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音释¶ 第 627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三十之一 盟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佛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真如相回向。」
【第八真如相回向长行中二先广明后结
示前中亦二先明位行后辨位果前中亦
三今初标名善根合以成回向从所依立
名义通能所故本业云常照有无二谛一
切法一合相故若梵本中具名真如相自
性回向相即德相性即体性以二非即离
所以双举多说德相唐本单名即以法界
印而为其性此与前后异者谓第七明会
事向理故云平等此明事尽理现故行等
同如第九明从体起用第十明用同体同
体而用馀如第四回向会释(从所依立名者但言真如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佛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真如相回向。」
【第八真如相回向长行中二先广明后结
示前中亦二先明位行后辨位果前中亦
三今初标名善根合以成回向从所依立
名义通能所故本业云常照有无二谛一
切法一合相故若梵本中具名真如相自
性回向相即德相性即体性以二非即离
所以双举多说德相唐本单名即以法界
印而为其性此与前后异者谓第七明会
事向理故云平等此明事尽理现故行等
同如第九明从体起用第十明用同体同
体而用馀如第四回向会释(从所依立名者但言真如
音释¶ 第 627b 页
相即是所依善根合如故义通能所常照者以有能所况一合相复有二义一有无
不二即一合相以同如故二智与境冥绝能所故则通能所为如相矣即以法界下
四出体能所契合为法界故此与前后下五拣滥前即第七以平等随顺众生故后
即九十九即离于能所缚著故十入法界亦契合故故其四名多分相滥疏拣可知
馀如第四回向者彼以善根如于实际故至一切处前对此拣竟故今不对第四拣
之)。】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正念明了其心坚住远
离迷惑专意修行深心不动成不坏业趣一
切智终不退转志求大乘勇猛无畏植诸德
本普安世间生胜善根修白净法大悲增长
心宝成就常念诸佛护持正法于菩萨道信
乐坚固。」
【第二依徵广释中三初明随相回向二佛
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下离相回向三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一切
不二即一合相以同如故二智与境冥绝能所故则通能所为如相矣即以法界下
四出体能所契合为法界故此与前后下五拣滥前即第七以平等随顺众生故后
即九十九即离于能所缚著故十入法界亦契合故故其四名多分相滥疏拣可知
馀如第四回向者彼以善根如于实际故至一切处前对此拣竟故今不对第四拣
之)。】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正念明了其心坚住远
离迷惑专意修行深心不动成不坏业趣一
切智终不退转志求大乘勇猛无畏植诸德
本普安世间生胜善根修白净法大悲增长
心宝成就常念诸佛护持正法于菩萨道信
乐坚固。」
【第二依徵广释中三初明随相回向二佛
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下离相回向三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一切
音释¶ 第 628a 页
下回向成益初中分二先积善回向后佛
子菩萨摩诃萨若见下触境回向前中亦
二先明所回行体后菩萨尔时慧眼下摄
将回向前中亦二先积集资粮后成就无
量下结德成就。
今初文有十句初一为总谓正念坚明下
九为别文有三节初三正念菩提一远离
迷惑是明了义专意修行即为正念正念
是定明了是慧定慧双运为道之源二契
理不动故曰深心缘不能沮成不坏业即
自分坚住三求佛不退即胜进坚住次四
句正念化生初句为总勇求兼济为大法
故下三句别一悲智双运为明了般若为
众德之本故二进善去漏为正念三悲增
智圆为坚住后三正念三宝一念佛二护
子菩萨摩诃萨若见下触境回向前中亦
二先明所回行体后菩萨尔时慧眼下摄
将回向前中亦二先积集资粮后成就无
量下结德成就。
今初文有十句初一为总谓正念坚明下
九为别文有三节初三正念菩提一远离
迷惑是明了义专意修行即为正念正念
是定明了是慧定慧双运为道之源二契
理不动故曰深心缘不能沮成不坏业即
自分坚住三求佛不退即胜进坚住次四
句正念化生初句为总勇求兼济为大法
故下三句别一悲智双运为明了般若为
众德之本故二进善去漏为正念三悲增
智圆为坚住后三正念三宝一念佛二护
音释¶ 第 628b 页
法三信僧上有正念下句坚固影略该摄。】
「成就无量净妙善根勤修一切功德智慧为
调御师生众善法以智方便而为回向。」
【二结德成就文有四句前三结前一非止
上十故云无量二三统而[(冰-水+〡)*ㄆ]之不出福智
大悲末句生后回向。】
「菩萨尔时慧眼普观所有善根无量无边。」
【第二摄将回向中二先观察善根本期回
向二以诸善根下正明回向今初有三初
总标。】
「其诸善根修习之时若求缘若办具若治净
若趣入若专励若起行若明达若精审若开
示。」
【次其诸善下别显。】
「如是一切有种种门种种境种种相种种事
「成就无量净妙善根勤修一切功德智慧为
调御师生众善法以智方便而为回向。」
【二结德成就文有四句前三结前一非止
上十故云无量二三统而[(冰-水+〡)*ㄆ]之不出福智
大悲末句生后回向。】
「菩萨尔时慧眼普观所有善根无量无边。」
【第二摄将回向中二先观察善根本期回
向二以诸善根下正明回向今初有三初
总标。】
「其诸善根修习之时若求缘若办具若治净
若趣入若专励若起行若明达若精审若开
示。」
【次其诸善下别显。】
「如是一切有种种门种种境种种相种种事
音释¶ 第 629a 页
种种分种种行种种名字种种分别种种出
生种种修习。」
【三如是下总结于中二先结种类多门有
十句谓随前求缘等有多差别一通游非
一故如一趣入为用有门为用空门乃至
无量故慈行童女云诸佛各以异门令我
入此普庄严门二随其一门缘何为境为
佛为法等三随一境上相貌不同四相所
依事谓色心等五随一事上有多分位六
施等万行七能诠名字八分别决择九生
多知见十若定若慧上中下修。】
「其中所有一切善根悉是趣向十力乘心之
所建立皆悉回向一切种智唯一无二。」
【后其中下结修本意本意既然宁不回向。】
「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得圆满无碍身
生种种修习。」
【三如是下总结于中二先结种类多门有
十句谓随前求缘等有多差别一通游非
一故如一趣入为用有门为用空门乃至
无量故慈行童女云诸佛各以异门令我
入此普庄严门二随其一门缘何为境为
佛为法等三随一境上相貌不同四相所
依事谓色心等五随一事上有多分位六
施等万行七能诠名字八分别决择九生
多知见十若定若慧上中下修。】
「其中所有一切善根悉是趣向十力乘心之
所建立皆悉回向一切种智唯一无二。」
【后其中下结修本意本意既然宁不回向。】
「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得圆满无碍身
音释¶ 第 629b 页
业修菩萨行愿得清净无碍口业修菩萨行
愿得成就无碍意业安住大乘愿得圆满无
障碍心净修一切诸菩萨行愿起无量广大
施心周给无边一切众生愿于诸法心得自
在演大法明无能障蔽愿得明达一切智处
发菩提心普照世间愿常正念三世诸佛谛
想如来常现在前愿住圆满增上志乐远离
一切诸魔怨敌愿得安住佛十力智普摄众
生无有休息。」
【第二正明回向分二初向菩提二佛子菩
萨摩诃萨如为巳身下回向众生前中有
二十愿分三初十愿愿成智行即菩提因
果。】
「愿得三昧游诸世界而于世间无所染著愿
住诸世界无有疲厌教化众生恒不休息愿
愿得成就无碍意业安住大乘愿得圆满无
障碍心净修一切诸菩萨行愿起无量广大
施心周给无边一切众生愿于诸法心得自
在演大法明无能障蔽愿得明达一切智处
发菩提心普照世间愿常正念三世诸佛谛
想如来常现在前愿住圆满增上志乐远离
一切诸魔怨敌愿得安住佛十力智普摄众
生无有休息。」
【第二正明回向分二初向菩提二佛子菩
萨摩诃萨如为巳身下回向众生前中有
二十愿分三初十愿愿成智行即菩提因
果。】
「愿得三昧游诸世界而于世间无所染著愿
住诸世界无有疲厌教化众生恒不休息愿
音释¶ 第 630a 页
起无量思慧方便成就菩萨不思议道愿得
诸方不迷惑智悉能分别一切世间。」
【二得三昧下四愿周遍利生即化用因果
一化所依二化时处三知药治四识病宜。】
「愿得自在神通智力于一念中悉能严净一
切国土愿得普入诸法自性见一切世间悉
皆清净愿得生起无差别智于一刹中入一
切刹愿以一切刹庄严之事显示一切教化
无量无边众生愿于一佛刹中示无边法界
一切佛刹悉亦如是愿得自在大神通智普
能往诣一切佛土。」
【三得自在下六愿普严佛刹即净土因果
一神通智严净事土二入理智严法性土
亦非严严故三事理无碍智严帝网土四
以前三严用化众生上四因圆后二果满。】
诸方不迷惑智悉能分别一切世间。」
【二得三昧下四愿周遍利生即化用因果
一化所依二化时处三知药治四识病宜。】
「愿得自在神通智力于一念中悉能严净一
切国土愿得普入诸法自性见一切世间悉
皆清净愿得生起无差别智于一刹中入一
切刹愿以一切刹庄严之事显示一切教化
无量无边众生愿于一佛刹中示无边法界
一切佛刹悉亦如是愿得自在大神通智普
能往诣一切佛土。」
【三得自在下六愿普严佛刹即净土因果
一神通智严净事土二入理智严法性土
亦非严严故三事理无碍智严帝网土四
以前三严用化众生上四因圆后二果满。】
音释¶ 第 630b 页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愿得庄严一切
佛国愿得周遍一切世界愿得成就智慧观
察如为巳身如是回向如是而为一切众生。」
【第二回向众生文三初牒前起后即从后
倒牒前之三段。】
「所谓愿一切众生永离一切地狱畜生阎罗
王趣愿一切众生除灭一切障碍之业愿一
切众生得周普心平等智慧愿一切众生于
怨于亲等心摄受皆令安乐智慧清净愿一
切众生智慧圆满净光普照愿一切众生思
慧成满了真实义愿一切众生以净志乐趣
求菩提获无量智愿一切众生普能显示安
隐住处。」
【二所谓下正显回向文有八句初二愿离
三障障碍之言义兼烦恼次四成四智后
音释¶ 第 631a 页
二结二果谓菩提涅槃菩提不唯四智故
云无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恒以善心如是回向为令
一切众生遇清凉云霔法雨故为令一切众
生常值福田胜境界故为令一切众生皆能
善入菩提心藏自护持故为令一切众生离
诸盖缠善安住故为令一切众生皆获无碍
神通智故为令一切众生得自在身普示现
故为令一切众生成就最胜一切种智普兴
利益无空过故为令一切众生普摄群品令
清净故为令一切众生皆能究竟一切智故
为令一切众生心不动摇无障碍故。」
【三佛子下总结所为。】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可爱乐国土园林草木
华果名香上服珍宝财物诸庄严具或见可
云无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恒以善心如是回向为令
一切众生遇清凉云霔法雨故为令一切众
生常值福田胜境界故为令一切众生皆能
善入菩提心藏自护持故为令一切众生离
诸盖缠善安住故为令一切众生皆获无碍
神通智故为令一切众生得自在身普示现
故为令一切众生成就最胜一切种智普兴
利益无空过故为令一切众生普摄群品令
清净故为令一切众生皆能究竟一切智故
为令一切众生心不动摇无障碍故。」
【三佛子下总结所为。】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可爱乐国土园林草木
华果名香上服珍宝财物诸庄严具或见可
音释¶ 第 631b 页
乐村邑聚落或见帝王威德自在或见住处
离诸諠杂见是事巳以方便智精勤修习出
生无量胜妙功德为诸众生勤求善法心无
放逸广集众善犹如大海以无𥁞善普覆一
切为众善法所依之处以诸善根方便回向
而无分别开示无量种种善根智常观察一
切众生心恒忆念善根境界以等真如平等
善根回向众生无有休息。」
【第二触境回向大同净行对境发愿于中
五一列所见境二见是事下睹境成德谓
增悲智三以诸善根下总明回向亦是回
向之德四菩萨尔时下别明回向五佛子
下回向成益前三可知。】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
众生得诸如来可爱乐见见法真性平等平
离诸諠杂见是事巳以方便智精勤修习出
生无量胜妙功德为诸众生勤求善法心无
放逸广集众善犹如大海以无𥁞善普覆一
切为众善法所依之处以诸善根方便回向
而无分别开示无量种种善根智常观察一
切众生心恒忆念善根境界以等真如平等
善根回向众生无有休息。」
【第二触境回向大同净行对境发愿于中
五一列所见境二见是事下睹境成德谓
增悲智三以诸善根下总明回向亦是回
向之德四菩萨尔时下别明回向五佛子
下回向成益前三可知。】
「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
众生得诸如来可爱乐见见法真性平等平
音释¶ 第 632a 页
等无所取著圆满清净愿一切众生见诸如
来甚可爱乐圆满供养愿一切众生往生一
切无诸烦恼甚可爱乐清净佛刹愿一切众
生得见诸佛可爱乐法愿一切众生常乐护
持一切菩萨可爱乐行愿一切众生得善知
识可爱乐眼见无所碍愿一切众生常见一
切可爱乐物无有违逆愿一切众生證得一
切可爱乐法而勤护持愿一切众生于一切
佛可乐法中得净光明愿一切众生修诸菩
萨一切能舍可爱乐心愿一切众生得无所
畏能说一切可爱乐法愿一切众生得诸菩
萨极可爱乐甚深三昧愿一切众生得诸菩
萨甚可爱乐陀罗尼门愿一切众生得诸菩
萨甚可爱乐善观察智愿一切众生能现菩
萨甚可爱乐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能于诸
来甚可爱乐圆满供养愿一切众生往生一
切无诸烦恼甚可爱乐清净佛刹愿一切众
生得见诸佛可爱乐法愿一切众生常乐护
持一切菩萨可爱乐行愿一切众生得善知
识可爱乐眼见无所碍愿一切众生常见一
切可爱乐物无有违逆愿一切众生證得一
切可爱乐法而勤护持愿一切众生于一切
佛可乐法中得净光明愿一切众生修诸菩
萨一切能舍可爱乐心愿一切众生得无所
畏能说一切可爱乐法愿一切众生得诸菩
萨极可爱乐甚深三昧愿一切众生得诸菩
萨甚可爱乐陀罗尼门愿一切众生得诸菩
萨甚可爱乐善观察智愿一切众生能现菩
萨甚可爱乐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能于诸
音释¶ 第 632b 页
佛大众会中说可爱乐甚深妙法愿一切众
生能以方便开示演说甚可爱乐差别之句
愿一切众生常能发起甚可爱乐平等大悲
愿一切众生念念发起甚可爱乐大菩提心
常令诸根欢喜悦豫愿一切众生能入一切
甚可爱乐诸如来家愿一切众生得可爱乐
能调伏行调伏众生无有休息愿一切众生
得诸菩萨甚可爱乐无尽辩才演说诸法愿
一切众生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住于一切可
乐世界教化众生心无厌倦愿一切众生以
无量方便普能悟入甚可爱乐诸佛法门愿
一切众生得可爱乐无碍方便知一切法无
有根本愿一切众生得可爱乐离贪欲际知
一切法毕竟无二断一切障愿一切众生得
可爱乐离贪欲际知一切法平等真实愿一
生能以方便开示演说甚可爱乐差别之句
愿一切众生常能发起甚可爱乐平等大悲
愿一切众生念念发起甚可爱乐大菩提心
常令诸根欢喜悦豫愿一切众生能入一切
甚可爱乐诸如来家愿一切众生得可爱乐
能调伏行调伏众生无有休息愿一切众生
得诸菩萨甚可爱乐无尽辩才演说诸法愿
一切众生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住于一切可
乐世界教化众生心无厌倦愿一切众生以
无量方便普能悟入甚可爱乐诸佛法门愿
一切众生得可爱乐无碍方便知一切法无
有根本愿一切众生得可爱乐离贪欲际知
一切法毕竟无二断一切障愿一切众生得
可爱乐离贪欲际知一切法平等真实愿一
音释¶ 第 633a 页
切众生具足成满一切菩萨甚可爱乐无戏
论法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藏精进之心成可
爱乐一切智道愿一切众生具可爱乐无碍
善根摧伏一切烦恼怨敌愿一切众生得可
爱乐一切智门普于世间现成正觉。」
【四中初句总标标将说别上起行中云以
诸善根方便回向未知回向其相云何故
云尔时如是回向后所谓下别显显如是
言三十一愿皆言令得可爱乐者由见可
爱乐境起可爱乐善故愿成可爱乐德释
此诸愿通有二意一横对上境发等流愿
二竖配地位以彰总愿总者随见一境即
发多愿该因果故言横对者初之十愿对
上国土一若见国土当愿众生见法性土
二土之供具三通受用变化净土馀皆土
论法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藏精进之心成可
爱乐一切智道愿一切众生具可爱乐无碍
善根摧伏一切烦恼怨敌愿一切众生得可
爱乐一切智门普于世间现成正觉。」
【四中初句总标标将说别上起行中云以
诸善根方便回向未知回向其相云何故
云尔时如是回向后所谓下别显显如是
言三十一愿皆言令得可爱乐者由见可
爱乐境起可爱乐善故愿成可爱乐德释
此诸愿通有二意一横对上境发等流愿
二竖配地位以彰总愿总者随见一境即
发多愿该因果故言横对者初之十愿对
上国土一若见国土当愿众生见法性土
二土之供具三通受用变化净土馀皆土
音释¶ 第 633b 页
中之事可以意得对此一境发十愿者以
一例诸皆应有多不欲繁文下渐从略(三通
受用者但言清净变化亦有净故无诸烦恼则是受用既众生往生故皆通也馀皆
是土中之事者四法即法门流布五行即菩萨修行六即天眼常喜世界生者天眼
彻见十方七则水鸟树林华池宝阁八护法九證法十心无著)次得无畏
下三愿对上园林无漏法林无所畏故总
持三昧为园苑故(无漏法林等即净名佛道品无漏法林树总持
之园苑下经三昧为园苑故)次一愿对上草木善观五
乘三草二木智差别故(对上草木者三草二木即法华药草
喻品初会巳引五乘差别但由智异故将善观察智以对草木)次三对华
神通等法如华开敷处众开演皆华敷故
果之一种留在后明。
从发大悲下一愿以对一境谓大悲熏心
以对上香令根喜悦如彼上服生如来家
得珍宝分以调伏行为圣财物无碍辩说
一例诸皆应有多不欲繁文下渐从略(三通
受用者但言清净变化亦有净故无诸烦恼则是受用既众生往生故皆通也馀皆
是土中之事者四法即法门流布五行即菩萨修行六即天眼常喜世界生者天眼
彻见十方七则水鸟树林华池宝阁八护法九證法十心无著)次得无畏
下三愿对上园林无漏法林无所畏故总
持三昧为园苑故(无漏法林等即净名佛道品无漏法林树总持
之园苑下经三昧为园苑故)次一愿对上草木善观五
乘三草二木智差别故(对上草木者三草二木即法华药草
喻品初会巳引五乘差别但由智异故将善观察智以对草木)次三对华
神通等法如华开敷处众开演皆华敷故
果之一种留在后明。
从发大悲下一愿以对一境谓大悲熏心
以对上香令根喜悦如彼上服生如来家
得珍宝分以调伏行为圣财物无碍辩说
音释¶ 第 634a 页
为庄严具可乐世界犹如于村悟入多门
等彼城邑无碍无本如彼聚落毕竟无二
若国无二王證离欲际方得自在无戏论
法为离諠杂后三句即对前果。
二贤配地位者文分为二前显因圆后三
果满前中分三初七未入法者令得入法
即是地前一最初发心同佛见理二行法
供养此二十信三生诸佛前四解心见法
此二十住五如说行即是十行六同善友
见七触境无违此二十向。
二證得下十七愿巳入法者令得入地初
三初地一證如理二得教光三成施行次
一二地行不虑误犯故无所畏爱语偏多
故能说法次二三地行习诸禅定求多闻
故次有三愿如次三地谓焰慧观道品难
等彼城邑无碍无本如彼聚落毕竟无二
若国无二王證离欲际方得自在无戏论
法为离諠杂后三句即对前果。
二贤配地位者文分为二前显因圆后三
果满前中分三初七未入法者令得入法
即是地前一最初发心同佛见理二行法
供养此二十信三生诸佛前四解心见法
此二十住五如说行即是十行六同善友
见七触境无违此二十向。
二證得下十七愿巳入法者令得入地初
三初地一證如理二得教光三成施行次
一二地行不虑误犯故无所畏爱语偏多
故能说法次二三地行习诸禅定求多闻
故次有三愿如次三地谓焰慧观道品难
音释¶ 第 634b 页
胜具神通现前深般若次方便下二愿七
地行谓方便偏多故虽善修空无相而慈
悲不舍众生故云平等大悲次二八地行
谓诸佛劝起利他大心无间现前常悦豫
故得无生忍真生家故次二九地行善知
稠林能调伏故四十无碍辩善说法故次
二十地行得入劫智入微尘世界等广利
乐故能受如来大法雨故。
三有四愿巳入地者成普贤位一一切境
中得无碍见觉法本源无根本故二得无
二住断二障故三住真实际等如来故四
得寂灭忍无戏论故。
第二三愿明果满者即是三德亦初金刚
智而为能断次离二碍以为所断此二为
无间道后一解脱道證成出现智周法界
地行谓方便偏多故虽善修空无相而慈
悲不舍众生故云平等大悲次二八地行
谓诸佛劝起利他大心无间现前常悦豫
故得无生忍真生家故次二九地行善知
稠林能调伏故四十无碍辩善说法故次
二十地行得入劫智入微尘世界等广利
乐故能受如来大法雨故。
三有四愿巳入地者成普贤位一一切境
中得无碍见觉法本源无根本故二得无
二住断二障故三住真实际等如来故四
得寂灭忍无戏论故。
第二三愿明果满者即是三德亦初金刚
智而为能断次离二碍以为所断此二为
无间道后一解脱道證成出现智周法界
音释¶ 第 635a 页
故用前二释文旨有据次第无差金刚幢
之巧谈非说者之穿凿也(第二三愿者能断是般若所断
是解脱智周法界即法身取所證故又初智德次即断德后即恩德恩德故能现世
间故涅槃三德释中云如来之身亦非涅槃通色身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修习如是诸善根时得智
慧明为善知识之所摄受如来慧日明照其
心永灭痴冥勤修正法入诸智业善学智地
流布善根充满法界以智回向尽诸菩萨善
根源底以智深入大方便海成就无量广大
善根。」
【第五回向成益中先明得时后得智下正
显十句摄为五对一以因感缘由智内明
外为友摄二以缘感因外蒙慧照内灭痴
冥此除障益三由勤修入三慧业此明学
益四上学證智自善普充此證入益五尽
之巧谈非说者之穿凿也(第二三愿者能断是般若所断
是解脱智周法界即法身取所證故又初智德次即断德后即恩德恩德故能现世
间故涅槃三德释中云如来之身亦非涅槃通色身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修习如是诸善根时得智
慧明为善知识之所摄受如来慧日明照其
心永灭痴冥勤修正法入诸智业善学智地
流布善根充满法界以智回向尽诸菩萨善
根源底以智深入大方便海成就无量广大
善根。」
【第五回向成益中先明得时后得智下正
显十句摄为五对一以因感缘由智内明
外为友摄二以缘感因外蒙慧照内灭痴
冥此除障益三由勤修入三慧业此明学
益四上学證智自善普充此證入益五尽
音释¶ 第 635b 页
善福源入实智海此成二严益即为向实
际之本以智穷入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
不著世间不取众生其心清净无所依止正
念诸法离分别见不舍一切佛自在慧不违
三世一切诸佛正回向门随顺一切平等正
法不坏如来真实之相。」
【第二离相回向即向实际此与前诸回向
小异前多摄相归性少有依性起相今此
多显性相无碍以为如相故上诸标文皆
蹑前随相之时今不要对前以成无碍故
无时字文分为二初直明回向后譬如下
对如广辩今初分二初顺如之行二于诸
佛法下顺如之益前中亦二先约心明则
止观双运不著有无后虽善下别约行明
际之本以智穷入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
不著世间不取众生其心清净无所依止正
念诸法离分别见不舍一切佛自在慧不违
三世一切诸佛正回向门随顺一切平等正
法不坏如来真实之相。」
【第二离相回向即向实际此与前诸回向
小异前多摄相归性少有依性起相今此
多显性相无碍以为如相故上诸标文皆
蹑前随相之时今不要对前以成无碍故
无时字文分为二初直明回向后譬如下
对如广辩今初分二初顺如之行二于诸
佛法下顺如之益前中亦二先约心明则
止观双运不著有无后虽善下别约行明
音释¶ 第 636a 页
则权实双行不违性相今初复二一止寂
妄取不违体用二等观下观达空有信智
双圆前中初二句标次其心下二句释上
句无所取故下句离能取故不舍下明其
不违一不违因二不违法三不违果所以
不违者不著无故。】
「等观三世无众生相善顺佛道善说于法深
了其义入最胜地悟真实法智慧圆满信乐
坚固。」
【观中初观真空善顺下观其妙有。】
「虽善修正业而知业性空了一切法皆如幻
化知一切法无有自性观一切义及种种行
随世言说而无所著除灭一切执著因缘知
如实理观诸法性皆悉寂灭了一切法同一
实相知诸法相不相违背与诸菩萨而共同
妄取不违体用二等观下观达空有信智
双圆前中初二句标次其心下二句释上
句无所取故下句离能取故不舍下明其
不违一不违因二不违法三不违果所以
不违者不著无故。】
「等观三世无众生相善顺佛道善说于法深
了其义入最胜地悟真实法智慧圆满信乐
坚固。」
【观中初观真空善顺下观其妙有。】
「虽善修正业而知业性空了一切法皆如幻
化知一切法无有自性观一切义及种种行
随世言说而无所著除灭一切执著因缘知
如实理观诸法性皆悉寂灭了一切法同一
实相知诸法相不相违背与诸菩萨而共同
音释¶ 第 636b 页
止修行其道善摄众生入去来今一切菩萨
回向之门。」
【二权实双行中初句立宗以无碍为宗次
句同喻如幻相有体即虚故后知一切下
合及出所因一法无性故二观一切下观
无著故上二顺于空如三知如实下知一
实故则顺不空如四知诸法下结成无违
五与诸下结成所作谓能横入一道竖入
一门(初句立宗者即虽善修正业而知业性空量云正业是有法空有无碍是
宗法因云缘成即无性故同喻云如幻幻法从缘生空有不相碍正业从缘生同彼
幻法不相碍)。】
「于诸佛法心无惊怖以无量心令诸众生普
得清净于十方世界不起执取我我所心于
诸世间无所分别于一切境界不生染著勤
修一切出世间法于诸世间无取无依于深
回向之门。」
【二权实双行中初句立宗以无碍为宗次
句同喻如幻相有体即虚故后知一切下
合及出所因一法无性故二观一切下观
无著故上二顺于空如三知如实下知一
实故则顺不空如四知诸法下结成无违
五与诸下结成所作谓能横入一道竖入
一门(初句立宗者即虽善修正业而知业性空量云正业是有法空有无碍是
宗法因云缘成即无性故同喻云如幻幻法从缘生空有不相碍正业从缘生同彼
幻法不相碍)。】
「于诸佛法心无惊怖以无量心令诸众生普
得清净于十方世界不起执取我我所心于
诸世间无所分别于一切境界不生染著勤
修一切出世间法于诸世间无取无依于深
音释¶ 第 637a 页
妙道正见牢固离诸妄见了真实法。」
【二顺如益中十句五对令四心弥固一上
安深法下净众生即广大心二二我不生
世见斯绝即不颠倒心三于境无染出世
勤修四不依世间正道唯固上二即第一
心无住涅槃为第一故五妄见斯寂了实
体同即常心常不舍离同体悲故(十句五对者即
天亲般若论中答住问也若依无著即当第一𤼵心住处然无著十八住处住住皆
答三问三问即应云何住应云何修行应云何降伏秦经阙修行问合在二中言𤼵
心住处者经佛告须菩提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
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即广大心)我皆令
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第一心也)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常心
也)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不颠倒心也)论偈云广
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此偈上半摽四心下半说住义四
心利益具自他行故此深心菩萨应住大乘功德𥁞圆满矣四心者三界九类皆𥁞
【二顺如益中十句五对令四心弥固一上
安深法下净众生即广大心二二我不生
世见斯绝即不颠倒心三于境无染出世
勤修四不依世间正道唯固上二即第一
心无住涅槃为第一故五妄见斯寂了实
体同即常心常不舍离同体悲故(十句五对者即
天亲般若论中答住问也若依无著即当第一𤼵心住处然无著十八住处住住皆
答三问三问即应云何住应云何修行应云何降伏秦经阙修行问合在二中言𤼵
心住处者经佛告须菩提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
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即广大心)我皆令
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第一心也)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常心
也)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不颠倒心也)论偈云广
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此偈上半摽四心下半说住义四
心利益具自他行故此深心菩萨应住大乘功德𥁞圆满矣四心者三界九类皆𥁞
音释¶ 第 637b 页
度之是广大心令入无馀涅槃是第一心二乘尚有三馀非曰无馀不名第一今二
种涅槃无馀第一四涅槃中无住涅槃方为第一今言无馀即佛无住往昔但有三
涅槃故不言无馀耳彼疏科上二心名加行住言常心者论云如是取众生如我身
常不舍离是名常心偈中利益解其常义谓度众生常不离大悲同体如我之心故
名常矣疏科此心为修行定言不颠倒心者疏科为折散心言不颠倒者论云此示
现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依身执我名为身见有我等四即非菩萨是名颠倒今
离此四即是菩萨非颠倒心大云言此文即根本智前文大悲是后得智由根本智
离我见故前大智悲观无众生相始得成就又大云解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总有五
义一众生性空故无可灭二菩萨后得智同体大悲离自身外无别众生即无他体
于根本智必先自离我见之相即自无体既无自他实无众生得灭度矣三一切众
生本来寂灭不更灭故四顺法性法性无念心若起念即违法性故五解法界不度
众生天亲解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众生名名即法界众生阴身阴即法界
众生与佛同一法界岂于此理度众生哉故净名云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
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以同一如不应别故斯理特深天亲下文
有此解者谓教地上诸大菩萨以初地上𥁞證真如今地上学佛平等法界观矣而
种涅槃无馀第一四涅槃中无住涅槃方为第一今言无馀即佛无住往昔但有三
涅槃故不言无馀耳彼疏科上二心名加行住言常心者论云如是取众生如我身
常不舍离是名常心偈中利益解其常义谓度众生常不离大悲同体如我之心故
名常矣疏科此心为修行定言不颠倒心者疏科为折散心言不颠倒者论云此示
现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依身执我名为身见有我等四即非菩萨是名颠倒今
离此四即是菩萨非颠倒心大云言此文即根本智前文大悲是后得智由根本智
离我见故前大智悲观无众生相始得成就又大云解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总有五
义一众生性空故无可灭二菩萨后得智同体大悲离自身外无别众生即无他体
于根本智必先自离我见之相即自无体既无自他实无众生得灭度矣三一切众
生本来寂灭不更灭故四顺法性法性无念心若起念即违法性故五解法界不度
众生天亲解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众生名名即法界众生阴身阴即法界
众生与佛同一法界岂于此理度众生哉故净名云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
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以同一如不应别故斯理特深天亲下文
有此解者谓教地上诸大菩萨以初地上𥁞證真如今地上学佛平等法界观矣而
音释¶ 第 638a 页
今天亲即解此文大悲同体是教地前学地上观故为此释天亲妙意今日晓矣释
曰上皆晖公之意今谓不然且问寂灭与空为一为异若言一者则初三不别若言
异者异相云何岂不诠言法性本空寂耶又寂灭言但是𥁞相为显实耶若是显实
即同第五同一法界又同体悲宁殊同一法界又五法界与顺法性复何差别非无
念智不名真解是知论明法界生佛相望论明同体菩萨望生故不应二则上五解
唯应为二其无念义应合在于不颠倒心经唯举我以为颠倒法执不亡岂非颠倒
故不颠倒约止绝妄想同体常心观冥真理是故经文以不颠倒释上常心云何以
故由无妄故方能契实由契理故方得无妄二义相成故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契空
如性空寂灭故无可度二契不空同一法性法性平等故无可度足显玄妙皆就诸
佛菩萨观心非独约理故今疏文直取论意便为正解复顺今经以今经證天亲解
经妙符圣旨)第二对如广辩如相回向生此段
文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真谓真实显非
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此法相宗若法
性宗云不变为真顺缘曰如由不变故与
有为法有非一义由顺缘故与有为法有
曰上皆晖公之意今谓不然且问寂灭与空为一为异若言一者则初三不别若言
异者异相云何岂不诠言法性本空寂耶又寂灭言但是𥁞相为显实耶若是显实
即同第五同一法界又同体悲宁殊同一法界又五法界与顺法性复何差别非无
念智不名真解是知论明法界生佛相望论明同体菩萨望生故不应二则上五解
唯应为二其无念义应合在于不颠倒心经唯举我以为颠倒法执不亡岂非颠倒
故不颠倒约止绝妄想同体常心观冥真理是故经文以不颠倒释上常心云何以
故由无妄故方能契实由契理故方得无妄二义相成故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契空
如性空寂灭故无可度二契不空同一法性法性平等故无可度足显玄妙皆就诸
佛菩萨观心非独约理故今疏文直取论意便为正解复顺今经以今经證天亲解
经妙符圣旨)第二对如广辩如相回向生此段
文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真谓真实显非
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此法相宗若法
性宗云不变为真顺缘曰如由不变故与
有为法有非一义由顺缘故与有为法有
音释¶ 第 638b 页
非异义而起信云无遣曰真无立曰如唯
就遮诠顿彰真理(顺缘曰如者即随缘义净名云法随于如无所
随故今谓如随于法无能随故以如性空方能随缘成一切故而起信下此论解释
分中初释真如门正举法体有二一正显如体二会执释名初门论云心真如者即
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
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
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释曰此上论文自有三段一就实
略标二一切诸法下会妄显真三是故下结真离妄此三皆是正显如体即离妄伪
为真离异相为如今疏所引即会执释名具足论云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
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亦无可遣以一
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
真如释曰此上论文中二先释后当知一切如结前中分三初正会执恐有执言上
言离名字相何故复立真如之名故云此真如名亦是假说二言说之极下约名释
疑疑云若但假立何故不立馀名而立真如释云真如者言说之极此后更无有名
故摄论中谓真如为究竟名故云极耳因言遣言立此极名若无此名无以遣名若
就遮诠顿彰真理(顺缘曰如者即随缘义净名云法随于如无所
随故今谓如随于法无能随故以如性空方能随缘成一切故而起信下此论解释
分中初释真如门正举法体有二一正显如体二会执释名初门论云心真如者即
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
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
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释曰此上论文自有三段一就实
略标二一切诸法下会妄显真三是故下结真离妄此三皆是正显如体即离妄伪
为真离异相为如今疏所引即会执释名具足论云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
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亦无可遣以一
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
真如释曰此上论文中二先释后当知一切如结前中分三初正会执恐有执言上
言离名字相何故复立真如之名故云此真如名亦是假说二言说之极下约名释
疑疑云若但假立何故不立馀名而立真如释云真如者言说之极此后更无有名
故摄论中谓真如为究竟名故云极耳因言遣言立此极名若无此名无以遣名若
音释¶ 第 639a 页
存此名亦不遣名三此真如体亦无可遣下约相释遣古有多释今并不依今谓此
即非安立真如若安立说遣妄曰真显理为如同唯识意今正拂此二无法非真何
有妄可遣耶则真非真矣无法不如何有理可显耶故如非如矣斯则无遣无立为
非安立之真如矣故疏结云唯就遮诠顿彰真理)二明种类或唯
一味无有差别或分为二即生空真如法
空真如又安立非安立二又空不空二并
如常释或分为三约三性辨如瑜伽等或
分为七谓一流转真如即诸行流转实性
二实相真如谓思惟诸法无二我性三唯
识真如即唯识性四安立五邪行六清净
七正行上四即如次四谛体性如显扬说
或分为十十地当明或有百门十十无尽
如今经辨则上来所列皆是其中一义设
言通一切法亦一义耳(二明种类总有六门谓一二三七十
及百为六类一中有三及六真如并八真如总有十义馀如十藏及前诸会巳说唯
即非安立真如若安立说遣妄曰真显理为如同唯识意今正拂此二无法非真何
有妄可遣耶则真非真矣无法不如何有理可显耶故如非如矣斯则无遣无立为
非安立之真如矣故疏结云唯就遮诠顿彰真理)二明种类或唯
一味无有差别或分为二即生空真如法
空真如又安立非安立二又空不空二并
如常释或分为三约三性辨如瑜伽等或
分为七谓一流转真如即诸行流转实性
二实相真如谓思惟诸法无二我性三唯
识真如即唯识性四安立五邪行六清净
七正行上四即如次四谛体性如显扬说
或分为十十地当明或有百门十十无尽
如今经辨则上来所列皆是其中一义设
言通一切法亦一义耳(二明种类总有六门谓一二三七十
及百为六类一中有三及六真如并八真如总有十义馀如十藏及前诸会巳说唯
音释¶ 第 639b 页
七真如今当说之即显扬论第三卷摄事品第一之三论曰真如作意相者谓缘七
种遍满真如作意广说如经一流转真如作意谓已见谛诸菩萨以增上法行善修
治作意于染净法时思惟诸行无始时来流转实性既思惟已离无因见及不平等
见二实相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因思惟诸法众生无我性及法无我
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见及思惟分别众相作意不复现行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
说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
唯心净故众生净四安立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
已欲令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染污法因思惟集谛欲令
断故为有情说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己
欲令證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
已欲令修故为有情说释曰作意之义即菩萨观馀可知疏但列名略嘱而已)三
辨德用一成依持用与一切法而为所依
此能持故二成观境谓为贤圣證观境故
亦是百门之一德耳起信说有三大一者
体大谓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相大谓具
种遍满真如作意广说如经一流转真如作意谓已见谛诸菩萨以增上法行善修
治作意于染净法时思惟诸行无始时来流转实性既思惟已离无因见及不平等
见二实相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因思惟诸法众生无我性及法无我
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见及思惟分别众相作意不复现行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
说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
唯心净故众生净四安立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
已欲令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染污法因思惟集谛欲令
断故为有情说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己
欲令證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
已欲令修故为有情说释曰作意之义即菩萨观馀可知疏但列名略嘱而已)三
辨德用一成依持用与一切法而为所依
此能持故二成观境谓为贤圣證观境故
亦是百门之一德耳起信说有三大一者
体大谓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相大谓具
音释¶ 第 640a 页
足无量性功德故三用大能成一切世间
出世间善因果故然彼依心说于三大真
如乃是其一以一统二二皆属如然违真
名恶契如则灭顺真为善称如则大约善
顺义故说如为善因然违顺虽殊离如则
无可违故恶亦以如为体若会此经百门
之内或体或相或用或兼实则一一皆通
体等故为百门融通理事使重重无尽犹
如帝网(一成依持用者即唯识论真如为迷悟依如四转依义中广辩十地
再辩起信等者疏文有四一引论三大全是论文而体大中一者体大下欠一切法
言耳斯即立义分中彼疏释体云真性深广而凡圣染净皆以为依故受大名随流
加染而不增反流除染而不减又反流加净而不增随流阙净而不减良以染净之
所不亏始终之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减也二相大论云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
德故疏释云二种藏中不空如来藏也今疏略无如来藏言但约真如以说相故谓
不异体之德故云性功德也如水八德不异于水三用大全同彼疏释云谓随净业
出世间善因果故然彼依心说于三大真
如乃是其一以一统二二皆属如然违真
名恶契如则灭顺真为善称如则大约善
顺义故说如为善因然违顺虽殊离如则
无可违故恶亦以如为体若会此经百门
之内或体或相或用或兼实则一一皆通
体等故为百门融通理事使重重无尽犹
如帝网(一成依持用者即唯识论真如为迷悟依如四转依义中广辩十地
再辩起信等者疏文有四一引论三大全是论文而体大中一者体大下欠一切法
言耳斯即立义分中彼疏释体云真性深广而凡圣染净皆以为依故受大名随流
加染而不增反流除染而不减又反流加净而不增随流阙净而不减良以染净之
所不亏始终之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减也二相大论云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
德故疏释云二种藏中不空如来藏也今疏略无如来藏言但约真如以说相故谓
不异体之德故云性功德也如水八德不异于水三用大全同彼疏释云谓随净业
音释¶ 第 640b 页
约自然大用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善故彼论下文具
显用相然彼依心下第二对会今经亦是解妨妨云彼论依一心法而立三大真如
乃是其一何得真如具三大耶故彼立义分中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
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一者体大等通局既异何得引耶故下通云以一统二二皆属
如故下解释分中分为三门真如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又此二门不相离故
故如必有相用二也然违真下三释用大义似太局亦名解妨妨云真如既为一切
法体随流成法何得不言能生恶因果耶故为此通是以璎珞经云始起一想住于
缘顺第一义谛名之为善背第一义谛名之为恶约违义边不言生恶于中先明不
言生恶所以然违顺虽殊下释为恶体藏和尚云以违真故不得离真以违真故非
其用也故今疏云离如则无可违故不离也如波违水离水无波若会此经下第四
会释经文具阙至下当知)四约教不同可以思准(四约教不
同者小乘但有生空始教即立二空及六七等不即于事终教则即事即如顿教多
用非安立义圆教即是百门重重无𥁞)五释文者然此百门
古释非一一英法师十十分之如次配于
显用相然彼依心下第二对会今经亦是解妨妨云彼论依一心法而立三大真如
乃是其一何得真如具三大耶故彼立义分中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
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一者体大等通局既异何得引耶故下通云以一统二二皆属
如故下解释分中分为三门真如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又此二门不相离故
故如必有相用二也然违真下三释用大义似太局亦名解妨妨云真如既为一切
法体随流成法何得不言能生恶因果耶故为此通是以璎珞经云始起一想住于
缘顺第一义谛名之为善背第一义谛名之为恶约违义边不言生恶于中先明不
言生恶所以然违顺虽殊下释为恶体藏和尚云以违真故不得离真以违真故非
其用也故今疏云离如则无可违故不离也如波违水离水无波若会此经下第四
会释经文具阙至下当知)四约教不同可以思准(四约教不
同者小乘但有生空始教即立二空及六七等不即于事终教则即事即如顿教多
用非安立义圆教即是百门重重无𥁞)五释文者然此百门
古释非一一英法师十十分之如次配于
音释¶ 第 641a 页
十位中如一贤首位二十住三十行四十
向五净心地六行迹地七决定地八究竟
地九等觉地十佛地更有诸德各分十门
贤首并皆不许远公分三初十配地前次
八十八句配地上后二句佛地中如理皆
难通佛地何以无前如德如第二门真实
为性何以不得通于诸位若取随位之德
以立如名如十地十如理则可通然又不
出其相实则百门之德必贯之一如能如
之德岂无异相异相难见且从不分分亦
无过故末句云究竟清净义同于果(理皆难通
下二辩顺违于中二意初夺分者次若取下纵成分义责不出相貌后实则纵成二
义)今且十十科之以配十地十如(今且十十下三
申今正解上辩顺违二皆有理后有究竟分则理长)初遍一切及无
相为相等即遍满真如之义(初遍一切下别显即为十
向五净心地六行迹地七决定地八究竟
地九等觉地十佛地更有诸德各分十门
贤首并皆不许远公分三初十配地前次
八十八句配地上后二句佛地中如理皆
难通佛地何以无前如德如第二门真实
为性何以不得通于诸位若取随位之德
以立如名如十地十如理则可通然又不
出其相实则百门之德必贯之一如能如
之德岂无异相异相难见且从不分分亦
无过故末句云究竟清净义同于果(理皆难通
下二辩顺违于中二意初夺分者次若取下纵成分义责不出相貌后实则纵成二
义)今且十十科之以配十地十如(今且十十下三
申今正解上辩顺违二皆有理后有究竟分则理长)初遍一切及无
相为相等即遍满真如之义(初遍一切下别显即为十
音释¶ 第 641b 页
段依唯识第九前虽随地别释今为对文类例并举今初遍一切处及无相为相即
遍满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世亲释云谓此法界遍一切行
以无少法非无我故今言二空无有一法非二空故今疏云遍满一切遍满义彰无
相为相即二空相)二中无能测量无有比对即最
胜义(二中等者唯识释最胜真如云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
注云由能离犯戒垢證此真如德庄严故今无测无对即最胜义)三中于
法无破为众法眼即胜流义(三中下论释胜流真如云
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馀教法最为胜故注由得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法教根本直
如名胜流真如或證此如说法胜故今云于法无碍即教法等为众法眼亦胜流矣)
四中无著无住等即无摄受义(四中等者论云四无
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世亲解云于此如中无计我所
无摄我所如北洲人无系属故应说此如非我执我慢我爱无明边见我所见等所
依取故今无著无住即无摄受)五中毕竟无尽无有变易
即类无别义(五中下论云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
等类有异故注云谓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无差别今竟无尽变岂有别耶)六
遍满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世亲释云谓此法界遍一切行
以无少法非无我故今言二空无有一法非二空故今疏云遍满一切遍满义彰无
相为相即二空相)二中无能测量无有比对即最
胜义(二中等者唯识释最胜真如云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
注云由能离犯戒垢證此真如德庄严故今无测无对即最胜义)三中于
法无破为众法眼即胜流义(三中下论释胜流真如云
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馀教法最为胜故注由得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法教根本直
如名胜流真如或證此如说法胜故今云于法无碍即教法等为众法眼亦胜流矣)
四中无著无住等即无摄受义(四中等者论云四无
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世亲解云于此如中无计我所
无摄我所如北洲人无系属故应说此如非我执我慢我爱无明边见我所见等所
依取故今无著无住即无摄受)五中毕竟无尽无有变易
即类无别义(五中下论云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
等类有异故注云谓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无差别今竟无尽变岂有别耶)六
音释¶ 第 642a 页
中无有分别体性无生即无染净义(六中下论
云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中边释云由六地观十
二因缘知缘起法无染无净非谓如也由真如故法无染净詺此真如为无染净今
无有分别何有染净)七中无所不在住有无法即法
无别义(七中下论云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
故注虽诸教法依如建立如无异故今无所不在何有别耶有无同如法岂别耶)
八中体性清净体性平等即不增减义(八中
下论云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染净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
在所依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巳现相现土俱自在故注谓凡位不减圣位不增故
今清净平等岂有增减)九中遍一切法是佛境界即
智自在义(九中下论云九智自在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
自在故注谓此地中得无碍解名智自在今遍一切智何不知是佛境界真自在也)
十中住一切地成就一切诸佛菩萨等即
业自在义其中馀义可以类取(十中下论云十业自
在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今住一切地
云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中边释云由六地观十
二因缘知缘起法无染无净非谓如也由真如故法无染净詺此真如为无染净今
无有分别何有染净)七中无所不在住有无法即法
无别义(七中下论云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
故注虽诸教法依如建立如无异故今无所不在何有别耶有无同如法岂别耶)
八中体性清净体性平等即不增减义(八中
下论云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染净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
在所依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巳现相现土俱自在故注谓凡位不减圣位不增故
今清净平等岂有增减)九中遍一切法是佛境界即
智自在义(九中下论云九智自在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
自在故注谓此地中得无碍解名智自在今遍一切智何不知是佛境界真自在也)
十中住一切地成就一切诸佛菩萨等即
业自在义其中馀义可以类取(十中下论云十业自
在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今住一切地
音释¶ 第 642b 页
成佛菩萨业自在矣然此十如约诠辩体若不尔者且如非先不遍今者方遍若不
约诠说遍何法上来略取文中各有二义以成其名馀各八义取类本名可以意得)
随地别显唯说十如一具一切十十成百
欲显如德无量无边(随地别显下第二解妨总有四妨第一十
百不同妨谓有妨云彼唯十如此中说百何要将百以同十耶故疏释云为顺十地
且说十如理实真如具无尽德十十融摄且说百门百十皆是一周圆数顺无尽耳)
地前通修等觉遍等如来穷證(地前通修者第二通
前后无如妨妨云将百门如配十地如地前等妙应无如矣故为通云地前通修十
如等觉遍等十如妙觉穷證十如但同地如无不同矣)然异从义别
体本常融但契一如自含众德非由作意
顺差别如能同回向亦融摄无碍(然异从下第三
通如观难成妨妨云十地菩萨一地之内唯观一如加行既成方證其一今罗百数
成观何由况一味之如何由契合故今答云约行布说别證十如就圆融修一含众
妙加行有异说十不同正證相应本唯一味随门入理略有百门若契一门自含众
妙如海一滴味具百川牵衣一角全体来矣故唯识云虽真如性体无差别而随胜
约诠说遍何法上来略取文中各有二义以成其名馀各八义取类本名可以意得)
随地别显唯说十如一具一切十十成百
欲显如德无量无边(随地别显下第二解妨总有四妨第一十
百不同妨谓有妨云彼唯十如此中说百何要将百以同十耶故疏释云为顺十地
且说十如理实真如具无尽德十十融摄且说百门百十皆是一周圆数顺无尽耳)
地前通修等觉遍等如来穷證(地前通修者第二通
前后无如妨妨云将百门如配十地如地前等妙应无如矣故为通云地前通修十
如等觉遍等十如妙觉穷證十如但同地如无不同矣)然异从义别
体本常融但契一如自含众德非由作意
顺差别如能同回向亦融摄无碍(然异从下第三
通如观难成妨妨云十地菩萨一地之内唯观一如加行既成方證其一今罗百数
成观何由况一味之如何由契合故今答云约行布说别證十如就圆融修一含众
妙加行有异说十不同正證相应本唯一味随门入理略有百门若契一门自含众
妙如海一滴味具百川牵衣一角全体来矣故唯识云虽真如性体无差别而随胜
音释¶ 第 643a 页
德假立十种十既假立百门亦然德用多门非体不一言能同回向者由如融摄行
顺于如亦融摄矣故初地中遍达十如随能證行后后建立)称如起行
体即是如但人信如德尚迷回向故以如
德喻回向德若取文义便者应云真如体
相遍一切处善根回向以同如故亦遍一
切无边际等又遍一切方得同如(称如起行下第
四通回向非如妨妨云夫如普遍无法非如何有如外别有回向以为所喻通意有
二一以其所信喻所不信二若取文义下立为体式则无前难)百门之内
各有二句上即所同之如德下善根下能
同回向之德(百门之内下第三释文于中有二先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三十之一
** 音释
稠
(除留切密也)。
穿𨰢
(𨰢疾各切音昨)。
蹑
(尼辄切音捻)。
粗
(仓胡切音
粗物不精也)。
詺
(眉病切音命辨别物名)。
顺于如亦融摄矣故初地中遍达十如随能證行后后建立)称如起行
体即是如但人信如德尚迷回向故以如
德喻回向德若取文义便者应云真如体
相遍一切处善根回向以同如故亦遍一
切无边际等又遍一切方得同如(称如起行下第
四通回向非如妨妨云夫如普遍无法非如何有如外别有回向以为所喻通意有
二一以其所信喻所不信二若取文义下立为体式则无前难)百门之内
各有二句上即所同之如德下善根下能
同回向之德(百门之内下第三释文于中有二先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三十之一
** 音释
稠
(除留切密也)。
穿𨰢
(𨰢疾各切音昨)。
蹑
(尼辄切音捻)。
粗
(仓胡切音
粗物不精也)。
詺
(眉病切音命辨别物名)。
音释¶ 第 643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三十之二 盟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譬如真如遍一切处无有边际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遍一切处无有边际譬如真如真实
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真实为
性譬如真如恒守本性无有改变善根回向
亦复如是守其本性始终不改譬如真如以
一切法无性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
切法无性为性譬如真如无相为相善根回
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无相为相譬如真如
若有得者终无退转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若
有得者于诸佛法永不退转譬如真如一切
诸佛之所行处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如
来所行之处譬如真如离境界相而为境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譬如真如遍一切处无有边际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遍一切处无有边际譬如真如真实
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真实为
性譬如真如恒守本性无有改变善根回向
亦复如是守其本性始终不改譬如真如以
一切法无性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
切法无性为性譬如真如无相为相善根回
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无相为相譬如真如
若有得者终无退转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若
有得者于诸佛法永不退转譬如真如一切
诸佛之所行处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如
来所行之处譬如真如离境界相而为境界
音释¶ 第 644a 页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离境界相而为三世一
切诸佛圆满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悉能安立一切众生譬如真
如性常随顺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劫
随顺不断。」
【最初十中初门显在缘中故无不遍二明
不变故云真实三明随缘即不变云恒守
本性四示其性五示其相此五一向就如
以辨次二对智以说故为智境八显真如
非境为境谓要忘境方契如境故如之本
性非安立故九即安立如十即如常之义
馀可思准逐难当解(后最初下别既依十如则十十科之)。】
「譬如真如无能测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等
虚空界尽众生心无能测量譬如真如充满
一切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刹那中普周法
切诸佛圆满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悉能安立一切众生譬如真
如性常随顺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劫
随顺不断。」
【最初十中初门显在缘中故无不遍二明
不变故云真实三明随缘即不变云恒守
本性四示其性五示其相此五一向就如
以辨次二对智以说故为智境八显真如
非境为境谓要忘境方契如境故如之本
性非安立故九即安立如十即如常之义
馀可思准逐难当解(后最初下别既依十如则十十科之)。】
「譬如真如无能测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等
虚空界尽众生心无能测量譬如真如充满
一切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刹那中普周法
音释¶ 第 644b 页
界。」
【十二云充满一切者谓若色若心若大若
小等极微刹那亦皆圆满非分满故如不
可分分则多过即由此义及下四十不离
诸法故诸法随如遍一尘中故下果中得
此门故一毛容纳一切刹等。】
「譬如真如常住无尽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究
竟无尽譬如真如无有比对善根回向亦复
如是普能圆满一切佛法无有比对。」
【十四无比对者法性不并真故。】
「譬如真如体性坚固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体
性坚固非诸惑恼之所能沮譬如真如不可
破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不能损
坏。」
【十五惑不能坏十六人不能坏。】
【十二云充满一切者谓若色若心若大若
小等极微刹那亦皆圆满非分满故如不
可分分则多过即由此义及下四十不离
诸法故诸法随如遍一尘中故下果中得
此门故一毛容纳一切刹等。】
「譬如真如常住无尽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究
竟无尽譬如真如无有比对善根回向亦复
如是普能圆满一切佛法无有比对。」
【十四无比对者法性不并真故。】
「譬如真如体性坚固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体
性坚固非诸惑恼之所能沮譬如真如不可
破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不能损
坏。」
【十五惑不能坏十六人不能坏。】
音释¶ 第 645a 页
「譬如真如照明为体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以
普照明而为其性。」
【十七寂而常照智即如用故。】
「譬如真如无所不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
一切处悉无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时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遍一切时譬如真如性常清
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住于世间而体清净
譬如真如于法无碍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周
行一切而无所碍譬如真如为众法眼善根
𢌞向亦复如是能为一切众生作眼。」
【二十二既以照明为体何无照瞩之眼又
由见如成法眼故大般若云三世诸佛皆
以性空而为佛眼(大般若者见性为佛眼故)。】
「譬如真如性无劳倦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修
行一切菩萨诸行恒无劳倦譬如真如体性
音释¶ 第 645b 页
甚深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其性甚深譬如真
如无有一物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知其性
无有一物譬如真如性非出现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其体微妙难可得见譬如真如离众
垢翳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慧眼清净离诸痴
翳譬如真如性无与等善根𢌞向亦复如是
成就一切诸菩萨行最上无等譬如真如体
性寂静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善能随顺寂静
之法譬如真如无有根本善根𢌞向亦复如
是能入一切无根本法。」
【三十云无根本者前无所依故即无住本
故。】
「譬如真如体性无边善根𢌞向亦复如是净
诸众生其数无边譬如真如体性无著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毕竟远离一切诸著譬如真
如无有一物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知其性
无有一物譬如真如性非出现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其体微妙难可得见譬如真如离众
垢翳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慧眼清净离诸痴
翳譬如真如性无与等善根𢌞向亦复如是
成就一切诸菩萨行最上无等譬如真如体
性寂静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善能随顺寂静
之法譬如真如无有根本善根𢌞向亦复如
是能入一切无根本法。」
【三十云无根本者前无所依故即无住本
故。】
「譬如真如体性无边善根𢌞向亦复如是净
诸众生其数无边譬如真如体性无著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毕竟远离一切诸著譬如真
音释¶ 第 646a 页
如无有障碍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除灭一切
世间障碍譬如真如非世所行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非诸世间之所能行譬如真如体性
无住善根𢌞向亦复如是一切生死皆非所
住譬如真如性无所作善根回向亦复如是
一切所作悉皆舍离譬如真如体性安住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安住真实。」
【三十七云安住者由无所住安住真实故。】
「譬如真如与一切法而共相应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与诸菩萨听闻修习而共相应譬如
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善根回向亦复如
是于诸世间修平等行譬如真如不离诸法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际不舍世间譬
如真如一切法中毕竟无尽善根回向亦复
如是于诸众生回向无尽。」
世间障碍譬如真如非世所行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非诸世间之所能行譬如真如体性
无住善根𢌞向亦复如是一切生死皆非所
住譬如真如性无所作善根回向亦复如是
一切所作悉皆舍离譬如真如体性安住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安住真实。」
【三十七云安住者由无所住安住真实故。】
「譬如真如与一切法而共相应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与诸菩萨听闻修习而共相应譬如
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善根回向亦复如
是于诸世间修平等行譬如真如不离诸法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际不舍世间譬
如真如一切法中毕竟无尽善根回向亦复
如是于诸众生回向无尽。」
音释¶ 第 646b 页
【四十一毕竟无尽者虽在诸法诸法尽而
体常又正在法中取不可尽如芥子之空
故。】
「譬如真如与一切法无有相违善根𢌞向亦
复如是不违三世一切佛法譬如真如普摄
诸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摄一切众生善
根譬如真如与一切法同其体性善根回向
亦复如是与三世佛同一体性譬如真如与
一切法不相舍离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摄持
一切世出世法譬如真如无能映蔽善根回
向亦复如是一切世间无能映蔽譬如真如
不可动摇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切魔业无
能动摇譬如真如性无垢浊善根回向亦复
如是修菩萨行无有垢浊譬如真如无有变
易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悯念众生心无变易
音释¶ 第 647a 页
譬如真如不可穷尽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非
诸世法所能穷尽譬如真如性常觉悟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普能觉悟一切诸法。」
【五十一性常觉悟者能内熏𤼵起厌求故。】
「譬如真如不可失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
诸众生起胜志愿永不失坏。」
【五十二不可失坏者在于生死染而不染
故。】
「譬如真如能大照明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以
大智光照诸世间。」
【五十三即大智光明遍照法界义故。】
「譬如真如不可言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
切言语所不可说。」
【五十四离言真如。】
「譬如真如持诸世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
诸世法所能穷尽譬如真如性常觉悟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普能觉悟一切诸法。」
【五十一性常觉悟者能内熏𤼵起厌求故。】
「譬如真如不可失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
诸众生起胜志愿永不失坏。」
【五十二不可失坏者在于生死染而不染
故。】
「譬如真如能大照明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以
大智光照诸世间。」
【五十三即大智光明遍照法界义故。】
「譬如真如不可言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一
切言语所不可说。」
【五十四离言真如。】
「譬如真如持诸世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
音释¶ 第 647b 页
持一切菩萨诸行譬如真如随世言说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随顺一切智慧言说譬如真
如遍一切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遍于十方
一切佛刹现大神通成等正觉譬如真如无
有分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世间无所
分别譬如真如遍一切身善根回向亦复如
是遍十方刹无量身中譬如真如体性无生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方便示生而无所生譬
如真如无所不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十方
三世诸佛土中普现神通而无不在。」
【六十一无所不在者上遍一切即无边际
今随一一法皆全在中。】
「譬如真如遍在于夜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
一切夜放大光明施作佛事。」
【六十二在昼夜乃至尽未来者一念长劫
回向亦复如是随顺一切智慧言说譬如真
如遍一切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遍于十方
一切佛刹现大神通成等正觉譬如真如无
有分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世间无所
分别譬如真如遍一切身善根回向亦复如
是遍十方刹无量身中譬如真如体性无生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方便示生而无所生譬
如真如无所不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十方
三世诸佛土中普现神通而无不在。」
【六十一无所不在者上遍一切即无边际
今随一一法皆全在中。】
「譬如真如遍在于夜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
一切夜放大光明施作佛事。」
【六十二在昼夜乃至尽未来者一念长劫
音释¶ 第 648a 页
各各收如各各依如故得念劫互收互入。】
「譬如真如遍在于昼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悉
令一切在昼众生见佛神变演不退轮离垢
清净无空过者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
月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世间次第时节
得善方便于一念中知一切时譬如真如遍
在年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住无量劫明了
成熟一切诸根皆令圆满譬如真如遍成坏
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住一切劫清净无染
教化众生咸令清净譬如真如尽未来际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际修诸菩萨清净
妙行成满大愿无有退转譬如真如遍住三
世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众生于一刹那
见三世佛未曾一念而有舍离譬如真如遍
一切处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超出三界周遍
「譬如真如遍在于昼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悉
令一切在昼众生见佛神变演不退轮离垢
清净无空过者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
月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诸世间次第时节
得善方便于一念中知一切时譬如真如遍
在年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住无量劫明了
成熟一切诸根皆令圆满譬如真如遍成坏
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住一切劫清净无染
教化众生咸令清净譬如真如尽未来际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尽未来际修诸菩萨清净
妙行成满大愿无有退转譬如真如遍住三
世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众生于一刹那
见三世佛未曾一念而有舍离譬如真如遍
一切处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超出三界周遍
音释¶ 第 648b 页
一切悉得自在譬如真如住有无法善根回
向亦复如是了达一切有无之法毕竟清净。」
【七十住有无者理无惑计有无常实故(理无
惑计者即生公十四科实相义中具云夫惑情所封则两端斯失失理背宗所计皆
虚理无惑计则有无并实实则说空可以祛滞有者之惑明有可以释守空者之迷
斯则空有二教旨俱得实释曰此中有三初约情非二约理是三约教真今当其中
但用理是)。】
「譬如真如体性清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
以方便集助道法净治一切诸菩萨行譬如
真如体性明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菩
萨悉得三昧明洁之心。」
【七十二性觉为明离念为洁。】
「譬如真如体性无垢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远
离诸垢满足一切诸清净意譬如真如无我
我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以无我我所清净
向亦复如是了达一切有无之法毕竟清净。」
【七十住有无者理无惑计有无常实故(理无
惑计者即生公十四科实相义中具云夫惑情所封则两端斯失失理背宗所计皆
虚理无惑计则有无并实实则说空可以祛滞有者之惑明有可以释守空者之迷
斯则空有二教旨俱得实释曰此中有三初约情非二约理是三约教真今当其中
但用理是)。】
「譬如真如体性清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
以方便集助道法净治一切诸菩萨行譬如
真如体性明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菩
萨悉得三昧明洁之心。」
【七十二性觉为明离念为洁。】
「譬如真如体性无垢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远
离诸垢满足一切诸清净意譬如真如无我
我所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以无我我所清净
音释¶ 第 649a 页
之心充满十方诸佛国土譬如真如体性平
等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获得平等一切智智
照了诸法离诸痴翳譬如真如超诸数量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与超数量一切智乘大力
法藏而同止住兴遍十方一切世界广大法
云譬如真如平等安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
𤼵生一切诸菩萨行平等住于一切智道譬
如真如遍住一切诸众生界善根回向亦复
如是满足无碍一切种智于众生界悉现在
前譬如真如无有分别普住一切音声智中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具足一切诸言音智能
普示现种种言音开示众生譬如真如永离
世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普使众生永出世
间譬如真如体性广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
悉能受持去来今世广大佛法恒不忘失勤
等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获得平等一切智智
照了诸法离诸痴翳譬如真如超诸数量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与超数量一切智乘大力
法藏而同止住兴遍十方一切世界广大法
云譬如真如平等安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
𤼵生一切诸菩萨行平等住于一切智道譬
如真如遍住一切诸众生界善根回向亦复
如是满足无碍一切种智于众生界悉现在
前譬如真如无有分别普住一切音声智中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具足一切诸言音智能
普示现种种言音开示众生譬如真如永离
世间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普使众生永出世
间譬如真如体性广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
悉能受持去来今世广大佛法恒不忘失勤
音释¶ 第 649b 页
修一切菩萨诸行譬如真如无有间息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为欲安处一切众生于大智
地于一切劫修菩萨行无有间息譬如真如
体性宽广遍一切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净
念无碍音摄一切宽广法门譬如真如遍摄
群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證得无量品类之
智修诸菩萨真实妙行譬如真如无所取著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法皆无所取除
灭一切世间取著普令清净譬如真如体性
不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安住普贤圆满行
愿毕竟不动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善根回向
亦复如是令诸众生满足一切大智境界灭
烦恼境悉令清净譬如真如无能制伏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不为一切众魔事业外道邪
论之所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
回向亦复如是为欲安处一切众生于大智
地于一切劫修菩萨行无有间息譬如真如
体性宽广遍一切法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净
念无碍音摄一切宽广法门譬如真如遍摄
群品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證得无量品类之
智修诸菩萨真实妙行譬如真如无所取著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法皆无所取除
灭一切世间取著普令清净譬如真如体性
不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安住普贤圆满行
愿毕竟不动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善根回向
亦复如是令诸众生满足一切大智境界灭
烦恼境悉令清净譬如真如无能制伏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不为一切众魔事业外道邪
论之所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
音释¶ 第 650a 页
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舍离一切妄想取著于
修不修无所分别。」
【八十九非可修者无所得故非不可修者
为圣境故。】
「譬如真如无有退舍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常
见诸佛𤼵菩提心大誓庄严永无退舍譬如
真如普摄一切世间言音善根回向亦复如
是能得一切差别言音神通智慧普𤼵一切
种种言词譬如真如于一切法无所希求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众生乘普贤乘而得
出离于一切法无所贪求譬如真如住一切
地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一切众生舍世间
地住智慧地以普贤行而自庄严譬如真如
无有断绝善根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法得
无所畏随其类音处处演说无有断绝譬如
修不修无所分别。」
【八十九非可修者无所得故非不可修者
为圣境故。】
「譬如真如无有退舍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常
见诸佛𤼵菩提心大誓庄严永无退舍譬如
真如普摄一切世间言音善根回向亦复如
是能得一切差别言音神通智慧普𤼵一切
种种言词譬如真如于一切法无所希求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令诸众生乘普贤乘而得
出离于一切法无所贪求譬如真如住一切
地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一切众生舍世间
地住智慧地以普贤行而自庄严譬如真如
无有断绝善根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法得
无所畏随其类音处处演说无有断绝譬如
音释¶ 第 650b 页
真如舍离诸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一切
众生成就法智了达于法圆满菩提无漏功
德。」
【九十五舍离诸漏者准梵本云阿那萨攞
嚩此云无漏今言舍者性本舍故犹心体
离念。】
「譬如真如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非
是觉悟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普令开悟一切
诸法其心无量遍周法界。」
【九十六云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
非觉悟者如遍非情则有少分非是觉悟
况经云佛性除于瓦石论云在非情数中
名为法性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明知非
情非有觉性故应释言以性从缘则情非
情异为性亦殊如涅槃等况缘从性则非
众生成就法智了达于法圆满菩提无漏功
德。」
【九十五舍离诸漏者准梵本云阿那萨攞
嚩此云无漏今言舍者性本舍故犹心体
离念。】
「譬如真如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非
是觉悟善根回向亦复如是普令开悟一切
诸法其心无量遍周法界。」
【九十六云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
非觉悟者如遍非情则有少分非是觉悟
况经云佛性除于瓦石论云在非情数中
名为法性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明知非
情非有觉性故应释言以性从缘则情非
情异为性亦殊如涅槃等况缘从性则非
音释¶ 第 651a 页
觉不觉本绝百非言亡四句若二性互融
则无非觉悟起信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说
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
切处论云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说智
及智处俱名为般若亦可證此既二性相
即缘复即性故无少分非觉悟者况心为
总相又融摄重重哉(无有少下文中三意初牒经二如遍非情
下设难三故应释云下会通然此段疏为遮妄执一切无情有佛性义就计此义自
有浅深一谓精神化为土木金石枭獍负块以成于子情变非情非情变情斯为邪
见不异外道众生计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说无情同一性故则稍近宗亦须得
意彼本立意约于真如自体遍故真实之性无有二故涅槃经说第一义空为佛性
故一切法中有安乐性摄境从心无非心故色性智性体无二故如是等文诸经具
有今谓此释太即太过失情无情坏于性相若以涅槃第一义空该通心境涅槃何
以拣于瓦砾言无性耶广如别破今直显正义谓性与相非一非异情与非情亦非
一非异故应释言以性从缘等一如涅槃者拣去墙壁瓦砾等故二无觉不觉者真
则无非觉悟起信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说
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
切处论云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说智
及智处俱名为般若亦可證此既二性相
即缘复即性故无少分非觉悟者况心为
总相又融摄重重哉(无有少下文中三意初牒经二如遍非情
下设难三故应释云下会通然此段疏为遮妄执一切无情有佛性义就计此义自
有浅深一谓精神化为土木金石枭獍负块以成于子情变非情非情变情斯为邪
见不异外道众生计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说无情同一性故则稍近宗亦须得
意彼本立意约于真如自体遍故真实之性无有二故涅槃经说第一义空为佛性
故一切法中有安乐性摄境从心无非心故色性智性体无二故如是等文诸经具
有今谓此释太即太过失情无情坏于性相若以涅槃第一义空该通心境涅槃何
以拣于瓦砾言无性耶广如别破今直显正义谓性与相非一非异情与非情亦非
一非异故应释言以性从缘等一如涅槃者拣去墙壁瓦砾等故二无觉不觉者真
音释¶ 第 651b 页
性之中无心境故三无非觉悟以无情性融觉性故故引起信文略一句然其此义
前已引竟今此复要彼论通问问云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种种色相
答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体
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义说
耳论云等者引證非正證前故云亦可證此可为證者智及智处同般若故既二性
下结释经文况心为总相下举况以释前结一性义今结唯心义总相则无所不摄
又融摄重重即本经意随举一尘即含法界何令色境非一性耶)。】
「譬如真如过去非始未来非末现在非异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新新恒起菩
提心愿普使清净永离生死。」
【九十七云过去非始等者过去初际所以
名始未来为终故称为未现在似有巳未
分之无暂住时故名为异今明真如虽遍
三世之中体绝三世初中后相故并言非
回向亦尔虽为众生新新起愿同彼真如
前已引竟今此复要彼论通问问云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种种色相
答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体
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义说
耳论云等者引證非正證前故云亦可證此可为證者智及智处同般若故既二性
下结释经文况心为总相下举况以释前结一性义今结唯心义总相则无所不摄
又融摄重重即本经意随举一尘即含法界何令色境非一性耶)。】
「譬如真如过去非始未来非末现在非异善
根回向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新新恒起菩
提心愿普使清净永离生死。」
【九十七云过去非始等者过去初际所以
名始未来为终故称为未现在似有巳未
分之无暂住时故名为异今明真如虽遍
三世之中体绝三世初中后相故并言非
回向亦尔虽为众生新新起愿同彼真如
音释¶ 第 652a 页
遍三世中而令永离三世生死之相方名
清净而晋本云过去非同未来非故现在
非异若以今文会取非同过去之始虽在
未来非是性本故有又晋经误将后门三
世无分别同入此门致今百数缺一纷然
异解繁不叙之。】
「譬如真如于三世中无所分别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现在念念心常觉悟过去未来皆悉
清净。」
【言三世无分别者前约遮诠不同三世今
约显诠常无分别意旨相似故晋本合之
耳又上不同三世总显非新今无分别亦
明非故而性相互融能新能故新故双绝
矣。】
「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诸佛菩萨善根回向亦
清净而晋本云过去非同未来非故现在
非异若以今文会取非同过去之始虽在
未来非是性本故有又晋经误将后门三
世无分别同入此门致今百数缺一纷然
异解繁不叙之。】
「譬如真如于三世中无所分别善根回向亦
复如是现在念念心常觉悟过去未来皆悉
清净。」
【言三世无分别者前约遮诠不同三世今
约显诠常无分别意旨相似故晋本合之
耳又上不同三世总显非新今无分别亦
明非故而性相互融能新能故新故双绝
矣。】
「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诸佛菩萨善根回向亦
音释¶ 第 652b 页
复如是𤼵起一切大愿方便成就诸佛广大
智慧譬如真如究竟清净不与一切诸烦恼
俱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灭一切众生烦恼
圆满一切清净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一切佛刹
平等普严净一切世界故得一切众生平等
普为转无碍法轮故得一切菩萨平等普出
生一切智愿故得一切诸佛平等观察诸佛
体无二故得一切法平等普知诸法性无易
故得一切世间平等以方便智善解一切语
言道故得一切菩萨行平等随种种善根尽
回向故得一切时平等勤修佛事于一切时
无断绝故得一切业果平等于世出世所有
善根皆无染著咸究竟故得一切佛自在神
通平等随顺世间现佛事故佛子是为菩萨
智慧譬如真如究竟清净不与一切诸烦恼
俱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灭一切众生烦恼
圆满一切清净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得一切佛刹
平等普严净一切世界故得一切众生平等
普为转无碍法轮故得一切菩萨平等普出
生一切智愿故得一切诸佛平等观察诸佛
体无二故得一切法平等普知诸法性无易
故得一切世间平等以方便智善解一切语
言道故得一切菩萨行平等随种种善根尽
回向故得一切时平等勤修佛事于一切时
无断绝故得一切业果平等于世出世所有
善根皆无染著咸究竟故得一切佛自在神
通平等随顺世间现佛事故佛子是为菩萨
音释¶ 第 653a 页
摩诃萨第八真如相回向。」
【第三回向成益及结名并显可知。】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證得无量清净法门
能为如来大师子吼自在无畏以善方便教
化成就无量菩萨于一切时未曾休息得佛
无量圆满之身一身充遍一切世界得佛无
量圆满音声一音开悟一切众生得佛无量
圆满之力一毛孔中普能容纳一切国土得
佛无量圆满神通置诸众生于一尘中得佛
无量圆满解脱于一众生身示现一切诸佛
境界成等正觉得佛无量圆满三昧一三昧
中普能示现一切三昧得佛无量圆满辩才
说一句法穷未来际而不可尽悉除一切众
生疑惑得佛无量圆满众生具佛十力尽众
生界示成正觉。」
【第三回向成益及结名并显可知。】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證得无量清净法门
能为如来大师子吼自在无畏以善方便教
化成就无量菩萨于一切时未曾休息得佛
无量圆满之身一身充遍一切世界得佛无
量圆满音声一音开悟一切众生得佛无量
圆满之力一毛孔中普能容纳一切国土得
佛无量圆满神通置诸众生于一尘中得佛
无量圆满解脱于一众生身示现一切诸佛
境界成等正觉得佛无量圆满三昧一三昧
中普能示现一切三昧得佛无量圆满辩才
说一句法穷未来际而不可尽悉除一切众
生疑惑得佛无量圆满众生具佛十力尽众
生界示成正觉。」
音释¶ 第 653b 页
【大文第二菩萨住此下明位果初牒得因
后證得下正显所得文有十句初总馀别
皆云无量者同如广大无尽故皆云得佛
者同佛所證故作佛事故。】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以一切善根顺真如
相回向。」
【大文第二佛子下总以结示。】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
颂言。」
【第二应颂二十九偈分四。】
「菩萨志乐常安住正念坚固离痴惑其心善
软恒清凉积集无边功德行。
菩萨谦顺无违逆所有志愿悉清净巳得智
慧大光明善能照了一切业。」
【初六颂随相于中先二所回行体。】
音释¶ 第 654a 页
「菩萨思惟业广大种种差别甚希有决意修
行无退转以此饶益诸群生。
诸业差别无量种菩萨一切勤修习随顺众
生不违意普令心净生欢喜。
巳升调御人尊地离诸热恼心无碍于法于
义悉善知为利群生转勤习。
菩萨所修众善行无量无数种种别于彼一
切分别知为利群生故回向。」
【后四回向之行。】
「以妙智慧恒观察究竟广大真实理断诸有
处悉无馀如彼真如善回向。
譬如真如遍一切如是普摄诸世间菩萨以
此心回向悉令众生无所著。
菩萨愿力遍一切譬如真如无不在若见不
见念悉周悉以功德而回向。
音释¶ 第 654b 页
夜中随住昼亦住半月一月亦随住若年若
劫悉住中真如如是行亦然。
所有三世及刹土一切众生与诸法悉住其
中无所住以如是行而回向。
譬如真如本自性菩萨如是𤼵大心真如所
在无不在以如是行而回向。
譬如真如本自性其中未曾有一法不得自
性是真性以如是业而回向。
如真如相业亦尔如真如性业亦尔如真如
性本真实业亦如是同真如。
譬如真如无边际业亦如是无有边而于其
中无缚著是故此业得清净。」
【二有十六偈颂离相回向于中先九颂对
如广辩。】
「如是聪慧真佛子志愿坚固不动摇以其智
音释¶ 第 655a 页
力善通达入于诸佛方便藏。
觉悟法王真实法于中无著亦无缚如是自
在心无碍未曾见有一法起。
如来法身所作业一切世间如彼相说诸法
相皆无相知如是相是知法。
菩萨住是不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入此不
可思议处思与非思皆寂灭。
如是思惟诸法性了达一切业差别所有我
执皆除灭住于功德无能动。
菩萨一切业果报悉为无尽智所印如是无
尽自性尽是故无尽方便灭。
菩萨观心不在外亦复不得在于内知其心
性无所有我法皆离永寂灭。」
【后七却颂约法直明菩萨住是不思议等
宜善思之。】
觉悟法王真实法于中无著亦无缚如是自
在心无碍未曾见有一法起。
如来法身所作业一切世间如彼相说诸法
相皆无相知如是相是知法。
菩萨住是不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入此不
可思议处思与非思皆寂灭。
如是思惟诸法性了达一切业差别所有我
执皆除灭住于功德无能动。
菩萨一切业果报悉为无尽智所印如是无
尽自性尽是故无尽方便灭。
菩萨观心不在外亦复不得在于内知其心
性无所有我法皆离永寂灭。」
【后七却颂约法直明菩萨住是不思议等
宜善思之。】
音释¶ 第 655b 页
「彼诸佛子如是知一切法性常空寂无有一
法能造作同于诸佛悟无我。
了知一切诸世间悉与真如性相等见是不
可思议相是则能知无相法。
若能住是甚深法常乐修行菩萨行为欲利
益诸群生大誓庄严无退转。
是则超过于世间不起生死妄分别了达其
心如幻化勤修众行度群生。
菩萨正念观世间一切皆从业缘得为欲救
度修诸行普摄三界无遗者。
了知众生种种异悉是想行所分别于此观
察悉明了而不坏于诸法性。」
【三彼诸佛子下六偈颂回向成益。】
「智者了知诸佛法以如是行而𢌞向哀悯一
切诸众生令于实法正思惟。」
音释¶ 第 656a 页
【四一偈结回向意并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三十之二
** 音释
祛
(丘于切音区却也)。
攞嚩
(攞朗可切嚩符约切)。
枭獍
(枭吁骄切獍居
庆切)。
砾
(即击切小石也)。
暂
(同暂)。
繁
(符难切音烦多也)。
遮
(之奢切者平声
蔽也)。
软
(市[〦/(ㄠ-ㄙ+?)]切柔也)。
谦
(苦兼切欠平声敬也让也)。
音释¶ 第 65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