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五
卷七十五 第 589c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第七十五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三广释中疏谓闻无相不惊等者。此不惊
等同金刚经诸论皆释。天亲论第二有其
二解。一云不惊者。谓于诸无生之理心不
惊愕趣生道故。不怖者。谓于诸法无和合
相心不怖惧。而于世俗和合相中相续分
别不执为实故。不畏者。心不如是永决定
故。第二释云。复次不惊等言如其次第。谓
闻时思时修习时心安不动。众生等想已远
卷七十五 第 590a 页
离故。无著论第二云。声闻乘中。世尊说有
法及空法。于听闻时闻有法无有故惊。闻
空法无有故怖。于思量时于二不有理。闻
不能相应故畏。更有一释约三种无性
故。即下疏意能断金刚般若论第二云。惊者
谓于非处生惧(若正释梵音应云越怖也)违越正理如
越正道可厌恶故。言怖者(应云续怖)相续生
惧怖既生已不能除断故。言畏者(应言定畏)
生决定心一向畏惧。此等若无便成心离
惶惑。今疏中总有三释。初一即无著。第二释
而展彼论文。次释即合其三释。一正是天
亲。第二约三慧释。亦别配论文。二初句越
字次句续字后句定字。即正是能断金刚意。
三者即此三字亦兼天亲第一释意。

疏。又闻
有无所有等者。即第三释即同无著第一解
故。疏三释已含诸论五释。疏爱乐者思慧之
初等者。论云云何菩萨法随法行。当知此行
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
无颠倒转。正慧正修(此标列五行也)论云。云何菩萨
于法正慧。谓诸菩萨独居闲静。随所闻法
乐欲思惟。乐欲称量乐欲观察。乃至云。是菩
萨由即于此已所得忍数数作意令坚牢
故。能于其修随顺趣入。释曰。乐欲思惟即
经中爱乐。随顺趣向初终之义。论中广明。今
疏略显。爱法乐观为初。久思向修为终。
疏专心忆念者修慧之初等者。论云云何于
法正修。当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
二者毗钵舍那。三者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四
者乐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乃至云。如是一切
卷七十五 第 590b 页
所作业。由前四种修相皆得成菩提。释曰。
论说四种修相。即此经中专心忆念修习安
住。修初后相。论亦广明。今疏略具。以起加
行为初。以成加行根本定及依定发慧。
而为其体。疏具如瑜伽菩萨地中者。即第
三十八万种性品。菩萨所受学法七种方便。
于中具多胜解。法随法行第二方便中。广
说此义。论云。云何菩萨具多胜解。谓诸菩
萨于其八种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
先决定喜乐。乃至云。八者于善言善语善
说胜解依处。具足成就净信。为先决定喜
乐。谓于契经应颂记别等。皆具多胜解。彼
疏云。契经等法是解所印之境。名胜解处。信
与胜解得递为因。今取彼信所生胜解。故
信为先。言决定者。显胜解之体。喜乐言显
胜解之果。喜乐即是喜受也。或即欲乐。释
曰。论言信解即此经中深信悟解故。晋经中
但云信解。第二顺忍释中。皆用止观者。既行
顺诸法行中之要。唯止与观故。疏止思一
境者。谓创修之时系缘一境不拣事理。经
云思惟。疏止安事境顺其理故者。谓前创修
事理容别。今渐深入故。即事入玄。上之二
止皆通随缘。体真止中停止止也。二处之观
并通空假。皆观达观也。疏谓止惑不生者。即
止息止也。以妄息名止故。其正住修习者。
即双住空有中道不偏故云正住。义通观
穿及与观达。故云观彻前境。疏寂冥理境者。
即不止止谓既与理冥。非止非不止强名
曰止。智显于心者。即不观观。法界洞朗非
卷七十五 第 590c 页
观非不观。而强名曰观耳。疏上四皆止观
俱行者。亦容有止观别修。则未为真实顺
忍。若俱运者方为真耳。第三无生忍。疏释
中释初徵意云下。疏文有二。先正答前徵。
后此则以缘集故下。释上答。文偈文具有者。
偈云菩萨亦如是观察一切法。悉皆因缘起。
无生故无灭是也。疏释第二徵意下。此中
疏文有三。初明举总摄别称为无生。二以
初摄后。但标无生。三重释前义。疏若从别
义下。即第二以初摄后释。但标无生。是以
信力入印度经等者。彼经广说初地之相。其
第二卷云。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有五
种法。则能清净初欢喜地。得大无畏安隐之
处。何等为五。一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
住无生法忍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无
生忍故。起安慰心又言无生忍者。谓證寂
灭故。二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无灭
法忍。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无灭法忍故
起安慰心。又言无灭法忍者。谓證无生法
忍故。三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身念
智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身念智故。起安
慰心。又言身念智者。谓离身心故。四谓得
受念智。受念智者。谓息一切受。五谓得心念
智。心念智者谓起心如幻故。后二略引势同
前三。今但取前二故。疏不具引。然引有二
意。一正證第二义。明有无灭忍。二兼證初
义。以无灭成无生故。故彼经云无灭忍者。
證无生故。亦得名无尽忍等。疏又此诸句
各有二义下。第三重释前义。谓无生中顿
卷七十五 第 591a 页
具诸义。具相云何故下广释。于中疏文分
三。一双标二门。二开章别释。三结弹古
义。今初。然二门总释前之初义。其第一后
后成前前。兼释第二从别之义。以得无生
忍则得无灭等忍故。无灭等忍净无生等
忍故。疏然文旨下。即第二开章别释。正释
第一门含释第二门。故下牒初门。疏今初
云何下释。唯就约理。然无生理中无有次
第。由所遣生等有次第故。以不不之亦成
次第故。疏先明生灭尽等理所依是事之次
第也。后今由前前无下。方显无生理之次
第。疏故以后后显成无生者。上方明前前有
故后后有等。今例结前以前前释后后以后
后成前前疏次四显理者。以尽是有为垢是
烦恼。差别是事处是方隅。并所观境。今了
即真为理无生。疏后六显智无。生者。以心
妄动即名为生。若心寂静即智不生。故
偈云下引證约智。理智契合下结成上义。
偈举一句。具云无灭故。无尽无尽故无染。
释曰此即前四约理也。次偈云。于世变异
法了知无变异。无异则无处无处则寂。静
其心无染著愿度诸众生。释曰。即后六显
智。疏举一句显智分明。等言等馀皆约
智相。疏三唯约智下。初由了从缘成智之由
故。智无起契上理故。起即生义。湛然不迁
体不灭无。不动约理无生可灭。正同十
地义大之中无生无灭。非一往灭耳。馀皆
甚深般若无生智相真智妙用不同但空唯
遮诸过审须思之。

疏。若唯约知下三结弹
卷七十五 第 591b 页
古义。即刊定记彼中但云。谓法从缘故各
无自生。生既无生灭依何灭。故今弹云。若
理无生知之为忍。小圣亦有故非等觉深玄
之忍。第四如幻忍。

疏。今初有三等者。疏文
有二。先总科。后初一切下别释。释中有三。
初别释第一段。二合释前二段。三别释第
三段。初中有四。一正释一切法言。二故大
品下引證通义。三涅槃虽真下释经妨难。四
引文决择。三中谓有难言。妄法缘生可许
如幻。涅槃真实又不从缘。如何同幻故牒
释之。释有二意。一明虽真而亦从缘。虽
非缘生而是缘。显亦空无性。二明涅槃非
幻为破著涅槃心。云如幻耳。是则破心
中涅槃亦显涅槃体。即真空而成妙有故。
并如智论。

疏。广中合云下。第四引文决择
中。初引局文明涅槃非幻。次然有法世下。
以法通真故该涅槃。次此为有为所隐覆
下。释真是世义。后云下引经成立该通
一切。

疏。就法喻中下。第二合释前之二段。
以开五义中具有能所成故。于中分四。第
一总开义门。第二对经显意。第三释通妨
难。第四别明义理。今初五法不出三性。初
一圆成。二三依他。谓二因三果。四明依圆
相即五即遍计所执。

疏。今经云下二对经
显意。于中言以第二为因者。从缘生故令
悟。第三即是依他成。第四者即事归理遣。
第五病者遍计情亡。归第一者圆成理显。

疏。
然缘亦下第三释通妨难。谓有难云。若以第
二惑业为缘。令第三依他为无性者。第二
卷七十五 第 591c 页
业惑应当是实不从缘故。故今释云。亦从
缘起谓业从惑生。惑由虚妄分别。卒至无
住。皆托因缘故。引中论明因果俱幻故。
论合云。如初幻化人是则名为业。幻化人
所作则名为业果。既未曾有一法不从缘
生。为彰缘起故分能所。

疏。然上五义下。
第四别明义理。于中二。先成有无后成
四句。言有无者。以三性中各有二义。皆有
无故。圆成二者。一性有。二相无。依他二者。
一缘有。二性无。遍计二者。一情有。二理无。
今初中即圆成二义。术马皆是依他二义。而
术是能成之因。托真而起故。用有体无。用
有即是缘有。体无即是性无。三马是所成之
果故。相有实无。相有即是缘有。实无即是
性无。四明依圆不离。即事同真生喻于妄。
死喻于真事泯理显故。生无死有。以无碍故
者。出其所因。即事理无碍也。五中就情则
有。妄见分明故。就理则无以是妄计必非
有故。所以幻喻广说有无者。以惑情所执
有无皆失理。无惑计有无皆真。是知幻喻
诸法非实非虚非空非有。若无于有不
成于无。若无于无不成于有。有无交彻万
化齐融故。

疏。又五中各具四句等者。第二
显成四句也。于中有二。初一重四句。后重
重四句。今初又二。先正显后拣非。今初也。
初性有相无四者。一有真性有故。二空无诸
相故。三亦有亦空义门异故。四非有非空互
融夺故。二用有体无四者。一有迷真有用
故。二空依真无体故。三亦有亦空体用不
卷七十五 第 592a 页
坏故。四非有非空无体之用故。非有即用
无体故非空。三相有实无四者。一有事相现
故。二空缘成无实故。三俱存无性不碍缘
成。缘成不碍无性故。四俱非缘成即无性
故非有。无性即缘成故非空。四生即是无死
即是有四者。一真性显故。二依他即无性故。
三性相双存故。四性相即夺故。五情有理无
四者。一遍计妄情能招生死故。二即理而
求不可得故。三要由理无方知情有。若无
情有不显理无故。四情有即理无理无即
情有故。

疏。然皆具德不同四谤者。拣非也。
言四谤者。谓定有者是增益谤。若定无者
是损减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
谤。疏以具德故出不同所由。谓上明四句
即是具德。以称真故。不同情计定执四句。
今重显初门具德之义。一真如是有义以迷
悟依故。不空义故不可坏故。二真性是空以
离相故。随缘义故对染说故。三真如亦有
亦空。以具德故。逆顺自在故。体镕融故。四
真性非有非空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可得
故。馀之四句前已略明。又皆即有之空方
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是
则非有之有非空之空为具德耳。又尽有之
空尽空之有方为具德。又随一句必具馀
三。若随阙者则非具德。又四句齐照成解
境故。四句齐泯成行境故。皆言亡虑绝方
为具德耳。是知若依四谤四句皆绝。若依
具德四句不亡。不即不离方知幻法故。楞
伽第二令观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
卷七十五 第 592b 页
非无常无常等。

疏。若以诸门交络成多四句
等者。第二重重四句也。总有四节。成二十
重。第一节有八重。一以第一门中有。对第
二门中无成四句。谓一者缘起是有以真性
妙有故。二缘起是无业惑无体故。三亦有
亦无双照真妄故。四非有非无真妄双绝故。
二以第一门中无。对第二门有成四句。谓
一缘起是有业惑有用招生死故。二是无一
真法界绝诸相故。三亦有亦无双照真妄
故。四非有非无真妄双绝故。三以第一门中
有。对第三门中无成四句。谓一缘起是有
真性有故。二是无以事无真实故。三亦有
亦无双照事理故。四非有非无事理相即
互相泯故。四以第一门中无。对第三门中
有成四句。谓一事相有故。二理相空故。三
空有双现故。四空有互泯故。五以第一门中
有。对第四门中无成四句者。谓一真性有
故。二事即虚故。三双照二故。四互即夺故。
六以第一门中无。对第四门中有成四句。
谓一无性之理有故。二理无相故。三二义齐
现故。四非有非无真中道故。七以第一门中
有。对第五门中无成四句。一真理有故。二
情计于理无故。三有处妄计无故。四性有
即是理无。理无即是性有故。八以第一门
中无。对第五门中有成四句。一有在情有
故。二无理无相故。三俱存要理无相方是妄
情有故。四俱非妄情之有即真理无相故非
有。真性无相能为妄情所依故非无。此上
以第一门有无。对下四门有无成八重四
卷七十五 第 592c 页
句。第二以第二门中有无。对下三门又成
六重四句。第三以第三门中有无。对下二
门复成四重四句。第四以第四门有无。对
第五门有无成两重四句。都成二十重四
句。不得以后为首更对于前。以不异前
门为首对于后故。今具出八重。其十二重
取类思之。恐繁不出。疏一约相类者。如
睹一叶落知天下秋。见一华开知天下
春矣。

疏。二约圆融下疏文自有三意。初一
事理无碍义。二以理融事下。两门事事无
碍义。前门即法性融通门。第三即缘起相
由门。就第三门中疏文分二。先举一门后
相即。既尔下例于馀门于中三。一以即例
入。二异体既尔下以异例同。三一门下
以门例门。如缘起相由门既尔。无定性门
唯心现等诸门亦然。又相即入既尔。微细相
容安立门等亦然。疏所非之事亦可次第对
前情非情境者。如非男非女。即对前了达众
生。非地水火风即对前了达国土等。疏象等
非术故等者。即因果相异门。依他之果非遍
计缘故。下句反此者。术非象等明遍计非
依他。下明相有。即因果相成。疏动寂无二
下此下疏文有五。一总释经文。二引證。三
释不得有无之义。四举喻帖成。五义门料
拣。初门可知。

疏。故经云智不得有无而兴
大悲心者。第二引證也。即楞伽第一大惠赞
佛偈然彼经叹佛了达三性。初偈云。世间
离生灭犹如虚空花。智不得有无而兴大
悲心。此明了遍计。次偈云。一切法如幻。
卷七十五 第 593a 页
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远
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
大悲心。此上二偈明了依他。次又偈云。知
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
大悲心。此偈明了圆成。又此上偈准金光明
意。即显佛具三身。谓了遍计成化身。了
依他成报身。了圆成成法身。然四偈下半
皆同。今经正引依他中如幻下半。其如梦
下半如梦忍中更引。

疏。由了体空下。第三释
不得有无之义。

疏。如象生即是象死者。第
四举喻帖成。疏此二相对应成四句下。第
五义门料拣。于中四。初就第二门似有
无性显成四句。第二对第一门明非一异。
第三例馀三门。第四例释前后。今初成四
句者。一非异二非一。三非非一非非异。四非
亦一亦异。其所遣病者。一者异。二者一。三者
非一非异。四者亦一亦异。如疏思之。楞伽
第二名见妄想故须破之。

疏。若以巾上二
义下。第二对第一门辨非一异。疏文有三。
初标所依。二一以巾下列释十句。三若以
不异门下总结义旨。今初言巾上二义者。
一住自性义。二成象义。初即不变义。后即
随缘义。象上二义者。一体空义。二差别义。初
即无性。后即幻有。第二别释十句中。初四
句非异。次四句非一。九十二句收上二门
明非一异。就初非异中。第一句即随缘与差
别不异。第二句不变与体空不异。第三句
即合前二句以无碍。第四句即合前二句
以相夺。今初句中。疏经云法身流转下引
卷七十五 第 593b 页
證。引二经證。问明已辨。今当更释初法身
流转五道名曰众生。即不增不减经。法身即
是真如。流转五道即是随缘。名曰众生是差
别义。次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即
楞伽第四。彼云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
乐非涅槃因。大慧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
若生若灭。解曰。七识念念生灭无常。当起
即谢。如河流转自体无成。故不受苦乐。既
非染依亦非无漏涅槃依矣。其如来藏真
常普遍。而在六道迷此。能令随缘成事受
苦乐果。与七识俱名与因俱。不守自
性而成七识。依此而得生灭云若生若
灭。此明如来藏即是真如。随缘故受苦乐
等。

疏。二以巾上住自位义等者。住自即是不
变。体空之相即是如故。二义相顺而会相归
性故。云以末归本。本即是性末即相故。疏经
云。一切众生即如下引證。即净名经弥勒
章中。然彼经中云。为从如生得授记耶。
为从如灭得授记耶。若以如生得授记
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授记者。如无
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
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
授记者。一切众生亦应授记。所以者何。夫
如者不二不异。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
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
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
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是故弥勒
无以此法诱诸天子。今疏文略举二句之
卷七十五 第 593c 页
要。而言等者此有二意。一者等馀净名之
文。如上所引。是二者等馀一切皆如之文。
故此经云。一切法皆如诸佛境亦然。乃至无
一法如中有生灭等。

疏。三以摄末所归
之本下。此句即合前二句令无障碍成此
一句。斯乃即差别之体空。与即不变之
随缘相成故不异。言摄末所归之本者。即
差别之体空也。是前第二句体空是本。差别
是末。斯即本融于末也。令末同本故差别
即体空。言与摄本所从之末者。即不变之
随缘也。是前第一句。由不变举体随缘成差
别故。末融于本令本同末也。故云此二
双融。由不变举体随缘故。本不碍末差别
即体空故。末不碍本故云无碍。特由法身
成众生故。得众生即如。由众生即如方知
法身流转五道作众生也。则第一句本等
于末。第二句末等于本。故云本末平等。正
本等末时即末等于本故。上二经亦不相
违。故云前二经文不相离故。既合前二句
相成为第三句。故用前二经以證此句。疏
四以所摄归本之末等者。此句亦合前二句。
相夺以成此句。谓以即体空之差别。与即
随缘之不变相夺故不异。然同用前二句
而为悬隔。第三句用第一句。取即不变之
随缘故本成末。今第四句用初句。取即随
缘之不变。即本夺末也。但颠倒而已。第三
句用第二句。取即差别之体空故末成
本。今第四句用第三句。取即体空之差
别末夺于本也。亦但倒耳。故义悬隔。言所
卷七十五 第 594a 页
摄归本之末者。即体空之差别也。即第二
句。言所摄随末之本者。即随缘之不变也。
即第一句。由随缘即不变故。夺差别令体
空。则末寂也。由体空即差别故夺不变令
随缘。故本寂也。以全本为末故本便隐。全
末为本故末便亡也。是则真如随缘成众
生。未曾失于真体故。令众生非众生也。
众生体空即法身时。未曾无众生故。法身
非法身也。故二双绝。二既互绝则真妄平
等无可异也。

疏。次下四门非一者。此句总
标。谓第五门性相相违故非一。第六门性相
相害故非一。第七门但合五六二门明违
害不同故非一。第八亦合五六二门明不泯不存不同故非一。其五六门但交互第
二门耳。谓上第二门以不变对体空故则不
异。今对差别则不一耳。第六亦然。五中先
正明。言本末相违相背故者。谓本则寂无
二相。末则差别万端故相违也。疏。楞伽云
下引證可知。起信疏云。此中唯生灭是七
识。唯不生灭是如来藏。二义既分。遂使
梨耶无别自体故云不在中。此约不二义
非约不和合也。何以故。此中如来藏不生
灭。即七识生灭之不生灭故。与自生灭
不一也。七识生灭即如来藏。不生灭之生
灭故。与自不生灭不一也。此中非直不
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
一。何以故。若如来藏随缘作生灭时失自
不生灭者。则不得有生灭。是故由不生
灭得有生灭者。是则不异故不一也。释曰。
卷七十五 第 594b 页
上所引义和会非一异义。今此分门正明不
一。若会非一异令其相同。即第十门。今以
因七识生灭之文便引会耳。

疏。六巾上
成象等者。上第一句以成象对差别则不
异。今对体空故不一。先正明。又楞伽经云。七识不流转下引證。即第四。经如前已
引。但前虽具引意在如来藏受苦乐。以取
随缘成法故。今疏虽具引意取七识不流
转义。以成相反末即空故。言七识不流转
者。以本害末令末空故无可流转。唯如来
藏受苦乐者。末害本故不守自性。清净之
体随缘成有。始欲成象被体空违。方欲体
空被成象违。故非一也。疏七以初相背等
者。此句即合前五六二门敌对不同。谓相背
如二怨家不喜相见。亦如参辰。夫妻反目
相害如二怨家。以死相敌。如父母之雠不
与同天。亦犹二虎之斗势不两全。

疏。八以
极相害俱泯而不泯等者。即亦合五六二句。
取不泯不存明不一。俱泯不泯即第六句。俱
存不存即第五句。何者以前第五相违是存。
第六相害是泯。然存上有不存之义。泯上有
不泯之义。若唯泯无不泯则色空俱亡无
可相即。以不泯故虽相即而色空历然。
若唯存无不存则色空各有定性不得相
即。由有不存故虽历然而得相即。以体
虚故是以第七但合五六之存泯。今第八门
乃合五六之不存不泯故。七八二门虽同
合五六二义不同。言此是成坏不一者。不
存是坏不泯是成。第九门非一不是非异
卷七十五 第 594c 页
故。二门不一。第十门总融前八称真法
界。故亦非异。既无二理岂一异。有殊。疏若
以不异门取下。第三总结义旨。疏巾象相对
既尔下。第三例馀三门。疏上下诸门下第四
例释前后。若依睿公十喻之赞。多显空理。
如幻喻云。幻惑愚目流眄无已。长勤世间。
父父子子我实非我妄想而起。若了如幻此
心自止。然彼有十喻。水月镜像既合影中。
更有犍城之喻应同幻摄。彼犍闼婆城喻
赞云。世法空廓如彼鬼城。凌晨敷影现此
都京。愚夫驰赴随风而征。终朝乃悟穷噭
失声。第五如焰忍。疏若十喻论法喻各有多
义者。智论释如焰云。焰以日光风动尘
故。旷野中动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之为
水。男女之相亦复如是。结使烦恼日光热
气。诸行之尘邪忆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无
智者谓为一相。为男为女是名如焰。复次
若远见焰想之为水。近则无水想。无智之
人亦复如是。若远圣法不知无我。不知
诸法空。于众界入性空法中。生人想男想女
想。近圣法则知诸法实相。是时虚诳种种
妄想尽除。以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知诸法
如焰。释曰。彼就妄说生死。为旷野。今就
真妄合说。故以空地喻如来藏。睿云。焰
惑痴爱乐之无极。非身想身非色见色。
实无可乐莫之能识。若有智慧此心自息。
第六如梦忍。疏然开此梦义下。疏文有二。
先开义后消文。前中疏一所依谓悟心以
喻本识者。若无所熏故则无无明等。亦
卷七十五 第 595a 页
可喻如来藏。喻本识者诸宗共许故。法相
宗明如来藏不受熏故。疏。二所因谓睡盖
者。智论云。复次如梦中无喜事而喜。无嗔
事而嗔。无怖事而怖。三界众生亦复如
是。无明眠力故不应嗔而嗔等。疏。四此
梦事非有而有者。智论云。复次梦有五种。
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梦见火见黄见
赤。若冷气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见
飞见黑。又复所闻见事多思惟念故。或
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
实事而妄见。世人亦复如是。五道中众生身
见力因缘故。见四种我。众色是我。色是我
所。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如色。受想行识亦
复如是。四五二十得道实智慧。觉已知
无实。释曰。论中身见力合上身中不调。五
道众生亦可合前五梦。初火如地狱火涂
道故。白如人善法故。黑如畜生愚痴故。多
思如鬼天与如天故。然周体列子皆说六
梦。与此五梦有同有异。言六梦者。一正
梦。二噩梦。三思梦。四寤梦。五喜梦。六惧梦。
正梦谓不思虑忽然而梦。共天神与梦大
同。馀五多是见闻多摄。庄子第二齐物篇云。
庄周梦为蝴蝶。自逾适志与不知周也。注
蝴蝶而不知周。则与殊死不异也。然所在
无不适志。则当生而系生者。必当死而
恋死矣。由此观之。知夫在生而哀死者。
误之矣。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
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
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意云。昨日之梦
卷七十五 第 595b 页
今已化矣。生死之变岂异于此。又自周而
言蝴蝶称觉。未必非梦此亦可喻万法
如梦矣。又列子中有人。昼为主役而夜梦
为人君主。则夜梦被役。二者各有其美也。
疏。但心变故非见前法者。此通喻合约。喻
者即通妨难也。谓有难言。若无实者。何以
梦中见色闻声等耶。故智论云。不应言论
无实之事。何以故。得缘便生梦中之识有种
种缘。若无缘云何生。故今答云。梦中五识不
行。所见五尘但心变耳。故智论云无也。不
应见而见故。如梦中见人头有角见身飞
等。人实无角身实不飞故。二约法者。但心
变故合而有义。不见前境合非有义。疏
文中初明俱非下。第二释文。于中疏文有
三。一总彰文意以成四句。二重释。三引
證。疏然此四句皆由以是梦故下。第二重
释。于中此上二句标。谓一以是下释。于中
有二。先释有无二句复释双非。前中又
二。先正释。后然语有下。拣滥于中又二。先
举正。后拣非。今初举正。谓有无交彻即
梦事而性虚。即性虚是梦事。约法即性空
是幻有。即幻有为性空。若是定有不得为
空。若是断空不得为有。既无性故有即全
摄无而为有也。既缘生故空则全摄有。而
为无故结云非有二相。疏非但相有性无而
已者。二拣非也。谓诸宗计多有此说。但空
自性不空于法。如法相宗。但无遍计非
无依他。设学三论不得意者。亦云。法无
自性。无自性故说为空。则令相不空矣。今
卷七十五 第 595c 页
既无性缘生故有。有体即空缘生无性故空。
空而常有要互交彻方是真空妙有故。其言
大同而旨有异。故令思之。若得此意则下
二句义旨可知。疏三以是梦故下。二释双
非中亦二。先正释。后然此俱非下融通。亦
为拣滥。谓寻常双是义涉相违。寻常双非
义参戏论。故令双融令离二谤。成具德
句。谓非但二不相违。亦乃二句相成。故云
若不夺无令尽无以为无。言夺无令尽者非
无也。夺有令尽者非有也。谓若无非无则
无亦无。何者若无不尽是定性无故非真无。
下句亦然。若无非无则无亦有。以有不尽
是定性有。非真有故。故以非有非无。成上
亦有亦无。亦更合说俱句成于俱非。含在
俱句。及下结中故略不明。若欲别明。应
云以亦有是即无之有故成非有。以亦无
是即有之无故成非无。疏存亡不碍俱泯
自在。方为梦自在法门者结成也。存即是有
亡即是无。俱即亦有亦无。泯即非有非无。
皆互交彻故云自在无碍。又存者存四句。亡
者亡四句。俱者亦存亦亡。泯者非存非亡。
故曰梦自在法门。互为坑行岂名自在。

疏。
经云世间恒如梦等者。第三引證也。即楞
伽第一此即中间两句。若具应云远离于断
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前如幻忍抄已具引。疏上之四门各双存互
夺以成四句者。如第一常无常门云。一者
常。二是无常。三合前即成亦常亦无常故
云双存四约互夺即成非常非无常无常
卷七十五 第 596a 页
夺常故。非常常夺无常故非无常矣。谓正
以体虚无实即自性无常故。下三门例知也。
疏后一句明觉即止观门。下疏文有三。此
上标门。二谓要在觉下说立觉所以。三观了
上之多门下释止观义。就立觉所以中亦
是解妨。谓有问言。此明梦忍那说觉时。故
今释云。觉梦相成故须说觉。于中初以觉
成梦。以未觉时不知是梦故。于中初要
在觉时方知是梦者。正辨须觉所以。谓大
梦之夜则必有彼大觉之明。谓我世尊方知
三界皆如梦故。上引楞伽叹佛能了于梦。
次正在梦时不知是梦者。谓为实故。为诸
凡夫长眠大夜不生厌求故睿公云。梦中
矇梦纯昏心也。次设知是梦亦未觉故者。此
通妨难。谓亦有人梦知是梦。如人重眠忽
有梦生了知我梦。以睡重故取觉不能。喻
诸菩萨。从初发心即知三界皆如梦。岂非
是觉。何用更说觉时。故今释云。亦未是觉
未大觉故。故起信云。若人了知前念起恶
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
有生灭故。无明覆心不自在故。次云觉
时了梦知实无梦者。非唯觉时知梦。亦知
无梦。如八地菩萨梦渡河。喻證无生忍。
不见生死此岸涅槃彼岸。能渡所渡皆叵得
故。况于大觉。故经云。久念众生苦欲脱无
由脱。今日證菩提豁然无所有。疏然由梦
方有觉故。辨梦觉时者。上辨以觉成梦。此
辨以梦成觉。对梦说觉无梦无觉。既了
梦无梦对何说觉。故觉梦斯绝。如无不觉
卷七十五 第 596b 页
则无始觉觉梦双绝方为妙觉。疏观了下
释止观义。照上四门故名为观。觉梦斯绝
即不取于梦妄故。无量义经叹佛云。智恬
情怕虑凝静意灭识亡心亦寂。永断梦妄思
想念无复诸大阴界入。即知究竟了梦唯我
世尊。睿公云。长夜之内大梦所成。皆由心
画遍造众形。神传五道备尽跉𨂲。若能悟
之即破无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