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一 第 396c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第五十一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八回向。疏从所依立名义通能所者。但
言真如相即是所依善根。一合如故义通能所。此中有五。一上正释。二故本业下引
證。言常照者。以有能所况一合相。复有
二义。一有无不二即一合相以同如故。二智
与境冥绝能所故。则通能所为如相矣。
三若梵下会梵本。四即以法界下出体。能所
契合为法界故。五此与前后下拣滥。前即
第七以平等随顺众生故。后即九十九即
离于能所缚著故。十入法界亦契合故。故
其四名多分相滥。疏拣可知。馀如第四回向
者。彼以善根如于实际。故至一切处。前对
卷五十一 第 397a 页
此拣竟故今不对第四拣之。疏四中初句
总标下。疏文分二。一释总句。二三十一愿
下。别释。释中先释可爱。后释此下。正明科
释。于中三。初双标。次总者下略释总字。三
言横下。双释二章。疏三通受用变化者。但
言清净。变化亦有净故无诸烦恼则是受
用。既众生往生故皆通也。言馀皆土中之事
者。四即法门流布。五行即菩萨修行。六即
天眼常喜世界生者。天眼彻见十方。七则水
鸟树林华池宝阁。八护法。九證法。十心无著。
疏无漏法林等。即净名佛道品。无漏法林树
总持之园苑下。经三昧为园苑故。疏对上
草木者。三草二木即法华药草喻品。初会已
引五乘差别。但由智异故。将善观察智以
对草木。疏第二三愿明果满三德者。能断
是般若。所断是解脱。智周法界即法身取所
證故。又初即智德。次即断德。后即恩德。恩
德故能现世间。故涅槃三德。释中云如来之
身亦非涅槃通色身故。疏初句立宗者。即
虽善修正业。而知业性空。量云正业是有
法。空有无碍是宗法。因云缘成即无性故。同
喻云如幻。幻法从缘。生空有不相碍。正业
从缘生同彼幻法不相碍。疏十句五对令四心弥固者。即天亲般若论中答住问也。
若依无著即当第一发心住处。然无著十八
住处住住皆答三问。三问即应云何住。应
云何修行。应云何降伏其心。秦经阙修行
问合在二中。言发心住处者。经佛告须
菩提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
总标下。疏文分二。一释总句。二三十一愿
下。别释。释中先释可爱。后释此下。正明科
释。于中三。初双标。次总者下略释总字。三
言横下。双释二章。疏三通受用变化者。但
言清净。变化亦有净故无诸烦恼则是受
用。既众生往生故皆通也。言馀皆土中之事
者。四即法门流布。五行即菩萨修行。六即
天眼常喜世界生者。天眼彻见十方。七则水
鸟树林华池宝阁。八护法。九證法。十心无著。
疏无漏法林等。即净名佛道品。无漏法林树
总持之园苑下。经三昧为园苑故。疏对上
草木者。三草二木即法华药草喻品。初会已
引五乘差别。但由智异故。将善观察智以
对草木。疏第二三愿明果满三德者。能断
是般若。所断是解脱。智周法界即法身取所
證故。又初即智德。次即断德。后即恩德。恩
德故能现世间。故涅槃三德。释中云如来之
身亦非涅槃通色身故。疏初句立宗者。即
虽善修正业。而知业性空。量云正业是有
法。空有无碍是宗法。因云缘成即无性故。同
喻云如幻。幻法从缘。生空有不相碍。正业
从缘生同彼幻法不相碍。疏十句五对令四心弥固者。即天亲般若论中答住问也。
若依无著即当第一发心住处。然无著十八
住处住住皆答三问。三问即应云何住。应
云何修行。应云何降伏其心。秦经阙修行
问合在二中。言发心住处者。经佛告须
菩提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
卷五十一 第 397b 页
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
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
非无想(即广大心)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
之(第一心也)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
无众生得灭度者(常心也)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不颠倒心也)论偈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
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此偈上半标四心下
半说住义。四心利益具自他行故。此深心
菩萨应住大乘功德尽圆满矣。言四心者。
三界九类皆尽度之。是广大心。令入无馀涅
槃。是第一心。二乘尚有三。馀非曰无馀。
不名第一。今二种涅槃无馀第一。四涅槃中。
无住涅槃方为第一。今言无馀。即佛无住。
往昔但有三涅槃。故不言无馀耳。彼疏科
上二心名加行住。言常心者论云。如是取
众生如我身。常不舍离是名常心。偈中利
益解其常义。谓度众生常不离大悲同体。
如我之心故名常矣。疏科此心为修行定。
言不颠倒心者。疏科为折散心。言不颠倒
者。论云此示现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
依身执我名为身见。有我等四即非菩萨
是名颠倒。今离此四即是菩萨非颠倒
心。大云言。此文即根本智。前文大悲。是后得
智。由根本智即离我见。故前大智观无众
生相始得成就。又大云解。实无众生得灭
度者。总有五义。一众生性空故无可灭。二
菩萨后得智同体悲。离自身外无别众生。
即无他体。于根本智必先自离我见之相
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
非无想(即广大心)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
之(第一心也)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
无众生得灭度者(常心也)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不颠倒心也)论偈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
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此偈上半标四心下
半说住义。四心利益具自他行故。此深心
菩萨应住大乘功德尽圆满矣。言四心者。
三界九类皆尽度之。是广大心。令入无馀涅
槃。是第一心。二乘尚有三。馀非曰无馀。
不名第一。今二种涅槃无馀第一。四涅槃中。
无住涅槃方为第一。今言无馀。即佛无住。
往昔但有三涅槃。故不言无馀耳。彼疏科
上二心名加行住。言常心者论云。如是取
众生如我身。常不舍离是名常心。偈中利
益解其常义。谓度众生常不离大悲同体。
如我之心故名常矣。疏科此心为修行定。
言不颠倒心者。疏科为折散心。言不颠倒
者。论云此示现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
依身执我名为身见。有我等四即非菩萨
是名颠倒。今离此四即是菩萨非颠倒
心。大云言。此文即根本智。前文大悲。是后得
智。由根本智即离我见。故前大智观无众
生相始得成就。又大云解。实无众生得灭
度者。总有五义。一众生性空故无可灭。二
菩萨后得智同体悲。离自身外无别众生。
即无他体。于根本智必先自离我见之相
卷五十一 第 397c 页
即自无体。既无自他实无众生得灭度矣。
三一切众生本来寂灭不更灭故。四顺法
性法性无念。心若起念即违法性故。五解
法界不度众生。天亲解云。平等真法界佛
不度众生。以众生名名即法界。众生阴身
阴即法界。众生与佛同一法界岂于此理
度众生哉。故净名云。众圣贤亦如也。至于
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
亦应受记。以同一如不应别故。斯理特深。
天亲下文有此解者。谓教地上诸大菩萨。
以初地上尽證真如。令地上学佛平等法
界观矣。而今天亲即解此文。大悲同体。是
教地前学地上观故为此释。天亲妙意今
日晓矣。释曰。上皆晖公之意。今谓不然。且
问寂灭与空为一为异。若言一者则初三
不别。若言异者异相云何。岂不诠言法性
本空寂耶。又寂灭言但是尽相为显实耶。若
是显实即同第五同一法界。又同体悲宁殊
同一法界。又五法界与顺法性复何差别。
非无念智不名真解。是知论明法界生佛
相望。论明同体菩萨望生故不应二。则上
五解唯应为二。其无念义应合在于不颠
倒心。经唯举我以为颠倒。法执不亡岂非
颠倒。故不颠倒。约止绝妄想同体常心观
冥真理。是故经文以不颠倒释上常心。云
何以故由无妄故方能契实。由契理故方
得无妄。二义相成故无众生得灭度者。一
契空如性空寂灭故无可度。二契不空同
一法性。法性平等故无可度。足显玄妙皆
三一切众生本来寂灭不更灭故。四顺法
性法性无念。心若起念即违法性故。五解
法界不度众生。天亲解云。平等真法界佛
不度众生。以众生名名即法界。众生阴身
阴即法界。众生与佛同一法界岂于此理
度众生哉。故净名云。众圣贤亦如也。至于
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
亦应受记。以同一如不应别故。斯理特深。
天亲下文有此解者。谓教地上诸大菩萨。
以初地上尽證真如。令地上学佛平等法
界观矣。而今天亲即解此文。大悲同体。是
教地前学地上观故为此释。天亲妙意今
日晓矣。释曰。上皆晖公之意。今谓不然。且
问寂灭与空为一为异。若言一者则初三
不别。若言异者异相云何。岂不诠言法性
本空寂耶。又寂灭言但是尽相为显实耶。若
是显实即同第五同一法界。又同体悲宁殊
同一法界。又五法界与顺法性复何差别。
非无念智不名真解。是知论明法界生佛
相望。论明同体菩萨望生故不应二。则上
五解唯应为二。其无念义应合在于不颠
倒心。经唯举我以为颠倒。法执不亡岂非
颠倒。故不颠倒。约止绝妄想同体常心观
冥真理。是故经文以不颠倒释上常心。云
何以故由无妄故方能契实。由契理故方
得无妄。二义相成故无众生得灭度者。一
契空如性空寂灭故无可度。二契不空同
一法性。法性平等故无可度。足显玄妙皆
卷五十一 第 398a 页
就诸佛菩萨观心非独约理故。今疏文直
取论意便为正解。复顺今经以今经證。
天亲解经妙符圣旨。疏顺缘曰如者。即随
缘义。净名云。法随于如无所随故。今谓如
随于法无能随故。以如性空方能随缘成
一切故。疏而起信云下。此论解释分中初释
真如门。正举法体有二。一正显如体。二会
执释名。初门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
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
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
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
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
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释曰。此
上论文自有三段。一就实略标。二一切诸法
下会妄显真。三是故下结真离妄。此三皆
是正显如体。即离妄伪为真离异相为如。
今疏所引即会执释名。具足论云。以一切
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
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
真如体亦无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
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
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释曰。此上论
文中二。先释。后当知一切法下结。前中分三。
初正会执。恐有执言。上言离名字相。何故
复立真如之名。故云此真如名亦是假说。二
言说之极下约名释疑。疑云。若但假立何故
不立馀名而立真如。释云。真如者言说之
极。此后更无有名故。摄论中。谓真如为究
竟名故云极耳。因言遣言立此极名。若无
取论意便为正解。复顺今经以今经證。
天亲解经妙符圣旨。疏顺缘曰如者。即随
缘义。净名云。法随于如无所随故。今谓如
随于法无能随故。以如性空方能随缘成
一切故。疏而起信云下。此论解释分中初释
真如门。正举法体有二。一正显如体。二会
执释名。初门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
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
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
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
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
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释曰。此
上论文自有三段。一就实略标。二一切诸法
下会妄显真。三是故下结真离妄。此三皆
是正显如体。即离妄伪为真离异相为如。
今疏所引即会执释名。具足论云。以一切
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
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
真如体亦无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
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
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释曰。此上论
文中二。先释。后当知一切法下结。前中分三。
初正会执。恐有执言。上言离名字相。何故
复立真如之名。故云此真如名亦是假说。二
言说之极下约名释疑。疑云。若但假立何故
不立馀名而立真如。释云。真如者言说之
极。此后更无有名故。摄论中。谓真如为究
竟名故云极耳。因言遣言立此极名。若无
卷五十一 第 398b 页
此名无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遣名三此
真如体亦无可遣下。约相释遣。古有多释
今并不依。今谓此即非安立真如。若安立说。
遣妄曰真显理为如。同唯识意。今正拂此
二无法非真何妄可遣耶。则真非真矣。无
法不如何理可显。故如非如矣。斯则无遣
无立为非安立之真如矣。故疏结云唯就
遮诠顿彰真理。疏二明种类总有六门。谓
一二三七十及百为六类。二中有三及六
真如并八真如总有十义。馀如十藏及前诸
会已说。唯七真如今当说之。即显扬论第三
卷摄事品第一之三论曰。真如作意相者。谓
缘七种遍满真如作意广说如经。一流转
真如作意。谓已见说诸菩萨。以增上法行
善修治作意。于染净法时思惟诸行无始
时来流转实性。既思惟已离无因见及不平
等见。二实相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
染净法因思惟诸法众生无我性。及法无我
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见。及思惟分别。众相作
意不复现行。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说。
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
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唯心净
故。众生净。四安立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
至于染净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已。欲令
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
说。乃至染污法因思惟集谛。欲令断故为
有情说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
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已欲令證
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
真如体亦无可遣下。约相释遣。古有多释
今并不依。今谓此即非安立真如。若安立说。
遣妄曰真显理为如。同唯识意。今正拂此
二无法非真何妄可遣耶。则真非真矣。无
法不如何理可显。故如非如矣。斯则无遣
无立为非安立之真如矣。故疏结云唯就
遮诠顿彰真理。疏二明种类总有六门。谓
一二三七十及百为六类。二中有三及六
真如并八真如总有十义。馀如十藏及前诸
会已说。唯七真如今当说之。即显扬论第三
卷摄事品第一之三论曰。真如作意相者。谓
缘七种遍满真如作意广说如经。一流转
真如作意。谓已见说诸菩萨。以增上法行
善修治作意。于染净法时思惟诸行无始
时来流转实性。既思惟已离无因见及不平
等见。二实相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
染净法因思惟诸法众生无我性。及法无我
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见。及思惟分别。众相作
意不复现行。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说。
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
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唯心净
故。众生净。四安立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
至于染净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已。欲令
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
说。乃至染污法因思惟集谛。欲令断故为
有情说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
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已欲令證
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
卷五十一 第 398c 页
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
修故为有情说。释曰作意之义即菩萨观馀
可知。疏但列名略嘱而已。疏一成依持用
者即唯识论真如为迷悟依。如四转依义中
广辩十地再辩。疏起信说有三大等者。疏
文有四。一引论三大。二对会今文。三释论
用大。四对会百门。今初全是论文而体大中
一者。体大下缺一切法言耳。斯即立义分
中。彼疏释体云。真性深广而凡圣染净皆以
为依故受大名。随流加染而不增。反流除
染而不减。又反流加净而不增。随流阙
净而不减。良以染净之所不亏。始终之
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减也。二相大。论
云。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疏释云。二
种藏中不空如来藏也。今疏略无如来藏言。
但约真如以说相故。谓不异体之德故云
性功德也。如水八德不异于水。三用大全
同彼疏。释云。谓随净业约自然大用报化二
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
世善故。彼论下文具显用相。疏然彼依心
下。第二对会今经。亦是解妨。妨云彼论依
一心法而立三大真如乃是其一。何得真如
具三大耶。故彼立义分中云。摩诃衍者总说
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
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所言义者。则
有三种。一者体大等。通局既异何得引耶。故
下通云。以一统二。二皆属如故下解释分
中分为三门真如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
修故为有情说。释曰作意之义即菩萨观馀
可知。疏但列名略嘱而已。疏一成依持用
者即唯识论真如为迷悟依。如四转依义中
广辩十地再辩。疏起信说有三大等者。疏
文有四。一引论三大。二对会今文。三释论
用大。四对会百门。今初全是论文而体大中
一者。体大下缺一切法言耳。斯即立义分
中。彼疏释体云。真性深广而凡圣染净皆以
为依故受大名。随流加染而不增。反流除
染而不减。又反流加净而不增。随流阙
净而不减。良以染净之所不亏。始终之
所不易。故云平等不增减也。二相大。论
云。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疏释云。二
种藏中不空如来藏也。今疏略无如来藏言。
但约真如以说相故。谓不异体之德故云
性功德也。如水八德不异于水。三用大全
同彼疏。释云。谓随净业约自然大用报化二
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
世善故。彼论下文具显用相。疏然彼依心
下。第二对会今经。亦是解妨。妨云彼论依
一心法而立三大真如乃是其一。何得真如
具三大耶。故彼立义分中云。摩诃衍者总说
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
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所言义者。则
有三种。一者体大等。通局既异何得引耶。故
下通云。以一统二。二皆属如故下解释分
中分为三门真如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
卷五十一 第 399a 页
体。又此二门不相离故。故如必有相用二
也。疏然违真下。三释用大义。似太局亦名
解妨。妨云真如既为一切法体随流。成法。
何得不言能生恶因果耶。故为此通。是以
璎珞经云。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
名之为善。背第一义谛名之为恶。约违
义边。不言生恶。于中先明不生恶所以。
后然违顺虽殊下。释为恶体。藏和尚云以
违真故不得离真。以违真故非其用也。
故今疏云。离如则无可违故不离也。如波
违水离水无波。疏若会百门下。第四会释
经文。具阙至下当知。疏四约教不同可以思准者。小乘但有生空。始教即立二空
及六七等不即于事。终教则即事即如。顿
教多用非安立义。圆教即是百门重重无尽。
疏五释文于中三。一叙昔。二理皆难通下
辩顺违。于中二意。初夺分者。次若取下。纵
成分义责不出相貌实则纵成二义。三今
且十十下。申今正解。上辩顺违二皆有
理。后有究竟分则理长。文中先总明。二初
遍一切下别显。即为十段。依唯识第九。前
虽随地别释。今为对文类例并举。今初遍
一切处。及无相为相即遍满真如。谓此真如
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世亲释云。
谓此法界遍一切行以无少法非无我故。
今言二空无有一法非二空故。今疏云
遍满一切。遍满义彰无相为相即二空相。疏
二中无能测等者。唯识释最胜真如云。谓此
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注云
也。疏然违真下。三释用大义。似太局亦名
解妨。妨云真如既为一切法体随流。成法。
何得不言能生恶因果耶。故为此通。是以
璎珞经云。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
名之为善。背第一义谛名之为恶。约违
义边。不言生恶。于中先明不生恶所以。
后然违顺虽殊下。释为恶体。藏和尚云以
违真故不得离真。以违真故非其用也。
故今疏云。离如则无可违故不离也。如波
违水离水无波。疏若会百门下。第四会释
经文。具阙至下当知。疏四约教不同可以思准者。小乘但有生空。始教即立二空
及六七等不即于事。终教则即事即如。顿
教多用非安立义。圆教即是百门重重无尽。
疏五释文于中三。一叙昔。二理皆难通下
辩顺违。于中二意。初夺分者。次若取下。纵
成分义责不出相貌实则纵成二义。三今
且十十下。申今正解。上辩顺违二皆有
理。后有究竟分则理长。文中先总明。二初
遍一切下别显。即为十段。依唯识第九。前
虽随地别释。今为对文类例并举。今初遍
一切处。及无相为相即遍满真如。谓此真如
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世亲释云。
谓此法界遍一切行以无少法非无我故。
今言二空无有一法非二空故。今疏云
遍满一切。遍满义彰无相为相即二空相。疏
二中无能测等者。唯识释最胜真如云。谓此
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注云
卷五十一 第 399b 页
由离犯戒垢。證此真如德庄严故今无测
无对即最胜义。三中下。论释胜流真如云。谓
此真如所流教法。于馀教法最为胜故。注
云。由得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教法。根本
真如名胜流真如。或證此如说法胜故。今
云于法无碍即教法等为众法眼亦胜流
矣。四中等者论云。四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
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世亲解云。
于此如中无计我所无摄我所。如北洲人
无系属。故应说此如非我执我慢我爱无明
边见我所见等所依取故。今无著无住即无
摄受。五中论云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
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故。注云。谓生死
涅槃二皆平等故无差别。今云毕竟无尽无
变岂有别耶。六中论云。六无染净真如。谓
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中
边释云。由六地观十二因缘。知缘起法无
染无净。非谓如也。由真如故法无染净。
詺此真如。为无染净。今云。无有分别。何有
染净。七中论云。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
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注云。虽诸
教法依如建立。如无异故今云无所不在。
何有别耶。有无同如法岂别耶。八中论云。
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
染净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
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
在故。注云。谓凡位不减圣位不增。故今云。
清净平等岂有增减。九中论云。九智自在真
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
无对即最胜义。三中下。论释胜流真如云。谓
此真如所流教法。于馀教法最为胜故。注
云。由得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教法。根本
真如名胜流真如。或證此如说法胜故。今
云于法无碍即教法等为众法眼亦胜流
矣。四中等者论云。四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
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世亲解云。
于此如中无计我所无摄我所。如北洲人
无系属。故应说此如非我执我慢我爱无明
边见我所见等所依取故。今无著无住即无
摄受。五中论云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
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故。注云。谓生死
涅槃二皆平等故无差别。今云毕竟无尽无
变岂有别耶。六中论云。六无染净真如。谓
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中
边释云。由六地观十二因缘。知缘起法无
染无净。非谓如也。由真如故法无染净。
詺此真如。为无染净。今云。无有分别。何有
染净。七中论云。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
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注云。虽诸
教法依如建立。如无异故今云无所不在。
何有别耶。有无同如法岂别耶。八中论云。
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
染净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
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
在故。注云。谓凡位不减圣位不增。故今云。
清净平等岂有增减。九中论云。九智自在真
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
卷五十一 第 399c 页
故。注云。谓此地中得无碍解名智自在。今
遍一切智。何不知是佛境界真自在也。十
中论云。十业自在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
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
今云。住一切地成佛菩萨业自在矣。然此
十如约诠辩体。若不尔者且如非先不遍
今者方遍。若不约诠说遍何法。上来略取。
文中各有二义以成其名。馀各八义取类
本名可以意得。疏随地别显唯说十如
下。第二解妨。总有四妨。第一十百不同
妨。二前后无如妨。三如观难成妨。四回向非
如妨。今初妨云。彼唯十如此中说百何要将
百以同十耶。故释云。为顺十地且说十如。
理实真如具无尽德。十十融摄且说百门。百
十皆是一周一圆数顺无尽。耳。疏地前通修
等者。第二通前后无如妨。妨云。将百门如
配十地如。地前等妙应无如矣。故为通云。
地前通修十如。等觉遍等十如。妙觉穷證
十如。但同地如无不同矣。疏然异从义别
下。第三通如观难成妨。妨云。十地菩萨一地
之内。唯观一如加行既成方證其一。今罗
百数成观何由。况一味之如何由契合。故答
云。约行布说别證十如。就圆融修一含众
妙。加行有异说十不同。正證相应本唯一
味。随门入理略说百门。若契一门自含众
妙。如海一滴味具百川。牵衣一角全体来
矣。故唯识云。虽真如性体无差别。而随胜
德假立十种。十既假立百门亦然。德用多门
非体不一。言能同回向亦融摄无碍者。由
遍一切智。何不知是佛境界真自在也。十
中论云。十业自在真如。谓若證得此真如已。
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
今云。住一切地成佛菩萨业自在矣。然此
十如约诠辩体。若不尔者且如非先不遍
今者方遍。若不约诠说遍何法。上来略取。
文中各有二义以成其名。馀各八义取类
本名可以意得。疏随地别显唯说十如
下。第二解妨。总有四妨。第一十百不同
妨。二前后无如妨。三如观难成妨。四回向非
如妨。今初妨云。彼唯十如此中说百何要将
百以同十耶。故释云。为顺十地且说十如。
理实真如具无尽德。十十融摄且说百门。百
十皆是一周一圆数顺无尽。耳。疏地前通修
等者。第二通前后无如妨。妨云。将百门如
配十地如。地前等妙应无如矣。故为通云。
地前通修十如。等觉遍等十如。妙觉穷證
十如。但同地如无不同矣。疏然异从义别
下。第三通如观难成妨。妨云。十地菩萨一地
之内。唯观一如加行既成方證其一。今罗
百数成观何由。况一味之如何由契合。故答
云。约行布说别證十如。就圆融修一含众
妙。加行有异说十不同。正證相应本唯一
味。随门入理略说百门。若契一门自含众
妙。如海一滴味具百川。牵衣一角全体来
矣。故唯识云。虽真如性体无差别。而随胜
德假立十种。十既假立百门亦然。德用多门
非体不一。言能同回向亦融摄无碍者。由
卷五十一 第 400a 页
如融摄行顺于如。亦融摄矣。故初地中遍
达十如。随能證行后后建立。疏称如起行
下。第四通回向非如妨。妨云。夫如普遍无
法非如。何有如外别有回向。以为所喻。通
意有二。一以其所信喻所不信。二若取文
义下。为立体式则无前难。疏百门之内下。
第三释文于中二。先总后最初下别。既依
十如则十十科之。疏大般若云。三世诸佛皆
以性空而为佛眼者。见性为佛眼故。疏理
无惑计有无常实者。即生公十四科实相义
中。具云夫惑情所封则两端斯失。失理背
宗所计皆虚。理无惑计则有无并实。实则
说空可以袪滞有者之惑。明有可以释守
空者之迷。斯则空有二教旨俱得实。释曰。
此中有三。初约情非。二约理是。三约教真。
今当其中但用理是。疏无有少下。文中三
初牒经。二如遍非情下设难。三故应释言下
会通。然此段疏为遮妄执一切无情有佛
性义。就计此义自有浅深。一谓精神化
为土木金石。枭獍负块以成于子。情变非
情。非情变情。斯为邪见不异外道。众生
计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说无情同一性
故则稍近宗亦须得意。彼本立意约于真
如自体遍。故真实之性无有二。故涅槃经说
第一义空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乐性。摄
境从心无非心故。色性智性体无二故。如
是等文诸经具有。今谓此释太即太过。失情
无情坏于性相。若以涅槃第一义空该通心
境。涅槃何以拣于瓦砾言无性耶。广如别
达十如。随能證行后后建立。疏称如起行
下。第四通回向非如妨。妨云。夫如普遍无
法非如。何有如外别有回向。以为所喻。通
意有二。一以其所信喻所不信。二若取文
义下。为立体式则无前难。疏百门之内下。
第三释文于中二。先总后最初下别。既依
十如则十十科之。疏大般若云。三世诸佛皆
以性空而为佛眼者。见性为佛眼故。疏理
无惑计有无常实者。即生公十四科实相义
中。具云夫惑情所封则两端斯失。失理背
宗所计皆虚。理无惑计则有无并实。实则
说空可以袪滞有者之惑。明有可以释守
空者之迷。斯则空有二教旨俱得实。释曰。
此中有三。初约情非。二约理是。三约教真。
今当其中但用理是。疏无有少下。文中三
初牒经。二如遍非情下设难。三故应释言下
会通。然此段疏为遮妄执一切无情有佛
性义。就计此义自有浅深。一谓精神化
为土木金石。枭獍负块以成于子。情变非
情。非情变情。斯为邪见不异外道。众生
计生草木有命故不可也。若说无情同一性
故则稍近宗亦须得意。彼本立意约于真
如自体遍。故真实之性无有二。故涅槃经说
第一义空为佛性。故一切法中有安乐性。摄
境从心无非心故。色性智性体无二故。如
是等文诸经具有。今谓此释太即太过。失情
无情坏于性相。若以涅槃第一义空该通心
境。涅槃何以拣于瓦砾言无性耶。广如别
卷五十一 第 400b 页
破。今直显正义。谓性与相非一非异。情与
非情亦非一非异。故应释言以性从缘等。
一如涅槃者。拣去墙壁瓦砾等故。二无觉不
觉者。真性之中无心境故。三无非觉悟。以
无情性融觉性故。故引起信文略一句。然
其此义前已引竟。今此复要彼论通问。问云。
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种种色
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
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
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
法身遍一切处。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义
说耳。论云等者。引證非正證前故云亦可
證此。可为證者。智及智处同般若故。既二
性相即下。结释经文。况心为总相下。举况以
释。前结一性义。今结唯心义。总相则无所
不摄。又融摄重重即本经意。随举一尘即
含法界。何令色境非一性耶。第九回向。今
初牒名下文有四。初释名。二此约无碍大用
下。结得名。三约脱惑障下。会六释。四即上
体用下。出体性。今初有三。一约行释无缚
著。引證中诸法无二。所见无著。般若无生能
见无著。诸法无二通上能所。诸法即无二般
若即无生。三世一合相。竖论无著一合相
言。文在三世义通前三。一者一切法无二。
二者般若无知。三者上二契合。二又解脱下。
约用释名。三于何无缚著耶下。别解缚著。
于中四。一指前总明。二别申十事。三若约
下一事具二。四惑缚著一义中二。一生死为
能缚。由离凡故不缚。言不缚生死者。不
非情亦非一非异。故应释言以性从缘等。
一如涅槃者。拣去墙壁瓦砾等故。二无觉不
觉者。真性之中无心境故。三无非觉悟。以
无情性融觉性故。故引起信文略一句。然
其此义前已引竟。今此复要彼论通问。问云。
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种种色
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
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性故。色
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
法身遍一切处。今取二性相即互融之义
说耳。论云等者。引證非正證前故云亦可
證此。可为證者。智及智处同般若故。既二
性相即下。结释经文。况心为总相下。举况以
释。前结一性义。今结唯心义。总相则无所
不摄。又融摄重重即本经意。随举一尘即
含法界。何令色境非一性耶。第九回向。今
初牒名下文有四。初释名。二此约无碍大用
下。结得名。三约脱惑障下。会六释。四即上
体用下。出体性。今初有三。一约行释无缚
著。引證中诸法无二。所见无著。般若无生能
见无著。诸法无二通上能所。诸法即无二般
若即无生。三世一合相。竖论无著一合相
言。文在三世义通前三。一者一切法无二。
二者般若无知。三者上二契合。二又解脱下。
约用释名。三于何无缚著耶下。别解缚著。
于中四。一指前总明。二别申十事。三若约
下一事具二。四惑缚著一义中二。一生死为
能缚。由离凡故不缚。言不缚生死者。不
卷五十一 第 400c 页
为生死所缚耳。此即相不缚不著二乘即
所见不著。二境相不缚。能见不著。三现惑
不缚。所见不著。种子即所见故。四有不能
缚。所见空不能著。五惑不能缚。见智不
能著。故虽十事不出相惑及能所见也。
疏一毫之善下。即生公释。法华一毫之善。发
迹显佛举手低头皆已成佛。言无非佛流即
涅槃意。乃至外道典籍亦佛法流况内法耶。
大小等教皆从如来大悲所流故。
疏。愿成
普贤兼二回向者。位后普贤是佛即向菩
提。等觉位前即向众生。
疏。别有十四根者。
按经文数故云十四义合二十二根。如俱
舍第十一明。疏胜用增上光显义故者。彼论
解根有二义。此依萨婆多宗。故彼论云。最
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解
云。根体胜故为最胜。根用胜故名为自在。
体用双彰名光显。由有最胜自在光显名
为增上。将增上义以释根也。论云。此增上
义谁望于谁。释曰。谓二十二根望谁增上颂
曰。传说五于四四根于二种五八染净中
各别为增上。释曰。传说五于四者。眼等五根
于四事能为增上。一庄严身。二导养身。三
生识等。四不共事。释曰。初盲聋等非庄严
故。二眼见耳闻避险难故。香味触三是段食
性能受用故。三生识等。等取心所。四不共
事。眼唯见等。言四根于二种者。谓男女命
意名为四根。各于二种而得增上。男女于
二得增上者。一有情异。谓男女类别。二分
别异。谓形相言音乳房等别。命根二者。一能
所见不著。二境相不缚。能见不著。三现惑
不缚。所见不著。种子即所见故。四有不能
缚。所见空不能著。五惑不能缚。见智不
能著。故虽十事不出相惑及能所见也。
疏一毫之善下。即生公释。法华一毫之善。发
迹显佛举手低头皆已成佛。言无非佛流即
涅槃意。乃至外道典籍亦佛法流况内法耶。
大小等教皆从如来大悲所流故。
疏。愿成
普贤兼二回向者。位后普贤是佛即向菩
提。等觉位前即向众生。
疏。别有十四根者。
按经文数故云十四义合二十二根。如俱
舍第十一明。疏胜用增上光显义故者。彼论
解根有二义。此依萨婆多宗。故彼论云。最
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解
云。根体胜故为最胜。根用胜故名为自在。
体用双彰名光显。由有最胜自在光显名
为增上。将增上义以释根也。论云。此增上
义谁望于谁。释曰。谓二十二根望谁增上颂
曰。传说五于四四根于二种五八染净中
各别为增上。释曰。传说五于四者。眼等五根
于四事能为增上。一庄严身。二导养身。三
生识等。四不共事。释曰。初盲聋等非庄严
故。二眼见耳闻避险难故。香味触三是段食
性能受用故。三生识等。等取心所。四不共
事。眼唯见等。言四根于二种者。谓男女命
意名为四根。各于二种而得增上。男女于
二得增上者。一有情异。谓男女类别。二分
别异。谓形相言音乳房等别。命根二者。一能
卷五十一 第 401a 页
续过去众同分。二能持现在众同分意根二
者。一能续后有。二自在随行。谓经云。心能
导世间即自在义。心能遍摄受即随行义。如
是一心法皆自在随行。言五八染净中者。
五谓乐等五受。八谓信等五根三无漏根。谓
五受顺三毒染。信等八根顺清净法随生长
故论次叙异说云。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
根(谓发识了境根名增上)从身立二根。男女性增上(同前
分别)于同住杂染清净增上故。应知命五受信
等立为根。释曰。谓下二句由上二句得增
上义故立根名。谓命根于同分住得增上
等。五受于染法得增上。信等于煖顶位中
伏诸烦恼引圣道故。大同前解。颂云未知当
知根具知根亦尔。于得后后道涅槃等增上。
释云。言亦尔者。类显一一各能为根。未知
根是见。道已知根是修道。具知根是无学道。
未知已知于根道有增上用。见道引修道故。
已知于具知根道有增上用。引无学故具
知于涅槃有增上用。由具知根心得解脱。
心若解脱方證涅槃故。已知是未知之后。具
知是已知之后故言后后。更有异说未知已
知各于自道断惑增上。具知于现法乐住
得增上。已知根义正义所立。二十二根经中
略无男女二根馀皆具有。
疏。兼五受根者。
颂云身不悦名苦(损恼义故)。即此悦名乐(摄养义故)。及
三定心悦(谓第三禅五识无故无有身乐心悦名乐)。馀处悦名喜(馀处谓初
二禅及欲界处心悦名喜)。心不悦名忧。中舍二无别(中谓非苦非乐此处
中故名为舍根舍在身心同无分别任运而生故虽通二身心二舍同一舍根也)。见修无学
道。依九立三根者。释曰。九谓意喜乐舍信等
者。一能续后有。二自在随行。谓经云。心能
导世间即自在义。心能遍摄受即随行义。如
是一心法皆自在随行。言五八染净中者。
五谓乐等五受。八谓信等五根三无漏根。谓
五受顺三毒染。信等八根顺清净法随生长
故论次叙异说云。了自境增上总立于六
根(谓发识了境根名增上)从身立二根。男女性增上(同前
分别)于同住杂染清净增上故。应知命五受信
等立为根。释曰。谓下二句由上二句得增
上义故立根名。谓命根于同分住得增上
等。五受于染法得增上。信等于煖顶位中
伏诸烦恼引圣道故。大同前解。颂云未知当
知根具知根亦尔。于得后后道涅槃等增上。
释云。言亦尔者。类显一一各能为根。未知
根是见。道已知根是修道。具知根是无学道。
未知已知于根道有增上用。见道引修道故。
已知于具知根道有增上用。引无学故具
知于涅槃有增上用。由具知根心得解脱。
心若解脱方證涅槃故。已知是未知之后。具
知是已知之后故言后后。更有异说未知已
知各于自道断惑增上。具知于现法乐住
得增上。已知根义正义所立。二十二根经中
略无男女二根馀皆具有。
疏。兼五受根者。
颂云身不悦名苦(损恼义故)。即此悦名乐(摄养义故)。及
三定心悦(谓第三禅五识无故无有身乐心悦名乐)。馀处悦名喜(馀处谓初
二禅及欲界处心悦名喜)。心不悦名忧。中舍二无别(中谓非苦非乐此处
中故名为舍根舍在身心同无分别任运而生故虽通二身心二舍同一舍根也)。见修无学
道。依九立三根者。释曰。九谓意喜乐舍信等
卷五十一 第 401b 页
五根。若在见道依此九立未知当知根。修
及无学亦依九立已知具知。论云。如是三
名因何而立。谓在见道有未曾知当知行
转。故说彼名未知当知根。解云。即见道十
五心八忍七智。如苦法忍与疑得俱。未知
苦谛名未曾知。后至智位必当知故名为
未知当知根。如苦忍既尔。诸馀七忍亦然。
故忍总名未知当知。中间七智虽能正知良
由知谛未遍中间起故。亦名未知当知。故
说彼在见道行者名未知当知。又论云。若
在修道无未知当知。但为断除馀随眠故
即于彼境复数数知。是故说彼名为已知。
释曰。从道类智已去乃至金刚喻定皆名
修道。若在修道上下八谛总已知竟无未
曾知。但为断除迷事烦恼贪瞋痴慢四随眠
故。于四谛境复数起智知名为已知。又论
云在无学道。知已已知故名为知(此释知也谓尽智无
生智作知已已知之解故名为知)有此知者。名为具知(此释具义有此
者成就义也约成译具也)或习此知已成性者。名为具知
(此第二解约习释具也)谓得尽智无生智故。如实自
知我遍知苦。不复更知。乃至广说。释曰。即
以尽无生智为具知根体。四谛之上各有
尽无生义故。云乃至论彼所有根名未知
当知根等者。此释名。谓彼未知等行者。身
中所有此根故名未知根等也。馀如俱舍
根品广明信等五根前疏已释命根之义问
明品说。疏以不退转是定义者。以精进言经
文自有定。但有义故以不退当之。进谓进
趣定谓不动。故疏金刚界根者。释此一根疏
及无学亦依九立已知具知。论云。如是三
名因何而立。谓在见道有未曾知当知行
转。故说彼名未知当知根。解云。即见道十
五心八忍七智。如苦法忍与疑得俱。未知
苦谛名未曾知。后至智位必当知故名为
未知当知根。如苦忍既尔。诸馀七忍亦然。
故忍总名未知当知。中间七智虽能正知良
由知谛未遍中间起故。亦名未知当知。故
说彼在见道行者名未知当知。又论云。若
在修道无未知当知。但为断除馀随眠故
即于彼境复数数知。是故说彼名为已知。
释曰。从道类智已去乃至金刚喻定皆名
修道。若在修道上下八谛总已知竟无未
曾知。但为断除迷事烦恼贪瞋痴慢四随眠
故。于四谛境复数起智知名为已知。又论
云在无学道。知已已知故名为知(此释知也谓尽智无
生智作知已已知之解故名为知)有此知者。名为具知(此释具义有此
者成就义也约成译具也)或习此知已成性者。名为具知
(此第二解约习释具也)谓得尽智无生智故。如实自
知我遍知苦。不复更知。乃至广说。释曰。即
以尽无生智为具知根体。四谛之上各有
尽无生义故。云乃至论彼所有根名未知
当知根等者。此释名。谓彼未知等行者。身
中所有此根故名未知根等也。馀如俱舍
根品广明信等五根前疏已释命根之义问
明品说。疏以不退转是定义者。以精进言经
文自有定。但有义故以不退当之。进谓进
趣定谓不动。故疏金刚界根者。释此一根疏
卷五十一 第 401c 页
文有二。一正释。二傍通。今初有四。一双标
定慧。二金刚三昧下示定。三金刚正智下示
慧。四界即是性释于界言通定慧义。智了
心性者。智了即慧契性不动是定。然此根
体通智通心二俱名根。故第六回向施心中
云。愿一切众生得万字相。庄严金刚界心。
心体性坚即金刚心智。符心王同不可坏。
心智俱能坏惑。坏惑亦即利义受金刚名。今
观心性义含王所。亦即未知当知根等者。
二傍通也。金刚定慧即等妙觉。今欲具三无
漏根故以此当未知根。未知根正在见道
何有金刚之义。故言现观位中得不坏故。
现观即见道谛现观也。现观之义十地广释。
疏金刚焰下。文中二。一正释金刚发焰。金刚
如灯。发焰如教。故双了事理。及能所者。照
境为所。亦兼照于能观智也。即已知根者。
通照事理如修道中故。二故离世间下。引
證双證前二根。初證界根知法性故。二又
云金刚光焰根。即證前焰根双照之义。先举
经。后佛境有二下。释同一所知中已通事
理。二分齐境有能观智故。前释云焰通事
理及能所故。后二具知根三无漏根具矣。
然心名根清净心王于无分别智。有所依增
上义故二智名根。即于后后道涅槃得增
上故。如前论释。大小乘说六八等殊。三得
成根义类相似故得引于俱舍文證。人常
了故。疏其业行界下。疏以十力摄五十二。
于文有二。先知众生。后知菩萨。前中有十
七想。众生是总。十力皆是化生事故馀即明
定慧。二金刚三昧下示定。三金刚正智下示
慧。四界即是性释于界言通定慧义。智了
心性者。智了即慧契性不动是定。然此根
体通智通心二俱名根。故第六回向施心中
云。愿一切众生得万字相。庄严金刚界心。
心体性坚即金刚心智。符心王同不可坏。
心智俱能坏惑。坏惑亦即利义受金刚名。今
观心性义含王所。亦即未知当知根等者。
二傍通也。金刚定慧即等妙觉。今欲具三无
漏根故以此当未知根。未知根正在见道
何有金刚之义。故言现观位中得不坏故。
现观即见道谛现观也。现观之义十地广释。
疏金刚焰下。文中二。一正释金刚发焰。金刚
如灯。发焰如教。故双了事理。及能所者。照
境为所。亦兼照于能观智也。即已知根者。
通照事理如修道中故。二故离世间下。引
證双證前二根。初證界根知法性故。二又
云金刚光焰根。即證前焰根双照之义。先举
经。后佛境有二下。释同一所知中已通事
理。二分齐境有能观智故。前释云焰通事
理及能所故。后二具知根三无漏根具矣。
然心名根清净心王于无分别智。有所依增
上义故二智名根。即于后后道涅槃得增
上故。如前论释。大小乘说六八等殊。三得
成根义类相似故得引于俱舍文證。人常
了故。疏其业行界下。疏以十力摄五十二。
于文有二。先知众生。后知菩萨。前中有十
七想。众生是总。十力皆是化生事故馀即明
卷五十一 第 402a 页
十力所知。一初有五想。皆处非处于佛法等
相应为处。不相应名非处故。二业力。三行
即禅定行。四即界力。五即解力。六根力。七时
即宿住。八持即遍趣行。遍持善恶至诸趣
故。九烦恼下。三想即漏尽力。十见佛想。即
天眼智力想。取其相皆了知故从法轮想
下。知菩萨亦不出十力所知。恐繁不配。离
四过失等者。从一切佛智下。即具五功德。
疏如声闻中有信行法行等。此二通有退思
护住者。俱舍二十五云。阿罗汉有六。谓退
至不动。前五信解生总名时解脱。后不时解
脱。从前见至生。释曰。契经说有六阿罗汉。
一者退法。谓遇少缘便退所得。二者思法。
谓惧退失恒思自害。三者护法。谓于所得
喜自防护。四者安住法无胜退缘。虽不自
护亦能不退。无胜加行亦不增进。五堪达
法。谓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六不动
法。不为烦恼所退动故。前五种性从无学
位信解性生。此五总名时解脱也。以要待
时方能入定。及心解脱。言待时者。此有六
种。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卧具。四得
好处。五得好说法师。六得好同学。后不动
种性名不时解脱。谓是利根以不待时便
能入定。及心解脱故。从先学位见至性生。
释曰。论云从先学位信解生等者。二十三
论云。至第十六心随三向住果名信解见
至。亦由钝利别。释曰随三向住果者。随三
向人至住三果。随钝利根得名不同。若钝
根人名为信解。若利根者名为见至。前随
相应为处。不相应名非处故。二业力。三行
即禅定行。四即界力。五即解力。六根力。七时
即宿住。八持即遍趣行。遍持善恶至诸趣
故。九烦恼下。三想即漏尽力。十见佛想。即
天眼智力想。取其相皆了知故从法轮想
下。知菩萨亦不出十力所知。恐繁不配。离
四过失等者。从一切佛智下。即具五功德。
疏如声闻中有信行法行等。此二通有退思
护住者。俱舍二十五云。阿罗汉有六。谓退
至不动。前五信解生总名时解脱。后不时解
脱。从前见至生。释曰。契经说有六阿罗汉。
一者退法。谓遇少缘便退所得。二者思法。
谓惧退失恒思自害。三者护法。谓于所得
喜自防护。四者安住法无胜退缘。虽不自
护亦能不退。无胜加行亦不增进。五堪达
法。谓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六不动
法。不为烦恼所退动故。前五种性从无学
位信解性生。此五总名时解脱也。以要待
时方能入定。及心解脱。言待时者。此有六
种。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卧具。四得
好处。五得好说法师。六得好同学。后不动
种性名不时解脱。谓是利根以不待时便
能入定。及心解脱故。从先学位见至性生。
释曰。论云从先学位信解生等者。二十三
论云。至第十六心随三向住果名信解见
至。亦由钝利别。释曰随三向住果者。随三
向人至住三果。随钝利根得名不同。若钝
根人名为信解。若利根者名为见至。前随
卷五十一 第 402b 页
信行今名胜解。谓由信故胜解相显名为信
解。前随法行今名见至谓由向见得至果
见故名见至。此二圣者信慧互增。故标信
解见至名别。言谓由向见得至果见者。以
法行人见理情多故。次前论云。且依见道十
五心位。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名随信
法行由根钝利别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
果断次三向二离八地向三。释曰。初二
句明见道位中有二圣者。谓根钝者名随
信行。彼于先时随信他言而行义故。若利
根者名随法行。彼于先时由自披阅契经
等法随行义。故此上二句下。疏更释此中相
承故具出之。下四句即前二圣于见道位立
为三向。释曰梵行品已引取意不同。今复引
之谓于先时未以世道断欲修惑名具
修惑。此为一人。或有漏道断于一品至于
五品即为五人。兼前六人至见道中名初
果向。趣预流果故。若断六七八品名为次
三。此有三人。至见道中名向第二果也。
言离八地向三者。谓断欲界第九品为一
人。次四禅三空为七地名九品。七九六十
三兼前欲界一品。即有八地为六十四
人。至见道中名第三果向。故上总有七十
三人皆在见道。故见道中名为信行法行。
至第十六心去修道位中三果圣人。名信
解见至。阿罗汉位名时解脱不时解脱。故疏
如声闻中有信行法行等。言此二通有退思
护住等者。信行至罗汉有前五见至。至罗
汉为不动等。即等取堪达不动。就前五中
解。前随法行今名见至谓由向见得至果
见故名见至。此二圣者信慧互增。故标信
解见至名别。言谓由向见得至果见者。以
法行人见理情多故。次前论云。且依见道十
五心位。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名随信
法行由根钝利别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
果断次三向二离八地向三。释曰。初二
句明见道位中有二圣者。谓根钝者名随
信行。彼于先时随信他言而行义故。若利
根者名随法行。彼于先时由自披阅契经
等法随行义。故此上二句下。疏更释此中相
承故具出之。下四句即前二圣于见道位立
为三向。释曰梵行品已引取意不同。今复引
之谓于先时未以世道断欲修惑名具
修惑。此为一人。或有漏道断于一品至于
五品即为五人。兼前六人至见道中名初
果向。趣预流果故。若断六七八品名为次
三。此有三人。至见道中名向第二果也。
言离八地向三者。谓断欲界第九品为一
人。次四禅三空为七地名九品。七九六十
三兼前欲界一品。即有八地为六十四
人。至见道中名第三果向。故上总有七十
三人皆在见道。故见道中名为信行法行。
至第十六心去修道位中三果圣人。名信
解见至。阿罗汉位名时解脱不时解脱。故疏
如声闻中有信行法行等。言此二通有退思
护住等者。信行至罗汉有前五见至。至罗
汉为不动等。即等取堪达不动。就前五中
卷五十一 第 402c 页
自有上中下。据法华中则不动罗汉亦有
上中下三根。声闻悟不同故。五百千二百亦
称下故。况前见道之内有多种人亦是上中
下也。言随于一品复有信等者。如一下根
亦具五根。而于五中互有胜劣。有人定增
有慧增等故。其根品多不同也。今菩萨理观
深玄。于一根中能都照耳。疏一准无性摄
论以难知故者。即第一论释阿陀那识甚
微细言。论意云深拣世智。细拣声闻故论
释甚细云。诸声闻对难了知是故不为
声闻等开示此识。彼不求微细一切智故。
释曰本论虽但云细释有微细之言。辩公亦
云此等并难知故。衍法师云所知之事。幽微
故能知之智。微细亦难知义也。疏一缘谓专
注一境故不散者。释曰此下成德翻上诸过。
而小不次一缘成上不散。以善寂成上不
乱。以善分别成上不迷。以善住成上不怯
怖。疏识所了境通于善恶等者。无分别是
智。有分别是识。故晋经下。證成上义。思议
是心地。不思议非心地也。此中心地不同心
地法门。疏于非心处下。于中二。初正释。二
拣滥。言即非心量之心量者。此有二义。若
楞伽云。非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者。此拂
迹入玄。谓以非心量为遣心量。若以非
心量为是斯即心量。二者不同上意。谓非
心量即不思议之心量者不碍心量故。引
第八回向證之。住不思议即非心量。思议
不可尽即之心量。以二相即夺故。有下
半俱寂灭也。以心与非心下引义證成。疏
上中下三根。声闻悟不同故。五百千二百亦
称下故。况前见道之内有多种人亦是上中
下也。言随于一品复有信等者。如一下根
亦具五根。而于五中互有胜劣。有人定增
有慧增等故。其根品多不同也。今菩萨理观
深玄。于一根中能都照耳。疏一准无性摄
论以难知故者。即第一论释阿陀那识甚
微细言。论意云深拣世智。细拣声闻故论
释甚细云。诸声闻对难了知是故不为
声闻等开示此识。彼不求微细一切智故。
释曰本论虽但云细释有微细之言。辩公亦
云此等并难知故。衍法师云所知之事。幽微
故能知之智。微细亦难知义也。疏一缘谓专
注一境故不散者。释曰此下成德翻上诸过。
而小不次一缘成上不散。以善寂成上不
乱。以善分别成上不迷。以善住成上不怯
怖。疏识所了境通于善恶等者。无分别是
智。有分别是识。故晋经下。證成上义。思议
是心地。不思议非心地也。此中心地不同心
地法门。疏于非心处下。于中二。初正释。二
拣滥。言即非心量之心量者。此有二义。若
楞伽云。非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者。此拂
迹入玄。谓以非心量为遣心量。若以非
心量为是斯即心量。二者不同上意。谓非
心量即不思议之心量者不碍心量故。引
第八回向證之。住不思议即非心量。思议
不可尽即之心量。以二相即夺故。有下
半俱寂灭也。以心与非心下引义證成。疏
卷五十一 第 403a 页
不为此释下第二拣滥。人多误解情作非
情非情作情故。下又纵云。设言于非心处
示生于心。亦是非情为情者。既言示生非
真无情为有情矣。疏今译以非通二义者。
一非法是不善。二是无法。今言无法则非
不善。但有无义无义自有二意。疏依第二
义者。是上非即无物则法本自无因缘生诸
者。全是仁王下卷经。然有二义。一本来自空
从缘生故。则同第三义。若唯识等从无至
有曰生。自有还无称灭。则法本从无因缘
生诸。今依第二义异第三亦顺彼经。须弥
巨海俱为灰阳。二仪尚殒国有何常生必灭
义。若依第三则从无住本等者。无住即实相
异名。疏名或小异等者。今当会之一刹即第
六世界。二众生即第二众生趣。三一切法果
报即第九法。四众生心即第五众生界。五一
切说法时即第八入劫。六法界即第七法界。
七尽虚空界一切三世亦属第八入劫。八语
言道即第四菩萨位德位但假名故。九世间
行即第一世间法。十出世间行即第三菩萨
行德。甚微细十句结于九门。故一重明而劫
即长时。三世即短时耳。第十回向。
疏。今初谓
称法界等者。疏文有二。初标会异名。第二
法界无量即是所入下。别释其相。于中十。一
明所入。二何法能入下。释能入。三谓以称
法界之大智下双结成名。四此则位满下
结示得名。五等何法界下明法界类别。六
然其四事下结通。七故不可但以下。结弹
古人。即刊定云等是能等回向行。法界无量
情非情作情故。下又纵云。设言于非心处
示生于心。亦是非情为情者。既言示生非
真无情为有情矣。疏今译以非通二义者。
一非法是不善。二是无法。今言无法则非
不善。但有无义无义自有二意。疏依第二
义者。是上非即无物则法本自无因缘生诸
者。全是仁王下卷经。然有二义。一本来自空
从缘生故。则同第三义。若唯识等从无至
有曰生。自有还无称灭。则法本从无因缘
生诸。今依第二义异第三亦顺彼经。须弥
巨海俱为灰阳。二仪尚殒国有何常生必灭
义。若依第三则从无住本等者。无住即实相
异名。疏名或小异等者。今当会之一刹即第
六世界。二众生即第二众生趣。三一切法果
报即第九法。四众生心即第五众生界。五一
切说法时即第八入劫。六法界即第七法界。
七尽虚空界一切三世亦属第八入劫。八语
言道即第四菩萨位德位但假名故。九世间
行即第一世间法。十出世间行即第三菩萨
行德。甚微细十句结于九门。故一重明而劫
即长时。三世即短时耳。第十回向。
疏。今初谓
称法界等者。疏文有二。初标会异名。第二
法界无量即是所入下。别释其相。于中十。一
明所入。二何法能入下。释能入。三谓以称
法界之大智下双结成名。四此则位满下
结示得名。五等何法界下明法界类别。六
然其四事下结通。七故不可但以下。结弹
古人。即刊定云等是能等回向行。法界无量
卷五十一 第 403b 页
是所等事。谓尽十方虚空所摄事法界无可
限量。今回法施等善根令成无漏体德及
用。显彼数量等。彼数量等彼事法界故。故
今弹之所等有四无量有二安局事耶。八
言无量下释无量义。九前回向下对前辩
异。十即以法施下出体。
疏。夫法施者。亦古
德意。然各二句今各举一。彼云一则发之以
智慧为生解之妙方。二则化之以多人。作
津济之弘躅。三则为起行之根本。实倚仗
之良诠。四则为入圣之阶渐。标引道之要
津。疏略以摘其语用故不指古人下引则
全是。疏今不生于化者。即金刚三昧经云。若
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上
两句遮过。下两句成德。今但要成德耳。疏
示果宝渚者。即法华化城喻品云。譬如五百
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
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
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
难。释曰五百由旬众释云云。今依生公。三界
途阻二乘路险。此五百是菩萨恶道甚难过
也。众人即发菩提心欲求佛智以为宝渚。
如来以况导师。故下经云。我亦复如是为
一切导师。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佛慧
即宝亦喻涅槃于理无失。以会相门菩提
涅槃无二体故。故疏双合果道即菩提涅槃。
疏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即论语第十以
世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唯圣人能有始
终耳。亦由乾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者其唯圣人乎。疏然广等四心下。解妨可
限量。今回法施等善根令成无漏体德及
用。显彼数量等。彼数量等彼事法界故。故
今弹之所等有四无量有二安局事耶。八
言无量下释无量义。九前回向下对前辩
异。十即以法施下出体。
疏。夫法施者。亦古
德意。然各二句今各举一。彼云一则发之以
智慧为生解之妙方。二则化之以多人。作
津济之弘躅。三则为起行之根本。实倚仗
之良诠。四则为入圣之阶渐。标引道之要
津。疏略以摘其语用故不指古人下引则
全是。疏今不生于化者。即金刚三昧经云。若
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上
两句遮过。下两句成德。今但要成德耳。疏
示果宝渚者。即法华化城喻品云。譬如五百
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
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
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
难。释曰五百由旬众释云云。今依生公。三界
途阻二乘路险。此五百是菩萨恶道甚难过
也。众人即发菩提心欲求佛智以为宝渚。
如来以况导师。故下经云。我亦复如是为
一切导师。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佛慧
即宝亦喻涅槃于理无失。以会相门菩提
涅槃无二体故。故疏双合果道即菩提涅槃。
疏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即论语第十以
世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唯圣人能有始
终耳。亦由乾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者其唯圣人乎。疏然广等四心下。解妨可
卷五十一 第 403c 页
知。四心已见第八回向。疏二中有二十梵
行下。疏文有四。初列十戒。二通用下出体。
三今开下释文。望智论文开为二十。若望
经文束为十戒。皆用智论释十戒文。以会
今经。八九即自在戒。十三即无著戒。馀文可
知。四又安住下收为四等。疏摄论云若自
住邪行等即梁论第七引契经说。若无性摄
论当其第五。一句小异。云如契经言。若自
住邪行便受他讥谤。是人终不能制止他
过失。又云若怀瞋分诲他所犯以非利
益。非方便故。言不威肃他转违背起诸邪
行。如有颂言。慈怜如一子诲举他所犯。
决定令受持后不复当犯。疏沙弥求龙是
怀毒回向者智论云。昔有罗汉居近龙池。
每至食时皆请罗汉入池供养。罗汉神通
兼坐绳床。忽然而去。有一沙弥于一日
中临至食时。密在床下攀绳床辕。罗汉不
知如常运通至龙池中。从床下出龙王怪
问。此未离欲何以将来。以天甘露而供罗
汉。以人间味而膳沙弥。沙弥涤钵骇其香
味。恨师忿龙兼贪龙女兴心欲夺。龙得
他心知沙弥意。复兼头痛求其谢过。沙弥
心志毒愿不息。加功精诚后足下水出寻至
池边。以衣覆头便化为龙。遂入池中咬杀
其龙。夺其宫殿妻子眷属报龙已毕。即兴
风云震雷降雹。拔倒寺宇净无所有。国王
知之复为立寺。复被毁灭国王大怒。遂檄
其龙若更为害当填此池。龙遂谢过谓其
师曰。自今已后不敢为恶。然是龙身性多
行下。疏文有四。初列十戒。二通用下出体。
三今开下释文。望智论文开为二十。若望
经文束为十戒。皆用智论释十戒文。以会
今经。八九即自在戒。十三即无著戒。馀文可
知。四又安住下收为四等。疏摄论云若自
住邪行等即梁论第七引契经说。若无性摄
论当其第五。一句小异。云如契经言。若自
住邪行便受他讥谤。是人终不能制止他
过失。又云若怀瞋分诲他所犯以非利
益。非方便故。言不威肃他转违背起诸邪
行。如有颂言。慈怜如一子诲举他所犯。
决定令受持后不复当犯。疏沙弥求龙是
怀毒回向者智论云。昔有罗汉居近龙池。
每至食时皆请罗汉入池供养。罗汉神通
兼坐绳床。忽然而去。有一沙弥于一日
中临至食时。密在床下攀绳床辕。罗汉不
知如常运通至龙池中。从床下出龙王怪
问。此未离欲何以将来。以天甘露而供罗
汉。以人间味而膳沙弥。沙弥涤钵骇其香
味。恨师忿龙兼贪龙女兴心欲夺。龙得
他心知沙弥意。复兼头痛求其谢过。沙弥
心志毒愿不息。加功精诚后足下水出寻至
池边。以衣覆头便化为龙。遂入池中咬杀
其龙。夺其宫殿妻子眷属报龙已毕。即兴
风云震雷降雹。拔倒寺宇净无所有。国王
知之复为立寺。复被毁灭国王大怒。遂檄
其龙若更为害当填此池。龙遂谢过谓其
师曰。自今已后不敢为恶。然是龙身性多
卷五十一 第 404a 页
瞋毒恐后还发。若见池上有黑云生。即是
弟子起于恶心。当令鸣钟。念摩诃般若恶
心则息。后如其言每有云起即称念般若
鸣钟击磬云则散灭。释曰此沙弥为龙。有
其二意一为贪色味。二为瞋恚而皆是毒
疏不畏生死长远等者。即三种练磨心。唯识
第九资粮位中。偈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
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长行释未
能伏灭中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
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
證修勇猛不退。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
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證大菩提者。练磨自
心勇猛不退。注云。第一菩提广大屈引他
况已练。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
者长时。由此退屈引他已證我同彼类何
故退耶。摄论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
成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
屈。论云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
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
不退。注云。第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
偈云。汝已恶道经多劫无益受苦尚能超。今
修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论云。
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證。心便退屈。
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其心勇猛不退。
即第三转依难證屈。引粗况妙。练如行施
等尚感贵乐。况我所修清净妙善而无果
耶。论偈云。博地凡夫初发心尚拟远趣菩提
果。我已精进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沈沦。论
云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
弟子起于恶心。当令鸣钟。念摩诃般若恶
心则息。后如其言每有云起即称念般若
鸣钟击磬云则散灭。释曰此沙弥为龙。有
其二意一为贪色味。二为瞋恚而皆是毒
疏不畏生死长远等者。即三种练磨心。唯识
第九资粮位中。偈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
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长行释未
能伏灭中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
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
證修勇猛不退。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
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證大菩提者。练磨自
心勇猛不退。注云。第一菩提广大屈引他
况已练。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
者长时。由此退屈引他已證我同彼类何
故退耶。摄论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
成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
屈。论云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
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
不退。注云。第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
偈云。汝已恶道经多劫无益受苦尚能超。今
修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论云。
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證。心便退屈。
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其心勇猛不退。
即第三转依难證屈。引粗况妙。练如行施
等尚感贵乐。况我所修清净妙善而无果
耶。论偈云。博地凡夫初发心尚拟远趣菩提
果。我已精进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沈沦。论
云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
卷五十一 第 404b 页
行。今疏初不畏生死长远。众生难度即通说
也。转依难證下。即倒牒三种练磨之心故总
说云不畏。无性摄论当其第六。疏今初以法
师下。辩其圆音文分为五。一标数。二会他
经。三随难释。四以义通摄。五别释音声。疏
即密迹下。第二会他经于中有四。一会同
异。二会有无。三会通教旨。四会他经意。然
密迹经即大宝积经中金刚力士会。第三之
三卷。当第十。尔时寂意菩萨复问金刚力
士。如来有几事秘要。答有三种。一曰身密。
二曰意密。三曰口密。口中说六十种音。广
赞如来无思无想无言之言竟。即云如来从
口敷演。如一言词出六十品。各异音声。何
谓六十。释曰。然经直列今加次第。一吉
祥音。二柔软音。三可爱乐音。四悦意清净音。
五离垢音。六显曜音。七微妙音。八明德音。九
无乱音。十无愦音。十一师父音。十二无刚硬
音。十三无粗犷音。十四善顺音。十五安重音。
十六身所吉利音。十七随心随时音。十八如
如悦意音。十九天爱安想音。二十无热恼音。
二十一方正音。二十二识达音。二十三亲近
音。二十四意好音。二十五欢悦音。二十六和
雅音。二十七晓了音。二十八精勤音。二十九
和忍音。三十重了音。三十一其响去秽音。三十
二应师子音。三十三龙呜音。三十四好雨音。
三十五海雷龙王音。三十六真陀罗伎音。三
十七哀鸾音。三十八鹰畅音。三十九鹤呜音。
四十耆域音。四十一英鸟音。四十二雷震音。
四十三不卒音。四十四不暴音。四十五普入
也。转依难證下。即倒牒三种练磨之心故总
说云不畏。无性摄论当其第六。疏今初以法
师下。辩其圆音文分为五。一标数。二会他
经。三随难释。四以义通摄。五别释音声。疏
即密迹下。第二会他经于中有四。一会同
异。二会有无。三会通教旨。四会他经意。然
密迹经即大宝积经中金刚力士会。第三之
三卷。当第十。尔时寂意菩萨复问金刚力
士。如来有几事秘要。答有三种。一曰身密。
二曰意密。三曰口密。口中说六十种音。广
赞如来无思无想无言之言竟。即云如来从
口敷演。如一言词出六十品。各异音声。何
谓六十。释曰。然经直列今加次第。一吉
祥音。二柔软音。三可爱乐音。四悦意清净音。
五离垢音。六显曜音。七微妙音。八明德音。九
无乱音。十无愦音。十一师父音。十二无刚硬
音。十三无粗犷音。十四善顺音。十五安重音。
十六身所吉利音。十七随心随时音。十八如
如悦意音。十九天爱安想音。二十无热恼音。
二十一方正音。二十二识达音。二十三亲近
音。二十四意好音。二十五欢悦音。二十六和
雅音。二十七晓了音。二十八精勤音。二十九
和忍音。三十重了音。三十一其响去秽音。三十
二应师子音。三十三龙呜音。三十四好雨音。
三十五海雷龙王音。三十六真陀罗伎音。三
十七哀鸾音。三十八鹰畅音。三十九鹤呜音。
四十耆域音。四十一英鸟音。四十二雷震音。
四十三不卒音。四十四不暴音。四十五普入
卷五十一 第 404c 页
响音。四十六去非时音。四十七无乏音。四十
八无怯音。四十九悦豫音。五十通畅音。五十
一戒禁音。五十二甘美音。五十三进行音。五
十四广普音。五十五具足音。五十六诸根无班
音。五十七不轻疾音。五十八无住音。五十九
响声普入众会音。六十宣诸德音。密迹金刚
力士谓寂意菩萨言。是为如来六十梵音。
其如来音普遍十方诸佛世界。悦可一切众
生心行。释曰已具列六十。今经但四十五缺
于十五次下当明。然密迹经但列不释。庄严
论第六亦引彼经而兼有释。论偈云。菩萨自
成就。如前义应知。声有六十种。是说如来
事。长行释云。如来有六十种不可思议音声。
如佛秘密经中说。寂静慧如来具足六十种
声语。所谓润泽柔软可意意乐清净如是广说
(上是论释引经下释云)此中润泽声者。众生善根能摄持
故。柔软声者。现前闻法得乐触故。可意声
者。由善义故。意乐声者。由善字故。清净声
者。无上出世后得故无垢声者。诸惑习气不
相应故。明亮声者。字句易解故。善力声者。
具足功德破诸外道恶邪见故。乐闻声者。
信顺出离故不绝声者。一切外道无能断故。
调伏声者。贪等烦恼能对治故无刺声者。制
戒乐方便故。不涩声者。令犯戒人得正念
故。善调声者。教化教授故。悦耳声者。乱心对
治故身倚声者能引三摩提故。心了声者。能
引毗钵舍那故。心喜声者。善断疑故。喜乐
声者。决定拔邪故。无热恼声者。信受不悔
故。能持智声者。成就闻因智依止故。能持
八无怯音。四十九悦豫音。五十通畅音。五十
一戒禁音。五十二甘美音。五十三进行音。五
十四广普音。五十五具足音。五十六诸根无班
音。五十七不轻疾音。五十八无住音。五十九
响声普入众会音。六十宣诸德音。密迹金刚
力士谓寂意菩萨言。是为如来六十梵音。
其如来音普遍十方诸佛世界。悦可一切众
生心行。释曰已具列六十。今经但四十五缺
于十五次下当明。然密迹经但列不释。庄严
论第六亦引彼经而兼有释。论偈云。菩萨自
成就。如前义应知。声有六十种。是说如来
事。长行释云。如来有六十种不可思议音声。
如佛秘密经中说。寂静慧如来具足六十种
声语。所谓润泽柔软可意意乐清净如是广说
(上是论释引经下释云)此中润泽声者。众生善根能摄持
故。柔软声者。现前闻法得乐触故。可意声
者。由善义故。意乐声者。由善字故。清净声
者。无上出世后得故无垢声者。诸惑习气不
相应故。明亮声者。字句易解故。善力声者。
具足功德破诸外道恶邪见故。乐闻声者。
信顺出离故不绝声者。一切外道无能断故。
调伏声者。贪等烦恼能对治故无刺声者。制
戒乐方便故。不涩声者。令犯戒人得正念
故。善调声者。教化教授故。悦耳声者。乱心对
治故身倚声者能引三摩提故。心了声者。能
引毗钵舍那故。心喜声者。善断疑故。喜乐
声者。决定拔邪故。无热恼声者。信受不悔
故。能持智声者。成就闻因智依止故。能持
卷五十一 第 405a 页
解声者。成就思因智依止故。不隐覆声者。不
恼而说故。可爱声者。令得自利果故。渴仰
声者。已得果人深愿乐故。教敕声者。不思议
法正说故。令解声者。思议法正说故。相应声
者。不违听故。有益声者。如其所应教示导
故离重声者。不虚说故。师子声者。怖外道
故。象王声者。振大故。雷声者深远故。龙声者
令信受故。紧那罗声者。歌音美妙故。迦陵
频伽声者。韵清亮故。梵声者。出远去故。命命
鸟声者。初得吉祥一切事成故。天王声者。
无敢违故。天鼓声者。破魔邪故。离慢声
者。赞毁不高下故。入一切声者。入毗伽罗
论一切种相故。离不正声者。忆不忘故。应
时声者。教化事一切时起故。无著声者。不依
利养故。不怖声者。离惭羞故。欢喜声者。闻
无厌故。随舍声者。一切明处善巧入故。善友
声者。一切众生离成就故。常流声者。相续不
断故。严饰声者。种种显现故。满足声者。一音
无量声说法故。众生根喜声者一语无量义显
现故。不毁呰声者如所立义信顺故。不增减
声者。应时量说故。不躁急声者。不疾疾说
故。遍一切说声者。远近诸众同依止故。一切
种成就声者。世间法义皆譬喻令解故。上依
论牒释故缺其二。与彼经亦少不次。其佛
秘密经即密迹经。疏然彼无下。第二会有无
(此一)乃是名变。论释亦有此缺十五。疏中但列
其九。馀更缺。六应添。一耆婆。二英鸟。三雷
震震与海雷龙王别故此亦喻故更添。四师
父。五亲近。六明德。方为六十。疏又此所明
恼而说故。可爱声者。令得自利果故。渴仰
声者。已得果人深愿乐故。教敕声者。不思议
法正说故。令解声者。思议法正说故。相应声
者。不违听故。有益声者。如其所应教示导
故离重声者。不虚说故。师子声者。怖外道
故。象王声者。振大故。雷声者深远故。龙声者
令信受故。紧那罗声者。歌音美妙故。迦陵
频伽声者。韵清亮故。梵声者。出远去故。命命
鸟声者。初得吉祥一切事成故。天王声者。
无敢违故。天鼓声者。破魔邪故。离慢声
者。赞毁不高下故。入一切声者。入毗伽罗
论一切种相故。离不正声者。忆不忘故。应
时声者。教化事一切时起故。无著声者。不依
利养故。不怖声者。离惭羞故。欢喜声者。闻
无厌故。随舍声者。一切明处善巧入故。善友
声者。一切众生离成就故。常流声者。相续不
断故。严饰声者。种种显现故。满足声者。一音
无量声说法故。众生根喜声者一语无量义显
现故。不毁呰声者如所立义信顺故。不增减
声者。应时量说故。不躁急声者。不疾疾说
故。遍一切说声者。远近诸众同依止故。一切
种成就声者。世间法义皆譬喻令解故。上依
论牒释故缺其二。与彼经亦少不次。其佛
秘密经即密迹经。疏然彼无下。第二会有无
(此一)乃是名变。论释亦有此缺十五。疏中但列
其九。馀更缺。六应添。一耆婆。二英鸟。三雷
震震与海雷龙王别故此亦喻故更添。四师
父。五亲近。六明德。方为六十。疏又此所明
卷五十一 第 405b 页
下。第三会通教旨可知。疏法有所本下。第
四会他经意。兼欲尽其论释。疏中间下。第
三随难别释。疏然六十种下。第四以义通
收。疏通言下。第五别释音声。疏若彼润玉等
者。涅者水中黑泥。缁者黑色。谓若玉在泥
中千载不黑。疏法华云彼国等者。即第二经
譬喻品中。授舍利弗记云。其劫名大宝庄
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
大宝故。疏楚魏之朝等者其文出论语。疏若
言严事过者。然严事即是所成。谓座幡幢盖
等百事。其宝香华鬘等即是能成。能成如金
银铜铁泥木等。所成如以金为佛菩萨华鬘
等百事。以银为百事亦然。能成有十一各
各能成所成百事。今云若严事已过者。则不
应言皆如宝庄严者。宝严有百事。今过百
倍即成一万。何言如宝。如宝但有百事
耳。下引晋经即是能成为百。如金银铜铁
等为百事耳。故云即以香等为百香等。
是能成故。言过此倍之三字译者不妙者。谓
但列香等百事何要过此百倍之言。以无
可过故。若过宝严事百倍则有可过。次
云若别理通者。为顺今经故。欲令过前
严事百倍则有万矣。而亦文不便故应回
过此百倍向宝庄严下。则能成唯十一所成
各万则成十一万。兼前一百有十一万一
百严事。疏体用理量俱无障者。理量即如理
智如量智。佛地论第三亦名二修。一如理修。
二如量修。世间所知唯有二种。一人。二法。
若能通达此二空者则永證得真如实际。是
四会他经意。兼欲尽其论释。疏中间下。第
三随难别释。疏然六十种下。第四以义通
收。疏通言下。第五别释音声。疏若彼润玉等
者。涅者水中黑泥。缁者黑色。谓若玉在泥
中千载不黑。疏法华云彼国等者。即第二经
譬喻品中。授舍利弗记云。其劫名大宝庄
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
大宝故。疏楚魏之朝等者其文出论语。疏若
言严事过者。然严事即是所成。谓座幡幢盖
等百事。其宝香华鬘等即是能成。能成如金
银铜铁泥木等。所成如以金为佛菩萨华鬘
等百事。以银为百事亦然。能成有十一各
各能成所成百事。今云若严事已过者。则不
应言皆如宝庄严者。宝严有百事。今过百
倍即成一万。何言如宝。如宝但有百事
耳。下引晋经即是能成为百。如金银铜铁
等为百事耳。故云即以香等为百香等。
是能成故。言过此倍之三字译者不妙者。谓
但列香等百事何要过此百倍之言。以无
可过故。若过宝严事百倍则有可过。次
云若别理通者。为顺今经故。欲令过前
严事百倍则有万矣。而亦文不便故应回
过此百倍向宝庄严下。则能成唯十一所成
各万则成十一万。兼前一百有十一万一
百严事。疏体用理量俱无障者。理量即如理
智如量智。佛地论第三亦名二修。一如理修。
二如量修。世间所知唯有二种。一人。二法。
若能通达此二空者则永證得真如实际。是
卷五十一 第 405c 页
故名为理量(总释二修)如理修者。不坏人法如
此人法本来妙极寂静为性。故无增无减
离有离无。寂静相者。自性清净法本来无
生。净心不执名为灭谛。是心有自性清净。
及烦恼惑障。如此两法无漏界中。善心恶心
独自行故。于一念中两心不相应故。乃至
如此而知名如理知(别释初修会归理智)如量修者。究
竟穷达一切境界名如量智。若见一切众生
乖如境智则成生死。若符境智则得涅槃。
一切如来法以是义故名为如量(别释量智即第二修也)
至初地菩萨得此二智。以通达遍满法界
理故生死涅槃二法俱知(二智起种也)又此两智是
自證知见。由自得解不由他得。但自得證
知。名自證知见(明自證非他也)又此智有二种相。
一者无著。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
自性清净名为无著。是如理智相。无碍者。
能通达观无量无边界故是如量智相(二智相别)
又此二智复有二义。如理智为因。如量智
为果。言如理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
如量智为果者。由此智故知于如是真
俗等法具足成就(因果义别)又如理智是清净因。如
量智是圆满因。清净因者。由如理智三惑寂
灭。圆满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圆满(二因不同)释曰
前文频有理量二智。此方广释第五会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一
此人法本来妙极寂静为性。故无增无减
离有离无。寂静相者。自性清净法本来无
生。净心不执名为灭谛。是心有自性清净。
及烦恼惑障。如此两法无漏界中。善心恶心
独自行故。于一念中两心不相应故。乃至
如此而知名如理知(别释初修会归理智)如量修者。究
竟穷达一切境界名如量智。若见一切众生
乖如境智则成生死。若符境智则得涅槃。
一切如来法以是义故名为如量(别释量智即第二修也)
至初地菩萨得此二智。以通达遍满法界
理故生死涅槃二法俱知(二智起种也)又此两智是
自證知见。由自得解不由他得。但自得證
知。名自證知见(明自證非他也)又此智有二种相。
一者无著。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
自性清净名为无著。是如理智相。无碍者。
能通达观无量无边界故是如量智相(二智相别)
又此二智复有二义。如理智为因。如量智
为果。言如理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
如量智为果者。由此智故知于如是真
俗等法具足成就(因果义别)又如理智是清净因。如
量智是圆满因。清净因者。由如理智三惑寂
灭。圆满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圆满(二因不同)释曰
前文频有理量二智。此方广释第五会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一
卷五十一 第 40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