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 第 414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第五十三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论云。一切所说下。第二标举显通。法之
体状目之为相。义别为门。又由此通入證
智中故。

疏。此言说解释下。第三彰其立意。
先举论此显下。疏释即贤首意。为显一乘
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
持乃至因陀罗网无穷理事等。此义现前一
断一切断。一證一切證。乃至即具普贤圆因
十佛境界故。此言说者。约教道解释故。后
勿以下释除事之言。论中但云谓阴界入等。
今疏加执取之言以释论意。意不令人随
事执取。非阴界体不具六相故。远公云。
如阴等色。非受想乃至非识。如是一切以
其别相无总相故。不得将别对总说成之
与坏。故曰不具。若就体性一一阴等悉具
六相。如向泛就诸法中辨。疏言六相者下。
第四列名略释。先须总识其相。一总相者。一
含多德故。二别相者。多德非一故。三同相
者。多义不相违故。四异相者。多义不相似
故。五成相者。由此诸义缘起成故。六坏相
者。诸缘各住自性不移动故。列名皆是论
文。此标下疏参释之。欲分主客先一时出
论。论云。总者是根本。入别者馀九入。别依
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
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
卷五十三 第 414c 页
坏。馀一切十句随义类知。释曰。其中有疏
可以意得。疏九相渐增者。疏释如摄入是
闻慧思义入是思慧。后后胜前。故以渐增为
不相似。言揽九缘成一者。成一入故。言
分一作九者。九义不同总入随之。故无别
一也。然准远公成坏二门。因上异相而有
故言成。是略者以彼异中闻思修等体不相
应。是故随彼九入复成一入故。名为略。
坏是广者。以彼异中闻等九种义不同故。总
入随之。分以为九。故云广也。亦可总则揽
别而成。别则分总为别。同则别。别带总。异
则别。别互乖。成则双揽同异方成。若无异
相总不成故。如舍椽梁总皆相似终不成
舍。坏则唯别。各住自性故。此三对历然不
同。疏又云如世界下。论喻成坏。从犹如下。
即疏释论。谓三轮四大等即成刹之缘起。揽
为娑婆。故名为成就一分为百亿四天下。
无别娑婆称之为坏。非如世界二十劫成
二十劫坏。疏亦如梁等下。第五以喻总释。即
贤首意。疏馀一切十句下。第六举例遍释即
论文也。疏别章广显者。即第七指广在馀。
即贤首教义分齐。彼唯三门一教兴义。二列
名略释。三问答料拣。前之二门上已具竟。今
但明问答寄就一舍之上辨。其六相例法
可知。问何等是总相。答云舍是总相。问此
但椽等。何者是舍。答椽等即是舍。独能作舍
故离即不成。若尔未有瓦等应即是舍。若
未有瓦等不是椽故。以无瓦等对何说
椽。若诸缘共出少力共作。不全作者有断
卷五十三 第 415a 页
常过。但诸少力不成一全舍故舍则断也。
不成执有是无因常。今去一椽即非全舍。
明椽全成椽即舍也。由此全成便令此椽
即瓦栿等以去于椽。即舍便坏则瓦栿等
亦皆坏故。故此诸缘皆即是椽舍方善成。一
缘既尔。馀缘亦然。故缘起法不成。则已成
则圆融。第二别相者。椽等诸缘别于总故。
若不别者总义不成。由无别时则无总故。
是故即以总为别也。问若总即别应不成
总。答由即别故。故得成总。如椽即舍故
名总相。舍即是椽故名别相。若别不即舍。
不是椽故。若舍不即椽。不是舍故。若不
相即总在别外即非总也。别在总外即非
别也。问若不别者复有何过。答有断常过。
谓若无别即无椽等舍不成故。无而执有
无因常故。下之四相各有断常。可以意得。
第三同相者。椽等诸缘和合作舍。不相违
故皆名舍缘。非作馀物故。若不同者。诸缘
相背则不同。作舍则不成。与总何别。答总
相唯望一舍同。则诸缘互望成力义齐。第
四异相者。椽等诸缘随自形类相差别故。问
异应不同。答由相各异长短等殊。方为舍
缘同力成舍。此与别何异。别相诸缘别于
一舍。异则诸缘自互相望。第五成相者。由此
诸缘舍义得成故。由成舍故椽等名缘。不
尔二俱不成。问现见诸缘各住自性。何因
得成。答由不作舍。舍方得成。以若作舍
失本缘故。舍不得成。今由不作诸缘现在
故舍得成。又若不作舍椽不名缘。今既名
卷五十三 第 415b 页
缘。明知作舍。第六坏相者。椽等诸缘各住
自法本不作故。若作舍者即失本法。舍则
不成。由不作故舍得成也。又总即一舍别
即诸缘同即互不相违。异则诸缘各别成则
诸缘办果。坏则各住自法。乃为颂曰。一则
是多为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多类自同
成于异。各体别异显于同。一多缘起理妙
成。坏住自法恒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识。
以此方便会一乘。六相之义略已终矣。疏
第二又令得下。十句依利他行。疏文分二。
先总明句数开合。言增数十者。依大智度
论数法有二。一小二大。以十为十。数狭名
小。少减名之为狭。数宽少增名宽名大。
七八等名少减。十一十二等名为少增。今
据大数名增数十。以十二为十故。疏初句
为总下。正释文。先释总句中依论有二
解。一就教行解。二教證相对解前中始于
地法决定名信。信增名欲。欲是信果故。依
欲趣法名为亲近。摄法在心故名忆念。念
法不失故说为持。地法是其所持。疏地地皆
尔故云十地始终者。疏结释经文。非论文
也。十入约次位。始终约行修。行位并举如
下经云。复应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请问
第二第三地等相及得果。为欲成就彼地
法故等皆其例也。明知地地之内皆有始终。
问何故自利云入。利他云始终。答自利以
入證为本。故皆云入。利他令知性相。故有
始终。疏复有阿含为始下。第二教證相对也。
疏中三。初总次别后结示。今初言阿含者
卷五十三 第 415c 页
梵言。此云净教。既唯以證为终。而行非是
證故。前教始行终。并名为始故。疏结云则
前皆是教。疏此教證义总有九重下。第二别
释也。疏犹下请中字义二藏者。即下如来加
请中义。偈云。佛子当承诸佛力。开此法王
最胜藏。诸地广智胜妙行。以佛威神分别
说。论云。叹此法藏有二种。一义藏成就。二
字藏成就。云何义藏。诸地上妙行。即今经胜
妙行。论云。行者诸菩萨行。所谓助道法故。妙
者真实智故。上者神力胜故。如是显示深妙
胜上故。释曰。初是助道真实智即證道。神力
胜是不住道。次论云。云何字藏。偈言。分别智
地义。即今经诸地。广智及分别说谓十地差
别相故。论云。分别说者。说十地差别故。既
以分别说为字。明是言教三道皆为义藏。
明以行德为證。论以字义为教證故。疏
二地前地上相对者。远公云。二约位相对。解
行已前依教修行名为阿含。初地已上离言
合实说之为證。疏如下请中叹众以地前
闻思修等为教净等者。即解脱月叹众堪闻
请中文。经云善净深心。此句为总。下九别
云。善洁思念善修诸行善集助道。善能亲
近百千亿佛。成就无量功德善根。此五别
句为教净。次云。舍离痴惑无有垢染。深
心信解于佛法中。不随他教名为證净。
释曰。以前五句属地前故。疏三真伪相对
等者。不与如合随世而修名之为伪。契
如为真。疏中先正释。后引證。正释中云即
于地中闻思修慧报生识智缘照之解名曰阿
卷五十三 第 416a 页
含者。此第三教證。不对地前。但就地上而
论教證。故云即于地中。总有四法。皆名为
教。三慧及报生识智下请分中具明。谓地上
菩萨生来即有此智。故云报生识智。非约
證如故皆属教可宣示故。真智出言故名
为證后下论云下。二引證。即许说分齐中
文而是义引。故云闻思修慧是则可说。若具
引者。即彼论释经云智起佛境界。非念离心
道。非蕴界处门智。知意不及之偈论云。此
偈示现思慧及报生识智。是则可说此智非
彼境。以不同故。即其文也。疏四修成相对
者。引證言义说二大者。即许说分齐中全
意。谓如来大仙道等十二偈。分之为二。初
七偈义大。后慈悲及愿力下。五偈说大。说大
中有證智故云真。有加行后得缘世法故。
故云伪。真伪合修义大。中唯明證智。故
云舍伪契真。又准下文。解脱月双叹人法
请中。此是菩萨最初所行。成就一切佛法
故。论云最初所行者。依阿含行故。成就一
切佛法者。谓是證智。释曰。此明依修而證。
亦修成相对。疏五相实相对等者。其所引文
即本分中彰地要胜内文。经云。此是菩萨摩
诃萨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净光明法门。
释曰。上句證下句教。论云叹说者。于中有
二义。一者为说阿含。二者为證入义。其论
释上句云。增上胜妙法故。疏云增上妙法。
论释證句云。大胜妙法者。诸法门中胜故。
清净法者。即法体也。光明者。此大乘法。显
照一切馀法门故。既云照馀法。则得修相。
卷五十三 第 416b 页
既云最上明契本离相。故彼下经自释二
句。释初阿含云。所谓说菩萨诸地。释證句
云。佛子此处不可思议。所谓诸菩萨随證智。
明是相实相对。疏六体德相对等者。谓所成
行体为證。成德为教。引鍊金喻者。十地皆
有鍊金之喻。且初地云。是菩萨随所勤修。
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以修行清净地法
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转转明净调
柔成就随意堪用。佛子。譬如金师善巧鍊
金数数入火转转明净调柔成就随意堪用。
释曰。火即能鍊。喻供养佛等。金即所鍊。喻
信心慈悲舍等。如世之金在矿石中融治
便出。喻真地法与妄和合名曰众生。行人
修行至初入地时。出烦恼障。今至地满。复
更供养教化众生。如重入火熏发真心。令
生信等名为修行清净地法。至二地时。
如重以矾石煮之方得清净。初地之时。虽
除悭垢微过犹在。至二地时。悭嫉破戒并
皆远离如转清净。至三地中。修习净禅令
其不退。如秤两不减。四地集起菩提分法。
如为庄严具。五地之中。以不住道方便起
观修治力故。如砗磲磨莹转更明净。六地以
观因缘不住巧智修治力故。如琉璃磨莹光
色转盛。七地中具修一切菩提分法益更精
妙。如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转更增胜倍益
光明。八地之中无功用修。如持金宝冠置
阎浮提主圣正顶上。一切群臣诸庄严具无
与等者。九地菩萨智自在修。如善巧金师用
作宝冠。转轮圣王以严其首。四天下内一切
卷五十三 第 416c 页
小王。及诸臣民诸庄严具无与等者。十地菩
萨业自在修。譬如金师以上妙金作庄严
具。大摩尼宝钿厕其间。自在天王身自服戴。
其馀人天庄严之具所不能及。释曰。十地
皆具金喻。意皆以金喻證。显本性故成信
等德。以为教道。是修成故。然云金与钏等
者。此经无钏之文。即严身具是。疏七体用相
对等者。引文云下珠放光光喻于教。珠体
喻證者。即第四地调柔果中。云如摩尼宝清
净光轮能放光明。非诸馀宝之所能及。风
雨等缘悉不能坏。论云。摩尼宝生光喻者。
彼證智法明摩尼宝中。放阿含光明入无量
法门智处。普照示现。以是义故。此地释名
为焰地。即其事也。疏八自分胜进相对等者。
引文云下叹金刚藏二力妙智。及辩名为
證力坚念教法为阿含者。即大众请中经
云。上妙无垢智。无边分别辩。宣畅深美言。第
一义相应。念持清净行。谓前四句叹證。念持
清净行叹教。论云。初偈叹證力辩才成就。
第二偈上句。叹阿含力辩才成就。以證力阿
含力故。能有所说。是故赞叹是也。疏九约
诠就实相对等者下。引论云。字身住处證智
所摄。非无地智名句字身者。即下示说分
齐中鸟迹喻也。经云。如空中鸟迹难说难
可示。如是十地义。心意不能了。论云。此
偈是何义。如鸟行空中迹处不可说相
亦不可见。何以故。虚空处鸟迹相不可
分别故。非无虚空行迹。如是鸟迹住处名
句字身住处。菩萨地智所摄。不可得说。不可得见
卷五十三 第 417a 页
非无地智名句字身。此中深故示义大踊悦。
释曰。空处之迹喻教。迹处之空喻證也。然
上九重教證。前五前教后證。后四前證后教。
又前五教则后后渐宽。證则后后渐狭。后四
中證则后后渐宽。教则后后渐狭。疏今当第
四者。第三结示兼遮妨难。恐有嫌繁。故以
论文但云复有阿含及證。如是次第依初相
应知。谓令以阿含为始。以證为终。故云
如是次第。依前始终前始后终。云依初相
应知。何用广明。疏意恐人教證既多对文生
疑。故总并说。岂得为繁。疏次依根本始终
有十始终下释别句义。疏文有四。一标指。
二总科。三料拣。四正释文。今初。谓菩萨利
他行该法界随宜例十耳。二前三地前下
总科可知。三此狭前入下。料拣言故此略
无者。明有亦无妨。若出所以。此中利他略
自所闻。疏一摄始终下。四释文。于中初一句摽名。二牒经。三谓以下释义。此取意释。
若具论云。思慧智随所闻义受持说故。谓
如经如实说菩萨十地差别方便故。论经
加方便之言。谓善巧集成十地之相。今经即
差别中收。然论受持即释摽中摄义故。疏
云摄持所闻即自摄也。此上释论。称思宣
说下。以论释经。若不称思非如实说故。
论云思慧智说如实说者。即是摄他。前入即
以说为修。此则以说为思。亦是影略。以前
说后无修故。以说为修。此中说后有修故。
以说为思。疏二欲始终缘念佛法下。以论
卷五十三 第 417b 页
释经。论具云令證一切佛法故。今谓经
明缘念。非是自念。欲令物證所念法故。
论云。欲言上品求心者。有二义故。一令物
證。二唯缘佛法故。疏三行始终。论释云。观
分时中。无漏道品分别修觉相故。论中修字
释摽名行字。依念进修名行。行即此经修
习故。疏先解修习之言。疏言分别无漏法
下。牒经解释。即明地前菩萨于地上法而
起观修。但是意识名言分别。次以未證下。释
论观分之时即加行位。然观分言论释彼经
观字。以论经云观达分别无漏法故。后带
相已下。释经分别字。谓带如相故。论名
修觉相也。即唯识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
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彼论释四
加行云。皆带相故未能證实。故说菩萨此
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
胜义性。以彼空有相未除故。带相观心有
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性。彼相灭已方
实安住。彼疏释云。心上变如名为少物。此
非无相故名带相。若證真时彼相便灭者。
即是空所执相。有依他相名空有相位。谓
有空相是彼唯识真胜义性。由有此相未
證真理。灭空有相方證真故。彼论结云。依
如是义故。有颂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
心。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相。如是住内心。
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释
曰。此则结四加行。谓初二句煖位。次二句顶
位。次二句中下忍。次一句即上忍位。合上
三句为世第一。末句见位也。疏四證始终。
卷五十三 第 417c 页
具足论云。四證始终见道时中法无我智方
便故。如经善决择大智慧光明方便故。是中
善决择者。择中最胜。最胜者法无我智故。大
智慧者。过小乘故。光明者。对治无明故。此
事中彼时中皆善知故。释曰。此中论有三节。
初略释。次引经帖。后是中下随难牒释。今
疏摘论锁经。义无遗矣。然经中巧庄严字
是相见道。上皆真见道。疏乃当中先释大
智。此二见道即唯识第九。今欲释疏须知
根源。先当具引彼论。论中先总释偈意已。
如上證入中已具引文。今但引二见道。即
彼次论云。然此见道略有二种。一真见道。谓
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證二空所显真现。实
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
等故总名一心。释曰。言虽多刹那者。此一
心见道以无间解脱并一切胜进故。中间
有多刹那论云。有义此中二空二障渐證
渐断。以有浅深粗细异故。有义此中二空
二障顿證顿断。由意乐力有堪能故。释曰。
加行意乐欲俱断故。论曰。二相见道。此复
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一内遣有
情假缘智能除软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
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一切
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前二
名法智。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
彼疏云。即三心见道。释曰。非安立者即真
如也。内谓内身。假者谈其无体。先计有情
皆妄所计。但有内心似有情现。今能遣之。
缘智者。谓能缘心中。即缘内身为境。遣
卷五十三 第 418a 页
有情假缘之智。然此中人法二障各分上下。
粗者为上。细者为下。合为四类。然二粗者
各别除之。以智犹弱未双断故。若上品智
方能双断。此即随智说为软等者下也。初
智名软。次智名中。胜前劣后后起名上。能
断见惑此智最上。然初二智未能殊胜别
缘内外身除我法假。第三心时其智上品。
广缘内外若我若法。故三别也。言类智者。
前智𩒙故。论云法真见道二空见分。自所
断障无间解脱。总别建立名相见道。法者仿
学为义。真见道中虽有二空自證分。而见
分亲缘真如所以法之。然见分中有无间
解脱。随自所断障。虽有四见分无间道中
断惑别故。人法二见分各别法之。立初二
心。解脱道中證理同故。人法二见总以法之。
有第三心故。论云。总别建立名相见道。论
云。有义此三即是真见道摄。以相见道缘
四谛故。有义此三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不
别缘故。释曰。论以后义为正。故疏但云相
见道有二。论云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等。
前回向品十六智宝处已引。但观上所引论
文疏文易了。然疏中有二。先标位云即见
道位。通二见道。次大智下牒经以释。当中
牒释者大智即是二见道依。依真见道以立
相故。故先明真言即真见道者辨位言根
本法无我智者出体也。谓即所说无分别
智。然唯识论实證二空。今文为简胜二乘
故。标法无我言治无明者。根本智用正破
迷理无明。疏此智亲證真如下。释善选择
卷五十三 第 418b 页
大光明言。而善字两用。善观察者实證如故。
即上唯识实證二空所显真如。从平等平等
下。即前论文正释论偈无得之言。以能證所
證俱离二取故。有二平等言离二取相即
平等义。若有二取非善观故。疏实断二障
下。即全用唯识论文。用释善选择语。二障
即烦恼所知。前入就根本能生故云二我。
今通就能生所生故云二障。其分别随眠已
如前释。疏即相见道下。释相见道中文分
三。初正就相见以释庄严。二双就二智以
释庄严。三释本论。初中即相见道者。办位
也。是后得智者。出体也。故论名方便者。以
论證成是后得义。方便即巧者以论会经。
疏法真见道种种建立者。释庄严义。具如
上引。谓三心十六心。故云种种建立。疏又庄
严下。第二双就二智以释庄严。不同前义
但用后得。言由得此二善达法界者。法界
有事理二智别能了之。亦以无碍二智。了
事理无碍法界等也。疏于多百门等者。谓
于一念顷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
力。能动百世界。能过百佛世界。能照百佛
世界。能教化百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
知前后际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门。能示现百
身。一一身现百菩萨以为眷属等。故云
于多百门皆由二智得自在也。疏论云。此
事中下。第三释本论。然古有三释。一云此
事中。即真见道。彼时中即前观分之时。二云
此事中。同前彼时中。即后修道位中亦须善
了。如下发趣果中。须知二地乃至佛果等。
卷五十三 第 418c 页
三云。此事。即后得相见道中。彼时中即是根
本智真见道。皆须善知。今以后义稍正故
依傍之而皆属相见道。并是后得故异昔
解。以法真见道观彼正證亦后得故。疏
相望前真故名为彼者。则相为此也。疏五修
道始终等者。修道之义已见入中。疏论云。
出世间智智力者。出世间智即根本智。重
言智者。即后得智。从以后得下。疏释可知。
疏上寄从二地至七地者。以功用行满二僧
祇满为一类故。初地二见道。后即是修道。
且约地分见属初地故从二说。疏寄入
八地至于佛地者。然论但云此处菩萨于
菩提有五障。不配地位。配即远公之意。而
彼不立等觉。即佛地之中治于二障。又彼
云寄在八地至于佛地。则最后句以为佛
位。便乖后无佛尽之言。故疏云寄入八地
等。则正在等觉断第五障当入佛地故。未
有佛尽。然疏文有二。先寄位释。后约通
相释。以此五障地前即容对治故。地地用
之。由上已配七地故。依远公先配八地
已上。然此五障亦虚亦实。谓有此障者不
得五种功德。名为实障。已登地者实无此
障。假立显得名之为虚。五中前二是其解
障。次二行障。后一用障。今初解障。疏不能
破邪论障即是所治者。乖理之言名曰邪
论。不堪以正摧邪称曰不能。此一段具有
瑜伽十五释。因明中论有七例。颂云。论体
论处所。论据。论庄严。论负。论出离。论多所作
法。第一论体有六。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
卷五十三 第 419a 页
四毁谤论。五顺正论。六教道论。一言论者。谓
一切言说言音言辞。是名言论。二尚论者。
谓诸世间随所应闻。所有言论。下取意略
引。三诤论。谓或依诸欲。所起自他所摄诸
欲。更相侵夺等(云云)或因恶行所起。自身
恶行他相讥毁等(云云)或依诸见所起(云云)
毁谤论者。谓怀愤发者以染污心振发威
势。更相摈毁所有言论(云云)五顺正论者。谓
于善说法律中。为诸有情宣说正法(云云)
顺正行随顺解故。六教道论者。谓教修习
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增上戒学等(云云)最后
二论是真实。能引义利所应修习。中间二
论。能引无义。故应远离。初之二论应分别
之。第二论处所有六。一于王家。二于执理
家。三于大众中。四于贤哲前。五于解法义
沙门婆罗门前。六于乐法义者前。第三论
所据者。据即依义。所依有十。谓所成立义
有二。一自性。二差别。自性谓有立为有无
立为无。差别谓有常无常等。能成立法有
八。一立宗。二辨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
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云云)同类谓随所
立法。望馀展转少分相似(云云)异类望馀少
分不相似。现量有三。一非不现见。二非已
思应思。三非错乱境(云云)此下取意释。谓初如
眼见等。二如良医授药。色香味足有大势
力。才取便成取所依止。病若未愈名为应
思。其病若愈名为已思。亦如瑜伽师作地
水火等观。建立境界取之所依。三非错乱
者。谓想乱数乱等(云云)上总谓有世间现量。
卷五十三 第 419b 页
有出世间现量。谓出世智所行境。七比量者。
谓与思择俱已思应思所有境界。此复有五。
一相比量。如见烟比知有火等(云云)二体比
量。谓现见彼自体性。比类彼物不现见体。
如以现比过未等。又如饮食衣服等现见
一分得失之相比知一切等(云云)三业比量。
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
摇。鸟居其上比知机等。唯闻哮吼比知
师子等(云云)四法比量。谓以相邻相属之法。
比馀相邻相属之法。如属无常比知有苦。
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云云)五因果比量。谓以
因果展转相比。如见有行比至馀方。见
至馀方比先有行。见善作业。比知当有
大富等(云云)八正教量者。一切智所说言教。
此复三种。一不违圣言。二能治杂染。三不
违法相(云云)已说论据。第四论庄严者。略
有五种。一善自他宗。二语具圆满。三无畏。
四敦肃。五应供语具圆满。谓凡有所说皆
以其声不以非声。声者具五德。一不鄙陋。
二不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相应者。
谓前后法义相符(云云)无畏可知。敦肃者。谓
如有一人待时方说而不嚵速是名敦肃。
应供者。谓如有一人为性调善不恼于他。
乃至言词柔软如对善友(云云)第五论堕负
者。谓有三种。一舍言。二言屈。三言过。舍言
者取意。谓辞谢。对论者言我不善论等。
二言屈者。为对论者之所屈伏。或托馀事
方便而退。或引外言。或现愤发。或默然等
(云云)言过者。谓杂乱粗犷。不辩了。无限量。非
卷五十三 第 419c 页
义相应。不以时。不决定。不显了。不相续
(云云)第六论出离者。先应以彼三种观察
论端方兴言论。或不与论名论出离。谓一
观察得失。二观察时众。三观察善巧及不善
巧。观得失者。谓我立论无自损损他俱损
等耶(云云)观时众有僻执耶。有正见耶等。
观善巧不善巧者。谓自观我于论处论据等
为善不善等(云云)。第七论多所作法。有三种。
一善自他宗。二勇猛无畏。三辩才无竭。由
有此三能善酬答。故名多所作法耳。释曰。
上所引瑜伽略其大纲。广说如彼。但观所
引论文疏文居然易了。今更略释。一随所住
处等者。即善于他宗下次第显说兼善
自宗。然经云随所住处。亦兼论处所。而文
正在执著之处。故次便云次第显说等。疏
以宗因喻现比教量显己正义随病治之
上皆论所据者。显己正义即所据中所成二
义自性差别。此二即是己宗能成。入中文但
有六阙同类异类。以此二但约所立与馀
有少同异。故是喻及宗中摄之。言随病治
之者。以所执非一故。疏辩才即论体者。流
于听表曰辩。巧应物心曰才。即是言论宣
说教道顺正理故。疏亦论庄严者。标下出
庄严。庄严有五。无畏一种。前句已有。善自
他宗。后所作法中兼明。此但有三。一语具圆
满。二顺言者。即是应供。谓不恼于他言辞
柔软。故曰顺言。三敦肃可知。疏又上皆论
多所作法者。此标谓总收上二门。一句以成
所作法。一善自下列。言配文可知者下二可
卷五十三 第 420a 页
知。善自他宗。即随所著处即善他宗。次第显
说即善自宗。疏谓善观察得失等者。等取
馀二。谓时众及善巧不善巧。从由具上诸义
下。即仍前五例释不堕负谓有体有据有
严有作。既出离有能何得堕负。疏由破
此障得入八地者。谓七地中犹有此障
不入八地。破故得入下四句例然。疏上明
能破此显能立者。总释意也。因明论云。能
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
唯自悟。此之一偈总有八义。一真能立。二似
能立。三真能破。四似能破。五真现量。六似现
量。七真比量。八似比量。今此辨于利他故
但明能立破。而菩萨离过但有真能立破。
无似能立破。疏又上五障下。二重收总释
不要对他。则令诸菩萨皆离此五则得菩
提。疏第六正显加相等者。疏文有三。一引
论生起。何故加结前。云何加生后。言云何
者。谓加相云何。二加相有三下。辨加相。
言约别说者。谓以身加身。以口加口等。
言如实说者。能加则局者。谓能加随举一
业即加。所加三业故。三承前语便下。辨加次第。于中二先辨诸佛加次第可知。后若约
舍那下。辨本师。次第意加即承佛神力。
入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次身光照触等者。
即下如来加请文中。放眉间光照十方竟
云。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诸佛所加说法
菩萨金刚藏之身是。后云台下口加者。时光
台中以诸佛威神力故而说颂言。佛无等等
如虚空。十力无量胜功德。人间最胜世中上。
卷五十三 第 420b 页
释师子法加于彼是也。言令演者。彼次偈
云。佛子当承诸佛力开此法王最胜藏诸地
广智胜妙行。以佛威神分别说。即其文也。谓
即先须冥加。次放光成台。后方得台中劝说
云亦义次第。疏总中令以乐说辩等者。谓
以乐说为能说。说十地之法义故。经云辩
说说必有词。其所说中名相差别即是法义。
论以名相释于差别。亦可在口为辩。辩通
四辩也。不违已下释善巧字。疏自他因缘方
有说故者。自力为因。他力为缘故。疏摄此
九力。此句总标。二以因中有四下。总出四
净所以。言因中有四义者。拣非约缘。但
就自力因中耳。亦如泛举因缘生法中
有其四义。如谷子为因。水土为缘。能生于
芽。但就谷子即有四义。一缘不生自因生
故。即谷子是有力义。二因不生自缘生故即
谷子上有无力义要。具有力无力方能生
芽。即第三义总摄上三。即谷子之德是第四
义。一有力能作故。有有作善法净。二无力不
能作。故有无作法净。三具二能引生故。有
教化众生净。四泯摄前三称理成德。故有
第四身净。泯谓泯绝。以三不相离互相即
故。便互泯夺摄者三不相离举一全收。具
泯夺义。故称理成德。又上四义。前三行圆。
后一行满。前三之中。前二自利。后一利他自
利。二中依体相分故。有有作无作。然其别
义正在前二。此二并以真心为体。以真心
中有于三大。顺体相大故有无作法净。顺
用大故有有作善法净。言有作者即是教
卷五十三 第 420c 页
行。教行本无顺性德。用而修起故名为有
作。有作顺理故名为善。善之自体故名为
法。法出垢染自之为净。言无作者即是
證行。性出自古不由缘造。故名无作。此无
作体更不顺他不立善言。若约性善亦可
名善。论依前义。故无善字。法净二义不异
前释。然其纯真不生单妄不成。真妄和合
方有所作。无明内熏恶友外引。造诸恶行
背真流转。真如内熏善友外引。造诸善行
反本还源。顺真名善顺真为善。即无
妄可治不成善故。由顺性无悭贪故随
顺修行檀波罗蜜。则反悭贪成于檀度之
善。馀可例知。然此二净。若在凡时但可有
性名作无作。不得名净。然无作体古今常
湛体无增减。约就于缘有隐有显。有始
有终说因说果。有作法体本无其体。但可
依生方名有作。如树有芽等乳有酪等。非
是事有。然虽修生若无有性修不可生。故
作无作皆名有性。此二入住有作名为习种
性摄。无作名为性种性摄。若就解行有作
名方便净。无作名体性净。今就圣位有作
名教行。无作名證行。若至果位有作名方
便净。菩提涅槃及报身佛无作名为性净。菩
提涅槃及法身佛。此二无碍。今明刚藏内顺
德用。万行爰增云有作净。心冥性德。思虑
斯寂有无作净。大意如是。次正释文。疏一
净自善下。释此一净文有四节。初句牒经。
二有作善法净依论立名。三即是教行出其
行体。四亦约相故名为有作。依体释名。谓
卷五十三 第 421a 页
由约相约教故有修作。修作即是教行。疏
二普净法界故者。释此一净。文有五段。一
初句牒经。二无作法净依论立名。三此约
證行出其行体。四亦约体故名为无作。依体
释名。由约体故无有修作。但出妄染故
得称净。如拂云雾显出晴空。故此但约
显体名净。不同前门对治名净。五依此性
相下。双结上二。先结二净。性即体證。相即
相教。后上二皆自利者。结上自利。生下第三
利他故也。疏馀六句经下。释第四净。疏文有
三。第一标名。约体无垢故名身净。第二摄
为三种尽下。依论开义。于中亦三。初句标
望论是开为三。望经六句六摄为三。二皆
显二利满故成德者。总显三尽。但满上三句
二利故。下三尽中皆有二利。三成德有二下。
出三所以。言后二尽者。一对下彰出。有
二乘不同尽。二对上彰入故有佛尽。故此
三尽约人为三。一自约菩萨。二出二乘。三
上同佛。疏初菩萨尽者下。第三随文解释。
于中初句标名。具足论云。一菩萨尽有二
种利益。疏初句位满是一益。即显后二句成
益为二。今初即经深入法身智身故。从谓
十地下。疏释。今疏先以起信意释。后用本
论。今初。即释本觉中随染本觉之文。论云。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
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
议业相。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
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
现法身。智纯净故。今正用此智净相。言智净
卷五十三 第 421b 页
相者。即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不思议业相者。
明还净本觉业用之相。此之二门若离染缘
则不能得成。故云随染。此智净中论文先
明因法力熏习。此是地前非今所用。如实修
行此当地上。十地行终故云满足方便。此在
金刚因位之极。今疏取意。故云谓十地胜进。
从破和合识下辨果也。谓本以不生不灭
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今破和合识。由
灭生灭之相显其不生不灭之性。此根本无
明尽故。心无所合。即显法身本觉义也。即
于此时。能染心中灭业相等相续之相不
灭心体。故令本觉还源成淳净圆智。以相
续心体即本觉故。今疏不引智淳净者。智
淳净言意在下疏。疏从非心意识下是本论
意。论具云菩萨尽者。法身离心意识唯智
依止如。经法身智身故。今疏言非心意识
之所能得。即取论意反成法身。了心体离
念不可得故说名法身。故虑知集起思量分
别安能得耶。从如智所依下。释智身体。此
一句向上顺成法身。法身唯为智依。故非
心等能得。二向下成智身。即依法身之智。
即是智身始觉义也。然此始觉无别始觉。即
是本觉随染而作。今染缘既息始还同本。故
云淳净即法报一体。故经云。唯如如及如如
智独存。名为法身。故次下论云。若无明灭相
续即灭智性不灭。明知智身全同法性。
如金成像像不离金。从能所證义分二身
耳。疏菩萨照寂故云深入者。此以璎珞经
释深入义。彼经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是
卷五十三 第 421c 页
菩萨。故云照寂。则等觉已还未为深入。疏
后二句成益等者。此句总标一成现报。才證
十地得离垢三昧。末后有一三昧。名受一
切智胜职。此三昧现在前时。有大宝莲华忽
然出现身坐其上。十方诸佛现身灌顶名为
受位。故是现报。广如第十地说。然泛明受
位略有三种。一唯就相。如弥勒等。示居长
子已穷圣位。授记当来次补佛处。二就相
显实。如回向所引名为得位。三唯就实十
地行满众累永寂。法身之相显自心源名为得位。虽有三义今取第二故云现报。疏
二成后报益。疏有三节。初句标名。二十地
摄报下。取论意释经。三正引论释。二中然
十地各有摄报之果。初地多作阎浮提王。二
地轮王乃至十地。为大自在天王。今是第
十。言色形中极者。俱舍云。欲天俱卢舍
四分一一增。色天瑜缮那初四增半半。此上
增倍倍。唯无云减三。谓色界十七天。初之四
天各半瑜缮那。至于第四方二由旬。此上增
倍倍。谓第五有四。第六有八。七有十六。八
有三十二。九有六十四。第十合有一百二
十八。十即无云。欲成上都数故减于三。有
一百二十五。则第十一有二百五十。十二五
百。十三一千。十四二千。十五四千。十六八
千。十七一万六千。故至十七。即色究竟身高
一万六千由旬。故云高大。言居有顶者。唯
是色界之顶。无色无处故。此便为三有之顶。
疏二约三乘下。上就摄报王身为大。今约
成佛报身为大。然云约三乘者。以一乘中
卷五十三 第 422a 页
唯说摄报。多作此王亦不必作。而其实成
妙觉。不局于处。不定于天。于阎浮提成
亦成真佛故指三乘。而三乘意亦就摄报
身为彼王。于彼成佛即周法界。学人便谓
报身之佛。在色究竟。则令报身报土皆成
局劣。故指三乘便为不周法界。疏论云下。
三引论释从智处二义即疏释论二义。亦
顺上高大二义。一即就摄报之身智便自在
故。贤首品云。摩醯首罗智自在。大海龙王降
雨时。悉能分别数其滴。于一念中皆辩了。
即其文也。然此天何以为智处耶。以下天定
少。四空定多。以四禅中定慧均等色界中极
故。又约二乘之人。多以无漏之智熏习禅
定故。疏二摄报智满成种智故者。此有二
意。一约未成佛。但是十地摄报。居彼智度
已圆。故云摄报智满。二就彼天上得成菩
提。具足种智名为智处。然论成佛通说有
三。一寄化显实。在阎浮提即周法界。二
寄报显实。在色究竟成便遍法界。三就
实。显实妙出三世。不可定其时处身相。
今就中义疏二寄对显胜下。释后二尽。此
句总标。一对下彰出下释第二尽也。疏以
二乘虽度五道下。疏释上论涅槃道净。言
三馀者。一无明住地惑。为烦恼馀。二无漏
有分别业。为业馀。三变易生死。为苦馀。故
有三馀。涅槃非净。即佛性论文。故法华云。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无上道故等。第一疏中已广分
卷五十三 第 422b 页
别。今则金刚藏已出三馀故。涅槃道净。经
言出世善根者。根者即无贪等。既尽所知
超度变易。满菩萨行诸度皆圆。常乐我净
三德皆圆。处而不住。故涅槃道净。问此句不
同二乘义则可尔。上句度于五道则不
同凡夫。何名不同二乘。有人答云。但约
超胜略无凡夫。此义不然。今谓凡夫此不
足论。今明正度五道。有滥小乘故。净涅
槃显不同彼。故合二句方成此尽。又二
句皆滥二乘。今皆不同。由净善根故不住
涅槃。由度五道故不住生死。合二无住
故不同二乘。度于五道入涅槃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