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1c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第四十一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释此四分具如杂集第十三者。然此论建
立补特伽罗。略有七种。谓病行差别故。出
离差别故。任持差别故。方便差别故。果差别
故。界差别故。修行差别故。今当病行差别。
自有七种。一贪行。二瞋行。三痴行。四慢行。
五寻伺行。六等分行。七薄尘行。言贪行补
特伽罗者。谓有猛利长时贪欲(标也)虽于下劣
可爱境界。而能发起上品贪欲(此释猛利)起即长
时无有断灭(此释长时)如贪行者。乃至寻伺行
者亦尔。各随自境猛利长行。如理配释。等
分补特伽罗者。谓住自性位烦恼。远离猛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2a 页
劣。住平等境烦恼故。随境势力烦恼现行
故。释曰。猛拣前五。劣拣第七。住平等境释
成自性。随境势力烦恼现行。释自性烦恼。
谓胜境贪心即增。劣境贪心则下。不同前
五于下劣境起上品贪等。亦犹颜回怒不
过分等。或与境等名为等分。又于所起
无偏胜劣故云等也。论云薄尘行补特伽
罗者。谓住自性位薄烦恼。如前所说自性
位烦恼相。今此烦恼望彼微薄故。虽于增
上所缘境界。而微薄性烦恼现行。昔所修习
胜对治力所推伏故。释曰。非如前等分
等于前境。境胜则贪重等。今胜亦劣故不同
前。则父母之雠亦无加报。又上有七。经
多说四者。取其三毒为不善根故。等分之
中摄馀三故故疏云等分。分其轻重轻即
薄尘。重即正是。等分既等于境。望于薄尘
故为重耳。又等皆相似无有胜劣。前三则
有互增之义。疏五求人天乐为乐生死者恐
有难云。谁复乐死。故今答云。所谓乐生以
生必死故。人天之乐是生死中事故。疏乐事
寂者。令成理寂者。即为人意。亦即对治。疏
即依法不依人者。即第一文连义正对。即依
义不依文也。疏以文义显故更不释之。
第二句中有其两对。即依法不依人。依智
不依识。具法四依也。即净名经法供养品
而以义语。智识。了义。不了义。人法而为其
次。四依之义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次
第。初释名者。义为所诠。凭之起行。是故
应依。教虽诠理要须忘言。言非义故。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2b 页
故不应依。智无分别能决断故。是以应依。
识为了别能起于染著。故不应依。依了
义经不依不了义者。显实分明名为了义。
凭之起解。是故应依。隐覆有馀名非了
义。令人执滞。故不应依。托法起行。是故
须依。不随人情。故不依人。然了义经等
乃有多门。一法印非印门。与无常寂静无我
三印。相应以为了义。不与相应即非了义。
二大小乘门。小乘三印亦非了义。大乘方了。
如七善知中说。又涅槃第六云。若说如来
无常变易名为不了。若说如来常住不变
是名为了。三显密门密意宣说名为不了。显
了说者即名为了。四又于大乘言未周悉
名为不了。周备为了。此上四门初一令物
舍邪归正。二舍小归大。三舍密就显。四
令寻诠使义周备。二出体者。初一所诠。通
事通理。二即能證通根本后得。三约能诠
通诠上二。四约能说忘情取法。三次第者。
即以上义以为次第。馀可思也。疏七断真
法爱者。谓真实观智理事无违心生爱著
便不證实。故诸圣人少有所念不得圣果。
疏设自修此亦为利他者。以此章门标说法
时不舍诸度。而下释相。于诸佛所闻法近
友等。亦有不因说法所成。故为此通设自
修时亦为众生。则不违蹑前随所应化常
为说法。疏四进中普发众业等者。此中摄
于四修及三精进故。疏双配细寻可知五禅
中。疏一诃五欲者。即天台止观。依智论诸
经。修正道前立二十五方便。谓一具五缘。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2c 页
二诃五欲。三弃五盖。四调五事。五行五
法。五五二十五。今但明诃五欲耳。疏中先
彰诃意。后云何诃之下。正明诃相。于中有
三。一别示其过诃。二此五欲者结以正诃。
三况菩萨下。即无诃相。直顺经文无贪著
义馀之方便。疏文不要略示其名。言具五
缘者。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
处。四息诸缘务。五近善知识。言弃五盖前
已有竟。四调五事者。一调食令不饥不饱。
二调眠不节不恣。三调身令不宽不急。
四调息令不涩不滑。五调心令不沈不
举。五行五法者。一欲。二精进。三念。四巧
慧。五一心。并类前后其相可知。疏即一
切门禅者。瑜伽三十三说六度四等各有九
门。谓一自性。二一切。三难行。四一切门。五
善士。六一切种。七遂求。八此世他世乐。九清
净。故彼颂云。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
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又自性皆一。一切或
二或三。难行皆三。一切门皆四。善士皆五。一
切种皆六或七。遂求皆八。二世乐皆九。清
净皆十。今九门静虑者。一自性者。谓心一境
性。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即
十句中。二三及十。第二一切禅者。略有二
种。一者世间。二出世间。九次第定通于世
间。不住不出是出世间。亦即第二句摄。有三
种者。一者现法乐住禅。谓身心轻安远离
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二者引生功德
禅。三饶益有情禅。如疏已配。第三难行禅
有三种者。一已住深定能引诸静虑。而舍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3a 页
彼最胜生于欲界。是第一难。即经第五句。
二依此静虑能发种种。超过二乘所行等
持。亦第五句。是故疏云即难行相。三依于
静虑速證无上菩提。即第十句。疏亦已指。
第四一切门禅有四种者。谓一寻伺俱行。二
喜俱行。三乐俱行。四舍俱行。即第二句摄故
疏已指。第五善士禅略有五种者。一无爱
味。即三四句。馀四与四等相应。即第八句
摄。所缘境界即慈念众生等故。第六一切种
者。此静虑有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
者。一善静虑。二无记变化静虑。三奢摩他
品。四毗钵舍那品。五自他利正审就惟。六能
引神通威力功德。亦是第六引神通句。亦通
馀句。言七种者。一者名缘静虑。二义缘。
三止相缘。四举相缘。五舍相缘。六现法乐住。
七饶益他。随句相应配之可知。第七遂求
者。满众生意故亦神通句摄。略有八种。此
一段论文稍广。今略义引之。一能息诸毒
等。二能除众病。三降雨止渴。四济诸怖畏。
五能施饭食。六能施资财。七能正谏诲。八
能正造作。随应可知。第八此世他世乐。静
虑有九者。一者神通变现调伏有情静虑。
二者记说变现调伏有情。三者教诲变现
调伏有情。四者于造恶者示现恶趣。五
于失辩者能施辩才。六于失念者能与
正念。七者制造建立无颠倒论等。八于
世工巧能随造作。九放光息苦。后二亦义
引亦随应配之。第九清净禅有十。疏下自
配。馀度九门十行品说。疏三安住理定寂爱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3b 页
味住者。杂集第九云。如是静虑无色。由四
种相应广分别。谓杂染故。清白故。建立故。
清净故。杂染者。谓四无记根。一爱二见三慢
四无明。由此四惑染污其心。于诸染污静
虑定门。令色无色界一切有覆无记烦恼及
随烦恼生长不绝。释曰。上即略释论文。下
别释。其文广博今略取意。谓由有爱味上
静虑。由有见故取上静虑。由有慢故恃
上静虑。由无明故疑上静虑。如是烦恼恒
染其心。令色无色大小二惑相续流转等。
论云清白者。谓清净静虑。无色自性善故
说名清白。虽是世间离缠垢故亦名为静。
论云。建立者。谓支建立。等至建立。品类建
立。名想建立。于诸静虑具四建立。诸无色
中唯有三种。除支建立。支建立者取意。谓
初禅五支等。言等至建立者。谓七种作意
入初静虑乃至非想。言品类建立者。于初
静虑具三品熏修。八定皆尔。故初四禅随
三品因各有三天。名想建立者。谓静虑中
无量名字不可算数。以诸佛世尊所入二乘
所不能知故。乃至八定互相摄故等。论云
清净者。谓初静虑中边际定力。乃至非想非
非想处边际。是名清净。彼疏释云。八定之
中所有最后边际。由作用自在离无堪任
障故名清净。通有漏无漏但自在作用俱
名清净。释曰。今疏三四即离前杂染四无
记根是第四清净。五至八即是前名想建立
中互相摄故。及品类建立等馀可思之。疏
五出生诸定者。即杂集名想建立。疏中先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3c 页
明能出生。即依起信修行信心分中之文。前
云久习纯熟。乃至得入真如三昧。次论又
云。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
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
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
能生无量三昧。经言无量三昧者。如智论
云。五智印等三万五千首楞严等。五万三千
方便善巧无量无边。疏此中逆顺应各有超间等者。俱舍定品云。二类定顺逆均间次及
超至间超为成。三洲利无学。谓本善等至
分为二类。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往上名顺。
还下名逆。今疏已委释。又彼云同类名均。
异类名间。相邻名次。超一超二等名超。
至间超为成者。名修超也。谓观行者修超
定时先于有漏八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
习。次于有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次于无
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是名加行满也。后
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超名超定成。三洲
利无学者。明处及人。修超等至唯人三洲处
也。仍是利根不时罗汉方能修也。今明菩萨
居然能超。如顺超从初禅出应入二禅。而
入三禅即是超一。若从初出而入四禅即
是超二。直入灭定是谓全超。逆超亦尔。
疏亦名师子游步三昧者。腾跃跳踯故。即
智论百八三昧中第三名也。菩萨得是三昧
于一切三昧中入出迟速皆得自在。譬如
众兽游戏之时。若见师子悉皆怖惧。师子
戏时。于诸群兽强者则杀。伏者则放。菩萨
亦如是。得是三昧。于诸外道强者破之信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4a 页
者度之。故名师子游步三昧。第一百八三
昧名离著虚空不染。初一名首楞严。疏第
二名宝印三昧者。智度论云。能印诸三
昧于诸宝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
涅槃能为利益。如佛语比丘云。为汝说法
所谓法印。法印是宝是解脱门。若三藏教
门以三法印为法印。若摩诃衍但有诸法
实相一法印。与实相般若相应三昧名为
宝印三昧也。疏又上二三下。上案文释。今
以三禅收之。以诸经论多用三故。如初
会说。今当重释。瑜伽四十三云。云何菩萨
一切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二种。一者世间。
二者出世间。复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等。
论释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
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掉举离诸
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现法乐住。若
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
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性所摄等持。乃至若
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
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等不共功德。名能
引等持功德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于诸
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下取
意引息苦除怖救护。赞三宝德调伏有情
为第三静虑。疏又通十种下。即九门中第九
也。疏六般若中二。先随文释。后总料拣。前中言后三连环者。以经云一乘普门慧。二
入于一切智智之门。三永得休息。此三乃似
一句尔。故云连环。而义则别故为三句。疏
此中亦有九门之相下料拣。于中二。一对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4b 页
九门般若。二其中虽定慧下拣滥。以互有
故。于中有六。一对前定门拣。如前中云知
三昧境不违智印入于智地。是定中慧。慧资
定也。今此中有入真三昧。是定资慧也。二
若全下引證成前。既合定慧明必相资。三
后之方便下。以六对七料拣二亦相成四。岂
令般若下反成前义。五非唯下总结万行
相资之义。六况般若况结深玄。言不得一
行无此君者。借外典语。晋书中说。王献之
好竹。到处即皆树之。人问其故。答云。人生
不得一日无此君耳。意在虚心贞节岁寒
不移。今明万行不得暂时而无般若。疏
七方便中先随文释。后初九拔济下收束。先
以二种方便收。依璎珞经下。通明后四
之相。后之三度皆有二段可知。八愿中此
求菩提下收束。九力中一契理下收束。十智
度中前七成就下收束。疏如慈童女者。智度
论说。慈行童女入海采宝。辞白其母。母不
从其志。相别误伤母一茎发。便堕火盆地
狱。自省无罪。狱主具示罪相。便发大心。见
诸罪人知同此罪。便请火盆普为戴之。狱
主瞋恚以铁叉击头。寻便命终生于天上。
疏贪有二种等。略有此二。然准瑜伽二十
六中。总有五种。论云贪有五种。一于内身
欲欲欲贪。二于外身淫欲淫贪。三境欲境
贪。四色欲色贪。五萨迦耶欲萨迦耶贪。释曰。
慈恩二解初贪有二。一云于自内身初
起欲界微少之欲故名欲欲。次起重贪故
名欲贪。二云内身是自所欲之法。所以言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4c 页
于内身欲。于内身欲上起欲故。即能欲心
此名欲贪。则初一欲字是所欲。第二是能欲。
第三欲字是结名。释曰后释为胜。濮阳结
归两解。初一同大乘法师后解云云。初之
欲字义同于前。次欲字即别境欲。与贪
俱时缘于所欲。欲缘之欲重云欲欲。后之
欲字亦是所欲。缘欲之贪名为欲贪。释曰。
此解不及前。以后一皆有别境欲故。然古
后四皆通二释思之可知。今亦存一。今
此虽二亦以摄五。色贪即初二。财名等即后
三。财即三。四名兼第五。等即等三耳。疏又
防恶愿如戒经说者。梵网经云。发十大愿
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
然猛火大坑。及上刀山。终不以毁犯三世
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有十二
愿。兼结云。愿一切众生皆得成佛。为十三
愿。疏言六和者下。别释六和敬。先依律释。
正在小乘义通大小。后又约菩萨三业同慈
下。约菩萨明。则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
自谦卑名之为敬。言三业同慈者大小异
故。又三名行和。无有利和。一同戒和敬。
菩萨通达实相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
生于实相理。以戒方便巧同一切。持诸戒
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不断不
常。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
说同戒以为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
实相不得诸法不知不见。为欲安立众
生于实相。正见方便巧同一切。种种知见无
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分别增进开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5a 页
解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
见以为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
无念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方
便巧同一切。修种种行无有乖诤。亦知众
生因此诸行渐渐积功德皆当成佛道。
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同行为和敬也。四
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
其身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与
一切乐故身与九道和同。亦知前所得乐
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金刚之身。
是以敬之如佛。故说身慈以为和敬。五口
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
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普出一切音声言
词。与一切乐。故口与九道和同。亦知前
得乐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定当得无上口
业。是以敬之如佛。故说口慈为和敬也。
六意慈和敬。菩萨之心常在无缘大慈三昧。
以修于意慈善根力。能不起灭定现诸心
意与众生乐。故意与九道同和。亦知前所
得乐众生悉有佛性如来藏理未来必定当
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说意慈
为和敬也。疏故白圭之玷。尚可磨也下。此
借论语说南容三复白圭。谓毛诗抑篇文
也。南容诵诗。至此三复读之。故郑重也。白
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毛
诗传云。玷缺也。今疏侧用故加三业。疏方
便不空者。即侧用净名有慧方便解句。下句
即有方便慧解。即涉有不迷于空。是方便
有慧。观空不迷于事。即慧有方便也。疏涅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5b 页
槃严地也下。即涅槃经文。下当广引。在文
可见。第二答行所成德。疏故柔胜刚等者。
即借老子道经云柔弱胜刚强。御注云。柔顺
可以行权。权行即能制物。故知柔弱者必
胜刚强。德经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
至坚。御注云。天下之至柔者正性也。若驰骋
伐胜染杂尘境。情欲充塞则为天下之至
坚矣。若河上公意。意与前同。亦以柔能驰
坚。如水能穿石。今疏意在此。疏若根本智
即成内證等者。七事皆有内證及业用故。疏
亦即是前所成之德者。即牒前文十种自在
总别诸句。初智慧轮。即牒前总句成就三
业。智为导故。次之九句牒十自在。但一二
不次。一成巧分别即牒前第一得心自在故
巧说大法。二广大念力。即第二无畏自在。三
善巧智慧。即第三于法自在。及第四于智自
在。由巧慧了法故。故合其二。四实相总持
即第七陀罗尼自在。五成菩提。却是第五般
若自在。般若为先故。六无错谬辩。即第六
辩才自在。七得佛加持。即前第八随所演说
开譬喻门。八普入佛会即大悲自在诲生不
倦。九同一体性。即第十大慈自在。同体慈故。
第十一句作大法师。即总结前十。

*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疏。则而演说法通
上三会者。前第三会不离前二会而升忉利。则各有菩萨承佛神力说前二会之法。
今加不离须弥顶上。则加法慧菩萨承佛
神力说十住法故。兼前二会通三会法
也。馀义多同须弥顶品。
* 夜摩宫中偈赞品第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5c 页
二十

疏。表十行建立故者。此有五义大意
可知。初言建立者。于法性无修之中而起
修故。二万行非一故。三聚集为十度四等
行。显发性德令现前故。故起信云。以知
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四
一一契理曰深。意趣秘妙为密。为相续无
间。五扶疏即茂盛之貌。如一布施国城内外
头目髓脑。而兴起故等。言庇映者。一一行
门与慈悲俱。普荫一切相映带故。若建谓
修建。立谓成立。广谓体广多。约类异则五
句皆二便成十义。下三各二可知。故下结云
可以意消息之。疏宜以当界之佛与当界菩
萨共相属对者。以佛是当位之果。菩萨即当
位之因。如功德林菩萨下释云。积行在躬
功德圆满。故得成于常住之果。二慧为最
胜故成无胜眼。三悟胜义谛名为胜林故
成无住眼佛。四闻深无畏故成不动。五崇
真拒迷成大光净。六事理无差离身心相
故得解脱。七了相不动得审谛眼。八照理
正修故成明相。九照心本源果成最上。十
鉴达诸佛迥超色声心言路绝故名智林。
故得果妙明为绀青眼。以菩萨名下文自
释故今属对则果号可知。第三偈赞言一
尘内身无不周于十方者。以即一恒多故
等。疏喻言孟夏月者取意译也。下疏文有
六。一总显文意。二梵本下会梵经。此即刊
定引梵破经如下当说。今疏取其所引令
顺同今经。三西域如来圣教下。出后热月
相明其三际。但是佛教所用。俗之所用不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6a 页
必要三。亦说四时等故。四赫日之言下会
经通难。即刊定破云。四月赫日岂胜六月
故孟夏之言不顺赫日故。疏出意云但取
光长者。故晋经云。譬如春后月虚空无云
翳日曜清净光。春后与孟夏无违。赫日明
取光远。五彼方或为四时下。委彰时分以
正滥释。六不见此文下结。破刊定谓彼破
译者云。准梵本应云后热月。不合言孟
夏月。若取意总译。应云譬如盛暑月。赫日
光炽然。于净虚空中。无边光照曜。由方言
实无敌对翻故。应取意译也。言后热月者
西域时节名字两说。一云一年三时。谓春夏
秋各四月。从十一月半已后。至三月半已
前名春时。馀二时准知。一云一年六时各
两月。谓从十一月后半。至正月前半名春
时。二从正月半至三月前半名热时。三从
此后至五月前半名雨时。四从此后至七
月前半名秋时。五从此后至九月前半名
雪时。六从此后半至十一月前半名极寒
时。今此梵本云后热月者。当此国二月半
已后三月半已前。彼方两热月中后热月也。
然此与西国时复不同。此地正暄。西域已
热。是以但可取意译耳。上即刊定记义。馀
之二际准知者。应云从五月十六日。至九
月十五日为夏。即雨际。从九月十六日至
正月十五日。即寒际。即雨热寒之三际也。斯
即俱舍光法师义。若泰法师意。从十月半为
首。泰公约昼夜停等后说增减。光公约昼
夜极长时后说增减。然其两说亦不惬西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6b 页
域记文刊定承谬更斥经义。故云不见此
文妄为异解。然疏文已正所引犹哈。今当
具引。彼记第二卷云。月盈至满谓之白分。
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或十五
日。以月之大小故。然白前黑后合为一月。
六月合为一行。日游在内近北行也。日游
在外近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一岁。又分
一岁以为六时。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
日。渐热时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
盛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
时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盛时
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渐寒时
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时
也。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
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
也。或岁为四时。春夏秋冬也。春三月谓制呾
罗月。吠舍祛月。逝瑟吒月。当此从正月十
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月谓頞沙荼月。室
罗伎拿月。婆罗钵陀月。当此从四月十六
日至七月十五日。秋三月谓頞湿缚庚阇月。
迦赖底迦月。末伽始罗月。当此七月十六
日至十月十五日。冬三月谓报沙月。磨袪月。
頞勒窭拿月。当此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
日。故印土僧徒依佛圣教坐两安居。或前
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
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
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
夏。或云坐腊。斯皆边裔俗语。不达中国正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6c 页
旨。或方言未融而传译有谬。释曰。以此文
證邪正可知。又今之坐夏正取西域四时。
非佛教所明。故记不许。疏后七中令于依
他起修三无性观等者。文分为四。一总标
意。唯识第九广明。已如上引。二以馀之二
性下。出于一性修三所以。三故于一依他
下。结成上义。四文即分三下。正释经文。
二中有三。初明三性即一性。二明三无性即
三性。三明融通为一。初中圆成即是依他
之体故。观依他必观其体。离依他性无
可横执。故遍计性亦约依他。又迷真似现
者。此之一句具足三性。迷即遍计。真即圆
成。似即依他。前意明二不离依他。此义明
二能成依他。故但观依他已具三性。疏即
依三性下。第二明三无性不离三性。全是
唯识偈文。具足应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
无性。初则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
前所执我法性。明三无性依三性有也。疏
三性尚一下。三明融通。谓三性是有尚犹
是一。三无无相岂定有三。故收三性但是
一有。三无但是一无。离有无无故有无不
二。初句约显。后有无形夺下约遮。馀义玄
中已具其相。疏初三作生无自性性观者。即
第二依他上无性也。即唯识云次无自然性。
然三无性名。须弥偈品文中已有。今复略释。
谓法从缘无自然生性。故上生无自性即
是所无。下一性字是无性性。谓无自然生之
自性为其性。故言胜义无自性性者。即第
三无性胜义。自性即是所无。下一性字义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7a 页
同于前。显无彼胜义之性为其性故。胜
义即是圆成。圆成即是真如。故唯识云。此
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
识实性。言相无自性性者。即第一无性。谓
遍计之相亦不可得。如绳上蛇。下一性字是
第一性。以相无自性而为其性故。疏初句
果空。谓缘生果法非先有体等者。即中论先
有先无门观也。然亦名夺破。于中先夺破
其所计先有。总举诸宗世性。微尘即是外
道。及未来藏即一切有部。因缘通大小乘约
相。心识即唯识唯心所现。若执定有皆为
所遣。从若有来处下。纵破。鸟来栖树即中
论青目释无来文。谓先有鸟而来就树。可
名为来。今从无之有曰生。曾何先有。疏次
句因空者。即经亦无能作者。能作是因。因
者即我也。亦即牒辞则通于法。瑜伽论云。
顺益是因义。谓无常法为因。无有常法能
为法因。又虽无常法为无常因。然与他性
为因。亦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从
既无有果下破也。即相待门破可知。从又世
性等亦是妄计因缘有故者。亦因缘门。因缘
无性故。亦无体门。但有妄计无实体故。疏
又初句不自生等者。上之四句各别门破。今
通用因缘门。以四开破略无无因。中观论
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而杂集论二门释之。一云不
自生者。谓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时无
自性故。不从他生者。谓彼法缘非作者故。
不从共生者。谓即由此二种因故非不自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7b 页
作他作故。不无因生者。缘望众生有功
能故。二又因缘互夺。释云自种有故不从
他等。次后当释。疏又初句非先有等者。
前来唯初句用先有门。今通三句皆用先
有先无门。中论因缘品云。果先于缘中。有
无俱不可。先无为谁缘。先有何用缘。影公
云。因中先有则可境界在六根。因中先无
则因同非因。因同非因则可钻冰出火。境
界在六根则可汤中求冰。若亦有亦无则
具上二过。其第四句乃非此门。故中论云。
若果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亦非有无生何得
言有缘。疏次偈以无生释无灭。略有三义
者。一是无体门。二相待门。三因缘门。疏经
云无生即是佛者。正是大品法尚答常啼云。
诸法如即是佛。诸法无生即是佛等。下句既
云斯人见如来。即无生是佛义耳。须弥顶上
偈赞品。一切慧菩萨云。一切法无生。一切
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疏论云
若见因缘法等者。即中论四谛品末云。是故
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
灭道。而论引经即智严经。至第十菩萨当
具引之。疏各含二义故致兼言者。释上兼
修之言。而云各者。正取上半观相。下半观
益。为各二义。即依他圆成如下疏列。而下
遣能亦含依圆故。此各言兼于能所方顺
二偈兼修之言。疏一者成前下。别示二义
之相。此即依他中义也。先明观相。由前偈
遣能相四相。略举生灭已含住异。此偈遣
所相色心法体。由四相相成其有为。当法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7c 页
缘生故无自性。观益可知。

疏。二无生真性
下。即兼修胜义无性义也。疏后偈遣能观者。
然此疏中二义亦通前依圆。前义依他圆成。
俱无所了。后义依圆。皆无能了。皆由即性
即无性故。故疏结云能所双亡。即正结上
二义也。亦通结上二偈能所。疏不了国等
依他谓为现见者。而言等者国即共业缘生。
以后偈总结云世间国土性。世间之言通有
情世间故致等言。言谓为现见者。以中
论内小乘被破。皆悉救云世间现见故。意云。
不合与世间相违。又佛言。世智说有我
亦说有世智说无我亦说无。今现见有国
等诸法。岂得言无。故引晋经云当知由所
生。所生即现故见国等。第四菩萨可知。第
五菩萨。疏后偈显智从生下。疏文有三。一
案经释。二会实义。三若准晋下会晋经。今
初有二意。前意中云。犹搴芙蓉于深水即
显所应。而于木末非所应也。即楚词意。彼
云搴芙蓉于木末。此明不应也。疏二者成
后智从自种熏习而生者。于中有二。先
正释。后释难会通。前中谓由本有无漏种
子。与多闻熏习和合。而生无漏智故。依唯
识论本有新熏。三师异说。第一护月等师唯
立本有。故论云。有义一切种子皆悉性有不
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第二难陀唯
立新熏。故论云。有义种子皆熏故生。所熏
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第三
护法正义。论云。有义种子各有二类。一者
本有。二者始起。乃至云。由此应信有诸有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8a 页
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
就。又云。其闻熏习非唯有漏。闻正法时亦
熏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盛。展转乃至生
出世心。释曰。出世心者即是见道。其第三
义正同瑜伽三十五种性品。论云。云何种性。
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性。
住种性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
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名本性住
种性。今疏云熏习即是新熏自种而生者。熏
但熏旧无别新成。疏若尔何以经言下。第
二释难会通。有两重难。初即引净名第二
佛道品难因。净名问文殊言。何等为如
来种。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
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
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
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
皆是佛种。何谓也。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
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
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是
华。如是见无为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
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今
疏引此以为难耳。又入大乘论第一引龙树
偈云。不从虚空有。亦非地种生。但从烦
恼中。而證成菩提。皆此义也。疏此说在缠
下疏答。然约彼经文见无为入正位者不生
佛法。则已入见道便不能发。若约迦叶领
解云。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
复益。则诸凡夫地前菩萨。有诸烦恼增修
对治。成诸度门得为佛种。若已断结不可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8b 页
得为一切智因。故诸菩萨留惑润生以至
惑尽。故摄论云。烦恼伏不起。如毒咒所害。
留惑至惑尽證佛一切智。此是经之显意。
今疏所明乃是经之密意。而是胜鬘楞伽等
义。故云在缠如来藏。烦恼如泥。覆于二藏。
然大智自从所藏不空。大智光明遍照法界
义生故。二相亦异疏若尔烦恼即菩提。复云
何通。即第二重难。既言即者。则不得云
二事别也。谓迷真起妄说为烦恼。妄体即
真元是佛种。无行经云。淫欲即是道。恚痴
亦复然等。疏约体性故下。疏答上难有其
二意。一约体性者。烦恼性即菩提。非约相
也。故净名云。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无行
经云。贪欲及瞋恚。无有能得者。是法皆如
空。知是即成佛。故知烦恼实性即菩提
耳。亦就相明二事不一。二云约所迷故者。
即第二义也。谓迷真起妄。离真则无能迷
妄心。故云即菩提耳。真即性净菩提。如波
与湿双喻上二。湿是波性。波是湿相。动湿
成波是波所依。能所不同故非一也。疏然
实义者。下第二会实义通会两章方显中
道。正通烦恼即菩提难。是显真妄交彻之
义。虽说三门义含四句。谓初二门峙立依
理成事则唯妄非真。事能显理即唯真非
妄。故各峙立。从若说一者下。明此二章
正为破病。若据菩萨二皆会中。又此章则
二门峙立。后章则二相寂然。故合此二非
即非离。言若说一者则离之令异者。谓有
问言。万法即真一如无异。故妄即真有何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8c 页
过耶。答略有三过。一能依即是所依。谓依
真有妄。如依水有波。今妄即是真便无
能依。以无能依亦失所依。则生灭真如二
俱不立。二者二既不异亦失真妄。以妄即
真故无妄。无妄对何说真。三者亦失真假
二门。若别则三义俱成。如金与严具。波之
与水。动湿体相二俱不同。能依所依各有
三义呰不杂乱。疏若云异者合之令同者
下章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等。疏诸
识身下释。此有四意。一眼唯见色。耳唯闻
声等。二缘会不同者。眼以色等而为缘故。
耳用声等而为缘故。三眼无耳用者。对于
果位互用而说。初意显自。此意遮他。四又
此眼识不合馀根者。亦对六根互用义说以
互用义。或言眼根发于眼识。而了六境。
馀根亦尔。即第三意对之。二或言眼根能发
六识以了六境。此意对之。此识不合馀
根。此根亦不发馀识。更有说言。言互用者。
眼根发耳识而能嗅于香等。亦不出上之
二意。从识身同识下结其不同。疏二功能
不等下。先法说后举二喻。皆明不等。此亦
生公十四科善不受报义。彼问云。善恶相倾
其犹明闇不并。云何言万善理同恶异各
有限域耶。答明闇虽相倾。而理实天绝。明
能灭闇故无闇而不灭。所以一爝之火。与
巨泽火同。闇不能灭明。以其理尽闇质
故也。思之可知。第六菩萨。疏二章相接显
非即离亦互相成者。非即离义已如上明。言
互相成者。由非即故方成不离等。故有问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9a 页
言。若言不一者。即应离于金别有器体。
若异金有体者。即应与金不异。以同金有
体无差别故。言无差别者一种有体故。答
只由不异方得不一。何者。若异即妄自有
体不依真立。不依真故即不得有妄。今有
妄者。由不异故得成不一以妄无自体
故妄依真成。以妄成故与真不一。如波依
水。由不异水遂得成波。以波成故与湿
不一。此上即以不异成不一也。言不一
成不异者。即如上章。由有能依所依故。
得交彻不异。如有波故说波即湿。由有湿
故说水即波等。疏然其能喻不离诸法者。如
云众生非众生三世生灭。皆是初句诸法中
收。并无差别。斯则难见。若就未来无过
去相。则无相理照然易见故。喻色心无相
之难。

疏。此喻为总者。法非法言该通性相
及诸法故。

疏。取文虽异义旨乃同者。谓若理
若事若真若妄。此文乃异。互相交彻义旨则
齐。疏亦同密严者。问明已引云。如来清净
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
别。则金色如指环金体即金。然此上不异
总有四句。一以本成末。本隐末存。此即
存隐不异。即疏云以妄无体揽真而起。则
真无不隐唯妄现也。是矣。二摄末归本。末
尽本显。此即显灭明不异。故疏云以真体
实妄无不尽唯真现也。三摄本从末末存。
摄末归本本显。此则两法俱存。但真妄
有异。即有真有妄明不异。故疏云是则无
体之妄不异体实之真。故云无有异也。四摄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9b 页
本从末本隐。是不无义。摄末归本末尽。是
不有义。此则不有不无明不异。亦是末后
二句。又非异故非边。不一故非中非边。是
无寄法界妙智所證湛然常住无所寄也。又
非一即非异故。恒居边而即中等。又非一即
生死。非异即涅槃。非一即非异故。恒住生
死即处涅槃等。然其法体圆融无碍。上来
所说非一异等。亦是假言故。前疏云善须
得意。以法就喻金等亦然。疏横者异法相望
者。即一切差别法无差别也。法即是善法。非
法即恶法。故百论取般若意云。福上舍何
况罪。以金刚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故以
非法而名为罪。疏又法谓有法者。亦是横
论有无相对。疏故中论下。引论證成无法
为非法也。即第三论成坏品颂云。从法不
生法。亦不生非法。从非法。不生法及于
非法。直释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
是无。如兔角等。若从法生法如母生子。
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儿。从非法生法
如兔角生人。从非法生非法者。如龟毛
生兔角。故彼长行释云。从法不生法者。若
至若失二俱不然。从法不生非法者。非法
名无。所有法名为有。云何从有相生无
相。从非法不生法者。非法名为无。无云何生
有。若从无生有者是则无因。无因则有大
过。是故不从非法生法。不从非法生非法
者。兔角不生龟毛。疏然前义下。断上二说。
前义即事理无碍。后义即事事无碍。疏若但
用后义下。反以理结。要用上二。谓要由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四会初) 第 319c 页
事理无碍方得以理融于事。事事随理而
融通耳。此中更有别义。谓又若依前义则
心等四类即第五无为。若依后义由无为
故前四无差。又依前义是性无异故。无有
差。若依后义是同一如体。故无差也。疏第
二偈下。初立二相。次所遣既无下。释无实
义。以喻下。释合下半。后若以正报下。结弹
古释。疏文举一隅应反馀二者。应明现在
无过未。过去无现未等。故论语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疏诸法亦然真俗并虚等者。
故肇公云。涅槃盖是镜像之所归。绝称之幽
宅也。岂可以有无标榜。故有馀无馀乃出
处之异号。应物之假名耳。疏若离分别则无
一切境界之相者。即起信论。前文已引。此论
前文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次
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疏反覆
相遣显无差理者。谓以所知遣能知。复以
能知遣所知耳。疏况当有败。如出现品者。
经云。譬如世界有成坏而其虚空不增减。
一切诸佛成菩提。成与不成无差别是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