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梵行品第十六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6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第三十九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 梵行品第十六

初来意有六者。初一行位相
对。前虽有行意在位故。二通别相对。如
前初住自分但明缘境发心。胜进但明勤
供养佛乐住生死等。二住自分但于众
生起利益大悲等十心。胜进但明诵习多闻
虚闲寂静等。则十住所修一一不同。今此梵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6c 页
行十住通修故。三道俗相对。以文云一切
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答中广
明受随戒等。前之十住不拣道俗也。四即
随相实相对。言随相者。即如前别行。行既
不同即是随相。今此观意于身无所取。于
修无所著。乃至受无相法。观无相法。知
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故。五即因果相对。以问
云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
上菩提之道。初菩萨位即十住位也。以说位
竟恐物寻因故令修此。如先知灭后示道
故。六标释相对。即总释前义。谓前一一位
末。皆云欲令菩萨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
由他教。此但总标故。今释云与此观行相
应即得初心成佛。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
就慧身不由他悟。

疏。二释名者。文分四。一
正释名。二出体性。三结成本名。四对前拣
异。今初有三。一总释。若译就此方应名净
行。为拣前故此存梵音二真境为梵约因
中释。三涅槃为梵约因果对释。并可知也。

疏。梵行以何为体下。二出体性。于中有三。
初列三类。二涅槃五行下对辩异同。三然
此三下。别释其相。二中言五行者。即涅
槃十一圣行品。谓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
婴儿行。五病行。

疏。即四无量亦七善知者。经
具此二古德出体亦用此二。其梵行品。在
十五经。四无量义次下自明。亦七善知者。经
云。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
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
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7a 页
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知自。六知众。七
知尊卑。彼文广释。今当略示。知法谓知十
二部经。知义谓一切文字。语言善知其义。
知时谓如是时中堪修静虑。如是时中堪
修精进等。知足谓饮食衣服药等。知自者。
谓我有如是信戒等。知众。谓刹利婆罗门
等。知尊卑云。善男子有二种人。一者信。二
者不信。菩萨当知信者。是善。不信者不名
为善。信复二种。一者往诣僧坊。二者不往。
往诣者善。不往诣者不名为善。如是礼拜
听法。志心思义如说修行。求声闻乘回向
大乘。展转皆同初二故。后结云。回向大乘
最上最善不出尊卑之名。意云善者为尊。
不善者为卑。则后后尊于前前耳。

疏。梵即
是净下。第三结成本名。此用净名经势会
通异释。皆为总意。前释名中。有其三释。今
云梵即是净者。是前总释持业受名。但以
下会取上二。性净即前真境为梵真境既是
净行之因。不得行外说净。净即行矣。又云
行净即智慧净者。行净即是智慧之因。不可
独以智为行也。智净即心净者。亦不但以
真境而为净也。心净即一切功德净者。会前
涅槃为净修因为行。今因亦净矣。乃至成
佛功归于行者。归净行矣。既涅槃果由净
行成。何得偏言涅槃为净。是知行即净矣。
言以净名势者。彼经云。是故宝积随其直
心则能发行。乃至云随说法净则智慧净。
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
德净。即其文也。文势已知。何以性净则得行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7b 页
净等。谓称理起行。行成智立。由智立故。
见心本净心。为其主。何德不成故相由矣。
疏然前信下。四对前辨异可知。

疏。梵依天
行而得成者。涅槃天行经文。不释指在华
严。古人出体亦有二义。一指八禅。二即净
天。净天即第一义天。见第一义梵行成矣。
故梵依天行得成。

疏。故不应言净劣梵
也。此拣异释。异释云净行品劣故名净行。
十住明梵。明知胜也。故今弹云。云何而得
梵行清净。梵行是其所净。何得胜于净耶。

疏。身通不善者。五阴成身行阴通不善摄。
言体非顺理者。顺理生心名为善故。

疏。
二体是无记者。色是报色故为无记。

疏。四
自相臭恶者。此中示五不净。即智论云。行
者依净戒住。一心行精进观五种不净相。
一种子不净。谓揽父母精血。业因识种以
成身分故。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生藏之
下。熟藏之上故。三自体不净。谓三十六物
以成身故。四自相不净。亦名外相不净。谓
九孔常流。眼出眵泪。耳出结矃。鼻中流涕。
口出涎唾。大小便道常出不净。五。究竟不
净。气绝已后[月*逄]胀臭烂。甚成可恶。今疏已
闇配。

疏。六种子住处等皆可厌故者。然五
不净皆悉可厌。以上配自性自相。下配究
竟故。牒此二等取馀三。言皆可厌者。智
论五皆有偈结之。一种子偈云。是身种不
净。非馀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
出。二住处偈云。是身为臭秽。不从华间生。
亦不从瞻卜。又不出宝山。三自性偈云。地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7c 页
水火风质。能变成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
令香洁。四外相偈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
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偈
云。审谛观此身。必归于死处。难御无反复。
背恩如小儿。结云。行人修此观。成破净
倒想。故知五种皆可厌也。

疏。十八万户虫
者。诸经多说。下十藏品自有明文。观佛三
昧海经观相品云。云何菩萨降魔时白毫相
光。乃至云魔有三女至菩萨所。白菩萨言。
我是天女盛美无比。今以微身奉上太子。
供给左右可备扫洒。太子寂然身心不动。
以白毫拟之。令三天女自见身内。脓囊涕
唾九孔筋脉。一切根本大肠小肠。生藏熟
藏。于其中间。回伏宛转踊生诸虫。其数满
足有八万户。户有九亿诸小虫等。游戏之
时走入小肠。皆有四口张口向上。大虫
游戏入大肠中。从肠出已复入胃中复生
四虫如四蛇合。上下同时唼食诸藏滓尽
汁出。入眼为泪入鼻为涕。聚口成唾放
口成涎。薄皮厚皮筋髓诸脉。悉生诸虫细
于秋毫。众数甚多不可具说。其女见此即
便呕吐。从口而出无有穷尽。

疏。全以虫成
者。即大婆沙中说。人身内并是虫聚虫头在
内食人所食。虫尾在外。辫作人皮故。

疏。
今此梵行体是可轨者。总明上身十事。非梵
行义一一别配。体是可轨对上非法。澄净对
上浑浊。馀文可知。

疏。身之作用名为身业
者。俱舍业品颂云。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
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广如九地说。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8a 页
疏风触七处等者。即智论第七云。如人欲
语时。口中有风名优陀那。还入至脐即有
响出。响出之时触七处。过名生语言。如有
偈说风名优陀那。触脐而上去。是风七处
触。项及龂齿唇舌咽及以胸。是中言语生。
愚人不解此。惑著起嗔痴。然楞伽第二第
三皆有其文。第二云。佛告大慧。项胸喉鼻
唇舌龂齿和合出声。释曰。此有八处加鼻
一种。鼻塞语虽小拥而亦得语故论略无。第
三中说。但有七事。经言云何语。谓言字妄
想和合语。依咽喉唇舌齿龂颊辅。因彼我言
说妄想习气。是名为语。释曰。于前八中略
无项胸鼻。而加颊辅。言字妄想者。显言
空故。次经即云。大慧云何。为离一切妄想
言说相。大慧菩萨。于如是义。独一静处闻
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习气身转变
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
萨摩诃萨善义。释曰。此即下观破意。疏第
五观意等者。然此意具即是意根。有说。即第
七识唯缘内门不得有梦等。若金光明经。
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即许外缘故。海东晓
公立外缘义。又密严经云。如蛇有二头各
别为其业故。或云第六识无间灭意。今正
当此随转理门就他宗说。

疏。觉是寻求。观
是伺察者。旧名觉观。新译为寻伺。

疏。用俱
舍等释寻伺言以解觉观。唯识云。寻谓寻
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
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皆以思
慧而为其性。唯识论云。并用思慧一分为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8b 页
体。于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度。义类别
故。若离思慧。寻伺二种。体类差别不可得
故。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
业。彼疏释云。身心若安寻伺二种徐缓为
业。身心不安匆遽为业。又云。或思名安。徐
而细故。思量性故。慧名不安急而粗故。拣
择性故。身心前后有安不安。皆依寻伺故。
名所依。

疏。是不定法者。出总体相。唯识论
云。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释相如前故。

疏。三分别中是自性分别者。即杂集第二云。
有三分别。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
别。其种种分别。以配馀二。言自性分别者。
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
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
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择行分
别。言七分别者。论云。复有七种分别者。
谓于所缘任运分别。有相分别。无相分别。寻
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初
分别者。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
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分别者。谓自性随念
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故。无相分别
者。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馀分别皆用
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
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
污。种种分别故。瑜伽云。寻求分别者。谓于
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伺察分别者。谓
于己所寻求己所观察。伺察安立起分别
故。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
来希乐俱行。于现在执著俱行。所有分别。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8c 页
若欲分别。若恚分别。若害分别。或随与一
烦恼随烦恼。相应所起分别。不染污分别
者。若善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不害
分别。或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或威仪路
功巧处。诸变化所有分别。释曰。杂集。后四
相隐故。引瑜伽释之。今但云分别即是初
一。种种分别即是馀六。对疏可知疏。上六
皆别境释者。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
四定五慧。下。当频释。

疏。种种忆念义兼恶
作者。即上引唯识偈。云不定谓悔眠寻伺
二各二是。释曰。初二字标位总名。论云。悔
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
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
次五字分别名字。悔谓恶作悔所作故。追
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
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悔先所作。亦恶作
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名恶
作。释曰。此有二意。一悔先作恶。二悔先
不作善。既追善恶即种种忆念摄。二各二
之三字释不定义。下长行释云。应言二者
显二种二。一谓悔眠。二谓寻伺。此二二种
种类各别故。一二言显二二种。眠是不定者。
即上论长行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
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
极暗劣一门转故。昧拣在定。略别悟时今
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
馀盖缠心相应故。释曰。谓睡眠位下。释上
不自在言。谓令身不自在。坐亦睡眠故。他
摇动时。亦不觉等故。此令心极暗昧。轻略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9a 页
为性。不能明利沈审故。

疏。云意识亦行。
即是论一门转故。显五识不行。定心一境
略而不昧。故云昧拣在定。悟广缘境不得
称略故。云略别悟时。故眠有二。显有别
体。必依于心。而五无心。一熟眠者。假立为
眠非实眠也。眠必与心而相应故如馀盖
等。言轻眠有梦者拣异熟眠。得显此眠是
不定摄。通善恶故梦有善恶故。

疏。此十
是心所等者。谓既释于意。意是心王而说所
者所不离王故。又五蕴中除其色声。意业
摄故。

疏。约遍行五徵者。唯识第五云。谓触
作意受想思。一切心中定可得故。名为遍
行。又具四一切故。谓遍一切三性。二遍九
地。三遍一切有心时。四遍一切位。谓随何
位心所故。谓触和合胜。论列在初。瑜伽等
作意在初。作意者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
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
境故。名作意。虽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
故。但说引心。作即是意持业释也。或作俱
时意邻近为胜。云何为触触谓。三和分别
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
为业。谓根境识三互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
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名三和合位皆
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触似彼起故
名分别。根变异力引触起时。缘彼识境。故
集论等。但说分别根之变异。和合一切心
及心所。令同触境。是触之性。既似顺起心
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为业。云何为受。受
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9b 页
起合离非二欲故。云何为想。想谓于境取
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
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云何为思。
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
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
等。此后四种并无六释。释曰。以名多同于
遍行故。作意观察遍于十段。顺论先释。

疏。
即上四段亦各是一蕴者。即向遍行五也。约
经而言。思即行蕴。想即想蕴。寒热饥渴是
十一触。属于色蕴。苦等受蕴作意亦行。然
触通身心。上约寒等必与心俱故。属遍行。
今约身触故属于色。若尔身触在五识地。
今何在意。答有三义故。一由相应义。谓意
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
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
故。于极苦趣有意苦故。上寒热准知。上三
义中前二约触。后一兼明于受。寒是冷触。
热即火大。能造触也。俱舍亦说此之四触
亦是心所。论云。食欲名饥。煖欲名冷。饮欲
名渴。彼疏。释云。冷饥渴三是触家果。而非
是触。今言触者从果为名。故论云。此皆因
立果称。释曰。煖欲名冷者。热准于冷。冷热
相翻义亦有欲。故此四种皆为意业。

疏。后
四是受者。即苦乐忧喜。然圣教说受开合不
同。或总名受即遍行数。或分为三。谓苦乐
舍。唯识论云。领顺境相适悦身心。名为乐
受。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中
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
乐受。或分为五。谓苦乐忧喜舍。唯识论云。
梵行品第十六 第 299c 页
诸适悦受五识相应但名为乐。意识相应若
在欲界初二静虑近分名喜。但悦心故。若
在初二静虑根本名喜悦身心故。若在第
三静虑近分根本名乐。安静尤重无分别故。
诸逼迫受五识相应但名为苦。意识俱者。有
义唯忧逼迫心故。有义通二人。天中者但
名为忧非尤重故。傍生鬼趣名忧名苦。杂
受纯受有轻重故。捺落迦中唯名为苦。纯
受尤重无分别故。三中苦乐各分二者。论云。
适悦身心相各异故。由无分别有分别故。
尤重轻微有差别故。四不苦不乐不分二
者。论云。非逼非悦相无异故。

疏。此中思等
下。问答拣滥。先问以前意中有觉观思惟。
此中亦有思想等故。但思等下答。答意云。
思等有二。一约体则扶持心王。同为业具。
二约用与王相应同作业故。言故多从受
境以辨者。释此为业之由。谓业中十句想
即取境。寒等触境。苦等受境皆约境也。则
此中思即审虑决定。前虽有觉观思惟多直
语心故意业十中思即意业能造业故。想是
意之加行。令意成业根本故。次四触数识
合根境。由业引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
故此上皆业眷属。成唯识云。业之眷属亦立
业名即其义也。若欲破可知。疏第七观佛
言无漏戒等者。等取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此从已转受名。广如十藏品。言及眷属无
漏五蕴者。即色受等前无漏戒虽转五成。
而各取一。以为其主故。今辨定慧等。同时
心心所为眷属五蕴。

疏。以三祇等者。三祇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0a 页
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次
一神通化现。即是化身。义兼万类之化。若
依大乘唯说二身。法身即是徵破。所显故。

疏。今一一推徵者。疏文。有四。一正破。二引
證。三遮难四结成。今初先一异门破。后和
合成下因缘门破。二。故中论下。引證具證二
义。先證一异初会已释。今疏文。有当重略
释。言非阴者即阴不是如来。阴生灭故。不
离阴者。离阴亦无如来无相知故。此彼不
相在者。三如来不在阴中。四阴不在如来
中。此二皆由不异故五阴属如来。谓阴如
童仆故。云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结破
也。

疏。阴合下證上因缘门。谓若缘合方生
即无自性故。疏进退推求者。离阴别求为
退。即阴合求为进。并皆不可故。知体寂。

疏。
尚非是有者。第三遮难。难云。若尔应无如
来便堕断见故。今遮云。邪见有二。谓有
为浅。谓无为深。破汝浅邪。何堕深壑。皆中
论文并如上引。

疏。是知真佛下。第四结成。
法身显矣。疏第八观法中三。初通辨意。二
然法有下释文。言谓不善不生者。谓约理
则法本不生。约行则无不善可生故。净名
经云。不善不生。善法不灭。馀义可知。此六
下约果。三今推徵下。后明观相。亦是一异
因缘门破。从若以无法下遮救。救云。即此
无合是真法矣。故今答云。岂当有耶。后又
此举下。就文显意。

疏。第九观僧。且依小说
者。大乘亦有四果故。言预流者。俱舍云。
诸无漏道总名为流。初预此流故名预流。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0b 页
谓断见道烦恼尽忍智具足故。二一来者。欲
界九品烦恼能润七生。已断六故次下当
知。疏谓断三界见惑者。不同修惑分三界
别一时断故。言十六心者。即苦法忍苦法
智苦类忍苦类智。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
类智。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道法忍
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为十六心。谓观欲
界苦。有苦法忍苦法智。观上二界名苦类
忍苦类智。馀三亦然故有十六。夫言见道
见未曾见。道类忍中已见上苦故。第十六
不名见道。便入修道。广说其相如回向
品。疏欲界修惑分为九品者。亦俱舍文合其
二处偈文。一云依十五心位建立众圣者。
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果。断次三向二。
断八地向三。次论云。次依修道类智时。
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至第十六心
随三向住果。上皆二十三论。此下第二十
四论云。已辨住果未断修惑。名为预流生
极七返。今次应辨断位众圣。且应建立一
来向果。颂曰。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断
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释曰。初二句明家
家。谓预流进断修惑。若三缘具转名家家。
一由断欲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无漏根
故。三由更受三二生故。颂中略无成根之
言。以理合有略故不说。若断三品名受
三生。若断四品名受二生。谓九品惑能润
七生。且上上品惑能润两生。上中上下中上
各润一生。中中中下合润一生。下三品惑
共润一生。既上三品能润四生故。断上三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0c 页
四生已损名受三生。更断中上一品复损
一生故。断四品总损五生但受二生。故
云三二生家家也。所以无断一二品惑
名家家者。以得初果起大加行。必无断
一二。不断第三。有死生者。亦无断五生
家家者。由断五必断第六即證一来。无
一品惑能障于果故。若无一品能障果者。
何以有断八品未断第九而有死生。答
第九一品。一者断竟得果。二者复超欲界
故。此第九能障于果。六不超界故不障果。
言家家者。家不一故家家有二。一天家家。
或于欲天受三二生。二人家家。即于人中
受三二生。后證圆寂故。已释上半。下半明
其向果。既断六品得于一来。故断下五名
趣向第二。论次名不还。云断七或八品一
生名一间。此即第三向断九不还果。释曰。
有三缘具名为一间。上之二句即是二缘更
有第三得无漏根。以为能治易故不说
同前家家。以下三品共润一生。故断七八
馀第九在亦有一生。而为间隔故名一间。
有一品惑不證不还。有一生在不證圆
寂皆名一间。即此一间是不还向。九品全
断更不还来生于欲界成不还果。罗汉向
果在文可知。

疏。今此欲明下明不广之由。

疏。此中观意辨作意观察。就因缘门明无
性性空疏况于入流无所入等。上总集八辈
以明性空。今明一一皆不可得。即金刚般
若经意。彼经佛问须菩提云。须菩提于意
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1a 页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下三果皆有此问答)何以故须陀
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声色香味触
法。是名须陀洹。二问斯陀含。答云。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
含。三问阿那含。答云阿那含名为不来。而
实无来是名阿那含。四问阿罗汉。答云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
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第
一离欲阿罗汉。世尊若我作是念。我得阿
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
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
乐阿兰那行。释曰。此是第五胜中无慢住处
中文。明四果人已舍慢故。此中大意皆明
四圣心离见慢契第一义故不生念矣。初
果初入圣流。不入尘境方名入流。若念
得果入法尘矣。故不入尘则无念矣。下三
果例知。今疏意云。合于八辈已显僧宝性
空。况一一无念契真何有僧可依也。疏以
无为法而有差别。亦是彼经次前之文。经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
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
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
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
差别。释曰。今但用后释文。前之一段亦可
證前观法。故具引之。谓一切圣人由證无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1b 页
为有浅深故而有差别。别同无为即无差
矣。无为之中何有八辈凡圣相耶。故皆契
性空矣。上一段经即證得法身住处文中。智
相證得法身文也。疏第十观戒文。三初总
明。二其中下别释。三料拣。今初。上来九
门结观。于后独今此段先明实观。疏戒性
如空等者。即法句经六度皆有偈文。布施
云。说诸布施福。于中三事空究竟不可得。
施福如野马。戒云。若说诸持戒无善无
威仪。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忍云。若
见嗔恚者。以忍为羁鞅。知嗔等阳焰。忍
亦无所忍。精进云。若说诸精进为增上
慢。说无增上慢者。无善无精进。若起
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
无有涯。定云。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
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般若云。森
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
种见。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
所闻。见一以为一。结云若有闻斯法常
修寂灭行。知行亦寂灭是则菩提道。释曰。
今疏释戒但用戒文。而离破倒馀者乃义
引耳。疏不杂二乘心者。即涅槃文。是名持
净戒等总结上文也。疏乞食四依之一者。四
依。谓一长乞食。二粪扫衣。三冢间树下坐。
四食腐烂药亦名四圣种。智论七十二云。又
受戒法尽形寿著衲衣乞食。树下住服弊
弃药。于四种中头陀已摄三事。若俱舍正
理婆沙。前三所得食衣卧具喜足为三。四依
有无药乃加药断乐修圣种所以不同者。智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1c 页
论意显先古四圣种。即是四依。婆沙等依新
论师。除药加第四。以前三为道资缘。四
为道体性。言圣种者。谓善故无漏故名圣。
即此能生诸功德法。相续不断故名为种。
故云乞食即四依之一。言四邪者。智论第
四释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乞士。如
经中说舍利弗入城乞食。得已坐食。有梵
志名净目。问言汝食耶。答言食。净目言。下
口食耶答言不。仰口食耶。答曰不。方口食
耶。答曰不。维口食耶。答曰不。净目言。食有
四种我今问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
当为说。云何下口食。舍利弗言。有出家人。
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
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
是名仰口食。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
求。不净活命是名方口食。学种种咒术卜
算吉凶。有如是等不净活命者是名维口
食。我不堕是四食中。我用清净乞食活命。
净目闻已欢喜信解。舍利弗因为说法得须
陀洹。五邪者。即智论二十二已见净行品。
今更重举。一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
二者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者为利养故
占相吉凶。及为人说。四者为利养故。高声
现威令人畏敬。五者为利养故。称说自
己所得利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故为邪
命。疏若依菩萨下。第三料拣。前列十事参
大小乘。此方菩萨律仪阙故。于中有四。一
总引二文彰大小异。弥勒羯磨唯请一师
须归三宝。别有羯磨文等。二此上十境下。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2a 页
次出对会所以。以西天大小抗行寺居不
杂。是故结云即如此方。谓依小乘受行大
乘行。三又善戒经下。正示大小二相不同。
言先受前之三戒者。彼经第五菩萨戒品云。
在家出家戒有三种。一者戒。二者受善法
戒。三者为利众生故行。释曰。此即三聚也。
次云云何名戒。所谓七众戒。比丘比丘尼。
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
摩诃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
七种戒。七种戒者是净心趣菩萨戒。如世
间人欲请于王。先当净治所居室宅。是七
种戒俱是在家出家菩萨所受。菩萨戒者亦
复如是俱是在家出家菩萨所受。释曰。上语
七众通于男女等。今辨三戒唯约比丘。谓
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此三以为菩萨戒前之
方便也。彼经云。若言不具优婆塞戒。得沙
弥戒无有是处。不具沙弥戒得比丘戒
者。亦无有是处。不具如是三种戒。得菩
萨戒亦无是处。譬如重楼四级。乃至不
从三级。至第四者无有是处。释曰。以此
故须先受三也。四故所观境下。结成本义。
所观通大小者。依菩萨受亦是所观。依小
乘受亦是所观。能观智唯实教大乘者。即相
同性离相戒故。疏第四如是观下。辨观成
之相者。即如实观成。此有二意今从后意
标名言。望前寻伺即为观益者。前来作意
观察十境故为寻伺。即念想观犹未除故。今
念想观除故为前观之益。义同四加行中四
寻伺四如实也。疏初六明三轮清净者。谓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2b 页
具离三轮。然准瑜伽第六。六度各有三轮
不同。施三轮者。一施者。二受者。三施物。今
皆离之戒离三轮者。离众生事时分别。忍
离三轮者。离自他过失分别。进离三轮者。
离众生高下事用分别。定离三轮者。离境
界众生惑分别。般若离三轮者。离境界智
众生分别。今言六句明三者。一即离众生。
二三皆离事。言亦通不住前法者。以第
三句通不住前众生及事。不住即离故。次三
句三时门通是离时耳。兼释不取等言者。
即以三时释上三句。不取等者等取不著
不住。言以刹那不住过未分之者。刹那生
时未生即未。已生即过故。云已未分之。影
公云。如疾炎过锋奔流径刃。刃上一毫亦
为二分。故无现在故空寂也。以求现不得
故。疏后二句以不迁理释成者。即肇公不迁
论意。问明已用今复用之。疏文有四。一标。
二此世下用论文释经。论云是为昔物自
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
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如斯。则物不相往来明矣。三是为因自昔
灭下。以论意出经意。四以物各性住下。释不
迁所以。上句即肇论所以。后性本空故。疏
出所以亦是论意。如下云既无往返之微
眹。复何物而可动哉。又云。是以言常而不
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
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不迁。
虽往而常静故住而不留矣。斯则即动即
静之义。故前标云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2c 页
而常静。但以正释。即言物各性住则唯前
意。斯则假其性住破其迁流耳。疏有说。无
作戒体体即是色者。即萨婆多宗也。有说。
非色非心者。即昙无德宗义。依成实论立。
疏今言为是色者。显非是色者。其为是之
言此徵辞也。故双徵云为是色。为非是色。
徵此二法俱不可得。应假答云。非是色亦
非非色。今疏离斯二句便破两宗。上句破
有宗。下句破德宗。今初显非是色正破色
也。以其所立无表依表生。表色无表色者。即
出有宗所立色为戒体文也。然俱舍界品
立有无表色。有三师义。一杂心师云。表色
有变碍无表随彼亦受色名。如树动时影
必随动。论主难云。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
无表依表生。表色无表色。如树影依树生
树色影亦色。又难云。表灭时无表应灭。如
树灭时影必随灭。树影依树生。树灭影亦
灭。无表依表生。表灭无表灭。论主云。不然。
如子堂牙。子依于父生。父灭子犹在。无表
依表生表灭无表在(堂喻牙喻亦然)二云。五识所依
大种变碍故无表业亦名为色。即有宗义。若
尔所依有变碍故。眼识等五亦应名色。此
难不齐。无表依止大种转时。如影依树。光
依珠宝。眼识等五。依眼等根则不如是。
唯能为作助生缘故。意云。不应以眼等
为增上缘之疏依难亲缘。故论主又破云。
此影依树。光依宝言。且非扶顺毗婆沙
义。彼宗影等显色极微。各自依止四大种
故。论主又纵破云。设许影光依止树宝。而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3a 页
无表色不同彼依。彼许所依大种虽灭。而
无表色不随灭故。三复有别释彼所难言。
眼识等五所依不定。或有变碍。谓眼等根。
或无变碍。谓无间意。无表所依则不如是。
故前所难定为不齐。变碍名色理得成就。
此即论主成第二师。故名第三。释曰上来
三义但是二意。以其第三成第二故。虽有
二义并依色成无表色义。故涅槃云。菩提
王子意疑。比丘善心受戒。至恶无记应名
失戒。故经问云。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
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佛言戒有七种。
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
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
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
因果。释曰。此有两重问答之意。前答不失
戒因。因无表故。后非异色因下。自释无表
得色名因由。言非异色因者。明以色为
因。不是异色之外别物为因。言不作异色
因果者。明作色果也。不作异色之外别
物之果。既以色为因与色作果故。无表戒
得成色也。若将此文释不失戒。则成不
知问答之本。馀诸异义恐繁且止。然今疏
意。但取彼立无表是色而为所破。不剋定
彼无表色义。若取文同即杂心义。疏今明
观意者。即破意也。执破观成。然此正破杂
心。不同俱舍破意。彼破其立义不正。今
破遣相显理耳。疏谓非色者显非非色者。
破德宗意。彼立意云。非变碍故不可为
色。非虑知故不可名心。即非色非心。不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3b 页
相应行摄。破意可知。疏虽空不碍涉有故。
此释方便自在。即显虽无心于持犯。而
七支皎净。三业无瑕摄善利人无不为矣。
以前观空非断灭故。疏我不见一法非佛
法者前已曾引。谓不毁不持法界平等。由此
该融故有第九一具一切也。疏此中五喻
者。疏文显指十忍。闇用净名文并可知。
疏第二大段等者。此下义则深玄在文可见
但当细寻更不繁举。其开发之发等后品
当知。不由他悟含有三义如十住品。谓见
夫心性性外皆他。自亦不存兼显以心为自
心外为他。今自心不存岂心外取法。岂唯
定之方寸等者。显自心为自。他人为他。前
十住品从粗至细。今此以细况粗耳。

*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

言举初况后巧显深
胜者。初发心位劣功德难思。后后位高德无
涯矣。疏一三种发心之初者。起信论发趣道
相中论云。略说发心有三种相。云何为三。
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
證发心。今即第一故云三种中初。所以
知是初者。论云。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
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
定聚众生。以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
能生十善。厌生死苦求无上菩提。得值
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
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等。或以大悲
自能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
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
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3c 页
次说发三种心已如十住品。又云。发是心
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
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
退等。二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
从初正信已来经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
满故。于真如法中能深解现前所修离相。
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
等。三證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
地中。證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
境界。而此證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
法身。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馀世
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道利益众
生不依文字。释曰。上已明三种发心。第三
登地已上。第二从十行发回向心。以十行
中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法纯熟发回向
心。从其因边名为解行。今非后二正与
初心相应故。疏二十住之初拣馀九住。彼
名初发心住故。发亦二义。一发起上求心
望后论发。二三德开发者。望前论发。从初
信心始入佛法。即发趣求如来果位。寂照
双流常观心性。功行既著至此开发。如发
金藏见真金等。于中四意。初标。二能知下。
示三德相。即下经文。三在于信位下。释
开发义。言研穷者。从初信入寂照双流常
观心性。精修诸度以此为因。豁然开悟是
开发相。如发金藏了见分明。四故得下。仍
前释于功德之义。疏三即以初心下。第三宗
趣。于中二。一正释宗趣。二然住会下。拣
异释。于中三。初正拣。二遮破。三结成。今初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4a 页
即安国意。然彼有二意。一云。此中三贤别
说十地。十地一会总说十地故。其四会
皆是十地。二者以此品中文义深奥同十地
故。今疏一文一时双破。而正破初意。今是
十住之会说初发心。是明信成就摄后二。
自属第五六会何得浑和。若言别说合说
略有四失。一令此经无三贤义。二令馀经
三贤虚设。三成此经文义杂乱。谓以地义
名住行向故。四何不一天总别说耶。而
历四天盖有所表。是知此说殊乖教理。故
云住会发心定是信成就等。疏生如来家自约解说下。第二遮破。彼云。据文既云初发
心时便成正觉。应是初地。况下经云以生
如来广大家。能生三世一切诸佛家。永断
一切诸疑网。尽除一切诸障碍。若非初地
安得尔耶。岂有久习无明。才一发心便成
大智。能知前际一切诸佛如来成等正觉。
乃至涅槃。能信后际一切诸佛所有善根。能
知现在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即能振动一切
世界等耶。若谓不作齐限而能尔者今何
不发耶。已发何不能尔耶。以斯义理应
知證发。释曰。此中彼释自有三段。一正立。
二岂有久习下引文反质。三若谓不作下。纵
破法性。今疏文中亦有三节。但通前二。今
初通其第一正立。彼以有生家故名證发
心。今拣生家不同故非證也。然彼引四句。
今但通一。馀例可知。且通生家。生家有六。
如法界品。前十住内亦说生家。家言虽同
而义有异。岂以解生同證生也。解生生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4b 页
菩提心家。證生生真如家故不同也。此义
若成。其馀皆成故。故不通馀也。若通馀
三者既许解生。何得不能生三世佛家。
断诸疑网除诸障碍。又彼初云初发心时
便成正觉。最初建立是初地义。此义前品已
曾广释故不通耳。疏若谓久习无明下。即第二通其引文反质。彼引四句今为两节
通之。初通久习无明文可知也。后若谓云
何下。三通知三世佛法。此即涅槃第六如
来性品。南经即四依品云。有四种人。能护
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悯
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
出世。具烦恼性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是名
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罗汉人是名
第四。云何名为具烦恼性。若有人能受持
禁戒。威仪具足建立正法。从佛所闻解其
文义。转为他人分别宣说。所谓少欲多欲非
道广说。如八大人觉。有犯罪人者教令
发露忏悔灭除。善知菩萨方便所行秘密之
法是名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不名凡
夫。名为菩萨不名为佛。释曰。远公亦詺为
种性解行人。非是登地此初依人。既云具
缚能知秘密。何言十住不能知耶。前义若
成动刹何惑。其第三段纵破法性。文理易故
疏不通之。意云。此中非独作无齐限便得
尔也。亦久研穷方至此位。何得为此无理
难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九
梵行品第十六 第 304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