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58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七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
* 阿僧祇品第三十
初来意有二。一通。谓前三品别答前问。此
下三品总明等觉深奥故。二别。谓前既智圆
證极。此品校量行德难思。故次来也。又难思
佛德菩萨尽穷。故亦为远答变化海故。故
下偈中广显变化大用。又通显一部之数量
故。二释名者。阿之言无。僧祇曰数。全带
数名。若晋本云心王菩萨问阿僧祇品。兼
能问人。即人法双举。及菩萨所问之算数。梵
本同此。然僧祇是十大数之创首。经论多用
故以标名。又显此数即离数故。寄无数标
名。三宗趣者。寄数显德分齐为宗。令知
普贤诸佛离数重重无尽为趣。四正释文。
此下三品总显深奥。即为三别。此品明胜
德无数。次品明尽一切时。后品明遍一切
处。然此三品。初一通明佛菩萨德。次品正
显佛德兼明菩萨。后品唯明菩萨。所以尔
者。亦是等觉亦名佛故。位后普贤是佛菩萨
故。今初一品。先问后答。问中二。先牒佛
所说。后世尊下正明咨问。今初。所以心王
问者。表数不离心数与非数皆自在故。
又显此数统收前后辨超胜故。所以偏问
十者。举后摄初。显无尽故。前后文中多用
此故。故文云如来演说。但问本数已摄诸
转。第二佛告下答。中四。一赞问成益。令入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58b 页
佛所知数者。以是圆教所明深广无涯。唯佛
方测。不同凡小所知。如黄帝算法但有二
十三数。始从一二终至正载。已说天地不
容。小乘六十已至无数。此有百二十四。倍
倍变之故非馀测。故数之终寄不可说。况
复偈初更积不可说。历诸尘刹。以显无尽。
所以佛自答者。正表难思故。又明此品统
语因位终德。故佛说之。二善男子下诫听
许说。三时心王下敬受尊命。四佛言下正
答所疑。于中二。先长行明能数之数广多。
后偈颂显所数之德无尽。今初。问乃举后
难知。答则始终具说。初言一百洛叉为一俱
胝者。是中等数。洛叉是万。俱胝是亿。故光
明觉品云过一亿。梵本皆云俱胝故。若依
俱舍以洛叉为亿。则俱胝当兆也。若兼取
一十百千万等下数法。则通有百三十七数。
由前易故略不说之。俱胝已下并是上等数
法倍倍变故。馀如光明觉品说。其中多存
梵音。但是数名。更无别理。末后云此又不
可说不可说者。若类前具牒。便有四个不
可说字故。译家云此又。二字替一不可说
不可说。为译之巧。第二偈颂。百二十偈大分
为二。前六明普贤德广说不可尽。馀偈明
佛德深广普贤穷究。前中分二。前四偈半明
能数多。后一偈半显所数广。今初。积数自
有十重。以显无尽。是知。上至不可说转。尚
约顺机。据佛所知。实无尽故。言十重者。一
初句积不可说至不可说。然此应积最后
不可说不可说转。而但积不可说者有二
方测。不同凡小所知。如黄帝算法但有二
十三数。始从一二终至正载。已说天地不
容。小乘六十已至无数。此有百二十四。倍
倍变之故非馀测。故数之终寄不可说。况
复偈初更积不可说。历诸尘刹。以显无尽。
所以佛自答者。正表难思故。又明此品统
语因位终德。故佛说之。二善男子下诫听
许说。三时心王下敬受尊命。四佛言下正
答所疑。于中二。先长行明能数之数广多。
后偈颂显所数之德无尽。今初。问乃举后
难知。答则始终具说。初言一百洛叉为一俱
胝者。是中等数。洛叉是万。俱胝是亿。故光
明觉品云过一亿。梵本皆云俱胝故。若依
俱舍以洛叉为亿。则俱胝当兆也。若兼取
一十百千万等下数法。则通有百三十七数。
由前易故略不说之。俱胝已下并是上等数
法倍倍变故。馀如光明觉品说。其中多存
梵音。但是数名。更无别理。末后云此又不
可说不可说者。若类前具牒。便有四个不
可说字故。译家云此又。二字替一不可说
不可说。为译之巧。第二偈颂。百二十偈大分
为二。前六明普贤德广说不可尽。馀偈明
佛德深广普贤穷究。前中分二。前四偈半明
能数多。后一偈半显所数广。今初。积数自
有十重。以显无尽。是知。上至不可说转。尚
约顺机。据佛所知。实无尽故。言十重者。一
初句积不可说至不可说。然此应积最后
不可说不可说转。而但积不可说者有二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58c 页
义故。一取言易故。下偈多用故。二表言所
不及之数故。二次三句将上所积充满一
切不可说中。于中初句标。后二句释。谓何
者是一切不可说。释云。不可说劫中说不尽
者。三半偈将上诸不可说。一一是一刹皆碎
为尘。四半偈。即前一一尘有不可说刹。五
半偈。将前诸尘中刹一念遍碎为尘。六半
偈。念念碎尘复尽多劫。七有一句明前所
碎尘复有多刹。八一句即此多刹复碎为尘。
九半偈。以多算数经于多劫。数上诸尘云
如是数。十以上诸尘数劫。一尘有十万个不
可说劫。如是重重无尽无尽。第二显所数
广中略举三重。一将上诸劫赞一普贤之
德不尽。二况一尘中有多普贤。三况遍法
界尘皆有多矣。是知德无尽故。若不以称
性之心思之。心惑狂乱。第二一毛端下。一
百一十四偈。明佛德深广普贤穷究。即广显
变化之相。于中二。前九十一颂。明果德无
碍因位善穷。后不可言说诸如来下。明果
德深广因能趣入。前中亦二。先明果法无
碍。后菩萨悉能下。明因位善穷。前中亦二。
先三偈明依报自在。后于彼一一毛端处
演不可说。下明依正融摄即入自在。于中
五。初二偈半依中现正。二于彼一一光明下。
十一偈半正中现依。于中二。初现莲华
光明。后彼如须弥下净土之用。三光中现佛
下五偈。依中现正说法。四或复下一偈明
现时常住。五其心无碍下十偈半。明自在
调生。第二因位善穷中二。先半偈结前生
不及之数故。二次三句将上所积充满一
切不可说中。于中初句标。后二句释。谓何
者是一切不可说。释云。不可说劫中说不尽
者。三半偈将上诸不可说。一一是一刹皆碎
为尘。四半偈。即前一一尘有不可说刹。五
半偈。将前诸尘中刹一念遍碎为尘。六半
偈。念念碎尘复尽多劫。七有一句明前所
碎尘复有多刹。八一句即此多刹复碎为尘。
九半偈。以多算数经于多劫。数上诸尘云
如是数。十以上诸尘数劫。一尘有十万个不
可说劫。如是重重无尽无尽。第二显所数
广中略举三重。一将上诸劫赞一普贤之
德不尽。二况一尘中有多普贤。三况遍法
界尘皆有多矣。是知德无尽故。若不以称
性之心思之。心惑狂乱。第二一毛端下。一
百一十四偈。明佛德深广普贤穷究。即广显
变化之相。于中二。前九十一颂。明果德无
碍因位善穷。后不可言说诸如来下。明果
德深广因能趣入。前中亦二。先明果法无
碍。后菩萨悉能下。明因位善穷。前中亦二。
先三偈明依报自在。后于彼一一毛端处
演不可说。下明依正融摄即入自在。于中
五。初二偈半依中现正。二于彼一一光明下。
十一偈半正中现依。于中二。初现莲华
光明。后彼如须弥下净土之用。三光中现佛
下五偈。依中现正说法。四或复下一偈明
现时常住。五其心无碍下十偈半。明自在
调生。第二因位善穷中二。先半偈结前生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59a 页
后。馀偈正显因德。于中有十。初八偈明帝
网身土是起行处。又前文明其展遍。此明包
容。文影略耳。言毛孔悉能受诸刹等者。称
法性之一毛故。受多刹而无外。不坏相之
多刹。安[稫-禾+彳]悟者之一毛。内外缘起非即离
故。二意根明了下五偈。三业勤勇行。三一
切众生下应器摄生行。四普现其身下五偈
半。明游方供佛行。五修行于施下。广修十
度行。六诸佛刹海下二偈半。游刹自在行。
七了知众生下。明调伏众生行。八一一毛
孔不可说下七偈半。三业深净行。九彼诸菩
萨下。愿智自在行。十不可言说一切劫下。
一偈结德无尽。第二明果德深广因能趣入
中。先果后因。前中三。初六偈总叹佛德。二
一微尘中能悉有下别明依报。三一一刹中
有如来下三偈别明正报。第二种种数量下
明因德趣入。于中二。先自分行。后能于一
时證菩提下胜进行。且从相显略科。然上诸
德。德德圆融无尽无尽。唯忘怀体之。
* 寿量品第三十一
初来意者。夫玄鉴虚朗。出乎数域之表。岂
有殊形万状修短之寿哉。然应物随机。能
无不形。而无不寿故。上品彰其实德。此品
以辨随机。虽积少至多显时无不遍。即
前多德之一。故粗广之。亦为远答寿量海
故。所以来也。二释名者。寿谓报命。量即分
限。染净土之报寿。随机见之分限。以显无
尽之命无限之量。寿之量故。寿有斯量。
通二释也。别行经名无边佛土。经即以
网身土是起行处。又前文明其展遍。此明包
容。文影略耳。言毛孔悉能受诸刹等者。称
法性之一毛故。受多刹而无外。不坏相之
多刹。安[稫-禾+彳]悟者之一毛。内外缘起非即离
故。二意根明了下五偈。三业勤勇行。三一
切众生下应器摄生行。四普现其身下五偈
半。明游方供佛行。五修行于施下。广修十
度行。六诸佛刹海下二偈半。游刹自在行。
七了知众生下。明调伏众生行。八一一毛
孔不可说下七偈半。三业深净行。九彼诸菩
萨下。愿智自在行。十不可言说一切劫下。
一偈结德无尽。第二明果德深广因能趣入
中。先果后因。前中三。初六偈总叹佛德。二
一微尘中能悉有下别明依报。三一一刹中
有如来下三偈别明正报。第二种种数量下
明因德趣入。于中二。先自分行。后能于一
时證菩提下胜进行。且从相显略科。然上诸
德。德德圆融无尽无尽。唯忘怀体之。
* 寿量品第三十一
初来意者。夫玄鉴虚朗。出乎数域之表。岂
有殊形万状修短之寿哉。然应物随机。能
无不形。而无不寿故。上品彰其实德。此品
以辨随机。虽积少至多显时无不遍。即
前多德之一。故粗广之。亦为远答寿量海
故。所以来也。二释名者。寿谓报命。量即分
限。染净土之报寿。随机见之分限。以显无
尽之命无限之量。寿之量故。寿有斯量。
通二释也。别行经名无边佛土。经即以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59b 页
处显人。三宗趣者。应物修短为宗。显穷
来际无限为趣。以就同教。且积劣之胜。
若就别教。则修短圆融故。次正释文。初集
经者叙。而心王说者以领旨故。佛寿自在
故。二佛子下正说。于中三。初别举十刹相
望。次佛子如是下举略显广。三最后世界下
举其玄极。且如以劫为日。未历十重。则
劫不可说。沈百万僧祇则最后之刹。已邻
刹海平等故。举普贤等充满。明极位所居。
由此名为兼显菩萨。
* 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初
初来意者。上约化益尽一切时。今明菩萨
遍一切处。故次来也。故僧祇中。明法界毛
端之处。皆有多多普贤。此则据实而谈。今
约机缘所宜。指有方所。使物欣厌翘心
有归。若知能住菩萨毛含刹海。所住之处
尘纳无边。则未有一方非菩萨住。亦远答
前寿量海问。菩萨随机住寿异故。昔将此
品。远答第二会初问意十句。非唯义意不
同。抑亦文不相次。二释名。曰菩萨大悲
随机住处能住非一。故名曰诸。诸菩萨之
住处故以为名。三宗趣者。随机应感方所
为宗。使物归凭及悟无方为趣。次正释
文。文中二。先集经者叙。亦心王说者。随所
统王皆自在故。亦表心随智住无障碍故。
二佛子下正说住处。有二十二处。前十依
八方山海。以上下非凡至故不明之。山海
包藏仁智栖止。表大智高深故。能止能照
故。后十二处。城邑杂居。曲尽物机。表大悲
来际无限为趣。以就同教。且积劣之胜。
若就别教。则修短圆融故。次正释文。初集
经者叙。而心王说者以领旨故。佛寿自在
故。二佛子下正说。于中三。初别举十刹相
望。次佛子如是下举略显广。三最后世界下
举其玄极。且如以劫为日。未历十重。则
劫不可说。沈百万僧祇则最后之刹。已邻
刹海平等故。举普贤等充满。明极位所居。
由此名为兼显菩萨。
* 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初
初来意者。上约化益尽一切时。今明菩萨
遍一切处。故次来也。故僧祇中。明法界毛
端之处。皆有多多普贤。此则据实而谈。今
约机缘所宜。指有方所。使物欣厌翘心
有归。若知能住菩萨毛含刹海。所住之处
尘纳无边。则未有一方非菩萨住。亦远答
前寿量海问。菩萨随机住寿异故。昔将此
品。远答第二会初问意十句。非唯义意不
同。抑亦文不相次。二释名。曰菩萨大悲
随机住处能住非一。故名曰诸。诸菩萨之
住处故以为名。三宗趣者。随机应感方所
为宗。使物归凭及悟无方为趣。次正释
文。文中二。先集经者叙。亦心王说者。随所
统王皆自在故。亦表心随智住无障碍故。
二佛子下正说住处。有二十二处。前十依
八方山海。以上下非凡至故不明之。山海
包藏仁智栖止。表大智高深故。能止能照
故。后十二处。城邑杂居。曲尽物机。表大悲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59c 页
无遗故。则知菩萨无不在矣。今初。第六
是海中之山。第十海中之窟。馀皆是山。一
仙人山者。相传是东海蓬莱山。若尔则亦兼
海。二胜峰。即德云所住。晋本名楼阁山。即
婆施罗所居。三金刚焰。在西海之滨。四
香积山。昔云应是雪北之香山。五清凉山。
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
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
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
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
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
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
浊之灾矣。然但云东北方者。其言犹漫。
案宝藏陀罗尼经云。我灭度后。于赡部洲
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
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菩
萨众于中说法。及与无量无数药叉罗刹紧
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围绕供养恭敬。
斯言审矣。其山灵迹备诸传记。余幼寻兹
典。每至斯文皆掩卷长叹。遂不远万里
委命栖托圣境。相诱十载于兹。其感应昭
著盈于耳目。及夫夏景胜事尤多。历历龙
宫夜开千月。纤纤细草朝间百华。或万圣罗
空。或五云凝岫。圆光映乎山翠。瑞鸟翥
于烟霄。唯闻大圣之名。无复人间之虑。
入圣境者接武。革凡心者架肩。相视互
谓非凡。触目皆为佛事。其山势寺宇难以
尽言。自大师晦迹于西天。妙德扬辉于东
夏。虽法身长在。而鸡山空掩于荒榛。应
是海中之山。第十海中之窟。馀皆是山。一
仙人山者。相传是东海蓬莱山。若尔则亦兼
海。二胜峰。即德云所住。晋本名楼阁山。即
婆施罗所居。三金刚焰。在西海之滨。四
香积山。昔云应是雪北之香山。五清凉山。
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
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
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
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
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
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
浊之灾矣。然但云东北方者。其言犹漫。
案宝藏陀罗尼经云。我灭度后。于赡部洲
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
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菩
萨众于中说法。及与无量无数药叉罗刹紧
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围绕供养恭敬。
斯言审矣。其山灵迹备诸传记。余幼寻兹
典。每至斯文皆掩卷长叹。遂不远万里
委命栖托圣境。相诱十载于兹。其感应昭
著盈于耳目。及夫夏景胜事尤多。历历龙
宫夜开千月。纤纤细草朝间百华。或万圣罗
空。或五云凝岫。圆光映乎山翠。瑞鸟翥
于烟霄。唯闻大圣之名。无复人间之虑。
入圣境者接武。革凡心者架肩。相视互
谓非凡。触目皆为佛事。其山势寺宇难以
尽言。自大师晦迹于西天。妙德扬辉于东
夏。虽法身长在。而鸡山空掩于荒榛。应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0a 页
现有方。鹫岭得名于兹土。神僧显彰于灵
境。宣公上禀于诸天。汉明肇启于崇基。魏
帝中孚于至化。北齐数州以倾俸。有唐九帝
之回光。五天殉命以奔风。八表亡躯而竞
托。其有居神州而一生不到。亦奚异舍
卫三亿之徒哉。愿皆修敬。六金刚山。谓东
海近东有山名为金刚。虽非全体是金。而
上下四周。乃至山间流水砂中。皆悉有金。
远望即谓全体是金。又海东人自古相传。
此山往往有圣人出现。然晋本此处当其
第九。以与第十庄严窟俱在海中故。而
今居此者。意是八方之内。东北方摄故。
若不然者。何以正说八方忽然语海。又
晋本海中有二住处。一名枳怛那。现有
菩萨名昙无竭。有万二千菩萨眷属。言枳
怛者。具云昵枳多。此云涌出。金刚语体涌
出语状。昙无竭者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
云法尚。今言法起。与生勇义同。即常啼之
友也。菩萨眷属十倍今经。或前译之误。七支
提山者。此云生净信之所。有舍利者为塔。
无舍利曰支提。或山形似塔。或彼有支提
故以为名。昔云既指清凉为东北。则东南
影响吴越。然吴越灵山虽众。取其形似者。
天台之南赤城山也。直耸云际赩若霞起。
岩树相映分成数重。其间有白道猷之遗踪。
或即当之矣。然剑川有三学山。中有欢喜
王菩萨。屡持灯而出。名虽不同。而天竺望
之即是东南。亦有见其持宝冠者。则密
示其名也。希后贤以审之。八光明山。昔云。
境。宣公上禀于诸天。汉明肇启于崇基。魏
帝中孚于至化。北齐数州以倾俸。有唐九帝
之回光。五天殉命以奔风。八表亡躯而竞
托。其有居神州而一生不到。亦奚异舍
卫三亿之徒哉。愿皆修敬。六金刚山。谓东
海近东有山名为金刚。虽非全体是金。而
上下四周。乃至山间流水砂中。皆悉有金。
远望即谓全体是金。又海东人自古相传。
此山往往有圣人出现。然晋本此处当其
第九。以与第十庄严窟俱在海中故。而
今居此者。意是八方之内。东北方摄故。
若不然者。何以正说八方忽然语海。又
晋本海中有二住处。一名枳怛那。现有
菩萨名昙无竭。有万二千菩萨眷属。言枳
怛者。具云昵枳多。此云涌出。金刚语体涌
出语状。昙无竭者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
云法尚。今言法起。与生勇义同。即常啼之
友也。菩萨眷属十倍今经。或前译之误。七支
提山者。此云生净信之所。有舍利者为塔。
无舍利曰支提。或山形似塔。或彼有支提
故以为名。昔云既指清凉为东北。则东南
影响吴越。然吴越灵山虽众。取其形似者。
天台之南赤城山也。直耸云际赩若霞起。
岩树相映分成数重。其间有白道猷之遗踪。
或即当之矣。然剑川有三学山。中有欢喜
王菩萨。屡持灯而出。名虽不同。而天竺望
之即是东南。亦有见其持宝冠者。则密
示其名也。希后贤以审之。八光明山。昔云。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0b 页
应是与补怛洛迦山相连。以晋译观音住
山为光明。今文非观音住处。而云光明故
言连也。九香风山。疑是香山西畔。十庄
严窟者。对上第六海中故云复有。晋本云。
二名功德庄严窟。后城邑十二处中。一毗
舍离者即毗耶离。此云广严城。亦曰广博。
即是中印度净名所居之城。言南者。案西
域记第七云。此城南十四五里有塔。是七
百贤圣重结集处。更南八九十里有僧伽蓝。
其侧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处。应是
其所。晋本第二更有一处。名巴连弗邑。有
处名金灯僧伽蓝。昔云。具言波吒补怛啰。
此云黄华子。即黄华女之子创居此处。亦中
天摩伽陀国。具如西域记第八。今经阙此
一处。二云摩度罗者。亦曰摩偷罗。此云孔
雀。亦云密盖。并是古世因事。亦中印度。言
满足窟者。彼国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师
利塔。于王城东五六里有山寺。是乌波鞠
多所造寺。北有岩中间有石窟。是鞠多度
人安筹之所。具如西域记第四说。安筹虽
是后事多是安圣窟中。三俱珍那者。具云
俱陈那耶。俱珍姓也。此云大盆。那耶法律
也。谓池形如大盆。往昔有仙于侧修法律。
后人以此为姓因为城名。四清净彼岸城。
是南印度。目真此云解脱。即龙之名。邻陀
云处。即龙所居处。五摩兰陀国未详所在。
晋经无国。但云风地。谓有风孔处即龙所
居。六甘菩遮国。正云绀蒲。即是果名。其
果赤白圆满。乍似此方林檎。而腹三约横文。
山为光明。今文非观音住处。而云光明故
言连也。九香风山。疑是香山西畔。十庄
严窟者。对上第六海中故云复有。晋本云。
二名功德庄严窟。后城邑十二处中。一毗
舍离者即毗耶离。此云广严城。亦曰广博。
即是中印度净名所居之城。言南者。案西
域记第七云。此城南十四五里有塔。是七
百贤圣重结集处。更南八九十里有僧伽蓝。
其侧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处。应是
其所。晋本第二更有一处。名巴连弗邑。有
处名金灯僧伽蓝。昔云。具言波吒补怛啰。
此云黄华子。即黄华女之子创居此处。亦中
天摩伽陀国。具如西域记第八。今经阙此
一处。二云摩度罗者。亦曰摩偷罗。此云孔
雀。亦云密盖。并是古世因事。亦中印度。言
满足窟者。彼国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师
利塔。于王城东五六里有山寺。是乌波鞠
多所造寺。北有岩中间有石窟。是鞠多度
人安筹之所。具如西域记第四说。安筹虽
是后事多是安圣窟中。三俱珍那者。具云
俱陈那耶。俱珍姓也。此云大盆。那耶法律
也。谓池形如大盆。往昔有仙于侧修法律。
后人以此为姓因为城名。四清净彼岸城。
是南印度。目真此云解脱。即龙之名。邻陀
云处。即龙所居处。五摩兰陀国未详所在。
晋经无国。但云风地。谓有风孔处即龙所
居。六甘菩遮国。正云绀蒲。即是果名。其
果赤白圆满。乍似此方林檎。而腹三约横文。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0c 页
此国多端正女人。而似绀蒲。三约文成。以
女名国。出生慈者。大集经中但名慈窟。七
震旦国。即此大唐。亦云真丹。或云支那皆
梵音楚夏。此云多思惟。以情虑多端故。前
为成八方故。清凉直云东北。今在诸国之
类。故举国名。那罗延者。此云坚牢。昔云。即
青州界有东牢山。现有古佛圣迹。此应
是也。然牢山乃是登州。亦青州分野。其山
灵迹亦多。然今之到此山在蔚州东。灵迹
显著不减清凉。时称普贤所居。往往有睹。
彼亦有五台。南台有窟难究其底。时称那
罗延窟。或即是此。八疏勒国。具云祛路数怛
勒。是彼国山名。因山立号。或翻为恶性。因
国人以立名。然牛头山在今于阗国。此云
地乳。佛灭百年方立此国。具如西域记。以
集经之时未开。尚属疏勒故耳。晋本但云
边国。故或指江表牛头。今译既明。定非此
也。九迦湿弥罗。晋译为罽宾。此翻为阿
谁入。即末田乞地之所。略如音义。广出
西域记第三。十增长欢喜城。古释云。即南印
度。尊者窟者。即上座部所居之所。十一庵
浮梨摩。此云无垢。即是果名。此国丰而且胜
故以为名。在中印度境。十二乾陀罗国。此
云持地国。多得道果者护持。不为他国
侵害故。或云香遍。遍国香草先发故。苫婆
罗者是香华树名。与初品苫末罗。梵言轻
重耳。遍窟侧近多生此故。相传云。是佛留
影之所。具如西域记及大集月藏分第十。此
文之终都无结束。或是经来不尽。阎浮既
女名国。出生慈者。大集经中但名慈窟。七
震旦国。即此大唐。亦云真丹。或云支那皆
梵音楚夏。此云多思惟。以情虑多端故。前
为成八方故。清凉直云东北。今在诸国之
类。故举国名。那罗延者。此云坚牢。昔云。即
青州界有东牢山。现有古佛圣迹。此应
是也。然牢山乃是登州。亦青州分野。其山
灵迹亦多。然今之到此山在蔚州东。灵迹
显著不减清凉。时称普贤所居。往往有睹。
彼亦有五台。南台有窟难究其底。时称那
罗延窟。或即是此。八疏勒国。具云祛路数怛
勒。是彼国山名。因山立号。或翻为恶性。因
国人以立名。然牛头山在今于阗国。此云
地乳。佛灭百年方立此国。具如西域记。以
集经之时未开。尚属疏勒故耳。晋本但云
边国。故或指江表牛头。今译既明。定非此
也。九迦湿弥罗。晋译为罽宾。此翻为阿
谁入。即末田乞地之所。略如音义。广出
西域记第三。十增长欢喜城。古释云。即南印
度。尊者窟者。即上座部所居之所。十一庵
浮梨摩。此云无垢。即是果名。此国丰而且胜
故以为名。在中印度境。十二乾陀罗国。此
云持地国。多得道果者护持。不为他国
侵害故。或云香遍。遍国香草先发故。苫婆
罗者是香华树名。与初品苫末罗。梵言轻
重耳。遍窟侧近多生此故。相传云。是佛留
影之所。具如西域记及大集月藏分第十。此
文之终都无结束。或是经来不尽。阎浮既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1a 页
尔。馀方馀界异类界等可以仿之。法界身云
则无在不在矣。
*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已上入第四十六经)
初明来意。先通后别。通则此下五品。为答
第二会初如来地等二十句问故。古德但
有三品答前。谓前明修生之因。今辨修生
之果。因圆果满故次来也。若答前问。何
以重请。由因果隔绝念法希闻。因德尚深。
果必玄妙。故念请耳。别明此品。则前品因
终。此品果始。故次来也。二释名者。如来果
法迥超言虑。故以为名。斯即佛之不思议法
也。三宗趣者。先总后别。总明说佛果德体
用。心言罔及为宗。令总忘言绝想速满为
趣。别就宗中三门分别。一通辨佛德。若说
百四十不共佛法通于权小。若五法摄大
觉性。犹通于权。若言唯一味实德者。约理
顿说。若言具无尽德。是此所明故。后文中
初标十问。答具多门。类通十方。一一无尽。
二别显义相。诸佛功德不出二种。一者修
生。二者本有。初谓信等本无今有。后谓真如
具性功德。此二无碍应成四句。一唯修生。
二唯本有。以性相躯分故。三本有修生。谓
如来藏待彼了因。本隐今显故。四修生本有。
无分别智冥符理故。若权教所明二德不
杂。法报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经宗。虽有四
义而无四事。本有如真金。修生如严具。然
由严具方显金德。严具无体全揽金成故。
唯金不碍严具。唯法身而不碍报化。唯严
具亦然。既互全收故。十身无碍。八相该于法
则无在不在矣。
*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已上入第四十六经)
初明来意。先通后别。通则此下五品。为答
第二会初如来地等二十句问故。古德但
有三品答前。谓前明修生之因。今辨修生
之果。因圆果满故次来也。若答前问。何
以重请。由因果隔绝念法希闻。因德尚深。
果必玄妙。故念请耳。别明此品。则前品因
终。此品果始。故次来也。二释名者。如来果
法迥超言虑。故以为名。斯即佛之不思议法
也。三宗趣者。先总后别。总明说佛果德体
用。心言罔及为宗。令总忘言绝想速满为
趣。别就宗中三门分别。一通辨佛德。若说
百四十不共佛法通于权小。若五法摄大
觉性。犹通于权。若言唯一味实德者。约理
顿说。若言具无尽德。是此所明故。后文中
初标十问。答具多门。类通十方。一一无尽。
二别显义相。诸佛功德不出二种。一者修
生。二者本有。初谓信等本无今有。后谓真如
具性功德。此二无碍应成四句。一唯修生。
二唯本有。以性相躯分故。三本有修生。谓
如来藏待彼了因。本隐今显故。四修生本有。
无分别智冥符理故。若权教所明二德不
杂。法报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经宗。虽有四
义而无四事。本有如真金。修生如严具。然
由严具方显金德。严具无体全揽金成故。
唯金不碍严具。唯法身而不碍报化。唯严
具亦然。既互全收故。十身无碍。八相该于法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1b 页
界。丈六遍于十方。诸根毛孔各无限量。亦
不碍量。量与无量无有障碍。三显不思议
之义。泛明有四。一理妙难测。二事广难知。
三行深越世。四果用超情。今文通四正辨
后一。就后一中复开为四。一何者不思议。
略辨十种。一智超世表。二悲越常情。三无
思成事。四同染恒净。五所作秘密。六业用
广大。七多少即入。八分圆自在。九依正无碍。
十理事一味。文并具之。恐繁不引。二于何
不思议。此有四位。一过世间。二越权小。三
超因位。四显法自体。三云何不思议。亦有
四种。谓非闻思修及报智境故。四何用不
思议。亦有四种。谓令信向故。起行求故。
随分證故。圆满得故。前并是宗。唯何用为
趣。即此宗趣可以释名。次正释文五品分
二。初品总明佛德。后四别显佛德。古德后
二为平等因果。此但三品果法。有将此三
配体相用。后二可然。初品有妨。有相用
故。今依贤首。初品总显佛德体用。次品别
显胜德之相。后品别明胜德用益。又初品明
德。次品明相。后品明好。今初分四。一请
分。二加分。三證分。四说分。初中二。先明请
人。后诸佛下正显所念十法。皆云不思议。
即前果用超情。离于说相故。此十句义并
多含。皆通真应。不得一向。就应而辨。然
此十问摄前普光后二十句所成果问。谓身
摄六根。智摄佛境佛地及最胜三问。自在摄
五。一神力。二神通。三十力。四无畏五。三昧。
此并前开此合。前境界中开出国土。所化
不碍量。量与无量无有障碍。三显不思议
之义。泛明有四。一理妙难测。二事广难知。
三行深越世。四果用超情。今文通四正辨
后一。就后一中复开为四。一何者不思议。
略辨十种。一智超世表。二悲越常情。三无
思成事。四同染恒净。五所作秘密。六业用
广大。七多少即入。八分圆自在。九依正无碍。
十理事一味。文并具之。恐繁不引。二于何
不思议。此有四位。一过世间。二越权小。三
超因位。四显法自体。三云何不思议。亦有
四种。谓非闻思修及报智境故。四何用不
思议。亦有四种。谓令信向故。起行求故。
随分證故。圆满得故。前并是宗。唯何用为
趣。即此宗趣可以释名。次正释文五品分
二。初品总明佛德。后四别显佛德。古德后
二为平等因果。此但三品果法。有将此三
配体相用。后二可然。初品有妨。有相用
故。今依贤首。初品总显佛德体用。次品别
显胜德之相。后品别明胜德用益。又初品明
德。次品明相。后品明好。今初分四。一请
分。二加分。三證分。四说分。初中二。先明请
人。后诸佛下正显所念十法。皆云不思议。
即前果用超情。离于说相故。此十句义并
多含。皆通真应。不得一向。就应而辨。然
此十问摄前普光后二十句所成果问。谓身
摄六根。智摄佛境佛地及最胜三问。自在摄
五。一神力。二神通。三十力。四无畏五。三昧。
此并前开此合。前境界中开出国土。所化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1c 页
所依之境故。前所行中开出出现本愿种性。
种性即悲智之行。本愿就因辨行故。出现是
佛普贤行故。出现与行互有宽陜。下出现品
行是其一故。前之无碍此开解脱。作用无碍
名解脱故。所以开合者。显义无方故。名
多同者显不异故。音声即辩。虽无开合名
有宽陜。义旨大同。此十义相第二会中已释。
至下说分重明。第二尔时世尊下加分中三。
初加因。神知机故。次则以下显加相。三业
加故。初句总。馀句别。谓意语身以光即教
光故。后令青莲华下加所为。为具说德故。
文有八句。一外制无畏。二内證深寂。此意
业胜。三威德内充。四神用外彻。此身业胜。五
具四无碍是语业胜。六遍观机教为广大。
七智性无差为次第。八授记善巧为方便。
皆说德也。所以加青莲华藏者。果德离言
藉因显故。因果同时故。性德无染最超胜故。
一德具含一切德故。第三尔时青莲华下證
分。十句初四自利。次三利他。上皆自分。后于
一念下三句胜进。并显可知。第四承佛下说
分分二。先承力总告。告莲华藏者。非同
佛心。无以受佛德故。亦名莲华。不言青
者。不碍能说为最胜故。后佛子诸佛下。正
显佛德。略有二义。一总下五品。共答十问。
此品答佛种性。佛以功德为种性故。次二
品答身。次一品答本愿。后一品答出现。其
国土问初会已广。馀或经来未尽。或前后
摄之。二者此品具答十问。谓佛德无量略
显三十二门。门皆具十有三百二十德。以
种性即悲智之行。本愿就因辨行故。出现是
佛普贤行故。出现与行互有宽陜。下出现品
行是其一故。前之无碍此开解脱。作用无碍
名解脱故。所以开合者。显义无方故。名
多同者显不异故。音声即辩。虽无开合名
有宽陜。义旨大同。此十义相第二会中已释。
至下说分重明。第二尔时世尊下加分中三。
初加因。神知机故。次则以下显加相。三业
加故。初句总。馀句别。谓意语身以光即教
光故。后令青莲华下加所为。为具说德故。
文有八句。一外制无畏。二内證深寂。此意
业胜。三威德内充。四神用外彻。此身业胜。五
具四无碍是语业胜。六遍观机教为广大。
七智性无差为次第。八授记善巧为方便。
皆说德也。所以加青莲华藏者。果德离言
藉因显故。因果同时故。性德无染最超胜故。
一德具含一切德故。第三尔时青莲华下證
分。十句初四自利。次三利他。上皆自分。后于
一念下三句胜进。并显可知。第四承佛下说
分分二。先承力总告。告莲华藏者。非同
佛心。无以受佛德故。亦名莲华。不言青
者。不碍能说为最胜故。后佛子诸佛下。正
显佛德。略有二义。一总下五品。共答十问。
此品答佛种性。佛以功德为种性故。次二
品答身。次一品答本愿。后一品答出现。其
国土问初会已广。馀或经来未尽。或前后
摄之。二者此品具答十问。谓佛德无量略
显三十二门。门皆具十有三百二十德。以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2a 页
显无尽。昔以初十标宗略答。具答十问。所
馀唯有别答。而超次答前十问。今谓三十
二门如次答前十问。而门门皆含答十。欲
显佛德一具一切故。亦显所问能包含故。
而其标门之名。多不同前者。为显佛德无
边量故。文分为十。初二门答国土问。第
二念念出生下二门答本愿问。第三不思议
境下二门答种性问。第四普入下二门答出
现问。第五离过清净下五门答身问。第六演
说下二门答音声问。第七最胜下三门答智
慧问。第八自在下八门答自在问。第九决定
下三门答无碍问。第十一切智住下三门答
解脱问。以身及自在含前普光诸问多故。
用门亦多。而文多有三。谓标。释。结。义相
至文当显。今初二门答国土者。国土即
是所依所住。初门明其常住法门。后门明
其遍住法界不唯国土。不在方所为真土
也。今初文二。初标。后释。释中九句显于
如来应机说法。含答十问则十问皆成住
处。下皆仿之。一起应之心答种性问。悲
为种性故。二演法之身答身问。三转法之
意答本愿问。本愿平等利一切故。四能
转之辩答音声问。音出辩故。五所转之法
答自在。自在不思议故。六转音周遍答国
土。国土是音所至故。七所显之理答智慧。智
慧能住法界故。八能化之通答神通问。九
演法之益答无碍问。文唯九句脱于出现。或
通前诸句。出现皆能作前九故。答此十问
既尔。答初二会类例可知。二普遍法界者
馀唯有别答。而超次答前十问。今谓三十
二门如次答前十问。而门门皆含答十。欲
显佛德一具一切故。亦显所问能包含故。
而其标门之名。多不同前者。为显佛德无
边量故。文分为十。初二门答国土问。第
二念念出生下二门答本愿问。第三不思议
境下二门答种性问。第四普入下二门答出
现问。第五离过清净下五门答身问。第六演
说下二门答音声问。第七最胜下三门答智
慧问。第八自在下八门答自在问。第九决定
下三门答无碍问。第十一切智住下三门答
解脱问。以身及自在含前普光诸问多故。
用门亦多。而文多有三。谓标。释。结。义相
至文当显。今初二门答国土者。国土即
是所依所住。初门明其常住法门。后门明
其遍住法界不唯国土。不在方所为真土
也。今初文二。初标。后释。释中九句显于
如来应机说法。含答十问则十问皆成住
处。下皆仿之。一起应之心答种性问。悲
为种性故。二演法之身答身问。三转法之
意答本愿问。本愿平等利一切故。四能
转之辩答音声问。音出辩故。五所转之法
答自在。自在不思议故。六转音周遍答国
土。国土是音所至故。七所显之理答智慧。智
慧能住法界故。八能化之通答神通问。九
演法之益答无碍问。文唯九句脱于出现。或
通前诸句。出现皆能作前九故。答此十问
既尔。答初二会类例可知。二普遍法界者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2b 页
明其遍住。谓六根三业皆遍法界土故。标
中无量是事法界。无边是理。此二无碍。及事
事无碍法界。并为所遍。列中则显前十皆
遍。一无边身含答三问。一正答身。其普遍
诸趣是有悲性及出现义。次六是身别相。
亦是于身兼答普光眼等六问。出妙音声答
音声问。第八答三问。谓无碍答第九。解脱
答第十。神通力。答自在。第九别答国土。第
十答本愿及智慧问。第二念念出生智下二
门答本愿问。此门明乘愿现其八相。后门
明愿不失时。今初。然愿以后得智为体。
从其愿智生八相等非生智也。别中一乘
愿下生。二受生种族。三学解脱道。四明其
出现。五音声。六化生严国。七现佛身。八自
在。相严福严严如来藏故。九是无碍。十即
智慧。正遍知故。二不失时者。行止在缘根熟
化现。未熟便舍。非愿不周。若机熟失时便
违本愿。别中一出现。二成本愿有缘。三知
种性与记。四自在。五现身。六智住于舍。七
六根无碍。八净国摄信。九强音调恶。十即
不思议解脱。第三不思议境界下二门。答
种性问。此门双明报应种性。皆真正故。后门
唯明法身种性。今初。体相超言念故云不
思议。下位不及故云无比。别中一身。二音。
三乘愿放光。如其本愿所得光故。四出现。
五国土。六智慧。七自在。八威德种族。九无
杂之碍。十解脱体同。上之五段皆略指陈。兼
答十问。已下恐繁不显。说者随宜。二出生
智者明法身。为种性也。从无性中出其智
中无量是事法界。无边是理。此二无碍。及事
事无碍法界。并为所遍。列中则显前十皆
遍。一无边身含答三问。一正答身。其普遍
诸趣是有悲性及出现义。次六是身别相。
亦是于身兼答普光眼等六问。出妙音声答
音声问。第八答三问。谓无碍答第九。解脱
答第十。神通力。答自在。第九别答国土。第
十答本愿及智慧问。第二念念出生智下二
门答本愿问。此门明乘愿现其八相。后门
明愿不失时。今初。然愿以后得智为体。
从其愿智生八相等非生智也。别中一乘
愿下生。二受生种族。三学解脱道。四明其
出现。五音声。六化生严国。七现佛身。八自
在。相严福严严如来藏故。九是无碍。十即
智慧。正遍知故。二不失时者。行止在缘根熟
化现。未熟便舍。非愿不周。若机熟失时便
违本愿。别中一出现。二成本愿有缘。三知
种性与记。四自在。五现身。六智住于舍。七
六根无碍。八净国摄信。九强音调恶。十即
不思议解脱。第三不思议境界下二门。答
种性问。此门双明报应种性。皆真正故。后门
唯明法身种性。今初。体相超言念故云不
思议。下位不及故云无比。别中一身。二音。
三乘愿放光。如其本愿所得光故。四出现。
五国土。六智慧。七自在。八威德种族。九无
杂之碍。十解脱体同。上之五段皆略指陈。兼
答十问。已下恐繁不显。说者随宜。二出生
智者明法身。为种性也。从无性中出其智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2c 页
慧。非答智慧故。别中十各二句。皆上句知
性。即无性之性为能生。后句出生智用。第
四普入下二门。答出现问。此门明遍现。常
现非有出没方为真现故。别中云普现三
世诸佛。况自身耶。又一现即一切现。以三世
佛无二体故。如文殊般若中辨。别中云三
种自在者。即三业化也。二十种广大法者。
明出现之相。谓大用无涯故云广大。凡小
莫测故难信受。文显可知。第五离过清净
下五门答身问。即分为五。一此门总显无
过。如来三业随智慧行故。三业等事不出
于身故。别中十句。多同出现品身之十相
思之。二究竟清净明过不生。拣异因净故
云究竟。惑障诸垢永不起故。别中前五功德
身净。次二色身。次一法身。次一智身。后一
意生等身净也。三十种作佛事。即明身之业
用。别中亦多同出现品身相。四无尽智海法
者。即如来六根三业。皆智慧深广相应故。亦
别广智身可知。五十种常法者。明身中意
业恒常。用无断故。第六演说无量下二门。
答音声问。此门明以音声辩说。兼答普光
辩问。后门十种作佛事。明种种说法。谓六尘
四大举动施为。皆能显法。成益无非佛事。
非独音声如净名说。别中初身。二音。三四
皆智受。为成彼檀故。不受令彼仿佛行少
欲故。又以无所受受诸受故。馀可知。第
七最胜法下三门。答智慧问。初此一门总明
权实因果之智。兼答普光最胜之问。智慧
最胜故。结云住十力地。兼答佛地之问。
性。即无性之性为能生。后句出生智用。第
四普入下二门。答出现问。此门明遍现。常
现非有出没方为真现故。别中云普现三
世诸佛。况自身耶。又一现即一切现。以三世
佛无二体故。如文殊般若中辨。别中云三
种自在者。即三业化也。二十种广大法者。
明出现之相。谓大用无涯故云广大。凡小
莫测故难信受。文显可知。第五离过清净
下五门答身问。即分为五。一此门总显无
过。如来三业随智慧行故。三业等事不出
于身故。别中十句。多同出现品身之十相
思之。二究竟清净明过不生。拣异因净故
云究竟。惑障诸垢永不起故。别中前五功德
身净。次二色身。次一法身。次一智身。后一
意生等身净也。三十种作佛事。即明身之业
用。别中亦多同出现品身相。四无尽智海法
者。即如来六根三业。皆智慧深广相应故。亦
别广智身可知。五十种常法者。明身中意
业恒常。用无断故。第六演说无量下二门。
答音声问。此门明以音声辩说。兼答普光
辩问。后门十种作佛事。明种种说法。谓六尘
四大举动施为。皆能显法。成益无非佛事。
非独音声如净名说。别中初身。二音。三四
皆智受。为成彼檀故。不受令彼仿佛行少
欲故。又以无所受受诸受故。馀可知。第
七最胜法下三门。答智慧问。初此一门总明
权实因果之智。兼答普光最胜之问。智慧
最胜故。结云住十力地。兼答佛地之问。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3a 页
别中四。即三念处行。馀可思之。二无障碍
住。明智慧离障。以智慧所作无碍故。一切
无碍。三十种无上庄严即智慧成益。由内具
智严故。外具诸严。标中超下位故最胜。上
无加故云无上。别中十义结名自显。一相好
身。二圆满音。三以功德严意。四放光。五微
笑授记。其缘甚众。离世间品亦明。六法身中
真如出缠。故云清净无碍。即法性法身本智
返照故。于一切法究竟通达。即智慧法身
智契法界。俱无边际。虽在已下应化法身。
了世已下功德法身。严理智故。了世实性
成上不杂生下出世。行出世法则功德备
矣。言语道断即虚空法身。亦实相法身。体
绝百非。言亡四句。唯證相应故。超蕴界
处显是无为。翻有漏蕴成五分法身。若翻
界处则外六尘。亦国土身则十身圆融。成真
法身矣。七即常光。八金等妙色。九中具真
应种。三世佛种即真如无性故。应种可知。十
中起必智俱故无渴爱。动与道合故。身行永
息心善解脱。成上无爱。见者无厌成上行
息。此皆功德。亦无爱见成下大悲。既为第
一田故。受施之中更无过上。第八十自在法
下八门。答自在问。即为八段。初一总明自
在。兼摄加持。初总可知。别中全同八地之
中十种自在。但深广不次耳。一法自在。论经
云无中边。法门示现故。二心自在。无量阿
僧祇劫三昧入智故。由在三昧观机故化
不失时。三胜解自在。大小净秽随解转变
故。四财自在。一切世界无量庄严。严饰住持
住。明智慧离障。以智慧所作无碍故。一切
无碍。三十种无上庄严即智慧成益。由内具
智严故。外具诸严。标中超下位故最胜。上
无加故云无上。别中十义结名自显。一相好
身。二圆满音。三以功德严意。四放光。五微
笑授记。其缘甚众。离世间品亦明。六法身中
真如出缠。故云清净无碍。即法性法身本智
返照故。于一切法究竟通达。即智慧法身
智契法界。俱无边际。虽在已下应化法身。
了世已下功德法身。严理智故。了世实性
成上不杂生下出世。行出世法则功德备
矣。言语道断即虚空法身。亦实相法身。体
绝百非。言亡四句。唯證相应故。超蕴界
处显是无为。翻有漏蕴成五分法身。若翻
界处则外六尘。亦国土身则十身圆融。成真
法身矣。七即常光。八金等妙色。九中具真
应种。三世佛种即真如无性故。应种可知。十
中起必智俱故无渴爱。动与道合故。身行永
息心善解脱。成上无爱。见者无厌成上行
息。此皆功德。亦无爱见成下大悲。既为第
一田故。受施之中更无过上。第八十自在法
下八门。答自在问。即为八段。初一总明自
在。兼摄加持。初总可知。别中全同八地之
中十种自在。但深广不次耳。一法自在。论经
云无中边。法门示现故。二心自在。无量阿
僧祇劫三昧入智故。由在三昧观机故化
不失时。三胜解自在。大小净秽随解转变
故。四财自在。一切世界无量庄严。严饰住持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3b 页
故。五命自在。不可说劫命住持故。六如意自
在。一切国土中如意变化故。七智自在。如来
力无畏不共法相好庄严三菩提示现故。文
中生界无边机熟相续故。念念应成。而真成
在昔故。佛于三世。非是新觉。亦非不觉住
在学地。又显虽念念觉离觉相故。非三世
觉。亦离不觉故不住学地。又云而悉通达
无量智等。即十力等。八业自在。六根互用广
大佛事。是佛业故。然非改转。一根不变本来
具故。九生自在。一切世界生示现故。十愿自
在。随心所欲佛国土时示成三菩提故。上
来唯三与八取意而释。馀并论经之文。其第
十自在文有四节。一一念现多佛。于一类
界成佛。二如于众妙下类显馀界。三如于一
念下类显馀念。四一念一切现下总结深广。
一切现者。一念便现法界诸形诸时诸神力
故。一念无量住者常无现故。而不动如来少
许方便。故云自在。第二不思议圆满佛法者。
明圆满自在。谓前十自在八地容有故。显如
来十种圆满。又无一法不自在故。方云圆
满。别中二即證成菩提。十方等云一切佛
法。九即具有法轮教法。三通福智故曰善
根。四唯是福但云功德。馀可思准。第三善
巧方便。即于法自在。皆权实等无碍故。别中
一知实离言绝动摇之戏论而起权。开示
善根故为自在。二證实无能所见而不碍
于法。真实知见无缚无解。而至大自在。三无
相知相无性入性。亦能示现依正调生。四
證冥三际之理。而演三际益生。五三业湛
在。一切国土中如意变化故。七智自在。如来
力无畏不共法相好庄严三菩提示现故。文
中生界无边机熟相续故。念念应成。而真成
在昔故。佛于三世。非是新觉。亦非不觉住
在学地。又显虽念念觉离觉相故。非三世
觉。亦离不觉故不住学地。又云而悉通达
无量智等。即十力等。八业自在。六根互用广
大佛事。是佛业故。然非改转。一根不变本来
具故。九生自在。一切世界生示现故。十愿自
在。随心所欲佛国土时示成三菩提故。上
来唯三与八取意而释。馀并论经之文。其第
十自在文有四节。一一念现多佛。于一类
界成佛。二如于众妙下类显馀界。三如于一
念下类显馀念。四一念一切现下总结深广。
一切现者。一念便现法界诸形诸时诸神力
故。一念无量住者常无现故。而不动如来少
许方便。故云自在。第二不思议圆满佛法者。
明圆满自在。谓前十自在八地容有故。显如
来十种圆满。又无一法不自在故。方云圆
满。别中二即證成菩提。十方等云一切佛
法。九即具有法轮教法。三通福智故曰善
根。四唯是福但云功德。馀可思准。第三善
巧方便。即于法自在。皆权实等无碍故。别中
一知实离言绝动摇之戏论而起权。开示
善根故为自在。二證实无能所见而不碍
于法。真实知见无缚无解。而至大自在。三无
相知相无性入性。亦能示现依正调生。四
證冥三际之理。而演三际益生。五三业湛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3c 页
然而包含示现。六知非一异而见一切法。
七知时融入故。不住不舍而不坏年劫。演
法无休。八恒住法界。则寂无所住。而成就
无量无畏。十辩演法。十辩者。一多故。二非
心测故。三随说一事穷劫不尽故。四任放
辩才无有间故。五触类成辩故。六下位所
无故。七无能难屈故。八皆契事理故。九
无一句义不能显故。十无有一法不能演
故。初中后善下明说之德。具七善故。或开
为十。瑜伽八十五云。一初善。听闻时生欢
喜故。二中善。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
依中道行故。三后善。谓究竟离垢等故。今
文云皆悉究竟。诸经论中更有多释。恐厌
繁文。馀七经文略无。九离说而说故无想
著。十了寂起用。于中先知本寂。后而能下
不废起用。前中亦二。先正显。后然亦下释
成。谓色等性无。非遣之使无故不坏诸法。
即空无业等。后起用可知(已下入第四十七经)第四十种
广大佛事。明神通自在。即答前二会神通
问。先总标中。谓八相等中皆有大用。微细相
容故。以此摄物故名佛事。于中先标名。无
量下显胜。列中先徵。后释。释中一明上生
佛事。于中四。一别明能摄。二摄取下所摄
广多。三大慈下能摄殊胜。四或令下所摄成
益。二降神处胎。佛事中先明智德内圆。后受
最后下明神通外用。于中先一处一时作佛
事。后佛子如来尔时下。总摄时处作佛事。
此中多处准下瞿波。乃至十重。此略举
五。皆后后广前前。一一切方者。即娑婆与
七知时融入故。不住不舍而不坏年劫。演
法无休。八恒住法界。则寂无所住。而成就
无量无畏。十辩演法。十辩者。一多故。二非
心测故。三随说一事穷劫不尽故。四任放
辩才无有间故。五触类成辩故。六下位所
无故。七无能难屈故。八皆契事理故。九
无一句义不能显故。十无有一法不能演
故。初中后善下明说之德。具七善故。或开
为十。瑜伽八十五云。一初善。听闻时生欢
喜故。二中善。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
依中道行故。三后善。谓究竟离垢等故。今
文云皆悉究竟。诸经论中更有多释。恐厌
繁文。馀七经文略无。九离说而说故无想
著。十了寂起用。于中先知本寂。后而能下
不废起用。前中亦二。先正显。后然亦下释
成。谓色等性无。非遣之使无故不坏诸法。
即空无业等。后起用可知(已下入第四十七经)第四十种
广大佛事。明神通自在。即答前二会神通
问。先总标中。谓八相等中皆有大用。微细相
容故。以此摄物故名佛事。于中先标名。无
量下显胜。列中先徵。后释。释中一明上生
佛事。于中四。一别明能摄。二摄取下所摄
广多。三大慈下能摄殊胜。四或令下所摄成
益。二降神处胎。佛事中先明智德内圆。后受
最后下明神通外用。于中先一处一时作佛
事。后佛子如来尔时下。总摄时处作佛事。
此中多处准下瞿波。乃至十重。此略举
五。皆后后广前前。一一切方者。即娑婆与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4a 页
能绕十三刹尘数十方无间住故。二彼上
诸刹复有眷属刹等。围绕交络成网故。三绕
中间海十右旋海故。四尽华藏刹海诸刹种
故。五一切世界者。尽法界故。三现生处宫
佛事分二。初无生现生是诞生相。后一切佛
于诸色下。无染处染是处王宫相。于中四。
一三学自圆。无染是定故。二观诸下四心悯
物。三具佛下具德摄益。四虽处下摄益广深。
四出家佛事中二。先明出家意。后当出家
时下明出家相。三业二利故。五成道佛事中
三。初明真觉旧圆。次菩提树下应身今满。后
其菩提下演法益生。此顿演华严。六转法轮
佛事中义通权实。先列。后结。列中一唯菩萨
乘通四不退。二通五乘。世咸了故。三开权显
实。令悟知见决定有故。四通三藏。三藏
除痴及三障故。五唯顿法。事理双绝故。六
中道法。不著二边故。七世谛法。净所知
故。八唯佛法。智遍知故。九唯圆法。无异味
故。后一切诸佛下总结。即无量乘。唯第十
轮。随机演故。十皆圆融为不思议。七威仪
佛事。于中四。一别举入城益物。二一切诸
佛色身下。通显威仪益物。三一切诸佛昔于
下。言谈示现益物。其昔字晋本所无。即是现
益。若言昔者乃是举因显果。必是普字。四
一切诸佛以如是下。总结深广。八起行佛事
中四。一身心安住行。兰若唯山林寂静通
城邑。空闲在无物。二或以天身下。起应上求
行。三或时说法下。说默下化行。四或住一日
下。时分进修行。九起用佛事中二。初显起用
诸刹复有眷属刹等。围绕交络成网故。三绕
中间海十右旋海故。四尽华藏刹海诸刹种
故。五一切世界者。尽法界故。三现生处宫
佛事分二。初无生现生是诞生相。后一切佛
于诸色下。无染处染是处王宫相。于中四。
一三学自圆。无染是定故。二观诸下四心悯
物。三具佛下具德摄益。四虽处下摄益广深。
四出家佛事中二。先明出家意。后当出家
时下明出家相。三业二利故。五成道佛事中
三。初明真觉旧圆。次菩提树下应身今满。后
其菩提下演法益生。此顿演华严。六转法轮
佛事中义通权实。先列。后结。列中一唯菩萨
乘通四不退。二通五乘。世咸了故。三开权显
实。令悟知见决定有故。四通三藏。三藏
除痴及三障故。五唯顿法。事理双绝故。六
中道法。不著二边故。七世谛法。净所知
故。八唯佛法。智遍知故。九唯圆法。无异味
故。后一切诸佛下总结。即无量乘。唯第十
轮。随机演故。十皆圆融为不思议。七威仪
佛事。于中四。一别举入城益物。二一切诸
佛色身下。通显威仪益物。三一切诸佛昔于
下。言谈示现益物。其昔字晋本所无。即是现
益。若言昔者乃是举因显果。必是普字。四
一切诸佛以如是下。总结深广。八起行佛事
中四。一身心安住行。兰若唯山林寂静通
城邑。空闲在无物。二或以天身下。起应上求
行。三或时说法下。说默下化行。四或住一日
下。时分进修行。九起用佛事中二。初显起用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4b 页
所依。以是能生功德藏故。二或现涅槃下
正明起用。十涅槃佛事。别显用中之一。于
中三。初明涅槃悲恋益。次复为化度下。舍
利流布益。后佛子下总结益满。若配十问。
一本愿。二即种性及国土。三是无碍。四十皆
解脱。五出现。六音声。七身。八智慧。九自在。
三结可知。第五无二行。自在法者明无畏自
在。兼答普光无畏之问。于事明审决定无
疑故云无二。不畏他难名为自在。别中初
四可知。次三通二义。一以理融相。二事
事即入。次二唯理。后一有三义。一同性修
故。二互回向故。三互主伴故。第六明住。一
切法者。明三昧自在。兼答普光三昧问。如
来所住无非三昧故。遍住一切。文显可知。
第七知一切法尽无有馀者。明十力自在。兼
答普光十力之问。十力智慧照境无遗故。亦
显可知。第八广大力者。明神力自在。亦答
普光十力之问。文中亦三。初标。次何者下徵
释。三结。今初。十力是别名。大那罗延等是总
称故。下列中但依总名。是则标中十力。
一一遍下别中。十门一一具前标中十力。
则成百门。古德将标中十力。次第配下十
勇健法。谓初为广大力等。则令别中一门
不摄前十。不成百门。亦令馀门无广大
义。初门无最上等。设欲从胜配者。应逆次
配之。十中。一广大者。周法界故。二最上者。
无加过故。三无分量故。四可敬畏故。五
唯佛得故。六作无屈故。七当体坚故。八缘不
坏故。九超言念故。十不可摇故。次徵释
正明起用。十涅槃佛事。别显用中之一。于
中三。初明涅槃悲恋益。次复为化度下。舍
利流布益。后佛子下总结益满。若配十问。
一本愿。二即种性及国土。三是无碍。四十皆
解脱。五出现。六音声。七身。八智慧。九自在。
三结可知。第五无二行。自在法者明无畏自
在。兼答普光无畏之问。于事明审决定无
疑故云无二。不畏他难名为自在。别中初
四可知。次三通二义。一以理融相。二事
事即入。次二唯理。后一有三义。一同性修
故。二互回向故。三互主伴故。第六明住。一
切法者。明三昧自在。兼答普光三昧问。如
来所住无非三昧故。遍住一切。文显可知。
第七知一切法尽无有馀者。明十力自在。兼
答普光十力之问。十力智慧照境无遗故。亦
显可知。第八广大力者。明神力自在。亦答
普光十力之问。文中亦三。初标。次何者下徵
释。三结。今初。十力是别名。大那罗延等是总
称故。下列中但依总名。是则标中十力。
一一遍下别中。十门一一具前标中十力。
则成百门。古德将标中十力。次第配下十
勇健法。谓初为广大力等。则令别中一门
不摄前十。不成百门。亦令馀门无广大
义。初门无最上等。设欲从胜配者。应逆次
配之。十中。一广大者。周法界故。二最上者。
无加过故。三无分量故。四可敬畏故。五
唯佛得故。六作无屈故。七当体坚故。八缘不
坏故。九超言念故。十不可摇故。次徵释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4c 页
中。第一身命不可坏力。今逆次配此。即不可
动力。乃至一毛不摇动故。文中二。先正明
不可动坏。谓情非情境俱不能坏。后若有众
生下举况显胜。如令耆婆入火取子入狱
问罪等。第二毛孔容持力。即是不可思。而诸
众生不觉知故。第三毛持大山力。即当不
坏。以虽持多大山身心无劳损。故。文中速
行广步。多劫行刹为一山之量。此山已无
边矣。况有多山。在于一毛。况复多毛。穷劫
持住实难思之境矣。第四定用自在力。即是
坚固定力安住故。第五常遍演法力。此即不
退言音无变无断尽故。文中二。初明一身
转。后如一佛下明多身转。前中三。初显所
说多。次如是演说下明所说常。后所谓下示
所说体。后多身可知。是则常恒之说。前后无
涯。生盲之徒对而莫睹随所感见说有始
终。第六德相降魔力。即当难获。然十皆难
获。世多魔惑偏立难获之名。第七圆音遍
彻力。即是威德闻。皆调伏故。第八心无障碍
力。即无量力。离量非量故。初无尘惑障碍。
后于不可说下起用无障碍。心善解脱者。
由三种相。一于诸行遍了知故。二于彼相
应诸烦恼断得作證故。三烦恼断已。于一
切处离爱住故。第九法身微密力。即是最
上此总收前八后一。更无加故。文列二十
五身。或即应之真。即真之应。即性之相。即
理之智。十身圆融同一法界之身。不可配
于报化。故云最上微密。第十具足行智力。
即是广大力。因行如海果智普周。五无边
动力。乃至一毛不摇动故。文中二。先正明
不可动坏。谓情非情境俱不能坏。后若有众
生下举况显胜。如令耆婆入火取子入狱
问罪等。第二毛孔容持力。即是不可思。而诸
众生不觉知故。第三毛持大山力。即当不
坏。以虽持多大山身心无劳损。故。文中速
行广步。多劫行刹为一山之量。此山已无
边矣。况有多山。在于一毛。况复多毛。穷劫
持住实难思之境矣。第四定用自在力。即是
坚固定力安住故。第五常遍演法力。此即不
退言音无变无断尽故。文中二。初明一身
转。后如一佛下明多身转。前中三。初显所
说多。次如是演说下明所说常。后所谓下示
所说体。后多身可知。是则常恒之说。前后无
涯。生盲之徒对而莫睹随所感见说有始
终。第六德相降魔力。即当难获。然十皆难
获。世多魔惑偏立难获之名。第七圆音遍
彻力。即是威德闻。皆调伏故。第八心无障碍
力。即无量力。离量非量故。初无尘惑障碍。
后于不可说下起用无障碍。心善解脱者。
由三种相。一于诸行遍了知故。二于彼相
应诸烦恼断得作證故。三烦恼断已。于一
切处离爱住故。第九法身微密力。即是最
上此总收前八后一。更无加故。文列二十
五身。或即应之真。即真之应。即性之相。即
理之智。十身圆融同一法界之身。不可配
于报化。故云最上微密。第十具足行智力。
即是广大力。因行如海果智普周。五无边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5a 页
界大用无涯故。文中四。一万行圆净。二住佛
所住下智用圆周。三虽已證下动寂自在。四
佛子一切诸佛下。用无涯畔。上之十力不出
三业。可以思准。第三佛子此一切下。总结可
知。第九决定法下三门答无碍问。一明所
作决定无能为碍。此约一类世界。故云决
定于异类界。未必定然。又约佛。定能为故
云决定耳。二速疾法者。明令他无碍。如如
意宝见速获益。而薄福不睹。十句五对。一
离恶趣圆胜德。二成善因感乐果。三除
疑惑满大心。四始入位终清净。五净二碍
具四辩。三应忆念清净者。举佛无二碍劝
物念持。第十一切智住下三门答解脱问。初
门明智障解脱。智安事理故名为住。由离
障故一切能知。二无量不思议三昧者。明
定障解脱。由离障故。用广为无量。体深不
可思议故。十种之中各先明在定。后一念
遍用。三无碍解脱者。明业用解脱智。论云。
菩萨有不思议解脱。诸佛有无碍解脱。所
作无障。脱拘碍故。故各于一尘顿为微
细作用。若别答十问者。一答出现。二音声。
三本愿。愿化尽故。四国土。五即智慧能授菩
萨之记。六佛身。七即种性。云世界种入世
化物之种。应非世界海中之种。以前有国
土竟故。八自在。九是无碍。利生无碍故。十
即解脱。无不为故。既随一门皆答十问。则
包含该摄。是以名不思议。然文少结束似
经来未尽。或显佛德无尽故。相海等犹答
前问故。
所住下智用圆周。三虽已證下动寂自在。四
佛子一切诸佛下。用无涯畔。上之十力不出
三业。可以思准。第三佛子此一切下。总结可
知。第九决定法下三门答无碍问。一明所
作决定无能为碍。此约一类世界。故云决
定于异类界。未必定然。又约佛。定能为故
云决定耳。二速疾法者。明令他无碍。如如
意宝见速获益。而薄福不睹。十句五对。一
离恶趣圆胜德。二成善因感乐果。三除
疑惑满大心。四始入位终清净。五净二碍
具四辩。三应忆念清净者。举佛无二碍劝
物念持。第十一切智住下三门答解脱问。初
门明智障解脱。智安事理故名为住。由离
障故一切能知。二无量不思议三昧者。明
定障解脱。由离障故。用广为无量。体深不
可思议故。十种之中各先明在定。后一念
遍用。三无碍解脱者。明业用解脱智。论云。
菩萨有不思议解脱。诸佛有无碍解脱。所
作无障。脱拘碍故。故各于一尘顿为微
细作用。若别答十问者。一答出现。二音声。
三本愿。愿化尽故。四国土。五即智慧能授菩
萨之记。六佛身。七即种性。云世界种入世
化物之种。应非世界海中之种。以前有国
土竟故。八自在。九是无碍。利生无碍故。十
即解脱。无不为故。既随一门皆答十问。则
包含该摄。是以名不思议。然文少结束似
经来未尽。或显佛德无尽故。相海等犹答
前问故。
阿僧祇品第三十¶ 第 865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