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第 751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三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
第二正显偈词。有十二偈。大分为二。前七
显义大。后五明说大。今初分四。初四偈总
显地智微妙。二有一偈类地行微。三有一
颂寄对。彰微。四有一颂喻显地微。今初
卷三十三 第 751b 页
分二。初二总显地狱。后二别显微相。今初。
正显地智微妙之相。故论云。此偈依何义
说依智地故。依者据也。云何知依智地。上
来本分请分皆依智地。后说分中亦说智地。
即今此中第六偈。云智起佛境界亦依智
地。明知此显地智微妙。非别明佛果。于中
论经但有六句。初二句即此初偈。彼云微难
知圣道非分别离念言微妙者。二偈总
相。即前地智超言念故。馀皆是别。别中初
句是微体。馀皆是微所以。于中难可知。总
显所以。下六句别显所以。论云。云何微。偈
言难知圣道故。此即双指。谓圣道是体难知
故微也。故净名云。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云何难知。此有二义。一说时难知。口欲辩而
辞丧故。二證时难知。心将缘而虑息故。上
大仙道是所證说。大仙是佛故。言微妙道
者。是因修行證智之因。得大仙果故。六句
别显微所以中。初句即说时难知。言非念
者。非有念虑分别心者之境界故。何以非
是念虑境耶。以此地智自体无念故。故云
离诸念也。由上二义。如是圣道名为甚微。
下之五句明證时甚微。于中复有总别。初
句为总。求欲證见难證得故。以无见无得
方能證故。下四句别有四甚微。第一观行。
第二依止。第三清净。第四功德。初句即功德
甚微。不生者。契理出世故。不灭者。非一往
灭。不舍利益众生事故。即无住涅槃。寂用
无碍功德。次句即清净甚微。性离烦恼非
先有染。后时离故名为性净。如此则无不
正显地智微妙之相。故论云。此偈依何义
说依智地故。依者据也。云何知依智地。上
来本分请分皆依智地。后说分中亦说智地。
即今此中第六偈。云智起佛境界亦依智
地。明知此显地智微妙。非别明佛果。于中
论经但有六句。初二句即此初偈。彼云微难
知圣道非分别离念言微妙者。二偈总
相。即前地智超言念故。馀皆是别。别中初
句是微体。馀皆是微所以。于中难可知。总
显所以。下六句别显所以。论云。云何微。偈
言难知圣道故。此即双指。谓圣道是体难知
故微也。故净名云。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云何难知。此有二义。一说时难知。口欲辩而
辞丧故。二證时难知。心将缘而虑息故。上
大仙道是所證说。大仙是佛故。言微妙道
者。是因修行證智之因。得大仙果故。六句
别显微所以中。初句即说时难知。言非念
者。非有念虑分别心者之境界故。何以非
是念虑境耶。以此地智自体无念故。故云
离诸念也。由上二义。如是圣道名为甚微。
下之五句明證时甚微。于中复有总别。初
句为总。求欲證见难證得故。以无见无得
方能證故。下四句别有四甚微。第一观行。
第二依止。第三清净。第四功德。初句即功德
甚微。不生者。契理出世故。不灭者。非一往
灭。不舍利益众生事故。即无住涅槃。寂用
无碍功德。次句即清净甚微。性离烦恼非
先有染。后时离故名为性净。如此则无不
卷三十三 第 751c 页
离时故恒寂然。即性净涅槃。言离垢者。即
观行甚微。谓观智中离无明垢故。不同世
间八禅。为无明杂故。聪慧人下。即依止甚
微。聪慧人者。登地已上有智之者。彼人之智
能行地智。何智能行。若就总就实。唯一实智
见一实谛故。若就别兼权则通三智。一加
行智增上善胜解故。二根本智增上善寂灭
故。谓灭诸惑證寂理故。三后得智。随闻明
了故。云何行处。此之地智是彼證智。自證知
故。依彼地智说證智生。故说为行。非正證
时有能所行也。上四微中功德异小观行
异凡。依止清净拣异外道。自尊之者。以智
断异故。前清净微是断德。不同彼有见惑
及灭心想。为清净故。依止即是智德。不同
彼以六行而伏惑故。上依增胜。若通说者
并异凡小。第二两颂别显微相。故论云。此
甚微智复有何相。此徵体相也。是智有二
相。初二句明同相。智体空寂故。后六句不同
相。智位差别故。今初同中。上句总下句别。
总中此是谁相彼智相故。故言自体。此智自
体以何为相。谓本空寂。何以言同。此即性
净涅槃。上同诸佛下。同众生一切众生皆
有此故。横同诸法诸法如故。此如即是自
体空故。一切皆以空为自性。智性色性本
无差故。一切皆有安乐性故。下句别者。论
经加一有字。云有不二不尽。释云。此智空
寂其相云何。谓离三种空摄是真空相。三
种空者。即地前空乱意菩萨。一疑空灭色
取断灭空。此失空如来藏。则损减也。二疑
观行甚微。谓观智中离无明垢故。不同世
间八禅。为无明杂故。聪慧人下。即依止甚
微。聪慧人者。登地已上有智之者。彼人之智
能行地智。何智能行。若就总就实。唯一实智
见一实谛故。若就别兼权则通三智。一加
行智增上善胜解故。二根本智增上善寂灭
故。谓灭诸惑證寂理故。三后得智。随闻明
了故。云何行处。此之地智是彼證智。自證知
故。依彼地智说證智生。故说为行。非正證
时有能所行也。上四微中功德异小观行
异凡。依止清净拣异外道。自尊之者。以智
断异故。前清净微是断德。不同彼有见惑
及灭心想。为清净故。依止即是智德。不同
彼以六行而伏惑故。上依增胜。若通说者
并异凡小。第二两颂别显微相。故论云。此
甚微智复有何相。此徵体相也。是智有二
相。初二句明同相。智体空寂故。后六句不同
相。智位差别故。今初同中。上句总下句别。
总中此是谁相彼智相故。故言自体。此智自
体以何为相。谓本空寂。何以言同。此即性
净涅槃。上同诸佛下。同众生一切众生皆
有此故。横同诸法诸法如故。此如即是自
体空故。一切皆以空为自性。智性色性本
无差故。一切皆有安乐性故。下句别者。论
经加一有字。云有不二不尽。释云。此智空
寂其相云何。谓离三种空摄是真空相。三
种空者。即地前空乱意菩萨。一疑空灭色
取断灭空。此失空如来藏。则损减也。二疑
卷三十三 第 752a 页
空异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
今云有者。即初离谤摄。不谓断灭如兔角
故。言不二者。即离异摄。不谓异此空智
更有异空。言不尽者。离尽灭摄。不谓有彼
此自体彼此转灭故。此明非灭有体之智。
成有体之空。亦非空有物可转灭也。离此
三空。即见自性本空空如来藏。今阙有字
如何会通。此有二意。一以不尽摄之。谓有
体故不尽。无则异于断灭。若无可尽灭则
非有物。义如前说。二者西域之经自有二
本故。论云。有二种颂。一有不二不尽。二定。
不二不尽。此颂虽异同明实有。若非实有
不得言定。此云何定。定能灭除诸烦恼故。
意云。定即是有故能灭惑。今经亦无定字。
义同定本。谓定是有无不二法故。离前二
空。谓无二中兼得空与有不二故非断灭。
三种空义。如宝性论第四所明。二有六句
明不同相者。即方便净涅槃。断惑平等不
同凡小。而能断故不同外境。但是所證有
异相。故不同于空。涅槃是果。此云何是约
分證故。又是所依果海。如下十山十德不
离海故。此当义大不可说故。今明地智
应是菩提。那言涅槃。若分相门。则所證为
涅槃。今显相融。即智之性为性净涅槃。智
出惑障为方便净涅槃。二而不二。难说甚
深良在于此。文中解脱是总。馀皆是别。总
谓净相解脱故异前也。宝性论第四云。清净
有二种。一自性清净。谓性解脱即前同相。二
离垢清净。谓得解脱即此净相解脱。别中以
今云有者。即初离谤摄。不谓断灭如兔角
故。言不二者。即离异摄。不谓异此空智
更有异空。言不尽者。离尽灭摄。不谓有彼
此自体彼此转灭故。此明非灭有体之智。
成有体之空。亦非空有物可转灭也。离此
三空。即见自性本空空如来藏。今阙有字
如何会通。此有二意。一以不尽摄之。谓有
体故不尽。无则异于断灭。若无可尽灭则
非有物。义如前说。二者西域之经自有二
本故。论云。有二种颂。一有不二不尽。二定。
不二不尽。此颂虽异同明实有。若非实有
不得言定。此云何定。定能灭除诸烦恼故。
意云。定即是有故能灭惑。今经亦无定字。
义同定本。谓定是有无不二法故。离前二
空。谓无二中兼得空与有不二故非断灭。
三种空义。如宝性论第四所明。二有六句
明不同相者。即方便净涅槃。断惑平等不
同凡小。而能断故不同外境。但是所證有
异相。故不同于空。涅槃是果。此云何是约
分證故。又是所依果海。如下十山十德不
离海故。此当义大不可说故。今明地智
应是菩提。那言涅槃。若分相门。则所證为
涅槃。今显相融。即智之性为性净涅槃。智
出惑障为方便净涅槃。二而不二。难说甚
深良在于此。文中解脱是总。馀皆是别。总
谓净相解脱故异前也。宝性论第四云。清净
有二种。一自性清净。谓性解脱即前同相。二
离垢清净。谓得解脱即此净相解脱。别中以
卷三十三 第 752b 页
别显总别有二种。一何处得解脱。即经于
诸趣也。此显所脱。谓烦恼为趣缘业为趣。
因生为趣果故。三杂染皆诸趣摄。若脱因
缘则无生果。二云何解脱。即下五句。此明
解脱之体。五句即显五种解脱之相。一等二
际是观智相。二断烦恼是离碍相。后三体
德圆备。即是涅槃之相。言平等者。谓世间
涅槃平等摄取。非如声闻一向背世间故。
以世间之性即涅槃故。中观云。世间之实
际。即是涅槃际。无毫末差别故。二断惑相
者。谓三时无断方说断故。故云非初非中
后。释此有二义。一约相翻。二约相续。言相
翻者。谓无间道正断惑时。为智先起惑后
灭耶。为惑先灭智后生耶。为同时耶。此
三惑智各有两失故。如不成断。谓智先起
智有自成无漏过。不能灭惑过。烦恼先灭
烦恼有自灭过。不障圣道过。智后同时各
具四过。如灯不破闇可以喻此。又涅槃
云毗钵舍那。不破烦恼若尔云何说断。若
依唯识第九明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二障
种必不成就。犹明与闇定不俱生。如秤两
头低昂时等。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二
性无俱成失者。此但举法相一边。亦不违
馀缘集断义。若望此宗则有所遗。谓秤衡
是一低昂无妨。解惑不尔。岂得俱时。明闇
之喻。虽则相倾到与不到俱不破闇。同
时则相乖异时不相预。故若此宗断结要性
相无碍。上明非先后俱为显无性。无性缘
成则说断结。由能断无性方为能断。所断
诸趣也。此显所脱。谓烦恼为趣缘业为趣。
因生为趣果故。三杂染皆诸趣摄。若脱因
缘则无生果。二云何解脱。即下五句。此明
解脱之体。五句即显五种解脱之相。一等二
际是观智相。二断烦恼是离碍相。后三体
德圆备。即是涅槃之相。言平等者。谓世间
涅槃平等摄取。非如声闻一向背世间故。
以世间之性即涅槃故。中观云。世间之实
际。即是涅槃际。无毫末差别故。二断惑相
者。谓三时无断方说断故。故云非初非中
后。释此有二义。一约相翻。二约相续。言相
翻者。谓无间道正断惑时。为智先起惑后
灭耶。为惑先灭智后生耶。为同时耶。此
三惑智各有两失故。如不成断。谓智先起
智有自成无漏过。不能灭惑过。烦恼先灭
烦恼有自灭过。不障圣道过。智后同时各
具四过。如灯不破闇可以喻此。又涅槃
云毗钵舍那。不破烦恼若尔云何说断。若
依唯识第九明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二障
种必不成就。犹明与闇定不俱生。如秤两
头低昂时等。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二
性无俱成失者。此但举法相一边。亦不违
馀缘集断义。若望此宗则有所遗。谓秤衡
是一低昂无妨。解惑不尔。岂得俱时。明闇
之喻。虽则相倾到与不到俱不破闇。同
时则相乖异时不相预。故若此宗断结要性
相无碍。上明非先后俱为显无性。无性缘
成则说断结。由能断无性方为能断。所断
卷三十三 第 752c 页
本空方成所断。若定有者则堕于常。不可
断故。若定无者则堕于断。失圣智故。言相
续者不约惑智相对。但就一智自有三时。
论依此释就此三时复有二种。一约初心
究竟。通分三时。二约无间道中刹那三时。
经论并通此二。论云。此智尽漏为初。智断
为中为后。答云。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偈
云。非初中后故。此上顺释偈文。兼定三时。
唯约智说故。言是智断惑。若尔三时无断
云何断耶。论云。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
后取故。此举喻释成谓实教断惑必性相双
明。经文正显證智。唯据甚深缘性不可说
义。论主兼明断义故性相双辨非初中后。
辨因缘无性。是断之不断。前中后取即不
怀缘相。是不断之断故。大品云。菩萨非初
心得菩提。亦不离初心后心亦尔。而得菩
提。譬如然灯非初焰燋炷。亦不离初焰。后
焰亦尔而炷实燋故。龙树判云。佛以甚深因
缘答。涅槃二十九亦云。众生五阴。虽念念
灭而有修道。如灯虽念念灭而有光明。上
诸经论。皆显性相无碍。无断之断。又今经
论反覆相成。谓若定断者。一念便足何假三
心。既并取方成。明知无性。无初中后。无初
中后是无性。故方得成于初中后断。此则
因缘故无性。无性故因缘也。若云初念则能
断。后念方究竟断者。不异毗昙一念有烧
始终方尽。若云初念独不能断。积至中后
方能断者。不异成实一念不烧相续方然。
勿失宗旨。上犹通实教。若依圆宗所断之
断故。若定无者则堕于断。失圣智故。言相
续者不约惑智相对。但就一智自有三时。
论依此释就此三时复有二种。一约初心
究竟。通分三时。二约无间道中刹那三时。
经论并通此二。论云。此智尽漏为初。智断
为中为后。答云。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偈
云。非初中后故。此上顺释偈文。兼定三时。
唯约智说故。言是智断惑。若尔三时无断
云何断耶。论云。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
后取故。此举喻释成谓实教断惑必性相双
明。经文正显證智。唯据甚深缘性不可说
义。论主兼明断义故性相双辨非初中后。
辨因缘无性。是断之不断。前中后取即不
怀缘相。是不断之断故。大品云。菩萨非初
心得菩提。亦不离初心后心亦尔。而得菩
提。譬如然灯非初焰燋炷。亦不离初焰。后
焰亦尔而炷实燋故。龙树判云。佛以甚深因
缘答。涅槃二十九亦云。众生五阴。虽念念
灭而有修道。如灯虽念念灭而有光明。上
诸经论。皆显性相无碍。无断之断。又今经
论反覆相成。谓若定断者。一念便足何假三
心。既并取方成。明知无性。无初中后。无初
中后是无性。故方得成于初中后断。此则
因缘故无性。无性故因缘也。若云初念则能
断。后念方究竟断者。不异毗昙一念有烧
始终方尽。若云初念独不能断。积至中后
方能断者。不异成实一念不烧相续方然。
勿失宗旨。上犹通实教。若依圆宗所断之
卷三十三 第 753a 页
惑一迷一切迷故。一断一切断。无断无不
断若具显诸宗差别如别行章。非言词下三
句。明三德者。初句即般若是观行相谓无分
别观体绝名言。真智内发。不同声闻依声
而悟。前云观智约其决了。此云观行约行
契极。次句法身是转依相。谓转无常依。云
出过三世故。此微智依常法身论。云非如
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者。此拣未转依
时。今为所转依也。无常意识智是彼能依。
无常因缘即是所依。持种本识是无常因。所
持染净诸种子等。是无常缘。依此因缘起
无常意识。今转无常识成妙观察智。转无
常意成平等性智。以为能依。依彼本识如
来藏性真如法身。以为所依。论云。如修多
罗中决定说者。是了义故。涅槃经说。转无
常识获常识故。诸大乘经其文非一。问所
依本有可得是常。能依修起宁无生灭。若
依唯识。所依常故能依亦说为常。非自性
常是有为故。若起信等始觉同本。亦皆是
常。胜鬘经云。一切法常住故。三其相如虚空
即解脱相。不同声闻犹有智障。二障双亡
故。如空无碍。三德之义已见上文。然圆满
在佛。圆教十住即许开发。此中约因即言
分得。所依果海等佛无差。转依亦尔。从因
门中是见修转。就果辨者。究竟广大转也。
此不同相。由得前同成斯不同。能显前同。
令离障清净无别不同。如融金成像像
非金外。论中结后五句云。如是观智如是
断烦恼。如是观如。观如如是依止。依止
断若具显诸宗差别如别行章。非言词下三
句。明三德者。初句即般若是观行相谓无分
别观体绝名言。真智内发。不同声闻依声
而悟。前云观智约其决了。此云观行约行
契极。次句法身是转依相。谓转无常依。云
出过三世故。此微智依常法身论。云非如
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者。此拣未转依
时。今为所转依也。无常意识智是彼能依。
无常因缘即是所依。持种本识是无常因。所
持染净诸种子等。是无常缘。依此因缘起
无常意识。今转无常识成妙观察智。转无
常意成平等性智。以为能依。依彼本识如
来藏性真如法身。以为所依。论云。如修多
罗中决定说者。是了义故。涅槃经说。转无
常识获常识故。诸大乘经其文非一。问所
依本有可得是常。能依修起宁无生灭。若
依唯识。所依常故能依亦说为常。非自性
常是有为故。若起信等始觉同本。亦皆是
常。胜鬘经云。一切法常住故。三其相如虚空
即解脱相。不同声闻犹有智障。二障双亡
故。如空无碍。三德之义已见上文。然圆满
在佛。圆教十住即许开发。此中约因即言
分得。所依果海等佛无差。转依亦尔。从因
门中是见修转。就果辨者。究竟广大转也。
此不同相。由得前同成斯不同。能显前同。
令离障清净无别不同。如融金成像像
非金外。论中结后五句云。如是观智如是
断烦恼。如是观如。观如如是依止。依止
卷三十三 第 753b 页
如是解脱得解脱。后三皆重言者。皆上牒
前下是结成。谓如是观而观等也。偏此后三
有重牒者。以前文后三对妄显真故。须
牒真就以结之。第二一偈类地行微。于中
上半牒前地智离言。以为能类。下半正举
地行以为所类。初中谓彼前地智显二涅
槃。皆言不及。寂即同相性净涅槃。自性寂
故。灭即不同相方便净涅槃。要智缘灭非约
性灭故。此二涅槃是佛所行。故言不及。行
者證也。言不及者。说听皆难也。何不直说
无言。而云言所不及。若一向无言何由悟
解。令寻言求理而知理圆言偏。故但云不
及。下半所类者。谓非唯證智如是深玄。而
令智眷属行亦难说受。论云地者。境界。观
行者。智眷属。智眷属者。谓同行。同行者。谓
檀等诸波罗蜜。言境界观者。如为境界照
达名观。此即加行。设地是地体。意在举地
取行。故云地行。将此地智修行檀等。故
名同行。同彼事而行故。斯即后得为證智
眷属也。第三一偈寄对彰微者。对闻思等
以显微故。初句举法体。智是所起地智。即
前五偈所明根本之智。起者即加行后得二
皆观如。如即佛境并为能起故。论云。以何
观以何同行。能起此智。此即前偈何观者。
前境界观。何同行者。前檀等行。皆言何者。
随何观行是非一之言。以加行随地不同。
后得缘境各别故。次二句明难说。于中初
句非心数故难说。非念者非思慧境故。离
心道者。非报生识智境故。报生识者。如上
前下是结成。谓如是观而观等也。偏此后三
有重牒者。以前文后三对妄显真故。须
牒真就以结之。第二一偈类地行微。于中
上半牒前地智离言。以为能类。下半正举
地行以为所类。初中谓彼前地智显二涅
槃。皆言不及。寂即同相性净涅槃。自性寂
故。灭即不同相方便净涅槃。要智缘灭非约
性灭故。此二涅槃是佛所行。故言不及。行
者證也。言不及者。说听皆难也。何不直说
无言。而云言所不及。若一向无言何由悟
解。令寻言求理而知理圆言偏。故但云不
及。下半所类者。谓非唯證智如是深玄。而
令智眷属行亦难说受。论云地者。境界。观
行者。智眷属。智眷属者。谓同行。同行者。谓
檀等诸波罗蜜。言境界观者。如为境界照
达名观。此即加行。设地是地体。意在举地
取行。故云地行。将此地智修行檀等。故
名同行。同彼事而行故。斯即后得为證智
眷属也。第三一偈寄对彰微者。对闻思等
以显微故。初句举法体。智是所起地智。即
前五偈所明根本之智。起者即加行后得二
皆观如。如即佛境并为能起故。论云。以何
观以何同行。能起此智。此即前偈何观者。
前境界观。何同行者。前檀等行。皆言何者。
随何观行是非一之言。以加行随地不同。
后得缘境各别故。次二句明难说。于中初
句非心数故难说。非念者非思慧境故。离
心道者。非报生识智境故。报生识者。如上
卷三十三 第 753c 页
违请中辨。后句明不同。三科有色心根境。
故不可说。论经。云非阴界入说。论释非说。
云离文字故。今经略无说字。门即是说故。
法华中以说为智门。下句明不可闻。智知
者。唯證智知故。意不及者。如闻取故。即依
智不依识也。第四一偈喻显地微。上半喻
下半合。此中喻者。不唯取空。馀处虚空不
为喻故。不唯取迹。砂土上迹不为喻故。
正取空中鸟迹。论云。鸟行空中迹处不可
说相亦不可见者。总显喻相也。处即迹处
之空。相即空处之迹。不可示其长短大小
令见不可说为有无等。此中迹处之空。以
喻證智。空处之迹以喻阿含故。论合云。如
是鸟迹住处名句字身住处也。何以不可
说。论云。虚空处鸟迹相不可分别故。意云。
鸟足履沙则有迹及处。由履空故处迹难
分。名句字身亦尔。菩萨證智所摄故。不可
说闻。若说若听心意不能了也。故以證摄
教如空摄迹。令名句等非如声性也。以
是證智之名等故。上明粗相非有。顺喻不
可说闻。后明细相不无。以喻可證。论云。非
无虚空行迹故。谓迹处之空异于馀空。喻
非无地智。空处之迹异于无迹。喻非无名
句字身。以有鸟行必有迹故故。论云。非无
地智名句字身。即双合也。谓有诸圣亲證如
故。證尚不无况于言教。又以空摄迹迹不
可示。以迹摄空空亦非无。喻以證摄教
教不可示。以教摄證證可寄言。喻意正
尔。若欲开鸟异迹。则鸟喻言诠。迹喻差
故不可说。论经。云非阴界入说。论释非说。
云离文字故。今经略无说字。门即是说故。
法华中以说为智门。下句明不可闻。智知
者。唯證智知故。意不及者。如闻取故。即依
智不依识也。第四一偈喻显地微。上半喻
下半合。此中喻者。不唯取空。馀处虚空不
为喻故。不唯取迹。砂土上迹不为喻故。
正取空中鸟迹。论云。鸟行空中迹处不可
说相亦不可见者。总显喻相也。处即迹处
之空。相即空处之迹。不可示其长短大小
令见不可说为有无等。此中迹处之空。以
喻證智。空处之迹以喻阿含故。论合云。如
是鸟迹住处名句字身住处也。何以不可
说。论云。虚空处鸟迹相不可分别故。意云。
鸟足履沙则有迹及处。由履空故处迹难
分。名句字身亦尔。菩萨證智所摄故。不可
说闻。若说若听心意不能了也。故以證摄
教如空摄迹。令名句等非如声性也。以
是證智之名等故。上明粗相非有。顺喻不
可说闻。后明细相不无。以喻可證。论云。非
无虚空行迹故。谓迹处之空异于馀空。喻
非无地智。空处之迹异于无迹。喻非无名
句字身。以有鸟行必有迹故故。论云。非无
地智名句字身。即双合也。谓有诸圣亲證如
故。證尚不无况于言教。又以空摄迹迹不
可示。以迹摄空空亦非无。喻以證摄教
教不可示。以教摄證證可寄言。喻意正
尔。若欲开鸟异迹。则鸟喻言诠。迹喻差
卷三十三 第 754a 页
别地相则有三事。而迹处中以迹随于鸟。
迹相非无。以迹随于空迹相非有。喻以差
别随于诠。差别非无。地相随于證差别非
有。若更开迹处之空异太空者。则迹空喻
證智。太空喻果海。迹空随于迹地智可说。
迹空随太空则地智离言。虽通此义在论
无文。若以迹喻證智。如前风画中辨。以斯
鸟迹之喻。映下十地之文。则寄位浅深之言。
施戒禅支之类。一文一句莫不深玄。岂谓地
前为深地上为浅。故论总结云。此中深故示
义大踊悦。此中鸟迹亦双喻教證。难说难闻
何异请中风画之喻。故论云。云何复说论。
答云。汝等不应如声取义。此意云。上喻及
法。是显默不说之意。此中喻及难说。诫众
舍著许为宣说。意不同也。若以著心随声
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以随言解不称
实故。二退勇猛。不能忘相趣实理故。三
者诳他。以己谬解为人说故。四者谤佛。指
己谬解是佛说故。五者轻法。以浅近解解
深旨故。谓法如言不殷重故。意令大众自
知无此五过所以。明难说闻。今人以地
上为浅者。并陷斯五失。故叹难说闻。则
翻斯五失以成五德已。说深义令生正
信。自下第二复显说大令生正信。五偈分
三。初一偈半正显说大三成就义。二有三
偈彰己无过诫众除失。三有半偈示说分
齐。但是说因。今初言三成就者。一因成就
大。谓慈悲愿力为起行本。故名为因。二因
渐成就大。谓闻思慧等为出世智因。起之
迹相非无。以迹随于空迹相非有。喻以差
别随于诠。差别非无。地相随于證差别非
有。若更开迹处之空异太空者。则迹空喻
證智。太空喻果海。迹空随于迹地智可说。
迹空随太空则地智离言。虽通此义在论
无文。若以迹喻證智。如前风画中辨。以斯
鸟迹之喻。映下十地之文。则寄位浅深之言。
施戒禅支之类。一文一句莫不深玄。岂谓地
前为深地上为浅。故论总结云。此中深故示
义大踊悦。此中鸟迹亦双喻教證。难说难闻
何异请中风画之喻。故论云。云何复说论。
答云。汝等不应如声取义。此意云。上喻及
法。是显默不说之意。此中喻及难说。诫众
舍著许为宣说。意不同也。若以著心随声
取义。有五过失。一不正信。以随言解不称
实故。二退勇猛。不能忘相趣实理故。三
者诳他。以己谬解为人说故。四者谤佛。指
己谬解是佛说故。五者轻法。以浅近解解
深旨故。谓法如言不殷重故。意令大众自
知无此五过所以。明难说闻。今人以地
上为浅者。并陷斯五失。故叹难说闻。则
翻斯五失以成五德已。说深义令生正
信。自下第二复显说大令生正信。五偈分
三。初一偈半正显说大三成就义。二有三
偈彰己无过诫众除失。三有半偈示说分
齐。但是说因。今初言三成就者。一因成就
大。谓慈悲愿力为起行本。故名为因。二因
渐成就大。谓闻思慧等为出世智因。起之
卷三十三 第 754b 页
不顿故名为渐。三教说修成就大。谓即修慧
真修。契实如于正證。可寄言诠故名教
说。教说二字正拣义大。非如果分不可说
故。前二不似正證体非玄妙。不假言拣
但为出世智因。故并称因。当分获得三皆
成就。此三地位为在何所。此有二意。一约
初地则前二容在地前。地加行故。后一唯
居地上。二约通说。地地之中加行修等慈
悲愿力。即是因成。闻思慧等即为因渐。正證
后得皆教说修。问慈等闻等说十地中在文
易了。正證之相何处是耶。答此有二意。一
地体玄妙不可直彰。寄法显示即是其相。
谓如十善禅支道品诸谛等。二因满入处即
是正證。如初地云。名住菩萨欢喜地。不
动相应故。八地云。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成
就此忍名入不动地等。即其文也。以真
实正證不可说示故。此二类皆是说修。若
尔上三渐次。何以诸佛教说證耶。彼从所
表义大故名为證。今从可说但得云说
故。上论云。因此说大能得彼义故。已知
大意。次正释文因成就大。即初二句。慈
悲是利他愿通二利。力通上三。以二利熏
修不同二乘。故名为力。下句即二利之功。
出生地行正是因义。二因渐成就大。即次第
二字。论云。说闻思慧等次第。乃至能成出
世间智因故。此云等者。通有二义。一者等
上以其修慧是第三大。故不等之。二者等
修。修有二种。一者缘修。属此门摄。二者真
修属第三摄。由等义有含故但云等。不尔
真修。契实如于正證。可寄言诠故名教
说。教说二字正拣义大。非如果分不可说
故。前二不似正證体非玄妙。不假言拣
但为出世智因。故并称因。当分获得三皆
成就。此三地位为在何所。此有二意。一约
初地则前二容在地前。地加行故。后一唯
居地上。二约通说。地地之中加行修等慈
悲愿力。即是因成。闻思慧等即为因渐。正證
后得皆教说修。问慈等闻等说十地中在文
易了。正證之相何处是耶。答此有二意。一
地体玄妙不可直彰。寄法显示即是其相。
谓如十善禅支道品诸谛等。二因满入处即
是正證。如初地云。名住菩萨欢喜地。不
动相应故。八地云。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成
就此忍名入不动地等。即其文也。以真
实正證不可说示故。此二类皆是说修。若
尔上三渐次。何以诸佛教说證耶。彼从所
表义大故名为證。今从可说但得云说
故。上论云。因此说大能得彼义故。已知
大意。次正释文因成就大。即初二句。慈
悲是利他愿通二利。力通上三。以二利熏
修不同二乘。故名为力。下句即二利之功。
出生地行正是因义。二因渐成就大。即次第
二字。论云。说闻思慧等次第。乃至能成出
世间智因故。此云等者。通有二义。一者等
上以其修慧是第三大。故不等之。二者等
修。修有二种。一者缘修。属此门摄。二者真
修属第三摄。由等义有含故但云等。不尔
卷三十三 第 754c 页
何不但言闻思修。而以等替修。三圆满下。
明教说修成就大。此有二种。一满足修即
初八字。二者观修即后两句。真修位极世虑
都寂。能满地智名满足。修真智内发寂照
分明。名为观修。初即称性寂然。后即寂而
能照。犹莹明镜垢无不净。如满足修鉴
无不彻。如彼观修。此二种修望于真證。犹
彼等妙。等觉等于妙觉。而但是因圆。妙觉
舍行方称果满。此亦然也。二修如于出世。
但是因分之终。正證舍修方名果分。诸有
智者。请鉴斯旨。文中虑即闻思。智即真修之
智。心即真修心体。谓若无闻思缘虑之心。
方名真修之心圆满故。唯真修之智所能行
耳。若准论经。心是所如出世之心故。论经
云。非心境智满如净心。论释云。满足修者。
偈言非心境故。非心境者。此句示闻思慧
等心境界处。唯是智因能生出世间智。而此
不能满彼出世间智者。此明闻思。是心境
不能满地智。翻显真修。非心境方能满地
智故。次便引偈。云偈言智满如净心故。次
牒释云。如净心者。如出世间清净心能满
彼地智故。此明函盖相称。谓欲满地智非
馀心能。要真修虑寂之心。一如出世智心方
能满也。其所如出世之心。即是正證地智。此
言真直。次观修中是境界者。即真修之境难
见者。非闻思能见。可知者。唯真修自心寂
照方知。知即见也。故论经云。难说自心。知释
云。自心清净可见。既难可见亦难可说。而
随修以显说大中收。不同果分但是深义
明教说修成就大。此有二种。一满足修即
初八字。二者观修即后两句。真修位极世虑
都寂。能满地智名满足。修真智内发寂照
分明。名为观修。初即称性寂然。后即寂而
能照。犹莹明镜垢无不净。如满足修鉴
无不彻。如彼观修。此二种修望于真證。犹
彼等妙。等觉等于妙觉。而但是因圆。妙觉
舍行方称果满。此亦然也。二修如于出世。
但是因分之终。正證舍修方名果分。诸有
智者。请鉴斯旨。文中虑即闻思。智即真修之
智。心即真修心体。谓若无闻思缘虑之心。
方名真修之心圆满故。唯真修之智所能行
耳。若准论经。心是所如出世之心故。论经
云。非心境智满如净心。论释云。满足修者。
偈言非心境故。非心境者。此句示闻思慧
等心境界处。唯是智因能生出世间智。而此
不能满彼出世间智者。此明闻思。是心境
不能满地智。翻显真修。非心境方能满地
智故。次便引偈。云偈言智满如净心故。次
牒释云。如净心者。如出世间清净心能满
彼地智故。此明函盖相称。谓欲满地智非
馀心能。要真修虑寂之心。一如出世智心方
能满也。其所如出世之心。即是正證地智。此
言真直。次观修中是境界者。即真修之境难
见者。非闻思能见。可知者。唯真修自心寂
照方知。知即见也。故论经云。难说自心。知释
云。自心清净可见。既难可见亦难可说。而
随修以显说大中收。不同果分但是深义
卷三十三 第 755a 页
第二彰己无过诫众除失中二。初半偈总
明。后二颂半别显。今初由说听者。各有二
过。不能得證故。并彰离说二过者。一佛
不随喜说。今云佛力开演。则知佛已随喜。
二不平等说。今云。汝等应受则情无彼此。
听二过者。一见诤过。言我法是彼法非。如
是执著种种诸见二于说法者。不生恭敬。
今令敬受双离二过。谓敬法故无见诤
过。以敬人故无第二过。第二别显中。上虽
离四过事但有三。一承力。二开演。三敬
受。今三段广之。初一偈广开演。次一偈显
敬受。后半偈显承力。今初。上但云开演未
知广略。今显略而非广。上半显智入之行
深玄广说不尽。言智入行者。地法为所入
證智为能入。行此智行则入地法。又智
入是證智行是事行。下半今虽略说摄广无
遗。真实者。即智入行也。无馀者。若事若理
无不具故。第二显敬受者。即示恭敬相。初
句正明三句出因。恭敬有二。一身正恭敬
待。如威仪住堪受说法故。二心正恭敬
待。如心决定堪能忆持故。心敬则身必恭
故。偈但云心也。下释恭敬所因。谓由善说
故令物敬待。初句对人彰己善说。说之一
字论经名善说。善说者。对于当机无谄无
憍慢故。承佛力者。示己无增上慢。不言齐
佛故。次二句对法彰己善说。胜法二字即
是所诠。次六字是能诠。其相应二字通能所
诠。文虽三节义乃四重。一今之所诠示现
何事。所谓胜上地法故云胜法。二复徵云。所
明。后二颂半别显。今初由说听者。各有二
过。不能得證故。并彰离说二过者。一佛
不随喜说。今云佛力开演。则知佛已随喜。
二不平等说。今云。汝等应受则情无彼此。
听二过者。一见诤过。言我法是彼法非。如
是执著种种诸见二于说法者。不生恭敬。
今令敬受双离二过。谓敬法故无见诤
过。以敬人故无第二过。第二别显中。上虽
离四过事但有三。一承力。二开演。三敬
受。今三段广之。初一偈广开演。次一偈显
敬受。后半偈显承力。今初。上但云开演未
知广略。今显略而非广。上半显智入之行
深玄广说不尽。言智入行者。地法为所入
證智为能入。行此智行则入地法。又智
入是證智行是事行。下半今虽略说摄广无
遗。真实者。即智入行也。无馀者。若事若理
无不具故。第二显敬受者。即示恭敬相。初
句正明三句出因。恭敬有二。一身正恭敬
待。如威仪住堪受说法故。二心正恭敬
待。如心决定堪能忆持故。心敬则身必恭
故。偈但云心也。下释恭敬所因。谓由善说
故令物敬待。初句对人彰己善说。说之一
字论经名善说。善说者。对于当机无谄无
憍慢故。承佛力者。示己无增上慢。不言齐
佛故。次二句对法彰己善说。胜法二字即
是所诠。次六字是能诠。其相应二字通能所
诠。文虽三节义乃四重。一今之所诠示现
何事。所谓胜上地法故云胜法。二复徵云。所
卷三十三 第 755b 页
诠是地能诠多种。或以色香威仪进止皆为
能诠。为用何法为能诠耶。故论云以何事。
答云。我用八种梵响微妙音声以为能诠。
不用香等故。经云。微妙音。三复徵云。用此
音声复有多种。为直尔用为喻类显。故论。
云云何事。答云。非直尔显寄喻类明。故
云譬喻。然喻有二种。一是譬事为喻。如下
节节引金庄严具。大海珠宝等。二借法相
事况出于理。晓喻时听亦名为喻。今通
此二。四复徵云。虽知喻显喻亦多种。为依
世间不善文字而为喻耶。为依出世善字
喻耶。故论。云依止何事。答云。依于善字
经阙善言。论经具有。云何相应通能所诠。
一以妙音声与喻相应。是约能诠。二约善
字与理相应。是通所诠。故论云。善字有二
种。一随方言音善随顺故。二字句圆满。不增
不减与理相应故。又与能诠三事相应。则
与理相应也。第三广承力者。论云。前言承
佛神力。未说云何力故说此也。无量佛者。
略有三类。一是主佛。二是十方金刚藏佛。三
是十方一切佛也。第三示说分齐者。但是说
因耳。半偈之中下句。论经乃在说大。五偈
之初云我但说一分。正是分齐。或是译者回
文。或是梵本有异义旨不殊。前后何妨。于
中上句牒前所请。兼结上来义说二大为
此处也。难宣示义广如上辨。下句许说少
分。论上解云。前言十地如是不可得说闻。
今言我但说一分。此言有何义。是地所摄
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谓解释。一分
能诠。为用何法为能诠耶。故论云以何事。
答云。我用八种梵响微妙音声以为能诠。
不用香等故。经云。微妙音。三复徵云。用此
音声复有多种。为直尔用为喻类显。故论。
云云何事。答云。非直尔显寄喻类明。故
云譬喻。然喻有二种。一是譬事为喻。如下
节节引金庄严具。大海珠宝等。二借法相
事况出于理。晓喻时听亦名为喻。今通
此二。四复徵云。虽知喻显喻亦多种。为依
世间不善文字而为喻耶。为依出世善字
喻耶。故论。云依止何事。答云。依于善字
经阙善言。论经具有。云何相应通能所诠。
一以妙音声与喻相应。是约能诠。二约善
字与理相应。是通所诠。故论云。善字有二
种。一随方言音善随顺故。二字句圆满。不增
不减与理相应故。又与能诠三事相应。则
与理相应也。第三广承力者。论云。前言承
佛神力。未说云何力故说此也。无量佛者。
略有三类。一是主佛。二是十方金刚藏佛。三
是十方一切佛也。第三示说分齐者。但是说
因耳。半偈之中下句。论经乃在说大。五偈
之初云我但说一分。正是分齐。或是译者回
文。或是梵本有异义旨不殊。前后何妨。于
中上句牒前所请。兼结上来义说二大为
此处也。难宣示义广如上辨。下句许说少
分。论上解云。前言十地如是不可得说闻。
今言我但说一分。此言有何义。是地所摄
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谓解释。一分
卷三十三 第 755c 页
者。是因分。以于果分为一分故。然因果二
分古有多释。全乖文旨者。今所不论。有
可通者。正而用之。直望论意即指义大
为果分。故不可说。说大为因分是则可说。
更以义取略有二种。一唯就十地以明。以
證智为果分。方便寄法等并为因分。此复
二义。一以修證相对。则方便造修为因分。
息修契实为果分。二以诠表相对。则以寄
法显地差别为因分。真实證智为果分。如
初三地寄同世间。次三寄二乘及禅支道品
等。令众因此表解地义。为因所表。證智是
此因之果。斯皆證智言所不及。故不可说。
如彼鸟迹同于虚空。方便寄法可以言显。
故云可说。如空中鸟迹约鸟说异。是以一
迹通有二分。即可说不可说也。二约究竟
佛果对普贤因。说义通一部。谓即此證智
冥同究竟果海为果分。如迹处之空不异
太空。地相之因同普贤因。以广说则。有无
量差别事殊胜愿力。复过于此故。是则迹
处之空随于空处之迹。亦有说义。地智亦
可寄言标举故。问上论云。是地所摄有
二。如何说为究竟果耶。答岂不向言冥
同果海故。上论云。此智是谁證偈言佛所
行故。又上加分云不思议佛法。又地影像
分云。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十
山得名菩萨。十地亦尔。同在一切智。因一
切智得名。彼因果相顺故。是知论主亦用
究竟之果。为十地摄。有云。彼说十山依海。
不说大海即山者。大海十德岂离海耶。宝
分古有多释。全乖文旨者。今所不论。有
可通者。正而用之。直望论意即指义大
为果分。故不可说。说大为因分是则可说。
更以义取略有二种。一唯就十地以明。以
證智为果分。方便寄法等并为因分。此复
二义。一以修證相对。则方便造修为因分。
息修契实为果分。二以诠表相对。则以寄
法显地差别为因分。真实證智为果分。如
初三地寄同世间。次三寄二乘及禅支道品
等。令众因此表解地义。为因所表。證智是
此因之果。斯皆證智言所不及。故不可说。
如彼鸟迹同于虚空。方便寄法可以言显。
故云可说。如空中鸟迹约鸟说异。是以一
迹通有二分。即可说不可说也。二约究竟
佛果对普贤因。说义通一部。谓即此證智
冥同究竟果海为果分。如迹处之空不异
太空。地相之因同普贤因。以广说则。有无
量差别事殊胜愿力。复过于此故。是则迹
处之空随于空处之迹。亦有说义。地智亦
可寄言标举故。问上论云。是地所摄有
二。如何说为究竟果耶。答岂不向言冥
同果海故。上论云。此智是谁證偈言佛所
行故。又上加分云不思议佛法。又地影像
分云。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十
山得名菩萨。十地亦尔。同在一切智。因一
切智得名。彼因果相顺故。是知论主亦用
究竟之果。为十地摄。有云。彼说十山依海。
不说大海即山者。大海十德岂离海耶。宝
卷三十三 第 756a 页
珠十义岂离珠耶。明知为此难者。不见地
智之旨。又且依一相不可指陈等。云不
可说及与可说。若有因缘故果可寄言。即
事入玄因亦叵说故云说少分也。不可局
执。自下大文第七明说分中。三门分别一
来意。谓请仪既终已示分齐。彰其地实。地
实难明寄显在相。相即因分。从此已下。广
明地相。令寻相得实故有此来。又请分
生其正解。此后显其行修故次来也。二释
名。演畅宣陈十地差别。故名说分。以上
请分通请十地。对请辨说理必宜通。为欢
喜在初受斯总称故。论云。自此已后正说
初地。既有初地说分。即知十地皆有说分。
又初地中。皆应名说为分地满异于初住
故。十愿下。更与异名名校量胜。又论家科
文但举大格。至于血脉殊不介怀。随时
起尽不应执定。三释文者。十地即为十段。
就初地中七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断
障。四證理。五成行。六得果。七释文。初来意
者。十地之中。最初断障證理得圣性故。二
释名者。此论所释已见本分。当经有释备
于下文。今引他部成立正义。唯识第九云。
初获圣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
故。此有三义。一得位。二證理。三成行。由此
三故名极欢喜。摄大乘论第七云。由此最
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德故。此唯依
第三成行义说。十住毗婆沙云。始得法味
生大欢喜故。此唯约證理义说。瑜伽七十
八引深密经云。成就大义。得未曾有出世
智之旨。又且依一相不可指陈等。云不
可说及与可说。若有因缘故果可寄言。即
事入玄因亦叵说故云说少分也。不可局
执。自下大文第七明说分中。三门分别一
来意。谓请仪既终已示分齐。彰其地实。地
实难明寄显在相。相即因分。从此已下。广
明地相。令寻相得实故有此来。又请分
生其正解。此后显其行修故次来也。二释
名。演畅宣陈十地差别。故名说分。以上
请分通请十地。对请辨说理必宜通。为欢
喜在初受斯总称故。论云。自此已后正说
初地。既有初地说分。即知十地皆有说分。
又初地中。皆应名说为分地满异于初住
故。十愿下。更与异名名校量胜。又论家科
文但举大格。至于血脉殊不介怀。随时
起尽不应执定。三释文者。十地即为十段。
就初地中七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断
障。四證理。五成行。六得果。七释文。初来意
者。十地之中。最初断障證理得圣性故。二
释名者。此论所释已见本分。当经有释备
于下文。今引他部成立正义。唯识第九云。
初获圣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
故。此有三义。一得位。二證理。三成行。由此
三故名极欢喜。摄大乘论第七云。由此最
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德故。此唯依
第三成行义说。十住毗婆沙云。始得法味
生大欢喜故。此唯约證理义说。瑜伽七十
八引深密经云。成就大义。得未曾有出世
卷三十三 第 756b 页
间心生大欢喜故。此约二义。大义即是二
利行成出世间心是得圣位此。同本论本分
中释。三所断障者。唯识第九中。异生性障是
此所断。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
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
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
得圣性。此言异生即是凡夫。梁摄论中名
凡夫性。此论本分中。名凡夫我相障。此障
障于初地。上来就能起烦恼是根本故说
断二障若具说者。亦断恶趣诸业果等。由
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著我法愚
即异生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恶趣诸业果等。
此业果等。虽非是愚愚品类故。下九地中
愚皆准此。断义如前分齐中说。四所證理
者。由断前障證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
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梁摄论中名为
遍满。遍满一切有为行故。意明无有一法
非二空故。此地最初偏證遍满。五所成行。
略有四种。一约增胜修成施行。二约所成
起十大愿。三约修成。谓信等十行。四约实
行。谓十度等行无不皆修。馀所修行释文
自显。六所得果略有四种。一得当地满时
调柔等四果。二得檀行成大财果。三依摄
论。通达障空得一切障灭果。四通论。得唯
识三性三无性理智。及奢摩他毗钵舍那等
果。然上诸门多依行布。若约圆融。一断一
切断。一證一切證。一行一切行。一得一切得
也。第七释文分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若
直就经文。应分为二。初明地法。后佛子菩
利行成出世间心是得圣位此。同本论本分
中释。三所断障者。唯识第九中。异生性障是
此所断。谓二障中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
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
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
得圣性。此言异生即是凡夫。梁摄论中名
凡夫性。此论本分中。名凡夫我相障。此障
障于初地。上来就能起烦恼是根本故说
断二障若具说者。亦断恶趣诸业果等。由
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著我法愚
即异生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恶趣诸业果等。
此业果等。虽非是愚愚品类故。下九地中
愚皆准此。断义如前分齐中说。四所證理
者。由断前障證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
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梁摄论中名为
遍满。遍满一切有为行故。意明无有一法
非二空故。此地最初偏證遍满。五所成行。
略有四种。一约增胜修成施行。二约所成
起十大愿。三约修成。谓信等十行。四约实
行。谓十度等行无不皆修。馀所修行释文
自显。六所得果略有四种。一得当地满时
调柔等四果。二得檀行成大财果。三依摄
论。通达障空得一切障灭果。四通论。得唯
识三性三无性理智。及奢摩他毗钵舍那等
果。然上诸门多依行布。若约圆融。一断一
切断。一證一切證。一行一切行。一得一切得
也。第七释文分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若
直就经文。应分为二。初明地法。后佛子菩
卷三十三 第 756c 页
萨住此地多作阎浮提王下。地果。前中先广
明。后佛子是名下总结。前中有三。初明入
心。次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为首下。明住地心。
后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已以大愿力得见多
佛下。明其出心。十地之文大体皆尔。故依
慈氏论于十地内。皆有三心。仁王上卷。亦
云地地上中下三十忍。地地中始生住生终
生不可得等。理必然也。而论以出心为调
柔果。所以至下当明。今且依论判长行中
二。先明初地说分。后佛子菩萨住此下。校
量胜分。前中依论总有百句。分为三分。初
四十句明住分。二佛子菩萨住欢喜地下。三
十句释名分。三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下。三十
句安住分。若通取校量胜。即为初地四分。
初云住者。出世菩提心生。坚守初地。更不
退失。故称为住。即始住入心。初虽住地未
得名善。更起信等地中善住。故名安住。
即地中正住及后一分。并是住心。其释名分
十地应齐。但从义。显偏释三地。谓初及八
十。馀略不论。以初地是得圣之始。八地无
功用初。法云菩萨地尽各无数劫满。故偏释
也。然十地中既三心齐證。则地地之中。皆
摄前之三位此中住分。摄发心住。其释名
分摄欢喜行。后之二分摄救护众生离众生
相回向。皆文义相顺。如文思之。今初住分
文分为二。初别显住法。后菩萨住如是下。结
住入位。前中四十句分四。初十依何身。次十
为何义。三有十句以何因四有十句有何
相。初谓深种善根为所依身。次为得佛果为
明。后佛子是名下总结。前中有三。初明入
心。次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为首下。明住地心。
后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已以大愿力得见多
佛下。明其出心。十地之文大体皆尔。故依
慈氏论于十地内。皆有三心。仁王上卷。亦
云地地上中下三十忍。地地中始生住生终
生不可得等。理必然也。而论以出心为调
柔果。所以至下当明。今且依论判长行中
二。先明初地说分。后佛子菩萨住此下。校
量胜分。前中依论总有百句。分为三分。初
四十句明住分。二佛子菩萨住欢喜地下。三
十句释名分。三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下。三十
句安住分。若通取校量胜。即为初地四分。
初云住者。出世菩提心生。坚守初地。更不
退失。故称为住。即始住入心。初虽住地未
得名善。更起信等地中善住。故名安住。
即地中正住及后一分。并是住心。其释名分
十地应齐。但从义。显偏释三地。谓初及八
十。馀略不论。以初地是得圣之始。八地无
功用初。法云菩萨地尽各无数劫满。故偏释
也。然十地中既三心齐證。则地地之中。皆
摄前之三位此中住分。摄发心住。其释名
分摄欢喜行。后之二分摄救护众生离众生
相回向。皆文义相顺。如文思之。今初住分
文分为二。初别显住法。后菩萨住如是下。结
住入位。前中四十句分四。初十依何身。次十
为何义。三有十句以何因四有十句有何
相。初谓深种善根为所依身。次为得佛果为
卷三十三 第 757a 页
所缘境义。上二皆发心缘。三以大悲为发
心之因。四以过凡得圣。为发心福利之相。
瑜伽四十七亦有四相。论依经造故同于
此。又此四事即三种菩提心。深种善根是深
心。次为求菩提是直心。三即大悲心。具此
三心成后入地之相。又此四段各具含三
心。可以思准。今初依何身十句。初总馀别。
总云若有众生者。是具行之人。依地持论
是解行人。有如是心则入初地。入已此心
常现在前。下诸地中初之十心类此可知。
言深种善根者。正是总句。论经名厚集。厚
则深也。集即种也。若约圆融则不定时数。
若依行布。谓一僧祇已积资粮。故云深种。
别有九种集。前六护烦恼行。后三护二乘
行。前中即增上三学初戒次定。馀四是慧。
慧中前三如次是闻思修。后一所成出世之
智。后三中初二护二乘心。谓大志护陜心。大
解护小心。后一护二乘行。已知其意云何
九集。一行集。即经善修诸行。善作眷属持
戒故。三聚。非一故。名为诸不净尸罗不
生三昧故首明矣。二定集即经善集助道。
善作眷属三昧故。即明得等及四静虑。以
定亲资慧故名助道。皆云眷属者。慧为主
故。三亲近集。即经善供养诸佛。供佛为欲
集闻慧故。四聚集。即经善集白净法。聚思
慧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故。谓依闻思
彼若名若义自性差别有上下故。成煖顶
位治诸蔽漏。故云白净。五护集。即为善知
识善摄。由内修行实證。得外教授故修行
心之因。四以过凡得圣。为发心福利之相。
瑜伽四十七亦有四相。论依经造故同于
此。又此四事即三种菩提心。深种善根是深
心。次为求菩提是直心。三即大悲心。具此
三心成后入地之相。又此四段各具含三
心。可以思准。今初依何身十句。初总馀别。
总云若有众生者。是具行之人。依地持论
是解行人。有如是心则入初地。入已此心
常现在前。下诸地中初之十心类此可知。
言深种善根者。正是总句。论经名厚集。厚
则深也。集即种也。若约圆融则不定时数。
若依行布。谓一僧祇已积资粮。故云深种。
别有九种集。前六护烦恼行。后三护二乘
行。前中即增上三学初戒次定。馀四是慧。
慧中前三如次是闻思修。后一所成出世之
智。后三中初二护二乘心。谓大志护陜心。大
解护小心。后一护二乘行。已知其意云何
九集。一行集。即经善修诸行。善作眷属持
戒故。三聚。非一故。名为诸不净尸罗不
生三昧故首明矣。二定集即经善集助道。
善作眷属三昧故。即明得等及四静虑。以
定亲资慧故名助道。皆云眷属者。慧为主
故。三亲近集。即经善供养诸佛。供佛为欲
集闻慧故。四聚集。即经善集白净法。聚思
慧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故。谓依闻思
彼若名若义自性差别有上下故。成煖顶
位治诸蔽漏。故云白净。五护集。即为善知
识善摄。由内修行实證。得外教授故修行
卷三十三 第 757b 页
实證。即如实智。亦分上下立于忍位及世第
一。上五皆同加行。下四皆已入地。六净心
集。即善清净深心。以得出世间正智。于所
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
相。故名为善净。智能契理。故曰深心。七广
集即立广大志。深心广利故。八信心集。即生
广大解。以求一切智智故。九现集。即慈悲
现前。谓多行慈悲无时暂舍。故云现前。然
小乘无求佛意故。于护小心中明自利心。
求一切智。小乘亦有自利三学之行故。今
护行之中。但举利他慈悲。于中慈。依苦苦
坏苦。以正在苦思愿乐故。悲依行苦拔
彼妄乐。不知行苦之所迁故。三界不离三
苦。故为慈悲之境。又明与乐即能拔苦故。
慈依二苦。拔苦即与真乐故。悲依行苦。已
知总别集为同相。戒等异相。略说为成广说
为坏。如上具明。第二为何义者。为求佛果。
先别显求果之相。后佛子下。总结发心。今
初十句初总馀别。总云佛智。谓无上智知断
證修故。约无作四谛说此四别。修究竟
故亦得名修。此智差别有九种业皆悉求
之。一力佛智问记为业。以十种力随机答
故。二无畏佛智。破邪见业拣异菩萨。复称
为大。三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授众生
證入之业。四救佛智。以四摄法化众生业。
五净佛智。能为救摄因业。慈悲净瞋恚故。
六无馀智。佛智常以佛眼观世间众生业。
十方遍观故云无馀。七者染佛智。若顺今
经。以无障碍智严其依报。自然应化。令其
一。上五皆同加行。下四皆已入地。六净心
集。即善清净深心。以得出世间正智。于所
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
相。故名为善净。智能契理。故曰深心。七广
集即立广大志。深心广利故。八信心集。即生
广大解。以求一切智智故。九现集。即慈悲
现前。谓多行慈悲无时暂舍。故云现前。然
小乘无求佛意故。于护小心中明自利心。
求一切智。小乘亦有自利三学之行故。今
护行之中。但举利他慈悲。于中慈。依苦苦
坏苦。以正在苦思愿乐故。悲依行苦拔
彼妄乐。不知行苦之所迁故。三界不离三
苦。故为慈悲之境。又明与乐即能拔苦故。
慈依二苦。拔苦即与真乐故。悲依行苦。已
知总别集为同相。戒等异相。略说为成广说
为坏。如上具明。第二为何义者。为求佛果。
先别显求果之相。后佛子下。总结发心。今
初十句初总馀别。总云佛智。谓无上智知断
證修故。约无作四谛说此四别。修究竟
故亦得名修。此智差别有九种业皆悉求
之。一力佛智问记为业。以十种力随机答
故。二无畏佛智。破邪见业拣异菩萨。复称
为大。三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授众生
證入之业。四救佛智。以四摄法化众生业。
五净佛智。能为救摄因业。慈悲净瞋恚故。
六无馀智。佛智常以佛眼观世间众生业。
十方遍观故云无馀。七者染佛智。若顺今
经。以无障碍智严其依报。自然应化。令其
卷三十三 第 757c 页
信乐为业。论经阙于净刹。八觉佛智。一念
知三世众生心心数法为业。九转法轮佛
智。解脱方便善巧业故。言善巧者。于百
亿阎浮提同时转大法轮故。法轮即是能
令众生解脱方便。然上九句皆先标智体。后
显其业。初三自利后六利他。利他之中四摄
是利他之行。慈悲是利他之心。后四利他之
智。二总结发心中。言起如是心者。若直
望经文。即指前十心。而论云。即是本分中
愿善决定者。上求佛智即是愿故。前本分
中指此文云。愿善决定者。如初地中发菩
提心。即此本分中愿者。即指此文。生心即
是生菩提心。以上求佛智故。愿即愿于菩
提。二体不殊故得互指。前指于此即摄上
之十句佛智。此指于前。即摄前文六决定
义。彼是总句中指此。是总结中指总摄别
故。又但云生心者。心是总。即摄知断證
修。故不云生智。亦摄一切助道法故。不云
生馀心所。已说为何义。第三以大悲下。明
以何因生如是心。意云何因求大菩提。谓
以大悲为众生故。如三地中。思惟度生不
离佛智。故下总句论经云。是心以大悲为
首。是心即指前求佛智心也。十句中初总
馀别。别有九种大。一增上大。细行苦智慧
增上生故。谓若了苦苦坏苦智非增上。论
又云。智者因果逆顺染净观故。此约了事
名智。论云。慧者自相同相差别观故。此约
了二谛通理为慧。复是一门别义。言自相
者。因缘之有是法自体故。同相者。二空真如
知三世众生心心数法为业。九转法轮佛
智。解脱方便善巧业故。言善巧者。于百
亿阎浮提同时转大法轮故。法轮即是能
令众生解脱方便。然上九句皆先标智体。后
显其业。初三自利后六利他。利他之中四摄
是利他之行。慈悲是利他之心。后四利他之
智。二总结发心中。言起如是心者。若直
望经文。即指前十心。而论云。即是本分中
愿善决定者。上求佛智即是愿故。前本分
中指此文云。愿善决定者。如初地中发菩
提心。即此本分中愿者。即指此文。生心即
是生菩提心。以上求佛智故。愿即愿于菩
提。二体不殊故得互指。前指于此即摄上
之十句佛智。此指于前。即摄前文六决定
义。彼是总句中指此。是总结中指总摄别
故。又但云生心者。心是总。即摄知断證
修。故不云生智。亦摄一切助道法故。不云
生馀心所。已说为何义。第三以大悲下。明
以何因生如是心。意云何因求大菩提。谓
以大悲为众生故。如三地中。思惟度生不
离佛智。故下总句论经云。是心以大悲为
首。是心即指前求佛智心也。十句中初总
馀别。别有九种大。一增上大。细行苦智慧
增上生故。谓若了苦苦坏苦智非增上。论
又云。智者因果逆顺染净观故。此约了事
名智。论云。慧者自相同相差别观故。此约
了二谛通理为慧。复是一门别义。言自相
者。因缘之有是法自体故。同相者。二空真如
卷三十三 第 758a 页
等一味故。念生迷此故起悲心。同六地中
大悲增上观其逆顺等。亦如六地广明。二善
巧等即摄大四摄曲巧。随宜摄故。三最上
下。淳至大淳至即最上义。谓向发大心许尽
生界无尽利益。故曰深心。缘此悲增淳厚
至到。故云最上。常以此二持此菩萨。四如
来力无量者。无量大摄取如来无量神力。生
物信故。五善观等即决定大。于上妙法决
定信解。名善观分别。于诸众生决定能度
为勇猛力。于所治障决能对治为智力。无
碍智现前通结上句。六随顺自然智即随顺
大。七能受等即受持大。能取大胜法授与
众生故。大包一切胜即佛法。授与即教化
智慧故能授。八广大如法界即最妙大。摄受
胜妙功德故。九究竟下。住尽大。无量爱果
因尽涅槃际故。为成十句合于此二。后
之二大如本分说。但前云无常爱。此云无
量者。胜用非一故。上九大中前七悲体。次
一悲德。后一悲能。七中前三自分。一拔苦智。
二拔苦行。三拔苦心。后四胜进。第四佛子菩
萨下。有何相正显得位福利之相。文有九
句。初总馀别。总云始发如是心者。指前二
段。即得超凡夫地者。以得出世间圣道故。
超即过义。二入菩萨位下。别有八种过。论
皆先法后喻。此入圣位生如来家。如世王
子生王家故。故句句皆有相似法。言一入
位过。初成出世间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
瑜伽住品。名入菩萨正性离生。二生如来家
者。即家过。生家相似法。谓如世人虽受胎
大悲增上观其逆顺等。亦如六地广明。二善
巧等即摄大四摄曲巧。随宜摄故。三最上
下。淳至大淳至即最上义。谓向发大心许尽
生界无尽利益。故曰深心。缘此悲增淳厚
至到。故云最上。常以此二持此菩萨。四如
来力无量者。无量大摄取如来无量神力。生
物信故。五善观等即决定大。于上妙法决
定信解。名善观分别。于诸众生决定能度
为勇猛力。于所治障决能对治为智力。无
碍智现前通结上句。六随顺自然智即随顺
大。七能受等即受持大。能取大胜法授与
众生故。大包一切胜即佛法。授与即教化
智慧故能授。八广大如法界即最妙大。摄受
胜妙功德故。九究竟下。住尽大。无量爱果
因尽涅槃际故。为成十句合于此二。后
之二大如本分说。但前云无常爱。此云无
量者。胜用非一故。上九大中前七悲体。次
一悲德。后一悲能。七中前三自分。一拔苦智。
二拔苦行。三拔苦心。后四胜进。第四佛子菩
萨下。有何相正显得位福利之相。文有九
句。初总馀别。总云始发如是心者。指前二
段。即得超凡夫地者。以得出世间圣道故。
超即过义。二入菩萨位下。别有八种过。论
皆先法后喻。此入圣位生如来家。如世王
子生王家故。故句句皆有相似法。言一入
位过。初成出世间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
瑜伽住品。名入菩萨正性离生。二生如来家
者。即家过。生家相似法。谓如世人虽受胎
卷三十三 第 758b 页
报。若在凡家不足为胜。要在王家方为
显胜。菩萨亦尔。若在外道法中出家。不足
为胜。今得佛所證法方为尊胜。梁摄论云。
生法王家具足尊胜。下诸句例皆蹑前拣
胜。三无能下。种性过。子相似法大乘行生
故。谓大行成立。如得王体分堪绍佛种。是
子义也。非贱非客故。梁摄论云。以过二乘
及世间种姓故。四离世下道过。以非有漏
故离世间趣。如非鬼畜等王之体。成无漏
故。入出世道如要人王之体分故。梁摄论
云。永不作杀生等邪行故。五得菩萨法即
法体过。以同体大悲为菩萨体故。以化他
事。即是自事。若无大悲法身不具。如拣异
残缺。瑜伽云。设有问言。菩萨以何为体。应
答以大悲为体。六住菩萨处者。处过。谓不
住道是其住处。不同凡小。染世舍世以滞
二边。如世王子不处鄙陋。七入三世平等
者。业过。谓證平等真如以资慧命。拣无
滋味则寿命天促。不任绍继故。是命相似
法八于如来下。毕定过。佛种不断显因毕
定。得无上道显果毕定。如世王子。虽依
正精胜。志气不立所作不成。今志气成立
决定绍位。名成就相似法。论云。如是示
现凡夫生菩萨生不相似。有烦恼无烦恼故
者。显与地前不相似也。第二菩萨住下。
结住入位。住如是法者。指上四段。名住欢
喜地者。是初住地义。以不动相应故者释成
住义。一證真理不复失故。二乘异道不能
动故。然不动有五。一种子不坏。名不动。即
显胜。菩萨亦尔。若在外道法中出家。不足
为胜。今得佛所證法方为尊胜。梁摄论云。
生法王家具足尊胜。下诸句例皆蹑前拣
胜。三无能下。种性过。子相似法大乘行生
故。谓大行成立。如得王体分堪绍佛种。是
子义也。非贱非客故。梁摄论云。以过二乘
及世间种姓故。四离世下道过。以非有漏
故离世间趣。如非鬼畜等王之体。成无漏
故。入出世道如要人王之体分故。梁摄论
云。永不作杀生等邪行故。五得菩萨法即
法体过。以同体大悲为菩萨体故。以化他
事。即是自事。若无大悲法身不具。如拣异
残缺。瑜伽云。设有问言。菩萨以何为体。应
答以大悲为体。六住菩萨处者。处过。谓不
住道是其住处。不同凡小。染世舍世以滞
二边。如世王子不处鄙陋。七入三世平等
者。业过。谓證平等真如以资慧命。拣无
滋味则寿命天促。不任绍继故。是命相似
法八于如来下。毕定过。佛种不断显因毕
定。得无上道显果毕定。如世王子。虽依
正精胜。志气不立所作不成。今志气成立
决定绍位。名成就相似法。论云。如是示
现凡夫生菩萨生不相似。有烦恼无烦恼故
者。显与地前不相似也。第二菩萨住下。
结住入位。住如是法者。指上四段。名住欢
喜地者。是初住地义。以不动相应故者释成
住义。一證真理不复失故。二乘异道不能
动故。然不动有五。一种子不坏。名不动。即
卷三十三 第 758c 页
种性地已上。二起行不退名不动。即此初
地已上。地持云。初地已上如明分月日夜增
长。善法不退亦复如是。三空有无间不动。
即七地。四无功用不动。即八地已上。五究竟
不动。即佛地也。大文第二释名分中二。一总
标。二成就下别显。于中分二。初正明喜相。
后佛子下。出喜所因。然其喜相对依何身。
以深种善根得此位故。后喜因中有念。当
得喜。对为何义。以所求果定当得故。有
念现得喜对有何相。以现离凡得圣故。其
第三以何因悲心恻怆喜义不显。故不对
之。今初正明喜相中十句。初总馀别。总有
三喜云多欢喜。一心喜。谓入观之心适悦。
二体喜出观喜受相应。三根喜。由前心体欢
喜内充外及五根轻安调畅故。此喜者亦名
为乐。又内及观心即无喜之喜。不同二禅
浮动之喜。故梵本。他经多名极喜。喜之极
故。别中九。一敬喜。證三宝体得不坏信
增恭敬故。二爱喜。乐观真如法故。上二即
喜行之心即是心喜。次三正是喜之体相。三
调柔喜。身心遍益皆适悦故。即诸根喜。四庆
喜。自觉所證胜地前故。此句论当第三。前
觉后悦义甚次第。五踊跃喜。身心遍益增上
满足故。增上过前是踊跃义。六勇猛喜。自
知堪受菩提去果不遥。故云勇猛。此一
喜能。上六皆自行喜。下三化他离于喜障。七
无斗诤喜。自心调伏故。论义解脱时。不令
自他心扰动故。八无恼喜。化摄众生时。但
以慈柔不恼他故。九不瞋恨喜。见不如
地已上。地持云。初地已上如明分月日夜增
长。善法不退亦复如是。三空有无间不动。
即七地。四无功用不动。即八地已上。五究竟
不动。即佛地也。大文第二释名分中二。一总
标。二成就下别显。于中分二。初正明喜相。
后佛子下。出喜所因。然其喜相对依何身。
以深种善根得此位故。后喜因中有念。当
得喜。对为何义。以所求果定当得故。有
念现得喜对有何相。以现离凡得圣故。其
第三以何因悲心恻怆喜义不显。故不对
之。今初正明喜相中十句。初总馀别。总有
三喜云多欢喜。一心喜。谓入观之心适悦。
二体喜出观喜受相应。三根喜。由前心体欢
喜内充外及五根轻安调畅故。此喜者亦名
为乐。又内及观心即无喜之喜。不同二禅
浮动之喜。故梵本。他经多名极喜。喜之极
故。别中九。一敬喜。證三宝体得不坏信
增恭敬故。二爱喜。乐观真如法故。上二即
喜行之心即是心喜。次三正是喜之体相。三
调柔喜。身心遍益皆适悦故。即诸根喜。四庆
喜。自觉所證胜地前故。此句论当第三。前
觉后悦义甚次第。五踊跃喜。身心遍益增上
满足故。增上过前是踊跃义。六勇猛喜。自
知堪受菩提去果不遥。故云勇猛。此一
喜能。上六皆自行喜。下三化他离于喜障。七
无斗诤喜。自心调伏故。论义解脱时。不令
自他心扰动故。八无恼喜。化摄众生时。但
以慈柔不恼他故。九不瞋恨喜。见不如
卷三十三 第 759a 页
说行当时不瞋。后无恨故。此句不为他
恼。第二彰喜所因中二。先念当得故喜。后
念现得故喜。各有十句。今初。初总馀别。总
云念诸佛者论云。如佛所得。我亦当得故
者。文中虽皆念他。并是以他类己。故判为
念当得也。以总该别皆属己。当别有九
种。一念佛法。二念佛菩萨。三念佛行。四念
佛净。五念佛胜。六念佛不坏。七念佛教化。八
念佛利益。九念佛入。以总该别皆名佛者。
为成佛故。六相融故。若别显义相统收十
句。不出因果人法。一佛二法。是果中人法。
论云。初二念共者。佛及佛法二事通二乘念。
故名为共。则显馀八不共二乘。后八皆因。
初一是人。谓二地已上。乃至普贤之位。馀七
是法。于中更有总别。菩萨行为总。别中六
句次第显前菩萨行。一以何法为所显。谓
波罗蜜净以是行体故。二彼之行体显相云
何。谓一地去一垢净一度。即菩萨地殊胜
故。三何谓此行全显。谓第十菩萨地尽去障
尽故。则行不可坏。上三自利馀三利他。皆
法云之行。一能受诸佛法明为教化法。二
能云雨说法则众生得利益。三受佛智职
入大尽等。是一切智行。亦可后三通于诸
地。又上十句。初佛次法馀皆是僧。僧中有人
有德可知第二念现得中二。初正明所念。
二何以故下。随难徵释。前中十句初总馀别。
总云。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者。转离一切凡
夫取著事故。然事有粗细。粗则外六尘境。
通是一切凡夫取著境故。细谓现前立少
恼。第二彰喜所因中二。先念当得故喜。后
念现得故喜。各有十句。今初。初总馀别。总
云念诸佛者论云。如佛所得。我亦当得故
者。文中虽皆念他。并是以他类己。故判为
念当得也。以总该别皆属己。当别有九
种。一念佛法。二念佛菩萨。三念佛行。四念
佛净。五念佛胜。六念佛不坏。七念佛教化。八
念佛利益。九念佛入。以总该别皆名佛者。
为成佛故。六相融故。若别显义相统收十
句。不出因果人法。一佛二法。是果中人法。
论云。初二念共者。佛及佛法二事通二乘念。
故名为共。则显馀八不共二乘。后八皆因。
初一是人。谓二地已上。乃至普贤之位。馀七
是法。于中更有总别。菩萨行为总。别中六
句次第显前菩萨行。一以何法为所显。谓
波罗蜜净以是行体故。二彼之行体显相云
何。谓一地去一垢净一度。即菩萨地殊胜
故。三何谓此行全显。谓第十菩萨地尽去障
尽故。则行不可坏。上三自利馀三利他。皆
法云之行。一能受诸佛法明为教化法。二
能云雨说法则众生得利益。三受佛智职
入大尽等。是一切智行。亦可后三通于诸
地。又上十句。初佛次法馀皆是僧。僧中有人
有德可知第二念现得中二。初正明所念。
二何以故下。随难徵释。前中十句初总馀别。
总云。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者。转离一切凡
夫取著事故。然事有粗细。粗则外六尘境。
通是一切凡夫取著境故。细谓现前立少
卷三十三 第 759b 页
物。谓是唯识性。亦为地前凡夫取著境故。
别有九种转离。然此九种。对前有何相中
总别九句。文虽不次法体全同。以是念前
福利相故。故论二段之中。皆以相似不相
似拣。谓与地前不相似故。九中一入转离。
经云亲近一切佛以了法如常见佛故。此
显事不相似。谓即前生如来家。以佛法为
事。不似凡夫六尘事故。二远转离。三近至
转离。此二示自身不相似。谓初即过凡夫
地识为身故。后即入菩萨位智为身故。四
断转离。即行不相似。谓离世间趣行。行出
世净行故。五依止转离。即迭相依止不相似。
谓得菩萨法。大悲为体依众生起。还与众
生为依。不同凡夫不起悲心。不为他依
故。六近见转离。是他力不相似。谓以大乘
行成种性无过。见佛得助道力。不似凡
夫非器不得故。七生转离。即处不相似。谓
不住道是佛境界。亦菩萨住处。依之起行
名生其中。八平等转离。即生业不相似。谓
證三世平等之性。以资慧命而生智业。不
同凡夫杂染业也。九舍转离。即成就不相
似。谓成就离障毕定胜位。舍约离障成约得
位。即前第八毕定过。成就相似法故。由离
怖畏决得无上菩提。前就行位此就断位。
言怖畏者。论云。不爱疑虑忧想共心相应
故。不爱是所畏事。不活等五令心憎恶故。
疑虑忧想正是畏体。所畏不定便生疑虑。所
畏决定便生忧想。由心畏故相现在身。名
毛竖等。然此九句与有何相文同符契皆已
别有九种转离。然此九种。对前有何相中
总别九句。文虽不次法体全同。以是念前
福利相故。故论二段之中。皆以相似不相
似拣。谓与地前不相似故。九中一入转离。
经云亲近一切佛以了法如常见佛故。此
显事不相似。谓即前生如来家。以佛法为
事。不似凡夫六尘事故。二远转离。三近至
转离。此二示自身不相似。谓初即过凡夫
地识为身故。后即入菩萨位智为身故。四
断转离。即行不相似。谓离世间趣行。行出
世净行故。五依止转离。即迭相依止不相似。
谓得菩萨法。大悲为体依众生起。还与众
生为依。不同凡夫不起悲心。不为他依
故。六近见转离。是他力不相似。谓以大乘
行成种性无过。见佛得助道力。不似凡
夫非器不得故。七生转离。即处不相似。谓
不住道是佛境界。亦菩萨住处。依之起行
名生其中。八平等转离。即生业不相似。谓
證三世平等之性。以资慧命而生智业。不
同凡夫杂染业也。九舍转离。即成就不相
似。谓成就离障毕定胜位。舍约离障成约得
位。即前第八毕定过。成就相似法故。由离
怖畏决得无上菩提。前就行位此就断位。
言怖畏者。论云。不爱疑虑忧想共心相应
故。不爱是所畏事。不活等五令心憎恶故。
疑虑忧想正是畏体。所畏不定便生疑虑。所
畏决定便生忧想。由心畏故相现在身。名
毛竖等。然此九句与有何相文同符契皆已
卷三十三 第 759c 页
义引不得异解。由上诸义不相似。故名为
转离。非唯离障名转离也。第二随难徵释。
由舍转离文义广。故重徵释之义。有四重。
谓怖畏与离各有因果。而文分五节。一总
徵。二列名总答。三转徵。四举因显相。五菩
萨如是下。结酬初徵。今初徵意云何。以此
中说离畏耶。二答意云。以五怖畏是初地
障。得初地时法尔离故。又离此即是此地
利益翻畏名喜。此相最显故。于释名分中
辨之。三转徵者。此之一。徵文含四意。一云。
何以名为不活等畏耶。二云。何因而有此
五畏耶。此二是怖畏因果故。论上生起。云
何者是怖畏。云何怖畏因。三何以名为得永
离耶。四因何令此得永离耶。此二离畏因
果。若得离因自然无果故。论上云。远离此
因无怖畏故。四举因显相者。谓正举离因
显离果相。反显畏因及畏果相故。通有四
意酬前四徵。如不爱自身何况资财。是离
不活因。则反显爱身资财是不活畏因。若
不畏不活。即是离畏果。则反显畏于不活。
是此畏果馀四例然。又此离因即是能治。其
怖畏因即是所治。五怖畏果。不活与死二相
何别。惧无资缘身不存于朝夕。名不活畏。
惧其因尽正舍报时。名为死畏。大怖之极
无过死故。又不活通于三业。死唯约身故。
论云。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
身。死约爱于善道惧舍身故。恶道畏者。
憎于恶道。惧得彼身故。但说五者。打缚等
畏皆五摄故。此怖畏因略有二种。一邪智妄
转离。非唯离障名转离也。第二随难徵释。
由舍转离文义广。故重徵释之义。有四重。
谓怖畏与离各有因果。而文分五节。一总
徵。二列名总答。三转徵。四举因显相。五菩
萨如是下。结酬初徵。今初徵意云何。以此
中说离畏耶。二答意云。以五怖畏是初地
障。得初地时法尔离故。又离此即是此地
利益翻畏名喜。此相最显故。于释名分中
辨之。三转徵者。此之一。徵文含四意。一云。
何以名为不活等畏耶。二云。何因而有此
五畏耶。此二是怖畏因果故。论上生起。云
何者是怖畏。云何怖畏因。三何以名为得永
离耶。四因何令此得永离耶。此二离畏因
果。若得离因自然无果故。论上云。远离此
因无怖畏故。四举因显相者。谓正举离因
显离果相。反显畏因及畏果相故。通有四
意酬前四徵。如不爱自身何况资财。是离
不活因。则反显爱身资财是不活畏因。若
不畏不活。即是离畏果。则反显畏于不活。
是此畏果馀四例然。又此离因即是能治。其
怖畏因即是所治。五怖畏果。不活与死二相
何别。惧无资缘身不存于朝夕。名不活畏。
惧其因尽正舍报时。名为死畏。大怖之极
无过死故。又不活通于三业。死唯约身故。
论云。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
身。死约爱于善道惧舍身故。恶道畏者。
憎于恶道。惧得彼身故。但说五者。打缚等
畏皆五摄故。此怖畏因略有二种。一邪智妄
卷三十三 第 760a 页
取想见爱著故。二善根微少故。然此二因
通五怖畏。善根少者。亦乏资财惧不活等
故。有爱著者。未能忘怀畏大众等故。若
取相显。初一为前三畏因。后一为后二畏
因。邪智即是分别。身见取我乖理目之为
邪。邪心决断名之为智。由有此智妄取
于我乃我所想。以成执见而起爱著故。我
见为主我所随生。爱著于我则有死畏见
有我身惧舍命故。爱著我所有前二畏。
但著财利有不活畏著利兼名有恶名。畏
但无我我所则三畏因亡。然不活因举我况
所。意但取所。后二因者。功德善少畏堕恶
道。智慧善少畏于大众。又过去善少今畏大
众。现在善少当畏恶道。今具福智兼二世
善以为对治故。初三离因即二空智。后二
离因即二庄严。五菩萨如是下结酬初徵。前
云何以能离。今酬由上三段如是义故。所
以能离意正如此。而论云怖畏毛竖等事。何
故二处说耶。前说身怖畏。后说异身怖畏
者。意谓前第十句属念现得。故但云身。今
通当报恶道等。故云异身。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三
通五怖畏。善根少者。亦乏资财惧不活等
故。有爱著者。未能忘怀畏大众等故。若
取相显。初一为前三畏因。后一为后二畏
因。邪智即是分别。身见取我乖理目之为
邪。邪心决断名之为智。由有此智妄取
于我乃我所想。以成执见而起爱著故。我
见为主我所随生。爱著于我则有死畏见
有我身惧舍命故。爱著我所有前二畏。
但著财利有不活畏著利兼名有恶名。畏
但无我我所则三畏因亡。然不活因举我况
所。意但取所。后二因者。功德善少畏堕恶
道。智慧善少畏于大众。又过去善少今畏大
众。现在善少当畏恶道。今具福智兼二世
善以为对治故。初三离因即二空智。后二
离因即二庄严。五菩萨如是下结酬初徵。前
云何以能离。今酬由上三段如是义故。所
以能离意正如此。而论云怖畏毛竖等事。何
故二处说耶。前说身怖畏。后说异身怖畏
者。意谓前第十句属念现得。故但云身。今
通当报恶道等。故云异身。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