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5b 页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釐经合论

**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住不放逸发大精进起于正念
生胜欲乐所行不息于一切法心无依处于甚深法
能勤修习入无诤门增广大心佛法无边能顺了知
令诸如来皆悉欢喜佛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法能
令一切诸佛欢喜何等为十一者精进不退二者不
惜身命三者于诸利养无所希求四者知一切法皆
如虚空五者善能观察普入法界六者知诸法印心
无倚著七者常发大愿八者成就清净忍智光明九
者观自善法心无增减十者依无作门修诸净行佛
子是为菩萨住十种法能令一切如来欢喜。」

【【论】第三佛子巳下至能令一切如来欢喜有十一
行半经明行十种法诸佛欢喜分经云依无作门
修诸净行者以此无作门修法界虚空界行海遍
周清净故智无所为名之为修知根同事名之为
行行无不利非作非生名为无作门也常处十方
一切三界受生利俗而无染净名之为净行故。】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5c 页

「【经】佛子复有十法能令一切诸佛欢喜何者为十所
谓安住不放逸安住无生忍安住大慈安住大悲安
住满足诸波罗蜜安住诸行安住大愿安住巧方便
安住勇猛力安住智慧观一切法皆无所住犹如虚
空佛子若诸菩萨住此十法能令一切诸佛欢喜。」

【【论】第四佛子巳下至诸佛欢喜有六行经明安住
十法分巳上佛欢喜分。】

「【经】佛子有十种法令诸菩萨速入诸地何等为十一
者善巧圆满福智二行二者能大庄严波罗蜜道三
者智慧明达不随他语四者承事善友恒不舍离五
者常行精进无有懈怠六者善能安住如来神力七
者修诸善根不生疲倦八者深心利智以大乘法而
自庄严九者于地地法门心无所住十者与三世佛
善根方便同一体性佛子此十种法令诸菩萨速入
诸地。」

【【论】第五佛子巳下至令诸菩萨速入诸地有八行
经明行此十法速入诸地分经云有十种法令诸
菩萨速入诸地者明虽于初发心住位而遍知诸
住诸行诸回向诸地法门为一即一切故一切即
一故即因即果故即如善财童子见弥勒菩萨巳
弥勒还令却见文殊师利明因果不异不离故此
亦如是从初发心位佛果地位一念齐进而亦不
出一念中修成正觉佛因果及菩萨行悉圆满故
如善财一生龙女不出一刹那际三生成佛总相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6a 页
似故云一生成佛者明今生是父母分段身是信
心及见道修行生舍分段身入变易生名为一生
亦不出刹那际无古今性无分段性无变易性万
相如幻故如化故非生灭故无三世故以此初住
遍脩诸位诸地故贯通诸法总一时一法多少延
促自在无碍不出一刹那际故法如是故去情以
智观之可见经云与三世诸佛同一体性者为法
身智慧同也三世广大劫一念同三世诸佛普贤
其行大智大悲圆满同故。】

「【经】复次佛子诸菩萨初住地时应善观察随其所有
一切法门随其所有甚深智慧随所修因随所得果
随其境界随其力用随其示现随其分别随其所得
悉善观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著如是知巳
入菩萨地能善安住佛子彼诸菩萨作是思惟我等
宜应速入诸地何以故我等若于地地中住成就如
是广大功德具功德巳渐入佛地住佛地巳能作无
边广大佛事是故宜应常勤修习无有休息无有疲
厌以大功德而自庄严入菩萨地。」

【【论】第六复次佛子巳下至而自庄严入菩萨地有
十行经明入地胜进分。】

「【经】佛子有十种法令诸菩萨所行清净何等为十一
者悉舍资财满众生意二者持戒清净无所毁犯三
者柔和忍辱无有穷尽四者勤修诸行永不退转五
者以正念力心无迷乱六者分别了知无量诸法七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6b 页
者修一切行而无所著八者其心不动犹如山王九
者广度众生犹如桥梁十者知一切众生与诸如来
同一体性佛子是为十法令诸菩萨所行清净。」

【【论】第七佛子有十种法巳下至所行清净有八行
经明净行分经云知一切众生与诸如来同一体
性者三乘菩萨知一切众生同有如来佛性理性
此经知一切众生同有如来一切种智之性如经
下文有经卷如三千大千世界内在小众生身中
有人成佛破此微尘出此经卷言微尘许大众生
皆有佛一切种智故菩萨成佛化之总得如来一
切种知故达理之智名一切智差别智名一切种
智。】

「【经】菩萨既得行清净巳复获十种增胜法何等为十
一者他方诸佛皆悉护念二者善根增胜超诸等列
三者善能领受佛加持力四者常得善人为所依怙
五者安住精进恒不放逸六者知一切法平等无异
七者心恒安住无上大悲八者如实观法出生妙慧
九者能善修行巧妙方便十者能知如来方便之力
佛子是为菩萨十增胜法。」

【【论】第八菩萨既得行清净巳下至十增胜法有八
行经明升进转增分。】

「【经】佛子菩萨有十种清净愿何等为十一愿成熟众
生无有疲倦二愿具行众善净诸世界三愿承事如
来常生尊重四愿护持正法不惜躯命五愿以智观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6c 页
察入诸佛土六愿与诸菩萨同一体性七愿入如来
门了一切法八愿见者生信无不获益九愿神力住
世尽未来劫十愿具普贤行净治一切种智之门佛
子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愿。」

【【论】第九佛子巳下至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愿有七
行半经明大愿成行利生分。】

「【经】佛子菩萨住十种法令诸大愿皆得圆满何等为
十一者心无疲厌二者具大庄严三者念诸菩萨殊
胜愿力四者闻诸佛土悉愿往生五者深心长久尽
未来劫六者愿悉成就一切众生七者住一切劫不
以为劳八者受一切苦不生厌离九者于一切乐心
无贪著十者常勤守护无上法门。」

【【论】第十佛子巳下至守护无上法门有七行经明
行十法令大愿圆满分经云闻诸佛土悉愿往生
者不出尘中智遍现应供养十方一切诸佛而无
来去。】

「【经】佛子菩萨满足如是愿时即得十种无尽藏何等
为十所谓普见诸佛无尽藏总持不忘无尽藏决了
诸法无尽藏大悲救护无尽藏种种三昧无尽藏满
众生心广大福德无尽藏演一切法甚深智慧无尽
藏报得神通无尽藏住无量劫无尽藏入无边世界
无尽藏佛子是为菩萨十无尽藏菩萨得是十种藏
巳福德具足智慧清净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
法佛子菩萨云何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7a 页

【【论】第十一佛子菩萨满足如是愿巳下至如应说
法有九行经明十种无尽藏分。】

「【经】所谓知其所作知其因缘知其心行知其欲乐贪
欲多者为说不净瞋恚多者为说大慈愚痴多者教
勤观察三毒等者为说成就胜智法门乐生死者为
说三苦若著处所说处空寂心懈怠者说大精进怀
我慢者说法平等多谄诳者为说菩萨其心质直乐
寂静者广为说法令其成就菩萨如是随其所应而
为说法为说法时文相连属义无舛谬观法先后以
智分别是非审定不违法印次第建立无边行门令
诸众生断一切疑善知诸根入如来教證真实际知
法平等断诸法爱除一切执常念诸佛心无暂舍了
知音声体性平等于诸言说心无所著巧说譬喻无
相违反悉令得悟一切诸佛随应普现平等智身菩
萨如是为诸众生而演说法则自修习增长义利不
舍诸度具足庄严波罗蜜道。」

【【论】第十二所谓知其所作巳下至具足庄严波罗
蜜道有十六行经明菩萨知根利益分。】

「【经】是时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
著是则能净檀波罗蜜具持众戒而无所著永离我
慢是则能净尸波罗蜜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
生其心平等无有动摇譬如大地能持一切是则能
净忍波罗蜜普发众业常修靡懈诸有所作恒不退
转勇猛势力无能制伏于诸功德不取不舍而能满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7b 页
足一切智门是则能净精进波罗蜜于五欲境无所
贪著诸次第定悉能成就常正思惟不住不出而能
销灭一切烦恼出生无量诸三昧门成就无边大神
通力逆顺次第入诸三昧于一三昧门入无边三昧
门悉知一切三昧境界与一切三昧三摩钵底智印
不相违背能速入于一切智地是则能净禅波罗蜜
于诸佛所闻法受持近善知识承事不倦常乐闻法
心无厌足随所听受如理思惟入真三昧离诸僻见
善观诸法得实相印了知如来无功用道乘普门慧
入于一切智智之门永得休息是则能净般若波罗
蜜示现一切世间作业教化众生而不厌倦随其心
乐而为现身一切所行皆无染著或现凡夫或现圣
人所行之行或现生死或现涅槃善能观察一切所
作示现一切诸庄严事而不贪著遍入诸趣度脱众
主是则能净方便波罗蜜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
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法尽修
行遍法界行身恒住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心念尽
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国土尽證得如来智慧
是则能净愿波罗蜜具深心力无有杂染故具深信
力无能摧伏故具大悲力不生疲厌故具大慈力所
行平等故具总持力能以方便持一切义故具辩才
力令一切众生欢喜满足故具波罗蜜力庄严大乘
故具大愿力永不断绝故具神通力出生无量故具
加持力令信解领受故是则能净力波罗蜜知贪欲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7c 页
行者知瞋恚行者知愚痴行者知等分行者知修学
地行者一念中知无边众生行知无边众生心知一
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普觉悟法界门是则能净
智波罗蜜佛子菩萨如是清净诸波罗蜜时圆满诸
波罗蜜时不舍诸波罗蜜时住大庄严菩萨乘中随
其所念一切众生皆为说法令增净业而得度脱堕
恶道者教使发心在难中者令勤精进多贪众生示
无贪法多瞋众生令行平等著见众生为说缘起欲
界众生教离欲恚恶不善法色界众生为其宣说毗
钵舍那无色界众生为其宣说微妙智慧二乘之人
教寂静行乐大乘者为说十力广大庄严如其往昔
初发心时见无量众生堕诸恶道大师子吼作如是
言我当以种种法门随其所应而度脱之菩萨具足
如是智慧广能度脱一切众生佛子菩萨具足如是
智慧令三宝种永不断绝。」

【【论】第十三是时巳下至令三宝种永不断绝有五
十二行半经明行十波罗蜜利益众生诸对治分
经云诸次第定者色界四禅菩萨次第能入于无
色界四禅菩萨悉能顺入或超间入出如涅槃经
阇维分说从初禅入三禅出空处入无所有出非
想处入识处出如是超间如是次第如此经方网
三昧一方入定十方起十方入定一方起等具如
十信位中说三摩钵底智印者明寂用同起印诸
万法无不明了如大海水而现万像净智普印一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8a 页
切万法皆能了知而无能所亦无作者经云入真
三昧者无三界及三乘染净沈掉是也离诸僻见
者有无二见是内见外见身见边见戒取见取等
总是乃至六十二见是六十二见者于一切法上
计有四见一常二无常三亦常亦无常四非常非
无常于五阴上各有四见四五二十三世五阴上
合为六十本二见共为六十二见一切僻见不离
此也经云善观诸法得实相印者以无作无依无
相大智印印诸万法起唯法起无有无明三世计
著名实相印普门慧者遍知众生诸根及法智一
切智智种种差别智也色界众生为住定故教令
起观修无相观者教微妙智慧为相不当情智慧
利故。】

「【经】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教诸众生发菩提心是故
能令佛种不断常为众生开阐法藏是故能令法种
不断善持教法无所乖违是故能令僧种不断复次
悉能称赞一切大愿是故能令佛种不断分别演说
因缘之门是故能令法种不断常勤修习六和敬法
是故能令僧种不断复次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是
故能令佛种不断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是故能令法
种不断统理大众无有疲倦是故能令僧种不断复
次于去来今佛所说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
舍离是故能令佛法僧种永不断绝菩萨如是绍隆
三宝一切所行无有过失随有所作皆以回向一切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8b 页
智门是故三业皆无瑕玷无瑕玷故所作众善所行
诸行教化众生随应说法乃至一念无有错谬皆与
方便智慧相应悉以向于一切智智无空过者菩萨
如是修习善法念念具足十种庄严。」

【【论】第十四所以者何巳下至念念具足十种庄严
可有十八行经明令三宝种永不断绝分六和敬
法者一身二口三意四戒五施六见名为六和敬
法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者示一切众生菩提理
智故及微少善根为胜缘故。】

「【经】何者为十所谓身庄严随诸众生所应调伏而为
示现故语庄严断一切疑皆令欢喜故心庄严于一
念中入诸三昧故佛刹庄严一切清净离诸烦恼故
光明庄严放无边光普照众生故众会庄严普摄众
会皆令欢喜故神通庄严随众生心自在示现故正
教庄严能摄一切聪慧人故涅槃地庄严于一处成
道周遍十方悉无馀故巧说庄严随处随时随其根
器为说法故菩萨成就如是庄严于念念中身语意
业皆无空过悉以回向一切智门若有众生见此菩
萨当知亦复无空过者以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故若闻名若供养若同住若忆念若随出家若
闻说法若随喜善根若遥生钦敬乃至称扬赞叹名
字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子譬如有药名
为善见众生见者众毒悉除菩萨如是成就此法众
生若见诸烦恼毒皆得除灭善法增长佛子菩萨摩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8c 页
诃萨住此法中勤加修习以智慧明灭诸痴闇以慈
悲力摧伏魔军以大智慧及福德力制诸外道以金
刚定灭除一切心垢烦恼以精进力集诸善根以净
佛土诸善根力远离一切恶道诸难以无所著力净
智境界以方便智慧力出生一切菩萨诸地诸波罗
蜜及诸三昧六通三明四无所畏悉令清净以一切
善法力盛满一切诸佛净土无边相好身语及心具
足庄严以智自在观察力知一切如来力无所畏不
共佛法悉皆平等以广大智慧力了知一切智智境
界以往昔誓愿力随所应化现佛国土转大法轮度
脱无量无边众生。」

【【论】第十五何者为十巳下至度脱无量无边众生
有三十行经明以十种庄严令见者发心无空过
分六通前巳释讫如十通品说十通如经具明。】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勤修此法次第成就诸菩萨行
乃至得与诸佛平等于无边世界中为大法师护持
正法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守护受持广大法藏获无
碍辩深入法门于无边世界大众之中随类不同普
现其身色相具足最胜无比以无碍辩巧说深法其
音圆满善巧分布故能令闻者入于无尽智慧之门
知诸众生心行烦恼而为说法所出言音具足清净
故一音演畅能令一切皆生欢喜其身端正有大威
力故处于众会无能过者善知众心故能普现身善
巧说法故音声无碍得心自在故巧说大法无能沮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9a 页
坏得无所畏故心无怯弱于法自在故无能过者于
智自在故无能胜者般若波罗蜜自在故所说法相
不相违背辩才自在故随乐说法相续不断陀罗尼
自在故决定开示诸法实相辩才自在故随所演说
能开种种譬喻之门大悲自在故勤诲众生心无懈
息大慈自在故放光明细悦可众心菩萨如是处于
高广师子之座演说大法唯除如来及胜愿智诸大
菩萨其馀众生无能胜者无见顶者无映夺者欲以
难问令其退屈无有是处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是
自在力巳。」

【【论】第十六佛子巳下至如是自在力巳有二十三
行经明菩萨初发心得与佛平等法堪为大法师
分。】

「【经】假使有不可说世界量广大道场满中众生一一
众生威德色相皆如三千大千世界主菩萨于此才
现其身悉能映蔽如是大众以大慈悲安其怯弱以
深智慧察其欲乐以无畏辩为其说法能令一切皆
生欢喜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智慧轮
故成就无量巧分别故成就广大正念力故成就无
尽善巧慧故成就决了诸法实相陀罗尼故成就无
边际菩提心故成就无错谬妙辩才故成就得一切
佛加持深信解故成就普入三世诸佛众会道场智
慧力故成就知三世诸佛同一体性清净心故成就
三世一切如来智一切菩萨大愿智能作大法师开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9b 页
阐诸佛正法藏及护持故。」

【【论】第十七假使有不可说世界广大道场巳下至
及护持法故有十三行半经明处众无畏说法自
在身无映蔽分。】

「【经】尔时法慧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神力而说颂言。」

【【论】第十八尔时巳下可一行经明法慧以颂叹法
分。】

【经】
「 心住菩提集众福
 常不放逸植坚慧
 正念其意恒不忘
 十方诸佛皆欢喜
 念欲坚固自勤励
 于世无依无退怯
 以无诤行入深法
 十方诸佛皆欢喜
 佛欢喜巳坚精进
 修行福智助道法
 入于诸地净众行
 满足如来所说愿
 如是而修获妙法
 既得法巳施群生
 随其心乐及根性
 悉顺其宜为开演
 菩萨为他演说法
 不舍自巳诸度行
 波罗蜜道既巳成
 常于有海济群生
 昼夜勤修无懈倦
 令三宝种不断绝
 所行一切白净法
 悉以回向如来地
 菩萨所修众善行
 普为成就诸群生
 令其破闇灭烦恼
 降伏魔军成正觉
 如是修行得佛智
 深入如来正法藏
 为大法师演妙法
 譬如甘露悉沾洒
 慈悲哀悯遍一切
 众生心行靡不知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49c 页
 如其所乐为开阐
 无量无边诸佛法
 进止安徐如象王
 勇猛无畏犹师子
 不动如山智如海
 亦如大雨除众热」


【【论】第十九如此以颂叹法中有二十行颂两行一
颂如文其义自具随文称叹。】

「【经】时法慧菩萨说此颂巳如来欢喜大众奉行。」

【【论】第二十最下一行经明大众闻法欢喜奉行分
第四会夜摩天说十行法门此之一会升夜摩天
是序分从偈赞品巳下是正说分动地兴供是流
通分。】

*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

【【论】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
来意三随文解释一释品名目者何故名夜摩天
宫明以处表法此天名为时分天为此天无日月
晦明以莲华开为昼合为夜故名时分天故为表
十行法门知时而应物化不可不知时故故以时
分天以表知根而对经不可一向为也知是人天
种二乘三乘一乘种知可以何善根而接引之故
以时分天以表所行之行须以知时故须弥山以
表十住之法门明以从信升进离凡夫地故又表
十住之位初登法顶至相尽处故又表须弥处大
海中高八万四千由旬非手足所攀缘而升上故
明初十住之位非以有心思求观行攀缘所及以
无思不为荡然智应万法无依方可升也此十行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50a 页
位处夜摩之中明依空而住不与人连十行亦然
依法空而行行知时而益俗也故处此天而表之
也于兜率天说十回向为明其处居欲界天之处
中又明此天乐知足也以表十回向以回正智处
俗利生处大悲门饶益一切于诸境界无所贪求
故处此天以为所表升他化天说十地法门者超
过化乐明至欲界际表十地自在超升化乐至欲
界之顶化心魔王至欲尽际故升第三禅说佛华
法门明普贤行满表以行法悦悦无尽众生故又
彰第四禅是佛位故此约进修升降表法且如是
安立然其理智一一遍周无去来也以此皆云不
离菩提道场普光明殿而升忉利夜摩兜率等如
第三禅超初禅二禅者明位倍倍胜故此一会未
有来文是缨络本业经如来领声闻菩萨众向菩
提树下说往昔于此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说法
界经一一排次至第三禅故是故于此夜摩天以
表十行第二释品来意者前明十住升进以升须
弥之顶此明十行之升进以至夜摩以次此品须
来第三随文释义者于中大意义分为二一长科
经意二随文解释。】

【经】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
南阎浮提及须弥顶上皆见如来处于众会彼诸菩
萨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说法莫不自谓恒对于佛尔
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及须弥山顶而向于彼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50b 页
夜摩天宫宝庄严殿时夜摩天王遥见佛来即以神
力于其殿内化作宝莲华藏师子之座百万层级以
为庄严百万金网以为交络百万华帐百万鬘帐百
万香帐百万宝帐弥覆其上华盖鬘盖香盖宝盖各
亦百万周回布列百万光明而为照耀百万夜摩天
王恭敬顶礼百万梵王踊跃欢喜百万菩萨称扬赞
叹百万天乐各奏百万种法音相续不断百万种华
云百万种鬘云百万种庄严具云百万种衣云周匝
弥覆百万种摩尼云光明照耀从百万种善根所生
百万诸佛之所护持百万种福德之所增长百万种
深心百万种誓愿之所严净百万种行之所生起百
万种法之所建立百万种神通之所变现恒出百万
种言音显示诸法时彼天王敷置座巳向佛世尊曲
躬合掌恭敬尊重而白佛言善来世尊善来善逝善
来如来应正等觉唯愿哀悯处此宫殿时佛受请即
升宝殿一切十方悉亦如是尔时天王即自忆念过
去佛所所种善根承佛威力而说颂言。

「 名称如来闻十方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摩尼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宝王如来世间灯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清净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喜目如来见无碍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庄严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然灯如来照世间
 诸吉祥中最无上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50c 页
 彼曾入此殊胜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饶益如来利世间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无垢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善觉如来无有师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宝香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胜天如来世中灯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妙香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无去如来论中雄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普眼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无胜如来具众德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善严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苦行如来利世间
 诸吉祥中最无上
 彼曾入此普严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如此世界中夜摩天王承佛神力忆念往昔诸佛功
德称扬赞叹十方世界夜摩天王悉亦如是叹佛功
德尔时世尊入摩尼庄严殿于宝莲华藏师子座上
结跏趺坐此殿忽然广博宽容如其天众诸所住处
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论】第一长科经意者此一品四十九行经中约作
十段长科一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巳下至恒对于
佛有三行半经明十方同见如来不离其处分二
尔时巳下至宝庄严殿可有两行经明不离十方
一切菩提场普光明殿而升夜摩天分三时夜摩
天王巳下至时彼天王敷置座巳有十四行半经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51a 页
明时分天王遥见佛来化座庄严及恭敬分四向
佛世尊巳下至处此宫殿可两行半经明时分天
王请佛入殿升座分五时佛受请巳下至悉亦如
是可有一行经明如来受请都结十方同然分六
尔时天王巳下有一行半经明天王忆昔往因说
颂叹佛分七说颂之中有二十行颂叹十如来曾
来入此天宫分八如此世界巳下至叹佛功德有
两行半经明十方同此一时叹佛分九尔时世尊
巳下至诸所住处可两行半经明如来受请入殿
广博宽容分十十方世界悉亦如是此总结十方
同此分第二随文解义者初尔时巳下至恒对于
佛明十方一切处恒遍满无增减故言不离菩提
树须弥顶而升夜摩天者明智遍一切处而示其
身非去来故云遥见佛来者明从十住向十行位
故即以神力化座者明行位依空智而所成无能
所之建立故以座表行号曰莲华明无作行成无
所染著故藏者含容义明无行之行含藏众善故
师子者明无畏也以无为之理智处生死而无畏
故此依主为座名百万层级者明十住十千十行
百万明随位升进阶级故百万金网以为交络者
明此位中以行网教网化众生故此为报得依果
故十住十千十行百万明升进也华鬘香宝及四
种帐明以四摄法方便行含摄众生故又四种盖
明以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覆荫众生故百万光明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51b 页
而为照耀者明以智眼观根而摄化故天王者行
自在也恭敬顶礼者行行无慢也梵王踊跃者净
行利生见求乞者欢喜无厌也百万菩萨称扬者
明以行济物众圣欢喜称叹也天乐奏音者明善
能说法所招果也四种云以行慈覆俗前云盖后
云四种云明约器大小覆育故摩尼云亦然随根
大小照烛与益故百万善根所生明巳上庄严皆
约行中善根所生故为行能利物积善即得诸佛
覆护众福所严巳下如文可解云善来善逝者善
灭众恶苦灾逝者度众生之离缚时佛受请升座
者明升进正入十行位故巳上望佛自德十方恒
自遍周今作升降者总约众生进修升降故二十
行颂中叹十佛昔曾入此殿明今所入十行理智
与古无殊此十如来还是约行升进所成之号前
十住位升须弥顶十如来名号亦是随位会古之
号明所入之法不异古今诸佛故如十住位中须
弥顶上帝释宫中遥见佛来即于殿中安置普光
明藏师子之座为明初入如来智慧中生即以方
便三昧之门名安置普光明藏即明智慧照耀法
界藏故令此十行位时分天王遥见佛来化作宝
莲华师子之座者明以行华设其教网漉诸众生
令入如来智之境界藏故莲华表行无著义故化
座者明行体以依十住智慧虚无法身安立也所
作如化也以兹所表末后五行经都结十方同时
明法品第十八之馀¶ 第 251c 页
叹佛如来入殿其殿包容如天所住者明入位升
进自智宽容方知佛境故。】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六

** 音切



(皮音)


(渠卷切)


(丘于切)


(昌软切)


(式稔切)
退

(他内切)


(力制
切)。


(胡加切)


(丁念切)


(力中切)


(户音)


(七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