卷十 第 198c 页
愿此胜因皆上荐
宝祚长安帝道昌
四恩百辟及含生
同證玄门齐智海」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十
此疏十卷之内始五卷不虑自梅尾奉感得之为
具一部末五卷借诸人之笔功奉终全部为如意
轮院常住所安置也今年御堂新造之刻并造佛
之务励书写之志冀佛教传持而学林枝茂佛阁
不朽而香华不怠爰(光经)苟依所望难点止书外
题虽恐恶翰只仰结缘而巳。
应永年九月十六日
金刚佛子澄贤(夏蔼十生年十六)
一本奥记云。
右正元华严疏二十卷大藏阙亡有年所矣绍
兴巳巳圆證大师义和得之于梁公
御药鼎来吴江例囊并劝缘镂板才辨十二卷
先公知府良中因过师谈华严得疏读之不能
去手欣然嘱师足其八卷又得纲要且欲手书
未几倾背俱不及成溥等痛心泣血追述先志
亟命刊印式遇
外除饭僧遍施阐扬佛旨普益后人福利所皈
毕助超往。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十一日孤哀子
溥𤀹溉濯泣血书
宝祚长安帝道昌
四恩百辟及含生
同證玄门齐智海」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十
此疏十卷之内始五卷不虑自梅尾奉感得之为
具一部末五卷借诸人之笔功奉终全部为如意
轮院常住所安置也今年御堂新造之刻并造佛
之务励书写之志冀佛教传持而学林枝茂佛阁
不朽而香华不怠爰(光经)苟依所望难点止书外
题虽恐恶翰只仰结缘而巳。
应永年九月十六日
金刚佛子澄贤(夏蔼十生年十六)
一本奥记云。
右正元华严疏二十卷大藏阙亡有年所矣绍
兴巳巳圆證大师义和得之于梁公
御药鼎来吴江例囊并劝缘镂板才辨十二卷
先公知府良中因过师谈华严得疏读之不能
去手欣然嘱师足其八卷又得纲要且欲手书
未几倾背俱不及成溥等痛心泣血追述先志
亟命刊印式遇
外除饭僧遍施阐扬佛旨普益后人福利所皈
毕助超往。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十一日孤哀子
溥𤀹溉濯泣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