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35a 页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49c 页
《佛说十地经》卷第四
大唐于阗三藏尸罗达摩
于北庭龙兴寺译
* 菩萨难胜地第五
「 菩萨闻此胜地行,
于法解悟心欢喜;
空中雨花赞叹言:
「善哉!大士金刚藏!
自在天王与天众,
闻法踊跃住虚空;
普放种种妙光云,
供养如来喜充遍。」
天诸婇女奏天乐,
亦以言词歌赞佛;
悉以菩萨威神故,
于彼声中发是言:
「佛愿久远今乃满,
佛道久远今乃得,
释迦文佛至天宫,
利天人者久乃见。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0a 页
大海久远今始动,
佛光久远今乃放,
有情久远始安乐,
大悲音声久乃闻;
功德彼岸皆已到,
憍慢黑暗皆已灭。
尊极清净如虚空,
不染世法如莲花;
大牟尼尊现于世,
譬如须弥出巨海。
供养能尽一切苦,
供养必得诸佛智;
此应供处供无等,
是故欢心供养佛。」
如是无量诸天女,
发此言词称赞已;
一切恭敬喜充满,
瞻仰如来默然住。
是时大士解脱月,
复请无畏金刚藏:
「第五地中之行相,
愿为佛子今演说。」」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众菩萨言:「唯诸佛子!若
是菩萨,第四地道善圆满已,欲入菩萨第五
地中,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意乐入。何等为
十?所谓过去佛法平等清净意乐,未来佛法
平等清净意乐,现在佛法平等清净意乐,戒
平等清净意乐,定平等清净意乐,除见疑惑
平等清净意乐,道非道智平等清净意乐,断
智平等清净意乐,一切菩提分法后后观察
平等清净意乐,成熟一切有情平等清净意
乐,菩萨以是十种平等清净意乐入第五地。
唯诸佛子!菩萨已至此第五地,由善莹饰觉
分、道支,由善清净增上意乐,复求后世殊胜
道时,为如是事随正行故,愿力所持故,以大
慈悲不舍一切诸有情故,积集福智二资粮
故无休息故,引发善巧妙方便故,观照后后
地光明故,由常勤求佛加持故,念慧趣觉力
所持故,得不退转正作意已,如实了知此苦
圣谛、此是苦集、此是苦灭、此能灭苦,正行圣
佛光久远今乃放,
有情久远始安乐,
大悲音声久乃闻;
功德彼岸皆已到,
憍慢黑暗皆已灭。
尊极清净如虚空,
不染世法如莲花;
大牟尼尊现于世,
譬如须弥出巨海。
供养能尽一切苦,
供养必得诸佛智;
此应供处供无等,
是故欢心供养佛。」
如是无量诸天女,
发此言词称赞已;
一切恭敬喜充满,
瞻仰如来默然住。
是时大士解脱月,
复请无畏金刚藏:
「第五地中之行相,
愿为佛子今演说。」」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众菩萨言:「唯诸佛子!若
是菩萨,第四地道善圆满已,欲入菩萨第五
地中,当以十种平等清净心意乐入。何等为
十?所谓过去佛法平等清净意乐,未来佛法
平等清净意乐,现在佛法平等清净意乐,戒
平等清净意乐,定平等清净意乐,除见疑惑
平等清净意乐,道非道智平等清净意乐,断
智平等清净意乐,一切菩提分法后后观察
平等清净意乐,成熟一切有情平等清净意
乐,菩萨以是十种平等清净意乐入第五地。
唯诸佛子!菩萨已至此第五地,由善莹饰觉
分、道支,由善清净增上意乐,复求后世殊胜
道时,为如是事随正行故,愿力所持故,以大
慈悲不舍一切诸有情故,积集福智二资粮
故无休息故,引发善巧妙方便故,观照后后
地光明故,由常勤求佛加持故,念慧趣觉力
所持故,得不退转正作意已,如实了知此苦
圣谛、此是苦集、此是苦灭、此能灭苦,正行圣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0b 页
谛皆如实知。又此菩萨于世俗谛而得善巧
胜义谛,善巧相谛,善巧差别谛,善巧安立谛,
善巧事谛,善巧生谛,善巧于尽无生智谛,善
巧于趣入道智谛,善巧一切菩萨地,次第相
续已成就故,乃至如来智集谛中而得善巧。
「复次,此菩萨令他有情如其意乐皆欢喜故,
知世俗谛以能證入一切理趣故,知胜义谛
觉法自相及共相故,善知相谛悟法差别安
立义故,知差别谛解了蕴、界、处安立故,知安
立谛了达身、心逼恼的故,名知事谛通达诸
趣生相续故,能知生谛一切热恼究竟灭故,
名为知尽无生智谛引发无二故,知入道智
谛遍以一切行相觉故;一切菩萨地次相续
得成就已,乃至能知如来智集谛。此复但由
胜解智力,非以究竟智而知之。菩萨如是以
谛善巧所引正慧,如实了知一切有为,虚妄
诈伪诳惑愚夫,即此菩萨转复一切诸有情
所,大悲现前大慈光明而得发生。菩萨如是
智力所持,于有情界有所顾恋,希求佛智观
察一切诸有为行,前际后际如从前际,无明
渴爱所生有情,随生死流之所漂转,从蕴执
藏不胜进者增长苦蕴,无我、无寿、无养育者,
无数取趣,离我、我所皆如实知,如其未来于
无所有愚痴爱欲,究竟有断边际出离,或非
有者亦如实知。即此菩萨作是思惟:『此诸迷
倒异生之类甚为可悯,有无数身已灭、当灭,
今亦灭没,如是尽灭,不能于身而生厌离,转
更增长众苦机关,随生死流不能还返,不能
弃舍诸蕴执藏,不能厌离大种毒蛇,不能拔
胜义谛,善巧相谛,善巧差别谛,善巧安立谛,
善巧事谛,善巧生谛,善巧于尽无生智谛,善
巧于趣入道智谛,善巧一切菩萨地,次第相
续已成就故,乃至如来智集谛中而得善巧。
「复次,此菩萨令他有情如其意乐皆欢喜故,
知世俗谛以能證入一切理趣故,知胜义谛
觉法自相及共相故,善知相谛悟法差别安
立义故,知差别谛解了蕴、界、处安立故,知安
立谛了达身、心逼恼的故,名知事谛通达诸
趣生相续故,能知生谛一切热恼究竟灭故,
名为知尽无生智谛引发无二故,知入道智
谛遍以一切行相觉故;一切菩萨地次相续
得成就已,乃至能知如来智集谛。此复但由
胜解智力,非以究竟智而知之。菩萨如是以
谛善巧所引正慧,如实了知一切有为,虚妄
诈伪诳惑愚夫,即此菩萨转复一切诸有情
所,大悲现前大慈光明而得发生。菩萨如是
智力所持,于有情界有所顾恋,希求佛智观
察一切诸有为行,前际后际如从前际,无明
渴爱所生有情,随生死流之所漂转,从蕴执
藏不胜进者增长苦蕴,无我、无寿、无养育者,
无数取趣,离我、我所皆如实知,如其未来于
无所有愚痴爱欲,究竟有断边际出离,或非
有者亦如实知。即此菩萨作是思惟:『此诸迷
倒异生之类甚为可悯,有无数身已灭、当灭,
今亦灭没,如是尽灭,不能于身而生厌离,转
更增长众苦机关,随生死流不能还返,不能
弃舍诸蕴执藏,不能厌离大种毒蛇,不能拔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0c 页
出见慢箭镞,不能息灭贪、恚、痴火,不能飘荡
无明黑闇,不能枯涸渴爱巨海,不求十力大
圣导师,随魔意乐稠林而行,常于无际生死
溟渤种种寻伺波涛海兽,纷扰之中漂转无
息。我今为彼,如是无量众苦所逼,孤独、无救、
无依、无宅、无洲、无道、盲无目者、无明卵㲉厚
膜缠裹昏闇所覆诸有情故,独一无侣修集
无量福智资粮,以是资粮令彼一切有情当
證究竟清净,乃至获得如来十力无碍佛智。』
菩萨如是以善观察智所引慧、所修善根,皆
为救护一切有情,为欲饶益一切有情,为欲
安乐一切有情,为欲哀悯一切有情,为令有
情无诸灾患,为欲解脱一切有情,为欲引起
一切有情,为令有情发起净信,为欲调伏一
切有情,为欲灭度一切有情而修集之。菩萨
安住于此第五难胜地时,名具念者,不忘正法
故;名具慧者,智善决了故;名具趣者,觉于经
趣秘密教故;名惭愧者,护自他故;名坚持者,
不舍律仪及戒行故;名为觉者,观处、非处得
善巧故;名随智行者,非他所引故;名随慧行
者,于有义、无义二俱句中得善巧故;名为引
发神通者,于修引发得善巧故;名为方便善
巧者,随世间而转故;名为无厌足者,善集福
德资粮故;名无休息精进者,访求智慧资粮
故;名无厌倦意乐者,集大慈悯资粮故;名为
一切有情加行者,以能灭度诸有情故;名为
不慢求加行者,求如来力无畏不共诸佛法
故;名善引发作意行者,引发佛土诸庄严故;
名造种种善业行者,集相好故;名为常恒善
无明黑闇,不能枯涸渴爱巨海,不求十力大
圣导师,随魔意乐稠林而行,常于无际生死
溟渤种种寻伺波涛海兽,纷扰之中漂转无
息。我今为彼,如是无量众苦所逼,孤独、无救、
无依、无宅、无洲、无道、盲无目者、无明卵㲉厚
膜缠裹昏闇所覆诸有情故,独一无侣修集
无量福智资粮,以是资粮令彼一切有情当
證究竟清净,乃至获得如来十力无碍佛智。』
菩萨如是以善观察智所引慧、所修善根,皆
为救护一切有情,为欲饶益一切有情,为欲
安乐一切有情,为欲哀悯一切有情,为令有
情无诸灾患,为欲解脱一切有情,为欲引起
一切有情,为令有情发起净信,为欲调伏一
切有情,为欲灭度一切有情而修集之。菩萨
安住于此第五难胜地时,名具念者,不忘正法
故;名具慧者,智善决了故;名具趣者,觉于经
趣秘密教故;名惭愧者,护自他故;名坚持者,
不舍律仪及戒行故;名为觉者,观处、非处得
善巧故;名随智行者,非他所引故;名随慧行
者,于有义、无义二俱句中得善巧故;名为引
发神通者,于修引发得善巧故;名为方便善
巧者,随世间而转故;名为无厌足者,善集福
德资粮故;名无休息精进者,访求智慧资粮
故;名无厌倦意乐者,集大慈悯资粮故;名为
一切有情加行者,以能灭度诸有情故;名为
不慢求加行者,求如来力无畏不共诸佛法
故;名善引发作意行者,引发佛土诸庄严故;
名造种种善业行者,集相好故;名为常恒善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1a 页
加行者,求佛身、语、意庄严故;名大尊重能承
事者,于一切菩萨诸法师所如教行故;名为
心无碍者,以大方便善巧相续入世间故;名
为日夜离馀心者,唯为成熟一切有情而修行
故。菩萨如是勤修行时,以依布施成熟有情,
又以爱语、又以利行、又以同事,又以示现端
严色身、又以说法、又以开示诸菩萨行、又以
显示如来大我、又以现示生死过失、又以称
赞佛智胜利,引发广大神通游戏,种种方便
作用加行,成熟有情。而此菩萨如是精勤成
熟有情,其心相续恒趣佛智,善根加行无有
退转求胜法故,而勤修学为欲饶益诸有情
故,世间所有种种书论、印玺、算计,金性
等论、诸医方论谓:疗乾痟、癫痫、鬼魅、损坏
蛊毒,及起尸鬼咒诅和合,文笔赞咏歌
舞妓乐,戏笑谈说喜乐之处;国城、村邑、宫宅、
园苑、泉流、陂池,花果、药草丛林布列,显示金、
银、摩尼、真珠、琉璃、贝玉、珊瑚等性,入于日、月、
星宿、地震,诸鸟兽鸣梦相吉凶,所受遍身及
支分相,律仪戒行静虑神通,四无量心无色
定处,及馀所有无恼害事,能引一切有情利
乐无罪事业;如是一切皆能引发于诸有情
有悲悯故,渐令安住无上佛法。
「菩萨住此难
胜地中,由广大见及由愿力,现见多佛、多百
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庾多佛、多俱胝
佛、多百俱胝佛、多千俱胝佛、多百千俱胝佛、多
百千俱胝那庾多佛。菩萨见是如来、应供、正
等觉已,悉以广大增上意乐,恭敬、尊重、承事、
供养,奉施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诸资生
事者,于一切菩萨诸法师所如教行故;名为
心无碍者,以大方便善巧相续入世间故;名
为日夜离馀心者,唯为成熟一切有情而修行
故。菩萨如是勤修行时,以依布施成熟有情,
又以爱语、又以利行、又以同事,又以示现端
严色身、又以说法、又以开示诸菩萨行、又以
显示如来大我、又以现示生死过失、又以称
赞佛智胜利,引发广大神通游戏,种种方便
作用加行,成熟有情。而此菩萨如是精勤成
熟有情,其心相续恒趣佛智,善根加行无有
退转求胜法故,而勤修学为欲饶益诸有情
故,世间所有种种书论、印玺、算计,金性
等论、诸医方论谓:疗乾痟、癫痫、鬼魅、损坏
蛊毒,及起尸鬼咒诅和合,文笔赞咏歌
舞妓乐,戏笑谈说喜乐之处;国城、村邑、宫宅、
园苑、泉流、陂池,花果、药草丛林布列,显示金、
银、摩尼、真珠、琉璃、贝玉、珊瑚等性,入于日、月、
星宿、地震,诸鸟兽鸣梦相吉凶,所受遍身及
支分相,律仪戒行静虑神通,四无量心无色
定处,及馀所有无恼害事,能引一切有情利
乐无罪事业;如是一切皆能引发于诸有情
有悲悯故,渐令安住无上佛法。
「菩萨住此难
胜地中,由广大见及由愿力,现见多佛、多百
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庾多佛、多俱胝
佛、多百俱胝佛、多千俱胝佛、多百千俱胝佛、多
百千俱胝那庾多佛。菩萨见是如来、应供、正
等觉已,悉以广大增上意乐,恭敬、尊重、承事、
供养,奉施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诸资生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1b 页
具,奉献菩萨诸妙乐具,于僧伽众而作恭敬,
以此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慇重承事诸
佛如来,恭敬、尊重以希有想听闻正法,闻已
受持随分修行多分。于彼诸佛圣教净信出
家,既出家已,便则能作闻持法师;此复多分
以闻行相,逮得总持而为法师。菩萨住此难
胜地者,于无量劫此诸善根,转胜炽然而得
明净。无量百劫、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
百千那庾多劫、无量俱胝劫,乃至无量百千俱
胝那庾多劫,此诸善根转胜炽然而得明净。
唯诸佛子!譬如金师,以所鍊金作庄严具,以
车𤦲磨莹转更炽然转复明净。唯诸佛子!菩
萨住此难胜地中,此诸善根亦复如是,以方
便慧思惟观察,更胜炽然转复明净,由智加
行功德所引,思惟观察不可映夺。又诸佛子!
譬如日、月、星宿、宫殿所有光明,一切风轮不
能映夺,亦非风共。唯诸佛子!菩萨住于难胜
地中,于此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智思惟
观察随所行故,一切声闻、诸独觉等不能映
夺,亦非世间馀善根共。而此菩萨十到彼岸
中,静虑到彼岸而得增上,馀到彼岸随力随
分非不修行。
「唯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五
难胜智地。菩萨安住于此地中,受生多作珊
睹史多天王,能为自在善化有情令舍一切
外道邪法,能令有情住实谛中。诸所作业,或
以布施、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此等
一切悉皆不离佛作意、法作意、僧伽作意、菩
萨作意、菩萨行作意、到彼岸作意、诸地作意、
佛力作意、无所畏作意、佛不共法作意,乃至
以此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慇重承事诸
佛如来,恭敬、尊重以希有想听闻正法,闻已
受持随分修行多分。于彼诸佛圣教净信出
家,既出家已,便则能作闻持法师;此复多分
以闻行相,逮得总持而为法师。菩萨住此难
胜地者,于无量劫此诸善根,转胜炽然而得
明净。无量百劫、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
百千那庾多劫、无量俱胝劫,乃至无量百千俱
胝那庾多劫,此诸善根转胜炽然而得明净。
唯诸佛子!譬如金师,以所鍊金作庄严具,以
车𤦲磨莹转更炽然转复明净。唯诸佛子!菩
萨住此难胜地中,此诸善根亦复如是,以方
便慧思惟观察,更胜炽然转复明净,由智加
行功德所引,思惟观察不可映夺。又诸佛子!
譬如日、月、星宿、宫殿所有光明,一切风轮不
能映夺,亦非风共。唯诸佛子!菩萨住于难胜
地中,于此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智思惟
观察随所行故,一切声闻、诸独觉等不能映
夺,亦非世间馀善根共。而此菩萨十到彼岸
中,静虑到彼岸而得增上,馀到彼岸随力随
分非不修行。
「唯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五
难胜智地。菩萨安住于此地中,受生多作珊
睹史多天王,能为自在善化有情令舍一切
外道邪法,能令有情住实谛中。诸所作业,或
以布施、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此等
一切悉皆不离佛作意、法作意、僧伽作意、菩
萨作意、菩萨行作意、到彼岸作意、诸地作意、
佛力作意、无所畏作意、佛不共法作意,乃至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1c 页
不离一切行相胜妙相应一切智智作意。常
作愿言:『我当一切诸有情中,为首、为胜、为殊
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帅,
乃至愿得一切智智所依止处。』若乐发起如
是精进,由是精进一刹那顷瞬息须臾,證百
俱胝诸三摩地,能见百俱胝佛,彼佛加持皆
能解了,能动百俱胝世界,能往百俱胝诸佛
刹土,能照百俱胝世界成熟百俱胝所化有
情,能住寿量百俱胝劫,于前后际各皆能入
百俱胝劫,能正思择百俱胝法门,能示现百
俱胝身,身身皆能现百俱胝菩萨眷属围绕。
从此以上是诸菩萨有愿力者,由胜愿故,所
有游戏,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
音声、或行、或庄严、或胜解、或所作,此等乃至
尔所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不易可数。」
尔时金
刚藏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言:
「 「菩萨第四焰慧地,
所修正行已清净;
便悟三世佛平等,
谓由戒、定除见疑。
于道、非道并正行,
观察后后觉分智;
成熟有情平等故,
通达此入第五地。
念处为弓、根利箭,
正勤为马、神足车;
五力坚铠破怨敌,
勇健得入第五地。
惭愧为衣、觉分鬘,
净戒芬馥、定涂香;
善巧方便妙庄严,
游总持林、等持苑。
神足为足、正念颈,
慈悲为眼、智慧牙;
人中师子无我吼,
殄灭惑兽入五地。
菩萨住此第五地,
转修胜上清净道;
志求佛法不退转,
思念慈悲无厌倦。
积集福智胜功德,
精勤方便观上地;
作愿言:『我当一切诸有情中,为首、为胜、为殊
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帅,
乃至愿得一切智智所依止处。』若乐发起如
是精进,由是精进一刹那顷瞬息须臾,證百
俱胝诸三摩地,能见百俱胝佛,彼佛加持皆
能解了,能动百俱胝世界,能往百俱胝诸佛
刹土,能照百俱胝世界成熟百俱胝所化有
情,能住寿量百俱胝劫,于前后际各皆能入
百俱胝劫,能正思择百俱胝法门,能示现百
俱胝身,身身皆能现百俱胝菩萨眷属围绕。
从此以上是诸菩萨有愿力者,由胜愿故,所
有游戏,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
音声、或行、或庄严、或胜解、或所作,此等乃至
尔所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不易可数。」
尔时金
刚藏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言:
「 「菩萨第四焰慧地,
所修正行已清净;
便悟三世佛平等,
谓由戒、定除见疑。
于道、非道并正行,
观察后后觉分智;
成熟有情平等故,
通达此入第五地。
念处为弓、根利箭,
正勤为马、神足车;
五力坚铠破怨敌,
勇健得入第五地。
惭愧为衣、觉分鬘,
净戒芬馥、定涂香;
善巧方便妙庄严,
游总持林、等持苑。
神足为足、正念颈,
慈悲为眼、智慧牙;
人中师子无我吼,
殄灭惑兽入五地。
菩萨住此第五地,
转修胜上清净道;
志求佛法不退转,
思念慈悲无厌倦。
积集福智胜功德,
精勤方便观上地;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2a 页
佛力所加具念慧,
了知四谛皆如实。
善知世谛、胜义谛,
相谛、差别、成立谛,
事谛、生尽及道谛,
乃至无碍佛智谛。
如是观谛虽微妙,
未得无碍胜解脱;
以此能生大功德,
是故超过世间慧。
既观谛已知有为,
体性虚伪无坚实;
得佛慈悯光明分,
为利有情求佛智。
观诸有为前后际,
无明昏闇爱缠缚;
流转迟回苦趣中,
无我、有情及寿者。
爱取为因受来苦,
欲求边际不可得;
迷妄漂流无返期,
此等可悯我应度。
蕴宅、界蛇、诸见箭,
欲火猛炽、无明闇;
爱河漂转不假观,
苦海沦湑阙明导。
如是知已勤精进,
所作皆为度有情;
名为具念、具慧者,
乃至觉解方便者。
习行福智无厌足,
恭敬多闻不疲倦;
庄严刹土引相好,
如是一切为有情。
为欲教化诸世间,
善知书论数印等;
亦能善解诸方药,
疗治众病悉令愈。
文词、歌舞皆巧妙,
布列宫宅、园池等;
种种宝性咸示人,
利益无量有情故。
日、月、星宿、地震动,
乃至身相亦观察;
静虑、等至及神通,
为益世间皆显示。
智者住此难胜地,
供养诸佛及听法;
如以车𤦲莹真金,
善根转净亦如是。
譬如星宿宫殿光,
非为风轮所映夺;
如莲处泥无染污,
菩萨于世行亦然。
多作睹史多天王,
能摧异道诸邪见;
所修诸善为佛智,
愿得十力济群生。
了知四谛皆如实。
善知世谛、胜义谛,
相谛、差别、成立谛,
事谛、生尽及道谛,
乃至无碍佛智谛。
如是观谛虽微妙,
未得无碍胜解脱;
以此能生大功德,
是故超过世间慧。
既观谛已知有为,
体性虚伪无坚实;
得佛慈悯光明分,
为利有情求佛智。
观诸有为前后际,
无明昏闇爱缠缚;
流转迟回苦趣中,
无我、有情及寿者。
爱取为因受来苦,
欲求边际不可得;
迷妄漂流无返期,
此等可悯我应度。
蕴宅、界蛇、诸见箭,
欲火猛炽、无明闇;
爱河漂转不假观,
苦海沦湑阙明导。
如是知已勤精进,
所作皆为度有情;
名为具念、具慧者,
乃至觉解方便者。
习行福智无厌足,
恭敬多闻不疲倦;
庄严刹土引相好,
如是一切为有情。
为欲教化诸世间,
善知书论数印等;
亦能善解诸方药,
疗治众病悉令愈。
文词、歌舞皆巧妙,
布列宫宅、园池等;
种种宝性咸示人,
利益无量有情故。
日、月、星宿、地震动,
乃至身相亦观察;
静虑、等至及神通,
为益世间皆显示。
智者住此难胜地,
供养诸佛及听法;
如以车𤦲莹真金,
善根转净亦如是。
譬如星宿宫殿光,
非为风轮所映夺;
如莲处泥无染污,
菩萨于世行亦然。
多作睹史多天王,
能摧异道诸邪见;
所修诸善为佛智,
愿得十力济群生。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2b 页
此若发起大精进,
刹那见百俱胝佛;
得定至现身亦然,
愿力所作过于是。
如是第五难胜地,
人天尊者真实道;
我以种种方便力,
为诸佛子宣说竟。」」
菩萨难胜地第五竟
* 菩萨现前地第六之一
「 菩萨既闻诸胜行,
其心欢喜雨妙花;
放净光明散宝珍,
供养如来称善说。
百千天众皆欣庆,
共在空中雨众宝;
花鬘、缨珞及幢幡,
宝盖、涂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
心生欢喜在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
赞言佛子快宣说。
无量天女空中住,
共以乐音歌赞佛;
声中悉作如是言:
「佛语能除烦恼病,
法性本寂无诸相;
犹如虚空离分别,
超诸取著绝言道,
真实等品常清净。
若能通达诸法性,
即于有无心不动;
为欲救世勤修行,
此佛口生真佛子。
不取众相而行施,
本绝诸恶坚持戒,
解法无生常堪忍,
知法性离具精进,
烦恼已尽而入禅,
善达性空分别法,
具足智力能广济,
灭除众恶称大士。」
如是妙音千万种,
赞已默然瞻仰佛;
解脱月言:「金刚藏!
以何行相入后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众菩萨言:「唯诸佛子!若
是菩萨,第五地中所修之道善圆满已,欲入
菩萨第六地者,当以十种法平等性而入。何
等为十?所谓:以一切法无相平等,以一切法
无自相平等,以一切法无起平等,以一切法
刹那见百俱胝佛;
得定至现身亦然,
愿力所作过于是。
如是第五难胜地,
人天尊者真实道;
我以种种方便力,
为诸佛子宣说竟。」」
菩萨难胜地第五竟
* 菩萨现前地第六之一
「 菩萨既闻诸胜行,
其心欢喜雨妙花;
放净光明散宝珍,
供养如来称善说。
百千天众皆欣庆,
共在空中雨众宝;
花鬘、缨珞及幢幡,
宝盖、涂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
心生欢喜在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
赞言佛子快宣说。
无量天女空中住,
共以乐音歌赞佛;
声中悉作如是言:
「佛语能除烦恼病,
法性本寂无诸相;
犹如虚空离分别,
超诸取著绝言道,
真实等品常清净。
若能通达诸法性,
即于有无心不动;
为欲救世勤修行,
此佛口生真佛子。
不取众相而行施,
本绝诸恶坚持戒,
解法无生常堪忍,
知法性离具精进,
烦恼已尽而入禅,
善达性空分别法,
具足智力能广济,
灭除众恶称大士。」
如是妙音千万种,
赞已默然瞻仰佛;
解脱月言:「金刚藏!
以何行相入后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众菩萨言:「唯诸佛子!若
是菩萨,第五地中所修之道善圆满已,欲入
菩萨第六地者,当以十种法平等性而入。何
等为十?所谓:以一切法无相平等,以一切法
无自相平等,以一切法无起平等,以一切法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2c 页
无生平等,以一切法寂净平等,以一切法本
来清净平等,以一切法无戏论平等,以一切
法不取、不舍平等,以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
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阳焰水、如化平
等,以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以此十种法平
等性入第六地。菩萨如是观察随莹,随顺不
逆一切诸法平等性故,通达第六现前智地。
但以猛利须心而證,犹未现得无生忍门。菩
萨随行如是自性一切法时,以大悲悯为先
导故,以大悲悯为增上故,为欲圆满大悲悯
故,观诸世间合散生灭。菩萨观此世生灭时,
作是思惟:『世间所有受生施设,一切皆由我
执而起,若离我执即无世间受生施设。』复作
是念:『此诸异生愚痴无智执著于我,无明眩
瞖之所覆蔽,求有非有随不如理,作意驰散,
奔骛僻路随邪而行,集福非福不动诸行,而
彼有情诸行所植有漏有取心之种子,复续
来世生及老死,中有、后有业田摄藏。无明闇
覆、爱水滋润、我慢溉灌、见网增盛,生名色种
芽,生已增长,名色长已五根流转,诸根转已
递互与识相对有触,由触相对诸受发生,自
后于受欣乐名爱,爱增长取,取增生有,由有
生已五蕴发生,五蕴起已于五趣中渐渐衰
变,衰已失坏,衰失坏故有诸热恼,因热恼故
一切愁叹,及苦忧恼众苦皆集,此之一切无
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菩萨如是随顺
行相观察缘起。
「复次,菩萨作是思惟:『以胜义相于谛无知名
为无明,无明所作业果名行,行为依止初心
来清净平等,以一切法无戏论平等,以一切
法不取、不舍平等,以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
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阳焰水、如化平
等,以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以此十种法平
等性入第六地。菩萨如是观察随莹,随顺不
逆一切诸法平等性故,通达第六现前智地。
但以猛利须心而證,犹未现得无生忍门。菩
萨随行如是自性一切法时,以大悲悯为先
导故,以大悲悯为增上故,为欲圆满大悲悯
故,观诸世间合散生灭。菩萨观此世生灭时,
作是思惟:『世间所有受生施设,一切皆由我
执而起,若离我执即无世间受生施设。』复作
是念:『此诸异生愚痴无智执著于我,无明眩
瞖之所覆蔽,求有非有随不如理,作意驰散,
奔骛僻路随邪而行,集福非福不动诸行,而
彼有情诸行所植有漏有取心之种子,复续
来世生及老死,中有、后有业田摄藏。无明闇
覆、爱水滋润、我慢溉灌、见网增盛,生名色种
芽,生已增长,名色长已五根流转,诸根转已
递互与识相对有触,由触相对诸受发生,自
后于受欣乐名爱,爱增长取,取增生有,由有
生已五蕴发生,五蕴起已于五趣中渐渐衰
变,衰已失坏,衰失坏故有诸热恼,因热恼故
一切愁叹,及苦忧恼众苦皆集,此之一切无
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菩萨如是随顺
行相观察缘起。
「复次,菩萨作是思惟:『以胜义相于谛无知名
为无明,无明所作业果名行,行为依止初心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3a 页
名识,与识俱生馀四取蕴说为名色,名色增
长说为六处,根、境与识三事和合名有漏触,
俱生名受,于受味著名为渴爱,渴爱增长是
名为取,从取起有漏业名为有,业等流诸蕴
起名为生,蕴熟为老,蕴坏名死,临死欲坏愚迷
之者有贪恋故心热名愁,由愁发语号嗥喟
叹,五根相对不悦名苦,意识相对不悦名忧,
忧苦所生吁嗞名恼,纯大苦对如是增成,于
中永无作者、受者。』复作是念:『由执作者方有
作用;既无作者,以胜义谛作用亦无。』即此菩
萨作是思惟:所言三界,此唯是心,如来于此
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
以故?若于事中贪欲相应,心起是识事即是
行,于行迷惑是即无明,行与无明及心共生
是谓名色,名色增长是谓六处,六处分是谓
触,触共生是受,受用之时无厌是爱,爱逼摄
受不舍是取,彼有支生起是有,有所起名生,
生熟为老,老坏为死。此中无明有二种所作:
一、所缘故迷惑有情;二、为诸行生起与因。诸
行亦有二种所作:一、能生起未来异熟;二、为
于识生起与因。识亦有二种所作:一、能续有;
二、为名色生起与因。名色亦有二种所作:一、
互相资助;二、为六处生起与因。六处亦有二
种所作:一、能现示自境差别;二、为于触生起
与因。触亦有二种所作:一、能触所缘;二、为于
受生起与因。受亦有二种所作:一、能领纳爱、
非爱境及二相违;二、为于爱生起与因。爱亦
有二种所作:一、令可染事中染著;二、为于取
生起与因。取亦有二种所作:一、能续杂染;二、
长说为六处,根、境与识三事和合名有漏触,
俱生名受,于受味著名为渴爱,渴爱增长是
名为取,从取起有漏业名为有,业等流诸蕴
起名为生,蕴熟为老,蕴坏名死,临死欲坏愚迷
之者有贪恋故心热名愁,由愁发语号嗥喟
叹,五根相对不悦名苦,意识相对不悦名忧,
忧苦所生吁嗞名恼,纯大苦对如是增成,于
中永无作者、受者。』复作是念:『由执作者方有
作用;既无作者,以胜义谛作用亦无。』即此菩
萨作是思惟:所言三界,此唯是心,如来于此
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
以故?若于事中贪欲相应,心起是识事即是
行,于行迷惑是即无明,行与无明及心共生
是谓名色,名色增长是谓六处,六处分是谓
触,触共生是受,受用之时无厌是爱,爱逼摄
受不舍是取,彼有支生起是有,有所起名生,
生熟为老,老坏为死。此中无明有二种所作:
一、所缘故迷惑有情;二、为诸行生起与因。诸
行亦有二种所作:一、能生起未来异熟;二、为
于识生起与因。识亦有二种所作:一、能续有;
二、为名色生起与因。名色亦有二种所作:一、
互相资助;二、为六处生起与因。六处亦有二
种所作:一、能现示自境差别;二、为于触生起
与因。触亦有二种所作:一、能触所缘;二、为于
受生起与因。受亦有二种所作:一、能领纳爱、
非爱境及二相违;二、为于爱生起与因。爱亦
有二种所作:一、令可染事中染著;二、为于取
生起与因。取亦有二种所作:一、能续杂染;二、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3b 页
为于有生起与因。有亦有二种所作:一、令后
有异趣现前;二、为于生生起与因。生亦有二
种所作:一、能起诸蕴;二、为于老生起与因。老
亦有二种所作:一、令诸根有衰变异;二、共死
会合生起与因。死亦有二种所作:一、能坏诸
行;二、非遍知断。
「复次,于中无明缘行者,无明缘性,谓行不断
复有扶助。行缘识者,于行缘性,谓识不断复
有扶助。识缘名色者,于识缘性,谓名色不断
复有扶助。名色缘六处者,名色缘性,谓六处
不断复有扶助。六处缘触者,六处缘性,谓触
不断复有扶助。触缘受者,于触缘性,谓受不
断复有扶助。受缘爱者,于受缘性,谓爱不断
复有扶助。爱缘取者,于爱缘性,谓取不断复
有扶助。取缘有者,于取缘性,谓有不断复有
扶助。有缘生者,于有缘性,谓生不断复有扶
助。生缘老死者,于生缘性,谓老死不断复有
扶助。无明灭故行灭者,由于无明缘性无故,
诸行断灭更无扶助。行灭故识灭者,由于诸
行缘性无故,识亦断灭更无扶助。识灭故名
色灭者,由于识缘性无故,名色断灭更无扶
助。名色灭故六处灭者,由于名色缘性无故,
六处断灭更无扶助。六处灭故触灭者,由于
六处缘性无故,触亦断灭更无扶助。触灭故
受灭者,由于触缘性无故,受亦断灭更无扶
助。受灭故爱灭者,由于受缘性无故,爱亦断
灭更无扶助。爱灭故取灭者,由于爱缘性无
故,取亦断灭更无扶助。取灭故有灭者,由于
取缘性无故,有亦断灭更无扶助。有灭故生
有异趣现前;二、为于生生起与因。生亦有二
种所作:一、能起诸蕴;二、为于老生起与因。老
亦有二种所作:一、令诸根有衰变异;二、共死
会合生起与因。死亦有二种所作:一、能坏诸
行;二、非遍知断。
「复次,于中无明缘行者,无明缘性,谓行不断
复有扶助。行缘识者,于行缘性,谓识不断复
有扶助。识缘名色者,于识缘性,谓名色不断
复有扶助。名色缘六处者,名色缘性,谓六处
不断复有扶助。六处缘触者,六处缘性,谓触
不断复有扶助。触缘受者,于触缘性,谓受不
断复有扶助。受缘爱者,于受缘性,谓爱不断
复有扶助。爱缘取者,于爱缘性,谓取不断复
有扶助。取缘有者,于取缘性,谓有不断复有
扶助。有缘生者,于有缘性,谓生不断复有扶
助。生缘老死者,于生缘性,谓老死不断复有
扶助。无明灭故行灭者,由于无明缘性无故,
诸行断灭更无扶助。行灭故识灭者,由于诸
行缘性无故,识亦断灭更无扶助。识灭故名
色灭者,由于识缘性无故,名色断灭更无扶
助。名色灭故六处灭者,由于名色缘性无故,
六处断灭更无扶助。六处灭故触灭者,由于
六处缘性无故,触亦断灭更无扶助。触灭故
受灭者,由于触缘性无故,受亦断灭更无扶
助。受灭故爱灭者,由于受缘性无故,爱亦断
灭更无扶助。爱灭故取灭者,由于爱缘性无
故,取亦断灭更无扶助。取灭故有灭者,由于
取缘性无故,有亦断灭更无扶助。有灭故生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3c 页
灭者,由于有缘性无故,生亦断灭更无扶助。
生灭故老死灭者,由于生缘性无故,老死断
灭更无扶助。
「复次,于中无明、爱、取,是谓烦恼流不断绝;行、
有是业流不断绝;馀支是苦流不断绝。以差
别故前后际灭,是流断绝如是三流,悉是无
我,离我、我所,自性生灭犹若束芦。
「复次,所说无明缘行是前世观待;识乃至受
是现世观待;爱乃至有是后世观待,由是于
后相续流转。无明灭故行灭者是观待断绝。
复由如是十二有支有三苦性:此中诸行乃
至六处是行苦性;触、受此二是苦苦性;所馀
有支是坏苦性。无明灭故行灭者,是三苦性
究竟断灭。无明缘行者是则显行,从因从缘
所生之性,馀亦如是。无明灭故行灭者此则
显示,行无自性,馀亦如是。无明缘行者,是生
连缚,馀亦如是。无明灭故行灭者,是灭连缚,
馀亦如是。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有观,馀亦如
是。无明灭故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馀亦如
是。菩萨如是以十行相顺逆观察诸缘起法,
所谓:有支相续故、入一心故、自业差别故、不
相舍离故、三流不断故、前今后世观待理故、
三苦集故、因缘所生故、生灭连缚故、观有尽
故。菩萨以是十种行相观诸缘起,由以无我、
无寿命者、无数取趣自性空寂,离作者、受者
观缘起故,空解脱门而现在前,即此菩萨彼
诸有支自性灭故,究竟解脱现證住故,无少
法相后生起者,由是无相解脱门而现在前。
又此菩萨如是趣入空无相已,无馀愿求唯
生灭故老死灭者,由于生缘性无故,老死断
灭更无扶助。
「复次,于中无明、爱、取,是谓烦恼流不断绝;行、
有是业流不断绝;馀支是苦流不断绝。以差
别故前后际灭,是流断绝如是三流,悉是无
我,离我、我所,自性生灭犹若束芦。
「复次,所说无明缘行是前世观待;识乃至受
是现世观待;爱乃至有是后世观待,由是于
后相续流转。无明灭故行灭者是观待断绝。
复由如是十二有支有三苦性:此中诸行乃
至六处是行苦性;触、受此二是苦苦性;所馀
有支是坏苦性。无明灭故行灭者,是三苦性
究竟断灭。无明缘行者是则显行,从因从缘
所生之性,馀亦如是。无明灭故行灭者此则
显示,行无自性,馀亦如是。无明缘行者,是生
连缚,馀亦如是。无明灭故行灭者,是灭连缚,
馀亦如是。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有观,馀亦如
是。无明灭故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馀亦如
是。菩萨如是以十行相顺逆观察诸缘起法,
所谓:有支相续故、入一心故、自业差别故、不
相舍离故、三流不断故、前今后世观待理故、
三苦集故、因缘所生故、生灭连缚故、观有尽
故。菩萨以是十种行相观诸缘起,由以无我、
无寿命者、无数取趣自性空寂,离作者、受者
观缘起故,空解脱门而现在前,即此菩萨彼
诸有支自性灭故,究竟解脱现證住故,无少
法相后生起者,由是无相解脱门而现在前。
又此菩萨如是趣入空无相已,无馀愿求唯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4a 页
除大悲,为先导故成熟有情,由是无愿解脱
门而现在前。菩萨如是修习此三解脱门时,
离自、他想,远离作者及受者想,离有、无想,大
悲为首,于未修證诸觉分法为修證故,转复
修行,作是思惟:『由相应故有为法转,由不相
应不能流转;由和合故有为流转,若无和合
则不流转;我已解了诸有为法,如是多咎污
染而转,是故我今当断相应及彼和合。然为
成熟诸有情故,不应永灭一切有为。』唯诸佛
子!菩萨如是,观诸有为多咎污染,永无自性
本性毕竟不生不灭。观察此时兴大悲故,不
舍一切有情聚故,名无著智现前般若波罗
蜜多住,以寄现故而现在前。菩萨成就如是
智已,慧到彼岸住之所照,引发能引觉分众
缘,然非有住而住之。观有为法自性寂灭不
住,于彼菩提分法未圆满。菩萨住此现前地
中,名入空性三摩地而现在前。自性空性三
摩地,胜义空性三摩地,最上空性三摩地,大
空性三摩地,相应空性三摩地,引发空性三
摩地,如理无分别空性三摩地,有顾恋空性
三摩地,离不离空性三摩地,而悉现前。此菩
萨如是上首于空性门,百万三摩地而现在
前,如是于无相门百万三摩地,于无愿门百
万三摩地皆现在前。
《佛说十地经》卷第四
门而现在前。菩萨如是修习此三解脱门时,
离自、他想,远离作者及受者想,离有、无想,大
悲为首,于未修證诸觉分法为修證故,转复
修行,作是思惟:『由相应故有为法转,由不相
应不能流转;由和合故有为流转,若无和合
则不流转;我已解了诸有为法,如是多咎污
染而转,是故我今当断相应及彼和合。然为
成熟诸有情故,不应永灭一切有为。』唯诸佛
子!菩萨如是,观诸有为多咎污染,永无自性
本性毕竟不生不灭。观察此时兴大悲故,不
舍一切有情聚故,名无著智现前般若波罗
蜜多住,以寄现故而现在前。菩萨成就如是
智已,慧到彼岸住之所照,引发能引觉分众
缘,然非有住而住之。观有为法自性寂灭不
住,于彼菩提分法未圆满。菩萨住此现前地
中,名入空性三摩地而现在前。自性空性三
摩地,胜义空性三摩地,最上空性三摩地,大
空性三摩地,相应空性三摩地,引发空性三
摩地,如理无分别空性三摩地,有顾恋空性
三摩地,离不离空性三摩地,而悉现前。此菩
萨如是上首于空性门,百万三摩地而现在
前,如是于无相门百万三摩地,于无愿门百
万三摩地皆现在前。
《佛说十地经》卷第四
菩萨难胜地第五¶ 第 55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