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92c 页

贞元新译华严经卷第四(从第四经六纸至第六经九纸)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善财会初有六善友。第一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第二吉祥云比丘。第三海比丘。第四妙住比丘。第五弥伽
长者。第六解脱长者)。

△自下第三。时福城人下。摄善财会。先启十门。一总
彰大意。二修入众殊。三示方不同。四趣求有异。五见
处差别。六教遣不同。七叹不叹别。八推不推别。九结
不结异。十去住不同。

▲今初。夫如来垂迹。遇尽宿缘
海会。尘沙大器。非少善财偏举。其故何耶。释有多意。
一举一例馀。以警未悟。佛在童子。少而老成。勉乎行
人。白首自愧。彼既能尔。我安自欺。故下偈云。信乐坚
进力。善财成此行。若有敬慕心。亦当如是学。又学如
鱼子。成者如鱼。以励行人。有始有卒故。下经云。既发
心巳。又能如是。如救头然等。日月发辉。萤烛无彩。大
士现迹。道掩馀乘故。经云。馀诸菩萨。于无量劫。方能
净修菩萨行愿。今此童子一生皆办。化不在多。一便
当终。行不在久。得意顿超。况久积净因。何不速證。靡
论凡圣。意在放修。

▲二修入众殊者。唯初信内三会
四众。欲令普信。意显通收入住巳去。善财一身。显行
在巳。入位希故。

▲三示方不同者。大位有三。初地前
知识多在南方。地上无方。地后兼二。然云南者。古有
卷四 第 93a 页
五义。一举一例诸。一方善友巳自无量。况馀九方。此
一约事。馀四约表。二者明义。表舍闇向智。南方之明。
万物相见。圣人南面。盖取于此。三者中义。表离邪僻。
东西二边。契会中正一实道故。四者生义。南主其阳。
发生万物。表于善财增长行故。北主其阴。显是灭义。
背于趣寂而灭惑故。世尊涅槃。金棺北首。正取归灭。
五随顺义。背左向右。右即为顺。西域土风。城邑园宅。
皆悉东向。自东之南。顺日月转。彰于善财顺教理故。
地上正證。离于證相。不以南表。地后业用。有无无㝵。
文殊有示而无方者。表于般若。加行有修。正證无二。
普贤无方。亦无示者。表真法界德普周故。有人唯取
随顺一义。非前诸释。以正明义出此方故。宁知西域
南非明等。况通方教言有多含。贵在虚求。何必执定。

▲四趣求有异者。略有三别。最初文殊自往福城。根
尚微故。未发心故。大悲深故。二德云下善财往求。根
渐胜故。巳发心故。彰重法故。三者普贤知识不就善
财不往。法界位满无来去故。

▲五见处差别者。三贤
未證。散在诸处。地上證真。生在佛家。多居佛会。地后
起用。亦散随缘。普贤因圆。必尅满果。还居佛所。

▲六
遣不遣者。初之文殊若约事说。前无友故。若约表者。
表信内熏托理而起。前更无遣。见后文殊般若照极。
自见普贤一真法界。故亦无遣。中间诸友。显大缘起。
万行相资方得圆满。故皆教遣。教遣之义。下当广明。

▲七叹不叹者。初文殊中未发心前所以不叹。教发
卷四 第 93b 页
心巳。方乃叹之。后二不叹。表位满故。离心相故。中间
诸友皆应有叹。其不叹者。略有二缘。一正在定。如海
幢等。二行逆化。如胜热等。叹违逆化。亦诫初心。莫取
诡异为真道故。过此二缘。馀无者略。

▲八推不推者。
诸友皆悉谦巳知一。推胜知多。初一后三阙斯二事。
为显人尊德巳备故。而有遣者。令其增修无厌足故。
亦表所主法门异故。不推佛者。显于果海离修相故。
又佛属本会。普贤赞德。义当推故。

▲九结不结者。唯
有普贤。结通十方。尘刹成益。彰位巳满。法界理周。馀
皆反此。

▲十去不去者。末后二位无有辞去。文殊无
身。彰离相故。普贤位极。周法界故。馀皆辞去。学无常
师胜进故。

○次正释文。文分四别。第一四部云奔。第二三业调
化。第三上根随逐。第四大圣重教。

△今初分二。先总明。后有优婆塞下。别显四众。即为
四别。二众中文皆有三。初标主属。次所谓下列别名。
后如是等下结威仪住。今初。第一优婆塞者。此云近
事男。亲近比丘而承事故。二优婆夷。此云近事女。近
比丘尼而承事故。此二并由受五戒故。立近事名。三
童男。四童。其间别名各有本缘。可以思准。皆五百者。
五位證入。通四众故。共成二千普贤行故。

△第二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知福城下。三业调化。于
中二。先身意调机。二当根授法。前中亦二。先总调大
众。后别观善财。今初。身示威光。意流慈智。为说方便。
卷四 第 93c 页
是故经云起说法心。二复于是时下。别观善财。知其
不群。特回圣眷。善财会名因此而立。虽有五百。非偏
为故。于中分二。一标以徵起。二知此童子下。别观因
缘。于中亦二。一观外缘。二观内因。前中复二。先别明。
后以此事下。总结。财多属依。善通依正。生而财现。是
其善相。称曰善财。小圣尊空。生而空室。大士贵德。生
多法财。二又知此童子下。观其内因。据此观因。亦非
聊尔。但未入位。福智所资。亦似布衣。深蕴德行。又此
称善。对上为财。又解心顺理曰善。积德无尽曰财。文
有十句。初二宿因。信解巳去。通其过现。旧经末句云。
回向菩提无有障㝵。今经略无。第二尔时文殊师利
菩萨如是观察下。当根授法。于中三。一结前生后。法
有所付。所以熙怡。令自宝持。故须安慰。二广为下。正
授法门。初总。所谓下别。别有十句。初一因法。谓积集
万行。次八果法。后一通因通果通理通事。三尔时文
殊师利为善财下。结说劝进中。结前所说。普及无偏。
指前因法。劝令修进。令发大心。求前佛果。令忆宿善。
使不自轻。馀非此机。随宜更演。

△第三尔时善财下。上根随逐。同餐妙旨。独颖聚流。
重法随师。说偈求度。文中二。先序说因。二正陈偈颂。

今初。巳发心故。此菩提心。为当何位。善财童子。为
圣为凡。古有多释。一云即地上菩萨。言发心者。證发
心也。一云此是地前实报凡夫。但有宿善。信根现熟。
有云古不足依。自引安住地神文云。此人巳生法王
卷四 第 94a 页
种中。斯文可定。自为二解。一谓智契法性。生在佛家。
名法王种。即巳入地。二谓据多闻熏习胜解真性成
就佛种。名生法王种中。即三贤内种性菩萨。然此师
解。依于前义。不异初师。依于后义。未殊次解。何足异
焉。又法王种證为定者。慈氏经文复云何通。彼云。馀
诸菩萨经无量劫。今比童子。一生之中净菩萨行。又
见普贤等于诸佛成于智度。复是何位。无执一文自
相矛楯。贤首释云。应是善趣信行中人。依圆教宗。有
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见闻如是普
贤法故。成解脱分善根。如前叹德中辨。二是解行位。
顿修如此五位行法。即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
是也。三證入位。即因位穷终。没同果海。善财来生是
此位也。若尔定是何位。谓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
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收。以遍一切故。如普贤位。此
之一解。甚顺经宗。意云。下寄五位。即是所證。更有一
理。历位而修。得见普贤。一时顿具。地狱天子。尚一生内。
三重顿圆。何以善财尅定初地。宁可知推。凡圣难测。
二正陈偈词。昔是五言。今是七字。旧经三十四。今成
三十七。加第一偈及三十五六。大分为三。初一偈标
赞求度。次三十二偈别赞求度。后四偈结赞请说。

▲今初。前半赞文殊德。上句自利。下句利他。后半求
度。上句标有大心。下句请听后说。

▲第二三十二偈
别赞求度中二。前四偈。伤巳沉溺自勉不能。馀偈。仰
德依人请垂拔济。前中通明迷于苦集失于灭道。造
卷四 第 94b 页
因趣果。生死长沦。具业惑苦十二有支。且分为二。先
二偈明迷苦集故。烦恼为因。而受苦果。后二偈明失
灭道故。以业为因。而受苦报。今初八句。初二句润业
烦恼。第五六句发业烦恼。即六地经云。无明所覆。受
水为润。我慢溉灌。初地经云。无明覆翳。立骄慢高幢。
入渴爱网中。又此三类。谢往过去。总名无明。十地论
名根本无明。迷法义过。谓痴闇无明。常所覆者。即迷
法过。法谓心体。由迷心体第一义故。而造诸业。拣馀
发业。通称无明。故文特云痴闇无明。六地经云。不了
第一义谛故名无明。然诸烦恼皆悉发业。故下句云。
贪恚炽盛火恒烧具三毒矣。而发业位无明力增。故
诸经论多说无明而能发业。其初二句。即迷义过。第
二句迷内无我。染自陵他。生于骄慢。长流生死。高而
难踰。故喻垣墙。六地经云。三界受生皆由著我。第一
句即迷外过。妄谓我所及外境界。而生爱染。非爱不
生。爱著不出。故比池堑。三四两句。即是苦果。既发既
润。集因巳成故。六趣门中。出入不息。三界城内。恋著
不离。第七句起惑之缘。苦果之主。故曰魔王。第八句
起惑之者。受苦之人。以上因缘。长沦苦果。岂非愚童。
后二偈明失灭道。以业为因。而受苦果。即由前无明
而起行也。于中末后三句。所起苦果。前之五句以惑
造业。于中。其惑乱戏。及恒行险。趣诸邪道。正明起业。
馀即别说业俱烦恼。由前迷执我我所故。以我对所。
而生三过。一于未得处而生谄诳。二于不可得处便
卷四 第 94c 页
生嫉忌。三于巳得者便生悭吝。由嗔造业。故生忿恨。
结怨于心。此思之始。其惑乱戏。即思之终。初地经云。
以忿恨风。吹心识火。识然不息。炽然不息即惑乱戏。
由惑起业。无定无实。名为乱戏。故楞伽云。譬如技儿
变现自在。即是所吹心识火也。贪欲所缠如羂索者。
由贪造业也。为有造业。岂有出期。疑惑所蔽。若生盲
者由痴造业也。六地经云。不正思惟。起于妄行。疑惑
即是不正思惟。不正思惟是无明因。亦无明摄故。若
生盲迷于异熟及胜义谛。竟无所见。恒行险趣诸邪
道者。正明失道造业之过。恒行险趣。就人彰过。诸邪
道者。就法彰过。道即业因。谓福等三。横集曰诸。常集
为恒。不动善业惑俱亦邪。况行十恶外道邪行。故初
地云。凡所作业皆颠倒相应。末后三句所起果中。初
句恶果。次句通善恶。由不觉知即是无明。故有后句
恒受苦过故。涅槃说。一切众生。因无明生。亦因而死。
意显有智则无生死。由上四偈通叙众生故。下济我
便为兼济。第二灭惑大悲下二十八偈。仰德依人。请
垂拔济。于中二。前十三偈赞人求法。后十五偈赞法
求乘。前中各上三句赞文殊德。末后一句正求运济。
于中亦二。先有六偈。对迷苦集。希垂拔济。可知。后有
七偈。对失灭道。冀成行果。于中四。初一偈总求真道。
谓三界九地六趣苦果烦恼集因。仁皆巳灭。必有灭
因。以为真道。二有二偈。求涅槃道。前偈灭十恶行。求
对治道。后偈灭四倒因。求智照道。三有二偈。求菩提
卷四 第 95a 页
道。前偈求根本智。以见法原。后偈求后得智。成诸功
德。四有二偈。求见道缘。对上魔缘。愿依诸佛。第二大
悲为毂下。叹法求乘。带喻说法。谓前失正道。常行邪
道。犹如步骤。今修万行。常行正道。同彼安车。此十五
偈。总说一车体用庄严。而偈偈有结。显随一行皆是
一乘。或事或理。或因或果。总合为一不思议乘。一运
便能一切皆运。文且分三。初四偈求万行利他普济
乘。二有三偈。求十度自利圆满乘。三有八偈。求二利
灭障广大乘。若依行布。此之三段。初一。地前。次一地
上。后一地后。而诸位互融。合为一乘。圆修无㝵。如离
轮毂辐辋等外更无别车。离万行外无别乘体。因果
交彻。事理该融。不同馀宗体严各异。今初利他中四
偈。有十三事。初偈有五。一一切佛法皆依大悲。如以
众辐凑于一毂。二行愿相扶运至菩提。如有两轮方
能致远。三深信入法。如辖贯定。四坚忍不动。如轴居
心轮等依转。五净德居前。如辕为引。依斯五义。可證
菩提。是故。结云菩提乘也。下结例然。皆取释中本意
立名。次偈三义。一总持摄法。如箱摄物。二慈荫清凉。
如张幰盖。三四辩演畅。如鸣銮铃。具此三行。乃为最
胜。次偈三义。一净戒严洁。如净茵蓐。二三昧适神。如
侍婇女。三法音警物。如击鼓声。具此三法。称为大乘。
后偈二义。一四摄蕴德。如藏含宝。四摄悦物。如璎周
垂。二牛有羁鞅。可以引车。人有惭愧。方能导行。惭者
自不作恶。愧者不令他作。故云自他惭愧。又依唯识。
卷四 第 95b 页
依顾自法。崇重贤善。即名为渐。依顾世间。轻拒暴恶。
即名为愧。故云他。具上惭愧。以用庄严。为无上乘。略
举十三。以为体式。类显万行皆能利他。二有三偈。十
度自利圆满乘者。十行十地皆此成故。初偈三度。一
车既宝成故有光等。三施圆满悦物如光。二掩破戒
垢。令法身洁。如涂香也。三内忍贪瞋。则外违顺不能
伤害。为灭疮疣。此于车上。是不破义。是无损义。故梵
本云。疮疣巳灭如金刚。此之三度。成大财体及多眷
属。增上生道。故为最胜。次偈四度。一三业摧障圆满
名轮。不退为勒。如车速进。二善守根门。六处常寂。如
箱持物。然前段中。总持为箱。今何重出。此依旧经。若
梵本云。堪用禅中胜三昧。意取禅能空心。如车中虚
有车之用。三四般若方便二度合明。谓上辕为功德。
今轭在辕端。明智慧方便为众德首。方便成事。般若
成度。事理相望。如轭二头。权实交彻。如唯一轭。牛能
引此。何行不前。然进伏烦恼。定熟有情。慧成佛法。此
三巳名决定胜道。况慧有权实。故为妙法。后偈三度。
一牛若有御随心能到。行若有愿无事不成。能向众
生菩提实际。二车能有载。寔由坚持。法若不散。在总
持力。三御者有智。能随水曲。愿行有智。回转普周。具
此后三。正觉疾满。三交络普贤下八偈。二利灭障。广
大乘中。斯即地后。义兼果乘。初偈三义。一普贤行即
是总句。普贤位故。以网交络遍于一车。以普贤行笼
一乘体。二悲故广运无缘名徐。三不疾而速故行无
卷四 第 95c 页
畏。不畏众生难可化故。旧经梵本。并无安庠。梵云寂
静行中勇猛修。旧经云所向皆无性。明是无缘能速
进义。第二偈三义。一以无垢智如车坚净。二幻智随
意如车巧成。梵云幻智妙作妙成就。三巳断二障如
车无㝵。旧云一切无障㝵。言含法喻。具上三义。故为
速疾。第三偈。经文阙喻。唯有法合。初句取净义。二取
安乐。三取广博如空。梵云法界广博能普照。结句合
云无上乘。第四偈。亦唯有法。一取免尘。二取代步。三
取轮摧。馀之四偈亦唯有法。或略不说喻。或不喻车。
显车事少法门多故。据上法喻。无德不备。依此而修。
必能速运。故愿令赐。冀得亲乘。

▲第三四偈。结赞请
说可知。

△第四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下。大圣重教。文
中四别。一略赞略教。二广问广答。三指示后友。四念
恩辞去。

初中先赞后教。今初。一赞发菩提心。在于偈前。二复
欲亲近下。赞其近友问行。即前偈内。后善男子亲近
供养下教也。谓教往近友。起无厌心。云何近友。是种
智初因。初有二义。一胜上义。故涅槃二十云。无上菩
提近因缘者。莫先善友。二为本义。法无人说虽慧莫
知。故说近友为全梵行。下德生中广显其相。然靡不
有初。鲜克有终。历事多时。故宜勿懈。

第二善财白言下。广问广答。先问后答。今初。有十三
句。望前偈中。文有二势。一前别此总。谓前明悲智度
卷四 第 96a 页
等别故。今于悲等总修学故。二前横此竖。前悲智等
位位同修。此修学等从始至终。有前后故。文中初二
为总。馀句为别。总谓学解学行始修终修。皆名修学。
唯因圆无学果满无修。又学摄于解。修摄于行。二句
巳收。解行尽故。下诸友中。多但此二。馀句别中。一始
起趣向。二即事造修。三令心遍满。故梵本云。云何菩
萨行中普遍满。旧无此句。四治障离过。五转劣向胜。
旧亦阙此。六證达分明。七出生未得。八观察性相。九
增广令多。十具足获得。十一究竟圆满。若竖配者。十
住发起。二十行正行。三者十向广大遍满。四五六句
并是初地。初净二障。次转成出世。后證入真如。七谓
二三四地世出世行皆出生故。八谓五六二地。世与
出世。四谛缘起。般若现前。皆观察故。九谓七地功用
行满。得增广故。十谓八九十地。无功用行任运成故。
十一十地胜进等觉位中普贤大行皆圆满故。横竖
无㝵。是此问意。二尔时文殊下。答中分二。先以偈颂
教其求行。后以长行教其近友。二处皆赞发菩提心。
今初十偈分五。初有二偈。赞其发心。二有一偈。略教
无厌。三有一偈。赞发心德。四有五偈。具答广教。五有
一偈。结其成益。今初。初二句总赞善来。馀六句出赞
所以。以发心故。初句大悲下化。次句大智上求。次二
句释初大悲。后二句大愿为主。又此亦是四弘誓愿。
二有一偈。略教无厌者。谓了性无取。即寂起悲。则众
魔为侍。不溺实际故。魔小莫坏。三一偈赞发心德者。
卷四 第 96b 页
为物发心。德不可量。故偏赞福。有智之福。映蔽馀福
为福威光。遍法性空如列星宿。能生诸福深广如海。
四有五偈。具答广教。含答上问。且约通说。一近佛听
法。二立愿净障。三入方便海。四遍一切刹。五经一切
时。此五无疲。则普贤行满。得如来地大圣。此中总教
诸法。显十信中总相信故。下诸善友各别示行。显入
位后别修證故。五一偈结益可知。第二长行。教其近
友中二。先赞。后善男子汝今下教。谓但能求友离过。
则前问皆圆。于中二。先案定。后诫劝。今初。上令求友
不得不决。言善知识者。未知善法能令人知。未识恶
法能令人识。或二并通。识约明解。知约决了。瑜伽四
十四。成就八支为善友相。一戒。二闻。三證。四悲悯。五
无畏。六堪忍。七无倦。八善语具。今云真者为拣似故。
具上八义。可得名真。又诸知识。总有五种。一知识世
间善恶因果而令修断。二厌世乐而求涅槃。三有悲
心而相心修度。四以无相慧令物修行。五无障㝵修
满普贤行。此五前前望于后后。皆非是真。真唯第五。
人能行此。是人善友。究竟善友。唯是如来。直就五法。
名法善友。统而遍收。教理行果皆善友也。净名道品
为善知识行善友也。离世间品。有十善友。恐繁不引。
后善男子求善知识下。诫劝。随顺是劝。馀悉是诫。设
有实过。尚忘非取法。至圣尧舜其犹病诸。自除如来
孰能无过。以人废道。翻是自欺。况权实多端生熟难
测。
卷四 第 96c 页

第三善男子于此南方下。指示后友。于中二。先举友
依正。后劝往教问。今初胜乐国者。次下知识寄当初
住。胜过前位。信所乐故。山名妙峰者。山有二义。一寂
静不动。二高出周览。以况初住。解心创立。依定发慧。
寂然不动。智鉴无遗。彻见果原。下观万类。山以表之
登此心顶。便成正觉。故曰妙峰。友名吉祥云。云有四
义。一普遍义。二润泽义。三荫覆义。四霔雨义。故次四
德。谓定福悲智。具此四义。称曰吉祥。又创入住位。为
吉祥故。创出外凡。故托比丘教问。云乃至者。译人从
简。非当时略。梵本具牒前段问词。

第四时善财下。念恩辞去。庆问后友故。欢喜踊跃。怅
辞德音故悲泣流泪。下诸善友。皆准此知。然后二段。
义虽属后。文在此会。此会说故。问大圣有智能演。善
财有机堪受。何不顿示。而指他人。历事诸友。下诸善
友例此为疑。答有十意。一总相而明。为于后学作轨
范故。谓善财求法不懈。善友说法无吝。二显行缘胜
故。谓真善友是全梵行。如阇王之遇耆域净藏之化
妙严等。三破愚执故令不师愚心。虚巳遍求。四破见
慢故。谓令不观种。姓不耻下问。须遍敬事。五破偏空
执故。谓不唯无求。无求之中吾故求之。六令即事即
行故。宁可少闻便能證入。不在多闻不行不證。七破
说法者摄属心故。我徒我资。彼此见灭。八为显寄位
渐修入故。若不推后。位位中住无有胜进。九为显佛
法甚深广故。遍事诸友。不穷其原。真实善友尚皆推
卷四 第 97a 页
胜。凡夫劣智安能遍知。十显善财与诸善友成缘起。
善财有力引发友教。善友有力令善财證。互相交彻。
能所莫二。无善友之外善财。则一即一切。明善财历
位。无善财之外善友。则一切即一。多位成就皆是善
财。由是卷舒自在无㝵。上之十义。初一通于师资。次
五多约资说。第七约师。后三约教。

[△@△]大文第二。尔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下。有十善友。
寄十住位。谓始入空界。慧住空性。得位不退。故名为
住。住义多种。寄圆说十。以菩提心。而为其体。直心偏
增名入空界。语其相也。与于法界虚空界等。十住不
同。即为十段。然下诸友。古德判文。从一至十。今略叙
一二。辩公分三。初闻名求觅。是加行位。二受其所说。
是正證位。后仰推胜进。是后得位。有开五分。一举法
劝修。二依教趣入。三见巳请敬。四正示法界。五仰推
胜进。然上二义并约位说。于义甚善。在文不便。以后
友名义虽属后。前会说故。今依意公及五台论。约会
科之。分为六分。而名小异。一依教趣求。二见敬咨问。
三称赞授法。四谦巳推胜。五指示后友。六恋德礼辞。
而诸文多具。故总科之。小有增减。至文当辩。更有多
分。但六中别义。又多不具。故不显之。

●今此吉祥云比丘。寄发心住。谓缘佛十力。而发志
求。起大悲心。下化含识。悲智相导种智相应。名发心
住。文具六段。

今初。依教趣求中。准后诸友。多分为二。一念前友教。
卷四 第 97b 页
二趣求后友。今略无初义。或前未入位故不说耳。唯
说趣求。皆言渐次南行者。总显加行。见心陟位故曰
登山。智鉴位行为遍观察。情怀得旨名为寻求。七觉
助道云经七曰。法无所得为竟不见。要须忘怀为绝
诸想。寂不失照为正观察。希离轻毛。心安不动。然先
德释经。通有四例。一随相消文。二以教拣别。三本迹
融会。四观心虚求。一文一义罔不皆尔。今通用之。随
便取舍宽文用。初义义含用。第二意滥用。第三本意
用。第四第四一义。似滥师心。得此一门。非数他宝。托
事显法。经文甚多。轻此一门。解脱逾远。故下释友依
正等法。多用此门。若约事相。相多易了。

第二过七日巳下。见敬咨问。即分为三。初见。次敬。后
咨问。下多例此。今初。离七觉相为过七日。忘所住位
方为得旨。故见。在别山见。即定慧双流。为经行徐步。
徐即是止。不住乱想。行即是观。不住静心。若约事相。
即正修习般舟三昧。二即前往诣下。明设敬仪。重人
法故。三白言圣者下。咨问法要。是本意故。于中三。初
自陈发心。明有法器。次而未知下。正陈所问。显为法
来。问中略者。翻译略耳。若善财略。友云何知。下友不
应遍牒前问。后我闻圣者下。叹德请说。希垂拔济。谓
有智善能有慈无吝。故应为说。诱谓诱喻。即是教授。
以成前解。诲谓诲示。即是教诫。以成前行。下皆准知。
前虽广问。但至因圆。此中结请。期于果满。双结发心。
问行意故。
卷四 第 97c 页

第三时吉祥云下。称赞授法。即正入法界。于中。先赞
美法器。后正示法界。

△今初。所以赞者。令自宝固欣
闻胜法。文中二。先标二难。后所谓下。别牒前问。是释
后难。文有十句。小有开合。案次牒前。初一牒前总中
二句。若学若修皆菩萨道。馀九牒别。一勤求菩萨境
界者。即是前文起菩萨行发起趣向菩萨境故。二勤
求菩萨广博净行者。摄前三句。谓行摄前行菩萨行。
广博摄前遍满菩萨行。净即摄前净菩萨行。旧经
具三。一是出离道。即是前行。行即出故。二清净道。即
是前净。三清净广大心。即前遍满。唯此句合。馀皆一
句。以牒一问。三即前转。菩萨行亦转变故。四即深入。
深入广大解脱门故。五即出生。种种作业方能生故。
六即观察。观察众生心行异故。七即增广。行无住道
方增广故。旧经云。求生死涅槃门。谓不住涅槃即生
死门。不住生死即涅槃门。二俱不住即是出义。由俱
不住方能俱住。即是入义。不住而住。故名示现。八即
成就。于为无为心无所著。何行不成。故世尊说。尽无
尽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于有为界示无为法。于无
为界示有为法。何所著哉。九即圆满。能除众生微细
过失。方圆满故。

△第二善男子我得下。正示法界。即念佛三昧。推胜
之内方举其名。今正示中唯彰体用。文中二。先明体
相。后辨胜用。今初。文有五句。具含名义。下结名云。我
唯得此忆念诸佛平等境界无㝵智慧普见法门故。
卷四 第 98a 页
文中。初句为总。谓自在决定解力。自在有二义。一观
境自在。欲观不观。若一若多。皆自在故。二作用自在。
欲去欲住。随心成故。决定亦二义。一智决断故。二信
无惑故。解即胜解。亦有二义。一为信因。于境忍可故。
二为作用因。于境印持。远处为近。若大若小。随心变
故。信智相资。他境不动。故名为力。即三昧义。馀四句
别释上总句。一信眼清净。释上信决定义。谓欲修念
佛三昧。先当正信。信与解俱。故名为眼。则了见分明。
由有信智。于实德能。深忍乐欲令心等净。故名清净。
二智光照曜。释上智决断义。文殊般若意云。欲入一
行三昧。先闻般若。如说修学。然后能入。言一行者。一
法界行亦无一故。故彼经云。法界一相。系缘法界。即
是此中决定解义。又显诸佛等无二故。若约表位。此
中正是发心住体。以本解性闻熏之力令开发故。名
决定解。三普眼明彻者。释观境自在义。无境不观。故
云普眼。以如为佛。无法不如。则无非佛矣。以觉为佛。
无心非觉。心皆佛矣。以虚心之觉。契唯如之境。则不
动法界。穷乎寂照之原。则心境皆佛。能所俱泯。岂非
普哉。如此真眼。方为明彻。四具清净行。释前力义。非
唯净信。若沉若举。诸盖诸取。诸三昧障。皆悉不生。故
云清净。心造真境。故名为行。即一行也。第二慧眼遍
观下。辩其胜用。前明即用之体。一行三昧。今明即体
之用。用无不穷。略有二用。一者内用。二者外用。今初
二句而有三用。慧眼遍观一切境界。是普眼用。善巧
卷四 第 98b 页
方便。是智光照曜用。离一切障。是清净行用。二以清
净身下。明其外用。胜解印持。随心去住。于中三。初明
不动而往。二以信解力下。不念而持。三以智慧眼下。
不往而见。于中三。初标。次所谓下。别显数多。后随其
所见一一方中下。明所见事别。并显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得下。谦巳推胜。于中二。先谦巳知
一。即结自分。后推胜知多。即增胜进。

△今初。即结示
其名。一切诸佛平等境界者。即是所观。横该十方。竖
穷三际。义贯十身。故云一切。即上普观一行三昧。观
其法身。十方诸佛。亦通馀身。真应无㝵。十身圆融。皆
是所念。平等有二。一约事等。一切诸佛利乐意乐受
用变化。一切作业悉皆同故。二者理等。十方如来同
一法身。三际诸佛无二体故。故般若云。若一佛出世。
一切皆出。一佛涅槃。一切涅槃。何以故。诸佛法性无
二相故。不如是知。非真念佛。故上经云。若生如是想。
此佛此最胜。颠倒非实义。不能见正觉。无㝵智慧者。
结其能观。即上智光照曜。见佛取相。滞于方便。知佛
空寂。真慧所沉。念无念者不㝵事而恒真。无念念者
不动真而恒用。动寂无㝵。方念真佛。普见法门者。即
总收前二。以结其名。即前普眼明彻也。即此后句可
为总名。问法门无量。何以初友便教念佛。答略有十
义。一念佛三昧众行先故。智度论云。菩萨。以般若波
罗蜜为母。般舟三昧为父故。二依佛方能成胜行故。
三功高易就以奖物故。四观通深浅能遍摄故。五消
卷四 第 98c 页
灭重障为胜缘故。六双兼人法易加护故。七十地菩
萨皆念佛故。八三宝吉祥经初说故。初此念佛。海云
说法。妙住依僧。为次第故。九即心即佛易一境故。十
为表初住缘佛发心乐供养故。

△二如诸菩萨下。推胜知多。于中三。初总标。次别显。
后总结。

▲今初。凡诸推胜。总有二意。一者通指诸菩
萨行。谓菩萨胜行无量无边。我唯知一。即标中云。而
诸菩萨无量智慧具足圆满等。二者就一行中唯知
少分。如一念佛即有多门。我但知一。馀不能知。如下
别中二十一门。皆约念佛。下诸推胜。例此可知。而言
门者。随其二入佛境故。随一一境智游履故。

▲二所
谓下。别有二十一门。各先标名。后释相用。并从业用
以受其名。准晋经中。一一皆有三昧之言。今略无耳。
古德分二。前十念佛胜德圆备。后十念佛妙用自在。
今释有异。略为三门。一明所念差别。二者会释经文。
三以能念收束。

今初。谓十身三身为观不同。略为十种。前八三身。后
二束上以成十身。谓念三身佛。则为三观。各分依正。
便为六门。就报化中。分于内外。以成其八。九谓性相
无㝵。十谓融摄重重。言十种者。一若作是观。佛以法
为身。清净如虚空。无念念者。则念真如。是念法身。二
华藏世界海法界无差别。依真而住。不依国土。是念
性土。三十莲华藏微尘数相。此等皆是念报身相。四
有无尽德。一一难思。念报内德。故上经云。一切威仪
卷四 第 99a 页
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作。五观华藏
刹无量宝严量周法界。是念报土。六或观佛相具三
十二。若总若别。若逆若顺。丈六千尺。此等皆是念化
身相。七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此等皆是念化身德。八
馀方净土水鸟树林。此等皆是念化身依。九前二是
性。后六是相。相外无性。性外无相。性相交彻。真佛真
土。是念第九性相无㝵。十以性融相。相随性融。令前
九门合为一揆。故德德无尽。相相无穷。尘尘刹满犹
如帝网。是第十念重重融摄。得后二门。前皆真实。经
随别说。义必该融。

第二会释经文者。今念十身。是后二门。故二十一门。
前二十门。各以二门。念于一佛。以成十身。为十见佛。
后一总融成第十门。谓初二门即是愿佛。亦名愿身。
论释愿身愿生兜率。初门宫殿。即天宫等。后门意乐。
正是愿体。故梵本中名上升门。理实如来愿周法界。
随乐令见。是出生义。故十见佛名出生见。三四二门
即本性佛。名为智身。佛以智慧为本性故。前门十力
智。后门无㝵智。智则明了为见。五六二门是法界佛。
名为法身。前门一切界中无有差别。后门入不可见
微细难知。并法身相。为普至见。七八二门是住持佛。
名力持身。前门多劫。后门多时。并自力持。常令物见。
为随顺见。九十二门即随乐佛。名意生身。随众生乐。
如意生故。前门遍一切刹显生身多。后门遍一切世
释随心乐。随心皆见。为普受见。十一十二即涅槃佛。
卷四 第 99b 页
名为化身。前门化身。后门涅槃。化即有灭。故说涅槃。
须知性寂为深入见。十三十四即三昧佛。名威势身。
前门从住处出。是三昧用。后门加趺遍坐。是三昧相。
一日之中见一切佛。是无量义。从此往化。是无依义。
故云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既加趺坐。身满法界。岂非
威势。十五十六即正觉佛。名菩提身。前门一毛顿现。
是处微细。后门住刹那际。显时甚深。如斯成佛。不著
一切。为无著见。十七十八即是心佛。名福德身。前门
心所住法。后门标自在心。故经心佛令安住见。随心
转法。为福德身。十九二十即业报佛。名相好庄严身。
前门应现业报。后门为真业报。坐华藏刹。即相海庄
严。若真若应皆令物信。为深信见。末后一门。总该十
身。故曰身云等虚空界。则十佛十身皆等虚空。并合
法性。为庄严法界虚空界也。是则随门说异。举一圆
收。如是方为华严念佛。上来略辩。随所念异。成此多
门。若别对十观。恐繁不叙。

第三能念收束。略有五种。一缘境正观念佛门。若真
若应。若依若正。皆是境故。称名属口。非真念故。略而
不言。二摄境唯心念佛门。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诸佛
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况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心境
俱泯念佛门。心即是佛。心则非心。佛即是心。佛亦非
佛。非心非佛远离一切。故无所念。方为真念。四心境
无㝵念佛门。双照事理存亡无㝵。等真门之寂寂何
佛何心。鉴事理之明明常心常佛。双亡正入。寂照双
卷四 第 99c 页
流。五重重无尽念佛门。理既无尽。以理融事。事亦无
尽。故随一门摄一切门。融斯五门。以为一致。即是此
中能念之心与前所念十佛境合。非合非散。涉入重
重。难思境也。此初善友推胜之中。全具诸门。下诸善
友或有别用。解脱长者用唯心门。普德净光观德相
等。皆是此中诸门别义。将此五门。对会经文。可以意
得。念佛一门诸教欣赞。理致深远。世多共行。故复略
叙。无厌繁说。

▲三如是等下。总结可知。

第五善男子南力有国下。指示后友。于中二。先正示
善友。后叹友成益。今初。即治地住善友。海门国者。彼
国正当南海口故。表观心海为治心地深广门故。比
丘海云者。海为法门。普眼法云深广覆润诸众生故。
表治地中观察众生起于十种深广悲故。后海云比
丘善能分别下。叹友成益。文有十句。初总。馀别。句各
一义。即悬指后友所成益事。一即见竟得益。二即闻
华宿因。三即叹发大心。四即闻受持法。五六及七皆
普眼所诠。八闻依正庄严。九即发心之相。至文当知。

第六时善财下。恋德礼辞。如前巳辩(下第五经)

●第二海云比丘。寄治地住。谓常随空心。净治八万
四千法门。清净洁白。练治心地。故名治地。文具六段。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依教正观。此明温故。后趣求
后友。意欲知新。又前学而能思。后即思而能学。然思
前犹属前会。谓上来亲近善友。次听闻正法。今正念
思惟。及如说修行。即是涅槃二十五中。四近因缘。今
卷四 第 100a 页
以前义属后进趣。后义属于前友指来。互为钩锁。主
伴交参。故从会判属于后耳。下皆准此。今初念前中。
有十一句。初句为总。谓闻善友教。一心正念。后随顺
思惟下十句为别。旧经十句。皆云正念观察。谓不沉
不举。寂照双流。今乃含在总句之中。其别句内随顺
则通其思惟等。随当句中。所宜各异。谓智光明。宜言
思惟。其解脱门。须通达等。言随顺者。随顺事理皆无
违故。一即思前观境自在等。二即达前作用解脱。三
即持前一行三昧。亦推胜中诸三昧门。四即敬前闻
佛说法。五即观前所见诸佛。六即乐前十方住处。七
即了前寿命神通等。八即见前佛成正觉。九即入前
所诠法界。谓一行三昧。所观之佛同法界故。十通住
前诸佛境界。后渐次下。趣求后友。可知。

第二诣海云下。见敬咨问。文中二。先见敬。后白言下
咨问。于中二。先自陈发心。后而未知下。正问法要。其
中言生死轮者。如汲井轮循环无巳故。大愿轮者。尽
众生界穷无际故。众生界尽。大愿方终。故对生死。以
立轮称。馀所问义在相可知。虽含义理。经文浩博。不
可繁说。

第三时海云下。称赞授法。文中分二。先赞法器。后授
法要。

△前中三。初友本问。以发心者难可得故。若不
发心。非法器故。次善财下答非虚妄。后海云告言下。
正赞发心。于中二。先标赞。后善男子若诸众生下。释
赞。于中亦二。一因缘难具故。发者为希。二发心相胜
卷四 第 100b 页
故。发者难得。今初亦二。先反说。后是故菩萨要得下。
顺说。有十一句。近友为缘。馀皆是因。初句为总。即宿
植普贤无㝵法门成种性故。二要得真实下别。初得
真如三昧智光。了心实性。不住了相。名巧方便知。心
含藏一切功德。故称为藏。是为直心。故云正道。得此
光明。能真发心。馀可思准。二发菩提心者所谓下。发
心相胜故。即正显示菩提心相。亦当教其发菩提心。
于中二。先别。后结。今初有十一句。亦是三心。亦四弘
心。初五誓度众生。次一誓断烦恼。谓舍执著故。次二
誓学法门。后三誓成佛道。一成色身。二寂诸障。三成
种智。此中诸句皆顺梵本。若顺此方。合云发大悲心
拔济苦恼诸众生故。十句例然。又此十心。多同治地。
恐繁不会。后发如是下总结。

△第二善男子我初止住下。正授法要。谓观法海。睹
佛闻法。次前念佛明听法者法为良药劝物弘传故。
有偈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满三千。若不传
法利众生。毕竟无能申报者。又表此位胜进之中诵
习多闻等是所尚故。于中二。一正明修观。二观成利
益。

前中三。一总标时分。二顺显观修。三反以结叹。
今初。言十二年者。一纪巳周。过十千劫巳。入第二治
地住故。二所谓下别显观修。然海有法海智海悲海
生死海等种种不同。准十地经。大海十义。即佛智海。
十表十地。各有所以。今次不同。复有开合。及有无异
故。依当文大悲海释。即彼住中发十种心。一利益心。
卷四 第 100c 页
利益宽广故。二大悲心。大悲甚深无能测故。三安乐
心。梵本旧经俱是渐次深广。始于世乐。种种与故。今
云同一咸味。译人之意。四安住心。谓恶行众生令住
善行。善行即是众宝庄严。五怜悯心。悉包纳故。六摄
受心。种种外道摄令正信。如多色水同在海中。七守
护心。巳发心者皆守护故。是为无量众生所依。八同
巳心。谓摄菩提大愿众生。取如巳身。有菩提愿。为大
身故。九即师心。谓于大乘道集进趣者。推之如师。师
必咨受。如受大雨。十导师心。谓具功德者敬之如佛
故。湛无增减。以此十心。对斯十喻。有如符契不应妄
故。三善男子我复下。反以结叹世无过故。前托事显
诠。今亡诠求旨。离海更求故。梵本旧经皆唯四句。云
颇有广博过此海不。颇有无量过此海不。颇有甚深
过此海不。颇有殊特过此海不。一广。二多。三深。四胜。
初二是前第一开出。三即第二。四即第六。故梵本云。
颇有种种色者过此海不。以馀六句不出深广。又馀
处容有故更不牒。撮成四义。结以称叹。

第二善男子我作如是思惟之时下。观成利益。由前
忘诠。今此得旨。便睹华开真佛显现。文中二。先见佛。
后闻法。前中亦二。先见依。后见正。前中有三。初标体
相。以上深观心海悲海。则心华行华自然敷荣。无漏
性德一时显现。二百万欲天下。外相为严。三此大莲
华所有庄严下。举因显胜。第二善男子我时于此下。
见正报。谓心行既敷。本觉如来忽然出现。第二善男
卷四 第 101a 页
子时彼如来下。闻法。所以海中说者。大悲性海所流
演故。于中三。初演说。二受持。三转授。今初有二。先总
标。后别释。今初。言普眼者。略有五义。一诠普法故。二
普诠诸法故。三得此法者。一法之中见一切故。四唯
是十眼之所见故。五非唯十眼圆明方见。能所不异。
方能见故。是义云何。谓诸缘发见。缘各为根。因没果
中。缘皆号眼。故全色为眼。恒见色而非缘。全眼为色。
恒称见而非我。非我离于情识。非缘远于寻求。收万
像于目前。全十方于眼际。是以缘义无尽。随见见而
不穷。物性叵思。应法法而难准。故法普即眼普。义通
乃见通。体之而寂寂。照之乃重重。斯眼所见。为普眼
法门也。后显发一切下。别释普眼之用。谓无行不开。
无境不照。无德不具。无用不周。故为普耳。二我从彼
佛下明受持。于中二。先显所持法多。以是一多互相
即入无尽法故。后善男子我于彼下。别显持多之相。
于中二。先标长时。千二百岁同十二年。后于日日下。
别彰能所持相。有十种持。于中二。先标。后所谓下列。
初一闻持。馀皆义持。二契本寂智方能入故。三旋转
无量方能普入。云何旋转。谓如字轮旋转布列。一字
之中转出多义。展转递出。名之为旋。智者禅师云。从
空入假。从假出中。互观出入。皆旋转义。又旋是旋澓。
显是深义。四地地义殊。一时普照。方能分别相用得
果。五普摄在怀。方有威用。若约所诠而明摄者。即以
威力摄诸众生。同九地中威德总持。六如华引果。开
卷四 第 101b 页
发于教。引行果故。又华开见实。菡萏芬敷以为庄严。
开发言教。旨趣昭著。文义相随。故名引发。七音声总
持。八如空包含。名虚空藏。见性空理诸相历然。九以
多智光积而高显方能增广。如聚光明。以成山岳。十
如海无心含容万类。亦能印现。故名为藏。法合可知。
依此而持。岂离言诠别求解脱。此十即是彼位胜进
诵习多闻虚闲寂静十句之相。但有开合及广略耳。
第三善男子是时十方下。转授可知。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巳推胜。先谦巳结前。后如诸
下。推胜进后。略举十海以显无尽。我唯一海。岂得同
年。

第五善男子从此南行下。指示后友。六十由旬者。修
六度行净六根故。聚落名海岸者。楞伽道次。南海北
岸故。楞伽梵音。此云难往。居南海中。四面无门。非得
通者。莫能往故。表于真心本离四句得宗通者方可
会故。然有无等。得意成门入佛法故。失意成谤增益
等故。以门为门。则为言说。故曰无门。即门无门是宗
通矣。故曰难往。非不往也。今居此者。表修行住。是入
智海。真心绝相之正道故。比丘妙住者。身住虚空。无
住相故。表此住中观一切法如虚空等无有处所。离
分别故。亦比丘者。入道未久。宜依僧故。前法此僧。义
次第故。

第六时善财下。恋德礼辞。

●第三妙住比丘。寄修行住。谓巧观空有。增修正行
故。馀如前说。文亦具六。
卷四 第 101c 页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友教。文中十句。初二句
总。后专念如来下别。别中初三句。思前观成利益。初
句见佛。次句闻法。后句受持。次二句思前观海。后三
句通明證理治障摄法观修。后如是作意下。趣求后
位。

第二见彼比丘下。见敬咨问。于中三。初见。次善财童
子见此下设敬。后合掌白言下。咨问法要。于中二。先
自陈发心。后而未知下。正陈请问。于中三。初总问。于
法起行故云佛法。通于教理行果等法。梵本旧经。佛
法二字皆居其末。二我闻下结前生后。三菩萨云何
恒见下。别问起行胜用。有十一句。所行各别。初三不
离三宝行。次三不舍二利行。次二摄佛依正行。次一
悲智无住行。后二摄法證入行。皆以上恒字贯下。不
离无暂舍也。

第三尔时妙住下。称赞授法。于中二。先赞。后授。今初。
先赞发心胜。后赞问法胜。二经皆有总句云佛法。佛
法通于教理行果。一切智法。别明果法及自觉法。通
理行果。自觉圣智。通此三故。后善男子汝能下授法。
于中二。先赞问诫听。后善男子我得下。正授法要。于
中三。一总标名体。二修习得法。三辨法功用。今初。此
名是下。谦巳中名从用以立。梵本此云我得无著解
脱门。旧云无㝵。今此总名后得法中。二常于此门下。
修习得法。由四威仪。顺法思修。故能获得。言无㝵者。
略有二义。一者智慧于境无㝵。由證无㝵真法界故。
卷四 第 102a 页
故云智慧光明。二者神通作用无㝵。由内證故。不㝵
于境。供佛化生。不空所作。如前名中。三由得如是下。
彰法功用。于中具十通用。文分为三。初总明通智之
用。次总相徵释。后别明通变之用。今初。有十二句。具
十通智。小有开合。初一他心通智。二三皆宿住通智。
前句本生。后句本事。四即未来际劫通智。五天眼通
智。经说天眼见现在故。六具二通智。一天耳通。约闻
一切音声。二分别一切众生言音通智。约闻言词。今
经之中。言当言词。音当音声。故梵本云种种秘密语
言音声。以同一天耳。开之成二。故今合之。七八及九
并一切法通智。一断疑智。二知根智。三知时智。此三
并是化生之智。十及十一并一切法灭尽通智。前句
知刹那尽。后句长时流转尽。十二即无体性神通。及
无量色身庄严通智。此二俱是神境开出。下复广说。
故此合耳。十通文显。唯时分智。今当略说时分总名。
该于长短。时之极促名曰刹那百二十刹那名怛刹
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
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馀时可知。然仁王经。一刹
那中九百生灭。今不说者。一以刹那之中更有生灭。
唯佛智知。故略不说。二显于刹那刹那生灭即无生
灭。是性寂灭。称灭尽智。得此性灭。不㝵起用。异乎二
乘尽灭之灭。若约表者。此位菩萨。观察地水火风等
界故。成智慧作用自在。二何以故下。总相徵释。然有
二意。一徵释前十所以。前十得无㝵者。皆由无住等。
卷四 第 102b 页
通力故。以无住故。无所不住。以无作故作用无边。以
无行故用而常寂。若约表义。即修行菩萨。观一切法
空无我等。得此自在。二者别相徵释。最后一句。所以
得身遍十方者。无体性通。无作无行力所成故。故此
一段。是结前生后。然其十通。但开于六。以成圆数。谓
一以天眼约见现未。分成二相。天眼见现。加未来劫。
二天耳约闻音声言词。分为二相。今文合之。三以神
足约于业用及现色身。分成二相。今文亦合。四以漏
尽约尽定慧二种障故。分为二相。定即灭尽智通。慧
即一切法智通。上四各二故。成八种。他心宿住此二
不分故。有十耳。十智皆通。故判为智。第三善男子我
以得此下。别明通变之用。初句牒前。即牒最后。于虚
空下。正显用相。谓十八变。文具有之。一于虚空中至
种种威仪。即所作自在。二隐。三显。旧经梵本云。或隐
或显。知二相别。今云隐显自在。乃合二变以为一句。
四或以一身分为多身是舒。五或以多身合为一身
即卷。六或以其身往来下。明往来。七遍身下炽然。八
或时震动一切大地。即是震动。九或时以手下。制他
神通。以超自在过梵王故。十或以神力转变自在者
转变。十一或现宝焰云下流布。十二或现变化云下。
同类往趣。十三或现光网云下。放大光明。十四或现
其身于一念顷下。示现。十五于一一身普雨一切诸
佛刹海下。众像入身。文虽言出。必能入故。故最后云。
以一切身持诸供具。十六一一如来所转法轮下。施
卷四 第 102c 页
他辩才。以能忆持佛所说故。十七善男子如是一切
下。施他安乐。谓见身闻名。令无散乱。身心轻安。乃至
菩提觉法乐故。十八彼诸世界一切众生下。施他忆
念。忆念善友。此法门故。馀如瑜伽三十七说。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巳推胜。先谦巳知一。一念遍
往。故云速疾。现形益物。为不空等。后如诸菩萨下。推
胜知多。而皆明戒者。彰知所得无㝵解脱。由持如来
别解脱戒。为依地故。前吉祥云法门是定。海云是慧。
此中明戒具足。三学如天三光。如鼎三足。阙一不可
入菩萨道。先此三故。非戒不能修心行。故有二十戒。
即第十回向二十梵行。但彼约于自能清净方能净
他。故先护重。首明不破不缺等行。此彰菩萨本为利
他。故先大悲。后显无垢。名或小异。今当略会。一大悲
戒。即彼二十无恚梵行。恚是悲障。有悲故无。二波罗
蜜戒。是第十一三世诸佛所行梵行佛之道故。三住
大乘戒。即第十七无比梵行。馀乘无对故。四不离菩
萨道戒。即十八无动梵行。不动二利故。五不著一切
法戒。即十三无著梵行。由见真如成圣道故。六不舍
菩提心戒。即十六安住梵行。心诣理故。七不堕二乘
地戒。即十五无灭梵行。顺理而行。则常不灭。不同二
乘起心持戒有灭尽故。八常以佛法为所缘戒。即十
四无诤梵行。事理具足。无非佛法。何所诤哉。则常缘
矣。九心常忆念一切智戒。即第七诸佛所赞梵行。称
理持戒。动契圣心。是缘佛智。佛何不赞。十所发志乐
卷四 第 103a 页
等虚空戒。即第九无所得梵行。不得能所。自在持故。
十一一切世间无所依戒。即第八无所依梵行。不依
现世名闻利养。不求当世人天果故。十二不缺漏戒。
即第二不缺梵行。不犯十三等无残缺故。十三不浊
乱戒。即十九无乱梵行。定共相应故。十四无遗失戒。
即第五无失梵行。定心持戒。吉罗不犯故。十五不杂
染戒。即第三不杂梵行。不念破戒种种因缘。闻环钏
声。亦不染故。十六不追悔戒。即十二无㝵梵行。犯罪
追悔是障㝵故。十七无厌怠戒。即第六无能蔽梵行。
当持无厌缘不能蔽。鹅珠草系。持不坏故。十八清净
戒。即第十增益菩萨清净梵行。不同小乘唯事净故。
十九离尘戒。即第四无点梵行。不犯堕罪无尘点故。
二十无垢戒。即第一不破梵行。若犯四重十重。犹如
破器。无所复用。最垢重故。略为此释。似有凭据。亦顺
智论十种戒文。恐繁不会。

第五善男子从此下。指示后友。即生贵住善友。国名
达逻比吒者。唐言持富饶。从圣教等之所生故。为贵。
为富。城名金刚层者。积集三世佛金刚句。重重高故。
大士名弥伽者。新云宜(上声)伽。(上声)俱译为云。演轮字门。
含润雨法故。修学三世佛法教云雨一切故。

第六
时善财下。礼辞可知。

●第四弥伽长者。寄生贵住。生佛法家。种姓尊贵故。
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友教。有十五句。初总。馀
卷四 第 103b 页
别。后如是观察下。趣求后位。

第二乃见下。见敬咨问。于中三。初见。次善财下敬。后
白言下咨问。于中二。先自陈发心。后而未下问法。有
十三句。初二句总。次十句别。后一句结请。别中释通
横竖。横释可知。竖约十地。一證发心故常不忘失。二
不误犯故坚求佛法。三忍度增故清净谦下。四进度
增故不惮劬劳。五入俗化物故总持普门。六般若现
前故智光离翳。七方便增上故。得妙辩才。权实双行。
决择深义。八无功无生。为正念力。一念所作。超前多
倍故。忆持佛法。九居法师位。演一切法。十智度满故。
名普遍智。此十地相。文亦显然。唯愿下结请。

第三尔时弥伽下。称赞授法。于中二。一赞法器。二授
法门。前中三。

△初审问。次善财下奉答。后弥伽遽即
下敬赞。于中二。一敬。二赞。今初。师礼资者。以菩提心
是佛因故。能广出生诸功德故。发心功德品云。发心
功德不可量。众智共说无能尽故。如下慈氏广赞胜
德。法界无差别论云。礼菩提心者。如人礼白分初月
不礼满月。以希现故。满月由此故。故涅槃三十八云。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
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况未说法。未定师资。后授巳法。
方升本座。不违重法。前三皆僧。敬俗非仪。故不尔也。
二然后合掌下赞。于中二。先总。后善男子下别。于中
三。一赞发心胜德。二赞发人难遇。三结赞成益。初中
三。初明因果深广德。斯德终成。功归初发。而汝能发。
卷四 第 103c 页
决定当成。况初后圆融。此心顿具。故上经云。一切功
德皆在最初菩提心中住也。次则为十方一切如来
下。十王敬护德。以内有胜德故。后则令一切众生界
下。外益众生德。并显可知。二善男子如是菩萨下。赞
发人难遇。人能具德故难逢遇。于中二。先总赞。后何
以故下徵释。先徵意云。何以难遇。释云。发心菩萨能
与众生成胜益故。以喻对法。文并可知。三尔时弥伽
广为下。结赞成益。益时会故。此段旧经所无。

△第二是时弥伽还升本座下。授巳法门。于中二。先
现通益物。令其目睹。后正授法要。令其听闻。今初升
座。二经并在。现通之后授巳法。初面门即口。显教道
流通。亦表总持须口密故。轮字句品庄严法门者。古
德引日照三藏三解。一约字相。楞伽经中云。字轮圆
满犹如象迹。二约所诠。尽理圆备如轮满足。三约胜
用。谓妙音陀罗尼。有转授义及灭惑义。如法轮等。即
轮字教法诠示庄严。此释巳具。今更依毗卢遮那经。
以广其相。彼经第五。有字轮品。经云。是遍一切处法
门。谓菩萨若住此字轮法门。始从初发妙菩提心。乃
至成佛。于其中间。所有一切自利利他种种事业。皆
得成就。如初阿(上声)字。是菩提心。若观此字。而与相应。
即同毗卢遮那法身之体。谓此阿(上声)字轮如孔雀尾。
轮相光明围绕行者。而住其中。即是住于佛位。如有
偈云。八叶白莲一时开。炳现阿字素光色。又阿(长呼)
嚩三字。总摄三部。阿(长呼)字如来部。婆字莲华部。嚩字
卷四 第 104a 页
金刚部。随一部中。皆有五字。所谓字轮者。从此轮转
而生诸字。轮是生义。如从阿(上声)菩提字即生四字。谓
一阿(长呼)字是修行轮。既巳发心。必修诸行。二暗字是
成菩提轮。既修行巳必證菩提。三恶字是大寂涅槃
轮。即菩提所至。四恶(长呼)字是方便轮。谓涅槃大用。而
(上声)字当中四字绕之。从下次第。右旋如轮。举一为
例。馀字准之。若修行者。如是了达。则能入于陀罗尼
门。旋转无㝵名字轮品种种布列员位之相。故名庄
严。又阿(上声)等五字。前之四字。如次即是法华经中开
示悟入。第五一字。法华经无。含在入中。馀如字轮品
说。其字下深义。至众艺处当广分别。所以次前而辨
斯者。入俗化物。须存有无。以字表义故。毗卢遮那经
云。甚深相无相。劣慧所不堪。为化彼等故。兼存有无
说。如初阿字。是无生义。以显性空。布列字相不失于
有。故云兼存。又为总持令不失故。既为医人。亦以字
轮。销伏障故。圣教中生宜持字故。第二所应作巳下。
正授法要。令其听闻。于中二。先标名体。后辩业用。今
初。言妙音陀罗尼光明法门者。即前字轮法门。然字
即字相。谓四十二字。音即音声。即十四音。谓[衣-〦+可]阿等。
以音入字。出字无尽。一一字下出多意义。若善妙音。
穷于声明。解万类语言故。音字互举。意欲相成。智慧
为体。故云光明。二于一念中下。辩其业用。此广旧经。
非唯知言。亦了心念秘密法等。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巳推胜。先谦巳知一。后如诸
卷四 第 104b 页
下。推胜知多。有十五句。皆妙音持差别胜相。于中二。
先有四句。随俗言音。一即言因以想取像。起寻伺行。
而为因故。同时心所。名为眷属。二随方施设。所用不
同。三名字。四言音。后普能随入一切诸下十一句。说
诸佛法句。从所诠别。一诠于理智。即事而真。为深为
密。犹如三德秘密之藏。又密意三密亦名秘密。二诠
菩提涅槃下。皆即一之多。总显甚深。于中。三广。四胜。
五无上。六差别。七调伏界。八咒持。九别明妙音。十轮
字圆满。十一轮字出生。上皆深广。故并云海。后三约
穷事理。故并云际。

第五善男子下。指示后友。聚落名住林者。方便具足
住。德行建立故。年耆德艾。故称长者。于其身内。现多
佛境。定用自在故。名解脱。表此住位所修善根皆为
度脱一切众生乃至令證大涅槃故。

第六时善则
下。恋德礼辞。(下第六经)

●第五解脱长者。寄具足方便住。带真随俗。习无量
善巧化无住故。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一修證前法。二趣求后友。前中
亦二。先明思修。后彰修益。今初有十一句。初总。馀别。
总中微妙辩才。即前妙音陀罗尼。二本皆有陀罗尼
言。庄严法门即轮字法门。于此二门。随顺义理。心无
异缘。故云一心。馀句别中。以总该别。皆著一心专念
之言。二经并无。而十句中。各有修相。谓一深入语言。
二忆念方便。三观察解脱。四成就善根。五净治善巧。
卷四 第 104c 页
六明利摄智。七坚彼大力。八不退志乐。九广彼功德。
其最后无㝵。义加总结。后如是思惟下。彰修之益。益
坚誓等诸法门故。

二渐次下趣求后友。十二年者。
大同海云。昔人表法云。自分胜进。各修六度。故云十
二。今更一解。六根对境十二入中内外无著。方解脱
故。故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贤首品
云。于眼根中入正定。于色尘中三昧起。由此便成眼
陀罗尼自在佛等故。十二年方见解脱。

第二既得见巳下。见敬咨问。于中二。先见敬。自叙欣
庆者希望多年故。后圣者我巳下咨问中二。先自陈
发心。后咨问法要。前中三。初总。次别。后结请。今初可
知。二为欲下别陈发心之相。总有三相。初欲上穷佛
境。次为欲听闻下。欲罄尽法原。后为欲与一切菩萨
下。欲齐菩萨行。三圣者我今下结请。谓结前发心之
相。便为请问之端。故云以如是心至圣者所。

第二
我闻圣者下。咨问法要。于中二。先赞能诱诲。亦为问
端。如云能开佛境界。则为请开。馀例此知。后唯愿慈
哀下。请说所疑。

第三时解脱长者下。正示法界。于中二。先入定嘿示。
后出定言答。

△前中所以定中示者。依六度说。此位
定增。即定起用。方便始具。此位增修。方得后位心定
不动。文中三。初彰入定因缘。宿善为因。表自修故。后
三为缘。一主佛威力。表本觉故。二文殊念力。具信智
故。巳彰善财因文殊故。三诸菩萨主伴力故。二即入
卷四 第 105a 页
下。举定名体。谓普摄诸刹。在于身中。由唯心智。称性
总持。令如体用旋转无㝵。故以为名。三入三昧巳下。
明定业用。于中三。初总明普摄。二别彰多相。三令机
见闻。初中分二。先明所现分量差别。后如是一切下。
结能所现自在之相。分明显现者。身如明镜现色像
故。无有障㝵者。此是总句。略有四义。一身中所现。若
依若正互不相㝵。故云一一差别不相杂乱。二身与
彼刹无有障㝵。以含刹之身。入身中之刹。无不充遍。
是为内外一多无㝵。故云身与佛刹互相涉入不相
障㝵。即此便有重重之义。谓含刹之身。入身中之刹。
身中刹内之身亦能容刹。所容之刹亦有能容之身。
身身无穷刹刹不尽。如镜铜为像。对于明镜。镜入像
中。如刹居身内。像入明镜。如身遍刹中。则互现重重
历然可睹。三本末无㝵。若促大刹。入于一身。或张身
令大。以容诸刹。非不思议。互入重重。本相如故。为不
思议。故云种种色像而无来往。华藏品云。以一刹种
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馀。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
量悉周遍。四长者智持明了无㝵如下。广说得不思
议解脱用故。故名解脱。二所谓种种佛刹下。别示多
相。三彼诸如来所说法下。令机见闻。

△第二尔时解脱下。出定言告。于中四。一明起定。所
作事办故。说法时至故。二告善财下。示定名体。无㝵
如前。庄严有二。一所现依正皆悉庄严。二显现自在
以为庄严。三善男子我住下。说定业用。即普摄义。四
卷四 第 105b 页
善男子我见如是下。彰定体相。即无来去。唯心观故。
所以次前明此定者。上巳总彰三学。今明定慧之要。
唯有二观。一唯心观。二真如观。今此正辩唯心。即心
无心。便入真如。故次明也。亦显此位。知众生界无量
无边皆心所现。知众生空无作无性。即入如实。于中
二。先结前所现体无往来。二善男子我若欲见安乐
下。广显随心见佛体相。于中四。一明随心念佛诸佛
现前。二正显唯心念佛观体。三以唯心观遍该万法。
四结劝修学令證唯心。

[○@△]今初。既了唯心。了心即佛。故随所念。无非佛矣。何
难见哉。况志一不挠。精研造微。佛应克诚。于何不见。
文中二。先横辨十方随心现前。后善男子我若欲见
尽过去下。竖穷三际随心现前。并结无来去。无来去
相。次下当释。

[○@△]第二善男子我能了知下。正显唯心观体。于中二。
先总明相无往来则体性寂然。后所以者何下。徵释
所由。先徵意云。何以普见复无来往。后释意云。了彼
相虚唯心现故。以我即寂之唯心。叩彼即体之妙用。
能念所念。何动寂之相干。于中二。先别以喻显。后结
成唯心。今初。文有四喻。意含通别。通显唯心。喻无往
来。别喻兼明不入出等。一如梦喻。文自有二。初总喻。
但取不实无来去义。则心佛皆梦。后如梦所见从分
别生下别喻。则佛喻梦境。能念之心喻其梦因故。上
二句喻。下二句合。觉时起想。睡后梦生。观想分别。定
卷四 第 105c 页
中见佛。既从想现。明是唯心。故观经云。是心是佛。是
心作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既从想生。缘生非
实。故所见佛。空无往来。般舟三昧经云。如梦见七宝
亲属欢喜。觉巳追念。不知在何处。如是念佛。又梦虽
虚。异乎不梦。唯心见佛佛亦非无。故般舟云。觉巳念
之。彼不来我不往。而其事宛然。当如是念佛。会上二
文。非空非有。是为中道。唯心念佛观也。二水影喻。唯
有别喻。器喻净身。水喻自心。影喻见佛。但是水月皆
可为喻。若月满秋空。随水而现。澄波皎净。则月影圆
明。水浊波腾。则光昏影散。有水月现。曾何入来。无水
影空。未曾出去。虽水中见月。谁能执持。虽不可持。非
谓无月。心有定散。染净不同。见佛一多胜劣等别。佛
既如影。故无一多胜劣去来入出等相。非空非有。中
道观成。若水喻心性。则佛之月影。皆是众生真心中
物。心佛交彻。真唯心也。三如幻喻。亦唯别喻。有能幻
法。方有幻事。无能念心。无所念佛。从心如幻。佛无所
依。幻相不无。即唯心观力。有无双离。中道显然。四如
响喻。则有通别。通则但取缘成无性。则心佛菩萨。并
喻响空。后譬如谷响下别喻。则声喻心念。谷喻法身。
响喻见佛及与闻法。声击空谷。响似本声。念叩法身。
随心闻见。故声与响非合非散。空有中道准前可思。
上之四喻皆具四观。一正是唯心。二唯心故空。三唯
心故假。四唯心故中。融而无㝵。即华严意。若皆具四。
何用四喻。一欲广唯心无性等故。二从增胜说。四义
卷四 第 106a 页
不同。谓梦喻不来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
无。响喻非合非散。又梦喻散心。意言分别故。水喻定
心。同静水故。幻喻起用心。如幻术故。响喻胜劣心。随
念见故。又前三喻见身。后一兼喻闻法。三中梦喻法
身。但有想见竟无见故。影喻报身。相明静故。幻喻化
身。随意成故。又影喻是心是佛。幻喻是心作佛。梦喻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响喻随心胜劣见佛有异。
具上诸意。四喻不同。后我如是下。结成唯心。明是心
是佛。般舟经云。自念佛从何所来。我亦无所至。我所
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是如来。心是我心
见佛。此上摄境归心。下又拂云。心不自知心。心不自
见心。心有想为痴。无想即泥洹。是法无可示者。皆念
所为。设有念。亦了无所有空耳。此即彼经之玄也。若
此中意。三观齐驱。以性融相。则入重重念佛之境。巳
见德云。

[○@△]第三善男子当知菩萨下。心该万法。谓非但念佛
由于自心。菩萨万行诸佛体用凡圣等境。并不离心。
如有偈云。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无垢名清净。五道
鲜洁不受色。有解此者成大道。佛尚心现。况复凡夫。
夜摩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
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
性皆无尽等。即斯义也。文中三。初明佛法唯心。次通
辨染净由心。后结成佛法唯心。

▲今初。即净分依他。
故上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
卷四 第 106b 页
切唯心造。晋经云。心造诸如来。

▲第二善男子诸业
虚妄积集名心下。通辨染净由心。此段十五行。旧经
所无。文分四别。一总举八识。为迷悟依。二彰由迷悟
成十法界。三结成迷执过患因缘。四双明迷悟二相
差别。

[△@、]今初。八识皆具。文有四节。一诸业虚妄积集名心
者。此是总句。若通相说。明八识心皆是积集。末那巳
下。总中分别彰馀七相。故楞伽云。心能积集业。意能
广积集。而总含别义。即当第八。故云若集起以解心。
第八独名心。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故今虽总。即当第
八。诸业虚妄。是心之因。唯识论说。诸业习气与二取
俱。熏识成种。前灭后现。皆由不了真实义谛。执我我
所。方习成种。故云虚妄。若楞伽意。不思议熏不思议
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
因。故云诸业虚妄。由有虚妄覆彼真识。成末那等七
识波浪。二末那思量。是第七识。末那标名。此方云意
思量。即是第七性相恒审思量。第八赖耶。为内我故。
依第八转。还缘第八。故次明之。三意识分别。即第六
识。末那名意。意即是识。今此第六。是意之识。依第七
故。然了别以解识八识俱名识。今取能了种种差别。
名为分别。四眼等五识了境不同者。随所依根。用差
别故。楞伽经云。心能积集业。意能广积集。了别故名
识。对现境说五。即上四节也。依唯识论。束上四节。为
三能变。后二为一。依楞伽经。收上四节。为三种识。谓
卷四 第 106c 页
真识现识分别事识。古人亦将此之三识。配三能变。
观彼经文。意有不同。谓真识即是如来藏性。体无生
灭。与生灭俱。非一非异。名阿赖耶。以为现识故。此一
识含在总句下。佛菩萨觉于此相。便同本觉故。十卷
七卷入楞伽经。皆云略则唯二。谓现识分别事识。以
其真识含在现识。故不应言七识为现。此中意云。由
此诸识互相熏习。生死流转。若能了达则不流转。故
说八识为迷悟因。非如常说。独依真如有迷悟也。故
问明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
能转者。迷悟之相。次下当说。

[△@、]第二愚痴凡夫不能觉知下。彰由迷悟成十法界。
十法界中。二人为悟。谓佛菩萨。八人皆迷。谓六道二
乘。文中分二。先明迷人。后彰悟人。今即初也。初二句
即是六道。不知识体即是苦果。不知熏习以为集因。
故常流转。怖老病死求入涅槃。即是二乘。上迷胜义。
为不觉知。今悟四谛故。求灭苦集。生死涅槃二俱不
识下结成上过。此句总标。六道凡夫不识苦集。安知
涅槃。二乘不了生空本是涅槃妙有。故求永灭。凡小
俱迷生死涅槃其性平等。为俱不识于一切境。妄起
分别下。别明不识之相。此句通明但妄分别。谓生死
可灭。涅槃可證。入楞伽云。不知世间涅槃无差别故。
分别一切法与非法。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
凡夫愚人以为涅槃者。此别明不识涅槃之相。以小
乘灭为涅槃故。谓未来根尘粗相断灭。凡夫及与愚
卷四 第 107a 页
法二乘。并谓涅槃。以为真实。而不能知但离虚妄未
实灭度。耽三昧酒。妄谓涅槃。不取尘境。谓为有馀。根
尘都灭。谓为无馀。宁知微䌷业相未灭。况复能知本
来清净。二诸佛菩萨自證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
者。彰其悟人。菩萨是因。诸佛是果。自證悟时。义通因
果。转阿赖耶得本觉智。即菩萨地尽。成佛之时。破和
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纯净故。名转阿赖
耶得本觉智。然本觉本有名显法身。即合言證。始觉
菩提。今日始成。可称为得。今云得者。得始觉智契于
本觉。始本无二。名究竟觉。故名为得。斯即了达生死
涅槃二俱平等。

[△@、]第三善男子一切凡愚下。结成迷执过患因缘。于
中。初二句辨执。不知如来随机说法。对二乘故说有
三乘。破于二乘复说于一。故彼经偈云。三乘与一乘
非乘我所说。则非三乘亦非一矣。然迷佛方便义则
有之。梵本但云不悟此理执有三乘。斯则牒上。谓不
悟上来生死涅槃平等之理。见上迷悟。谓有三乘。言
不了三界由心所起者。此句辨迷。六地经云。三界所
有皆一心作。七卷经云。彼愚痴人。执有三乘。不说唯
心无有境界。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现量者。释上
不了三界所以。以不能知唯心教故。七卷经云。彼人
不知去来现在诸佛所说自心境界。言自心现量者。
不同三量。真现量也。谓不了万境皆自心现。如心分
量故。楞伽云。自心现见应当除灭。见外五尘执为实
卷四 第 107b 页
有。下示不了知心现量义。不知心现。谓有实故。同于
翳眼取外空华。若知唯心。三一俱遣。下彰过患。由不
觉知。生死循环。转无穷巳。

[△@、]第四善男子佛说诸法无生无灭亦无三世下。双
明迷悟二相差别。于中二。先明悟相。后显迷相。今初。
谓悟真实唯识性故。于中亦二。先二句总标。佛说诸
法无生无灭者。横说心性。亦无三世者竖说心性。后
何以故下徵释。先徵。意云。现见诸法有生灭等。佛教
亦说何得言无。释云。由心现故。以心为因。而现生等。
既从缘生。即无生等。故梵本云。因如是故。知一切法
本性无生。问明品云。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此中
无能现。亦无所现物。有无诸法本不生者。从无之有
曰生。自有还无称灭。无本自无。何能生耶。有若巳有。
复云何生。有法从缘。自他共中求生叵得。无法无因。
何得名生。无法若生。龟毛兔角悉应名生。有不生无。
无不生有。无若生有。空华应生乳酪等法。有若生无。
龟兔应常生毛生角。是知有无本自不生。犹如驼驴
兔马等类决定无角。故忉利偈云。一切法无来。是故
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心法迁流。假说三
世。色心之体无生性空。三世之名依何而立。如兔无
角。岂问此角为昔为今。圣者自悟境界如是者。结示
也。上约教道。佛说无生。今约證道。唯佛菩萨自證无
生。非无因矣。斯即名为自觉圣智。自觉圣智者。楞伽
经云。一切法无所系著。得如幻三昧。由如是知故。得
卷四 第 107c 页
上来成本觉智。二善男子愚痴凡夫下。显其迷相。对
上二义。说二种迷。一对有无本不生。故云无中执有
有中执无。此有多意。一境从心现。空而谓有。三界唯
心。有而说无。二生死本空执为我法。涅槃不空执为
灭无。三世无常等执有常等。出世常等执无常等。四
诸法性空。翻执为有。无性真理。却执为无。若楞伽中。
有四种。无有有建立。并无中执有。一无相建立相。即
蕴界入本空无相。执有法相。二无有见建立见。谓于
蕴界处起我人见。三无有因建立因。谓最初识缘生
无性。而计有因。四非有性建立性。即三无为离有无
性。而执定实。此上四义。既无而执有。则显二空有而
执无。故诸圣者。离有无见。便了识性。成种种身。教化
众生。二取阿赖耶种种行相者。对上觉自心现。今明
不觉故有执取。言种种行相者。谓执受根身。顿变器
界。生灭迁流。不生不灭。如是等相。堕于生灭二种见
中者。谓识恒转。前灭后生。因亡果现。又见七识生。不
知即是如来藏性随缘所生。执为定生。即是生见。见
转识灭。不知但是业相灭故。谓赖耶灭。不异外道断
灭戏论。若准梵本。堕生住灭二种见中。与楞伽同。谓
生住为有。灭即是无。亦即是上有无二见。不了自心
而起分别者。就人结过。谓不了自心性无生灭。起心
分别是有是无故。楞伽云。云何外道恶见。谓不知境
界自心分别现。于自性第一义。见有见无。而起言说。
即其义也。问明偈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
卷四 第 108a 页
空无性。妄心分别有。若能依上悟人境界。即如理而
观察。一切皆无性。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为可依
也。

▲第三善男子当知自心下。结成佛法一切唯心。以
上诸义。则知心为佛法根本。略举二句。梵本具牒前
文十句。

[○@△]第四是故善男子应以下。结劝修学。令證唯心。现
知万法不离自心。但修自心。万行斯备。其犹欲得净
土当净其心。亦遣妄解。谓有计云。万法皆心。即心即
佛。驱驰万行。岂不唐劳。故今广明。心虽即佛。久翳尘
劳故。万行增修。令其莹彻。又佛但说万行由心。不说
不修万行为是。又万行即心。修何㝵心。文有十句。一
如彼病人非杖不起。烦恼病重假善相资。二若无法
雨。法芽不生。三对境忘心。斯为妙法。则六尘不染故。
梵本云。于一切法。当念舍离。四离身心相。心则坚固。
五忍辱谦光。自然卑下。六寂照内澄。皎然无瑕。七鉴
达不遗。触境穿彻。八恒沙佛德。蕴在我心。望齐至尊。
故须发起。九与佛同性。法界普周。十以十力无畏。自
他明鉴。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谦巳推胜。无涅槃际。至下当释。
馀文相显。

第五善男子从此下。指示后友。阎浮提畔者。此洲南
际。表将邻不退。亦得般若六度后边入智海故。住处
名遍无垢者。心定不动。何有垢哉。又了无相。无所分
卷四 第 108b 页
别。尤无垢也。比丘海幢者。定智业用深广如海。高出
名幢。正心不动如海湛然。众毒杂恶不能挠乱。摧不
正说。所以名幢。

礼辞可知。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四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
宣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