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第 723c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已下入第
三十经)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
第八真如相回向长行中二。先广明后结示。
前中亦二。先明位行后辨位果。前中亦三。
今初标名。善根合如以成回向。从所依立
名义通能所。故本业云。常照有无二谛。一
切法一合相故。若梵本中。具名真如相自性
回向。相即德相性即体性。以二非即离。所
以双举多说德相。唐本单名。即以法界印
为其性。此与前后异者。谓第七明会事向
卷三十 第 724a 页
理。故云平等。此明事尽理现故。行等同
如。第九明从体起用。第十明用同体。同
体而用。馀如第四回向会释。第二依徵广释
中三。初明随相回向。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以
此善根下。离相回向。三佛子此菩萨摩诃萨
如是回向时得一切下。回向成益。初中分二。
先积善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见下。触
境回向。前中亦二。先明所回行体。后菩萨尔
时慧眼下。摄将回向。前中亦二。先积集资粮。
后成就无量下结德成就。今初文有十句。初
一为总。谓正念坚明下。九为别文有三节。
初三正念菩提。一远离迷惑是明了义。专意
修行即为正念。正念是定明了是慧。定慧双
运为道之源。二契理不动故曰深心。缘不
能沮成不坏业。即自分坚住。三求佛不退
即胜进坚住。次四句正念化生。初句为总勇
求兼济。为大法故下三句别。一悲智双运
为明了。般若为众德之本故。二进善去漏
为正念。三悲增智圆为坚住。后三正念三
宝。一念佛。二护法。三信增。上有正念下
句坚固。影略该摄。二结德成就。文有四句。
前三结前。一非止上十故云无量。二三统
而收之。不出福智大悲。末句生后回向。第
二摄将回向中二。先观察善根本期回向。
二以诸善根下正明回向。今初有三。初总标。
次其诸善下别显。三如是下总结。于中二先
结种类多门有十句。谓随前求缘等有多
差别。一通游非一故。如一趣入。为用有门
为用空门。乃至无量故。慈行童女云诸佛
如。第九明从体起用。第十明用同体。同
体而用。馀如第四回向会释。第二依徵广释
中三。初明随相回向。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以
此善根下。离相回向。三佛子此菩萨摩诃萨
如是回向时得一切下。回向成益。初中分二。
先积善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见下。触
境回向。前中亦二。先明所回行体。后菩萨尔
时慧眼下。摄将回向。前中亦二。先积集资粮。
后成就无量下结德成就。今初文有十句。初
一为总。谓正念坚明下。九为别文有三节。
初三正念菩提。一远离迷惑是明了义。专意
修行即为正念。正念是定明了是慧。定慧双
运为道之源。二契理不动故曰深心。缘不
能沮成不坏业。即自分坚住。三求佛不退
即胜进坚住。次四句正念化生。初句为总勇
求兼济。为大法故下三句别。一悲智双运
为明了。般若为众德之本故。二进善去漏
为正念。三悲增智圆为坚住。后三正念三
宝。一念佛。二护法。三信增。上有正念下
句坚固。影略该摄。二结德成就。文有四句。
前三结前。一非止上十故云无量。二三统
而收之。不出福智大悲。末句生后回向。第
二摄将回向中二。先观察善根本期回向。
二以诸善根下正明回向。今初有三。初总标。
次其诸善下别显。三如是下总结。于中二先
结种类多门有十句。谓随前求缘等有多
差别。一通游非一故。如一趣入。为用有门
为用空门。乃至无量故。慈行童女云诸佛
卷三十 第 724b 页
各以异门令我入此普庄严门。二随其一
门缘何为境为佛为法等。三随一境上相
貌不同。四相所依事。谓色心等。五随一事
上有多分位。六施等万行。七能诠名字。八
分别决择。九生多知见。十若定若慧上中下
修。后其中下结修本意。本意既然宁不回向。
第二正明回向分二。初向菩提。二佛子菩
萨摩诃萨如为己身。下回向众生。前中有二
十愿分三。初十愿愿成智行。即菩提因果。
二得三昧下四。愿周遍利生即化用因果。一
化所依。二化时处。三知药治。四识病宜。三
得自在下六。愿普严佛刹即净土因果。一
神通智严净事土。二入理。智严法性土。亦
非严严故。三事理无碍智严帝网土。四以
前三严用化众生。上四因圆后二果满。第二
回向众生文三。初牒前起后。即从后倒牒
前之三段。二所谓下。正显回向文有八句。
初二愿离三障。障碍之言义兼烦恼。次四
成四智。后二结二果。谓菩提涅槃。菩提不
唯四智故云无量。三佛子下总结所为。第
二触境回向。大同净行对境发愿。于中五。
一列所见境。二见是事下睹境成德。谓增
悲智。三以佛善根下总明回向。亦是回向之
德。四菩萨尔时下别明回向。五佛子下回向
成益。前三可知。四中初句总标。标将说别。
上起行中云。以诸善根方便回向。未知回
向其相云何。故云尔时如是回向。后所谓下
别显。显如是言。三十一愿皆言令得可爱
乐者。由见可爱乐境。起可爱乐善故。愿
门缘何为境为佛为法等。三随一境上相
貌不同。四相所依事。谓色心等。五随一事
上有多分位。六施等万行。七能诠名字。八
分别决择。九生多知见。十若定若慧上中下
修。后其中下结修本意。本意既然宁不回向。
第二正明回向分二。初向菩提。二佛子菩
萨摩诃萨如为己身。下回向众生。前中有二
十愿分三。初十愿愿成智行。即菩提因果。
二得三昧下四。愿周遍利生即化用因果。一
化所依。二化时处。三知药治。四识病宜。三
得自在下六。愿普严佛刹即净土因果。一
神通智严净事土。二入理。智严法性土。亦
非严严故。三事理无碍智严帝网土。四以
前三严用化众生。上四因圆后二果满。第二
回向众生文三。初牒前起后。即从后倒牒
前之三段。二所谓下。正显回向文有八句。
初二愿离三障。障碍之言义兼烦恼。次四
成四智。后二结二果。谓菩提涅槃。菩提不
唯四智故云无量。三佛子下总结所为。第
二触境回向。大同净行对境发愿。于中五。
一列所见境。二见是事下睹境成德。谓增
悲智。三以佛善根下总明回向。亦是回向之
德。四菩萨尔时下别明回向。五佛子下回向
成益。前三可知。四中初句总标。标将说别。
上起行中云。以诸善根方便回向。未知回
向其相云何。故云尔时如是回向。后所谓下
别显。显如是言。三十一愿皆言令得可爱
乐者。由见可爱乐境。起可爱乐善故。愿
卷三十 第 724c 页
成可爱乐德。释此诸愿通有二意。一横对
上境发等流愿。二竖配地位以彰总愿。总
者随见一境即发多愿。该因果故。言横
对者。初之十愿对上国土。一若见国土当
愿众生见法性土。二土之供具。三通受用
变化净土。馀皆土中之事可以意得。对此一
境发十愿者。以一例诸皆应有多。不欲
繁文。下渐从略。次得无畏下三愿。对上园
林。无漏法林无所畏故。总持三昧为园苑
故。次一愿对上草木。善观五乘。三草二木智
差别故。次三对华。神通等法如华开敷。处
众开演皆华敷故。果之一种留在后明。从
发大悲下一愿以对一境。谓大悲熏心以对
上香。令根喜悦如彼上服。生如来家得珍
宝分。以调伏行为圣财物。无碍辩说为庄
严具。可乐世界犹如于村。悟入多门等彼
城邑。无碍无本如彼聚落。毕竟无二若国
无二王。證离欲际方得自在。无戏论法为
离諠杂。后之三句即对前果。二竖配地位
者。文分为二前显因圆。后三果满。前中分
三。初七未入法者令得入法。即是地前。一
最初发心同佛见理。二行法供养。此二十
信。三生诸佛前。四解心见法。此二十住。五
如说行即是十行。六同善友见。七触境无
违。此二十向。二證得下十七愿。已入法者令
得入地。初三初地。一證如理。二得教光。
三成施行。次一二地行不虑误犯故无所
畏。爱语偏多故能说法。次二三地行。习诸
禅定求多闻故。次有三愿如次三地。谓焰
上境发等流愿。二竖配地位以彰总愿。总
者随见一境即发多愿。该因果故。言横
对者。初之十愿对上国土。一若见国土当
愿众生见法性土。二土之供具。三通受用
变化净土。馀皆土中之事可以意得。对此一
境发十愿者。以一例诸皆应有多。不欲
繁文。下渐从略。次得无畏下三愿。对上园
林。无漏法林无所畏故。总持三昧为园苑
故。次一愿对上草木。善观五乘。三草二木智
差别故。次三对华。神通等法如华开敷。处
众开演皆华敷故。果之一种留在后明。从
发大悲下一愿以对一境。谓大悲熏心以对
上香。令根喜悦如彼上服。生如来家得珍
宝分。以调伏行为圣财物。无碍辩说为庄
严具。可乐世界犹如于村。悟入多门等彼
城邑。无碍无本如彼聚落。毕竟无二若国
无二王。證离欲际方得自在。无戏论法为
离諠杂。后之三句即对前果。二竖配地位
者。文分为二前显因圆。后三果满。前中分
三。初七未入法者令得入法。即是地前。一
最初发心同佛见理。二行法供养。此二十
信。三生诸佛前。四解心见法。此二十住。五
如说行即是十行。六同善友见。七触境无
违。此二十向。二證得下十七愿。已入法者令
得入地。初三初地。一證如理。二得教光。
三成施行。次一二地行不虑误犯故无所
畏。爱语偏多故能说法。次二三地行。习诸
禅定求多闻故。次有三愿如次三地。谓焰
卷三十 第 725a 页
慧观道品。难胜具神通。现前深般若。次方
便下二愿七地行。谓方便偏多故。虽善修空
无相。而慈悲不舍众生。故云平等大悲。次
二八地行。谓诸佛劝起利他大心。无间现
前常悦豫故。得无生忍真生家故。次二九地
行。善知稠林能调伏故。四十无碍辩善说
法故。次二十地行。得入劫智入微尘世界
等。广利乐故。能受如来大法雨故。三有四
愿。已入地者成普贤位。一一切境中得无碍
见。觉法本源无根本故二得无二住断二
障故。三住真实际等如来故。四得寂灭
忍无戏论故。第二三愿明果满者。即是三
德。亦初金刚智而为能断。次离二碍以为
所断。此二为无间道。后一解脱道。證成出
现智周法界故。用前二释文旨有据。次第
无差。金刚幢之。巧谈非说者之阱凿也。第五
回向成益中。先明得时。后得智下正显十
句。摄为五对。一以因感缘。由智内明外为
友摄。二以缘感因。外蒙慧照内灭痴冥。
此除障益。三由勤修入三慧业。此明学益。
四上学證智自善普充。此證入益。五尽善
福源。入实智海。此成二严益。即为向实际
之本。以智穷入故。第二离相回向。即向实
际。此与前诸回向小异。前多摄相归性。少
有依性起相。今此多显性相无碍。以为如
相故。上诸标文。皆蹑前随相之时。今不要
对前以成无碍。故无时字。文分为二。初直
明回向。后譬如下对如广辩。今初分二。初
顺如之行。二于诸佛法下。顺如之益。前中
便下二愿七地行。谓方便偏多故。虽善修空
无相。而慈悲不舍众生。故云平等大悲。次
二八地行。谓诸佛劝起利他大心。无间现
前常悦豫故。得无生忍真生家故。次二九地
行。善知稠林能调伏故。四十无碍辩善说
法故。次二十地行。得入劫智入微尘世界
等。广利乐故。能受如来大法雨故。三有四
愿。已入地者成普贤位。一一切境中得无碍
见。觉法本源无根本故二得无二住断二
障故。三住真实际等如来故。四得寂灭
忍无戏论故。第二三愿明果满者。即是三
德。亦初金刚智而为能断。次离二碍以为
所断。此二为无间道。后一解脱道。證成出
现智周法界故。用前二释文旨有据。次第
无差。金刚幢之。巧谈非说者之阱凿也。第五
回向成益中。先明得时。后得智下正显十
句。摄为五对。一以因感缘。由智内明外为
友摄。二以缘感因。外蒙慧照内灭痴冥。
此除障益。三由勤修入三慧业。此明学益。
四上学證智自善普充。此證入益。五尽善
福源。入实智海。此成二严益。即为向实际
之本。以智穷入故。第二离相回向。即向实
际。此与前诸回向小异。前多摄相归性。少
有依性起相。今此多显性相无碍。以为如
相故。上诸标文。皆蹑前随相之时。今不要
对前以成无碍。故无时字。文分为二。初直
明回向。后譬如下对如广辩。今初分二。初
顺如之行。二于诸佛法下。顺如之益。前中
卷三十 第 725b 页
亦二。先约心明则止观双运。不著有无。后
虽善下别约行明。则权实双行。不违性相。
今初复二。一止寂妄取不违体用。二等观
下观达空有信智双圆。前中初二句标。次其
心下二句释上句。无所取故。下句离能取
故。不舍下明其不违。一不违因。二不违
法。三不违果。所以不违者不著无故。观
中初观真空。善顺下观其妙有。二权实双行
中。初句立宗。以无碍为宗。次句同喻。如幻
相有体即虚故。后知一切下合及出所因。一
法无性故。二观一切下观无著故。上二顺于
空如。三知如实下知一实故。则顺不空如。
四知诸法下结成无违。五与诸下结成所作。
谓能横入一道竖入一门。二顺如益中十
句五对。令四心弥固。一上安深法下净众
生。即广大心。二二我不生世见斯绝。即不颠
倒心。三于境无染出世勤修。四不依世间。
正道唯固。上二即第一心。无住涅槃为第一
故。五妄见斯寂。了实体同即常心。常不舍
离同体悲故。第二对如广辩如相回向。生
此段文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真谓真实
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此法相宗。
若法性宗云不变为真。顺缘曰如。由不变
故。与有为法有非一义。由顺缘故。与有
为法有非异义。而起信云。无遣曰真无立
曰如。唯就遮诠顿彰真理。二明种类。或唯
一味无有差别。或分为二。即生空真如法
空真如。又安立非安立二。又空不空二。并如
常释。或分为三。约三性辨如瑜伽等。或分
虽善下别约行明。则权实双行。不违性相。
今初复二。一止寂妄取不违体用。二等观
下观达空有信智双圆。前中初二句标。次其
心下二句释上句。无所取故。下句离能取
故。不舍下明其不违。一不违因。二不违
法。三不违果。所以不违者不著无故。观
中初观真空。善顺下观其妙有。二权实双行
中。初句立宗。以无碍为宗。次句同喻。如幻
相有体即虚故。后知一切下合及出所因。一
法无性故。二观一切下观无著故。上二顺于
空如。三知如实下知一实故。则顺不空如。
四知诸法下结成无违。五与诸下结成所作。
谓能横入一道竖入一门。二顺如益中十
句五对。令四心弥固。一上安深法下净众
生。即广大心。二二我不生世见斯绝。即不颠
倒心。三于境无染出世勤修。四不依世间。
正道唯固。上二即第一心。无住涅槃为第一
故。五妄见斯寂。了实体同即常心。常不舍
离同体悲故。第二对如广辩如相回向。生
此段文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真谓真实
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此法相宗。
若法性宗云不变为真。顺缘曰如。由不变
故。与有为法有非一义。由顺缘故。与有
为法有非异义。而起信云。无遣曰真无立
曰如。唯就遮诠顿彰真理。二明种类。或唯
一味无有差别。或分为二。即生空真如法
空真如。又安立非安立二。又空不空二。并如
常释。或分为三。约三性辨如瑜伽等。或分
卷三十 第 725c 页
为七。谓一流转真如。即诸行流转实性。二实
相真如。谓思惟诸法无二我性。三唯识真
如。即唯识性。四安立。五邪行。六清净。七正
行。上四即如次四谛体性。如显扬说。或分为
十。十地当明。或有百门十十无尽。如今经
辨。则上来所列皆是其中一义。设言通一
切法亦一义耳。三辨德用。一成依持用。与
一切法而为所依。此能持故。二成观境。谓
为贤圣證观境故。亦是百门之一德耳。起
信说有三大。一者体大。谓真如平等不增
减故。二相大。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用
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然彼依
心说于三大。真如乃是其一。以一统二。二
皆属如。然违真名恶契如则灭。顺真为善
称如则大。约善顺义故说如为善因。然违
顺虽殊离如则无可违故。恶亦以如为体
若会此经。百门之内。或体或相或用或兼
实。则一一皆通体等。故为百门融通理事。
使重重无尽犹如帝网。四约教不同可以
思准。五释文者。然此百门古释非一。一英法
师十十分之。如次配于十位中如。一贤首
位。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向。五净心地。六行
迹地。七决定地。八究竟地。九等觉地。十佛地
更有诸德各分十门。贤首并皆不许。远公
分三。初十配地前。次八十八句配地上。后
二句佛地中如。理皆难通。佛地何以无前如
德。如第二门真实为性。何以不得通于诸
位。若取随位之德以立如名。如十地十如
理则可通。然又不出其相。实则百门之德
相真如。谓思惟诸法无二我性。三唯识真
如。即唯识性。四安立。五邪行。六清净。七正
行。上四即如次四谛体性。如显扬说。或分为
十。十地当明。或有百门十十无尽。如今经
辨。则上来所列皆是其中一义。设言通一
切法亦一义耳。三辨德用。一成依持用。与
一切法而为所依。此能持故。二成观境。谓
为贤圣證观境故。亦是百门之一德耳。起
信说有三大。一者体大。谓真如平等不增
减故。二相大。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用
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然彼依
心说于三大。真如乃是其一。以一统二。二
皆属如。然违真名恶契如则灭。顺真为善
称如则大。约善顺义故说如为善因。然违
顺虽殊离如则无可违故。恶亦以如为体
若会此经。百门之内。或体或相或用或兼
实。则一一皆通体等。故为百门融通理事。
使重重无尽犹如帝网。四约教不同可以
思准。五释文者。然此百门古释非一。一英法
师十十分之。如次配于十位中如。一贤首
位。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向。五净心地。六行
迹地。七决定地。八究竟地。九等觉地。十佛地
更有诸德各分十门。贤首并皆不许。远公
分三。初十配地前。次八十八句配地上。后
二句佛地中如。理皆难通。佛地何以无前如
德。如第二门真实为性。何以不得通于诸
位。若取随位之德以立如名。如十地十如
理则可通。然又不出其相。实则百门之德
卷三十 第 726a 页
必贯之一如。能如之德岂无异相。异相难
见。且从不分分亦无过故。末句云。究竟清
净义同于果。今且十十科之。以配十地十
如。初遍一切及无相为相等。即遍满真如之
义。二中无能测量无有比对。即最胜义。三中
于法无碍为众法眼。即胜流义。四中无著无
住等。即无摄受义。五中毕竟无尽无有变易。
即类无别义。六中无有分别体性无生。即无
染净义。七中无所不在住有无法。即法无别
义。八中体性清净体性平等。即不增减义。九
中遍一切法是佛境界。即智自在义。十中住
一切地。成就一切诸佛菩萨等。即业自在义。
其中馀义。可以类取。随地别显。唯说十如。
一具一切十十成百。欲显如德无量无边。
地前通修。等觉遍等如来穷證。然异从义别
体本常融。但契一如自含众德。非由作意
顺差别如。能同回向亦融摄无碍。称如起
行体即是如。但人信如德尚迷回向。故以
如德喻回向德。若取文义便者。应云真如
体相遍一切处善根回向。以同如故。亦遍
一切无边际等。又遍一切方得同如。百门
之内各有二句。上即所同之如德。下善根下
能同回向之德。最初十中初门显在缘中故。
无不遍。二明不变故云真实。三明随缘即
不变。云恒守本性。四示其性。五示其相。此
五一向就如以辨。次二对智以说故为智
境。八显真如非境为境。谓要忘境方契如
境故。如之本性非安立故。九即安立如。十
即如常之义。馀可思准。逐难当解。十二。云
见。且从不分分亦无过故。末句云。究竟清
净义同于果。今且十十科之。以配十地十
如。初遍一切及无相为相等。即遍满真如之
义。二中无能测量无有比对。即最胜义。三中
于法无碍为众法眼。即胜流义。四中无著无
住等。即无摄受义。五中毕竟无尽无有变易。
即类无别义。六中无有分别体性无生。即无
染净义。七中无所不在住有无法。即法无别
义。八中体性清净体性平等。即不增减义。九
中遍一切法是佛境界。即智自在义。十中住
一切地。成就一切诸佛菩萨等。即业自在义。
其中馀义。可以类取。随地别显。唯说十如。
一具一切十十成百。欲显如德无量无边。
地前通修。等觉遍等如来穷證。然异从义别
体本常融。但契一如自含众德。非由作意
顺差别如。能同回向亦融摄无碍。称如起
行体即是如。但人信如德尚迷回向。故以
如德喻回向德。若取文义便者。应云真如
体相遍一切处善根回向。以同如故。亦遍
一切无边际等。又遍一切方得同如。百门
之内各有二句。上即所同之如德。下善根下
能同回向之德。最初十中初门显在缘中故。
无不遍。二明不变故云真实。三明随缘即
不变。云恒守本性。四示其性。五示其相。此
五一向就如以辨。次二对智以说故为智
境。八显真如非境为境。谓要忘境方契如
境故。如之本性非安立故。九即安立如。十
即如常之义。馀可思准。逐难当解。十二。云
卷三十 第 726b 页
充满一切者。谓若色若心。若大若小等。极
微刹那亦皆圆满。非分满故。如不可分。分
则多过。即由此义及下。四十不离诸法
故。诸法随如遍一尘中故。下果中得此门
故。一毛容纳一切刹等。十四无比对者。法
性不并真故。十五六俱是不坏人惑不同。
十七寂而常照智即如用故。二十二既以照
明为体。何无照瞩之眼。又由见如成法
眼故。大般若云。三世诸佛皆以性空而为
佛眼。三十云无根本者。前无所依故即无
住本故。三十七。云安住者。由无所住安
住真实故。四十一毕竟无尽者。虽在诸法
诸法尽而体常。又正在法中取不可尽。如
芥子之空故。五十一性常觉悟者。能内熏发
起厌求故。五十二不可失坏者。在于生死
染而不染故。五十三即大智光明遍照法界
义故。五十四离言真如。六十一无所不在者。
上遍一切即无边际。今随一一法皆全在中。
六十二在昼夜乃至尽未来者。一念长劫各
各收如各各依如故。得念劫互收互入。七
十住有无者。理无惑计。有无常实故。七十二
性觉为明离念为洁。八十九非可修者无所
得故。非不可修者为圣境故。九十五舍离
诸漏者。准梵本云阿那萨攞嚩此云无漏。
今言舍者性本舍故。犹心体离念。九十六
云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非觉悟者。
如遍非情则有少分非是觉悟。况经云佛
性除于瓦石。论云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
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觉
微刹那亦皆圆满。非分满故。如不可分。分
则多过。即由此义及下。四十不离诸法
故。诸法随如遍一尘中故。下果中得此门
故。一毛容纳一切刹等。十四无比对者。法
性不并真故。十五六俱是不坏人惑不同。
十七寂而常照智即如用故。二十二既以照
明为体。何无照瞩之眼。又由见如成法
眼故。大般若云。三世诸佛皆以性空而为
佛眼。三十云无根本者。前无所依故即无
住本故。三十七。云安住者。由无所住安
住真实故。四十一毕竟无尽者。虽在诸法
诸法尽而体常。又正在法中取不可尽。如
芥子之空故。五十一性常觉悟者。能内熏发
起厌求故。五十二不可失坏者。在于生死
染而不染故。五十三即大智光明遍照法界
义故。五十四离言真如。六十一无所不在者。
上遍一切即无边际。今随一一法皆全在中。
六十二在昼夜乃至尽未来者。一念长劫各
各收如各各依如故。得念劫互收互入。七
十住有无者。理无惑计。有无常实故。七十二
性觉为明离念为洁。八十九非可修者无所
得故。非不可修者为圣境故。九十五舍离
诸漏者。准梵本云阿那萨攞嚩此云无漏。
今言舍者性本舍故。犹心体离念。九十六
云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非觉悟者。
如遍非情则有少分非是觉悟。况经云佛
性除于瓦石。论云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
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觉
卷三十 第 726c 页
性故。应释言。以性从缘则情非情异为性
亦殊。如涅槃等。泯缘从性则非觉不觉。本
绝百非言亡四句。若二性互融则无非觉
悟。起信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说名智身。以
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论云。
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说智及智处俱名
为般若。亦可證此。既二性相即缘复即性
故。无少分非觉悟者。况心为总相。又融摄
重重哉。九十七。云过去非始等者。过去初
际所以名始。未来为终故称为未。现在似
有已未分之。无暂住时故名为异。今明真
如。虽遍三世之中。体绝三世初中后相。故
并言非。回向亦尔。虽为众生新新起愿。同
彼真如遍三世中。而令永离三世生死之
相。方名清净。而晋本云。过去非同未来非故
现在非异。若以今文会取。非同过去之始。
虽在未来非是性本故有。又晋经误将后
门三世无分别。同入此门。致令百数缺一
纷然异解。繁不叙之。言三世无分别者。前
约遮诠不同三世。今约显诠常无分别。意
旨相似故。晋本合之耳。又上不同三世总显
非故。今无分别亦明非故。而性相互融能
新能故。新故双绝矣第三回向成益。及结名
并显可知。大文第二菩萨住此下明位果。初
牒得因。后證得下正显所得。文有十句。初
总馀别。皆云无量者同如广大无尽故。皆
云得佛者。同佛所證故。作佛事故。大文
第二佛子下。总以结示。第二应颂二十九偈
分四。初六颂随相。于中先二所回行体。后
亦殊。如涅槃等。泯缘从性则非觉不觉。本
绝百非言亡四句。若二性互融则无非觉
悟。起信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说名智身。以
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论云。
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说智及智处俱名
为般若。亦可證此。既二性相即缘复即性
故。无少分非觉悟者。况心为总相。又融摄
重重哉。九十七。云过去非始等者。过去初
际所以名始。未来为终故称为未。现在似
有已未分之。无暂住时故名为异。今明真
如。虽遍三世之中。体绝三世初中后相。故
并言非。回向亦尔。虽为众生新新起愿。同
彼真如遍三世中。而令永离三世生死之
相。方名清净。而晋本云。过去非同未来非故
现在非异。若以今文会取。非同过去之始。
虽在未来非是性本故有。又晋经误将后
门三世无分别。同入此门。致令百数缺一
纷然异解。繁不叙之。言三世无分别者。前
约遮诠不同三世。今约显诠常无分别。意
旨相似故。晋本合之耳。又上不同三世总显
非故。今无分别亦明非故。而性相互融能
新能故。新故双绝矣第三回向成益。及结名
并显可知。大文第二菩萨住此下明位果。初
牒得因。后證得下正显所得。文有十句。初
总馀别。皆云无量者同如广大无尽故。皆
云得佛者。同佛所證故。作佛事故。大文
第二佛子下。总以结示。第二应颂二十九偈
分四。初六颂随相。于中先二所回行体。后
卷三十 第 727a 页
四回向之行。二有十六偈。颂离相回向。于
中先九颂对如广辩。后七却颂约法直明
菩萨住是不思议等。宜善思之。三彼诸佛
子下六偈颂回向成益。四一偈结回向意并
可知(从此已下入第三十一经)第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长
行中亦先明位行。后显位果。前中亦三。今
初牒名徵起。谓理智无依。不为能所见著
相惑所缚。由此即名解脱。此约行体释之。
故本业云。以诸法无二般若无生。二谛平等
三世一合相故。又解脱者。亦作用自在如不
思议等。此约行用。由摄善根皆用回向普
贤三业无边自在德用故。于何无缚著耶。
谓心等十以自身有心身口业果。及所作佛
事。有世界佛刹众生法智等故。不为何等
所缚著耶。略如上说。别有十事五对。一由
离凡故不缚生死。以出小乘不著二乘。
二离六识取不缚外境。离第七执不著
于内。三离现行缚无种子著。四不取有缚
不执空著。五无惑障缚无智障著。皆缚粗
著细。若约一事由著故缚。义如总中。或缚
著一义。此约无碍大用受名。通能所回向。
约脱惑障无缚无著。即是解脱。约用解脱。
乃无缚著之解脱。若望心等。亦是无缚著之
心。即上体用并无其性。第二广释中分三。
一明所回善根。二佛子下能回向行。三菩萨
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如三世下。明回向成益。
今初先总标尊重。以一毫之善皆佛因故。
无非佛所流故。次所谓下别显。后于如是
下总结并可知。第二回向行中二。先仍前
中先九颂对如广辩。后七却颂约法直明
菩萨住是不思议等。宜善思之。三彼诸佛
子下六偈颂回向成益。四一偈结回向意并
可知(从此已下入第三十一经)第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长
行中亦先明位行。后显位果。前中亦三。今
初牒名徵起。谓理智无依。不为能所见著
相惑所缚。由此即名解脱。此约行体释之。
故本业云。以诸法无二般若无生。二谛平等
三世一合相故。又解脱者。亦作用自在如不
思议等。此约行用。由摄善根皆用回向普
贤三业无边自在德用故。于何无缚著耶。
谓心等十以自身有心身口业果。及所作佛
事。有世界佛刹众生法智等故。不为何等
所缚著耶。略如上说。别有十事五对。一由
离凡故不缚生死。以出小乘不著二乘。
二离六识取不缚外境。离第七执不著
于内。三离现行缚无种子著。四不取有缚
不执空著。五无惑障缚无智障著。皆缚粗
著细。若约一事由著故缚。义如总中。或缚
著一义。此约无碍大用受名。通能所回向。
约脱惑障无缚无著。即是解脱。约用解脱。
乃无缚著之解脱。若望心等。亦是无缚著之
心。即上体用并无其性。第二广释中分三。
一明所回善根。二佛子下能回向行。三菩萨
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如三世下。明回向成益。
今初先总标尊重。以一毫之善皆佛因故。
无非佛所流故。次所谓下别显。后于如是
下总结并可知。第二回向行中二。先仍前
卷三十 第 727b 页
进修拟将回向。二以诸下正明行愿。今初
亦二先总牒前后。究竟下别显修相。文有
十句。前五修前即释尊重等言。谓一欣乐故。
尊重。二信解故忍可。三自随顺。四令他顺。
五总显无著以该上四。后五进修。一积集
胜进。二志乐普贤无方德用。三上入佛境。
四善根增势。五知见逾明。第二正明愿行
中。义有十门文分为二。第一广显其相。二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谓心
无缚下总结多门。前中分二。先明众生及
菩提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著无缚
解脱心回向不分别下。实际回向。前明广大
后显甚深。广大回向。有六十门。甚深之内
有二十门。并前尊重进修复二十门。总有百
门。显圆融无尽。深广无碍为大回向。就广
大六十门。广显普贤自在德用。大分为二。
初之四门。总显馀皆别明。今初前三成三业。
以下诸门不出三业故。后一精进通策万
行故。于中无著无缚解脱心。是能回之心。
成就普贤身业正是所向。他皆仿此。前诸
善根即是所回故。以诸善根之言下流八十
门内。此一回向不愿成佛。愿成普贤者。
以普贤通于位前及以位后。得道不舍因
行穷尽生界。利乐有情故。愿成普贤。兼
二回向。下别显中。一一门内。皆摄法界自在
德用。或理或行或智或境。或自行或化生。或
体或用或因或果。或人或法。皆各总摄一切
法故。不可相从。别科略分为二。初二十三
门。显普贤自分究竟。即位中普贤。后三十四
亦二先总牒前后。究竟下别显修相。文有
十句。前五修前即释尊重等言。谓一欣乐故。
尊重。二信解故忍可。三自随顺。四令他顺。
五总显无著以该上四。后五进修。一积集
胜进。二志乐普贤无方德用。三上入佛境。
四善根增势。五知见逾明。第二正明愿行
中。义有十门文分为二。第一广显其相。二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谓心
无缚下总结多门。前中分二。先明众生及
菩提回向。后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著无缚
解脱心回向不分别下。实际回向。前明广大
后显甚深。广大回向。有六十门。甚深之内
有二十门。并前尊重进修复二十门。总有百
门。显圆融无尽。深广无碍为大回向。就广
大六十门。广显普贤自在德用。大分为二。
初之四门。总显馀皆别明。今初前三成三业。
以下诸门不出三业故。后一精进通策万
行故。于中无著无缚解脱心。是能回之心。
成就普贤身业正是所向。他皆仿此。前诸
善根即是所回故。以诸善根之言下流八十
门内。此一回向不愿成佛。愿成普贤者。
以普贤通于位前及以位后。得道不舍因
行穷尽生界。利乐有情故。愿成普贤。兼
二回向。下别显中。一一门内。皆摄法界自在
德用。或理或行或智或境。或自行或化生。或
体或用或因或果。或人或法。皆各总摄一切
法故。不可相从。别科略分为二。初二十三
门。显普贤自分究竟。即位中普贤。后三十四
卷三十 第 727c 页
门。显普贤胜进究竟。即位后普贤。二分无碍
是普贤德。前即因圆果满。后即得道。不舍
因行故。二段中皆含因果。今初分三。初四
成普贤总持德。二有十二愿。成普贤自在
力用。三有七愿愿成普贤行。然诸门德多
约三业。今初总持亦具三业。初一语业总
持。二身业见佛。三意业解了。后一三业用之
时处。标名约时辨用就处。文互显耳。第二
力用中复二。初九愿。一多摄入自在。文有三
业化时处等可知。后三广大自在可知。第
三成普贤行中分二。初四愿成神通。二有
三愿愿成四辨。初一总具四辩。次二别显
法义。初法后义。即显果满究竟。第二始从此
生下。明胜进究竟。而言因者乃果中之因。
于中分三。初有九门。摄法广大自在德。次
有十五门相即相入重重德后有十门。明
微细容持甚深德。初中分六。初三愿成智。
前一实智后二方便智。初是照行方便。后一
照方便之方便。二有二愿成利益不空三
业。三有一愿广大三业。广大众生者具大
心故。四一愿成清净三业。五一愿诸根三业。
别有十四根。皆以胜用增上光显义。故立
以根名。初聪利等三根约眼等六。兼五受
根聪利者。领览敏疾故。调顺者内无刚强
故。自在者。外境不牵故。馀约信等五根。初
一信根信心无尽故。亦兼命根。次一进次一
念。唯念佛平等故。次一定及精进。以不退
转是定义故。馀七皆慧。金刚界根者义兼定
慧。金刚三昧即。是定故。金刚正智即是慧故。
是普贤德。前即因圆果满。后即得道。不舍
因行故。二段中皆含因果。今初分三。初四
成普贤总持德。二有十二愿。成普贤自在
力用。三有七愿愿成普贤行。然诸门德多
约三业。今初总持亦具三业。初一语业总
持。二身业见佛。三意业解了。后一三业用之
时处。标名约时辨用就处。文互显耳。第二
力用中复二。初九愿。一多摄入自在。文有三
业化时处等可知。后三广大自在可知。第
三成普贤行中分二。初四愿成神通。二有
三愿愿成四辨。初一总具四辩。次二别显
法义。初法后义。即显果满究竟。第二始从此
生下。明胜进究竟。而言因者乃果中之因。
于中分三。初有九门。摄法广大自在德。次
有十五门相即相入重重德后有十门。明
微细容持甚深德。初中分六。初三愿成智。
前一实智后二方便智。初是照行方便。后一
照方便之方便。二有二愿成利益不空三
业。三有一愿广大三业。广大众生者具大
心故。四一愿成清净三业。五一愿诸根三业。
别有十四根。皆以胜用增上光显义。故立
以根名。初聪利等三根约眼等六。兼五受
根聪利者。领览敏疾故。调顺者内无刚强
故。自在者。外境不牵故。馀约信等五根。初
一信根信心无尽故。亦兼命根。次一进次一
念。唯念佛平等故。次一定及精进。以不退
转是定义故。馀七皆慧。金刚界根者义兼定
慧。金刚三昧即。是定故。金刚正智即是慧故。
卷三十 第 728a 页
界即是性智了心性名上定故。亦即未知
当知根。现观位中得不坏故。金刚焰者。焰
通事理及能所故。即已知根已成智故。离
世间品云。如金刚根證知一切诸法性故。
即此界根。又云金刚光焰根。普照一切佛境
界故。佛境有二。一所观境通于事理。二分
齐境即能观智。亦得称境。次三调化。后二
果圆惑净。即具知根也。六一愿神力三业。文
虽缺语义亦兼具。第二即入重重德中分六。
初三入普贤门。一行门。二智门。三法门。二
有三愿成普贤方便。一深心方便。以契理
深心故。于一心能现多心。二回向方便。一
身悉包一切。但向一身已向一切。故云方
便。三大愿方便。以无得心入佛境故。三有
二愿入普贤位。初一始入于地故。能入刹
无碍。后一终成故得灌顶成智。于中三。初
标能所知。次所谓下列所知想。有五十二。
其业行界解根等。皆十力智所知。如初会释
馀亦摄在其内。持谓执持善恶。地谓断證
分齐。菩萨成者解行正命。菩萨坏者戒见邪
命。馀皆可知。后如是等想下结能知德。谓
离四过失具五功德。四有四愿成普贤智。
一成行智无机不知。以化众生为其行
故。二大愿智。无处不知。愿遍化故。三穷
业智了因缘故。四知法智知化法故。五
有二愿。愿成普贤听说。初耳无不听。次舌
无不演。六有一愿成知根德。一摄一切。
于中言大行王者。以遍知根于化行自在
故。一根知一切根者有二义。一约理融。二
当知根。现观位中得不坏故。金刚焰者。焰
通事理及能所故。即已知根已成智故。离
世间品云。如金刚根證知一切诸法性故。
即此界根。又云金刚光焰根。普照一切佛境
界故。佛境有二。一所观境通于事理。二分
齐境即能观智。亦得称境。次三调化。后二
果圆惑净。即具知根也。六一愿神力三业。文
虽缺语义亦兼具。第二即入重重德中分六。
初三入普贤门。一行门。二智门。三法门。二
有三愿成普贤方便。一深心方便。以契理
深心故。于一心能现多心。二回向方便。一
身悉包一切。但向一身已向一切。故云方
便。三大愿方便。以无得心入佛境故。三有
二愿入普贤位。初一始入于地故。能入刹
无碍。后一终成故得灌顶成智。于中三。初
标能所知。次所谓下列所知想。有五十二。
其业行界解根等。皆十力智所知。如初会释
馀亦摄在其内。持谓执持善恶。地谓断證
分齐。菩萨成者解行正命。菩萨坏者戒见邪
命。馀皆可知。后如是等想下结能知德。谓
离四过失具五功德。四有四愿成普贤智。
一成行智无机不知。以化众生为其行
故。二大愿智。无处不知。愿遍化故。三穷
业智了因缘故。四知法智知化法故。五
有二愿。愿成普贤听说。初耳无不听。次舌
无不演。六有一愿成知根德。一摄一切。
于中言大行王者。以遍知根于化行自在
故。一根知一切根者有二义。一约理融。二
卷三十 第 728b 页
约事别。谓如一人有多乘根性。一一乘中
有无量品。如声闻中有信行法行等。此二
通有退思护住等上中下根。随于一品。复有
信等种种善根之异。第三得色甚微细下十
门。明愿得普贤微细知法。以所知之事幽
微故。能知之智微细。微细有二。一准无性
摄论。以难知故。二就经宗。于一法中。有一
切法炳然齐现故。如文云众生业报微细等。
即约初义。如来在母胎等。通于二义。十
门即为十段。第一明世间法微细智。瑜伽。
云色微细性有三。一损减微细性。即析至
极微。二种类微细性。谓如风等色中有色。
三心自在转微细性。即色无色界色。如经
说有天住一毛端量地处展转无碍。此三
即难知微细也。馀之难知类此。各有异义。
文中分三。初标得所依。次得色下列所得
法。后如是等下。结能知之德。不怖甚深不
迷理事。乱谓错谬。散谓不专。浊谓垢染。劣
无堪任。今皆反此。上明离过下显成德。一
缘谓专注一境。故不散。善寂谓心境两忘。故
不乱。即定而知名善分别。故不迷。即照而止
名善住。故不怖。此能知之德。以在初门义
通下九。皆应尔知。第二知众生趣微细智。
住谓住寿馀并可知。第三知菩萨行德微细
智。列所得中有二十句。前十别类后十同
明三昧。第四知菩萨位德大用智于中三。
初标所修。次悉知下列所得。有四十一种。
初十一事位行成满。后生兜率下。三十事明
位满大用。现八相等。其中有菩萨佛名。因
有无量品。如声闻中有信行法行等。此二
通有退思护住等上中下根。随于一品。复有
信等种种善根之异。第三得色甚微细下十
门。明愿得普贤微细知法。以所知之事幽
微故。能知之智微细。微细有二。一准无性
摄论。以难知故。二就经宗。于一法中。有一
切法炳然齐现故。如文云众生业报微细等。
即约初义。如来在母胎等。通于二义。十
门即为十段。第一明世间法微细智。瑜伽。
云色微细性有三。一损减微细性。即析至
极微。二种类微细性。谓如风等色中有色。
三心自在转微细性。即色无色界色。如经
说有天住一毛端量地处展转无碍。此三
即难知微细也。馀之难知类此。各有异义。
文中分三。初标得所依。次得色下列所得
法。后如是等下。结能知之德。不怖甚深不
迷理事。乱谓错谬。散谓不专。浊谓垢染。劣
无堪任。今皆反此。上明离过下显成德。一
缘谓专注一境。故不散。善寂谓心境两忘。故
不乱。即定而知名善分别。故不迷。即照而止
名善住。故不怖。此能知之德。以在初门义
通下九。皆应尔知。第二知众生趣微细智。
住谓住寿馀并可知。第三知菩萨行德微细
智。列所得中有二十句。前十别类后十同
明三昧。第四知菩萨位德大用智于中三。
初标所修。次悉知下列所得。有四十一种。
初十一事位行成满。后生兜率下。三十事明
位满大用。现八相等。其中有菩萨佛名。因
卷三十 第 728c 页
果之异。皆是用中之事耳。其微细之事。离世
间品。及不思议法品广明。三如是下结能知
德。谓成普贤自在行德。德亦名益此德通
从诸智而生。亦可别配恐厌繁文。于中云
心非心等者。以识缘境名为心地。以智了
境名非心地。识所了境通于善恶。善唯有
漏。智所了境唯无漏。善漏无漏境心能含之。
心即名藏故。晋经云究竟了知思议不思议
地诸功德藏。言于非心处示生于心者。即
非心量之心量也。由此故能离言语道。安
住智等故。晋经云于不思议出生思议。
示诸法门离言语道。上经云菩萨住是不
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入此不可思议处。
思与非思俱寂灭。即斯义也。以心与非心
生灭真如非即离故。不为此释令人误解。
谓使无情有心。设令无情有心。既云示生。
于理无失。馀文可知。第五知众生界智。其
第二知众生趣。即十力中自业智境。此知生
界即是性异。十力之中种种界智境故。晋经。
云入众生性微细也。文中亦三。初标德所
依。次得一切下列所得智。于中十句。初总
所谓下别。别言众生界分别等者。亦可言
众生分别界等。一分别者。自性强思起邪
见等。二言说界者。依邪师教名言熏习等。
三谓戒见等。四五可知。六欲求趣天。有
求趣静虑邪梵行。求趣无色无想。各谓
为涅槃故。七谓诸行界。诸求众生行各异
故。随一邪求。有裸形等种种殊故。八多贪
瞋等杂染异故。九闻一乘三乘无量乘等。皆
间品。及不思议法品广明。三如是下结能知
德。谓成普贤自在行德。德亦名益此德通
从诸智而生。亦可别配恐厌繁文。于中云
心非心等者。以识缘境名为心地。以智了
境名非心地。识所了境通于善恶。善唯有
漏。智所了境唯无漏。善漏无漏境心能含之。
心即名藏故。晋经云究竟了知思议不思议
地诸功德藏。言于非心处示生于心者。即
非心量之心量也。由此故能离言语道。安
住智等故。晋经云于不思议出生思议。
示诸法门离言语道。上经云菩萨住是不
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入此不可思议处。
思与非思俱寂灭。即斯义也。以心与非心
生灭真如非即离故。不为此释令人误解。
谓使无情有心。设令无情有心。既云示生。
于理无失。馀文可知。第五知众生界智。其
第二知众生趣。即十力中自业智境。此知生
界即是性异。十力之中种种界智境故。晋经。
云入众生性微细也。文中亦三。初标德所
依。次得一切下列所得智。于中十句。初总
所谓下别。别言众生界分别等者。亦可言
众生分别界等。一分别者。自性强思起邪
见等。二言说界者。依邪师教名言熏习等。
三谓戒见等。四五可知。六欲求趣天。有
求趣静虑邪梵行。求趣无色无想。各谓
为涅槃故。七谓诸行界。诸求众生行各异
故。随一邪求。有裸形等种种殊故。八多贪
瞋等杂染异故。九闻一乘三乘无量乘等。皆
卷三十 第 729a 页
清净故。又染净二句通前七句。谓又染分别
净分别等。又通有四义故甚深微细。一颠
倒即空故。二理有真实故。三缘成离念故。四
相入无羁故。三如是下结能知德业。初结德。
后广摄下明作业。亦有通别思以配之。第
六知世界智。文三。初总标。次所谓下别显。
有二十一智。初九直语器界。次九明其受
用。其一多相作。亦是菩萨受用。后三正知无
取著故。二如是下显能知德。于中亦有通
别。别可思之。第七知法界智。此显即理之
事法界。故云一切法界即事之理。复云不
生等。亦初标所修。次得下辨所得。初句总
馀十别。后如是下。结能知之德唯就通说。
于中初。标二利满足。后不舍下释成满义。
普贤行满不出二种。一證道二化道。初离
二边显證道满。不舍于义此离空边。不著
于法此离有边。故得平等无碍之智。言知
无碍本。即是所證。次不住下双照二谛。明
化道满可知。第八知入劫智初标。次所谓
下列。后如是等下。结能知德亦是益相。先结
后益可知。第九知法智。初标。次所谓下列。
文有十句义有四重。一法体具德。二一切
入一等明法用即入。三入非法等明理事
相即。亦有无相即。以非法有三义。一非善法
故。二非即是无如兔角等。三非即是理。今是
后二。次云无法亦即非法。晋本名非。今译
以非进二义。故互明之。依第二义。则法
本自无。因缘生诸故云安立。若依第三。则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故不相违。四入方便
净分别等。又通有四义故甚深微细。一颠
倒即空故。二理有真实故。三缘成离念故。四
相入无羁故。三如是下结能知德业。初结德。
后广摄下明作业。亦有通别思以配之。第
六知世界智。文三。初总标。次所谓下别显。
有二十一智。初九直语器界。次九明其受
用。其一多相作。亦是菩萨受用。后三正知无
取著故。二如是下显能知德。于中亦有通
别。别可思之。第七知法界智。此显即理之
事法界。故云一切法界即事之理。复云不
生等。亦初标所修。次得下辨所得。初句总
馀十别。后如是下。结能知之德唯就通说。
于中初。标二利满足。后不舍下释成满义。
普贤行满不出二种。一證道二化道。初离
二边显證道满。不舍于义此离空边。不著
于法此离有边。故得平等无碍之智。言知
无碍本。即是所證。次不住下双照二谛。明
化道满可知。第八知入劫智初标。次所谓
下列。后如是等下。结能知德亦是益相。先结
后益可知。第九知法智。初标。次所谓下列。
文有十句义有四重。一法体具德。二一切
入一等明法用即入。三入非法等明理事
相即。亦有无相即。以非法有三义。一非善法
故。二非即是无如兔角等。三非即是理。今是
后二。次云无法亦即非法。晋本名非。今译
以非进二义。故互明之。依第二义。则法
本自无。因缘生诸故云安立。若依第三。则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故不相违。四入方便
卷三十 第 729b 页
无馀。是体用善巧。后如是下结德可知。第
十得总知一切尽无馀微细智故。晋经十句。
皆有无馀之言。文中分四。初总标。二所谓
下别列。即牒前十门名或小变。次或不等
会意皆同。三乃至下结所不说。四生如影
下显知之德。亦有通别。通从前生别则次
第。对前十句。一外刹是心之影像故。今能知
刹则知影像。二众生想现故云如梦。三者
果报缘生故如幻。四心性寂然缘感成异故
云如响。五说时如化。六即空界。七言语本
寂。八即法界。九世间无依。十出世间行即是
佛法。第二回向实际。文有十对。初即假实
对。二即人法。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三即
体用亦名能所。梁摄论云。于分别依他起
性。不见所行行。及能行道。即此义也。谓證
智能行则出离故。第九因果。等正觉者。约人
契法异前菩提。三中虽有菩萨行意取所
行。此约为因故不重也。十法即教法教智
相对。馀并可知。第二佛子下总结多门。由
心无缚。今身等皆无缚著也。第三菩萨下
行成利益。初牒后显。显有十句。初总馀别。
别中一回向者。正起修行。二道者常游法
径。三回向教。四平等智。五所缘境。六功行绝
修。是佛善根。七了见本源成如来性。八无
碍悲智是佛所行。如出现品。九无尽体用是
分齐境。第三结名。从初广说故有心言。第
二位果。成三种果。一现成果。于中先自利。
后为欲。下利他。二在在下成当得果。初自
利。后尽未来下兼于自他。三普贤下明终成
果。因果无碍。第二应颂。五十一偈分二。先
十得总知一切尽无馀微细智故。晋经十句。
皆有无馀之言。文中分四。初总标。二所谓
下别列。即牒前十门名或小变。次或不等
会意皆同。三乃至下结所不说。四生如影
下显知之德。亦有通别。通从前生别则次
第。对前十句。一外刹是心之影像故。今能知
刹则知影像。二众生想现故云如梦。三者
果报缘生故如幻。四心性寂然缘感成异故
云如响。五说时如化。六即空界。七言语本
寂。八即法界。九世间无依。十出世间行即是
佛法。第二回向实际。文有十对。初即假实
对。二即人法。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三即
体用亦名能所。梁摄论云。于分别依他起
性。不见所行行。及能行道。即此义也。谓證
智能行则出离故。第九因果。等正觉者。约人
契法异前菩提。三中虽有菩萨行意取所
行。此约为因故不重也。十法即教法教智
相对。馀并可知。第二佛子下总结多门。由
心无缚。今身等皆无缚著也。第三菩萨下
行成利益。初牒后显。显有十句。初总馀别。
别中一回向者。正起修行。二道者常游法
径。三回向教。四平等智。五所缘境。六功行绝
修。是佛善根。七了见本源成如来性。八无
碍悲智是佛所行。如出现品。九无尽体用是
分齐境。第三结名。从初广说故有心言。第
二位果。成三种果。一现成果。于中先自利。
后为欲。下利他。二在在下成当得果。初自
利。后尽未来下兼于自他。三普贤下明终成
果。因果无碍。第二应颂。五十一偈分二。先
卷三十 第 729c 页
颂位行。后二位果。前中三。初三颂所回善
根。二所修下四十四颂。颂回向行。三过去下
二颂。颂行成利益。今初。云不为自己等者。
照理大智。无私自他同体大悲利益回向。
二颂回向中。但颂广大略不颂甚深。以遍
在广大中故。文二。初一偈颂普贤自分究
竟。馀颂胜进究竟。于中前长行有三。一摄
法广大德。二即入重重德。三微细容持德。今
通颂之但显微细。于中分十。第一有三偈。
颂世间微细智二一偈颂众生趣。趣由行
别故。三有二偈。超颂第五众生界。界即根
性故。四有三偈。颂第三菩萨行德。菩萨亦
受众生之称。神通等行名显。三昧等行名
隐。馀义细详。五十方下二十七偈。颂第四
位德大用。于中三。初一总。次二十三别颂
因果八相等。后三颂能知之德。六有数下一
偈。颂第八知劫智。七一偈颂第六世界智。
八二偈颂第七法界智。九一偈颂第九知法
智。以法与法界性相互举。前分二门义必
相通。偈居一处。十有二偈。颂一切法智成
益位果。二段可知(已下入第三十二经)第十等法界无量
回向。于长行中。先位行后位果。前中亦三。
初牒名徵起。次依徵广释。后依释结名。今
初谓称法界起大用故。然等者入义。故本
分中名入法界。法界无量即是所入。何法能
入略有其四。一所回行法。谓法施之行称法
界施故。二所行行体广大无边故。三能回之
智。四所向之德。谓以称法界之大智。回等
法界之善根。向同法界之大用。成法界之行
根。二所修下四十四颂。颂回向行。三过去下
二颂。颂行成利益。今初。云不为自己等者。
照理大智。无私自他同体大悲利益回向。
二颂回向中。但颂广大略不颂甚深。以遍
在广大中故。文二。初一偈颂普贤自分究
竟。馀颂胜进究竟。于中前长行有三。一摄
法广大德。二即入重重德。三微细容持德。今
通颂之但显微细。于中分十。第一有三偈。
颂世间微细智二一偈颂众生趣。趣由行
别故。三有二偈。超颂第五众生界。界即根
性故。四有三偈。颂第三菩萨行德。菩萨亦
受众生之称。神通等行名显。三昧等行名
隐。馀义细详。五十方下二十七偈。颂第四
位德大用。于中三。初一总。次二十三别颂
因果八相等。后三颂能知之德。六有数下一
偈。颂第八知劫智。七一偈颂第六世界智。
八二偈颂第七法界智。九一偈颂第九知法
智。以法与法界性相互举。前分二门义必
相通。偈居一处。十有二偈。颂一切法智成
益位果。二段可知(已下入第三十二经)第十等法界无量
回向。于长行中。先位行后位果。前中亦三。
初牒名徵起。次依徵广释。后依释结名。今
初谓称法界起大用故。然等者入义。故本
分中名入法界。法界无量即是所入。何法能
入略有其四。一所回行法。谓法施之行称法
界施故。二所行行体广大无边故。三能回之
智。四所向之德。谓以称法界之大智。回等
法界之善根。向同法界之大用。成法界之行
卷三十 第 730a 页
体。此则位满至极故。标法界之名。当法受
称。等何法界。此通四义。一等理法界故。
经云。如法界一性如法界自性清净。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其文非一。二等事法界。经
云欲见等法界无量诸佛。调伏等法界无量
众生。或愿起等法界无量行。或愿成等法
界无量德。或愿得等法界无量果。皆即理
之事也。三等理事无碍法界。经云。愿一切众
生。作修行无相道法师。以诸妙相而自庄
严。则相无相无碍。皆其类也。四等事事无碍
法界故。经云一佛刹中现一切佛刹等。然
其四事全等四种法界。融而无二故。此能等
即是所等。非有二物。而可依之故。上称入
入无所入。本业但云法界无等入言。即斯
意也。彼释云。觉一切法第一义谛中道无相。
一切法皆一相照故。第一中道即是所入。皆
一相照即是能入。此二无二即是法界。故不
可但以事法界为名。言无量者。亦有二
义。一无分量即理法界。二无数量即事法界。
前回向明依体起用。此明体用无碍圆极
自在。即以法施及诸相。应普贤自在大善巧
德。为其位体。第二佛子已下依徵广释。文
分为三。初明所回善根。二以此善根下摄将
回向。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安住
下。回向成德。初中二。先明行依身位。第二
广行下依位起行。今初。如第十地得离垢
三昧。受智职位。内得此定灌心首故。外示
表彰白缯系顶。法从喻称名离垢缯。但有
此相知得彼定。表位成满方能云雨说法。
称。等何法界。此通四义。一等理法界故。
经云。如法界一性如法界自性清净。善根
回向亦复如是。其文非一。二等事法界。经
云欲见等法界无量诸佛。调伏等法界无量
众生。或愿起等法界无量行。或愿成等法
界无量德。或愿得等法界无量果。皆即理
之事也。三等理事无碍法界。经云。愿一切众
生。作修行无相道法师。以诸妙相而自庄
严。则相无相无碍。皆其类也。四等事事无碍
法界故。经云一佛刹中现一切佛刹等。然
其四事全等四种法界。融而无二故。此能等
即是所等。非有二物。而可依之故。上称入
入无所入。本业但云法界无等入言。即斯
意也。彼释云。觉一切法第一义谛中道无相。
一切法皆一相照故。第一中道即是所入。皆
一相照即是能入。此二无二即是法界。故不
可但以事法界为名。言无量者。亦有二
义。一无分量即理法界。二无数量即事法界。
前回向明依体起用。此明体用无碍圆极
自在。即以法施及诸相。应普贤自在大善巧
德。为其位体。第二佛子已下依徵广释。文
分为三。初明所回善根。二以此善根下摄将
回向。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安住
下。回向成德。初中二。先明行依身位。第二
广行下依位起行。今初。如第十地得离垢
三昧。受智职位。内得此定灌心首故。外示
表彰白缯系顶。法从喻称名离垢缯。但有
此相知得彼定。表位成满方能云雨说法。
卷三十 第 730b 页
以益群生。名法师位。然斯位满总有五重。
一约信满如贤首品说便得灌顶而升位
等。二约解满如灌顶住。及海幢处说三约
行满。如第十行入因陀罗网法界等。四善
巧愿满。如此位辨。五约證满如十地说。此
五重内。随一成处必具理行。内相应故皆
名位满。然信解等殊故不相滥。若约圆融。
但一位满即因究竟。更不待馀。又若得一
即得馀位。总一法界受职之位。随门差别五
位不同。法体融通全摄无碍。不同馀教。二
依位起行中二。先明起行。后佛子下显其
行成。又前即利他。后明自利。又前明自分。
后显胜进。今初十一句。初总馀别。别谓慈等
皆是法施。夫法施者。生解之妙方。起行之
根本。入圣道之阶渐。越苦海之津梁。古德
云。此经中托人以弘道。多叹法师之胜德。
寄行以表法。每引普贤为末篇。故知法施
之功。过财施之难喻。于中十句。一慈悲安
物于菩提心。二益物无息。上二即广大心。
三大心长善拣非馀为。四究竟调御御以
佛道。上二即第一心。五法日普照。六等劝修
善。晋经云。欲使众生修诸善根。上二即常
心常爱众生。同于己故名为平等。七心净
无碍。即不颠倒心。颠倒有二。一心染能所
之化。今不生于化。其化大焉名智自在。二
见无能所便趣寂灭。今不舍善业无滞事
理。八示果宝渚故云商主。安隐正道俱通
因果。果即涅槃菩提。因即八正万行。九导以
万行之因。上二即作义利。亦第一心也。十增
一约信满如贤首品说便得灌顶而升位
等。二约解满如灌顶住。及海幢处说三约
行满。如第十行入因陀罗网法界等。四善
巧愿满。如此位辨。五约證满如十地说。此
五重内。随一成处必具理行。内相应故皆
名位满。然信解等殊故不相滥。若约圆融。
但一位满即因究竟。更不待馀。又若得一
即得馀位。总一法界受职之位。随门差别五
位不同。法体融通全摄无碍。不同馀教。二
依位起行中二。先明起行。后佛子下显其
行成。又前即利他。后明自利。又前明自分。
后显胜进。今初十一句。初总馀别。别谓慈等
皆是法施。夫法施者。生解之妙方。起行之
根本。入圣道之阶渐。越苦海之津梁。古德
云。此经中托人以弘道。多叹法师之胜德。
寄行以表法。每引普贤为末篇。故知法施
之功。过财施之难喻。于中十句。一慈悲安
物于菩提心。二益物无息。上二即广大心。
三大心长善拣非馀为。四究竟调御御以
佛道。上二即第一心。五法日普照。六等劝修
善。晋经云。欲使众生修诸善根。上二即常
心常爱众生。同于己故名为平等。七心净
无碍。即不颠倒心。颠倒有二。一心染能所
之化。今不生于化。其化大焉名智自在。二
见无能所便趣寂灭。今不舍善业无滞事
理。八示果宝渚故云商主。安隐正道俱通
因果。果即涅槃菩提。因即八正万行。九导以
万行之因。上二即作义利。亦第一心也。十增
卷三十 第 730c 页
长不坏为护念也。初令发心终令成就。有
始有卒其唯圣人。然广等四心。般若虽当
发心住中。位位皆用。第二行成中二。初牒
前。晋经。云菩萨行法施等一切善法。后摄
受下正显成相。文显可知。第二摄将回向。
文小异前。诸段通下总有二十一门。若通
将上十句法施善根。共成诸段。理无间然。
今且分三。初九门别对十一句善根以明
回向。即自分回向。次四门通显回向之意。三
有八门。更以异门别明回向。即胜进回向。
今初即为九段。第一愿闻法见佛修二利
行。对前二句。于中二。初一愿总明馀皆别
显。今初初句牒前起后。愿得已下正显愿
辞。一切境者。文局初段。义总该于二十一
段。回向皆一切境。此一切境广大如法界。理
事事事皆无障碍。如此之境皆得增长成就。
后别显中二。初愿闻法受持。即成上文广行
法施之义。二愿念佛修行。成上饶益无休。
于中亦二。初正明念佛之行。次又愿下。回
念佛善成二利行。于中亦二。先总为一切。
遍于时处修菩萨行。后一切诸佛下别。明
修行。梵行为万行之本。故偏明之。于中三。
初总举所愿。二所谓下列所修之行。三佛子
下通难释成。二中有二十梵行。与智论所
列十戒多同。所谓不缺不破。不穿不杂。随
道无著智所赞。自在随定具足。通用性戒而
为根本。今开为二十一。不破在初者。谓持
四重十重。若犯此者犹破器无用故。二不
缺者。谓持僧残。残如器缺犹可修补。三
始有卒其唯圣人。然广等四心。般若虽当
发心住中。位位皆用。第二行成中二。初牒
前。晋经。云菩萨行法施等一切善法。后摄
受下正显成相。文显可知。第二摄将回向。
文小异前。诸段通下总有二十一门。若通
将上十句法施善根。共成诸段。理无间然。
今且分三。初九门别对十一句善根以明
回向。即自分回向。次四门通显回向之意。三
有八门。更以异门别明回向。即胜进回向。
今初即为九段。第一愿闻法见佛修二利
行。对前二句。于中二。初一愿总明馀皆别
显。今初初句牒前起后。愿得已下正显愿
辞。一切境者。文局初段。义总该于二十一
段。回向皆一切境。此一切境广大如法界。理
事事事皆无障碍。如此之境皆得增长成就。
后别显中二。初愿闻法受持。即成上文广行
法施之义。二愿念佛修行。成上饶益无休。
于中亦二。初正明念佛之行。次又愿下。回
念佛善成二利行。于中亦二。先总为一切。
遍于时处修菩萨行。后一切诸佛下别。明
修行。梵行为万行之本。故偏明之。于中三。
初总举所愿。二所谓下列所修之行。三佛子
下通难释成。二中有二十梵行。与智论所
列十戒多同。所谓不缺不破。不穿不杂。随
道无著智所赞。自在随定具足。通用性戒而
为根本。今开为二十一。不破在初者。谓持
四重十重。若犯此者犹破器无用故。二不
缺者。谓持僧残。残如器缺犹可修补。三
卷三十 第 731a 页
持方便。若念破戒事。染心共语。闻环钏声
皆名为杂。四持波逸提如白圭之玷。虽则
可磨亦不为也。五定心相应乃至吉罗。亦
不误失。六缘不能坏上三。皆不穿戒。穿如
漏器不堪受道。前六皆律仪。七即智所赞。
谓事理无违契圣心故。八不依名利果报
九不得能持所持。由有此二虽秉御自
他。于世间中得自在也。次三皆随道戒。十
拣小道。十一显是佛行。十二兼能通达非
道。故云无碍。皆随中道也。十三无著即见
真成圣。次四即具足戒。谓观中道具事理
故。一事理无违。二顺理而行则常不灭。三
心能诣理。四对馀超胜。无动已下皆随定
戒。谓随首楞严定。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虽
示十法界像。无戒不行。而寂然不动。顺境
不能乱违境而无恚。又安住无比。即住大
慈悲。无动无乱即舍心常现。无恚即喜是四
等心。亦名梵行。第三通难释成者。有伏难
云。菩萨期心先人后己。今先自行岂不相
违。故下释云。但自修行便能益物。此亦成
上安立众生于菩提心。及以菩提心长养善
根。文中分二。初正明二重徵释。今初先总
明。后令一切下别显。有十二句。总显持犯。
前六明有持德。安住者。通住诸戒。开晓者
明闲持犯。三善行。四恶止。五心无垢。六智
能照。后六明无犯过。一不起心过故无尘
染。二不犯身口故无业报障。照明开晓不
翳于理。三由不犯则二世清凉。四离无惭
及悔缠所缚。五离恶因恶果。六不自恼恼
皆名为杂。四持波逸提如白圭之玷。虽则
可磨亦不为也。五定心相应乃至吉罗。亦
不误失。六缘不能坏上三。皆不穿戒。穿如
漏器不堪受道。前六皆律仪。七即智所赞。
谓事理无违契圣心故。八不依名利果报
九不得能持所持。由有此二虽秉御自
他。于世间中得自在也。次三皆随道戒。十
拣小道。十一显是佛行。十二兼能通达非
道。故云无碍。皆随中道也。十三无著即见
真成圣。次四即具足戒。谓观中道具事理
故。一事理无违。二顺理而行则常不灭。三
心能诣理。四对馀超胜。无动已下皆随定
戒。谓随首楞严定。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虽
示十法界像。无戒不行。而寂然不动。顺境
不能乱违境而无恚。又安住无比。即住大
慈悲。无动无乱即舍心常现。无恚即喜是四
等心。亦名梵行。第三通难释成者。有伏难
云。菩萨期心先人后己。今先自行岂不相
违。故下释云。但自修行便能益物。此亦成
上安立众生于菩提心。及以菩提心长养善
根。文中分二。初正明二重徵释。今初先总
明。后令一切下别显。有十二句。总显持犯。
前六明有持德。安住者。通住诸戒。开晓者
明闲持犯。三善行。四恶止。五心无垢。六智
能照。后六明无犯过。一不起心过故无尘
染。二不犯身口故无业报障。照明开晓不
翳于理。三由不犯则二世清凉。四离无惭
及悔缠所缚。五离恶因恶果。六不自恼恼
卷三十 第 731b 页
他成波罗蜜。二徵释中二。初正徵反释。后
重徵顺释。今初徵意云。自他行异。如何自行
便是为他。释意云。自身不正其令不从。故
上自行便为为物。净名云。若自有缚能解
彼缚。无有是处。摄论云。若自住邪行。设欲
正他非。是人终不能制止他过失。文有十
句。例上可知。二重徵意云。石虽不利而能
利刀。自虽不行何妨化物。今云不能益
者。其故何耶。释意云。若自犯教他便成颠
倒。菩萨无倒。必言行相符故。要如说而行方
能如行而说。文中先总明后菩萨下别显。初
门竟。第二复次愿得法广演以益自他。亦
成上文为调御师。示一切智道。文分为三。
初牒前起后。次所谓下正明。三是为下总
结。二中二愿。初一愿总明得法。文有四节。
一得法。二解说。三益机。四摧灭下成自德
二。一愿别明演法。释前四段故。晋经异论
之下。无愿我之言。文分为五。初总明。二于
一一下明得法。三获无所畏下能演。四为欲
令下明所为机并可知。五作是念言下。自
修成德即为物勤修。自成已德成十种德。
初二云遍。遍于事理。馀八云等兼等无碍。
影略其文。其中云住者即圣天梵等。第三总
结中。上成自德亦为摄生故。复重。云为令
众生成一切智。第三复次愿得二利行圆。成
上作法藏日获智见佛等皆普照故。文中二。
先通二利。后又愿下别明二利。即成上文。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初以自等于理。后如我
所得下令物等自。第四复次愿行称法界。
重徵顺释。今初徵意云。自他行异。如何自行
便是为他。释意云。自身不正其令不从。故
上自行便为为物。净名云。若自有缚能解
彼缚。无有是处。摄论云。若自住邪行。设欲
正他非。是人终不能制止他过失。文有十
句。例上可知。二重徵意云。石虽不利而能
利刀。自虽不行何妨化物。今云不能益
者。其故何耶。释意云。若自犯教他便成颠
倒。菩萨无倒。必言行相符故。要如说而行方
能如行而说。文中先总明后菩萨下别显。初
门竟。第二复次愿得法广演以益自他。亦
成上文为调御师。示一切智道。文分为三。
初牒前起后。次所谓下正明。三是为下总
结。二中二愿。初一愿总明得法。文有四节。
一得法。二解说。三益机。四摧灭下成自德
二。一愿别明演法。释前四段故。晋经异论
之下。无愿我之言。文分为五。初总明。二于
一一下明得法。三获无所畏下能演。四为欲
令下明所为机并可知。五作是念言下。自
修成德即为物勤修。自成已德成十种德。
初二云遍。遍于事理。馀八云等兼等无碍。
影略其文。其中云住者即圣天梵等。第三总
结中。上成自德亦为摄生故。复重。云为令
众生成一切智。第三复次愿得二利行圆。成
上作法藏日获智见佛等皆普照故。文中二。
先通二利。后又愿下别明二利。即成上文。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初以自等于理。后如我
所得下令物等自。第四复次愿行称法界。
卷三十 第 731c 页
成上心净无染及智慧自在。以动合法界
故无所染。是以末云。永不失坏诸清净行。
此章多同理法界也。如智因理发故同法
界。馀皆准之。即向实际意也。第五复次有
十四愿。愿得见佛解法。成上大智商主。初
三自成智性是商主德。馀为众生是商主
事。第六复次愿解法界。即理法界。岂以此
文而名随相。然此中云如晋经云解。解契
于理故名为如。即是成前安隐正道。文有
十句。一不随缘变。二不守自性故为法本。
三如亦复如是其自体故。晋经中名为如如。
四非是能依。五不暂离如六随缘无性即是
如性。七无性。亦无本来寂静。八无二性离能
所故。九不随三世。十一味平等。第七复次
愿众生成法师。即成上而作导首。导首即
是法师。上为他作今令他作。仁王经说十三
法师。如来灭后流化不绝。亦名法师。如法
华菩萨藏经。各有其品。今此多就极胜而
说。于中有二十法师。七云如眼者。现證非
闻见故。九无相之相是妙相故。二十唯有说
法能安世间。第八复次不取著回向。即向
实际。此及第九。成上作不可坏坚固善友。此
之一段明坚固缘文显可知。第九离过成
德回向。先十七句离过。即离可坏缘。后但
为下成德。明其所为。为不可坏坚固善友。
今初前十五事护烦恼行。于中初二不耽
现境。次一不求当报。馀通二世。后一护小
乘行。其第十六。若解脱三昧唯小乘因。诸
禅三昧通生死因。未得不求已得不著。谁
故无所染。是以末云。永不失坏诸清净行。
此章多同理法界也。如智因理发故同法
界。馀皆准之。即向实际意也。第五复次有
十四愿。愿得见佛解法。成上大智商主。初
三自成智性是商主德。馀为众生是商主
事。第六复次愿解法界。即理法界。岂以此
文而名随相。然此中云如晋经云解。解契
于理故名为如。即是成前安隐正道。文有
十句。一不随缘变。二不守自性故为法本。
三如亦复如是其自体故。晋经中名为如如。
四非是能依。五不暂离如六随缘无性即是
如性。七无性。亦无本来寂静。八无二性离能
所故。九不随三世。十一味平等。第七复次
愿众生成法师。即成上而作导首。导首即
是法师。上为他作今令他作。仁王经说十三
法师。如来灭后流化不绝。亦名法师。如法
华菩萨藏经。各有其品。今此多就极胜而
说。于中有二十法师。七云如眼者。现證非
闻见故。九无相之相是妙相故。二十唯有说
法能安世间。第八复次不取著回向。即向
实际。此及第九。成上作不可坏坚固善友。此
之一段明坚固缘文显可知。第九离过成
德回向。先十七句离过。即离可坏缘。后但
为下成德。明其所为。为不可坏坚固善友。
今初前十五事护烦恼行。于中初二不耽
现境。次一不求当报。馀通二世。后一护小
乘行。其第十六。若解脱三昧唯小乘因。诸
禅三昧通生死因。未得不求已得不著。谁
卷三十 第 732a 页
复求死。所谓求生生必死故。求和合者除
涅槃乐。皆有合故。沙弥求龙是怀毒回向。
愿为魔王即坏善回向。后显成德亦是所
求。在文易了。大文第二四门。总显回向之
意。故初不云复以善根。但云以彼善根回
向时。居然拣别四门即为四别。初一门明
应向实际。及向众生。第二门明应向菩
提。第三门明应离过。第四门明有成益。
初门为二。初明应向实际。后又为令下明
应向众生。今初本性即不变性。法性即随
缘性。众生是人即无分量。无诤是法理事不
乖自性。则起无所起。诸法则横该本寂。三
世则竖入无差。以知法性为缘。则生起佛
种。依性依用无退失时。照斯实际实智行
立。后应向众生中。有二十所为。七云十力
轮者。圆满摧伏故。十四云无畏菩提心者。
不畏生死长远众生难度。转依难證万行难
修。菩提旷远故。第二应向菩提者。有二十
二回向。前三无为字欲成二十。故于中前
二十回向。明因圆果满。后二明得果不舍
因。穷未来际以化物。第三明应离过中
有标徵释。及第四成益。文并易知。大文第
三有八门。更以异门别明回向。即是胜进。
文分四别。第一二门回向众生。二有三门
回向菩提。三有二门总显所为。四有一门
回向实际。今初分二。前门愿得圆音。后门
总令具德。今初以法师位故。欲令物同得
圆音演法要故。有四十五种音声。即密迹
经中六十种音。但数不足。次多不同名或小
涅槃乐。皆有合故。沙弥求龙是怀毒回向。
愿为魔王即坏善回向。后显成德亦是所
求。在文易了。大文第二四门。总显回向之
意。故初不云复以善根。但云以彼善根回
向时。居然拣别四门即为四别。初一门明
应向实际。及向众生。第二门明应向菩
提。第三门明应离过。第四门明有成益。
初门为二。初明应向实际。后又为令下明
应向众生。今初本性即不变性。法性即随
缘性。众生是人即无分量。无诤是法理事不
乖自性。则起无所起。诸法则横该本寂。三
世则竖入无差。以知法性为缘。则生起佛
种。依性依用无退失时。照斯实际实智行
立。后应向众生中。有二十所为。七云十力
轮者。圆满摧伏故。十四云无畏菩提心者。
不畏生死长远众生难度。转依难證万行难
修。菩提旷远故。第二应向菩提者。有二十
二回向。前三无为字欲成二十。故于中前
二十回向。明因圆果满。后二明得果不舍
因。穷未来际以化物。第三明应离过中
有标徵释。及第四成益。文并易知。大文第
三有八门。更以异门别明回向。即是胜进。
文分四别。第一二门回向众生。二有三门
回向菩提。三有二门总显所为。四有一门
回向实际。今初分二。前门愿得圆音。后门
总令具德。今初以法师位故。欲令物同得
圆音演法要故。有四十五种音声。即密迹
经中六十种音。但数不足。次多不同名或小
卷三十 第 732b 页
异。彼第一名吉祥。与此净妙义同名异。二
名柔软次第与名全同。三可乐即此第五。
四悦意。即此第二十一欢喜音。五清净即此
第六。六离垢即此二十三远离痴翳。七显耀。
即此第三十一一切法光明照耀音。乃至第
六十宣诸德音。即此第二十九能说不可说
字句差别智藏音。然彼无天鼓。今此缺彼师
子龙鸣。好雨海雷龙王。真陀罗伎哀鸾。鹰畅
鹤鸣等。以从喻说。此略不论。又此所明显
德广大。如彼但云普入众会音。此则云普
至法界无量众会道场等。法有所本不可
不知。名言不同无俟全会。中间云音声
智者。在心为智宣吐称音。皆应具二影略
而说。第八。云不可说功德庄严者。大悲芬
陀利经说。以三千界众生功德为一聚。更
增十倍不及如来一毛功德。展转乃至无
见顶。前一切功德总为一聚。更增百千万亿
那由他阿僧祇倍。不及如来胸中。大种所发
音声一声功德。彼约总说即此别明。然六十
种中不出有二。一约具德如柔软等。二
约无失。如不下劣等故。不下劣初。有又以
此善根之言。通言音声者。声谓四声为音
之依。音谓五音。依五行别。木声壅其音角。
火声炽其音徵。土声宽其音宫。金声清其音
商。水声浊其音羽。若一音之义广在下文。第
二总令众生具德中十句。前五果满后五因
圆。第二三门回向菩提分三。初一门得正
果。次一二果因圆。后一依报果满。今初。然上
众生得果有其十句。各应有多。今但广初
名柔软次第与名全同。三可乐即此第五。
四悦意。即此第二十一欢喜音。五清净即此
第六。六离垢即此二十三远离痴翳。七显耀。
即此第三十一一切法光明照耀音。乃至第
六十宣诸德音。即此第二十九能说不可说
字句差别智藏音。然彼无天鼓。今此缺彼师
子龙鸣。好雨海雷龙王。真陀罗伎哀鸾。鹰畅
鹤鸣等。以从喻说。此略不论。又此所明显
德广大。如彼但云普入众会音。此则云普
至法界无量众会道场等。法有所本不可
不知。名言不同无俟全会。中间云音声
智者。在心为智宣吐称音。皆应具二影略
而说。第八。云不可说功德庄严者。大悲芬
陀利经说。以三千界众生功德为一聚。更
增十倍不及如来一毛功德。展转乃至无
见顶。前一切功德总为一聚。更增百千万亿
那由他阿僧祇倍。不及如来胸中。大种所发
音声一声功德。彼约总说即此别明。然六十
种中不出有二。一约具德如柔软等。二
约无失。如不下劣等故。不下劣初。有又以
此善根之言。通言音声者。声谓四声为音
之依。音谓五音。依五行别。木声壅其音角。
火声炽其音徵。土声宽其音宫。金声清其音
商。水声浊其音羽。若一音之义广在下文。第
二总令众生具德中十句。前五果满后五因
圆。第二三门回向菩提分三。初一门得正
果。次一二果因圆。后一依报果满。今初。然上
众生得果有其十句。各应有多。今但广初
卷三十 第 732c 页
一身则馀可例取。文中三。初明得身。次显
身用后总结所成。前中初总相。所谓下别
相。身是同相馀是异相。成坏可知。然此十身
通法通智。一光明者。身光智光无不照故。
二体无闇障。能鉴彻故。三体不受染。若彼
润玉涅而不缁。四净德内充如玉无瑕翳。
五非暂时净拣异下流。上三就体辨。次三
对境以明。六不为尘坌对上清净。七极微
不著对极清净。八垢秽无污对上不染。若
就内德即烦恼障尽。名为离尘。习气亦亡
名极离尘。所知不住名离心垢。九具相具
德。十形充法界智遍十方。山河事理不能
障碍。二于一切下依身起用。前四色身用。
前三罗一身于法界。后一收万像于一身。次
示诸下五句智身用。后示菩萨行愿下。通二
身用。后菩萨下总结所成。第二门愿二果因
圆中二。初即理起用行。后入一切下即事
入玄行。今初。初成行缘身随住故次众生见
下利他不空。后于善知识下兼通二利。后入
玄中智契名入。无边法界通身智入(从此已下入第三十
三经)第三门愿成依果。文分为二。先总明。后
其一一下别显。今初十句初牒前起后。后九
正显愿相。一愿清净。二愿庄严。三分量普
周。四纯善。五无障碍。六具净光。七有佛现。
八融摄。九举一例馀。一刹之展量同法界。
一刹之卷显现无馀。展卷无碍。是一佛刹。
如一佛刹刹刹皆然。准上华藏。及后人严
尘尘尚然。况复刹刹。第二别显中分二。先
显宝严。后如宝庄严下类显馀严。今初分
身用后总结所成。前中初总相。所谓下别
相。身是同相馀是异相。成坏可知。然此十身
通法通智。一光明者。身光智光无不照故。
二体无闇障。能鉴彻故。三体不受染。若彼
润玉涅而不缁。四净德内充如玉无瑕翳。
五非暂时净拣异下流。上三就体辨。次三
对境以明。六不为尘坌对上清净。七极微
不著对极清净。八垢秽无污对上不染。若
就内德即烦恼障尽。名为离尘。习气亦亡
名极离尘。所知不住名离心垢。九具相具
德。十形充法界智遍十方。山河事理不能
障碍。二于一切下依身起用。前四色身用。
前三罗一身于法界。后一收万像于一身。次
示诸下五句智身用。后示菩萨行愿下。通二
身用。后菩萨下总结所成。第二门愿二果因
圆中二。初即理起用行。后入一切下即事
入玄行。今初。初成行缘身随住故次众生见
下利他不空。后于善知识下兼通二利。后入
玄中智契名入。无边法界通身智入(从此已下入第三十
三经)第三门愿成依果。文分为二。先总明。后
其一一下别显。今初十句初牒前起后。后九
正显愿相。一愿清净。二愿庄严。三分量普
周。四纯善。五无障碍。六具净光。七有佛现。
八融摄。九举一例馀。一刹之展量同法界。
一刹之卷显现无馀。展卷无碍。是一佛刹。
如一佛刹刹刹皆然。准上华藏。及后人严
尘尘尚然。况复刹刹。第二别显中分二。先
显宝严。后如宝庄严下类显馀严。今初分
卷三十 第 733a 页
三初总标次所谓下别显。三是为菩萨下总
结。二中复二。先通显宝严。后佛子下别明
人宝严。前中以阿僧祇数。但有九十四数。
以晋经皆云无量阿僧祇。初有数事。但云
无量则阿僧祇言。非是数中之一。但是无数
之言。若定是数便为限局。今就九十四内。
宝树之中有无量妙宝。以为华果为一。宫
殿中有无量菩萨为二。初段显因之后。有
无数宝藏为三。一一璎珞中百千菩萨上妙
庄严为四。下宝枝中有不思议鸟为五。宝
华中有无量菩萨为六。足满百数。文中
分二。初十八事略明显胜。初略明。如是一
切下举因显胜。后复有下八十二事广显。于
中分五。第一二十四事。唯以外宝为严。其
间三两。亦标以事名释以法门。且从多判。
二复有阿僧祇宝光明下。有十五事。标以事
名释以法门。欲显即事成法门故。三宝
修习下三事。唯约法门。显即法可贵非要
托事。四宝座下二十二事。约于事宝能成
法门。或显依中有正明杂庄严。五宝众生
下十八事。显于内身六根三业。皆名为宝。
并圆明可贵故。此上诸事。或纯或杂或依正
无碍。皆以事事无碍法门因所感故。若将
一因各对一事。如以寂忍为因所感宝衣
等。恐繁不显观者思之。复将一因成一切
果。四句融通义如常说。二人宝严者。法华
云。彼国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
为大宝故。所以楚魏之朝。亦不以金玉为
珍。而以贤臣为宝。遍法界微尘之处。有多
结。二中复二。先通显宝严。后佛子下别明
人宝严。前中以阿僧祇数。但有九十四数。
以晋经皆云无量阿僧祇。初有数事。但云
无量则阿僧祇言。非是数中之一。但是无数
之言。若定是数便为限局。今就九十四内。
宝树之中有无量妙宝。以为华果为一。宫
殿中有无量菩萨为二。初段显因之后。有
无数宝藏为三。一一璎珞中百千菩萨上妙
庄严为四。下宝枝中有不思议鸟为五。宝
华中有无量菩萨为六。足满百数。文中
分二。初十八事略明显胜。初略明。如是一
切下举因显胜。后复有下八十二事广显。于
中分五。第一二十四事。唯以外宝为严。其
间三两。亦标以事名释以法门。且从多判。
二复有阿僧祇宝光明下。有十五事。标以事
名释以法门。欲显即事成法门故。三宝
修习下三事。唯约法门。显即法可贵非要
托事。四宝座下二十二事。约于事宝能成
法门。或显依中有正明杂庄严。五宝众生
下十八事。显于内身六根三业。皆名为宝。
并圆明可贵故。此上诸事。或纯或杂或依正
无碍。皆以事事无碍法门因所感故。若将
一因各对一事。如以寂忍为因所感宝衣
等。恐繁不显观者思之。复将一因成一切
果。四句融通义如常说。二人宝严者。法华
云。彼国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
为大宝故。所以楚魏之朝。亦不以金玉为
珍。而以贤臣为宝。遍法界微尘之处。有多
卷三十 第 733b 页
菩萨。可谓大心严刹也。三结成宝严可知。
二类显馀严。有十一事。一一皆有上之百
事。并前一百则一千二百。言次第乃至过此
百倍者。若言严事过者。则不应言皆如宝
严。若准晋经云衣盖幢幡乃至百事庄严。
即以香等为百。过此倍之三字译者不妙。
若别理通者。以前宝严但列百事。非止唯
百。应过百倍则百百为万。表圆融万行。则
应回文云摩尼宝严皆如宝庄严。如是广
说。次第乃至过此百倍。理则无违。第三二
门回向所为中。初一门应为众生。后门应
为菩提。今初有二十三句初之二句文。虽
在初义通二处。第三成就众生是为总句。
下皆是别。始自信心终成种智。其文并显。
二应向菩提中。明因圆果满大用无尽。亦
显可知。第四回向实际。有二十九句。皆云
法界者。理事无碍法界也。皆云住者。智契
即事之理无所住故。住即入义以安住故。
法界无二即是等义。初云无量住者。一切善
根皆是所住。今以无住之住。便同法界无
量。他皆仿此。第三回向成益文有十句。皆
言安住者。由上智契故能得安也。身等即
差别事法。今即平等清净。平等清净即是
法界无尽。法界清净即是所得。智能安住
全同法界。由八安住成后二用。一一音普
断物疑。二上住佛德。佛德虽多略举其
四。谓十力四无畏。十自在六神通名广大德。
对上种智为佛二严。是出离法。三佛子下
依释结名。大文第二菩萨下位果分三。初
二类显馀严。有十一事。一一皆有上之百
事。并前一百则一千二百。言次第乃至过此
百倍者。若言严事过者。则不应言皆如宝
严。若准晋经云衣盖幢幡乃至百事庄严。
即以香等为百。过此倍之三字译者不妙。
若别理通者。以前宝严但列百事。非止唯
百。应过百倍则百百为万。表圆融万行。则
应回文云摩尼宝严皆如宝庄严。如是广
说。次第乃至过此百倍。理则无违。第三二
门回向所为中。初一门应为众生。后门应
为菩提。今初有二十三句初之二句文。虽
在初义通二处。第三成就众生是为总句。
下皆是别。始自信心终成种智。其文并显。
二应向菩提中。明因圆果满大用无尽。亦
显可知。第四回向实际。有二十九句。皆云
法界者。理事无碍法界也。皆云住者。智契
即事之理无所住故。住即入义以安住故。
法界无二即是等义。初云无量住者。一切善
根皆是所住。今以无住之住。便同法界无
量。他皆仿此。第三回向成益文有十句。皆
言安住者。由上智契故能得安也。身等即
差别事法。今即平等清净。平等清净即是
法界无尽。法界清净即是所得。智能安住
全同法界。由八安住成后二用。一一音普
断物疑。二上住佛德。佛德虽多略举其
四。谓十力四无畏。十自在六神通名广大德。
对上种智为佛二严。是出离法。三佛子下
依释结名。大文第二菩萨下位果分三。初
卷三十 第 733c 页
标得因。次成满下列其所得。三如是等下
结得之相。二中略显三种果满。一因果利
益满。二于念念下见佛自在满。初总标。后所
谓下别显。皆以体用理量但无障碍。是佛自
在。三又得下清净果满。由净惑障见性净
故。亦先标。所谓下列文显可知。三结能得
之相。平等者离能所知故。馀并易了。长行
已竟。偈文在下。大文第六从尔时佛神力下。
瑞应分于中二。先动地生信。后佛神力故
下。兴供表行于中三。一供因。二外事供。三
阿僧祇下内事三业供。大文第七如于此世
界下。结通十方。以是通方之说故。准上诸
会或结瑞应。今此结说故别开章。大文第
八尔时复。以佛神力下。證成分。云百万
者位过前故。大文第九尔时金刚下偈赞劝
修分。于中二先序意。后正说偈。于中亦二。
先明第十回向偈后叹胜劝修。前中三十
六偈分三。初九偈颂所回善根。次七偈颂
回向行。后二十偈颂位果。二中分三。初二
偈总颂前文九段回向。次一偈颂回向严刹。
后四偈颂二段中回向所为。三菩萨具足下。
颂位果中三。初一偈颂见佛自在。由己自
在方见佛自在。次十七偈颂得清净中。一
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诸佛众会道场智清净。
上云八者必在供养故。此广显。此是力能。
不可颂前愿成所为。后过去下二偈总结
第十回向。然上且依粗相而分。菩萨纵任辩
才体势包摄大旨无异。故不委论第二此是
下。叹胜劝修通于十向。于中九偈分二先
结得之相。二中略显三种果满。一因果利
益满。二于念念下见佛自在满。初总标。后所
谓下别显。皆以体用理量但无障碍。是佛自
在。三又得下清净果满。由净惑障见性净
故。亦先标。所谓下列文显可知。三结能得
之相。平等者离能所知故。馀并易了。长行
已竟。偈文在下。大文第六从尔时佛神力下。
瑞应分于中二。先动地生信。后佛神力故
下。兴供表行于中三。一供因。二外事供。三
阿僧祇下内事三业供。大文第七如于此世
界下。结通十方。以是通方之说故。准上诸
会或结瑞应。今此结说故别开章。大文第
八尔时复。以佛神力下。證成分。云百万
者位过前故。大文第九尔时金刚下偈赞劝
修分。于中二先序意。后正说偈。于中亦二。
先明第十回向偈后叹胜劝修。前中三十
六偈分三。初九偈颂所回善根。次七偈颂
回向行。后二十偈颂位果。二中分三。初二
偈总颂前文九段回向。次一偈颂回向严刹。
后四偈颂二段中回向所为。三菩萨具足下。
颂位果中三。初一偈颂见佛自在。由己自
在方见佛自在。次十七偈颂得清净中。一
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诸佛众会道场智清净。
上云八者必在供养故。此广显。此是力能。
不可颂前愿成所为。后过去下二偈总结
第十回向。然上且依粗相而分。菩萨纵任辩
才体势包摄大旨无异。故不委论第二此是
下。叹胜劝修通于十向。于中九偈分二先
卷三十 第 734a 页
六偈举人就行以叹胜。谓是菩萨所行如来
所说。六度随相等行法界离相。等行故是超
胜。后智者所有下。三偈结叹劝修大文第
十末。后二偈校量功德。德既无限宜可修
行。然此显德。深胜高远者。一圆融教故。
二约殊胜愿力故。登地已上寄位阶差故。
每结云若以殊胜愿力复过于此不可数
知。勿谓此深便言地劣。第五会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
所说。六度随相等行法界离相。等行故是超
胜。后智者所有下。三偈结叹劝修大文第
十末。后二偈校量功德。德既无限宜可修
行。然此显德。深胜高远者。一圆融教故。
二约殊胜愿力故。登地已上寄位阶差故。
每结云若以殊胜愿力复过于此不可数
知。勿谓此深便言地劣。第五会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
卷三十 第 735a 页