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430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第五十五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二叹听者无过。疏文有二。先总科。后释文。前中引论即是释前偈前论双明说听
无过。上疏已明总意及说者无过。故今但
引听者无过。彼论云复显听者同法决定
故。有乐闻故。复示馀者心净故。又显此众
皆堪闻法故。偈言迭共相瞻住故。释曰上
即听者论文。今疏以偈配之于文可见。同
法二字该于二偈。是同生众故。决定二字唯
属初偈。有乐闻者是第二偈异上同法。而
云馀者故是异生。此众皆乐则知双叹。皆者
俱故。疏若有欲下双结上二根。约器量无
之。则犹牛迹不能受海。欲约爱乐无之。
若许由洗耳。疏黠慧即根者。此疏释论。黠
即训慧。今分二别。黠即当智。智能了事。慧
照理故。故分教證此二无暗通曰明了。
根体是慧故以黠慧释根。疏愿大菩提故
云勇猛者。然经云勇猛无怯弱。论经云菩
萨大名称。今顺经帖愿大菩提即是论释。
既云菩提则诸德皆上大愿为主故偏说
之。以梵云萨埵有勇猛义。勇猛求菩提
故。故二经语异愿求菩提义同。疏由内无怯
弱者。即以此经会论经也。以论经云大名
称故。上三决定若别相说。前二是證决定。后
一阿含决定通皆具二。疏后偈叹欲中下。疏
卷五十五 第 430c 页
文有三。初略科释。二论云下举论辨意。三其心下随要重释。二中有三。初举论文。二现前是欲下略释现义。三此中意明下。总出论意。就初举论文中。然论初标云决定者。
是中有阿含决定等。所以先标决定者。以
前偈云同法决定。决定是根。根能受法故
云决定。今此意云决定之言根欲具足方称
决定。唯根无欲法器不具非真决定故。此
标云言决定者。必须根欲。言是中者。是
听者中有阿含决定。非證决定者。谓若前偈
但有教根而非證根。亦不具足则反显前
具有教證。次云但有非现前决定。无现前决
定者。明若前偈有教證之根。为非现前决
定。而无今欲现前决定法器亦不具足故。
结云如是法器不满足故不能听受。则反显
前偈有根。今此有欲为具足也。若但两字
是疏义加。使义明了不违论意。疏现前是
欲下。第二释现非现义。言根但冥具者。有
人虽有堪闻之智为冥具。而未欲闻故
云冥具。冥具宿成故。如五顶子具足七德
堪传六句。而著妻奴未欲其教。疏此中意
明下。第三总出论意。即论云示现此众具
足决定故能听受。疏其心无怯弱下。第三随
要重释。于中有二。先正释此句。后总前二
偈。下双结叹意。释于初句及第四句。疏四
异想浊者。论云四异想浊妒胜心故。破坏
心故。释曰。妒胜就人。破坏约法。又亦通
二。今不依论。云贡高等者义广异想。即
瑜伽论三十八云。听法由离六种相远离
卷五十五 第 431a 页
贡高杂染。由四种相。远离轻慢杂染。由一
种相远离怯弱杂染。言六种者。一应时听。
二殷重听。三恭敬听。四不为损恼听。五不为
随顺听。六不求过失听。言四相者。一恭敬
正法。二恭敬说人。三不轻正法。四不轻说
人。言一相者。谓不自轻蔑。复由五相故
无散乱心听法。一求悟解心。二专一极心。
三聆音嘱耳。四扫涤其心。五摄一切心。故
总有二。谓不杂染心无散乱。一心听法。今
疏举前二名。等取怯弱及无散乱。上皆异想。
妒胜破坏此二偏重故本论举之。疏五不足
功德浊。此段全是论文。善根微少语因中。心
不乐住明无现果。谓由善少多缘多病懈怠
散动。故于说中心不乐住。疏六愚痴浊。愚
谓迷教。暗谓惑理。即释上痴。疏第三一偈
双叹中。三初总释偈。二会论经。三别释喻。
初中相视为总者。正是此偈之总。既双叹二
众则相视之总遍前四偈。而论正说是此偈
总。下例馀偈皆有总别。则叹异生中不浊
是总。上叹欲中欲闻是总。初叹根中决定是
总。叹能说中净觉是总。别等可知。疏论经
云下。二会经文中三。初举论经。二引古
释。三会今经。念通教證者。熟蜜如教。蜜
成如證。今念有二。若明记为念即是念
教。若无念念者即是念證。故起信云。若知
无有能念所念是名随顺。此念教也。若离
于念名为得入此念證也。

疏。然蜂下三别
释喻。法喜如蜜。蜜即食故。故法华云。法喜
禅悦食更无馀食想。解脱合上甘露。甘露如
卷五十五 第 431b 页
浆故。故净名云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
即甘露为食。今以蜜当于食故。以甘露
配于解脱。故涅槃中亦以甘露况于涅槃。
涅槃即解脱故。疏是总酬答相者。疏文有二。
先正释后故后偈意下。以此长行成后偈
文。

疏。除前疑恼者。由前睹默生疑。疑则
心恼。又请未说心尚疑恼。故为除之令心
得喜。然大智无畏乃是经家。取当时意
赞述说者。是故论主用此成前总令意悦。

疏。二不怯弱酬答。论释云离不正说者。若
畏大众是不堪说。随情而说是不正说。

疏。
遣上何因之疑。成上有智者。上云何因何
缘不说。论释云为因说者不能说耶。为缘听
者不堪闻耶。今云难说非不能说。成上有
智者亦由难说。非已无智下。遣上何缘例
此可知。疏今初偈末难字下。疏文有四。初
释难字二。此难有二者。二别释第四句。上
四字明难义相。三何者是下。释初二句明
难法体。四此之教證下。释第三句显其难
处。三中云觉于佛智所以名佛者。然论但云
诸佛之根本者。觉佛智故此语迷人。以佛
是梵音觉是此语。若顺西方应云佛佛智。
故若顺此方应云觉觉智。故安得以唐释
梵为释义耶。此有深意。谓佛智即是菩提。
此但云觉。佛陀是人此云觉者。以人得法
故名觉者。故今疏云觉佛智故。故名为佛。今
十地菩萨为能觉人。亦将因智以觉佛智
故。为佛本为分人法。唐梵互彰译者之妙。
今加于字以释论故。四中难示难说。即同
卷五十五 第 431c 页
净名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后约难闻。即其听
法者无闻无得。然无则一向约遮。难则遮表
双辨。若准楞伽宗通自修行。说通示未悟。
宗说即是教證。则二全别。今明教證皆有
说者。有示有说。但云难耳。则示即说即證
说證之相如何可知废诠论实真体一味说
之为證。亦如义大及说大三渐次中辨。若
真俗诠异说为十地目之为教。以證摄教
故俱难说。疏第二释难所以中疏文有二
先总明所以。二随文释。初中即是论意。论
云行者即牒前菩萨行。事者即牒前地事。
义住者语倒应言住义故。疏云由住微妙
深义。深义即义大妙理也。疏偈中初二句下。
随文解释。疏难得难證故者论经云难得。论
释云难得者难證故。即以證释得。今疏经论
双牒耳。以论经有难字及难得字。今经但有
一难字故。双牒彼经论。论经偈云。微难见
离念。非心地难得。境界智无漏。若闻则迷
闷。疏难得有四下。释别于中有三。初释对
劣彰深。初之二句。二既非四心下。释第三
句。三未句云下释第四句。初中一非闻慧境
者。有二义。一非所知境。二非分齐境。闻慧
之中无此相故。论释闻慧云。粗事不须思
惟。谓教法粗事闻慧能得故。二思慧则可了
见于心。三世间之修未忘念虑。故并非之。
问三慧皆是世间。何以就修偏云世间。答
有二义故。一修有真伪。真修似于正證故
不拣之。二报生识智亦是修慧。今取世间
之修耳。疏四超心地中疏文有四。一以论
卷五十五 第 432a 页
释经。二谓变易下疏释论。三知无常等释
经心地之言。四又此善得下重释论文。二中言善得修道智者。生而即得不假修习故
名善得。其由生而知之者上也。言无常等
等取苦空无我及常乐我净。以昔久修无漏
因故。变易酬彼名为报生。言以非照实者。
释不能知。夫照实者忘心体极。今报生识智
虽知无常等不契合故不能知此疏未
忘心境名为心地者。心地之言通有二义。
一就体性。如梵网经说卢舍那佛心地法
门。谓心体包含生成住持。亦如法华一切智
地斯之谓也。今言心地是所拣者。即是心
量法门故。楞伽说觉自心现量。非心之心量
我说为心量。心量即心地故。疏二出离于
生是无漏故者。如见道名离生。是无漏故。
离生之义前已频释。良以论经云境界智无
漏故。为此会无漏。出生皆是离过当体得
名。生于佛智就于功能望他立称然二相
成由无漏故能生佛智。疏即胜鬘三种正智
中仰推智者。彼经胜鬘白佛言。云何三种。善
男子善女人。于甚深法义离自毁谤。生大
功德入大乘道。何等为三。谓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
成就随顺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于诸深
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
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推如来智。除此
诸善男子善女人已。馀诸众生于诸深法。坚
著妄说违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
当以王力及天龙鬼神力而调伏之。疏所
卷五十五 第 432b 页
信是何下。释佛胜智字。于中有四。初明地
智得佛智所以二佛智有二下开义别释。三
即法华下。證成胜义。四于此下对能结所。
二中有四对义共成一义。谓一前是菩提实
智。后是化生权智。二前是自行。后是利他。三
前是證道。后是教道。四前实智称性无分
量。后权智则差别。有隐显说权为实。则隐
实施权。说权为权则权实皆显。其无边种
种即是论文。由佛菩提无有边故。故佛化生
所说法门种种差别。疏即是法华下。第三
證成胜义。即方便品初云。尔时世尊从三
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论释云诸佛智慧即證
甚深。其智慧门则阿含甚深故。此二句即佛
教證二道。故古人云二深先唱警察群座之
心是也。彼经自释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即实
智也。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即权
智也。所以难解者。一当体深故。二权实隐显
故。故云唯有诸佛乃能知之下。广文云。诸
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即智慧门难入也。唯
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即智慧甚深也。
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门闭。今云三乘
是方便门开。开则见实故彼经云此经开方
便门示真实相故。方便门如莲之华。真实
相者如华之莲。此华不有则已。有则华实双
含。此经不说则已。说则权实双辨。一经唯为
说佛智慧故。彼文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
于世。以佛智慧不离教證权之与实。故说
二深。即以略示法华经宗。此二亦即净名经
卷五十五 第 432c 页
中。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
无不由是生。故地智二道彻果海之二深
是所信也。四于此二深皆能信故。结成信
义。疏心地即二空真理所依之事。谓唯识相
者。出义体性也。言所依之事者。明非能
依理。理即无我故。言唯识相者。则显非唯
识性。唯识性即二无我理。二无我理即胜义
谛故。唯识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
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此分性相二门不同。即
此心地便是无我事理非异非一。故是此所
信。次论云下。论释心地通于二类。初即第
八识。二又随心下。次即通七识及八识所
缘之境。言内外境界者。六识缘六尘即是
外境。第七缘第八即为内境。第八识缘三
境根身种子即是内境。缘器世间即是外
境。又意识亦通缘内外。五识亦有通内外
义故云诸境。而皆名心地者。生成住持义
故。依八生于七。七复熏成八。以心变于
境托境而生心皆得心地名。疏于此二类
下。总相收束一句之意。疏上半喻下半合等
者。此段疏文有四。初总科。二此中喻意下总
出喻旨。三举论广释。四例释说默。二中三
初释喻相。二于中能依下举法合。三然空
中风画下。正显喻意。疏论有三段下。第三
举论广释。具引论文科释毕备细寻可见。
但文中云合上非有即以非自性。合上不
住者。由上论云。以非自性不可得是不住
故。即知非自性不可得。是声名等从缘无
性故不可得。如彼风画依空无住。故云以
卷五十五 第 433a 页
无自性合上不住也。疏出无性不住所以
者。谓声从缘生故无自性。依法立名故是
虚假。故肇公云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
之实。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物无当名之
实非物也。若实即名见面则应知名。若名
即实召火则应烧口。故知名是假设安有
自性。即如风等与虚空合。疏然论经云。佛
智者即会论经。今经二经同异可知。疏假
实既殊故双举之者。出用四所以也。谓声
为实名句文假故。即总取四法为教体义
耳。疏又假实相依者。重释用四所由。名等
依声得有曲屈故。名等为能依。若无名
等空有一声不能诠表故非教体。则声
依名等故云假实相依。疏若将二喻喻所
诠下。第四例释说默。谓上论文但以风画
喻于能诠。但以空喻所诠佛智。今例论意
唯就所诠自有两重能所之异。兼上论意
则有三重。于中有二。先以能依就所依
则三重皆不可说。一以诠就旨。二以相就
智。三以因就果。后若以果从因下。例以
所依就能。则三重皆可寄言。一以果从
因。二以智从相。三以旨就诠。是则风画
喻于三法。一喻教。二喻地相。三喻地智。当
知虚空亦喻三法。一喻所诠。二喻地智。三
喻果海。总有四法成三重能所。逆顺互望
则有六重可自思之。疏若准上义下。疏文
有三。初蹑前微起生下偈意。二意云下。举
偈意酬三初句所證下释文。第三叹众堪闻请中。疏此复叹下生起叹意。先问言此
卷五十五 第 433b 页
复叹者。以前怪默腾疑请中已有四偈叹
众请竟。今何重叹。从由闻上言證信下。释
重叹意。谓前叹众不因止生。今叹因前法
主止生故得复叹。疏一善洁思念即欲净等
者。此之五净前二闻慧。三四思慧。五是修慧。
欲净是求法心。乐法称欲。随所念阿含得方
便念觉净。即是论文。从谓得方便下疏。释
论文上言随所念者。所念非一故。得方便
念觉。是能念心念是欲念觉是思觉。疏家但
释得方便言。然方便乃有二意。一以念觉
与闻慧为由。二者不取念相。今疏但出深
意耳。疏三业敬顺起求法行者。起行摄法
故名为求。但令三业修行顺法即名求耳。
疏生得净论当第四。今以论就经耳。益众
生处即是上上胜生。悲智胜念即是思心。此
顺论文。若远公意云。论文语倒合云得生
净。生是所求胜生。得是思慧集于胜念亦是
一理。疏即受持净论当第三。持即思慧忆持
不忘。经言近佛。论言受持义岂为同。故疏
出意云。近佛意在受持法故。然论经约
由见多佛受持法故。常得胜生故受持第
三。今经约由得胜生故生生见佛受持妙
法。故受持第四而同思慧。疏离著善根者。
欲入證时先须修行离著之行。十二头陀
皆为舍著故。疏得净现智善决定故者。上皆
论文谓真见道下。疏释于中有二。先别配
现智善决定。后亦可下通配二句。前中以现
智二字配真见道。即六现观中第四现观智。
谛现观名为现智。疏相见道中下。以善决定
卷五十五 第 433c 页
字配相见道。言后得智者。然三心见道有
配根本智。有配后得。彼论以其后义为
正。故今疏中名相见道。是以三心及十六心
皆配后得。言审观理智者。三心见道悉皆
缘理十六心见道八观真如。八观正智。故
知相见道通缘理智。疏亦可俱通等者。通
配二句但前所不通。谓前相见道不名现
智。今亦得名以论亦名为现观故。三心见
道亦是第四现观少分所摄。是观非安立。后
得无分别智故。十六心见道即是第五现观
所摄。疏真见道中决理无惑者。上真见道但
名现观不名善决定。今亦名决亲證真如。
于理决定故。疏皆破无明云舍离痴惑者。
以上二释会释经文。上但释论现智善决
定言。今此所明二种见道皆破无明。是故经
云舍离痴惑。谓真见道正能破于迷理无明。
故云舍离痴也。相见道中是后得智无力
能破迷理无明。而亦能破迷事无明。谓所知
障故云离惑。故下刚藏牒此文云虽此众
集善洁思念舍离愚痴。及以疑惑。明知痴
惑二字义殊。上言六现观者。即唯识第九
释二见道。后云此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
云何六现观者。一思现观。谓上品喜受相应
思所成慧。此能观察诸法共相。引生煖等
加行道中观察诸法。此用最猛偏立现观。
煖等不能广分别法。又未證理故非现观。
彼疏意云。思有三品上拣馀二劣故非也。
喜受相应拣于舍受。此明利故共相即是无
常苦等。能引煖等者思生修故。虽未證理
卷五十五 第 434a 页
而观于法胜于煖等用最猛故偏立现观。
煖等近见境界微略。又未證理故非现观。
论二信现观。谓缘三宝世出世间决定净信。
此助现观令不退转立现观名。释云信亦
上品通漏无漏现观。是慧故信为助。论三
戒现观。谓无漏戒除破戒垢令观增明亦
名现观。释云即道共戒。论四现观智谛现
观。谓一切种。缘非安立根本后得无分别
智。释云谓在何位但缘非安立。即通二智
皆是此摄故言一切种。大论七十五说。三心
见道是此现观。故知亦是后得智摄。即见道
修道之二智也。不取无学之二智者。与究
竟现观不殊别故。论五现观边智谛现观。
谓现观智谛现观之后。诸缘安立世出世智。
释曰谓缘安立十谛等后所得智。然通有
漏无漏。一切见修道。缘安立谛智。大论七
十一等说缘安立谛境慧是此自性故。论六
究竟现观。谓尽智等究竟位智。释云即无学
道后。尽智无生智等而为自性。论此真见道
摄彼第四现观少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
五现观少分彼第二第三。虽此俱起而非
自性故不相摄。释曰第四观缘非安立根本
智。即真见道摄。缘非安立后得。即三心相
见道摄。第五观缘安立谛故。十六心相见道
摄。而通修道故云少分。论云菩萨得此二
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
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门
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尽未来
利乐一切。释曰诸平等者。摄论第六得三平
卷五十五 第 434b 页
等。谓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一切如来。上皆唯
识论文。上疏已引意释。但观论文居然可
知故。二见道皆是第四现观。谓缘非安立
根本即真见道。缘非安立后得即三心相见
道。十六心缘安立世出世智故。是第五现观。
疏即不行净者。文中有二。先举论。后疏释。
前中三。初标名。二修道中者辨位。三一切
下释相。疏相见道后下。第二疏释论亦有
三节。一定位即初地之中含通达修习两位。
从金刚喻定解脱道后方是究竟位。二复数
修习下。释修道名。即唯识第九加所为中已
广引竟。三灭二粗重皆不行下。疏释论中烦
恼不行之言。此言正解不行净义。疏文有
五。初正释。二解妨。三引證。四会经。五
重解妨。今初唯释云数修此故舍二粗重
二障种子。立粗重名。性无堪任违细轻故。
令彼永灭故说为舍。疏对见道中初断所
知者。二解妨。谓有问言。然见道中双断二
障而云所知者何。答以异生性障正取所
知以为体故。故唯识云。虽初地所断实通
二障。而异生性障意取所知。说十无明非
染污故。是故此经云舍离痴惑。痴惑即是偏
举所知。次云垢染即是烦恼。疏成唯识第
十云。烦恼障中等者。三引證此前论云。此
十一障二障所摄。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
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修所断
种。下论与此疏同。释曰就修断中直观论
文初地已上能顿伏尽修惑现行。如阿罗汉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次云由故意力七地之
卷五十五 第 434c 页
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自是一段通于妨
难。谓有问云。既如阿罗汉令永不行。如何
前四犹起我见。七地已前犹起贪瞋等耶。
故此答云故由意力起。谓六地之前容有
出观尚有误起。七地之中常在无相为化
众生故意而起。起不为失示起示灭。即如
下经中七地文云。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
而能为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即其文
也。论言而不为失者。下经云虽常寂灭以
方便力。而还炽然。虽然不烧即其文也。故
下经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言。佛子七地
菩萨。为是染行。为是净行。金刚藏言。初
地至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离烦恼业。以回
向无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为
超烦恼行。便举轮王梵王为喻。轮王乘空
不染贪病未名超人。以喻七地乘波罗
蜜乘不染烦恼。未名超烦恼行。若舍王
身生于梵天尔乃名为超过人位。以喻八
地乘清净乘。尔乃名为超烦恼行。故次下论
云。八地已上毕竟不行此之论文甚与经合。
而大乘法师释意。如阿罗汉由故意力。连
成一句。云如阿罗汉有怖有不怖。不怖者
起怖者不然。此则以护法罗汉惧于烦恼
不敢起故似非得意。又云。然此中所说见
所断者唯顿悟人。修所断者通渐有学渐无
学者。二种俱无。又问云。其在地前所未伏
者相貌可知。其已伏者与此何别。答道力犹
微不能伏尽。为烦恼制少分自行。即我贪
等有失念起。故说地前已伏少分。非有别
卷五十五 第 435a 页
相地前伏之释曰此即释地前渐伏之言。以
非正要故在后释。八地已上任运不行道
力胜故。此是对法第十四文。疏烦恼即是下。
四会经文即知。疏然见道中非不断惑见
理义增等者五重解妨也。应有并云修道
能断惑。修道名修道。见道既断惑。亦应
名修道。又并云见道能见理。见理名见道。
修道既重观。亦应名见道。故此释云从增
胜义各举一名。言见理义增者。初见理故
即显断惑义微。不断俱生故修道除障义
胜者。能除难断俱生惑故。数数断故前已
见理故。此为微。疏即无厌足净等者。即八
地无功用行在法流中。趣果无间故曰无
厌。不乐小乘自分坚也。但于胜进上求希
欲。即是深心决定释其信解。疏不随他教净
者。论立名趣菩萨地尽下。论释然论但云趣
尽道中目正行故。今疏加于菩萨地尽释论
尽字即是十地位极道圆。地法在心不由
他教。故云自正行也。疏劣解之人通凡小
等者。经言劣解论经云乐小法者。故疏合
举凡。即地前小谓小乘等。等取权教菩萨。
此中无小何以拣之。谓此会中亦有小心之
众生故。亦可不欲广被即名为小。此虽拣
之激令起心即为所被。疏多生疑下。牒经
解释。正行已下至善法故皆是论文。然疑
从二境上生。既滞二途故无诣理真正之
行。惑谓迷惑一向不了故。能不信由此故
能破坏善法。远离善法。远公亦将后二句
论别。结疑惑二种之过。由有疑故破坏善
卷五十五 第 435b 页
法。由有惑故远离善法亦有理在。但论二
句共一故。字则以通结疑惑二字。疏此明现
损。是疏结前生后。言于长夜者。生死昏寝
事等于夜。轮转无际名之为长。破法不信
坠三恶道故受衰恼。疏初偈颂前段者。即
领前所叹。净明有信者。信即顺教。是前段
中善洁思念等即长行中善净深心前净深心
虽兼教證今为分二故云有信。馀皆有證
者。广智慧即前舍离痴惑无有垢染。即长
行中舍离愚痴及以疑惑。甚深明利能决择
即前深心信解已下经文。长行中于甚深法不
随他教。疏如山如海双喻教證者。动谓动
摇。覆谓返覆。今于教决信不动。更无翻覆
于證亦然。疏后偈颂后段即举损违请。疏
以取相故但依于识者。返显不取相是智
故应依之。第五双叹人法请。疏中有二。
先叙意。后文中下释文。前中先徵。后示彼
下。论释。岂可避之翻前多生疑惑。后避之不
说有多过者。翻前于长夜中受诸衰恼。安能
成就一切佛法。疏书者是字相等者。初举论
后以书记字下。疏释论。书即色法。字即
是文不相应行故。言非正字体。言师子形
者。牒论解释。然嘶字本从娑上字流出。
即十二音中第四字。谓娑(上)(平)枲嘶苏(上)
(引三)洗鳃苏骚毵索。今嘶字即第四字梵语轻
重今古小殊大旨无异。若作十二梵字者
娑上娑枲嘶苏上苏引洗鳃
苏骚毵索。疏有云如呼师子下即
刊定记释然恶字亦不似师子。又西方无
卷五十五 第 435c 页
此字。疏十四音者此下疏释论此译带古。
然恶字合是第十四字。若准兴善三藏译金
刚顶瑜伽字母云。一阿(上)二阿(长)三伊(上)
(长)五坞六污七𠴊𠴊(引去)八力嚧(引)九噎十爱
十一污十二奥(引)十三暗十四恶。其里梨字
即金刚顶中𠴊𠴊力嚧字。各是二合故成十
四。其奥字云引者更有三藏说十二字中上
六前短后长。下六前长后短。则奥字不合引
西方异同故。今具出疏。谓有二字多字名者
若一字名不名为数。二字名三字名等皆名
为数。如色即一字名。末那即二字名。阿赖耶
即三字名。言必以多字成句者。终无一字
句故说者语言义当色法。是则上书字数说
总是声名句文共为教体。故此四事总摄一
切能诠教法。皆用字母而为其本。疏即迦
祛等三十四字者。若古三藏说谓牙齿舌喉
唇各有五音。及会音有九。牙音五者。即迦(上)
(上)誐伽(去引)(鼻声呼去)。齿音五者。左蹉(上)(才可)(上)(上)。舌音五者。谓吒(上)(上)(上)(去)
(旎爽切仍鼻声呼)。喉音五者。多(上)他娜驮囊。唇音五者。
谓跛颇么婆(去重)(鼻声呼之)。会音九者。野啰逻
(上)(无可切)舍洒娑(上)贺乞洒(二合)。已上三十四字
足。若般若三藏云。前五句中一句之内。即
有五音如迦齿音祛气从喉出。誐字喉音。
伽字胸藏音。仰字鼻音。其馀四句准例皆
然。疏一一字中成十二字者。谓将上阿(上)
阿等十二字遍入三十四。如初迦字十二音
入便成迦(上)迦鸡(上)鸡俱俱计(上)改姑哠甘伽
(去)入。迦字既尔。入祛字等三十三字亦然。
卷五十五 第 436a 页
复有二合三合乃至六合者。如以啰字半
体入迦字时便成舸罗(二合)字成十二字。言
啰字半体者啰字具足梵字者字是也。
半体者一半是也。若入迦字者迦字
梵书。此若入半体谓此字是也。
(即迦逻字)即云迦罗(二合里下切一)柯罗(里迦切二)吉里(三)吉梨
(四)吉鲁(五)姑卢(六)吉礼(七)吉犁(八)古路(九)
(十)吉滥(十一)吉逻(来下切十二)。若以迦祛字合娑
字为遏塞迦。即三合字成十二字。梵字样
若此言四合者遏悉怛逻。五合者遏悉怛
(上)也。言六合者谓遏谶(上)(上)雉持也。但
至六合字已无边。如一字王但有二合云
部林有三合云唵部林此等诸义。故非正
要经有论。有故须略知耳。疏梵天之书者
谓大梵天王劫初时。作此书字以教众生。
不同此方篆隶。随时者古书随时有多名
目。史籀为大篆。李斯为小篆。蔡邕为八
分。程邈为隶书等。皆随时有别。疏释种
等者。并如观佛三昧经。及智度论等说释种
报定。是故必为琉璃王。杀琉璃王作业定
故佛不能谏。疏自陈有根有欲者。有根故
堪闻。有欲故乐闻。疏对教名上者。则前双
为教證之总。称上者约人以叹明金刚藏
所有教證最上也。疏此中叹證辩才有三
下释别句。疏依前起祠乐说者。上三辩才
即为三节。一真智为本。二依真智能解法
义。三依法义起词乐说。然约于心四皆
称智。若流在口四皆称辩。然词乐说即是
能说法义。二智即是所说。则正说时词乐为
卷五十五 第 436b 页
能。今约内有法义方起词乐。故词乐为果。
诠表深旨即是乐说。滑利胜上即词无碍。二
皆约说故并为字。净心即初地者。證心离
染故。言由集德成故者。会今经同论经。
论经云为十力净心。论言净心即所成初地
今经言集功德。即能成因故。下说分初地云。
若有众生深种善根。善修诸行善集助道
等而为得地所依之身。故集功德成于初
地。疏辩才分别说者。意令受持十地法故
者。疏但通释。则上句经是正说。下句经是说
意。若远公意两句不同。则辩才分别义者。即
依前体性分别地义。说此最胜地即依词
乐说。说十地法令人受持。以论但云云何
令入阿含无碍分别义令受持十地法故。
故疏但通相释耳。疏说主既内具二力下。通
结二力二颂之意。疏惟愿是总下。直至不生
恭敬皆是论文。从以定戒为治下。疏取意
释。然论教證各二妄想一时并举。下四对治
亦一时并举。今疏教證分说。今但举教之
二过。以戒定下取下论治。彼论具云有二对
治。堪闻阿含。一定。二戒。定者心调伏故。戒
者住善威仪故。今疏乃添字释之可知。次
举證二过便牒二治并显可知。但经集正
心句。论经云定戒深正意深。即今经集字意
即今经心字。又第二句论经云离我慢妄见。
妄即今之邪字而论别释妄字。故远公云。初
句摄治行门有五。相从为四。要摄唯二。言
行有五者。一定二戒三深四正见五正意。正
见一门义有文无。以论释云三正见四正
卷五十五 第 436c 页
意。故云义有。经文则无。相从四者。深与正
见合以为一。要唯二者但是入阿含及證
行耳。今疏但有二。四不开成。五者以经无
妄字妄即邪字。论释妄云。妄者谓妄想见
中同使故。而释见但云颠倒见。义通浅深。
谓于法妄取名颠倒见。此见则浅拨无因
果为颠倒见。此见则深见中同使。则拨无
因果之邪见故不开耳。但正字两用。谓正见
正意故。所治既唯有四能治集正合治倒
见。疏云谓积集深思者。以经集字会论深
字耳。深思即称理见也。故论云。深者细意
善思惟故。信心欢喜者。正心即是信心也。信
解具足故能入證馀文可知。疏示现正受彼
所说义者。远公四种喻四种求心。谓一求闻
等。随喻通合具有五种。一求法心。二所求
法。三是依法所成之行。四是依行所治之病。
五是求法起行之人。一言求法心者。谓求
闻思修證心也。二所求法者。闻思修證四
种法也。三所成行者。依法所成闻思修證四
种行也。四所治病者。闻思修證四种障也。
五言求法人者。且约大位摄以为四。一
善趣人。求教起闻。二习种人。求义起思。三
性种人。求行起修。四解行人。求实入證。今
对此五以喻显示如初一喻。渴是病思是
求心。冷水是法略无求人。次二句亦然。第四
喻中蜂喻于人。影显前三。亦有求人略无
有病。例前应有亦贪字兼之。由贪故思
好蜜其成行。即饮食服味。文即现无义已含
有。论经云如众蜂依蜜依义同行亦影略
卷五十五 第 437a 页
耳。虽有五事正意喻能求心至矣。故疏中
引论便释具此五义。一谓求闻慧。求即求
心闻慧即所求法。初闻即受是行。既云随得
而饮必除渴病下。三求心及法例知。二求
思中嚼所闻法。即行资身力即除病。三求修
中依闻思行即行能去惑习即除病。四安
乐行者。现法受乐行故。即行必无疲苦。即病
除。疏所求犹通法喻者。甘露是喻。故法即
是法故。涅槃中以大涅槃为甘露不死之
药。配于上四。在论所无。疏行亦果行者。行
有二义。一因行即是十地能得善逝名善
逝行。二者果行如出现品者。出现品云。真实
行是如来行。无碍行是如来行。真实即契实
智无碍即悲智双流。如金翅辟海。依法性
空入生死海故。疏自下第三如来加请。疏
文有四。初来意。二释名。三拣别。四释文。初
中二。先正辨来意。二通妨难。今初故论云。
若请者非尊法。非殊胜圣者则不说。释曰
此是反明。若也顺说由请者尊故。显所说
胜刚藏则说。二前来为分下。二通妨难。于
中二。先通伏难。后通蹑迹难。然远公总
有五门分别。一能加佛异。二所加不同。三
加业有异。四加相不等。五加请分差。今疏
皆具。而文中先通伏难者。谓有问言前来已
加。今何复加。此为复重难之答。此有二。一
前未具故。二所为别。故前中先出不具足。
意云为分主伴。由主威力令十方佛加。故
前身口不同诸佛。次正显未具。即唯辨意
加。谓承佛神力。及加因中毗卢遮那本愿
卷五十五 第 437b 页
威神。今长行光照为身加。偈颂请说为口
加。故具三业加相方具。此即远公第三加业
有异。疏又前默与威神下。第二所为别故。
亦应问言前何不具。今方具耶。答云。留此
身口发起请法故。言令有加请者。前主佛
加。令得诸佛加。既得佛加出定说本故便
有请。则前主佛加为诸佛加因及三家请因。
今主佛加加即是请故不同也。此即远公第
五加请分差。疏若尔诸佛前已下。第二通蹑
迹难。意云主佛未具身口故今欲具伴
佛。已具何得复加。复加即经云十方诸佛悉
亦如是。及诸佛威神力故而说颂言。疏前但
是加下。答此亦加请分差。此段亦含远公第
一能加佛异。以前约所表。皆十方金刚藏
佛加。今但云十方表通方故。又遮那亦照
十方说法菩萨。则知异名诸佛亦得同加。疏
上力被下下。第二释名可知。疏不以常口
下。第三拣别。文有二。初则加相不同。后即
所被不等。今初有三。初牒异相。二为不
轻尊位下。出所以。三要复请下。通蹑迹
难。谓有问云。若重尊位何如莫请。答云为
重法故前则尊人。此为重法尊极请故故
法为重。疏前加分中下。二拣所被不同。即
远公所加不等。则前局说者。此通说听。出
所以可知。疏文中通有下。第四释文。言卷业经文所无者。以卷约作用已竟。卷归毫
光下。既更有馀业故经略无。但以如日身
当之。而论经舒卷相对故逆明之。故论经
云。普照十方诸佛世界靡不周遍。照已还
卷五十五 第 437c 页
住本处。还住本处即是卷业。止业明光利
益。五降伏业明光势力。六敬业显光摄益。
谓显佛力令他敬故。即为摄益。疏令众见
说听者。皆得佛加者。经文云又照此娑婆
世界佛及大众并金刚藏菩萨身故。明知通
说听也。疏二正显所作加等者。疏文有
三。初列名。二论不指下出体。三故以身对
业下。料拣于中二。先成四句。后以身约有
体下。出四差别所以。以业约有用。如日
身但能皎住故。言非正所为者。本意不为
令相见故。故无业无体今经略无。疏今初
加于彼三字为总等者。此中经文有其三
节。一唯总。二通总别。三唯别。疏文有二。初
定总别。二释别相。今初总别有二。加于彼
三字二偈之总。其世中上即二十五字之总。
除加于彼三字故。言以上即胜者。会今经
同论经。疏言四胜下。第二释别相。一自
在胜。不为他屈二障即他。二力胜。即能伏
他。三眷属胜。即辅弼豪强。四种姓胜族胄尊
贵。疏不染如空者。空有多义今取不染。此
含二德以离二障。即是断德。能离此者即
是智德。故下结云等正觉故。又自在者离
烦恼障则心自在。离所知障则智自在。问
断痴慧明。灭爱心脱故。净名云不灭痴爱
起于明脱。今此何故除痴除爱皆名心脱。
以但云烦恼故。事中照用为慧解脱。文云
离所知故。释曰二脱有二义。一由解中无
染之心名心解脱。照理之智名慧解脱。是
为心脱除爱慧脱除痴。二以真识出离爱
卷五十五 第 438a 页
染为心解脱。事中照用为慧解脱。则心解
脱双离痴爱。慧解脱照事无遗馀。经多依
前门。今论乃是后意。疏十地已还下。释佛无
等等之言。谓过下故为无等。以齐上故重
言于等。言欲显佛佛等正觉者。此遮复难。
谓有问言。何不但说无等。何用重言齐等
故。今答云。以诸贤圣望于下地皆名无等。
而更有上犹未上齐故。今唯佛方能等佛
觉以究竟正觉同也。疏二力胜者。亦是智德
多约权智。如十力是体能伏邪智之怨敌
故是用。然论经言十力无畏等总为力胜
十力是体。无畏制外道等字兼于神力以
用降魔。今以无量等言属下眷属胜。以无
量字该之故。但将十力以为力胜为顺文
故。若将胜功德言。两处用之于理无失。故
今取意能伏邪智即是制外。其怨敌言亦
有二用。一者邪智即为怨敌。二怨敌言即是
天魔。疏三眷属胜。言论经即当无量诸众首者论经等者。彼经下句云。诸佛无等等功
德如虚空。十力无畏等无量诸众首。释迦姓
法生人天上作加。释曰。由此故远公与论。
皆初二句是自在胜。如虚空言独喻功德。今
功德字在第二句中。兼属第三胜。则无量
胜功德之言通于三处。一以功德属自在
胜。二以功德当无畏神通便属力胜。三该
无量胜功德。便属眷属胜。今疏顺文别配故
但属眷属胜摄。次论云诸众首者下。引论
牒释则今之经文同论释语。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4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