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音释¶
音释¶ 第 689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四之一 灭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净行品第十一」

【释此一品五门分别初来意者夫欲阶妙
位必资胜行有解无行虚费多闻故前品
明解此品辨行又前明入理观行今辨随
事所行又前行此愿并义次第故次来也
(来意有三初通对前后辨来谓欲成妙位是后十住故前品明解即是对前二又前
明入理下此及第三俱是对前二即以行对行但理事不同三即以愿对行则二品
全别故前品具解行二义此品具行愿二义)次释名者梵云具
折啰此云所行波利此云皆也遍也戍轮
律提云清净也谓三业随事缘历名为所
行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又悲智
双运名为所行行越凡小故称清净以二
音释¶ 第 689b 页
乘无漏不能兼利非真净故得斯意者举
足下足尽文殊心见闻觉知皆普贤行文
殊心故心无浊乱是曰清净普贤行故是
佛往修诸佛菩萨同所行也所行即净持
业释也(文殊心下覆成上二然即贤首品初生起之意寻文可知)三宗
趣者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
智大行为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

四解妨者问文中但辨一百馀愿何有行
耶答文中辨行略有数重谓就所历事中
始自出家终于卧觉皆是行也触境不迷
善达事理智行也以愿导智不滞自利大
悲行也上二不二悲智无碍行也遇违顺
境心不驰散止行也智不沉没观行也即
止观双运行也又对于事境善了邪正当
愿众生皆假观也知身空寂心无染著空
音释¶ 第 690a 页
观也见如实理中观也或先空后中或先
假后空或一或二或一念顿具斯为妙达
三谛观之行也又所造成行皆施众生不
起二乘之心安忍强软两境或增善品心
不异缘妙达性空善巧回转皆愿利物同
趣菩提二乘天魔所不能动善知药病决
断无差即十度齐修之行也又皆愿利生
皆成佛德见恶必令其断见善必令其具
即四弘誓愿之行也故智首总标诸德以
求其因文殊令善用心顿获众果但言惟
愿岂不惑哉(答文中下初列六中前三谷有三义如初事理三者一事
行二理行二事理无碍行以愿导智下第二对中含于三行一大悲行二触境不迷
善达事理是一行三双达事理为事理无碍行遇违顺下三对悲行总为智行故一
智二悲三悲智双运又对于事下四中有五别明空假中为三四三观次第为一行
五三观一心为一行并文处可知三观如前后说)复有问言夫妙
音释¶ 第 690b 页
行者统唯无念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
役身心岂当为道答若斯见者离念求于
无念尚未得于真无念也况念无念之无
碍耶又无念但是行之一也岂成一念顿
圆如上所明也行学之者愿善留心。】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第五释文中二先智首问举德徵因后文
殊答标德显因今初亦先标问答之人后
陈所疑之问今初此二菩萨为显圆修历
事巧愿必智为导故事近旨远唯圆行故
文殊则般若观空智首则沤和涉事涉事
不迷于理故虽愿而无取观空不遗于事
故虽空而不證是为权实双游假兹问答
(沤和涉事者梵语俱舍罗此云方便善巧即肇公宗本论文论云沤和般若者大慈
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證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
音释¶ 第 691a 页
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
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證是为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
可解)二陈所问中有二十云何总十一段段
各十句成一百一十种德第一段明三业
离过成德二得堪传法器三成就众慧四
具道因缘五于法善巧六修涅槃因七满
菩萨行八得十力智九十王敬护十能为
饶益十一超胜尊贵意业此十一中若就
相显二四与六此三唯因八及十一此二
唯果馀通因果或摄为四对因果初二十
句问福因福果先因后果次二十句问慧
因慧果先果后因三二十句问巧解因观
行果四有五段问修行因成德果初一为
因馀四为果或分为二初十云何问净行
体是问因义后十云何问行所成是问果
音释¶ 第 691b 页
义以善修七觉等亦是净行之能故皆言
云何得者为修何行而得之耶初十望后
故说为因望历缘巧愿成净行体即是于
果未是圆果而是分果故上总云举果徵
因(以善修七觉下解妨谓有问云其初意中二四与六此三明因如何今十皆得
名果故为此通以约相显望菩提涅槃此三为因是初十成故得称果皆言下释云
何得言从初十望后下重通复难问初十既因何以前科云智首举德徵因答意可
知则智首总问因果之德文殊总举历缘巧愿则皆成矣)。】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
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
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
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
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
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

【今分为二初之一段总问其果后十别明
音释¶ 第 692a 页
今初十句得此十种三业成下十果由无
过三业故超胜尊贵由不恚害故常为饶
益由无馀惑不可讥毁故十王敬护由恶
缘不可坏得佛十力由修行不退转满菩
萨行由远离诸相如如不动成涅槃因由
德行殊胜故于法善巧由体清净如虚空
故成具道缘由涉境无染故德堪传法器
由智先导故成就众慧(总问其果疏文分三初依总别科释
则十一段皆是所成之果兼含料拣中第三意初十为能成下十为所成从后倒牒
十果案次释文谓第一无过失三业得第十一超胜尊贵果第二不害三业得第十
能为饶益果三成第九四成第八五成第七六成第六七成第五八成第四九成第
二十成第三唯后二前却耳亦可如次犹涉境无染故成众慧智为先导成就法器
其中加字已当释文如云无恚害以恚释害以涉境释于无染约体释于清净等细
寻历然)又由后十能成就此十以十三业永
无失等唯佛不共分分无失亦通于因又
音释¶ 第 692b 页
此十句初一总显无过次八别显无过后
一总出其因若以智慧为先导身语意业
常无失故又于中八前二离过后六成德
(又由后十下二先果后因释以初十句为果后之十段百句为因故云永无失等唯
佛不共永无失等者等下九句不害业等言不共者即十八不共法谓一身业无误
失二无卒暴音三无种种想四无不定心五无忘失念六无不择舍七欲无退八念
无退九精进无退十定无减十一智慧无减十二解脱无减十三身业智为先导随
智而转十四语业智为先导随智而转十五意业智为先导随智而转十六知过去
无著无碍十七知未来无著无碍十八知现在无著无碍广如别章今以十句通摄
十八谓初二即初三一由三业无过害故次二即次三由有念定慧故不可毁坏故
三皆云无五六即七八九七即定慧解脱三种无减故称殊胜八九即后三三世无
著无碍故云清净无染十即十三十四十五智为先导随智而转故疏云永无失等
唯佛不共今约分分故为后因)又后九中不随于瞋故不
害不随于慢故不可毁不随恶见故不坏
败不随于疑故不退动恒修胜行不随于
音释¶ 第 693a 页
贪故清净无染不随于痴故智为先导所
作称真如是等业云何而得(三当句对惑释以破六根
本惑成斯十句疑摄二句贪摄于二馀四各一故六摄九)。】

「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
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
悟具足。」

【后十段别明中初一异熟果次四士用果
次二离系果次一增上果后二等流果今
初即修道之器以菩萨起修行时要具此
十方成二利之行(初一异熟果者俱舍显相颂云异熟无记法有
情有记生等流似自因离系由慧尽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除前有为法有为增
上果释曰初二句异熟果相但是无覆无记不通非情从善恶感名有记生次句等
流果相似于同类遍行自因次句离系果相由慧尽者慧即择也尽即灭也谓此择
灭离系所显故将择灭释离系果次二句士用果相若法因彼势力所生如因下地
加行心力上地有漏无漏定生及因清净静虑心力生得变化无记心等离系名为
音释¶ 第 693b 页
不生士用为因道力證得亦得士用果名后二句增上果相有为法生馀法不障是
增上果故唯有为除前已生有为之法谓果望因或俱或后必无前果后因故云除
也除此前外馀诸有为为之增上果论云增上之果问士用增上二果何殊答士用
果名唯对作者增上果称通对所馀如匠所成对能成匠俱得士用增上果名对馀
非匠唯增上果非匠不造故非士用瑜伽三十八云习不善故乐住不善等为等流
果或似先业后果随转释曰此有二义释于等流后义果似于因即俱舍意如杀生
因等得短寿果前义即于后果之上行因似因如前世杀生今亦好杀等瑜伽又云
以道灭惑名离系果四人工等事由此成办稼穑财利等果为士用果若眼识等是
眼根等增上果身分不坏是命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起自增上果当知一切名增
上果馀例可知然上所引俱舍即是根品彼论以六种因成斯五果非今所要)瑜
伽具释一常生中国有佛法处二种族尊
贵非下贱等三生信向三宝修善之家非
外道等家四形色端严非丑陋等五具丈
天相诸根不缺六正念不忘亦宿念现前
七慧悟高明善解世法八柔和调善离过
音释¶ 第 694a 页
修行九志力坚强故无怯弱十性自开觉
不染世法(瑜伽第六回向初当广释之即有八种异熟今开成十句今生
处具足总明义常财位果二即种族果三亦财位四即大色果五人种性果非不男
等六信言果意由念具故七名誉果八义当寿命离过修行无天逝故九大力果十
亦大力智力觉悟故)又无畏者依智度论菩萨有四
种无畏一总持无畏于法记持不惧忘失
二知根无畏知根受法不惧差失三决疑
无畏随问能答不惧不堪四答难无畏有
难皆通不惧疑滞今并皆得故云具足(无畏
下随难重释)又此十事若约法者生在佛家是
生处具足等思之又具足者唯佛一人云
云(又此十事下约法生在佛家者菩提心家故等于馀句谓二种族即具佛种性
谓自性住性习所成等三明家即真如为家亦四家故四家如七地四明见佛性如
见色故涅槃云佛性有二一色二非色如来所见为色故五相谓有悲智等为菩萨
相故馀之五句经自约法可知又具足下重释具足之言上约横具为具足今约竖
音释¶ 第 694b 页
说之)。】

「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
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
说慧。」

【第二十慧下四段明士用果中一慧为拣
择二力谓修习三善巧谓智四道品助修
悉以三业而得成就今初言慧者即道之
体十中一胜世间故二过二乘故三拣权
教故四佛果超因故上四拣劣馀六当体
一无分量二无若干三超言念四无等匹
五难比校六唯證相应欲言其有无相无
形欲言其无圣以之灵欲言俱者慧无二
体欲言双非非无诠显故不可说。】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
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
音释¶ 第 695a 页

【第三力者即具道因缘皆言力者此十各
有资道之能故一因力者即是种性谓巳
有习种无倒闻熏与性种合故名为因梁
摄论云多闻熏习与阿赖耶识中解性和
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无性摄论云此闻
熏习虽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种子性(即是种性
者谓种性位由于习种合于性种方名种性也性种即自性住性为正因性即是涅
槃第一义空性也习即新熏修成之性决为佛因称为种性引證可知言无性摄论
者即第八论释因缘云诸菩萨因缘即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释论
中云因即能作因缘义有言者大乘言音闻谓听闻由此引功能差别说名熏习以
此为因所生意言顺理清净名如理作意)二欲力者有胜欲乐
希大菩提及起行故三方便者谓造修力
依六方便成悲智故一慈悲顾恋二了知
诸行三欣佛妙智四不舍生死五轮回不
染六炽然精进摄论广说(摄论广说即第七论瑜伽四十
音释¶ 第 695b 页
五明内外各有六方便此即内六)四缘力谓善友劝发五
所缘力即所观察悲智之境六根谓信等
七观察者谓于自他事理药病善拣择故
八奢摩他此云止也九毗钵舍那此云观
也瑜伽起信等论深密涅槃等经广辨其
相具如别章今略显其相以为十门一心
行称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
三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
双运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
绝寄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
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
而二故不坏一味而心境两殊六由即理
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七
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观见此心即是
彼心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
音释¶ 第 696a 页
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
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
而无散动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
眼齐照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
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是此
华严所求止观(瑜伽等者前第一经疏中巳引起信今略引瑜伽即
菩萨地品中彼论亦引深密慈氏问世尊如来说四种所缘境事一有分别影像所
缘境事二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事边际所缘境事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几奢
摩他所缘境事几毗钵舍那所缘境事世尊答云初一毗钵舍那所缘境事次一奢
摩他所缘境事后二是俱所缘境事释曰初一即事二即是理故无分别智缘三四
通事理故用二为能缘则是以事对观义也故前第一经疏中出意但不顺无分别
智證如中义耳广如彼说今取一义故不言是非以明十重从粗至细自浅暨深故
初二止观别行一即瑜伽奢摩他品二即毗钵舍那品下八皆双运品而三正是双
运对第四双遮此为双照若取别义双照皆观双遮皆止上四以理事为能成止观
为所成五融于心境即合前三四二门以初二事理即三四所融故绝事理即第四
音释¶ 第 696b 页
门中境无碍即第三门中境泯止观即第四门止观无碍止观即第三门止观合上
二重止观与二重之境明非一异不坏二相故二体无异故不二虽融心境方是事
理无碍之门但言相融不说何者是止是观者此通三意一但融上二重止观即是
此门止观二者照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于观不取诸相即名为止三者不碍
心境而一味成即观之止不坏一味而心境成即止之观后五即事事无碍门中止
观六是一多相容不同门七是诸法相即自在门八即合前即入义当同时具足门
九即因陀罗网境界门十即主伴圆明具德门欲显后后深于前前故合即入耳馀
可思准此亦一处明示止观兼广演玄言耳)十思惟者筹量应
作不应作故。】

「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
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
来善巧现在善巧。」

【第四于法善巧皆约流转以明前四流转
之体三界流转之处三世流转之时三科
之义略如前释广如别章缘起六地广明
音释¶ 第 697a 页
三界三世如前后释皆言善巧者一善知
彼法空无所有二善知不坏假名分别法
相三加能摄无尽弥善巧也(皆约流转者由善巧义通
还灭故总释善巧乃有三义一知理二知事三加能摄无尽止是事事无碍兼于事
理无碍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当得有趣非趣一切同归于空诸
法之空不异色空故即事理无碍意今取一摄一切即事事无碍善巧开此为二便
有四义瑜伽五十六七广说三科善巧多约相说即第二义)。】

「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
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

【第五修涅槃因七觉三空十地品广说。】

「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
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及以圆满慈悲喜舍。」

【第六满菩萨行此下二种明离系果初六
度四等修即士用满即离系治诸蔽故。】
音释¶ 第 697b 页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
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
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
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

【第七具足十力并见上文。】

「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
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
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

【第八十王敬护是增上果(十王敬护等者即有力增上由
巳具德令彼护故)。】

「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
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

【第九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下二段明
等流果由本愿力为依救等由本行力为
第一等今初能为饶益依等十句如回向
音释¶ 第 698a 页
初(由本愿下即瑜伽前意行以昔修故由本行力为第一等者即第二意果似昔
因既为第一故是行果)。】

「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
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
等。」

【第十为第一下超胜尊贵十地论释今就
佛果略释其相谓如来功德海满更无所
少故称第一此亦总句大者体包法界故
胜者自利圆满故最胜者利他究竟故妙
者烦恼障尽故极妙者所知障尽故上者
望下无及故无上者望上更无故无等者
望下无俦故无等等者望俦皆是无等者
故所以广举诸德者欲显行之胜故。
上来
问竟。】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
音释¶ 第 698b 页
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悯世间
利乐天人问如是义。」

【第二文殊答中文分为二第一叹问成益
饶益者利益也安隐者安乐也利乐者即
上二也佛地论第七有五重释利乐之义
已见光明觉品(佛地论第七有五重者一修善因得乐果故二离恶
摄善故三此世他世益故四世出世益故五福德智慧益故上之五重各先义后利)。】

「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

【第二佛子下正酬其问于中二先标因成
德酬其举德后指事显因酬其徵因今初
先标其因谓善用其心心者神明之奥心
正则万德攸归言善用者即后历缘巧愿
触境入玄如上所辨。】

「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二则获下显所成德初总后别总谓一切
音释¶ 第 699a 页
胜妙功德皆因用心一百一十门德何足
难就可谓一言蔽诸胜谓独尊妙谓离相
又德无不备云胜障无不尽名妙此之总
句亦即酬上十种三业之总句也(可谓一言蔽诸
者即论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诸曰思无邪包曰蔽犹当也谓归于止)。】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
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
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
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
第二导师。」

【馀九别显句虽有九义亦有十如次酬上
十段之德一于诸佛法心无所碍者即初
第一堪传法器德念慧觉悟皆具足故二
住去来今诸佛之道即上成就众慧三世
诸佛唯以佛慧为所乘故三随众生住恒
音释¶ 第 699b 页
不舍离即上具道因缘成就种性欲乐方
便常以众生为所缘故四如诸法相悉能
通达即十善巧义无惑也五断一切恶即
七觉二空拣择弃恶无越此故六具足众
善即六度四等七当如普贤色像第一由
此故得十王敬护八一切行愿皆得具足
即是前文成就十力得佛果位方具足故
故晋经无此一句而有成就如来一切种
智斯为十种智力定无惑也唯此一段望
前不次以内具种智外具色相此二同在
果圆前后无在或译者不回九于一切法
无不自在故能与物为依为救为炬为明
十而为众生第二导师即是上文于众超
胜上求第一唯佛一人今才发心则道亚
至尊故云第二然旧经中亦云而为众生
音释¶ 第 700a 页
第一尊导故知第二译者意也。】

「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

【第二佛子云何不指事显因于中三初总
徵次别显后总结成益。

二别显中五门分别一总明大意文中总
有一百四十一愿菩萨大愿深广如海应
如回向非止尔也此盖示于体式馀皆仿
此又非无表一百者十信圆融一一具十
也四十一者即四十一位也明此诸位所
有惑障由此能净所有胜行由此能行故
(即四十一位者此约行修有障等四十二即妙觉位是所求故无障非行故)
通显文旨然此诸愿句虽有四事但有三
义开为六言三事者谓初句愿所依事次
句愿所为境后二句是愿境成益开为六
者初事有二一者内谓菩萨自身根识等
音释¶ 第 700b 页
经云菩萨等故二者外谓他身或依正资
具等经云在家等故次事亦一种一能发
愿者二所愿众生经云当愿众生故后事
亦二一者自益由此诸愿成前诸德故二
者益他由此发愿愿众生故此后二句或
前句是因后句是果如云所行无逆成一
切智等或二俱是因如云巧事师长习行
善法等或二俱佛果如云永离烦恼究竟
寂灭等或俱通因果如云以法自娱了妓
非实等或三四二句共成一句如云演说
种种无乖诤法等亦可后二句中初句所
入法如云知家性空等后句所成益免逼
迫等以不必具故合为一。

三别开义类然上三事中愿所依事虽有
多类不出善恶依正内外随义准之二愿
音释¶ 第 701a 页
所为境其一一愿尽该法界一切有情不
同权小谈有藏无故又愿即是行成回向
故一一皆成所行清净善业行故如云知
家性空则菩萨之心必诣空矣三愿所为
境成利益中由愿于他成种种德自获如
前所说功德然有二义一通二别通则随
一一愿成上诸德斯为正意二别显者如
愿于他得坚固身心无所屈则自必成十
种三业离过成德之德也二愿于他具足
成满一切善法则自成就堪传法器三愿
于他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则自成众慧四
愿于他具诸方便得最胜法则自成就具
道因缘五愿于他语业满足巧能演说则
自成就十善巧德六愿于他得善意欲洗
除惑垢则自成七觉三空七愿于他所作
音释¶ 第 701b 页
皆办具诸佛法则自成满菩萨行德八愿
于他舍众聚法成一切智则自成就如来
十种智力九愿于他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则自成就十王敬护十愿于他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则自成饶益为依救德十一愿
他得第一位入不动法则自成就超胜第
一德以斯十一配上答中总别十一段文
并可知通别交络应成四句谓一切愿成
一德一切愿成一切德等以因愿一多相
即故成德亦一多镕融(不同权小等者小乘谓唯佛一人有
大觉性权即五性谈其有者藏其无者在有佛性中故又云通别类异通即皆有别
则有有佛性有无佛性)四对辨成例谓若以初后二
事相对辨例略有十例一会事同理例如
菩萨在家事也性空理也二处染翻染例
如若得五欲染也拔除欲箭翻染也三相
音释¶ 第 702a 页
似类同例如若有施令一切能舍等四世
同出世例如上升楼阁愿升正法楼等五
以因同果例如正出家时愿同佛出家等
六舍伪归真例如著璎珞愿到真实处等
七以人同法例如见病人愿离乖诤等八
以境成行例如见涌泉愿善根无尽等九
以妄归真例如见婆罗门愿离恶等十以
近同远例如受和尚教愿到无依处等。

五正释经文长分为十初有十一愿明在
家时愿二有十五愿出家受戒时愿三有
七愿就坐禅观时愿四有六愿明将行披
挂时愿五有七愿澡漱盥洗时愿六有五
十五愿明乞食道行时愿七有二十二愿
明到城乞食时愿八有五愿明还归洗浴
时愿九有十愿明习诵旋礼时愿十有三
音释¶ 第 702b 页
愿明寤寐安息时愿。】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四之一


** 音释

猗觉
(猗于宜切觉讫岳切)
羼提
(梵语也此云忍辱羼初眼切)
澡漱

(澡子皓切洗涤也漱先奏切荡口也)
寤寐
(寤五故切寐觉也寐明袐切睡也)


(古玩切澡手也)
音释¶ 第 703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四之二 灭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佛子。

「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冤亲平等
 永离贪著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隐
 妓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妓非实
 若在宫室
 当愿众生
 入于圣地
 永除秽欲
 著璎珞时
 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
 到真实处
 上升楼阁
 当愿众生
 升正法楼
 彻见一切
 若有所施
 当愿众生
 一切能舍
 心无爱著
 众会聚集
 当愿众生
 舍众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厄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所行无碍」

音释¶ 第 703b 页

【今初在家有十一愿初一总举在家以家
是贪爱系缚所故若了性空则虽处居家
家不能迫次一在家行孝愿以是至德行
本故首而明之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
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于我为先
觉故今翻令事佛者生长法身故护养一
切者一切众生皆我子故护之一切男女
皆我父母故养之生生无不从之受身故
平等敬之法身佛故(以是至德等者即外典意故孝经夫子语
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道
者礼乐也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当行孝无始终也言行本者俗典以孝为百行
之本下引佛教證菩萨戒亦云孝养师僧父母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次四受
家室等愿然五欲射心犹如箭中王侯有
宫馀皆名室次五在家所作事业等愿在
颈曰璎在身曰珞珞以持衣璎以系冠一
音释¶ 第 704a 页
切悉舍亦舍心也了聚无性成佛智也。】

「 舍居家时
 当愿众生
 出家无碍
 心得解脱
 入僧伽蓝
 当愿众生
 演说种种
 无乖诤法
 诣大小师
 当愿众生
 巧事师长
 习行善法
 求请出家
 当愿众生
 得不退法
 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勤修善根
 舍诸罪轭
 剃除须发
 当愿众生
 永离烦恼
 究竟寂灭
 著袈裟衣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时
 当愿众生
 同佛出家
 救护一切
 自归于佛
 当愿众生
 绍隆佛种
 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受学戒时
 当愿众生
 善学于戒
 不作众恶
 受阇梨教
 当愿众生
 具足威仪
 所行真实
 受和尚教
 当愿众生
 入无生智
 到无依处
音释¶ 第 704b 页
 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
 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


【第二舍居家下出家受戒时有十五愿初
一正舍俗家次三出家方便僧伽蓝者此
云众园众有六和法则事理一味故无诤
也大师谓佛众所宗故小谓和尚亲所教
故若约末世三师为大七證为小靡不有
初鲜克有终故希不退次四正落𩭄出家
袈裟者不正色依也亦云染色表心染于
法要无所染方曰染也然二乘之染亦非
真染必心染大乘故云具大仙道为于正
法除其结使方为究竟寂灭落𩭄披衣之
后为正出家(然二乘等者即涅槃第二南经哀叹品佛诃三修比丘云
汝诸比丘勿以下心而生知足汝等今者虽得出家于此大乘不生贪慕汝诸比丘
身虽得服袈裟染衣心犹未染大乘净法汝诸比丘虽行乞食经历多处初未曾求
大乘法食汝诸比丘虽除须发未为正法除诸结使汝诸比丘今当真实教敕汝等
音释¶ 第 705a 页
我今现在大众和合如来法性真实不倒是故汝等应当精进摄心勇猛摧诸结使
释曰此以小乘方大尚未能除所知无明染法空法常住妙法故云尔也)馀七
受学戒时初三自归佛在之日则五受之
一佛灭之后受五八戒必依三归归要三
者翻彼外道邪师邪教及邪众故犹如良
医良药及看病人烦恼病愈故为与众生
为缘念故三宝之义至下当释受学戒者
即十戒也亦通五戒优婆塞戒经云欲受
菩萨戒先应遍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
若尼则受六事及五百戒受谓受戒学即
随戒愿中即止作二持阇梨者此云正行
轨范教授故云具足威仪和尚此云亲教
亦云力生道力自彼生故故翻云入无生
智依之得戒故翻无依具足戒言义含二
种一则大比丘戒二则菩萨戒亦制意地
音释¶ 第 705b 页
方为具足(则五受之一者一善来二上法三三归四八敬五羯磨多释不
同多依此五归要三者前归敬序中已广说竟言至下当释者即明法品前是抄广
故此指下和尚等者此是昔时梵语即龟兹以来梵言正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具
足戒等者依比丘戒则五八十皆为方便五众之最为最胜法若菩萨戒为具足则
比丘戒亦为方便超二乘上为最胜法愿所成者明是佛果)。】

「 若入堂宇
 当愿众生
 升无上堂
 安住不动
 若敷床座
 当愿众生
 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著
 结跏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
 修行于定
 当愿众生
 以定伏心
 究竟无馀
 若修于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
 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


【第三若入堂下七愿明就坐禅观时愿初
四为修方便次二正修止观后一修行事
讫。】
音释¶ 第 706a 页

「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著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
 著僧伽梨
 当愿众生
 入第一位
 得不动法」


【第四下足住时下明将行披挂时六愿下
衣盖丑故愿得惭愧上衣即衫袄之辈前
巳辨袈裟故此直云僧伽梨僧伽梨者义
云和合新者二重故者四重要以重成故
云和合即是三衣中第一衣故。】

「 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净
 嚼杨枝时
 当愿众生
 其心调净
 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瞋痴
 蠲除罪法
 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音释¶ 第 706b 页
 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


【第五手执杨枝下澡漱盥洗时有七愿杨
枝五利是曰妙法去秽为净西域皆朝中
嚼杨枝净秽不相杂此为常规凡欲习诵
别须用之盥者澡也(杨枝五利者一明目二除痰三除口气四
辨味五消食新经有十义朝中嚼杨枝净秽不相杂此两句语全是无行禅师于西
域寄归之书南海寄归传亦广说之)。】

「 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执持应器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
 当愿众生
 趣佛所行
 入无依处
 若在于道
 当愿众生
 能行佛道
 向无馀法
 涉路而去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心无障碍
 见升高路
 当愿众生
 永出三界
 心无怯弱
音释¶ 第 707a 页
 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
 其心谦下
 长佛善根
 见斜曲路
 当愿众生
 舍不正道
 永除恶见
 若见直路
 当愿众生
 其心正直
 无谄无诳
 见路多尘
 当愿众生
 远离尘坌
 获清净法
 见路无尘
 当愿众生
 常行大悲
 其心润泽
 若见险道
 当愿众生
 住正法界
 离诸罪难」


【第六手执锡杖下乞食道行时总有五十
五愿更分为三初十二愿游涉道路次见
众会下十九愿所睹事境后见严饰下二
十四愿所遇人物今初锡者轻也明也执
此杖者轻烦恼故明佛法故更有多义具
如经辨今略明二用一执为行道之仪二
振以乞食故发相似之愿无依之道是真
道也向无馀法真涅槃也真净法界心所
履也险道有二一多贼鬼毒兽二狭径阻
音释¶ 第 707b 页
绝初惑业罪苦凡夫之险道也后自调滞
寂二乘之险道也皆为难处不断生死而
入涅槃正法界也。】

「 若见众会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


【二睹事境愿初睹众会谓众聚多谈无义
故愿说深法众心易乖故令和合。】

「 若见大柱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


【二大柱者旧经云大树梵云萨担婆(去声轻呼)
此云树也萨担婆(入声重呼)此云柱也由兹二
物呼声相滥古今译殊柱有荷重之能一
舍由之而立翻此愿离我能之诤忿恨何
由而生。】

「 若见丛林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应敬礼」


【三德犹丛林森耸可敬。】

「 若见高山
 当愿众生
 善根超出
 无能至顶
音释¶ 第 708a 页
 见𣗥剌树
 当愿众生
 疾得剪除
 三毒之剌
 见树叶茂
 当愿众生
 以定解脱
 而为荫映
 若见华开
 当愿众生
 神通等法
 如华开敷
 若见树华
 当愿众生
 众相如华
 具三十二
 若见果实
 当愿众生
 获最胜法
 證菩提道
 若见大河
 当愿众生
 得预法流
 入佛智海
 若见陂泽
 当愿众生
 疾悟诸佛
 一味之法」


【十一陂泽者畜水曰陂不集诸流故愿一
味。】

「 若见池沼
 当愿众生
 语业满足
 巧能演说」


【十二说文曰穿地通水曰池沼即池也取
其盈满引法流故亦可巧思穿凿能有说
故。】

「 若见汲井
 当愿众生
 具足辩才
 演一切法」


【十三汲者取也辩才演法犹绠汲水。】
音释¶ 第 708b 页

「 若见涌泉
 当愿众生
 方便增长
 善根无尽
 若见桥道
 当愿众生
 广度一切
 犹如桥梁
 若见流水
 当愿众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见修园圃
 当愿众生
 五欲圃中
 耘除爱草
 见无忧林
 当愿众生
 永离贪爱
 不生忧怖
 若见园苑
 当愿众生
 勤修诸行
 趣佛菩提」


【无忧林者处之忘忧故。】

「 见严饰人
 当愿众生
 三十二相
 以为严好」


【三见严饰下二十四愿所遇人物。】

「 见无严饰
 当愿众生
 舍诸饰好
 具头陀行
 见乐著人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欢爱不舍
 见无乐著
 当愿众生
 有为事中
 心无所乐
 见欢乐人
 当愿众生
 常得安乐
 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获根本智
 灭除众苦」


【六云获根本智灭众苦者若得见道无分
音释¶ 第 709a 页
别根本智则断恶道业无明故三涂苦灭
则三苦八苦亦皆随灭死及取蕴直至金
刚后根本智则能永断(三苦八苦等者由三涂苦灭故生老
病苦亦灭由断此惑不造十恶业故无怨憎会苦由断分别欲贪故无求不得苦及
爱别离苦从此唯有死及取蕴至金刚无间道根本智断彼二苦虽有漏善法此时
犹在行苦所随由被胜智照同法性于解脱道不待择灭任运弃舍功归无间上约
法相说取正体无分别智名为根本以望加行得名虽通诸位而见道金刚二处最
显故略举之又有约法性以本觉为根本智以与始觉为根本故此唯约解脱道證
理时与根本[宴-女+六]合乃名获得本觉根本从此永无死及取蕴虽断惑證理立二道名
然同一刹那获智亦尔是故无间道断见修二障种时即是解脱道时断也)。】

「 见无病人
 当愿众生
 入真实慧
 永无病恼」


【七愿入真实慧永无病恼者此有二种一
约入真见道之慧断身病之苦恼及烦恼
病谓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是分
别起亦为身病远因至欢喜地真见道中
音释¶ 第 709b 页
一刹那断顿證三界四谛真如身病及惑
永不复有二约金刚心慧顿断一切诸烦
恼病及习气随眠證极圆满真实胜义诸
惑永亡依上解者真实慧者即根本智但
约所灭惑苦不同耳(一约入真见道者亦有二义例同断苦断
身病之苦牒前所断及烦恼病是此所断谓一切下出所断体粗重即是种子分别
拣于俱生亦为身病远因者非近因故如房色过度是身病近因由贪故前即为远
因一刹那断者至初地中广释顿證三界四谛真如至十回向中释二约金刚心等
者即俱生也此上所转舍依上解下结成前二也)。】

「 见疾病人
 当愿众生
 知身空寂
 离乖诤法」


【八四大乖违成病知空则永无所乖。】

「 见端正人
 当愿众生
 于佛菩萨
 常生净信
 见丑陋人
 当愿众生
 于不善事
 不生乐著
 见报恩人
 当愿众生
 于佛菩萨
 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
 于有恶人
 不加其报」

音释¶ 第 710a 页

【于佛菩萨能知恩德者诸佛菩萨始自发
心普缘众生难行苦行不顾自身垂形六
道随逐众生见其造恶如割支体迄成正
觉隐其胜德以贫所乐法诱摄拯救见其
憍恣示迹涅槃留馀福教以济危苦故自
顶至足从生至死皆佛之荫斯之恩德何
可报耶得人小恩常怀大报不知恩者多
遭横死故经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
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利众生毕竟无能报
恩者故唯自利利人如说修行为报佛恩
耳(诸佛菩萨下文中有三初列十恩一𤼵心普彼思二难行苦行恩犹如慈母咽
苦吐甘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饿虎香城粉骨雪岭亡躯如是等事
皆为众生三不顾自身者一向为他思曾无一念自为于巳犹如慈母但令子乐自
杀不辞经云菩萨所修功德行不为自巳及他人但以最上智慧心利益众生故回
向四垂形六道思谓巳證灭道应受无为寂灭之乐而垂形六道遍八三涂长劫救
音释¶ 第 710b 页
物人于地狱以身救赎一切众生五随逐众生恩上辩横遍六道今约长劫不舍如
子见父视父而巳无出离心如来随之如犊逐母备将万行随逐救摄如须弥音遍
净天王得随诸众生永流转生死海解脱门六见其造恶如割支体即大悲深重恩
故善财童子谓无忧德神云圣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情至忽见被人割截支
体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造烦恼业堕三恶趣受种
种苦心大忧恼若见众生起身语意三种善业生人天趣受身心乐菩萨尔时生大
欢喜今略举悲深喜亦深故七迄成正觉隐其胜德者即隐胜彰劣恩十莲华藏尘
[娄*殳]相海滴难称无尽之德并隐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断见修惑
五分法身觉树初圆如老比丘同五罗汉故法华中脱珍御服著弊垢衣执除粪器
往到子所八以贫所乐法诱摄拯救即隐实施权恩圆顿一乘隐而不说乃以三乘
人天小法教化众生此上二句即净名经第三香积品中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
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
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行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等乃云如
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诸菩萨闻说是巳皆曰未曾有
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
音释¶ 第 711a 页
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九见其憍恣示迹涅槃者示灭生善恩故法华经云
若佛久住于世薄福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
如来常住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
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乃至云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
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四十七经有涅槃佛事与此大同十留馀福教以济
危苦者即悲念无尽恩谓世尊同人中寿应寿百年留二十年福以庇未法弟子大
集月藏分第十卷云悲悯众生故舍寿第三分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假使毁禁
戒悉住不退地若有挝打彼即为打我身若有骂辱者则为毁辱我又云留白毫之
福以覆弟子言留教者即三藏八藏广益众生依之修行皆得成佛形像塔庙乃至
舍利一兴供养千返生天等故自顶至足下结成恩重得人下引经證成共引三经
初即涅槃第二十八二不知恩者即此经四十八随好品故经云下三引他经先一
偈具足经文唯自利下取意引彼亦一偈云唯有传持正法藏宣扬教理施群生修
习一念契真如即是真报如来者会意可知)。】

「 若见沙门
 当愿众生
 调柔寂静
 毕竟第一」


【沙门此云止息毕竟止息唯大涅槃。】
音释¶ 第 711b 页

「 见婆罗门
 当愿众生
 永持梵行
 离一切恶
 见苦行人
 当愿众生
 依于苦行
 至究竟处
 见操行人
 当愿众生
 坚持志行
 不舍佛道
 见著甲冑
 当愿众生
 常服善铠
 趣无师法」


【世之甲冑随于师旅进忍甲冑趣于无师。】

「 见无铠仗
 当愿众生
 永离一切
 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
 当愿众生
 于诸异论
 悉能摧伏
 见正命人
 当愿众生
 得清净命
 不矫威仪」


【能离五邪方为正命谓一诈现奇特二自
说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令他敬
畏五为他说法行此五事若为利养皆邪
命也第三句通愿离五第四句但离初一
(能难五邪者即智论二十二其第五名称说计得供养以动人心前四全同)。】

「 若见于王
 当愿众生
 得为法王
 恒转正法
 若见王子
 当愿众生
 从法化生
 而为佛子
音释¶ 第 712a 页
 若见长者
 当愿众生
 善能明断
 不行恶法
 若见大臣
 当愿众生
 恒守正念
 习行众善」


【明断方称长者守王正法始曰大臣。】

「 若见城郭
 当愿众生
 得坚固身
 心无所屈
 若见王都
 当愿众生
 功德共聚
 心恒喜乐
 见处林薮
 当愿众生
 应为天人
 之所叹仰」


【第七若见城郭下二十二愿到城乞食时
愿初三总处王都则贤达辐辏林薮则众
德攸归。】

「 入里乞食
 当愿众生
 入深法界
 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
 当愿众生
 入于一切
 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次三入家未入则诸家差别入已唯一无
多如入佛乘无二三也。】

「 见不舍人
 当愿众生
 常不舍离
 胜功德法
音释¶ 第 712b 页
 见能舍人
 当愿众生
 永得舍离
 三恶道苦
 若见空钵
 当愿众生
 其心清净
 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当愿众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当愿众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
 当愿众生
 具惭耻行
 藏护诸根
 见无惭耻
 当愿众生
 舍离无惭
 住大慈道」


【次八乞食得不。】

「 若得美食
 当愿众生
 满足其愿
 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
 当愿众生
 莫不获得
 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
 当愿众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
 当愿众生
 心无染著
 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办
 具诸佛法」

音释¶ 第 713a 页

【次七得食正食。】

「 若说法时
 当愿众生
 得无尽辩
 广宣法要」


【后一食讫说法亦为报施主之恩也其中
云藏获诸根者瑜伽名善守根门净名云
所见色与盲等乃至云知诸法如幻相是
也(瑜伽名善守根门者即第二十三论云云何根律仪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
根门防守正念乃至广说云何名为密护根门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防护意
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等净名云所见色等者即迦叶章令迦叶以空聚想入于聚
落所见色于盲等所闻声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所食味不分别受诸触如智證知
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等是故藏护诸根则不犯尘境成
六自在王岂为六贼所劫夺耶)。】

「 从舍出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
 当愿众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盛暑炎毒
 当愿众生
 舍离众恼
 一切皆尽
音释¶ 第 713b 页
 暑退凉初
 当愿众生
 證无上法
 究竟清凉」


【第八从舍出下还归洗浴时节炎凉五愿
可知。】

「 讽诵经时
 当愿众生
 顺佛所说
 总持不忘
 若得见佛
 当愿众生
 得无碍眼
 见一切佛
 谛观佛时
 当愿众生
 皆如普贤
 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
 当愿众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观塔
 当愿众生
 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顶礼于塔
 当愿众生
 一切天人
 无能见顶
 右绕于塔
 当愿众生
 所行无逆
 成一切佛
 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勤求佛道
 心无懈歇
 赞佛功德
 当愿众生
 众德悉具
 称叹无尽
 赞佛相好
 当愿众生
 成就佛身
 證无相法」


【第九讽诵下习诵旋礼时有十愿右者顺
义故普耀经第二亦云菩萨降神趣右胁
音释¶ 第 714a 页
者所行无逆故佛功德者谓如来十力等。】

「 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具神足力
 所行无碍
 以时寝息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动乱
 睡眠始寤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周顾十方」


【第十若洗足下寤寐安息时三愿一切智
觉者非唯三世齐明抑亦十方洞晓一日
始终既尔馀时类然。】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
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
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第三佛子若诸菩萨下结叹因所成益若
能如上为善用心若此用心则内德齐圆
外不能动心游大智故人天不能动心冠
大悲故二乘不能动不动有二一修行时
此等不能惑乱故二不希彼故。】
音释¶ 第 714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四之二

** 音释


(古玩切澡手也)

(蒲闷切尘塕也)

(彼为切泽也)

(音叟)

(苦改
切甲也)。

(居夭切诈也)

(色立切)

(七稔切卧也)

(五故切寐
觉也)。

(古杏切井索也)
辐辏
(辐方六切辏千候切)

(此宰切䰂髻也)
音释¶ 第 715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四之三 灭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贤首品第十二」

【初来意者夫行不虚设必有其德既解行
圆妙必胜德难思收前行愿成信德用故
次来也又前智首举果徵因文殊广显其
因略标其果云获一切胜妙功德故问贤
首今广斯言是以偈初蹑前起后(夫行不虚设者
此有二来意初对前行以成今德后又前智首下广前所成之德故次来也)二
释名者谓体性至顺调善曰贤吉祥胜德
超绝名首即以此名菩萨演说此法贤即
是首贤首之品以当贤位之初摄诸德故
偏举贤名。

三宗趣者于信门中成普贤行德而自在
音释¶ 第 715b 页
庄严无方大用建立众生通贯始终该摄
诸位以为其宗令起圆融信行成位德用
而为意趣(令起圆融等者天台智者依此一品立圆顿止观止观第一云
此菩萨闻圆法起圆信直圆行住圆位以圆功德而自庄严以圆力用建立众生今
宗即圆法意趣有五一信即起圆信二行三位四德五用皆以上圆融贯之彼释闻
法云谓闻生死即法身烦恼即般若结业即解脱虽有三名而无三体虽是一体而
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实无有异法身究竟般若解脱亦究竟般若清净馀亦清净
解脱自在馀亦自在闻一切法亦复如是是名闻圆法云何起圆信信一切法即空
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无遮
无照直入中道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
圆信云何行圆行一向专求无上菩提不馀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不为有
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圆行其位德用之圆全引今经若自取当经闻圆
即闻上同时具足等十种玄门及依正无碍等依此起信即是圆信其圆行等并广
如前说今此一品多广圆德用耳)。】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
音释¶ 第 716a 页
德巳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问贤首菩
萨曰。」

【四释文者文有三分初文殊发起次贤首
广说三十方现證今初分二初经家叙述
二正明发起二段各有结前生后今初先
结前巳说顺违皆顺客尘不能浊其心悲
智双游万境不能乱其虑是曰清净行矣
大功德者即前所成之果后欲显示下生
后文含始终约终则显示信满菩提心殊
胜功德广具五位因行尽故约始但于生
死誓證菩提万德攸依故今显示。】

「我今巳为诸菩萨说佛性修清净行仁亦当
于此会中演畅修行胜功德。」

【二偈正发起中前半结前偈文窄故略无
所成之德后半劝说令说修行之德则与
音释¶ 第 716b 页
长行文有影略(则与长行等者长行起后但起𤼵心偈中起后但起
修行故二处起后互为影略就结前中长行有大功德无佛往修偈有往修复阙功
德亦是影略)。】

「尔时贤首菩萨以偈答曰。」

【第二时贤首下贤首广说于中先总标举
以偈答者此略有二一少言摄多义故二
美词赞说令净信故以始德该终散说难
尽故显此胜妙之功德故。】

「善哉仁者应谛听彼诸功德不可量我今随
力说少分犹如大海一滴水。」

【第二正显偈词有三百五十九颂半大为
三分初四颂谦赞许说分次三百四十六
偈半正说胜德分三九偈校量劝持分初
中分二初偈总明前半赞问劝𦗟后半谦
巳少说海喻次下当明。】
音释¶ 第 717a 页

「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證佛菩提彼之功
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

何况无量无边劫具修地度诸功德十方一
切诸如来悉共称扬不能尽。

如是无边大功德我今于中说少分譬如鸟
足所履空亦如大地一微尘。」

【后三开章以发心之德况出修行巧显深
广于中初偈举发心章次偈况出修行章
初心祈于当證德巳叵量况长时入位遍
修故多佛不能尽说后偈许说分齐前半
法说如是者双指发心修行下文具显故
前文双问故后半喻明然有二意一显喻
少分谓发心行德如太空大地所说者狭
如足履一尘二密喻不异谓鸟足之空不
异太空微细之尘不殊大地故比略说义
音释¶ 第 717b 页
无不周若广若略皆无边故出现品云如
鸟飞虚空经于百年巳经过处未经过处
皆不可量何以故虚空无边际故等彼就
果行此就因德然普贤行德似同佛果是
故皆以虚空为量上下文中皆同此说(后三
开章下此段有二先正释经文)此初发心与下文十住初
发心住及发心功德品各何别耶此中发
心该于初后取其成德乃是信终取其为
本乃在初发虽如轻毛功归初篑故十住
初发即是此终成彼初发此终能为发彼
是所发此正是发起之发义兼开发彼是
开发之发义兼发起其发心品正显十住
初心之功德耳以斯甄别非无有异故璎
珞云发心住者是人始从具缚未识三宝
乃至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
音释¶ 第 718a 页
提心既云始从凡夫最初发心明知此中
发心该于初后(以斯甄别者此中异下二处之文故缨络云下證成
𤼵心通始义也彼经第二初释经义云佛子𤼵心住者是人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
宝圣人未识好恶因之与果一切不识不解不知佛子从不知始于凡夫地值佛菩
萨教法之中起一念信便𤼵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相菩萨亦名假名字菩萨
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进心念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又云
佛子𤼵心住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乃至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宝
常住等明知此中𤼵心该于初后者具缚未识初𤼵为始而一劫二劫修行方得初
住住前但名信相菩萨居然通始终也)问此既是初何得乃
具后诸行位及普贤德耶古德释此略有
二门一行布次第门谓从微至著从浅至
深次第相乘以阶彼岸如璎珞仁王起信
瑜伽等说二圆融通摄门谓一位即具一
切位等如此经所说亦如大品等中一行
具一切行此中有二门一缘起相由门二
音释¶ 第 718b 页
法界融摄门前中普揽一切始终诸位无
边行海同一缘起为普贤行德良以诸缘
相望略有二义一约用由相待故有有力
无力义是故得相收及相入也二约体由
相作故有有体无体义是故得相即及相
入是也此经之中依斯义故行位相收总
有四说一或始具终如此门中具一切行
位普贤德海者是也二或终具始并在十
地位后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说三或诸位
齐收并在十住等一一位中各收一切悉
至究竟如下文十住十行等说四或诸位
皆泯行德显然如离世间品说二法界融
摄门者谓此诸位及所修行皆不离普贤
无尽法界然此法界圆融无限随在一位
即具一切今在信门收无不尽下诸位中
音释¶ 第 719a 页
皆具一切者并准此释(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说者定通二品
义该始终故等者等取十忍下经十忍之中有音声顺忍等谓约五忍明义七八九
地得于无生巳过信顺况于等觉今明等觉有音声等故是摄初十住十行等说者
谓位位满处皆成佛故一住若不[(冰-水+〡)*ㄆ]诸住云何说得位满成佛故十住后有灌顶住
海幢灌顶之后便说佛故如离世间品说者离世间品具二千行法如次配于住行
而不存其位名但有与位相应之行故)问下发心功德品亦
说初心具无边德与此何别答此据行首
信门所具彼约行本菩提心具问约法相
收是则可尔约人修行岂十千劫修信才
满即得如此无边德海答以法是圆融具
德法故若诸菩萨行此法行是彼所收或
无量劫或无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说如
下善财童子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并
是其人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说也又
十千劫乃是一经璎珞但言一劫二劫此
音释¶ 第 719b 页
经纵有行布亦皆圆融(又十千劫乃是一经是即仁王经此
经纵有行布下三通伏难谓有难言如上所说既有行布此与诸经复云何异故今
答云行布乃是圆融之行布耳)亦有引此下文證成此信
乃是舍异生性成就圣性出无明地生如
来家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非是信故
若尔初地岂得灌顶升位等耶若云展转
进入佛地何以不得始自于信展转入耶
若许从信展转入者何以要判此乃舍凡
入圣下文自有十地之会此中尚隔住行
向等判为入地乃孟浪之谈下发心品亦
判为初地发心义同此会(亦有引此下第二傍序异说即
安国法师于中有三初正立意明此中𤼵心是初地證𤼵心非信成就𤼵心以其作
用殊胜非地前故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下引文證成而言等者彼有十义以證
此中非信成就谓一以说断除疑网出爱流便得坚固不坏心故以若未入圣何以
度疑若是凡夫何能不坏入见谛者乃能度疑信不坏故二若未入地不应得有常
音释¶ 第 720a 页
持戒故三不应云生如来家故四凡夫不得身语意业常无失故五不应则获功德
法性身故六不应云则获十地十自在故七不应则获灌顶而升位故八不应云则
身充遍于虚空故九何以菩萨具智慧故十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难故
岂有凡法难于圣法故知此品正教舍凡展转乃至进入佛地今疏文中略引彼證
故致等言是其一意若尔巳下辨非文有五段初正以其所引难其所立但难其一
馀九例知谓既十地中方得灌顶纵是初地岂得灌顶若云展转下二顺设彼救反
以成立若许从信下三假纵彼救结破彼立下文自有下四广引文證显彼立非孟
浪者出庄子巳见华藏品下𤼵心品下五例破后文所立非理以彼下文亦判彼品
为初地𤼵心故此既不立彼居然非)问下云无量亿劫勤修
学得是无上菩提智斯则非一生也亦非
十千以为无量通斯难者应有二义一此
约行布展转义故二约圆融展促无碍故
如上所辨故善财见仙人执手一一佛所
经无量劫故脩短难思特由于此故贤首
菩萨云信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更
音释¶ 第 720b 页
难以初心即具一切功德故难信也(问下云下
第三引妨会宗于中有二先问即此品文安国坚执属證𤼵心经多劫故非是初心
一生故也亦非十千以为无量遮救自义况有救云无量即十千故)。】

「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于佛法
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

【第二菩萨发意下正明发心修行胜德文
分为五初五颂发心行相二信为道元下
略示胜能三若常信奉下所具行位四或
有刹土下无方大用五一切如来下喻况
玄旨然此五段初一显正发心后四发心
之德第三亦兼修行此及后二皆修行之
德(第三亦兼修行者以所具行位行即修行故位即亦是修行之德故云此及后
二皆修行之德)今初发心行相中初偈总标馀文
别显瑜伽菩萨地明发心有五种相一自
性二行相三所缘四功德五最胜今文五
音释¶ 第 721a 页
偈具之谓发意即是正愿为发心自性也
希求菩提及下作有情义利即行相也菩
提三宝有情皆有所缘能摄一切菩提分
法为其功德不求五欲等反显菩萨所求
最胜(瑜伽等者疏文有二先释科文行相之言便引瑜伽明具五义而行相为
总故为科目)言因缘者谓亲能发起求大菩提
曰因假之助发为缘因即自性住性内熏
之力缘即习所成性又上二皆因善友及
境外熏为缘瑜伽云由有四因四缘四力
菩萨发心四因者一种性具足二赖佛菩
萨善友摄受三多起悲心四长时猛利难
行苦行无所怯畏四缘者一见闻佛神变
威力二闻法微妙三见法欲灭四见生受
惑业苦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以
宿习故四加行力谓于现法亲善闻法修
音释¶ 第 721b 页
善加行故若具上因缘及初三二力当知
不退若因二四力心不坚固今经即初及
三也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如彼应
知下别显中以三因四缘摄上诸义三因
者谓信悲智四缘者三宝众生(初中因缘之外更加
四力缘谓见闻境界因谓内心𤼵起力谓有所干能然即前四因正望𤼵心以明力
用自力即从种性因𤼵他力即是善友所摄因力即是多起悲心加行力即长时苦
行又四力成就即名为因亲能𤼵故今经即初及三者文中无人劝故不言因加行
故又起信下论云信成就𤼵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𤼵心所谓依
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
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𤼵心或大悲故能
自𤼵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𤼵心如是信心成就得𤼵心者入正定
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若有众生善根微少等未经万劫于中遇缘
亦有𤼵心所谓或见佛色相而𤼵其心一或因供养众僧而𤼵其心(二)或因二乘之
人教令𤼵心(三)或学他𤼵心(四)如是等𤼵心者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
音释¶ 第 722a 页
乘地智印经中亦同此)今文中后半总以信智因缘
三宝境信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
性故云净信然实谓一切事理德谓三宝
净德能谓世出世善有其力能今法宝中
已摄初后亦三宝中皆具此三体实具德
大用救生故大者智心求大菩提广者悲
心广济含识翻彼二乘小狭心也(信谓于实德等
者唯识第六云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此总明界)
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有实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
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释曰实德能三即信依处忍乐欲三如次配之言能得能成者信已及他今得后成
又无为得有为成故论云由斯对治彼不信心爱乐證修世出世善释曰上释信业
下欲拣别故又问答论云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确陈此信自相
是何(问也)岂不𨗁言心净为性此犹未了彼心净言若净即心应非心所若令心净惭
等何别心俱净法为难亦然释曰此中三难初持业释次依主释后邻近释言为难
音释¶ 第 722b 页
亦然者同前惭等何别亦是心王俱时法故论曰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
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此净为相无滥彼失又诸染法各
别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混浊馀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
净为相也(正义竟)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体应即欲又应苦集非信所缘(此破小乘
上座郭也)有执信者随顺为相应通三性即胜解欲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
欲故离彼二体无顺相故(此破大乘𤼵师)由此应知心净是信(结也)然今疏文略引标释义巳
周󵗸今法宝下以论配经复有二意一者别配谓法有事理即是初实也法有理行
即出世善等故是后能故云今法宝中已摄初后亦三宝中皆具此三者义以前三
通于三宝如文可知次大者下释下句也)。】

「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

【别中初半偈拣去偏伪谓摄眷属过所不
能染故文中不求五事求即过故一若求
人天五欲此能长贪多是鬼因二求王位
长瞋多地狱因三求富饶长痴是畜生因
实通三涂各从多说四求自乐是二乘因
音释¶ 第 723a 页
五求大名称若胜负心是脩罗因若我慢
心是外道因又以理求乐是人天因为王
摄属是魔罗因有二乘心目之为偏有馀
心者名之为伪(初半偈拣去偏偈者即天台止观中意然有二文一
当第五卷明十法成乘中有真正𤼵菩提心故云拣去偏偈故下疏云有二乘心者
目之为偏等二者第一卷中明有五略谓𤼵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今
即第一𤼵大心中文然彼复分为三初方言次拣非后显是方言易了今将不求一
行当彼拣非也馀文即当显是今初彼文云道亦有通有别今亦拣之略为其十若
心念念专贪嗔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𤼵
地狱心行火途道(一)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知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谛十恶如调
达诱众者此𤼵畜生心行血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叹咏内
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揵提者此𤼵鬼心行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
胜于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已如鸱高飞下视人物而外扬仁义礼智信起下品善心
行阿修罗道(四)若其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臭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
道(五)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天上乐闭六根不出六
音释¶ 第 723b 页
尘不入此起上品善心行于天道(六)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业才有所作一
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磨罗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辩聪高才勇哲鉴达六
合十方颙颙此𤼵胜智心行尼揵道(八)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
由如石泉其乐内熏此𤼵梵心行色无色道(九)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凡夫耽湎
贤圣所诃破恶由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𤼵无漏心
行二乘道(十)若心若道其非甚多略举十耳(结)今疏欲具此十非故于经文委曲而
取耳疏文中分二先总明即瑜伽意后文中不求五事下正释经文配成十非然不
必全尔故致多言以随一烦恼有三涂因故又但取意略明但寻上引疏文居然易
了但人天因含其三界一人二欲天三上二界馀文可知有二乘下结成即前九为
伪后一为偏也)。】

「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常欲利
乐诸众生庄严国土供养佛。

受持正法修诸智證菩提故而发心深心信
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于法及僧亦如
是至诚供养而发心。
音释¶ 第 724a 页

深信于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无
上大菩提菩萨以是初发心。」

【后三偈半直显真正别释因缘于中初偈
悲因下救严土供佛亦为调生故灭苦是
悲利乐是慈次一偈半大智上供上二不
二为真正发心后偈总结成信兼信因行
其中对上四因四缘可以意得(其中对上等者深心
信解及深信诸佛及佛法即第一种性具足因恭敬尊重一切佛即第二赖佛菩萨
摄受因以恭敬故但为永灭众生苦即第三多起悲心也常欲利乐诸众生庄严国
土供养佛即第四长时猛利难行苦行也四因具矣言四缘者恭敬尊重一切佛者
以见闻神变威力故即第一缘受持正法修诸智者以闻法微妙故即第二缘又受
持正法者见法欲灭故即第三缘但为永灭众生苦者即见生受惑业苦是第四缘
见苦即缘长悲即因故虽一文因缘具足此中四力不具故不会之)又上从
不求五欲下即显信心之德故璎珞经云
修十信心须具十德今文并具但不次耳
音释¶ 第 724b 页
一遭苦能忍即前反显二正显中初二句
即慈悲深厚三次句及庄严国土即修习
善根谓利他善及净土因故四有三字即
供养诸佛五受持一句志求胜法六證菩
提故即求佛智慧七一句即深心平等八
次二句即亲近善友九次二句即心常柔
和谓至诚供养柔和善顺于佛法故十有
二句即爱乐大乘十德备矣(又上从不求五欲下重解
经文以上来所释参古德意此下一向新意不千旧解文自有五(一)约信德经文五
偈应分为二初一偈标信发心后四偈彰信之德今文并具等者彼经次云一亲近
善友二供养诸佛三修习善根四者志求胜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
厚八深心平等九爱乐大乘十求佛智慧四有三字者以供养佛字全同故)又
此十德即求菩提之意下经休舍云欲教
化调伏一切众生尽无馀故发菩提心等
(又此十德下二明菩提意而云𤼵菩提心等者彼广有文略举十四广结无边今但
音释¶ 第 725a 页
举一以等十三谓二欲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悉无馀故𤼵菩提心其悉无馀下八字
一一皆有三欲严净一切诸佛国土四欲护持一切诸佛正教五欲成满一切如来
誓愿六欲往一切诸佛国土七欲入一切诸佛众会八欲知一切诸佛世界中诸劫
次第九欲知一切众生心海十欲知一切众生根海十一欲知一切众生业海十二
欲知一切众生行海十三欲灭一切众生烦恼海十四欲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海
悉无馀故𤼵菩提心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萨以如是等百万阿僧祗方便行故𤼵菩
提心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一切法皆證得故普入一切刹悉严净故是故善男子严
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尽我愿乃满释曰上皆菩提心所
为也对今经文可以意得)又末后偈初句即自性住佛
性以信心佛众生无差别故方是真法可
谓深信次句即引出佛性后句即至得果
性(又末后下三约佛性即随难重显种性具足三佛性义即佛性论第二卷第三
显体分三因品论云复次佛性体有三种三性所摄义应知三种者所谓三因三种
佛性三因者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初即二空所显真如由此应得菩提心
乃至道后法身故二加行因者谓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品十度十地乃至道
音释¶ 第 725b 页
后法身三圆满因者即加行因由此故得一切圆满三种佛性者应得因中具有三
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果性释曰住自性者谓道前凡夫位引出性者从
𤼵心已上穷有学圣位至得果性者无学圣位)又文有四弘可以
意得(又文有四弘等者四约四弘也文中不求五欲等即显烦恼无边誓愿断
但为永灭众生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受持正法修诸智即法门无尽誓愿学證菩
提故即佛道无上誓愿成)又上云深心信解常清净者
与理相应方曰深心若昔染今净净则有
始始即必终非常净也信烦恼即菩提方
为常净由称本性而发心故本来是佛更
无所进如在虚空退至何所慨众生之迷
此起同体大悲悼昔不知誓期当證有悲
故不为无边所寂有智故不为有边所动
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谓真正发菩提心
(又上云等下五结归真正先显真正菩提心体有其三意初约三心菩提二约三观
三约四弘今初明大智心次慨众生迷此下大悲心后悼昔不知下大愿心即菩提
音释¶ 第 726a 页
心灯大悲为油大愿为炷大智为光光照法界故上如次即直心大悲心深心也二
约三观者悲愿为假观前大智心中直明本性清净即是空观烦恼即菩提本来是
佛即中道观三约四弘者初通立理以是圆教四弘故称性明之次信烦恼即菩提
下别显四弘初即烦恼无边誓愿断二由称本性而𤼵心故下即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慨众生迷此下众生无边誓愿度四悼昔不知下法门无尽誓愿学此明四弘即
指上四弘上但指文今将深心之言会通此四令圆妙耳有悲故下二正结归谓上
虽多义不出悲智故今结之即结上疏文及经耳故止观第五明十法成乘中第二
真正𤼵菩提心云既深识不思议境一苦一切苦自悲昔苦起惑耽湎乃至云思惟
彼我鲠痛自他即起大悲兴两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众生虽如
虚空誓度如空之众生虽知烦恼无所有誓断无所由之烦恼(上二空观)虽知众生甚多
而度多多之众生虽知烦恼无边底而断无边底之烦恼(暇称)虽知众生如佛而度如
佛之众生虽知烦恼如实相而断如实相之烦恼(中观)何者若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
杂毒故须观空若偏观空则不见众生可度是名著空者诸佛所不化若偏见众生
可度即堕爱见大悲非解脱道今则非毒非伪故名为真非空边非有边故名为正
如鸟飞空终不住空虽不住空迹不可寻虽空而度虽度而空是故誓与虚空共斗
音释¶ 第 726b 页
故名真正𤼵菩提心释曰此上释须三观所以又云又识不思议心一乐心一切乐
心我及众生昔虽求乐不知乐因如执瓦砾谓如意珠妄指萤光呼为日月今方始
解故起大悲兴两誓愿谓法门无尽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虽知法门永寂如空
誓愿修行永寂虽知菩提无所有无所有中吾故求之(上即空观)虽知法门如空无所有
而有誓愿画绘庄严虚空虽知佛道非成所成如空中种𣗳使得华果(名假观也)虽知法
门及佛果非修非不修非證得非不證得以无所證而證而得(中观)是名非伪非毒名
之为真非空非爱见名之为正如是慈悲誓愿与不思议境智非前非后同时俱起
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不同毒害不同
但空不同爱见是名真正𤼵菩提心释曰但观上所引之文疏文居然易了即撮其
大意而为此疏显经深玄然此经上下菩提心义文理渊博见其撮略故取而用之
引而證之)。】

「信为道元功德毋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
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

【第二信为道元下七颂略示胜能于中初
一颂总标次五颂别释后一颂总结今初
音释¶ 第 727a 页
初句又标道有二义一果所谓菩提涅槃
二因谓三贤十圣乘一直道元亦二义一
本义菩提本故其犹滔滔之水始于滥觞
二首义元者善之长也即一因之初功德
二义通因及果毋有二义生长养育下三
句共释初句长养即毋二义亦道元义一
切善法及第二句即因功德第三一句即
果功德无上道者即大菩提由信长善得
此菩提由信断疑出爱成涅槃證不信身
心如来知见岂能开示菩提涅槃(一本义等者意
以本义为果德元首义为因德元耳言元者善之长也即周易乾卦文言释乾元亨
利贞四德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若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
仁足以长仁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
乾元亨利贞今但用其一字义耳不信身心下反成上义知见相为菩提知见性为
涅槃故法华论释开佛知见为无上义谓双开菩提涅槃)。】
音释¶ 第 727b 页

「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亦为法
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惠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
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

信令诸根净明利信力坚固无能坏信能永
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无所著远离诸难得无难信能超
出众魔路示现无上解脱道。

信为功德不坏种信能生长菩提树信能增
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

【次信无垢浊下别显中有二十句一句辨
一胜能一心净为性故能翻不信浊二信
理普敬故翻憍慢三十藏之内信即是藏
七圣财中信为第一四信手受取奉行五
信财如梦故无所吝六智论云佛法大海
音释¶ 第 728a 页
信为能入七增福智因八到二严果九十
五根五力各在初故十一信本无惑方断
惑根十二若向馀德不名净信十三信境
本空故无所著十四正信之人不生八难
十五非不正信十六正信解脱十七成不
坏本十八为菩提根十九增佛胜智二十
究竟见佛谓信自已心自佛出现信外诸
佛诸佛现前故下经云一切诸佛从信心
起。】

「是故依行说次第信乐最胜甚难得譬如一
切世间中而有随意妙宝珠。」

【三是故下一偈总结胜能前法后喻信乐
者信三宝性已于方便诸度求欲修行信
乐二字是菩萨正意由此二故于诸行有
能故名最胜非佛不信故云难得喻如意
音释¶ 第 728b 页
珠略有五义一胜义法宝中王故二希义
非佛轮王馀无有故三净义能清不信浊
故四贵义出位行宝等不可尽故五蕴义
蕴众德物无障碍故(喻如意珠等者取与信相应义耳若准宝
性论宝有六义颂云真实一世希有(二)明净(三)及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不变
等(六)今此胜义摄真实最上二义馀四则同四即势力五即庄严或无庄严加此蕴
义然疏五义皆言含法喻思之可知)。】

「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持戒修学处若常持
戒修学处则能具足诸功德。

戒能开发菩提本学是勤修功德地于戒及
学常顺行一切如来所称美。

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兴集大供养若能兴
集大供养彼人信佛不思议。」

【第三若常信奉下五十颂半广明信中所
具行位然有二意一行布二圆融古约圆
音释¶ 第 729a 页
融故名信中所具于中三初明所具行次
辨所具位三结叹功德今初八颂半分二
先五颂明信三宝以成诸行后三颂半明
信展转以成诸行前中初三颂信佛成行
初二句标章持戒恶止也修学处善行也
瑜伽云既发心已应于七处修学故名学
处谓一自利处二利他处三真实义处四
威力处五成熟有情处六成熟自佛法处
七无上正等菩提处次一偈半双显二德
若不持戒尚不能得疥癞野干之身况于
菩提戒止妄非则性净菩提开发因果功
德皆依学处而生故云地也(尚不能得等者即萨遮尼
揵子经第四)后一偈别明成供养行谓财法供
养故云大也。】

「若常信奉于尊法则闻佛法无厌足若闻佛
音释¶ 第 729b 页
法无厌足彼人信法不思议。」

【次一信法。】

「若常信奉清净僧则得信心不退转若得信
心不退转彼人信力无能动。」

【后一偈信僧文并可知。】

「若得信力无能动则得诸根净明利若得诸
根净明利则能远离恶知识。

若能远离恶知识则得亲近善知识若得亲
近善知识则能修习广大善。

若能修习广大善彼人成就大因力若人成
就大因力则得殊胜决定解若得殊胜决定
解则为诸佛所护念。」

【二有三颂半成展转行展转依前功归于
信。】

「若为诸佛所护念则能发起菩提心若能发
音释¶ 第 730a 页
起菩提心则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则得生在如来家若得生
在如来家则善修行巧方便。

若善修行巧方便则得信乐心清净若得信
乐心清净则得增上最胜心。」

【二若为诸佛下三十九颂明所具诸位于
中成后四位即为四段初三颂明十住位
有六句初句发心住次句治地修行二住
次句生贵住次句方便具足住次句正心
住后句增上是不退住最胜心是后三住
准下释之(初明十住者下明诸位皆含义理并如本品后句增上等者由
前正心但闻赞毁不动今闻无有利害更深而心不退故为增上馀当下文寻之然
皆隐位名存其中行或合或开或略或广不全次第者意明圆融信门即顿具故亦
犹离世间品六位顿成为二千行位位顿修故若一向次第但得行布一分义耳)。】

「若得增上最胜心则常修习波罗蜜。
音释¶ 第 730b 页

若常修习波罗蜜则能具足摩诃衍若能具
足摩诃衍则能如法供养佛若能如法供养
佛则能念佛心不动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
睹见无量佛。」

【二若得增上下二颂半明十行位波罗蜜
是十行总名摩诃衍是异二乘行初二行
收如法供养是顺理行次二行摄念佛心
不动及常见佛并是定慧行故属后六行
释相可知。】

「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若见如
来体常住则能知法永不灭。

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得辩
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

若能开演无边法则能慈悯度众生若能慈
悯度众生则得坚固大悲心。」
音释¶ 第 731a 页

【三若常睹见下三颂明十回向位通显三
种回向佛体常住是向菩提法永不灭是
向实际馀向众生。】

「若得坚固大悲心则能爱乐甚深法。」

【四若得坚固下三十颂半明十地位初半
颂是初地谓深法是所證真如爱乐是极
喜异名。】

「若能爱乐甚深法则能舍离有为过。」

【二半颂是离垢地以离犯戒有为过故。】

「若能舍离有为过则离憍慢及放逸若离憍
慢及放逸则能兼利一切众。」

【三一颂离慢等是三四二地以三地于禅
不著故无慢又以求法不懈亦名离慢第
四地得出世间道品故云无放逸然不舍
摄生故云兼利。】
音释¶ 第 731b 页

「若能兼利一切众则处生死无疲厌若处生
死无疲厌则能勇健无能胜。」

【四有一颂明五地谓虽得出世而还处生
死故无厌真俗互违难合能合馀地不过
故云勇健无能胜此是难胜之名也。】

「若能勇健无能胜则能发起大神通若能发
起大神通则知一切众生行。」

【五有一颂明第六地悲智不住般若现前
谓神通摄物是大悲行知众生行是十二
缘生是大智行。】

「若知一切众生行则能成就诸群生若能成
就诸群生则得善摄众生智。

若得善摄众生智则能成就四摄法若能成
就四摄法则与众生无限利若与众生无限
利则具最胜智方便。」
音释¶ 第 732a 页

【六二颂半明七地谓初一明有中殊胜行
后一颂半明空中方便智准释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四之三

** 音释


(求位切土笼也)

(稽延切明也)
兜率
(兜当侯切梵语兜率此云知足)


(口溉切感慨也)

(大号切伤也)

(卢瞰切滥觞泛觞也)
疥癞
(疥居
拜切癞落盖切)。
憍慢
(憍举乔切恣也慢莫安切倨也)

(抽知切鸢属)


(古杏切咽也)
音释¶ 第 732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四之四 灭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若具最胜智方便则住勇猛无上道若住勇
猛无上道则能摧殄诸魔力。

若能摧殄诸魔力则能超出四魔境若能超
出四魔境则得至于不退地。

若得至于不退地则得无生深法忍若得无
生深法忍则为诸佛所授记。」

【七若具最胜下三颂明第八地略辨六义
一道胜谓无功用道故云勇猛无上二力
胜谓智力摧魔三用胜谓超四魔境舍分
段故无蕴魔无舍命故无死魔惑不现行
故超烦恼魔觉佛十力故超天魔四位胜
不动地故云不退也五行胜谓得无生忍
音释¶ 第 733a 页
六因胜谓此位中当大授记位也。】

「若为诸佛所授记则一切佛现其前若一切
佛现其前则了神通深密用。

若了神通深密用则为诸佛所忆念若为诸
佛所忆念则以佛德自庄严。」

【八二颂明第九地作大法师略辨四义一
诸佛加持名佛现前二解了诸佛深密之
法三佛忆念增其慧力四佛德自严为众
说法。】

「若以佛德自庄严则获妙福端严身若获妙
福端严身则身晃耀如金山。

若身晃耀如金山则相庄严三十二若相庄
严三十二则具随好为严饰。

若具随好为严饰则身光明无限量若身光
明无限量则不思议光庄严。」
音释¶ 第 733b 页

【九若以佛德下十九颂明第十地位分五
初八颂三业殊胜德初五身业于中前三
颂明身体德殊胜。】

「若不思议光庄严其光则出诸莲华其光若
出诸莲华则无量佛坐华上。

示现十方靡不遍悉能调伏诸众生若能如
是调众生则现无量神通力。」

【后二颂明身业大用。】

「若现无量神通力则住不可思议土演说不
可思议法令不思议众欢喜。」

【次演说一颂语业胜说法益生。】

「若说不可思议法令不思议众欢喜则以智
慧辩才力随众生心而化诱。

若以智慧辩才力随众生心而化诱则以智
慧为先导身语意业恒无失。」
音释¶ 第 734a 页

【后二颂意业胜智先导故。】

「若以智慧为先导身语意业恒无失则其愿
力得自在普随诸趣而现身。

若其愿力得自在普随诸趣而现身则能为
众说法时音声随类难思议。

若能为众说法时音声随类难思议则于一
切众生心一念悉知无有馀。

若于一切众生心一念悉知无有馀则知烦
恼无所起永不没溺于生死。」

【二若以智慧为先下四颂明三业广大功
三轮摄生德初一颂身业次一语业后二
意业。】

「若知烦恼无所起永不没溺于生死则获功
德法性身以法威力现世间。

若获功德法性身以法威力现世间则获十
音释¶ 第 734b 页
地十自在修行诸度胜解脱。」

【三若知烦恼下二颂辨得法结位。】

「若得十地十自在修行诸度胜解脱则获灌
顶大神通住于最胜诸三昧。

若获灌顶大神通住于最胜诸三昧则于十
方诸佛所应受灌顶而升位。

若于十方诸佛所应受灌顶而升位则蒙十
方一切佛手以甘露灌其顶。」

【四若得十地下三颂明三昧分大尽分受
位分并显可知。】

「若蒙十方一切佛手以甘露灌其顶则身充
遍如虚空安住不动满十方。

若身充遍如虚空安住不动满十方则彼所
行无与等诸天世人莫能知。」

【五若蒙下二颂明大用难测亦是释名分
音释¶ 第 735a 页
事也谓以法智云含众德水能蔽如空粗
重故又若蒙下二颂亦是进入佛地也。】

「菩萨勤修大悲行愿度一切无不果见闻听
受若供养靡不皆令获安乐。

彼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无缺减十善妙
行等诸道无上胜宝皆令现。」

【第三菩萨勤修下三颂结叹其德初二法
说后一喻况前中贤首云初二句悲愿内
满谓菩萨勤修等者结前若字下义无不
果者结前则字下义以若有彼则有此非
是前后钩锁相因唯是本位信中有此则
有彼同时具有而说有前后是故信门具
足一切行位之相然行虽无量皆以悲愿
为首故就此结之次二句明此悲愿益物
不空次一颂结前所具行位初句举人标
音释¶ 第 735b 页
法威神即信为能具之由次句结能證智
眼證如如永常故次句结所證道十善举
二地行等取馀地及馀位馀道谓教證等
胜宝皆现(以若有彼等者拣滥明此是圆融义才得一位即得诸位如十
味香才烧一丸如小芥子十气齐𤼵若有闻香十味齐闻若得沉气时则得檀气若
得酥合则得龙脑等十味丸药服者齐得亦准此知非如钩锁由得于前方能得后
非如涉路若行一里则得二里若行二里则进三里故此位中不存位名或开或合
正在于此思之思之)。】

「譬如大海金刚聚以彼威力生众宝无减无
增亦无尽菩萨功德聚亦然。」

【后一颂喻况唯喻后偈初句及威力喻前
初句信体坚固以喻金刚并居智海之内
以信威力能生所生众宝即喻前第三句
行位第三句喻前法眼常全。】

「或有刹土无有佛于彼示现成正觉或有国
音释¶ 第 736a 页
土不知法于彼为说妙法藏。

无有分别无功用于一念顷遍十方如月光
影靡不周无量方便化群生。

于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佛道转正法
轮入寂灭乃至舍利广分布。」

【第四或有刹土下二百三颂明无方大用
分彼能无边大用者由普贤德遍一切时
处法界无限故略辨十门三昧业用一圆
明海印三昧门二华严妙行三昧门三因
陁罗网三昧门四手出广供三昧门五现
诸法门三昧门六四摄摄生三昧门七俯
同世间三昧门八毛光照益三昧门九主
伴严丽三昧门十寂用无涯三昧门以无
不定心故皆云三昧作用不同略辨十种
又初门依体起用末后明用不异体中间
音释¶ 第 736b 页
并显妙用自在又十三昧皆具此三(略朝十门
等者然还源观立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亦不出此言一体者即自性清净
圆明体即通为十定之体言二用者一海印森罗常什用即此第一三昧二法界圆
明自在用即华严三昧言三遍者一一尘普周法界遍二一尘出生无尽遍三一尘
含容空有遍此三并是因陀罗网三昧门言四德者一随缘妙用无方德二威仪住
持有则德三柔和质直摄生德四普代众生受苦德即次下第六三昧门言五止者
一照法清虚离缘止二观人寂怕绝欲止三性起繁兴法尔止四锭光显现无念止
五事理玄通非相止言六观者一摄境归心真空观二从心现境妙有观三心境秘
密圆融观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五多身入一镜像观六主伴互现帝网观上之止观
并是寂用无涯三昧门故此十门无不收矣广释一体六观等具如还源观辨)今
初六颂明海印三昧文分为二前五别明
业用周遍后一总结大用所依前中三初
三佛事次一三乘后一类馀总显十法界
之化也前中初一总明现佛说法次一体
用自在初句拣非二义一念无分别二动
音释¶ 第 737a 页
无功用下三句显正二义谓无念之念一
念遍于十方无功之功多门摄于群品月
喻四义准法可知。】

「或现声闻独觉道或现成佛普庄严如是开
阐三乘教广度众生无量劫。」

【二一颂辩三乘。】

「或现童男童女形天龙及以阿脩罗乃至摩
睺罗伽等随其所乐悉令见。」

【三有一颂类馀。】

「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
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

【后一结用所依海印之义昔虽略解未尽
其源今以十义释之以表无尽之用下经
云如净水中四兵像乃至莫不皆于水中
现又云海有希奇殊特法能为一切平等
音释¶ 第 737b 页
印众生宝物及川流普悉包容无所拒故
大集十四云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馀
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
大海为印菩萨亦尔得大海印三昧已能
分别见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皆得
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
心行所趣然此经文多同出现但出现现
于四天下像又约佛菩提大集唯阎浮约
菩萨所得然皆见心所趣等了根器也此
文所现形类应根器也二文互举皆是所
现菩萨定心以为能现(下经云下第二总明即引当经及于
他经以示能现所现海印之相言乃至莫不皆于水中现者其中间云各各别异无
交杂剑戟弧矢类甚多铠冑车舆非一种随其所有相差别莫不皆于水中现而水
本自无分别菩萨三昧亦如是即第十五经又云海有希奇等者即此卷中下合云
无尽禅定解脱者为平等印亦如是福德智慧诸妙行一切普修无厌足大集十四
音释¶ 第 738a 页
下疏文分二先正引后解释前中即虚空藏菩萨品头有一善男子言此中亦尔彼
云亦复如是馀皆全同然此经文下解释此即此上大集也出现四天下像等者文
云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现四天下中一切众生色相形像是故共说以为大海诸
佛菩提亦复如是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性欲乐而无所现是故说名诸佛菩提下
偈文云如海印现众生心以此说名为大海菩提普印诸心行是故说名为正觉)。

言十义者一无心能现义经云无有功用
无分别故二现无所现义经云如光影故
出现品云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性欲乐
而无所现故三能现与所现非一义四非
异义经云大海能现能所异故非一水外
求像不可得故非异显此定心与所现法
即性之相能所宛然即相之性物我无二
五无去来义水不上取物不下就而能显
现三昧之心亦尔现万法于自心彼亦不
来罗身云于法界未曾暂去上之五义与
音释¶ 第 738b 页
镜喻大同六广大义经云遍十方故普悉
包容无所拒故明三昧心周于法界则众
生色心皆定心中物用周法界亦不离此
心七普现义经云一切皆能现故出现云
菩提普印诸心行故此与广大异者此约
所现不拣巨细彼约能现其量普周又此
约所现无类不现彼约能现无行不修八
顿现义经云一念现故谓无前后如印顿
成九常现义非如明镜有现不现时十非
现现义非如明镜对至方现经云现于四
天下像故四兵罗空对而可现四天之像
不对而现故云非现现也以不待对是故
常现该三际也具上十义故称海印诸佛
穷究菩萨相似(经云遍十方者即是今经于一念顷遍十方也普悉
包含无所拒者即指上引十义所引皆上总中所引之经及出现品文多易了但第
音释¶ 第 739a 页
十云以不待对是故常现者此以第十释成第九即为拣异由十成九故云释成而
九竖论十是横说故为拣也)问仁王三贤都无八相之
文初地方云方生百三千一时成正觉此
之八相岂在信门答即上所引大集亦云
灌顶住菩萨得佛神力若菩萨成就如是
等法能于无佛世界示现八相乃至广说
彼说住终若占察经渐次作佛略有四种
何等谓四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
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
可愿求故二解满作佛三證满作佛谓净
心地四一切功德行满作佛依究竟菩萨
地起信依此说信成就发心能八相作佛
文据昭然况圆融门中不依位次寄终教
说信满即能因果无碍以因门取常是菩
萨以果门取即恒是佛或双存俱泯自在
音释¶ 第 739b 页
难思又此化现非唯一位依一类界而能
具摄一切地位遍于时处故云念念遍十
方也(问仁王三贤下问也即上卷菩萨教化品经云若菩萨住百佛国土中作
阎浮提王王四天下修百法明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下偈云善觉菩萨四天
下双照二谛平等道权化众生游百国始登一乘无相道释曰此前更无成佛之文
答即上所引下第二答中有三初指前引答谓上引大集灌顶即第十住故云住终
则初贤巳得八相何得偏引仁王三贤无文若占察经下次引别文答谓占察经作
佛有四初是信满正与今文相当馀三因便故来耳二解满作佛即同前大集灌顶
受位三證满者初證名證满故云净心地即初地故四究竟菩萨地即第十地后故
起信云菩萨地尽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
竟觉是也起信依此下上正引经此方引论用信成就𤼵心即第一信满位论云菩
萨𤼵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
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即八相之文也况圆融门等
者三况出圆义也则上所引尚是行布以四位成佛深浅不同故今初即具后故是
圆融今约信满犹寄终教说耳因果无碍下通伏难谓有难云若初即后应坏因果
音释¶ 第 740a 页
故故为此通明其无碍正在因时即有果果中有因随门不同名因名果体无前后
故得圆融双存则亦因亦果俱泯则果海离言又此化现非唯等者重拣前文以圆
融非唯一位则显具一切地位非依一类界则显遍于时处也)。
第一海
印三昧竟。】

「严净不可思议刹供养一切诸如来放大光
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

智慧自在不思议说法言辞无有碍施戒忍
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华严三昧力。」

【第二严净下华严三昧文有十句略辨七
行前六句各一行七八是十度行九结上
自在十总结所依万行如华严法身故馀
如别说(万行等者遗忘集说略有十观一摄相归真观二相尽證实观三相
实无碍观四随相摄生观五缘起相𠬧观六微细容摄观七一多相即观八帝网重
重观九主伴圆融观十果海平等观然此十观融四法界初二理法界始终不异三
音释¶ 第 740b 页
即事理无碍法界四即事法界次五即事事无碍法界五即一多相容不同门六即
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即诸法相即自在门八即因陀罗网境界门九即主伴圆融具
德门其第十观果海绝言通为前四之极则四法界十种玄门皆约因分然此十观
略[(冰-水+〡)*ㄆ]万类不异玄中故指在馀又释题中广显华严义竟又还源观释云广修万行
称实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如华有结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则托事表彰所
以举华为喻严者行成剋果契理称真性相两亡能所俱绝显焕炳著故名严也良
以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斯则真该妄末行无不修妄彻
真源相无不寂故曰法界自在圆明无碍用为华严三昧也若更总释总以万行严
于法界成于法身为华严也行有行布圆融成佛亦有十身总别别如普眼长者以
十波罗蜜严成十身融如八地一念之中十度圆修成佛之时十身无碍故曰华严
馀如题中)。
第二华严三昧竟。】

「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
尘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

彼一尘内众多刹或有有佛或无佛或有杂
染或清净或有广大或狭小。
音释¶ 第 741a 页

或复有成或有坏或有正住或傍住或如旷
野热时燄或如天上因陀网。

如一尘中所示现一切微尘悉亦然此大名
称诸圣人三昧解脱神通力。」

【第三一微尘中下四颂明因陁罗网三昧
门于中初二句标定心境然有二意一由
一多相即故入一定能成多定由成多定
令一尘内有一切尘一一尘中现一切刹
二但令一尘现刹一切亦尔故云成就一
切微尘定次二句明不坏相而普现故云
不增次二颂明一尘中所现刹相无碍如
焰重现如帝网次半颂举一例馀亦有二
意一例上一尘之内所具之尘二例如一
尘入定示现馀尘入定示现亦然(次半颂者前意
对前第一意既一尘之中有多尘向来方说一尘摄刹今方说尘内所具馀尘摄刹
音释¶ 第 741b 页
后意对前第二意此所例尘非前尘内是前尘外遍法界中尘也)后二句
结用所因略辨三门一三昧力此同标中
二不思议解脱力如不思议品云于一尘
中现三世佛刹等三神通力谓幻通自在
并如下说。
三因陀罗网三昧门竟。】

「若欲供养一切佛入于三昧起神变能以一
手遍三千普供一切诸如来。

十方所有胜妙华涂香末香无价宝如是皆
从手中出供养道树诸最胜。

无价宝衣杂妙香宝幢幡盖皆严好真金为
华宝为帐莫不皆从掌中雨。

十方所有诸妙物应可奉献无上尊掌中悉
雨无不备菩提树前持供佛。

十方一切诸妓乐钟鼓琴瑟非一类悉奏和
雅妙音声靡不从于掌中出。
音释¶ 第 742a 页

十方所有诸赞颂称叹如来实功德如是种
种妙言辞皆从掌内而开演。

菩萨右手放净光光中香水从空雨普洒十
方诸佛土供养一切照世灯。

又放光明妙庄严出生无量宝莲华其华色
相皆殊妙以此供养于诸佛。

又放光明华庄严种种妙华集为帐普散十
方诸国土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香庄严种种妙香集为帐普散十
方诸国土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末香严种种末香聚为帐普散十
方诸国土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衣庄严种种名衣集为帐普散十
方诸国土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宝庄严种种妙宝集为帐普散十
音释¶ 第 742b 页
方诸国土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莲庄严种种莲华集为帐普散十
方诸国土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璎庄严种种妙璎集为帐普散十
方诸国土供养一切大德尊。

又放光明幢庄严其幢绚焕备众色种种无
量皆殊好以此庄严诸佛土。

种种杂宝庄严盖众妙缯幡共垂饰摩尼宝
铎演佛音执持供养诸如来。

手出供具难思议如是供养一导师一切佛
所皆如是大士三昧神通力。」

【第四若欲下十八颂明手出广供三昧门
初一总标后一通结中间别显欲显胜妙
略举一手为供所依由于昔时以手持供
供佛施人称周法界故令真流供具等诸
音释¶ 第 743a 页
佛之难思(由于昔时等者此出因也供佛施人约其施行称周法界约其
施心入深观故故令真流等者显今果也真流供具显出供时心以称法界乎出供
具故等诸佛之难思者称因境也因虽尊胜心不称境非真供养由称真之因感称
真之果能供真佛之境)。
四手出广供三昧门竟。】

「菩萨住在三昧中种种自在摄众生悉以所
行功德法无量方便而开诱。」

【第五菩萨住下八颂明现诸法门三昧门
分四初一总标多门。】

「或以供养如来门或以难思布施门或以头
陀持戒门或以不动堪忍门。

或以苦行精进门或以寂静禅定门或以决
了智慧门或以所行方便门。

或以梵住神通门或以四摄利益门或以福
智庄严门或以因缘解脱门。

或以根力正道门或以声闻解脱门或以独
音释¶ 第 743b 页
觉清净门或以大乘自在门。

或以无常众苦门或以无我寿者门或以不
净离欲门或以灭尽三昧门。」

【二有五颂别显二十种门供等即门通入
佛果故。】

「随诸众生病不同悉以法药而对治随诸众
生心所乐悉以方便而满足。

随诸众生行差别悉以善巧而成就。」

【三一颂半结多所因由四悉檀故初半对
治次半世界随行差别即当为人而成就
言谓第一义(初半对治者对治文显随心所乐为世界者顺心令喜故
随行差别即当为人者心行不同生善异故如云心寂静应教禅定若心明利为说
智慧悉以善巧而成就文则连上属于为人谓第一义者谓要见理见理方得名成
就耳又成就言通于上三前三悉檀皆为见理故)。】

「如是三昧神通相一切天人莫能测。」
音释¶ 第 744a 页

【四半颂结用难测。
五现诸法门三昧门
竟。】

「有妙三昧名随乐菩萨住此普观察随宜示
现度众生悉使欢心从法化。」

【第六有妙下十七颂明四摄摄生三昧门
文分为二初一偈总标名用。】

「劫中饥馑灾难时悉与世间诸乐具随其所
欲皆令满普为众生作饶益。

或以饮食上好味宝衣严具众妙物乃至王
位皆能舍令好施者悉从化。

或以相好庄严身上妙衣服宝璎珞华鬘为
饰香涂体威仪具足度众生。

一切世间所好尚色相颜容及衣服随应普
现惬其心俾乐色者皆从道。」

【馀颂别显于中分四初四颂布施摄初一
音释¶ 第 744b 页
偈半求受用者恣其所须次半偈求自在
者施以王位又此施位即难行施以是可
爱著故次偈身行法施后偈妙色悦心是
无畏施又后二偈初身行法仪后服世妙
饰贵悦物心随求即与(布施摄中前二偈有两重释先约财
施所须王位皆属外财故王位兼于身命亦属内财又此施位下第二重释次半偈
可爱著物即三种难行之一次法及无畏兼前财三为一切施又将后二属于遂求
然准瑜伽六度四摄各有九门颂云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
清净自性皆一一切或二或三难行皆三一切门皆四善士皆五一切种皆六遂求
皆七皆八二世乐皆九清净皆十四摄即当三十三卷至十行品更说其相今疏言
即难行者以难行有三一物少自在施二可爱著物施三极大艰难获财施今当第
二难也又后二偈者是遂求施遂求有八一匮乏饮食而求乞者施以饮食二匮乏
车乘而求乞者施以车乘三乏衣服四严具五资生什物六种种涂饰香鬘七舍宅
八光明皆如初二句会文可知)。】

「迦陵频伽美妙音俱枳罗等妙音声种种梵
音释¶ 第 745a 页
音皆具足随其心乐为说法。

八万四千诸法门诸佛以此度众生彼亦如
其差别法随世所宜而化度。」

【次二颂爱语摄一切爱语谓慰喻庆悦胜
益之言(一切爱语等者下所列即三爱语一慰喻爱语二庆悦爱语三胜益
爱语)言种种梵音者即八种梵音一最好声
其音清雅如迦陵鸟二易了声言辞辨了
三和调四柔软五不误六不女七尊慧八
深远言俱枳罗者亦云都吒迦此云众音
合和微妙最胜皆爱语之具随心说法应
在后偈随世所宜应在前偈以瑜伽一切
爱语略有二种一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
教语今开示佛说八万法门即顺正教也
(言种种梵音者文中具列初二疏释后六但摽若释应云三调和谓大小得中四柔
软者言无粗犷五不误者言无错误六不女者其声雄朗七尊慧者言无战惧八深
音释¶ 第 745b 页
远者脐轮𤼵声随心等者以后偈说八万法门是顺正法教语故应合云随心为说
前偈种种梵音故是随世仪轨合言随世所宜而化诱)。】

「众生苦乐利衰等一切世间所作法悉能应
现同其事以此普度诸众生。

一切世间众苦患深广无涯如大海与彼同
事悉能忍令其利益得安乐。」

【三有二颂明同事摄物见菩萨俯同其事
知有义利而修行故于中初颂一切同事
八风等事皆悉同故后偈难行同事忍于
诸苦而同事故(初颂一切同事者瑜伽同事不举别相但同上利行
即名同事故利行居先则示同利衰等为一切也等取毁誉称机苦乐忍于诸苦等
者难行有三亦无别相即同三利行为三难行同事谓一诸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
所行利行二现在耽著广大财位众具圆满诸有情所行利行三馀外道本异邪见
邪行所行利行同事例耳今于上三同事皆须忍苦)。】

「若有不识出离法不求解脱离諠愦菩萨为
音释¶ 第 746a 页
现舍国财常乐出家心寂静。

家是贪爱系缚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出
家得解脱于诸欲乐无所爱。」

【四有八颂明利行摄谓说趣义利之行以
益有情于中初二偈一切利行此有三种
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谓令以德业招守
财位以益近故经文略无二于后法利行
谓劝舍财位清净出家即当初偈三于现
法后法利行谓劝离欲即后偈也又初一
偈即难行利行此自有三一不识出离即
外道异执二不求解脱即未种善因三现
舍国财诱耽财位于此利行是谓难行。】

「菩萨示行十种行亦行一切大人法诸仙行
等悉无馀为欲利益众生故。」

【次一偈初句即摄二利行一即十种清净
音释¶ 第 746b 页
利行也二令离十恶即此世他世乐利行
次三句即善士利行慈心劝导等故(一即十种
等者谓一依外清净有五二依内清净有五依外五者一无罪利行二不转利行三
渐次四遍行五如应论广释其相依内五者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起广大悲意乐
现前而行利行二诸菩萨于诸有情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而心无倦深心
欢喜为诸有情而行利行三安处最胜第一财位而自谦下如子如仆及离憍慢而
行利行四心无爱染无有虚伪真实哀悯而行利行五起毕竟无复退转慈悯之心
而行利行次三句即善士利行者善士有五一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二于应时劝导
三于能行摄胜妙义劝导四于有情柔软劝导五于有情慈心劝导此之五相皆是
大人之法慈心劝导举后等初)。】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菩萨于
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众患。

或有贪欲瞋恚痴烦恼猛火常炽然菩萨为
现老病死令彼众生悉调伏。」

【次二偈即遂求利行谓众生为八缠所绕
音释¶ 第 747a 页
开解令离故名遂求初偈即化无愧缠以
恃寿长不知进修不知此身但淫欲生终
竟败坏具诸烦恼故后偈开解无惭缠众
生馀略不具(初为八缠者论云此略有八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于应惭
处为无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如无惭缠二无愧三昏沉四睡眠五掉
举六恶作七嫉八悭皆如无惭缠说)。】

「如来十力无所畏及以十八不共法所有无
量诸功德悉以示现度众生。

记心教诫及神足悉是如来自在用彼诸大
士皆示现能使众生尽调伏。」

【次二偈即一切种利行初偈即应摄受者
而摄受之后偈即应调伏者而调伏等(即一
切种利行者彼说或六或七总有十三六者一应摄受者正摄受之二应调伏者正
调伏之三憎背圣教者除其恚恼四处中住者令入圣教五于三乘中令其成熟六
巳成熟者令得解脱云何七种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资粮守护长养
音释¶ 第 747b 页
所谓一依下乘出离二依大乘出离三于远离四于心一境性五于清净诸障六于
二乘而正安处七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得安处)。】

「菩萨种种方便门随顺世法度众生譬如莲
华不著水如是在世令深信。」

【后一偈即一切门利行谓不信令信故亦
总结诸利行也(后一偈即一切门等者此略有四一不信令信二犯
戒有情令戒圆满三恶慧有情令慧圆满四悭吝有情于舍圆满今疏文中略举其
一)瑜伽广说利行居先略明同事居后此
则先略明同事者以利行中若以行劝修
与爱语相近若自示行即同事相近同事
即是利行利行未必同事此二相近广略
互影耳又次下三昧亦同事故影。
六四摄
摄生三昧门竟。】

「雅思渊才文中王歌舞谈说众所欣一切世
间众技术譬如幻师无不现。
音释¶ 第 748a 页

或为长者邑中主或为贾客商人导或为国
王及大臣或作良医善众论。

或于旷野作大树或为良药众宝藏或作宝
珠随所求或以正道示众生。

若见世界始成立众生未有资身具是时菩
萨为工匠为之示现种种业。

不作逼恼众生物但说利益世间事咒术药
草等众论如是所有皆能说。

一切仙人殊胜行人天等类同信仰如是难
行苦行法菩萨随应悉能作。」

【第七雅思下十七颂俯同世间三昧门于
中三初六身同世间利益众生若依若正
无不示为。】

「或作外道出家人或在山林自勤苦或露形
体无衣服而于彼众作师长。
音释¶ 第 748b 页

或现邪命种种行习行非法以为胜或现梵
志诸威仪于彼众中为上首。

或受五热随日转或持牛狗及鹿戒或著坏
衣奉事火为化是等作导师。

或有示谒诸天庙或复示入恒河水食根果
等悉示行于彼常思已胜法。

或现蹲踞或翘足或卧草𣗥及灰上或复卧
杵求出离而于彼众作师首。

如是等类诸外道观其意解与同事所示苦
行世靡堪令彼见巳皆调伏。」

【次六示同外道救彼邪党初五别辨后一
总结义如别说。】

「众生迷惑禀邪教住于恶见受众苦为其方
便说妙法悉令得解真实谛。」

【三众生迷惑下五颂明语业大用初一总
音释¶ 第 749a 页
明次三别显后一总结。】

「或边咒语说四谛或善密语说四谛或人直
语说四谛或天密语说四谛。

分别文字说四谛决定义理说四谛善破于
他说四谛非外所动说四谛。

或八部语说四谛或一切语说四谛随彼所
解语言音为说四谛令解脱。」

【次别中云或边咒语者梵云达逻鼻茶曼
达逻钵底鞞言达逻鼻茶者是南印度中
边国名也此云消融曼达逻者咒也钵底
鞞者句也谓其国人禀性纯质凡所出言
皆成神咒若邻国侵害不用兵仗但以言
破之彼自丧灭故曰消融咒句也或云唯
童男童女方得言成咒句馀不得也又天
密语等者婆沙七十九说世尊有时为四
音释¶ 第 749b 页
天王以圣语说四谛二王领解二不能解
世尊怜悯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说四谛
二天王中一解一不解世尊怜悯故复以
一种篾戾车语说四圣谛时四天王皆得
领解(婆沙七十九者彼云毗奈耶说世尊有时为四天王以南印度边国俗语
说四圣谛谓医泥迷泥瑜部达县剌篾戾车语说四圣谛谓摩奢都奢僧摄摩萨缚
怛啰毗剌达论引净名圆音为难下释有七一云有作是说佛以圣语说四圣谛能
令一切所化有情皆得领解何以作此等语说答为满彼意故彼天欲闻故下并取
意引之二复次世尊欲显于诸言音皆能善解故谓有疑佛不能馀语等三复次有
所化者依佛不变形言而得受化有所化者依佛转变形言而受化者四复有说者
佛以一音说四圣谛不能令一切所化有情皆得领解世尊虽有自在神力而于境
界不能改越如不能令耳见诸色等通圆音云答不须通非三识故诸赞佛颂言名
过实如常在定不睡眠等皆过实也五复次如来言音遍诸声境随所欲语皆能作
之故复伽陀作如是说六复次佛语轻利速疾转故故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
各随所解七复次如来言音虽有多种而同有益故说一音释曰然上七解前三可
音释¶ 第 750a 页
通后四浅近即彼小乘三藏说故篾戾车者三藏云恶中恶亦云奴中奴皆义翻耳)
善破于他者以因明比量等真能破故非
外所动者真能立故不为他破。】

「所有一切诸佛法皆如是说无不尽知语境
界不思议是名说法三昧力。」

【后一偈类结非唯说四谛六度万行等皆
然一心说法得语实性能起随类之用名
三昧力。
七俯同世间三昧门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十四之四

** 音释


(杜吊切音迢去声)
摧殄
(殄徒典切绝也)
绚焕
(绚许远切焕音唤绚
焕文彩光明貌)。

(疾陵切帛也)
饥馑
(饥居依切谷不熟也馑渠遴切菜不
熟也)。

(莫班切)

(苦恊切快也)
諠愦
(諠兄袁切愦古对切諠愦谓諠
哗愦乱也)。
蹲踞
(蹲音存踞音据)
翘足
(翘渠遥切举足也)

(陟嫁切)
音释¶ 第 750b 页


(郎果切)

(骈迷切)
篾戾车
(篾莫结切梵语篾戾车此云边地)


(渠焉切)

(可亥切甲也)
[甲*(弃-ㄊ)]
(文甲切)
音释¶ 第 75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