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七 第 675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第八十七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三具足优婆夷寄无违逆行。忍顺物
理名无违逆。疏又表忍必自卑下。上直约
善友依报释。此下约表位释。忍必谦卑卑
而不可逾。故小而大容。上通三忍法忍同
如。即谛察法忍。内空外假者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即假能用。即空能大无
有不成于空故。故因外假而内有所用。
故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
空不成于假。故空能多容。此二无二中道器
卷八十七 第 675c 页
也。疏二乘虽然不立忍名义如玄中。疏约
事如受乳糜者。即世尊初成道。受二牧牛女
所有乳糜。亦如前引。约法餐上品寂灭忍
者。上品属佛故如十忍品。疏净名香积与
此大同者。谓受食已得圣果等故。然净名
有二处文。一香积品中取饭来竟。维摩诘
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
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
消也。生公释云。以其向念故教食也。亦欲
因以明食之为理。泥洹是甘露之法。而食
此食者必以得之故。饭中有甘露味焉。大
悲所熏者。使人得悟为外熏义。岂曰食能
大悲力焉。然则饭之为气大悲熏也。无以限
意者。饭出大悲即无限矣。而限言少者则
不消也。释曰。此乃以悲熏食得涅槃果。以
果詺因为甘露味。未言食即表于涅槃。若
即食为涅槃之理。义则善成。二菩萨行品。
因净名文殊礼觐世尊。阿难怪问。今所闻
香昔所未有是为何香。佛言。是彼菩萨毛
孔之香。身子亦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问
其从来。云食是香饭。阿难问净名云。是香
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
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
消。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
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得心解
脱。若未发大乘之意至发意乃消。已发
意得无生忍。已得无生忍至一生补处。皆有食此饭者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
上味。其有服者诸毒灭已然后乃消。此饭
事如受乳糜者。即世尊初成道。受二牧牛女
所有乳糜。亦如前引。约法餐上品寂灭忍
者。上品属佛故如十忍品。疏净名香积与
此大同者。谓受食已得圣果等故。然净名
有二处文。一香积品中取饭来竟。维摩诘
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
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
消也。生公释云。以其向念故教食也。亦欲
因以明食之为理。泥洹是甘露之法。而食
此食者必以得之故。饭中有甘露味焉。大
悲所熏者。使人得悟为外熏义。岂曰食能
大悲力焉。然则饭之为气大悲熏也。无以限
意者。饭出大悲即无限矣。而限言少者则
不消也。释曰。此乃以悲熏食得涅槃果。以
果詺因为甘露味。未言食即表于涅槃。若
即食为涅槃之理。义则善成。二菩萨行品。
因净名文殊礼觐世尊。阿难怪问。今所闻
香昔所未有是为何香。佛言。是彼菩萨毛
孔之香。身子亦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问
其从来。云食是香饭。阿难问净名云。是香
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
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
消。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
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得心解
脱。若未发大乘之意至发意乃消。已发
意得无生忍。已得无生忍至一生补处。皆有食此饭者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
上味。其有服者诸毒灭已然后乃消。此饭
卷八十七 第 676a 页
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彼疏
广释相竟。问云。香饭是色法。云何断惑。远
公释云。由大悲香饭不思议力所以能断。
如轮王有一宝床圣王居上。即能离欲逮
得四禅玉女。虽见如观佛像不生欲心。
况佛菩萨所受境界。如华手经说。菩萨有一
照法性冠。著此冠时一切诸法悉现在心。
诸事亦尔。楷公云。虽有此释道理不然。
岂有色法性能断惑。但以香饭资发观智
能断烦恼。非是食体即能断惑。释曰。此亦
诸古德意并未惬当。且约胜缘以解香饭。
不知香饭以表法门。是以生公稍近于理。
故云七日消者不过七日。一生补处即七
日之内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
有二阶进也。今止一生补处者。显佛无因
得也。无生菩萨及正位之人。岂得假外方
得进哉。而今云尔者。以明此饭为宣理之
极。备有其义焉。释曰。此以有表理意也。然
净名中食意通理智大悲。甘露味饭即三德
涅槃。涅槃经中亦以涅槃将喻甘露。其饭香
气即表大悲。从体起用熏众生故。今此寄
位故表于忍。忍通五忍无法不摄。能忍是
智所忍是理。广说利他大悲熏也。然净名
云。得忍则消。亦该五忍之意。不为此释殊
为浅近。疏第四明智居士寄无掘挠行者。
勤无怠退故。疏同四住中生者。四住生圣
教家。以三贤十圣大类相似。故前同四住
后同四地。疏食有五果者。即涅槃第二如来
告纯陀云。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安无碍辩。
广释相竟。问云。香饭是色法。云何断惑。远
公释云。由大悲香饭不思议力所以能断。
如轮王有一宝床圣王居上。即能离欲逮
得四禅玉女。虽见如观佛像不生欲心。
况佛菩萨所受境界。如华手经说。菩萨有一
照法性冠。著此冠时一切诸法悉现在心。
诸事亦尔。楷公云。虽有此释道理不然。
岂有色法性能断惑。但以香饭资发观智
能断烦恼。非是食体即能断惑。释曰。此亦
诸古德意并未惬当。且约胜缘以解香饭。
不知香饭以表法门。是以生公稍近于理。
故云七日消者不过七日。一生补处即七
日之内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
有二阶进也。今止一生补处者。显佛无因
得也。无生菩萨及正位之人。岂得假外方
得进哉。而今云尔者。以明此饭为宣理之
极。备有其义焉。释曰。此以有表理意也。然
净名中食意通理智大悲。甘露味饭即三德
涅槃。涅槃经中亦以涅槃将喻甘露。其饭香
气即表大悲。从体起用熏众生故。今此寄
位故表于忍。忍通五忍无法不摄。能忍是
智所忍是理。广说利他大悲熏也。然净名
云。得忍则消。亦该五忍之意。不为此释殊
为浅近。疏第四明智居士寄无掘挠行者。
勤无怠退故。疏同四住中生者。四住生圣
教家。以三贤十圣大类相似。故前同四住
后同四地。疏食有五果者。即涅槃第二如来
告纯陀云。我今施汝常命色力安无碍辩。
卷八十七 第 676b 页
由施于食益命益色益力益安益辩才
故近得此五。由是无常终得常五。并如
回向品中已释。今此具配。疏第五法宝髻寄
于无痴乱行者。以慧资定静无遗照。动不
离寂名无痴乱。疏寻教得解即教四门等
者。但约诠旨以为二种四门。亦约教为信
行。约理为法行。若准新经言面各二门故
有八门。则亦可即就四门存泯不同以为
八耳。如一有门见心妙有。而入法界则是
有门。若取于有即拂有相名非有门。此有
中有二矣。二空者知法空寂即是空门。以
空为空门。便权说非空门。三若谓妄惑本
空真智不空。即亦有亦空门。谓有二体斯
门亦权。故说妄因真立妄无妄源。真对妄
宣真非真矣。则双存两亡。则为亦有亦非有
亦无亦非无门。四若谓欲言其有无相无
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为非有非无门。若
滞双非未逃戏论。故复拂之此双非门。为
但是遮为有所表。但遮同无。有表同有还
成有无故。此双非言思亦绝。名非非有非
非无门故有八门。得意为门失意此八亦非
门矣。疏第六普眼长者。寄善现行者。慧能
显发三谛之理般若现前故。疏无量有二下。
疏中先释无量。后知见下释知见。于中亦
二。先别依法华论。后通即般若论。论云。如
来悉知是诸众生便足。何故复说如来悉见
是诸众生。若不说如来悉见是诸众生。或谓
如来以比智知。恐生如是心故。若尔但
言如来悉见是诸众生便足。何故复说如来
故近得此五。由是无常终得常五。并如
回向品中已释。今此具配。疏第五法宝髻寄
于无痴乱行者。以慧资定静无遗照。动不
离寂名无痴乱。疏寻教得解即教四门等
者。但约诠旨以为二种四门。亦约教为信
行。约理为法行。若准新经言面各二门故
有八门。则亦可即就四门存泯不同以为
八耳。如一有门见心妙有。而入法界则是
有门。若取于有即拂有相名非有门。此有
中有二矣。二空者知法空寂即是空门。以
空为空门。便权说非空门。三若谓妄惑本
空真智不空。即亦有亦空门。谓有二体斯
门亦权。故说妄因真立妄无妄源。真对妄
宣真非真矣。则双存两亡。则为亦有亦非有
亦无亦非无门。四若谓欲言其有无相无
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为非有非无门。若
滞双非未逃戏论。故复拂之此双非门。为
但是遮为有所表。但遮同无。有表同有还
成有无故。此双非言思亦绝。名非非有非
非无门故有八门。得意为门失意此八亦非
门矣。疏第六普眼长者。寄善现行者。慧能
显发三谛之理般若现前故。疏无量有二下。
疏中先释无量。后知见下释知见。于中亦
二。先别依法华论。后通即般若论。论云。如
来悉知是诸众生便足。何故复说如来悉见
是诸众生。若不说如来悉见是诸众生。或谓
如来以比智知。恐生如是心故。若尔但
言如来悉见是诸众生便足。何故复说如来
卷八十七 第 676c 页
悉知是诸众生。若不说如来悉知是诸众生。
或谓如来以肉眼等见。为防是故说知见
二语。功德施论上卷云。何故知见俱说耶。为
开显一切智故。此复云何。贵于诸境界耶。
然现觉非如比智见烟知有火。不能照
了故诸相差别。亦非如肉眼见粗近细种。
远处即不能知。但随他说或如彼。故智论
二十九。明十八不共法解脱无减中。问曰。
解脱知见者。但应言知。何以复言见。答曰。
言知言见事得牢固言。如绳二合即为
坚。复次若但说知即不摄一切慧。如阿毗
昙所说。慧有三种。有知非见。有见非知。
有亦知亦见。有知非见者。尽知无生智五
识相应知。有见非知者。八忍世间正见五邪
见。有亦知亦见者。馀师诸慧若说知谓不
摄见。若说见则不摄知。是故说知见则
具足。复次如从人读诵分别筹量是名知。
自身得證是名见。譬如耳闻事尚有疑是名
知。亲自目睹了了无疑是名见。解脱中知
见亦如是差别。瑜伽八十六云。问知见有何
差别。答照过去及以未来非现见境此慧名
知。照现在境此慧名见。又所取为缘此
慧名知。能取为缘此慧名见。又闻思所成
此慧名知。修所成者此慧名见。又能断烦
恼此慧名知。断烦恼已能證解脱此慧名
见。又缘自相境此慧名知。缘共相境此慧
名见。又寻求诸法此慧名知。既寻求已伺
察诸法此慧名见。又缘无分别影像此慧
名知。缘有分别影像为境此慧名见。又有
或谓如来以肉眼等见。为防是故说知见
二语。功德施论上卷云。何故知见俱说耶。为
开显一切智故。此复云何。贵于诸境界耶。
然现觉非如比智见烟知有火。不能照
了故诸相差别。亦非如肉眼见粗近细种。
远处即不能知。但随他说或如彼。故智论
二十九。明十八不共法解脱无减中。问曰。
解脱知见者。但应言知。何以复言见。答曰。
言知言见事得牢固言。如绳二合即为
坚。复次若但说知即不摄一切慧。如阿毗
昙所说。慧有三种。有知非见。有见非知。
有亦知亦见。有知非见者。尽知无生智五
识相应知。有见非知者。八忍世间正见五邪
见。有亦知亦见者。馀师诸慧若说知谓不
摄见。若说见则不摄知。是故说知见则
具足。复次如从人读诵分别筹量是名知。
自身得證是名见。譬如耳闻事尚有疑是名
知。亲自目睹了了无疑是名见。解脱中知
见亦如是差别。瑜伽八十六云。问知见有何
差别。答照过去及以未来非现见境此慧名
知。照现在境此慧名见。又所取为缘此
慧名知。能取为缘此慧名见。又闻思所成
此慧名知。修所成者此慧名见。又能断烦
恼此慧名知。断烦恼已能證解脱此慧名
见。又缘自相境此慧名知。缘共相境此慧
名见。又寻求诸法此慧名知。既寻求已伺
察诸法此慧名见。又缘无分别影像此慧
名知。缘有分别影像为境此慧名见。又有
卷八十七 第 677a 页
色尔焰影像为缘此慧名见。无色尔焰影像
为缘此慧名知。释曰。尔焰为所缘也。成实
论第十九见知品云。问曰。正见正知有何差
别。答曰。即是一体无有差别。正见二种世
间出世间。世间者。谓有罪福等。出世间者。
谓能遍平等平等。诸谛正智亦尔。乃至问曰。
经中说知者见者。则同漏尽有何差别。答
曰。若智初破惑名知。入诸位已名为见。始
观名知。达了名见。有如是深浅等别。俱舍
二十六。通明忍智见别。论云前品初。说依
法忍法智于后复说正见正知。为有忍非
智耶。为有智非见耶。颂曰圣慧忍非智。尽
无生非见。馀二有漏慧皆智六见性。释曰初
句及第三句馀二字明无漏慧。有漏已下明
有漏慧也。圣慧忍非智者。圣慧忍谓见道中
八忍也。忍非智性决断名智。忍起之时与
非得俱。未成决断故不名智。尽无生非
见者。尽无生智不名为见。推度名见此之
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见。馀二
者馀无漏慧皆通知见二性。已断疑故推度
性故。有漏慧皆智六见性者。诸有漏慧皆智
性摄。于中唯六亦是见性。谓身见等五及世
间正见。如上圣慧及有漏慧皆择法故并通
性摄。大婆沙九十五论云。应具分别见智慧
三自性差别。云何为见。答眼根五见世俗正
见学无学见。问何故眼根说名为见。答由
四事故。一贤圣说故。二世俗说故。三契经说
故。四世现见故(云云)。问何故此五说名为
见。答以四事故。一观视故。谓能观视所
为缘此慧名知。释曰。尔焰为所缘也。成实
论第十九见知品云。问曰。正见正知有何差
别。答曰。即是一体无有差别。正见二种世
间出世间。世间者。谓有罪福等。出世间者。
谓能遍平等平等。诸谛正智亦尔。乃至问曰。
经中说知者见者。则同漏尽有何差别。答
曰。若智初破惑名知。入诸位已名为见。始
观名知。达了名见。有如是深浅等别。俱舍
二十六。通明忍智见别。论云前品初。说依
法忍法智于后复说正见正知。为有忍非
智耶。为有智非见耶。颂曰圣慧忍非智。尽
无生非见。馀二有漏慧皆智六见性。释曰初
句及第三句馀二字明无漏慧。有漏已下明
有漏慧也。圣慧忍非智者。圣慧忍谓见道中
八忍也。忍非智性决断名智。忍起之时与
非得俱。未成决断故不名智。尽无生非
见者。尽无生智不名为见。推度名见此之
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见。馀二
者馀无漏慧皆通知见二性。已断疑故推度
性故。有漏慧皆智六见性者。诸有漏慧皆智
性摄。于中唯六亦是见性。谓身见等五及世
间正见。如上圣慧及有漏慧皆择法故并通
性摄。大婆沙九十五论云。应具分别见智慧
三自性差别。云何为见。答眼根五见世俗正
见学无学见。问何故眼根说名为见。答由
四事故。一贤圣说故。二世俗说故。三契经说
故。四世现见故(云云)。问何故此五说名为
见。答以四事故。一观视故。谓能观视所
卷八十七 第 677b 页
应取境。二决定故。谓能决定所应取境。三
坚执故。谓于自境坚固僻执。非圣道观不
能令舍。四深入故。谓于所缘锐利深入如
针堕泥。云世俗正见者。谓善意识相应慧。
是见性故说名为见。学见者谓学有漏慧。
无学见者谓无学正见。此二俱是见性故名
为见。五见为境如阴夜见色。世俗正见于
境如晴夜见色。有学见于境如阴昼见色。
无学见于境如晴昼见色。云何为智。答五
识相应慧除无漏慧。馀意识相应慧。五识相
应慧有三种。一善二染污三无覆无记。馀论
说诸见是智断。应作四句。有见非智。谓眼
根及无漏慧。忍有智非见。谓五识身相应慧
尽无生智。馀五见及世俗正见。馀意识相应
有漏慧。有见亦智。谓五见世俗正见。除无
漏忍及尽无生智。馀有漏慧即学八智及无学
正见。此无漏慧及前五见。世俗正见皆具见
智二种相故。第三句摄有非见非智谓除
前相。相谓所有所有若名若法。是前三句所
表皆名为相。除此馀法为第四句义次广前
来一经频有。无厌繁文。疏眷属般若者。然
般若有五。一实相般若即所證理。二观照般
若即能證智。三文字般若即能诠教。古唯有
三新说有五。加四境界般若。实相唯悟
真境兼后智体。今境界通事六尘之境皆为
境界。五眷属般若即与慧同时诸心心所。今
此具五城为实相。长者为观照。释无量中
已有境界。今有眷属文字通四。疏别明十
度之因感十身果。疏中但案文直释。此十
坚执故。谓于自境坚固僻执。非圣道观不
能令舍。四深入故。谓于所缘锐利深入如
针堕泥。云世俗正见者。谓善意识相应慧。
是见性故说名为见。学见者谓学有漏慧。
无学见者谓无学正见。此二俱是见性故名
为见。五见为境如阴夜见色。世俗正见于
境如晴夜见色。有学见于境如阴昼见色。
无学见于境如晴昼见色。云何为智。答五
识相应慧除无漏慧。馀意识相应慧。五识相
应慧有三种。一善二染污三无覆无记。馀论
说诸见是智断。应作四句。有见非智。谓眼
根及无漏慧。忍有智非见。谓五识身相应慧
尽无生智。馀五见及世俗正见。馀意识相应
有漏慧。有见亦智。谓五见世俗正见。除无
漏忍及尽无生智。馀有漏慧即学八智及无学
正见。此无漏慧及前五见。世俗正见皆具见
智二种相故。第三句摄有非见非智谓除
前相。相谓所有所有若名若法。是前三句所
表皆名为相。除此馀法为第四句义次广前
来一经频有。无厌繁文。疏眷属般若者。然
般若有五。一实相般若即所證理。二观照般
若即能證智。三文字般若即能诠教。古唯有
三新说有五。加四境界般若。实相唯悟
真境兼后智体。今境界通事六尘之境皆为
境界。五眷属般若即与慧同时诸心心所。今
此具五城为实相。长者为观照。释无量中
已有境界。今有眷属文字通四。疏别明十
度之因感十身果。疏中但案文直释。此十
卷八十七 第 677c 页
亦即菩提愿等如来十身。一施度即相好庄
严身。二戒获意生身以遍至故。三忍获威
势身。四进策万行故成菩提。五禅获福德
无等。六显法身。七成化身。八亦成愿身。九
还成力持。十亦成智身。后一总净十身。疏
第七无厌足王寄无著行者。方便涉有不
迷于空。事理无滞不舍不受故名无著。疏
先念教成益有十七心。初欢喜为总馀十
六别。一净信者信乐闻法。二下化上求。三法
乐怡神。四勇求进趣。五欣庆所得。六悲智
双流。七不取不生。八以德严饰。九不著万
境。十不碍起修。十一物我齐均。十二不被
心使。十三无住而住。十四称理普周。十五
见佛相严。十六不舍佛智。疏后行深玄中。
疏文有五。一总标令信。二然善财下徵其
疑心。三逆行下出其疑意。四贪益下通其伏
难。五言深玄下。示其深玄先标后證可知。
疏第八大光王寄难得行者。无障碍愿力乃
能得故。疏二十八相因未满者。未见经论
应阙无见顶及眉间白毫梵音广长舌。以
善生等经校量最胜故。谓三十相不及毫相。
三十一不及乌瑟尼沙。总合不及如来胸
中所出梵音义。合将二十九相以校白毫。
三十中一是梵音故。长舌无文义为胜尔验
之。疏第九不动优婆夷寄善法行说法授
人动成物轨。思择修习一切法故。疏五中
初二所持内德等者。然此五法即下因中所
念五事。谓思惟如来福德智慧。皆悉清净总
持三昧。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辩才无碍。谓思
严身。二戒获意生身以遍至故。三忍获威
势身。四进策万行故成菩提。五禅获福德
无等。六显法身。七成化身。八亦成愿身。九
还成力持。十亦成智身。后一总净十身。疏
第七无厌足王寄无著行者。方便涉有不
迷于空。事理无滞不舍不受故名无著。疏
先念教成益有十七心。初欢喜为总馀十
六别。一净信者信乐闻法。二下化上求。三法
乐怡神。四勇求进趣。五欣庆所得。六悲智
双流。七不取不生。八以德严饰。九不著万
境。十不碍起修。十一物我齐均。十二不被
心使。十三无住而住。十四称理普周。十五
见佛相严。十六不舍佛智。疏后行深玄中。
疏文有五。一总标令信。二然善财下徵其
疑心。三逆行下出其疑意。四贪益下通其伏
难。五言深玄下。示其深玄先标后證可知。
疏第八大光王寄难得行者。无障碍愿力乃
能得故。疏二十八相因未满者。未见经论
应阙无见顶及眉间白毫梵音广长舌。以
善生等经校量最胜故。谓三十相不及毫相。
三十一不及乌瑟尼沙。总合不及如来胸
中所出梵音义。合将二十九相以校白毫。
三十中一是梵音故。长舌无文义为胜尔验
之。疏第九不动优婆夷寄善法行说法授
人动成物轨。思择修习一切法故。疏五中
初二所持内德等者。然此五法即下因中所
念五事。谓思惟如来福德智慧。皆悉清净总
持三昧。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辩才无碍。谓思
卷八十七 第 678a 页
念何因得斯五德。彼佛便教发十种心。一
谓应发不可坏心灭诸烦恼。二应发无
能胜心破诸取著。三应发无退怯心入深
法门。四应发能堪耐心。救恶众生。五应发
无迷惑心。普入于一切诸趣受生。六应发
无厌足心。求见诸佛无有休息。七应发
无知足心。悉受一切如来法雨。八应发正
思惟心。普生一切佛法光明。九应发大住持
心。普转一切诸佛法轮。十应发广流通心。
随众生欲施其法宝。释曰。十中初二成其
所念福智故。今得第一难摧伏智慧藏解
脱门。疏已取下佛教以释其相。下四亦尔。
次以第三无退怯心。酬其所念总持故。今
得第三一切法平等总持门。三以第四救恶
众生。及第五诸趣受生示神通因。今得第二菩萨坚固受持行门。遍生五趣救恶众
生。是大神通是菩萨行。四以第六求佛无厌。
第七受法无足心酬其三昧。今得第五求一
切法心无疲厌三昧门。五以后三示其辩才
无碍因。今得第四照明一切法辩才门。在文
可知故。疏取下十句示因。释今所得五法
之果。而念福德含在智慧之中。其下释十
法中。方云上来已取十句释五法门。但与
下念五法不次显无优劣故。疏正明发心
坚固者。即前五果之因。一求佛智慧即求
法三昧。二求佛十力即求智慧。三求佛辩
才。四求佛光明。即是总持。总持以慧为体
故云光明。馀皆坚固受持行愿。发是心已下
总结坚固。疏第十遍行外道寄真实行。智度
谓应发不可坏心灭诸烦恼。二应发无
能胜心破诸取著。三应发无退怯心入深
法门。四应发能堪耐心。救恶众生。五应发
无迷惑心。普入于一切诸趣受生。六应发
无厌足心。求见诸佛无有休息。七应发
无知足心。悉受一切如来法雨。八应发正
思惟心。普生一切佛法光明。九应发大住持
心。普转一切诸佛法轮。十应发广流通心。
随众生欲施其法宝。释曰。十中初二成其
所念福智故。今得第一难摧伏智慧藏解
脱门。疏已取下佛教以释其相。下四亦尔。
次以第三无退怯心。酬其所念总持故。今
得第三一切法平等总持门。三以第四救恶
众生。及第五诸趣受生示神通因。今得第二菩萨坚固受持行门。遍生五趣救恶众
生。是大神通是菩萨行。四以第六求佛无厌。
第七受法无足心酬其三昧。今得第五求一
切法心无疲厌三昧门。五以后三示其辩才
无碍因。今得第四照明一切法辩才门。在文
可知故。疏取下十句示因。释今所得五法
之果。而念福德含在智慧之中。其下释十
法中。方云上来已取十句释五法门。但与
下念五法不次显无优劣故。疏正明发心
坚固者。即前五果之因。一求佛智慧即求
法三昧。二求佛十力即求智慧。三求佛辩
才。四求佛光明。即是总持。总持以慧为体
故云光明。馀皆坚固受持行愿。发是心已下
总结坚固。疏第十遍行外道寄真实行。智度
卷八十七 第 678b 页
已圆称于二谛。言行不虚故名真实。大文第四。疏今初青莲华长者寄救护等者。大悲
增上救护众生。大智无著离众生相。悲智无
住以立此名。疏回向实际义通广大者。佛
境方穷横周法界众生界故。疏上四各有事
理思之者。如一知香体异约事可知。约
理者如烧香。谓以智火发挥万行普周遍
故。涂香者以性净水和之饰法身故。末香
者以金刚智碎令无实故。即以智及性净
等为生处也。如第二约类辩异。言约理
者香即习气行。天之因是天习气熏灼成果
故。亦是道习从天而来好光净等馀类例。然三知力用者。上二约文但约世香而含
约理。此则文自具二。如厌有为等约事。治
诸病者白檀治热。熏陆治冷约理即诸对
治行。所谓慈悲不净观等断诸恶者。如安息
香能辟恶邪。正见智慧无恶不断。又十善
行等。生欢喜香。如沈檀等即称根器行施
悦自他等。增烦恼香如兰麝等。谓爱染行
如有漏定增爱味等。灭烦恼香如牛头旃
檀。先陀婆等。即诸智忍等。令于有为生爱
著等唯约理说。此即人天胜因厌离有为。
即无常等舍憍逸香。无我忍辱。不放逸等。发
心念佛香。赞佛功德说净土行等。證解法
门深观行等。圣所受用即观真如。无分别等。
一切菩萨差别者。三贤十地所修胜劣等。一
切菩萨地位香者。所證如智有浅深等。疏
二人间有下疏文有二。初释象藏。后释馀
九。前中有二。先就事释可知。后若就菩提
增上救护众生。大智无著离众生相。悲智无
住以立此名。疏回向实际义通广大者。佛
境方穷横周法界众生界故。疏上四各有事
理思之者。如一知香体异约事可知。约
理者如烧香。谓以智火发挥万行普周遍
故。涂香者以性净水和之饰法身故。末香
者以金刚智碎令无实故。即以智及性净
等为生处也。如第二约类辩异。言约理
者香即习气行。天之因是天习气熏灼成果
故。亦是道习从天而来好光净等馀类例。然三知力用者。上二约文但约世香而含
约理。此则文自具二。如厌有为等约事。治
诸病者白檀治热。熏陆治冷约理即诸对
治行。所谓慈悲不净观等断诸恶者。如安息
香能辟恶邪。正见智慧无恶不断。又十善
行等。生欢喜香。如沈檀等即称根器行施
悦自他等。增烦恼香如兰麝等。谓爱染行
如有漏定增爱味等。灭烦恼香如牛头旃
檀。先陀婆等。即诸智忍等。令于有为生爱
著等唯约理说。此即人天胜因厌离有为。
即无常等舍憍逸香。无我忍辱。不放逸等。发
心念佛香。赞佛功德说净土行等。證解法
门深观行等。圣所受用即观真如。无分别等。
一切菩萨差别者。三贤十地所修胜劣等。一
切菩萨地位香者。所證如智有浅深等。疏
二人间有下疏文有二。初释象藏。后释馀
九。前中有二。先就事释可知。后若就菩提
卷八十七 第 678c 页
心下二约法。似如来藏即是形相。似如来藏
本觉真心。性德圆备称理发心故似也。二
因善恶相攻而生。即同因龙斗生故。六波罗
蜜经云。善恶互相熏犹如二象斗。弱者去无
回。妄尽无来去。起信云。真如熏无明故能
发心厌求。三若一发下。出现四霔法雨。是成
就五心所及下清净。六得法喜乐即安隐。七
离惑业苦即方便。八展转兴慈即境界。九志
愿纯净即威德。亦业用通前七。疏馀之九
下。二释馀九言次五如次五分法身者。戒
定可知。三王及四兵皆腾空者。慧證空故。
四心念于佛脱五欲故。五集听法是知见
故馀可思之。疏第二婆施罗船师至寄不
坏回向者。得不坏信十种善根而回向故。名
为不坏。疏佛道为高下。新译此有十事五
对。今经但有四对阙第四安危。疏但略示
其相而未言等者。等于馀义具说观相乃
有多意。一不坏相则五是可依五不可依。二
不坏性则不见高卑。无夷险等一无高卑。
是故经云。不见一法是佛法者。不见一法
非佛法者。故金刚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三不见
业惑以为所断。不见智慧以为能断。非有
烦恼非离烦恼。四不见生死为杂乱。不
见涅槃为寂静。生死涅槃二际无差故无
安危。五无大小三乘及一乘。非乘我所说
故三性及相双俱不坏。则虽无高下不坏
高卑。无高无卑为真高等。一一契中上三
即三观意。四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一时
本觉真心。性德圆备称理发心故似也。二
因善恶相攻而生。即同因龙斗生故。六波罗
蜜经云。善恶互相熏犹如二象斗。弱者去无
回。妄尽无来去。起信云。真如熏无明故能
发心厌求。三若一发下。出现四霔法雨。是成
就五心所及下清净。六得法喜乐即安隐。七
离惑业苦即方便。八展转兴慈即境界。九志
愿纯净即威德。亦业用通前七。疏馀之九
下。二释馀九言次五如次五分法身者。戒
定可知。三王及四兵皆腾空者。慧證空故。
四心念于佛脱五欲故。五集听法是知见
故馀可思之。疏第二婆施罗船师至寄不
坏回向者。得不坏信十种善根而回向故。名
为不坏。疏佛道为高下。新译此有十事五
对。今经但有四对阙第四安危。疏但略示
其相而未言等者。等于馀义具说观相乃
有多意。一不坏相则五是可依五不可依。二
不坏性则不见高卑。无夷险等一无高卑。
是故经云。不见一法是佛法者。不见一法
非佛法者。故金刚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三不见
业惑以为所断。不见智慧以为能断。非有
烦恼非离烦恼。四不见生死为杂乱。不
见涅槃为寂静。生死涅槃二际无差故无
安危。五无大小三乘及一乘。非乘我所说
故三性及相双俱不坏。则虽无高下不坏
高卑。无高无卑为真高等。一一契中上三
即三观意。四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一时
卷八十七 第 679a 页
具观一具一切方真观矣。疏若佛法海者。
准下推胜乃有多海。略举其二馀例可知。
疏色无色等依识心定。劫数浅深者。沈空滞
寂即漩澓义。无色初二万后后二二增。非想
八万劫为深。二万即为浅。色无昼夜殊。劫
数等身量则初禅最浅上上渐深。未有无
相皆识心定故为心识相也。疏有方便为
坚等七地已说。疏又谓修行有住无住者。上
约外境世之八风。此约正修无住为顺出
离。有住为逆。又有住则顺生死流。无住反
此。疏若开第三第五各三者。三中三者。一漩
澓浅深。二波涛远近。三水色好恶。五中三者。
一知其船铁木坚脆机关涩滑。二水之大小。
三风之逆顺。此二各三为六并其馀三为
九。如是已下总结为十。可行则行可止则
止。虽是总结义当一故。疏第三无上胜长者寄等一切佛回向者。谓等同三世一切如
来能回向道所回向善故。以得胜通下释名。
此约得法释等。于下约寄位释。疏由等
诸佛不见美恶者。彼经云。如是修学回向
道时见一切色乃至触法。若美若恶不生
爱憎。心得自在无诸过失。广大清净欢喜
悦乐。离诸忧恼身心柔软。诸根清凉是也。
疏第四至一切处善友者。谓以大愿力令
其善根。所成供等遍一切故。疏一无漏
林树等者。多是净名佛道品偈云。总持之园
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八
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
垢人等。疏此云水天者。总持教中有此天
准下推胜乃有多海。略举其二馀例可知。
疏色无色等依识心定。劫数浅深者。沈空滞
寂即漩澓义。无色初二万后后二二增。非想
八万劫为深。二万即为浅。色无昼夜殊。劫
数等身量则初禅最浅上上渐深。未有无
相皆识心定故为心识相也。疏有方便为
坚等七地已说。疏又谓修行有住无住者。上
约外境世之八风。此约正修无住为顺出
离。有住为逆。又有住则顺生死流。无住反
此。疏若开第三第五各三者。三中三者。一漩
澓浅深。二波涛远近。三水色好恶。五中三者。
一知其船铁木坚脆机关涩滑。二水之大小。
三风之逆顺。此二各三为六并其馀三为
九。如是已下总结为十。可行则行可止则
止。虽是总结义当一故。疏第三无上胜长者寄等一切佛回向者。谓等同三世一切如
来能回向道所回向善故。以得胜通下释名。
此约得法释等。于下约寄位释。疏由等
诸佛不见美恶者。彼经云。如是修学回向
道时见一切色乃至触法。若美若恶不生
爱憎。心得自在无诸过失。广大清净欢喜
悦乐。离诸忧恼身心柔软。诸根清凉是也。
疏第四至一切处善友者。谓以大愿力令
其善根。所成供等遍一切故。疏一无漏
林树等者。多是净名佛道品偈云。总持之园
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八
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
垢人等。疏此云水天者。总持教中有此天
卷八十七 第 679b 页
也。疏初地證发心者。疏中随难但释二句。
今当略释二地三聚圆满故。三地修八禅
故四地无行无生行慧光故。五地如疏。六
地般若现前遍照普得故。七地有中殊胜行。
修习一切菩提分故名普庄严。八地得无
生忍。于三世间皆悉自在。得忍如空念念
入法流故。九地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力度
偏增。具足辩才演一切法为庄严故。十地
十障已摧十度已满三祇已圆故。疏智论第
八一切三昧皆入中者。论有喻云。譬如大
海。谓若百川归大海故。又云有人言。王三
昧者。在第四禅故。有人云。佛三昧谁能
知相。一切佛法一相无相无量无数不可知
唯佛能知。佛神足持戒尚不可知。况复一
切三昧。释曰。此但叹胜耳。疏第五无尽功德藏由回向力能成无尽功德藏故。疏第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善友者。事理无违
皆入等理故。疏楞伽云。无有涅槃佛等者。
即是经初。大慧赞于如来具知三性以成
三身。初有四偈。明了遍计依他。谓世间离
生灭等。十忍品已引。今此即叹具于圆成。
云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牟尼
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
净。有二偈半。大云解云。初一偈令了一
如。谓此约无愿观以显圆成。无涅槃佛故
无愿矣。初句谓色心等一切法中无得涅槃。
以一切法本性如故。若得涅槃。是断常见。
灭法是断。證得是常。次二句既无涅槃云何
今当略释二地三聚圆满故。三地修八禅
故四地无行无生行慧光故。五地如疏。六
地般若现前遍照普得故。七地有中殊胜行。
修习一切菩提分故名普庄严。八地得无
生忍。于三世间皆悉自在。得忍如空念念
入法流故。九地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力度
偏增。具足辩才演一切法为庄严故。十地
十障已摧十度已满三祇已圆故。疏智论第
八一切三昧皆入中者。论有喻云。譬如大
海。谓若百川归大海故。又云有人言。王三
昧者。在第四禅故。有人云。佛三昧谁能
知相。一切佛法一相无相无量无数不可知
唯佛能知。佛神足持戒尚不可知。况复一
切三昧。释曰。此但叹胜耳。疏第五无尽功德藏由回向力能成无尽功德藏故。疏第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善友者。事理无违
皆入等理故。疏楞伽云。无有涅槃佛等者。
即是经初。大慧赞于如来具知三性以成
三身。初有四偈。明了遍计依他。谓世间离
生灭等。十忍品已引。今此即叹具于圆成。
云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牟尼
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
净。有二偈半。大云解云。初一偈令了一
如。谓此约无愿观以显圆成。无涅槃佛故
无愿矣。初句谓色心等一切法中无得涅槃。
以一切法本性如故。若得涅槃。是断常见。
灭法是断。證得是常。次二句既无涅槃云何
卷八十七 第 679c 页
有佛。故下经云。见断烦恼而得成佛。此
则名为坏佛法者。烦恼与佛性寂灭故。三
四句中所觉如故无有涅槃。能觉如故无
有得佛。离觉所觉混同一如。释曰。然上所
解。理则尽矣。而消文未妙。今谓初句遣所
證涅槃。次句遣能證之佛。第三句无能所契
合。第四句总结所由。由离能所故皆无矣。
无即空义。同一如矣。次若有下两句明不生
二见。正显圆成远离见过。前偈破执此显
不著。初句人法是有无我是无。二障是有无
相是无。涅槃及佛此则是有。离觉所觉此则
是无。皆成见过义须离之。故云是二悉俱
离。后一偈明牟尼正观。此叹世尊寂静功
德。了一切法本来寂静。无有一法而是生
者。生见既亡不生。岂有无生无灭。故无可
取亦无可舍。非染非净故二世净。今初但
引二句足證不般涅槃耳。疏佛种从缘起
佛缘理生者。上句是法华经。下句是生公释。
古有二释。并如前引。今引生公。正顺经中
佛种无尽之言。其即是常身法身亦涅槃文。
涅槃二十三云。又善男子。断烦恼者不名
涅槃。不生烦恼乃名涅槃。诸佛如来烦恼
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于法无碍是为
如来。非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是名佛性
如来身心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土。无
所障碍是名虚空。如如常住无有变易名
曰实相。以是义故如来实不毕竟涅槃。释
曰。此皆明无永灭之涅槃与是常住真实
涅槃矣。疏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善根者。
则名为坏佛法者。烦恼与佛性寂灭故。三
四句中所觉如故无有涅槃。能觉如故无
有得佛。离觉所觉混同一如。释曰。然上所
解。理则尽矣。而消文未妙。今谓初句遣所
證涅槃。次句遣能證之佛。第三句无能所契
合。第四句总结所由。由离能所故皆无矣。
无即空义。同一如矣。次若有下两句明不生
二见。正显圆成远离见过。前偈破执此显
不著。初句人法是有无我是无。二障是有无
相是无。涅槃及佛此则是有。离觉所觉此则
是无。皆成见过义须离之。故云是二悉俱
离。后一偈明牟尼正观。此叹世尊寂静功
德。了一切法本来寂静。无有一法而是生
者。生见既亡不生。岂有无生无灭。故无可
取亦无可舍。非染非净故二世净。今初但
引二句足證不般涅槃耳。疏佛种从缘起
佛缘理生者。上句是法华经。下句是生公释。
古有二释。并如前引。今引生公。正顺经中
佛种无尽之言。其即是常身法身亦涅槃文。
涅槃二十三云。又善男子。断烦恼者不名
涅槃。不生烦恼乃名涅槃。诸佛如来烦恼
不起是名涅槃。所有智慧于法无碍是为
如来。非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是名佛性
如来身心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土。无
所障碍是名虚空。如如常住无有变易名
曰实相。以是义故如来实不毕竟涅槃。释
曰。此皆明无永灭之涅槃与是常住真实
涅槃矣。疏第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善根者。
卷八十七 第 680a 页
谓以善根等心顺益诸众生故。疏文有四。
一略释名。二在补怛下略释处。三又观自
在下广释友名。四文中下释文。今初。三业
归向。如下别中六通赴缘者。谓天眼遥观。
天耳遥闻。他心遥知。神足速赴。宿命知其
可度。漏尽令其解脱。摄谓摄受。利谓利乐。
并如下经。由此下释寄位名。疏又观自在
下。三广释中三。初双标二名二。梵云下双
释二名。三随字别释。二中有五。一以梵言
轻重分成二名。二而法华下成观音义。即
彼经最初。答无尽意。佛告无尽意菩萨。若
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
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
其音声。皆得解脱。释曰。上即总意亦兼心
语。三若具三业下成自在义。亦彼经文初标
故。彼经下出三业相。初一语业。称名除七灾
者。经云。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
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其一)若
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其二)若
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码碯
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
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
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
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其三)若复
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
执刀杖。寻段段坏(其四)下取意引上。一火不
能烧。二水不能漂。三恶风不吹。四刀杖段
坏。五恶鬼莫视。六枷锁离身。七怨贼解脱。
二身业。礼拜满二愿者。谓设欲求男。便生
一略释名。二在补怛下略释处。三又观自
在下广释友名。四文中下释文。今初。三业
归向。如下别中六通赴缘者。谓天眼遥观。
天耳遥闻。他心遥知。神足速赴。宿命知其
可度。漏尽令其解脱。摄谓摄受。利谓利乐。
并如下经。由此下释寄位名。疏又观自在
下。三广释中三。初双标二名二。梵云下双
释二名。三随字别释。二中有五。一以梵言
轻重分成二名。二而法华下成观音义。即
彼经最初。答无尽意。佛告无尽意菩萨。若
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
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
其音声。皆得解脱。释曰。上即总意亦兼心
语。三若具三业下成自在义。亦彼经文初标
故。彼经下出三业相。初一语业。称名除七灾
者。经云。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
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其一)若
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其二)若
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码碯
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
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
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
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其三)若复
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
执刀杖。寻段段坏(其四)下取意引上。一火不
能烧。二水不能漂。三恶风不吹。四刀杖段
坏。五恶鬼莫视。六枷锁离身。七怨贼解脱。
二身业。礼拜满二愿者。谓设欲求男。便生
卷八十七 第 680b 页
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
之女。三意业。存念净三毒者。若有众生多
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若多嗔恚多痴准例上贪。斯即三业归向
也。彼经略举。若准下经及彼偈文。危苦众生
多应时权救斯为自在。四而今多下。结成
观音也。今取下结成自在。上通相释。疏然
观即下。第三随字别释。言观即能观者显
属菩萨。通一切观者。即智者意。然彼繁博。
今取意释。谓三业归依观通心眼了见诸
相而无所著。彻见体性空无障碍。一切种
智圆顿观察。故经云。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
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
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皆是
观义。言世是所观。通一切世者。世略有三。
谓三世间。若山若水悬崖邃谷畏难之处器
世间也。无量众生即众生世间。亦观佛会所
有众生。常在一切诸如来所。即是观察智正
觉世间。从若云自在下。案文就义自在则
宽直。就名言自在却局阙所观故。然有能
观必有所观。不尔于何而得自在。能所无
二不坏能所。一观一切观。无观无不观。为
真观矣。疏又令归向本所事者。本事即阿
弥陀故。念诵者令先称本师之名。顶上化
佛即是弥陀故。疏又门即普门普门示现曲
济无遗故者。以普门字释经行门普门之
名。即法华经观音品目曲济无遗。是生公释具云。曲济无遗谓之普。从悟通神谓之门。
天台智者说有十普。一慈悲普。二弘誓普。
之女。三意业。存念净三毒者。若有众生多
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若多嗔恚多痴准例上贪。斯即三业归向
也。彼经略举。若准下经及彼偈文。危苦众生
多应时权救斯为自在。四而今多下。结成
观音也。今取下结成自在。上通相释。疏然
观即下。第三随字别释。言观即能观者显
属菩萨。通一切观者。即智者意。然彼繁博。
今取意释。谓三业归依观通心眼了见诸
相而无所著。彻见体性空无障碍。一切种
智圆顿观察。故经云。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
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
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皆是
观义。言世是所观。通一切世者。世略有三。
谓三世间。若山若水悬崖邃谷畏难之处器
世间也。无量众生即众生世间。亦观佛会所
有众生。常在一切诸如来所。即是观察智正
觉世间。从若云自在下。案文就义自在则
宽直。就名言自在却局阙所观故。然有能
观必有所观。不尔于何而得自在。能所无
二不坏能所。一观一切观。无观无不观。为
真观矣。疏又令归向本所事者。本事即阿
弥陀故。念诵者令先称本师之名。顶上化
佛即是弥陀故。疏又门即普门普门示现曲
济无遗故者。以普门字释经行门普门之
名。即法华经观音品目曲济无遗。是生公释具云。曲济无遗谓之普。从悟通神谓之门。
天台智者说有十普。一慈悲普。二弘誓普。
卷八十七 第 680c 页
三修行普。四离惑普。五入法门普。六神通普。
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成就众生普。十供养
诸佛普。此十一一称实普周。今经下文业用
之中略列十一门即十一普也。疏然大圣久
成正觉者。即千手千眼陀罗尼经。依无量寿
经继无量寿当得作佛。号普光功德
山王佛。亦迹门尔。疏方法华经三十五应者。
即无尽意问云。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
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
何。佛告无尽意。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
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二辟支佛。三
声闻身。四梵王。五帝释。六自在天王。七大
自在天王。八天大将军。九毗沙门。十小王。
十一长者。十二居士。十三宰官。十四婆罗门。
十五比丘。十六比丘尼。十七优婆塞。十八优
婆夷。十九长者妇女。二十居士妇女。二十一
宰官妇女。二十二婆罗门妇女。二十三童男。
二十四童女。二十五天。二十六龙。二十七夜
叉。二十八乾闼婆。二十九阿修罗。三十迦楼
罗。三十一紧那罗。三十二摩睺罗迦。三十三
人。三十四非人。三十五执金刚神。皆如初句
次第义加。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共一即
现妇女身而为说法故人谓之三十二应。
理实四类。各各不同故。妙音中云或现长者
居士妇女身。或现宰官妇女身。或现婆罗门
妇女身。明知四类有四妇女。况妙音中有转
轮王及菩萨身。又加地狱饿鬼畜生及诸难
处。皆能救济岂无彼身。则三十五亦未为
尽。若开四妇女各成二人以妻女别故。
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成就众生普。十供养
诸佛普。此十一一称实普周。今经下文业用
之中略列十一门即十一普也。疏然大圣久
成正觉者。即千手千眼陀罗尼经。依无量寿
经继无量寿当得作佛。号普光功德
山王佛。亦迹门尔。疏方法华经三十五应者。
即无尽意问云。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
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
何。佛告无尽意。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
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二辟支佛。三
声闻身。四梵王。五帝释。六自在天王。七大
自在天王。八天大将军。九毗沙门。十小王。
十一长者。十二居士。十三宰官。十四婆罗门。
十五比丘。十六比丘尼。十七优婆塞。十八优
婆夷。十九长者妇女。二十居士妇女。二十一
宰官妇女。二十二婆罗门妇女。二十三童男。
二十四童女。二十五天。二十六龙。二十七夜
叉。二十八乾闼婆。二十九阿修罗。三十迦楼
罗。三十一紧那罗。三十二摩睺罗迦。三十三
人。三十四非人。三十五执金刚神。皆如初句
次第义加。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共一即
现妇女身而为说法故人谓之三十二应。
理实四类。各各不同故。妙音中云或现长者
居士妇女身。或现宰官妇女身。或现婆罗门
妇女身。明知四类有四妇女。况妙音中有转
轮王及菩萨身。又加地狱饿鬼畜生及诸难
处。皆能救济岂无彼身。则三十五亦未为
尽。若开四妇女各成二人以妻女别故。
卷八十七 第 681a 页
则此已有三十九矣。明知观音诸大菩萨。各
能万类之化皆略举耳。疏但是此中或现色
身及说法耳者。以三十五应皆云即现其身
而为说法。具如初一。明知通是此二义耳。
疏皆五怖畏中事者。准十地论五畏摄诸
畏故。若是新经下文有颂一一具颂此十八
怖。法华观音偈中亦不离此怖。恐繁不
引。今略明五摄然五多约果略由二因。一
邪智妄取我见爱著故即不活恶名死畏之
因。二善根微少即大众威德及恶道畏因。今
此十八有通因者然险道有二。若世险道
即不活及死畏摄。若恶道因为险即是邪智。
热恼有三。一失财热恼。不活畏摄。二处众
热恼。即大众恶名畏摄。三毒热恼。即是畏
因。迷惑有二。若迷惑方隅等。即众热恼不
活畏摄。若心迷惑。大众畏因系缚。亦是不活
畏摄。杀害死摄。黑暗迁移乃有二意。现暗迁
移皆不活摄。恶趣黑暗三涂迁移即恶道畏
摄。爱别离怖正唯死畏兼及不活怨憎会怖。
正唯恶道。亦兼不活逼迫身怖死及不活。逼
迫心怖大众威德及恶名摄。其忧悲怖死及
不活二畏之相。亦通馀三。疏即能离因者。谓
三业归依我之三业。能令解脱令住正念。
即无我我所及邪智故。第八正趣菩萨寄
真如相善友者。谓善根合如成回向故。
第九无缚无著者。谓不为相缚不为见
著。作用自在故名解脱。第十入法界无量
者。等以法界善根回向法界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七
能万类之化皆略举耳。疏但是此中或现色
身及说法耳者。以三十五应皆云即现其身
而为说法。具如初一。明知通是此二义耳。
疏皆五怖畏中事者。准十地论五畏摄诸
畏故。若是新经下文有颂一一具颂此十八
怖。法华观音偈中亦不离此怖。恐繁不
引。今略明五摄然五多约果略由二因。一
邪智妄取我见爱著故即不活恶名死畏之
因。二善根微少即大众威德及恶道畏因。今
此十八有通因者然险道有二。若世险道
即不活及死畏摄。若恶道因为险即是邪智。
热恼有三。一失财热恼。不活畏摄。二处众
热恼。即大众恶名畏摄。三毒热恼。即是畏
因。迷惑有二。若迷惑方隅等。即众热恼不
活畏摄。若心迷惑。大众畏因系缚。亦是不活
畏摄。杀害死摄。黑暗迁移乃有二意。现暗迁
移皆不活摄。恶趣黑暗三涂迁移即恶道畏
摄。爱别离怖正唯死畏兼及不活怨憎会怖。
正唯恶道。亦兼不活逼迫身怖死及不活。逼
迫心怖大众威德及恶名摄。其忧悲怖死及
不活二畏之相。亦通馀三。疏即能离因者。谓
三业归依我之三业。能令解脱令住正念。
即无我我所及邪智故。第八正趣菩萨寄
真如相善友者。谓善根合如成回向故。
第九无缚无著者。谓不为相缚不为见
著。作用自在故名解脱。第十入法界无量
者。等以法界善根回向法界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七
卷八十七 第 68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